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柴靜的書《看見》?
謝邀。這本書作為個人寫作的話,水平肯定比很多知乎大V出的書那是高得不知道哪裡去了。但是說自傳,比德魯克的《旁觀者》,英若誠的《水流雲在》,又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
柴靜採訪中所見所感寫下的見聞,與其說是傳記,我覺得可能採訪筆記更準確一點。主觀,感性,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卻限於記者與央視這個背景所處的身份。很難寫出更進一步的東西。我記得當時看的時候是挺震動的,但對於普通讀者來說,講得這些有過於遠了些。對我們,獵奇大於了解,震撼大於體驗。你看過,如果不是一些事,人的提醒。看過就忘了。
相對於大江大海,這本書是小溪,又淺又小,邁過去就不會有人記得它。中國的記者就像這些小溪,太陽一曬就幹了,沙子一埋就沒了,請你喝幾次茶,你再不乖一點也就進去了。新聞的力量在中國來源於真實。然而在當下的中國,真實毫無力量。大家都知道事情是怎麼回事,但就是放在那裡改變不了。大家都知道霧霾二氧化硫是毒藥,可你還得天天吸,日日吸。所以每當這種時候,你都不得不去面對記者這個職業所帶來的無助與焦慮。
很多人看不起這樣的小溪,說小溪無關大局,跟大江大海中國夢沒有一毛錢關係。跟你每天張口閉口的經典毫無關係。
可是哪裡的大江大海又是憑空里冒出來的呢?不都是一條條這樣清澈見底的小溪匯聚成的么?她又小又淺薄,還感情用事。可是現在還哪裡有這麼清澈的小溪呢?不早都一條條的乾涸了,渾濁了么。
謝蘇同學邀請。
《看見》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大一或者大二的時候看的。現在覺得一般,當時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很摳的,能吃饅頭絕不吃包子。但是這本《看見》,我買了正版實體書。
首先是溫度。我真的不知道,新聞背後的故事,比如說,化名苗苗的小女孩,被猥褻的案例。當初是看了新聞的,比較淡然,但是從柴靜的文字里,我感受到了溫度。有溫度的文字,是可以打動人的。
其次是,真實。第一人稱,咱們讀者不知道的事情。那時候覺得記者一下子特接地氣了。這個思考的過程都詳細地寫著,好像我就是她。那時候真想當記者來著。不僅僅是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是深入到被訪者的境況裡面去,我就是他。我替他說話。
下面閑話一段:後來真受她影響看了一些相關的書籍。有一本書叫做《自由從何而來》寫的是柴靜和劉瑜。我個人更欣賞後者。把兩位女士的作品一起看一遍就明白了。柴靜的書,有溫度,但是停留在皮膚表面,適合啟蒙,劉瑜的書,有深度,值得一遍遍品讀。
這本書裡面記錄了很多匪夷所思和一些比較黑暗的新聞,比如採訪一個「貧民窟」紅燈區的性工作者和山西煤礦裡面複雜的利益鏈,有些地方寫的並不是很「透」,可能也和審查有關係,基本新聞報道出來什麼樣這本書就寫成什麼樣。
中間能讀到柴靜作為一個專業記者的客觀與冷靜,採訪時她就像一譚湖水一樣得冷靜,似乎不會起任何情緒上的波瀾。又像湖水裡面藏有猛獸那樣,每個問題都很尖銳,有力,總能擊中問題最關鍵那個點。
這本書確實就像它的名字那樣 《看見》 我看見了,我把它盡量探索出來,寫給你,我看見是這樣我就這樣寫,我看見是那樣我就那樣寫。不會帶有任何的主觀色彩。這樣既能客觀和深度又帶領讀者思考
我把裡面最讓我感到震撼的關於探尋的一段話分享出來:「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管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或者說,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
以前,每次看到各類的社會熱點問題,我都會站在道德制高點,恨不能把當事人生吞活剝了。看新聞能看的氣死我。
我們總是被輿論,媒體帶走指向性的報道,偏離事實的真相。
可是真不真相又如何,貌似離我的生活很遠很遠。
由於我當年是一個在現實中得不到滿足的屌絲,於是通過網路收穫存在感。
比如,當時一個性奴案件。
我tm比誰都氣,卧槽,我連妞都泡不到,你泡不到就算了,居然弄性奴,你怎麼能比我屌,燒死丫的再絞刑!!!
案件判了之後,你就別提我有多開心了,開心到高潮。
比如,我比任何人都關心中東局勢。
中美大環境戰略部署。
比如,菲律賓挑釁,我恨不能把他們全部弄死。
後來看到這本書,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似乎很多案件,我都指點過江山。這個臉打的啪啪啪的。
她還原事情本末的時候,我羞愧難當。
我沒有那麼優美的文字能描寫我當時多麼觸動,只是哭著看完後,反思了很久很久。
才知道獨立思考,是多麼難能可貴的能力。
之所以不獨立思考,
是因為人格不獨立。
人格之所以不獨立,
是因為經濟不獨立。
若干年後的今天,把下面幾句話送給大家。
獨立,來源於思考。
思考,來源於經歷。
經歷,來源於挫折。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或大或小的世界裡,不曾有例外。
一個班,五十個學生,其中只有小A是色盲。一天老師穿了一件漂亮的紅色外套,只有小A覺得這是黃色的,然後全班小朋友都嘲笑小A分不清顏色,小A才知道自己是色盲。
另一個班,五十個學生,只有小B不是色盲。
一天老師穿了一件漂亮的紅色外套,全班都說是黃色的,只要小B覺得是紅色,然後全班小朋友都嘲笑小B分不清顏色,小B才知道自己是色盲,而真正的49個色盲全然不自知,因為他們是「大多數」。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眼中的世界裡而已,每個人都是色盲。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聾。《看見》這本書,對於我們這些已是「色盲」而不自知的「大多數」,多多少少讓我們知道這世界裡還有別的顏色,我們眼中的世界會因此大一點點,多彩一點點,足夠了。
一點愚見,請笑納。
以上!
暢銷書里我極少推薦給身邊人的幾本之一。
第一次看完《看見》時,我認為真實是一個記者最基本的素質,當我自己干過這個差事之後,才發現真實是對一名記者最高的褒獎。
書中最有感觸的兩個片段
葯家鑫臨行前,他們(葯家父子倆)見了一面,十分鐘里,葯慶衛已經來不及問這個問題。(指問車禍詳情)。「進去以後葯家鑫已經坐在那兒了。我一走進去他就是『爸我愛你』,重複了好幾回,我說我知道,我也愛你,你不要說了,我知道,我也愛你。」
他哭出了聲:「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說我愛你。他說:『你們好好活著,我先走先投胎,你們將來走了以後,下輩子當我的孩子,我來照顧你們。』」
他不知道葯家鑫什麼時候被執行死刑,但心理清楚這是最後一面。「我從不相信人有靈魂,我這時候真願意人有靈魂,我說你有什麼事兒沒辦,給爸托個夢。他說我一定給你托好夢,噩夢不算。他平常說話聲音很細,但是說這些話的時候聲音很大很大。他說我托的都是好夢,噩夢不算,不是我托的。」
這大概是寫給所有不會表達愛的父母看的吧,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會說,「一個小錯為什麼就不能承受,大概是心理脆弱吧。」一看你就是個童年幸福的孩子,真心愿你一生無憂。
但是我還是想要你理解一個家教畸形的孩子,會覺得這個世界是不能犯錯的。
我有兩次體驗過這種感覺。一次是4歲把我爹的茶水杯摔碎了,一次是大一時體育考試時掛科了,不過幸運的我爹之後笑了笑說沒事然後就把一地的玻璃渣掃乾淨了,體育測試也在我做了幾晚噩夢之後奇蹟般的過了,我才清楚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
如果有?那算我倒霉好吧!
在知乎上曾經看到這樣一個回答,老公掃地把家裡的水壺打破了,然後妻子指著丈夫說道,地都掃不好你還能幹什麼?丈夫回過頭一臉疑惑的問妻子,水壺破了你為什麼不先關心我有沒有受傷,卻要先罵我呢?你不要學你媽別一犯了什麼錯就不問是非的罵你。
我他媽當時差點看哭。
我說的最後一個人,他也是一位老人。一位記者曾經採訪他:你的一生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你靠什麼保持你年輕時的情懷,他說有一年去河北視察,沒有走當地安排的路線,然後他在路邊發現了一個老農民,旁邊放了一副棺材,他就下車去看,那個老農民因為太窮了,沒錢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來賣。這個老人就給了他五百塊錢讓他回家,他說我給你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訴你,中國大地上的事情是無窮無盡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執著。這個人叫溫家寶,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
大四抑鬱的那段時間,我又把《看見》翻了一遍,我好喜歡那句中國大地上的事情是無窮無盡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執著。人在崩潰的時候是需要自己安慰自己的,每次失眠到發瘋的時候,我都會想到這句話。跟自己說睡不著明天白天會死嗎?想想並不會的時候,我就安心的玩了一夜的手機。
我已經忘記從哪裡知道柴靜的,一直很喜歡這個有點文藝的姑娘,看完《看見》之後,喜歡這種情感慢慢的成為了羨慕,我也想成長為這樣有力量的人。
所以畢業之後當我一個工科生開始做起採訪人的差事後,我把柴靜採訪周星馳、李陽……的視頻開始拿出來不停的看,我才知道在變得有力量的路上還要走很久,也希望自己不要放棄。但是我有點不得理解的是大家為什麼不能容忍有力量的人犯一點錯誤?
2015年柴靜攜《蒼穹之下》從新回歸人們的視野,由於視頻里有一些數據錯誤,被網友極其詬病。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的意義在哪?」有一個回答是:讓那些從來不看歷史的人開始看歷史了。那麼柴靜做這些事情的意義又為何不是如此呢?
說到底要如何評價《看見》,在我眼裡這可能是柴靜給自己11年記者生涯的一份交代,而我願意把她推薦給身邊人的原因是,她足夠真誠,她在極其有限的尺度里給我們展示了我們沒有看到的真實。
書中提到的周基仁說:不要妖魔化地方政府 。套用這句話,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覺就是:不要妖魔化央視。
在汶川地震直播中,柴靜團隊決定一起退出直播。「我們要做一期有足夠時間的節目,不管能不能播」。央視就准許了。
書中所提及的社會黑暗面,我內心並沒有多大的波瀾,我深知這就是我生活的地方發生的事。而書中寫的央視,會讓我會重新帶著敬意的去看待。
央視的一批教父式的人物。人生導師陳虻,優秀前輩同事白岩松、崔永元。
白岩松常有些大道理:「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才那麼幸福」
有這樣些人願意帶著你前進,你還害怕什麼呢。
有人說 柴靜記者不像記者,主持人不像主持人,我又引用書里的一段話,記者是一個社會活動家。
我對一本好書的定義是,能給你一點思考與啟示。從這個角度來說無疑是有的。
關於一本書好否,這又牽扯出一個更大的話題。按照《看見》這本書對新聞的看法:新聞無好壞之分,新聞只是一個事實。來看,書也無好壞之分,只有內容。這就是帶給我的一個思考。
PS:分享我在我的摘抄本上摘抄《看見》書中的幾段話。
1:世間事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2: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3:電視節目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為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4:什麼東西是神聖到不能到開玩笑的呢?
5:追求真相得人,不要被任何東西脅迫,包括民意。我們要站在2012,2022,甚至於更遠的地方來看我們自己。
hhh得空來回答,謝謝蘇亞明同學的邀請
我很喜歡這本書
高三看的
因為這本書,執念了記者這個職業四年
最後還真的做了實習記者
在實習的時候低谷期,還在看她的《月色溫柔》,她對我影響很大,特別是看見這本書,我有空了好好答哈
當年在飛機上讀的這本書,我一大老爺們看完一半,用頭抵著前排桌椅靠背默默流淚。那時候柴靜還是不少人的女神,時隔多年依然記得從書里透出來的深深的悲憫情懷,還有就是柴靜作為一個新聞人一直在路上在成長在發聲的態度。
後來的劇情變化很快,她和丁仲禮先生的對話還有就是那個穹頂之下。我個人以為,要解讀這些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預設立場,包括我也是。但是我必然記得多年以前讓我無法剋制熱淚的這本《看見》
她看見了,但她沒寫完
最深印象的是:在我們的文化里,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偏見當原則,把愚昧當德行,看見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 這是她對同性戀的看法,就憑這一點,她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女性。
對我影響很大。
不管是談及非典的篇章,還是對小學生集體自殺案、葯家鑫案等案件的描述,又或是對虐貓事件等社會事件的評議,都令我至今記憶猶新,並且在當時為我打開了一片新視野。
或許有的人看得書多,會覺得《看見》浮於表象;或許有的人對柴靜有所偏見,便習慣性拒絕她的作品;但我在大一看到這本書時,著實覺得它不失為一本好書。
《看見》不止在我寫文章的時候給我提供了很多靈感和思路,柴靜記錄的電視台及出訪生活也給了我不少啟發,書中的某些言談在好長一段時間裡被我奉為佳句。
書里還是埋下了一些伏筆,有些事情沒說完,給了讀者一定的空間,挺好。
它幫助過我,我很感謝它。談不上評價,只是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見》和看不見
我不喜歡柴靜,但也不討厭,我不願意用一個人的私生活去評價他的專業素養,也不對體制內的新聞工作者抱有什麼幻想。在我看來,柴靜不過是在一個有著嚴格限制的環境下,努力做點多少像人該做的事的人而已(這句真繞……),而除了那些像人做的事外,不像人該做的事,怕是也沒少做,這是能留在體制內的前提
我從不高估人性,因此,我不會將一個體制內的人當做什麼道德的楷模,放射出人性的光輝,那都是胡扯。
柴靜的《看見》,昨天一個朋友借給我看,如果不是這個朋友,我恐怕一輩子都不會碰這本書,但既然他說書不錯,我就還是翻開了
書看到第二章,說非典的,不巧的很,作為一個曾經的醫務工作者,親身經歷了非典疫情,還是不巧的很,作為一個曾經的醫務工作者,成為醫院裡第一批接觸非典病人的醫護人員之一,依然不巧的很,我記性不算很壞,雖然過了十年,對於那段時間的經歷還記得比較清楚。這些不巧加在一起,使我狠不巧的發現了柴靜《看見》中的看不見
在整個第二章中,我只對於柴靜的一句話深表認同「九年之後,人們還會說『這是進非典病房的記者』,我常覺得慚愧。從頭到腳蓋著白布的病人從我身旁推過的時候,還有媒體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
我相信,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尤其是作為一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工作者,柴靜所了解的關於非典疫情的信息,絕對不會比我少,但是,即使是我,都知道政府在干著瞞報疫情,欺騙WHO的事情,她不可能推說自己不知道,但是,在《看見》里,她只看見了蓋著白布單的病人,穿著紅衣綠褲的小飯館服務員,身邊不懼危險樂觀的同事,她只寫了空蕩蕩的長安街、衰敗的人民醫院,節目組暫住的小酒店,她感受到了無數的感人細節,但是,唯獨缺少對於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巨大疫情的追問
新聞需要細節,不錯,我承認這點,但是,新聞不是故事片,不能只靠累積感動和堆砌細節來做新聞,新聞需要的是真相和追問。
也許柴靜的確看見了許多他人未看見的東西,但這不足以讓她成為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甚至不足以讓她成為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因為她沒看見或者裝作沒看見一些更重要的東西,一些真正的新聞更需要,普通的老百姓更需要的東西
開頭我說,也許那些不像人該做的事情,柴靜怕是也沒少做,這並非信口雌黃,在關於非典的書寫中,對於疫情背後真相追問的缺失,就是其中之一。對於不了解那場疫情的人來說,《看見》中的第二章也許會把他們感動,但是對於一個親身經歷過非典的人來說,這些文字,只會讓我覺得醜陋,在這篇文字中,不要說真相,就連對於真相的追問我也未曾看到。不過想想也不奇怪,央視,什麼時候把真相作為必須」看見「的內容呢?在一個原本就看不見真相的地方呆久了,會變得也看不見某些東西,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我恐怕不會繼續看柴靜的這本《看見》了,因為從第二章來看,裡面不會有我想要的內容,不過,就為了整篇文章中那句我唯一認同的話,我覺得柴靜還有些像人的地方。這麼說吧!柴靜的這一本書是我在上初中的時候看的,當時心裡是真的被深深震撼到了!原諒當時的我世界太小,這本書看見雖說許多人認為文筆不是很好,但個人認為柴靜寫的這本書或者說採訪筆記,是比我們國家得什麼魯迅獎的人文筆好太多,帶給我的震撼,深思,感悟,是我至今覺得對我重要的十本書之一,平靜的敘述手法,不添加自己個人的感情,站在旁人的角度對事件中人物進行敘述,讓讀者自行判斷,自行深思
成長吧,柴靜作為一個記者的成長,中國作為一個國家的成長。
作者好比一個掘渠的人,讀者的思想如流水,水流小的只能順著渠左右流動,而水流大的則會漫出水渠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當然這裡面有兩個變數,一個是水流的大小,一個是水渠的深淺。
一直還記得當時看過她的《蒼穹之下》,當時整晚心情都不能平復,甚至讓我感到恐懼,對這個世界感到不安。可能我所代表的這種感受,是《蒼穹之下》後來被禁播的原因之一吧!
非典時期我還小,在鄉下,所以影響不是很大。但再一次從柴靜這裡看到,當時的她們,就是戰士,穿梭在生和死之間的戰士。
視頻的後期可能是做過色彩渲染,但是那種暗示著末日的死灰色,是我只有在好萊塢大片中見過的,就是這種東西讓我畏懼,同時又能很快的感到憤怒,再想想,會引發到自身,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員,大環境的良好程度,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
她會讓我有這種反思,我想這就是柴靜的厲害之處。
怎樣看待柴靜的《看見》,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養。
不能稱為佳作,但值得去看
無論是誰的眼見為實,都是我們自己的耳聽為虛。告訴我們她看到的真相併不夠,若能激起人們的求真欲才能讓這部作品成為佳品。
不過優秀的是,對事物的描寫基本保持兩隻眼睛,這個值得讚賞。
高中看的,當時很震撼,驚為天人(還是當年言情讀多了太傻)
現在回想起來,也算給單純的少年揭露了社會真實的陰暗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饒平如《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的內容?裝幀又如何?
※如何評價ONE一個 ?
※目前為止,紅學研究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最近讀了沈從文的《邊城》,讀完後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但大家對這本書評價都很高。我想問該如何去讀?
※《夢的解析》主要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