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看到的雍正《大義覺迷錄》中每一節的小標題是不是後人加上去的?原版也有小標題嗎?原版長什麼樣子?

比如我在維基文庫看到的《大義覺迷錄》,裡面小標題如「朕到底是不是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好諛、奸佞的皇帝?」這看上去也太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吧!另外「對於孔子的《春秋》大義,豈可以亂臣賊子之心來解釋?」還有「對於一個臣民來說,到底什麼是榮辱生死的大義?」中使用「對於」這個詞,這不是近代受西方影響才產生的用法嗎?我感覺這些標題都是現代人加進去的吧,我又找不到原版。原版《大義覺迷錄》裡面有小標題嗎,肯定也會把裡面內容隔開吧,誰知道原版長什麼樣子?

如果是後人加上去的,倒底是誰什麼時候加的,為什麼網上電子版都有這種現代漢語的標題?如果原文沒有,那麼原文是長什麼樣子的呢,有沒有古書的照片呢?還是有古漢語寫的小標題?


後人加的。

《大義覺迷錄》有雍正八年武英殿刻本,該本後經收繳、禁毀,但在內閣大庫書庫有保存,此後該書輾轉流入故宮博物院,2000年在《故宮珍本叢刊》中影印出版(收錄於該叢書第59冊)。外間亦有流傳,1968年沈雲龍在台灣影印《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時收錄了此書。此外,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有一件藏本,該館將所藏漢籍拍照上網,比《故宮珍本叢刊》要清晰。可以參見書格提供的下載:大義覺迷錄 - 書格 。

貼一張《故宮珍本叢刊》里武英殿本《大義覺迷錄》的開頭吧:

可以看到,無論是上述哪種來源的書,開頭上來就是「上諭。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懷保萬民……」,而網上流傳電子書中那些所謂的一級標題如「一 滿清入主中原君臨天下,是否符合正統之道?豈可再以華夷中外而分論?」之類在原書里都是不存在的。

「奉旨問訊曾靜口供十三條」這種標題在原書里有,但網上流傳電子書中下面的二級標題如「一、大清朝的建立正是天命民心之所歸,乃道義之當然」等等也是不存在的。

事實上,原書和清代大多數奉旨纂修的宣教類政書很像,就是把官方文件簡單地疊加在一起,每段開始時分頁,段前簡單說明這是「上諭」還是「口供」之類。這種組織書籍的方式,今人可能不大習慣;但網上那個文本版有提綱挈領的小標題,肯定不是清人的做法。

那麼是誰給加的呢?我不能說非常確信,在此提出一個假說。如果有人查到了其他論據可以再交流。

我們現在看到的有小標題的《大義覺迷錄》(我們不妨稱之為「有標題版」)都是以純文本的形式出現的。這給了我們一條重要的線索——一般來講,想要把古籍從圖片變成文字,基本都是OCR。而武英殿本顯然是不能OCR的,至少對一般個人用戶來講不行。這一點搞過古籍識別的人都能明白。因此「有標題版」對應的原書肯定不是武英殿本,而是一個很晚的、能夠做文本識別(或者乾脆有出版商提供文本PDF)的版本。再考慮識別正確率的問題,十之八九是1990年代以後出版的簡體字排印本。

(我之前說不可能有人給古籍打字,經評論區大大們指點,原來還真有人干過,故而把原先的話刪去。當然我覺得《大義覺迷錄》肯定不會有這個待遇……)

知道這一點了,去讀秀檢索,不太費力地就找到了這一版:大義覺迷錄 (豆瓣) 。中國城市出版社,1999年出版,封面上就透著一股山寨氣息。

注意這本書標出了所謂「張萬鈞、薛予生編譯」,換句話說這本書的內容是有加工的。我覺得要單純是標點的話,肯定不會註明是「譯」,看來文字上也有改動,大概就是指這個小標題吧。順便說一句,把這倆人的名字扔進搜索引擎搜一下,會發現他倆專門策劃和出版權謀類暢銷書。

讀秀有試讀,貼幾頁看看。

夠了,我不需要把讀秀試讀全貼上來,大家也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在我看來,事情應該是這樣的:

  • 《大義覺迷錄》一直只有刻本及其影印版,而且在新中國建立後大陸地區沒有重印。想看的人去圖書館看,外面買不到。
  • 1999年,幾個暢銷書策劃打算把《大義覺迷錄》包裝成「帝王術」權謀暢銷書出版一次。那個年頭文史行當空前蕭條,一本「看起來像歷史書」的書籍是斷然賣不出去的(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懂,不懂的去看茅海建《苦命天子》的後記)。因而這夥人將它徹底「暢銷書化」,不僅前面綴以文句不通但充斥感嘆號的序文,而且中間也給改得亂七八糟,加了聳人聽聞的小標題,最後套上了一個難看的封面。
  • 換言之《大義覺迷錄》這唯一一次整理,根本就不是嚴肅的學術出版,而是徹底糟改了一回。這種書主要面向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如中學沒畢業的暴發戶和勉強讀過中學的小幹部們,大約讀者也不覺得有問題。
  • 2000年代中期是一個電子書的藍海時代。那時候的設備大多不能讀PDF,只能讀純文本內容,把大量圖書從圖片轉換成文本成為當務之急。那個年代超星電子書防盜取的機制並不發達,很容易抓下來圖片,電子書製作者最常用的辦法之一就是從超星電子書里抓取圖片然後OCR。更多的電子書製作者則乾脆去友商那裡買現成的TXT。其結果是,不知道誰抓下來了這個質量低劣、糟改嚴重的《大義覺迷錄》轉成了TXT,接著通過這一地下電子書傳播網路傳遍互聯網的各個角落。
  • 2010年以後,電子書網站及移動端的文本古籍,大多仍是盜取自上個時代的這些TXT大包。由於武英殿本真書不太容易看到(《故宮珍本叢刊》七百多冊,能買全的機構很少),如果只看網上的來歷不明的電子書,就很容易把這個偽書當成真本。

換句話說,1990年代文史圖書出版業拙劣的「暢銷書化」技巧,2000年代初期超星電子書的悄然興起,以及互聯網閱讀資源獲取的「粗糙」,這三者共同作用之下,讓大多數上網看書之人讀到了一個奇怪版本(甚至可以說是人為改造了)的《大義覺迷錄》。

如果有人有新的線索,煩請告知我。

——

本來這個答案寫到上面就可以結束了。不過今天看到另一條材料,忍不住再說兩句。

有一位身在加拿大的網友「一葉知秋」在多倫多大學圖書館見到了一件武英殿本(據這位網友表示可能是地方翻刻武英殿本)《大義覺迷錄》的館藏,並在其個人博客上為它撰寫了書志和解題。按理來講,這位網友能親睹原書(且很可能參與了修補整理工作),已比我們這些只能看影印本的普通學人要幸運很多。然而在他所撰寫的書志里,卻出現了這樣的語句:

通讀全書,雍正似乎要想世人澄清兩個問題,一, 滿清入主中原君臨天下,是否符合正統?是否還要按照華夷之辨否定滿清的統治?二,「朕到底是不是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好諛、奸佞的皇帝?」

我不是說大家寫博客都要字字披瀝——我也有信口胡說的時候——但不得不說的是,這段話從一個整理者的口中說出,很容易讓人認為原書真有引號里的這些話。顯然,這位博主在寫日誌的時候並不是對著原書,而是對著「有標題版」這一偽書,甚至還把偽書的內容當成了原書中心思想寫進了書志里。若非我能看到武英殿本的書影,只看書志,肯定會被帶進溝里。

我在這裡的意思不是要「掛」這個人,畢竟個人博客不是嚴肅的學術文獻,在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情況下可以有很大的自由。我想說的是,這個「有標題版」(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連帶著還有張、薛所炮製的偽書)的危害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大得多。各位可以看到,已經有業內人士被其蒙蔽,「倒逼」原書了。古籍整理,孰可謂其輕耶?


應該是後人加上去的。我看掃描的古籍沒有這些標題,可以在這裡看: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95594


古代人寫的字是文言文,而且沒有標點符號,所謂標點符號是共和國時期的產物。也不會出現這麼長的小題目。維基百科的東西太亂了。建議你去國家圖書館看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竹書紀年》史學地位?
赫魯曉夫有沒有擴玉米種植面積?為什麼?
如何看待芭蕾舞大師李存信《Mao"s Last Dancer》《最後的舞者》?
成吉思汗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蒙古人?
為什麼權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團就失去了與皇權相抗衡的能力?

TAG:歷史 | 文獻 | 考據 | 清朝 | 雍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