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券商在跨境併購業務上沒有一席之地?


1、現狀
1)併購市場規模:
2013年中資企業併購規模大約2400億美元(據Dealogic),其中境內併購1400億美元,跨境併購1000億美元。跨境中入境即國際企業併購中國企業,規模約300億,700億為出境併購。

2)中資券商地位:
中資併購規模排名多年來基本只有中金一家長期在Top10,個別年份中信、廣發做了幾個大單也能上榜,總的來看歷年Top10中基本不超過3家中國券商。
具體到跨境併購來說,1000億的規模中,中資券商大概做了20億美元(多家聯合的按家數平分,當然這樣處理不盡合理),份額也就2%。

2、原因分析:
個人感覺幾個原因,一個當然是國內券商不重視,像 @劉派 說的,IPO那麼賺錢誰顧得做什麼併購?國內有專業併購團隊的也就中信、中金那麼幾家各有個幾十人的團隊。像是國內併購的好多項目一般的投行團隊也就做了,反正很多併購都是定向增發的形式完成,誰都能做。
但是涉及到跨境併購,還牽扯一個客戶的問題,像 @PhilippeS 提到的案例,倫敦team能夠得著歐洲客戶,HK Team能夠得著國內客戶,這樣併購才能做得起來。國內券商能做到這點的有幾個呢?即使中信、中金、海通、國君這些,也不過才把網路鋪到了香港而已。

客戶的問題,我們可以具體看一下去年的Top10項目,相信會看得更清楚些:
先看跨境Top10,總規模300億美元,佔了30%了,其中只有一家正大收購平安的股權是入境,其他均為出境。9個出境項目,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這四桶油海外購買油氣田就佔6個,其他三個分別是雙匯收購 Smithfield、中投收購俄羅斯鉀肥商股權和中鋁收海外一個子公司的股權。這些項目里幾乎沒有中資券商的身影,即使是雙匯項目,中資的地位也很低。為什麼?夠不著客戶,像國內這方,都是中信、中金們的傳統客戶,但同時也是高盛摩根們的傳統客戶啊,但是另一方呢,四桶油全球買油田啊,什麼加拿大、莫三比克、澳大利亞、埃及、哈薩克,這些客戶國內券商真的夠不著。
再看純粹的入境,最大的是正大收平安,滙豐和瑞銀做的。按滙豐和平安的淵源,這沒啥說的。
其他9個項目,嘉士伯收重慶啤酒是中信做的,GE收西電是中金做的,其他都是外資投行做的,為什麼?看看項目就知道了,戴姆勒收購北汽股權、瑞典愛生雅收購維達股權、美國史賽克(醫療器械巨頭)收購創生控股(骨科產品生產商)、瑞士再保險增持新華保險股權等等吧。夠得著一方,夠不著另一方,何況你中資券商夠得著的這一方,人外資投行照樣夠得著。我感覺就這麼簡單。

當然前兩年IPO一直不開閘,很多券商也開始重視了併購業務,再加上近幾年中資券商慢慢地開拓國際網路,我認為早早晚晚這塊短板會補上的。

國際這塊的觀點,再補一個之前在某回答下的評論吧。

「說個尖銳點的,國內和香港的中資機構除了A/H IPO,還有什麼產品敢說是國際二流及以上水平?」
肯定啊,中資投行才發展了多少年。。。這個還需要尖銳點說嗎?高盛摩根這些都是百年老店了,現在這才二十幾年,中信也能併購里昂證券了,里昂提供的產品二流水準總有吧?通用當初再上市時工銀國際和中金也算插了一腳,混了個副主。中銀國際現在也是CME、LME的會員了,當然客戶還是以國內客戶為主。
高盛也不過60年代才開始擴張海外業務,這時距離他們成立近乎百年,距他們真正開展投行業務也超過50年了。


1 沒能力——跨境業務要熟悉境外企業的業務,這個中資不行;要能搞定當地的監管媒體等等,中資在當地都沒有團隊覆蓋啊

2 不賺錢——國內客戶是這樣的,只有他們能賺到錢,才會給你錢。所以IPO的fee還可以,MA的問題是中資普遍是買方,買方付錢就是比較難

3 MA成功率太低——我們經常開玩笑,MA三種結果,killed,failed, delayed for 20 years


紐西蘭有種鳥叫kiwi,由於沒有天敵逐漸退化,到現在已經不會飛了,只能在地上跑。
成熟市場的投行業務比較市場化,競爭充分,重在技術和銷售。國內的投行市場嚴格管制,市場中最牛的是能搞定證監會發改委等機構拿到批文的。2008年的時候曾經有家希望IPO的小企業拿著禮物找我們老闆求我們公司接了他們的單子。
回到問題我覺得就是因為國內投行賺錢太容易了,大家習慣了賺簡單錢,誰還有動力去搞那些費力氣的事情呢。


瀉藥~

樓上講的高端大氣上檔次,讓我覺得一股濃濃的精英(bi)氣迎面而來啊~~~

這麼跟你說吧,以前A股IPO火的時候,我所在券商十幾個部門,每個部門內的一個小組可以一年做兩個IPO項目,一個項目賺1個億的保薦加承銷費還覺得少。這可是4 -5個人就能產生一個億的營收啊,還有比這更好賺錢的么?那時候誰沒事在研究併購啊?只是現在IPO萎了,開始有老闆研究併購怎麼發財賺錢了,所以一切都是政策制度導致的。


作為從業者,不扯那些高大上的,我想先坦白,是的,我們自身能力也就不足,境外的很多東西就是不懂,我也不是什麼小券商的了,我身邊同事也沒幾個懂的。但是,全公司自然還是有能人,拉個專家過來組個項目組倒不是不能研究通透。關鍵還是資源,一邊跨境的標的本身也就很大了,你對他的掌控能力恐怕有限,另外一邊國外的更是摸個邊都摸不到……

現在的市場環境下,題目所說的這種併購我們當然也想做,但作為國內券商,我們主要的資源除了服務過的上市公司就是手上的標的,這些標的可能以前是我們的IPO客戶,如今有些發現路途遙遠乾脆賣了,有些不符合上市條件了乾脆賣了,還有些國內政策不支持上市的也乾脆賣了。總之這些國內企業的首要目標還是登陸國內的資本市場,拿到一個好的估值,最好在上市公司體系里還有一點話語權。

所以我們的業務重心暫時也只能在這一塊了。


被投行轉走的上億也是大機構小股民承受唄 想知道A股是怎麼消化這些支出 除了跌破發行價 融資後持續盈利能力變強 還有什麼途徑


推薦閱讀:

公司併購中對目標公司有哪些好的評估方法?
如何看待戴爾 670 億美元併購 EMC 一事?對業界和員工會有怎樣的影響?
阿里巴巴為什麼要收購酷盤?對於阿里的今後的發展有何幫助?
為什麼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越差,重組的可能性越高?
一家公司被收購的原因都有哪些?

TAG:企業併購 | 中國證券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