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新媒體運營?

現在在淘技寶這邊做運營,有時候會感到很迷茫


對於新媒體運營的新手,前期必須要積累相關行業的知識,例如:


1.文案功底是寫推文最基礎的一步,平時多關注閱讀量高的公眾號文章,學習別人寫文案的手法和方向,文章的排版和圖文的搭配,分析文案的創意點,包括文案的優勢劣勢。


2.追上時代熱點,關注每天的熱門新聞,可以根據熱點結合文章主題寫出推文,增加文章的曝光率。


3.做競品分析,關注一些優秀的自媒體人,去分析他們是如何進行品牌的宣傳推廣,如何發掘品牌的優勢和弊端,怎樣才可以把弊端做好?平時多去了解這一些,對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的提高是有所幫組的。


4.了解熱門的自媒體平台,對自己的產品和接觸的平台熟悉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連自己的產品都不熟悉,怎麼向別人介紹你的產品,如果你對微信微博的功能都不熟悉,怎麼引導粉絲關注你,所以一定要熟悉產品和相關平台功能。

以上這幾點是新媒體運營入門新手所要學習和積累的。


二.給大家提幾個小問題?

1.微信好友多少?

2.微博認證了嗎?

3.會玩社交網站/app嗎?

4.熱點新聞有沒有去關注?


如果你微信好友只有幾百個,想做新媒體的話,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比較弱勢,需要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建立社群,積累人脈。


微博的認證更加具有信服力和提高行業知名度。有沒有玩社交網站或當下流行APP的?我覺得這體現個人的知識面。


玩社交網站,需要註冊賬號,不能只是簡單地看,在裡面要發帖子、回帖子,跟很多用戶接觸,甚至加入用戶圈子,才能慢慢了解整個社交網站發展的脈絡、趨勢。比如APP,你要知道當時熱門的APP有哪些,有什麼特點,這些都屬於知識面,需要靠平時多點去積累。


新媒體的一些必備技能,公眾號推廣技巧,社群運營等,在我的公眾號 "社群那些事" (ID: wenbin-pr)里可以下載:

  • 回復關鍵詞「引流」,可下載微信公眾號的推廣技巧
  • 回復關鍵詞「案例」,可下載搜集到的各類社群商業模式,教你如何變現你的社群
  • 回復關鍵詞「手冊」,可下載從定位到變現的社群實操手冊,教你如何從0到1打造一個社群

可以參考我的專欄這篇文章: 0經驗,如何快速轉行進入新媒體行業 - 一碗梁粉 - 知乎專欄


以下為全文:


不啰嗦,先來看看新媒體職場行情:

前階段萬達集團招聘新媒體運營資深經理,年薪70萬!


而根據招聘網站的統計結果,目前一名新媒體運營,工資普遍在15K到30K之間(恩,我拖後腿了)。


是不是很!誘!人!


那麼問題來了:


零經驗如何轉行新媒體?


工科如何轉行新媒體?

傳統媒體如何轉行新媒體?


銷售崗位如何轉新媒體?


來看看知乎上這麼多的提問:

什麼是新媒體運營,先來看看百度百科的定義:

新媒體運營,是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台進行品牌推廣,產品營銷;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目的。


這麼複雜,怎麼邁出第一步?


第一步:上課/培訓

在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過程中,最好的辦法是先高屋建瓴對整個行業有一個了解,從框架系統去看這個事物。而線下課程最能提供系統化的體系,例如x坐學院 x頭商學院 第x課堂(此處不作硬廣,大家自行百度)提供的系列課程。

來看x坐學院的系列課程這張截圖:

僅僅以內容運營,就有這麼多,包含標題/編輯器/熱點等等


Day 1 :內容運營高階訓練

1、「10萬關注,5千閱讀」有多可怕?

2、咪蒙寫文章的最大套路是什麼?

3、為什麼有的人每天都知道寫什麼?

4、除了吸引點擊,好標題還有哪些特質?

5、為什麼咪蒙可以標題黨,你卻不行?

6、為什麼「馬男波傑克」會火遍朋友圈?

7、為什麼吃藕的排版多來自編輯器?

8、設計公眾號視覺效果時,你都應該考慮什麼?

9、小號想做到10萬+,懂一個公式就行

10、追熱點的時候,要切忌什麼?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各種各樣的微信群講座,無數的線上課程非常碎片化,常常會有"聽聽很激動,晚上想想很感動,第二天一動不動"的然並卵狀態。


第二步:找到小的切入點

對於新媒體來說,有很多細分的崗位

  • 從工具或者渠道:上來說做得最多的是微博微信,也有知乎豆瓣貼吧,視頻端優酷土豆等,新聞客戶端今日頭條等,音頻客戶端例如喜馬拉雅等,以及其他很多在移動端盛行的app
  • 從崗位上來說: 文案撰寫 H5製作 活動策劃 社群運營等

進一步細分,文案撰寫又分為:標題優化、內容排版、主題配色、內容配圖


例如標題優化,起個好標題是新媒體行業的必備技能,如果你是被這篇文章的標題吸引進來的,那麼你能想到幾個其他備選的標題呢。。。


以上提了這麼多點,如何結合自己轉行前的工作經驗和優勢做切人呢?

  • 以前做文字工作的或者做媒體文筆好的,或者自己平時寫點隨筆的拿過新概念作文獎的,可以試試從文案撰寫切入。。
  • 以前拍過視頻自導自演玩過話劇或者其他藝術形式的,試試從視頻端切入,看看papi醬是怎麼火起來的。。
  • 以前從事銷售工作的,可以結合互聯網傳播的特點,試試從活動策劃切入。。
  • 以前喜歡讀書,可以試試從音頻切入,各類讀書類音頻節目如火如荼。。

總之,結合你自己的工作或者人生經驗,與新媒體的特點,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出來


第三步:素材和知識積累

書籍

  • 張亮《從零開始做運營》(入門篇+進階篇)

這本書並不講解難懂的理論技術,非常淺顯易懂,對於運營的小白用戶非常管用。例如: 內容運營,通過創造、編輯、組織、呈現網站內容,從而提高互聯網產品的內容價值,製造出對用戶的黏著、活躍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說的再簡單點,就是你要發布的文章是你的用戶所需要並且感興趣的,他們能從你的網站找到他們想要的,吸引他們駐足,那麼你的這篇文章就有價值了。

  • &<&<社交紅利&>&>

前騰訊微博開放平台資深員工徐志斌寫的關於社交網路,來看看豆瓣上的書評:全書一直力求避免講無謂的案例,而是側重在同騰訊擅長的產品思路,分析解讀這些關鍵數據背後的原因,及可以參考借鑒的切入點。

  • &<&<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在他在書中極為精緻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

社交網路積累


轉行前,你可能對以下社交媒體的閱讀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情況,現在你可能得把這些當成每日習慣來堅持了。例如每天花半小時看微博熱點,半小時看新聞類app,半小時看些現象級app例如足記等,當然微信朋友圈也是必讀了。

  • 知乎: 很多的熱點事件都由知乎緣起,如「魏則西事件」「百度血友病吧事件」。目前知乎上有1300萬日活躍用戶,月瀏覽量50億,人均訪問時長33分鐘。在內容方面,產生了3500萬個贊同,1000萬個問題,3400萬個回答。這些數據,讓這個中國最大的嚴肅問答社區名不虛傳。
  • 豆瓣:小清新,興趣聚集的社區
  • 微博:最大社交公共信息傳播平台,2015年微博的月活躍量用戶突破2.12億,注意這裡是公共信息平台,用我們上面提到的&<&<社交紅利&>&>里的話說,是"廣場"。
  • 公眾號: 看些大號的標題配圖和內容,例如咪蒙/微信路況/企鵝吃喝指南/毒蛇電影/文案搖滾幫,當然還有我自己的社群那些事(wenbin-PR)
  • 論壇:論壇相對以前,雖然有些沒落,但是仍然聚集了大量的人氣,例如天涯 貓撲等

(請以上提及的運營方給我打賞!!)


閱讀不是盲目地看,而是:

  • 在論壇例如天涯貓撲等找最熱的文章反覆閱讀,從標題到內容看看為什麼這個熱;
  • 在微博或者知乎找熱門榜及話題的內容,看看在不同類型的平台,受眾喜歡什麼樣的內容;
  • 研究各領域的公眾號,看看他們的內容標題以及閱讀量的關係,甚至發送時間的細節。
  • 研究微信朋友圈,哪些內容在瘋狂傳播,哪些內容你甚至都不想點開。

第五步 在實踐中快速高頻試錯

課也上了,書也看了,公眾號也讀了,那麼擼起袖子,自己試著做點什麼吧

  • 找到自己擅長的內容,運營一個自媒體號,例如今日頭條,看看裡面有什麼技巧
  • 又或者申請一個視頻自媒體,例如優酷土豆,每天拍點視頻,看看如何優化才能提升播放率
  • 又或者自己試著運營一個公眾號,試試三個月無論用什麼方式做到上萬粉絲

寫到這裡,是時候打破年薪70萬的美好夢境了,同其他行業一樣,熬夜加班 撕逼吐槽 沒完沒了的方案修改是常事,你想好了轉行做新媒體么,恩,以下評論來自不明真相的群眾:

(配圖來自 海爾 公眾號)


恩 最後,歡迎進入"新媒體狗"的行業


很多培訓都是花冤枉錢,概念講得好,聽得很熱血,最後還是不會做。

所以我非常推崇在實踐中學習!一邊做一邊學!

我大學學編程,也就是程序員,上課聽教授講一堆概念覺得好暈好無聊。課後自己編程,自己做小遊戲才發現編程特別有趣,而且哪裡不會就去查,學的很紮實。

後來做公眾號,是2014年下半年,那時候根本沒現在這些經驗貼和課程,全靠自己實戰。一邊做,一邊結合用戶優化,一邊自己想辦法。後來做成了全北京最大的校園新媒體,賺了第一桶金,順利成章地也變成了這個行業的行家了。

所以,真心的,先開始動手做。做的過程中,再看些相應的書、課程,多跟大牛交流學習,這樣就既能保證學以致用,又能少走彎路。

你去企業里實習、工作,很多技能都是mentor帶你邊做邊學,新媒體運營同理。

這也是我現在做實戰邦教育的理念,我們的新媒體訓練營都是基於項目實戰,學以致用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結合經歷以及身邊的朋友的經歷,今天給大家分享下如何學習。

1、網上檢索。百度搜索,微信搜索,直接搜索互聯網運營知識。會出來很多文章,都看一遍,把重要的地方做筆記,以後經常看。比如我是做APP推廣的,那麼我在百度搜索/微信搜索里搜APP推廣,會出現很多文章,然後我給自己定個計劃,每天看一定數量,把不懂的或者有價值的記錄下來。記錄下來之後一方面有空思考,一方面留作日後問人以及聊天的素材。日積月累,我相信知識量會極大的豐富。這裡指的是理論知識。

2、專業網站。剛剛說的是泛搜索,到了一定階段之後,你會發現你所感興趣的領域有一些專業的網站,大量專業知識匯聚於此,從此你可以定點來看了。看一些相對來說更聚焦的東西。比如姑婆那些事兒,知乎等等都是不錯的學習場所,這裡有不錯的文章,不錯的業內人士。

3、拜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你看的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可以是你的老師。所有可以回答你問題的,與你交流的也可以是你的老師。在面對老師之前,先把自己的問題主動的仔細的思考,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等確實想不明白的就去問。因為經過思考的問題,在問的時候往往是一針見血,能夠與對方快速高效的交流。另外,一定要體現自己的誠意,注意言辭行為的謙卑。別人教了你東西,就是你的師傅,一定要感恩。

4、交流。加入各種qq群,微信群,甚至偶爾的面基,線上沙龍,線下沙龍,聚會都是必要的。當別人問你,你回答的時候,你就知道自己懂哪些,不懂哪些了,回來之後就要查漏補缺了。當面的交流,往往更深刻,突如其來的問題,也更加促進你的思索。

5、實踐。如果只是看理論的話,就只能跟趙括似的紙上談兵,我們需要將理論聯繫實踐,不斷學習理論,不斷在實踐中升華理論,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更深的互聯網運營知識。以ASO舉例吧,看了那麼多ASO的文章,你只是知道怎麼做,但是其實做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問題,往往並不是那麼簡單。

所以最後我建議有志於學習互聯網運營的人,需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然找個老師,找個圈子交流學習,最後找個可以實踐的項目實踐一把。相信沉下心,一年之後,必有所成


初學者最需要了解的不是細節,而是框架。

那什麼是細節?什麼是框架?

如何寫文案、如何排版、如何做活動,這些都是細節。

為什麼做新媒體、新媒體是什麼、做好新媒體的關鍵步驟,這些是框架。


為什麼要先從框架來看?

因為細節可以精細到讓人費解的程度,

如果扎進細節,很容易陷入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幹嘛的困境中。

框架永遠都是大道至簡的。

記得有人說過,

學習新知識,要把舊知識與新知識對比著學,這樣才會在大腦中形成連接。

框架一定是你能用舊知識理解的內容,

先看框架,就是在做最基本的連接。


為什麼做新媒體?

舊媒體不好使了唄。

為什麼不好使了?

大部分人都跑到新媒體上來玩了唄。

在這裡,理論上你可以跨越地域、跨越時間的影響所有人。


新媒體是什麼?

從功能上來說,新媒體是舊媒體的升級版。

但本質上,還是影響人的工具。

至於是影響人們關注、轉發還是購買,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做好新媒體的關鍵步驟是什麼?

新媒體運營領域廣袤,

如果一步步的說,恐怕需要講一本書,

所以先說一下關鍵的步驟:

搞定客戶;

搞定內容;

搞定傳播;

為什麼是這三項?

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影響客戶,

就好像你端起手槍瞄中靶心,

你的目標是射中靶心。

你需要:

第一,知道靶心在哪(你的客戶魚塘在哪);

第二,手槍里有子彈(有客戶想看、關心的內容);

第三,手槍的助推力(傳播的渠道);

缺一項,你都打不中靶心,對不對?


以上是大致的框架。

了解了這些以後,下一步才是用細節填充,讓事情運作起來。

比如,從哪裡找到精準客戶?如何產生優質的內容?如何選擇傳播渠道?


我通常都用有道雲筆記整理細節,

分三個文件夾:搞定客戶、搞定內容、搞定傳播,

將那些我在今日頭條啊,知乎啊,微信裡面看到的文章分門別類的整理進去。

這樣子學,至少是從全局看問題,不容易迷茫到崩潰。


我在努力中,大家一起加油吧~


《新媒體運營入門到精通系列課程》共26講,分三大章
第一章,初級課程,共3節,新媒體運營概念,定位,思維
第二章,中級課程,共12節,新媒體運營實戰乾貨,具體方法,技巧,工具
第三章,高級課程,共11節,新媒體系統頂層設計,公眾與多平台搭建對接技術,成交文案策劃,案例分析,實操等

詳細課程大綱:

第一章:新媒體運營初級入門基礎

第1節:新媒體運營與入門基礎
第2節:新媒體運營的核心定位
第3節:新媒體運營的兩個思維

第二章:新媒體運營中級課程

第4節:今日頭條賬號申請攻略
第5節:10萬+的文章是如何原創出來的
第6節:10萬+的文章類型和特點是什麼樣
第7節:今日頭條新手期如何快速轉正
第8節:自拍視頻的製作與剪輯
第9節:自拍視頻的上傳與發布
第10節:原創短視頻的五種策劃方法
第11節:如何把自己喜歡的視頻下載到電腦桌面上
第12節:詳解今日頭條文章推薦機制
第13節:如何寫出人人喜歡閱讀的文章
第14節:如何快速錄製電影中的精彩片段
第15節:如何利用新媒體平台給公眾號漲粉
第16節:2017如何布局新媒體平台實現產品銷售
第17節:QQ群如何快速拉滿2000人方法與霸屏營銷
第18節:揭秘微信小程序的商業機會與運營方法
第19節:新媒體運營八卦陣法與漲粉密碼
第20節:快速抓熱點方法與爆文創作技巧

第三章:新媒體運營高級課程

第21節:新媒體運營的頂層設計與架構
第22節:公眾號的申請以及認證
第23節:公眾號自動回復與自定義菜單製作
第24節:公眾號與有贊微商城打通和對接流程
第25節:公眾號與語音直播平台對接方法
第26節:公眾號如何發布網上的視頻技巧
第27節:公眾號0到50萬粉絲運營秘笈
第28節:H5活動宣傳頁與H5遊戲如何製作
第29節:十步讓你成為新媒體運營高手
第30節:持續被動收錢的文案寫作方法
第31節:從0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流程
第32節:新時代微商必學的技能五板斧

主講:豆芽哥(微信 yuanzidan99),公眾號:豆芽微課,新媒體運營入門到精通系列課程主編作家,十年互聯網產品開發設計與運營經驗,中華講師網認證講師,千聊直播認證講師,華英匯智庫特聘講師,《新媒體運營入門到精通系列課程》主編作家,主講課程有《公眾號粉絲從0到50萬的秘笈》《新媒體時代的微商五板斧》《新媒體系統搭建與運營實戰方法》《持續收錢的文案寫作方法》《如何從0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等


建議看一看剛剛運營不久但是也有幾百閱讀量的原創公眾號,,然後模仿大號的獨立VI設計,能學到不少東西。我也是剛起步的,不敢說讓你學習,但是你也可以看一看,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的公眾號 禮要的你


如何做好新媒體這類似這樣的問題答案應該百度一搜一大堆,都是些不實用的,就好比寫各種成功學書各種如何創業書記的作者本身也許也未曾實際操作過,如果在新媒體上想做出些深度的東西,首先就要想好自己賬號的定位,人群和內容以及視覺風格深度分析,做出與眾不同,同時融入些個人感情色彩,前期必不可少的推廣還是要有一點的,畢竟也需要些種子用戶,如果僅限於普通的新媒體賬號,那麼百度去吧基礎教程一堆一堆的

具體遇到了那些問題說出來大家可以一起聊,泛泛而談意義不大的

如果還略微認可就關注我吧,一個不講大道理,只說普通話的自媒體汪


大多數人在做運營新媒體的時候都遇到過如下的情形:

  • 「雖然我們正在做新媒體推廣,但業績不是很理想」
  • 「這篇文章明明很棒,為什麼讀者無感?」
  • 「我們公司要開通所有的主流新媒體平台賬號!」

當我們以激動的心情進入了新媒體領域,正是期望大展拳腳之時,甚至因為想到一個好點子徹夜難眠,但每次總是激動的開始,失望的收場,這已是如今新媒體運營的「新常態「。

像是互聯網從業人員都認同的一個不是段子的段子:做自媒體的比看的還多!可見競爭的激烈程度。

轉化率低、閱讀量低、活躍度不足,是新媒體營銷遇到的「新問題」。

即便是微信、微博成為了刷粉刷量的「重災區「,可依然抵擋不住大大小小的公司跳進去「摸魚」,每天仍然有很多人在經營著」殭屍號「,有種殺敵1000自損800的節奏。

正如前一陣子接觸一家做精油香皂的傳統企業,雖然在傳統市場中位列第一,據說只要是業內人士都知道這一家,但在互聯網上依然顯得很渺小,尤其在掌握著巨大流量的新媒體上未曾見過其身影。

互聯網人士普遍認同一個觀點,2016年是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最後一波,早幾年那種隨便寫寫、簡單單抄抄、暴力轉發的時代結束了。

「流量紅利「是一個具有洗腦效果的名詞(專家們常常製造這樣的名詞),真實的紅利周期實際上很短暫。大家都在說的時候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但是,難道你沒有做好新媒體、自媒體、產品滯銷,真的是因為紅利沒有了嗎?在「所謂的」紅利期就可以一定做得很好?

答案是否定的,現實就是:即便在紅利鼎盛期內,80%的人仍然做不好,看「攻略」的時間多於實際探索的時間。

無論何時,拼的是仍然是營銷思維、運營思路、產品素質,紅利來了順勢而飛,紅利沒走路依然逐步向上。

那麼,在尋求新的營銷方法論之前,我們都應該仔細想想以往為什麼做不起來?

炒作是營銷的常用手法,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曾經使用過這個方法。

如小米先圈地圈人,再推廣,再限量,這個手法一方面穩固了小米的地位,另外就是極大的調動了人們的追逐、從眾、獵奇、站隊的心理,以至於後來者極速模仿小米。

再比如2013年的「中國大媽炒黃金「,是典型的被營銷案例,從眾心理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當很多人都認為它是機會的時候,時機肯定過去了。為什麼道理誰都懂,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正如我們進入新媒體領域,大多數的營銷方式、運營思路完全是雷同的,然而,當我們按照「攻略」去運營新媒體的時候,其時間、空間早已發生了變化,成效也必然低落。

長期模仿一件事物,很容易讓人的意識陷入狹隘之中難以自拔、失去創造力、判斷力,因為模仿最容易處於舒適區。

如大家都像手捧聖經般的集中在晚上10點左右或是早上7點左右發布微信推文。根據騰訊發布的數據來看,這個時段確實是閱讀量最大的節點,但是我們在做自己的內容時,有沒有考慮過人群?可以說很少有人考慮過特定人群的特點,如夜班守前台的、夜間保安、兩班倒的、做直播與看直播的、就愛在1點睡覺的、深夜飆車的富二代等等。

做銷售的都會劃定自己的好客戶與爛客戶,好客戶——認同自己,容易溝通,自己也樂於服務對方;爛客戶——百般哀求,哭天搶地就是不應。

總之,新媒體營銷、運營、推廣,同質化、特色缺乏是其中一個因素,雖然天然喊著細分、小眾,但真正去做的還是少數,誰也不捨得放下消費者最多的那個市場,那個蛋糕看起來更大。

如我們常見的微信文案都是無病呻吟、偽原創、抄襲的形式,總結起來,新媒體營銷做不起來跟下面兩點因素相關。

  • 用戶的差異性:小眾經濟時代,用戶並沒有站在最擁擠的地方。
  • 內容的匱乏:多數運營者發布的內容基本沒差別。

其他原因還有很多,如文案水平、設計風格等等,作為基本功一類不再此做延伸討論。

用戶的差異性

用戶細分、小眾經濟、碎片化,這些概念和思想並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

在19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溫德爾史密斯,提出了市場細分理論,隨著理論的提出,企業廣泛的進行了實踐,在當時就已經包括人的年齡、性別、收入、家庭情況、職業情況倍積極的應用到實際營銷中。

1903年誕生的哈雷摩托,笨重、耗油量大、噪音大,無論是經歷了戰爭、經濟蕭條,還是大罷工等,100多年來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變,即便是與雅馬哈、本田等現代化跑車相比之下缺乏科技含量,但服務的人群、忠實的粉絲從未變過。

用戶的差異性存在於許多地方,我們身邊有很多實際的案例,最常見的就是中老年朋友喜愛看「抗日神劇」。

在我們看來,抗日神劇里犯中二的敵軍常常炸死自己,而且劇情不時的「神轉折」,如兩人10米內互相射擊數發子彈就是打不中我方人員,此類劇情的展現形式年輕人雖無法理解,但實際的觀眾市場又是非常龐大的。

有評論者專門就老人看抗日劇的特點做出過總結,「年輕人不愛看,是因為你們沒變老,老了,你們就愛看了。」

換言之,用戶的特定性並不因我們的意志而改變,用戶也不會輕易轉移自己的慣性思維。

比如我們做微信公眾號,如果大家都在同一個時間點推送,那麼在同一時間用戶會收到非常多的內容,而用戶打開的內容,一定是關注了很久的,對他有強烈吸引力的公眾號,其他家的自然就沒有機會。

如果不是一個運營了很長時間的「老品牌」和有粉絲沉澱數量的平台,即便是在10點推送,閱讀量也不能發生質的變化,因為用戶的特定性是一樣的,大家搶奪的都是同類型的用戶,一些小平台、小運營團體自然不敵。

如何界定用戶的差異性呢?

這個問題就類似於首先要弄明白,大池塘里的小魚和小池塘里的大魚的關係。

小眾經濟這幾年逐漸被大家熟知,但是從具體的營銷對象和方式來看,真正這樣做的還是不多,都想搶佔大市場,真正能夠放下」大」和「舍」的沒幾個。

弄明白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只需一個分子分母。

我們把概率計算定為1/10、1/100、1/1000,把人群細分到10個人、100個人、1000個人,那麼如果採用小眾思維,你的市場就在10個人里,或是100個人里,或是1000個人里的其中1個,最終的營銷對象也在其中,做出完全針對他的喜好與特定進行營銷,更容易達成目標。

就用人們常說的「萬里挑一」來做個假設:

我們的用戶在1萬人里有1個,佔據1萬分之1,這種用戶就是喜歡買手抄筆記本,(如本人有買筆記本的奇特嗜好),那麼在14億人中,總的潛在用戶有14萬人,他們都是喜歡購買、收藏筆記本的人,在14萬人的愛好者中,假設比較低的轉化率10%,那麼1.4萬人每人購買一個moleskine筆記本,單價219元(這種筆記本較為昂貴),最終僅這一款筆記本銷量就為300w,還不包括後續轉化與其他配件購買。

上面是個很粗略的演算法,而它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推導出一個概念:特定群體的絕對用戶數量其實並不少,完全可以讓品牌商活得很好。在現實中,moleskine筆記本銷量大大不止於此。

通過這樣的推導,再根據此類用戶做內容和營銷投放,競爭對手會大大減少,甚至某些品類中沒有直接的對手。

這個列子說明了什麼?

  • 著眼於1/N的用戶進行營銷,N的大小根據決定了難度,N越大難度越低,反之亦然。
  • 與其去擠占已經被別人圈定的區域,不如想想還有哪些「萬里挑一」的用戶。
  • 不要因為身邊沒有人鍾情的這個事物就否定它的價值和存在,有時候只是我們的圈子有限。

    內容的匱乏

不久前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現在很多的內容怎麼變成了玩間距、拉邊距、搞大篇幅GIF、想辦法湊字數?人家鬧個外遇你也反覆搞事?」

內容的嚴重匱乏,已經在很多以段子、逗比為主要內容輸出類型的平台上體現得比較明顯。

內容時代雖然來臨了,但是優質內容輸出仍然是讓大多數人感覺到乏力,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體面」的新媒體大平台可以把一些過去幾年的舊新聞當作剛才發生的一樣來炒作,甚至讀者直接留言不爽。

對內容不負責的平台,難以成為具備粘性的品牌,如手機瀏覽器,用戶一會換這個一會換那個,到頭來感覺用哪個真的沒區別,內容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今天你家是新聞,明天他家換個人」,甚至讓讀者抓狂。

可以說,內容饑荒充斥在各個新媒體平台上,因為過於巨大的群體訴求差異多樣化,難以滿足其胃口,在加上以純粹流量為導向的思路,謀求展現率與點擊率,所以內容的質量越來越差。

如果說用戶的界定完成了最為精準的上層營銷定位與群體劃分,那麼內容輸出就是下面的地基,每一篇內容好比一磚一瓦,優質內容更能顯示出高價值,在「饑荒」的時期,更能脫穎而出

除了不停的閱讀與思考之外,如何擺脫內容匱乏的狀態,讓優質內容源源不斷的輸出呢?

曾經聽過一個音頻,內容主要描述了人體的一些功能,其中說到人每天會產生6萬個想法,大多數想法靈光一閃,數秒後就忘記了,有些念頭時間稍微長一點,可能會持續數分鐘,而讓我們記憶深刻的並很有衝動想實踐一下的未必是最好的,不過我們並不是知道哪個靈感真的能夠改變自己。

我們並不缺乏創意與靈感,缺乏的是組合創意與靈感的方式,將創意、靈感組織起來的空間——場景。

如何通過營銷手段與內容能夠把用戶引導向那個場景,就會產生訂閱、購買,這也是大家常常提起的「用戶場景」。

在新媒體營銷中,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想想用戶在哪裡,想想用戶在做什麼,想想用戶的需求是什麼等等,最常用的是5W1H的方式來設定用戶的選擇與興趣以及時間、地點、人物。

這種設定是一種假設,或者是有可能不存在的假設這是造成內容好與不好的分水嶺

我們見過一些文筆不好的KOL,如旅遊的、競彩的、健身的,首先,他們發布內容一定不會先做類似5W1H這樣的公式(但凡做足公式的方案,執行效果最終都不理想),其次,更不會從「用戶場景」這個角度去分析。即便如此,他們的內容同樣牢牢的吸引著粉絲,並有不斷的新粉加入。

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

因為他們處在這個場景中,他們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玩什麼、去哪裡。

場景里最重要的要素是你,如果這個場景中都沒有你的存在,或是不夠深入、投入,那麼一切內容只能靠想像。

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

  • 內容的匱乏跟用戶的界定有直接的關係,誰都不能滿足不同胃口的人群。
  • 無法連續創造出優質內容的大多數原因,是內容創作者並沒有成為粉絲。

本人有位朋友,他尤其愛閱讀一個小女孩的自媒體,這個賬號的閱讀量每次只有幾百,偶爾能上千,而女孩賣什麼他們這些粉絲就買什麼,粉絲群體很緊密,寫的內容都是心情抒發。

後來經過了解,這個女孩曾經在工廠打工,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設計師。為什麼粉絲那麼喜歡她推送的內容,因為他們有相同的經歷,都曾經在工廠做過生產,講述的內容也是這群人的最深感悟,這就是最好的營銷

最後

有句老話叫做「劍走偏鋒」,在如今知識的獲取難度降低了,技能可以快速從互聯網上學習,而新媒體的營銷與運營需要的更多是劍走偏鋒的小眾思維。好比一個簡單的選擇題:

  • 大市場人數多、競爭大、投入大、機會小,不一定有效;
  • 小市場人數少、競爭小、投入小、機會大,不一定有效。

在這二選一當中,後者顯然屬於優選,也增加了成功率。

當我們感覺營銷做不動、內容不走心的時候,可能是我們離群體的距離還很遙遠。

歐賽斯渴望與眾不同。

歐賽斯渴望成為立意高遠、格局宏大、思維深邃、洞察深刻、商業敏銳,渾身上下又充滿了創新的氣息的公司。

歐賽斯研究的是新時代背景下,面向新消費者,在媒體環境下的品牌及營銷突破之道;

1、泛90後消費群體崛起,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者主權大幅度提升背景下的品牌及營銷突破之道;

2、 品牌傳播發生深度變革,傳播主陣地從電視端向移動端轉型時代背景下的品牌及營銷突破之道;

3、 品牌傳播背景噪音指數級上升,消費者品牌接觸點大幅度增加的時代背景下的品牌及營銷突破之道;

一個以產品為中心的時代坍塌了,一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到來了,世界的變化比想像得還要快,商業模式迭代的速度正在加速,一個通過新思維、新策略、新創意、新營銷用突破性的想法在新時代創造大品牌,成就新冠軍的時代到來了,這就是歐賽斯要做的所有事情。

歐賽斯不認為自己單純是一家策劃公司,或者說是一家創意公司,或者說是一家數字營銷公司,歐賽斯更願意認為自己是一家戰略與技術驅動型的品牌諮詢創意公司,歐賽斯認為當諮詢顧問懂得創意的時候是偉大的,歐賽斯認為當品牌開始擁抱數字化手段的時候是偉大的,歐賽斯是認為當嚴謹的商業邏輯與腦洞打開的創意發想相結合是偉大的,歐賽斯認為系統化的品牌諮詢與最前沿的技術相結合是偉大的;歐賽斯立志於用前瞻性的視野、時代發展的高度、對商業深刻的理解及洞察構築歐賽斯獨一無二的方法論體系。

歐賽斯渴望用領先的思想、正確的方法及多元化優秀的人才武裝自己,歐賽斯努力工作、深度學習,歐賽斯開放、共享、迭代、跨界,建立一個「以奮鬥者為本」的學習型組織,打造一個「不斷迭代、兼收並蓄」自我更新的知識管理體系。

歐賽斯認為要達到以上目的,需要實現統一及多元矛盾統一。統一即六大統一:價值觀統一、文化統一、方法論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財務統一;多元即人才多元、團隊多元、策略多元、創意多元、風格多元、設計多元。

歐賽斯認為思想是戰略、策略、創意及設計背後的根本源動力,思想產品及成功案例是歐賽斯的追求目標,也是本質。

歐賽斯如何做事

1. 以始為終:目標為導向

2. 三大思維基石:戰略思維(Strategic Thinking)、創意思維(Design Thinking)、數字思維(Digital Thinking)

3. 銷售力:短期、中期、長期的盈利能力

4. 一件事:頂層設計只能有一個主腦,每一個驅動引擎都需要系統化打造, 一體化成型。

5. 做正確的事,把正確的事做好:一個是頂層設計,一個是執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6. 跨界及融合:創意能力最強的品牌戰略公司及營銷能力最強的數字創意公司。

7. 開放及迭代:開放能打敗封閉,快速迭代將會打敗一成不變,這個是我們的做事方式,甚至是我們的信仰。

8. 正道誠信、真知灼見:思考、說話、做事的出發點是純粹善良的;真知灼見;至誠勝於至巧。


我這裡有個很好的新媒體運營學習交流群,大家想學習交流的就來哈,qq群599011674


媽蛋,2 8推新媒體培訓是免費的,還有很多大咖報名了 !!我報名都通不過


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未課堂 有小白學習的新媒體運營內容可以學習, 我就在用了


零基礎的話,有個好辦法

來這裡新媒體營銷培訓_社會化媒體營銷培訓_優就業新媒體培訓學院 學習一下

學過之後,不但可以知道各平台什麼情況,還能學習運營技巧 是個好選擇


我真的什麼都不懂,現在需要做一個自媒體,先給我找個人


作者:菜頭先生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237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實每一個產品運營者都需要是一個心理學家,至少要稍微懂一點如何抓住用戶心理的知識。因為只有抓住了用戶心理才能有效的開展我們自己的運營策略,進而俘獲用戶的心。因此,今天我們說的排行榜系列正是印證用戶渴望偉大的心理而設計出來的運營策略。

菜頭先生記得佛洛依德有句話說的好,「一個人有三大硬性需求,分別是求生本能、性衝動和渴望偉大」。對於每個用戶來說,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因此產品或者運營越是設計的以用戶自身為中心,其用戶的參與感就越強。當然天下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如果用戶想要成為全世界的中心,那麼必須是要經過用戶不斷的努力才能達到的,而非產品直接相送給用戶的。

  那麼這樣的道理便延伸出了排行榜的運營策略。其實以排行榜為用戶中心進行的典型運營活動有很多。比如微信最開始的飛機大戰,當時可謂是如火如荼,有的微信用戶因為想要超過自己的微信好友,把手機屏幕點碎的有之、荒廢自己工作和學業的有之,僅僅是為了那排行榜上短暫的榮譽。這就是人們渴望偉大的心理,或許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順心可以在這個排行榜中得到安慰。

  同樣的典型案例還有投票排行榜,菜頭先生近期三天兩頭的收到幫助朋友投票的邀請。其實不管投票排行榜第一名的獎勵是什麼,但是總歸能夠超越別人就是一種心理安慰。如果運營者初期能夠邀請到一些行業內的牛人參與,那麼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在排行榜上超過業界牛人就會成為其又一大動力來源。並且像類似的運營活動,根本就不需要設計分享的環節,因為基於成就感,用戶會自覺的在朋友圈裡自己炫耀。

  這就是渴望偉大的力量!

  作者:菜頭先生,產品運營,專欄作家,一個集產品運營和設計於一身的實踐者!微信公眾號:caitoultt。


新媒體運營其實除了自身的實力,還需要弄清楚裡面的套路以及人脈,2017幹活最多的新媒體公益培訓,希望對你的工作有幫助哦,目前我也在學習,希望能夠多多交流實戰經驗,看人家自媒體是咋做的,幾百萬粉絲,月收入最少幾十萬。。
做新媒體的新手好好看看吧,也可以推薦給你朋友哦http://wx.zuitx.cn/show-index-guide-635467339.html


可以參考公眾號 胡桃苑 上面的內容乾貨


我也是菜鳥,剛剛轉行做運營。我打算先多關注一些運營的公眾號,還有看看其他人的怎麼做的。


對新媒體運營很感興趣。。


多看學習其他公眾號的運營之法,多跟大咖交流,多操作總結經驗,慢慢成長吧


我就是菜鳥,剛入行不到一個月,非常想知道如何能提升能力


我認為ECCEO說的沒錯,確實是這樣。剛剛還專門百度了下,原來他們還有一個叫做ECCEO新媒體運營團隊孵化培訓項目,怪不得對新媒體運營有這麼深的認識啊。

你們現在這個時代比我那個時代要好很多啊,我們那時候哪有這麼多培訓,分享可以聽。我都是花錢去聽一些前輩的課,買他們的資料,買書什麼的就不說了。然後利用各種時間看文章,看公眾號看頭條,然後也在各種群里認識各種大小咖,交流也學到很多東西,交流的過程中也是在分享,也是總結的過程。最後就是實操,將學習到的好的壞的都可以在實操的過程中進行檢驗,最後得到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推薦閱讀:

TAG:新媒體 | 半撇私塾BPteachcom | 全棧新媒體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