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黑塞及其作品?


-

額,這個問題蠻難回答的。我最近在重讀,試答。

要評價一個作家和他的作品,肯定需要通讀他的大部分作品才好把握他的思想軌跡。作為讀者進入他的作品,一開始的閱讀是片面的,然後隨著豐富對他的認識,這些碎片趨於完整可以建立起對作家綜觀的把握。套用黑塞在《玻璃球遊戲》里的說法,這種認識是一個階段超越一個階段,不受拘束持續上升的過程。黑塞對於自我的精神探索整體的延展,可以套用這首《階段》來描述:否定並非是全然的否定,質疑-解構-重組,這種探索很多大作家都有。

那黑塞特殊在哪裡呢?

第一點是我自己對他的靈魂畫像。我自己在黑塞的作品當中試圖尋找寧靜感。就像《玻璃球遊戲》主人公和自己好朋友暌違多年的夜談一幕。好朋友在經歷了很多歷練之後整個人變得世俗,他試圖攻擊主人公來尋求宣洩,主人公就含著微笑望著他,說為什麼不一笑置之呢。就是這種掛在臉上寧靜祥和的微笑,能夠平復人的心情,他始終含著笑。這是我對晚年的他的印象,四個字來形容的話,寧靜致遠。

第二點,他的自我探索的特殊性,這個通過差異對比比較好確定,對比的對象是三島由紀夫和黑塞。

簡單說,兩個人的作品有很多相近之處,都存在對自我的探索,不斷試圖發現自身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方法是在不斷懷疑自我,解構掉自身確信的很多東西,作為價值重構的基礎。不同之處在於,三島由紀夫是在不斷錘鍊自我,意圖更為強大;但黑塞雖然尋求自身存在的基礎,但他一直在尋求平衡,自我與內在的平衡,自我與外在的平衡。他們兩個人都在敲打自我,到了最後甚至發現自我是個空殼,三島由紀夫是外界刺激越大,越試圖保持這個保護殼,黑塞是把自我敞開,和外界融為一體。如果說向藝術至高的探索都是上山,兩人的方式不同。三島由紀夫好似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高歌猛進站到了高處,發現無人跟隨,寧願從山上跳下來。黑塞的話,他走上了山,發現了真知,又從山頭返回,返回到了人群之中,追尋的是聖人之道。他厲害的地方在於能夠從高處返回人間,包容他的時代。準確說,他對道的理解並不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就按照《玻璃球遊戲》的發展,在啟程離開團體之前,他描述了這個過程,一個階段到一個階段,道本身並非是一個結果,而是那個人跟隨著精神的感召從容走入自己的下一個階段。他並未進入核心,而是進入了自己個性的中心。他既是自己一個,一即是一,但又深入到每個人當中,一又成為眾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作品:

以《玻璃球遊戲》為例吧。

手法上玻璃球遊戲是以一部傳記+晚年遺稿兩部分組合而成,這種手法不算太特殊。傳記以第三人稱完成,不能算大師的直接描寫,間接記錄了大師的傳奇,很可能它的「作者"是大師的弟子;遺稿的話是大師直接的性格展示,但有階段分別,風格不統一。

這本書主題與托馬斯·曼的《魔山》相近,都虛構了一個烏托邦來討論德國的民族精神,圍繞的核心都是教育。托馬斯·曼在書里把主人公送上了療養院,黑塞讓主人公進入了卡斯塔里團體。在書中知識分子對市民社會的質疑表現得較為明顯,兩人都試圖調和市民社會和知識分子,生活和藝術之間的關係,這也是德國文化的癥結所在。(托馬斯·曼本人在書中客串了前任遊戲大師。)

玻璃球遊戲是個象徵,準確來說是黑塞夢想的一種語言。參考書的前言所描述的歷史,這種語言建立於對藝術與科學,宗教與科學調和的嘗試。利用音樂-數學的和諧發明了這種基本的符號,雜糅了東方智慧,成為了諸多學科的基礎。可以看到,這是種幻想的語言,並成為了文化精英學習的基本技能,逐步形成了卡斯塔里團體的基礎。玻璃球遊戲為團體提供了存在的基礎。(這點受語言轉向的影響,書裡面存在大師談論公共語言-私人語言的描寫)卡斯塔里團體-世俗世界的對立,也是知識精英-市民社會之間矛盾的具體體現,黑塞以主人公在其中的遭遇構想未來的可能性。

主人公的履歷可以劃分成幾個階段:經過感召進入進入艾希霍茲學習——升學進入華爾采爾學習,研究,結識了好朋友特西格諾利——進入宗教團體,出使修道院進行外交任務,和約布可斯神父深入學習——返回學院被選舉成為玻璃球大師,主持團體事務——和好友重逢,決定辭去團體職務,教育好友的兒子鐵托,意外身亡。他並不是始終生活在團體內部,有很多和外界交流的機會。比如他的好朋友就是代表世俗世界,黑塞通過二人的對話推動主人公應對世俗世界的質疑;然後他在修道院的時候,在歷史哲學的部分深受約布可斯的影響。

全書整體而言,主人公的自我抉擇很少,一般是在重大關頭才會發生。按照他名字的含義,他本人的精神之旅正是由奴役走向自由,逐步覺醒自身的使命,最後進行自主選擇。在成為玻璃球遊戲大師以前,他本人有些隨波逐流,推動他本人改變的更多是卡斯塔里團體的需要。黑塞對自己的哲人王的構想受到了易經的影響,特別是他逐步成為整個團體最高成員的過程,很有點像老莊對聖人所進行的描摹。他的履歷的特殊性使他能夠吸收團隊以外的影響,他本人在學院期間曾經沉迷於玻璃球遊戲,但隨後就反覆在思考自我-卡斯塔里團隊的關係。

按照學院內部多數人的觀點,他們把自身和世俗世界區分開來,而且堅信精神的歷史和庸俗的唯物歷史之間存在著截然的對立。他捨棄團隊的職務並不像他年輕時期的很多同學,因為抵制不了世俗世界的誘惑,不得不返回其中。他在辭職信中分析了這種對立的問題,卡斯塔里的多數人已經把自己的高高在上視為了理所應當。但是團體的繁榮蘊含著危機,他們對普通人不再懷有兄弟之誼,趨於故步自封。歷史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團體的預期,即便是繁盛一時的玻璃球遊戲,也可能衰敗。換句話說,如果面臨著國家-團體面臨衰敗的危險,知識分子無法置身事外。他在信中闡明了卡斯塔里的精神,卡斯塔里人既不適合統治,也不適合參政。他們所需要完成的事業,就是小心翼翼保留精神傳承的火種,努力捍衛真理。玻璃球遊戲作為一門技藝已經不能達成這樣的使命,就無法擺脫衰敗的命運。大師本人的生活就是一個由出世-再入世的過程,當古老的藝術無法捍衛真理的時候,他果斷捨棄了它,轉向了對下一代的培育。這個處理方法很像托馬斯曼的《魔山》。

那大師為什麼會死呢?

這樣的處理可能包含著幾種考慮:

一是宗教意義上的傳承,老人的死亡和新人的新生是一個很常見的結局。傳記的結尾特別突出了大師的死對鐵托造成的精神衝擊,這個年輕人對這種死的罪孽感會促使他走向聖潔。

二是大師是普通人,這種偶然性的死亡更能加深傳記的真實性。如果一個人能夠得償所願,那就讓故事顯得過為簡單。如果把主人公視為黑塞的精神,那麼作為老的一代,離開是不可避免的方式,可參考托爾金《魔戒》結尾的處理。

不管如何,《玻璃球遊戲》作為黑塞本人的精神探索,展示了一幅完整的畫卷。

也許,從很久以前開始,你就已經有了自己的使命。當你在一生的末尾回首過去的時候,會在自己的開端發現神秘的源頭,那些充滿魔力的開頭蘊含著我們未來的結局。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並實現它,然後義無反顧地朝前走。你的每一步,都將充滿欣喜與平靜。

階段

如同鮮花凋萎,青春會衰老
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曾鮮花怒放,
每一智慧,每一德行都閃耀光彩,
卻不能夠永恆存在。
我們的心必須聽從生命的召喚,
時刻準備送舊迎新,
毫不哀傷地勇敢奉獻自己,
為了另一項全新職責。
每一種開端都蘊含魔術力量,
它將保護我們,幫助我們生存。

我們快活地穿越一個又一個空間,
我們絕不囿於哪一種鄉土觀念,
宇宙精神使我們不受約束,
它鼓舞我們向上攀登,向遠處前行。
當我們的生命旅程稍稍安定,
舒適生活便使意志鬆懈,
唯有時刻準備啟程的人,
才能克服懶惰的習性。

也許在我們臨終時刻,
還會被送進全新的領域,
生活的召喚真正永無窮盡...
來吧,我的心,
讓我們快活告別!

紀念多年前開始閱讀的黑塞

還有我寫的不是柯艾略,別按牧羊少年去理解...

-


黑塞的書適合在年輕時讀,因為書中主人公的迷茫和求索情緒會使你產生共鳴,雖然書中並不會給你一個出路或是結果,還是需要你自己去探尋,但是至少,你會覺得自己不是獨自一人。
至於有人說黑塞的小說情節「平淡無聊」,我不能贊同。只要真正沉下心去進入小說,你不會感到無聊,慢慢的,你就會感到那種熟悉的閱讀的樂趣向你襲來。


從輪下到荒原狼到悉達多(我記不太清楚荒原狼和悉達多哪個在前哪個在後了,貌似是悉達多)最後到玻璃球遊戲,黑塞的思想的確是層層遞進並且最後有種一下子否定自己的表象。但實際上在玻璃球遊戲的詩《階段》中已經說了,這不是否定而是全新階段。所以,最後並不是要人單純的去to do,而是在說你只要經歷了前面種種中二才能去to do,不然to了也是沒有任何卵用。至於書中克乃西特為啥to了馬上死了?有很多種理解,一是說他將希望留給了弟子,二是說他to do的能力不足。我認為第二種比較合適,也符合主題,象牙塔待多了豈是說入世就能入世的?關於「行動力」的主題黑塞還沒挖掘深入。當然,總體來說,作為德國浪漫主義派的最後一位騎士,他的作品大體上是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的最後覺悟也並沒有否定理想主義,而是作為一種有用的升華。
榮格曾經說過「自性化並不與世隔絕,而是聚世界於己身。」 我們在黑塞的許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種自性化過程的主題。注重精神生活者的孤獨以及他們的需要,把個人的生活和行為加入超越個人的整體之中,是黑塞持久的努力。
安德魯·塞繆斯(Andrew Samuels)在其《榮格心理分析評論詞典》中曾作這樣的定義:「自性化過程是圍繞以自性為人格核心的一種整合過程。換句話說,使一個人能夠意識到他或她在哪些方面具有獨特性,同時又是一個平凡的人。」
可能有淺見者,或只閱讀黑塞早中期作用而因感同身受而欣喜若狂者會認為黑塞只是在捍衛個性,只是在張揚自我,然而這總體來說是一段過長的前奏,不然就無法解釋東方之旅玻璃珠等作品了。個性慢慢超越地化為自性,不泯然又不孤立,這才是黑塞所追求的大境界。


也是奇怪,我讀黑塞的小說,覺得各個主人公是不一樣的人卻像是同一個人 像我…


修改一下。有一些問題沒說清楚,被細心的知友一下點出來了。
玻璃球遊戲是不可能全盤否定黑塞前面的作品的。誠如@孫駿飛所說,玻璃球遊戲的結論是建立在前幾本書的思路上的,第四個包子吃飽了也不能跳過前面幾個包子的存在。
至於克乃西特為什麼死掉,我覺得是因為黑塞自身的不情願。我總是懷著這種悲觀的想法,覺得黑塞認為自己得出了to do的結論,是帶著妥協的。To do的道理,難道荒原狼不知道?難道悉達多不知道?黑塞反覆掙扎這麼多年,總有想要「投機取巧」,用意志戰勝現實,藉此找到別的解答。到最後當他確定了to do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氣餒的。要是僅僅是to do的話,這理想主義的拼圖還是少了最後一塊兒。而克乃西特之後如何去to do, 完全沒必要再寫,因為這世界上有了太多教人去做的辦法,還不如死掉算了。在克乃西特之後,一定還存在許多可能,但是對黑塞來說,他都不喜歡。
至於黑塞的偉大之處,引幾句話。


歌德說:「大眾把崇高偉大當作遊戲。要是他們看到了崇高偉大的面目,那就連望一望的勇氣也沒有了。」

羅曼羅蘭說貝多芬:「你們對耶穌上十字架竟喊著再來一次!這個超凡入聖的人在痛苦中掙扎了一輩子,結果只給你們這批愚夫愚婦消磨一個鐘點!」


「生命,」奧利維再三說著,「生命,什麼叫生命?」
「一場悲劇,」克利斯朵夫回答。「往前沖吧!」

—————————————————第一行向黑塞致敬。二十歲之前,黑塞簡直是我的神。
黑塞寫書的時候一定寫的很辛苦。因為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黑塞都不是一個「好」的作家。黑塞小說的切入點也好,人物的選擇也好,還是劇情的發展也好,在故事性上都是平庸到不怎麼出彩的。甚至為了彌補這些不足,黑塞還或多或少的在這些方面取巧了。他一定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把自己的思路理清然後把故事講明白,因為哪怕在同一本小說中,他所提出的想法也有時候前後相左。而且黑塞一生都可能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他在很多問題上有著令人訝異和顫慄的洞察力,但在更多問題的看法上顯得脫離現實。不過這些缺點也好,平庸也好,從來沒有影響其小說的文學性。黑塞只是借著小說的軀殼,談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從這一點上來看,黑塞的早期小說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寫給他自己看的。

主要談一談在輪下,荒原狼,悉達多和玻璃球遊戲。
這幾本小說在思想感情和認識上是層層遞進的,在輪下是覺醒,荒原狼是聞道,悉達多是求道,玻璃球遊戲是得道。甚至連表現手法都是一樣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玻璃球遊戲的主人公在得道後直接就被淹死了,後面的故事也不寫了。因為沒必要再寫了。而且說實在的,這幾本書的中心思想也基本是一致的,就是如何認識自己,然後投身世界。在這一點上,玻璃球遊戲是集大成者。而恰恰是這一點,可能體現了黑塞最大的弱點之一。

我把在輪下和荒原狼合併為一個思想時期的作品,因為這兩本小說中,黑塞的一個特點,中二,表現的淋漓盡致。黑塞的另一個特點,空想,會在後面提到。在輪下和荒原狼擁有非常強的個人風格。這兩本書中,黑塞大量的使用了自身的經歷和感想,所以讀起來感覺他特別的掏心掏肺。尤其是在荒原狼中提出關於「自殺者」以及「幽默」的概念,不得不說黑塞擁有非常強的對於人性的洞察力。但是為什麼要說中二呢?因為這兩本書中,主人公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和痛苦,多少都是因為自己的假想和誇張所帶來的,甚至自己把自己嚇住了。這是對現實世界的認識不清所造成的,也是人在青年時期常有的困惑。而且在中二的理想中,人到了完滿之後,就要急流勇退,所以要去死。黑塞對自己的這一點特質也很清楚。
「大部分人在學會游泳之前都不想游泳。這話聽起來是否有點滑稽?當然他們不想游泳。他們是在陸地生活,不是水生動物。他們當然也不願思考,上帝造人是叫他生活,不是叫他思考!因為,誰思考,誰把思考當作首要的大事,他固然能在思考方面有所建樹,然而他卻顛倒了陸地與水域的關係,所以他總有一天會被淹死。」
這段固然比較理想化,但並不能因此就說荒原狼是沒有意義的。這世上的大部分人,過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對於道德和慾望之間的聯繫,或多或少就將它簡化了。而荒原狼孜孜不倦的試圖給這個問題求解,將其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也就是不同ideologies之間的衝突,然後很果斷的歪樓了。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黑塞是個善良的孩子。他總是想著讓世界成為一個更美好的地方,但是生怕自己給人和系統帶來哪怕是最輕微的一點點傷害,於是鑽進了一個偉大的牛角尖。不過正是這個牛角尖,才讓他對於人的自我修鍊提升到了一種方式的極致。這也奠定了他在這個問題上的思想方式,也就是先修身,然後平天下。黑塞寫荒原狼,是想要擺脫自身的枷鎖。

於是就有了悉達多。

不客氣的說,悉達多是一個敗筆。它只能證明黑塞在思考過程中繞了非常多的彎路。雖然這一個敗筆最終催生了玻璃球遊戲,但悉達多本身可能帶來的誤導絕對多過指引。
有朋友開玩笑,說悉達多簡直就是一部打怪升級流的小說。出生高貴的主人公(王子)為了追求傳說中的寶藏(精神得道),先是和朋友離開了家苦練武藝(沙門),然後天賦奇才的發現了師門的修行錯誤憤而離開,也因此和朋友分道揚鑣。在前行的路上,他遇見了天下第一高手(佛陀),在經過高手的肯定和指點之後獨自入世修行(花街柳巷),最後在心灰意冷之下遇見掃地僧(縴夫),練成了絕世武功——大河流。
這本書我剛看到的時候,簡直以為是黑塞寫來在小範圍內傳播給朋友自娛的。一來是套路太明顯。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文章第一階段的時候就發現了,黑塞為了給後面的劇情留出發展空間,幾乎是有意識的製造了幾個方向性的錯誤(從掘棄「無我」到「無法從學習中獲得任何東西」)。你幾乎都能看到他在文章里叫道:「接下來要絕巧棄利了啊!再接下來要絕聖棄智了啊!」
第二是過於理想化,比如悉達多在向那個記不得名字的妓女求愛的時候說的話,簡直把我雷的跳起來。
「我想請你做我的朋友和導師,因為我對你擅長的技藝一無所知。」
當時我在旁邊寫了一段話,總結下來四個字:不合人性。

這可能也是悉達多的問題所在。在這本書里,黑塞試圖直接提供一個解決方案。他參照了各家學說,然後在理想中畫出了一條路。這也是我為什麼說他是空想。為了順利達到終點,黑塞先是選擇了悉達多這麼一個純粹的人作為主人公,哪怕黑塞自己也知道這種人不可能存在。然後黑塞又給了悉達多非常明確的,連他自己都能看到的因和果,這也是在生活中完全無法存在的。我現在都覺得,悉達多寫到最後,只是黑塞給自己的一個自我安慰罷了。細讀下來,這本書里有幾個巨大的,無法解釋的衝突。比如黑塞無法解釋為什麼「一切既我,我既一切」是真理,但是卻不能「因為它是一切才讓我愛它。」 包括他一方面說「並非去尋求更好的教條,因為我知道那並不存在」,一方面又寫了這本書——這和他自己的主張都是衝突的。讀者在一開始,就不能夠,也不應該,從這本書里看到任何東西。悉達多哪裡是在看清了方向後的第一步,不過是自我掙扎時候的自嘲而已。黑塞自己也在書里寫:
「肉體固然絕非自我,感官的運作,思想或知性亦非自我,而用以推論或由已知的思維來編造新鮮的思想的機智亦非自我。不,這思維的過度仍屬於此岸世界。」

於是就有了玻璃球遊戲。
玻璃球遊戲是一部很難用語言解釋清楚地小說。我有一次在別的相關問題下讀到一個知友這樣的回答,大意是說黑塞通過玻璃球遊戲在文學史上走向了一個新的方向,而且沒有別的人走過。這話不完全對。在黑塞之前,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黑塞之後,有三島由紀夫。相比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顯得更聰明,三島由紀夫文學功底更好,但他們確實都沒有黑塞走的深(不是遠,是深)。另一方面,我相信玻璃球遊戲也給黑塞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他一定很多次的想到過要棄筆,但最後又拿起筆來繼續寫。這樣判斷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篇小說的感情甚至一些地方的思路都是有明顯反覆斷層的,絕對不是在確定了中心思想之後向一個方向寫過去的。而且如果僅僅從效率上說,玻璃球遊戲的內容可以再精練掉百分之二十左右。

從情感上看,玻璃球遊戲是黑塞給自己一生思想過程的一個總結。主人公一生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帶著作者自身的影子,很多類似的內容其實在黑塞的其他一些書里都出現過了。儘管如此,這些部分還是顯得絮絮叨叨甚至有些前言不搭後語。原因倒是很簡單。之前的黑塞都是在不斷的進行試錯,不斷地前進,事情在他的眼裡有著明確的界限;而現在的黑塞,是在試圖在說明自己是個傻逼。玻璃球遊戲在我眼裡就是一部花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力氣進行自我否定的故事。

而玻璃球遊戲之美,就美在它的虎頭蛇尾。
這本大部頭,前面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都在反覆著絮叨類似的思想,進行背景設定,主人公介紹,修行過程等等,故事本身寫的無比平淡。優秀的思想固然有,但依舊是沿著過去的思路壓過去,沒什麼新意。你可以說那些前面的故事架構是在反戰,是在推崇人道主義精神,是對人類因為人性而自我毀滅做出的偉大描寫。那些對玻璃球遊戲做出種種細緻而精妙分解的書評,真是蠢得無以復加。黑塞活到了一九六二年,玻璃球遊戲是四十年代末首版。你用那種方式去分析一個活到本世紀中葉的類型作家,真不知道是打誰的臉。那百分之七十五,是黑塞在拿刀挖自己。
到了故事後四分之一的時候,克乃西特有了出世的想法。也沒什麼,悉達多也出世了嘛。
然後克乃西特就他媽的被淹死了。
這真是上世紀最美的故事。
黑塞用這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態度,學著功夫里那個娘娘腔武者高喊了一句口號:「To do!」
故事結束。

真的,對我而言,玻璃球遊戲就是這麼一部簡簡單單絮絮叨叨的老頭子的人生宣言。他在自己老了以後毅然決然的推翻了自己這一生最主要的理論方向,化為一句簡簡單單的to do.

那要照這麼來說,黑塞也沒什麼偉大的嗎。
還真不是。黑塞可能是世界上所有曾經有過的作家中,膽子最大的一個。比托馬斯曼膽子大,比雨果膽子大,比托爾斯泰膽子大。海明威那種一副硬漢相的傢伙,在黑塞面前也要讓幾分。黑塞的學生中,現在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有大江健三郎,不及黑塞五一。
哪怕黑塞的文筆一般,但他可能是對人性的自我意識的剖析做出最深理解的一個傢伙。而且他不僅去學,去看,他還實實在在的和自己作鬥爭。黑塞的寫作史,是他用自我和理智進行鬥爭的一部歷史。雖然終其一生這個老傢伙都沒有獲得勝利,甚至這世上也沒有人能夠勝利,但他絕對是人在對於自我認識上的先行者。
像這麼為人類負責的作家,後來就很少看見過了。


年紀還輕時,常認為自己是被命運選中的人。

那似有若無的愁情,於物於人細緻入微地觀察;

過了分卻善意的共情,敏感顫動著又渴望自由的心,

好似已足夠特別,這樣無知下去多那可愛。

不識趣,好不識趣,偏還要讀書。

你們談吃,談穿,談愛情,談恨意,談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你們說故事,說血液的黏稠,說空氣的濕度,說父母兄弟,人間煙火。

瞅瞅吧,世上的事都被你們說穿過去,卻固執到不肯寫寫平庸的自己。

讀過三島,嘲笑貌美少年的愚蠢,服毒自殺只為逃避被神捨棄的身心。

讀到黑塞,優越感化做了羽毛,悠悠然飄走,剩下的呀,安心收好做下酒菜。

青春可真美麗啊,追逐,遊盪,出走,觸摸明晃晃的自由,

細細觀察蟬兒新褪下的殼,雲朵滾了一圈細糖甜膩膩的,

少年纖細的腕子和脖頸,糊著彈琴說愛的曲兒像一片香鹹的麵包。

你呀你,終是知曉了,命運是個愛眨巴眼睛卻沒什麼特別的壞東西。

那麼,寫寫自己吧,彷徨少年時細膩溫情的自己。

他一筆一划呀,有了好多好多自己,堆起來又拐個彎,

這樣看在眼裡,終於不再嬉笑著問,為什麼不表白愚鈍可戀的自己?

而是隨了少年郎跌跌撞撞的步伐,

走出自己的內心,回頭看一眼,走進了生活。
——————————————————————————————————————————
需要請自行取用。


黑塞?哦,親愛的朋友。當你試圖在知乎上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請你收起你那具有規定評價性質的傲慢,從自己的生命歷程轉變中去看,才能深刻的理解過他。
每一位作家都是一獨立行走的靈魂,當你試圖在這些作家的作品裡,找到一些符合你觀念性質的東西,用已知的概念去套用他的作品,就已經陷入到了機械的認知里去了。
海德格爾的名言,踐行於你寂寥的小路,黑塞則給出了他在文學上的探索,當整個宏大世界,外部環境開始吞噬自我,混亂的認識帶了迷失,請你回到最初的自己哪裡去,看看自己的家鄉和父母,猶如最初從這個光明世界裡出走,來到混沌的社會,墮入凡塵,開始各種可能性的際遇,那麼,到底又是哪些事物阻止你發現你自己的路呢?
索拉卡的名言,願你的道路清澈而優雅,黑塞教你的就是這些啊。
德米安的深情和內斂帶著青年黑塞的想像和悶騷,悉達多,尋覓自我的個體之書,彼得卡門青,柔情蜜語的生命之初,羅斯哈爾德,家庭破碎的自我鏡像,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理智與激情的生活實踐,玻璃球遊戲,尊重個體探索的人文之路,在輪下,被體制的鐵蹄撕裂的靈魂之苦。。。。。。
至於荒原狼,這是一部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煉獄之旅。
每一人的靈魂所經歷的曲折轉變,和這個國家數千年的艱難進程一樣,深邃而孤獨。
當我們試圖了解和評價黑塞,首先你要了解你自己。


到現在讀了四五本作品
每次讀完都是崩解的感覺
每次都是一口氣讀完
讀完之後總感覺 有些想法縈繞在腦海中
但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
憋著難受
總覺得自己收穫了些什麼
後來發現 大概是因為
黑塞把你的想法淋漓盡致的寫在了紙上
最後我抄了一遍影響我的句子
舒服了很多


今天剛讀過《彷徨少年時》(又譯《德米安》),摘取幾段我在豆瓣上的評論(原地址:Spirit——全書其實只有辛克萊一個角色?(附帶吐槽黑塞老頭) (評論: 彷徨少年時)。

有一說認為,人從外到內分三層:physique(身體)、mind(思想)、spirit(精神,或說得玄乎點,「靈」)。大多數小說似乎主要是探索mind,但黑塞是個例,專註spirit多年(當然,由於這部《彷徨少年時》是他比較早期的作品,spirit探索得還不夠成熟,到《荒原狼》時期,就流暢和順理成章得多了)。

黑塞在描寫少年/青年成長(bildungsroman),尤其是精神成長方面,的確是一絕。他筆下人物在精神世界的衝突、碰撞與痛苦,帶有意識流之感,極為深刻鮮活。


還有吐槽:

吐槽一下神棍黑塞老兒,把全書寫得充滿詭異的cult氣氛,風琴手那段,我簡直擔心他們是不是要搞出一個陰謀論邪教了。

黑塞深受各路宗教影響,包括許多古老的東方思想,所以他的角色在經受精神洗禮時,往往也帶有宗教意味。比如《彷徨少年時》里,德米安和辛克萊探討《聖經》中的人物該隱;貫穿全書的則是善惡、明暗二元對立的世界觀,讓人聯想起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該教認為代表光明與黑暗的兩神進行了持久的鬥爭。而《悉達多》一書就更明顯了,主角悉達多和佛教的密切關係,想必大家都清楚。當然,也是由於黑塞對宗教的痴迷,個人認為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有一種神神叨叨感……

黑塞的作品充分警示我們:不要迷信書的效用,沒事出去跑跑比什麼都強。黑塞老頭的書里永遠都充斥著一股濃濃的悲觀與中二之風,總結下來就是:我這麼高尚睿智的知識分子注孤生,豈是你們這等抱團的庸俗小市民可理解的?這種傲慢態度在作家裡相當普遍,只是黑塞表現得尤其明顯。所以,建議各位把黑塞的作品放到家裡小朋友夠不到的地方,不然未成年人受黑塞毒害比受郭敬明毒害還深。

在我看來,黑塞一向有些幼稚和自負,也很封閉。他的知識分子背景讓他蔑視中產市民,儘管黑塞本人也因無法徹底和此階層割裂,而陷入矛盾和掙扎(《荒原狼》)。此外,由於黑塞沉浸於自我精神世界,他對外界事務顯得冷漠,直到不可避免地牽涉進世界大戰,又因「眾人皆醉我獨醒」感到更深的痛苦。黑塞本人帶有強烈的悲劇色彩,而身為一個這種類型的作家,悲劇色彩似乎是必然。如果他不幼稚、自負和封閉,他也無法成為偉大的黑塞了。年輕人是否適合讀黑塞?我不知道。年輕人容易陷入相似的悲觀,可當一個人不再年輕,他也無法再與黑塞產生共鳴了。


高中時讀《夢系青春》(德米安),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描寫少年辛萊克尋找自我的故事,愛不釋手。比起《少年維特之煩惱》在情感方面的柔弱纖細和悲劇性結局,這本書體現的思想更為強健硬朗,更具有探索性。
對處於青春期,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我而言,不啻於打開一扇窗戶。以至於後來我也試圖尋找我思想上的「領路人」,但……顯然未果,不過,那時已經考上我心儀的大學,心智初開,探索之旅已經啟程,無限可能的未來已經向我展開。
後來陸續讀了一些他的書,我覺得赫爾曼黑塞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他是一個深沉嚴肅的思想探索者,相對於對故事情節的鋪陳演繹,他更注重思想探索和心路歷程,而這正是一個試圖探索世界和生活本質的男人最為欣賞的。


前面的回答大致上從思想方面回答了黑塞的與眾不同之處,補充點自己的看法。
黑塞的文學功底並沒有極高,哪怕與同時代的托馬斯曼也是無法比較的,這點必須承認,但是黑塞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確確實實寫出內心自然湧出的東西。用整個的生命去探索,小說只是一個記錄。
對此,你可以理解為相比於其他同等重要的作家,他過於執著於內在。
也可以說,他的讀者終究是有點小眾的。(每次戰爭結束會引發一次黑塞熱,可能有同樣的原因)
黑塞的作品幾乎涵蓋了一生的探索,從《流浪者之歌》《德米安》中對信仰的摧毀與重建,到《玻璃球遊戲》中最終的明悟,以及在《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中對生活的理解,閱讀黑塞像是與黑塞同行,日落中天,讓人慾罷不能。黑塞用一生走出的答案或許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他的故事鼓勵每個人按照自己的信仰走下去,完成自己。


黑塞,榮格,尉禮賢。
把三人的作品串起來讀,就能看到一扇新的門。


認識黑塞,如果站在文學的角度,許多人都能指出黑塞的不足,他的小說情節性不強,思想晦澀,有人認為他的小說就是哲學的翻版。。。他的小說里比如《荒原狼》里很多篇幅都在寫主人公的自我糾結,有人會覺得很無意義,無聊,啰嗦,有人說他脫離現實,有人說他個人幼稚。我當真覺得可笑,尤其是說他幼稚的。作為一個浪漫主義,作為一個詩人,他關注更多的是自我靈魂的成長,所以他能達到的深刻是顯而易見的,而他的小說的幾乎都是描寫靈魂成長的,所以自然不是偏重現實的,我們都知道他是浪漫主義作家。說起他的小說,有人會覺得晦澀難懂,的確,"或許你知道那叫做癲狂,可是你卻無法完全理解,因為你那是天才的傑作——詹姆斯·喬伊斯",但是,對於年輕人對於那些正在確立價值觀思想觀的人而言,他的小說是具有啟迪意義的。還有他的散文是極美的,真誠又飄逸。說說他本人吧,有人說他封閉,有人說他悲觀。這怎麼解?當時他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戰爭的慘像,人類的暴虐和瘋狂,尤其還因為他反戰竟被誣為叛國,他被祖國驅逐,不得不流亡海外,當時的整個世界都是瘋狂而失去理性的,價值體系的崩潰,道德,善良,人性中這些積極的東西都遭受懷疑,所有這些現狀下,沒有人可以無視這些暴力與慘像,而大談特談樂觀,黑塞是深刻而悲觀的,那樣的背景下,他反思人性,反思人類文明該何去何從,試圖在烏托邦里重建價值。黑塞的性格里孤獨是深深刻印的,由於他那天才的思想,所以他的同伴是極少的,他不屬於大多數人。有人說他幼稚,我真是覺得可笑。為什麼每次戰爭後,都會有黑塞熱呢?因為天下太平的時候,人們極少關心深刻的東西,像價值思想之類的,對於一般人而言膚淺的東西是更容易消化,沒有意外的話人們一般傾向於輕鬆的娛樂,而避免談起深刻的東西。只有災難和死亡面前,人們才會被迫直視生命本身。這是基本規律,所謂大眾。總而言之,為一個文學家,黑塞或許會被那些個吹毛求疵的批評家評頭論足,但作為一個「人」,黑塞是無可指摘的。有人說,黑塞的《玻璃球遊戲》作為他個人一生精神經歷的總結,其實反倒否定了他自己的一生,我倒不以為然,誰有資格可以評判別人的人生值不值得?或許黑塞本人對於自己的一生是十分滿意的,或許這位精神鬥士在經過一生的顛沛流離,經過漫長的掙扎與求索,終於得到了那個心中的答案。我是極喜歡黑塞的。


黑塞的書總能輕易地探入人的精神層面,讓人陷入深思與內省,保持一種對「自我」的審視與觀照。反正每次看完他的書都會有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強烈疏離感,轉而叩問自己的內心。
同時,他的文字相當有魅力,用詞洗鍊、透徹,卻內藏一份飄逸的詩性。我所理解的「好的文字」便是如此。
他的書令人駐足,是避世的好去處,但不可長居。
他更像一個友好而敏銳的提問者,向讀者拋出那些關乎命運的疑問,而答案終究要我們自己去探尋。


從《悉達多》開始接觸黑塞,再到《荒原狼》,直到最近才把《美麗的青春》(五部短篇的集子,三聯家的)和《溫泉療養客》看完,倒是想來撒鹽撒鹽。

1.他的散文是詩,短篇小說是散文。
對於《溫泉療養記》,他的散文更像是我們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的詩,至少是詩化了的散文,甚至寫到後面,直接附上一首小詩作罷,倒也是隨性,而他的短篇小說更讓人想起的是朱自清那一類的散文。說到這,難免想起先前讀的毛姆,他們都有個共同的詬病——黑塞的大篇心理細節的刻畫像極了毛姆對景色的詳盡描寫,OVER了!這或許是很多人讀《荒原狼》難以下咽的原因之一。不像狄更斯,雖都是對細節描寫的變態追求er,但狄姥爺的情景刻畫是動態的,隨著整個事態而不斷發展前進的,對整個故事都有著很好的潤色作用,而毛的是靜態畫面,讓我聯想到一個詞~~stereotype(最近是只背紅寶的dog,老是飄詞~)攤死在地上抬都抬不起,好比一個hungry badly 的人去吃自助餐,毛突然跳出來,大叫一聲"不能吃!得先讓我發推,發Face",當經歷了當今很多妹紙都熱愛的食物拍照消毒事業後,那人都死翹翹了。回到正題,也就是說,毛姆也好,黑塞也好,過度的心理獨白常常讓人有跳出感,極大的破壞了整個閱讀體驗的愉悅感。

2.年輕人得讀黑塞,讀黑塞得靜心。
無論是說他的文章故事性不強,亦或是直接說他的故事平淡無聊,在一定程度上都沒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手筆重點不在故事的情節的發展上下功夫,而是僅僅用來將他的思緒和情景的變化串聯起來,所以想看啥婆媳加倫理戲,各種撕逼大戰的可以直接略過黑塞了,窩不是春哥,但請相信我,"馬桶衛視"是你最終的歸宿。正因為如此,讀他的書得把心態放平和,隨著他的思緒走,而不是隨著情節走。

3.他的散文或短篇的亮點往往在後文。
因為《美麗的青春》是最後讀完的,這點感受頗深。無論是"秋之旅"末尾段對霧中散步的描寫,還是最後背井離鄉登上火車,瞭望弟弟的花炮在空中轉瞬即逝的刻畫,都很好的點題,醍醐灌頂之感瞬間Duang~(讀到每篇最後,我都是+re,again,and again-_-||),不禁讓人稱讚隱秘而深刻(睜大你24k鑲金眼,不是"隱秘而偉大",那斗是部爛片好不,都oba的肩上殘患者不喜勿噴)

總而言之,還是偏愛於《悉達多》和《美麗的青春》。 前者是很好的哲理性小說,引人深思;後者將大道隱於生活。 這裡得說到最愛的兩本書加爾西斯《百年孤獨》和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對《美麗的青春》而言,加爾西斯則更多的是將你抓進他的世界,而黑塞是將他自己浸泡入你的生活!如果《鍊金術士》算作是人生導書,那《悉達多》在一定程度上算作參考手冊。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瞎謅謅!手機碼字,不喜勿噴,如若不喜,上方左轉!


黑塞是我最愛的作家,讀他的書是很可怕的體驗。在此之前讀小說都像是隔著層玻璃紙,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書中場景。讀黑塞則是,從看見第一個字開始整個人都升溫了,變得異常敏感,理解速度與閱讀速度100%同步,甚至有時候一個句子沒讀完就已經(自覺得)理解了意思,覺得作者就是在說自己所想,沒有想過的部分則立即意識到,我以後想到這個問題也肯定是這麼看待的。總之跟中了幻術一樣,是特別亢奮的狀態。這種體驗是極其美妙的,一個不同時代、完全不同的人可以跟自己產生如此深的共鳴,真是非常美好呀。
把這段私人體驗寫在前面是因為,讀了前面答主伊丹十三的回答,他作為一個保持平靜的讀者,與我這個閱讀時不覺代入了強烈個人體驗的腦殘粉,感覺很不相同。

這裡想從長篇、短篇兩部分討論這個作家。

  • 長篇

我理解里黑塞的長篇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他關心、而且只關心精神成長和精神寄託。這不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在完成社會角色,在安置生活後去探索精神,而是將這種追尋作為存在的第一,物質、社會、環境是作為他理解精神、追求真理的對象。而且他觀察的事物、討論的東西是抽象的。

呃,表達有點奇怪。這麼說,就是正常人結婚生子、努力工作,把生活過好了,然後去追求上帝;黑塞的主人公沒有生活煩擾(所以主角一般是修道士,貴族這種不忙生計的),整個生命的全部時間都在追隨上帝。將上帝換成全部人類精神(當然宗教也是黑塞追求的精神中極其重要的部分,他是把宗教的含義擴大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所以與前面答主伊丹十三的感受不同,我覺得黑塞不中二,他不是在自己嚇自己,《荒原狼》中主人公的恐懼顫慄來自於他對內心的極致探索,顫慄是表像,表達的是探索。而且這部是他感情最充沛、與世俗聯繫最緊的一部,他在這裡討論個人精神與市民生活的矛盾,個人信仰與社會普遍觀念的矛盾。他嚮往高貴的、本質的精神、與社會保持距離而且享受這份孤獨,然而他也被爵士樂、精美餐食、漂亮的姑娘所吸引。他文明而野蠻,精神和原始情感的衝突,秩序和毀滅的衝動之間的衝突,這讓他痛苦、迷茫,而這份迷茫是跨越時代的。

他跟陀妥也非常不同,陀妥討論一個人的精神,常常伴著宗教議題,是真實且蠻世情的痛苦。他對社會現實非常關注,也花了很多篇幅去討論社會、時代對一個人的影響(《少年》、《群魔》),即便是《白痴》這種多愁善感的愛情故事裡,陀妥還強塞了幾個年輕角色討論革命觀點。黑塞則完全不,他愛在修道院里遠離塵囂、一心求道,他討論的精神幾乎沒有情感傾向。

風格上,黑塞擅長思辨、探索精神,以及優美的敘述和描寫,對劇情和結構沒有關注。前面答主伊丹十三提到他認為黑塞寫文章很累,投機取巧(我沒理解這個說法@伊丹十三)我的感覺恰恰相反,他更可能是選擇了一個基本的環境,然後就愉快地寫了出來。我覺得不能從劇情、結構、核心的表達內容這種方面來解讀他的作品。串起小說的線是主人公追尋、探索心中目標的過程,是思考層層推進,去解決疑問,在自我懷疑、與好友交流辯論、從生活體驗中,不斷選擇追尋的方向,去將深度推向極致的過程。(感覺個人思考問題的模式很像黑塞筆下的主人公,所以讀起來節奏特別順,特別有共鳴~)所以黑塞不在乎也不需要關於劇情的任何潤色,平淡的劇情結構反而很好地突出了思考的過程。


《在輪下》、《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各自刻畫了兩個性格各異的青年,表面對立,卻有內在共鳴。《在輪下》漢斯守序、乖巧,赫爾曼離經叛道、追求自由。考慮到黑塞本人的經歷,簡直是把自己的兩面分裂了一下。這本主要狂黑僵化死板的教育體制(不禁對照起我國的中學教育,真是相似),秩序限制自由,摧殘孩子們的活力、生命。《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則討論理性與感性的關係,這是追求真理的兩種方式。納爾齊斯沉在書籍、知識中,用思辨、邏輯理解上帝,歌爾德蒙則流浪,直接體驗、享受藝術。納爾齊斯鼓勵歌爾德蒙走出修道院,又在最後救了他,引導他追求藝術;歌爾德蒙的激情則不斷感染著納爾齊斯,促使他反省出世的修行。感覺這其實也是黑塞在表達自己的兩面:詩人的感性+思考者的理性,去探尋世界的本質,又完全沉浸入表象之中獲得最直觀的體驗,一種深刻又詩意的認識。
(忍不住跑個題,我覺得這兩篇的描寫實在……太奇怪了,我現在也不理解為啥寫兩個男孩之間的友誼要體現在大半夜宿舍走廊上親吻,還有死在愛人懷裡這種詭異的場景,對我這種脫離了高級趣味的人來說,真是……太容易想歪了。)


《玻璃球遊戲》,與自傳性質短篇《東方之旅》放在一起討論。讀過一篇論文:《From West to East and Back Again: Faith, Doubt and Education in Hermann
Hesse』s Later Work》,裡面提到黑塞的東方是一種象徵,不是地點,而且是站在西方的視角上理解東方的。他對現代西方文明持否定態度,這促使他將目光轉向東方和西方的中世紀歷史之中,於是這兩本小說里融合了修道院、朝聖、東方的觀念。

《東方之旅》的節選,借主人公H.H之口,敘述東方的含義,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

I realized that I had
joined a pilgrimage to the East, seemingly a definite and single pilgrimage —but in reality, in its broadest sense, this
expedition to the East was not only mine and now; this procession of believers
and disciples had always and incessantly been moving towards the East, towards the Home of Light.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it had been on
the way, towards light and wonder, and each member, each group, indeed our whole host and its
great pilgrimage, was only a wave in the eternal stream of human beings,
of the eternal strivings of the human spirit towards the East, towards Home.

(手上沒有本篇的電子版,就只能先帖論文里摘的這段)
論文中提到黑塞對信仰、懷疑、教育的討論,黑塞本身並不追尋任何一個特定的組織,他非常珍視個體的完整性。《東方之旅》中H.H通過將自己完全融入集體之中,去追尋真理,這與黑塞本身的理念是相異的。H.H陷入懷疑、焦慮,將希望投入集體;希望組織的理念能夠終結他內心的掙扎;並完全依賴於領頭人里歐。而到了《玻璃球遊戲》中,克乃西特作為一個等級體系的頂端,一個開掛的天選之人(極高的天賦、領悟力,學習能力和幾乎完美的品德)對這個體系是持懷疑態度的;沒有為了信仰去放棄思辨,不斷地懷疑、思考;並與導師、同學保持著理性、尊重、互相辯論提高的關係。

個人覺得《玻璃球遊戲》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克乃西特對對宗教和歷史等問題、對這個體系(與大眾、世俗隔絕,過分高端自閉)的反覆思考。我覺得這不是在否定自己,而是個不斷推進,不斷擴大內涵、條件,不斷升華的思維過程。原來的語系下一個事情成立,而換種情況可能就不對了,於是產生了懷疑,產生了自辯,黑塞一直忠實、連續、完整地記錄著這個過程。《玻璃球遊戲》承載了作家一生所思,除了整理、解答部分前面提出的問題,還將一直刻意忽視和疏遠的大眾、世俗世界拉入討論的範圍。作家以前在現實世界中,以詩人的身份,用藝術的方式體驗、汲取營養,現在他希望將全部精神所得反饋於社會,去彌合高尚、抽象、絕對的真理與大眾間的裂痕,因為脫離了生存土壤,這顆凝結著智慧的果實終會變異、腐爛。

對於這個問題,從文後兩個短篇中可以看出,黑塞是持悲觀態度的(黑塞本來想寫史詩,寫多個跨越各個地理、時間的大師合集,無奈精力有限,就把其中幾個大綱改成了主人公的作品,放在文末)。他明白這顆人類精神果實的脆弱性,他覺得廣泛的大眾沒法理解、沒法包容這種過分抽象難解的存在。相比於讓克乃西特在無法實現理想的痛苦中鬱鬱而終,作家讓他在學生的愛戴中意外死亡,所以主人公的人生在純粹的理想追尋中,達到了知識的頂峰,然後在完成另一個更艱巨的任務的希望中死亡,一個完美的傳奇。

這麼看來,按年代排序,《在輪下》《悉達多》《荒原狼》《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這些長(中)篇,主人公都是反叛的,離世俗越來越遠,個體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不斷深入地表達對自我、對真理永無止境的追求。

  • 短篇

因為先接觸到他的長篇,對他「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的稱呼深表不解,後來才意識到可能是用來評價他的詩歌/短篇的。黑塞作為生長在傳教士家庭的孩子,從小博覽群書,熱愛詩歌,且接受東方文化的熏陶(父親在印度傳教)。學生時代對僵硬的教育體制非常不滿(然而人家天賦異稟,天天逃課照樣考第一,感受下這種學神的霸氣(╯‵□′)╯︵┻━┻)作為一名不作詩人就去死的炫酷少年,他果斷輟學,然後當工匠學徒、作詩,浪浪浪,還真是,挺浪漫的。

所以他的短篇多有這種活潑、浪漫,對小城市風光的描繪,對勞動者的熱愛,對流浪、自由生活的嚮往,跟長篇氣質迥異。短篇主要以人物經歷為主,注重表達情感、小鎮風情,幾乎沒有對人物進行道德判斷,是非常輕快的閱讀體驗。


1、寫一個時間片段里,人的生活與城鎮風光
《克諾爾普》主人公無所事事,四處流浪,靠著漂亮的臉蛋與農場姑娘睡覺,換吃的,睡在草垛里,向人們傳遞快樂,浪浪浪!其中用了大量筆墨寫鄉鎮的人們勞作、生活、跳舞場景,是卷很美的風情畫。最後主人公年老色衰,死後看到上帝開始懺悔自己無用的一生,上帝卻說他是自己最棒的孩子……呃,講道理其實蠻浪漫的,黑塞本人非常喜歡這篇,他覺得社會文明應該為這種純粹的善良快樂留下生存空間。

《桑榆晚景》這是我最愛的短篇,寫鄉下一群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他們沒什麼文化,也沒有子女看護,一起住在老人院里,兇狠而驕傲。黑塞沒有對這個群體進行評價,也沒有揭示什麼社會問題,只是非常寫實、非常認真地描繪這個群體生活的不同狀態(工作、爭吵、出走、離世),將德國小鎮平靜地發展擴大、生命時間的流失,生活、存在的永恆隱匿在文後。

極短的《城市》,寫一個城市從無到有,從繁華到消逝,簡練、乾脆,用詩人的視角去梳理一個龐大社會產物的時間線。還有《南方的一座外國城市》專門描繪市民生活,感覺黑塞對生活的容器還是蠻感興趣的。學校里城規老師推薦學生看《看不見的城市》,可能是希望學生能從人文角度理解城市,發掘城市的氣質。我覺得黑塞的短篇也可以用來輔助理解人們的活動是如何點滴匯聚起來,投射在城市這個集體,左右其興衰的。

2、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蓋特露德》寫一個(樸實真誠、才華橫溢的)作曲家、作曲家(不羈的)好友、(美麗迷人,擁有天籟之音的)蓋特露德的謎樣三角關係。(劇情發展蠻像電影《祖與占》)這些短篇會偏精神探索一些,去描述個人心理變化,如《狼》(《荒原狼》的母題?)《卡薩諾瓦的轉變》(從良失敗了23333)。

《拉丁語學校的學生》寫一個小男生青澀、無疾而終的戀情。這種工匠、學徒、學生的無果戀情、友情在黑塞的短篇里很常見。這些短篇比較輕快,沒有過多對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挖掘,基本著重寫情感,如《童年軼事》《艷遇》《婚約》《埃米爾科爾布》等等。

黑塞寫人之間的聯繫、寫情感算不上細膩糾纏,但有種恰到好處的、淡淡的情緒,或憂傷、或喜悅、或遺憾。作家在大部分短篇里,對待生活的主調是積極、熱愛的,親情的溫暖、愛情的憂傷眷戀、友情的回憶,沒什麼起伏激烈的劇情轉折,幾乎像是散文。

對於背景人物的描繪,可能是由於作家的學徒經歷,他對勞動者充滿了愛。在他眼裡,他們善良、純真、高尚,不吝用最美的詞句去讚美他們。黑塞很少寫醜惡、寫黑暗,幾乎沒有對社會的控訴,他的關注點在個體、本性的光明面,就連憂傷的情緒也是來源命運無常,氣質不和,無關個人的善惡。

  • 詩歌與畫

黑塞另一個重要身份是詩人,鑒於我完全不懂詩,就不亂講了。羨慕懂詩的讀者,會更能理解黑塞浪漫的一面吧~
(讀了一點譯文最近出的詩選,這本極其貼心地為每篇附上背景資料、題解,簡直文盲福音,正在努力感受。)

最後,貼兩張黑塞的畫作,感受一下,如此明媚的色彩,軟糯的線條,跟嚴肅的長篇完全不是一個調調呀23333~

PS關於書籍版本的小建議:強推上海譯文出的那套集子,裝幀超級棒,翻譯很過關(話說譯文你們到底準不準備補印一下《提契諾之歌》啊,脫銷幾年了哎,生氣。)三聯出版社的那套千萬不要買!雖然收錄了譯文沒有的部分短篇,但是它:書薄皮厚,字大行疏,拼剪片斷,瞎湊字數,喪改書名,坑死讀者,建議乖乖等譯文出版社慢慢補充文集。


能感受到這世上有永遠的孤獨,永遠的彷徨。前路茫茫,孑然一身。長夜漫漫,無從消解的時候,卻能從中感覺到力量。


最開始聽說黑塞的作品是《荒原狼》,諾貝爾獲獎作品,說實話,他對內心的探索很艱苦,我讀得也很艱苦,我覺得語言很晦澀,整本書帶給我壓抑深重的氛圍,再次我對精神的剝析也沒有他那麼深刻,不怎麼能了解他的世界。但是,時隔一年多,再次看到一本他的書《堤契諾之歌》,他的散文,詩歌集。真的太喜歡了。完全一改我對他的刻板印象。讓我感受到一顆浪漫,詩意,溫柔,充盈的靈魂。在夏日傍晚,捧上他的散文,漫步校園後面,感覺心都溫柔了。


最直觀的,《在輪下》中的景色描寫和《納齊》中的心理描寫使用的那種語言風格,讓人時而感覺是炎炎夏日中走入樹蔭下來自四面八方的涼風,時而感覺是冬日溫泉中泉眼源源不斷湧出的熱流。【書讀的少,輕噴】


讀他的作品的時候,總感覺有個溫和慈祥的老頭在陪著你。往後即使你長大了,他也好像你回憶里的光一樣的存在,永遠保護著你。


推薦閱讀:

如何用簡短精妙的話語反駁歷史虛無主義者的「成王敗寇觀點,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可以被隨意篡改」歷史觀?
看書時會經常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好不容易集中了會經常性的分神,精神經常飄忽不定,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改變或是減輕癥狀?
圖書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腰封的?
2014年你讀過的書中最想推薦的是哪本?
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會對人們的閱讀習慣、信息加工方式乃至行為模式產生怎樣的影響?

TAG:閱讀 | 哲學 | 文學 | 小說家 | 赫爾曼·黑塞HermannHes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