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大陸開發?

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多多少少有些惋惜。台灣離福建只有一百多公里,這對中國古代航海技術來講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卻直到明朝末年才得到開發,甚至比千里迢迢跨過半個地球趕來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還晚一些,導致如今我們在敘述台灣歷史時有些尷尬。

按照正常的技術條件,如果唐宋年間就納入版圖,到清朝末年早就消化完畢,即使被日本殖民,今天的離心傾向是否也會小一些?
1. 相對台灣而言,琉球和日本離大陸文明更遠,卻更早誕生了文明國家。
2. 同為偏遠海島,海南從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納入郡縣,到明末已經耕地數百萬畝,編戶齊民數十萬。雖然海南離大陸較近,不過雷州海峽水流湍急,流向多變,海難頻發,航行也並不那麼容易。
3.三國年間(公元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率領甲士萬人到達的夷州,極有可能就是台灣,說明早在公元三世紀大陸就完全可以展開大規模武裝移民。
4.中國和更遠的東南亞甚至南亞地區之間早就建立了頻繁的貿易往來。早在東晉年間(公元412年),法顯和尚就是搭乘商船從斯里蘭卡途徑蘇門達臘、爪哇,橫跨危險的南海,從山東登陸回國。到了元朝(公元1292年),忽必烈甚至派遣過一千艘戰艦組成的海軍從福建出發攻克爪窪島。明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更是到達非洲東岸。
5. 從明朝開始,中國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華人大規模開拓遙遠的南洋諸島,引起歐洲殖民者的忌憚。1603年,西班牙殖民者在馬尼拉屠殺了數萬華人。
6. 台南一帶土地肥美,而對岸的福建廣東山多地少,明清以來土客矛盾血流成河,連澎湖都得到開發,為何無人想到咫尺之遙的台灣?
台灣歷史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來自1582年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記錄,最早的信史則從1624年荷蘭佔據台灣開始,中國史書記載的流求、夷州尚有少數爭議。但無疑的是,在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前,大陸即使知道台灣,也並沒有開始大規模移民和開發。
我猜測的原因可能有:
1. 台灣海峽風大浪大,海難頻發。但無論如何,橫渡台灣海峽不可能比下南洋更危險,畢竟南海暗沙密布。
2. 作為未開發的熱帶島嶼,瘧疾等疾病頻發。但考慮到從西漢起,海南和越南北部就被納入中國郡縣,這點理由也很可疑。
3. 台灣對岸的福建由於多山,開發較晚。但至遲到唐宋年間,福建已經高度開發了,到明末尚有六七百年時間。


謝邀,題主的疑惑大致清楚了歸根結底就是台灣這麼近,我們為什麼不能早點征服佔據進行同化開發,免得現在的彎彎們鬧事台獨。
首先,我們來看台灣和大陸之間的阻隔台灣海峽是不是那麼容易跨越的。台灣海峽看著並不寬闊,但海峽內部的暗流涌動,天氣變化不定,行船極其兇險,閩南人崇信媽祖也是為了外出航海的庇佑,可見這裡在當時的造船技術下並不是容易通過的地方,普通的漁船、帆船遇到惡劣天氣很有可能傾覆出事,你說長期穩定的人員運輸往來在明清以前自然是很難做到的。(除非官方大規模的組織船隊)
其次無論是歷代王朝對於海南的開發經營還是與東南亞諸國的往來,你可以看到一點就是得不償失。海南也曾經被放棄了數百年之久直到隋代恢復設置郡縣,到宋代海南島也是很荒涼的;至於蒙古征伐爪哇國等也是得不償失的窮兵黷武。整體來說中國古代王朝大多是以大陸文明和經營為主,較少主動的長時期的開發海疆。簡單的拿海南、東南亞和台灣對比沒有太大的可比性。
第三,至於琉球和日本,其發展歷史與台灣的不同則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看待。
比如日本距離朝鮮較近,通過朝鮮接受和學習漢文化其文明程度相對較高,且其進入文明時代也與朝鮮、中國影響很大。琉球的地理位置要優於台灣,在日本、爪哇、台灣、馬六甲、中國之間的航道上,交通地理極為重要。琉球距離日本有一定距離,其發展之所以迅速則得益於14世紀以後的海洋貿易和中轉,不然也無法與朝鮮、日本比較。台灣則土著人多,林木茂密長期隔絕,開發較晚自然不如琉球、日本、朝鮮之便利。在開發之前這裡無朝鮮之人蔘、貂皮、藥材、弓箭,也無日本之刀具、鳥鉖,沒有經濟上的吸引力開發難度也打,還有大量土著人的騷擾,得不償失的事情也就無人問津。

台灣的興起有必然性和普然性,必然性是荷蘭和西班牙、葡萄牙爭奪貿易戰和殖民地失利後的選擇,也有顏斯齊等人開發台灣之後台灣地位價值的重塑。可以說在16世紀之前台灣還是沉睡的,也只有真正的全球航海時代到來,殖民爭霸的激烈才造就了台灣。至於早開發不是意淫而要考慮歷史進程。


原因很簡單,台灣海峽看著不寬,但實際上從福建出發渡海前往台灣比前往琉球或呂宋要難得多。
地理問題一圖勝千言。

台灣海峽呈兩頭寬中間窄的形狀,在地形影響下季風風速比東海和南海更快。加上台灣海峽在冬季吹東北季風,夏季吹西南季風。從閩南出發的話航路和季風為直角,不適合航行。

加上台灣本島和澎湖之間的澎湖水道海底地形複雜,海流加上強風使得這裡古代船難頻發,被稱為黑水溝。到澎湖就已經不易,想到台灣本島更是難上加難。因此雖然在宋元時期就已經有漢人開發澎湖的記錄,而台灣本島則直到明朝漢人才得以踏足。
也因此在清朝渡台悲歌中形容移民台灣是六死三留一回頭,可想而知以古代的航海技術,從福建沿海渡台是一件多麼有風險的事情。與其冒這個不確定的險,為何不選擇路途雖遠但相對容易,且已經確認有較大島嶼存在的呂宋呢。
實際上在古代從東亞大陸渡海前往台灣最保險的方法是從長江口一帶走直線南下,如圖左下。這是一條比較風平浪靜的路線。(也是官方主張的孫吳發現夷洲的路線圖,但迄今沒有考古證據證明夷洲就是台灣,也有人認為可能是琉球)

然而你在不能確定長途航行之後一定可以到達一個較大島嶼的話,會貿然選擇這條路線嗎?
所以直到明末,福建人對台灣一無所知卻對遙遠的呂宋了如指掌也是可以理解了。另外有必要糾正一下題主的一個誤解。嘉南平原面積雖大,但是一點都不肥美。相反,由於鹽鹼問題和缺乏水源,嘉南平原曾長期是台灣生產力最低的農業區,遠不如台北盆地和台中彰化一帶。直到日本人在1930年代修建嘉南大圳情況才得以好轉。也因此台灣北部在鴉片戰爭後茶葉貿易發展導致人口增加和高地被用來種植茶樹之後糧食不足,需要從福建購買大米。如果南部的大米就已經足夠的話,也沒有必要從島外進口大米了。


不要總以為有華人的地方都心向祖國,新加坡也是華人佔主體,從馬來西亞分離的時候為什麼不主動回歸中國?而要獨立建國?
一個地方對於一個國家的向心力或者離心率關鍵在於這個國家政權對此地的控制,連有效統治都做不到,指望當地人對你效忠,這不是開玩笑嗎?英國人殖民美洲澳洲幾百年了,那些地方還不是獨立了?按血統來說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什麼不心繫大英帝國?還不是因為英國無法有效地對這些地方進行統治了嗎?對於一個大陸政權無法統治的地區,就憑大家都是華人它就會心甘情願地服從與你了?naive,哪怕那地方戰國時就有華人都沒用。再說台灣也不是所有人都傾向台獨的,而且絕大部分人就算不承認大陸政權,但也沒否認自己的華人身份,認為自己是日本人呀,中華文明在台灣的主體地位和影響力仍然不可撼動,華人對這塊土地的開發還不夠嗎?再早幾百年又如何?中日就不會開戰了?兩岸就不會分治了?只要兩岸依然是這種現狀,台灣就不可能沒有台獨的聲音。
在政治問題上扯歷史是沒有意義的,維繫國家統一的從來都不是血統文化和道德,而是武力實力和控制力。


你們覺得古代中國人口稠密需要向外移民,但皇帝可不希望你們逃到化外之地,否則誰給他納糧當兵。

對比一下美國歷史:英國政府為了把殖民地人民限制在能夠控制的地方,於1763年頒布了禁止移民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公告令。而美國獨立戰爭粉碎了這一規定。


謝邀。
那麼我就發表一點小小的意見:
在古典時代-近現代這個區間內,海上交通的重要驅動因素是政商交往和宗教交流。當然了,掠奪人口和財富也是不可忽視的,統治者個人願望也是需要考慮的(如秦始皇:我到膠東郡來,俺來就是為了延續大秦王朝,徐福你出海出海的!)但這往往是暫時性的。有了繁榮的海上交通,相對於先進地區,相對偏遠的海外地區發展的就要快些。
具體到中國,具體到秦漢-明清這個區間,我們把這個海上交通叫做海上絲綢之路。
既然是海上絲綢之路,就有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這樣才能起到文明和經濟繁榮的輻射作用。題中所說的台灣,在這個時間段內要被輻射到,首先就要靠對面的福建出現重要的對外港口,其次這個港口向外輻射(航路)要照到台灣。
從成建制設置來說,這更需要政府下決心。
那麼好,我們就按照時間軸的順序來說說,什麼時候「明月才能照彎彎」。
————————————————我到河北省來————————————————————

一、兩漢:
這兩個時代中,中國海外交往的特色是商業和政治。

1.商業的目標是和印度交換特產,銷售中國絲綢,印度作為中轉站又賣中國珍珠、珊瑚,反過來又賣羅馬人(羅馬人為了突破帕提亞人的封鎖,走紅海,因此衣索比亞的阿克蘇姆黑叔叔就要發達,而且不用金坷垃!這是題外話)絲綢,賺羅馬人鑄造的金幣。
作為離南海最近的交州(越南),當然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個時候,中國對外經貿的始發港是廣西合浦,對外經貿最繁榮的中轉港口是交州、廣州。
《舊唐書·地理志》:「自漢武以來,朝貢皆必由交趾之道。」
《漢書·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
其中交趾的日南往往成為中國對外航線的起算點(因為這是中國的最南郡)。而且這個時候下南洋的所經國家基本是東南亞(夫甘都盧除外?)的沿岸。
《漢書·地理志》:「處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磯、銀、銅、果、布之湊,中國往商賈者,多取富焉。番禺一都會也」
海上絲路的經貿往來,和台灣沒有關係。

2. 政治交往的初始對象是南面的三韓,經由三韓才是日本。這個時期的東亞航線是山東登州-樂浪郡-開城外海-韓國西部沿海地區。東漢時,要想到日本,就沿著半島沿海繼續往東走,經過對馬島到日本北九州。
《三國志·魏書三十》:「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餘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從郡至倭,循海岸水行,歷韓國,乍南乍東,到其北岸狗邪韓國,七千餘里,始度一海,千餘里至對馬國。」
和東亞主要海外政治勢力的交往,航線也不經過台灣。所以說啊,題主提到的更遠的琉球和日本,這個時候政治航線不經過琉球,也就和台灣沒什麼關係,日本的發展,實際上是和韓國離不開的。

(隨便找了一張自己做的174東漢,題主若不嫌棄,可以參考一下)

3. 然而這個時期台灣多少還是以傳說和聽聞的角度被納入了史冊:
《後漢書·東夷列傳》:
「自女王國東度海千餘里至拘奴國,雖皆倭種,而不屬女王。自女王國南四千餘里至朱儒國,人長三四尺。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使驛所傳,極於此矣。」
「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又有夷洲及澶洲。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數萬家。人民時至會稽市。會稽東冶縣人有入海行遭風,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絕遠,不可往來。」
相對於上述商政目的地,台灣在這裡面目模糊,以至於現在還有人在爭辯這幾處不是台灣。

——————————————感覺好棒好棒的————————————————————

二、三國-南北朝
這個時候中國的海外交往不僅僅是經貿,隨之深入又包括了將南海諸國納入朝貢體系的企圖,另外也有打破克拉地峽東南亞國家壟斷航線、促進宗教(佛教)的目標。

1.既然題主提到了孫權,那我們就先不說經貿,先說「納入朝貢體系的企圖」等政治目標。
作為《後漢書》所記之後的三國,孫權可能也對夷州(台灣)有所耳聞。為了人口,更為了擴大自己的統治範圍,就派人帶著磚頭去了台灣,結果沒有站住腳,勞師無功,只是擄掠了數千人回來。如果每次都這麼做,想想看,始皇帝為了控制嶺南,傷亡慘重才得以成功。孫吳作為一個地方政權,鎮壓山越也要勞心費力,走海路一來一回控制石器時代的台灣,對比漢武帝遠徵文明程度本就不低的西域城邦,這負擔豈不更重?
註:不過自此之後,漢族人也是沒少去台灣。根據《台灣時期時代遺物的研究》(林惠祥),高山族在漢族人來台之後加快了從石器時代向鐵器時代的轉變,「純石器時代應即終止於三國時。」

2.然後再說商業這個事。
這個時期由於林邑向北蠶食,廣州地位變得更加重要了。魏晉之後,廣州商業要發達(東仙隊長臉)!以至於廣州刺史發了大財。這個時候的航道不僅要經過東南亞,為了避免頓遜國的壟斷,人們開闢了從廣州直趨馬六甲的航線。
《梁書·諸夷傳》:「頓遜之東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往還交市。所以然者,頓遜回入海中千餘里,漲海無崖岸,船舶未曾得徑過也。」這樣就避免了海陸海的二遍罪。所以說,從商業的角度來說,題主所說的南海島礁很多,並不妨礙商人們追求利益的航船。
除此之外,南方的外國人員貨物集散地主要是建康,它輻射的是江南周邊,跟台灣也沒有關係。
北方則是山東蓬萊和長廣,也輻射不到台灣。
所以....很遺憾,台灣又一次因為商業利益,即使南海風浪再大,也拉不回中國那顆南向的心。

(再隨便挑一張南北朝的,說明一個)

3. 第三再說說宗教這個事兒。
宗教(主要是佛教),當時是東南亞國家聯繫中國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和中國進行宗教交流。這個在南朝時非常明顯,南朝時興於劉宋,蕭齊有所下跌,南梁抵達高峰。
中國僧侶出海和印度僧侶入華人數眾多,目的地也是廣州、建康,目的性也很強。
中國方面則多少有利用宗教將南洋諸國納入自己朝貢體系的的企圖。南向招撫的做法興起於孫吳,彼時加里曼丹島上的島國也被孫吳使節朱應、康泰訪問了。他倆還記:「漲海中,列珊瑚洲,洲底有盤石,珊瑚生其上也。」(《太平御覽》)這也是南海。
可是...可是台灣既不信教,又沒有經濟利益,這讓我們很為難啊!
另外:政治上東亞出訪路線秉承兩漢不變。

4.最後說說菲律賓。
中國人在菲律賓開採黃金的歷史可以上溯到3、4世紀。轉引《3-6世紀中西海上航線的變化》(石雲濤先生)所引的C.A.Mitke的《菲島開礦史》。彼時可能台灣金礦未被發現,因此也就沒有中國人去了。換句話說回來,即使發現了金礦,也沒有大規模的建制不是?

——————————————————飛、飛過來!———————————————————

三、隋唐宋
」從邊州入四夷,通譯於鴻臚者,莫不畢記。其入四夷之路於關觀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營州入安東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鶻道,五曰西安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廣州通海夷道。「《新唐書·地理志七下》。
1. 隋唐的基本原因也和上述一致。
(隋煬帝對台灣的用兵和他個人的性格也有關係,好大喜功但是很急躁,台灣沒有建制也是說得過去的。)
不過唐後期日本和唐朝之間的交往,開始經過琉球,此時台灣的開化又進一步。

2. 這裡要提一下宋。
實際上移民大規模來到台灣,最遲應始於北宋末年/南宋1171年之前。
陳漢光先生在《台灣移民史略》中說:「如果我們拿有力的間接史料來作推論,即漢民族移民台澎,最遲當在北宋末葉」
1171年南宋在平湖(澎湖)駐有兵丁把守,守衛泉州海路。
自陸上絲綢之路受唐末動蕩影響,加之宋室南渡,南宋對外交往海路更加頻繁,泉州的地位自唐進一步上升,泉州對台灣的作用,可以反著參考上述廣州、交州的作用。因此,用澎湖守衛泉州也就成了一個必選項。南宋這一做法為元朝所繼承發揚。這個時候宋人到台灣的很多,以至於清人朱景英在《海東札記》中說:」台地多用宋錢。」

3. 總結一下,彼時台灣有毗舍耶人和談馬顏人(在台南),多次騷擾泉州附近的商船,南宋因此在澎湖設置守衛隊。加上台灣出土很多宋錢,而趙世汝又說台灣「商販不及」(可能是台南的毗舍耶人和談馬顏人的敵對態度),那麼我只能推論南宋軍隊可能經常踏上台灣土地。但這支軍隊人數很少,史書又沒有南宋征服台灣的記錄,那麼我的一點小小意見是,台南可能是南宋軍隊的巡邏範圍,用宋代鐵錢交易的對象則是在台南一帶的移民漢人。

南宋一朝對待西南且是秉承北宋敬而遠之的態度,對東南也是如此。南宋高宗朝海上盜匪甚多,以閩為主,兼控粵、浙。因此南宋對待東南沿海,鎮壓賊寇尚且不及,開邊擴土則多少力不從心。

——————————————————累了呀——————————————————————

4.元、明
元朝不是沒有對台灣動過心的。只是當時為吳志斗所阻攔;加上之前日本遠征失敗、爪哇遠征沒有完全達到目的,之後再度海軍遠征,元朝上下也是要掂量一下的。
我就摘抄一下元史的《列傳第九十七》吧:
琉求,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州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亦素不通。天氣清明時,望之隱約若煙若霧,其遠不知幾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至彭湖漸低,近琉求則謂之落漈,漈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彭湖已下,遇颶風發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琉求,在外夷最小而險者也。漢、唐以來,史所不載,近代諸蕃市舶不聞至其國。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萬戶楊祥請以六千軍往降之,不聽命則遂伐之,朝廷從其請。繼有書生吳志斗者上言生長福建,熟知海道利病,以為若欲收附,且就彭湖發船往諭,相水勢地利,然後興兵未晚也。冬十月,乃命楊祥充宣撫使,給金符,吳志斗禮部員外郎,阮鑒兵部員外郎,並給銀符,往使琉求。詔曰:「收撫江南已十七年,海外諸蕃罔不臣屬。惟琉求邇閩境,未曾歸附。議者請即加兵。朕惟祖宗立法,凡不庭之國,先遣使招諭,來則按堵如故,否則必致征討。今止其兵,命楊祥、阮鑒往諭汝國。果能慕義來朝,存爾國祀,保爾黎庶;若不效順,自恃險阻,舟師奄及,恐貽後悔。爾其慎擇之。」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自汀路尾澳舟行,至是日巳時,海洋中正東望見有山長而低者,約去五十里。祥稱是琉求國,鑒稱不知的否。祥乘小舟至低山下,以其人眾,不親上,令軍官劉閏等二百餘人以小舟十一艘,載軍器,領三嶼人陳輝者登岸。岸上人眾不曉三嶼人語,為其殺死者三人,遂還。四月二日,至彭湖。祥責鑒、志斗「已至琉求」文字,二人不從。明日,不見志斗蹤跡,覓之無有也。先,志斗嘗斥言祥生事要功,欲取富貴,其言誕妄難信,至是,疑祥害之。祥顧稱志斗初言琉求不可往,今祥已至琉求而還,志斗懼罪逃去。志斗妻子訴於官。有旨,發祥、鑒還福建置對。後遇赦,不竟其事。

成宗元貞三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興言,今立省泉州,距琉求為近,可伺其消息,或宜招宜伐,不必它調兵力,興請就近試之。九月,高興遣省都鎮撫張浩、福州新軍萬戶張進赴琉求國,禽生口一百三十餘人。

好了,那就先說這麼多
累了...


因為古代中國人只關注去消滅威脅,但一般不主動去擴張領土,有安土重遷的習俗。

既有文化因素,也有技術因素。

假如 敵國在那裡,有威脅,所以才會打過去;如果無威脅,則視為蠻夷之地,或蠻荒之地,只需來臣服納貢即可。

歷代統治者最擔憂的就是壯丁戶口逃出自己的掌控,所以對於一些交通難以到達的地方,往往是禁止民眾前往的。除非是遇到戰亂,民眾被迫逃亡。

西方有個正太叫 馬可波羅,此公一本書連吹帶忽悠,激起了歐洲人探索新疆土的狂熱,但中國似乎自打宋朝(貼血大送)開始,就磨滅了對外擴張的決心了。宋朝是一個醉生夢死,不思進取,貪圖享樂卻總自我感覺良好的朝代,要說被滅國也活該,跟羅馬後期一樣一樣的作死。宋朝這種無能後遺症,影響了多少代人。

古代中國本身也就沒有國家概念,只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還是清末被列強一個條約一個條約教會的。


移民問題:從七千年前紅陶大忿坑文化滅亡繩紋陶長濱文化開始,每一次渡海而來的民族都滅亡了之前的民族,當然也有渡海征服失敗的,久而久之,當地人對外來人的抵抗就變得越來越有經驗了。孫權什麼的估計也不可能再打得過了,也就冊封一下了事,冊封的多了,不再有吞併後,當地人也就才開始信任和接納漢人移民,這和沒被一遍遍刷的還算天真浪漫的呂宋人被半武裝殖民不一樣。
冊封問題:冊封太少是因為台灣缺乏強有力政權去大陸搞朝貢,本身海路也不容易危險大,大陸也不可能派人去冊封,除非水師大軍剛好路過。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日本派遣外交使節最早的紀錄是《漢書.地理志》

在海的另一邊住著倭人,那裡有一百多個國家,每年都會覲見朝貢

而兩國都有紀錄卻是在隋朝,西元607年的小野妹子帶著聖德太子寫的國書到了中國,之後日本正式派遣使節,例如高向玄理等人


當時從日本來到中國共有三條路

北路

最初的路線,同時也是最安全的路線,從難波津(大阪的道頓堀附近)出發,經過博多、對馬,再從百濟來到中國。

但是在西元663年白村江之役,日本和朝鮮的關係惡化,所以之後都不使用這條路。


中路

由五島列島出發,橫越東海直接來到中國,不過在海上的時間比較多,危險度也高。


南路

約為西元8世紀前葉才開始出現的路線,從西南群島到沖繩在到中國(注意,裡面沒有台灣)


問題來了,日本派遣使節來中國,從南路來的怎麼沒有發現台灣?


首先南路雖然看起來有多島感覺很安全,但是航線本身就在外海,遇難的機率比中路還要來的多,當時船隻為划槳的帆船,再來技術雖然是當時最高,但是航線經常因為洋流等外在因素改變。


例如阿倍仲麻君,這位當時第一個在中國當官的日本人,於西元752年搭船返鄉,結果遇到暴風雨來到越南,一行人還被當地居民殺害,之後回到長安770年逝世。

再來一例高僧鑒真,歷經五次船難,第六次才成功。


同時期的唐朝要來日本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條件嚴苛許多的台灣更是不容易。


大家的答案,都是從現代的角度去看古代。這樣很難解決問題,因為現代的條件壓根兒就跟古代不一樣啊~ 像有人提到琉球日本什麼的,說琉球日本地理位置優於台灣,但實際上台灣離大陸還是比琉球日本還近啊~ 這都是用現代已知的歷史角度去看古代。

------------------分割線----------------
以下是我的答案。

我認為,中國古代,很可能不知道有台灣島,或者說不清楚有台灣島。當然這是我的假設啦。

因為古代就知道有台灣島的話,那為什麼不開發台灣島呢? 秦皇都知道要把海南納入版圖,還設個象郡管轄,元代也在澎湖設立官職(巡檢司)。很多人的答案都傾向於「古代就知道有台灣島」,然後扯到中國是陸權國家不往海洋發展或距離太遠等等的,但都經不起推敲。南宋中國就已經往海洋發展了,明朝更是。說到距離,琉球離大陸更遠,反而有朝貢關係。所以,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古代不知道有台灣島(或者說不清楚有台灣島),所以才沒對台灣開發。
荷蘭人來台灣,其實是明政府不準荷蘭人在澎湖坐落,所以荷蘭人就來台灣了。

就這樣。


主要還是錢的問題。
工業革命前,全球最適宜住人的島嶼有,日本列島(除北海道)爪哇島,以及歐洲的西西里島,這些島都是火山島,土地肥沃。
農業社會自給自足,商人是被看不起的,但是進入熱兵器時代,打戰的裝備要消耗得多,不再是拿把木槍就上戰場。
如果不是大航海時代來臨,葡西荷跑來遠東貿易。
對於農業社會來說,開發台灣是不太值得的,台灣除了南部是平原外,其他都是丘陵高山,清代台灣也只台南府而已。直到劉銘傳開始,台灣才得到政府重視開發。
再說,台灣就和海南島差不多,人口承載量有限,而且半山,山上還有掠頭族出沒,雨季山高水猛,要說愛你不容易。
另外,每一次移民,都伴隨著社會的動蕩,東晉衣冠南渡,開發江南,北宋大半國土淪陷,南宋難民入閩贛,開發江西湖南,福建,廣東,之後的明末清初,遍布東南亞的三合會,緬甸的明後裔。
再之後的太平天國運動,回亂,捻軍,東南亞的橡膠種植園,和錫礦場,澳大利亞的新金山,美國的舊金山,才湧入大量國人。
什麼風向都是假的,因為有東南風。 就算是直角也不是大問題,頂多走Z字。
相同的觀點,俄羅斯因為毛皮和茶葉商路,征服遠東。英國因為茶葉問題而佔領錫金,意圖切斷茶馬古道。


陸權大國不重視海島


似乎現代版圖跟古代沒有什麼實在聯繫吧,天朝現在能理直氣壯的維護南海範圍,也是跟二戰時和法國的條約離不開的。法國解放後印度支那趨於混亂,希望當時國民政府像之前支援英屬緬甸一樣維護法國印度支那的統治,所以大方的分給當時法國無法安定的印度支那海上權益。(越南痛恨法國給天朝南海範圍跟天朝恨美國吧釣魚島給日本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管之前元朝明朝在南海有多大或者多早的領海聲明,在失去越南附庸的晚清,沿海制海權就跟台灣一樣早就喪失的一干二盡了;同樣的道理天朝早期為了讓蘇聯支持新政權,不敢對蘇聯操控的外蒙和唐努烏梁海有任何主權主張,不能像對西藏那樣對實際獨立的歷史版圖去重新武力收復。


台灣其實是日本人開發的吧


推薦閱讀:

作為兩個明朝降清的大臣洪承疇和施琅,為什麼兩人的評價截然相反,一個是大漢奸,另一個是統一台灣的英雄?

TAG:歷史 | 台灣 | 地理 | 歷史地理學 | 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