2015 年底 2016 年初,職業建築師的年終獎和往年比怎樣,受行情影響大么?


不0的,都是好公司

補充,建築行業畸形發展,設計行業更是畸形得厲害,該為此付出代價。
今年設計行業不好過在於,實收太低,設計公司有沒有合同都敢開工幹活,收款方式對自己不利,成果輕易就交付掉了,結款慢。
其實2014年夏天,就已經明確說寒冬期將來,然後一批有先見的企業就在以實收定結算。
實收結算的方式計算下來,月發累計大於實收,就變成了員工結算後還欠著公司錢。
細想,設計行業真是一個表面光鮮但內在貧瘠的行業,在建築產業鏈中,政府賣地,地產開發,施工與其分包,都有資源積累,且量級大於設計,同在產業鏈中下游的,國家在保障農民工的同時,也保障了施工企業,那麼資源積累少,不被關愛的,就是設計和監理,但監理可以從施工單位得補償,所以受損最大的竟然是設計。

明年,無疑是更難過的一年,這場寒冬過後,按道理死的不是小而專的設計機構,也不是有地方關係的中型地方設計院,而是大院,以前風光無限的大院,會是寒冬的最大受害者而目前以實收結算來自保,只是壓榨員工的第一步,明年必將愈加兇狠。

展望,下一步為了爭實收,熬寒冬,更兇狠的壓價將發生,能保證實收的低價,比實收低的高價要划算,接著是裁員,削減中層,留下專家和底層廉價勞力,接著是設計總包湧現,大院接活,分包給小設計機構,大院抓審核審定就夠了,實收風險可以轉移到分包,此後再通過BIM/工業化/雲平台/標準化等淘汰技術能力弱的設計機構,當然還有一些會通過上市來熬過寒冬。
國家會不會出手干預,什麼時候出手,都不需要考慮,因為國家習慣抓地產商和農民工,設計行業的自命不凡的知識分子,從來不受待見。

對設計人員的建議,不要再埋頭幹活了,要學會挑活兒,干有實收的活兒,業主不靠譜的,你幹得越多,越不利於你和團隊,也不利於公司。
圖穩定,跳槽去國企背景的,畢竟他們臉薄,不好裁員。
未來以個人能力特點,臨時參與到中小企業做一兩個項目的情況會增多,抓住當外勞的機會。
拒絕加班,除非確定項目有實收,有獎金,不然加班是在學雷鋒。

任何加班背後,都有對等的報酬,當對等報酬消失時,加班也無法成立


謝邀。
作為老八校本科、老四校碩士,我以身邊圈內人的現狀為基礎,結合最近一直在思考的行業前景來回答一下吧。論據較少,不過也希望對迷茫中的同行有幫助。

結論:
1、淘汰低中端、跑量、壓價,是必然的。這是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如果想清楚了,趁早決定撤出還是專營精細化、精品設計,要儘早。願意得過且過的可以忽略。

2、除去高端團隊(致力於達到GMP、Foster水準)、專業化團隊(如醫療、訂製住宅、酒店、交通、高端公裝等)、大小明星團隊(獨立建築師、學校老師、明星事務所等)之外,都得挨餓、再降薪至餓死。

現狀:
1、項目變少、中斷、項目要求越來越高。
2、爭相降低設計費,利潤趨零。
3、設計方大量投標,工作強度反而增加。
4、全行業皆如此,幻想等著行情回暖再撈一筆。

短期結果(對應現狀):
1、收入降低、團隊設計水平(原本就)跟不上,深度(原本就)不夠。槍手公司活不下去了,私活減少了。
2、甲方乙方設計人員三輸。進一步壓低成本、利潤、員工待遇。
3、標少人多,競爭激烈(也不是壞事),報酬、標底費降低,無限無節操修改(這個是壞事)。
4、想跳槽發現沒地方可以去,不裁員就不錯了,面對市場無競爭力。

樣本:
同學同事的樣本太多,不一一舉例了。

怎麼辦:
1、低端淘汰,中端也是嗎?是的。本身在發達國家這也是中產階級邊緣的職業,無法複製、量產的設計成果和影響有限的生產活動,決定了這不是一個高收益的行業,隨著建設量的減少,大量的「中間層」會因為收入預期低而進入惡性循環,無力自營。只有高端、專業、大小明星的團隊可以在未來「體面」地存活。
2、在以上方向有所長,自身水平能成為其一員。
3、忍著。
4、外面的天地很廣闊,變現的手段有很多(不一一列舉),身手快且全面的建築師們可以開闊自己的視界,金子在哪兒都能發光,就怕埋頭畫圖不知所以


底層人員做了事情還要承擔公司風險。。。付出和風險與回報完全不成比例。。。


影響當然大。
先從大處說,首先是整個房地產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與之綁定的建築設計行業隨之一起嚴重產能過剩。說白了就是供大於求,而且是供遠大於求。大勢可參見@蒸汽機 在另一個問題裡面的回答:
2015年以來職業建築師的收入有下降嗎? - 房地產
開跨年演講那個羅胖說過了,」你的報酬不是和你的勞動成正比,而是和你的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由於開發商在建築設計行業中能夠找到的可替代性太多了,所以作為設計主體的設計公司,能夠獲取的收益會直線下降。
面對公司收益下降,老闆們有兩種選擇:

  1. 自己承擔後果,兌現之前給員工的承諾。
  2. 將收益下降的後果直接轉嫁給員工。


很不幸,大部分老闆選擇了後者。站在員工的角度來看年終獎,給題主的答案當然是及其肯定的。
在此狗血一點,先做道德判斷,作為老闆,選後者當然是不道德的。老闆,就是公司的擁有者,公司的出現本身就是為了規避風險——有限責任公司只能以公司的資產來承擔風險和責任。這句話的另外一面就是公司裡面只有老闆來承擔風險。員工,沒有義務為公司承擔風險,員工按照公司的指令完成了設計任務,就應該獲取相應的報酬。義務同權利一定是對等的。提出一個問題就能把道理講明白,公司有了利潤,會分給員工嗎?不會!那麼公司收不到設計費,憑什麼要員工來承擔後果?@NARA LEE 提到很多設計公司按照實收結算。這就是典型的推卸責任行為。


作為知乎的風格,僅僅停留在道德層面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一定要把問題進行本質方向上的挖掘,為什麼大多數老闆都會選擇後者?一定會有人性醜惡,背信棄義,血汗工廠一類的叫罵聲。作為一個保守主義者,我們會首先承認人性是有缺陷的,而且這樣的缺陷是天賦的,無法徹底改變的。這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防止老闆推卸責任。


契約。
各位設計師,回家好好看看你同公司的勞動合同,說好了你的薪酬方式了嗎?合同上寫的同公司給你承諾的一致嗎?
還是引用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對欠薪時間的評論吧:」我靠,30多歲的人了,就憑口頭承諾就去公司上班了?」
……
別自責了,我之前也他媽這樣,所以現在不幹了。

設計行業從粗放到成熟隔著一份契約的距離——設計事務所噴漆事件的邏輯解讀
上海UA事件,很可能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今往後,設計師們重視契約,重視勞動合同,規定清楚自己的權益。這會促使設計公司去同甲方確定清楚契約——認真看看《民用建設工程設計合同》標準版,這也能保證設計公司權益?


通過UA事件,我倒是看到了行業發展的希望。如果各方都重視了契約,會有更多的老闆選擇前者。或者換句話講,只有承擔責任的公司才能夠 變得強大,在激烈的紅海廝殺中站起來。


同員工釐清利益關係,規範自身管理,同時剔除不良甲方,這樣的公司才能夠實現成長。
同員工釐清利益關係,並不意味著高薪,也不意味著只升不降。別忘了跨年演講上羅胖的觀點,」你的報酬不是和你的勞動成正比,而是和你的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現在的建築師或者說是設計師同設計公司一起,同樣的供需失衡,薪酬一定是往下的。也許對於設計師來講,數額上的結果同老闆選擇第二種方式也許是一樣的。但其本質不一樣,先有契約,就所謂」先說斷,後不亂。」設計師能夠預先清楚知道面臨的風險,可以提前做出選擇。


留下來的,都是真愛。

——————————————————————————————
謝謝 han han 再次邀請。
補充,
換個角度來說說職業建築師獎金的事情——最近粗粗研究了微觀經濟學的邊際成本理論模型。
先說說什麼是邊際成本,其定義為每生產多一件產品,需要新增加的成本。

下圖中的MC就是邊際成本曲線,縱軸為價格或是成本,橫軸為一個公司的產量。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產量的增加,MC值先下降在上升。就拿設計公司的做例子吧,設計公司租了辦公室雇了管理團隊,買了資質,這些都是固定投入,隨著產量的增大,開始的時候在攤薄固定成本,所以MC下降,而過了一定的度,隨著產量的增長,需要多僱人,多僱人就要加管理或是在增加辦公空間,或者是加班,都會導致MC上漲。
按照有關邊際成本的經典曲線,所有公司都會將產量開到邊際成本剛好等於編輯收益MR(下圖藍色曲線)的時候,這是公司的利益是最大化的。
一旦產能開過這個點q*, 邊際成本大於編輯收益,做得越多虧得越多。

有進一步興趣的同學看這裡:邊際成本為什麼會遞增? - 經濟學
但是,在設計公司,這種情況幾乎都沒有出現?何也?????

因為設計公司並不把人力成本看成是剛性的——設計師同設計公司之間沒有明確的契約,規定其該有的利益。所以設計公司可以任意的壓縮MC,不管產能開到什麼程度,都故意讓MC小於MR。
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建築師越來越忙,但感覺收入卻越來越低。
再把道理點穿,這實際上就是設計公司讓員工承擔公司經營風險,公司虧錢,讓員工來背——公司賺錢呢——呵呵,看老闆人品了。

正真的設計師成本——或者說是工作量——應該如何計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23281/answer/98029235


我身邊建築分院和工作室的朋友反映不一,有的還很忙,業務量挺好的,有的說不行。
建築下游做地產景觀的朋友悲觀情緒比較普遍。
最近幾個月都在互相交流這個話題,我的回答統一是:好不好看明年。下行是個趨勢。
另外有人說,行業洗牌會淘汰掉水平差的公司,這個兩說,劣幣驅逐良幣也是很可能的啊。


謝邀,來參加比慘大會

某美國事務所,15年跳槽來的時候的許諾年底獎金數是月薪*2
但現實是賴掉了,一分錢沒有
別說獎金。。。。連年會都沒有,說是公司沒錢
每個月工資都是拖欠了半個月才發的,報銷更是半年都沒見到了。。。。。

公司請的外包財務更是坑爹,不會做帳不會避稅
我每個月光交掉的社保+個人所得稅都要逼近8K了

往年這個時候是想著拿了年終獎要去哪玩
或者公司要帶我們去哪個國家開年會
今年是朋友圈的兄弟姐妹們,有沒有私活
哪怕是室內,平面,視覺設計也行
讓我賺點回家過年的路費


這是建築學的寒冬,好像這個城市總是風很大,建築的人總是晚回家。


謝邀

但分情況

中國建築的市場前景應該職業建築師們基本上都能達成一個大的共識,我在之前關於建築的回答中也提到過。蓬勃之後的洗牌而回歸常態,建築公司格局變成巨無霸+精品事務所,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整體經濟形勢平穩增長,緩慢興起五、六線城市及鄉村的建築實踐。
房地產市場總額極度萎縮,政府為了消化剩餘產能,對基礎設施和公共建築的投資相對平穩,同時積極推動一帶一路,要把剩餘產能推出去。
在這個大前提下,目前的職業建築境遇主要有幾種:
1.蓬勃發展期間興起的以營利為主要訴求的小型建築公司,主要對接拿著熱錢湧入房地產的非專業小型開發商,特點是出活快,質量低,價格低。這部分公司已經死掉一大片了,尚在的也在艱難支撐。
2.蓬勃發展期做出品牌的精品建築事務所,主要對接大型開發商的,鑒於總額的萎縮,業務量下降的厲害,當然這個還是要分公司。據我了解,尤其是外企非常不樂觀,裁員嚴重。但是這部分精簡之後應該基本上死不掉,少數與大型開發商保持良好合作夥伴關係的應該保持平穩不成問題。
3.大型國有設計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因其在承接政府大型項目的優勢,主體還是有所保證,但是因為房地產的萎縮,這部分相應的板塊也下滑嚴重。大型國有企業的最大優勢是資質綜合,兼并能力強,目前主要有三個舉措,一是提高承接大型公建的能力,二是伴隨政府基礎設施的投資方向調整設計板塊,開始介入軌道交通、道橋等的設計,三是積極跟隨政府導向,伴隨一帶一路等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所以在大型國有企業里分不同的設計板塊收入影響比較大;一直從事政府投資項目的收入影響不大,從事房地產開發設計板塊的影響很大,下滑比較明顯;開拓新板塊的收入相對有所保證
4.各類具有一定壟斷性質的專業設計院,比如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因為政府投資的追加,這部分應該是受市場波動最小的,收入是沒有影響的,但是因為其分配方式,基層人員的收入也並不會增加。


謝邀, 不過我是在德國,這邊寒冬好久了,已經很習慣了。。。對於我來說,目前穩定階段,年終獎和工資也在上升中。建築師這個職業在德國算是自由職業,除了大型事務所,大部分是十來個人,幾個人甚至一個人的事務所,所以大部分是跟著項目走的。新項目也不多,大部分是改建和擴建項目。基本上在這個工程師的國度,別人聽說你是建築師,都會投來同情的眼神。。。。在這邊職業建築師這條路是要靠興趣支撐的。儘管如此有經驗有能力的還是能有很多機會,關鍵是要能拉到項目才是王道,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以後國內可能也要走這種路線了, 大家一起努力吧。


謝邀。

雖然我早就在設計院了,但是還是和設計院打交道。從各方了解的信息都是不同程度的「慘」,而且2016年任然沒有回暖的跡象。

年底朋友聚會的時候,個別省級大院年總獎都是4位數,裁員的,離職的,轉行的也有。

其實2000年初豬都能飛的時代,以及08年四萬億砸下來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時代,設計院順風順水,甚至現在好多民營院的老闆就是那個時候起航的。有時思無時,切勿無時思有時,然而設計院的老闆們在有時思考的是擴張、上市、投資,專家門也忙著出書、講座、開會,沒有多少人真正去思考這個行業何去何從,以至於行業蕭條時找不到出路。

13年的時候我把簡歷掛網上,或者刷新一下立刻有獵頭電話打過來,15年到現在我認識不少獵頭都不做建築這塊了。。

從宏觀層面上國家今年也是強調「去庫存」的政策,新聞上也是各種姿勢開始抱互聯網的大腿,經濟開始轉型,不過這是被動的轉。

當然也有逆風而行的人,我也了解到一些二線城市仍有百萬方的大盤今年初啟動正式開發計劃。是不撞南牆不回頭,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時也!命也!

最後對於我們普通從業人員來說,要麼調轉船頭開闢新航路,要麼養精蓄銳待下一次風起。


並不謝邀。?_?公司都黃了。還說什麼年終獎。


謝邀……不過我們一直沒有年終獎……都是「年中獎」……拖個半年才發……所以過半年我再來比比看……


我們單位沒有受影響,還出現了建院以來的最高收入和最高年終獎。具體多少我就不說了,反正是我的十倍多。


瀉藥
去年年終獎正常年薪打八折,今年已經明確通知,繼續在去年打折基礎上再打八折…

再打…我應該就是沒有年終獎了吧…


今年的還沒發呢。等發了我再來更。我們公司今年還好點,至少有項目做。但是發的肯定不會多


今年剛參加工作,公司說第一年工作沒獎金,就是基本工資,以前行情好的時候,即使新來的也會給一些獎金慰問。現在啥都沒有,而且老員工的年終獎減少37%,縮水太嚴重了。
有個同事早來了兩三年,她剛工作兩年時,就拿到了15萬年終獎,這在洛陽是非常高了,她趕上了前幾年的好時候,現在拿得還沒那時的多,哎,行業真是變化太快了,我們這些命苦的沒趕上好時候啊!


上海某石設計院,按照簽約前約定的年薪,年薪分為月工資、季度獎、年終獎三部分發放。下半年通知年薪打七折,按照已發月工資和季度獎,年終獎不但不發,員工還須給公司錢…另:建議所有離職後沒拿到該得的獎金或者工資;突然被通知裁員離職;薪資不按照合同約定發放的情況,直接向公司遞交律師函,談判是沒用的,浪費精力和感情。


建築行業現在普遍不景氣,尤其是小城市,設計院都接不到單子,公司盈利都困難,別說發獎金了


差別不大,如果在好的公司,兩年都挺多的,甚至更多,差的公司,幾乎沒有,不降工資就不錯了。


謝邀,說這個詞的時候真有點慚愧。

這個世界上我只知道一個人的年終獎,就是我老婆的。我確實認識很多建築師,可關係絕沒好到可以隨意問年終獎的地步,包括我姐夫。

我姐夫是資深一注建築了,我倆關係好到可以開口借錢,可是人家要是不主動提,我絕對不會問這麼找罵的事情。我姐說姐夫他有年後創業的想法……

我老婆電子行業的,今年年終獎是去年的三成。不過錢沒給,說是現金流不足,員工的先發,高管的欠著。

瞧瞧,日子難過的又不止咱們建築行業。

最近知乎上關於設計師討薪的話題很多,什麼噴紅油漆的都有。

我能說句掃興的話么?

哥們,咱們能不矯情么?

你們今年才來問這個問題,可見往年大家過得滋潤著呢!
我特么自從2004年工作以來,大多數年景都沒有安心拿過工資獎金!

2011年2012年那會,我那幫從中鐵十六局十七局過來的同事,哪個不是原單位半年甚至一年沒發工資了。

我那年去港珠澳項目八局討材料款,人家直接說要麼八折要麼五年後給,工資都沒發了,哪有錢結款……
我說特么你們茅台還一箱箱買!
人家說茅台是生產力,不買茅台哪要得到錢發工資?
我冷靜下來想想,表示很贊同。

從欠民工工資到欠工程款欠材料款,終於到了欠設計費的這天了!
咱們大土木行業開足馬力末路狂奔這十幾年,活該就有藥丸的這天,難道三五年前時你就沒個心理準備嗎?
狗日的,聚會上終於有了普天同慶的話題了!

設計師兄弟們,歡迎入坑,請幹了這杯苦酒!


推薦閱讀:

在建築師的眼中,什麼是好的機場/車站建築?
你是否有奇蹟(如金字塔、萬里長城)情結,如果可以的話,你打算建造一個怎樣的奇蹟?
從建築設計的角度來看,在居住建築的空間里,如何劃分公共區域和私人區域?
如何評價國家大劇院和盧浮宮玻璃金字塔這兩個將古典與現代並置的建築?
做建築設計預算1.5w以下能否推薦一款合適筆記本電腦?

TAG:建築師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註冊建築師 | 建築設計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