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族到東北地區的大規模移民到清朝才發生,之前的明朝、元朝時候很少呢?
中原地區的人口壓力每朝每代都有,為什麼到清朝才開始大量地向東北地區遷移呢?東北地區不是始終都是一樣的寒冷嗎?
ps 重點是吉林、黑龍江等偏北部。遼東地區自戰國秦漢時期就陸續有漢人遷入,這是誰都知道的,況且早期也不是大規模的移民吧。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闖關東規模的大規模移民,沒有。
成千上萬有組織的移民,遼、金兩代一直在做。
漢族人早期在東北的生活其實是相當成功的。今遼寧省內的漢族移民就不說了,這裡說一說漢族人在東北中部最遠的據點:農安古城。
圖1:吉林省政區,來源見水印。
農安古城位於今農安縣城,周長3840米,時代為唐代以前,並分別在金代、清代重新修葺。古城的早期歷史仍然處於爭議之中,一般認為古夫余國晚期(346~494)在此建都。高句麗時期這裡可能是扶余城的所在地(另一說吉林龍潭山古城)。渤海時期在此設置扶余府,下轄扶州、仙州,駐紮重兵控制西部地區。
926年,契丹滅渤海,阿保機回師時死於扶余府,死時有黃龍見,故改扶余府為龍州黃龍府,此時黃龍府的居民主要有渤海、契丹、室韋等民族。975年,渤海人燕頗在黃龍府起兵反遼。亂平,黃龍府被強制遷徙至今四平一面城。普遍的看法是,此次遷徙前,農安古城就是扶余府/黃龍府的所在地,但仍有爭議。
圖2:遼時期的農安古城及其防禦體系,來源:《中國歷史地圖集》
1020年,位於一面城的龍州黃龍府改稱通州,契丹以宗州、檀州千餘戶漢人為基礎,在農安古城重建黃龍府,黃龍府的位置自此之後不存在爭議。
黃龍府設有黃龍府都部署司,是遼/契丹控扼東北、彈壓女真的重要據點。在黃龍府及其周邊設置了一系列州縣。《遼史》記載的有五州三縣,即:益州、安遠州、威州、清州、雍州;其中黃龍府下轄黃龍縣、遷民縣、永平縣,益州下轄靜遠縣。後來州縣有所調整。遼末年,黃龍府周圍尚存四州,即:益州、賓州、威州、祥州。
在黃龍府的外圍,遼陸續設置了寧江州(今松原市寧江區名字的來源)、長春州(並不是今長春市名字的來源=。=)等,構成了東北部的防禦體系。
「黃龍縣。本渤海長平縣,並富利、佐慕、肅慎置。遷民縣。本渤海永寧縣,並豐水、扶羅置。永平縣。渤海置。
」益州,觀察。屬黃龍府。統縣一:靜遠縣。安遠州,懷義軍,刺史。屬黃龍府。威州,武寧軍,刺史。屬黃龍府。清州,建寧軍,刺史。屬黃龍府。雍州,刺史。屬黃龍府。「
「賓州,懷化軍,節度。本渤海城。統和十七年,遷兀惹戶,置刺史於鴨子、混同二水之間,後升。兵事隸黃龍府都部署司。」
注釋:益州,在今小城子鄉所在地以北。賓州,在今靠山鎮紅石村。威州,在今農安鎮古城村(原屬三寶鄉)。
由於契丹建國之初滅國遷民的政策,長春一帶的渤海人口出現大量遷出,生產遭受嚴重的破壞。黃龍府的重建和漢族人口的有組織遷入,改進了生產技術,部分彌補了人口損失,使得黃龍府成為東北地區的重要貿易點。根據《遼史》推算,今長春地級市內的總戶數約為1.1萬戶,合7萬餘人。
契丹聖宗太平年間(1021~1031),契丹在黃龍府西門外修建一座八角十三層佛塔,相傳用於鎮壓東北的「龍脈」,即使今天的農安遼塔。
彼時漢語在東北地區起著地域通用語的作用。許亢宗出使金國時(當時女真剛剛拿下黃龍府),記錄道:
凡聚會處,諸國人語言不能通曉,則為漢語以證方能辯之。
黃龍府漢、契丹、渤海、女真雜處,混雜了各民族的風俗,但在商業交易的過程中,仍遵循中原王朝的度量衡等守則。
圖3:修葺前的農安遼塔,來源:《農安縣誌》
圖4:金時期的農安地區,來源:《中國歷史地圖集》
1114年,完顏阿骨打在混同江(松花江)北起兵反遼,歷經三戰,於次年八月攻克黃龍府,敲響了遼的喪鐘。由於金軍進展很快,黃龍府地區沒有經歷大的破壞。金驅逐了黃龍府的契丹人,大批遷入女真人。在歷次南下侵略的過程中,又大量擄掠中原人口安置在黃龍府。黃龍府人口激增,但位於金的根據地內,戰略地位下滑。1140年,黃龍府降為濟州,轄利涉縣,置利涉軍節度使。利涉即「渡江便利」,紀念阿骨打的戰績。1189年,因濟州與山東西路濟州重名,改為隆州,或為「龍州」之訛。
金經營黃龍府,主要是供給上京、保障交通,因此在隆州採取了州縣/猛安謀克並行的制度。隆州戶約1萬,主要是被征服的漢人和契丹人;猛安謀克2萬戶,主要是女真人。今長春地級市合計人口約20萬。金後期日益漢化,女真人口也習慣了定居方式。
金末年西北邊防惡化,貞祐初(1214~1216)升隆州為隆安府以備蒙古,農安之名由此而來。然而契丹人耶律留哥早在1212年就在隆安一帶舉兵反金,不久後打下隆安府。金遣蒲鮮萬奴討伐,敗績,蒲鮮萬奴也起兵反金,建東夏國。契丹、東夏、金、蒙古在隆安到會寧一帶混戰十餘年,給松嫩平原的生產帶來毀滅性的破壞。首當其衝的隆安府,除了府城以外,所有城鎮堡寨全被夷平,大量良田變為牧場。自夫余發展起來的早期農耕遭受浩劫,再也無法恢復。
圖5:元時期的農安地區,來源:《中國歷史地圖集》
元滅東夏,置開元、南京二萬戶府,1235年遷移到黃龍府城(隆安城復稱黃龍府城),1266年改為遼東路總管府,1286年又升為開元路。元世祖忽必烈重視農業生產,平定了東道諸王后招募貧民墾荒,開元路一帶又一度繁榮起來,成為魚米之鄉。元後期,今長春地級市的人口又恢復到十萬左右。
元時,農安古城又成為彈壓女真、控制東北的前沿城市。開元路轄區北至北山,東及鯨海。路治所附近,遼時的祥州此時成為東北中北部各驛道的匯合點,來自遼陽和大都的政令,從祥州站發往四面八方。
元時,農安出了名臣張孔孫。張孔孫字夢符,「善琴,尤以文學名,書宗王庭筠,畫工山水及竹石,嘗作扣門圖」,官至集賢大學士,享有盛譽。
————————分割線————————
元末東北動蕩不安。1342年,開元路南遷咸平(今遼寧開原);咸平改名為開元,後來寫做開原。而農安古城在夫余遷國九百九十六年之後迎來了壽命的終點。
開元路南遷帶走了數百年來定居在此的漢族人口,結束了漢人在松嫩平原的早期開拓史,原來的農田成為蒙古部落的牧場,東北中部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徹底的倒退。
明初,北元勢力在撤出遼東後盤踞金山,伺機南窺。1387年,馮勝在隆安一禿河(農安伊通河)一帶收降納哈出,盡遷其民,農安古城一帶人口銳減。遼東的府州縣被裁撤凈盡以後,已經南遷的開元路轉變為遼東都司三萬衛,對農安古城一帶保持軍事控制。奴兒干都司設置之後,在開元路故城建起了龍安驛。明朝對奴兒乾的控制日益鬆弛,農安古城也就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1791年,郭爾羅斯前旗扎薩克恭格拉布坦招募漢民墾荒。
1824年,蒙公放農安荒,長春廳增設農安鄉。
――――――
修改了幾處用詞bug。
事實並非題主所認為那樣,事實上東北的農業開發和漢族移民,在古代曾經幾起幾落,有過輝煌。
早在戰國時期,燕國秦開拓邊,開拓遼東之地,燕人衛滿開化朝鮮,就已經開始有了漢族定居。
東北的土著民族,濊貊,還有夫余國,受漢人影響,也有發達的農業和城郭,文化程度很高。
漢武帝滅朝鮮,置四郡,東北地區進一步開發,西漢末年的戰亂,遼東似乎沒有受到大戰亂的記載,東漢末年,遼東成為避亂之處。在前後燕國時期,東北也非常繁榮,慕容氏燕國滅亡之後,遼河以東大部分被高句麗佔領。高句麗根本不是韓國的祖先,其本身高度漢化,後裔大多融入漢族,高句麗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漢族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和渤海國和朝鮮韓國的關係,純粹是兩國無恥痢屎發明家編出來YY的。
古代河北通往東北,長期以來,都是走內陸:從北京出發,出盧龍塞(今天的喜峰口),經過壩上高原,走大凌河上遊河谷到達營州(今天的遼寧朝陽),翻過醫巫閭山,再渡遼河,到達遼東,不是走的今天的遼西走廊。遼西的營州,作為交通要道,繁榮一時,前燕國曾經在此發祥(燕國舊都龍城)。
今天的遼西走廊,在宋元以前,一直是大片沼澤和鹽鹼地,難於通行和開墾。
高句麗統治下的東北,土地遼闊,人口幾百萬,兵強馬壯,貴族彪悍善戰,絕不是愛好和平的小國。隋唐兩朝對其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最後唐高宗年間將其滅亡。
高句麗的領土以遼東城和平壤,兩處為核心地帶。戰爭也在兩處同時進行。
從隋煬帝大業年間到高句麗滅亡,長達五十多年,戰爭很少停歇,長期的戰爭蹂躪,從遼河到大同江,一片廢墟,人煙稀少。殘餘的民眾大部分被遷往江淮一帶融入漢族。
唐朝雖然滅亡了高句麗,但是對於遼東根本鞭長莫及。安東都護府始終只是一個空架子。
後來因為契丹興起,武則天時期攻陷營州,甚至還一度南下殺掠到了冀中。後來擊退了契丹,也只能勉強維持營州,遼河以東都棄之而去。半島的新羅國和新崛起的渤海國攝於唐朝的兵威,也都不敢大舉經營遼東。
渤海國先後的幾個都城都在今天黑龍江的牡丹江,吉林的敦化、琿春等地。渤海國同樣高度漢化,衣冠文字和中原差不了多少。
渤海國被遼國耶律阿保機滅亡之後,反抗不斷,屢遭鎮壓,渤海國的故土被戰爭破壞嚴重。殘餘的民眾除了少數投奔高麗之外,大部分被遷往遼河以東地區,便於契丹人在遼西居高臨下地看管鎮壓。
渤海國的故土在戰爭中基本成為廢墟,人煙稀少,文明倒退,北方森林裡的生女真逐漸南下填補了空白。
遼國的主要首都,上京位於通遼附近,中京位於赤峰附近,連同安置渤海遺民的東京遼陽成為遼國長城以北的核心領土。遼國統治時期,冀北遼西以及內蒙東南部,農業發達,大量漢人被遷往該地區,開墾土地,為契丹貴族耕作。
遼後期,遼道宗和皇弟、太子皇后的矛盾,導致了兩次大清洗,統治階層內訌嚴重,離心離德。生女真的完顏部乘此機會逐漸崛起,統一女真各部落。遼國新皇帝天祚帝年紀小,沒有根基,號令不行。所謂耽於打獵導致失去江山,純屬胡扯,遼國君主尚武,四時捺缽,法度本來如此,以此來保證部落的精神和體魄。
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剛剛打了幾個小勝仗。遼國境內,遼陽的渤海遺民起兵,上京留守反叛,天祚帝就是被不斷的內訌、反叛給折騰地稀里糊塗突然亡國。
金國統治時期,東北尤其是黑龍江流域作為龍興之地,並未開發太多,因為女真人大量南遷,離開苦寒的北方,前往溫暖富饒的中原、遼東等地。
女真人其實根本不是游牧部落,是定居的農業民族,只是條件限制,農業比較落後,還要靠漁獵謀生,在東北水網密集,女真人同樣擅長泛舟行船,根本不是蒙古一般的旱鴨子。
金國統治後期,由於氣候變化,原來遼國故地的冀北遼西以及內蒙南部,由於長期的毀林開荒,開墾草原,導致環境逐步退化,人口壓力增大。蒙古入侵之後,由於戰爭及環境壓力,當地的農業大為退化,冀北、內蒙東南部的農業基本荒廢,行政機構比遼金兩朝大為減少,當地的契丹人、奚人大部分南遷,融入漢族。
金後期,蒲鮮萬奴一度在黑龍江流域建立東夏國,後來被蒙古攻滅,但是似乎蒙古人仍然委任當地的女真酋長統治。元朝統治時期,渤海人和熟女真基本融入漢族。元朝的遼陽行省,除了今天的遼寧省之外,廣闊的地區其實人煙稀少,冊封幾個萬戶府象徵統治,蒙古人對這裡的興趣似乎並不大。忽必烈征討日本時候,一度曾經在黑龍江口設立征東元帥府,企圖派兵從遼東沿江而下,泛海從背後包抄日本,但是計劃根本行不通,很快放棄。
元朝時期,遼西走廊由於氣候變得乾旱,以及人工開發,逐漸變得易於通行,明朝起,遼西走廊的盡頭山海關成為交通要道,徹底取代了過去遼西的地位,曾經繁榮的遼西地區(大凌河上游朝陽一帶)從此開始衰落。
元朝興起時,由於北方氣候變冷變干,蒙古本部四十萬戶大舉南遷,從漠北遷往漠南,冀北和內蒙南部重新變成牧區。
明朝興起,進攻遼陽行省的太尉納哈出等元朝殘部,獲勝之後,明朝把當地居民都遷往南方,補充戰亂後內地的人口,東北北部大部分地區再度成為廢墟、荒野。
明朝對東北邊牆之外的地方統治很短暫,奴兒干都司在永樂、宣德年間,曾經還有效過,明朝一度還曾經派兵前往圖們江下游屯墾。
但是,土木堡之變以後,明朝對於長城和遼東邊牆以外基本放棄。東北除了遼寧在邊牆以內的地區,其餘的地區基本上放棄,東部成為女真人的地盤,有時候向明朝納貢。嫩江流域和遼河上游成為了蒙古各部落的游牧地。至於遼西、冀北一帶早在宣德年間明朝就放棄了,扔給了朵顏三衛。
明朝遼東都司附屬於山東省,面積小於今天的遼寧省。在明朝時曾經很繁榮,但是繁榮的背後是,當地沒有州府縣設置,全部只有衛所,除了衛所所在的幾個大城市的商民之外,幾乎所有的居民都是軍戶,明朝軍戶的待遇之低下,歷代所未有。
明朝中期以後,遼河河套,今天的瀋陽遼河對岸一帶,也成了蒙古人的游牧區,明朝山海關外的交通線,時常被蒙古人騷擾、搶掠。
明朝時期,大片土地扔給了蒙古人並不是因為蒙古人能打,是因為明朝嚴格的邊境封鎖,再加上明朝初年對於蒙古黃金家族嫡系主力的沉重打擊,蒙古人的社會結構幾乎被徹底斬首摧毀,黃金家族的可汗長期淪為傀儡,禮崩樂壞,有槍就是草頭汗,社會倒退到了成吉思汗以前。草原上根本沒有像樣點長期持久的大部落,想征討都找不到值得一打的目標,都是為了生存而搶糧的窮餓之虜,打勝仗也不過斬首幾十幾百,不值得出兵,也不值得屯墾駐守,三天兩頭和幾十人一群的小部落打麻雀戰煩死人鳥。想談判封貢或者交保護費都長期找不到一個值得談判的對象,也先稱雄一時,死後瓦剌就分為四個部落,退往漠西,達延汗死後,一度中興的蒙古人再度分裂成N多小部落,俺答汗死後沒幾年,同樣部落分裂離散,北元嫡系也只有察哈爾部的幾個營盤而已……
滿清入關以後,大量滿漢人口內遷,封禁東北,整個東北除了瀋陽、吉林烏拉(吉林)、墨爾根(嫩江)、寧古塔(寧安)、璦琿(黑河)、阿勒楚喀(阿城)、卜奎(齊齊哈爾)等幾個駐軍屯墾地點外,遼闊的東北大地,只有少數的鄂倫春、鄂溫克、滿洲、蒙古部落。到處是一片荒原,滿清希望把東北空出來,萬一中原有變,可以退守關外。康熙年間,雅克薩之戰,驅逐沙俄之後,便將城池燒毀、莊稼毀棄,土地荒廢空置。
但是即便這樣,遼東的滿洲人,到了乾隆年間,就已經「清語俱屬平常」了,母語已經變成了漢語……
到了嘉慶年間,關內人口暴增,達到3億多,而東北人口不過百萬,再封禁東北已經不太可能了,再者朝政吏治日益腐朽,也管不動了,道光年間,關內流民就開始大量進入遼寧,遼寧人口達到200多萬,多半是漢人。咸豐、同治年間,沙俄乘清朝鎮壓太平天國大量調遣黑龍江、吉林的兵力入關,侵佔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人煙稀少的庫頁島,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根本懶得搭理也無力管轄,早幾十年日本移民就佔領了南部、俄國移民佔據了北部。
到了光緒年間,邊疆危機愈演愈烈,日俄對東北日益垂涎,清朝政府為了避免國土繼續淪喪,同時緩解關內的人口壓力,開放了邊禁,漢族移民開始大舉進入東北和內蒙開墾土地。庚子國變之後,沙俄拒不撤軍,為了長久佔領東北,在東北大修鐵路,1903年建成的中東鐵路,使得東北的交通開始便捷,主要的交通不再是沿著松花江黑龍江走水路而是走鐵路,客觀上也方便了漢族移民定居東北各地,沿著鐵路,長春、哈爾濱、四平等城市開始繁榮起來。無數人從關內出發,去關外開墾土地或者挖人蔘、挖金礦、挖煤礦,東北漢族移民的生活遠遠好於關內,直到九一八……
漢族移民之所以在清朝能夠遍布整個東北,是因為只有清朝能夠對東北實行完全有效的直接統治,而且關內漢族人口數量也達到了農業社會的極限。
金元兩朝,受交通技術的限制,漢族移民最多也就到吉林南部,而且國運不長。
因為在明朝,東北分屬大寧都司(北平行都司)、遼東都指揮使司和奴爾幹都指揮使司(後來撤都司,衛所直屬五軍都督府),是軍政合一的體制,其戶口、田土、稅賦等都與軍事有關,所以與行政建制下的布政使司的戶口田土稅賦並不同時列出,而採取了保密手法,掛靠在了某個布政使司的數據之下。比如顧誠先生在《隱匿的疆土——衛所制度與明帝國》書中考證為全國的都督府、都司、衛所轄地的田畝數的數據都掛靠在湖廣與河南之下。
《大明會典》卷十八:「遼東都司:原額、屯田一萬二千三百八十六頃。見額、屯田二萬九千一百五十八頃六十六畝一分零。糧、二十五萬三千二百一石三升零。凡開立屯田。洪武元年、命諸將分軍、屯種於滁和廬鳳地方。開立屯所。京衛旗軍、七分下屯。三分守城。每分田五十畝、設都指揮一員、統之。」
「又置北平都司於北平府。領燕山等衛。復置大寧都司於兀良哈地。各置屯田。以五十畝為一分。七分屯種。三分守城。」(兀良哈三衛永樂年間由大寧改屬奴爾幹)
這些是軍屯。
奴爾幹除部份衛所是純軍事用途,對外族行鬆散的冊封形式的衛所,劃地給各部族,明朝以主持人、調解人的形式掌控當地。所以沒有進行戶口等普查記錄。
北平行都司(大寧)的前後屬地變化較大,且先不論。
遼東都司是有戶口、田土、賦稅記載的,在《大明會典》、《遼東志》、《全遼志》裡都有相應記載。
遼東的民戶也很多,也就是衛籍人士(指戶籍在某某衛某某所下,一般這些衛所是實土衛所,比如參與編撰大明會典的名臣李東陽就是金吾左衛籍人),成分既有戍守軍人的後裔,也有遷徙而來的民人,他們也可以參加科舉。同時,遼東還有自己的官學,一般叫「某某衛儒學」,相當於內地的府學(叫「某某府儒學」),所城的是什麼情況忘了,回去再看看。遼東出的名人也不少,比如出自鐵嶺李家的李成梁,就是在鐵嶺衛的漢人大族。而且其實在當時遼東也能一定程度上算作「關內」,遼東的主要城市都在遼東邊牆之內。
總的來說,明代東北並不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地區,在遼東這個發展了兩千年的地區,還是發展比較好的。奴爾幹地區各部族衛所雜處,與遼東往來貿易頻繁,也形成了一個以遼東為核心的「遼東經濟圈」,當然比起內地肯定是差很多的,但在東北邊疆地區已經是發展最好的地區了。
後來東北的人口稀少,一方面是滿洲軍事集團對遼東已經聚集了數十萬戶漢人的屠殺、壓迫、驅趕,一方面是滿洲人封關,設柳條邊不允許漢人前往盛京(遼東)開墾,也不允許蒙古人到遼東放牧,造成了人口的零流入,而且滿洲人及其包衣集體遷往關內也使遼東本來就所剩不多的人口淨流出。
對東北其他部族的控制,索倫部等親近部族成為新滿洲人,其他部族則實行嘎珊制度。滿洲人基本在東北部族這一方面也沒什麼制度創新的能力,嘎珊制度基本照抄了明代在奴爾幹實行的衛所制度,做了一些細微的調整。
但由於滿洲人整體內遷,漢人所剩不多(部份漢軍旗及包衣,以及寧古塔奴隸之類的。遼東經濟圈已經不復存在了。東北就進入了沉寂的階段,直到滿洲人意識到東北邊疆即將不保才放開,已經來不及了。
綜清一代滿洲人搞經濟的水平真心不怎麼樣,當然指望滿洲人會搞經濟也是白扯,沒辦法。第一,在清朝以前,歷朝歷代東北均有大量漢人生活,主要集中在遼河平原。
第二,就明朝來說,東北設有遼東行都司和努爾干都司,前者下轄軍戶約14.8萬,連同家屬共約50萬,注意,這是明初的數字。明朝初年,天下總人口約6000萬,萬曆年間(最高峰)估計為1.5億至2.2億。也就是說,按最保守估計,人口增加2.5倍,按樂觀估計,人口曾加3.6倍。以此推算,明萬曆年間遼東人口約125萬至180萬。這些人口基本都是漢人,不包括東北少數民族。
第三,隨著建州女真的崛起,遼東漢人或被屠殺,或被掠為奴隸,或逃亡關內。導致明末遼東漢民數量急劇下降。1661年,東北人口總數約為35.6萬,這還包括滿人及東北其它少數民族。直到100多年後的1762年,東北人口才又一次突破了100萬,而此時全國人口總數已達3.5億——遠超明萬曆年間的數量。
可以說,在後金-清朝的作用下,東北漢族人口在其入關前損失重大,在其入關後,增長乏力。題主僅僅拿出清末漢人大規模湧入東北來證明「清朝才開始大量地向東北地區遷移」,有裁剪歷史的嫌疑。事實上,東北漢人數量稀少,本身就是清朝造成的,其後清朝又實行嚴格的封禁政策,導致東北漢人數量增長緩慢。至於清末闖關東浪潮,已經是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彼時清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當中,想管也是力不從心了。
秦漢時期,人口不夠,別說東北,連山東江蘇一些略偏的地方都沒人住。兩晉南北朝太亂,但是東北被少數民族控制更亂,隋唐時期前期太強,誰願意去那個天寒地凍的地方?後期太亂,又被少數民族佔了,漢人去了又是九死一生,好歹到宋,人家東北有金朝,金朝被蒙古滅了以後,人被殺的七七八八。到了明朝又成了少數民族區,一直到清朝,東北因是滿人大本營才真正跟中央地區互動起來,當然清政府也不讓漢人隨意去東北。一致到了清末。4億多人口實在是讓中原地區扛不住了,餓死人了,此時的滿族人也沒多少戰鬥力了。才讓山東人去了闖關東。所以,之前不去是因為投資回報率不夠,風險太大,後面時候去是因為風險低了,收益大了。
棉花這東西,南北朝的時候傳入中國,主要用於觀賞植物。元末明初被用來織布。明朝的時候被發現用於衣物的填充物,用來保暖。
大萌時期,你是一個膽大的農民,帶著親戚準備出遼東,邊關上的一個阿兵哥收了你的賄賂,決定放行,告訴你:「唉,你想作死就作死去,這尼瑪都出國了,遇到韃子死了別怪我。」
然後你們進入了女真人、蒙古人橫行的化外之地。第二天,一個不知名的部落抓了你全家……
他們說嘰里咕嚕嘰里咕嚕。
你回答韃子爺爺饒命。
結果他們聽懂了,說:「你才是韃子。」
然後一刀捅了你。
完。
一個不知名的土匪團體來了,他們抓了你勒索財物,結果你嘴一張,土匪頭目說哎呀原來是老鄉啊,得了給你打個折。於是你傾家蕩產保了命,但好歹繼續能活。
而且,比起山東老家時不時破個圍子屠村的土匪來說,東北的土匪還是能商量的。
看到有些答案我也是瘋了
大禹時期天下九州就有幽州了,遼東了,東北了!
燕國死不瞑目
三國公孫家獨霸一方
高句麗也證明東北有漢人政權
大遼大宋時代高麗棒子把東北佔了?
明朝遼東考生要坐船來山東考試的!屬於山東。過萬的關寧鐵騎各個小地主,你要沒漢人佃戶,這些當個鬼地主啊
倒是清朝就成了無人區,寧古塔了,《四庫全書》有禁毀書籍記載的,關於東北所有書都被銷毀了
日本人都做不到這麼絕吧,好一個「中華民族」啊。
現今中華版圖不是某朝奠定的嗎,那把某組老家西伯利亞也拿來啊
除了極個別正確答案,整個回答大多數是吹牛逼和抖機靈。
答案很簡單啊,因為農耕作物。
正是大航海結束的時候,美洲作物,玉米,土豆,辣椒等等抗旱作物和高寒作物在明末清初傳入中國。被農民大幅度種植,造成人口激增。
就開始了闖關東和走西口啊。還有下南洋也是,開始是割橡膠的。說明這個時候世界上形成了大規模種植的經濟作物模式。
因為中原要到清中後期才爆出足夠多的人口。以前歷朝人口峰值不過一億,移民實邊不過幾十萬的規模。
明中期,有所謂的荊襄山地墾荒移民潮,可想而知,內地本身還有大量山地可供開墾。對外移民動力不足。
清後期內地人口增長到三四億,有足夠的人口同時進行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何況清末國際國內和東北形勢客觀上為東北移民提供了穩定的環境,日俄的相對平衡保證了東北主權屬於中國,中國的行政管理和基層治理也基本存在。如果俄全取東北(參考遠東濱海地區,中國人基本被驅逐,中國開發的痕迹被抹去)或者日本獨大(九一八後日本本土人及朝鮮半島人大批移民東北),如果沒有保住我國主權,則不會有這麼多中國內地移民了。
本來其實遼東的漢人也不少,至於怎麼沒的,這個你得問努爾哈赤了
因為新糧食作物的引進,導致清朝出現了人口爆發,晚清達到了4億人。。。。
同時期的日本、奧斯曼帝國、西歐也出現了人口大爆炸。。。。何必長篇大論。之前遼東滿滿都是漢人,你清殺了不少,然後又把剩下的遷走,外加你清幾百年柳條邊不讓漢人去東北,才會這樣。
那麼多人想當然的強答,結合今天互聯網民族觀胡扯。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公孫淵在三國時期存在感很低,但確實有戲份啊。
遼東一直是漢族中國的勢力範圍,明末遼東是有很多漢人居民的,當然他們的結局大家都知道的。
元朝嘛,呵呵,北方人都死得差不多了,哪裡來的人去移民。
東北雖然苦寒,起碼有地種能吃飯,三國公孫怒刷存在感。
明末努爾哈赤規模初成,遭遇糧荒,先殺了一波漢人土豪搶錢,曰「殺大戶」;後來還是不夠,就又殺了一波漢人貧民,曰「殺窮鬼」,怎麼想東北的漢人都不會太少~
清朝建國後認為東北是「龍興之地」,漢人太多會動搖國本,所以嚴格控制移民。直到清末被洋大人騎在脖子上吊打,東北成了日俄殖民地,才開放關禁。
問問老奴(努爾哈赤)遼東那麼多的漢人怎麼就沒了? 漢代開始就設郡的遼東怎麼就成了滿洲人的老家了?
各位要牢記知乎一句名言:凡鋤頭所及皆為漢土。
漢族能否移民東北的關鍵在於土地是否宜耕,而宜耕的關鍵,除了土地之外,就是天氣。
根據竺可楨的研究,中國古代的氣候變化與朝代更替異常地吻合,不願意翻書的,可以百度《中國近5000年的氣候變遷》。
春秋戰國時氣溫高,所以燕國可以控制遼東;
漢朝氣溫高於現在,所以漢可以在朝鮮設「漢四郡」,漢長城比明長城更靠北。
東漢末年氣溫快速下降,結果有五胡十六國。
東漢末年、明末分別是過去5000年歷史中,氣溫最低的兩個低點。
明初期,氣溫快速升高,明擊敗元,隨後是著名的大槐樹移民——大槐樹在山西,但是移民的源頭在江淮。
清末幾乎是此前300年氣溫最好的時代,無論清政府是否控制,都無法阻擋移民,這裡既包括闖關東,也包括走西口。
一個好的信號是,未來氣溫仍然呈上升趨勢,如果一切繼續的話,未來有望開發西伯利亞。
在農耕時代,農耕對抗游牧騎兵的關鍵是人口密度,耕地的產出不夠的話,農耕是無法和游牧騎兵對抗的。
實際上,寒冷帶來的主要問題,不是沒有農耕,而是農耕的產出不夠。
漢人一直在東北,比如明末李成梁家族,祖先在唐末避難於朝鮮,明初從朝鮮回鐵嶺,明末鎮守遼東,就很有說明問題。
在火器能有效對抗騎兵之前,大清已經停止發展火器了。
本來就有人,後來被殺成無人區,然後清末又移民
在農耕文明時期,決定一個地區是不是有大規模移民就是看3個條件。
第一就是自然條件,東北是苦寒之地,在農耕文明時代,只有遼東地區才適合開發,其他地方自然條件太惡劣了,黑龍江都是大林子,即使讓移民,以當時的條件也很少有人會移民。
第二就是戰亂,大明時期,除了遼東好點,其他地方都是蒙古和漢族爭奪的前線,除了犯罪的,良民在內地就算累點,只要有口飯吃,誰沒事跑戰爭前線去!很明顯當時的軍紀不是很好,大明、蒙古、女真誰都不是吃素的,誰來了都是搶一把。
第三就是政策了,漢族的人口基數很大一旦大規模移民,就可能導致一個地區漢族逐步佔主體了,滿族雖然倡導滿漢一家親,但是實際對漢族懷有深深的戒心的,東北是滿族龍興之地,也是滿族的退路,滿族一直吸取了以前民族的教訓,在咸豐開關前,設有柳條邊的,不允許漢族移民,就是怕萬一哪天統治不了漢族,退到東北一看,媽呀,怎麼到處都是漢族。
第一個就是直接的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為了緩解俄羅斯的壓力。東北地廣人稀,滿族其實對東北的治理也是很空虛的,面對俄羅斯咄咄逼人的態勢,滿清只有讓漢族去東北,移民實邊,才能有效緩解的俄羅斯侵佔東北的壓力。事實上開關後,尤其是哈爾濱的壯大,直接遏制了俄羅斯的侵略壓力。畢竟和黃毛鬼子相比,漢族還算自家兄弟。
第二個就是內地的人地矛盾,失地農民太多,已經形成問題,把人往東北一丟,是活是死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第三個就是現代文明的發展,俄羅斯和日本在東北修鐵路,還有美國等國家在東北開荒,整個東北基礎設施都在改善,還有俄羅斯的耐寒作物和技術也在東北推廣等等,都直接改造過去的苦寒之地。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元代這麼沒有存在感?
※為什麼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阻礙陸路上東西方的貿易?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還是英雄創造歷史?
※新清史運動為什麼會在美國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