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喜歡「貼標籤」?

明明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
為什麼,在人類文化中,卻有給人「貼標籤」的傾向?
比如:亞裔美國人這樣的族群標籤;或者國內的地域標籤;或者一些職業標籤之類的。
從經濟學、社會學各種視角是不是都能解讀這個問題?分別可以怎麼解讀?
在社交關係中,用標籤定義別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今日打卡~

先說點兒和經濟學無關的。

按照社會心理學中的 labeling theory,貼標籤本身就是社會化自我形成的模式。在先前的一篇專欄經濟學中的「自我」及其毀滅 - Mr. Bias 的經濟學輕科普 - 知乎專欄當中,我向大家介紹過這樣一個觀點:「自我」並不是先驗地原子化的個體,人的「自我」是由社會塑造的。我們通過研究所謂的「野孩」可以發現,如果沒有像正常人一樣進行社會交往,人很難形成自我意識,很有可能出現像猴子那樣的情況:猴子對鏡子中的自己一瞪眼,鏡子里的猴子也瞪眼,於是猴子感覺到了敵意。因為,猴子根本對「我」是個什麼東西沒有概念,也就不知道自己長成什麼樣子,什麼是「自己」做過的事情。

而在那篇專欄里也有說到,自我是高智慧生物之間的社會互動得以穩定存在的必要條件,這是因為高智慧生物無法像低級生物(例如蜜蜂和螞蟻)那樣有那麼簡單的行為模式。因此,要想實現大規模的群體協調,我們必須表現出某些特定的模式,而這些模式,就是所謂的自我或者人格。

在這個社會塑造自我的過程中,根據labeling theory,人們具有自我實現社會期望的天生的傾向。當社會認為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我就很難做出不善良的事情,因為我們很難從與社會步調不一致當中獲得什麼好處。而來自社會各個方向的人為我們貼上的標籤,是我們了解具體的自我、對自我產生意識的根本途徑。

我相信,這個問題被收入這次經濟學圓桌必然是覺得這裡面有點經濟學的想法,所以這個答案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寫。

貼標籤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找代理變數的過程,比如我們要研究制度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制度」作為一個龐雜的、多層次的、潛意識的、難以定義和量化的概念,非常不易觀察。所以我們只好找到一些容易觀察的東西來代替它,比如海岸線的長度等等。Kahneman和Tversky在1974年那本經典的《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裡面提到了一個叫做代表性偏差的啟發式經驗法則。這一法則的核心要義是,在判斷個體A是否屬於群體B時,用A和B中最具代表性的個體C的相似程度,來作為A屬於群體B的可能性的代理變數。

比如,已知A是某二本大學的一名學生,這個學生懶散邋遢、不修邊幅,卻滿口哲學真理、宇宙奧秘,你覺得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的概率更高呢?如果你覺得他很可能是研究生,那麼恭喜你,你犯錯誤了。因為多半你推斷他是研究生的論據在於你覺得他和你心中的那個「典型的研究生」非常相似。而如果根據純粹的概率論來判斷,因為這所二本大學可能根本沒有幾個研究生(碩士點),給定抽樣的隨機性,他是一個研究生的概率其實非常低。

既然貼標籤會帶來犯錯誤的可能性,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貼標籤呢?用演化博弈的思維,如果有一個不貼標籤的種族,他們的概率判斷非常完美,是不是就能夠淘汰我們呢?這個可能性有,但是我們還沒有觀察到他們的存在。因而,有理由相信,存在著某種關於貼標籤的理性解釋。

正如其他答案當中所說的那樣,貼標籤是一個節約認知資源的好的方式。認知資源,就像時間和其他物質資源一樣是稀缺的。我們不可能了解所有人的一切,甚至哪怕徹底地了解一個人,用一生時間都不夠,所以我們必須要考慮如何配置極度稀缺的「心力」才最好。對於這個問題,經濟學的金科玉律是,最優的配置是最後一單位(邊際)投入產生的收益都相等的狀態。

我們通常可以發現,對他人的認知有兩個方向,一個求廣度,另一個求深度。我們可以把有限的資源都用於了解一個人,也可以均勻分配到每一個人。如果深挖一個人的邊際收益以相同的方式衰減,那麼最優的認知模式是給所有人投以相同的力度,而反過來,如果深挖一個人的邊際收益是遞增的,那麼我們花時間了解一個人是最好的。舉個例子,郭敬明的粉絲會認為「成年人世界」總是帶著有色眼鏡來評判他們的偶像,說他「矮、刻薄、拜金」,卻忽視了郭先生其他的閃光之處。但來自成年人世界的我們,卻認為花時間了解他,建立起一個對他全面而立體的認知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只要知道他的最「突出」的屬性就好了,花精力了解他其他方面的才華,是一件費力而不討好的事情。這很自然地產生了分歧甚至是謾罵,一方認為對方歧視,另一方認為對方幼稚。但是其實誰也怪不著誰,因為認識郭先生的收益和成本不同。

人的最基本的三個交往方式:情感、權力、利益。與情感上的關係類似,利益關係也是有親疏遠近的。我們的父母、導師、戀人、上司、中意的文體名人、重要的客戶,都是我們要重點了解的對象,這是因為了解他們的性格、成長經歷等等具有極高的收益。當然,有些人這樣做的成本極低,比如父母,那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接觸,但有些人認識起來成本卻很高,需求不能得到普遍滿足。名人傳記、明星周邊、電視新聞,都是通過降低認知的成本(價格),在職場中,也有一些人依靠販賣重要任務的小道消息而獲利,乾的也是這個買賣。這些「技術」有效地降低了我們認識我們認為重要的人物的成本。

但是,我們會畫很多時間來解讀某一個人的一顰一笑,卻沒有聽一分鐘絕大多數人的故事的耐心。如果走在大街上,一個素昧平生的普通人拉住你要講他的故事(當然嚴格說做得出這種事兒也不能是普通人了),你願意停下急匆匆的腳步聽他講完嗎?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如意十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的原因,因為了解你的故事,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

看吧,人就是這麼功利。

是不是我們素昧平生的人的性格特點完全沒有了解的必要呢?顯然不是,在上面的第一個例子里,對郭敬明一無所知少掉了很多談資或者酒桌上吐槽的話題,在第二個例子里,對拉著你要給你講故事的人一味的置若罔聞可能招致他潛在的反社會人格和瘋狂的報復心。可是,根據上面的邏輯,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又是不合算的。

貼標籤,恰恰就是社會中「進化」出來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我們看到,有了「胖子脾氣好」(自黑)這種狹隘的偏見之後,我們對所有胖子產生一個非常粗淺的認知的成本大幅下降了。我們心中只要有那麼幾個「典型」,深入研究這些典型的特徵,並且把不需要深入了解的人,按照他最容易捕捉的特徵(胖子、女司機、黑人、XX口音、博士,等等),歸入這些「類型」中即可,而不需要具體地分析他的童年經歷等等難以觀察的變數。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大量的認知資源投入到某幾個對我們重要的人身上,通過深入了解他們,我們獲得的報酬是邊際遞增的。

更進一步地講,這種粗略的分類可以使我們能夠對多個有相同特徵的人同時產生粗略的認知,而不需要每個都認知一次。這帶來了巨大的規模經濟效益,只需要了解一個,對其他對象產生粗略認知幾乎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

另一方面,除了認知成本問題,貼標籤也有語言經濟學的含義,因為它是促進交流非常重要的方式。比如,你的一位新同事想要宴請你們的一位共同的領導吃飯。假如你非常了解這位上司,想要告訴你的這位同事這位上司非常貪財。雖然你了解他貪財的所有原因,童年陰影、老婆敗家、父母卧床等等,但你只需要告訴你的同事,他是一個葛朗台似的人物,就夠了。通過往他的腦門上貼了一張大標籤,你的朋友迅速地了解了應該以怎樣的方式討好這號人物。


從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試著回答下。

  • 給別人貼標籤能幫助人們壓縮認知成本,抽象出某類群體的社會化特徵,這既能從心理上給予我們一種安全感與可控感,也是社會化過程的一個被動習得技能有利於社會互動的展開和社會系統運行
  • 給自己/被他人貼標籤能激勵自我,強化行為,類似心理暗示和社會期望的功能,引導人們朝自己/他人預期/相反的方向努力。

貼標籤效應是社會學尤其在社會心理學範疇的一個重要概念,通過對他人給予一種簡化、抽象的評價,進而對他人進行印象管理,並引導人們的行為與標籤所具備的內涵相一致,人們之所以喜歡「貼標籤」,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1.節約認知成本的需要。認知成本主要包括時間、精力、財力以及腦容量等要素。其他知友也都反覆提及了,人類其實是很懶的,或許正如經濟學中的「理性人」——用最少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深入了解一個人是一件非常勞民傷財的事情,而時間又是一項極其寶貴的資源,極少人會浪費大把時間在一件沒有效益/價值的事情上,有如此簡單的大批量認知技巧,還能概括一些輪廓性的基本特徵(即便信度和效度均無法保證),何樂而不為呢?腦容量也不可小覷,最近我自己深有體驗,在面臨較多工作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人的大腦緩存運行速度實際上是大幅下降的,我們要騰挪出更多空間給更重要緊急的事情。

2.滿足心理可控的需要。貼標籤很多時候不靠譜,準確的說是不夠全面和客觀,總是被觀察者戴著有色眼鏡給出有偏差的評價,但實際上這對於我們來說可能並沒那麼重要,因為人們需要的是對自我意識的肯定並由此獲得一種安全感,即對他人評價的一種梳理和歸檔,「不管我是不是搞錯了,但起碼ta在我腦海里有了一個大致印象」,這是人類自我意識的保護與防衛機制,如果對一個人初步了解後仍然毫無評價,這或許也是一件令人困擾的事,這個時候,標籤就成了一個歸檔利器,既節約了大量時間,也進行了對他人名片的初步歸檔,這讓我們擁有一種對外部世界的可控感。

e.g.你和同事路過一家服裝店,你看到門口模特身上一件紅色、圓領、羊絨、暗紋的毛衣,之後同事問你對那件毛衣是否有印象,你可能會說「哦,那件紅色毛衣看上去很不錯呢」,但因為沒有時間和機會去觸摸和了解細節,你肯定只能選取最先映入眼帘的或者你個人所關注的那個(些)重點存檔,這些點就是我們貼出的標籤。

下班後你覺得那毛衣不錯,你又去仔細看了看,對毛衣的各項細節都十分了解了,但事後你可能仍然對同事說:「那件紅色毛衣細看其實做工很差」這時候你還是選用了紅色這個標籤(或其他特徵及特徵組合),這都是基於你的個人偏好以及認知、存檔及讀取習慣。

如果我們對這件毛衣不給出任何評價,只是簡化成「毛衣」,那可能自己都會覺得不對勁了,我是不是記憶力出了問題?是不是感官出了問題?

對人同理,我們從初步的外在接觸(以外形、身材、職業、財富等外顯性特徵)來給出標籤,以及深入了解後給出的標籤(才華、性格、價值觀),一是囿於認知程度有限,而人們有大腦歸檔的需求,只能抓取外在的主要特徵,二是不論初步還是深入了解後的標籤都帶有人們的主觀偏好,這時候就出現了選擇性重視和忽視,並被社會成見(刻板印象)所干擾,如黑人都是蠻橫無知,博士都是性格乖僻的。

3.使得社會互動和社會運行更有效率。人們貼標籤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被社會化了的「互動技能」,並逐漸演化成具有路徑依賴的慣性思維,某種程度上說,正因為其他人都是這麼做的,社會正是這讓「教」我們的,起碼在大多數情況下,貼標籤是好用的,人們對於初次接觸的人往往會貼上相同的標籤並擁有共同的理解,例如標籤「黑人」,其本質在於人們對它的共同印象「蠻橫粗俗落後」,類似的「女人」之於「軟弱」「需要被照顧」,日本人「守時有禮」等等,標籤背後社會的共同認知才是關鍵,這讓社會互動更容易展開,社會運行的整體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在交換標籤(互相評價)的過程中,有助於於人們進一步自我認知,經濟學中的「貿易讓人們的狀況變得更好」或許是一個恰當的回應,

不難發現人們貼的標籤很大部分都是一些社會意味濃厚的評價,比如性格方面的「木訥」「開朗」「陽光」;放映社會地位與財富「土豪」「清貧」,反映受教育與文化層次的「女博士」「工科狗」(無冒犯之意),還有職業特色的「標籤」等等不一而足,人類終究是社會化的人,社會人在交往互動中,自然需要一些被社會規範化、標準化的「術語」,這些由來已久或隨著社會進步新造出的「標籤」,在社會中被頻繁使用,使得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能更方便地交流互動,為社會系統的運行提供了相當於黏合劑作用的「共同語言」。

4.賦予個人期待,引導強化行為。給他人貼標籤的過程尤其是表達給對方實際上是一個定義對方並希望對方按標籤所賦予的內涵行動的過程。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老師給一些學生貼上「優等生」的標籤,不僅是一種客觀評價,也包含著主觀的肯定和期盼,鼓勵學生繼續按照「優等生」所囊括的成績優異、品學兼優等特徵行動,而「差等生」標籤往往會導致學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甚至因為錯誤評價讓一些本身成績尚可,卻因為偶然事件考砸的學生產生自我懷疑和負面評價,從而造成心理陰影,逐漸失去自信,變成真正的「差等生」,所以,在家庭和學校教育重,貼標籤這個技能是一定要慎用的。還有一部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對於被貼標籤者滿足條件一被評價者知道評價不客觀公正,條件二被評價者獨立性較強,有時負面標籤能讓被評價者產生逆反心理,達到「激將法」效果。

5.被他人/給自己標籤能起到自我暗示的作用。被他人貼標籤是對上述第4點的反饋,根據所貼標籤作出一致或相反的行動;給自己貼標籤也很常見,比如每天早上對著鏡子說「我真漂亮...我真棒...」反覆為自己貼上某個標籤,能加強心理暗示,起到鼓勵/振作/消沉…自己的作用。

貼標籤以及與之相關的心理暗示、刻板效應、暈輪效應等等,都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理與社會進化中產生的心理機制和行為需求,更好的理解並運用這些機制,而不僅僅局限於經濟學或社會學的解釋,或許能更有益於我們從容快樂的生活。


「貼標籤」其實是 完全合理、理性(成本、損失最低化)的做法。
一個人(或公司、組織)要了解一些新遇到的對象(個體或群體),是需要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通過 血、淚、錢的教訓 才能最終認識清楚的。
「貼標籤」就是通過 他人、過往的經驗教訓 來做粗淺的判斷。好處是省掉了時間、精力、教訓,壞處是準確性不是100%,有誤傷、錯漏的可能。
取長補短:可以通過 標籤 做初步、快速但非固化的評判,在有條件、有需要的具體接觸的時候,帶著警惕性進行合作,根據實際的結果調整評判(是一個反覆調整的過程)。。。

地域歧視 是不好,但根源在於那些地域的很多人:沒能從自己的行為來維護好 自己、自己地域的聲譽、口碑、印象。另一方面,地域歧視 也是 迫使每個地域的人不得不做得更好(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給他人的印象,更加會嚴重影響到他人對你這個地域的總體印象) 的一種機制、動力。


「貼標籤」也是有利有弊的。
先說利,簡化認知過程!
我們大腦也是很累的,好不好!每天要處理辣么多信息!
「貼標籤」是大腦的一種信息處理機制,看到差不多的人、事、物,會貼上標籤,遇見類似的就不用不用探索信息累死累活的分析了,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結論,這就簡化了認知過程,節省了大量時間、精力。

再說弊,形成刻板印象!
「貼標籤」在節省時間、精力的同時,會形成刻板印象。表現為:在被給與有限材料的基礎上做出帶普遍性的結論,會使人在認知別人時忽視個體差異,從而導致知覺上的錯誤,妨礙對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


我覺得就是「效率」,是一種模糊的正確。因為人沒那麼多精力去把每一個新接觸的人或者事物做100%的了解。所以標籤一下(也就是毛估估)然後分類,是一個效率高的方法。
反正如果常接觸的人或者事,如果發現跟標籤不符合,給個新標籤然後分到一個新的類別即可。
如果不常接觸的人或者事,標籤錯了,對自己也影響不大。


因為懶于思考

啃一堆資料研究「昭和日本社會的階級構成與各階層價值觀分歧」顯然比張嘴就來「日本人都是壞蛋都該死」麻煩得多


這張是現在《坦克世界》的畫質:

這張是早年《坦克大戰》的畫質: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現在的坦克有很豐富的細節,而以前幾乎只是用移動的小方塊代表坦克。

這很好的表現了細節與標籤的對比。而究其根源,在於電腦的處理能力以及硬體配置。電腦的配置差,只能使用這種簡略方法。人腦也是如此:因為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只能使用貼標籤的方法。

這在管理學上被人稱為「有限理性」:完全理性需要不斷拓寬的空間與無限延展的時間,而這是不可能的。作為人生物性的一面,我們的存在都是有限的,因此這是必然的。簡而言之,人類比較蠢,所以會貼標籤。
//////////////////////////////////////////////////分割//////////////////////////////////////////////////////////////////////
第一次編輯於10月25日,第二次更新於11月9日。
評論里有人 @花滄海 說我跑題了,加上這題後面又被放在經濟學圓桌里,我就再補充點。

認知屬於信息輸入,信息都是為決策服務的,而決策都要考慮到成本收益問題。

為利潤(收益)考慮,成本應當低於收益,這樣才符合經濟原則。在這條原則下,決策者應當避免「小題大做」。比如,我去便利店買東西,只需要考慮一個標籤:收銀員。我不用考慮當時店裡有多少人,這些人的年齡、性別、種族和職業等結構以及日常生活習性等是怎樣的,總之知道他們是顧客就可以了。而如果我是一名獵頭,那麼對於候選人當然是了解得越詳細越好;對於伺候領導的人,深入了解領導最細微的特徵都不為過。

回到題主的問題。你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別人也沒有義務去仔細地了解你:你在哪兒出生的,今年多大,在哪兒上的學,最喜歡吃的是什麼,平常喜歡玩什麼等等。平常在路上,我只需要知道你是守法的良民不會突然攻擊我,因此我只會對黑人兄弟特別關注下,看到你是亞裔就放心了。其他的我沒有興趣也沒有動力去了解,除非你是讓我血脈噴張的美女。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我們很懶的。


原因很簡單,且先不論利弊,兩點。
一、社會降低篩選評價人的成本的需要。以招聘為例,如果沒有所謂飽受詬病的名牌大學、985、211、一般大學這樣的標籤。而去仔細地考究每個人的能力,這是理想的卻不是現實的,如果對各方面能力進行具體考核,那麼錄用人才的成本必將大大增加,所以標籤這種對一個人泛化卻有一定參考性的評價就成為重要的標準之一(當然也有很多例外,不贅述)
二、商品社會本來就是標籤化的社會。自從我們給商品貼上價格標籤之後,我們就給自己貼上了標籤,標籤實質上就是一種身份的建立。通過建立身份而獲取地位,不就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嗎。之所以我們如此善於給人貼標籤,樂此不疲,正是因為我們也在拚命為自己貼標籤。無論是發朋友圈、考證、考大學,潛意識裡都是樹立自己的身份,也就是給自己貼標籤。而給自己樹立了這樣一套評價體系,也難免會以這套評價體系去評價別人,這就是整個標籤化社會的肇因。所以除非脫俗,否則我們很難免去給別人或自己貼標籤。
關於標籤,我認為是一個中性詞,因為有浮空的估量必然會有誤判和偏頗,關鍵就看丟失的那部分是否傷及個人尊嚴。當然給他人貼標籤必然不是理想的做法,只能說是經濟得做法罷了。
以上。



因為 「無知」。

說無知,是相對於聖人而言。所謂聖人以下,皆為螻蟻。任何人,無論他多麼聰明,邏輯多麼縝密,也總會有碰到盲點的時候,受空間和時間的制約,人對於其他的人事物,永遠不可能全然看清,再加上人性本身就具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在沒經歷過一系列事件考驗之前,你可能永遠無法真正了解對方,以及了解你自己。這種「無知」,就是人類思維的天然局限性。

很多網民最早對待鳳姐的態度,批判她低俗炒作秀下限,過了幾年,卻變成了勵志的正面榜樣,但誰知後面又有反轉。這就是思維的局限性,對待事物很難做到全面客觀,這放到其它事物身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再有,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定力好,平時行為處事也很君子,萬一哪天因特殊緣由與女子共處一室,也能保持巍然不動,比如我自己就曾這麼中二天真過,但最終身臨其境的時候,才發現其實根本不堪一擊,君子的標籤立馬被現實粉碎,並羞愧自己竟然是這樣的人。

《孔子家語》里有則故事:

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風雨至,釐婦室壞,趨而托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與之言:「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聞之曰:「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這裡面的魯男子就很有自知之明,雖然他平時為人可能非常君子,但他絕對不以君子自居,因為他深深地明白,萬一給他換個場景,自己不見得就能一直把持,所以最聰明的做法,是不讓自己立於危牆之下,或者說不見可欲,使其心不亂。難怪孔子會這麼讚歎他有智慧!

人天生帶有傲慢的習性,一般不太願意正視自己,更不願意去深入思考,淺薄地以為自己所見所感的就是實相,於是下意識地貼上各種標籤,這樣缺乏發展眼光和全局觀念,只會讓自己永遠生活在逼仄的空間里。

《長阿含經》里有個「盲人摸象」的公案:

每個人都堅稱自己是對的, 摸到象牙的認為大象像一把劍, 摸到象腿的認為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尾巴的認為大象像一根繩子,摸到肚子的認為大象像一堵牆,摸到耳朵的認為大象像一把扇子,摸到鼻子的認為大象像一根管子。

他們說得其實都有道理,都是根據自己所感知到的經驗得出的結論,但是卻又都不對。我們喜歡 給別人「貼標籤」,本質上也是一種盲人。

每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不相同,造成了對世界理解的千差萬別,所以,沒有必要為大象到底長啥樣而爭論地面紅耳赤,孔子已經總結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多說一句,很多人信奉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其實事實並不一定是這樣。

比如在《呂氏春秋》里,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連孔子都嘆息:「人往往認為眼見為實,但誰知眼睛有時並不可靠,那只有依仗自己的心了,可心有時也是靠不住的呀。所以你們應當記住,想真正了解一個人是多麼不容易!」

所以,最好還是不要輕易給別人甚至自己「貼標籤」。

Never judge someone without knowing the whole story. You may think you understand, but you don"t.


1、差異性是歧視甚至敵視的產生根源本身。

2、本位體意識和視角下的雙重標準。

3、黨同伐異、群體認同的需要。


貼標籤可以分解問題。


貼標籤說白了就是分類,只有歸類了才能方便理解。

一切的一切都從熟悉的標籤開始,否則就無法理解。因為人腦的結構就是這樣,大腦處理東西就是一個建立模塊化的過程,只有一層一層分類索引了才能夠理解;舉個栗子,你描述任何一個東西都是從標籤開始的:香蕉是什麼——是水果、黃色、需要剝皮、甜;

而人的大腦又是愛偷懶的,一旦建立了索引(標籤)就把現有事物往裡放(貼),而且還是怎麼方便怎麼貼,是否放對類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印象深刻大腦理解了也記住了。


最近一期的知乎電子書里,有這樣一段話。

「文藝青年才看村上,隨著閱歷的增加,逐漸擺脫了文青的標籤,也就不讀村上了。」

「村上春樹目前面臨的狀況便是,本應由批評性經典重估所決定的文學,卻落入由曝光度所建構的『群選經典』之中了。而『群選經典』最明顯的特徵即是『追隨』與『不追隨』兩種極端選項二選一,『評論』選項被從中抹去了。所以,村上春樹絕不是簡單的暢銷文學作家,而是值得在文學場內接受經典重估的作家。在這一點上,國內大眾領域對村上春樹『抹去評論』的態度,就顯得非常可悲了。」

這讓我看到了一種很熟悉的「標籤化」。

網路上一直盛行著一系列標籤,標籤的內容也是層出不窮,人盡皆知——高富帥,屌絲,女漢子,文藝青年,吃貨,學霸,還有定義「階級」的小資,中產,土豪,定義背景的富二代,官二代。這些標籤廣泛而方便的存在著,像是每人手邊都有一個大面板,上面有各種可選的標籤,對面隨便走過來一個人,上下打量一下就撕一張啪貼在對方腦門上,然後看著後面的人,「好,下一個」。

如此標籤化的舉動,直接使我們忽略了每一個人的個體性,失去了真正去理解一個人的初衷和努力。辯證關係是需要時間和力氣的,尊重對方的個體性也不會得來什麼實質的好處,所以貼標籤是最快最省力,也是最容易產生共鳴的辦法。

當標籤化成為新的交流語言和行為框定之後,接下來的動作就是站隊。被稱為白富美和高富帥的人最先享受到心理的優越感,富二代和官二代公眾形象的負面性使得這一群體孤立又高傲。剩下貼不到這些標籤的人,一邊內心羨慕著,一邊紛紛把拉好感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以顯示自己接地氣或自貶。所以有一段時間,很多男生自稱屌絲,形象不出眾的女孩爭當女漢子,微胖的姑娘們迫不及待地自我定義為吃貨,好像這個詞兒說晚了,自己的胖就站不住腳了。

在這些轟轟烈烈的標籤運動之後,我們迎來的是更廣泛的孤獨和個體性的擠壓。我們一方面渴望被理解,一方面使用著方便快捷的標籤,並大方出讓自己定義世界思考世界的能力。這些通過丈量單一維度所得到的標籤,極大程度地忽略了人的精神和情感。人們為了合群,把與自己標籤不符的維度隱藏起來,從而顯得「正常」。於是屌絲不配擁有情懷,文青也絕不能是個富二代。

我們正在用越來越單一的系統來理解人這個複雜的群體。如此大面積的洗腦,使得一部分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盲目認為人生的目標就是從一個標籤跳到下一個標籤,好像這個跳躍完成了,人生就圓滿了。而另一部分反對標籤的人,大多不敢跳出來用行為來挑戰系統,所以竭力想撕掉標籤就要通過認同小眾的事物——而事物小眾與否很好分辨,我知道的且大家都不知道的,就是小眾,我知道的你也知道,就是大眾。不論這個東西遠在千里之外的發源地代表著什麼,只要擁有這種知識的偏門性,就足夠代表我「與眾不同」了。

下方的視頻是我在今年上半年看到的這一則丹麥的公益廣告。人們根據起初的職業和樣貌被放到各自的格子里,然後被一系列問題叫到前面。這些問題是生活不同的側面,徹底打亂了格子,讓每一個人得以成為一個個體,讓這些群體顯得不再那麼涇渭分明。我強烈推薦這個視頻。

因為我們都不僅僅是一個標籤。

All That We Share, 時長3分鐘。

視頻封面丹麥催淚廣告 我們都一樣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貼標籤的根本原因還是人與人之間很難達到完全的理解,你會發現,你第一次與一個人溝通,很容易給他貼上標籤。
恨一個人,鄙視一個人,會因為相處的越久,了解的越深,而逐漸消彌。
你會給你媽貼標籤嗎?
不會。
因為了解。
況且,
給別人貼的標籤越多,
也就更接近這個人的真實,
直到最後,成為有血有肉的個體。


我說點不一樣的吧。


「我們不愛人,而只愛品質。」 ——帕斯卡爾

想想你怎樣形容一個人?

聰明,口才好,孝順,有禮貌,笨,叛逆,脾氣暴躁。高鼻樑,大眼睛,矮冬瓜,醜八怪,像風乾的土豆。

我們可以把人,看成是積木。
把各種積木拼在一起,便成就了你,我,他。

而積木,就是標籤。

我們原本就是標籤的集合體,那給人貼標籤就再平常不過了。

只是,當我們見過各種不同標籤的集合體後,我們會獲得一個大概的規律。
例如:擁有A標籤和B標籤的人,往往會擁有C標籤。
即:不孝順和暴脾氣的人,往往是暴力傾向的人。

那麼,我們就會很容易把C(暴力)標籤貼上去。


無明導致分別心,然後就需要標籤輔助自己理解了。


關於「貼標籤」這件事兒,我們發現,為別人貼標籤的流程大概是這樣的:從一些個體中提取出共相作為標籤,再透過這個標籤模板作為濾鏡去認識其他個體。

現如今貼標籤因為歸類方式的簡單粗暴常被詬病,但為了高效率地社交,人們免不了被人貼標籤,不僅如此,人們也會主動為自己貼上標籤。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曾發起過一項主題為「看看你有多愛給自己貼標籤?」的調查,收穫了合計 11409 人次的反饋,其中 50.6% 的人曾自稱過「屌絲/吃貨/女漢子......」,40.4% 的人覺得「心思細膩,追求完美,行事成熟,但內心還是孩子」這種泛泛的評析標識了自己的真實性格。

如果要為這種貼標籤行為尋求解釋,原因可能是想尋求群體認同或是想展示自己良好品味。人們為自己貼標籤的行為主要有兩種含義:你覺得你自己是啥樣的,以及你希望別人覺得你是啥樣的。

貼標籤容易出問題在於以上兩者有時候是無法匹配的,換句話說,你以為為自己貼上的某個標籤是炫酷的,但別人卻不一定會這麼想。


貼標籤是給人看的,告訴大家走路的時候不要踩到我


懶、笨


推薦閱讀:

為什麼優質男暢銷,優質女卻滯銷?
西方經濟學是否不符合現實?
經濟學有哪些著名的論文?
暑期是去找個實習好還是閉關苦練 CPA 好?
中國人口為何突然那麼多?

TAG:經濟 | 社會學 | 經濟學 | 行為經濟學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