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模式為什麼能成功,有什麼缺陷?其他地產商等為什麼沒走這條路?

現在很多城市基本都有一個萬達廣場,萬達這麼全面鋪開的風險可控嗎


謝邀。

快速複製,標準化管理是萬達的模式。利用銷售戶外金街,上面的公寓和寫字樓和REITS來回籠資金,利用自己的產品線來填充主力店(萬達百貨,院線,大玩家,大歌星等等),這個野蠻生長的模式非常適應於缺乏(饑渴)中級購物中心的2~3線城市,但是你自己觀察一下北上廣深萬達在商業的地位,就知道他們在一線城市的局限啦。

標準化是萬達的特點,但是不顧地域的商業同質化是萬達的缺陷。因此這種模式適合攻城略地的佔領市場,但是不適合精耕細作的提高商業收益。隨著鋪點的展開,每個城市慢慢都有了萬達,那麼,再怎麼發展呢?再來一個也行,再以後呢?每個城市再不停的造萬達?不現實,所以王健林開始轉型,做最大的娛樂公司就是這樣來的。簡單說,佔領了市場就要深耕發掘價值了。

至於萬科啥的為什麼不走萬達的路,時機不同,環境不同,商業模式不同,側重點不同,沒什麼為什麼的。Google為什麼不走Mircosoft的道路,Apple為什麼不走IBM的道路,有必要麼?


萬達模式為啥別人不能複製?因為他是萬達。
按王健林的話說,萬達是穿職業裝的軍隊。萬達的成功有大半不在於什麼模式,而在於萬達的執行力。高度中央極權,王健林一人拍板萬人執行。這種執行力把其他人走不通的路走通了,就成了圍觀者眼中的「模式」。
為啥這麼說呢?就以萬達成名壯大的第三代綜合體萬達廣場所謂現金流滾資產來說。這種模式要快速發展依賴很多前提,其實風險極大。萬達能做,也體現了王健林對這十年來政府的準確把握。
政府訴求1:要陞官靠政績,最關鍵是政績出在自己任上。訴求一個字:快!萬達拿鐵的紀律就干一件事,快。拿地之前圖就畫完了,拿完就總包進場,三四個月弄完土方弄基礎,8個月出地面甚至搶出個金街封頂馬上開賣,12個月結構封頂,18個月購物中心開業。一年半請政府領導從開工儀式到開業典禮,哪個政府領導不喜歡?
政府訴求2:高大上。說白了,超高層地標、CBD感腳、五星級酒店、琳琅滿目熱鬧大商場。這個萬達都滿足,雖然購物中心糙點,那也是shoppingmall;雖然酒店設施簡陋點也沒啥設計情趣那也是五星級;雖然寫字樓都一個模子插蠟炬,那幕牆也很拉風;萬達就這樣,用最經濟的方式滿足最高大上的訴求。
緊抓這兩點,萬達模式就有了一點別的企業無法模仿的優勢:土地價格超低!無論住宅還是商業,說白了,這是政府自己的形象工程,地價基本就是象徵。
其實這也符合現金流滾資產要成功的四個前提:
1、快,快產生現金流,越快風險越小。
2、利潤空間,土地價超低才能保證低價快銷也能帶來足夠利潤支持滾資產,否則滾的都是虧損。
3、資產造價便宜。無論酒店還是購物中心,都是「經濟」的高大上,這要都是香港開發商那樣十年一個的高大上,多少現金也滾不出來幾個。
4、槓桿:政府工程,地方銀行必須配合,搞不定銀行的政府,萬達才不會去。換句話,萬達的項目里,流淌的是地方政府的信用和地方銀行的錢,王健林的錢早套現了。
其他廢話就不多說了,萬達模式為啥別人學不來?因為他是系統工程,因為他是王健林圍繞政府專門設計出來的,因為那是萬達。


萬達是我心中的不可複製的傳奇,本答案盡量不涉及政治,因為我確實不大清楚
算是11年入行的,當時企業目標就是要學習萬達的利潤模式、超越萬達(大家不要笑),對萬達在南京新街口和河西、武漢中央文化區的項目做了點資料收集和研究。
從萬達盈利模式來看是比較簡單的,就是賣掉物業的收入&>項目的總體投入,獲得了大商場、酒店未來的出租收益和物業抵押價值等等,為啥能實現就是因為地價便宜,但為毛地價便宜?初期不敢說沒有王健林個人的政治因素,但萬達高速擴張階段,真心是萬達擁有了獨一無二的核心價值。
早期的萬達頗有些很好的區位的項目,積累了很多港、外資暫時顧不上但看好天朝市場的內外品牌資源,又跟抓住了有人商場才能活的根子綁定某家大超市(其實真心是合作),只要交通還不錯的地方,至少去大超市買東西的人流量是非常可觀的,而人流量恰是商場的核心資源
在當年大超市、商場/購物中心稀缺的天朝,人流量首先保證了萬達新項目能捆著一大批商戶租店面,不論租金多少(反正投入很快就回收了),萬達真心開一個火一個,很快到了商戶不跟著萬達走,不能進好項目的地步(聽說而已),當然商戶是邊罵爛項目多邊去開新店嘍。就這樣綁住了商場最核心的資源之一:商戶
有了商戶,萬達的目光就可以放的比一般商業地產的企業更遠,在大家都還學港資扎堆傳統商圈的時候,萬達瞄上了大規模的新區開發建設,當時新區開發很多頭疼的就是政府手裡沒多少錢,新區地價又太便宜,老百姓也不喜歡連超市都沒有的地方,萬達來了那簡直是送上枕頭,後來更發現萬達開業相當火爆,吸引了一大批跟著忠實的萬達投資客——也可以稱之為接盤俠,沒記錯的話無錫那個號稱要跟迪斯尼競爭的項目,很多投資客都是無錫意外的。
萬達對政府的吸引力在哪裡?速度快是很重要但絕不是唯一的地方,就單個萬達而言也確實能算上政績了,但對政績的貢獻卻絕不止萬達本身。成型的第三代萬達,開業就是一個集合了完整消費功能的商場,直接能帶動周邊地價的大幅度上漲,對城市財政的貢獻能嚇死人(有興趣的可以查一下萬達拿地前後同一個區域地價的變化),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基準地價的束縛,有些地方免費送萬達土地就可以靠周邊區域的地價把損失超額補回來。開發商最喜歡的資源——便宜的地價來了。
以上,萬達基本上就綜合而成了自己的核心價值——所有相關鏈條都信任萬達廣場的成功。
萬達的風險:
建築質量(網路消息23333),金街的經營,團隊亂七八糟狗屁倒灶的事情,越來越嗨的選址
至於風險可控?不懂
為毛其它企業不學萬達?不是沒有同類,而是同類們自己掉坑裡了,比如寶龍沉寂了幾年。


我補充一下吧,

前面都說了執行力、跟標準化。我再補充個思維超前與應變能力。

王健林這幾方面不敢說第一,但至少是前三個這麼乾的,在中國說餐飲可以佔比商業30%以上、給自己的商業配套自營主力品牌、搞去百貨化、第一個去地產化的地產公司,一路走一路變。前面幾個是已經做了的,後面是正在做的。


萬科在佛山有模仿萬達做商業,但招商不行。


贊同@張小放意見,萬達戰略決定了規模優先,先把中國數量眾多的城市先佔上坑,被批評建築醜陋又如何?中國建築物原本壽命不過20年,大不了炸掉重來嘛。關鍵是這個坑已經占上,或者叫「卡位」吧。這個戰略說實話沒啥好學的(寶龍、美凱龍等也是這樣呀),如果非要學習,可以看看眾多住宅開發商的社區商業,那個跟自身稟賦更接近。


題主主要關注風險,我想題主問的應該是像萬達這種模式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及其相關關係吧。
目前排名比較靠前的答案對萬達的模式說得都比較籠統,甚至帶著一些情緒化,我覺得這個可能和答主們在萬達的整個體系的合同相對方有關。
總體來說,萬達的模式經營風險不是很大,並且萬達的財務議價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所以我對萬達的前景還是比較看好,以下試論之。
從經營角度總體上來看,萬達在整個地產業務上的策略是所謂「現金流滾資產」模式,就是通過房屋銷售的資金積累來投資持有物業,做的其實是土地生意,而不是商業生意,整體邏輯更接近地主,而不是資產階級,呵呵。
萬達商業流程的起點是通過強大的對地方政府的議價能力獲得性價比較高的土地,然後在規劃設計階段,就沒有沖著賣房子賺錢這個目標去,這個在房地產行業理所當然的目標被萬達排在了後面,其優先目標是在這塊地上建上自己的產業,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賺去級差地租,當地主。所以從長遠來看,如果政策能夠平穩,萬達由於巨大的商業物業的持有量,應該會數錢數到手軟的。
而要做到上述目標,萬達在每一個項目投資測算的時候,就對前期現金投資,銷售物業回款進行過平衡,保證銷售的回款能完全沖抵前期投資,就賺下了每個項目十幾甚至幾十萬方的商業。雖然這些商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總是有現金流產生的,這部分現金流就提供了下一步融資的抵押,從銀行借了錢作為初始投資開發下一個項目,這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就急速膨脹出萬達現有的規模以及以相當高速度繼續擴張的預期。
至於萬達的百貨,大歌星,大玩家,萬達影院這四大主力店系統的發展,那是因為全國當時還沒有能夠配合萬達這種模式擴張的商業公司,不得已才自建的而已,而百貨和內部街區由於都是以產品而不是服務為標的的傳統商業,競爭難免,萬達也只能在:1自己賣百貨賺錢,2讓租戶賺錢然後收租金和管理費這兩個方向踩高蹺而已。前期萬達比較注重出租的街區,因為這個能提高整個商場的租金,槓桿效用較大,就擠壓百貨而已。
以上說的是兩年前的萬達,建立的競爭壁壘是業態協同下的速度,俗話說:唯快不破,萬達的團隊還是比較符合孫武子所說的「六如真言」的,是個偉大的團隊。
近年,萬達在著手建立新的競爭壁壘,就是「大」,動輒好幾百億的項目,讓很多企業都望塵莫及,這必然要提高財務槓桿,萬達的鋼絲還是那麼好走么,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紮根遼寧的時候。
得走過這一段啊。


沒人看過紐約時報研究萬達發展歷程的文章么?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0428/c28wang/


上面有人是關鍵,模式都是一樣的


萬達的模式不僅僅是簡單地複製,通過簡單地複製佔領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是體系的表現,並且伴隨著城市間的差距減小,大城市購物市場飽和,萬達用擴張來把 很多平價國際品牌首次入駐到一些城市,分流部分所謂的品質男女,與此同時,二三線城市的購買力增強,用萬達的品牌能帶動一部分大家未知品牌的擴張 ,並且對於二三線城市來說,以萬達為中心簡歷新的商圈也是政府所願意,展現城市的購買力也是城市發展的體現,我的家鄉是三線小城,萬達開業的時候市委書記都去跟王健林叔叔見一面,把萬達當做門面工程。
從品牌,從地產,從政府,還有萬達形成一個正確的生態圈,共贏的狀態,有缺陷也沒什麼事。
其他的地產不一定有萬達的渠道,資源,名氣,當然還有錢。
至於王石,就我這個有些許傲嬌的人兒來看,我不少掙錢為啥還要去跟著別人的路子走~~~~
個人意見,玻璃心,但是臉皮厚,謝謝包含,有錯歡迎指正


萬達的管理模式無疑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也只能算是99%的汗水;至於那1%的天分,何不翻牆去查查紐時的專題報道,看看其隱形的股東都是誰。


萬達是能為政府提高土地價格的公司,

萬達是城市化的方案公司,快速幫助中小城市實現城市化,增加土地價格,政府有錢當然受歡迎,甚至政府都可以白送土地給萬達,


來講講我的主觀臆斷吧,雖然如此我還是覺得比其他答案更可信。
商業地產大家都知道是最賺錢的,但賺錢的前提是壟斷或部分壟斷商業區的店鋪或者覆蓋、吸引的客流量,此類與其說是風險不如說是搶佔先機或者總能拿到機會(地)。
引出這個問題但沒必要講經營的風險,我都知道天機了還用擔心風險?我完全知道日後哪裡是商業中心,並且無論現在的商業中心還是以後的商業中心我都能拿到地握還怕什麼?
所以,關鍵問題在,我能拿地,而且城市規劃可不是完全自由市場噢,怎麼拿地?呵呵,我說是政府招商、邀請你肯定信,因為這樣做在中國很合理,新聞不也說萬達是沒有腐敗行為的,因為萬達是經常受邀請來種地的,很苦啊。
有人問你拿地了又怎麼樣,你有那麼多錢建設嗎?不怕財務危機嗎?
誰告訴你我要自己買東西自己建?我能到處幾十幾百億投?(號稱幾百億)怎麼辦呢?總不能非法集資吧?現在我要去辦一件大事,但我缺人缺錢啊,怎麼辦啊?所以我就號召了一幫小地主、小領主承諾日後給予什麼什麼大家就跟我幹了,咱不要你們出錢,咱要你們出兵、出糧,眾人的力量可不小,至少在一個城市是無法撼動了。
經營問題?自己去萬達轉轉吧,零售巨頭盡在我的懷裡,萬達想做的是摩爾,貴族(寡頭)要的財富可不是一點,而是極富,何況家族可不止一個,貴族(寡頭)是一個群體,所以阿萬達的模式是能複製的,並有一樣運作的,任何可以賺錢的領域。(無褒貶,因為是常態性的,不過感覺很危險的樣子,我是想要跪舔的人阿,我怎麼會詆毀主家,給我小領主噹噹吧!。。。真心話,我又不會異想天開去要改變什麼,和我有毛干係,何況不完美不代表沒進步。)
曬太陽了,這屬於我。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233136/answer/249531110
成功?官方並蓋章證明「網路公司連年虧損。


#三明爆料# 三明萬達廣場3033豪食尚商戶由於10月15日21點30分,開關故障店招燈光關閉,商管提醒後,及時維修,並恢復,
在10月16日商管陳鴻浩說我們提前閉店,給我們開了一張500元罰單。10月15日我們按時閉店的,並按完整的閉店流程,有閉店記錄。
不給商戶解釋機會,強迫商戶簽罰單,如果不簽的話從保證金扣除2000元,帶有威脅意味,希望萬達能查清楚此事,
萬達廣場的發展能和商戶互惠互利,不應該不顧商戶的利益,並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強迫罰款,@萬達廣場


萬達的起步靠政治因素比較多,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應該儘可能順應市場潮流,在如今萬達更應該靠精細管理,更理性的投資,而不是盲目的擴張,否則很可能是下一個胡雪岩。


1, 忠誠,政治方向正確;
2, 確實懂行(40%吧,但確實是高於其他類似企業領導);
3, 會管理,下屬執行力強。


我就關注一下,看看有多少答案會被刪除


推薦閱讀:

如何決定商業街的業態分布?
商業地產投資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風險在哪裡?一般的回報率如何?
地產項目中的資金是怎麼使用和回籠的?
都依託萬達商業地產,為什麼萬達大歌星關停,而萬達影院發展非常好?
萬象城和萬達廣場有哪些區別?

TAG:商業地產 | 萬達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