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是如何產生的?如何避免?
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羅素
懷有各種各樣愚蠢的見識乃是人類的通病。要想避免這種通病,並不需要超人的天才。下面提供的幾項簡單原則,雖然不能保證你不犯任何錯誤,卻可以保證你避免一些可笑的錯誤。
如果一個問題但憑觀察就可以解決的話,就請您親自觀察一番。亞里士多德誤以為婦女牙齒的數目比男人少。這種錯誤,他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且辦法很簡單。他只消請他的夫人把嘴張開親自數一數就行了。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原因是他自以為是。自以為知道而實際上自己並不知道;這是我們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種致命錯誤。我自己就以為刺蝟好吃油蟲,理由無非是我聽人這麼講過;但是如果我真的要動手動腳寫一部介紹刺蝟習性的著作,我就不應該妄下斷語,除非我親自看見一隻刺蝟享用這種並不可口的美餐。然而亞里士多德卻不夠謹慎。古代和中古時代的著作家談起麒麟和火蛇來頭頭是道;但是他們當中的誰也沒有覺得,既然如此自己從未見過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必須避免武斷。
許多事情不那麼容易用經驗加以檢驗。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在許多這類事情上有頗為激烈的主張,也有一些辦法可以幫你認識自己的偏見。如果你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就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如果某個人硬要說2加2等於5,或者說冰島位於赤道,你就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除非你自己對數學和地理也是這樣無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動搖了你的相反的見解。最激烈的爭論是關於雙方都提不出充分證據的那些問題的爭論。迫害見於神學領域而不見於數學領域,因為數學問題是知識問題,而神學問題則僅是見解問題。所以,不論什麼時候,只要發現自己對不同的意見發起火來,你就要小心,因為一經檢查,你大概就會發現,你的信念並沒有充分證據。
擺脫某些武斷看法的一種好辦法就是設法了解一下與你所在的社會圈子不同的人們所持有的種種看法。我覺得這對削弱狹隘偏見的強烈程度很有好處。如果你無法外出旅行,也要設法和一些持不同見解的人們有些交往,或者閱讀一種和你政見不同的報紙。如果這些人和這種報紙在你看來是瘋狂的、乖張的、甚至是可惡的,那麼你不應該忘記在人家看來你也是這樣。雙方的這種看法可能都是對的,但不可能都是錯的。這樣想一下,應該能夠慎重一些。
有些人富於心理想像力。對於這些人來說,一個好辦法便是設想一下自己在與一位懷有不同偏見的人進行辯論。這同實地跟論敵進行辯論比起來有一個(也只有一個)有利條件,那就是這種方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聖雄甘地就對鐵路、輪船和機器深表遺憾,在他看來整個產業革命都要不得。也許你永遠沒有機會真的遇見一位抱有這種見解的人,因為在西方國家裡大多數人都把現代技術的種種好處視為當然。但是如果你確實想同意這種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確的,那麼一個好辦法就是設想一下甘地為了反駁現代技術的種種好處而可能提出的論據,從而檢驗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論據。我自己有時就因為進行這種想像性的對話而真的改變了原來的看法;即令沒有改變原來的看法,也常常因為認識到假想的論敵有可能蠻有道理而變得不那麼自以為是。
對於那些容易助長你狂妄自大的意見尤宜提防,不論男女都堅信男性或女性特別優越。雙方都有不可勝數的證據。如果你自己是男性,你可以指出大多數詩人和科學家都是男子;而如果你是女性,你可以用大多數罪犯也都是男子來反唇機譏。這個問題本來就根本無法解決,但是,自尊心卻使大多數人都看不到這一點,不管我們屬於世界上哪個國家,我們大家總是認為我們自己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都優越。既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長處和短處,我們就把自己的價值標準加以調整,以便證明自己民族的長處乃是真正重要的長處,而其缺點相對來說則微不足道。在這個問題上,一位明白事理的人也一定會承認,它沒有明顯正確的答案。由於我們無法和人類之外的智者辯論清楚,所以要處理這個人之作為人的自高自大的問題就更加困難了。就我所知,處理這個普遍存在的人類自高自大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經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個小小角落的一顆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類僅僅是一個短短的插曲,而且說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還有一些生物,他們優越於我們的程度不亞於我們優越於水母的程度。
偏見始於片面,作為形成的見解來說,首先是不正確的。但不止於片面,片面可以導致不正確的看法,你可以說他不對,未必會說他有偏見。偏見還和一定的心理因素有關。
例如你不喜歡一個人,明明這個人這樁事辦得不錯,或者這個人在某個問題上的見解比較好,但和你的意見不一致,你就是不願意承認,甚至還故意挑刺,這是因為你對這個人或者這個問題有偏見。因此,偏見是一種不健康心理加片面導致的結果。所以,偏見有成見的因素,也可以是成見導致的結果。
通常,當對一個人或一件事,作出具有否定性的看法時,才被說成是偏見,因此又帶有貶的含義。如果是對一個人或一件事,作出肯定性的評價,甚至誇大其詞,我們只會說他有點吹捧,不會使用偏見一詞。
基於上述,防止偏見的辦法:一是要有綜合的思維,更多地掌握有助於正確認識的情況,二是要避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作崇。有公正之心,並善用動態的、發展變化的眼光來對人對事,就能有效地減少偏見。偏見的產生源於經驗、傳聞、個人偏好、價值判斷,天時地利人不和偶發因素。
人很多根深蒂固的東西是很難去除的,如果沒有太影響生活,不用刻意改變,我們總是在不停地完善自我,只要有一顆開放、平和的心,學會換位思考,了解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隨著時間事物會還原其本來面貌,偏見就會消除。
對事物或人的偏見影響的是我們的判斷,有可能因為偏見,在關鍵時刻會作出錯誤的選擇。不過也不用擔心,我們不能保證總是正確,失敗受挫會讓人認識自己從而修正錯誤的認識。
對人有了偏見想改變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雙方給機會,偏見去除之後兩個人有可能成為非常好的朋友。
人之間產生了偏見,可以嘗試這麼做:1、了解偏見是什麼,是如何產生的,如果是誤解,找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解釋清楚。
2、反省和換位思考。
3、放緩做結論的速度:比如你是個程序員,當需求有變更時,項目經理想當然地認為你會拒絕修改;程序出現BUG時,測試經理或者售後支持想當然地認為你會推脫責任說不是我的問題,因為大家都已經有了慣常思維,在和你說事的時候心會咯噔一下準備好說辭的。遇到這種情況程序員們都習慣先拒絕然後被動接受,費力不討好。如果能在拒絕前忍耐一下,放緩做結論的速度,換個方法做同樣的事往往會事半功倍。對人的判斷也如此,不要急著去定位和下結論,多觀察,給對方機會,也是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4、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並始終如一地行事,時間長了,偏見就會慢慢消除。
5、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能相互認同就求同存異吧,走自己的路就好。
偏見源於先驗知識。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人腦優先依據已有的經驗(先驗)去判斷。在先驗知識失效的場合,就形成了偏見。所以經驗越多,偏見越多。偏見也有低級別和高級別之分嘛,處在低級別偏見的時候可能是認知不夠。見多了後偏見也會跟著升級。所以永遠需要學習、思考。
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是語言,在Sapiens一書里語言的產生被認為是智人得以在進化上戰勝其他史前人類的原因。
其他動物的所謂「語言」其實是跟交通燈一樣的信號,紅燈代表停,綠燈代表行,它們無法將不同信號組合在一起表達更複雜的意思,但人類語言可以。
對於人類和其他動物在語言方面的巨大差別,以喬姆斯基為首的語言學家的假設是,語言的產生很可能是某種基因突變的結果,目前學界的主要爭議點在於當年那個突變的基因究竟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是recursiveness(遞歸性),說簡單點就是人類的記憶有限但是思維無限,遞歸性使我們可以用有限的辭彙和語法來組合生成無限的表達方式。
我自己有另外一層假設。MIT的神經科學家/深度學習專家Tomaso Poggio認為,人類和動物還有一個重要區別(在我看來對語言的產生也極為重要),那就是我們尋找pattern的能力。
尋找pattern的能力是人類擁有語言的重要基礎。有些事雖然稀鬆平常,但是仔細想想其實挺不可思議的。我們平日里接收到的語言,是以連續聲波的形式傳進我們的大腦里。如果你只說中文,我給你放一句希伯來語,不管我重複多少遍,你一定答不出來那句話里有幾個詞。斷詞斷句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無法通過聲波的物理特徵來判斷。但是已經有很多科學研究證明,我們對於自己母語斷詞斷句的能力,在我們幾個月還遠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我們人類有在噪音(noise)中辨別信號(signal)的能力。
但每個進化結果都有利也有弊,人類進化出語言的其中一個弊端是我們比其他動物更容易被食物噎到,因為為了給舌頭更多施展空間,人類的larynx(喉)跟其他動物比要低很多。
人類進化出的對pattern的敏感度的弊端,在我看來就是bias(認知偏見)。我們太傾向於找到信號,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噪音中都可以得到信號,有時噪音只是純粹的噪音,有時噪音太大信號已經看不到了,但人類不會在這點困難面前放棄,沒有pattern我們可以自己製造。
英語里有個說法叫做one two trend。意思是什麼事情發生一遍兩遍到第三遍的時候很多人就不再認為這件事是隨機的,而會傾向於存在一個內在規律使得同一事件多次發生,並因此預計該事件未來還會繼續發生。即使其實很有可能這第三次也只是一個隨機事件。
尤其是在information overload(信息爆炸)的今天,人類極需簡化世界,尋找不存在的內在規律因此成了很多人的自我防禦機制,在一片噪音中看不到信號只看到噪音怎麼辦?很多人會抓住一個符合自己已有認知體系的噪音,把它當作信號,而未來遇到的同類型噪音就會因此變成源源不斷的「信號」增強。從認知科學的角度講,偏見就是這樣產生的。
至於怎麼辦?系統的科學訓練和批判性思考大概會有些幫助吧,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先轉載一篇王逅逅的文章了 ( 美國留學生很有影響力的人物,http://o3oeye.com 創始人)
肯定能帶來不少啟發:《反偏見的美國人》
一次聚會上偶遇一個朋友,金髮碧眼家境優越的大四學生,身旁站著一個漂亮姑娘。姑娘漂亮是漂亮,但是看上去完全和他不搭,鼻環紋身暴露衣服。我一打聽,是個社區大學的學生。
在那次聚會以後,我在圖書館碰見另一個朋友E,在交談時提起了原先的那個朋友,我說太奇怪了,他怎麼會和一個社區大學的女生在一起。
E搖搖頭,他說這麼有什麼好奇怪的,如果一個人漂亮,聰明,招人喜歡,沒人會在乎她在哪裡上學,她的家庭背景如何。他說這就是美國和中國的區別,美國之所以進步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很反對偏見的國度,而當他在中國的時候,他感受到了很多一成不變的偏見。
「那些爺爺奶奶去了哈佛,父母去了哈佛,自己又去哈佛的人,他們並不會讓美國變得更好,他們讓美國停留在原來的地方。但是那些貧窮,有好奇心,沒有偏見的人讓美國進步。」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總統總是要挖出自己平民的那一面,即使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都要說自己曾經住在農場里,自己小時候的玩伴是多麼窮苦,所以他們理解各種不同層次人的生活。而在國內,雖然每個人都仇恨上層階級,但是每個人卻都想成為上層階級。儒家思想對於中國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並且長時間的,所以整個社會階層都是已經設計好的,並且已經存在很久,所以很難跳出這個體系去想問題。但是美國相比起來還是一個相對不成熟的社會,所以還是在鼓勵人們去跳出體系去想問題。
比如說美國的電影,很多都是在講獨立的個體和集體的衝突,在講個體是如何破壞規矩並且建立新的規矩的。著名的電影《出租司機》,就是在講一個遵循一切規則的出租司機在生活上四處受挫,愛情不順,事業不順,最終給自己定了一個mission,既為去刺殺一個參議員,在他刺殺未果之後他到貧民窟里去挑事,和三個黑幫份子決鬥,殺了三個人,自己鮮血淋漓地躺在沙發上。本來以為這就是最終的結尾,但是鏡頭一轉,轉到一封感謝信和一張貼在牆上的報紙:「計程車司機勇斗黑幫分子」。所以最終他成為了全市的英雄。這個電影充分地說明了美國人的這種打破規矩的心態——打破規矩的下場總是好的。而如果在一個鼓勵打破規矩的社會裡,又怎麼會有一成不變的偏見呢?
記得有一部電影里有這樣的台詞:
男主角:「我失了業,和女朋友分了手,現在我還在聯邦調查局的名單上。」
女主角:「天啊,肯定有很多女孩子迷上你!」放在中國來看,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女孩子迷上的都是高攀不上的公子哥兒,而並不是無業游民和罪犯。可是由於美國是這樣一種反對偏見並且鼓勵創新的社會,每個人都可以被放進一個盒子了,每個人卻又不能被放進任何一個盒子里。
所以會有被常青藤錄取的學生去州立大學,無比聰明的學生退學創業,家財萬貫的公子哥到農場去工作。在電影《宿醉》里,有一個叫做阿倫的角色,他大概三十歲左右,還和富有的爸媽住在一起,像個小孩子一樣。在《宿醉2》里,他的一個造型是一個戴著墨鏡的光頭胖子,留著絡腮鬍子,穿著皺了吧唧的襯衫,手中拿著一個草帽,帽子里裝著一隻猴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奇怪的角色,卻贏得了非常多人的喜愛,上youtube一查《宿醉》,最多的就是關於阿倫的視頻。美國人愛這個角色,因為他顛覆了所有人對於富家公子的看法。
http://blog.renren.com/blog/258854898/872496992
根據文章,回答提問:
偏見是如何產生的? ----在國內,雖然每個人都仇恨上層階級,但是每個人卻都想成為上層階級。儒家思想對於中國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並且長時間的,所以整個社會階層都是已經設計好的,並且已經存在很久,所以很難跳出這個體系去想問題如何去除?---鼓勵人們去跳出體系去想問題
偏見來源於自上而下的心理加工。
用更少的認知資源獲得對事物的掌控感和安全感。
在閱讀本文之前,請先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邵庭不顧男友的勸阻,堅持獨身一人到印度旅行,遭到歹徒強姦。」
你認為這起事件中,誰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2.「劉偉從985高校畢業後,找工作一直不順利,最近半年在家準備司法考試。早上他跟父母要錢,說是要買參考書,父母不給,他們大吵一架。」
如果你是劉偉的朋友,你會對他這樣的行為表示什麼意見?
3.「小劉書讀的不怎麼樣,高中輟學後,靠著富爸爸無底限的投資,如今是知名的地產商。」
你怎麼看待小劉的成功?
§什麼是偏見
所謂「偏見」,基本由幾種特質:
第一種偏見的特質:「無實證的揣測」。又可稱為「預先判斷」(prejudice)。指一個人在欠缺實證、調查,掌握充分論據之前,就「預先」做出自己的喜好、傾向或看法。
e.g.女生的數學能力沒有男生好。
第二種偏見的特質:「渲染主觀看法」。又可稱為「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通過極為單薄的經驗,或者不具有足夠代表性的事實,就做出對群體以偏概全的解釋。
e.g.美國人比英國人沒文化。
第三種偏見的特質:「選擇性接受」。又可稱為「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當我們有了一個看法,即使我們知道自己的看法過於片面,仍選擇性的接受對我們有利的解釋,而忽略、排除那些反對我們的證據,甚至反對者。
e.g.民主制度一定比較好(但明明也有關於民主制度不好的觀點)。
簡言之,偏見是一種極為主觀,缺乏客觀實證的個人見解,並且將這種見解擴大解釋為普遍事實,做為價值衡量的標準。
小的偏見無傷大雅,譬如一個人認為打牌就是要穿紅色等刻板意象。
但有的偏見卻可能造成對群體的危害,譬如種族、性別等歧視。
§什麼樣的人容易有偏見
◎凡人皆有偏見,無論認知能力高低
關於偏見的研究很有趣,因為往往會發現有些偏見不知何時,竟然成為多數人奉為圭臬的真理。
好比在一般人的觀念里,偏見和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的關係成反比,亦即「認知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有偏見。」
然而,心理學家布蘭特(Mark J. Brandt)和克勞福德(Jarret T. Crawford)對5914位美國民眾進行實驗,發現無論認知能力高低,凡人皆有偏見。
差異在於偏見的傾向不同,高認知能力的人,他們的偏見更多是對社會有影響的人,譬如他們反對種族主義者,反對操縱經濟的華爾街掮客。
低認知能力者的偏見,則多是族群之間的偏見,更多的偏見在於區分你我。對於和自己處於同一族群的對象給予正面的偏見,對於和自己異類的群體給予負面的偏見。
此外,高認知能力的人,更傾向於強調個人意志的重要性,也就是相信「每個人都有選擇」。譬如對於貧窮的議題,更相信一個人的貧窮是「咎由自取」的結果,而忽略了某些人在環境中的身不由己。
好比對於貧富差距,可能容易忽略家庭社經地位對教育的影響,乃至於對一個人社會生存的影響。但早在2000年,美國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就指出,社經地位對一個人受教的結果影響最大。
貧窮的環境可能會促使某些原本有能力讀大學的人,因為環境的多重干擾(沒有錢、身邊缺少熱衷學習的夥伴,生在教育資源落後的地區……)而失去進入大學的機會。
◎偏見是天性,也是生存的能力之一
然而,這種區分群體的認知活動,實則是一種人的天性。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說,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布魯(Paul Bloom),通過對嬰兒的研究,發現人們從小就懂得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辨別好壞,區分你我。
生存需要建立基本的認知經驗,譬如我們更喜歡照顧我們的人,討厭經常忽視我們的人,從中建立信賴關係。
正視通過這些經驗展開更高層的認知,以及更廣而複雜的社交活動。
社會心理學家泰弗爾(Henri Tajfel)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將一群人分為兩組,並欺騙他們是按照實驗的特性區分,但實際上是隨機分組。接著泰弗爾給這群人一筆錢。
結果發現他們分配這些錢的時候,受試者會將比較多的錢,分配給和自己屬於相同歸類的人。
泰弗爾的實驗說明人天生就有「社會分類」(social categorization)的傾向,即使原因非常沒有道理,只要人們劃分出一條群體界線,人們還是會不由自主的去加強對內的團結,以及對其他團體的抗拒。
這種畫界,在於人本身需要在不同的團體中尋求安全感,如心理學家謝里夫(Muzafer Sherif)所說的「從眾效應」(又稱「羊群效應」)。
安全感的建立,關係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彼此認同、信賴與情感交流。適當的操作,能夠增進國民的愛國心,對社會反而有正面幫助。
因此偏見無所不在,唯獨當偏見走向極端,進而對不可侵犯的人權給予打擊,以及身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才是我們需要提防的對象。
§化解偏見的方法
化解偏見,大體來說有以下幾條徑路:
1.訴諸情感
布魯教授通過美國人對黑人的解放,以至於黑人從白人的奴隸,到歐巴馬當上總統為例。通過人與人之間出於真摯情感的交流,打動彼此。
思想家桑塔格(Susan Sontag)就曾說過這樣的例子,譬如面對戰爭,當我們的情感變得麻木,我們會對戰爭的血腥與殘忍失去同情。
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死亡,有的人會對從小養到大的寵物掉淚,但不見得會對地球另一端被屠殺的難民難過。
2.對立面思考
心理學家洛德(Charles Lord)研究發現,要讓兩群立場對立的人,互相改變立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給予客觀證據,雙方仍然會選擇性的接受當中對自己有利的部份,進而更加強化原本的立場。
然而,當洛德等研究者讓立場對立的群體,不要求他們從公正客觀的角度思考,而只是專註于思考本身,思考每一項和自己立場相反的結論,以及相反論點的可能性。
儘管這無法讓人輕易放下偏見,但至少能弱化原先堅定不移的觀點,提高對不同觀點的開放性,以及對其他群體的接納程度。
3.創造合作情境
謝里夫(Muzafer Sherif)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夏令營,通過刻意操縱,挑起孩子們分為兩個競爭群體,彼此互相敵視、攻訐。接著通過一系列讓他們必須共同合作,方能完成的課題。
於合作過程中,兩個群體之間的敵意散去,日趨和諧。
§結語
現今社會,網路信息爆炸,有些人通過各種難以檢證的信息,去創造某些不和諧,好實現個人的利益。譬如過份打造一個組織的良好形象,或者過份渲染一個人的負面形象。
偏見從在從眾效應,這可能使人們因為偏見,成為霸凌弱者的共犯。
儘管如此,偏見是一個存在的事實,我們建構自己的世界觀,這本身就是形成偏見的過程。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偏見的存在使得人們更容易組成群體。
就像「治病」的藥物,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對,也能成為「致病」的藥物。偏見需要通過同情心、同理心與理性開創的合作空間,才有避免偏見傷人的可能。
以前,心理學上認為偏見是與生俱來的。
進化心理學家在動物身上發現,動物對與自己基因相同的個體表現出善意,而對那些和自己基因不同的個體卻表現出敵意與恐懼。
後來,考慮到人與動物的巨大不同,「大多數社會心理學家都贊同,(人類)偏見的特性一定是後天習得的——或者通過模仿他人的態度與行為,或者通過我們自身心理現實的構建方式。」(摘錄自《社會性動物》)
偏見一般有兩種,以性別歧視為例,它分為「敵意的性別歧視」和「善意的性別區分」。
前者很好理解,比如認為女性智力不如男性,這就是典型的性別歧視。
而「善意的性別區分」則比較隱秘,比如有句話叫「男人靠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男人是去征服世界的,女人呢?卻是去征服男人的。這是一種潛在的貶低。
再比如當我們回憶國內的洗衣粉廣告時,會發現作為主角的都是女性形象,更準確地說,是媽媽形象。
男性也有,但只有一個郭冬臨,並且在廣告中只是作為一個洗衣粉的推薦者,而非父親形象出現的。(洗衣液里倒是有一個好爸爸人設的黃磊)
也就是說,在洗衣粉的廣告中,廣告商向我們呈現的雖然是洗衣粉的威力很強,但是他們在心裡默認了洗衣服這件事是女性、是母親應該做的事。
廣告商為什麼會認為洗衣服是女人該做的事呢?因為「性別歧視是一種潛在的意識形態,即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的一套信仰體系,因為他們沒有對世界的其他看法。」
舉個例子,在一些年長的人看來,「女性在外工作,而丈夫在家照顧孩子」簡直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
因為在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內」的,這種社會的狀態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液里,使得他們篤定地認為在一個家庭中,丈夫與妻子的分工必然是這樣的,沒有其他的分工方式。
這就像我們長期呼吸著空氣,卻意識不到空氣,就像魚兒一直生活在水中,卻感覺不到水一樣,因為它們太過尋常,反而引起不了我們的注意。
如果想要避免偏見的話,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吾日三省吾身」,即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抽離出自我,盡量站在一個旁觀和客觀的位置,去審視自己的各種想法。
以我為例,有一天下班後,我路過區政府,有個從政府里快步走出來的中年人,掏出手機背對著馬路,有些生氣地對著電話那頭的人說道:「你到底想怎麼樣?」
聽到這句話,我瞬間就想發個朋友圈,為什麼呢?因為我的第一反應告訴我,這是一個從政府大樓里走出來的官員,而和他通電話的應該是他的小三。
後來我沒把這條狀態發出來,因為走著走著,我忽然意識到我這個想法挺可怕的:僅憑一句話就推演出了一個官員與小三的故事,這難道不是我對「官員」的一種偏見嗎?
由此可見,偏見是很容易產生的,並且常常在你的第一反應中就產生了,如果你沒有「三省吾身」的習慣,是很容易忽略掉它的。
偏見 就是主觀意圖與客觀事實 捆綁版的見地。
主觀意圖 也就意味著觀點為目的服務;
大致上可以歸納為 打擊敵人、聯合朋友;
當你評價一個痛恨的人時,偏見產生了,評價變成了辱罵;
當你評價一個喜歡的人時,偏見也產生了,評價成了情書;
每個人活著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說話當然帶有目的,不可能單純追求真理。
當然,追求真理只是眾多隊伍中的一支,從人數上力量相對單薄。
有時單薄到,你跳出來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就會有生命危險的地步。
有時候假裝沒有主見,跟群眾一起傻,是為了生存。
很多人是靠輸出觀點謀取利益的,你怎麼能讓人考慮自斷財路呢?
事實上無偏見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幹掉偏見的意圖本身就是一種偏見。因為不懂,還以為很懂。譬如某個知乎er所說:
你隨便找座高樓的房間,往窗外一看,看到的總有馬路,總有奔涌的車流,總有各式的高樓,遠處的便利店,加油站,也許還有不時飛過的飛機,或是徐徐而過的輪船。
但肯定有藍色玻璃映照著去了顏色了的太陽,肯定有斑駁的大地。
你往房間里一看,是慘白的燈光,油漆了的牆面,電腦屏幕發著熒光,光潔的瓷磚地面,口袋裡還有溫熱的手機放著熒光,也許房間里還幽幽的放著一首流行音樂,和冉冉升起霧氣的加濕器。
這是我們現在的世界,而如果你要寫一首古詩呢,你要把目光從這一切里離開,往窗外,你要找到那個凄慘的小公園,城市的一個小角落,唯有那裡才有奄奄一息的花鳥蟲魚,才有春華秋實……
如果你在屋裡呢?你要從微博知乎朋友圈裡抬起頭來,找到幾張宣紙,一根毛筆,和一張木質古樸的桌面,唯有這一點點可憐的小玩意,才帶著那麼一點
「古詩的氣息」
那麼現在知道為什麼我們不寫古詩嗎?
並不是寫古詩就文化高,也許寫古詩的人不過是想從我們現在這個世界裡逃避到另一個虛妄的世界去罷了。
分割線……古詩氣息是什麼?詩經的,還是唐朝的?
本無固定不變的氣息,本就在變化中。
今天所寫不也在變化中?難道城市情景就沒有詩意?
而且,詩詞從來不是簡單地描摹物像,而是致力於書寫、創造意象之意。
物像有代謝,人事無古今。
清者未必自清,濁者未必自濁。
偏見不予糾正,將產生更多的偏見。
偏見,其實是進化上的一種優秀策略。
沒有偏見的人,早就被淘汰了。
為什麼呢?因為偏見可以提高我們篩選的效率。
比如,兩個人來你的公司應聘,一個人是專科生,另一個是清華大學的,你會覺得誰能力更強呢?
答案顯而易見,大多數人會認為,清華大學的人能力更強一些。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還真不一定。
可如果你要真正去考核誰能力更強的話,豈不是要花費很多時間?誰那麼有空去折騰呀!
所以,偏見可以提高篩選效率,雖然不一定正確,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正確的。
只要猜錯的後果不是特別嚴重,那麼偏見就是划算的。
而如何猜錯的後果很嚴重,那麼人們對偏見的使用就會很慎重了。比如有兩個蘑菇,一個長得像是毒蘑菇,一個長得像正常的蘑菇,在無法絕對確認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吃哪個?
答案是,大部分人不會根據偏見去吃長得像正常的蘑菇,而是想方設法,去驗證它到底有沒有毒。因為如果猜錯,代價很嚴重:死亡。
總之,偏見若使用得當,還是相當好的品質,就看你如何把握這個「度」。
還是拿毒蘑菇來做例子,遠古人類的生存環境惡劣,如果每一次都去分辨食物有沒有毒的話,太浪費精力了,可能會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其他事情(比如尋找食物、交配、照顧後代),從而滅絕。
遠古人類在多次驗證後,就記住了毒蘑菇的很多表象特徵,以後遇見這些特徵,就自然而然的認為是有毒的。
可實際上,還是有長得像毒蘑菇的正常蘑菇被錯過了,這就是偏見。
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雖然錯過了這一株正常蘑菇,可我節省了大量篩選的時間呀,我可以拿這時間去做其他事情了。
偏見的基因,就是因此流傳下來的。它很重要,很有意義!不要想著去避免它,而是要學會如何正確利用它。
畢竟世界太複雜,而我們精力又太有限。
當有人要你確認自己身份的時候,有多少次你會提及你的群體成員身份來做回答呢——可能是你喜歡的明星,你所屬的種族,你信仰的宗教,你所在的國籍?並且,與你交往的人跟你是否屬於同一群體對你有多重要?社會同一性(Social identi-iy)是我們根據群體成員身份來定義自己的辦法。與高度個性化的個人同一性相比,社會同一性認為我們與他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用群體成員身份來確認自己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要了解群體中的每個成員或與他們都要交往。然而,這確實意味著我們認為自己與群體中的其他成員共享許多特點。
存在多種形式的社會同一性,這就反映了人們通過多種方式與其他群體和社會範疇相聯繫。社會心理學家Kay Deaux 確定了五種不同類型的社會同一性:民族和宗教,政治,職業和業餘愛好,私人關係和污名群體。
根據社會同一性理論,我們不斷地把自己的群體(內群體 in-groups)與其他群體(外群體out-groups)相比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總是更多地集中在兩個群體之間的差異而不是它們的相似之處。想像有兩個專業籃球隊的球迷,一個是湖人隊球迷,另一個是公牛隊球迷。在這兩個球迷交談起來的時候,他們不太可能討論有多麼喜歡籃球,而是會爭論這兩個球隊的優點。由於他們都努力提升自己的社會同一性,很快他們就會陷入對自己球隊沾沾自喜的評論,而對另一隊卻是污言穢語。簡而言之,談話的主題就變成了「我的球隊是好的,我的是好的。你的球隊是不好的,你是不好的」。並且這些不同性別,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經濟群體,不同宗教,不同婦女社團,不同教會團體以及無數的其他群體之間也會發生。這種對比經常會導致競爭甚至對其他群體的歧視。
社會心理學家Henry Tajfel給我們展示了引導人們使用「我們」和「他們」這些辭彙來思考是多麼容易。在一項實驗中,他把高估屏幕上點的個數的人歸為一組,把低估屏幕上點的個數的人歸為另一組。一旦把被試分配到兩個組中,研究者就要求被試把錢獎給其他被試。不變的是,被試僅僅把獎給自己組內的成員。如果在這種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我們都偏愛自己的內群體,那麼當差異不是微不足道的時候,我們表現出強烈的內群體偏好就不足怪了。
喜歡自己的文化或族群勝於其他群體的傾向叫做種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種族中心主義的積極方面是它培養了群體內的自豪感,可以滿足人們對積極自我意象的期望。當然,種族中心主義的消極方面是它鼓勵內群體/外群體、我們/他們這種思想。一個種族的多數成員都宣稱,在頌揚自己的傳統和文化的時候並沒有歧視其他種族。就像非裔美國活動家在1966年所說的,「我們支持黑人,但是我不反對任何事」。然而,事實上,一個族群的成員經常強調與其他群體的差異,而不僅僅是強調自己群體的自豪感。但是,內群體自豪感並不總是反映種族中心主義。一些少數派群體——比如非裔美國人,拉丁裔人,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經常是通過維護內群體的自豪感來反對社會傳播的關於他們所屬群體的負面信息。
像多數人一樣,你很可能認為自己是不懷偏見的。但是,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偏見。偏見(Prejudice)是基於個體的群體成員身份而對其形成的未經證實的負性態度。這些群體可以由某一種族,一種性別,某種性取向,某個年齡段,信仰某種宗教,或屬於某個國家的人組成,或者是與持有偏見的個體有顯著差異的一群人。
偏見是一個世界性範圍的現象。它引起了很多敵意行為的爆發。盧安達的胡圖族對圖西族有很深的偏見,以至於他們展開了一場兇殘的暴動,用彎刀砍下了圖西族人的胳膊和腿。當歐洲人踏上美洲的土地時,他們認為當地的土著人只不過是野蠻的動物,因此他們徹底剝奪了他們的財富和自尊,瘋狂對他們進行射殺,像放牧動物一樣把那些倖存者趕向保留地(Indian reservation)。在美國歷史上,最令人側目的破壞性偏見是反對非裔美國人的種族偏見。當非洲人作為奴隸被帶到美國時,他們被當作私人財產,受到非人的虐待。對非裔美國人的私刑和其他的暴力行為一直延續到20世紀。黑人並不是唯一遭受美國人偏見的種族。
美國地圖中畫的印第安人 保留地
人們為什麼會形成偏見?社會心理學家給出了以下原因。
個體人格特徵。幾年前,社會心理學家Theodor Adorno 和他的同事這樣描述權威人格:嚴格地遵循傳統的行為方式,攻擊那些違反傳統規範的人,固執的思維,過度服從權威。他認為權威人格的人更可能是懷有偏見的,但並不是所以懷有偏見的人都有權威人格。
群體之間對稀有資源的競爭。當一個社會沒有足夠的工作、土地、資源、地位——或其他任何原料和社會資源供應時,敵意和偏見就會產生。某些群體就會捲入到互相的競爭中,因此就更有可能性彼此產生偏見。比如,外來移民與這個社會常住的低收入成員之間經常互相競爭工作,這就會導致兩個群體之間持久的衝突。
認知過程導致個體對他人進行類別化和刻板印象的傾向。人類認真思考和徹底思考的能力使有限的。社會環境極其複雜,對我們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有許多需求,而個體通過類別化和刻板印象就可以簡化對社會環境的信息加工。一旦刻板印象形成了,偏見也就不遠了。
文化習得。家庭,朋友,傳統規範和歧視的制度化模式提供了很多機會使個體處在對他人存有偏見的環境中。如此一來,他人的偏見觀念系統就可以整合到一個人自己的系統中。兒童甚至在具有認知能力或具有形成自己態度的社會機會之前就已經變現出偏見。
以上:原文發表於:被理解得最少,被曲解得最多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玩外星人的戈多(gh_6b87233a6898),查看更多內容
那是一個可以實驗的地方
References:
Chirot Seligamn ,2001
Ellemers ,Spears , Doosje,2002;Hewstone,Rubin , Willis ,2002
Deaux ,2001
Abrams Hogg,2001;Bosenhausen,McCrae ,Hugenberg ,2001
Jussim,Ashmore,Wilder,2001
Crocker,Major ,Steele ,1998
Dion,2003;Jones,1997,2002;Lambert,Chasteen, Payne,2004;Nelson,2002
Barker,2001
Monteith,2000
Allport,1954
因為主觀,所以偏見。
如何去除?忘我即可!
樣本容量小,導致認知出現了偏差。
擴大樣本容量,或借鑒別人的統計結果。偏見產生於你未發現的邏輯錯誤之中。你用一個不合理的邏輯推出一個結論,至此你深信不疑。
建議,每當腦子裡產生一個想法的時候,仔細思考這個想法背後的邏輯是怎樣的,其中是否存在強盜邏輯,把一些重要問題這樣仔細琢磨對思維的全面性和辯證性都很有幫助。
一、從客觀上說,偏見基於人認識的不全面。這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
1.知識結構不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有屬於自己擅長的領域,這樣的一種「專攻」之下,他的觀點往往是基於他的專業素質之上的,如記者中又分財經記者、娛記、政記等。
2.經驗構成不同。人總是不可避免地會根據自己或者他人的經驗給事情下一個結論,通過個例數量的累積推斷整體,因此造成片面。
3.環境的差異造成的思維角度的偏差。說白了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一個人很難「跳出自己的階級」看問題。
二、從主觀上說,就是心理學範疇的因素了。如證實性偏見啊羅森塔爾效應啦blablabla的【非專業還是不裝13了】
三、利益。出於政治經濟上的各種利益,不得不對不利於自己的條件產生排斥。
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吧,只能做到儘可能的公正全面,不可能完全擺脫偏見。
偏見是指對於根據錯誤或不完全的信息概括而成的可辨識團體的敵對或負面的態度,其形成有以下4個原因:
1.經濟和政治的競爭和衝突,比如由於領土劃分存在爭議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間存在偏見,還有19世紀中葉,美國人對中國移民的偏見、暴行和負面的刻板印象隨著經濟競爭的變化而大起大落;
2.轉移攻擊目標,比如尋找替罪羊的現象;
3.人格需要,即有些人具有偏見的人格,比如有些人可能在童年時期從父母那裡學來了一系列的偏見;
4.對現存的社會規範的遵從,比如由從眾引起的偏見;
這四個原因不是彼此割裂而是同時發生作用的,若要減少偏見,首先要確定偏見產生的原因,從美國黑人地位的提升以及全球範圍內女性地位的提升可以看出國家干預(立法)對減少偏見有促進作用,從個人角度來說抱有偏見態度的人和受到偏見的人之間相互依賴是減少偏見的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這其實就是互相增進了解,認識並理解別人的獨特性,學會換位思考等。
(參見《社會性動物》中《偏見》一章的內容)
搭過一個挺高級別領導的車(大概就是提拔需要1號任命那種),車子一上高速,他打開音樂,放出來的是曾軼可的歌。記得那個午後,陽光撒在他側臉,目光沉靜如水。心裡嘖嘖讚歎:這才叫境界,返璞歸真啊。
如果是一普通朋友呢?可能會把音樂換了說你聽這什麼爛歌;關係更淺一些呢?應該不會說什麼吧,可心裡說不定就此貼上標籤了。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很輕易的對一個人有好感,過段日子發現這傢伙什麼玩意;也會很輕易反感一個人,後來發現好像不是這樣啊。
我們甚至會通過一條朋友圈,還沒弄明白在說什麼,就會給別人貼上標籤。
題主問偏見是怎麼產生的?大抵是來自於不夠開闊的視野和不夠寬廣的胸懷吧。
前幾天收到來信,我的一個好朋友。
她的抑鬱症又犯了。
日日寡歡無端流淚,對生活也提不起了興趣。
時不時嘴裡冒出一句:我就那麼不堪么?
仔細詢問之後得知,一個搓澡的師傅說她太瘦了。
這次病發的理由也太離譜了。
她說那個大媽搓的勁兒太大了,當時把她給搓哭了。
大媽還說她太矯情了,自己都沒怎麼出力。怎麼別人就沒事,她一搓就哭。
說起來可能你不信,我這個朋友是一個120斤...的妹子。
你完全可以腦補一個120斤的女娃娃的如何被一個強壯的大媽搓哭的。
她說那個大媽肯定認為她比較胖,註定了皮糙肉厚。所以勁兒使得大了點。
但真的很疼啊。
從她的口氣中我完全可以理解她的痛苦程度,大概傷害和鴕鳥蛋那麼大吧。
妹子一臉無語,也沒反駁,就在淚目中度過了這段搓澡時光。
2data:image/gif;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
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實還是因為一種常識造成的認知錯誤,形成了一種偏見式的觀點。
用常識代替認知,這是生物本能決定的。我們不得不用極少的時間快速判斷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並採取相對應的措施。
但人是很複雜的動物,人與人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價值觀的差距也是大相徑庭的。
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里,羅素認為,人最愚昧的就是一些自以為是的偏見了。
以知識為德行的亞里士多德也曾犯過如此的錯誤。
亞里士多德誤以為婦女牙齒的數目比男人少。
這種錯誤,他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且辦法很簡單。
他只消請他的夫人把嘴張開親自數一數就行了。
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原因是他自以為是。
自以為知道而實際上自己並不知道;這是我們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種致命錯誤。
3data:image/gif;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她們的價值觀也會因此而略有差異。
家裡的小侄子,10歲。
小小年紀便被帶家長了。
原因是考試應用題的最後犯了弱智錯誤,把1+1寫成了等於10。
他拿到試卷後,就去找了老師理論。說書里寫的1+1等於10。
老師一頓教育,他並未服從。
於是數學老師就讓他帶家長了,大庭廣眾之下怒斥了他爸一頓,養不教父之過。
我哥在學校里受了比自己小快一輪的老師教育後,臉都青了。
回家二話不說直接一頓打,問他服不服,小侄子還堅持自己對的,死活不肯承認自己錯誤。
然後又被打了一頓。
我哥從小成績優異,大學也是省里一流的大學,讀研之後就和我嫂子結了個婚。
自己從小順風順水,自己和老婆也都是高智商的人群,怎麼就生出這麼個蠢兒子。
我嫂子看到這個情況,她上去抱住了哭成一朵小浪花的侄子。
等到侄子情緒也穩定後。嫂子開始對他說:
媽媽相信你,寶寶你把你的那道題目給媽媽看看。
侄子聽話的點了點頭,然後便過去拿了試卷。
嫂子拿過來卷子看了又看,的確,過程沒錯的,就是結果上面1+1寫錯了。
嫂子問侄子,寶寶你怎麼把1+1寫成10了,告訴媽媽你為什麼這麼寫的。
侄子說,書上這麼寫的。
嫂子繼續問道,哪本書,去拿給媽媽看看。
然後侄子便搖搖晃晃的抱出了自己的一堆課外書。
默默翻出了《計算機科學導論》這本書。
二進位里的確1+1=10。
侄子沒錯。
可是沒人告訴他,在十進位的數學裡是不能代入二進位的演算法的。
所以他們說的是一個問題,但聊的是兩件事。
4http://mmbiz.qpic.cn/mmbiz_png/fgnkxfGnnkQgjTnFLRes1VyTSY7ZTZniakfuwDTWKhB2xQUnazWtEsMxFcodYZhvpdJL64Y5lzrNrNKLNe7KT8g/0?tp=webpwxfrom=5wx_lazy=1
多問為什麼,你不僅可以理解別人的想法,也可以讓別人知道你心裡的意見。
許多事情不那麼容易用經驗加以檢驗。
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在許多這類事情上有頗為激烈的主張,也有一些辦法可以幫你認識自己的偏見。
如果你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就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
就像我侄子硬要說1加1等於10一樣,同樣是因為他覺得《計算機》的書裡面學到的知識可能更加全面,就誤以為1+1的最終真理就是10,或者說家裡某個親戚說冰島位於赤道,你就只會憐憫她而不是因此憤怒。
除非你自己對數學和地理也是這樣無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動搖了你的相反的見解。
最激烈的爭論是關於雙方都提不出充分證據的那些問題的爭論。
不論什麼時候,只要發現自己對不同的意見發起火來,你就要小心,因為一經檢查,你大概就會發現,你的信念並沒有充分證據。
擺脫某些武斷看法的一種好辦法就是,設法了解一下與你所在的社會圈子不同的人們所持有的種種看法。
如果你無法外出旅行,也要設法和一些持不同見解的人們有些交往,或者閱讀一種和你政見不同的報紙。
如果這些人和這種報紙在你看來是瘋狂的、乖張的、甚至是可惡的,那麼你不應該忘記在人家看來你也是這樣。
雙方的這種看法可能都是對的,但不可能都是錯的。
我們倒不如坐下來好好談談彼此之間的看法,很多時候只有交流了才會知道彼此的價值觀差別在哪裡。
儘管人的身體到了一定的年紀便會成熟甚至衰老。但是我們的心卻是慢慢成長的。
人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自己的價值觀改變,都會被迫改變自己的思考習慣。
唯有和往日的依賴一點點剝離才能迎接個體思想的升華。
其實成長就是不斷發掘自我意識,畢竟誰也不是誰的陪襯,理性的回歸,更是學會理解和包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與人說到底是不同的,如果每個人都一樣,生活豈不是很無趣么。
推薦閱讀:
※如何擺脫死纏爛打的追求者?
※同宿舍的女生經常帶男朋友回宿舍過夜要怎麼辦?
※遊戲中遇到外國人侮辱中國,怎麼?回去?
※怎麼培養安全感?
※我們抨擊綠茶婊僅僅因為我們嫉妒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