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叢林防蛇的辦法?

過幾天準備去陝甘川交接的山區戶外游,海拔大約在2000-3000米,我想知道在山區的叢林裡面怎麼防蛇,以及傳說中的雄黃對蛇有沒有作用。蛇一般從什麼方向對人發起攻擊,以及攻擊的部位是什麼?穿著雪套之後蛇能不能咬破,對人造成傷害。


這種問題其實百度上就有很詳細的答案,以下內容均為轉載。
(當然有的部分比較扯,我加括弧稍作解釋)
(首先破除一個謠言,」無毒蛇圓頭毒蛇三角頭「這是純扯淡)
野外防蛇
第一部分蛇的防範: 一、行軍防蛇:
1、除眼鏡王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眼鏡王蛇發動攻擊之前會直立警告)
2、蛇是變溫動物,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傷發病高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後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後、洪水過後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
3、蛇類的晝夜活動有一定規律。眼鏡蛇,眼鏡王蛇白天活動,銀環蛇晚上活動,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動。蛇傷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時,晚上18-22時。此外蝮蛇對熱源很敏感,有撲火習慣,所以夜間行路用明火照亮時,要防避毒蛇咬傷。
4、穿高幫鞋(皮靴),穿著長衣長褲,戴帽、扣緊衣領、袖口、褲口。
5、盡量避免在草叢裡行軍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驚蛇(眼鏡蛇會主動攻擊人,打草驚蛇有可能會引起眼鏡蛇主動攻擊人,不知道這一條到底怎樣用。)
6、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在伐取灌木、採摘水果前要小心觀察,一些蛇類經常棲於樹木之上。翻轉石塊或圓木以及掘坑挖洞時使用木棒,不可徒手進行這類活動。
7、如果與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鎮定安靜,不要突然移動,不要向其發起攻擊。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8、把手裡的什麼東西往它旁邊扔過去,轉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過去蒙住它,然後跑開。
9、如果迫不得已要殺死毒蛇,可取一根長棒,要具有良好的彈性,快速劈向其後腦。
二、營地防蛇
1、避免在蛇鼠洞多、亂石堆或灌木從中紮營。營地周圍的雜草應剷除乾淨,另外,一條較深的排水溝也能較好的防止蛇蟲的入侵。
2、在營地周圍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種或數種:雄黃。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濕了的煙葉。(雄黃其實沒什麼用,清理掉有可能存在的蛇類食物就行,像老鼠青蛙蜥蜴之類的)
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類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營時應將帳篷拉鏈完全合上。睡前檢查床鋪,壓好帳篷,早晨起來檢查鞋子。萬一發現蛇,可迅速退後,保持一定距離。
4、若打地鋪,可用樹枝、樹葉或細竹墊鋪,盡量不要用雜草。臨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蟲。醒來時,應首先仔細的察看身體周圍,否則附近若有蛇或昆蟲會被突然的活動驚動。
5、注意保持營地的清潔,所有垃圾必須及時掩埋。因為只要有星點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螞蟻引來,螞蟻又會將蜥蜴引來,而蜥蜴又會把蛇引來。注意不要用火燒魚骨頭,這種氣味也會把蛇引來。
三、常見蛇葯
1、當在野外被蛇咬後,服用蛇藥片」季德勝「,並將解蛇毒藥粉塗抹在傷口周圍。各地藥品供應站有不同的蛇傷葯,可參照說明書使用。南通蛇葯又叫季德勝蛇葯(片劑)用於治療毒蛇、毒蟲咬傷,有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上海蛇藥用以治療腹蛇、竹葉青等毒蛇咬傷,亦可治療眼鏡蛇、銀環蛇、五步蛇等咬傷。具有解蛇毒以及消炎、強心、利尿、止血、抗溶血等作用。
2、血清:有條件的話,最好根據當地動物志,準備相對應的血清,冷藏攜帶至當地,存放在醫院中。
第二部分關於被毒蛇咬傷後的問題:
1、在不能確定為何種蛇咬傷的情況下,不能以為無明顯癥狀就判斷是無毒蛇。在多數情況下傷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的情況下,應按毒蛇咬傷處理。無毒蛇咬傷常見四排細小的牙痕,毒蛇咬傷通常見一個或兩個或三個比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兩排毒牙。
(之後還有balabalabala一大堆自救手則,我都覺得實踐性不高,被咬了我的建議就是把蛇打死或者拍照,立馬去醫院檢查。)


在山野里遇到蛇其實屬於正常現象,蛇是山野中的原住民,而人只是山中過客。但也不用太過害怕,只要採取正確的防範措施,不刻意去驚擾它即可。先記住下面的口訣:

郊野到荒原,蛇類廣繁衍。

夏秋晨昏多,毒蛇常夜行。

蛇本怕人類,咬人屬自衛。

尊重不招惹,繞開洞穴行。

手足要防範,踏步保平安。

拾柴要小心,緊閉帳篷門。

接下來,為大家帶來一篇專業全面的戶外防蛇文章,本文同樣刊於微信公眾號「雪線之上」

戶外防蛇指南

與蛇相遇

蛇和人一樣,只是自然界普通的一員。只要走進山野徒步露營,你就難以避免與蛇相遇。

不期而遇——行山時與蛇不期而遇,恐怕是很多山友都有過的遭遇。走著走著,腳下可能就有一條蛇橫穿而過。不用緊張,因為蛇也只是路過,會很快溜走。

蛇會怕人,但有時候又會出現在營地附近。吸引它的並不是人,而是營地散發的熱量。它並不是專程來咬你,也會很快離開。

不請自來——蛇是為了取暖而來營地,不是為了來咬人,遭遇人也會選擇逃離。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它自身熱量容易散失,所以容易被睡袋、帳篷的熱量吸引。

5月8日,李女士與家人到南堤西路露營。下午2時,李女士突然聽見孩子發出一聲驚叫,趕忙鑽出帳篷查看究竟。看見一條大蛇慢慢向帳篷靠近,有大約2米長。「那條蛇一直衝我們的帳篷爬過來。」 (來源:《遼瀋晚報》,2016/5/10)

不期而遇,不請自來。在山野中,你很難避免和蛇接觸。因此,很多人「談蛇色變」,因此惶恐不安不敢去露營;毒蛇咬人會致命,有的人因此認為蛇是邪惡生物,在戶外四處拋撒防蛇葯,見到蛇就追趕擊斃。

但蛇並非妖魔鬼怪,恐懼和對抗並不是相處方法。因為蛇並不會主動攻擊人,正確的防蛇之道是:學會與蛇相處。

無論行山還是露營,都可能遇見蛇,蛇類的生活區域本就與城郊有所交集,當我們去山裡露營走線時,更是主動走入了蛇的世界。

走入蛇的世界

走入蛇的世界,深入了解蛇,是與蛇和平共處的基礎。登山者的活動範圍,與蛇的活動範圍有很大交集,你喜歡走線露營的地方,蛇也喜歡;你喜歡登山的時間,蛇也活躍。所以夏秋季戶外容易遇蛇。

郊區也有蛇——相比於大型野生動物,蛇分布廣泛,不需要深山老林,即使你在郊區山野,甚至草木繁盛的公園,也可能遇到蛇。

毒蛇離城市並不遙遠,很多咬傷都發生在郊縣。

作為華北地區惟一的毒蛇救治療中心,我部在2011年共接診收治262餘例毒蛇咬傷患者。其中腹蛇咬傷 237例,主要是北京郊區縣、河北承德等地患者,佔到85%以上。(來源:《2011年北京及周邊地區毒蛇咬傷救治情況回顧分析》,作者趙曉東,載於《臨床急診雜誌》)

除了郊區,蛇的生活範圍比想像的大。

與蛇共處山野——走線露營都喜歡生態良好,自然環境優美的區域,這些地點也是蛇類活動的天堂。除了雪線之上難覓蛇的蹤影,你去各地走線都可能遇到蛇。

北方地區毒蛇以蝮蛇為主,去小五台、海坨都可能遇到。南方則有竹葉青,銀環蛇,五步蛇等多種毒蛇,潮濕的線路,如船底頂,神農架等南方路線,遇蛇的現象更為普遍。

蛇在乾燥的環境和潮濕的環境都有分布。一些蛇生活在沙漠,會出現在西北的大漠之中;許多蛇類都可以下水游泳,容易與在水邊露營的山友相遇;即使在海邊紮營,也逃不出蛇的活動範圍。

眼鏡蛇科中海蛇亞科約有50種蛇終身生活于海水內。 (來源:《中國蛇類》,趙爾宓著。)

在地點上,蛇的分布廣泛讓你不得不防。而在時間上,蛇活躍的時間也是你走向山野的時候。

蛇的活動時間——防蛇也分時間,比如冬季就不用防蛇。蛇活躍的季節也是登山火熱的夏秋季節。在一天之中,蛇也會選擇涼爽的晨昏,夜晚活動,而雨後初晴時蛇也活動頻繁,這是因為洞穴中過於潮濕,蛇需要新鮮空氣。

夏秋是蛇的活動季節,攝食和繁殖多在此進行。(來源:《中國蛇類》,趙爾宓著。)

一些山友喜歡夏季夜爬,躲避炎熱天氣,但夜晚通常是部分毒蛇出洞的時刻。因為夜晚涼爽,而且很多小動物都是夜晚活動,部分毒蛇通過熱量感應捕食,所以夜晚遭遇毒蛇的可能性更大。

蝰科許多毒蛇,眼鏡蛇科的金環蛇,銀環蛇,游蛇科的鈍頭蛇等都是夜出活動,都與攝食對象的活動有關。(來源:《中國蛇類》,趙爾宓著。)

正是因為蛇分布廣泛,活動時間與登山交集,因此登山者是最容易遇蛇的群體之一。蛇就生活在山友身邊,但遇到蛇,並不代表就一定會遭到攻擊。

蛇為什麼咬人

想要與蛇和平共處,首選是了解蛇的習性,其次,也要清楚蛇為什麼咬人。事實上,蛇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是被激怒進行自我防衛。

以毒蛇為例,毒液是一種用於捕食的寶貴物質,不到萬不得已,蛇並不願意浪費到人身上。

蛇也怕人——相比於人防蛇,蛇更應該防範人類。蛇的主要食物是小型哺乳動物,昆蟲和鳥類,人類在它眼中是龐然大物。

蛇也怕人,多數一般不主動攻擊人。毒蛇的毒液和毒牙是幫助消化和捕食的工具,當毒蛇咬人時也不一定放出使人嚴重中毒的毒液。 (來源:《蛇傷的防治》,中科院動物研究所,作者:黃祝堅)

自衛攻擊——蛇攻擊登山者,是因為登山活動打擾到了蛇的正常生活。登山者途徑灌木草叢時發出擾動,或者行山時踩到了抱卵繁殖的蛇,讓蛇認為是攻擊行為,於是出於自衛攻擊。

毒蛇咬傷是當人無意觸及毒蛇時,毒蛇表現的防禦反應。(來源:《中國蛇類》,趙爾宓著。)

幼蛇對大個體動物的攻擊行為可能主要是基於防禦性的。(來源:《尖吻蝮和舟山眼鏡蛇初生幼體的捕食性攻擊行為》,作者:林植華等,載於《生態學報》,2010.30(9))

清楚了蛇為何咬人,便不難理解防蛇的首要原則了:保持一顆尊重之行,避免驚擾到蛇。

防蛇原則:保持尊重,避免驚擾

既然蛇咬人是出於自衛。因此我們要與蛇相處,最重要的是對蛇保持尊重,敬而遠之:遇到蛇時,不挑逗就不會被咬;面對蛇做一些私密事時,避免圍觀獵奇;看到蛇的巢穴,敬而遠之。

避免挑逗——在山野中遇到蛇,一般不會發生蛇主動咬人的事件,大多數蛇都會選擇離開。但是有的山友為了發朋友圈,不讓蛇離開,結果把蛇逼急了只能咬人了。

在路上遇到蛇時,保持一顆尊重之行。不去冒犯蛇,便是防蛇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避免圍觀——有時候,你遇到的蛇可能不會主動離開。這多是因為它們正在忙私密事,如果你好奇圍觀,很可能被攻擊。蛇在一些狀態下處於高度警惕之中,性情也較為暴躁。比如雄蛇「斗舞」(combat dance)現象,兩條雄蛇尾部纏繞,頭部昂立。或者雌雄蛇纏繞交配,雌蛇抱卵產仔等情況時。這些情況下最好繞道離開。

遠離蛇窩——蛇不會自己打洞,一般是把鼠類洞穴佔為己有。所以你如果看到鼠洞、樹洞,就可能是蛇窩。

行山時,除了遠離蛇之外。當你行走在茂密的草木中時,怎樣避免腳下的誤會?

行走時防蛇方法

和平相處是防蛇要義,但蛇也不懂人話,有時候人的一些無心之舉可能被誤解為攻擊,從而被蛇咬。所以防蛇還需要裝備與技能。

蛇的咬傷部分發生在手足四肢,行山時需要全副武裝。其次,利用踏步行走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震懾蛇類。

咬傷部位:以手、足、臂、腿多見。 (來源:《109例毒蛇咬傷臨床綜合救治分析》,作者:程青等,載於《臨床急診雜誌》

262餘例毒蛇咬傷患者。其中四肢咬傷259例。(來源:《2011年北京及周邊地區毒蛇咬傷救治情況回顧分析》,作者趙曉東,載於《臨床急診雜誌》)

裝備防蛇——蛇的攻擊範圍有限,在蛇頻繁出沒地區徒步時,長衣長袖,手套是必要的防範裝備,即使蛇牙會穿透,也起一定的阻礙作用。足部是防範的重點,高幫登山靴和長褲是好選擇,必要時可以攜帶雪套。

踏步防蛇——蛇對振動非常敏感,在視線受限,草木茂盛的區域徒步時,可以踏步前進,通過地面振動驅離周圍的蛇類。面對可能藏蛇的灌木和石塊,利用登山杖敲擊振動也可以使蛇提前溜走。

蛇之所以怕振動,是因為蛇沒有耳膜,不能接收空氣傳遞的聲波,不能聽到一般意義上的「聲音」。但是蛇在爬行時緊貼地面,所以對從地面傳遞過來的振動非常敏感,使蛇能根據振動做出行動預判。

穿戴防蛇裝備,大踏步驅散蛇類,登山者通過這些主動的行為避免與蛇發生衝突。當你翻山越嶺抵達營地後,視野開闊起來,但並不代表蛇的防範已經結束。

營地防蛇方法

不去驚擾到蛇,主動驅散蛇自然可以與蛇互不相犯,和平共處。但你的營地可能也是蛇喜歡的地方,蛇可能「不請自來」。面對不請自來的蛇,你要對營地加以檢查,注意防範。

營地檢查——在營地,山友的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可能恰好就驚擾到蛇。蛇在休息時喜歡藏在岩縫,石堆,掉落的樹枝下,以獲得一種安全感。手伸入石縫,搬動石頭,撿拾柴火,這些無心之舉可能就會驚動蛇的藏身之所,也容易遭到攻擊。

隨手關帳篷——熱量對蛇很有吸引力,而你的睡袋就是熱量聚集的地方。在出入帳篷時,養成隨手拉合內帳拉鏈的習慣。蛇並不會咬開帳篷,只要關好了,它就進不來。

慎用防蛇葯——市面上有很多防蛇葯,通過刺激性氣味驅離營地周圍的蛇。但是關於雄黃或防蛇葯是否有效?是否對所有蛇類都有效?對蛇和自然環境有怎麼樣的影響?目前沒有看到權威資料。

寫在最後

蛇並不恐怖,它只是一種生活在山野中的動物。一定意義上,是登山者闖入了蛇的家園。人終究是山野的過客,面對蛇,保持尊重,不去打擾,就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防蛇葯有用嗎?講講你的經驗和看法。

下方評論列表,期待你的分享。

文:市長 圖:熊貓彩電/小強 編輯:宇昕/腰子

(全文完)


陸地上蛇類一般生長在海拔1000以內居多,海拔2000以上因為氣溫低蛇類分布較少,國內高海拔蛇類目前有雲南麗江大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蝮,另一種是溫泉蛇分布在西藏高原羊八井溫泉一帶。你去的地方陝西2000-3000海拔應該是秦嶺一帶吧,常用戶外防蛇雄黃粉萬能的淘寶應該都有


推薦閱讀:

棉睡袋、羽絨睡袋、抓絨睡袋、羽棉睡袋相比,各自有什麼優缺點?
徒步墨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樣才能夠獨自進行跳傘?
台灣馬蓋先和蘇州馬蓋先有什麼區別?
怎樣攀登結冰的瀑布?

TAG:戶外運動 | | 戶外野營 | 戶外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