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BBC紀錄片中沒敢講的故事:西方寬鬆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會分層》?
BBC紀錄片中沒講的事:西方教育偷偷完成社會分層
一部由BBC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老師在英國》正在中國網路世界走紅,中國老師教的英國學生實驗班在數學、自然科學的最終考試成績比起英國老師教的那組學生整體成績高出10%,而有關於中外教育比較的話題也再次引起公眾關注。與中國教育以顯性的應試來劃分學生群體不同,西方教育實際上通過一個寬鬆的過程,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
——————————————————————————————————————
大多數剛到歐美髮達國家的國人,通常會感慨其教育的寬鬆——隔三差五的假期、三點鐘就下課的學校、近乎於遊戲的課堂教學以及老師們體貼耐心的鼓勵,
似乎只要孩子表現得不那麼弱智,就可以輕鬆得到老師的肯定。作為一個家長,你會情不自禁地覺得,在歐美讀書太輕鬆了、太容易了、太簡單了。大多數在歐美短
期待過幾年的家長,都會把這種印象帶回國內,作為他們與朋友們閑聊時的重要談資。
可
是在這些印象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故事。我在聯合國機構工作的時候,曾經有一位特別不喜歡當地的美國同事,每天都在計算回家的日程,幾乎是熬著過日子的節奏。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麼不回國工作呢?他告訴我,在這裡熬著的最重要原因,是聯合國能為其僱員報銷三分之二的子女教育費用,而他回國只是一個普通教授,
很難負擔起孩子上私立中學所需要的學費。我又問道,「那為什麼不去免費的公立學校呢?」這位同事笑笑的表情像極了國內到處借錢買學區房的家長。幾年以後,
我去了美國,發現當地小學下午3點放學,但是只有黑人鄰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這個時候,大多數白人和華人的孩子,都背著書包、拿著樂器,去了各
種輔導班。坦率來說,在西方社會,孩子們的確可以有一個開心、幸福的中小學,但「更少的學習、更多的遊戲、更寬鬆的管理」,實際上意味著如果想要躋身社會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課外輔導與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會資源。與中國教育以顯性的應試來劃分學生群體不同,西方教育實際上通過一個寬鬆的過程,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大多數老百姓的孩子在這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澱了下來。
說到底,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不同,絕不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國的教育是底層向上攀登的階梯,平民子弟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
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則是一個分層機制,它的大眾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教育,買不起的人則自然而然地被淘
汰了。
在BBC的紀錄片中,英國學生的頑劣,似乎再次印證了中國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更為出色的慣常判斷。這種判斷又總是引發「為什麼中國學生在大學階段後勁不足、創新不足」的老問題。而有關討論,最後往往會被聚焦到「中國的應試教育不鼓勵創新」這一結論上。
然而很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常識」似乎完全忽略了我們近鄰日本與韓國的情況。作為近幾十年來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兩個創新大國,這兩個國家的教育體制,恰恰是以「應試」為鮮明特徵的。如果我們仔細了解一下韓日中學的自殺、高考復讀現象,去他們考場外看看各種「請神符」,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應試甚至比中國還要殘酷。為什麼他們的應試就沒有妨礙創新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中國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相對優勢,是一種不恰當比較得出的結果。
在
BBC的記錄片里,英國學生的確跟不上中國老師的進度;但不能忽視的是,英國公立中學與中國公立中學雖然名為「公立」,實質卻相差甚遠。來英國教書的這幾位老師,基本上都來自中國優秀的公立中學。在大多數中國城市,小升初的環節已經相當激烈,能夠擠上重點公立學校的孩子往往都經過了非常良好而嚴格的教育。
這意味著,這幾位老師在英國中學採取的教學方法與標準,其實是針對中國精英學生的基礎與天賦而形成的。然而,英國的公立中學與我國的不同,它比較嚴格地貫
徹了學區制度,在13-14歲這個階段,它的學生處於一個魚龍混雜的自然狀態,基礎較差的孩子跟不上中國老師的教學進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雖然都被冠以公立的稱呼,但西方的公立教育是大眾教育,中國的重點公立中學是精英教育。兩者比較其實是拿我們的上馬比英國的下馬。以此來判斷誰的基礎教育更好,其實完全偏離了真相。與自由散漫、福利過度的公立教育不同,西方私立精英學校的風紀嚴格、學業壓力巨大,要想跟上其教學進度絕非易事,在許多地方甚至比中國的重點中學還要殘酷。坦率而言,如果中國老師遇上這樣的學生,可能展現的將會是另一個效果。
在
近十年來,中國的教育無論是在大學還是在中小學,都經過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這種變革既出於中國教育對中國社會快速變動的回應,也在很大部分出於向西方學習的目的。一些人常拿英美公立學校來做素質教育的模板,強調快樂學習,強調減負,結果造成了公立教育在內容上的縮水,質量上的下降。這實際上逼迫著家長們
在課外時間投入更多的資源,而無力購買教育資源的孩子則越來越難以通過自己的勤奮在課堂上彌補這種資本上的差距。國外一些嬉鬧散漫的所謂現代公立教育,其實不過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標準公共產品。我們不能把這些標準當做中國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把這些標準當
做西方教
育的真相。中、日、韓等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在公立教育上往往都顯得比西方社會要殘酷,但這恰恰也意味著,這些國家的公立教育更能讓平民子弟實現向上的流
動。一旦所謂素質教育的改革,讓貧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那麼用更加殘酷的平民教育來填補差距就成為了必然,而這恰恰是超級中學出現的根本原因。來源:燕趙都市報
1.反駁大V @惡魔的奶爸Sam 的觀點。為了防止被批評成「作者顯然對中西方教育都一竅不通」,先得說一下,我在中國讀的本科,在美國讀的學科教育方面的博士,現在在中國的一所師範大學當老師,我教的學生很多也會成為中學老師,我的合作者也有美國和加拿大的教育領域大學教授,我自己曾經也做過國際課程的培訓工作,主要面向的就是國際學校的孩子。說這些無非是表示,我對中國和美國教育都稍微了解一點兒,不是完全一竅不通。
2. 奶爸首先列舉了幾個領導人子女在外求學的例子,用來證明「西方資本主義教育就是好」。但是,「從邏輯上看」,這幾個例子只能證明,西方資本主義教育對於社會頂層的這些人來說就是好。對於達到了一國領導人高度的這些人,他們關注的點可能不在於子女數學考得怎麼樣,單詞背了多少,眼界、獨立、世界觀這些理念有可能更被他們所關注(我瞎說的,我又不是領導,我咋知道)。出國讀書,未必能多學多少書本上的知識,但是對於獨立性的培養,對於世界觀的養成,都大有益處,所以有條件的人送子女出國無可厚非。而且,對於這些人來說,美國的錄取制度使得他們可以只靠名片就讓自己的孩子就讀名校,孩子考試成績如何真的不重要。
3. 奶爸表示:「西方的基礎教育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哪怕是在最爛的校區,最垃圾最破敗的小學,仍然有人試圖去提高,去反省,去總結,我個人讀教育學,了解到的光是小學階段的教育大綱和教育方法,美帝就經歷過至少三次較大的變革,每次變革都是由當時有名望的教育家推動和提出的,這種變革針對的恰恰是平民。這種教育體制,恰恰可以吸引到最優秀的人來進入到教育體制內來工作和搞科研」,別的國家不了解,美國真是沒臉說它的教育制度吸引了最優秀的人進入到教育體制內來工作。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在美國來說,屬於比較低的收入,教師的流動率一直很高,美國最優秀的人很少有去中小學的。反而是加拿大的中小學老師收入不錯,吸引了很多年輕人。
至於教育變革這種事情,對於學科教學(也就是數理化,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等具體學科)來說,並沒有教育學家在論文里寫出來的那麼重要。我自己做教師培訓,許多中學老師其實是不吃教育理念這一套的,人家講的很實在,你大學教授理念一大堆,模型一大堆,你能教好我班級的那幫皮猴子嗎?所以現在學科教育的重點其實是放在如何用具體的方法和工具提高教學效果,而不是空談理念。至少,目前國際上各種標準化的學科測試里,美帝的成績都一般,而且恰恰是這些變革所針對的「平民」的成績一般。具體的學科測試,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一篇答案。
外國教育沒有問題嗎? - GT朱老師的回答
也就是說,美國的教育改革,至少在學科層面上,沒有起到特別積極的效果。反而是為人所詬病的中式教育,在學科教育方面效果很好。上海沒有參加PISA的時候,香港的成績大概是第一或者第二,港大教育學院的梁冠成教授做過一個大規模的視頻分析研究,通過把香港數學教師授課的過程拆成一個個小段,來分析香港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結果顯示,香港教師使用的最主要教學方法,恰好是我們常常批判的灌輸式。。。
4. 奶爸表示「因為中國的教師和教育人才沒有自主化,一切大權都被教育部獨攬」。但是要注意,脫離錄取制度談教育制度,說的文雅點兒就是扯淡。我不知道「教師自主化」指的具體是什麼,如果是說教師可以自行決定講授內容,那麼,如何考試?如果不搞統一考試,比如說小學現在是不許考試就近入學政策,那麼所催生的天價學區房大家都看到了。大學能靠學區房入學嗎?
如果中國教育像美國一樣,分不同層次的課程,學的好的就學Calculus BC,學的不好的就上個Algebra 2,那中國大學錄取方式就必然要配套為完全自主招生。這些年為什麼農村學生在大學新生中的比例大幅下降?一是因為推動素質教育,強化英語和語文,弱化理化生政史地,使得農村高中學生由於缺乏優質的英語和語文學習環境而被拉下;二就是因為自主招生比例提高,自主招生中大城市學生由於眼界開闊,知識面廣,相比農村考生優勢很大,所以大多數自主招生招來的都是城市學生,搞得現在還要專門拿出名額來給農村自主招生。而且自主招生里的利益輸送很多,如果完全自主招生,沒有統一考試作為參考,這種利益輸送就更肆無忌憚了。
由於現在國內的現實情況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統一考試招生,所以教育制度並沒有多大的變化空間。從某種程度上,教育制度也不應該有激進的變化,否則耽誤的是一屆甚至幾屆學生。南京當年推行素質教育,高考被江蘇其他城市遠遠甩下,家長是最先不答應的。搞教育改革,對於領導和專家來說就是做做報告寫寫文章,改革錯了就錯了;對於學生來說,教育改革的錯誤可能耽誤他一輩子。所以,我還是那句話,沒有錄取制度的配套完善,誰談教育改革都是扯淡。
5. 估計很多人會提到,中國的學生都是死讀書,不懂創新。我不了解國際上有沒有關於「學生創新能力」的量表,但是有一篇很有名的論文,談到了效率與創新的問題,我之前也寫到過,供大家參考。外國教育沒有問題嗎? - GT朱老師的回答
以北京為例,接觸到不少70後的精英人群,這部分人有很多共同點,其中之一就是並不那麼在意孩子是不是能在學區房上學,更關注孩子的快樂和創造力的培養。
舉其中一個極端例子,一對couple,老公北大碩士,律師,老婆人大博士,全職在家,2個小孩,其中哥哥9歲左右,不上學,媽媽在家自己教。本來老婆是人大的老師,只要有心,小孩未來上人大附問題不大。這段時間剛剛花了800多萬在郊區買了個別墅。準備小孩一直自己在家教到高中,然後送去美國。
這是極端的例子,但這其實反映了相當部分70-80後精英的想法,這些精英們其實並不需要小孩複製自己走過的路。一個朋友,清華本碩,曾對我說過「我自己就是一路好學生過來的,讀了清華,那又怎麼樣呢?」。
從小好好學習,一路學霸,考入名校,畢業後有個好的工作,獲得社會地位,這條路這些精英們自己走過來了,某種意義上講,並不需要在孩子身上去實現「沒有實現的夢想」。
但這絲毫不意味著他們不會為小孩的成長教育加碼,他們當中當然也有買學區房的,但一定不是那種砸鍋賣鐵去買學區房的情況。更多的時候,他們投入的方式會是從小擴寬孩子的見識眼界,可能小孩沒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去過好幾個不同的國家,可能他們參加2周的夏令營費用已經是大幾萬元。
接觸過一些00後的富二三代,他們有的人不到15歲已經站上了舞台表演展示自我,自信,有朝氣,好學,能吃苦(其實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這樣的品質難道不是每一位家長追求的?
然而人家更多了隨時可以抽身的底氣,這就是階層的壁壘。每個社會都「在」分層,卻從未「完成」分層
但,
絕不分層和全力分層都在阻礙優秀基因的流動,阻礙社會的流動和進步。
如果,
絕不分層,優秀基因被平庸的大眾水平抑制。
全力分層,精英群體的優秀基因逐代發酵,而大眾群體中新生的優秀基因卻被固有的精英群體抑制
最後,
題中的「分層」,表明了作者洞察上的深刻
題中的「偷偷」、「完成」,暴露了作者視角上的膚淺
文中的「一旦所謂素質教育的改革,讓貧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那麼用更加殘酷的平民教育來填補差距就成為了必然」,證實了作者觀點上的愚蠢
作者也許沒有明白,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矛盾,其實是政府需求及政府認為的社會需求與實際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而需求的供給,是來源於社會的人才。
為什麼歷史對科舉制度的整體評價如此之高?
為什麼往日的科舉制度卻不能在今日被使用?
今日的應試教育制度,又與往日的科舉制度有多大差別?
我說一個。
在美帝的時候,師兄的老婆全職太太帶小孩。跟我們聊天就說過,有錢人,特別是猶太人,孩子3點半放學就送去輔導班各種學習,窮人的孩子就放羊,所謂的素質教育咯。
這不就是階層分化,這不就是某些人叫囂的教育產業化。首先開頭我得把全天朝人民都噴一遍:幾十年的書都念到屁股里了!
—————————————————
在這兒我得說一句特反人類的話:人類社會天然地就是違反了自然法則的,而且是從根本上就反了。
為什麼?朱熹說得很明白:存天理,滅人慾。自然法則是絕對漠視個體存在的,而人類社會卻刻意在摒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貧富差距,階級分化,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無一不是這一矛盾的具體結果。
所以不要傻乎乎的想什麼自由和平等,本質上自由和平等是對立的,人類社會能違背自然規律屹立數千年不倒,那是因為我們向雙方【妥協】了,我們允許了不平等的社會地位存在,允許了個體追求和創造不平等的權利,同時又規定這一切的行為必須在平等的規則里進行,這才是法律的本質,社會的本質,自由意志的本質!
看了高票的回答,好像沒有人提到這個問題:在該不該推行素質教育的問題上,這篇文章其實是在偷換概念。
概念一: 中國教育資源分配相對公平,而歐美上層社會的孩子能得到更多教育資源。
概念二: 歐美實行素質教育,中國實行應試教育。
這裡先不討論這兩個概念正確與否,文章的結論是: 因為中國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所以應試教育優於素質教育。然而教育資源的分配和是不是素質教育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好嗎?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能力(素質),這個能力包括創造力 判斷力 理性思考的能力 學以致用的能力,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最終目的是選拔人才,老師學校讓學生死記概念,大量使用題海戰術只求自己的學生在這個選拔過程(中高考)中脫穎而出。目的不一樣,沒什麼好比的。
三點鐘下課就是素質教育?錯!從教育本身來看,給孩子鼓勵給孩子自信幫助孩子去探索世界 融入社會才是素質教育,從課外活動看,讓孩子參加活動,大到建立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小到培養孩子的 情商 智商 團隊精神,讓孩子找到自己在社會裡的定位才是素質教育!這一點上答主雖然不是教育專業,但是18歲出國,東西方的教育都有經歷才會這麼說。答主是初中生的時候也期盼教育體制改革,也以為減負了就是素質教育了,不用背貞觀元年是公元哪一年就是素質教育了,但其實素質教育不是教的少了,而是教的不一樣了。
當然答主不想當鍵盤俠,你要我拿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改革方案答主也拿不出來,高素質的教育首先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大城市不知道,但就答主生長的三線城市來說 許多中小學教師可能連什麼是世界觀都說不清楚,你讓他如何幫孩子樹立良好的世界觀?這其中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可能是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才能解決的。
如果非要說中國窮人家的孩子因為教育體制比歐美國家窮人家的孩子有更多上升的空間,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如果說應試教育優於素質教育,這是與前一個不相關的 另外的一個很大的課題,請不要隨意混淆。
Btw, 中國高考最不合理的地方是按省份分配名額,大城市高考可以加分的好嗎?那些說高考最公平的人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了。
這篇文章搞錯了概念,裡面的案例說明的恰恰不是教育模式完成的階級區分,而是因為階級已經區分所以才接受不同形態的教育,因果關係搞反了。
而且人與人之間參差多態,難道整齊劃一的教育模式就好嗎?只怕也不盡然。
中國的教育體系,受蘇聯體系和民族傳統觀念的影響,其實培養的是兩種模式的人才——工程師和公務員——從某種程度上,或許是同一種。
注意,這種體系不一定落後或者錯誤,只是」不見得完全合適「。
相對的就是中國的」精英教育「和」職業教育「都有很大的問題——培養頂尖研究者和高級人才,還有培訓廣大從事普通工作的勞動者。
順便,快樂教育和」應試教育「真的不適合放在一起比——任何教育模式只要存在考核就必然有」應試「,有考試就必然需要相應的針對性訓練。中國現在說的」應試教育「,其實是所有違反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模式的統稱。
這文章作者的思路有點問題。
一個正常的健康的社會,肯定也是不公平的。
我們從幾個極端的角度一點一點說過來。
首先是記憶中的一件事,前兩年在微博上有個大V說了一通什麼車牌該拍賣,不該搖號之類的言語。結果有個明星跳出來,說,窮人就活該不能買車嗎?
當時能感覺到那個大V欲言又止的無奈。他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但是再說下去,在微博那種環境里非要惹了眾怒不可。
窮人豈止是活該不能買車?
這些年有一個類型的新聞因為層出不窮,已經幾乎讓人視若無睹了,那就是某個可憐的貧困的家庭患者,因為負擔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而向社會募捐。
隨便用百度搜一下,相關的新聞上百萬條。這還只是為了得到最基本的延續生命的治療而已。
實際上,如果有足夠的財力,很多被認為是絕症的疾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比如罹患癌症的李開復先生,他顯然的到了更加先進的治療。還有我們熟知的喬布斯,前期因為自己的固執或者偏執浪費了治療機會,後面依然可以依靠先進的基因靶向治療延續生命。其實並不用這麼遙遠的例子,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會遠渡重洋尋求更優質的醫療資源。條件差一點的呢,就只好在家鄉的醫院接受較為便宜的治療,忍受的相對而言副作用可能更大,療效可能更差的藥物或者治療手段。再差一點的,得了重症,只好出院,等死。
等死也不一樣,農村家裡,條件好點的老人,常常可以得到較為妥善的照顧,臨終前可以得到足量的杜冷丁等鎮痛藥物。而條件差點的老人,不但兒女不能給他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甚至連鎮痛藥物都無法滿足。
這些簡單的事實,本身就說明,有錢的人,更有資格活下去,沒錢的人,連死都不得好死。
即使我們不考慮這種略微極端的狀況(但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一個稍微算得上中產的人都曉得,寧肯買貴一點,吃的東西要一定要放心。裝修的材料買好一點,或許無人會少。有條件的話要給孩子買進口奶粉,國產奶粉不放心。
這些行為其時和醫療一樣,本身就是用錢來買生命。有錢的人,相比起窮人來,有更大的概率活下去,而且活的更健康。
這些情況聽起來並不是很公平對吧,但什麼是公平呢?
公平本身是一個定義極其複雜的概念,內涵和外延都充斥著矛盾和衝突。
高曉松有句話說的特別好,自由和平等是對立的,是衝突的。不論這傢伙在節目里多麼能胡扯,這句話也是能贏得尊重的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什麼才是公平?一個人奮鬥和努力的目標,難道不就是為了享受到高出社會平均水平的資源嗎?難道說應該要求一個同時擁有天賦和勤奮的人,和一個隨隨便便混日子的傢伙享受同等的服務?
當我們說,我們努力奮鬥為了下一代更好,我們就是一個偉大的父母。
而我們說,我們希望自己的的孩子能因為我們的財富而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就成了為富不仁的壞蛋?
題主所轉文章的作者,隱含的假設社會應該是追求平等的,但很可惜並不是,平等和自由就像硬幣的兩面,每一個社會都在這兩個概念中找平衡。每當一個社會傾向於天平的一端的時候,都會產生諸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常常處於天平的另一端。
很多問題,其實都和平等有關。因為一旦涉及到平等,總會涉及到再分配,再分配的一體兩面,一面是需要掠奪一部分人的財富,另一方面則需要公共權力執行分配。如果有一個上帝來做這件事情,或許是一件好事,但很可惜,決定如何掠奪財富的,是具體的人,決定如何分配財富的,也是一個個具體的人。
在教育上,妄圖進行素質教育改革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從九十年代初期就開始喊,喊道現在了,也沒個結果,但還在喊。
但很可惜的是,我沒看見前面的答案有幾個明白為什麼要進行所謂的素質教育。包括那篇題目的作者,自己恐怕根本就沒有想過,為什麼二十幾年前,從高瞻遠矚的教育系統專家,到沒出過幾次國的土包子教師,都異口同聲的要搞素質教育。
簡單的答案是這樣的,這是一個未經明確驗證的猜想,但是這個猜想得到了如此之多的人,特別是業內人士的認可,以至於幾乎類似於公設甚至公理:
初等教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知識點的掌握,而在於一個人全面的綜合的,從思維模式到道德品質以至於身體素質的培養。
換句話說,沒有人能從真心贊同,現在各位在中考和高考中表現出來的成績,就是教育的全部意義。
因為這個簡單的,基本的共識,中國的教育系統開始了不懈的,頑強的,充滿失敗和挫折的素質教育改革,他們每隔幾年就嚴查假期補課,時不時的把晚自習停掉,三令五申禁止教師校外補課,但卻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時至今日,應試教育反而愈演愈烈,不斷白熱化,即黃岡這樣的題海戰術之後,類似於衡水二中的超級中學不斷湧現,甚至最終誕生出毛坦廠高考工廠這樣人類教育史的奇葩。
我想任何一個明白現代教育意義的人,當他看到毛坦廠中學的這樣的奇觀之時,想到的都不可能是什麼「這個國家的公立教育更能讓平民子弟實現向上的流動」,他會想到的第一件事肯定是,這已經完全背離了任何一種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為什麼這麼多的努力都失敗了呢?原因很簡單,我們都知道,中國教育的目的就是高考。所有擋在高考前面,對高考沒有幫助的改革,都會被家長和校長共同的努力挫敗。
那麼為什麼不能改高考呢,不能,因為我們是公立教育,由全體國民共同建設的大學,必須給全體國民公平的機會。就像醫療一樣,我們對於公平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不論你是清華還是北大,或者協和還是同濟,我們的要求是,一定要公平,有公平的機會進去學習,或者有公平的機會進去就醫,不但如此,只要進去了,我們還要享受到公平的價格,以免因為沒錢而不公平的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
當我們一起追求絕對公平的時候,就會逼著所有人一起在一個錯誤的道路上狂奔,現在的初等教育,就好象一場停不下來的軍備競賽。富人既然很難利用自己的資源保證下一代獲得足夠優質的資源,那麼他一定要將這些資源投入到競爭之中。不論是昂貴的課外輔導班,還是已經炒成天價的學區房,父母全職陪讀,都是這些資源的泄放口。高考也嘗試過改成自主招生,可惜一旦獲得機會,擁有資源的人立刻不計成本的搶佔了這些自主招生的名額。甚至連招生的負責人都左右為難,因為不管刷掉哪個都要得罪某一方大員,自主招生試了兩年就縮小了規模,而後也基本以統考成績為主,它本來的的目的是希望弱化成績的重要性,但實際卻毫無幫助。
在很多大城市,學區的劃分已經成了一種藝術,稍有不慎就能引發社會問題。
相比較之下,歐美,特別是美國的教育資源配置,更加靈活,大量的私立學校和私立的大學為富人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保證了富人不會啟動或者參與一場不理性的軍備競賽,也就大概能保證教育的全面和兼容。
當然這只是一種思路,中國的教育系統已然成型,不可能在完全去照抄外國,但這也並不是忽視自己問題的理由。
現在兩個動向,在政策方面,在試圖平均化教育資源。至於能否成功,就難說了。
在民間,私立學校和私立教育正迎來新一輪發展,至於能否滿足得社會的需求,也未可知。
首先,我本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教育類的話題特別容易形成口水戰。但是我看到那個高贊同的答主在評論區被圍攻,所以也想說上幾句。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如何看待這篇社論。我的觀點是:用一些正確的論據證明一個貌似正確卻無意義的論點,其真正目的是想引誘讀者產生一些(不具有正確性的)錯覺。
這篇社論的核心思路就是說,英國所謂的素質教育其實是一種上層社會封閉社會流動而進行的一種「圈養式的教育」,這樣教育制度下出來的學生缺乏與私立學校出來的學生的競爭能力,因此隱蔽地通過教育完成了社會分層,而中國的「應試」教育則鼓勵所有學生都具有(在學業上)的競爭能力,因此保留了下層通往上層的階梯(高考),所以不能盲目用素質教育來取代應試教育。
OK,內容就這麼多,貌似是挺正確,確實也比較正確,但是事實上,他僅僅對認真讀完他的人具有正確性,對於囫圇吞棗的普羅大眾,歸納中心思想會是如下的:
「英國教育圈養孩子,封閉社會通道,而中國教育制度鼓勵競爭,開放上升通道,不拘一格降人材,中國教育制度好頂贊,中國制度好頂贊」。大概就是這樣。我認為得到這樣的結論,就已經有失偏頗了。把原文的結論「不能盲目施行素質教育(因為中國需要應試教育這個社會分層工具)」而替換成了「中國政策好頂贊,至少比XX國好頂贊」,原因在於中國學生都受過不錯的閱讀訓練,讀一半就自己腦補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了,儘管並不一定正確。
這一類的雞湯文最近非常常見,幾乎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用中文寫發達國家的生活特供給中國人看,比如說美國中產日子多麼苦逼啦,幾天就能見一次,巴拉巴拉算一大堆,然後一看,我靠,居然這麼高收入的美國佬居然攢不下錢,嚇死寶寶了,還是在中國活的舒心啊。雞湯說謊了嗎?貌似也沒有,但是您老也仔細看看,人家的支出都cover了多少個方面,如果那個美國佬和您一樣省吃儉用不買保險不理財不一人一台車,和您一樣不用給父母錢指不定還父母給你來個首付啥的,那日子能飛了天。中國大部分和美國類似收入排位的人,過著類似生活水準的前提條件是,少支出一些次要方面。
題主的這篇社論其實也是一樣,列舉了很多事實,進行了很多正確的論證,試圖說明的還是告訴大家,我們中國還是很棒的。當然,我不敢說中國不棒,但是我始終認為,一個很棒的國家,並不需要過度的教唆,甚至是誘導性的教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老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教育制度的優劣之處,但梵谷考過,大學畢業了,又工作上幾年有點社會閱歷的年輕人,多半是懂的。
我的觀點:
(1)如果僅僅以「底層通往中層的階梯」作用來看,中國教育制度確實比歐美國家更有效。
(2)中國同樣存在教育的社會分層。
(3)儘管高考制度可能是中國較為公平公正的制度之一,但是它依然存在很多非常不公平的地方
我們逐條來看看。
(1)如果僅僅以「底層通往中層的階梯」作用來看,中國教育制度確實比歐美國家更有效
首先,我們既然談到了底層和中層這些概念,我們首先明確一下分層的意思,我贊同網上帖子里寫的「中國社會九層劃分」的說法。(稍有異議的是我認為第四層也可以算作上層,56是中)。
試想一個貧苦家庭的孩子,如果小時候通過刻苦攻讀,進入了985大學,那麼他畢業以後,確實有非常高的幾率成為第六級,並且假以時日進入5級的概率也不小,所以當年把高考叫做「跳農門」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可以說,青年時代的優異教育表現,可以很直觀地兌換成進入中層的門票。
這時候有人會問了,一個英國或者美國的窮人娃娃,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世界排名說不定還碾壓大部分985)難道就沒有這樣的效果?我會說,其實也一樣有,他們也一樣,只不過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們的高考制度不如我們公平,存在一定向中上層的傾斜,也就是說,我一個貧苦高中生解題能力狂拽酷霸,SAT滿分,未必能大殺四方,成績不是無往而不利的神器了。這就是我說的,僅僅以「底層通往中層的階梯」這一狹隘概念來看,中國教育制度確實更公平一點。
However,大家知道重點來了,那麼我就要問了,美國英國那些沒有上名校甚至沒有上大學的娃娃,就不能成為社會中層了?答案是否定的,其實他們中的不少通過辛勤勞動還是可以邁入中層的,至少比例要比和他們情況類似的中國娃娃高的多。原因有三:
(i)體力勞動者報酬相對較高,藍領工作的收入也可以支撐他們進入中產階級,也就是所謂的中層。
(ii)他們的負擔較小,社會福利的相對健全讓他們減少一部分開銷,房價相對較低使得他們的月供更少,美國很多地區稅收較低使得生活成本更低。說直白點,人家恩格爾係數比你低,人家干同樣的事情比你支出的少,那麼收入一樣的情況下,就是比你容易進入中產。
(iii)老牌發達國家,人家收入就是比你高。收入高(項目數量相同情況下)支出少,自然容易。
所以,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就是,儘管中國在教育制度上給底層開了一扇門,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卻封閉了一條路,總體而言,底層邁向中層的難度比發達國家還是難了很多。當然,大家也不要責怪國家,埋怨制度,誰讓人家英國發起了工業革命成了日不落帝國呢?誰讓美國人現在獨霸全球呢?我們還在發展中,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需要大量的稅收,需要一定的土地財政,人口眾多也決定了藍領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的低地位。人家好,是應該的,自甘們沒必要把頭埋在沙子里,說我看不到,反正我們比他們好!這樣並不是愛國。
(2)中國同樣存在教育的社會分層。
國外存在教育分層,中國就沒有?之所以說國家分層,不外乎幾點,學區房,私校,家庭教師,推薦信這幾個。其實這幾個哪一個中國沒有(推薦信有變種比如打招呼加分自主招生之類等等)?
我高中在華師一上的,我的同學裡沒有一個是出自低於6級的家庭里的,基本可以說,優秀的高中里,幾乎見不到789級家庭的孩子,當然123級的也特別少。基本上,頂層的路就是小學中學培養素質,然後SAT出國名校。這種路只要你不是天一,哪怕你是瓜瓜,最終也能有個很體面的身份。中層的娃娃多數一路重點,高歌猛進進入985 211,至於底層的孩子,從小在混亂的小學初中學習,身邊大部分無心向學,老師水平普遍較低,只有鳳毛麟角的努力加高智商才能脫穎而出,這樣的教育,不是分層又是什麼?
(3) 高考制度本身,依然存在著不少不公平性
儘管很多人認為,高考制度已經相對而言很公平了,畢竟只要考分高,一切皆有可能,而考分(至少看似)是主要通過努力即可提高的。但是我依然要指出,高考制度依然存在著很多不公平因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地域因素。我當年讀高中的時候,還是全國一張統一卷,我們都很清楚,在我們湖北可能連二本都危險的分數,在北京可以上一本,我們上個華工武大還沒資格挑專業的分數,在北京可以上清華。我高三那年(2003),是分卷考試的第二年,我老爸同事的女兒,高考前移民去了上海,那個姑娘成績比我差一些,最後她上了交大,她在武漢的成績大概只能上二本(幾次調考成績),而我就中規中矩地考上了武漢的高校,對於我這種華師一的學生來說,基本上就是保底的選擇,不努力就準備上華工武大吧,老師經常這樣教育我們。
碩士都畢業了很多年了,當年的得得失失其實都是淡若煙雲,不過對於高考的地域歧視,其實我至今是不贊同的,北京上海天津的考試,為什麼就能得到更多的機會呢?
其實這種問題網上早就討論爛了,力挺維護目前制度的主要有幾個理由:
(i)地方供養了高校,所以優先本地人,美國也是如此。
(ii)上述幾個地方財政收入高,納稅多,相應地為國家的教育經費貢獻大,所以理所應當更好的條件。
(iii)老少邊窮地區條件差,統卷統招並不公平。
首先說3,我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給予照顧,畢竟社會需要一定的負反饋機制,社會達爾文主義是非正義的,但是要嚴格禁止高考移民,但是顯然北京上海不屬於此列,只有保護弱者的規則,從來沒有聽說過保護強者的規則有著任何的正義性。
再看1和2,其實說白了就是認為地方出了錢,尤其北上廣出的多,就應該享受優先權。但是這裡我們不能和美國對比,最重要的就是國體不同!!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州自治,所以這樣做有法理基礎,而中國作為大一統的共和國,一貫都是通盤考慮的,比如上海北京發展經濟,河南發展農業做糧倉,西北採掘資源供給能源,各司其職,各有各的貢獻,各位有興趣的可以查查全國省份糧食產量情況,就會知道,幾個糧食大省的輸出情況。所以說,不能僅僅以經濟貢獻為考量準繩,否則就好比說25個人組隊打副本,17個傷害輸出,2個坦克6個治療,等到打完了,團長說,只有治療量高的才有資格拿裝備這不是開玩笑么?再說現實一點,河南是有耕地紅線的,某些工業項目會因為不能影響耕地而取消,工業發展是受限的,那麼你只能種糧,種糧賣給誰,賣多少價也不由自己說了算,那你說能用經濟貢獻來衡量他么,更遑論當年支援城市發展,農村被剪刀差多少?顯然並不合適。所以目前的高考地域制度,就是不合理的。
寫了這麼多,其實無非是一個觀點——中國教育制度需要完善的地方還很多,或許我們已經超越英國了,或許沒有,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盯著人家可能存在的某一小塊缺點大做文章,認為自己牛逼的不行,而在這種陶醉感中做著中國夢。中國教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永遠不要埋頭做鴕鳥,抬起頭看著路,努力拉車才是正道,少年強,則國強!!!
寫在最後,我認為在讀的學生不應該參與教育類話題的討論,因為你們還是利益相關者,而且社會經歷幾乎沒有,討論這些,多半是屁股決定腦袋,比如如果說高考制度不公,你們中的上海人可能會覺得受到了侮辱和侵犯,從而奮起反駁而不去思考其中到底是不是存在不公,為什麼存在之類,最後必然陷入無窮無盡的口水而不能自拔。
論寬鬆自由,中國職高技校不輸歐美公立中學。
論勤奮嚴謹,中國縣立一中可戰歐美貴族精英。
自己或者周圍有孩子上學的都心知肚明,小初高入學擇校、選班、補課、和老師交際、和其他學生家長交際、孩子之間交際,哪裡不體現階級分化,裝什麼外賓
信不信由你們,你們大可以拿自己一生來試驗一下:OK,從現在開始,快樂教育,耶
任何社會體制,分層是必然的,只是大家手段不一樣。沒什麼可在意的。你到那個體制中,大家客客氣氣,是因為你撼動不了。在這個體制中,大家火氣衝天,是因為怕你撼動。
教育體制沒有優劣,有的只是差異。
抨擊中國教育制度的人可以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高考,你現在在哪裡?在做什麼?
抨擊歐美教育制度的人可以去查查看,任何學科前沿,那些頂尖的大牛都是在哪裡受的教育。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育制度,有的只是每個國家根據自己國家教育文化水平和經濟水平,制訂的政策制度。
歐美國家普遍受教育的程度高,教育資源相對寬鬆,接受高等教育更容易,所以他們有餘力進行因材施教,給受教育者更為寬鬆的環境,讓受教育者有選擇的餘地。
而中國的整體教育水平低,教育資源稀缺,當前的教育方式更有利於提高整體的教育水平。換句話說,這種工業式的教育方式可能不能因材施教,但是它至少以半強迫的方式使得參與者能達到基準之上的水平。
ok,回到主題上來。
我的孩子小學四年級,前兩年的基礎教育是在北京完成的,然後來到了美國加州上小學。我以自己的見聞來說一下《BBC紀錄片中沒敢講的故事 西方寬鬆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會分層》一文。
首先,裡面說的一部分確實是事實。
譬如被排名前面的回答駁斥的白人和華人孩子上課外班,黑人孩子隨便玩,可能說的有種族歧視之嫌,而且有些絕對,但是大部分情況真是這樣。
美國的小學和中學都有評分機制,對於小學來說,900分以上的就算是不錯的小學。灣區的好小學幾乎無一例外,印度裔和華裔的比例特別高,遠超過當地印度裔和華裔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一個班二十幾個孩子裡面只有個位數不是印度裔和華裔的現象一點都不稀奇。
學校造就學生,學生也造就學校。如果一個學校里學生的家庭都非常非常重視教育,課上認真努力,課下肯花功夫,這個學校遲早會成為好學校吧。
但是我不同意《BBC紀錄片中沒敢講的故事》一文中所說的這完全是貧富差距造成的。
其實在美國去上課外班並沒有想像中貴,一般的小班興趣課(游泳、武術、舞蹈、繪畫等等)通常是每個孩子每小時15~20美元,即使對於藍領階層,也完全可以負擔得起,加州的最低工資標準也不比這個數字低多少。
但是為什麼中產階級熱衷於讓孩子學各種特長,而下層階級反而不那麼熱衷呢?
因為他們覺得那些沒什麼用,因為他們滿足於自己所在的階層,也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甄別孩子具備哪些方面當前潛力、再引導孩子在那方面發展。
好吧,以上這些,歸根到底大概可以用一個「懶」字來形容,當然這個懶是指在教育上所花的心力而言。
在美國,藍領階層的收入並不一定不如白領,即使不是大學畢業,即使沒上名校,也並不難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所以他們要突破自己階層局限的慾望並不那麼強。你讓他們過過中國貧困山區的生活試試?
在學校之外,大多數白人、華裔、印度裔都會去上興趣班,這個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像原文中暗示的那樣,這些孩子去上課外班只是去學音樂或者學英文數學等等這些因為公立教育只提供了最低標準所以中產階級們要花錢去買額外的教育產品,這樣理解就錯了。
美國教育鼓勵興趣和特長多元化,你熱愛科技,可以,歷年英特爾科學獎不要說獲獎者,就連入圍者也都是名校趨之若鶩的對象;你喜歡數學,可以,IMO的成員也很受名校歡迎;品學兼優,熱衷社會活動,看看各州總統獎的獲獎者最後申請到了什麼學校吧;你擅長游泳,或者擅長踢足球,或者是棒球好手,或者籃球,或者橄欖球......反正只要你真的有什麼特別擅長或者特別精通的,這些都可以作為名校的敲門磚寫在申請裡面。
所以美國好學的孩子們確實都在上課外班,但是他們在上自己喜歡、自己擅長、能發揮自己特長的各種各樣的課外班。
再來說公立學校的學校教育。
眾所周知,美國學生的數學很差,我給兒子班級當了一年志願者,幫助老師批數學卷,大多數這些美國三年級學生的數學水平可以被北京一年級小學生的數學秒殺。
但是另一方面,美國學校致力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自我表達的能力。我舉個例子,上學期,這些三年級的小學生在學校的分組項目是要設計一個遊樂園,每組3~4人,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設計遊樂園布局,譬如應該有那些遊樂設施,各自坐落在什麼地方,哪些道路將這些設施連接起來,應該有哪些綠化景觀,哪裡有衛生間、紀念品商店、餐廳等等;
繪製遊樂園的地圖,製作立體模型;
設計商店的紀念品,設計餐廳的菜單;
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估算遊樂園收益;
做PPT展示;
在專家面前進行介紹,回答專家的問題。
這個項目歷時大概三個月,每周小朋友們都有專門的討論課進行討論、推進項目。這中間的過程就不用說了,最後,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然後學校請來一些真實的遊樂園的工作人員組成評審組,逐一評審小朋友們項目的完成情況。
不知道別人覺得怎麼樣,我後來在學校參觀日看到小朋友們的成果時,感覺真是又震驚又驕傲。我把這些寫在了我的微信推送裡面,後來有朋友給我留言,說類似的項目,國內某著名高校的MBA班用過。
當然,我相信見多識廣的MBA們肯定比這群8、9歲的孩子要做得精彩,但是我相信,孩子們從中會比MBA們學到更多的東西。
或許這些,能解答前面有答友問的,為什麼美國學生的成績不夠好但是仍然很有創造力的問題吧。
寫了這麼多,忽然發現我寫的都是美國教育的優點。不過我以前寫過很多國內教育的優點和美國教育的缺點。其實,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式是普適的、萬能的,優點缺點並存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大家平常心看待就好。其實對這個紀錄片的結尾很無語,對教育水平的判斷怎麼能通過一張試捲來評判呢?
教育的根本是什麼?
如果像這篇文章所言,教育的最終結果就是學生考入名校,畢業後進投行、當大律師、做政客,躋身於所謂的精英階層,那麼我也無話可說了,您可以不用看下面的文字了。
我認為,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讓學生敢於質疑,勇於挑戰權威,善於思考,永遠不要扼殺他們的好奇心!
因為好奇才會有求知慾,有求知慾才會產生熱情,有了熱情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會想學習,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至於考試,這世界上所有的考試都是有技巧的,只要平時多下點功夫、資質不愚笨的過分,都能拿到不錯的成績,這也是為什麼紀錄片中的中式教育獲勝的原因。
但是,長期來看,我們的填鴨式教育培養出的只有公務員和工程師。
我們的教育並沒有培養出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沒有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迷茫。
應該說,大部分中國人都已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個性,易於從眾,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孩子要聽從父母和師長,要順從,做一個聽話的孩子。
作為一個受中國傳統教育從小學到高中的東部沿海人口大省的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式教育帶來的弊端。
我們的老師,一上課先強調紀律,強調今天的課程對考試有多重要,然後在黑板上抄寫密密麻麻的板書,讓我們趕緊抄,回去自己體會,背下來。
如果有疑問,他們也一知半解,就說這個知識點對考試很重要,記住就好,如果問的問題深一點,老師就說考試不會考,就不用想這麼多了。
我知道有一個學校,連學生上廁所的時間老師都要掐著表,每年都會逼瘋幾個學生。
我們接受的不像是教育,而是考試培訓。
你唱歌很好,沒有用!
你有舞蹈天分,沒有用!
你酷愛寫作,沒有用!
你喜歡和人打交道,沒有用!
。。。。。。。。。。。
我們所有的上升途徑似乎只有一條:高考,考入好大學。
這是大多數中產及以下家庭孩子在成年前的通用軌道。
紀錄片里反覆強調:「中國孩子從小就知道如果不工作,就沒有錢。」
因為我們的生活沒有保障,所以學生和家長才會玩了命地學習學習學習。
所以,儘管西方的階級固化,至少他們的基本物質生活還有所保障。
在中國,你沒錢向ZF要試試。
所以,這個便是國人這麼玩命兒地重視考試的原因,注意,我用的詞是考試,而不是教育。
其實,如果中式教育真那麼好的話,那麼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創新科技水平那麼低?為什麼諾貝爾獎沒有國人身影?
還有,文章中說中國的教育是公平的,更是可笑。
先不說北京上海分數線比其他省份低很多,就說各地學校的師資、硬體條件千差萬別,學生聽著名師講課,用平板記筆記,課後還有各種輔導班,和貧困地區的孩子,老師一人包全所有課程,學校桌椅都不全,能一樣嗎?!!!!
教育,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
老子他老人家就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教育的關鍵是培養一個獨立思考、有良好三觀的人。
你看紀錄片就會發現,雖然片中的英國孩子學習不如中國孩子,但他們思考問題卻像大人一樣,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比同齡的國內孩子成熟得多。
如果讓孩子能夠獨立思考,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喜歡什麼。這樣的話,就算這個孩子長大了以後,志向不在成為所謂的精英人士,他只想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那麼他的心靈也是安寧幸福的。
這才叫教育的勝利。
所以,這個紀錄片,只能說明,我們贏的是考試培訓,不是教育。
反對排名第一的 @安安 的答案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大學老師,國內某重點大學的副教授。他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只是就事論事,對問題進行探討。至於文章寫出後被培訓機構轉載,則並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排名第一的答案為達到加強反駁的目的把此文定性為軟文、洗腦文,我認為是不負責任的。
至於文章本身,我基本認同老師的觀點。當然中國教育本身有很多問題,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也都有提供社會階層上升通道的功能,同時又受上一輩所在階層的影響。
另外正如一些反對答案所說,中國教育和日韓教育同屬於應試教育,但中國的教育體系受官僚體系影響嚴重,所以不能因為日韓的成功而認為中國教育制度也是很好的。但是,原文作者舉日韓的例子只是在說明應試教育並不影響創新,所以我認為在這點上反駁的答案也沒反駁到點子上。
我自己並不是教育行業從業者,也沒有各種背景的教育體驗。對中西方教育的問題並不敢盲目回答。但是我認為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對於BBC紀錄片所提供的看法,在表達另一種視角和觀點。
9月3日更新:
有朋友問到原文標題的情況,我在網上進行了搜索,原文標題應為《中國老師在英國——BBC紀錄片沒講的故事》,並不是「BBC不敢講的故事」。
這道問題下的這個被轉載後的標題確實是帶著濃濃的朋友圈吸引眼球的風格,原標題雖然也稱不上學術、規範,但考慮到文章是刊發在都市報這種受眾廣泛的大眾性讀物上,我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教育是大問題,中國教育推崇的是成績,孩子不能真正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拿我高中來說,許多人選擇藝考,音樂美術等,這些人中90%因為藝考比普招上本科的概率大,並不是真正的喜歡,都是強迫性的學習。高考完報考大學,報考專業問題,中國的家長首先考慮該專業是否好找工作,是否掙錢多,更有家長甚至逼迫孩子學習他們根本不喜歡的專業。國外的教育傾向於個性化,孩子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就學什麼,因為興趣所以可以學通,學精。中國只是為了將來掙錢多而進行機械性學習,所以創新思維很低。
周圍的麻麻們都在搶購學區房。
麻麻們攀比以為這樣是在……用物質……為孩子設定小學,中學,高中的高質量的……朋友圈。
可是,卻從不探究自己願意為寶寶付出多少的時間和陪伴。
好多麻麻都不是真的愛自己的小孩,能在和平買200多萬的房子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心裡的需要呢。
是你自己不想比別人差,還不是不想你的孩子比被人差呢。
………………………………………………………………
在美國英國還是中國這種固化階層的方式是社會經濟的選擇。
很多體制問題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so,要晉級到某個圈子裡才是成功的寶寶。
而寶寶需要的不是……更高更好的可以打敗大多數人的平台……而是他身處於不公平中依然平和的心態。
他需要的安全感是為人父母給他的支持……而不是讓孩子進入一個完全不適合他日常的交際圈。
所謂階層是人生的遊戲,有的人就是要打到高階,有的人打都不會去打。而孩子有權利去選擇他想要的人生,而父母的責任只是幫助他有更多的選擇和應對未來的心態。
他應該享受他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完成大多數人以為的……人生的標準答案。
……………………………………………………………………
有教養而又有溫柔。
希望寶寶體驗人生和經歷愛好(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才不至於長大後貧乏的只追求物質)。
而不是在一所高級學校里提前認知和滿口的……同學他爹是誰。
人家叫根據能力分級,中國教育貌似有教無類,實則最後難道不是通過應試來進行最後的分級嗎。社會等級分層是現在存在,將來也會存在的東西。
目錄:
聲明
前言
一、怎樣才是看待教育的合理視角。
二、中國的教育有沒有偷偷的社會分層?
三、中國的教育癥結在那。
總結
爭議與討論
聲明-------------------------------------------------------------------------
老師來了(http://laoshilaile.com)公眾號篡改了題目中的文章,就是下面的鏈接:
BBC紀錄片沒講的事:西方寬鬆教育其實在偷偷完成社會分層
譬如這段
(原文)
幾年以後,
我去了美國,發現當地小學下午3點放學,但是只有黑人鄰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這個時候,大多數白人和華人的孩子,都背著書包、拿著樂器,去了各
種輔導班。(公眾號在後面添加了這樣一句並加粗:)
在美國,一個不去輔導班補課、不花大價錢去學習才藝參加社會活動去豐富自己履歷的孩子幾乎沒有可能進入名牌大學。
該公眾號通過篡改,加粗,刪除片段等方法,使文章的立場發生了重大偏移。
老師來了(http://laoshilaile.com)立場之偏激引發了我的憤怒,並寫了如下長文進行激烈的批評,將其定性為『洗地文』、『營銷文』。
由於本人先看到的公眾號文章,以為完全一致,就針對篡改後的文章寫下了該答案。而仔細看過《燕趙都市報》的原文,雖然我依然並不十分認同原文的觀點,但是比起公眾號的篡改文而言,還是要好得多。
因此我特此聲明:『洗地文』、『營銷文』的判斷是針對公眾號『老師來了』(http://laoshilaile.com)而非原作者,對於原作者表示歉意。另外,建議@Kris Li聯繫文章原作者進行維權。
前言------------------------------------------------------------------------------
寫該答案原是一時興起,行文隨意。幸而收到了大家的關注,因此細細的將本文更新一番,以求對讀者負責。
需要明確的是,無論題目文章還是本文,在有限篇幅內都不可能對『中國與西方教育那個更公平』這樣宏偉的論題寫下論斷。中國地域廣大、情況多樣,『西方』更是個泛泛的概念。教育制度,社會情況,涉及方方面面,難以盡言。因此本文所要樹立的,並不是與題目相反的論斷:歐美教育更公平。而是反駁文章中一些並不合適的觀念,並表達我對於教育的個人觀點。
一、怎樣才是看待教育的合理視角。------------------------------------
一篇文章的好壞,不僅在於結論的正誤,更在於視角的高下;表達給讀者的不僅有結論(相信有些人只看了加粗字部分就開始評論),更要以合理的視角作為評判事物的標尺。因此,好文章對於思維模式的意義是更加重要的。
題目文章最差勁的地方在於視角。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是培養身心全面發展並能勝任工作、生活的人。而篩選人才,是提高教育質量『因材施教』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宗旨。因此一種教育制度的確立,首先考慮的,應當是是否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此將教育過程當成跑道、運動場,是根本立場的錯誤。早期教育,是一個訓練場,而非賽場。
然而不幸的是,由於教育的畸形,把學校當成跑道的思想已經越來越普遍的被接受,甚至有形成政治正確的趨勢。作為對以往中國教育廣受詬病思潮的逆反,雖然這樣的觀點本身存在合理性,但畢竟『手段』不能以任何理由壓制『目的』。如果『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潮再度鞏固於輿論,則中國的基礎教育,怕是始終要在低水平生徘徊了。
而題目中的文章,似乎正是在為這種思想背書。
題目的文章中說道西方『其教育的寬鬆——隔三差五的假期、三點鐘就下課的學校、近乎於遊戲的課堂教學以及老師們體貼耐心的鼓勵』,置於育人的角度審視,其根本的目的在於:遊戲是兒童成長中重要、健康的教育方式。我們都知道,動物的智商越高,越熱愛遊戲。貓、狗、猴子、海豚等哺乳動物熱愛遊戲,爬行兩棲類則不然。遊戲是智商的體操,也是創造力的源泉。更多的自由,是給孩子更廣闊的空間。在這個自由的空間里,孩子還能自由的依個性成長,亦可以一定程度擺脫工廠流水線式的教育,社會也將收穫到更加多樣化的人才。
這是一種智慧,而不是一個陰謀。其實我們的文化中,也不乏類似的智慧:
『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道德經》
遺憾的是,當我們的教育在背離這樣的智慧時,我們當中有些人還以此為榮,以此為傲。以此認為,我們的教育勝於西方,這種思想,真是讓人遺憾!
『說到底,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不同,絕不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國的教育是底層向上攀登的階梯,平民子弟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 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則是一個分層機制,它的大眾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教育,買不起的人則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真有些哭笑不得。
這倒不在於『向上攀登的階梯』和『分層機制』本來就是一回事兒,也不在於他完全略過了歐美精英的個體優秀和努力,而是他在『說到底』之後的立論,完全是把『篩選』當做了教育的『底』。
而這種觀念的惡果是什麼?那就是孩子過早的,被置於巨大的壓力之下。因為在家長的腦海中,學校已經不是一個教育機構,而成為了篩選機構,在跑道邊上的家長越發恐慌,孩子『就必吃苦受累』的年齡也越來越早。
但我相信,家長也是兩難的。問題的解決並不簡單,但更令人遺憾的是,似乎承認問題存在也成了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越來越多見到帶眼鏡的小學生了,我不知道這些孩子們能否看清所謂『向上攀登的階梯』。
二、中國的教育有沒有偷偷的社會分層?-------------------------------------------
我們再回到這篇文章對中國教育的評述,在原答案中,我用比較激烈的語言進行了反駁
(註:在這裡我要澄清一下:下面這段話是立足於個人見聞,並不能放之全國。這種教育競爭從幼兒園開始的趨勢在大城市比較嚴重。而這,即是孩子之間和家長之間的雙重競爭。):
某答主說『中國最牛的大學一年五千人民幣』並不能說明我們的教育沒有社會分層。
(5千是個虛數,只能說公立大學學費不高)你知道最牛的幼兒園多少錢么?小學?初中?高中?
問題是,只有錢你還真上不了,真正厲害的重點學校還得有關係。(原文提到了人大附,但人大附有初中和高中情況不同,評論區的爭論是從高中情況出發。)
現在,已經從幼兒園開始篩選了。贊助費是一方面,幼兒園還有篩選家長工作和收入的,還有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的面試。
每一層都有篩選,條件是1父母社會關係 2錢 3孩子的優秀程度,也包括你之前在哪就讀。
(註:幼兒園、小學、初中1和2比較重要,上高中3比較重要。)
這豈是『中國最牛的大學一年五千人民幣』所能概括的?
如果你到高中前的每一級都是在普通的學校,那麼你進入『中國最牛的大學一年五千人民幣』的幾率將微乎其微。難度遠遠大於高中名校同樣水平的學生。
說到社會分層,哪有什麼偷偷完成,就是明面上的。
在任何國家,父母的資源都會成為孩子的助力,這就是血緣的本性。否則就是違背人性。
而在發達國家,你做一輩子服務員也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有些人想出人投地,有些人想過普通人的生活,這就是你們說的分層。
那麼全國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我想最大的不公平怕是中國的戶籍制度,不同省份的考生面臨的教育資源和分數線嚴重不均(還記不記得那段發生在北京工程師和山東民工之間的對話?),這沒有『分層』的作用?
即便是看似以完全公平的『考試』作為上升階梯,這個階梯也未必是公平的。
課外輔導班,哪個國家都存在,特長加分,甚至優秀高中依特長錄取,哪個國家都存在。課外班和特長,難道不是靠父母的資源堆出來的,這點,中外豈有差別?
最後一個殺招,花錢雇高考出題組的老師為我的孩子一對一輔導,可以不可以?比你在一個小縣城做卷子又是多大的優勢?
這點《BBC紀錄片中沒敢講的故事 西方寬鬆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會分層》是不是也沒敢講呢?
以上,是反對文章中,對於國內教育並不恰當的讚美。
誠然,任何社會,教育都在參與社會分層,但也都沒有完全將社會分層,上升通道永遠都在,只是寬窄問題。教育資源-》教育結果-》社會階層,這三者的之間的遞進關係,當然不是簡單機械的決定關係。努力的作用,聰明的作用,甚至幸運的作用,任何時候都存在。
三、中國的教育癥結在那。------------------------------------------------
那麼,面對著不公平的結構,我的立場是是什麼?
從個人層面,我認為多數家長,已經依據自己的價值觀做出了比較好的選擇。為孩子報輔導班並沒有錯。孩子努力更沒有錯。這和我說的教育要『鬆綁』並沒有矛盾。就好像政府應當設法不讓難民們哄搶實物,但如果哄搶已經發生,那麼每個人都應該往前擠。
為什麼,我們要面臨一種每個人都應該往前擠的窘境?
在發達國家,你做一輩子服務員也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有些人想出人投地,有些人想過普通人的生活,這就是你們說的分層。(這一點,評論區有人用親身經歷見聞反對,也有人用親身經歷見聞為我證明。)
因此,在我看來,就應該溫水煮青蛙。事實上,發達國家的青蛙,也沒被煮熟,對么?而你想跳出來,OK,真的沒人攔著你,就看你力道夠不夠。
所以我們的教育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應該如何讓沒有登上階梯的多數人過上體面的生活。
早些教孩子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事;早些教孩子們核算個人開銷,早些教孩子們各行各業都在幹什麼。
晚些教孩子們三角函數複雜變換,晚些教孩子們做奧林匹克數學。大多數人不要進研究所。
早些教孩子們與技工有關的實用技術,如何用扳手電筒鑽。如何依照圖紙蓋二層小樓。他們謀生用的著。
如此,也要給孩子們做溫水中的蛤蟆的權利,再重複一遍:畢竟最後,大多數人不得不生活在鍋里。
好吧,寫到這裡,想說引用一點有關無關的材料,原文也提到過應試教育的問題。這點 @佐藤謙一 ,有過精彩的描述:
吾輩以為,考試與應試,並沒有背離敎育之初衷。然而純粹應試之敎育,卻並非好的敎育。
今日唐人與日本敎育之應試問題諸多,但其関鍵之所在並非考試本身,而在於究竟該以什麼方式考察學生之所學。當検討者,非『是否該考試』,而為『該如何考試』。
中國式考試當下之問題便在於,以技巧代替學問,考題只注重考察重複性訓練之成果,注重學生之雜技程度,而非考察學生對於一門學科之眞正掌握程度;更為重要的是,中國之考察內容,對於人文精神極為缺乏。
敎育之初衷,於今日之社會為公民之敎育。leemoo 先生之答案中說,精通數學雜技、歷史雜技、藝術雜技之學生,能更好生活於中國社會之中,吾輩認為此恰恰為社會之悲,而非敎育之幸。唐人耳熟能詳之文章,錢鐘書先生談伊索寓言時便說:這全看我們造了怎樣一個社會。
應試教育之癥結,在於考試本身成為了一項技術,一項雜技。考試之內容側重於重複訓練、側重於應試技巧,便自然會造成應試教育之変化。若考試之內容側重於學問本身,側重於學問之精髓,便自然不會有純粹應試教育之產生,也自然會有良性的考試與應試模式:基礎數學之考察,應當側重於數學思想與數理哲學,而非三角函式之雜技解法;
音樂與藝術之考察,在於創造能力,而非藝術史之數據資料,或鑒賞技巧;
國文敎育之考察,則應當注重文學素養與書寫清順自然之本國語言之能力,而非考察冷知識或文學評論技巧;
……
若中國之敎育當局以考察上述之前項而代替後項為考試內容,以人文精神為第一,以培育公民為信念,則自然會探討出不同科目之不同考察方式。但中國之現狀下,敎
育部長、敎育局長、敎育委員會之成員,向來皆為官僚階層,而非術業專攻之學者與敎育家。其敎育之理念與考試之理念產生偏頗,片面追求訓練而不重視公民培養 之現狀,便實在難於改變。吾輩不願批評中國之體制,卻扼腕悲傷中華之少年。
考試與應試,皆不可缺少,不但無違教育之初衷,反倒可以幫助教育之順利實施。但唯有正確之考察方式才能因材施教,達到考察之目的。若不然,便是考察學生於各門術業之雜技水平耳。
學生以最優之策略與訓練通過考試,此為正確之事體。唯編撰考試、検定能力之敎育者,舍本而逐末,以技巧代替學問,方為敎育之所患。
總結:
這就是一篇利用春秋筆法,用一些注水的事實,和一些無法考證的所謂『親身經歷』惑人眼目的洗地文,營銷文。 該文我的朋友圈裡也出現了,是朋友轉發某培訓機構公眾號的文章。(該部分針對公眾號『老師來了』,該公眾號對題目中的文章進行了篡改)
爭議與討論:
1.我說的這句話引發了爭議:『在發達國家,你做一輩子服務員也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他要打我臉:
sam
做一輩子服務員也能過上舒服的生活…答主你真的不是在搞笑嗎?我覺得你應該出國漲漲見識,別說這種留學黨分分鐘就可以打你臉的話好嗎
我在護臉:
安安(作者)
回復 sam我說的是體面,不是舒服。
能生存,有尊嚴,是我認為的體面,而不是出入高尚餐廳叫體面。我接觸過西歐和東歐的服務員,我覺得他們的工作狀態很好,自然、體面。
他還想打臉:
sam
回復 安安(作者)
哈哈哈哈哈ok就拿有體面來說吧,你這個接觸過是接觸到什麼程度呢?我跟來自英國烏克蘭西班牙菲律賓的人在餐館一起打過兩年工,一起吃飯泡吧吹水偷懶算不
算程度深?首先,你接觸的東西歐服務員你覺得他們狀態好,那當然好,他們在自己的國家根本賺不到錢,來到大美利堅賺的錢自然相對多,你說他們能不狀態好?但你別忘了
美利堅的花費可不少。吃的是便宜啊,都是垃圾食品便宜,租房就合租唄,幾個人擠一間小房都是常事。告訴你吧,他們賺的那點錢勉強夠日常開銷而已。過得體面?抱歉那真的只是你想當然,不過仔細想想,又有誰會有事沒事跟「接觸」過的人大倒苦水呢?
2015-09-02
英國留學生幫我護臉:
Chi Zhang
回復 sam
我這個留學生就來回答一下吧,不過是來打你的臉的。英國當服務員時薪差不多是8-10英鎊,一天工作八小時的話,一個月就是2000多英鎊。英國的消費水
平差不多是中國的兩倍,也就是說在英國當服務員相當於在國內一個月掙一萬的生活水平,而且工作環境比在國內當服務員要好得多,受歧視也少。這邊還有很多專
門偷渡過來打工賺錢,然後回國蓋房養老的人,都已經成產業鏈了。
2015-09-02
加拿大留學生幫我護臉:
蔥蔥
回復 sam
加拿大留學生來打臉 加拿大時薪最低標準是10加幣 一天工作8小時一天是80 一月就是2400加幣 國內的話服務員差不多也就2400人民幣 生活水平高下立判
我幫sam護臉:
其實各地情況真的不一樣,我相信你說的,也相信另外兩位留學生說的都是事實,至於西方國家底層生活如何是個敏感問題,大家自行判斷吧。
2.我的這句話引發了爭議:『只有錢你還真上不了,真正厲害的重點學校還得有關係,比如人大附什麼的。』
我的護臉:這裡,我有些印象流,我身邊家長找關係入學的情況很普遍,基本就是那幾所尖子學校,因此我也沒有細分人大附、師大附,幾十幾中什麼的。
人大附學生來打臉:
靳風
「問題是,只有錢你還真上不了,還得有關係。比如人大附中之類的」
末將不才,便是人大附畢業的,當時我班裡四十多人基本都是考進來的,考不過分數線還想進好學校當然錢多也不好使,每年確實有個10%左右是這樣的。可答主
為什麼要關注那一小部分人而否認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公平的考試進好學校呢?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這算是為反對而反對自己樹靶子自己打?
2015-09-02
(我很想問問他的是,別光說高中啊哥們,小升初呢?)
又一個來打臉的:
赤鳴
回復 安安(作者)
相對而言,多於,這些詞用的真是到位,一下子就模糊了數量。我這裡就跟你說了,名校華師一附中(應該算名校吧),托關係進去的絕對不到十分之一。
2015-09-02
幫我護臉的:
宋黎
回復 安安(作者)
你現在面對的是一堆沒有走入社會的學生,
他們有父母替他們遮風擋雨沒有經過任何事件的洗禮,
你現在所說的東西是他們沒有切身體會過的,
所以別和他們廢話,要包容他們這段無知而又有表達慾望的時刻,
等他們進入社會,遇到事情,自然會理解一些東西。
2015-09-02
其實站在父母角度,觀感真的不一樣啊。
bin cheng
回復 白色烏鴉
小學初中時學區房,但是比如上海,好的學校幾乎都在老小區,住戶的收入並不是很高,當然後買的肯定是高的
2015-09-0
2不打臉也不護臉,不過點到了一個關鍵,學區房啊哥們們,這也絕對考驗家長實力!不能光看托關係的比例,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懂不?
3.還有一部分比較好的評論:
波妞
我也來幫你護臉。我在OSU
Fisher商學院,國際排民總體和北大清華差不多,商學院屬於全球前十頂尖的商學院,甩清北商學院好幾條街。我們的同學大多都是一路比較輕輕鬆鬆考上來
的,也沒聽說誰上過什麼輔導班,接受過什麼精英教育(畢竟我們學校算不上美國頂尖大學,只能算一般),而且我們學校6000多中國學生,也都是國內普普通
通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比上我們學校的學生多付出100倍的努力和時間都不止吧!而且美國底層和精英都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就是個中產,所以說那篇文
章洗腦就在這裡,忽略了美國社會最大的特點,沙漏型社會大多數人都是上著普普通通的公立學校,普普通通的公立大學(也比國內的大學質量好多了)。
以及
sw liu 和 有學霸心的學渣
Chi Zhang 和 戴艾薇
不一一列舉了,在中後部分較集中,有些數據和鏈接都很好,大家可以自行去看。
4.最近看了一點杜威的教育理論,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交流。約翰·杜威_百度百科
推薦閱讀:
※紀實片和紀錄片有哪些區別?
※世界紀錄片創作模式的發展演變對中國紀錄片創作的影響有哪些?
※請推薦一些有關薩滿的紀錄片?
※大家可否推薦幾部像《海洋》、《喜馬拉雅》、《遷徙的鳥》這樣的紀錄片電影?
※獨立紀錄片製作者們的工作狀態都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