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第一份關於比特幣的報告有哪些重要的信息和關鍵數據披露?

地址在:華爾街第一份關於比特幣的報告


謝邀,我作為 uninformed 的懷疑論者,其實不太適合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請@Luo Patrick 或者@Wu Hao 來會好一點。不過大致看過 David Woo 的報告,做一下筆記。

美林的報告的大致觀點,其實都是很中規中矩的。

一、比特幣在設計上的特性:

  • 優點一:交易費用相對低廉。其主要競爭對手,是centralized clearing service,也就是 VISA, Master, Amex, 銀聯等,交易成本在 1~2.5% 不等(憑記憶,待確認)。但是比特幣由於它的加密 p2p 特性,不需要第三方集中清算服務,結算成本在整個 p2p 網路之間分攤。同時,由於其交易門檻低,對那些有網路,但是沒有 credit access 的人(對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申請信用卡的,這個道理,去宇宙行申請信用卡之後你就懂了),這是一個方便的選擇。
  • 優點二:安全性較高,交易記錄完整,偽造難度大,然後使用起來方便。因為所有的交易記錄是被分散式存儲的,要偽造交易記錄,需要整理一個完整的交易鏈,難度非常大(我想,應該還是會有漏洞的吧,這方面我不是專家,請專家們不吝賜教)。方便,這個不言而喻,作為電子支付手段,比 cash 神馬的,肯定方便的多。
  • 優點三:匿名特性。這個便於在資本管制國家進行跨境交易。這個特性你懂的。看一個圖就明白了。天朝的交易量現在已經占所有比特幣交易量的接近 70%,用於幹嘛了,請自行腦補。這個價格圖,與在中國的其他品種炒作比較類似,我十分懷疑比特幣的價格也是被中國人炒作上去的

  • 優點四:也是大家廣為傳頌的優點,就是比特幣的貴金屬屬性,供給有限,挖礦難度指數上升。作為一個貴金屬的替代,比特幣也許成為電子貨幣時代的虛擬黃金,從價格上看,貌似也已經比黃金高了。不過,黃金的挖掘成本是緩慢上升的,從供給的角度說,比特幣作為一種商品,其價格是有天然的成本驅動價格上漲趨勢的。

(加入黃金挖礦成本數據)

說完優點,說缺點:

  • 缺點一,政府管制。在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指出比特幣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legal tender),沒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並阻止了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參與比特幣交易。 (岔開說一下:這個情況,其實是意料之中,因為,作為鑄幣權的壟斷者,政府是不會容忍一個不受自己控制的貨幣系統存在的。央行把比特幣認定為虛擬商品,並確認比特幣交易是互聯網商品買賣行為,民眾有參與自由,我覺得已經是本屆政府開明的表現了。岔開完畢。)這個監管態度,應該是大多數國家的態度,德國央行的態度並不代表歐洲央行的態度。所以,政府管制會降低比特幣的接受程度。
  • 缺點二:交易確認時間過於漫長。雖然在熟人之間,大概在十多分鐘。但是在陌生人之間,因為要確認完整交易記錄。需要的時間多達50分鐘,這個極大的限制了比特幣的應用場景。想像一下,你去星巴克買咖啡打包帶走,需要等10分鐘才能確認,是不方便的。
  • 缺點三:價格波動率太高,價格太過於波動的話,會大大降低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可靠性。這個與第一個缺點結合起來,更放大了比特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不易用。想想,50分鐘前,你收了1B,結果50分鐘之後,這 1B 跌了10%,或者上午挖到的礦,下午在央行發出消息之後,跌去20%,你願意把它作為你的主要交換媒介嗎?我是不願意的

  • 缺點四:比特幣的平颱風險。之前已經出過事的包括 Bitcoinica, BIPS 等被黑客攻擊的平台,還有在香港的騙子平台 GBL。這些,都是使用和投資比特幣人需要面對的風險。

二、美林對比特幣估值的方法。
美林從兩個角度對比特幣的價值進行了估計

1.作為交易媒介的價值(Value as a medium of exchange)

對於估值,這個很主觀,不多說。David Woo自己都在報告中說,有很多 strong assumption。比如對貨幣交易價值判斷,藉助了貨幣流通速度的概念,這個速度是通過美國個人賬戶餘額與的美國的個人消費量進行比較得出的,同時假設,電子商務中的貨幣流通速度與整體交易的貨幣流通速度等同,再假設比特幣的流通速度等同於這個速度。看到這個鏈條,大家就應該對這個最後的數字結果呵呵了吧。

2. 作為價值儲藏媒介的價值(Value as a store of value)

作為價值儲藏媒介,我認為是比特幣未來可能的一個用途,就是像黃金一樣被挖出來然後再挖個坑埋下去。從比特幣的交易量來看,也是這個趨勢。下圖所示的比特幣作為貨幣在交易所外的交易量的下降趨勢,說明大家越來越不願意把手上的比特幣花出去,而是存起來,這個一方面是因為比特幣有升值預期(這個預期什麼時候改變,暫時還不知道),另一方面是,投機資金的大量加入,稀釋了比特幣交易需求。這也是我對比特幣泡沫判斷的第二個 anecdotal evidence。

三、結論
比特幣作為價值儲藏媒介,會稀釋其作為交易媒介的作用,未來,比特幣大概會成為另一個紙黃金。比特幣現在的價格,也許是過高了。


美銀美林宣布正式將比特幣納入研究範圍。美銀美林利率與外匯研究全球主管David Woo發表了該行對比特幣的第一份研報,並對比特幣估值1300美元,他認為「比特幣能夠成為電子商務的一種主要支付方式,並且成為傳統貨幣交易的有力競爭者」。

David Woo在報告中詳細分析了比特幣的優缺點。(這是原報告地址,比問題中的看起來方便些)

他指出,貨幣通常有三種基本功能:

計價單位、

交換中介

價值儲存。

作為一種交換中介,比特幣有許多有益和高效之處,這意味著如果假以時日,它的一些基本價值可能會使其獲得更廣泛的應用。然而,比特幣在計價單位和價值儲存方面的缺陷最終可能阻礙其成為一種國際化的貨幣。

比特幣作為一種貨幣,擁有如下優點

1、作為一種交換中介,比特幣交易成本很低。它採取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網路,由網路用戶獨立進行交易確認,無需第三方清算機構。

2、相對於傳統貨幣,比特幣的交易更加安全、透明、防偽。比特幣採取加密演算法,黑客無法破解。而且比特幣易追蹤,所有的比特幣交易都在網路上公開存檔,這能有效的防止非法活動。最後,比特幣的自動認證機制也使它不可能被偽造。

3、比特幣供應有限,無通脹之虞。比特幣系統的設計有點仿照黃金供應,其上限數量為2100萬個,可以有效防止央行濫發導致的通脹。

4、比特幣的相對匿名性對危機或有資本管制國家的民眾很有吸引力。據報道,許多人認為比特幣可以用來逃避高稅收、資本管制和財產沒收。比如,今年3月16日塞普勒斯危機時,比特幣的用戶數量就開始猛增。中國現在也有大量的人購買比特幣。

5、隨著比特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它可能在「贏家通吃」的市場上獲得成功。雖然現在有許多競爭者出現,但美林認為,電子貨幣市場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消費者不會有興趣使用特性類似的不同貨幣。比特幣越流行,競爭者們的進入門檻就越高,它們獲得市場份額的難度就越大。 大家可以移步知乎另一個討論:

在比特幣利好的情況下,萊特幣有沒有投資價值?

6,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比特幣對風險的敏感度小,這和黃金很像。比如十月FOMC會議紀要暗示美聯儲寬鬆立場不及預期後,黃金下跌了1%,而比特幣下跌了3%。

但與此同時,比特幣的如下缺點將成為它成為國際化貨幣的阻礙:

1、劇烈的價格波動嚴重影響比特幣價值儲存的功能。雖然比特幣也會受一些利好消息波動,比特幣價格的劇烈波動更像是一種投機行為。這種波動不僅影響了比特幣的價值儲存功能,也讓一些大的商家不太可能接受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手段。目前接受比特幣的商家都是內部消化了其波動性,並沒有傳遞給消費者,但美林不認為這種行為會一直進行下去。

大家可以感受下央行發布通知後的連鎖反應,百度取消支付……:

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後

百度宣布停止接受比特幣支付 比特幣領跌電子貨幣 跌幅均超20%_中國

2、儘管比特幣高效、透明,監管者依然有可能將其納入監管,從而增加交易費用。政府不會任由一種新的貨幣被用來從事「黑市」或逃稅活動。只要比特幣受到監管,交易費用勢必增加,低費用的優勢就會減弱。


3、比特幣交易平台的資質值得懷疑。由於絕大部分比特幣用戶無法自己挖礦,他們只能通過比特幣平台用本地貨幣購買比特幣進行交易。匯率風險暫且不談,許多比特幣交易平台都因為被黑客攻擊而令用戶受到損失。比如在一則報道中,比特幣交易平台Bitcoinica的系統因為被黑客入侵,損失了18547枚比特幣。最近,歐洲的交易平台BIPS也因為安全事故損失1295枚比特幣。

4、目前,比特幣的鑄幣權掌握在「礦工」手中。隨著比特幣的流行,政府由於沒有鑄幣權,其鑄幣收入會減少。這意味著政府可能會防止比特幣做大。

5、支付確認延時長達50分鐘,這將阻礙比特幣廣泛應用。比特幣在支付後需要50分鐘的確認延時,在這期間比特幣有可能被買家再次用於支付。這在兩個彼此信任的交易者之間不是問題,因為賣方相信買方不會再次使用。但在兩個匿名的交易者之間,這將產生很高的、無法對沖的風險。

6、比特幣並非法定貨幣,這可能不利於其成為國際貨幣。和法定貨幣不同,沒有人有義務接受比特幣支付。比特幣的價值依賴於使用者的信心,一旦人們預期它的用處下降,比特幣瞬間就會灰飛煙滅。接連不斷的價格波動和黑客攻擊將持續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華爾街其他分析師的看法,請見專欄文章:比特幣價值幾何?華爾街頂尖分析師這麼看 - 華爾街見聞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美國華爾街到底有多牛?是什麼概念?
從第一部《華爾街》到第二部,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導演手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華爾街之狼賣》裡面賣的鋼筆到底是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華爾街真如電影《華爾街之狼》里那麼荒淫無度么?
朱長虹是誰?如何評價他在華爾街的工作成果?

TAG:投資 | 經濟學 | 華爾街 | 比特幣Bitcoin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