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地學習文言文?

有很多古籍內容其實博大精深,讀很多遍也能有所收穫。但苦於文言文理解起來實在不容易,而且看幾頁就看不下去了。樓主本身其實比較喜歡閱讀,周閱讀量大概保持在30w字,但基本都是現代文,古文看過一些白話本的,原著總是堅持不下去。學歷碩士,從小到大也受過相對系統的語文訓練。如何系統地進行文言學習呢,有沒有相關領域的專家老師以及文言愛好者能給出合理的意見建議。


熟讀《古文觀止》
推薦北大陰法魯主編《古文觀止譯註》。從清華到復旦,如今大名鼎鼎的葛兆光,當年參編此書時還是青澀的本科生。

再推薦晚清大學者孫德謙《古書讀法略例》。有例子有講解,十分有助於「好學深思」者「心知其意」。

多年前讀過清華法學院江山老師的回憶文章,轉帖如下(案,文中提到的張紫葛,做過宋美齡的機要秘書):

這年春季,我們開了一門古漢語課。任課老師中有一位老先生叫張紫葛,湖北松滋人氏。紫葛先生可謂年輕得志,然中年以後卻極不幸,有長達十幾年的牢獄之災。那時他剛被學校接回,安頓在我們樓下的一間屋子中。他授課的班是我們年級七、八班,本來與我無干。然而,這位眼睛幾乎失明老人的國文功底和生動的講授卻震驚了全校師生。他赤手空拳上教室,然而從《尚書》以下,至《史記》、《漢書》,竟是一路橫背如流,課堂中的典故、軼聞直如秋風落葉,不讓你失去看景決不收手。
我所在的寢室是由4、5、6、7班富餘人員組成的綜合體,其中有一位7班的杜震農同學正好受到紫葛先生這種富教的恩惠。第一節.課下來,他就給我們天花亂墜地評論起來,叫我們這些無緣聆聽的同學好不嫉妒、羨慕。
我決定去拜訪、見識一下。
一分多鐘便下得樓來,無所顧忌地敲開了紫葛先生半掩的門,放眼一望,房內一床一桌一椅,一老者枯坐於中,木無表情,想必就是紫葛先生了。隨著我聲響的進入,紫葛先生一改枯木坐態,以起身、笑容、亮鐘般的聲音來迎接我。少不了一番自我介紹,便很快切入主題:如何做學問。答案很簡單,去背《古文觀止》。
背《古文觀止》?我將信將疑。也是初識的生分,又不便多問,便滿腹狐疑地離去了。懷疑,懷疑,畢竟出自權威之口,也只好做了。於是,我每天便有了一新的事業:一天背一篇《古文觀止》。
這一年的暑假,我留校勤工儉學,主要事務是照看宿舍,八毛錢一天。其實無事可做,每天坐在宿舍里,仍舊是背書、看書,只是必須開著門。
終於從背書中嘗到了味道,最明顯的是看古籍順溜了。
我開始閱讀《周禮》、《春秋左氏傳》、《詩經》之類的書。有一天,上刑法的董老師在課堂上告知:「剝奪權利是資產階級刑罰之花」。我聽了這話有點不以為然,因為我所看到的周代古籍中似乎已有相關的規定。於是,我把我的看法說與紫葛先生,他認為可以做一番研究,正本清源一番。接著他為我開了一張書單,囑我去重慶市圖書館古籍部查資料。
我拿著書單興沖沖地走進了枇杷山下的重慶圖書館古籍部,接待我的是一六旬開外的老者。他看了我的書單,默不做聲,便進了書庫,一會兒,他抱出一大摞書。我迎頭一看,著實嚇了一跳,乖乖,全是線裝書,而且,他還不止抱一次,前後抱了三摞。
布滿塵土的線裝書擺滿了一大書桌。我心裡卻發著毛。雖然從前也見過線裝書,可那只是一本算命的小冊子。如今這麼多聞所未聞的線裝書,我連前後左右的順序都搞不清,如何是好。著實有點怪罪張老先生,如何不事前與我講清楚,早知如此,我不來了。
哪知,更窘的還在後頭。偌大的古籍部閱覽室,好像只我一個讀者,一塵不染的桌子、地面、椅子都在眼巴巴地看著我;最難面對的是那位老管理員,他老先生拿完書,就在我側身邊站定不去了。這一站竟似長達一個世紀之久,雖然事實上也就20多分鐘。
汗流浹背,無地自容,心跳加速,……
我不知哪個詞更符合當時的情態。我不得不坐下來,開始試圖進入到這些密密麻麻、沒有標點斷句的豎排繁體古語文之中。太感謝神靈,約20分鐘後,我終於找到了我所要的第一處。老先生靜悄悄地離開了。
這一次查閱前後持續了20多天,有時回學校過夜,有時就住城內親戚家。若干天后,我與老先生稍熟識了,他找了個機會向我坦露了那天站在我身邊不去的原因。他說,「文革」開始以來,這些線裝書就沒有人摸過,我是第一個前來閱覽的讀者。他的站立是由不信任和憤怒支使的。不信任是一個毛頭小夥子居然敢看線裝書;憤怒則是我的書單開列太多,讓他辛苦了好幾趟,若是看都看不懂,豈不太冤枉。他那天本想事後好好教訓我一下。
心跳的學術歷程就這樣開始了。
在紫葛先生的悉心指導下,幾個月的勞動終於換來了一篇題為《剝奪政治權利考》的論文。自認為寫得還不錯,便署了我們兩人的名,把它投給《學報》,結果在1981年第2期發表了。
這是我的第一篇真正的學術論文,它的最大意義應當是:我有理由走學術發展之路。

……………………………………………………
語言是工具,學了文言好讀書:

《易》為群經之首,
讀了可以見微知著,智料機先
uestion/36375938/answer/67272748

古文都背了,古詩更不在話下
uestion/20188771/answer/53398836


匿名兄回答的很好。
文言文要理解,就不能看翻譯,多讀些古文,然後就自然而然的懂了。期間可以看一下注視,因為有的字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相差很多。
為什麼不能翻譯?因為那樣會失去文言文的魅力,也可以說是打亂節奏。因為文言文很多句子都對仗,駢體文非常公正,一句句跟對聯似的。普通的也會有不少的對仗的句子。而且古文多是四字一句。這樣看起來,心裡默讀的時候節奏很好,一旦翻譯了,就像是過了水的菜,沒味兒了。
說回來,怎麼才能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呢?我推薦一個方法吧,或許可行。
去找初中高中的語文課本,最好是新的,或者是沒有在課文夾縫裡寫翻譯意思的。然後看吧,對著注釋,有時候書上給的注釋不全,老師會講到,學生會寫上去。但是如果他還寫了翻譯……那就沒法看了,密密麻麻……
等你看完初中高中的所有文言文,大概就能懂得一些常見字在文言文里的意思了,以及一些詞的在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里的區別。
同時你可以買一本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一下。
等你懂得深了,就會知道為啥不能看翻譯了。

更————
如果你看駢體文的話,或者說散文一類的,典故是個有趣又難懂的元素。比如說王勃的《滕王閣序》,看的一頭霧水啊。什麼有懷投筆,無路請纓,終軍之弱冠啊。但是深入了解之後,尤其是當自己的知識庫大了之後,能看懂別的文章里的典故的時候,也是蠻有成就感的。


推薦一本書:《周振甫講怎樣學習古文》

摘抄:
怎樣學習古文?我們翻開《唐才子傳》,在《王勃》傳里,說:"六歲善辭章。"他六歲已經會寫詩文了。當時的詩,就是古詩、律詩、絕詩,當時的文,即古文、駢文。六歲怎麼就會寫這樣的詩文呢?再看《駱賓王》傳,稱"七歲能賦詩";《李百葯》傳,稱"七歲能文";《劉慎虛》傳,"八歲屬文上書",類似的記載還有不少。換言之,在唐朝,七八歲的孩子不僅會讀懂古文、駢文、舊體詩,還會寫古文、駢文和舊體詩。是不是當時的人特別聰明呢?不是的。我們再看近代人,如康有為,"七歲能屬文"。梁啟超"六歲畢業《五經》,八歲學為文,九歲能日綴千言"。可見古今人的聰明是相似的。那麼,不論是唐代人或近代人,他們從小就能讀懂古文,不僅會讀,還會寫古文和舊體詩。為什麼現在人讀懂古文會成問題呢?這當跟讀法有關。

我曾經聽開明書店的創辦人章錫琛先生講他小時的讀書。開始讀《四書》時,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師是不講的。每天上一課,只教孩子讀,讀會了就要讀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課,再教會孩子讀,讀熟背出。到了節日,如陰曆五月初五的端陽節,七月初七的乞巧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年終的大節,都不教書了,要溫書,要背書。如在端陽節要把以前讀的書全部溫習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終,要溫習一年讀的書,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終,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讀的書外,還要背帶書,即把第一年讀的書也要連帶背出。因此,像梁啟超的"六歲畢業《五經》",即六歲時已把《五經》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歲能日綴千言"。因此,《唐才子傳》里講的"六歲善辭章","七歲能賦詩",按照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他們在六歲七歲時,熟讀的詩和唐詩一定遠遠超過三百首,那他們的會吟詩也就不奇怪了。

我向張元善老先生請教,問他小時怎樣讀書的。他講的跟章錫琛先生講的差不多,他說開始讀時,對讀的書完全不懂。讀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貫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體的懂",它的關鍵就在於熟讀背出,把所讀的書全部裝在腦子裡。假如不是熟讀背出,把所讀的書全部裝在腦子裡,讀了一課書,記住了多少生字,記住了多少句子,這只是"點線的懂"。記住的生字是點,記住的句子是線。點線的懂是不夠的。因為一個字的解釋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關係而有變化,一個字在不同的結構里會具有不同的用法,記住了一個字的一個解釋和一種用法,碰到了這個字的解釋和用法有變化時就不好懂了。讀一課書,記住了這課書中的生字,記住了這課書中的句子,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這課書中的字的意義和用法;同樣的字,在別課書中,它的意義和用法假如有了變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還不夠,不夠解決一個字的解釋和用法的多種變化。把一部書全部讀熟就不同了,開始讀時不懂,讀多了漸漸懂了。比方讀《論語》,開始碰到"仁"字不懂,"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104次,當讀到十幾次的"仁"字時,對"仁"字的意義漸漸懂了,當讀到幾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時,對"仁"的意義懂得更多了。因為熟讀背誦,對書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記住,對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記住,對於"仁"因上下文的關係而解釋有變化也罷,對有"仁"字的片語因結構不同而用法有變化也罷,全都懂了,這才叫"立體的懂"。

這個"立體的懂"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詞的具體解釋;一方面是一個詞作為術語時,了解術語的理論意義;一方面是要讀懂文章的用意。就詞的具體解釋說,如《論語》中的"仁"字,在《學而》篇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個"仁"字是指一種很高的道德標準,即仁德,認為孝弟是仁德的根本。在同一篇里,說:"泛愛眾,而親仁。"這個"仁"不指仁德,是指具有仁德的人,"仁"的解釋稍有變化了。在《里仁》篇,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里"指居住,這兩個"仁"指有仁德的地方,相當於好的環境,"仁"的解釋又有些變了。在《子路》篇里,說:"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假使有王者興起,一定要經過三十年才能推行仁政。這個"仁"字指推行仁政,解釋又有些變了。這個"仁"解釋成推行仁政,成了動詞,用法也變了。在這些句子里,"仁"字作為仁德的意義沒有變,只是由於上下文的不同,由於用法的不同,在具體解釋上有了變化。不懂得這種具體解釋上的變化,光懂得"仁"指仁德,碰到具體解釋上有變化的句子就看不懂了。要是把以上舉的句子都讀熟了,懂得了這些具體解釋上的變化,這就是對"仁"字在解釋上的立體的懂。

從前人讀《論語》,就要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了,才會懂得"仁"字在不同上下文中具體解釋的變化。用"仁"字作例,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了,《論語》中別的不少的字,它們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體解釋的變化和用法,也都懂了。有了這個基礎,再去讀別的古文,比方讀唐宋以來的古文,不論唐宋以來的古文中的字,它們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體解釋有多少變化,它們的用法有多少變化,都可以理解了,這就是立體的懂在讀懂古文上的好處。從前人讀書,為什麼六七歲七八歲的孩子,就會讀懂古文,不僅讀懂,還會寫古文,就因為他們小時,比方把《論語》全部讀熟背出,對《論語》中的字有個立體的懂,所以他們在六七歲或七八歲時就會讀懂古文了。再說,到了辛亥革命以後,廢科舉,興學校,學校里不讀《論語》,改讀教科書了,那時從學校里畢業出來的學生,他們會讀古文,又是怎樣來的呢?原來當時的學校里,也教文言文,一到中學,就教傳誦的古文,不但教古文,也要熟讀背誦,當時的中學畢業生,讀四年中學,在四年中讀了不少篇的古文,讀熟背出了不少篇的古文,有了這個基礎,他們對讀熟背出的不少篇古文中的字,也就有了立體的懂。在這個基礎上,就能讀懂唐宋以來的古文了;即使有些字不認識,查一下字典也就懂了。因此要會讀古文,不一定像私塾中的教法,一定要把《四書》《五經》都熟讀背出才行,像辛亥革命後的學校里,教學生熟讀背出多少篇古文也行。

學會讀古文跟學會讀外文相似。我向語言學大師呂叔湘先生請教,他小時候怎樣學外文的。呂先生說,他小時讀外文,老師要背,不是整課書背,是就讀的書,老師挑出其中精彩的段落來要學生背,背精彩的段落不長,可以背出。這次背出一段,下次再背出另一段,積少成多,就背出不少段落了。這是呂先生他們所以對英文有立體的懂的原因。《朱子語類》卷十一:"人讀史書,節目處須要背得,始得。如讀《漢書》,高祖辭沛公處,義帝遣沛公入關處,韓信初說漢王處,與史贊《過秦論》之類,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綽看過,心下似有似無,濟得甚事!"朱熹講讀史書,挑重要節目處來讀,跟呂先生的講法相似。呂先生講就一篇中挑精彩的段落來背,更為靈活可行。不論讀古文或白話文,這方法都可行。呂先生小時學英語的方法,可以參考來使我們達到對古文或外語的立體的懂。

再說張元善先生結合熟讀背誦來講"立體的懂",還有一個意思,即培養語感。學習古文也是學習語言。《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諸
"。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喧嚷)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齊街里名)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把方言區的孩子送到北京來念書,不用教他北方話,過幾年,他的北方話就講得好了,從發音到用詞都北方話化了。他回到家裡,聽到家裡的大人講話不合北方話的標準,還會起來糾正,他已有了北方話的語感了。學習古文也這樣,熟讀背誦了多少篇古文,培養了對古文的語感,對於古文的用詞造句,尤其是虛詞的運用都熟悉了,也就會理解了。

個人覺得學任何的東西,都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


1.必先誠其意。既然題主說了想「系統」地學習文言文,那就應該擺正心態認真地對待,而不應抱著一種「我就是隨便看看」的態度。
2.在不影響理解的前提下,可以不看翻譯,但一定要看注釋
3.版本選擇要慎之又慎,入門不正其殆無窮,要麼就讀已經經過歷史沉澱的古代注釋本,要麼就讀現當代正經學者的注釋本,比如讀論語,現代版本的話可以讀楊伯峻《論語譯註》等,古代版本則可以讀《四書章句集注》等。
4.以文本為主,在文本中學習。說白了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相信題主喜歡文言文,主要是喜歡文言文所承載的內容,那文本選擇就從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著作入手。
5.有機會就多背,有能力的話可以試著自己寫文言文(這是驗證一個人文言文水平的根本標準)。
6.備一本古漢語字典(推薦中華書局的《王力古漢語字典》或商務印書館的《古代漢語詞典》)和一本導論性的書(推薦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


要學文言文,我教你一個方法。

看懂四書五經,這是第一步,當然,你要結合著注釋看。然後重複地看四書五經,爭取看上至少十遍。

有了底子,就能看其他書了。

第二步,看懂老莊荀子韓非子先秦七大家的書,也是結合著注釋看,然後爭取至少看十遍。

第三步,看古文觀止,有了前兩步做底子,古文觀止的文章,你至少能知其典故,知其思想脈絡,比一開始就學習古文觀止要好得多,也是結合注釋看,至少十遍,沒有別的捷徑。

第四步,可以看兩司馬的史書了,此時你的水平,看司馬遷的史記,不用注釋,應該能大概看得懂百分之八十,若不能,返回前三步,繼續看,繼續學。這兩種書,也是爭取看上至少五遍,以求融會貫通。

有了這四步,基本上,你就能不藉助工具,看懂大部分的古籍了,若是稍微藉助工具,你就能看懂,幾乎所有,從先秦以來的經典著作。

這四步,最關鍵的是第一步。如果你能吃透四書五經——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那麼,你就成功了大半。至於後三步,不必一定要讀先秦大家或兩司馬的書,那只是我自己的個人喜好。你可以安排自己喜歡讀的書;也可以不止三步,甚至四步五步都行;也不一定要讀十遍,我比較愚笨,所以要人一己十,但思路是一樣的,就是注釋加原文重複地讀。

記住,學習文言文沒有捷徑,而且,大道至簡,你千萬不要通過看一些類似於,于丹論語,南懷瑾易經的三四手書來學古文,你只需要靠譜的注釋,就如高中文言課本那般的注釋,加原文,就可以了。

還有,學古文,千萬不要背誦,因為這背誦兩字,就不知絕了多少人學古文的心,說背誦才能學古文的,真真不懂循序漸進之道,我們學文言文,不是為了作文,而是為了能讀懂,按照我上面的方式,每天花至少兩個小時,一年後,你就必定會比絕大多數中國人,更懂文言文,其比例,很可能是萬分之一。


系統.....
問題問錯了哦,不過推薦你一本小書:《文言津逮》
這本書由淺入深的講了文言,十分適合題主,看完此書後,基本題主可以自己通篇看《史記》一類的書籍了


讀古文,你得有興趣,即你得喜歡它.
像我,就喜歡,因為古文,簡潔,美妙,有音樂感,踉踉上口.
不要看其他.只要帶一本古漢語詞典.然後就開始讀,一個字一個字的摳.或者說猜(有些字,詞典是告訴不了你什麼的)或者動腦悟.因為有些字實在太簡潔.像達摩破六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都很難懂.但也不要怕,多讀,或許就明白了.畢竟讀書千遍,其義自現.
沒必要搞繁體,麻煩,增加一遍翻譯功夫.關鍵在於理解意思.
不要看白話文.
要讀出音樂感,你自然就會喜歡之乎者也了.
沒必要讀沒有標點符號的文言文,浪費時間,(好文章一定早就標好句讀了).沒必要看豎排,沒必要從右向左看.
應該怎麼樣方便怎麼讀.因為重點是讀,理解古人,而不是為了讀而讀.
沒必要給自己增加麻煩.
讀書要心情愉快的時候讀,不要給自己壓力,要像看小說一樣.抱著古人在向你講故事或者傳授內功的心境去讀.或許就會輕鬆點.


贊同前面一個答案。說過的就不仔細說了。
語感這種天分方面的東西先不說。要點:
1.【字的釋義】一定要記得!
2.擺脫現代漢語慣性,多為兩個字一個詞。文言文一般是一個字=一個詞。學會正確組詞很重要。
例子:元方入門不顧。(元方是人名,不是那個元芳)
入,組詞——進入。門,家門。不,否定詞,沒得組。顧,回頭看(跟我們今天經常用的照顧的意思差很多,像這樣子的要特別記住。跟回顧有點淵源)

訓練的話,試試這樣。沒有實踐過不知道效果。不過經驗上覺得會有效果。(我自己是自帶文言文理解技能,小學就看各種古代小說。上中學學文言文毫無壓力。。。所以可能提出的建議不是那麼合適)
1.初高中課本,注釋,典故要弄懂。我建議再看看課本中詩詞的解釋,那裡也典故比較多。
2.一本文言詞典。
3.閱讀。
1)最好懂的文言文短篇《聊齋志異》。
2)找各種高考文言文閱讀來看。很多都是不錯的文章,而且會接觸到一些人物生平等周邊知識。
3)上面兩個都覺得so easy,可以開始按照興趣去讀古籍了。看不懂就查字典。


背誦文章的辦法,不獨適用於學習文言文。也適用於學習其他語言文字。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低效的學習方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古人自小學習的就是文言文。但這種文字對於少兒來說,確實難以理解。故需要硬性地背誦下來。而這種方式延續到現在的教學(當然近些年的小學教學方法有所改觀),即是人們常以為詬的「填鴨式」教學。
這種方式固然可以有理解力在未來的豁然開朗。但多數情況下,是以消磨學習者的學習激情為代價的。故而未等到頓悟的來臨,已使人早早喪失了學習興趣。

如今天將文言文的文獻考據作為專業性的學習研究,當然應該盡量去背誦記憶——這是有原因的:首先古代文章的寫法,要求每一字、每一句都有出處——即所謂「文字的合理性」與觀點的合理性要統一起來。故而每篇文章之間,或多或少都有關聯。有些語句,很可能需要找到其出處源頭,才能正確理解。然而古代典籍難得,且檢索不易。而且古人引典不像今天的學術著作,並不會在文章中著名引用的出處。所以只能先行記住,之後在翻閱其他典籍時,看到相關信息,才會產生思緒上的聯繫,得以相互佐證。

但作為業餘愛好,養成興趣,得到持續下去的主觀願望,是首要的。慢慢堅持下去,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而且,今天正式印刷出版的文言文獻,基本都有校勘、注釋(注釋不同於註解,注釋或是註明原文典故出處,或是引用相關經典的有關釋義對原文文義加以佐證。答主不建議去讀今人的註解或白話翻譯),慢慢讀去,最初雖不一定通透,但大意都能明了。如果遇見喜歡的文字,大可反覆地仔細精讀,有條件的,可以找來書中校勘、注釋中所舉文獻,加以印證。自然可有收穫。

若想進一步深入學習文言文,除了需要對文言詞語本身的理解外,還應與中國的歷史、地理以及古代哲學的知識聯繫起來。
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不像西方文化那樣建立在分析科學的基礎上,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理論脈絡。而中國傳統文化,是建立在「通識」的基礎上,不同學科間也有一些共通的思維方法和理論基礎。比如陰陽五行充斥在各類傳統技術的原理描述中。諸子百家之論,亦在各類典籍中常見。
在傳統文學領域內,常講「文史不分家」,史學界則是「史地不分家」。而且,古時寫文章是進入社會管理階層的敲門磚,最終需要的是作者治世的思想。因而不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了解作者的思想脈絡,是很難真正地理解其所寫的內容的。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看《左傳》的經典篇目,憑著高中語文課上打下的童子功,基本算是「看得下去」。但離「看懂」差距很大。藉助注釋和工具書,一篇不到200字的小文,不說每個字詞都理解清楚,要看通順,就要花1個多小時。

(所以一些人說平常會把《左傳》《史記》這些著作放在床頭,每天偶爾翻翻。我不想刻意指摘,但如果沒有積累一定的功底,或者花必要的精力,想像看雜誌一樣輕鬆愜意地隨手翻翻,可能也真的只能是翻翻書頁了。最要命的是,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囫圇吞棗下來好像懂了,實際上意思完全相反或者南轅北轍。)

當然,我們閱讀古文時並不是每個字詞都弄懂才可以看懂文章,就算一篇文章可以,遇到另一篇陌生的文章,又會有一些新的障礙。鄙人覺得閱讀古文的方法在於掌握好一些基本「要素」,其他不懂的可以像高中做閱讀理解一樣,上下文推理得來,這樣文章的大意我們就掌握了,一般也就夠了。何以為之?根據自己目前非常粗淺的一點閱讀的經驗,應重點抓住幾個「主要矛盾」。

對一些習以為常的字詞不要用白話文的習慣想當然
「以為」這兩個字連在一起,在兩千多年前的文學作品如《左傳》中就已經很常見了。比如「而以為戮」,「寡君之以為戮」,「以為戮」幾乎成為固定片語在《左傳》多個篇目中出現。但這裡的「以為」不是我們天天所用的「以為」,它是「把……當作」的意思,這裡的「戮」也是動詞活用為名詞,意為「殺戮的對象」,就是「把我作為殺戮的對象」。如果看到「以為」就立馬想到「我以為」,理解起來就會完全講不通,一個詞兒有時就直接決定了這篇文章你是否能看懂。

類似的字詞還有「也」「因」「於是」。在上古時候,「也」根本沒有現在「也」和「又」的意思,它主要是一個助詞和語氣詞,表示判斷或者延宕語氣。如祁奚薦賢中「對曰『午也可』」,乍看之下好像在說,「午這個人也可以勝任」,實際是說「午可」,「午這個人可以勝任」。「因」字在上古沒有「因為」「因此」的意思,而是「憑藉」「依靠」或者「於是」「趁機」之意,比如「因而立之」。表達原因,一般文言文中是用判斷句、「是以」、「是故」或者「所+動詞」來代替,如「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於是」本義則是「在這個時候」「在這個事上」,近似於現在的「於是」。

適當掌握一些基本古代文化常識
就以謙稱和尊稱為例,古文中隨處可見。上古時候君主常以「寡人」「不榖」稱呼自我,而如果臣子對別國國君談論自己的國君一般用「寡君」表示,臣子對別國國君談論自己國家臣子則用「外臣」表示,還有對話時會稱呼對方位高權重者為「執事」等。再如,「吾子」「子」都可以表示「你」,但前者就比後者更親切一些。「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吾子勉之」,不了解「吾子」所蘊含的尊敬和關愛意味,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就可能少一份味兒。還有其他一些約定俗成的說法,如軍事上的「中軍」「車右」「俘聝」「纍囚」,這些都是閱讀古文中會經常碰到的。

熟悉古文的行文習慣
不像現代漢語,在敘事說理時,往往為了追求邏輯嚴密,各種起承轉合關係都會專門用詞語點明或暗示。比如「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者在敘事時會專門交代下背景,「前一天晚上他們一宿沒睡」之類。古文由於比較簡明,很多時候,它是勾勒式敘事,或者直接省掉了主語和賓語。省掉主語賓語算是好理解的。有的則直接在敘事的時候穿插些假設性的內容或倒敘的內容,但沒有詞語提示。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熟悉套路,靠上下文的連貫和串想,把這些省略掉的起承轉合和事件背景補充出來,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我發現,比之字詞句上的障礙,這種行文邏輯上古今差異可能需要更多的閱讀積累來「修彌」。

《齊晉鞌之戰》中寫逄丑父帶著齊軍逃避晉軍的追趕時,有這麼一段話「逄丑父與公易位。將及華泉,驂掛於木而止。丑父寢於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而及。」這段話雖然在字句上並沒有太多障礙,但卻很難從意義上連貫起來。前面說丑父跟齊君換了位置,幫他掩護,然後車不小心掛到樹上而停止了。接下來又說丑父就寢時遇到了蛇,防禦蛇時受了傷,隱瞞沒有說出來自己的傷情。所以來不及推車被晉軍追上了。仔細推敲才知,丑父擊蛇受傷是頭天夜裡的事,但作者在描寫丑父幫齊軍趕車逃跑的過程中,冷不丁地穿插這一事情,一開始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古文中類似這樣的「留白」或「穿插」有很多,需要在精準掌握相關字詞意思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反覆揣摩。

多揣摩現代漢語中一些詞語尤其是成語中每個字的本義
上古距今雖有兩三千年歷史,很多字詞古今含義有了變化,但這種變化是呈正態分布。也即是說,古今含義完全一樣或者完全不一樣的字詞很少,絕大部分字詞都是古今含義有關聯。一些字詞的本義乃至一些文言文中的句法,還都保留到現在。比如「遇人不淑」,這個成語,可能用的人很多,意思也大致有個主觀感受,但要具體說出「淑」的意思,可能不一定說得準確。「淑」其實是「美好、善良」的意思。

再如「無辜」,這個詞中,「辜」的含義其實是「有罪」。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所以「辜」很少單獨用,但在古文中「辜」是經常直接作為一個詞來使用的。還有一些古代語法也在現代一些詞語中有體現。文言文中否定句和疑問句,代詞往往是要放在動詞之前,極少例外。如「莫我知也」「莫之繼也」「又誰敢怨?」,而這種用法其實也沿用到現在還在用的詞語中,比如「何去何從」,正常語法應是「去何從何」,「何」是疑問代詞。閱讀文言文過程中,多聯想對比我們現在用的詞語,平時多逐字琢磨一些現代常用詞語的含義,而不是不求甚解,也是一個有趣又有用的方法。
(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qDilm7hURoQwLqf0C9aZ4w)


點讀(念作dou4)。
拿一段沒有標點沒有斷句的古文,自己把句讀點出來。一兩天一篇,不必長,幾百字就好。一年之後文言文通關。
左傳、史記、孟子的部分篇章最佳,古文觀止里其它古散文也可以。
不要選生字太多的,但是偶爾有不認識的字不要緊,點讀過程中不要查字典。帶著生字斷句最練文言語感。
點好之後對照一下正確的文本,熟讀,不用背。
以上皆為親身經驗。

以《鄭伯克段於鄢》為例,習題長這樣: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寘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

公入而賦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系統的學習是打算學到什麼地步?看懂明清時期的白話小說?
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說,由簡到難,由短到長吧,先多讀一些古詩,比如唐詩、樂府詩、詩經里的一些短篇,宋詞什麼的,然後看看短篇的散文,比如初高中語文書里提供了很多經典的,例如過秦論、六國論、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岳陽樓記等等,另外古文觀止絕對是本好書。從閱讀中多積累一些古代的常用字詞和典故,看長篇就會輕鬆些。
其實嚴格來說這種根本算不上什麼系統的學習,但對多數人的日常閱讀應該是夠了


我不是文科生,正規的文言文學習就是中學語文課程。但我可以較流暢地閱讀文言文,速度和白話文沒有多大差別。其實達到這一程度也沒什麼困難。
樓上有人推薦從四書五經學起,我是不贊成的。四書五經的文字和後來的文言文,已經不全然是一回事了。《詩經》、《論語》、《左傳》,文字太過簡約,有的字的含義和文言文也不相同。《尚書》和《易經》,就更不用說了。我可以很容易地看白文本《史記》,但看《左傳》一定要看註解本。
如何閱讀文言文,我只能說我自己的體會,如果對古典詩詞涉獵不多的,可以先從唐詩、宋詞入手。格律詩就是淺顯一些的文言文,文字優美又富有節奏感,充分體現了文字之美,也比較容易引起自己的興趣。讀古典詩詞一定要看註解,也可以學習一些古代文化常識。喜歡古典詩詞的人,閱讀文言文應該很容易。象初高中學過那些古文,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陳情表什麼的,文字之美和詩也差不多了,就是不講究平仄而已。
有了些古典詩詞熏陶,應該從那裡入手?我推薦《史記》、《古文觀止》、《古代漢語》。司馬遷才是文言文的祖宗,《史記》的文法,兩千年後還是正統。能看懂《史記》後面唐宋八大家都不在話下,其實《史記》可能比後來的一些文集都容易看。我把〈史記〉當故事書看得有味,但錢鍾書先生的〈談藝錄〉就不大看得下去,因為錢先生會掉書袋呀。《古文觀止》是很好的選本,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水平很高,又講到很多古文化常識,很值得參考。如果從提高自己的閱讀興趣方面考慮,看〈聊齋志異〉、〈太平廣記〉也是可以的。但我不建議看白話文譯本、文白對照本,可以看好的註解本。其實直接看白文本也未嘗不可,一開始可以不求甚解,能把故事看下來了就可以了。象《高祖本紀》,劉邦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有高中文言文基礎的也能大致看懂吧。以後興趣增加了,可以回過頭再看註解,把一些細節弄清楚。


看了這麼多回答。。。我只是想提醒大家一件事:
所謂的文言文,是一個很大範疇,橫跨了很長時間段的文字。。。
第一部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言文,包括:大學、論語等等。
特點是字義準確,詞語少,無韻無格。(詩經是詩,詩是講究韻格的)
大家比較熟悉的《扁鵲見蔡桓公》
第二部分是唐宋元,三代文字,
由於受到詩詞發展的影響,字義由精準發展為意像,並且要求韻律。
第三部分是明清到民國新文化改革之前的文字。。。
已經有了一點現代白話文的意思,不需要很深厚的古文功底也能看懂,例如水滸傳。。

此外還有各個時代比較流行的格律文字,包括:歌、賦、詩、詞、贊、駢、八股等等。。。

其他我就不說什麼了。。。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沒買過文言文工具書,只推薦《古文觀止》這一本書。另外第一本文言文推薦《莊子》《韓非子》,一個文學性強,一個故事性強。


身為一個好讀書的高三狗我表示從小拿著《孫子兵法》《魯迅全集》讀,後來又讀了大量史籍,不敢說文言文達到了怎樣的水平至少平時閱讀和應付考試文言文閱讀毫無壓力。
對於系統學習,建議去詢問中文系在讀的學長們吧,我覺得去中文蹭課比較好。總之文言文也是語言文字一種而且又更多是作為書面文使用,多讀史書典籍和經典著作總沒有錯。推薦北大王力先生的一系列著作。

補充一點,讀文言文吃力的話一定不要蠻讀,上面有人說什麼書讀百遍,其實有道理但我十分不認可。古代人講究學富五車,但那是書籍太少,竹簡能寫幾個字?蘇子那麼有才華也只能「八面受敵」甚至一遍遍抄寫《漢書》。拿我自己來講,平均一個月二三十本雜誌(新聞、文摘類)和至少五本書(非小說之類),這樣的閱讀量如何做到每本書讀百遍?
而題主說平時更多是閱讀現代文,那麼根據我的經驗,其實很大程度上不是你看不懂文言,而是不習慣於繁體豎排版又是文言寫就的書。所以建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先看簡體橫排的文言。而且我印象中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語言文字難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先秦的著作就比較難理解(當然,也是因為年代久遠在流傳過程中逐漸失真)所以最好先從新文化運動時期文白夾雜的讀起。當然,像孔孟老莊的作品,中華書局和商務印書館版的都很不錯又有注釋譯文,大可作為入門。
一點淺知拙見,希望能有幫助。


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去讀。
具體點:
第一階段:找有注釋(不是翻譯)的古文讀,弄明白常用字詞的意思,生僻的可放在一邊不管。
第二階段:找無標點的古文讀,這是加強斷句的能力以及節奏的把握。
第三階段:按從古至今的順序,找重點的古籍閱讀,積累各種典故,並去了解歷代名人事迹,否則碰到用典的,根本看不明白吶。


第一屆「華山論劍」文稿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昔者聖人出於函谷關,強留五千真字,後世昭然。其言天地不仁,柔可化堅,融陽於陰,和光同塵,挫銳解紛,此亦武學之道也。夫子游於諸國,累累若喪家之犬,門下弟子多執一國之宰,此眾鳥皆有所登棲兮,鳳獨遑遑而無所集也,然則綱六藝,倡射御,重書數,演周易,解太極,推八卦,其言潛龍勿用,亢龍有悔者,此皆武學之道也。後華佗承素問靈樞,發五禽戲,皆一如概。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大迦葉,破顏微笑。八十一時,知三月將入於無餘涅槃,遂於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吉祥而卧,告弟子曰我入滅後當依戒為師,依四念處安住,於惡人應默擯置之,然後安然作寂滅。後達摩一葦渡江,來斯中土,傳七十二,神照洗髓,一脈承之。此武學之源,武德之始也。

九陰真經者,所謂行陽善積陰德,九九歸真是也。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地之道,兼六合而並八荒,是故聚勝散,大整勝只單;人之道,非常道,夫得道者,大可安邦立國,利及萬民,小可修習武學,惟善除惡。修習武學者,無論智愚,無論巧拙,皆當氣可吞吐宇宙,力可震撼山嶽,動則如龍如虎,快則恍如電閃,穩若大磨磐石,柔似弱水紗綿;吐吶之學,技擊之術,招數之法,修成則一人可敵萬千人,一招可化萬千招,此江湖兒女之所共同追求也。天下武功,莫外如是。

今世人研習經文,得立國修身之術,易也;然得武學之術,非大智慧所不能也。聖人知世人皆陷無明,故先智慧而後武功,以此為之,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也。昔吾游於周庄,見街頭人坐地拉二弦,其聲嗚嗚,似囊萬音,始悟陰陽之道,萬物皆遵之也,所謂善之於惡、強之於弱、剛之於柔、智之於愚、難之於簡,皆陰陽之理也。為善者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亦曰陰德;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亦曰陽善。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唯望世人積善陰德,遵行俠義,不求天報人知,但求無悔於心。

維不易丙申山火之元,戊戌平土之月,長安細雨,沐浴太平。先是,有中原三人,論道峨眉。起召眾俠,於華山之絕巔,共商天下江湖文武之大事。會晤之日,游於大明宮景,其地荒闊,宮殿頹存,彼黍離離,搖搖中心。回首遙望,蒼穹之下,多少宿命,眾世沉浮,無常無情。陳子昂詩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千載之下,猶有同悲。暮鼓晨鐘,棲於鐘樓,嗟乎鐵甲將軍夜渡關,朝臣待漏五更寒,不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然,此脫者之言也,而俠之大者所不取,各執一端。君不見淮南少年遊俠客,笑入胡姬歌舞酒肆,壓酒勸嘗,笑傲千里如咫尺。遷客功名,長安舊道,登於古城,風騷萬古,盡所謂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乎?廟堂之高,江湖之遠,文者所難也。直不如公孫舞劍,氣動四方,一暢淋漓,慰人笑樂,焦骨牡丹,屈乎至倫。殊不知數里之外,尚有隔離紅塵,辛苦歷盡,始有終極。法相莊嚴,以解深密,大慈恩力,護國興教,堪付眾生,千古一人,悲之仰之。至若揮劍浮雲,虎掃六合,不過三泉之下,土鑄雄人。春寒賜浴,淵盟長生,不過恨與碧落,綿無絕期。尚不知千載未料,驪山囚難,親痛仇快,以成今日!嗚呼,塵埃巨車,皆歸輪迴。

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山巍巍兮,直聳入雲,千尺有幢,回心無石。韓退之萬丈投書,王重陽千里思卿。此武學也,此人生也,此歷史也,此愛恨也,萬萬千千,流訴風雲。

已識乾坤大,尤憐草木青。

2016年10月12華山歸來第四日

投訴
創建於 18:08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看到前幾位說了那麼多,我都看過,說實話,用處不大。

有一個好方法,你去找幾十篇經典古文。例如《廉頗藺相如傳》這些,首先關注虛詞,關注詞性,然後再是實詞。例如詩詞的動詞的使動用法、為動用法、意動用法等。

自己看完以後開始總結,如果看不懂就拿來高中、大學的語文課本進行學習。
如果感覺還不行,就去網上找新 東 方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高中語文、漢語言文學的考研視頻去看古文方面的東西。


推薦閱讀:

現在的時代背景下還能再創造出可以代表這個時代的文體嗎?
寫得好的文學論文是什麼樣的?
如何理解《七宗罪》里的台詞:「海明威曾寫到『這世界是個好地方,值得為它奮鬥』——後半句我同意」?

TAG:語言 | 如何學習X | 文學 | 學習方法 | 語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