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選擇獨居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是個人選擇還是社會造成的?
本題已加入圓桌 ? 即使獨自生活,更多「獨居」、「單身」的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目前,選擇獨居生活方式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現象在中國才初露端倪,從世界範圍看卻早已蔚然成風。選擇獨居而不選擇婚姻的社會潮流最早出現於北歐國家,很早就達到人口半數,還在繼續增加。幾十年前,在美國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獨居,目前已超過人口半數: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截至2015年8月,16歲以上的美國人當中,有50.2%的人是單身,即1.246億。2012年台灣15歲以上的單身人口為939萬人,佔總人口約42%。國家民政局數據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
單身浪潮的形成是多因的,我分析至少有以下幾種:
首先,婚姻制度的內在缺陷。婚姻制度和婚姻習俗自先民時代逐漸形成,主要功能是養育子女和私有財產的繼承。由於人的感情會蛻變或轉移,婚姻制度成為對人的約束,所有的現代社會都出現了離婚率增高的現象。婚姻制度與人性發生的內在衝突是它的致命缺陷。為了規避對個人自由的約束以及規避離婚的財產損失和精神痛苦,許多人選擇了獨身。
其次,男女平等的後果之一。在幾千年間,世界各國都是男權社會,女性沒有獨立的生活來源,必須結婚才可以存活。現在女性可以獨立謀生,是否結婚不再是生活方式的單一選項。也就是說,獨居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另一個可能的選項,於是許多女性真的做了這樣的選擇。
再次,人類預期壽命增加。在傳統社會,人的預期壽命只有三四十歲,從一而終很容易做到;進入現代,人的預期壽命達到七八十歲,終身只跟一個人生活而不厭倦的難度大大增加。於是那些不是感情特好心無旁騖的人就不願選擇婚姻了。
此外,不願養孩子的人也會覺得結婚沒有絕對必要,而不願生養孩子只想好好享受自己人生的想法,目前已經成為不少現代人對自己生活方式的設計。
在中國漸漸從一個傳統社會演變成現代社會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真考慮選擇獨居的生活方式,可以說這既是一種出於個人意願的選擇,又是社會變遷造成的。從發展趨勢看,中國人可能在世界的獨身浪潮中是最保守的,排序是倒數的,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看重家庭價值的文化之一。即便如此,傳統文化價值還是會受到現代化過程的衝擊,獨居仍然會成為趨勢。與我們同文同種的台灣單身人口超過四成就是一個預示,婚姻制度的式微已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將有更多的年輕人選擇獨居生活方式。圓桌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從大家的討論中獲益良多。
獨居是個人與社會的合謀。除了大家提到的原因以外,我想補充三點。
1. 現代社會減輕了對獨居者的社會壓力。
我在當今社會,仍存在對離婚或者大齡單身女性的歧視嗎? - 暗涌的回答中提到,按照進化心理學的觀點,原始社會中,獨立的個體總是不能很好地抵抗外界的不良因素,因而需要同類的幫助才能更有利於生存;而且為了維持種族的繁衍,擁有穩定的性伴侶是很有必要的,這意味著可以傳宗接代,並給後代穩定和良好的照顧。因此群體傾向於鼓勵男女生活在一起,而壓制獨居、單身的個體。而當我們步入現代社會,後代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即使一部分適齡青年尚未生育,對於群體的傳承也影響甚微,自然就減輕了對獨居個體的壓力。
同樣地,男女之間經濟與社會地位的變化,使得兩性關係也隨之改變。搭夥過日子的時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尋找一個真正適合的人在一起。
- 「我可以養活我自己,幹嘛委屈自己嫁一個不夠喜歡的人?」
- 「男朋友會拋棄你,工作不會拋棄你啊,既然這樣我幹嘛非要急著找個人過日子?」
經濟基礎的改變帶來觀念的改變,也為女性選擇獨居提供了條件。
但儘管如此,對獨居者的偏見和歧視依舊存在。
2. 豐富的精神生活為獨居提供了條件。
年輕人選擇獨居啊,當然要靠經濟條件;但是也要考慮到精神的層面。
我在一個人無聊至極是怎樣一種體驗? - 暗涌的回答中提到,無聊是最折磨人的,為了擺脫無聊,人甚至會電擊自己。而在精神生活尚不發達的時代,想像你回到家,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平板,沒有WiFi,更沒有人,你該如何度過漫長黑夜?只好找三五好友,嘮嗑、下棋、打撲克。此時你還會更願意獨居嗎?這些作為娛樂手段的社交活動是人們不願意選擇獨居的原因之一。而現代社會文娛活動百花齊放,即使獨居也能過得多姿多彩,獨居生活也就成為了一個可選項。
這麼說來,對單機遊戲的偏好,可能是年輕人獨居習慣的一種體現咯?並非如此,人是社會性動物,即使選擇了獨居,也並不意味著人放棄了社交的需求。
這裡就要祭出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愛與歸屬感的需求體現了人的社交需求,即使是最孤僻的人,內心也有與他人溝通的願望,因此我認為獨居與偏愛單機遊戲沒有因果關聯,相反,獨居者需要用包括遊戲在內的替代方式滿足社交需求。比如當大家得知貪吃蛇大作戰是單機時,不也毅然決然選擇卸載嗎?
為什麼在知道《貪吃蛇大作戰》是單機遊戲後,很多人會選擇刪遊戲?
社交網路的蓬勃發展也為獨居者提供了社交的替代選項,不過它對我們的影響就深遠得多。參見社交網路與各類科技產品的發展,是否促成了年輕人選擇獨居的現狀? - 暗涌的回答
3. 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獨居的動力。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自我實現的需要處於最高的位置,而在今天,自我實現的需求日益增大,多少年輕人放棄家鄉安逸的生活奔波於擁擠的一線城市,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方面,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豐富,我們的其他需要逐漸得到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自然處於中心位置;
另一方面,雖然我們「成家立業」的傳統文化仍然很濃厚,但依舊無法阻擋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擊,典型的集體主義開始受到個人主義的影響,越來越注重讓每個人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對夢想不滅的追求,正是年輕人心中的那一團火,即使為此背井離鄉離群索居也在所不辭。
選擇獨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一現象的成因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我們的討論也只不過是盲人摸象。獨居的背後包含了多少個體的內心波動,又體現了社會的哪些進步?這個問題,就交給時間去回答吧。
來交個作業。
看了 @李銀河老師的答案,我大概明白了這個問題想問的到底是什麼。按照我的理解,這個問題要求回答者解釋下面兩個問題:- 「獨身主義」的問題:為什麼婚戀這個傳統思想當中天經地義的「人生必修課」會在中國的大城市、經濟較發達地區產生動搖;
- 「獨居主義」的問題:為什麼選擇獨身的年輕人選擇獨居。
我在這裡分別對這兩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但是,有言在先,限於我的專業這個「屁股」決定的「腦袋」,我可能會對很多道德、情感上神聖、高尚的概念做一些機械的、功能主義的解讀,就像之前在答案從經濟學角度,怎麼評價找好下家再提分手的行為? - 陳茁的回答當中做的那樣,當然,可能會引起一些讀者的不適……
先跟這些讀者說聲對不起。
一、婚姻的第一個本質
這一段的內容主要參考了David Buss的「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這本書,希望為大家提供一個理解婚姻這種制度安排的框架。誠然,婚姻制度的起源,由於那個上古岩層的不可考性已經沒有辦法說得清楚了,但它作為一種由人類各主流文明所共享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必然與全人類都需要解決的某種生存問題有關。
當然,這個思路本質上是為制度變遷提供一個進化論解釋,這一點事實上在制度經濟學當中是有爭議的。不過從我個人看來,要找到關於制度A向制度B轉換的那個「原因」,這個思路是不可或缺的。
事實上,能夠形成穩定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物種並不多,而人類的歷史上也並不是一直採取這種婚姻制度的。想我媽八十年代讀歷史系的時候,就聽過石器時代人類的群婚制度,既一個家族的男性兄弟與另一個家族的女性姐妹組成一個大的家庭。然而,這樣的婚姻制度在現代社會幾乎消亡殆盡,其中的原因肯定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人類變得更文明了」就能夠解釋的,因為有關什麼是「文明」的定義,本身就內生於這個浩大的歷史過程當中。
就這個問題,進化心理學能夠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
根據基本的進化論思想,人,也包括其他各類生命體,一生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獲得儘可能多的優質的後代以幫助自己「自私的基因」能夠留存下去。而無論是男性或者女性,都對子女的基因多樣性有需求,也就是說,無論男性和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夠與儘可能多樣的異性結合出後代。後代的基因多樣化是防範環境風險帶來的選擇壓力的好的手段,這與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投資到一隻股票是一個道理,正所謂「不要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里」。從這個角度看,婚姻制度純粹是對人性的束縛,有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一個大家嗨嗨皮皮亂搞男女關係的制度安排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不足,那就是父親對養育子女的投入明顯不如母親高。這與兩方面的因素有關:第一,相比於母親,父親更難分辨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據心理學家考證。「性嫉妒」是一種跨文化的、跨物種的、在男性中極其普遍的心理現象,而這正是由於這種焦慮產生的。進化心理學家就此得出的預測是,在隔代四個親屬當中,外婆對外孫的投資是最多的,爺爺對孫子的投資是最少的,這得到了一定的證據的支持。因此,對男性而言,決定是否對一個孩子的養育付出成本時,他們一定要儘可能排除「喜當爹」這種情況。有的雄性生物進化出了能夠在交配過程中封鎖配偶的生殖器官的功能,大抵如是。
第二,從男性和女性在生育這件事情當中的分工,我們可以看出,雙方在生育這件事情上面需要花費的成本是不同的。在一定時期內,比如一年,一個男性與N個女性發生性關係,理論上有一定概率能生育出大於N個後代,而一個女性在這段時間內無論與多少個男性發生了性關係,理論上都只能分娩一次。而且,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女性的身體健康和能量攝入都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特別是,由於人類的大腦超常發育導致的頭部尺寸過大,人類分娩的時間遠遠短於其猿類近親,這樣可以保證分娩順利進行,這進一步地增加了人類懷孕的成本。因此,如果男性與女性的「責任感」沒有差別,男性對於後代的投資意願更低,更有動機做「甩手掌柜」。因為自己不親自生育,所以男性完全可以走種馬路線,只追求後代的數量而不追求後代的質量(決定於親代投資)。
當然,在自然界,完全由女性掌管養育後代的例子非常多,但也許是因為人類的社會互動遠比其他生物複雜,一個健全、合格的人類需要掌握的技能遠比其他生物更多,所以,必須有一個制度安排能夠保證男性對子代的投資和付出,而這個制度,就是婚姻。
在婚姻中,除卻一系列有關財產權利的制度安排之外,最核心的就是國家機器對雙方情感和性關係方面的忠誠所做的要求。雖然都是對忠誠的要求,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在我給出的這個框架內,要求女性「忠貞」是為了減少男性對孩子與自身沒有血緣關係的疑慮,而要求男性忠誠,保證的是男性將資源毫無保留地留給與固定配偶一起生育的孩子。
這樣看,作為一種保障父親對子女投資的制度安排,婚姻制度的衰退本身最核心的就是人類對生育的需求降低了。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經濟的持續發展,人類,尤其是婦女的生育意願在下降。(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邏輯不自洽,因為這違背了自私的基因本身的原則。但是,對於生育的意願做出保證的生理結構是「性慾」,而現代人有了更多的避孕手段以在滿足性慾的同時避免生育。也就是說,「我想要更多的孩子」是不會總是出現在我們能夠意識到的思維世界裡的,但是「我想OOXX」是存在的。)一方面,養育一個優秀的後代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在飆升,另一方面,母親對子女投資的意願也在下降,因而,婚姻在提升父親對子代投資這方面的作用下降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增長,我們的社會結構也在發生著根本的轉變,轉變的方向是更深度的市場化。市場是一種不依賴於親緣關係的、發生在匿名雙方之間的合作組織,養育子女這件事情上,人類現在可以藉助市場的力量,例如託兒所、家政服務、學校等等組織安排來取代父母所能起到的作用。除此之外,由於生育率的降低,隔代親屬能夠騰出手來撫養自己的子女的子女,當然這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意味著,及時女性的生育意願不下降,女性對一個完整家庭以及另一半對撫養兒女的投入要求也更低,也就是,做「單親媽媽」正在變得沒有那麼難。
從這兩個角度看,獨身主義的盛行也就不奇怪了。
二、分工的限度與婚姻的經濟屬性
當然,我們都知道,撫養後代並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同性戀追求婚姻合法化的一條重要訴求就是有關合法財產繼承權的。站在一個純經濟的視角看,婚姻,作為一個組織,本身的屬性與一個「企業」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我猜,只要學過半個月經濟學,你都會說這句話:「企業的邊界決定於『買』與『造』的邊際成本相等之處。」我這裡給沒聽過這句話的讀者多做一點解釋,正好前兩天得諾獎的經濟學家做的研究領域就是這個。這句話的官方出處在於新制度經濟學的開山鼻祖羅納德·科斯先生的雄文《企業的性質》。科斯要解決的事情是,「既然市場經濟是完美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企業?」因為,企業與市場一樣,都是一種關於合作的制度安排,但是,在企業中,人與人的交往往往不是基於你情我願的雙贏交易,而是指令的、計劃的、科層的。這種制度安排能夠存在,必然說明了市場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完美的。於是,科斯得出的結論是,運行市場經濟這套體制,本身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這種代價被科斯叫做「交易成本」或者「交易費用」,它的官方定義,根據張五常在《新帕爾格雷夫法經濟學辭典》中撰寫的詞條,是指「在魯濱遜·克魯索一人經濟中不可能想像的任何成本」。
我們可以就此構建出對婚姻規模的一個理論上的預測。比如,給定市場的交易費用不變,家庭的交易費用就可能決定於很多內部組織原因。比如,男女雙方因為性格不合導致的爭吵可能因為增加了交易費用而導致家庭的規模從2縮小到1,男女雙方可能進行的包含出軌在內的機會主義行為,也可能導致家庭規模從2縮小到1,而一夫多妻制度下多個女性對配偶的爭奪戰可能導致家庭規模從大於2縮小的等於2,等等……就最後一點,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中,一般只有一個「妻」,而這個妻,無論在自己子女的繼承權還是其他方面都是有絕對優勢的。而允許一夫多妻的阿拉伯文化中,男性也絕不能偏愛或者怠慢自己任何一個妻子。
市場經濟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當然有很多,後世在這個方面進行研究的一大票經濟學家根本的目的都是來闡述這個命題中的「交易費用」究竟是什麼。這裡限於篇幅我只胡亂列一些與婚姻相關的:
想像一個傳統中國常見的「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式的婚姻結構。(當然我這麼舉例子不是因為我認同這種婚姻關係,只是便於大家理解。)那麼本質上這個婚姻關係就包含了夫妻雙方互相為對方提供一系列服務的義務,比如,女性要照顧男性的生活起居、生育、帶孩子、洗衣服、在酒桌上吹捧自己的另一半……等等等等,而男性應有努力掙錢、保障家中婦女兒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物質生活的義務。這樣,婚姻實際上就是保證這些義務的一個契約,這個契約的具體內容可能隨著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變遷而發生著改變,但是我希望大家能看到的是,我所列的這些服務,在當下的社會中市場化較高的地區,其實都是可以被市場滿足的。
那麼,為什麼人類,特別是天性不忠的男性,還要選擇接受婚姻這種制度呢?一方面是我們剛才所說的養育後代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在某些時候出現了大名鼎鼎的「市場失靈」。事實上,發展經濟學的許多研究都贊成這樣一種觀點:經濟發展與市場化本身是互相促進的正反饋關係。這一點其實不難理解,市場經濟改善經濟效率,刺激人本能中的逐利性來創造財富,而良好的法治可以保證創造財富的過程是為他人提供服務,這會讓社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變好,經濟也隨之發展,只要看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就不難驗證。而倉廩實而知禮節,我在之前的答案有哪些顯而易見的生活現象,其實有鮮為人知的經濟學道理? - 陳茁的回答裡面寫了,市場經濟想要玩兒得轉,本身是對參與人的道德素養有要求的。而且經濟發展程度更高的地區,基礎設施更好,法律法規更健全,本身就更適宜市場經濟的成長。
而在一段時間之內,由於市場經濟發展水平更低,這些相互進行的服務無法在市場上買到,或者即便買得到也不如婚姻制度所能提供的那麼質優價廉。畢竟,婚姻把兩個人扭成了一個財產共同體,可以有效地避免很多委託代理問題,而這是市場所不能提供的。
但,隨著經濟發展,市場愈發完善,人們會發現,這種非市場化的服務互換相比於純粹的市場交換而言代價太大了。當男女雙方都能夠從不結婚這件事情中得到更多的好處時,婚姻制度的衰退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獨身=獨居?
在我看來,獨身主義與獨居主義之間還是有著比較大的邏輯上的區別的。誠然,獨居必然獨身,但是獨身卻未必獨居。
要解釋獨居主義,就不得不提到社會網路理論。在社會網路理論當中,我們常常區分「強聯繫」與「弱聯繫」,當然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質的區別,但是根據定義,強聯繫是兩個人頻繁進行交流和合作的一種社會關係,而弱聯繫,是那些躺在我們微信朋友圈當中幾萬年也聯繫不了一次的關係。這麼看的話,選擇獨居的趨勢上升,實際上是對強聯繫的需求下降的表現,因為兩個人只要住在一起,就必然會頻繁地與對方產生互動。
那麼,人類為什麼需要強聯繫?我個人覺得最好的解釋還是要從重複囚徒困境博弈這個角度進行的。根據博弈論的預測,雖然單次囚徒困境博弈唯一的納什均衡是雙方都互相背叛,但是只要博弈能夠無限次地進行下去,且博弈雙方足夠重視未來,那麼當他們採取「不合作就永遠不再合作」這樣一個策略,就會出現合作行為。當然,這裡的「無限次」並非真的無限,而是博弈雙方都沒有對博弈結束時刻的明確時間表。
這個理論也適用於解釋宗教為什麼被許多社會所需求,因為所有的宗教都旨在解決「人死了之後去哪裡」這個問題。這幾年有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所以導致社會道德的滑坡,理由就在於此:當大家都是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那麼合作關係必然會以死亡為終結,任何博弈關係都是有限次的。而當人們相信了存在諸如天堂地獄、六道輪迴、父債子償這樣的信念,有限次博弈才變成了無限次。
而強聯繫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被需求的。在舊式的鄉土中國,人口流動性差,一個村莊里所有人之間都是強聯繫,一次機會主義行為將導致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人幫助自己。而在時下,一個人騙走了你的錢,完全有機會這輩子再也不在你面前出現,這時候,也真就是「騙了就騙了」。正因如此,強聯繫的雙方會儘可能地保持合作、不欺騙,比如對於許多人來說,這輩子對大的兩個強聯繫就是與自己父母的關係。如果我們猥瑣地將父母生育兒女的動機解釋為「養兒防老」,那麼父母將會極盡善待子女之能事。另外,扯個閑篇兒:中國的大學教學質量低,主要也是因為大學的收入來源來自國家財政而非校友捐贈,一個學生畢了業,基本上就不會再與學校發生任何關係了,那學校幹嘛要對你好呢?讓你順利畢業找到工作別自殺,教育就成功了。
但是,重複我們剛才用企業邊界理論來分析婚姻的邏輯,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市場化的加深,越來越多的服務和保障都可以交由市場和社會來解決,這種在經濟困難時期尤其有用的同居互助組,變得不再那麼有吸引力了。而交由市場解決的本質是,交由更有比較優勢的專業人士來解決,這帶來的效率改進絕非一個室友所能解決。而由同居引發的物品產權糾紛和「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問題,卻並沒有隨著經濟增長而迎來太多的改善。由此必然存在對強聯繫需求的降低。
同時,強聯繫本身也有問題,問題就在於強聯繫能夠提供的信息非常非常少。根據定義,強聯繫的雙方必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互動,那麼造成的結果是,雙方看到的、聽到的事情重合度非常高,那麼在交流中能夠提供給他人的信息就非常少了。想像一個極端的情形,兩個人如膠似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天候地待在一起,誰能給誰來點兒新鮮的東西呢?根據社會學家格蘭特在1970年代的研究,美國的勞動力中,大部分的關於工作機會的信息都是來自於弱聯繫,因為雙方接觸的頻率低,因而各自有時間來獲取對方不知道的事情。
隨著市場分工的深化,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經濟活動交往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當人們的專業化水平提高,知識結構必然越發分散,正所謂「隔行如隔山」,即使在學術界內部,一個研究微觀經濟學的人發表對宏觀經濟問題的見解都是沒人信的,更何況一個研究公司財務的人張口說國企改革了。在我看來,像是知乎這樣的論壇從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存在的。這一趨勢的必然代價是我們需要在我們不熟悉的領域積累大量的知識才能順利地在這樣一個時代生存下去:哪個品牌的奶粉質量好、得了病怎麼辦、出國留學到底黨員身份有沒有影響,這些問題的答案基本上都在那些與我們有弱聯繫的人的頭腦里。那麼根據進化心理學中大名鼎鼎的「鄧巴數」理論,由於每個人能夠花費在維持聯繫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將更多資源用在他們身上,必然讓我們用於建立、維繫強聯繫的資源變少、耐心變低。
以上。聖經《創世紀》中,亞當被上帝創造出來,獨自一人生活在伊甸園中。耶和華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於是從亞當的肋骨中創造夏娃。「神看見了婚姻是人所需的,於是上帝為人預備好」。
(後來兩人偷吃禁果,上帝見不得他們撒狗糧,把他們趕出去了!)
至少在西方,這是婚姻的神聖性的證明,同時也意味著對單身和獨居的反對。但耶和華肯定沒有料到,現在他的信徒們正在背離神的旨意的道路上風塵僕僕。越來越多的人正獨自生活。離婚率日漸升高,許多人甚至選擇不婚。獨居變成一種常態,甚至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在美國,超過50%的成年人單身(16歲以上),3100萬人處於獨居狀態。
除了梭羅對自己在瓦爾登湖的獨居生活唯美的描寫外(他傲嬌的說:我再也沒有興起過需要人類鄰居來陪伴的念頭),獨居歷來被視為可憐並且可怕的。在古代,流放,是一個僅次於死刑的懲罰,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死亡更加容易接受一點呢。亞里士多德宣稱:「被孤立的人……與神靈或者野獸無異」,而魯濱遜對獨居的無限恐懼,直到在沙灘上發現人的腳印才終於得到拯救。社會學同學們應該清楚,《孤獨的人群》和《獨自打保齡球》中對社區共同體衰落的種種消極後果的可怕描述。社區衰落的後果,可能是創造一種「獨自生活並獨自死去的神秘社會」(《熱浪》)。1995年,熱浪席捲芝加哥,在美國的城市和其他地區數以千計的人獨自在家中死去,不為家人、朋友所知,而高度孤立的生活是造成他們死亡的重要原因。
(魯濱遜對獨居的無限恐懼,直到在沙灘上發現人的腳印才終於得到拯救)
(1995年芝加哥熱浪導致數以千計的人死去)
獨居,常常是不婚和離婚的後果,但它自身,作為一個越加普遍的現象,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更加重大。
獨居,並不一定是不婚,但二者常常是伴生的。關於離婚率上升,不婚主義的論著汗牛充棟,也不需再在此饒舌。那麼,為什麼獨居如此常見呢?
如果要給這個問題一個最簡短的結論的話,下面這句話或許大而無當,但無疑最為恰當:獨居是現代性生活的形式和後果。宗族、村落、單位、家庭在現代社會都不同程度的式微、解體。現代生活讓個體從傳統的庇護形式中脫離出來,生存變成了一場單打獨鬥,獨居不過是這種生活狀態的寫照而已。
現代性帶來了個體主義。個體主義興起的一個後果,就是獨個體選擇從集體、家庭的物理空間中抽離出來,「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個體主義興起相伴生的是「共同體」和家庭的式微。共同體、家庭在以往並沒有為個體自由選擇留下多少空間。個體主義本質上注重個人自由,因此在個體價值觀、利益與集體、家庭有衝突時;或者他拒絕社會對自己的預先安排,決心實現地位、職業的向上流動時;或當他意識到自己要為宗族、集體、家庭作出巨大犧牲時,獨居就成為一種選擇:後者更加舒適、輕鬆,更容易實現自我價值。
這是熊彼特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的冷酷預言。資本主義的理性化趨勢必將席捲生活。個體主義的原則更加激進:個人最主要的義務在於對自身負責,而非對他的伴侶或者孩子。現代生活的經驗告訴人們,追尋成功和快樂並不依賴於個體與他人相連。個體主義對我們的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尖銳的挑戰,但歷史上從未有一個時代對個體如此推崇,貝克說「在人類歷史上,個人第一次成了社會再生產的基本單位「。
女權主義的興起,是導致單身、獨居的另一個深刻社會變革。她們對自己權益的珍視和奮力爭取直接導致了晚婚和離婚率的上升。如果女性能夠掙得足夠的大洋來養活自己,在職場上大展身手,她就有能力選擇不結婚,去囿於廚房,相夫教子。上世紀七十年代柏林的女權主義者說了:「一個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條魚不需要自行車」。
(「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
在親密關係中,當個體意識到親密關係帶來的收益並不足以讓他放棄個體自由,付出相當地經濟利益、情感時,他/她也就不再選擇涉入親密關係,或者儘可能的將單身狀態延長。當前中國社會男女比例感人,親密關係維持的成本太高,而年輕人們正爭分奪秒為未來奮鬥著。「單著單著,就剩下了」也許並沒那麼可怕,「單著單著,就上癮了」,才是中國廣大大齡單身青年父母們的心頭大患。所以你看,「我還沒玩兒夠呢」,不光是你對女神告白時收到的一紙判決書,在內心無限悲痛的空檔,你也要擦乾眼淚,批判一下作為現代性後果的個體主義對青年社會生活方式上的深刻影響。
當然,獨居對很多個體來說,也許是一種被動的選擇。現代性生存方式是一種「流動」的生存方式。這種流動包括了物理空間、社會階層、關係網路。流動給社會帶來了活力,但它同時意味著不穩定,沒有安全感。當前中國城市化進程波濤洶湧,大量人口快速流動。而年輕人是城市化的主力。因此,年輕人更經常性的處於與家庭的分離狀態之中。漫長的教育周期,還要工作穩定,選擇一個落腳紮根的城市,攢夠了錢買房(哎呀太難了,還是等父母攢夠了錢買房)。獨居是漫長流動過程中的臨時狀態,這種狀態可能很快結束,也可能時日漫長,成為生存常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獨居是一種被動選擇,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人處於這種狀態。
(獨居對於留守老人,失獨父母更是無奈的生存現實)
誠然,對於年輕人來說,獨居並不那麼可怕。一個社會學家也不會想著搞個大新聞,把獨居批判一番。事實上,獨居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無需從道德上予以訓誡,或者因此無比焦慮。單身者的社交質量往往更好,沒有了別人的監視,個體不再壓抑,也更容易發展自己的興趣,自由尋找其他有共同價值觀的個體。而獨居的普遍化,也將重塑思考親密關係和婚姻的理解。
最後,現代社會中,獨居何以可能?現代社會,人們利用自己豐裕的財富,將自己與他人分離開來,不但因為他們想,更因為他們能。
首先,現代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讀書旅遊上知乎,養貓養狗養小豬。個體比以往更加註重自由隱私,但同時他又可以流連在豐富地公共生活中:關心時事熱點,關注美國大選,還關心轉基因危險不危險。
(讀書旅遊上知乎,養貓養狗養小豬)
其次,現代社會提供了一整套的支持系統。獨居者並沒有太多後果之憂。貨幣可以購買各種服務,修水管換燈泡,市場經濟明碼標價,沒有男朋友也不是大問題。社會保險健全,也不至於老無所依;社會規則明確,就算受了欺負也可以訴諸法律,不用打電話去叫一車麵包人。
最後,獨居並不就意味著孤單和自我隔離。互聯網、手機為跨越空間的交往提供技術基礎,排解個體孤獨。交往形式發生了變化,交往內容和質量也可以保證。互聯網、手機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流,避免了與社會的脫節。它們事實上也提高了人們參與公共生活的熱情:最近的美國大選,難得的讓中國人民實現了全民參政議政。
我為什麼要獨居?表面看是來自經濟壓力,成家要買房養小孩,會增加生活成本。可是如果拿掉經濟問題,我再來思考,是否有錢了我就願意和別人生活在一起了?
我曾經和大學同學合租一個卧室(兩張床),在北京每個月每人只需要650塊錢房租。選擇合租有很多現實因素,但從我內心來講,我並不喜歡。
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表面上會保持自己的形象,所以我需要一個高度私密的空間來施放我的陰暗面。在和我室友合租期間,這個空間被壓縮了,包括物理空間和時間空間。
獨居對於我來說是剛需,我討厭別人踏足我的禁區。因為對於有些人來說,如果不選擇獨居,要花費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這個題目下面的回答,已經有李銀河老師珠玉在前,還有其他很多前輩和知友都提出了專業性的看法,以下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感想。
獨居不僅包括不和配偶住在一起,也包括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以及不和子女住在一起,還有不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室友住在一起。
一、變了味的相親。
萍是我認識的一個女孩,比我大一些。她畢業後就回了老家,做著一份家門口的工作,不用在外面漂泊,就不用花大量的交通費和房租,她也就省下了更多的錢給父母。可以不用在外漂泊,還可以陪陪父母,挺好的,她當時笑著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陸續有人去她們家提親。有媒婆,有村子裡認識的人,還有有她的親戚,這些人陸陸續續要帶她去相親。她從心底是抗拒相親的,覺得可以自己找對象,另外她對工作和結婚有自己的打算。覺得至少現在不是迫切要結婚的時候。
可是村子裡的那些男人不能等。人來了一撥又一撥。不光是她,村子裡其他回家的女孩也有這個情況。她也就習以為常了。
不願意相親,那就去串串門子吧,又不會有什麼損失,親戚很熱絡地笑。後來村子裡熟人間聚餐吃飯,她也跟著親戚一起去了。推開門,門裡十七八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小的還在由母親抱著吃奶。這些人簇擁著一個皮膚黝黑,像一塊用久了的抹布的男人。這些人,都是一家人,是那個看著像抹布的男人的親人。坐下不久,那邊就有個人來熟的,要求「把雙方情況介紹一下」。這個人的旁邊還坐著一個女人,她看著是有點眼熟的,在上班的時候,這個女人曾經跟著一兩個人過來在辦公室門外看著她——人家是早就實地調查過她的工作和長相的。這一切,都是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
她很想走,可是門被堵住了。如果這時候立即甩臉色就走,在當地是非常不禮貌的。
性格不合,沒有眼緣,沒有感覺……她在心裡暗暗練習著理由。
回家後,手機響個不停,都是QQ的申請信息和手機簡訊的提示音。她親戚把她的所有聯繫方式都給了對方。那邊一家子都在加她好友。
這最後,她還是很堅決的拒絕了。不同以往的是,她這次甚至帶了被欺騙和被侵犯的憤怒。
那幾個介紹人再也聯繫不上她了。
知道她是真的不願相親,這些人也就沒再找過她了——他們直接聯繫她父母了。父母在家急得跳腳。
在她們老家,給人介紹相親,一般是男性去託人,請求介紹認識女性,委託的時候,介紹人至少要拿一千,而且如果不成功,這筆錢按規矩是不退的;事成之後,即相親成功,還要追加幾千,一般是三到四千。也就是說,只要介紹成功兩例,就能有上萬元的收入。這就是那些所謂的媒人活躍非凡的原因,很多所謂的叔叔舅舅也因此盯上了自己的侄女。沒有人能放過快到手邊的錢。同樣,結婚男方要給彩禮,這樣,女孩的父母還能再到手十幾二十萬。這樣,給兒子娶媳婦兒,給自己當生活費的錢都有了。
後來父母又硬拖著她去相親了一個身高一米五的,有點駝背的男人。
還有比她大很多歲的老光棍,還有隻有一條腿的男人……
「你知道我為了你花了多少錢嗎?!你還是人嗎?!你將來不會有好結果的!」
花錢真的,在她們老家,一個女孩子能一直上學,讀到本科,真的是驚為天人的事情了。
可是我讀了本科,不是為了縮回小地方,來做一份半死不活的工作,更不是為了和那些人相親的。她後來說。
而這種所謂的相親,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變相的騙婚和買賣人口,甚至是性騷擾。
她去找了一份外地的工作,現在正獨居著。
在此聲明,本人沒有任何地域歧視,性別歧視,也沒有對殘障人士的歧視。
回答一下讀者的疑問。
1.Q:這個女孩子是不是身體有缺陷或是條件特別差?
A:用世俗的眼光看,沒有。大體上,長得甚至還算好看,身體健康,身高一米六幾,年齡20出頭,本科畢業。與周圍人相處融洽。就是一個很常見的、普通的女孩子。
2.Q:那為什麼全是她看不上的男人來找她相親?
A:(1)條件好、學歷高的男孩子,一般不會回老家工作和發展,他們甚至很少回老家探親。他們要麼在學校找了對象,要麼在工作時期找了對象。(2)其他留在老家的條件好的男孩子,不會用這種手段逼迫女孩子和他結婚。這些男孩子也會留意尋找條件好的女孩子,像萍這樣家境貧寒,娶一個養一家的,可能並不是他們的首選。
3.Q:那些都是她的親人啊,真的會做那些事兒么?
A:土地里刨不出錢來,至少刨不出大錢,她的工資,一兩千塊,不吃不喝,切斷所有花銷,全部上交,整整20年,也不能完全保障她兄弟娶老婆和父母養老。只能說,對錢的渴望,每個人都有吧。
4.Q:她父母和兄弟不掙錢么?
A:怕累,捨不得,何況學歷低,也掙不到什麼錢。
5.Q: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找外面的工作,還要搬出去,就不能好好講道理,說清楚情況拒絕嗎?
A:千百年來,一定有女性試圖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去將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千百年來,還是有無數女性成為犧牲品。
6..Q:胡說八道!我老家那邊結婚就不要彩禮錢!我老家那邊相親、結婚都是自願!我老家那邊相親的人條件都是出奇的好!我老家那邊……
A:這是萍的故事,不是你的故事。也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是好故事,更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有好結局。
7..Q:是不應該,相親對象條件這麼差,就不應該答應。
A:——如果對方條件好,就一定要答應對方嗎?難道不應該是雙方相互有好感,都願意在一起才答應對方嗎?
那些寧願在外地租地下室,吃泡麵也不回老家的女孩子們,她們不是愛慕虛榮,是因為老家不給她們活路。
延伸閱讀:
我國第四次單身潮來襲 更多女性選擇主動單身http://_YNET.com北青網
我國第四次單身潮來襲 更多女性選擇主動單身
中國第4次「單身潮」來襲 更多女性選擇主動單身_新聞_騰訊網
中國第4次「單身潮」來襲 更多女性選擇主動單身
以上兩個網站發的新聞內容大同小異,但是評論區各有亮點。
二、有毒的「愛」。
——「我的父母像可怕的寄生植物那樣緊緊地絞住我!」
很多父母即使孩子已經40歲了,還是要求他們向自己隨時報告行蹤,每天穿什麼外套由他們來決定,孩子不能談戀愛,不能在不開免提的情況下與他人通電話,不能有自己的零花錢、朋友甚至是愛好……
那些選擇獨居的年輕人中,有一部分就是為了擺脫控制欲強的父母。
三、「我只想一個人安靜一會兒」。
必須承認,有一部分人喜歡安靜,有的人真的不擅長與他人打交道。對很多人來說,家是一個寧靜的港灣,他們可不希望這個港灣每天都會有大量聒噪的不速之客來穿梭。
中國人不注重隱私的概念,在別人傷心難過,或是僅僅想發一會呆,提出「我想一個人安靜一會兒」,或是「請讓我一個人待一會兒」的要求時,往往吝嗇於給予滿足。相反會譴責對方無緣無故給自己下逐客令,訓斥對方無禮貌……
獨居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四、我想去更高更遠的地方。
有的年輕人,想走得更遠一點,去看更遠的景色。身邊的人沒有人願意與他同行,或者沒有人可以趕上他的步伐,他只好獨居,且只能獨居。
那些從事藝術,比如畫畫和音樂的年輕人,有的也選擇了獨居。這樣可以不用聽太多的人嘲笑畫畫和音樂不來錢,嘲笑他們是瘋子。
人生已經十分艱難,人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有限,大家要看父母臉色,看導師臉色,看老闆臉色……這個時候,室友的臉色,能少看就少看吧。
在遠古時代,生存環境惡劣,食物缺乏,人類為了生存,不得不群聚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與野獸、自然災害、惡劣的自然環境等抗爭,並生存下去。
在人類有了氏族、階級,誕生出文明後,暴力對於維護個體生存和發展的意義依然十分重要。「人多打架都不怕」,這時候人們還是偏向群居,以對抗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衝突,包括戰爭。
近代以來,自然災害、戰爭等依然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同時,自古以來,人類都面臨著繁衍後代的任務。人們很害怕自己會像《冰河世紀》里的那隻猛獁象那樣,經常被人嚇唬,說成是「世界上最後一隻猛獁象」,這意味著他將不能找到伴侶,不能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群居有利於及時尋找到適齡的婚配對象,對於繁衍後代有利。在上面的示例里,萍就是個例子。
選擇群居還是獨居,還與信息的傳遞與接收有關。過去,通訊技術不發達,傳遞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單一,人們傳遞和接受信息往往要依賴「人」。這時,如果一個人離群索居,意味著他有可能無法接受到或是傳播出很多重要的信息,甚至將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而現在,手機、電腦網路、社交平台……等等通訊媒體的發達,人工智慧的參與,使得接受和傳遞信息不再是「一群人面對面」才能完成的事兒。周邊又有好工作了,桃花島上的橘子熟了,商場周末大減價了……這些有時一部手機就解決了。
通過網路和社交媒體,我們還能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用只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周圍那百八十個人身上。
除此之外,還有社會福利的覆蓋與完善,交通的發達,社會治安與社會環境的穩定,教育的普及,衛生事業的發展……這一切的發展與逐步完善,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才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獨居成為可能。
也就是說,現在的我們,不再僅僅關心「能否生存下去」,我們關心的是「能否生存得更好」。
一般人認為,獨居要自己承擔房租、水電費……還要面臨一系列安全隱患,還是群居更划算一點,可是,在很多東西面前,包括在金錢和生命面前,個體作為人的自由、尊嚴、健康、發展,婚姻權和愛情權,還有堅持夢想,追求幸福的權力,這些,不說更加,至少也同樣寶貴。
只能說,自由、平等、獨立和人性的解放……這些千百年來有無數人為之奮鬥和犧牲的東西,在今天,依然是值得嚮往,並為之奮鬥的。
獨居,為什麼不呢?可能選擇獨居,已經是能對自己最大的遷就了吧。
平時要面對並不好笑的笑話擠出笑臉,要學會掐滅煙頭,要忍住大聲唱歌的慾望,要規矩自己的言行,要維持人際的關係,要努力學習穿搭,已經夠懊惱了。
小時候最喜歡蝸牛,所以才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
每天晚上回家,用音響放自己喜歡的音樂,旋轉著跳舞,順勢倒下,縮在懶人沙發里。
每天早上輕咳著醒來,點一根煙,邊刷牙邊蹦跳著澆花。
哦對,如果再有一隻狗,還需要什麼另一半呢?
這樣的生活豈不美哉。曾經與人做過roommate,後來獨居了。
說實在話,應該是個人選擇吧。能有足夠多的錢,誰都喜歡自己住啊。抱團是中國特色,我就是不喜歡抱團的中國人,哈哈。
我個人覺得我的生活作息也算是有點兒過於神奇。我要麼就不睡,要麼就基本都是在睡。當我不睡的時候,我不希望被人影響,更不希望要操心我的音樂開得太大會吵到別人。夜深人靜,唯有鄧麗君以及一干早就死了的老藝術家還有咖啡因和酒精能給我續命。有的時候開得很大,是因為我不能睡,不可以睡。
那如果我都是在睡的時候,我也不希望室友會帶朋友來家裡,就算是影響很細微,我也希望家裡安安靜靜好睡覺。
而且獨居你可以買很多你喜歡的傢具,不用照顧室友的口味。
不管怎麼說,獨居了,這才是你的家。
雖然有的時候會覺得迷之孤獨,迷之寂寞。這時候只要抽上一根,喝上一杯,就煙消雲散了。
大概就是這樣。人類之中本來就有一部分人是或愛好獨居、或不擅長與人交往,或在與人接觸後選擇獨居的。只是以前生活環境惡劣的時候不得不與人抱團與人協作。而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傳統人際關係的瓦解,使得這部分中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有條件聽從自己的內心。
-------------------------------------------------------------------------------------------------------------
上面是我昨天寫的答案。由於這個問題被李銀河老師寫得很透徹了,今天又上了日報,所以導致我現在下了班又很有興趣想要展開來談談:
我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很私人的發現,當時只是覺得有趣,並沒有和人分享討論過,成年以後卻意外地,在《曉說》上被高曉松說出來了。那就是:無論任何一所學校的任何一個班級總是會有特定的同學出現,比如運動達人、喜歡打扮的人、學霸、痞子、默默無聞內向的人、主心骨領導型人、熱心組織活動活躍氣氛的人。哪怕你把這其中的某些人調離這個班,彷彿上帝指定一般,又會有別的同學來代替她/他的特質和位置。好像在分班級的時候,全國所有學校所有班級的班主任冥冥中都達成了一個默契,都安排自己這個班什麼類型的學生都有似的。
上面這段話只是個引子,只是為了引出我想說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什麼樣的人都有,你不可能通過某種辦法讓一個群體所有的人都是一種類型的。不管是開朗的、還是內向的,或者說看上去內向的人也有開朗的一面,看上去外向的人也有內向的一面。
以我個人的觀察(當然大家可以不同意),基本上以80後為分界,之前的人所生活的環境,都叫前現代社會。其表現就是物質貧乏,人與人必須抱團才能資源利用最大化,才能度過困難。舉一個小小的例子:我不知道在全國其他地方是怎麼樣,在湖南這邊老一輩有個習慣(現在也還有),小嬰孩的衣褲、襁褓、搖椅都可以留著給親戚熟人中其他後來出生的小孩用,講的好聽俗語叫「代代傳,有人氣」,實際上講白了就是以前物資匱乏,物盡其用罷了。婚禮送紅包的意義也類似。精神生活也是一樣,在以前沒有網路、沒有發達的交通可以到處旅遊的時代,人們唯一的娛樂就是走親戚、打牌。同時即便是生活在城市也是一樣,由於雙匱乏,找工作不容易,難得找到一個,只能將就著和領導、同事生活,娛樂生活也必須要讓身邊的人認同你。比如大家都打麻將,你打麻將才能融入生活,你打麻將打得好才能讓別人認同你這個人。一切生活都是由與他人互動組成。
現在有很多人看到日本有成人儀式,就覺得中國沒有這個傳統很可惜,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中國也有,那就是「婚禮」。在前現代社會,婚禮等同於成人禮,你16歲結婚,那你就是16歲成年,18歲結婚就是18歲成年。雖然法律定義了成年,但是在民眾意識中那就是另一回事。為什麼結婚等於成人,不僅僅是你可以「盡人事」了,更重要是你有了家庭,就意味著向你身邊的人表明:「我不會做出格的事,我有老婆要養,要誕生「勞動力」,我成為了和你們有最大共同點的人,請大家接納我。」所以一個人成年後最重要的變化,就是能和更多的人說上話了。見人遞煙遞檳榔,親戚長輩也認可你了,有什麼生計活會想到照顧你,家裡有什麼多的食物,想著可以給你送點,反過來你對他們也一樣。成年並不意味著你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人,而是成為了「人際關係中的一份子」。
既然 @李銀河 老師提到了男女平等婚姻平等,我倒是想說說前現代社會的婚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生活主要依靠體力產生價值,所以男性佔得了優勢,女性除了一點點嫁妝,一般人家(有錢人家稍微好點,可以多留點東西給女兒)的女兒根本沒有自己的資產,生計來源就更少(最多紡紗織布手工,或者養牲畜賺點日用)。婚姻與其說是找個喜歡的人生活,不如說是「找工作」。男方有錢(待遇好)、婆家人好(老闆不凶)、男方家人多(開了很多連鎖,大公司,穩定)、男人身體好(公司不會中途倒閉、老闆卷錢走)、還能有孩子(養老金)。所以從前現代社會過來的我們的父母會逼婚(男性見上一段),這簡直就是必然了。。。。
當現代化打破了傳統社會分工帶來的傳統社會關係後,再走進「陌生人社會」,才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脾氣,別人不必遷就你,你對他人也一樣,一個人其實也能生活得很好。交友如此、戀愛也如此。
上面說了這麼多,我真正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並不外向、並不喜歡與人來往,同時還有些人並不適合過群居生活、不適合婚姻生活。這不是缺點,這是上帝造我時賦予我的並不傷害他人的本性。在前現代社會環境中這些人不得不人前笑臉,不得不展現自己善於人情世故的一面,帶著面具走進群居生活。但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物質精神生活大爆發,以及城市化運動中,更多生活在親戚圈的農村年輕人走向大城市,最後網路信息化帶來的信息更加公開化,這三點都讓上面所說到的這些人能夠有條件可以真正做自己。我自己以前在「什麼時候發誓不回到家鄉」這個問題里有過說明,詳見你是什麼時候發誓自己再也不要回到家鄉的? - 雲麓山人的回答
最後的最後,我的總結:並不是選擇獨居的人越來越多,而是由於社會的發展,讓更多的人能夠直面自己、直面他人。不是現在越來越多,是原本就有這麼多甚至更多,以前反而是被生活逼得、被身邊人影響得看上去太少了現在大部分婚姻的本質是組團下副本,兩個實力、裝備差不多的玩家組團去挑戰諸如「房價」「物價」「基因傳遞」之類的boss並獲得獎勵。
不過由於新資料片「信息時代」的上線和很多玩家水平的大幅提高,單挑副本也變得有可能了,自然就不需要和人組隊了啊。
婚姻是經濟關係。剛轉到白班不太適應,睡早了所以五點醒了。
以我自己來看:
高中大學都是集體宿舍,上班的宿舍也是四個人的。每天忍著不打擾不一時間段休息的同事,也不希望自己睡覺時候被打擾。神馬抽煙口氣隨地吐痰臟衣服堆一堆,沒辦法每天下班回去開窗開門半小時,冬天就空調換氣開起。
以前我也認為,人都是群居的,需要交流鼓勵以及一點生活氣息,說白了是看別人怎麼過,活成別人習慣的節奏里。現在慢慢想通了,生活不止苟活還有品質目標。
不管群居還是獨處,都不會有女朋友的。在這以錢衡量一切的風氣下,唯有不顧生活質量來掙錢才能自欺欺人的以為自己過的很好,村裡同學親近之人都沒看到我的優點,以及那漸漸地勢力和浪費不復返的青春歲月。
以前會感動的東西現在看起來很傻,我們都沒變。喜歡一個人要考慮地域三觀還有經濟,自己能夠支撐著愛多久啊( ??ε?? ) OVER~
婚姻本身並不是必須的
1. 當前婚姻契約是違反動物本性的
這個就不用解釋了,沒有男人看到美女不流口水,也沒有女人不喜歡帥哥,這是基因決定的,無法改變,因為生命的主題詞只有兩個:生存和生殖,生存的時間就是為了不斷生殖,而生殖的目的是為了基因的長期存在和傳播。性即生殖,找到盡量多的優質基因,進行組合,起到廣泛傳播基因,改良後代的作用。但婚姻契約違反動物性,讓你「忠誠」和「專一」,協議上寫著一輩子只能和一個異性OOXX,這完全違背了生命本源的方向,當然會帶來極大的痛苦,你只能不斷壓抑自己對其他異性的嚮往,只靠著心裡默念「我要忠誠」「我要忠誠」,但你的身體會不斷出賣你。
2. 當前婚姻契約本質是物質關係
婚姻契約之所以產生,最核心的原因是物質,也就是經濟原因,而且是男女經濟能力不平淡導致的經濟契約。女方勞動能力弱,體力差,還要負責生孩子這樣的高風險業務,處於弱勢地位。但女性有一個最核心的優勢,那就是:找女人進行生殖行為,本身就是男人的最大剛需。這也是女人僅剩下的砝碼之一。女人還有半個砝碼,就是在於是否保證孩子是否是某個男人的。基於這樣的情況,經過妥協平衡,最終在數千年前才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婚姻關係。女人給男人生孩子帶孩子,且保證孩子是男人自己的(也就是對丈夫的唯一忠貞),而男人必須抑制自己到處傳播基因的衝動,不能隨便拋棄女人孩子,給女人物質上的安全感。
3. 當前婚姻契約部分是為了社會穩定
男人的慾望是儘可能的佔有美女,這是無法改變的。女人也有傾向去勾搭各種帥哥。但是這本身會引發無窮無盡的矛盾,即使在原始社會,也因為爭奪女人(or男人)產生各種流血衝突,極大的影響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而富人或者統治階級,基於自己的物質優勢,可以不斷的佔有女人,而窮人都變成了單身狗;理論上,帥哥可以通過自己帥的基因優勢,不斷的佔有女人,而矮丑挫則都成了單身狗。這樣的結果是,矛盾逐漸積累激化,窮人和矮丑挫一定會鬧革命,和富人和帥哥拼了 - 如果交配權都沒有,女人都不能佔有,還有什麼意思?為了避免這一結果,優勢那一方必須約束自己,規定不能過度佔有資源,使得矛盾不至於激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未來科技飛速發展,社會意識形態變化的情況下
婚姻會逐漸消失,轉而變成兩種狀態:1 獨居 2 無婚姻契約的同居
原因如下:
1. 人類將逐漸解放對性的束縛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吃穿住的基本需求已經不愁了,但永生技術可能還沒發展完善。那這時候你在世間干點什麼好呢?大部分人會選擇及時行樂,也只能選擇及時行樂。而及時行樂,必須接觸對性方面的束縛,因為人的一大部分快樂都來自於性。
2. 婚姻的經濟契約的必要性正在快速弱化
還是科技的作用,使得基本的物質要求不難滿足,且各類保證在不斷發展。同時,也因為科技發展,女性的體力弱勢不再明顯,男女更平等了,女性可以在很多地方和男性競爭。你看,希拉里都在競選總統了,以後在政界商界的女性會越來越多。而女性一旦自立,就不再那麼需要和男性達成婚姻這樣的契約了。而男性,其實本來就不想有這契約,尤其是一夫一妻。中國其實百年前還是一夫多妻制的。
3. 科技的發展使得人的性作用不再明顯
VR技術,人工智慧等快速發展。你未來可以輕易的用機器來獲得性快感。女人不再那麼需要男人,男人也不再那麼需要女人。你完全可以用VR性愛機,或者性愛機器人,獲得比真人更好的新體驗。甚至,生孩子都可以通過工業化存在,女人無需忍受十月懷胎,當然弱勢就更少了,孩子都可以集中化孵化出來。
4. 科技的發展使得人的精神陪伴作用也不再明顯
還是那句話,科技的發展,使得未來你可以輕易的通過AI來獲得陪伴,可以在VR的世界裡暢遊,在虛擬世界和人交流溝通,甚至你都分不清什麼是虛擬世界,什麼是現實世界。你並不需要一個整天和你一起睡覺的真人。
5. 婚姻對於社會穩定的作用正在下降
基於上面的原因,因為技術的發展,人類不會再有那麼大的慾望去霸佔異性(當然主要是男性霸佔女人),因為獲得快樂的途徑太多了,生孩子傳播基因太容易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都無所謂了,一個打遊戲,在家裡有性愛女僕的,不見得會羨慕有10個真人老婆的。一旦開放了,想通了,很多也沒價值了,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大家都不要拿一直婚約了,人之間的矛盾不再會因為有人沒有老婆這樣的問題而激化,這樣誰還想結婚呢。
6. 生兒育女的任務無需通過婚姻來實現(甚至不需要同居實現)
未來,會有大量的嬰兒孵化器了,想生孩子,可以匹配精子卵子,然後工廠孵化,過段時間直接去領回來就行了。生孩子,完全不要什麼結婚、買房、簽署結婚證這樣的行為來實現,太繞彎了,太低效了。再開一下腦洞,想像一下,如果人可以永生,誰還想壓力生兒育女?不要以為什麼都是必須的,沒有什麼是必須的,沒有什麼習慣是不可改變的。
7. 生兒育女本身的反哺保障作用正在下降
這個很容易理解,過去生產力差,養育兒女後年紀大了可以起到保障作用,所謂「反哺」。中國農村是這一理念的熱切追隨者,產生了諸多超生游擊隊不是沒有原因的。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個作用是越來越小了。社會保障越來越好,各種金融保險產品愈加豐富,只要有錢,根本不愁保障。同時,現代兒女保障父母的能力實際在下降,很多不住在一起,工作又忙,更別提啃老族了。如果機器人完善了,對年紀大的人基本的照顧可以交給機器人,根本不用真人。
在此之前很多年,婚姻這庸俗的契約就應該被拋棄了,婚姻只是為了人類在集體層面曾經為了生存發展而做的妥協
我的看法是:婚姻和家庭在現代環境中的功能越來越落後。它們的優勢逐漸消失,而劣勢越來越明顯。
說幾個現象:我所接觸的80後超過半數結婚後離婚,大多是雙方對各自的人生規劃不同而離婚。因為情感問題離婚者很少。比如男方是江南國企員工,女方去北京發展而離婚。男女雙方都做生意卻因為理財理念不同離婚,男女雙方皆因工作興趣沒有交集且沒有額外精力再維持家庭而離婚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是:這些80後離婚家庭的子女完全沒有以前單親家庭的負面影響。這些孩子無論是和父親或母親一起生活,其生活水平可以得到保障,也沒有被歧視或缺愛等現象,和雙親家庭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我上中小學時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多少有點內向自卑,但是這這一代00後身上完全看不到。這個我並不知道原因,也許是當前環境的離婚家庭數量足夠多造成的?
家庭作為一種生養後代模式,它對於個人的束縛太大而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舊社會相比,現代社會的流動性和信息傳遞速度非常高。個人能調動的資源和個人能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過去,晉陞空間和渠道也大很多。過去需要整個家庭努力的事現在個人就可以做到,出身和門第反而成為阻礙社會流動性的因素。沒有必要依靠家庭來壯大自己,既然人在其他方面能發揮更大的價值,把人固定在一種身份中強加一份額外的責任顯然不利於社會發展。
並且家庭在生養後代方面的優勢也逐漸消失,隨著社會經濟和思想觀念的發展即便是脫離家庭的個人撫養模式也並不差到哪去。
如果人類社會不衰退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婚姻和家庭這種模式也許會淘汰,畢竟婚姻和家庭在數千年前也是為了適應發展而產生的。結婚後,大多女方跟男方一樣要上班,額外還要做家務,帶孩子,生孩子後要面臨再就業尷尬。一旦婚姻破裂,女方所付出的成本和承擔的後果遠大於男方。
新婚姻法後,女生本質上是個合租人,還承擔了無償保姆角色。
如果不是遇到真愛,誰也不想跟自己找麻煩,特別是經濟獨立的女性。
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婚姻形態,女方與男方達成契約婚姻,男方提供住處,提供薪水,女方以做家務獲得報酬。這種形婚狀態,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真實出現。2013年,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寫了一本名為《單身社會》的書,他把這種單身人口在大城市裡越來越多、逐漸趕超核心家庭(家庭結構類型的一種,指由一對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數量的社會稱為「單身社會」。根據他調查的數據,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的台灣等發達經濟體都先後進入了這一社會形態。
日本消費社會學家三浦展更是斷定:「一個人住的獨居者,正成為商業社會主流消費者。」——當然,他說的是日本。
不過,有數據證明,中國的單身經濟也已經起步。今年5月,天貓發布了一份基於其平台的《2016年消費報告》,其中幾個數據涉及單身消費:2016年,天貓平台上的單人份商品市場供應同比增加5.6倍、消費增加2.2倍。其中,迷你榨汁機的成交總額約1.9億元,迷你洗衣機的成交總額約10億元。而30到40歲人群中,近40%的人會選擇獨自享受電影。如果你還記得8年前的11月11日,淘寶商城(現已更名為:天貓)正是用「光棍節」的營銷噱頭開啟了雙11這個如今令全球零售業都側目的網路購物大狂歡。
適合單人使用的迷你電器類商品在天貓的消費呈明顯上升趨勢。
同時,來自美團外賣的數據也顯示,2017年上半年,北京、杭州、南京、上海和深圳的外賣單身用戶數佔比超過了60%,其中北京的單身用戶數量佔比高達73%。
看起來,中國正迎來單身經濟的商機。但是,當一財君帶著這個話題拜訪消費領域的各大公司時,並沒有得到我們預想的積極反饋。
典型的回應有三種,一種是說「我們從未從這個角度想過」,哪怕是開發了更適合一個人食用的「小餅乾」的樂事;另一種是判定「這個細分市場目前規模太小」,因此尚未開發對應的產品線,比如美的;更多的公司則抗拒被貼上「單身」這個標籤。此前勇敢嘗試過「相親角廣告」的女性護膚品牌SK-II,十分保守地以郵件的形式接受了採訪,在回應中聲稱「這條視頻並非針對單身人群」。連最適合一人進餐的火鍋品牌呷哺呷哺也對一財君稱:「我們是個倡導聚會的品牌。」而從日本單身社會中成長起來的無印良品和松下以類似原因直接拒絕了採訪。
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沈奕斐同樣否認中國已進入單身社會,「一線城市也沒有。」她說。她的依據是單身人口佔總體人口的比例並沒有上升。事實上,因為計劃生育政策,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甚至更少了,而如果談晚婚,這部分人應該是主力。
現實感知與實際反饋之間的差距,讓我們決定回到「單身與商業」故事的最開頭,去看看一個單身社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克里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著重提供的一個思路是:在人類社會中,家庭最原始和最重要的是經濟功能。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職場,工作收入使她們更有能力負擔自己的生活,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必須附身於一個家庭才能生存。如此一來,當家庭產生的最大意義消失後,這一社會單元本身的存在就岌岌可危了。
其次,克里南伯格認為,商業分工帶來的城市生活便利性的增加,使得傳統家庭的其他功能進一步被替代了——吃飯不一定依靠家庭廚房,出門去街上的任何餐廳,隨時都有現成的,如果連門也不想出,還可以選擇外賣;購買大件商品也不再必須依靠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可以付錢請快遞公司的工人送貨上門;以及洗衣、清潔等各種家務勞動都可以轉為付費服務······總之,因為商業,每個人都更有能力獨自生活了。
我們把這個邏輯套用在中國的「單身社會」上似乎一點都不違和。「沒有什麼是App不能解決的。」陳麗琳說。除非政府規定一定要結婚才能買房,或者一定要結婚才能給小孩上戶口,不然,她不認為結婚有什麼必要性。
但是,採訪了更多單身人士單身的原因後,我們發現,這個邏輯不能覆蓋所有人。畢竟。一個人可以「負擔得起獨自生活」,不等於他願意選擇獨自生活。
二十年前,中國所有人都在戶籍地生活,改革開放帶來了很大規模的移民潮,農民進城工作、年輕人讀書進入城市、畢業後進入更大的城市,大家都離父母越來越遠,家庭聚會變少,家庭觀念傳輸變少,這些都會促成單身社會的出現。
商業進一步鞏固了這一變遷。某種意義上,相較於此前的任何社會形態,商業社會供人發揮潛能的場域是空前廣闊的。對很多個體而言,自我實現的重要性都超過感情需求,排在了更靠前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們的城市不斷吸納單身,且因其商業便利性和在幫助個人自我實現方面的功能,延遲了這些單身人士進入婚姻的時間。
有關單身經濟的生意雖然還未大面積興起,但有個領域的創業熱潮很高——單身公寓。來自中國飯店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已有20多家長租公寓相關公司獲得了近35億元的融資。
本地居民在市中心居住了幾十年後,基本都會離開市中心去郊區更大的新房子居住,把市中心的舊房子租給新來的年輕人—他們多數單身,市中心的房子已經貴到他們買不起,一旦結婚,他們多數也會買相對郊區的房子搬過去。
從這個角度說,即便中國的很多城市在人口學意義上不算進入單身社會,這些單身人士聚集的地方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單身社區。而它們對周邊商業的影響可以用「重塑」來形容。
首先,客廳消失了。優客逸家的第一個房子原本專門設計了「客廳」,它設想租戶會像《老友記》里的那群人一樣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電視劇里,客廳是催生人情味的關鍵場所。但當他們把帶有電視、沙發、可以用來一起吃飯的大桌子以及遊戲機的公共空間開放出來後,結果是,幾乎沒有人使用這種「公共區域」。最後,優客逸家發現,就算他們把兩居室或三居室里的客廳隔出來作為房間出租,只留出從門口到各個房間的通道,也沒有人介意。
優客逸家於是在2.0產品上取消了客廳設置,其他同業公司即使保留了「為聚會而設」的公共空間,也會開始反思:既然是單身群體,為什麼還要期待他們像傳統家庭那樣生活?
優客逸家在單身公寓的2.0版產品中取消了客廳設置。
在市中心年輕人的生活里,功能意義上的客廳就這樣消失了。羅森中國CEO張晟知道,這是第三空間的機會,既包括咖啡館、購物中心,也包括便利店。對單身人口的研究還令羅森調整了商品結構:增加了一人份的「口袋零食」,說服華味亨、天喔等供應商把產品從大袋改為小包裝。即使是分量小到只夠一個人食用的「QQ麻薯」,它也會在同一袋裡放三種口味而不是原來的一種。另外,羅森還增加了盒飯和切片水果的供應量——某種意義上,廚房在單身社會中也消失了。
從事餐飲諮詢的「掌柜攻略勺子課堂」創始人宋宣發現,這種現象在餐飲界越來越多。食物份量變小而種類增加、很多餐廳都開始有吧台出現,以及快餐的繁榮,都與一人食的興盛有關。在他看來,快餐是天然的一人食菜單,中餐界出現的快餐化現象即是在追趕這一潮流,而大份量、需要多人共同分享用餐才能得到均衡營養的傳統中餐的消費場景反而在減少。
單身人士們活躍於市中心的時候,他們的生活方式、對便利店和網購的依賴,使得原本適合家庭消費的大超市,尤其大眾型超市進一步沒落。
大城市的市中心正在單身化,這就是單身經濟的全部了嗎?我們一度以為是,直到波士頓諮詢董事總經理丁佳川給了我們關於「單身社會形成原因」的另一種解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里,消費變多樣化之後,個人生活狀態就會分散化,單身就會出現。因為生活需求的多元化比較難讓人走到一起。」
在丁佳川看來,個體消費與家庭消費決策邏輯的不同,會帶來不同的商業結果。在家庭中,消費決策基本都是在多方妥協之後做作出的,這意味著它一定不是某方面優點特別突出的商品,而是一個綜合考慮、折中了多方需求的中庸結果。「你會發現,家庭購買的都差不多,單身的消費卻很分散。」丁佳川說,海飛絲、力士和高露潔等寶潔系產品之所以被所謂「消費升級」拋棄,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它們一開始就對準了家庭消費者的結果。
據波士頓諮詢統計,領跑電子產品和化妝品這兩個品類消費的,分別是單身男性和單身女性。也就是說,假如畫一條產品的生命曲線,單身男性和單身女性分別是電子產品和化妝品的早期消費者,然後,其他人加入進來,成為該產品的大眾消費者。
不論主動還是被動,在商業繁榮和便利的城市裡生活的年輕人,結婚年齡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遲。而很多結了婚的人也可能因為工作流動分居兩地,或者同處一室卻沉浸在各自的網路世界裡······很多人一生中的單身時刻要遠遠多於上代人。
正如克里南伯格在那本書里指出的,我們的社會已經從一個保護人們免受傷害的社會,轉變成了允許人們將自我表達最大化的社會——它既是商業繁榮的結果,也是原因。
上了一天班,我一路小跑飛奔溫暖的小家(回來的路上順便用手機訂了外賣),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套脫了,上個廁所,再泡上一杯咖啡,在茶几上放好。打開電視(主要是聽個響),打開電腦(這是關鍵)躺在我的單人沙發上,嗯,下一步就是把昨天沒有通關的遊戲打完了,我已經下定決心不通關不下地!
這時就聽耳邊傳來老婆的一聲怒吼:「到家啥也不幹就知道玩遊戲!家裡醬油沒了,趕緊下樓去買!」於是美夢破碎了!是的,上面都是一場美夢而已,雖然這場美夢十年前成真過!
單身不結婚的人越來越多,是一個全球的趨勢。有個人的選擇,也有社會的原因。
美國
未婚率近幾十年來一路升高,2012年未婚者佔了美國的主流。
大概有下面幾個原因
- 女性更獨立,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並工作
更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並步入職場,推遲了結婚時間和結婚率。同時她們從思想上到經濟上也變得更加獨立,可以靠自己財務自由生活得很好,所以不用為了經濟原因將就結婚。
- 傳統和宗教壓力/影響的弱化,社會對單身人士更包容
- 經濟壓力
大部分美國人也認為一個比較穩定的經濟狀況,有一份靠譜的工作是結婚的前提條件。而這幾年來大學生的上學貸款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工作也並不好找,或者工資也不盡如人意,很多地方房價也變高了,導致了很多人沒有底氣結婚。
美國的Pew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80%的未婚女性在擇偶時把對方是否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作為很重要的一個條件。而對於很多想結婚的單身男女們,30%左右的人說是因為財務狀況不穩定沒法結婚。
對於很多受高等教育和擁有良好職業的女性而言,找到合適的另一半越來越難: 在25-34歲的未婚女性中,有9%的女性會找不到同齡的,單身有工作的男士(當然,她們也可以選擇找離婚的,年齡更大的男士或者女士)。
- 同居或者性伴侶的選擇越來越多了
日本
不管男性女性,年齡段,未婚率都有所升高,在接下來幾年裡還有上升趨勢。
日本的社會學家山田昌弘教授認為大概有幾個原因:
- 日本的女性希望找到比她們更強的另一半,丈夫需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 (而隨著近來日本經濟發展遲緩,這種希望對方更有實力的意願在加強)
這樣一來,理想和現實之間就有一定的差距,導致很多女性找不到符合條件的另一半
「儘管有68%即超過3分之2的女性希望結婚對象年收入在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譯註)以上,但現實中年收入在400萬日元以上的未婚男性僅佔4分之1。對比這兩個圖表可以發現,女性期待的結婚對象的年收入與現實中男性的年收入之間顯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 年輕男性收入降低、兩極分化、不穩定化
作為正式員工可以賺取穩定收入的男性容易結婚,可以組建「丈夫工作,妻子打理家務、照顧孩子」的傳統型家庭;但非正式員工等收入不穩定的男性,作為結婚對象則受到女性排斥,停留在未婚狀態。後者的數量在最近20年內不斷擴大,成為結婚人數減少的直接原因。
- 單身「啃老族」現象
這個沒有貶義,不過家裡條件不錯在家可以做父母寶貝的人,沒有房租和家務的壓力。。。很多也沒有必要委屈自己一定要結婚。。。
尤其是女性,在遇到理想對象之前,可以一直待在娘家。她們採用的戰略是,與其和收入不穩定的男性交往,不如住在娘家等待時機,與有足夠收入作為結婚對象的男性相識。筆者認為,這是導致日本男女交往不活躍的原因。
另一方面,收入不穩定的男性也會一直留在父母家,等自己收入高了,或者遇到不介意自己收入低的女性以後,應該就下決心結婚。
下圖可以看到,和父母同住的未婚大叔越來越多了。。。
- 小部分女性因為專註於職業發展也選擇推遲戀愛結婚。
中國
我們國家相對與其他一些亞洲地區未婚率算低的, 但也在升高。
獨居的人越來越多,有好幾個因素和美國日本有一定的重合,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 性別比例的因素
2014年各年齡段男女人口對比, 可以看到60歲之前男性數量都比女性多,而年輕人中性別比更加失衡。。。將來幾年註定很多人被迫單身。。。
- 還有一些地區上的因素
比如有些城市因為產業結構的因素,會有一定的性別不平衡。。。
比如廣東,海南,廣西,福建,陝西 是15歲以上城市男性未婚比例最高的。
比如廣東,海南,西藏,陝西,廣西 是15歲以上城市女性未婚比例最高的。
不太清楚為什麼廣東的單身男女都很多,可能是因為深圳程序員不會和東莞的場/廠妹在一起吧。。。?
**********************************************************
新書《理財趁年輕-學校里沒教過的理財投資課》各大書店網店上市
《理財趁年輕:那些學校沒教過的理財投資課》(李晨;薛莉萍)
-----------------------
已開啟值乎,歡迎交流~~ ^_^
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我來說說我為什麼到現在還是單身。
我長的不醜,不矮,不胖,身材很棒,一類大學畢業,有份還不錯的工作,個性隨和身上沒什麼戾氣。大家都說像我這種女孩子到現在(25歲)沒有對象一定是眼光太高了。但是我認為根本不是這樣。
我是做設計的,工作很累,經常加班,沒什麼時間去認識更多的人
平常自己的愛好也很廣泛,書法篆刻、畫畫、看書、攝影、健身……就單這幾件事來說已經足夠佔據我任何休息時間還有雙休時間了。朋友介紹試著交往過一兩個,但都無疾而終,因為每天都會像例行公事一樣陪他聊天發微信,對方每天都會問你剛在幹嘛我你現在在幹嘛你準備去幹嘛。。。我覺得這已經很嚴重得影響到我的生活了,不回他又覺得很不禮貌。反正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沒什麼時間和心思放在經營一段感情上,畢竟我是真的熱愛做這些事。
我很享受獨居生活,如果突然有個人闖入我的生活也許我會很不習慣吧。
這一定是病,得治。
2016.11.8
————————————————
今天看到一篇很棒的文章,突然想到我一個多月前的回答,算是找到病根兒了
(我是越來越享受這段單身時光的,真正意義上的單身,身邊沒有家人、閨蜜、寵物,更沒有愛人,但是莫名其妙每天過得很充實呀,內心很滿足呀hhhhh)
文章很長,如下:
文/大將軍郭
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遺憾,在公眾號里迎來第三個光棍節,不知道前年和去年也守候在這裡的人,你們還在不在?
或許是因為這個本不該慶賀的節日的出現,我想起以前我跟閨蜜的一段對話,當時她剛失戀不到一星期,就又火速找了一個男朋友,我說她是典型的「渴愛症」,不談戀愛就受不了。
她反問我,「咱倆本質上有區別嗎?我是要不停戀愛才行,你呢,要一直單身才行。」
她說的對,她對戀愛上癮,我對單身上癮,我們都同樣陷入一種狀態無法自拔,誰也沒比誰高級哪怕是一點點。
雖然一直以單身狗自稱,但對於單身這件事,我覺得是值得驕傲的,自嘲歸自嘲,但單身有什麼不好呢?就像打趣的段子所說:為什麼要談戀愛?是酒不好喝?還是手機不好玩?
你看,單身也並不是什麼大的煩惱,除了偶爾被開玩笑似的擠兌幾句之外,大部分時間裡,我享受著這種狀態,沉迷於單身,這很好,但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是,單身成癮,所以你很難開始戀愛。
「不敢想像兩個人的日子該怎麼過」
單身有千般好,誰單身誰知道。不用每天花時間哄女朋友,不用處心積慮想著節日到了送什麼禮物,不用忍讓他人的生活習慣,想去哪不用彙報,想幾點回家全憑心情。節假日無處可去就在家博覽群書、觀影無數,廚藝長進了、藝術修養提升了,周末雙休我可以連看兩天展覽不重樣。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也毫無負擔,不用想著對方是不是愛你,有沒有背著你跟別人曖昧。
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心理上,單身的狀態總是更為輕鬆和簡單的,而一旦你適應了這種生活方式,就不願去打破現狀改變。熟悉的一切讓你倍感舒適,想像讓另一個人走進你的生活,至少對於我來說,還真是會帶來壓力的一件事。它意味著你的生活要被打亂,不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調,你要考慮和包容對方,要花時間跟另一個人相處和交流,要彼此熟悉和適應。
這種感覺就像是我精心搭起來的城堡,再讓我親手推倒,去蓋另一座更大更花時間的建築,這讓我本能的想要退卻。
所以,從單身到戀愛的切換,跟任何一種改變到來之前一樣,都讓我們望而卻步和抗拒,我們會擔憂適應不了改變,會不自覺地在內心掂量兩種狀態的份量。當單身成為一種心理慣性,想要去改變,這難度不亞於當初失戀之後適應一個人的生活。
「我隨時可約會」
單身成癮的人絕對不止我一個,周圍信奉單身萬歲的人大有人在,理由也不乏簡單粗暴的:單身意味著我有大把機會。這也是部分人堅持單身的原因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單身並不是一個絕對值,它是一段區間,這段區間表明你處在隨時可約會的狀態。有大把對象可以挑,普遍撒網,但未必要重點選拔,這種自由來去的狀態在很多人眼裡遠遠好過守著一個人死磕到底
我曾問過一個關係特別好的哥們,「你條件這麼好,是挑花眼了嗎?」他說,「嚴格意義上來說,我不是在選擇,而是在經歷,對於跟對方的關係,我都是淺嘗輒止,約會可以,戀愛不可以,這一點,我會說清楚,對方也一定要先明白。」
還沒有準備好投身到一段嚴肅關係當中,或許是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或許是因為內心依然有芥蒂。相比之下,輕鬆又不必負責任的關係就顯得更有魅力,既不用負責,又可以享受彼此的關心愛護,這種狀態會讓人上癮,因為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同時又不會帶來負擔。
所以,當明白眼下的自己並不適合戀愛,跟對方達成共識,選擇以更開放式的態度相處,這種「單身可約會的狀態」不失為一種更優選擇。
「模糊的性別感」
但不要以為這種「可約會狀態」隨時可以轉化成戀愛狀態,一個長期保持單身的人,很容易喪失性別魅力。
這種魅力無關你的能力、氣質和個性,它更多的取決於你的性別本身,它可以簡單歸類為「男人味」和「女人味」,有時候它不可名狀,無法展開標準化的操作定義,但它會滲透在舉手投足間。
當長期單身或是處在異性交往缺失的環境里,人會無意識的模糊自己的性別,「性別感」會大大降低。單身男性要打理自己的生活,便要盡量照顧到日常瑣事,時間久了,難免多出幾分細膩敏感;單身女性獨自生活久了,無論是換桶裝水和燈泡都要親力親為,時間磨礪出的不僅是一身的本領,也會多添了一些堅忍和粗獷。
再加上如果跟異性的交流也同樣減少,便更是難體驗到「性別差異」,這是環境對我們的熏陶,在不知不覺間會讓我們模糊自己的性別,也自然會磨損掉一部分來自性別本身的魅力。
這種自身的性別魅力減退也會讓你相應的忽略對方的性別魅力,在這種情況下相處,即便是你想告別單身,兩個人之間也很難擦出火花。
朋友曾問過我,長期單身是一種什麼體驗?我說,「我感覺不到自己是個女人,當然,我也時常感覺不到對方是個男人。」
「喂,你的入口在哪裡?」
對單身上癮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已經能在自身或現有的圈子裡完成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循環。他們沒有更多情感交流的需求,內心和生活都相對封閉。
上周我同一個活動策劃人一起吃飯,我們聊起戀愛這件事,因為彼此都對單身狀態感到滿意,所以不自覺的吐槽了「談戀愛有什麼意義」這個話題,最後我們達成了一致共識:生活很充實,沒有缺口,不需要人填空。當然,對於追求者來說也沒有什麼突破口。
單身久的人早就學會了自給自足,你想跟他交流工作吧?他覺得隔行如隔山,你想跟他聊電影,人家看完跟朋友已經交流過了,你想多關心關心他,卻發現他能打點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讓你覺得自己多餘。
有個同事曾經向我訴苦,他在追求一個姑娘,卻發現找不到任何能跟姑娘深入溝通下去的方法,用他的話說,「感覺她的內心沒有入口,也沒有指示牌,怎麼都走不進去。」
這又是一個單身成癮的人,自己的生活已經太過有趣,所以無需跟他人分享人生。
「沒有擁有,才不會失去」
單身成癮的人談到戀愛這件事,最怕的還不是改變,而是改變之後的結局。出來混,都受過些傷,好不容易傷口癒合復原,真的害怕再如此走一遭,所以單身也是一種心理上的防禦,保護自己不再受傷,那麼從根源上斷絕傷害只能通過拒絕建立戀愛關係開始。
雖然兩個人在一起顯得更有底氣,但我們內心清楚,一個人的生活才能帶來更多安全感,因為沒有得到他人的眷顧,自然不必去面對失去的可能。
正所謂,沒有擁有,何談失去?
儘管偶爾也會期待有人陪伴或是一場浪漫的邂逅,但因為此前大腦里跟戀愛建立的都是消極的聯結,所以他們會條件反射般的想到戀愛的各種糟糕可能,瞬間破滅對愛情憧憬的夢幻泡泡。
有人說單身需要勇氣,在我看來,戀愛才更需要勇氣。能打開自己的內心,讓另一個人駐紮進來,並在這個過程中面對困難、承擔責任、分享人生、願意接受被傷害的可能,甚至不問結果,這種勇氣難能可貴。
當然,毋庸置疑的是這勇氣背後一定涌動著對愛的渴望,而在單身狀態里,或許我們漸漸模糊了自己對愛的需求,乃至誤以為自己並不需要一份愛情。誰又能保證口口聲聲說不需要愛情的人,內心裡沒有隱約的對戀愛的期盼在蠢蠢欲動呢?
儘管此刻依舊單身,但我還是相信生命里有愛才是完整。別太過貪婪的單身成癮,找到自己成癮的原因所在,享受單身卻不沉浸;也別逃避單身的現實,接受真實人生的缺憾,亦不失去希望,畢竟單身只是一種必經的階段罷了,不如享受此時此刻。
而更為重要的是,單身不會白過,你會在這段時間找到一個答案,它關乎你自己。電影《單身指南》里的主角艾麗斯說,「我想知道當我不是你女朋友的時候,我是誰。」或許,當我們在這個不跟其他人發生親密聯結的時候,我們更容易發現我們自己是誰,我們有什麼樣的需要。
最後,把這部電影里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單身的重點是,你最好珍惜這段時光。因為一周後,或者在孤獨了一生後,你或許只會得到一個時刻,那一個你沒有和任何人有任何感情交集的時刻,比如你的家長、你的寵物、你的雙胞胎、你的朋友,那個你獨身自立的瞬間,才是真正的單身。」
它轉瞬即逝。
現在選擇獨居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結合我的個人體會,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現今社會物質和精神文明極大豐富,人們可以從購物、娛樂、影視、旅遊、養寵、讀書、健身、多媒體社交等方方面面獲得快樂,只要肯琢磨就不愁沒有事情做,而且這些事情當中相當一部分與獨自還有親和性;二是社會生活和社交網路愈加複雜,人與人之間利益層疊,信任受到影響,驅使人們選擇獨處;三是當代青年人很大一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選擇獨居的增加和家庭教育、成長環境也有關係;四是選擇在大城市安身立命卻無力承受較高婚戀成本的人會被迫選擇獨居生活。
以前很多都是被迫結婚的,然後整個家庭勢同水火。
見過很多家庭,不會對陌生人施加的傷害,卻隨意在彼此身上施展,明明是世界上最大的仇人,卻冠上「親人」的頭銜一起生活,彼此互相比拼誰更能傷害對方。
這種關係還是挺恐怖的。
在沒有對方也能很好生活的情況下,願意榮辱與共,才是真愛啊。以前結婚是為了生存,現在生存已經不是問題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反感GL小說,但很喜歡BL小說?
※同性戀是不是會比其他人想事情更深刻更成熟。也更容易孤獨?為什麼?
※同卵雙胞胎同時「鬼壓床」,是怎麼回事?
※人際交往中,怎樣平衡坦誠與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