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自帶體系」,這個體系到底是什麼?

謝謝大神的分享!
不是「詹黑」,和同學討論過這個問題,希望各位給個解答。


所謂詹姆斯自帶體系,就是以詹姆斯為攻防核心、球場掌控者的體系,詹姆斯的突分與低位進攻,是該體系重要的發起部分。
現在的有些人直接把詹姆斯自帶體系等同於一大四小,這完全是誤解。詹姆斯在騎士1.0時期打的全是傳統體系,球隊一直為他補充傳統內線,如瓦萊喬、大Z、大本、奧尼爾等。騎士2.0時期的也很長時間打的是樂福與莫茲科夫的傳統體系。詹姆斯也樂於給有單打能力的內線球員(奧尼爾、樂福)等以內線單打。傳統體系取得兩次總亞軍、三次常規賽東部第一,也不見得是壞事。一大四小體系是在熱火時期萊利量身打造的,這套體系有兩亞兩冠軍,成果更為輝煌。
有些人稱詹姆斯體系排斥持球者,這也是誤解。詹姆斯與韋德組合時期,詹韋二人交替持球是常態,曾經有個階段有個說法叫詹三韋四,就是詹打第三節韋打第四節;詹姆斯與歐文組合時期,詹歐也是交替持球。


因為有人提出奪冠年中投的問題,我放個11-12賽季熱區,侵刪
--------------------------------
老詹的體系在生涯不同階段差別是很大的。

剛進聯盟時,幼齒詹還是瘦瘦的,混跡在後衛線,在小前位置突破殺傷不夠,但在後衛中是出類拔萃的,加上傳球視野不錯,那時候基本就是突分機器,防守過得去但容易吃晃,談不上自帶體系。

騎士1.0中後期開始形成一定體系。這時候老詹已經是超巨了,打法逐漸成熟,雖然還是沒中遠投,但是他的突破殺傷能力已經是歷史級,小號中距離也很穩定,尚未練出背打,防守端單防能力提升。這時候騎士都是有不錯的內線在的,大Z,暮年鯊魚,瓦萊喬等,加上老詹體型還不是那麼碩大,勉強可以和傳統內線共存。

騎士1.0後期。老詹的個人能力繼續提升,有強力的單防和協防,不錯的中投,三分依舊爛,但突破殺傷走向歷史頂級,加上體型的增大,和傳統內線很難共存,騎士也開始引入賈米森這類有射程的內線,老詹搭配空間型內線的基本配置差不多形成了。

熱火時期。熱火時期是老詹公認的最無解時期。各項技術在1213年達到頂峰,原來沒有的背身,中遠投都練出來了。那兩年的老詹二連mvp(11年決定門影響未能實現五連mvp偉業),真正是聯盟最強,攻守兩端都是bug般的存在。這時候形成了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詹姆斯體系,一名籃板防守藍領(哈隊),一名空間型內線球星(博士),一名持球進攻和無球進攻兼備的巨星(韋德),一名3d型控衛(查爾摩斯)。但其實老詹最成功的靠的是另一個體系,一名空間型內線(博士),老詹打四號位,一名頂級3D(巴蒂爾),攻守巨星(韋德),3D控衛(小查)。這套體系下進攻空間極為寬廣,為詹姆斯歷史級的突破創造了巨大空間,也最大化了他的分球能力。防守端詹韋巴蒂爾形成了超強的防守鐵三角,防守反擊冠絕聯盟,外線對球施壓能力堪比喬丹皮蓬二人組。

騎士2.0前期。這時老詹像複製熱火體系,招來勒夫(取代博士),用歐文代替韋德,形成新三巨。這一代三巨的突出特點是攻強守弱,勒夫的三分和策應更勝博士一籌,籃板能力也很強,但移動太慢防擋拆能力和錯位防守能力極差。歐文突破同樣犀利而且具備穩定的中遠投,但防守端比韋德差了幾個檔次。初期騎士用瓦萊喬和勒夫組成超強籃板內線,但受困與移動經常被擋拆打穿,後衛線上維特斯和歐文的防守不忍直視。全隊首發只有老詹一人的防守在水準以上,和熱火時期形成了鮮明對比。

騎士2.0中期。14-15賽季中期,騎士終於有了大手筆,引入jr,香波特和墨子。首發理論上變成了墨子,勒夫,老詹,香波特和歐文,墨子作為籃筐保護者比瓦萊喬更強,香波特是單防悍將,於是騎士的防守強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勒夫歐文相繼出現傷病讓這套陣容不穩定。季後賽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還是墨子,TT,老詹,香波特,德拉,jr帶領替補席的陣容。這套陣容防守極為強悍,橫掃老鷹後生生拼下勇士(聯盟最強進攻)兩場。

騎士2.0後期。這是本賽季後半段泰倫盧上位後形成的新騎士體系,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詹姆斯仍在三號位,勒夫TT組成內線一攻一守,jr歐文組成後場超強火力組合。這套組合依靠極為強悍的火力在東部無解,但在總決賽上暴露出防守端的巨大缺陷。第二個版本,詹姆斯打四號位帶領第二陣容,弗萊,傑弗森,德拉,香波特四人散開在三分線外拉空間。這套陣容三分火力強悍,外線防守嚴密,但內線籃筐保護薄弱。

總決賽g3變陣後體系。總決賽g2中勒夫傷退,首發變成了tt,老詹,傑弗森,jr,歐文。和熱火體系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空間型內線博士換成籃板藍領TT。這套陣容依舊依靠歐文單打,老詹背身為射手拉空間,TT瘋狂的前場板回爐,幫助騎士主場復仇


謝邀,這個問題往大了說可以寫很久。

簡單說的話,那就是從美國公交車上隨便拉四個老黑下來,加上LBJ組一隊,都是季後賽級別的首發陣容!

LBJ就是老乾媽,任何食材就著他都能讓你吃得不亦悅乎根本停不下來


簡單來說就是

頂級的突破+頂級的傳球視野

如果你玩過2k的mc模式就知道這兩個能力加在一起時很bug的,也會非常習慣這個體系。
因為選PG,很容易就會不知不覺打成這個體系。


隊員根據一定的戰術指導思想,以籃球技術為基礎,在戰術意識的支配下,按照一定的陣勢,全隊有組織有策略進行協同配合,這叫籃球戰術,比如擋拆、突分、長傳快攻、半場盯人,等等。
體系,是將不同的攻防戰術提煉出來融合在一個完整系統中,它是一種戰術思路,而不是具體哪個回合或者哪個球員要做出什麼動作。比如普林斯頓、三角進攻等等。

詹姆斯自帶的體系,是超級球星體系,即把球權集中在超級明星手中,進攻端由超級明星憑藉個人能力帶動隊友發揮。雷霆在玩的也是類似的戰術,既然雙少這麼牛逼,我就安排雙少單打,其他人或擋拆或拉開空間,就靠超巨的能力玩死對方。優點當然是超級巨星嘛,發揮再差也不會爛到哪兒去,缺點就是別人基本沒球權,球隊死活都看超巨的表現。

另外說詹姆斯自帶體系,也有一方面是詹姆斯的特點太過突出,跟某些戰術體系衝突:中遠距離投籃不穩定,打炮轟戰鬥力會打折扣;需要球權在手才能使用效率最大化,基本告別了普林斯頓人動球動的理念;外線的站位內線的技術,擋拆戰術和內線戰術又會限制他自身對空間的需求。

如果戰術體系是以突分或者掩護為主的話,大概會比較符合老詹的胃口吧。


簡單來講就是突破分球。

突破(面筐+背身)能吸引包夾,且組織能力很強,可以將球給到合適的位置。


其實說到自帶體系,很多球員都是如此啊。
鄧肯,自帶防守體系。
科比,自帶單打終結體系。
保羅,自帶半場進攻體系。
庫里,自帶xjbt體系。

所以,自帶體系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詹姆斯之所以被黑,被說自帶體系,在於他太過耀眼,太過全面。
每一個人都無限放大他的每一個舉動,所以才有了網上那個詹姆斯可以從教練一直做到中鋒的圖。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畢竟,沒有人說辛格勒自帶體系吧。


一人帶群射手,其中一個攻堅突破副手(韋德,歐文),大個能拉空間(龍王,愛)。
這是基本配置。
高級版的是,三號位頂級3d,如巴蒂爾,能防一二三,老詹放心打四,最高輸出與防守。
當然,老詹本人是不太願意打四的,三十幾歲,打四的話職業生涯會縮一大截。


謝邀。
在我理解,「體系」就是一種在絕大多數情況都可以奏效的攻防戰術系統。
從進攻來說,大家說的都很多了。簡單總結一下就是:陣地進攻中憑藉詹姆斯頂級的面框突破和肘區(低位以上罰球線以下)背身威脅殺傷內線,吸引包夾,分球,形成外線多次疏導,從而得到輕鬆投籃機會。而在攻守轉換中(形成攻守轉換的機會的方式以下論述),由於詹姆斯出色的防守能力,轉換髮生後的球權經常可以落在詹姆斯手上,而在2.03m這樣的身高級別中,詹姆斯的運球穩定程度也是非一即二的,可以在快速推進中抬頭觀看前場情況,然後用他出色的手臂力量傳出的穿透力極強的直傳球造成機會。
在防守中,詹姆斯真正帶出「體系」其實是拜斯波爾斯特拉著個優秀而睿智的教練所賜。詹姆斯出道時候打的是控衛,第二年開始小前。雖然小球打了那麼多年,但詹姆斯只在進攻端習慣打大前,防守一定是打小前(所以他需要巴蒂爾這樣攻三防四的人)。詹姆斯在防守中,我認為沒到「自帶體系」的級別,只有「擅長的體系」。他擅長的體系就是外線對球施以絕對高壓,遇擋拆無限換防,利用靈活腳步和強壯身體逼出失誤。(所以他在轉換中有球權)
詹姆斯的偉大在於整合。詹黑只看得到他的強壯,卻沒看見他出色的護球能力等方面。(提醒各位愛籃球的知友一句,護球能力提高對你打籃球有絕對幫助。左右手運球的時候都能抬起頭就會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的)
大概這樣吧。


謝邀。

即把球交給詹姆斯。


謝邀。

吾皇:有刁民膽敢想更改寡人的體系,拉出去交易了!什麼?你說你想留在寡人身邊世世代代侍奉寡人?那就看你自己了~
韋德/波什/歐文/樂福:臣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邀。

詹姆斯的體系其實就是配備起大量無球和具有投射能力的外線球員與強力內線,分別用以保障投進空位和籃板保障。參看奪冠年的劉易斯、米勒、巴蒂爾。
其實這種體系早幾年就有過,如果細心發現CP3也是自帶這種體系。早年在黃蜂,內線有拳王、外線有佩賈、皮特森,流走快船,內線依託小喬丹、格里芬籃板痴漢,外線配備著杜德利、隊草、巴恩斯一干投手。
總體說來,就是進攻超級巨星持球單打,遭遇包夾即分球給到空位(當然這並不容易,既得有傳球的意識也得有傳球的能力,多數巨星是有能力沒意識,部分聯盟一流得分手是缺乏這個能力),防守端,籃板痴漢們做好籃板保護,爭取第一時間出球,給巨星下快攻打轉換進攻的機會。

不吹不黑來說,這種體系是最能將巨星能力最大化發揮且保證功能性球員的長處得到應用的體系,但是問題在於這種體系往往造成了巨星下場就不會打球了。說到這兒就想到了沒有我炮的破船,淚目(;′⌒`)


熱火時期的詹姆斯處在一個巔峰的水平,所以此時詹姆斯的體系需要一個有一定速度能護筐的中鋒保護籃下,一個四號位能拉開空檔(博士)以及一個可以打無球的得分後衛(韋德),至於控衛,能投三分會放手就行(查爾莫斯)。這套體系的關鍵在於,並沒有一個適合熱火內線,拳王很適合但是熱火籤不下他。
所以後期詹姆斯的體系有所變化,護筐中鋒換成有比臂展能干擾對手的博士,小前鋒巴蒂爾作為外線大閘和底線三分投手替詹姆斯的體系分擔防守壓力和拉開空間,後場組合韋德和查爾莫斯不變。
這套變化在於,詹姆斯當年擁有良好的中遠投能力,三分命中率一度達到40%,打四號位可以讓他充分發揮技術和身體優勢。在防守端用高速的輪轉和壓迫來限制對手,那幾年熱火外線的壓迫防守還是比較犀利的。另外一個關鍵問題:在熱火詹姆斯體系里,韋德的作用不可替代,他完美彌補了詹姆斯的很多弱點,而且犧牲了大量的球權甘心打無球。
來到騎士,詹姆斯現在自帶的體系很多時候運轉不暢,問題其實主要在兩點:莫名奇妙就不行的中遠投和沒有韋德。詹姆斯統治力下降從中遠投不準就體現的很明顯了,現在很多球隊防詹姆斯三分放一步,使得詹姆斯有時不得不生突對手分球給射手群,長期導致了騎士射手習慣等球飛過來而不是跑位。其實如果有韋德在這種可打無球的分衛也可以,可是歐文並不是這樣的主,所以詹姆斯的體系在騎士並不好展開,所謂騎士詹姆斯體系死亡小組,跟當年他在熱火兩連冠期間的那個陣容比,防守差的太遠,進攻又沒有另一把無球尖刀,這套所謂的詹姆斯體系陣容,遇到真正的強隊,只有被打垮的結果。


天朝球迷雖然數以千萬記,但是對於整天吹來黑去的詹姆斯還搞不清是個什麼樣的球員,球迷往往以看喬丹和科比的眼光來審視他,其實他們是完全不同打法的球員。有人說如果科比是衝鋒陷陣的將軍,詹姆斯就是運籌帷幄的統帥,這句話不完全準確,但也概括出了兩人的不同,現在所謂的詹姆斯的體系就是當年熱火圍繞詹姆斯建立的進攻戰術,即詹姆斯持球,其餘四人均以無球為主,這個戰術建立在詹姆斯無解的個人單打和出色的分配球兩個能力的基礎之上,聯盟沒有同時比詹姆斯的個人單打能力和支配球能力強的人,這就是詹姆斯的體系,但是一旦詹姆斯被限制,這個體系就蹦了


其實並不是詹姆斯的體系只能是要求一大四小。詹姆斯的體系要求除他外的球員人人能射,並不是說只有一個內線啊。
問題是能集護筐、移動、射程為一體的中鋒現在幾乎是不存在,所以採取了一大四小的陣容。如果有符合我說的條件的中鋒,詹姆斯絕對不會排斥常規陣容的。


內線一個籃板好的大個,在配個頂級後衛,再兩個射手…
重點在於那個後衛,一定要頂級,要和詹姆斯一起連續吸引對方包夾跑動,給定點射手製造機會…
這是熱火和現騎士,通病都一樣,內線長期沒打持球,在進攻端基本頹廢狀態,偶爾靈光乍現一下,主要還是籃板
其實,要我個人來看,詹姆斯最適合的體系還是三角進攻←_←…不為什麼,就這單打、突破能力,即便三分不好,三角進攻也配備了定點三分手,基本能掩蓋掉他的所有缺點,優點也可以被無限放大。
唯一不足還是外界一直詬病的最後一攻處理球問題,但這個其實挺好辦的,一旦習慣了持球進攻,就像科比,長期別要求侵略性,這是種習性,只要不是像現在這樣長期打組織,其實詹姆斯也會偏向選擇投,戰術養成問題。


謝邀。

不懂什麼叫自帶,只知道他成功的套路,大概如下。


配一個自主得分手,一個能3能4的搖擺前鋒,一群射手和進攻端不礙事防守端賣力的內線藍領,如果內線還能投三分再好不過,然後磨合一個賽季,就是冠軍。


謝邀。

帶隊總決賽的體系。


我打2K遊戲似的,找隊友要運動力強、能搶板的五號位,能投籃的四號位,能接球投三分的兩後衛,自帶傳球90+的三號位,刷起三雙簡直不要不要的。進攻就是突破或者找外線投手。6的很啊,我覺得我打的就是詹姆斯體系。


我不懂球也不懂啥體系,只是用電視收看騎士比賽的時候,調多少個台回來球還在詹姆斯手裡,可神了,感覺詹姆斯可厲害了,場上其他九名球員都搶不走這個球。除非有時候出來個表倒計時的時候,詹姆斯就會大方地把球遞給別人,給你也玩玩,這就是高手風範吧,我強但我不獨佔,但場上其他人就不咋樣,接到球那人連球都拿不穩著急麻慌就朝那框子里扔,都沒有守門員射空門都沒幾個進的,真弱。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更專業的欣賞一場比賽?有些什麼籃球戰術是需要掌握的?
為什麼朗多和小牛隊會出現不兼容的情況?卡萊爾為什麼不進行針對性的調整?
在籃球比賽中,如何應對對方的全場緊逼戰術?
籃球場上如何跑位、空切內線、溜底線、卡位、防突破?
究竟應該如何有效地剋制勇士這樣的小球打法?

TAG:NBA | 籃球 | 籃球戰術 | 勒布朗·詹姆斯LeBronJames | 克里夫蘭騎士ClevelandCavali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