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剛頒布的3年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會對中國未來醫學生產生什麼影響?

我國啟動"5+3"模式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建設 這樣本科醫學生學成需要8年,而研究生需要11年,本身中國醫生工資不高,而學醫成本又增長巨大,未來能吸引留住優秀人才嗎?


以華西的規培為例,談談規培的硬傷和解決方案


目前支持規培的意見集中起來有如下幾點:

1,規培不是剝削

2,國內醫生水平的參差不齊,所以要對畢業生規培

3,規培得到了普遍贊同。。。。。。

1,駁「規培不是剝削」

華西的規培是朝七晚五,很多人都覺得很苦很累。規培生沒有休假,沒有事假,只能任勞任怨的幹活,他們的不滿早就大於最初的好奇吧。

而我們知道現在的大學,甚至一些中學,都開始彈性的學習制度。具體而言,有必修課有選修課,修夠學分就給予畢業。而且,時間很寬鬆,遲到早退都可以得到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事。

對比之下,華西的規培卻比上學時代還刻薄還嚴格,比上班時更加的辛苦了。在這個對學生都可以彈性的時代,華西卻對成年人卻還要如此死板。

我記得規培有量化要求的吧:比如至少完成全麻插管150例,椎管內麻醉150例,神經阻滯50例。。。。。比如胸科手術10例,婦科手術150例,腦科手術50例,等等。。。

既然有這些量化要求,為什麼不類似學分制,實現彈性的培訓化呢?比如完成了一定的數量,即可得到結業,這樣基本也就學到住院醫生該學到的知識了。如果不是為了剝削,至於這樣嚴格管理,統一安排?

而這其中的原因誰都知道,因為那些本家的醫生已經習慣了把瑣碎之事交給規培生和進修者了。很多人很多年都沒做過接氧氣,綁血壓計,連心電圖,抽葯。。。這些瑣事,他們是不屑乾的。如果是彈性的培訓安排,某些手術沒有培訓生了,他們要親自做某些「瑣事」了,於是他們覺得「自降身價」了,於是他們「很生氣」了,所以,他們萬萬不會同意彈性的培訓制度的,他們不會讓你自由選擇的。他們要把自己的時間解放出來放鬆放鬆,卻不知道把培訓生的時間也解放出來,讓他們也適當的放鬆。說得底,這不是剝削是什麼?

更加可悲的是,我們很多人形成了這個意識。這些瑣事就得小字輩去做,那些「老師」們習慣了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再出場,出場後又馬上消失。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培訓生和進修者呆在術間從一而終,而本家的醫生都在辦公室悠閑的品茶,看看大的中心監護儀,再和同事談天說地去了。這也是為什麼華西這樣的大醫院,60多名麻醉科醫生每年能完成近十萬例手術的原因了。因為有大量的無償勞力的存在啊。這讓人想起美國殖民時期的「工頭」,以一管多啊。而培訓生每打開一個包,每抽一支葯,每換一套螺紋管面罩和鈉石灰,「工頭」是不會考慮給他們回報的!

華西會說:你們不是自願的嗎。

但是,這個「自願」是以什麼為前提?是以制度的要求為前提!比如英國的圈地運動,先用制度把農民趕出土地再和你們「自願的」簽訂勞動合同,這是怎麼的自願?

付出和回報是否成比例,這才是是否剝削的標準吧。而目前規培的分配機制,似乎不再是按勞分配,而是按權分配了。

2,駁「國內醫生水平的參差不齊,所以要對畢業生規培」

現在多數醫院都是主治醫生負責制,要提高整體的醫療水平,更迫切的是要提高主治醫生的診療水平吧。主治醫生是決策者,住院醫生是執行者。現在,對主治以上的不規培,卻單單對畢業生規培,這是不是本末倒置?

論壇里有人說:住院醫生水平低,一旦遇到心梗肺梗腦梗,他們就蒙了,手足無措的,所以規培勢在必行。

而我想說的是,真正遇到這些情況,有哪一個是由住院醫師主導搶救的?即便是一個藥物的劑量,住院醫生都沒有決定權,都要按主治的指示辦事,住院醫水平的高低是搶救的關鍵嗎?

所以我說,提高主治的水平,才是提高醫療水平的關鍵

對比之下,現在的晉級制度,卻沒一點一滴的培訓要求。這對醫療搶救水平有真正的提高嗎?尤其是99年以前自動獲得醫師資格的那些醫師,沒參加執考,面對松垮的晉級考試到年份就輕鬆的晉級了,也不要參加什麼培訓,那水平真正提高了嗎。這些重點卻沒人注意了。

3,駁「規培得到普遍贊同」

03,04,05年,那時已經華西開始規培了。但哪個時代,規培不是強制,而是自由選擇,而當時選擇規培的甚少吧。當時華西的規培全面宣傳,而上海長海醫院的合同制也在招人,據我所知,選擇合同工的也比規培的多得多吧!

05-08年少數醫院已經開始行政強制了,但是沒有普遍推行,此時的華西,規培生有一半人中途退出。(劉教授的數據)

所以:那些年,「規培得到普遍贊同」是不存在的!

轉變從09年開始,衛生部門的工作做通了。衛生部下發《臨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試行辦法》,面對無可奈何的局面,畢業生沒有選擇。於是,華西的規培完成率幾乎100%,而且每年的招收變得火爆,因為,不去華西規培也被迫要去別的醫院規培。

但是,此時的規培仍是充斥著抱怨和不滿。這個時候的「普遍贊同」,也不是事實!

畢業生選擇去華西規培,並不是對規培的贊同,只是相對看好華西。

我知道的我們醫院的年輕醫生,對規培100%反對!


規培的硬傷一,規培生整體收入低,所受剝削嚴重。這也是目前最大的反對原因。

①美國住院醫生的工資一般是每年3-4萬美元,而國內的規培工資,能達到3-4萬人民幣的又能有幾家?這幾年華西醫院的確達到了,但是誰都知道,華西是一家頂級醫院,有著充分的資源和條件,其他的規培基地醫院呢?醫生自己都嫌少,怎麼給培訓生?國家又不給足夠的補助,即使給補助了,也有一部分被醫院扣掉,(比如交保險,收培訓費的名義扣掉)。衛生部規定規培在二甲以上醫院進行,很多二甲醫院的醫生都達不到每年3-4萬人民幣,所以我們在站內看到很多醫院只給規培生600元一個月也不足為奇。
整體而言,800-1600/月的居多,而這個收入,的確不好養活自己。
②華西如此大的手術量和工作量,3000的月收入和帶教老師的收入的確不成比例!以麻醉的規培為例:按每天4-5台手術計算,(超過3個小時的算2個),每月22天,每個學生做的麻醉100台。每月收入為3000元的話,平均一個麻醉獲得30元,其實也不多。而這只是白色的收入,灰的紅的你不會有,帶教老師才有的吧。
③事實上,美國的住院培訓結束以後開始工作,其高薪是難以想像的!

因此,在中國,在回報不能保障的情況下規培,讓畢業生犧牲了時間和精力,犧牲了經濟利益,顯然會不得人心。

規培的硬傷二,轉型期間,畢業生沒有知情同意權,沒有選擇權,被迫統一多學3年。這是我要反對規培的重要原因

醫療行業開展「畢業後教育」無可厚非,但是,全部以「知情」和「自願」為原則。比如我們的晉級考試,進修學習,在職研究生學習等等。
而轉型期間的規培,醫學生在上學的時候「不知情」,在畢業後「不自願」,顯然不是以知情和自願為原則。高考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需要要8年的強制教育才能成為醫生。如果他們在高考前就知道當醫生的8年強制性教育,他們還會報考醫學院嗎?肯定會有很多人放棄的!而隨著衛生部的一紙令下,他們這批人就是受害者。
各行各業,只有「知情」和「自願」才會減少矛盾和對立,才會構建和諧的社會和行業關係。

比如:目前衛生部試行的卓越醫生培訓計劃,全科醫生培訓計劃和鄉村醫生培訓計劃,我們都不會反對,因為他全是以知情和自願為原則。比如卓越醫生培訓計劃,別說是10年,你要搞20年也無所謂,只有有人願意報名就成。

但是現在,畢業後全部規培3年,你毫無選擇。一刀切的規培,讓目前醫科畢業生成了制度的受害者。

有人會說,既然是轉型,你總有人要犧牲,你們這幾屆倒霉。
但是,我想說的是,為什麼不在自願規培的基礎上先大量宣傳,深入人心?為什麼不在華西試點的時候,也大量的在非教學醫院也試點,並把試點的結果廣而告之?如果你的規培好,可以用優勢來吸引畢業生,而不用這樣強迫吧?

規培的硬傷三,對於教學醫院,資源無法有效分配;對於非教學醫院,師資尚未建立就匆匆把規培的全面鋪開,其結果是讓畢業生規培3年,水平卻不會本質的提高,正規化教學的目的無法達到,形式大於內容。這是可以預見的事實。

1,作為教學醫院的華西,其規培生讓戰友羨慕,但是你也看到某華西規培的戰友發言:華西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都在為規培生讓路。因為最倡導規培的是華西,所以,華西可以押後研究生本科生和進修生的教育,也要把規培做好。但是,其他的教學醫院呢?有限的高質量教師隊伍和有限的病患隊伍,如何有效安排?
2,進華西規培有幾個人能爭取得到?以麻醉係為例:華西今年招收規培的應屆畢業生是35名,而華西自己的麻醉系畢業生是多少?你們都來我華西規培,那我華西的畢業生又去哪兒規培?去北大,交大?那交大和北大的麻醉畢業生又去哪兒規培?都去國外嗎?
3,整體來看,醫科學校的畢業生遠遠大於教學醫院所能承受的規培生數量。因此,要開拓大量的非教學醫院為培訓基地。就跟以前畢業了要找工作一樣,大量的畢業生只能找那些非教學醫院。衛生部把二甲以上的醫院當成規培基地。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正規化,規培的目的也是正規化,但是,那些非教學醫院自身的醫生都沒有正規化,如何教出正規化的學生來?不先把正規做法教會老師就匆匆忙忙的讓其教學,如何保證質量?提前的工作都沒做,就開始全國範圍內規培,這樣規培不規培有啥意義?對於學生來說,規培3年,跟過去的工作3年,學得有什麼不一樣?不還是靠個人嗎。於是,教學只能停留在口號和空喊上,颳風走過場,流於形式。
4,當然,對於那些志在去二乙和一甲醫院的本科生,對於志在去鄉鎮醫院和衛生院的以及去私人醫院的本科生,規培可能大有裨益,二甲以上的水平也就比沒有規培強啊。但是,目前這樣的本科生會有多少?

規培的硬傷四,「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急功近利,沒有做「畢業後教育」的全面規劃就率先讓畢業生的規培匆匆上馬。

「畢業後教育」應該有一個職業生涯的全面規劃,但是,現在只單單對畢業生規培,不能不引起質疑!
我已經說過,目前沒有對主治以上的醫生培訓教育,而且目前的晉級考試很松垮,沒有包含培訓的內容,所以本身正規化程度就不足,不正規的做法持續存在。
而且醫學是一個需要不斷充電,不斷知識更新的行業,需要我們活到老學到老。比如十年前的麻醉理念和搶救程序,十年前的用藥種類和監護儀器,和現在會有很大的改變。現在衛生部不為「畢業後教育」的全面規劃,單單把畢業生拿來規培,把培訓集中堆在頭3年,能不受到詬病?
比如:可以考慮把住院培訓設為一年,以後主治,副高,正高的晉級各培訓3-6個月,這樣「畢業後教育」連續性強,也更容易得多支持。

而不學習不充電的師資,不與時俱進,又如何帶好學生?

規培的硬傷五,變相的研究生博士生教育,讓衛生部和教育部的高等教育並駕齊驅。有限的資源難以分配,矛盾無法協調。

事實上,3+2的規培,跟臨床型的碩士教育與碩博連讀高度重合。

1,據一位現役華西規培生對她同學的原話:想進華西規培的難度不亞於考研的難度。筆試,面試,英語。。。也就差政治了,但是,規培時候不會缺政治的。
《規培辦法》第八條培訓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職業道德、臨床實踐、專業理論知識和外語。業務培訓以臨床實踐為主,理論知識和外語以自學為主。
從目前華西的規培效果來看,華西的「規碩規博」(3年和5年規培後的人才),其臨床和科研能力都不亞於其臨床型碩士博士,要強於很多醫學院校的臨床碩士,臨床博士。
現在華西出了配套的規培教材,可以預想,其內容不會和研究生教材差太多。既要有專業知識,也要有循證,SCI,英語,政治。

2,對於華西這樣的教學醫院,既要承擔本科的教學,也要承擔臨床型研究生和博士生教學,還有進修的教學,其醫療資源怎麼分配?尤其是3+2的規培模式,其學習時程和教學內容和研究生博士生教學,高度重合。畢業的時候,他們的去向又如何分配?,
有人說,研究生博士生側重研究。但是,作為臨床型的研究生,歸根結底是去醫院做臨床的,而不是去搞科研。
(諮詢了有關人士,按政策,目前的研究生畢業後要規培,以後的研究生上學3年頂規培3年,因此畢業後不需要再規培)

3,與此同時,大學五年制的教育計劃和規培相重合,怎麼辦?
比如我上學的時候,大四有生產實習,大五是一整年多的臨床實習。麻醉專業的的實習分4份,一院麻,二院麻,心內,呼吸,各自都是3個月。現在,規培計劃與之重合,那大五何去何從?

規培的硬傷六:瞞天過海,變相提高醫生的入職門檻,開創了不好的先例。
規培本質上類似研究生教育,變相提高醫生的入職門檻。醫療行業這種特殊的教育體制,等於否定我們的醫學高等教育。
其他的行業可以開始跟風:
教育機構開始對師範類畢業生規培,想成為教師,先在各個學校規培3年,擁有教師資格證且合格以後才能成為教師,才可以單獨授課和評級晉級。
司法部可以規定,法學院校畢業以後,先在律所規培3年,不能再單獨接受委託成為律師。規培合格且由律師資格正才能成為律師。
公安部可以規定:警官學院畢業的學生,先上公檢法機關規培3年,規培合格後且考上警官資格證才能成為警cha。
財政部可以規定:財經畢業且有會計合格證的,先規培3年後才能開始工作,去當會計,出納,審計師。。。

當這些狀況出現後,社會的秩序已經打亂,高等教育變成虛設。。。。。。雖說目前的規培是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發文的,但是,這些後果很可能存在。

有人說:醫生面對的是生命,有特殊性,所以對醫生規培是應該的
我要說的是:教師面對的是國人的心靈和靈魂,不一樣的特殊嗎。
律師要打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不特殊嗎
公安要維持國家機器的穩定,保護社會和諧和人們的安居樂業,不特殊嗎?
誰不特殊?

按這樣的邏輯,誰都可以脫離整體的高等教育規範,徑自再派生出自己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入職門檻,加大對新人的剝削,讓兩種高等教育並駕齊驅。但願想多了吧。

我的看法:中國的變革,從來都不是自下而上的,從來都是自上而來,因為我們習慣了權勢決定一切,但是,這並不代表底層就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比如康有為的公車上書,權勢的慈禧並沒有給他們機會。但他還是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現在的規培,既沒有年輕醫生的支持,也沒有對行業發展的益處,只會加劇已經很劇烈的醫患矛盾和行業內部矛盾。但是權勢的大佬卻執意推行,到底有沒有真正的為醫療的長遠發展考慮?

想要通過培訓提高醫療水平,不應該是對畢業生的規培,而應該是對所有晉級人員的培訓;也不應該是3年的漫長而心酸的勞力,可以是3月-6個月更彈性化的培訓和學習。所以,應該廢除目前的規範化培訓,而是實行晉級前培訓。

理論基礎:目前全國範圍內的手術分級管理制度,一個級別對應相應的手術許可權。所以,牢牢把握晉級的條件,增加對擬晉級人員的培訓,顯得既可行又有效,有的放矢。

具體做法:對晉級考試加大難度,嚴格控制晉級的比例,對於擬參加晉級考試或者晉級考試合格人員,要求3-6個月的培訓。培訓有對應的量化要求,彈性管理,必須滿足量化要求才准予培訓結業。有相應級別的培訓結業,才能獲得相應的晉級資格。

目前的本科畢業生,先有畢業前的實習,再有一年多的考照前的見習,並是不一無所知。考完越來越困難的執業醫師考試後,他們基本都25歲以上,應該成為自己養活自己的獨立體,而不是要繼續的靠父母。規範化培訓沒有聽他們的心聲,如何能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愛崗熱情?

拋卻私心,晉級前培訓和規範化培訓,哪個更有效,哪個更得民心?

目前愈演愈烈的醫患矛盾,其根源還是在於醫藥費用的高昂和醫護人員的態度冷漠。

目前的分配機制和勞動強度,的確讓很多醫護人員心生不滿,於是服務態度自然有瑕疵。

現在的規培,只會加劇這種畸形不合理的分配機制。

一方面,華西越來越大,成為了年手術量10萬的巨無霸,基層醫院自然手術少,沒有病源慢慢走向沒落。惡性循環下,大醫院越來越大,小醫院的醫生都不能維持溫飽了,規培生去了並不能阻擋患者離去的步伐。

另一方面,華西的壯大,並不是靠內部職工的勤勉多勞,而是靠更多的無償勞動力的維持。這樣,其本院職工的收入畸形的高,培訓生卻難以維持溫飽。培訓生的怨氣和不滿,終歸是存在的吧。

因此,我們需要優化分配機制,提高普通醫生的收入,激勵醫護人員,提高行業幸福感,也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這個行業。


兩個醫生的女兒。
同意咖喱雞的看法。我覺得這是個惡性循環,破不了。
中國投5%的GDP到醫療,歐洲10%左右,美國18%,平均到每個人…真不知道哪個是社會主義哪個是資本主義呢。
9塊錢的教授門診費,人家門口剪個頭髮30塊錢呢,這麼便宜就看到教授了耶為什麼卻還要去社區?
什麼你說手術好貴啊葯好貴啊都是你們醫生的錯?
我爸是TOP5三甲醫院的外科大夫,教授,我才不想告訴你一台手術四千塊他只能拿到70塊。其他的錢去哪兒了?給衛生部的只會發草紙文件的把醫生當替罪羊使喚的官員和盆滿缽滿的葯企了。
不過他說他不做手術不看病人覺得心裡會空落落的。他五十多歲的人一台手術四五小時是a piece of cake, 白頭髮密密麻麻,我心疼。
有錢人家的孩子們都去讀商科了不是嗎。窮人家讀醫。醫學類研究生今年升價到三萬五。不讀到博士又不能留三甲醫院,說去社區醫院吧一個月三千來塊還不如去當服務生還不會被打。這不是逼他們到絕路嗎。三甲好一些但是基本沒有所謂生活,工作就是生活。
在這種極度的貧窮與周圍物慾社會的強烈衝擊下,必然會有小醫院醫生心靈扭曲掙黑心錢。
衛生部磚家們想學美國residency-fellowship的制度、學美國讓醫生群體精英化,卻屢屢逃避醫療投入醫生基本物質保障問題,真是不能更機智。
Vicious cycle/Futile
制訂政策的人從來沒有接過地氣去認認真真調研,什麼時候等zf真正承擔起zf在醫療衛生事業應該承擔的責任,才有希望改觀。


對於目前最高票答案,雖然很正確,但是沒有用。他解釋了住院醫師規範化的益處,這都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發展方向。美國之所以能夠實行嚴格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醫生的高收入是很重要的推力(這在我國估計會成為阻力,如果沒有相應措施的話)。

我只想說,這個規範的出台,對於家境貧寒的醫學生來說,打擊的力度還是很大的。本科畢業的學生,最起碼10年之內不會給家庭帶來收入。

這個消息一出來,朋友圈子裡都炸了鍋了……原因並不是時間的延長而引起的,而是確確實實的待遇問題。目前已知的上海地區對於住院醫師都有較為可觀的補貼,這也是以後推廣普及的要點。

其實住院醫師制度,在我國的醫院或多或少都在執行著,只不過沒有規範化。要規範化就必須審定醫院的資質,進行定點培訓。培訓完之後,再發一個培訓合格證。執業醫師證和培訓證缺一不可,不然就是非法行醫。

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目前的趨勢是,醫生要多點流動執業,不被政策限制在一個區域。然而這和今後醫師的培訓制有著不小的衝突,比如:在西北某些醫療技術落後的地區,培訓合格的醫生很可能達不到上海等醫療條件發達地區的水平,這樣就會限制醫師的流動,所以培訓醫師的水平在全國範圍內要均衡(如果醫師只能在本省行醫的話,那就以省為單位進行制定)。

綜上,毫無頭緒地胡亂說了幾點。這個規範的出台,會減少醫學類院校的生源,這也是良性循環的開始(君不見,有多少醫學生畢業後能從是醫生這個行業)。醫學生人數必須少而精。對於優秀人才的流失問題,或許在若干年後會大幅度提高醫生的收入。而那時醫學生的人數絕對比現在盲目擴招的少(學習台灣,對醫學生的人數嚴格控制)。或者像美國一樣,本科學歷以上才能報考醫學院。相信中國以後呢醫學系統會步入正軌,只是犧牲了當下這些醫生和醫學生的幸福==!


明明只是一輛大眾確想去追上前面的超跑,然後不顧輪胎磨損程度的踩油門。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短期來說會導致醫學生抱怨很大,但是沒辦法,硬著頭皮向前,被一步步勒緊套索人還不少;長期來說只會導致一種結果就是醫療水平直線下降,醫學院招不到學生,醫療矛盾越來越嚴重,到時候再改,早就來不及了。
所以奉勸各位,早點認識幾個醫院裡的醫生,以後估計就沒人會給你看病了


醫療圈裡既得利益者們鞏固其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對未來的影響、這個我不好說,但是我知道對我們學醫的學生的影響…說說好了。
之前大家都要考學碩、現在學碩被打入冷宮了…專碩奪寵成功~有四證合一的學校更是三千寵愛在一身了(′?_?`)
之前,考不好很多人可以考慮先工作或者先上個差一點的學校…現在嘛…這成本增加太多了,寧願二戰也要上一個有規培資質的學校…(′?Д?)」
(只是周圍同學們的想法、肯定不能代表全部)
我趕腳還是會阻擋住一部分人學醫的腳步、但是真正愛這一行的有能力的人還是會留下、而這一部分人才會是這個行業的中流砥柱…
要是對題主沒有幫助就摺疊吧…(T ^ T)


先不談待遇的問題,那個我解決不了。先看看我們的醫生訓練的問題,到底出在哪,看下我這篇文章。

中美醫療差距在哪裡?

龔曉明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Summary: 作為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我在2012年去了美國的克利夫蘭診所參觀學習,兩家醫院都在本國排名領先,可協和的門診大廳永遠擁擠不堪,而克利夫蘭診所卻像酒店。這種區別後面,深層次的原因是兩國醫療人才培訓體系的不同。

在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工作10多年,我已經習慣了繁忙的臨床工作,擁擠不堪的門診,炒號的黃牛,這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那麼司空見慣,甚至認為醫療工作就應該是這樣。

2012 年我用了近一年左右的時間來到美國參觀學習,這一年時間,除了學習醫療專業的知識,更是看到了中美兩國醫療的差別和不同,認識到美國的醫療服務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我去的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是在全美排名第二的診所,擁有全球知名的婦科泌尿專科診療中心,但是剛剛到醫院的時候,我發現就診的人群並沒有想像中的擁擠,寬敞明亮的大 堂看起來像酒店,門診病人不像協和那麼多,候診區環境也非常舒適,就診的時候每個病人都可以安排一個單間。我開始還以為醫院病人不多,但是工作了幾天後發 現,來我們科的患者幾乎全是婦科泌尿專業的疑難疾病患者,每年婦科泌尿手術的量超過了協和。患者和專家溝通的時間也不算少,初診30分鐘,複診15分鐘, 專家不僅在專業技術上非常深厚,而且對病人的態度非常友好。從帶我的主任和患者一個握手、一個擁抱中,我看到了融洽的醫患關係,對比在中國,老百姓去協和 看病時,通常是三五分鐘就被打發走,在美國,病人去看專家門診簡直堪稱是享受了。

我因此在努力思考差別背後的原因。

很多人說中國人太多,醫生又太少,必須這麼看病才能解決老百姓的問題。這是人口的問題嗎?不全是,世界銀行2010年的數據顯示,以每1000人擁有的執業醫師數量計算,中國為1.5人,美國為2.4人,兩者差距並不懸殊(同期全世界每1000人擁有醫生最多的國家為古巴,達6.7人)。專就婦產科來說就更加不成立了。中國人口13億,2008年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統計顯示,中國已有19萬婦產科醫生,相當於6842個人擁有一個婦產科醫生,這個比例和美國2億多人口,註冊的婦產科醫生2009年統計為4.2萬人,平均每4762人擁有一個婦產科醫生相比相當。

區別在於醫生服務的質量,我們的醫生地區之間差異明顯,協和作為國內頂級的三甲醫院,在國內擁有最知名的專家,而到了偏遠地區或者縣級醫院,醫生水平就和協和的相差甚遠。而在國內各地,還存在著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的等級之分。

這 些情況在美國並不存在,全美各地醫生的醫療水平基本是持平的,大城市與小鎮、大學醫院和專科診所並沒有顯著差異。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有一次查塔努加 (Chattanooga),一個位於田納西州的不起眼的小城,拜訪美國婦科腹腔鏡醫師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Laparoscopists,簡稱AAGL)的前主席劉宗源(CY Liu),作為全球知名的婦科專家,他居然不是在一個大型的「三甲醫院」內執業,而是在街邊租了一棟樓,和一個自己的學生合夥開設了婦科專科診所,在診所 看門診。如有病人需要手術,就去一個鄰近的社區醫院做手術。在美國,醫院是不分層級的,有很多這類私人開業的婦產科診所在滿足著老百姓的基本醫療需求。持 平的另外一個表現是,全美國的醫生在臨床方面基本上是在做同樣的事情,就以婦產科為例,美國婦產科學院(The American Congress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簡稱ACOG)發布全美的婦產科規範,讓全美的婦產科醫師去遵循。而在其他專科,比如神經內科、腫瘤科,也都有類似的極其全 面的規範和指南。

進一步深入下去,就不得不去談美國的醫學人才培訓體系。

越 是了解美國的醫療體系,我越是欽佩其百多年來建立的醫療人才隊伍培養體系的合理性。從1893年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開始實施住院醫培訓制度,這 項體系很快在美國得以系統推行,並沿襲至今。在美國要成為醫生,在醫學院畢業了以後,必須要經過全國性的考試和Match(即醫學生與申請醫院進行面試、 匹配—編注),獲得住院醫(residency)的機會,進入為期四年的住院醫師培訓階段,在住院醫結束以後,通過執照考試,才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師。 住院醫不算是固定的工作,在畢業以後面臨著三種職業前景的選擇,可以去醫療機構找工作,可以自己開業,也可以進入到2-5年的專業醫師 (fellowship)培訓體系中,向某一個專業進一步進行深造,真正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

在 美國,無論是住院醫師培訓還是專業醫師培訓,其終極目標都是要讓醫生在畢業以後就成為獨立的醫師,因此在培訓期間有明確的要求,以婦產科為例,需要在四年 住院醫結束的時候,可以獨立開展產科工作以及一些類似於子宮切除這樣的手術。全國範圍的醫師培訓遵循同樣的培訓標準,對於婦產科醫師,ACOG基本上提供 了各家培訓中心需要達到的標準指引。這樣的培訓體系,源源不斷地為整個美國輸入質量比較均一的醫療服務人才,在美國各地,婦科泌尿專業有30個左右的培訓 中心,每個中心每年招收一名fellow,在全國範圍內,大概有200多名專科的婦科泌尿醫師為全國的醫師提供婦科泌尿的專家服務。

回過頭來思考我們國內的情況,我認為我們並沒有建立起一個可以幫助年輕醫生成長的培訓體系。以我個人為例,在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工作15年, 作為外科系統的醫師,我大概花了十年左右才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手術的醫師,而在美國這個過程就是住院醫培訓的四年。在協和醫院,病人基本上是奔著專家去看 門診做手術的,全部的體系似乎也是圍繞著專家在轉,住院醫師在門診主要的作用是幫專家寫病歷,並沒有積极參与診療。

能進入北京協和的醫學生已經是幸運兒。中國的醫護人員流動性極差,進入到一個工作單位,和工作單位一簽約大概就定了終生,在這樣的培訓體系 下,醫院的水平也就決定了醫生的水平,全國醫院之間的差別顯著,在協和是協和的水平,到縣醫院則是縣醫院的水平,全國醫院參差不齊,也就使得醫師和醫師之 間出現了顯著差異。此外,各家醫院之間對於同一疾病也沒有統一的規範。作為病人,尤其是患疑難雜症的病人,總會有在全國範圍內找到最好的專家為自己治病的 心理,這也使得大醫院病人趨之若鶩,而小醫院則沒有病人。這樣一想協和的門診人擠人,人家門診舒心也就不難以理解了。在以前,協和剛剛創建之初,交通還沒 有現如今這樣方便,但是現在只要你願意,從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在一天之內到北京,去協和醫院看病,供需矛盾就日漸突出。

身 處在協和,做一個專科的醫師,我被很多患者需要。離開協和看外面的世界之前,我沒有太意識到這樣一種狀態的異常,因為供需矛盾的突出,我的7元的普通門診 號被號販子炒到1000元,我甚至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的實際價值似乎很高。但是,作為老百姓一方,卻是痛苦萬分,為了看我的門診,甚至有在零下10度的 大冬天通宵排隊的,這不是一種正常的狀態!正常的狀態是當老百姓有醫療問題時,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可以為他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生。

看了外面的世界以後,我認識到其實導致中美之間差距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我們的醫師培訓體系。其實,歐美國家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建立起了醫師培訓體系,放眼全世界,可能只有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沒有建立起成熟的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培訓體系。

雖 然自2008年來上海首先開始嘗試衛生主管部門部署下的住院醫師輪轉培訓,隨後北京、廣東、湖南等地也陸續開始實施,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目前的問題,現在 輪轉的住院醫,三年的工作並沒有培養起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恐怕也就學會了寫病歷、開化驗、拉鉤和簡單的小手術,這樣即使回到工作的醫院,也不能實質性地 提高其未來工作單位的醫療水平。

國內的大型三甲醫院與協和類似,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圍繞著「專家」轉的運作模式,如何打破這樣的利益格局,重新建立起符合全國患者利益的住院醫師培訓體系呢?

個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是參考全球其它國家,建立起全國性的住院醫師培訓體系,由各專科學會審核批准各個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定期考核住院醫師培訓基地是否以培訓合格的醫師作 為目標。醫學生畢業後不和單位簽署合同,在完成住院醫培訓後再找工作。區別於以前住院醫培訓基地不重視醫師培訓的最終結果,以最終培訓出獨立工作的醫師作 為對基地的考核目標。

開放醫師多點執業, 目前在教學醫院內已經形成了這些「專家」級別醫生的既得利益,要促使這些專家改變觀念,公立醫院要將教學作為第一要務,把重點轉移到培訓合格的醫師上來。 同時,要允許這些專家在民營醫院或者自己開設的診所裡面多點執業,讓專家在第二、第三執業點按照市場的規律實現個人價值的體現,在公立醫院則要做好培訓的 工作。由此,我也同意將特需醫療從公立醫院中剝離出來,全部交給民營醫院來運作。

取消醫院級別評審,目前的醫院等級評審實際上誘導了病人對優質醫療資源的渴求,應該學習多個國家,讓知名的專家就在街邊的診所裡面也可以找到,這樣病人就沒有必要非要跑到協和這樣的地方來找專家。

最後,取消手術級別分類等限制醫院發展的制度,這個制度建立的初衷可能是為了保障醫療安全,但是看國外,只要經過了一定培訓,取得資格證書 的醫師,就不存在在哪不可以做什麼樣手術的問題,只要醫院有條件、醫師資質有保障,就應該允許民營醫院或者社區醫院開展一些高難度的手術,就像在查塔努加 的社區醫院我可以見到全球頂級的專家手術一樣。

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協和作為國內現代醫學的締造者和見證人,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應該思考要建立起來一個可以為全國其它醫院做榜樣的醫療培訓機構的典 范,要思考如何經過我們醫院培訓的住院醫、研究生和進修醫生能夠具有今後獨立工作的能力,我們只有不斷為全國的醫療市場輸出合格的人才,也才可能從根本上 改變老百姓就醫難的現狀。有一天讓老百姓不必千里來協和,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可以為自己提供滿意醫療服務的合格醫生。


龔曉明是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微信公眾賬號:drgongxiaoming

http://weixin.qq.com/r/hHU6NTTEFgpphyVWnyCg (二維碼自動識別)


現在規定沒有規培證書不能報考主治中級職稱。夠狠。


作為一個臨床型研究生,也在臨床輪轉了整整兩年半,每個科一般2-3個月,以我自己的感覺來說,輪轉期間是很苦,但是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因為在內科各個科都輪過,所以臨床思維比較廣,對各個科的疾病都感覺比較得心應手,不會害怕。因此我覺得規培三年對醫生個人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頭三年是醫生臨床思維成型的時期,非常重要,如果看過的病人太少,臨床思維很受限,基礎也會比較差,為以後的從醫生涯埋下了隱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畢業生一去到下面小醫院幾年後水平上不去的原因。因此我覺得規範化培訓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即使以後你去了下面醫院,你的水平也不會低到哪去,因為很多病種你都看過處理過,會比較有自信,也不容易出錯。你說3-6個月培訓那就是笑話,一個科待2個月才有點感覺,3個月才能熟練自主。你6個月能學到多少,至於幫上級打雜,你不規培去到醫院工作還不照樣是你小醫生干,你一畢業就想學上級翹二郎腿享受?年輕人,圖樣圖辛破,我幹了這麼多年了還不照樣干一線?活總是要有人乾的,當然只能是新人干。最後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說句,在大醫院規培絕對是你從醫生涯最寶貴的財富,影響你整個生涯,你們爭取的重點不應該是是否規培,而是規培期間待遇問題,這才是關鍵。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吧.如果以後找工作需要那張合格證對於醫學生真是悲劇了,估計會有更多人逃離這個行業.
作為一個剛完成住院醫師第一階段培訓的人,可以說這個培訓完全沒有意思,大家都在忙著編材料,唯一幸運的是現在培訓的我們是有工作有單位的,有固定收入,所以還能過,不知道那種純粹規陪的人怎麼生活.
由於大部分醫院治療不規範,但卻擁有規陪資格,可以想像培養出來的都是什麼醫生.當然他們因此可以榨取更多年青人的血汗.我真的懷疑這個政策的出發點了.



摧毀中國醫療體系的關鍵一招
挺好
不破不立


上海這個政策已經三年了。我當初不少考研的同學,畢業時候來了這麼一件事,很受打擊。
消極的事情我就不說了,就說積極的吧。
第1以及第2批基培的同學其實還是有機會「因禍得福」的。因為推行這個政策的省市,會因此兩三年招不到人。因為剛畢業的都在基培。我有幾個同學就因此最終進了三甲。至少前兩批基培的找工作還不是很困難。


第一次用這個,打了那麼多字竟然沒了!!!總結一下好了!!!龔老師,你這是治標不治本啊!而且你認為我們去了醫院三年,那個醫院的人就會給我們教,就會給我們下手的機會嘛?還有,你覺得美國培訓時候也是地方最低工資是咋的?據了解人家去培訓,工資可比國內主治醫生還可觀哦。而我們在培訓的時候你要知道我們可是賠了一家子啊!我們發愁衣食住行,結婚生子的時候您是不是也要替我們謀個生存呢?我一點都不介意培訓,如果可以給我穩定的家庭。。


這個政策的出台,能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可以參考清朝「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歷史不停的在重複,卻沒有人看穿。


規範化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絕對是一項靠譜的政策。這個制度的核心不在於培訓本身而在於「規範化」。如果有人真正接觸過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這種感覺會更為明顯。(我自己曾經在衛生監督所實習過,恰好和帶我的老師處理過一起我本科學校附屬醫院的醫療糾紛。感觸尤為深刻。)有些醫療事故的發生,就連我這種非臨床醫學出身的醫學生都感到匪夷所思。
目測知乎這裡大部分的醫生,都算是行業內的翹楚,一般都在本科階段在大的醫學院里經過較為規範的臨床技能訓練,所以對於現行的住院醫師培訓,感覺「多此一舉」。但是我們國家醫學教育的基本面不是只有北醫協和這樣的大醫學院的。事實上,在我認識的很多二本三本醫學院的醫學本科生,連他們自己都承認在臨床方面的能力是不夠的。
另一方面,現在各大醫學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相比英美髮達國家,也是嚴重的不均衡的。這個問題甚至比本科階段的差距更大。在好的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病人,掌握更靠譜的醫學知識,但是如果以後接診你的不是協和北醫的呢?
住院醫培訓系統的出發點,就在於平衡現階段這種由於醫生出身和受教育經歷而導致醫療水平參差不齊,從而扭轉現階段過於懸殊的醫療水平差異(當然,不可能指望一個簡單的培訓政策能根治現在國內醫療資源不平衡的所有問題)。實際上,目前開展住院醫師培訓的醫院,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注意到是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地區最好的醫院而絕不可能是很爛的醫院。而目前的趨勢來看,在大醫院經過住院醫培訓的醫生在回到地方後確實在臨床能力和醫學素養上有質的提升。
總結一下,現行的住院醫生培訓制度,根本目的還是在於解決醫生質量的問題而非數量的問題。
============================================================
住院醫的薪水其實還真心不算低,至少在我們學校比學院中級(講師)要高得多,只不過。
別說學醫周期長,我們這些非臨床專業醫學生的想搞學術和醫生的培養時間是一樣的,以我個人為例,五年本科+五年博士+至少3-6年的博士後或者訪問學者才有可能到正高吧(以正高算為終點,這幾乎是是小牛的情況,正常在國內一級一級走至少40歲),而實際上以我自己能看到的事例而言,僅以收入來算,臨床醫生副高≈醫科基礎學科正高的收入水平(醫院是有獎金的,而基礎學科基本上都是國家和學校提供的固定工資。)
付出的辛苦,同樣的職稱,臨床上對科研的要求≈基礎的?~?,大牛除外(你要是真拿某個在臨床的科學院院士和基礎的院士比科研我也無解,實際上就現在大部分臨床醫生做的研究都是設計好了交給公司,自己只提供標本和思路,連統計都不用自己做)剩下來那麼多的科研工作量和臨床醫生在臨床上的工作量比也未必少。
比灰色收入的話,基礎科學能談得上「灰色」的也就國自然裡面的研究補助什麼的(這也要大牛才能拿得到,一般的面上錢很少),相比葯代們的「意思意思」差的還是太多。
很多醫生談薪水的本質,就和公務員談待遇一樣。偶爾抱怨還成,說多了就沒什麼意思了。
最後這一段要得罪人,匿了
===============================================
有人質疑我是不是醫療業內,這個很可笑。從專業角度來說,幾乎醫療口的所有事業單位(大、小醫院,疾控,衛生監督等等)我都實習過,相比較一些出了醫院對醫療行業其他領域一無所知的人,我認為閱歷還是夠得。
只有主任有灰色?我當年在醫院臨床實習時候主治請客吃飯就沒他自己掏過錢包。底下回復的研究生本科生捫心自問有多少在學生階段起沒有直接或間接收到葯代「小恩惠」(從洗髮水,u盤到直接在外科台上的紅包,ipad我都見過。),只要醫院的效益夠好,為人「心態開放」,醫院裡面的醫生完全是可以吧每個月工資存到銀行一分錢也不用的。
還有人說靠家裡接濟的博士住院醫,做到這份上真的只能說明這些博士混的差。而且我個人也不太相信,我所在的地區的住院醫外科系統的高的能到10k/m,部分好的科室博士階段就能到這個數目。這個數據的來源來自多個與我們現在課題組合作的臨床師兄師姐的反饋,可能有抽樣誤差但絕對真實。
=============================================================
最後說句不好聽的(反正多不好聽的話都說了):無論是什麼機構,醫院也罷企業也好,給工資的依據還是根據你的產出,簡單的說是勞動價值。因為個人的學歷高就給高工資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寫病歷、開醫囑、管病人、上手術」這些繁瑣辛苦的工作之於臨床就和企業生產部門刷塗料,焊電路一樣,雖說有苦又累,但是不是價值高地。學術圈子各個領域的博士後和住院醫什麼的地位是一樣的,干最髒的活,拿最少的錢。也沒見做學問的人有這幾年臨床的那樣出來嚷嚷。
再次,最苦最累的在醫院,永遠是護士,尤其是非編製護士。
最後奉勸一句,真想賺快錢的,早早離開醫療圈子,這圈子和所有知識分子職業(律師,學術,政治)一樣需要長時間的磨礪和付出最終獲得成功的圈子,這一點無論是歐美哪個發達國家都是一樣的(美國住院醫不過5000刀,也就比一般的生物類博後4000刀多一點,和工程類postdoc估計沒得比)。
想站著把錢賺了,還不吃苦,除非你是富二代,真要抱怨,請抱怨自己投胎不好。


這個規範化培訓一點兒不規範,各個基地水平參差不齊,達不到制定培訓的初衷,最後還是你工作的醫院決定你的水平,龔老師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對於培訓規則的制定一定要一刀切,不能有所謂的「照顧」,長痛不如短痛,等把想人都嚇走了,醫生少了,可能醫療環境就會好些了吧!


社會分層中有論述,這是老精英為新精英設定的門檻。


在中國,就算你規陪結束了,能夠達到臨床能上手幹活水平的人,也是鳳毛麟角的。就算是在一個全中國排名前五位的醫院、排名前三的專業出來的規陪醫生,水貨也多得很,醫囑不會下、手術不會做、臨床基本技能不過關的也是大有人在。而且這些都伴隨著這3年忍受著遠遠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的生活質量,遠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的勞動強度。所以,套用衛生局的某領導的一句話:原來臨床上的樣子和開會上講的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啊……


推薦閱讀:

尿毒症患者的飲食應該如何搭配?
中國醫療能取消家屬陪床制度么?
眼睛做過激光手術的女生分娩時必須選擇剖腹產嗎?
對國際著名學術刊物《PLoS One》刊登的「我國急性肝衰竭的最主要病因是中草藥」觀點有什麼看法?

TAG:醫療 | 醫療行業 | 醫學院 | 醫學生 |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