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寶可夢》初代遊戲的受眾大部分都是孩子么?

因為在做和市場掛鉤的工作,所以在懷舊的時候突然想到這個問題了。有沒有相關數據支撐呢?還有那時候不同地區的銷售情況,這些老數據都不知道哪裡有誒。


先說結論,初代口袋確實是面向小學生的。

前面有答案提到小學生沒錢,也沒有渠道知道口袋這個遊戲,這位朋友說的是中國,而在日本,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情況。概括說,口袋這個遊戲發售是1996年,而根據調查,日本小學生1996年的平均壓歲錢是26200日元,而當年的遊戲機比較主流的呢,ps是賣40000日元的,n64雖然便宜一些,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也只夠買個主機沒錢買遊戲了,再看GB,8000日元,遊戲大概是2000到3000日元,所以在當年的日本小學生群體里,GB恰恰是他們的選擇。這裡要提一句,口袋妖怪1996年首發的時候市場只有日本本土,所以不存在海外市場怎麼樣。

而日本小學生又是通過什麼渠道知道這個遊戲的呢?首先,口袋在發售之前播出了電視廣告。這個廣告也很有趣,因為在當年,所有遊戲廣告都是要宣傳遊戲怎麼玩,畫面是什麼樣的,而當年的口袋廣告重點卻是大家一起聯機交換精靈,如此強調社交的遊戲廣告這應該是史上第一個。然而口袋的首發銷量是20多萬份,和製作人預期的200萬份差很多,而且根據當年遊戲銷售的規律,首發20多萬雖然不低,但是結局一般不會超過50萬份,可是神奇的是口袋這個遊戲首發20萬份以後,竟然維持了長賣,從第三周開始銷量穩定在了每周2萬份的數據上,並且維持了相當相當相當長的時間,而且還順便把GB的聯機線給帶火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分析家們認為原因有如下幾點:1,這個遊戲強調聯機交換和對戰,那麼玩家就不會通關以後急著出售,而且在小學生這個群體里還形成了口碑效應,大家互相影響,最後形成了一個現象。2,當年的日本小學生還有一個信息來源,那就是漫畫雜誌,而口袋在發售以後在小學館雜誌的副刊上開始連載口袋主題的漫畫,並不是後來我們看的特別篇,是一篇以皮皮為主角的漫畫,小學生們看到了這個有趣的漫畫,又聽說這個漫畫是有遊戲作為原型的,所以漸漸的也就越來越對遊戲有興趣了。

那麼題主問有沒有相應的數據呢,有這麼一個有趣的事情,我們姑且當故事聽吧,口袋這個遊戲一直有幻獸的傳統,第一隻幻獸是大名鼎鼎的夢幻,據說是程序員在遊戲封裝之前偷偷加入的彩蛋,沒想到在玩家中越傳越神奇,最後口袋的製作公司決定那就把這個幻獸大大方方的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吧,於是《corocoro comic》雜誌社辦了一次抽獎活動,凡是寄明信片來參加抽獎的讀者都能參加,獲獎人數是20人,這20可以得到這隻遊戲中無法正常得到的幻獸。而那次參加抽獎的人是多少呢?是78000人,全部是小學生,占整個日本小學生總數的1%,而彼時口袋的銷量也只有30多萬份。後來又辦過幾次類似的抽獎,參與的小學生數量比這個數只多不少。之後口袋妖怪的製作公司又聯合任天堂委託小學館雜誌社發售了口袋的第一個資料片,口袋藍,發售的形式也很特別,你要買小學館的雜誌,然後填寫意向表,最後由小學館統計,親自送貨到你家去,由此可見,用這個方法銷售其實是大家都不覺得這個資料片能賣到什麼地步去,只是想做為一個限量版去銷售而已,但是這個版本銷量是多少呢?是60萬份。。。以至於大大超過小學館雜誌社的極限,這60萬份遊戲花了半年多才配送完成。而由於口袋藍銷售方法的特殊性,幾乎購買的都是小學生,60萬份,我想也足夠證明口袋初代的目標是不是小學生了吧。對了,後來任天堂又發售了一次口袋藍,這次是直接在便利店賣的,這次應該不都是小學生買了,然後這次的銷量達到了70萬。

初代口袋還有許多神奇的故事,不過那些都與這個問題無關了,有機會再說吧。

以上。


確實是面向兒童的,因為它的創意原型——昆蟲收集——是流行於兒童間的遊戲。

上面那些老是錢不錢的,多傷感情。


難道不是嗎……


那時候我還是個孩子啊!


你們要的圖。


98年,我十一歲,愛上了妙蛙種子。


反正那個時候買gba是花光了壓歲錢,買遊戲要攢很久零花錢


我感覺每代的口袋受眾都是同一批人_(:з)∠)_就是小時候看神奇寶貝的那批


口袋妖怪上市是1996年,日本。而中國當時要能稍微普及的只能是一線城市(或與一線城市相近的城市),gb當時是屬於較為小資的遊戲機了—以當時的廣州為例,遊戲機屬於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小家電」,而當時「最普遍」的是小霸王(不高於100元人民幣),元祖gb(厚得像磚頭那款)水貨(二手)市場買約150元左右,gb卡帶(盜版)約30元左右。
以上便是當年廣州的遊戲機市場行情。
題歸正傳,2000年以前在廣州口袋妖怪勢頭是很猛的,因為有動畫片做推廣(翡翠台)、小學生之間互相傳播、攀比,當然由於資訊原因,這個情況是沒有反應到全球市場上去的。


在日本,是的
在國內,也是的
我兩三年級開始接觸初版,當時的成年人都在暗黑3,星際,WAR3


是的,當年沒錢所以扣了幾個過年的紅包偷偷買了GB和後來的GBA來玩PM,身邊買得起的機器的人的確屈指可數,但是一部就有時就能讓一群熊孩子high一整天。大多數人看見我玩是知道我在玩什麼的,甚至有些沒有機器卻是老司機,各種指揮,還都是對的。也有一些看了我玩,把持不住就自己也偷偷去買了。這些人即使沒有直接玩PM,也被PM所影響,在以後很可能也會撿起來玩,應該也算題主所說的受眾吧?


寵物小精靈一開始出來應該是199x年吧,那個時候的遊戲大部分也就是給小孩子玩的吧……更何況是這種萌萌的理論上只有打暈沒有打死的遊戲。
至於樓下說什麼gb很貴的言論,據我自己觀察199x年一線城市初中,說不上人手一台,但基本上想要玩的都能搞得到。(一個四十人班級六七個人的樣子)
至於渠道,那個時候不是有在放動畫嗎……


那年我未滿16。。。。


嗯之前面基群里有個高中入坑初代 現在已經三十有餘的老年訓練師 pm的受眾與其說是小學生 不如說是有童心的人 那種有151種精靈 卻連吃喝作息都不用考慮的冒險 你不想來一次么


推薦閱讀:

有沒有關於《精靈寶可夢》的有趣的童年回憶或者遊戲史?

TAG:任天堂Nintendo | 數據挖掘 | GameBoyGB | 精靈寶可夢Pokém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