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政府看起來不是很有意願和動力把經濟從投資驅動轉型為消費主導?

如題。


後發國家就是需要投資驅動。道理也很好理解,你一個農業國家,比如現在的緬甸,三十年前的中國,100年前的美國,沒有鐵路、高速路、港口,沒有電力系統,沒有城市、混凝土建築、汽車、重工業。當務之急是投資建設,怎麼消費驅動?

消費驅動,這是工業發展、民眾工資水平提高之後的事。民眾手裡有錢了,消費是自然而然的。你說讓現在的緬甸、印度、索馬利亞消費驅動,一般人飯都吃不飽,哪來的消費?

事情的發展是分階段的,飯要一口一口吃。


意願強烈啊,房地產不就是。


首先是統計方式上的不同給人一種誤導,發達國家把住宅計入的是消費,而中國把住宅計入的是投資,要知道住宅在GDP裡面佔了非常大的比重,一來一去相差有大約20%,中國統計消費佔GDP40%,改成美國方面就會變成60%,差距一下子就縮小了,不像某些不明真像的新聞里說的那樣差別巨大。

其次是我們還在發展中,遠未到發達水平,在這個階段是屬於省吃儉用的積累階段,不是得點錢就馬上敗光光,這樣就別想發展起來了。批判中國重投資輕消費的人批判的第一條就是政府大搞鐵公機,說什麼投資過剩云云,事實上美國鐵路最高峰期有40萬公里的里程,在相近的國土面積,中國鐵路才12萬公里,由於鐵路的運輸成本遠低於公路,在內陸長途運輸中的重要性無可替代,美國內陸貨物運輸成本比中國還便宜就是佔得鐵路的優勢,投資過剩了嗎?遠遠不夠好么!公路建設近年來在總量上已經趕上來了,但是中國人多啊,每到節假日路連高速公路都要堵死,敢說中國公路建設過剩不是睜眼說瞎話么,同樣是遠遠不夠好么!再者中國公路在鄉鎮一級基本都通硬化路面了,但農村這個級別上還是有許多地方還依然是泥巴路的,相對於發達國家依然是不夠的。機場更加了,中國機場才百來個,人家美國上萬好不好。再說,鐵公基說起來是投資,但那個不是跟消費有關,沒有這些投資,你的出行消費是怎麼實現的?

某些行業確實產能過剩了,但鐵公基等等基礎設施絕對沒有過剩,而是不足,不足就要建設,毫不猶豫。

再說通信,發達國家早就普及4G了,我們還剛剛起步,移動走在前面一點,聯通電信還差得遠。而光纖光帶,人家都100M起步,好多地方都是1G的了,我們還只有少數城市用上100M光纖,大多數地方還在用可憐的4M電話線寬代。投資過剩了么?這明明是遠遠未夠好么!而且這投資跟我們的消費不是直接相關的么,投資與消費有那麼徑渭分明么?不趕緊投資我們上網這個消費怎麼升級?有投資 才有消費,真不知道把投資和消費簡單對立起來是怎樣一種淺薄。

就連為大家所詬病的房地產GDP,我們的樓難到是真的過剩了么?中國城市經過近30幾年的建設,全國城鎮住宅面積大約在160億平面~200億平米,目前城市人口(包括農民工)約8億,人均才20~25平米,這個面積太多了么?依然是不夠好么!歐洲日本人均在40平米左右,而美國則高達70平米,再說中國還在城市化進程當中,每年一千多萬人口要從農村進入城市,在2030年左右城鎮人口應該會達到10億,大約需要400億平米的住宅,以現在200億平米不到的存量遠遠不夠好么!正是這樣的供不應求房價才居高不下。或者難不成你認為工廠的工人就活該只能住集體宿舍?工地的工人只能住個臨時工棚?要知道工人在發達國家可是有房有車的中產階層,下班是要開個車回家住的!即然缺這麼多住宅,那麼就要蓋,蓋房子不止是蓋房子,與之配套的各種基礎設施都要全才能住人吧,這些都是赤裸裸的投資啊,市場化的商品房,政府性的保障房,不管什麼房都還需要建建建!不過話說,農村的房子真是開始過剩了,因為人走了,不在那住了。

其實說到消費,消費不止是買衣服買手機,還有買傢俱買家電吧,房子都沒有傢俱家電擺哪裡?這些消費是以房子為前提的吧,衣服手機其實這筆消費我們該花的已經花了,你收入再高點也不會增加多少。但是如果讓工廠里住集體宿舍的工人,工地住工棚的建築工,已及城市裡群租的年青人們能擁有住房,哪怕是廉租房也好,他們就會想辦法給自己配上相應的傢俱家電,這才是潛在的新增消費項目才是大頭。而且,家電都用不起的人,你說他們會去買車嗎?用車可是老大一筆消費了。對目前中國而言,消費的增加不僅僅是已經項目的的量變的增加,而更多的是在沒有的項目上質變的增加,這些都是有先來後到的。

所以,光說消費與投資其實是非常籠統,甚至有些抽象的,其實,而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裡面很大一部份消費性的,只不過是長期消費罷了,一套房子你要消費幾十年吧,一條路你也是消費幾十年吧。什麼?買車買油叫消費車消費油,車開在路上怎麼能叫消費路?只叫是投資路好不!


當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明顯低於同時期的其他最高水平的國家時,他應該採取投資驅動,因為發展方向目標明確,投資驅動見效快,有先例可依,成本也低.

當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就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時,他應該採取消費驅動,因為他自己就跑在最前面,前面的路應該往哪裡走誰也不知道,政府的智商也是有限的,如果繼續以投資驅動的話,勢必造成大量無效投資.

現在的中國是處在一個不是非常高,也不非常低的位置,某些領域已經在最前沿了,某些領域仍然相當落後.在這時期就會導致無論政府還是學界,都會對關於應該投資驅動還是消費驅動爭論不休,政策也會搖擺不定.

等什麼時候跨過了這個階段,這些爭論會少很多,消費驅動會成為共識.


你敢消費么,你有錢消費么
消費驅動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收入分配問題上
收入分配意味著。不多說,沒見過革自己的命的


我也想跟領導一樣用我的消費能力一年給祖國創造幾千萬上億的GDP啊,奈何手機沒錢啊


因為百姓手裡沒有餘錢,錢大多都在政府手裡,投資建設啥的,既出政績,又好撈錢,何樂不為。


我覺得國民的收入還是硬傷啊,就是消費不起。之前國家發布各地平均工資的時候多少說自己脫了這個地區的後腿的


一個朝代建立之後,最初的幾十年還是相當平等的。後期逐漸腐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功臣」成蛀蟲。
所以殺功臣就是維持國家正常發展的一個必要手段。
中國目前略有不同,以前是家天下。有能力的統治者有意願有動力殺功臣。目前人人「當家做主人」,而主人們的行使權利被僕人們代勞了。意願還有,在民間。能力還有,在勤勞的僕人們手裡。確實很棘手。
看看能否有一群超脫僕人的眼界又得主人們擁護的「僕人」吧。


因為土地財政。一線城市年收入四五十萬的和二三線城市十萬收入的完全沒法拉開生活水平,錢都通過房地產還回去了,哪來的消費呢?


中國有注重消費驅動的,看看最近中國的建起來的自貿區還有人民幣匯率就知道了,中國正在想辦法就消費留在國內,從而驅動經濟發展呢


推薦閱讀:

談談對一帶一路戰略決策的理解?
中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但是為什麼還會有工作越來越難找這一說?
人口老齡化趨勢會逝去大量的勞動力,未來中國會怎麼應對?
貧富差距拉大的最惡劣的後果,你認為會有哪些,是否會一直存在?
如果每個中國人的賬戶瞬間都多了十萬元,中國經濟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TAG:經濟 | 經濟形勢 | 中國經濟 | 經濟轉型 | 經濟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