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東地區常年戰爭不斷?


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中東那裡有著一大票人為製造的國家。

整個中東,真正有歷史淵源的國家寥寥無幾。伊朗是古代波斯過渡而來,土耳其(如果算作是中東國家的話)是奧斯曼帝國過渡而來。這兩個國家的紛爭就相對小一些。

其他的國家,絕大多數都是在二十世紀初才創造出來的國家。他們的邊界劃定,並不是依照地理和族群,因而在劃定時就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如果我們揣測一下,當時劃定邊界的那些宗主國,大概心裡想的並不是要讓這個區域長治久安,而恰恰是要它混亂,才好把手伸進來吧。這個道理就好像蘇聯當年劃分中亞各加盟共和國邊界時,從來不把一個族群完全劃入一國,總是混搭,說白了就是防止鬧獨立。

我們來說說看伊拉克吧。伊拉克是個什葉派占多數的國家,但是自從殖民時代起,這個國家就是遜尼派來執政。這是很典型的,以小吃大殖民方式中,任用當地少數派執政的手法。以小吃大的殖民,往往要任用少數派來執政,這是因為殖民國沒有足夠的人力來管理被殖民國,而採用被殖民國的多數派來執政,如何能保證多數派不私相授受、發動革命,把殖民者趕出去呢?任用少數派,它們在該國一開始是弱勢,往往必須依賴殖民國才能掌握政權,這就比多數派更值得信任。一般這種殖民地,在獨立之後都會產生強烈的種族矛盾。遜尼和什葉這就有相當大的矛盾了。再往下看,伊拉克還有不小的一片庫爾德人聚居地。一個人為製造的國家,沒有一個長期占絕對主導的種族,各種族之間沒有形成一種穩定的關係,最後往往就會鬧出族群分裂。這國家也就很難免於戰亂。伊拉克內部,什葉、遜尼和庫爾德人這三隻力量就鬧得不亦樂乎。

而相反,伊朗方面就相對安寧。

同樣,敘利亞打的這麼厲害,就是因為敘利亞長期的執政者是阿拉維派,它是當地的少數派。這還是當年殖民的孑遺。

這就更不要說以色列這種阿拉伯人心中的永痛。

所以,中東很多國家從邊界劃定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會有嚴重的內部紛爭。

然後就是冷戰,雙方都想影響這片區域,就各出奇招,支持不同的派別。而冷戰結束後,乘石油收益之利,宗教派別之間的鬥爭又迅速興起。

所以中東各國內部、各國之間矛盾重重,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看到這個問題之後竟然被激發起了好奇心,花了幾天時間翻了很多資料,終於搞清了中東這篇亂土上的大概。

原來是在簡書寫的,複製到知乎里格式有點亂,大家可以在這裡看精美排版的:
中東戰火為何燃?
覺得還湊活別忘回來點贊啊!!

----------------------------分割線----------------------------

如果你去問一個活著的人他所能想起的有關於戰爭的種種,他肯定會提到一戰和二戰,如果你繼續打破砂鍋,你能得到的答案也難逃阿以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而這些戰爭的交戰地都在中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類多少被戰爭的悲愴嚇破了膽,美蘇間互相對視了半個世紀也沒有擦槍走火,可惜這種難得的美好與中東民眾無關,他們腳下金子般的石油絕大多數都被換成了反動或者鎮壓反動的武器,而在一個個中東國家四分五裂的夾縫間,誕生了大量恐怖組織,他們正不滿足於那一隅之地,不擇手段地將陰影蔓延……

為什麼,中東的戰火不息?


發源地

「中東(Middle East)」不是一個很精確的地理名詞,這源於充滿優越感的歐洲中心論。如果把地球攤開,將歐洲置於世界中心,可以按照距離歐洲的遠近把它的東面分為近東、中東以及遠東。東亞及東南亞大部分國家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屬於遠東,近東在之後很少被使用,被規約進中東,涵蓋了我們所熟知的埃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以色列、沙特、阿聯酋等國家,在地理位置上與「西亞」重合度較高。

我們所熟知的亂象盡皆屬於現代中東,古代中東可以說是人類的伊甸園。屬於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二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皆起源於此,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皆以耶路撒冷為聖地。中東同樣是古埃及文明以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文明)的發源地。我們時常為人類結下的文明果實感到驕傲,但文明之間不是征服就是被征服的劇本卻似乎註定了要在這片土地上上演。

一教兩派

世界上有不到20%的穆斯林生活在中東地區,有時候我們會發覺被數字的表象所欺騙,比如當你得知穆斯林信徒已經達到16億時。如果你對此感到難以置信,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曾經對這個問題做過研究。大致估計中東90%以上的民眾都信仰伊斯蘭教。


一般而言,有壟斷者的環境總是平穩的,但中東的宗教氣氛並非如此,原因是伊斯蘭教分為了兩個教派:遜尼派和什葉派。


這兩個教派同樣遵守《古蘭經》,但在宗教統治權的歸屬與傳承上有矛盾,從1300年前持續至今。現今世界上有90%的穆斯林為遜尼派,具體到中東地區這個比例在85%-90%之間。遜尼派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埃及、約旦、沙特、阿聯酋;什葉派穆斯林分布相對集中,中東地區什葉派穆斯林的90%左右都在伊朗,還有一大部分在伊拉克。


中東地區兩派穆斯林分布圖

遜尼派

什葉派


從上圖可以看出,雖然不同派別的穆斯林都有屬於自己的大本營,但實際上是相互滲透的,全中東境內也沒有哪一塊完全屬於某一個教派,因此大小衝突頻現,而在深色與淺色國家的交界處宗教問題更為劇烈和明顯。


伊拉克vs伊朗


從上面的地圖來看伊拉克毫無疑問地屬於什葉派的勢力範圍,但在薩達姆當政時期,伊拉克還屬於遜尼派(我們下面會談到)。伊朗則一直是什葉派大本營。


1979年,伊朗爆發內戰,諸多軍官將領被清洗。


1980年,伊拉克趁機入侵伊朗,兩伊戰爭爆發。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有很多的糾葛,其中包括阿拉伯人與波斯人的民族矛盾,邊境的領土矛盾。但在這場持續八年的戰爭中,伊拉克與伊朗早就成為了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鬥爭的前線代表,對比一下國力,若是沒有沙特以及科威特向伊拉克貸款數百億美金以及武器支持,伊拉克是難以支撐的。

糟糕的分裂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現在我們看到的支離破碎的中東也曾有過大一統的黃金歲月,最近一次是奧斯曼帝國時期。這個帝國綿延了七個世紀並且全盛時橫跨亞非歐三個大陸,其中就包括了現在中東地區的絕大部分(除去伊朗)。同羅馬帝國一樣,每一個穩定擴張的國家一定是兼容並包的,作為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度,沒有對其他宗教採取中世紀一貫的清洗策略,他們發明了「米勒特製度(Millet System)」來允許各宗教自治,非伊斯蘭信徒只需要支付一定的人頭稅就可以自由的生活,這種懷柔政策使得穆斯林、猶太教徒以及基督教徒能夠相安無事。


全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一直以來的績優股奧斯曼帝國也經不住時間的考量在17世紀開始日漸式微。這個古老的帝國在等待著一個翻盤的機會,終於被他等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惜卻站錯了隊,成為了戰敗國,國內發生「土耳其國民運動」,僅保留部分領土成為了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而其餘的土地只能任由協約國瓜分,但拿著刀切這塊蛋糕的人只顧著用尺子測量面積的大小以免吃虧卻不仔細看這蛋糕上的雕飾。

這就是「賽克斯 - 皮科協定」協定,這是由英國爵士的賽克斯和法國外交家皮科來協商確定的。


分割地圖 A 給了法國 B 給了英國 藍色給了俄國


按照這個地圖,現在的敘利亞以及黎巴嫩被法國划走,而現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被英國划走,俄國由於在1917年發生革命退出協定並將其披露給國際社會。計劃一經披露就引來阿拉伯國家的反彈,但當時以及很久之後的政治家都沒有意識到人為劃分國境線會產生的巨大衝突,否則也不會有人在二戰後試圖「印巴分治」。


現在看來,敘利亞和伊拉克被生生的切斷至少導致了三個問題:


一為由於中東地區對於西方勢力的仇視,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一部分人有著反抗西方安排再次將兩個國家融合的想法,其中的一個武裝想要建立一個「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如果你還沒想起來,他的縮寫是ISIS。


二為教派在先,建國在後,造成了國家意識不如宗教意識強大,國家沒有凝聚力。

三為本來相互制衡的遜尼派以及什葉派被不均勻打散,敘利亞的什葉派佔據了大多數而伊拉克的遜尼派佔了大多數,對外成為了互相仇視的兩個國家,對內雙方都發生了「少數領導多數」的政治格局。

少數領導多數

被一刀兩斷的伊拉克與敘利亞中發生了「少數領導多數」的狀況,可以說是英法在中東問題上犯下的罪惡。

伊拉克是個什葉派占多數的國家,但是自從殖民時代起,這個國家就是遜尼派來執政。這是很典型的,以小吃大殖民方式中,任用當地少數派執政的手法。以小吃大的殖民,往往要任用少數派來執政,這是因為殖民國沒有足夠的人力來管理被殖民國,而採用被殖民國的多數派來執政,如何能保證多數派不私相授受、發動革命,把殖民者趕出去呢?任用少數派,它們在該國一開始是弱勢,往往必須依賴殖民國才能掌握政權,這就比多數派更值得信任。一般這種殖民地,在獨立之後都會產生強烈的種族矛盾。遜尼和什葉這就有相當大的矛盾了。再往下看,伊拉克還有不小的一片庫爾德人聚居地。一個人為製造的國家,沒有一個長期占絕對主導的種族,各種族之間沒有形成一種穩定的關係,最後往往就會鬧出族群分裂。這國家也就很難免於戰亂。伊拉克內部,什葉、遜尼和庫爾德人這三隻力量就鬧得不亦樂乎。

而相反,伊朗方面就相對安寧。

作者:冷哲
鏈接:為何中東地區常年戰爭不斷? - 冷哲的回答

以上引用的內容描述了伊拉克的情況,而法屬的敘利亞正好是反過來的遜尼派占多數卻任用什葉派來執政,執政的總統巴薩德是什葉派穆斯林,一直以來對遜尼派穆斯林持有高壓政策,於是誕生了敘利亞反對派。


建國執念

紛亂打碎了讓人承認的秩序,撩起每個民族內心深處的野望。


猶太人vs阿拉伯人

自從公元前722年亞述國擊敗以色列王國後,如同猶太人被流放的歷史一般,他們復國的意志也未曾斷絕過。在以色列被羅馬人佔領的期間,以色列甚至被更名為巴勒斯坦。如果按照國際法,如此遙遠的歷史是不能夠當做復國的依據的,但這件事情被猶太人辦成了。原因有二,一是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了殘酷的迫害,博得了國際社會廣泛的同情,二是美國的猶太人憑藉著強悍的資本對美國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進而對聯合國造成影響。


由於美籍猶太人的地位,美國對於以色列的支持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這也切實地反映到了一些美國的政策上。


在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當時實際只控制了巴勒斯坦6%土地和只佔巴勒斯坦人口1/3的猶太人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區56%的土地(約1.52萬平方公里),而已經控制了巴勒斯坦94%土地和占巴勒斯坦人口2/3的阿拉伯人僅得到43%的土地。


巴基斯坦與以色列劃分

1948年,猶太人占多數的以色列國宣告成立,這是自羅馬人滅亡古代猶太國後的第一個猶太人國家。至此猶太人的夙願達成,美籍猶太人在自己控股的摩天大樓上張貼以色列國旗大肆慶賀,但這也就促成了「阿以衝突」。


阿以戰爭(中東戰爭)從此拉開序幕,在歐美的支持和過硬的軍工實力下,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最差也是平手,還擴張了很多領土。


一些憤怒的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組成了「哈馬斯」一類的抵抗者組織(被美國和以色列視為恐怖組織)意在「收復失地」。


庫爾德人vs阿拉伯人


世界很大,有時候卻狹小的容不下一個民族的生存,凡是對於「國家」極度渴望的民族莫不是嘗盡了寄人籬下的苦頭,猶太人是這樣,庫爾德人更是這樣。


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傳是古代米底亞人的後代,兩千多年來一直都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活動,過去都過著游牧式生活,後來不斷向周邊地區擴散,目前在中東的種族人口中排名第四位。

……1918年奧斯曼土耳其戰敗,偌大的帝國瞬間面臨被瓜分的窘境,而庫爾德斯坦的建國夢卻逐漸清晰起來。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針對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合約,其中針對土耳其的是1920年8月正式簽訂的《色佛爾條約》,條約中規定庫爾德人占多數的地區,如果該地區大多數居民要求獨立便可獨立建國。無奈該條約對土耳其處置太過嚴苛,爆發了由凱末爾領導的革命,新生的土耳其國民軍在多條戰線重創協約國軍隊並迫使其重新談判,1923年7月新的《洛桑條約》取代了並未執行的《色佛爾條約》,而前者不僅對於庫爾德建國未有提及,反而將約15萬平方公里的庫爾德人聚集區劃歸伊朗,將約8萬平方公里的庫爾德人聚集區劃歸伊拉克,加上1920年劃歸敘利亞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庫爾德斯坦基本被分割在今日的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伊朗,此種狀況至今未有改觀,《色佛爾條約》是庫爾德人離建國最近的一次,此後庫爾德人分居多國,難以形成統一的力量。

《悲情的庫爾德人》

引用的文字中提到了一戰後庫爾德人建國失敗且被多個國家的國境線打散,上文已經提到過人為分裂所能產生的巨大危害。


庫爾德人聚居區

如今的庫爾德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以色列以及敘利亞。對於他們所在的國家來講,他們是一股有很強武裝力量的分裂勢力,需要時刻提防、鎮壓,他們不允許庫爾德人在身份證上寫上自己的種族,甚至不允許教授庫爾德語;而對於庫爾德人來講,自己的人數不少卻在哪裡都是少數民族,被歧視被鎮壓,這更加激起了他們想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國家的念頭……


石油經濟

古代中東擁有兩河流域,孕育出璀璨的文明,現代中東再一次得到了自然的饋贈,他的地下流淌著金子般地石油,毫無疑問石油改變了中東人的命運,無論是朝哪個方向。


根據統計數據,中東地區擁有的石油佔全世界的一半,其實美國的石油儲量也相當驚人,但由於美國保存本國石油的戰略目的,不僅不向外輸出還大量依賴進口。

不僅石油儲量豐富,中東的石油開採難度也極低,尤其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左右。


石油生產成本


這使得中東的石油具有非常強的商品化能力,中東國家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石油輸出國中的主力軍。


原油供應量

出口國出口額全球佔比沙特$268.2 billion18.5%伊拉克$84.4 billion5.8%阿聯酋$98 billion6.8%科威特$69.3 billion4.8%伊朗$41.3 billion2.8%其他$62.7 billion4.3%全部*$623.9 billion43%

數據來源


石油可以被商品化,但是石油卻不是一般的商品,無論是民生經濟還是軍事運作都離不開石油,阿拉伯人當然也明白這一點。阿拉伯人知道西方世界對於自家石油的依賴,便利用起這個特殊的「石油武器」。


早在1956第二次中東戰爭時期,阿拉伯國家為了支持埃及從英國手中收復甦伊士運河便對英法停止了石油供應,這給了英法致命一擊,同時也讓阿拉伯人嘗到了「石油武器」的威力。緊接著的第三、第四次中東戰爭以及兩伊戰爭,阿拉伯國家可以說是用這顆銀彈把歐美國家打了個遍,為了更好地利用石油武器,他們還建立起了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 OPEC,這個組織旨在避免內耗,一致對外。

人們發現,只要中東不開心,油價就會走高,油價走高,國家經濟就走低。


歐美國家怎麼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沼澤地

可以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上對於中東地區的干涉大多在瓜分奧斯曼帝國的地盤。在二戰後,再一次插手中東局勢,多半是由於中東的石油,但他們所需要的是石油作為供給他們的資源出現,而不是作為攻擊他們的武器出現。


如何讓中東國家服服帖帖的賣石油呢?上文提到阿拉伯人建立起了OPEC以避免內耗,但如果中東的內部產生衝突,一定是不能一致對外的,如果你讀了前面的文字,你的心情可能和當時的歐美人如出一轍:太容易了。


美國vs伊拉克


在1932年伊拉克獨立之後,其軍事力量一直在中東居於前列(其自稱世界第四陸軍),這於歐美希望中東保持「弱小但紛亂」的局面無利,於是在伊拉克露出兇相去欺負科威特的時候,歐美髮動了海灣戰爭狠狠地教訓了他。

不服氣的伊拉克想反過來利用歐洲與美國之間的競爭關係,改用歐元為石油結算貨幣挑戰美元的地位,終於讓美國人忍無可忍,找了個由頭引發了伊拉克戰爭,將薩達姆政權徹底消滅。


美國人卻顧此失彼,打擊伊拉克時宣稱幫助伊拉克建立民選政府,由於在伊拉克什葉派數量佔據絕對優勢,所以薩達姆下台後伊拉克成為了由什葉派控制的國家,和東邊什葉派大本營伊朗相連通成為了盟友,而伊朗被美國視為對以色列最大的威脅,這使得美國一方面拖拖拉拉地不敢從伊拉克撤軍,一方面加緊對伊朗的制裁,從此在中東問題上越陷越深。


連通的什葉派地區


世界的發展不是一個或者幾個國家能控制得了的,一旦一個底線被突破,就會有更多的底線被突破。

宗教、金錢與西化

石油為中東帶來了紛爭,但你若去問中東人痛恨石油嗎?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卡達是在沙特東部波斯灣沿岸的國家,原來這個國家的支柱產業是下波斯灣挖珍珠,卡達人為了挖珍珠在沒有潛水服的情況下潛入水底還要躲避水母和鯊魚,可以說隨時有生命危險,就這樣還被日本的養殖珍珠搶了生意。但天無絕人之路,1940年代一直向海底鑽的卡達向地底一鑽,竟發現了大量的石油,這完全地改變了卡達這個國家和國民的命運。現今卡達人的人均收入是世界第一(你沒看錯),醫療教育全免費,公民幾乎不用工作,超過了一票西歐福利國家。


像這樣被石油或者天然氣改變了命運的中東國家還有很多(尤其是沒有被歐美插手的地方),然而國家一下由貧窮變得富裕會引發尖銳的社會矛盾,這種變化給中國帶來的是窮人和富人的矛盾,而給中東帶來的是西方化與伊斯蘭原教旨的矛盾


拿著資本主義的錢卻不接受資本主義的思想,這有可能嗎?石油大多拿美元結算,那中東國家勢必拿這些錢去消費,你能阻擋男同胞買蘭博基尼還是能阻擋女同胞買LV、Parada?要是都阻擋了,政權也就被推翻了,沙特現在就陷入這樣的窘境。


實際上早在英法殖民時期西化的種子就被埋下了,現在的黎巴嫩的女孩都已經能穿著比基尼在沙灘上曬太陽了。


阿拉伯人也擔憂石油賣完後的出路,讓過慣了舒服日子的阿拉伯人再回到從事農業甚至工業都很難被接受,那想破頭皮無非是旅遊、服務、文化等第三產業,阿聯酋有意塑造迪拜這個國際都市的形象,把他定位為國際差旅中轉站。那在迪拜的便利店的顯眼位置,你要不要放置杜蕾斯呢?


當這種矛盾湧現而國家又不能解決時,就會有極端的原教旨主義者企圖用非常的手段。


恐怖主義

難以正常解決的矛盾、混亂的區域以及存在著極端意識形態的人群,中東恰好滿足了誕生恐怖組織的全部條件。


說到根本,他們的目的都是把漸漸被外來思想「帶偏」的中東國家拉回到艱苦樸素的伊斯蘭原教旨上,但在執行這一目的的同時也成為了國家之間的政治棋子。


基地組織(The Base)

基地組織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


提起恐怖組織,威名赫赫的當屬基地組織,他在2001年劫持飛機撞向了美國的世貿大廈,這一著名的911事件讓每個美國公民切實的感受到了恐慌,甚至通過了擴大政府權力、縮窄公民自由的「愛國者法案」,緊接著發動了阿富汗戰爭。

基地組織的發源地和大本營都在阿富汗,最初由本拉登創建援助阿富汗抵擋蘇聯的入侵,在這一期間他還受到美國的資助(後面還有養虎為患的故事),本·拉登不是阿富汗人,他和他創建的基地組織的成員屬於阿拉伯人(但都信仰伊斯蘭教),相當於是阿富汗人搬來的救兵。在打完戰爭後,基地組織的大部分成員就留在了阿富汗娶妻生子過日子。


但需要注意的是塔利班與基地組織並不是一回事,塔利班相當於阿富汗本地的革命軍最終奪取了政權,他們的區別是塔利班只是想美國不來干涉阿富汗事務而基地組織卻要主動招惹美國(按照拉登的自述,他對於美國的仇視是由於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但美國被基地組織惹毛後直接兵臨阿富汗,兩者在抵抗美國入侵阿富汗上又結成了同盟關係。


這場戰爭又一次把美國往中東這片沼澤地里拖了一步,從2001年到2014年,敘利亞戰爭持續了13年,這是美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戰爭,而結局是美國扶持的政府羸弱不堪,除了斬首本·拉登,基地組織仍然在世界範圍內興風作浪,塔利班也把持著敘利亞的邊境區域沒有根除,各部族自治而不聽中央號令,甚至有人認為美軍撤退之時就是其垮台之日。


伊斯蘭國(ISIS)

伊斯蘭國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


ISIS最近替代了基地組織搶佔了新聞頭條,但他的創建可以追溯至1999年,但在近幾年快速發展壯大。他們沒有做過基地組織那樣的驚天大案,但卻比基地組織更讓人聞風喪膽,他們交戰和處理俘虜時的野蠻和殘忍讓基地組織都與其劃清界限,相傳本·拉登就有一封遺書表達了堅決不與ISIS「同流合污」的態度。


說起ISIS的崛起,我們不得不回到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問題上來,美國從伊拉克的撤軍帶來了權力真空,靠賣石油掙了大錢的沙特是鐵杆遜尼派不想什葉派在伊拉克做大,便暗中資助ISIS在伊敘邊境搞點亂子。


敘利亞沒有如伊拉克一樣被美國推翻過政權,所以依舊是少數的什葉派巴沙爾·阿薩德當總統領導多數的遜尼派,在美國淡出中東後終於不可抑制地爆發了內亂,ISIS趁著敘利亞內戰混入了「敘利亞反對派」陣營帶頭在敘利亞攻城略地,得到大半土地後掉頭反攻伊拉克,由於ISIS的殘忍和伊拉克政府軍教派混雜且其中的遜尼派並不願替什葉派打仗,因此伊拉克政府幾乎是不戰而敗,還把美軍留下的精良裝備和摩蘇爾銀行的大筆美元拱手相讓。


ISIS的殘忍讓人膽寒,但所謂的恐怖分子與現代化軍隊一比也不過是戰五渣,雖然難以滅絕但把大部分版圖收復也是沒問題的,為什麼被所有國家放任?


因為沒人出馬。


我們依次分析每一個國家,你就會發現上面一連串的衝突連在一起造成了這個局面。


為什麼美國不出馬?請參見前幾次的凄涼結局。


為什麼英法不出馬?因為美國不出馬。


為什麼土耳其不出馬?他邊境有大量庫爾德人蠢蠢欲動,如果和ISIS開戰沒準會被坐收漁翁之利。


為什麼伊朗不出馬?能打擊遜尼派,伊朗想出馬,但美國不讓,萬一你跟我談條件發展和武器怎麼辦?萬一西行進兵打ISIS的時候順手把伊拉克佔領了再逼宮親兒子以色列怎麼辦?


為什麼沙特不出馬?沙特是遜尼派,雖然對於自己一手養大ISIS感到愧疚但實際上巴不得什葉派被攪亂,他安安靜靜地賣石油。


那現在有誰出馬了?


沒有國家的庫爾德人。


他們一是就在ISIS入侵的地區不打也不行,二是想通過打敗ISIS獲得國際(尤其是美國)的認可,現在憑藉著美國的物資和空軍支援在一線與ISIS作戰,連女人也加入了軍團,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建國。


最新消息:就在2015年11月21日,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就法國提出的一份打擊「伊斯蘭國」(ISIS)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以15票贊成一致通過該決議,促請有能力的會員國根據國際法,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受「伊斯蘭國」控制的領士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特別防止和打擊「伊斯蘭國」(ISIS)和「勝利陣線」的恐怖主義行為,摧毀它們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相當多的地方建立的庇護所。


美國這一回拉上了他的小夥伴們,我們拭目以待。


尾巴

斷斷續續的一周時間,我不知不覺地寫了人生寫過的最長的文章,在這個過程中我梳理了中東的歷史、地理和宗教,中東的衝突和造成衝突的因素盤根錯節,我盡量按照一個前因後果的順序敘述,希望你能看的明白。當然作為一介碼農,難免有錯漏和偏激之處,如果你捉到其中的bug,請務必指教。


感謝知乎用戶:羅曉川李昊田冷哲


感謝被我引用的維基、文章、書籍、數據、圖表的作者。


我們熱愛和平,我們熱愛一切一切的美好,人類的歷史上不斷充斥著種族、文明、宗教的衝突,但美國的國父們、聖雄甘地等政治大師也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不能調和,比起槍炮和石油,妥協,才是最好的武器。


我在微博:@閱讀星

我在知乎:馮雨

我在微信:feng1234yu (非公眾號)


中東這種對內分裂而對外過於開放的地緣狀況不光是形狀上,在地緣潛力上也同樣(在古代主要是食物生產力)。首先兩河流域的地緣潛力對周邊區域並沒有絕對優勢,這使得該地區不得不始終處於一種被保護的組合狀態,如波斯+兩河(波斯帝國)、阿拉伯+兩河(阿拉伯帝國)、土耳其+兩河(奧斯曼帝國)。而當羅馬帝國崛起後,地中海地區的地緣潛力已經可以與中東地區相抗衡,這導致中東地區的分裂,土耳其、埃及、巴勒斯坦地區從此為波斯-阿拉伯世界和地中海世界所共享,雙方在這個過渡地帶反覆爭奪。

而在古代的東亞地區,中國的地緣潛力對周邊無疑具有壓倒性優勢,政治格局和政治世界觀很大程度是地緣上的反映,中央之國的制度、文化與想像也是基於其在東亞這一相對封閉環境中地緣上的核心地位。這種長期而堅固的政治體也同樣經受住了近代以來西方民族國家的衝擊,並迅速吸收民族主義來重建對這一完整地緣板塊的完整想像。

中東無疑就不這麼幸運了,我們在前兩期一直探討的ISIS,位於伊拉克與敘利亞交界處,也就是新月沃地中間那一段,這塊地區的歷史表明了:

一個地緣潛力不足而缺乏保護的核心地區,一個被夾在兩方或多方勢力之間的地區,戰亂是多麼的頻繁,以至其幾乎被歷史上所有主要帝國染指過(沒有中國)。

回到當前的中東格局,事實上這是近代歷史的綜合產物,對於當地來說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奧斯曼帝國的解體,以及諸西方國家對這一地區的控制。

奧斯曼帝國解體徹底釋放了地區間的分裂格局,西方國家的介入則加劇這一狀況並使其更難解決。


由於奧斯曼帝國解體本身就是在歐洲列強重重干預之下的結果。所以解體後各政治體的邊界劃分與當地民族、宗教分區的實情並不完全符合,而解體後大片所謂英法託管地的地區在獨立的過程中的邊界劃分更是有很多帝國間交易的成分,這都為之後地區間的民族與宗教衝突埋下隱患。

而在從一戰到二戰、冷戰、當代這段時間內,在不同時期,干預這一地區的主要外部強國也不同,當地國家應對的方式也不同,使局面進一步複雜化。


如這一地區的宗教格局,已不止是以伊朗和沙特為首的什葉派和遜尼派之爭,又加入了相對世俗化的土耳其和庫爾德人、猶太教的以色列,以及什葉派遜尼派關係複雜的伊拉克和敘利亞。

而當地政權的外援也各不相同,沙特、以色列傾向美國、敘利亞政府傾向俄國、土耳其傾向北約,以及獨立性較強的伊朗和庫爾德人。


這一複雜情況下各國的目的,以及與ISIS的利害關係也不同,對沙特來說,ISIS可以幫助打擊其什葉派對手;對土耳其來說,ISIS只要不威脅土耳其領土,反而能幫助其削弱庫爾德人勢力;伊朗則很希望參與對ISIS的戰鬥,並藉機擴張什葉派在伊拉克的勢力;對俄國則要力保其在該地區唯一盟友-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生存。

ISIS就在各方策略的夾縫中成長起來,要多久才能消滅ISIS、由誰來消滅,也要視各方下一步做法而定。

但即使解決掉ISIS,但該地區內各方勢力相互交纏敵對的格局不變,和平依然不會降臨。

歡迎關注本觀察團

推薦給你的朋友們

(⊙v⊙)


地球觀察團

ID:diqiuguanchatuan


http://weixin.qq.com/r/BTr95TzEhmH5rXiG928X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概列舉一下吧
1,石油資源豐富。各大國為了石油資源不斷挑起衝突
2,宗教信仰錯綜複雜。穆斯林、基督徒、猶太教徒之間的衝突不用我再列舉了吧
3,貧富差距大。都是石油國家,伊朗和伊拉克對比下阿聯酋和沙特,就能明白了
4,水少。很多國家就指望著一兩條河流里的水過活,跟上下游控制水資源的國家肯定衝突不斷
5,地理位置重要。高中時期學的」兩洋三洲五海「還記得吧?
6,獨裁與民主。中東地區很多國家在二戰後獨立,但是依然是獨裁者統治,很容易因為獨裁者的個人感情或是政變等因素而發生衝突
7,人口複雜。猶太人、閃族人、庫爾德人、突厥人、波斯人等等語言、宗教信仰、生活習慣都截然不同的民族混雜,必然衝突不斷。


很抱歉這麼久了才看到這個邀請,謝謝張學長相邀。

樓上有一些對中東亂局的討論,我認為都說得有一定道理。但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理當從下列幾個層面去看。

首先,任何一個地區需要穩定,他都應當有妥恰的力量來充盈其空間。在二戰後紛紛獨立的中東各國,因為二戰,乃至更久遠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東方問題」),一直都不是足夠充盈的。一方面,是他們本土的力量從來沒有直接充盈,或較充盈。另一方面,若他們被一個絕對的外來力量主導,但雖然會過得很壓抑,但不至於亂局不斷。問題在於,中東不存在絕對的外來力量,雖然二十世紀以來,是英法的影響,逐步讓位給美蘇,尤其是美國。但時至今日,都不能說美國具有絕對的影響力,而只能說有最大的影響力罷了。在冷戰時期,美蘇在中東互相角力。哪怕是今日,也有敘利亞、伊朗、乃至黎巴嫩真主黨這樣的勢力存在。因此,這些力量為了避免自己短兵相接,自然是要拉開一定距離的。因而,存在部分空間是力量與力量間的「灰色地帶」或「緩衝地帶」。所以,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外來力量多樣、本土力量複雜,而空間不但沒有被充盈,而且還被割裂成好多塊的局面。

但如果僅僅是割裂,還不止如此。有部分地區互相敵視很久,也存在部分緩衝地帶,但也僅是緊張而沒有動亂。好比印巴或朝韓一樣,隨時都可能動亂,但動亂卻非常態。因而,中東的亂局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他們互相交錯的影響。試舉宗教為一例:伊拉克是什葉派歷史上的大本營,庫法、卡爾巴拉等什葉派聖地皆在該國。但伊拉克本身擁有一定數量的基督徒,而且其執政黨阿拉伯復興黨(跟敘利亞的一個名字,實則是同源,這事攤開來說就有些複雜了,略過不表)及統治者(一直到薩達姆)都是遜尼派。反過來,敘利亞穆斯林中遜尼派為主,但統治家族阿薩德卻是阿拉維派(什葉派的一個分支)。與此同時,什葉派如今真正的大本營卻是伊朗這個歷史上以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為主的國家,更不用說巴列維王朝和霍梅尼的伊斯蘭革命(伊斯蘭主義)之間的破事了。光是相對好理解、浮在表面的宗教就已經這樣了(許多人覺得宗教複雜,主要是各種奇怪的名字、淵源和教義罷了,在研究國際關係或地區安全上,教義基本可以忽略,其他讀幾本書大概就差不多了)。可想而知,家族、水資源分布、石油資源分布、殖民地遺留、教長式君主國與強人共和制,等等,會給中東帶來多少千絲萬縷的影響。

最後要講的是,動亂是動亂了,但不見得一定就會訴諸武力。而中東之所以容易訴諸武力,除了猶太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等都有「尚武」或「不憚於鬥爭」的傳統以外,還有就是高度的政治不互信(上文分析了原因,不互信首先來源於不理解)和非政府武裝積極活動而來的。譬如,黎巴嫩真主黨這樣的武裝,不但在15年的黎巴嫩內戰中打下了赫赫威名,更是在今天都保留著自己的武裝力量。至於哈馬斯(雖然我對他們的確有好感),直到跟法塔赫真正搞在一起後,都可以算是某種意義上的非政府武裝。這些不容小覷的「游兵散勇」,實則引發了不少執政者的擔憂,而這些力量本身其實在使用武力時的顧慮更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強制力約束他們,無論是國際法層面的,還是直接的打擊層面的。因而循環往複,得一昔之安寧也不易了。

這些都是一些淺見,萬望賜教。


因為中東人民有著生死看淡不服就乾的優良文化。換句話說就是:武德比較充沛。

中東這個地區祖先崇拜情結很淡,斷子絕孫不算什麼事,文化比較鼓勵人去拿性命換富貴。也就是說,老百姓稍微有個由頭就能亂起來,而掌權者不殺到人頭滾滾根本鎮不住。而在這種博弈中,無論是君還是民,不把對立面欺負到死是不會罷休也不能罷休的,退讓只會導致對方認為軟弱可欺。

中東那種以主之名,不服就乾的文化。鍋都不能全甩給伊斯蘭,因為在前伊斯蘭時代中東也是這種文化。
或者說,是中東造就了伊斯蘭,而不是伊斯蘭造就了中東。沒有聖戰邏輯的宗教,在中東壓根就不會有人信。

中東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亂
從蘇美爾算起,五千年來中東地區幾乎沒有一年太平過。這導致中東文化是極不鼓勵長期投資策略的。因為:
——不管你再勤勞,產業大概率是傳不下去的。
——不管你再苟活於亂世,大概率還是會斷子絕孫的。
——不管你有了錢有了權之後再怎麼慎用,下一代多半是難守住的。

在中東這樣一個洪水滔天了幾千年的地方。主流價值觀是什麼?就是管他死後洪水滔天。。。。。。
中東人完美的一生是什麼?就是拿性命換富貴,然後去驕奢淫逸,這才是中東價值觀里的的人生正道。一千零一夜,不就是這種故事的集合嗎?卡扎菲薩達姆在東亞文化的視角里是悲劇,在中東文化里是楷模。。。。。。。

中東這種文化下,戰爭和動亂的閾值低的難以想像,因為在他們看來一言不合就開砍才是好人。到最後就演化成了有理由要砍,沒理由也要砍,有外戰打外戰,沒外戰打內戰。

這能和平嗎?


1.錯綜複雜的宗教關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起源地都是中東地區。
2.錯綜複雜的宗教內部關係,主要指什葉派和遜尼派。
3.錯綜複雜的民族關係,大大小小數十個民族擠在一起,有少數派當政的,有少數民族要求獨立的。
4.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這裡專指水資源和石油資源。
5.錯綜複雜的文化關係,中東地區是東西方文化,伊斯蘭與基督文化交匯融合碰撞的地區。
6.錯綜複雜的歷史關係,中東各國歷史上或為一國,或為聯姻,或為奧斯曼附庸,殖民時代又附屬各個西方大國。
7.錯綜複雜的地緣關係,作為歐亞非連接點,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最遠自法老時期就戰爭連綿,最近的則是美蘇推手,以及目前蘇聯解體後留下的權利真空下米國的動作。(中東地區傳統的親蘇國家這幾年被米國搞了個遍。)
8.錯綜複雜的政治體制,中東各國,有伊朗這種政教一體國家,有沙烏地阿拉伯這種傳統君主制國家,有敘利亞這種家族政治國家,有阿聯酋這種酋長制「國家」,有伊拉克(米國人搞得)民主制度國家。狹小的空間里有這麼多政治體制,想想世界這麼大,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鬧得。。。。
9.中東人民多豪傑,游牧民族(這種沙漠地區游牧民族的競爭更加殘酷)出身的中東人民骨子裡留著戰鬥種族的血液,不亞於俄羅斯人。


我總結一下,這兩天看的中東局勢,有幾個突出主要矛盾:
1.美在中東還沒搞定產油的伊朗(因其扶持的伊朗前世俗國王巴列維被什葉派推翻,加上伊核借口),故伊朗親俄,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親伊親俄(當年以俄現海外唯一軍港塔爾圖斯港換取蘇聯扶持阿薩德政權,且與伊朗同為什葉派),故美歐親敘反政府,俄美歐在中東的勢力有政治矛盾(中東是亞非歐中間三洲五海四戰之地,各方向勢力擴張必經之路,歷史上從沒太平過,中國一帶一路也必經)
2.統一過中東數百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戰後崩潰逐漸分裂成40多個國家,二戰英法殖民也撤離後,權力真空後各新派勢力尚未達成平衡,美撤軍後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也同理各派尚未平衡成恐怖溫床
3.中東石油儲量佔世界大半,左右油價,中東產油國如歐派克組織的限產提價策略與世界各大國對石油需求有供求矛盾,俄則希望中東提價以保持自身石油不貶值,若50年後可控核聚變普及此局勢可能大幅改變
4.原住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及阿拉伯世界和二戰後千年流浪回歸在亞非連續的阿拉伯世界正中間(和三教聖地)強行建國的以色列猶太人有領土矛盾,美因曾幫助建國、平衡中東、國內猶太財團、現代開化等原因與以接近
5.沙特(阿拉伯人)為主的遜尼派和伊朗(波斯人)為主的什葉派有宗教矛盾,根源是歷史上被阿拉伯人統治的文明程度更高的波斯人被迫信伊斯蘭教時為保民族文化獨立找借口在宗教上分山頭,繼續細分目前伊斯蘭教派至少有70多個,教派鬥爭也是政權利用來標榜自身的,涉及教派鬥爭的還有敘利亞、伊拉克、葉門、阿富汗等
6.想獨立建國又受壓制對待的中東第四大民族庫爾德人分布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和當地主要民族及政府有民族/民主矛盾,中東民族眾多,其他同類訴求還有亞述、腓尼基、亞美尼亞、法老等民族主義,IS現主攻庫爾德正因各方欲削弱庫而不管
7.衝突混亂加貧困落後(尤其美撤軍地區)加排他宗教漏洞加一定民意和外部滋養,滋生極端恐怖主義(類似髒亂加虛弱加基因漏洞加內外養份滋生癌症),ISIS和所有人有矛盾(癌擴散),尤其是武力矛盾,事逼,其他從事過恐怖活動的組織包括各地基地組織、加沙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埃及聖戰組織等
8.各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現代化民主化風潮加上西方煽動與中東國家尚未完全走出封建的假民主/僵化獨裁/君主制/部落制等有體制矛盾,如阿拉伯之春,其中伊斯蘭教在鞏固統治中的作用類似封建時期的儒家思想(也類似於部分人看到改開腐敗後呼籲回歸毛時代),同時各政府與各類民眾還可能有民族、教派、經濟、人權等矛盾
9.歐美的基督世俗文化+民主政治+全球化價值觀+後殖民主義與伊斯蘭文化+政教合一+宗教/人口擴張+封建排他主義,有文明/時代矛盾,包括歐洲內部穆斯林與環境不適應的矛盾
10.要把從伊拉克到摩洛哥的阿拉伯世界都統一的埃及為代表的泛阿拉伯主義和各地本土化統治者的矛盾,類似的有土耳其代表的泛突厥主義、各種泛伊斯蘭主義(IS也算其一)
11.敘利亞難民對歐洲生活的影響
12.然後敵人的敵人可能是朋友,敵人的朋友可能是敵人,朋友的敵人可能是敵人,朋友的朋友可能是朋友,這四條還能相互消長疊加
13.加上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啟圖或擔憂
14.加上控制、扶植、利用、背叛和陽奉陰違
15.加上近慮與遠憂的舉棋不定
12-15衍生出無數次級矛盾、盟友和敵友疊加態
以上每一條都可以大書特書,而又都只是問題的一個側面,就不展開了
中東問題就是以上這些矛盾相互震蕩疊加的複雜現象
若還有沒提到的重要矛盾,請在評論區留言


中東的特點是敵人的敵人通常也是敵人 而不是朋友


對中東常見的誤解 . 不要把所有你認為西亞不好傳統習俗都歸結於伊斯蘭教。 蒙面戴頭巾在伊斯蘭教前羅馬帝國波斯帝國時期的新月地帶埃及就有,基督教猶太教也有,而且基督教經文提到女子要蒙頭。不過現在歐洲世俗化後女子就可以穿著暴露了。傳統基督教也是不能穿著暴露的。伊斯蘭教也只提到女子不可穿著暴露。黑袍是傳統習俗發展而來一種服飾。還有中東很多習俗伊斯蘭教沒提到的。http://tieba.baidu.com/p/4959669003?share=9105amp;fr=shareamp;see_lz=0

.圖片這是歐洲中世紀宮廷服飾cos

伊斯蘭教前敘利亞女子雕像

中東傳統服飾不是只有黑袍和白袍,目前只有沙特阿聯酋大多這麼穿。只知道黑袍和白袍可能本身起源於偏見?

中東傳統服飾大多色彩豐富。

阿曼傳統服飾

伊拉克傳統服飾

各國服飾

巴勒斯坦傳統服飾

伊朗的

阿富汗的

伊朗

阿曼

約旦

古畫上的男子傳統服飾

1.巴比倫古埃及腓尼基人已經滅亡了?現在是阿拉伯人後代? 阿拉伯概念其實非常模糊。一般主要這樣劃分: 阿拉伯分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阿拉伯指原始阿拉伯也是阿拉伯半島地區民族。6.7世紀之前阿拉伯指阿拉伯半島地區民族,包括約旦當時也稱納巴泰人,比如羅馬有個阿拉伯行省和阿拉伯皇帝其實指今約旦。當時羅馬也有個來自今西亞黎巴嫩皇帝,但是當時不會稱作阿拉伯。


廣義阿拉伯也稱泛阿拉伯僅指以阿拉伯語為母語的民族。這不是一個血統區分的民族,比如摩洛哥阿拉伯人Y染色體主體是E,而沙特人確是J1為主。顯示他們有不同的父系祖先。

大概7世紀時期,來自阿拉伯半島麥加的民族征服現在西亞北非大部分領土建立阿拉伯帝國,但是阿拉伯沒有屠殺原住民,更沒有大規模移民西亞北非其它地區。早期的阿拉伯指來自早期阿拉伯半島的人。但是後期阿拉伯把阿拉伯語定做官方語言。而當時敘利亞埃及北非兩河流域的伊拉克等地住著很多閃含語族的人,比如古巴比倫人,各埃及腓尼基迦南等。而阿拉伯人也是屬於閃含語族,所以語言接近導致他們很快被阿拉伯語言同化。不過同化不徹底,各地區方言差異挺大,比如埃及方語保留不少古埃及語特徵。不過伊朗阿富汗不屬於閃含語族所以沒有同化。所以泛阿拉伯不是真正阿拉伯人只是以阿拉伯語為母語的閃含各民族統稱。 泛阿拉伯僅指以阿拉伯語為母語的閃含語族各民族的統稱。伊拉克稱自己是阿拉伯人不代表不認同自己早期的祖先,比如伊拉克經常吹噓自己是巴比倫帝國之子。我們看到說科普特人認為是古埃及後代,其實埃及穆斯林也認為自己是古埃及後人。

還有四大文明古國更多是吹噓成分,最早原型是西方是有四大文明起源地指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在今巴基斯坦),黃河流域。但是更多強調指原生文明和對世界的影響。四大文明古國中文維基提到這只是在漢語地區流行的說法,具有爭議性。英文維基沒有「四大文明古國」,只有 cradle of civilization 即四大文明搖籃。而且並沒有提到其它三大文明已經滅亡。現在天文學,醫學,科技,文字,數學,建築,農業等都是起源於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新月地帶文明。比如最早勾股定理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希臘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其實只是埃及幾何學的集合本。一年劃分為12個月360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一分鐘為60秒;以7天為一星期制度,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會解一元二次方程,圓周分為360度等大多起源於美索不達米。字母也是腓尼基人外在埃及和巴比倫文字基礎上發明的。事實上古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埃及只是不斷變換統治者而已。受外來民族統治殖民而已。且少數外來統治者沒有多少影響當地的血統。中國秦統一黃河流域,難道也滅亡?更何況元清等外來統治?

2.

人們以為中東都是在沙漠中騎著駱駝游牧?

狹義阿拉伯指原始阿拉伯也是阿拉伯半島沙特阿聯酋地區是傳統游牧民族為主的。但是西亞伊拉克埃及敘利亞這些新月地帶地區是農業起源地,世界最早有相應規模的農業村莊被認為是約旦河谷地區(今巴勒斯坦約旦附近)。這些地區就以農業為主,所以6.7世紀後游牧的阿拉伯人被特稱作貝都因人。包括猶太人建立以色列時期也是農業為主。中東文明中心一直是新月地帶埃及小亞農業文明為主。只知道游牧有貶低他們文明嫌疑。

埃及、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農業高度發達的地區,城市發展水平與羅馬帝國其他地區相比也較高。是黎凡特和埃及是羅馬帝國主要稅收和糧食產出地區,埃及名為羅馬的糧倉,羅馬糧食的主要來源就是埃及。

阿拉伯帝國收入都是來自農業

3.

中東≠阿拉伯世界≠伊斯蘭世界

伊斯蘭世界

圖為世界各國穆斯林人口

2010年估計,印度尼西亞是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佔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2.7% , [ 2 ]其次是巴基斯坦( 11.0 )、孟加拉國( 9.2% )和埃及( 4.9%)。[ 30 ]只有約20%的世界穆斯林生活在中東和北非。印度雖然不是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但由於印度人口非常多,其中穆斯林有176,200,000。世界穆斯林人口排第二。

中東基督徒

很多人誤把基督教起源於歐洲。其實基督教起源於西亞黎凡特,中東的基督徒不是十字軍也不是歐洲殖民產物。基督教經西亞傳入歐洲,西亞基督教歷史總被無視。基督教曾經在敘利亞埃及北非巴勒斯坦伊拉克葉門只是主流宗教。他們採用阿拉米文作宗教祈禱,這是種西亞曾經流行語言,也是耶穌說的語言。歐洲採用希臘文和拉丁文。基督教的派別眾多,西亞北非的基督教派不同於拜占庭歐洲地區。拜占庭經常迫害不同於他們的異端的基督教。

7世紀穆斯林征服後,由於對穆斯林可以少交稅,所以越來越多選擇改信伊斯蘭教。

不過西亞埃及伊斯蘭化占多數是經歷幾百年的時間同化。比如看到說埃及在11世紀基督徒仍然佔一半左右。中東在20世紀初大約保留20%左右基督徒。主要集中在黎凡特埃及地區。不過自19世紀開始,他們後來大多移民海外,目前海外,特別是美洲,西亞北非人主要以基督徒為主。現在中東大約只有10%左右基督徒。西亞基督徒和穆斯林一樣稱呼上帝為「安拉」。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人是個非常模糊概念,阿拉伯人概念直到20世紀才正式確立。廣義阿拉伯人主要指以阿拉伯語為母語民族,它不是種族劃分。目前阿拉伯聯盟有22個阿拉伯國家。其中11個分布在西亞,5個分布在北非。5個分布在黑非洲屬於黑人國家!而伊朗阿富汗土耳其並不是阿拉伯國家!圖為「阿拉伯」世界人口密度,這圖少了黑人「阿拉伯」國家科羅摩

4.

波斯帝國不等於伊朗,羅馬帝國不等於歐洲

事實上波斯帝國更多是整個中東的綜合而不是單單伊朗。同樣道理羅馬帝國也不知等於羅馬而是整個環地中海文明的綜合。波斯一詞最早來自兩河流域亞述人對他們稱呼,邊緣意思,波斯原本是兩河文明輻射下一個邊緣文明,位於伊朗西南部,兩河流域東南部地區。波斯帝國指波斯人建立的帝國。波斯人通過武力征服比他們先進的當時世界文明中心兩河流域新月沃土埃及和小亞細亞等地。但是事實上只是少數波斯人統治大多數不同民族的國家。這個過程好比落後的元清征服中原。我們也不能把清朝的文明發展都歸結於滿族人。波斯文明不過是靠佔領東地中海文明吃東地中海文明財富來的罷了。波斯文明等於東地中海新月地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小亞細亞文明的綜合而不是伊朗文明!相反伊朗高原古代人煙稀少,比較落後。而波斯人扮演的角色就是周邊落後地區的強盜通過武力掠奪這些地區先進地區的文明。類似中國蒙古和清朝。

左邊綠色的是羅馬帝國的版圖

羅馬帝國人均收入,這圖黎凡特土地有點小。但是黎凡特收入是羅馬最高地區之一。圖也缺少英國,不過英國應該不會比法國高。

這是東羅馬(拜占庭的),這期土地大多是西亞北非地區了。

把羅馬帝國等於歐洲,可能是歐洲白人中心主義造成的。把羅馬拜占庭貢獻等於歐洲貢獻,等於希臘羅馬歐洲人貢獻成果。其實馬其頓希臘和拉丁羅馬對埃及新月地帶徵服就是類似元清蠻族對先進地區的征服。蠻族落後尚武。對先進地區嚮往。來自沙特麥加的阿拉伯也是吧。埃及和新月地帶之前早就有比希臘義大利更加發達先進文明。事實上羅馬帝國包括西亞和埃及。最富裕地方是埃及省和敘利亞行省,小亞細亞省。西亞北非是羅馬帝國 糧食 稅收重要地區。羅馬帝國文明很多來自亞非文明產物而不是歐洲。正如基督教經常看到起源於羅馬,其實起源於羅馬帝國的西亞地區。修道院制度還是來自埃及。 經常提到阿拉伯帝國翻譯保存「希臘羅馬書籍」,繼承希臘羅馬文明,事實上阿拉伯人翻譯的所謂「希臘資料」基本來自埃及和敘利亞。可能以希臘之名寫的埃及敘利亞科技書籍阿拉伯人翻譯的所謂「希臘資料」基本來自埃及和敘利亞。可能以希臘之名寫的埃及敘利亞科技書籍。由於羅馬帝國經濟收入和文化主要東部西亞埃及一帶,在西羅馬失去東部富裕地區,出現了有名的中世紀「黑暗時代」,所有希臘羅馬文明著作也被沒有了。所以才需要翻譯阿拉伯文書籍和東羅馬書籍才知道「希臘羅馬」書籍。

6.

中東都是戰亂? 只有局部地區,目前就知道敘利亞伊拉克北部葉門阿富汗南部比較亂,其它埃及沙特阿聯酋約旦土耳其伊朗科威特阿曼巴林黎巴嫩大多並沒有戰亂。其實以色列也是很安全的,巴勒斯坦應該也差不多。由於媒體只播他們戰爭所以造成戰亂感覺而已。比如敘利亞戰爭之前沒人知道它。

7.穆斯林大多喜歡1515?

8

9.以色列猶太人不是都是來自歐洲,有一半來自西亞北非中亞地區。創建於 2017-05-18作者保留權利創建於 2017-05-07作者保留權利創建於 2017-05-18作者保留權利

創建於 2017-05-18作者保留權利


中東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一、對世界而言,不是好事情。

美國從來都是政治流氓,美國的這一手叫以退為進,一石三鳥,一是為奧巴馬贏得了虛名,二是為美國從中東撤軍鋪平了道路,三是打亂中國期望溫水煮青蛙的接盤方案。

對於美國而言,總言之,言總之,我不管了。造成了一個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權力真空必然引起群雄逐鹿,就像當年奧斯曼帝國退出巴爾幹半島一樣,誘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而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等雙方打的兩敗俱傷,他出面收拾殘局,這就是美國的戰爭經濟學。

第一次、第二次巴爾幹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是怎樣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二、對於中國而言,不是好事情。

首先講中國外交面臨很多困難,中東困局只是其中一個。

我們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美國頁岩氣革命完成,甚至開始出口頁岩氣和原油,中國的反腐,取得成績很大,但能源市場的需求是血流成河,中國還在蹣跚躊躇,這個時候美國突然抽身,中國則要直面選邊站的問題。

1、歷史遺留問題。中國對待中東的態度就是實用主義,造成這一外交困局的原因是美國是中東事務的排頭兵,誰打槍,也不會瞄準中國。而美國退出中東事務,直接導致大家都往後站,可中國是原油第一進口大國,在中東有絕對利益訴求,中國不能往後站。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還有以色列,手裡都有戰爭資源,中國選那邊站是個大問題。

2、沙特的態度。沙特已經看出來了,所以早動手,先滅自己後路的什葉派國家,率先拉開戰爭的序幕。美國的態度很曖昧,反正美國不用石油了,打全面戰爭才好。

3、土耳其的態度。土耳其是中東唯一有軍事實力能收拾殘局的人,以色列人太少,伊朗是少數派,沙特還是封建君主制,不堪大用。但土耳其國父,明確表明土耳其對其他穆斯林兄弟沒有義務,還是各自過各自的日子好了。土耳其心裡想,我管你們的時候,你們一個個起義反抗,現在你們胡砍,我也只看熱鬧。

4、埃及模式。據說埃及也是中東的政治大國,雖然一直扮演打醬油的角色,但也不失為一種政治平衡的力量,結果沙特提前下手,搞掉了埃及。沙特為了建立自己的北方防禦工程,先是花三十億推翻了埃及前政府,又花150億推翻了埃及第一屆民選政府,有錢就是好啊。問題來了,沙特的戰略定位是什麼?戰略目的是什麼?想走多遠?

5、伊朗模式。誰統一誰?宗教的價值觀不同,世俗社會的價值觀也不同,這群人根本走不到一起。伊朗為什麼這個時候突然鬆口了?要知道狼這個東西,咬住就不會鬆口,怎麼一狼突然鬆口了呢?因為伊朗發現了新的獵物,原來面目可憎的美帝,立刻就和善可親了。

6、庫爾德人的崛起。大家都知道一個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隨著戰爭,中東就是火藥桶,庫爾德就是導火索。周邊的這些國家養了一大群既得利益者,而庫爾德人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中國不是有句話叫:快點打,打完了我們好建設,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7、美國抽身。

美國看了這麼多年,終於看明白了,文化和價值輸出再好也是夜校,怎麼的也不如古蘭經的頌唱。面對一群有思想的人,根本沒有辦法給他們洗腦,所以美國在頁岩氣革命完成以後,開始準備捲鋪蓋走人了。

7、接盤俠。所以說,中東的戰爭不是趨向穩定,而是剛剛開始。擊鼓傳花,誰來接盤?當然是中國。

我天朝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枕戈待旦。

為了一切石油,為了石油的一切,一切為了石油。

中國人有一個理想,那就是天下大同。

我們不是爭世界第一,而是我們失去的榮譽,就一定要拿回來。

========================這是分割線========================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準備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這一天。

中國必然會參加朝鮮戰爭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感謝大家的回答,最近我再準備做個伊斯蘭之亂和中國普通人有多大關係的系列。看了大家回答,有些問題想探討下,希望有機會一起交流

1. 為什麼中東的歐佩克海灣六國一直非常和平,並且和西方尤其美國關係很好,還提供軍事基地。按照宗教,石油,對以色列的仇恨等等,不應該啊?應該一致對外才是,或者是說遜尼派對於什葉派的仇恨已經超過了對於西方的意識形態的仇恨?

2. 為什麼伊朗是最痛恨以色列的?和什葉派的教義有關嗎?還是其他原因,按照地理位置,伊朗是主流伊斯蘭國家裡離以色列最遠的。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才是最近的。

3.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ISIS的恐怖襲擊針對歐洲,而在美國很少有ISIS的襲擊,並且德國也遭殃了,當年瓜分敘利亞和伊拉克是英法乾的事,德國是戰敗國,不關德國的事啊。

4.您的文中沒有提到俄羅斯插手中東事務的前因後果,最近俄羅斯也忙活的很積極,能否談談您的看法。

5.您怎麼看待土耳其對於近些年敘利亞和伊拉克事務的插手?之前很少看到土耳其去關心中東事務,可能是因為土耳其已經是一個世俗的伊斯蘭國家,並且積極靠近北約和歐洲。是否因為土耳其擔心庫爾德人這次打贏了可以成立國家,很有可能造成他們境內庫爾度人地區鬧革命獨立出去,分裂國土,才不得已插手?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6.為什麼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已經知道中東是個大沼澤,並且已經開始後悔的時候,還要去打利比亞,弄死卡扎菲? 當然打利比亞似乎是法國人更起勁一些,美國沒有出動陸軍。

7.薩達姆當年為什麼腦子一熱要去打伊朗和科威特,尤其是打科威特,科威特是遜尼派國家,同時又給伊拉克貸款打仗。不明白為什麼薩達姆會出兵科威特。


首先是基督教和綠教的矛盾,以色列vs全中東。
之後是綠教派別之爭,主流是遜尼派vs什葉派,新興是瓦哈比派vs全世界。
在之後是種族,庫爾德人vs阿拉伯人,波斯人vs阿拉伯人。
也存在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不過很短暫,共產主義vs資本主義。現在雖然蘇聯沒了但是矛盾還存在。
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其一是政教合一vs世俗化,其代表為土耳其vs全伊斯蘭國家。之後是君主制獨裁vs現代政體,沙特科威特巴林vs共和制的其他國家。也存在其他小分支,伊朗vs除土耳其外全伊斯蘭國家。
中東的背後,俄羅斯vs美國,中國vs美國,歐洲vs俄羅斯,中國vs歐洲,美國vs歐洲。
不過最重要的是,穆斯林vs想活著的卡菲勒。
這很清真。


為了不砸破自家的瓶瓶罐罐,總要找個別的地方打架嘛。當年鄧小平把帶著核彈頭的東風導彈賣給沙特的時候肯定也是這麼想的。


因為缺水


看了大神們的說法,想像一下。蒙古割給蘇聯,蘇聯支持漢族統治蒙古族。華北割給美國,美國支持蒙古族統治漢族。能不亂?


中東人衝動好戰 為列強所立國家無歷史依託致過度自由 宗教派系雜混於各中東國家


等你家有錢了 也會天天干架的


首先

石油,石油,石油。一定被大國關注。

其次

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卻不是民族國家。太容易被干預。


推薦閱讀:

當年沙特為什麼願意花35億美元買東風3?
為什麼葉門這個國家既窮又戰亂?
高達00中的中東國家是否有真實映射?
這張圖的出處、圖上的文字是什麼?
中國為什麼不打擊ISIS?

TAG:政治 | 國際政治 | 地緣政治 | 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