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中醫的五臟六腑其實不是解剖學意義上的同名臟器嗎?

新中國建立以來,國家出台了保護、繼承和發揚中醫的國策,中醫迎來相對平靜的時期。由於沒有了與西醫的論戰,好了傷疤忘了痛,「此五藏非彼五臟,
此藏乃藏象」的提法也漸漸被人忘記。

同時,高校培養取代「師帶徒」成為中醫薪火傳承主流。解剖學等西醫課程與中醫課程一起成為中醫學生必學的科目。,但又沒有開一門課主講中、西醫的區別。於是,學生與老師、甚至多年的臨床醫生,對「藏」與「臟」的概念同樣混淆不清,模稜兩可。

在此狀態下,再加上因循守舊,中醫這五、六十年來,理論和臨床,均無甚大作為。


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上)

鄭敏麟△

[作者簡歷]:

鄭敏麟,男,漢族, 1971年9月6生,醫學碩士,福建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系講師、主治醫師,福建省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委員兼秘書,參與並完成福建省衛生廳、省科委等多項科研課題,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近10篇。

[聯繫方式809220140@qq.com

[摘要]:中醫的藏象學說,一直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和精華所在。眾所周知,「五藏」絕不等同於西醫的心、肺、肝、脾、腎。多年來,對中西醫結合的藏象實質展開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驅所取得的成績,使我們一步一步地揭開中醫藏象實質的面紗。本文綜合中醫藏象的現代研究的成果和相關細胞生物學的新近進展,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認為中醫藏象的實質在於細胞和亞細胞結構。「五藏」其實是細胞的「五臟」,細胞的「五臟」是細胞的五個不同功能系統,可以落實為不同的亞細胞結構,即線粒體----中醫之」,染色體----中醫之「腎」,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中醫之「肝」,細胞膜----中醫之「肺」,離子通道----中醫之「心」。因此,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實質上是一種「微觀」和宏觀相結合的學說,從它著手,中醫理論可以和現代醫學的最前沿的細胞生物學甚至分子生物學相結合,從而使中醫與現代醫學理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本文上篇介紹「五藏」與五個亞細胞結構的對應關係,下篇用這五個亞細胞結構說明「五藏」之間的生理和病理聯繫。

[關鍵詞]:中醫藏象學說,假說,細胞器,細胞生物學

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II)

Zheng-Minlin

[Abstract]: The theories of five Zang are the core and
soul of theories of TCM. It comes to light that five Zang in TCM are not equal
to the organs in modern medicine such as heart, lung, liver, spleen and kidney.
The achievements, which avant-courier deeply studying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have got, make us learn them more and more. This thesis synthesizes the
fruits of the modern studies of five Zang in TCM and the new advancement in
cell biology to bring forward the hypothesis in cell biology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t deems that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s the
structures in cell and sub-cell. Five Zang in TCM are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in cell actually.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in cellare
five function systems, which are taken by five structures in sub-cell, i.e. Spleen=Mitochondrion, Kidney=Chromosome, Liver=Ligand-receptor-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Lung=Cell membrane, Heart=Ion channel,
Thus,
the 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s a theory combining the
microcosmic and the macroscopical, By the way of the hypothesis, the theories
of TCM can integrate to these of modern medicine in deed in front subject,
molecule biology as well as cell biology.

[Key Words]: Theories of five Zang in TCM, Hypothesis,
Cell Organ, cell biology

1 前言

中醫的藏象學說,一直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和精華所在,正因為有了五臟,才有內聯六腑、外絡五竅四肢百骸的中醫整體理論。眾所周知,「五藏」絕不等同於西醫的心、肺、肝、脾、腎。多年來,對中西醫結合的藏象實質展開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驅所取得的成績,使我們一步一步地揭開中醫藏象實質的面紗。現代人對藏象學說研究後認為[1][2],「脾」不僅是指西醫學的整個消化系統,而是多系統、多功能單位,與神經、內分泌、血液循環、免疫、生殖、運動等系統均有密切關係;肝與植物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肌肉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密切相關;腎是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性腺軸。五臟中與現代醫學比較同一的概念就僅僅剩下「心」和「肺」兩臟,但為何心能「主神志」,肺為何能「主皮毛」,又為「水之上源」,卻無法解釋。中醫的藏象學說用現代醫學理論來看總顯得有些撲朔迷離、似是而非。

但是,如果換個視角,不把藏象的「五藏」當作實體器官的「五臟」,而把中醫藏象的現代研究的成果和相關細胞生物學的新近進展相結合,不難得出中醫藏象的實質是在於細胞和亞細胞結構。「五藏」其實是細胞的「五臟」,細胞的「五臟」是細胞的五個不同功能系統,可以落實為不同的亞細胞結構。因此,中醫的藏象學說,實質上是一種「微觀」和宏觀相結合的學說,從它著手,中醫理論可以和現代醫學中最前沿的細胞生物學相結合,從而使中醫與現代醫學理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一方面,從西醫實體器官的角度看,不同臟器的功能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是由不同分化類型的細胞混合組成,各種不同分化類型的細胞為實現某一複雜功能而以一定細胞數目比例搭配結合起來,就構成西醫的器官、系統。另一方面,從細胞和亞細胞角度看,分散於全身各處臟器的、具有相同分化類型的細胞,它們之間可能存在有一種現代醫學尚未明確揭示的生理和病理上的橫向聯繫,而歸屬於中醫不同的「藏象系統」,其物質基礎可能是細胞器――不同分化類型的細胞所具有的功能不同,而這些功能是由該類細胞中共有的、最發達的細胞器承擔,比如高度耗能的細胞擁有數目眾多的線粒體,而不斷分裂增殖或高度表達、蛋白合成旺盛的細胞,都有較大的發達的細胞核,而在這類細胞中佔主導作用的細胞器的狀態即反映著該類細胞的功能狀態;散布在全身各處細胞的相同細胞器之間的橫向聯繫可能是由於它們作出相同的應激反應的機制,生理上如細胞核上都有甾體類激素的受體,受這類激素調控。病理上如富含線粒體的對能量高度依賴的細胞在缺氧時最先受到損傷。由於每一類細胞器有著跨細胞的全身性的生理和病理的橫向聯繫,從而形成中醫的內聯五臟六腑、外絡五竅四肢百骸的「藏象系統」。

2 中醫藏象細胞生物學的內容簡介

2.1 線粒體----中醫之

「脾」即細胞的能量系統,主要結構為亞細胞結構為線粒體(廣義上還應包括細胞質中的無氧酵解系統)[3]。

2.1.1 ATP即氣

中醫認為,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具有活力很強的不斷運動的特性,對人體的生命活動有推動和溫煦作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就是氣的升、降、出、入的運動變化的過程。人體的氣,來源於稟受父母的先天之精、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存在於自然界中的清氣。

而現代醫學認為,ATP是唯一的細胞能夠直接利用的能源。機體不斷進行各種生命活動,包括肌肉收縮、神經衝動的傳導、一些分子和離子的轉運、以及個體的生長、繁殖等(後兩者意味著小分子前體合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體內還經常由小分子前體合成膽固醇、脂肪酸、血紅素、多糖等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物質。這此生命過程至始至終都需要能量的推動,而這能量就來自ATP。在產生ATP的過程中產生的質子漏和ATP斷裂時釋放出的能量對機體起著維持體溫的作用。ATP主要來源於機體細胞的線粒體,在線粒體內膜和基質中固有的催化氧化磷酸化反應的酶-一種由人類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稟受父母的先天之精)的催化作用下,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水谷精微)被氧氣(自然界中的清氣)氧化後產生了ATP[4]。

由上可以認為ATP和氣極有可能是現代醫學和中醫對同一物質的不同表述。

2.1.2線粒體為實質的主要亞細胞結構。

線粒體通過三羧酸循環,氧化從消化系統(「胃腑」)消化吸收而來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水谷精微),生成ATP(氣);此外,線粒體的三羧酸循環是糖、脂、氨基酸三大營養物代謝的最終通路和相互轉化的樞紐,三羧酸循環的中間產物,為細胞合成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活性物質提供了前體

[4]

;所以,線粒體是細胞乃至整個生命體每時每刻進行各項生命功能活動的樞紐和核心,與消化系統(廣義的「胃」)相為表裡,成為
「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 由於線粒體的功能異常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細胞凋亡[5],所以線粒體功能正常與否決定著臟器功能的盛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另外,線粒體又是對體液環境高度敏感的細胞器,滲透壓、PH值異常

[4]

和細菌內毒素[6]等(水濕之邪),都可能對其結構和功能造成損害,這又和中醫關於「脾惡濕」的特性相契合。

所有對能量高度需求的器官,其組成細胞內都有數目眾多的線粒體,例如肌肉的運動、小腸對營養物的吸收、腎小管的重吸收等等都需要大量能量,而這些器官細胞內富含線粒體,這與中醫關於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主肌肉四肢」,「脾制水」 的理論絲絲入扣。

血液學的研究表明[7],血小板中ATP含量為紅細胞的150倍。這些含量可觀的ATP在血小板完成各項生理功能(包括:保持膜及細胞的完整性和正常形狀、其他物質合成代謝、對刺激的反應、聚集釋放反應)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使在休止期,也即血小板未被激活的時候,血小板中所產生的ATP,也有41-50%以上來自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當血小板被激活時,這一途徑大大加強。因此,如果血小板中線粒體的功能失常,將嚴重影響血小板的凝血功能,而易出血。線粒體(脾)所產生ATP(氣)保證了血小板的凝血功能正常,使血液不溢出脈道,這與中醫「脾氣攝血」的理論相符。

在中藥藥理研究方面,健脾益氣葯多與改善線粒體的功能有關,如人蔘皂甙的抗疲勞作用,其機制就是通過促進劇烈運動時產生的大量乳酸變成丙酮酸,再經乙醯CO-A進入線粒體的三羧酸循環循環參加氧化供能,此外,還能使機體更有效地利用糖元和ATP[8]。

2.2 染色體----中醫之「腎」

「腎」即細胞的先天遺傳信息系統,其亞細胞結構為染色體(廣義上包括核染色體和線粒體染色體)[9]。

中醫認為,「先天之精」首先是指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構成胚胎髮育的原始物質,在胚胎成形後藏之於腎,並在脾胃運化生成的水谷精氣和各臟腑化生的精氣等組成的「後天之精」的不斷充養和資助下,化生一身之元氣(元陰、元陽),發揮其生理效應,調控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生殖的物質基礎(「生殖之精」)--精子與卵子,其中最主要的細胞結構就是染色體DNA,而生殖的最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把遺傳物質--染色體DNA傳給下一代。在出生後,藏之於體細胞細胞核染色體DNA內(中醫之「腎」)的遺傳信息,通過複製、轉錄和表達,控制著每個細胞的生長、增殖、凋亡以及各項生命活動。細胞核核仁還是組裝核糖核蛋白體亞單位的中心,而核糖核蛋白體是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細胞通過「DNA→RNA→蛋白質」的信息流,把遺傳信息翻譯成具有各種生命功能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元氣和元陰、元陽)推動和執行著人體幾乎所有的生命活動。從宏觀和整體的角度看,眾多細胞的生長、增殖、凋亡和時刻進行的生命活動就構成了機體的生長、發育、生殖和衰老,
而DNA中遺傳信息的正常與否,必然決定機體健康與否。

腎所主的器官組織,包括骨、髓、腦、性腺、齒、發等器官,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其器官組織中起著關鍵作用的細胞,其染色體DNA都時刻在高度複製和或轉錄表達,所以這些細胞的結構都有明顯的特點----細胞核較大(高複製、高轉錄)和或核糖體數目眾多(高表達)。

所有抑制DNA正常功能的藥物,如許多用於化療和免疫抑制的細胞毒藥物,都有損傷「腎」的副作用[10];所有補「腎」中藥都有保護和增進DNA正常功能的功用[11][12][13]。

2.3 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中醫之「肝」[14][15][16]

「肝」即細胞的信息交流、接受和反應系統,其亞細胞結構為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

中醫認為,肝主升發陽氣,具有啟迪諸臟,調暢氣機的作用,喜條達,惡抑鬱,體陰而用陽。這與在細胞間起信息傳遞作用的物質(激素、神經遞質)的作用特點很相似,激素和神經起著激發和調節靶器官細胞生理功能的作用(升發陽氣,啟迪諸臟,調暢氣機)。激素、神經遞質發揮生理作用後就必須馬上被滅活,如果瀦留在體內,則導致調節功能的紊亂(喜條達,惡抑鬱)。激素與血液內的白蛋白結合,緩慢地釋放出來發揮生理效應(體陰而用陽),如果血液白蛋白太低而使遊離激素濃度過高,則使靶細胞反應過亢而出現「陰虛陽亢」的癥狀。

現代研究認為

[1]

,中醫「肝」的實質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肌肉運動系統有關。神經和內分泌細胞即是細胞受體-信號轉導系統的主導,神經末梢釋放的遞質和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從根本上說都是一種細胞信號(配體),它作用於靶細胞的受體,激活細胞內的第二信號系統,從而產生細胞內一系列的生理反應。而「肝主疏泄」對消化系統的作用,實質上也從屬於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作用,消化系統除了受植物神經釋放的遞質調節外,還受激素的調節,正如陳元方[17]等指出,「無論通過什麼機制,實際上胃腸道的每一功能似乎均受到各種肽類激素的調節。肽類激素的變化在很多胃腸疾病的發病中均有意義。」
另外「肝」病所表現出來的肌肉運動系統的異常實質上是神經系統的異常表現,如抽搐、震顫,實質上都是神經中樞的病變。 

至於現代醫學的肝臟與中醫「肝」的關係,可以這樣認為,由於肝臟是變活各種激素的主要器官,它使激素能及時快速地滅活,不「抑鬱」在體內而使機體功能紊亂,所以它是全身細胞的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它並不是中醫的「肝」實質的主體,更不等於中醫的「肝」。

鈣離子是細胞內信號轉導的很重要的物質,而所有貝殼類都有平肝潛陽的作用(「介類潛陽」)。

2.4 細胞膜----中醫之「肺」

「肺」即細胞的內外物質的分隔和交換系統,其亞細胞結構為細胞膜(廣義上包括所有的生物膜)。

中醫認為,肺為四臟之上蓋,通行諸臟之精氣」(《太平聖惠方.卷第六.治肺氣喘急》),主宣發肅降,主呼吸,通過呼濁吸清,吐故納新,促進氣的生成,並調節氣的升降出入,並主通調水道、「肺朝百脈」、「氣為血帥」,故「肺」在血液循環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從細胞角度看,細胞膜覆蓋於細胞的最外層,為其他「四臟之上蓋,通行諸臟之精氣」,它主持著細胞的呼吸。通過膜上的自由擴散、各種載體蛋白的協助轉運、主動運輸以及胞飲、胞吐作用(宣發肅降),實現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吐故納新,氣的升降出入,通調水道)。當細胞膜把細胞內的生理或病理產物通過胞吐等作用分泌到細胞外以實現其功能(如汗腺細胞分泌汗液)則稱為「宣發」,當細胞膜通過載體運送細胞所需要的物質以保證內液的各種物質成份的穩定,則稱為「肅降」

從宏觀角度看,所有以分隔或/和交換功能為主要功能的器官組織,如肺、氣管、支氣管、血管、腎小球(主要結構為腎小囊和毛細血管球)、皮膚,都為「肺」所主。這些器官組織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細胞是以細胞膜為最主要的細胞器,細胞膜面積巨大,而細胞內其他細胞器不發達。血管內皮的舒縮直接影響著血液的流暢與否,故中醫有「肺朝百脈」、「氣為血帥」。腎小球是尿液從血中過濾的最開始之處,這也應是「肺為水之上源」的另一個側面的意思。

2.5 離子通道----中醫之「心」[18]

心」可能為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

「心」是中西醫概念最接近的兩個臟器之一。關於兩個體系中所共同認可的「主血脈」的心臟,其細胞結構中最獨特的特點應當是離子通道了。心功能正常與否,一方面與心肌收縮力密切相關(已認為與脾的功能相關),另一方面與心臟節律密切相關,而後者更加重要。心臟節律的正常與否取決於心肌細胞上各種離子通道功能的正常與否。全身血管內皮細胞上的離子通道也與血管的功能狀態密切相關。

更加「巧合」的是,離子通道在大腦的思維活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大腦中時刻進行著各種信息的傳遞和整合,在這過程中神經遞質(上文提到的「肝」)和各種離子(Na+、K+、Ca++等)起著主要作用。所以,腦細胞的離子通道的功能正常與否,決定著人的精神狀態,這也許就是「心主神志」的深刻含義吧。

因此,美國一位從事腦科學研究的著名學者指出,「我們確實知道,嚴格地說,心肌細胞並非神經元。然而,它們之間在電信號傳遞調製的機制上有如此這多的相似之處,我們可以將心肌細胞當作名譽的神經元。」[19]

[參考文獻]


福建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系

[1] 王琦,中醫藏象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420


[2]楊扶國,齊南.中醫藏象與臨床[M].第1版,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1-285


[3]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一——「脾」與線粒體.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J],2002,5,10-12


[4]
顧天爵主編.生物化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15、128、127


[5]樊廷俊,夏蘭.韓貽仁.線粒體、活性氧與細胞凋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J],2001,33(1):7~12

[6]劉建倉,陸松敏,等.家兔內毒素血症時肝腎心肺線粒體磷脂酶A2及其膜流動性的改變.中國病理生理雜誌[J],1997,13(3):302-306


[7]鄧家棟主編.臨床血液病學[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856-873


[8]陳奇主編.中藥藥理實驗[M].第1版,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182


[9]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二——「腎」與染色質.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J],2003,12


[10]許樹梧,臨床用要精要[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778-854


[11]張傑,崔成德,許琦.不同補腎方劑對老年前期小鼠不同臟器細胞核體外RNA轉錄和無細胞提取液蛋白質合成活性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J],1998,18(9):550-552


[12]卓勤,許琦.補腎藥物對老年小鼠DNA雙鏈結構及損傷修復能力的影響.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J],1998,4(9):40-44


[13]吳靜.鉻元素與腎精.浙江中醫雜誌[J],1992(3):136-137


[14]盧建,余應年.受體信號系統與疾病[M].第1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443


[15]謝啟文。現代神經內分泌學[M].第1版.上海:上海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5:249

[16]楊鋼.內分泌生理與病理學. [M].第2版,天津: 天津,2001.1-387


[17]陳敏章,陳元方.胃腸肽類激素基礎與臨床[M].第1版.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88.8-19


[18]賈宏釣,王鍾林,楊期東.離子通道與心腦血管疾病---基礎與臨床[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1-389


[19] I.B.萊維坦,L.K.卡茨瑪克.神經元:細胞和分子生物學[M].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08

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下)

鄭敏麟△

[摘要]:中醫的藏象學說,一直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和精華所在。眾所周知,「五藏」絕不等同於西醫的心、肺、肝、脾、腎。多年來,對中西醫結合的藏象實質展開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驅所取得的成績,使我們一步一步地揭開中醫藏象實質的面紗。本文綜合中醫藏象的現代研究的成果和相關細胞生物學的新近進展,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認為中醫藏象的實質在於細胞和亞細胞結構。「五藏」其實是細胞的「五臟」,細胞的「五臟」是細胞的五個不同功能系統,可以落實為不同的亞細胞結構,即線粒體----中醫之」,染色體----中醫之「腎」,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中醫之「肝」,細胞膜----中醫之「肺」,離子通道----中醫之「心」。因此,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實質上是一種「微觀」和宏觀相結合的學說,從它著手,中醫理論可以和現代醫學的最前沿的細胞生物學甚至分子生物學相結合,從而使中醫與現代醫學理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本文上篇介紹「五藏」與五個亞細胞結構的對應關係,下篇用這五個亞細胞結構說明「五藏」之間的生理和病理聯繫。

[關鍵詞]:中醫藏象學說,假說,細胞器,細胞生物學

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

Zheng-Minlin

[Abstract]:
The theories of five Zang are the core and soul of theories of TCM. It comes to
light that five Zang in TCM are not equal to the organs in modern medicine such
as heart, lung, liver, spleen and kidney. The achievements, which avant-courier
deeply studying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have got, make us learn them
more and more. This thesis synthesizes the fruits of the modern studies of five
Zang in TCM and the new advancement in cell biology to bring forward the
hypothesis in cell biology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t deems that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s the structures in cell and sub-cell. Five
Zang in TCM are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in cell actually.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in cellare five
function systems, which are taken by five structures in sub-cell, i.e. Spleen=Mitochondrion, Kidney=Chromosome, Liver=Ligand-receptor-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Lung=Cell membrane, Heart=Ion channel,
Thus,
the 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s a theory combining the
microcosmic and the macroscopical, By the way of the hypothesis, the theories
of TCM can integrate to these of modern medicine in deed in front subject,
molecule biology as well as cell biology.

[Key Words]: Theories of five Zang in TCM, Hypothesis,
Cell Organ, cell biology

3 中醫藏象細胞生物學對中醫生理、病理闡述的解釋

3.1 五與上、中、下三焦

「肺」---細胞的內外物質的分隔和交換系統,其結構為細胞膜(不包括膜受體和離子通道),其主要功能是保持細胞內物質的穩態,其位於細胞的最外層,故都屬上焦。

「心」----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它屬於細胞膜應激系統的一部分(其功能不同於保持細胞內物質的穩態的載體,而更類似於受體---信號系統),也位於細胞的最外層,故都屬上焦。

「脾」----線粒體,位於細胞質中,在細胞的中層,故屬中焦。

「腎」----染色體,位於細胞核中,在細胞的最內層,故屬下焦。

「肝」----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細胞膜受體與配體結合後在細胞質中產生生理效應(屬中焦),細胞質中受體與配體結合後在細胞核(最內層)中產生生理效應(屬下焦),故「肝」有屬中焦、下焦兩種說法。

3.2 「肝腎同源」,「腎主閉藏,肝主疏泄」

「腎」(染色體DNA)是先天的遺傳信息,「肝」主後天的細胞間信號傳遞,二者都與信息的保持和交流有關,故「肝腎同源」。

「腎」--染色體DNA主要的功能特點是本身結構的完整性和穩定性,並把遺傳信息一代代地往下傳遞;而「肝」--細胞間信號傳遞的結果是促使細胞和染色體作出應激反應,轉錄某部份遺傳信息,表達為功能蛋白,以適應機體和環境的需要,故「腎主閉藏,肝主疏泄」。

3.3 肝主升肺主降

細胞間的第一信號(配體),如神經末梢釋放的遞質和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作用於靶細胞的受體後,激活細胞內的第二信號系統,從而產生細胞內一系列的應激反應,其結果必然導致細胞內必需物質的消耗和細胞質成份的改變和失衡,這些都有要靠細胞膜(「肺」)通過與細胞外環境的物質交換來重新獲得平衡,這即是肝主升,肺主降」。

3.4 大腦功能與「五藏」的關係----心藏神,腎藏志,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脾主思)

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眾所周知,神經元是高度分化的細胞,它的「五藏」——細胞核、細胞膜、線粒體、離子通道、信號系統都很發達,都在大腦思維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中醫有「心藏神,腎藏志,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脾主思)」之說。

3.4.1 脾藏意(脾主思)

大腦是高度耗能的器官,靜息狀態下大腦所消耗的能量佔全身的70-80%,腦細胞中線粒體數目眾多。所謂「意」是指臨時的意向,所謂「思」即思考,二者都是指大腦活動的狀態,大腦活動時對能量的依賴更是大大加強。

3.4.2 腎藏志

《靈樞.本神》:「意之所存謂之志」,「腎藏精,精舍志」,「腎,盛怒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前言」,說明「志」是指較永久的記憶,並為「腎」所主。

現代神經科學研究認為

[1]

,「大多數神經元只有一個細胞核它占胞體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處於常染色質的狀態」,「 神經元內大都含有大量的核糖核蛋白體、粗面形內質網和尼氏體,說明神經元內蛋白質合成和代謝機能特別旺盛」。

而現代神經科學研究認為[1],「長時記憶的形成有賴於腦內RNA和新蛋白的合成。RNA和新蛋白的合成,無疑是在基因的轉錄和調控下進行的」。

3.4.3 肝藏魂(「肝為謀略之官」)

「肝」是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它在大腦細胞精神活動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大腦中存在有上百種神經遞質,每個大腦神經元時刻都在接受和釋放遞質。每時每刻,大腦神經元都在接受其他神經元釋放的遞質,進行計算和整合信息,然後作出判斷,最後釋放遞質,影響其他神經元。可以這麼說,外界信息的海洋在大腦里內化為遞質的海洋,而大腦神經元則游弋其間,樂此不彼。

此外,腦內各種激素的水平也影響著大腦的功能狀態。

3.4.4 肺藏魄

神經元細胞膜上各種載體所進行的物質交換是神經元維持正常功能的重要條件。另外,神經細胞軸突上的雪旺細胞(佔主體和起主要細胞器是細胞膜,故屬「肺」)的絕緣性在細胞軸突的興奮傳遞中起著重要作用。

3.4.5 心藏神

當突觸後膜上的受體接受了其他神經元釋放的遞質後,立即引起神經元細胞膜上離子通道的改變,導致離子在細胞膜內外的進出和膜電位的變化。外界信息在大腦里內化為各種遞質,而遞質又通過突觸後膜上的受體離子通道內化為神經元的膜電位的變化,從而最終導致神經元靜息、抑制或興奮狀態的改變。而宏觀上則表現為思想和行動的改變。

3.5「腎主水」、「脾制水」、「肺為水之上源」

3.5.1 「腎主水」與「腎主陰精」

腎主水,在古醫籍中多數是指廣義的水,包括精、陰血、津液,由於腎藏先後天之精,主元陰,故統率一身之陰精。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類經附翼》:「然經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液皆歸於精,而五精皆統於腎。」《丹溪心法附余》:「左腎以藏真水。」清李延 《脈決匯辨》:「腎屬下焦,統攝陰液。」清何夢瑤《醫碥》:「精髓血乳汗液津淚溺皆水也,並屬於腎。」《嵩崖遵生全書》:「真陰乃命門無形之水,謂之原精,似與血無異,不知血即水也,人身中涕唾津液津痰汗便溺皆水也。」
「腎主水」實質上即腎主元陰的另一種表述,其與染色體DNA的關係如前述,實質上是強調染色體DNA在主持細胞生命活動中所起的主導作用。而我們現在多數情況下講的「腎主水」實際上是「腎主津液」,它只是「腎主水」的一個小方面。

3.5.2「肺為水之上源」 、脾制水」、 「腎主水」

從細胞角度看,細胞的細胞膜是水和溶解於水中的各種物質進出的通道,細胞膜上的鈉泵等載體通過對離子的轉運,以保持細胞內的正常離子濃度和滲透壓,所以可以這樣說細胞膜「為水之上源」;線粒體產生的ATP為細胞的細胞膜上的各種載體提供能量,沒有線粒體產生的ATP,細胞就不能維持正常的離子濃度和滲透壓,所以線粒體「制水」;染色體DNA起著主持細胞生命活動中所起的主導作用,所以DNA的活動主導著細胞內液中各種物質成份的進出,此外,線粒體DNA正常與否決定著線粒體功能是否正常,所以說「腎主水」。

3.6關於「火不生土」以及「脾腎陽虛」

線粒體是個半自主的細胞器,線粒體中含有自己的DNA(MtDNA),並能自我複製。細胞核DNA和MtDNA共同編碼組成線粒體的蛋白質成份,細胞核DNA和線粒體中存在著密切的信息交流[2]。MtDNA的突變或異常將導致線粒體異常和線粒體疾病

[9][3]

。根據我們關於「染色體=腎」、「 線粒體=脾」的假說,編碼線粒體上的功能蛋白的細胞核DNA和MtDNA與線粒體的關係即是中醫「腎」與「脾」的關係。細胞核中編碼線粒體上的功能蛋白的DNA和MtDNA的突變或異常導致線粒體異常和線粒體疾病即是「火不生土」,而其疾病多表現為脾腎陽虛。

3.7「脾」與「陰火」:「脾氣下流,陰火上乘」、「元氣與陰火不兩立」[

4

李杲重脾胃,提出「陰火」的理論,臨證上應用頗廣,但「陰火」的實質卻引起後世醫家的不斷爭論。既然是「脾氣下流,陰火上乘」,那「陰火」的實質一定與「脾」有關。美國LUBERT STRYER編著的《生物化學》[5]提到的一個病例為我們解釋了「陰火」的實質。書中寫道:「曾有過一篇有趣的報告說一個三十八歲的婦女不能進行長時間的體力勞動。她的基礎代謝是正常人的兩倍以上,但她的甲狀腺功能是正常的,活檢肌肉組織檢查表明她的線粒體在結構上變化很大而且不正常。後來生物化學的研究證明這些線粒體中沒有呼吸控制,不管ADP是否存在,總是被氧化。換言之,在這些線粒體中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並不是密切偶聯著。而且,他們的P:O比值低於正常值。因此,在這一病人體內,燃料分子的很多能量是轉化為熱而不是轉化為ATP。」

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線粒體功能的異常-----氧化磷酸化解耦聯,是陰火形成的原因。能量無法貯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鍵~P中供機體需要時使用,而是以熱量的形式釋放出來。 「燃料分子的很多能量是轉化為熱而不是轉化為ATP」,即為「脾氣下流,陰火上乘」, 難怪李杲要說「元氣與陰火不兩立」。

4 結尾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西醫都經歷了臨床實踐的長時期的檢驗(中醫有上千年的歷史),當然二者應該是真理。而真理只能有一個,所以中西醫理論一定有共同的內核,也就是二者一定有可以融匯貫通的地方。

中醫著眼於宏觀,西醫著眼於微觀。現代科學中不就有宏觀科學與微觀科學結合的最佳範例——最微觀的粒子物理學與最宏觀的宇宙天體學相結合,產生了粒子天體學,從而揭開了宇宙萬物的神秘面紗,發現了宇宙規律嗎?中醫重形象、直覺,輕邏輯;而形象思惟也是人類理解世界萬物不可缺少的一種思維,至少它可以避免過於強調邏輯思維所導致的錯誤,學過邏輯學的人都知道,邏輯推理常常可產生許多用邏輯學本身無法解決的悖論,可見邏輯思維也有它的局限性。相反,很多傑出的科學家在有偉大的發現之前都是先有對真理的「形象的直覺的洞見」,然後再通過邏輯的推理和實驗去證明。

藏象理論是中醫理論的核心,正因為有了藏象理論,才有內聯五臟六腑、外絡五竅四肢百骸的中醫整體理論。多年來我國對中醫藏象實質展開深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與現代細胞生物學的最新進展,為中醫現代化和中西醫真正有機結合提供了一個最佳契合點----中醫藏象細胞生物學,但中醫現代化和中西醫結合是一個長期的、浩大的、系統的工程,並非某一篇單純的文章或觀點會解決所有的問題,作者在此拋磚引玉,歡迎我輩同道和專家學者共同完善、聯手研究,也歡迎不同意見者批評指正。只要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中醫必將實現與現代醫學理論真正意義上的融合,到那時,中醫將再一次在現代生命科學之林中閃耀出它那耀眼的光芒。

[參考文獻]


福建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系

[1]萬選才,楊天祝,徐承燾.現代神經生物學[M].第1版,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合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37-39,523


[2] 江海洪,謝燕,劉澤軍.線粒體呼吸鏈功能調控機制的研究進展.生理科學進展[J],2001,32(4):359-361


[3] 張麗珊,等.線粒體DNA突變與人類疾病.國外醫學:遺傳學分冊[J],1995,18(1):3-7


[4]阮詩瑋,鄭敏麟.「脾」的細胞生物學假說和「陰火」的一種現代醫學詮釋, 中醫藥學刊[J],2003年第2期


[5] LUBERT
STRYER.生物化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5:249

糾正千古謬誤:中醫「脾」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

非脾非胰而是肝!

鄭敏麟(福建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系 350108)

【作者簡歷】:鄭敏麟,男,漢族, 1971年9月6生,中西醫結合醫學碩士,福建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系講師、主治醫師,福建中醫學院「優秀青年教師」,福建省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委員兼秘書,參與並完成福建省衛生廳、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省自然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

【聯繫方式】:手機:13328257157 小靈通:0591-28867000

      E-mail: zhengminlin@yahoo.com.cn

【摘要】:前文【4-7】我們已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認為中醫藏象的實質在於細胞和亞細胞結構。「五藏」其實是細胞的「五臟」,細胞的「五臟」是細胞的五個不同功能系統,可以落實為不同的亞細胞結構,即線粒體----中醫之「脾」,染色體----中醫之「腎」,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中醫之「肝」,細胞膜----中醫之「肺」,離子通道----中醫之「心」。

在五臟之中,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腎主水液,都有一個解剖學上宏觀的實體臟器能與之功能相符。那麼,中醫之「脾」,究竟有無與之相對應的實體臟器? 我們說,有。但非脾(spleen)、非胰(pancreas),是肝(liver)! 其理由有五:一、肝細胞的線粒體數目比所有其他種類細胞都多;二、中醫古醫書中有把肝當作「脾」的證據;三、在解剖結構上,肝與消化道的血管的緊密聯繫;四、在功能上,肝在消化系統(廣義的中醫之「脾胃」)和物質代謝(「水谷精微的運化」)中居於中心地位;中醫「脾」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功能——「運化水谷精微」,不折不扣地是由肝臟來完成。

【關鍵詞】:中醫藏象學說,假說,肝臟,脾,線粒體,細胞生物學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識碼】:A

To Correct Errors Through the Ages: It Is Not spleen, Not Pancreas, But Liver that the Anatomical Organ Corresponding to "Spleen" in TCM? —Series Study of 「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II)

[Abstract]: In the foregoing, We have brough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in cell biology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t deems that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is the structures in cell and sub-cell. Five Zang in TCM are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in cell actually.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in cell are five function systems, which are taken by five structures in sub-cell, i.e. Spleen=Mitochondrion, Kidney=Chromosome, Liver=Ligand-receptor-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Lung=Cell membrane, Heart=Ion channe。

Among the five Zang in TCM, the heart gvoverning blood and the vessels, the lungs controlling respiration, the kidneys gvoverning water metabolism, there are corresponding anatomical organ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s same as theirs. So, Is there the entity organs corresponding to"Spleen" in TCM ? Yes, but not spleen, not pancreas, it』s liver. There are five evidences: 1, the number of mitochondria in liver cells is more than that of all other. 2, There are some evidences regarding liver as "spleen" in TCM in Chinese ancient medical books. 3, In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the liver and digestive tract have close contact by the blood vessels. 4, I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the liver is the center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Spleen and Stomach" defined broadly in TCM) and metabolism (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for water and grain ").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for water and grain,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important function of "spleen" in TCM, all are worked by liver alone.

[Key Words]: Theories of five Zang in TCM;Hypothesis;Liver; Mitochondrion; cell biology


1中醫之「脾」的現代解剖學困惑

中醫之「脾」究竟在現代解剖學上,有無與之對應的人體臟器? 如果有,是淋巴器官的脾(spleen),還是胰腺(pancreas)?

1.1中醫之「脾」是否指淋巴器官的脾(spleen)【1、2】?

在古醫籍中,對脾的位置和形態(形狀、大小、重量、色澤)有非常具體的描述。《難經?四十二難》說:「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素問?太陰陽明論》所說:「脾與胃以膜相連。」《圖書編》說:「脾者,土官也,掩太倉,在臍上三寸。」張介賓《類經圖翼》說,脾「形如刀鐮,與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李梃《醫學入門》說脾的形態是「扁似馬蹄」。趙獻可《醫貫》說:「其色如馬肝紫赤,其形如刀鐮。」

現代解剖學認為,脾為淋巴器官,位於膈之下,左上腹(即左季區),在胃的左上方與胃底相鄰。這與中醫古醫籍所記載都完全相符,這也是清末民國初年、西學東漸時,西醫引進者把西醫的淋巴器官「spleen」毫不猶豫地翻譯為「脾」的原因。

然而,中醫對五髒的功能的相關描述,如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腎主水液,都能與西醫相應的臟器功能相符;但作為淋巴器官之一的spleen,雖然在解剖學上與古醫籍中對脾的位置和形態完全相符,但在生理功能上卻與中醫主飲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脾」完全不同:spleen作為一個淋巴器官,對成年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當spleen腫大時可以手術完全切除,而對整個人體的正常功能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中醫之「脾」卻是「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及「臟腑之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二者對人體的重要性也有著天壤之別。這就很難令人相信二者是同一個器官。於是,就有了中醫之「脾」是胰之說。

1.2中醫之「脾」是胰(pancreas)?

清代以來,有不少醫家據《難經?四十二難》「散膏半斤」猜測是中醫之「脾」指胰腺。胰腺位於胃的正後方,這與《圖書編》的「在臍上三寸」部位大體相近。就其「形如刀鐮」 (《類經圖翼》)的形狀來說,也與胰腺相符。就其「馬肝紫赤」之色,大抵與胰腺之顏色相符,況且至今尚有俗稱豬胰腺為「血脾」者。在日本中醫文獻中脾被稱做「膵」,「膵」就是現代解剖學上的胰;中醫家顧選文亦認為胰腺屬中醫脾的範疇,因為「急性胰腺炎為脾病,病機為脾痹,辨證為脾實,法當瀉脾」。

脾為胰腺之說的依據,除了上述證據外,更主要原因是由於胰腺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腺,能分泌多種消化酶,排入小腸,參與飲食物消化,中醫研究者認為這與「脾主運化」的功能相一致。此外,胰腺組織中的胰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參與人體的能量代謝。這些都與脾的是中醫「脾」的功能相關。

在中醫學早期的有關臟腑形態的記述中,食道、胃、小腸、大腸等臟器的大小長短都描述得很清楚,卻唯獨沒有胰。而胰腺就在胃的正後方,沒有理由看不見。故有人推測古人可能將胰誤作了脾(或者說今人把脾誤翻譯為胰)。

1.3中醫之「脾」,是脾(spleen)、還是胰(pancreas)?

但,如果胰作了中醫之「脾」,淋巴器官的脾的體積比胰更大,更沒有理由看不見。那麼作為淋巴器官的脾在中醫又算是什麼呢?這就成了中醫界的一個難題。

 胰腺與脾的統血作用無甚聯繫,脾的統血功能與淋巴器官的脾關係似乎更近一些,脾中的淋巴細胞是血細胞成份之一。至於《難經》所言脾「主裹血」,可能只是對脾的形態的描述,即脾裡面充滿血,這與身為淋巴器官的spleen極為相似。

基於上述原因,一些人認為,脾的解剖學基礎可能既是淋巴器官的脾,又是胰腺,是兩者的綜合。

其實,由於中醫重功能、輕實體解剖,所以除了《內經》對人體解剖學的最基本和最粗略的闡述和清朝王清任對解剖學的並不系統、並不完全正確的研究外,其餘幾乎就是空白。《內經》中對人體解剖的描述,幾乎被後人當作金科玉律來引經據典,所以就談不上有任何發展了。直至清朝,才有王清任做了一些關於人體解剖的並不系統和並不太正確的研究和闡述,而王清任的人體解剖研究成果,因為時間已臨近現代,所以對中醫藏象學說的形成影響微乎其微。而中醫的藏象學說的形成,其實是歷代中醫學家遠遠超越了對人體解剖實體研究而轉向對人體系統功能研究的演化結果。

2 中醫之「脾」的泛藏象化和中醫藏象細胞生物學假說「線粒體是細胞之脾」

2.1 中醫之「脾」的泛藏象化的迷惘

於是,多數人乾脆認為,探究脾的形態學基礎,意義不是很大,也不會有明確的結果。因為中醫的五臟其實是五個「藏象系統」,雖有其解剖學基礎,但主要是靠中醫的整體觀和知外揣內的推理之後賦予各臟腑的;所以臟腑功能的認識,自然不能只依據其解剖形態進行推理;各臟腑的某些重要的功能,如脾的統血功能、主運化水液的功能,也不是依據其解剖形態就能推出。

現代人對藏象學說結合現代科學研究後認為【2、3】,「脾」不僅是指西醫學的整個消化系統,而是多系統、多功能單位,與神經、內分泌、血液循環、免疫、生殖、運動等系統均有密切關係;肝與植物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肌肉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密切相關;腎是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性腺軸。五臟中與現代醫學比較同一的概念就僅僅剩下「心」和「肺」兩臟,但為何心能「主神志」,肺為何能「主皮毛」,又為「水之上源」,卻無法解釋。中醫的藏象學說用現代醫學理論來解釋總讓人覺得有些撲朔迷離、似是而非。

根據上述理論,中醫之「脾」好象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讓人迷惘而不知所措。而我們提出的「中醫藏象細胞生物學假說」,認為「線粒體是細胞之脾」,則可使這一切都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2.2 「中醫藏象細胞生物學假說」的提出【4-7】

我們認為,中醫的「藏象系統」和西醫的實體器官都是對人體生命規律的不同表述;它們的表述內容不同,只是因為它們各自的視角和表述的方式不同。

一方面,從西醫實體器官的角度看,不同臟器的功能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是由不同分化類型的細胞混合組成,各種不同分化類型的細胞為實現某一複雜功能而以一定細胞數目比例搭配結合起來,就構成西醫的器官、系統。

另一方面,從細胞和亞細胞角度看,分散於全身各處臟器的、具有相同分化類型的細胞(比如上皮細胞),它們之間可能存在有一種現代醫學尚未明確揭示的生理和病理上的橫向聯繫,而歸屬於中醫不同的「藏象系統」。其物質基礎可能是細胞器――不同分化類型的細胞所具有的功能不同,而這些功能是由該類細胞中共有的、最發達的細胞器承擔(比如高度耗能的細胞擁有數目眾多的線粒體;而不斷分裂增殖或高度表達、蛋白合成旺盛的細胞,都有較大的發達的細胞核),在這些同類型的細胞中佔主導作用的細胞器的狀態即反映著該類細胞的功能狀態。散布在全身各處細胞的相同細胞器之間的橫向聯繫可能是由於它們作出相同的應激反應的機制,生理上如細胞核上都有甾體類激素的受體,受這類激素調控;病理上如富含線粒體的對能量高度依賴的細胞在缺氧時最先受到損傷。由於每一類細胞器有著跨細胞的全身性的生理和病理的橫向聯繫,從而形成中醫的內聯五臟六腑、外絡五竅四肢百骸的「藏象系統」。

2.3 線粒體----中醫之「脾」

我們提出的「中醫藏象細胞生物學假說」認為,線粒體是中醫之「脾」的微觀物質基礎,是細胞之「脾」。

線粒體通過三羧酸循環,氧化從消化系統(「胃腑」)消化吸收而來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水谷精微),生成ATP(氣);此外,線粒體的三羧酸循環是糖、脂、氨基酸三大營養物代謝的最終通路和相互轉化的樞紐,三羧酸循環的中間產物,為細胞合成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活性物質提供了前體;所以,線粒體是細胞乃至整個生命體每時每刻進行各項生命功能活動的樞紐和核心,與消化系統(廣義的「胃」)相為表裡,成為 「氣血生化之源」、 「後天之本」。 由於線粒體的功能異常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細胞凋亡,所以線粒體功能正常與否決定著臟器功能的盛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另外,線粒體又是對體液環境高度敏感的細胞器,滲透壓、PH值異常和細菌內毒素等(水濕之邪),都可能對其結構和功能造成損害,這又和中醫關於「脾惡濕」的特性相契合。

所有對能量高度需求的器官,其組成細胞內都有數目眾多的線粒體,例如骨骼肌的收縮、腎小管的重吸收、腦的思維活動等等都需要大量能量,而這些器官的實質細胞(骨骼肌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腦細胞)內線粒體的數目遠多於其他對能量需求少、非脾所主的細胞,這與中醫關於 「脾主肌肉四肢」,「脾制水」、「脾主思」的理論絲絲入扣。

在中藥藥理研究方面,健脾益氣葯多與改善線粒體的功能有關,如四君子湯能改善細胞線粒體的功能,提高線粒體呼吸控制率;人蔘皂甙的抗疲勞作用,其機制就是通過促進劇烈運動時產生的大量乳酸變成丙酮酸,再經乙醯CO-A進入線粒體的三羧酸循環循環參加氧化供能。

根據我們上述理論,線粒體是中醫之「脾」的微觀物質基礎,是細胞之「脾」。

3在宏觀的人體解剖學上,中醫之「脾」究竟有無與之相對應的實體臟器?

五臟之中,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腎主水液,都有一個解剖學上宏觀的實體臟器能與之功能相符。那麼,中醫之「脾」,究竟有無與之相對應的實體臟器? 我們說,「有。但非脾(spleen)、非胰(pancreas),是肝(liver)」! 其理由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肝細胞內的線粒體數目眾多,且肝的細胞的功能與脾的功能完全相符。

前文說過,中醫有關於脾「主肌肉四肢」,「制水」、「主思」的理論,而骨骼肌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和腦細胞內線粒體的數目都數目眾多。肝細胞內線粒體數目比所有其他種類細胞都多;而且實驗證明【8】脾氣虛大鼠肝細胞線粒體的結構的損傷隨著脾氣虛的加重而加重。有人就會提出疑問:難道肝臟也為脾所主嗎?我們說,肝臟不僅僅只是「為脾所主」,它本身就是「脾」。 三大營養物糖、脂類、蛋白質主要是在肝細胞線粒體內合成分解和相互轉化。如果說線粒體是中醫微觀之脾,那肝臟就是中醫宏觀之脾。

二、中醫古醫書中把肝炎當作「脾」病

肝炎因為多表現為消化道的癥狀,故古醫案中多從脾胃辨證論治,肝炎多黃疸,這也應該是中醫在五色診病把黃色屬脾的一個原因。《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谷,緊則為寒,食即腹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古代中醫就是把急、慢性黃疸性肝炎(陽黃、陰黃)辨證為脾經濕熱、寒濕困脾,是肝為中醫之「脾」的一個有力證據。而今人將黃疸性肝炎辨證為肝膽濕熱可能是對《內經》中錯誤的解剖的錯誤的繼承。

三、在解剖結構上,脾、胰、肝三個器官中,肝與消化道在解剖上的聯繫最緊密,是真正的血脈相連【9】。

肝的血管包括入肝血管和出肝血管,前者有肝固有動脈和門靜脈,由肝門入肝;後者有肝靜脈,在肝的腔靜脈窩處注入下腔靜脈。

肝固有動脈分支入肝後.反覆分支,最後形成終末小動脈,穿過界板與竇狀隙相連。肝固有動脈是肝的營養血管,其血量占肝血供的1/4,血管內流的是動脈血,主要供給肝進行物質代謝所需要的大量的氧。

門靜脈是一條短而粗的靜脈干,長約6-8cm,其屬支有腸系膜上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胃左靜脈、附臍靜脈,主要收集腹腔內末段食管、胃、小腸、大腸(到直腸上部)、胰、膽囊和脾等的靜脈血,因此門靜脈血液內含有從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其他物質。

門靜脈入肝後也反覆分支,最後分出入口小靜脈,穿界板與竇狀除相連。門靜脈是肝的功能血管,其血量占肝血供的3/4,當流經竇狀隙時,靜脈血內含有的從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豐富的營養物質立即被肝細胞吸收,再經肝細胞加工,而一部分排入血液,供機體利用;其餘經合成轉化為便於貯存的物質形態暫貯存在肝細胞內,以備需要時分解利用。竇狀隙的血液從肝小葉周邊流向中央,匯入中央靜脈,中央靜脈再匯成小葉下靜脈,最後匯成肝靜脈,注入下腔靜脈,迴流回右心房。

綜上所述,腹腔內消化道(食管腹段、胃、小腸、直腸上1/3以上的大腸)的血液(靜脈血)通過門靜脈迴流至肝,血液從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豐富的物質(主要是各種營養物質)運送到肝,並在肝中進行進一步代謝和加工。因此,肝臟與消化道血脈上相連,功能上密切相關。

四、在消化系統對營養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生理功能中,肝處於中心地位。且肝(中醫之「脾」)與消化道(廣義的中醫之「胃」)的生理功能真正地完全地符合中醫關於對脾胃之間功能的闡述。中醫「脾」最主要的的功能——「運化水谷精微」,不折不扣地是由肝臟來完成【9】。

對於肝臟的認知,人們最為熟知的是,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它產生的膽汁,參與脂類物質的消化。

但現代醫學的肝臟不僅僅只是個消化腺,肝臟對糖類、脂類、蛋白質、維生素、激素等種物質的代謝合成、貯存與分解有極重要作用;它是人體的物質代謝樞紐,是維持人類生命和內環境穩定的根本所在地。胎兒期代骨髓造血,又生成凝血因子及纖維素,保持凝血與纖溶的平衡,維持血流衡通並衡有效地止血;此外還有解毒、免疫等重要生理功能。

肝臟具有數百種生化功能,是人體的物質代謝樞紐。各種經胃腸道消化分解後的物質,先通過胃腸道粘膜被吸收到胃腸道管壁內的毛細血管,再流入胃腸道的各條靜脈,最後匯總到門靜脈。每分鐘由門靜脈入肝的血液1000-1200ml,其作用就是輸送從胃腸道中消化吸收的各種營養物質,這些物質經肝處理和再加工轉化後組裝成為人體所需的物質再經血液運送到全身以供各器官組織利用。肝臟的這些功能活動所需要的大量氧氣供應由肝固有動脈每分鐘約800ml的血流量來保證。

《素問?厥論》:「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素問?太陰陽明論》:「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由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黃帝內經素問集注》:「脾胃運納水谷,故主倉廩之官,五味入胃,脾為轉輸、以養五臟器,故五味出焉。」以上說明,「脾」的功能是把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化生為氣血,而充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這與肝與消化道的生理功能真正地完全地符合,食物在胃腸道(廣義的中醫之「胃」)被消化成營養物質,吸收入血,但這營養物質並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營養物質經過肝臟(中醫之「脾」)這個大化工廠中加工重組成人體需要的物質後、暫時貯存在肝臟中或轉運到身體各處供給器官組織利用。肝臟向全身各組織輸送糖、脂肪等等能源,以適應機體的各種功能和廣泛的代謝需要(見下圖)。

(一) 糖代謝

肝臟是糖代謝中心。它參與糖原的合成與分解、糖酵解、糖異生等過程。單糖經腸道吸收後,首先到達肝臟並在肝內進行代謝。葡萄糖入肝細胞後經己糖激酶作用生成6-磷酸葡萄糖後,參與5種代謝途徑。總之當人體血糖水平升高時,肝利用單糖合成肝糖原貯存於肝,並能使非糖物質如甘油、?—酮酸、丙酮酸和乳酸等轉變為肝糖原或葡萄糖;而當血糖水平下降時則由肝糖原分解來補充,這樣肝臟通過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和糖異生作用,使血糖能維持相對恆定。

(二)脂類代謝

脂類包括脂肪與類脂(包括磷脂與膽固醇等)。肝臟是脂類代謝的主要場所,也是脂肪運輸和轉化的樞紐。消化吸收的脂肪,部分經肝時先轉變為體脂而貯存於組織;飢餓時體脂也運送至肝,並在肝內形成脂蛋白才能輸出。肝細胞膜上脂酶可分解脂肪為甘油和脂肪酸,而後釋放入血液。在肝臟中的脂肪?—氧化速率比任何組織快,故肝又是分解脂酸的主要場所。正常情況下,由脂酸生成大量乙醯輔酶A,參與三羧酸徹底氧化而供能。當飽食或耗能少時,肝又能合成脂肪。還能合成磷脂與膽固醇。血中的膽固醇大部分來自肝合成,少部分則來自食物。正常肝臟能合成膽固醇—卵磷脂轉醯酶,這種醯基轉移酶能促使血中膽固醇與卵磷脂分子中的脂酸結合生成膽固醇酯,由此使正常血漿膽固醇酯約維持在正常總膽固醉的60-75%,體現肝對保持血脂代謝的動態平衡起重要作用。膽固醇可作為合成類固醇激素中間物,其餘的可經肝轉變為膽汁酸鹽排入場道,它也可直接隨膽汁排出。

(三)蛋白質代謝

蛋白質是生命的源泉。機體通過各種調節因素使蛋白質保持著不斷分解又不斷合成的動態平衡。肝臟是氨基酸代謝和蛋白質合成的主要中間代謝器官。它包括蛋白質的合成與分解、尿素的生成、解氨毒等方面所起的關鍵性作用。

肝臟迅速合成蛋白質,包括肝本身的蛋白質和血漿蛋白質,如纖維蛋白質、凝血酶原等。白蛋白以肝為唯一的合成部位,每天合成13-14g,故臨床測定白蛋白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肝內有許多相應的酶,如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等,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經上述酶的催化作用而完成蛋白質合成與氨基的轉移,進而參與三羧酸循環。

除此之外,肝還生成膽汁、肝還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場所,肝還有吞噬與免疫作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肝在執行著中醫脾「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它把消化道(廣義的中醫之「胃」)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轉化全身器官細胞可以直接吸收的營養精微,因此肝在整個消化系統和人體物質代謝中處於中心地位。是真正的「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也就是說,肝,實質上就是中醫之「脾」。

4 小結

綜上所述,古代中醫重功能,輕實體;對人體解剖學的研究僅限於最基本、最粗略、並不系統和並不完全正確的闡述;所以要想真正揭開中醫藏象學說的面紗、看到深藏在面紗後面的真正面目,僅僅靠對古代中醫經典對五髒的人體解剖學描述是容易誤入岐途的,因為其對五髒的解剖學描述就可能是錯誤的和不足為憑的。而中醫藏象學說的形成,其實是歷代中醫家遠遠超越了對人體解剖實體研究而轉向對人體系統功能研究的演化結果。

我們認為,中醫之「脾」,在細胞的微觀層面是線粒體,在宏觀的人體層面是肝臟。

只有宗教,才認為經典是不可懷疑和必須被虔誠地信仰和遵守的;而科學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懷疑、修正錯誤和無限地接近真理的過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中醫,要想繼續向前發展,不被科學進程的歷史車輪永遠無情地拋棄,生為現代中醫人的我們,就必須對兩千多年的祖先的理論進行大膽批判地繼承,才能讓中醫在我們這一代人中再次發展和騰飛。而對中醫藏象學批判性的研究,可以作為我們邁出這萬里之行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孫廣仁.中醫藏象生理學[M].第1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86-104

[2]王琦.中醫藏象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420

[3]楊扶國,齊南.中醫藏象與臨床[M].第1版,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1-285

[4]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一——「脾」與線粒體[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2,8(5):1O

[5]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二——「腎」與染色質[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3,12

[6]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 [J].中醫藥學刊,2004,22(6):1068

[7]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下) [J].中醫藥學刊,2004,22(7):1235

[8]劉健,劉春麗,方朝暉等.脾氣虛大鼠肝細胞超微結構動態變化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誌,1998,6(1):32

[9]皮執民, 楊林.肝臟?門靜脈高壓症手術學 [M].第1版,北京: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04.10-33

論中醫「腎」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

鄭敏麟*(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

阮詩瑋(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摘要】:前文

【2】

已經討論了,中醫「脾」實質在細胞的微觀層次是線粒體,在解剖學的宏觀層次對應的臟器是肝,而非脾非胰;本文繼續探討中醫「腎」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通過中醫古文獻與現代醫學相結合印證,指出中醫「腎」
宏觀上應該是指現代醫學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而非腎臟;在微觀的細胞層次上應該是染色體。

【關鍵詞】:中醫藏象;腎;生殖腺;染色體;細胞生物學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識碼】:A

The
Kidney In
Western Medicine Is Not That In TCM

--Researching
Micro and Macro Substance of Kidney In TCM

Science
Fu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Fuji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ZHENG
Min-1i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aculty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UAN Shi-wei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In the
foregoing, We have draw conclusions that the substance of 「spleen」 in TCM, is Mitochondrion in micro,and isnot spleen, not Pancreas, But Liver
in macro. This article, in comparison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CM,
indicated that the substance of kidney in TCM, is sexual gland in that of macro,
i.e. testis and ovarium, and is chromosome in that of micro.

Key
Words:
Fivezang
in TCM; Kidney; Gonad; Cytobiology

在中醫學中,概念的混亂模糊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腎藏象學說,由於腎的生理的特殊性,概念的混亂模糊尤為突出,一系列的概念都沒有作出科學、明確的界定,對腎藏象學說的發展乃至中醫學的發展帶來了致命的缺陷

【1】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提出「正名」主張,此後,便引起了名實即概念與實際事物關係問題的長期爭論。《墨辨·經上篇》云:「名以舉實。」《荀子·正名篇》主張「制名以指實」。均認為概念必須反映客觀事物。「腎」的概念最初也是通過解剖觀察得出的,即「以名舉實」,,而非虛構體,但隨著後來中醫「腎」的漸漸地功能化、五行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卻越來越模糊混亂了。

相對於現代醫學,究竟中醫「腎」在人體中有沒有一個物質結構的實體,與之相對應?如果有,這個結構實體是不是解剖學上的腎臟?我們前文已經討論了,中醫「脾」實質在細胞的微觀層次是線粒體,在解剖學的宏觀層次對應的臟器是肝,而非脾非胰

【2】

;本文繼續探討中醫「腎」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

1 從中醫藏象學說對「腎」的功能的描述看,中醫「腎」 宏觀上應該是指現代醫學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

1.1腎藏精,主生殖。

1.1.1「腎藏精」,最主要的是藏生殖之精,即精子和卵子。

《靈樞·本神》:「 腎藏精。」《素問·六節藏象論》:「腎者, 主蟄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腎所藏之「精」,有狹義和廣義、「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的劃分,還有「生殖之精」的說法。

狹義的「精」,其實就是「生殖之精」, 也就是所謂「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在男女媾合後成孕, 為形體胚胎之始,也是生殖發育之原始物質(從現代醫學的術語說就是精子、卵子和受精卵等生殖細胞)。許多古文獻表明,狹義的「精」其實是中醫「精」的原始意義。《靈樞·本神》:「生之來, 謂之精。」《易經》:「 男女構精, 萬物化生, 其精為形之始, 其形由精成之。」《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 生之本也。」《靈樞·陰陽脈解》:「兩神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謂精。」《靈樞·經脈》:「人始生, 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廣義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廣義的「精」是在狹義的「精」意義的基礎上引申而來, 與「氣」相配對。(廣義的)「精」與「氣」,兩者均泛指人體內具有重要生物學效應的精微物質。所不同者,「氣」具有運動和陽性的屬性,
「精」 具有靜止和陰性的屬性;「氣」在運動中被使用和消耗,「精」則在靜止中被保存和貯藏。廣義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 「先天之精」已如前述。所謂「後天之精」,
是指從脾胃運化吸收的後天水谷之精,以及水谷之精充養臟腑後、產生五臟六腑之精,貯存於腎。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 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總之,精的原始本義是「生殖之精」,即是繁殖後代的物質,用現代醫學的術語說,就是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以及精子和卵子相結合後的受精卵。「先天之精」
也就是「生殖之精」。腎藏精,最主要藏的是「生殖之精」;中醫關於腎藏廣義之「精」的理論,是由腎藏「先天之精」的概念中慢慢發展推衍而來的。廣義之「精」 與「氣」相對,包括「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和「後天之精」(包括「水谷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

1.1.2「腎主生殖」,說明中醫的腎,其實是指男女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

主生殖,是腎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腎主生殖的功能是由腎藏「生殖之精」的功能實現的。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女子七歲,腎氣盛……二七而天癸至, 任脈通,太沖脈盛, 月事以時下, 故有子……丈夫八歲, 腎氣實, 髮長齒更; 二八, 腎氣盛, 天癸至, 精氣溢寫, 陰陽和, 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

用現代醫學的話說,性已發育成熟的男女,「腎」內藏有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所以能通過媾和後,形成受精卵來完成生殖功能。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中醫的腎,其實是指男女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

1.2 古醫籍中有許多把男女生殖器官稱為「腎」的文獻記錄

【3】

但不被主流中醫理論所接受。

1.2.1古醫籍中有很多把男子睾丸等生殖器官稱為「腎」的文獻記錄。

最早把男子睾丸連陰囊稱為「腎」,見於馬王堆出土《五十二病》治頹方中。男女性器官有著許多不同名稱,稱其為腎者,只是統稱,其不同部分還有具體名稱。例如男子的陰莖,被稱為腎莖(見《壽世保元》,《醫學入門》);稱睾丸為腎子(見《華陀神醫秘方》)、腎核(見《赤水玄珠集》)、陰腎(見《洗冤集錄》、《普濟方》)、外腎(見《牛馬駝經全集》、《本草綱目》);稱陰囊為腎囊。

中醫古籍中,把男子睾丸腫大稱為腎腫、陰腎腫大、外腎腫大、木腎;把睾丸一側偏大稱為腎偏大、外腎偏大、腎核偏大、腎大小偏墜、外腎偏墜、木腎偏墜;把陰囊濕癢稱陰癢、腎臟風(見《直指方》);把陰莖癌稱為腎岩(見《瘍科心得》;把陰莖不萎稱為腎漏(見《大成論鈔》)。

在《牛馬駝經全集》中,動物閹割稱為「凈腎 」,即要「凈其二腎」,以中止生育。據古代帝王閹割作為太監在皇宮中驅使的制度,呂思勉《隋唐五代史》記載,唐代神龍年間宮中太監最多達三千多人。古人發現,閹割後的突出表現為陰莖軟小,精液稀少而無精子,缺乏性慾及性感,無法和女性交合,無生殖能力,骨骼發育異常,毛髮稀軟,缺少鬍鬚,皮膚揍理細密而嫩,皮下脂肪增厚,性情溫和及女性化等。所以中醫理論中有腎生精藏精、腎主生殖、腎主骨、腎之華在發等諸多論述,應該有很大一部分是從這個活的人體實驗結果中獲得。

1.2.2古醫籍中把女性生殖器官稱為「腎」的文獻記錄相對較少。

古醫籍中把女性生殖器官稱為「腎」的文獻記錄相對較少,但並非沒有。如《諸病源候論》、《脈經》 均稱「腎名胞門、子戶」。在古代,女子的陰道稱為胞門,子宮稱為子戶,胞門、子戶合稱為腎。

1.2.3古醫籍中把男女生殖器官稱為「腎」的文獻記錄,給我們的兩點啟示。

一、由以上可以看出,雖然《內經》和《難經》把生殖功能錯誤地歸功於解剖學的上的腎臟,雖然古代醫家很尊崇《內》、《難》,但很多注重臨床實踐的古代中醫家,還是無法忽視生殖系統在生殖功能中的真正的主導作用。

二、由以上把女性生殖器官稱為「腎」的文獻記錄、相對較少這一個情況,我們還可得到一個間接的推論:古代中醫不把生殖腺認定為中醫之「腎」,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古代中醫在解剖學上認識女性的生殖腺時遇到了困難。由於在女性身體中找不到與男性睾丸同質性的器官,如果承認男性的睾丸是作為人體「藏精,主生殖」的「腎」,那豈不是說女性沒有「藏精,主生殖」的「腎」嗎?這是中醫理論所無法接受的。

1.3 主流的中醫藏象理論中認為中醫之「腎」的實體是解剖學的上的腎臟、而不是性腺的可能原因。

1.3.1古代中醫對人體解剖學僅僅局限於最基本和最粗略的研究。在這種粗略的解剖學研究中,古人無法發現卵巢的結構和功能。

由於中醫重功能、輕實體解剖,所以除了《內經》和《難經》對人體解剖學的最基本和最粗略的闡述,以及清朝王清任對解剖學的並不系統、並不完全正確的研究外,其餘幾乎就是空白。《內》、《難》中對人體解剖的描述,幾乎被後人當作金科玉律來引經據典,所以就談不上有任何發展了。而王清任的人體解剖研究成果,因為時間已臨近現代,所以對中醫藏象學說的形成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在這種粗略的解剖學研究中,古人是無法發現卵巢——這樣一對藏在盆腔中,在髂總動脈分支為髂外動脈和髂內動脈的分叉上的小小腺體的。因為在人體中象這樣形態差不多的腺體太不起眼了、數目也太多了,象甲狀腺、腎上腺、腮腺,古人無法知道它們的功能,在粗略的解剖學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它們的存在。

我們認為,古代中醫不把生殖腺認定為中醫之「腎」,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在尋找解剖學上的女性的生殖腺時遇到了困難。在粗略的解剖學研究中,古人是無法發現卵巢。雖然《諸病源候論》、《脈經》認定子宮和陰道是女子之腎(「腎名胞門、子戶」)。但按照中醫對「腎」的定義,腎是五臟之一,藏精主閉藏的器官,絕不應該是中空的器官(子宮和陰道),因此也得不到主流中醫的承認。

由於在女性身體中找不到與男性睾丸同質性的器官,如果承認男性的睾丸是作為人體「先天之本」的「腎」,那女性只有四髒了,這就古代中醫藏象理論的創建者們所不能接受的。所以,雖然古代醫家無法完全忽視生殖系統在生殖功能中的主導作用,但把男子睾丸稱為「腎」就成了中醫非主流的學說。

1.3.2古人把解剖學上的腎臟當作生殖系統的生殖腺的可能原因。

1.3.2.1「腎主水」,「腰為腎之府」這兩個論斷的可能由來。

古代中醫家在治療腎病(這裡按現代醫學的概念)患者時,就會發現病人水腫、尿少和腰痛這3個癥狀經常同時出現。我們說了,古代中醫有粗略的解剖學研究,如果正好有對腎病的這種解剖學研究案例,即使是最粗略的,也能輕而易舉發現腎病患者的腎臟的這種非常明顯的病理改變,那得出「腎主水」,「腰為腎之府」的論斷就是鐵板釘釘的事了。而後人在秉承《內經》等中醫經典理論的情況下,又在臨床中看到「水腫、尿少」這兩個癥狀經常和腰痛並存,對「腎主水」,「腰為腎之府」的論斷就更加堅信不疑了。

1.3.2.2 從「腎主水」推論到「 腎主生殖」。

古人觀察到男性的尿道既排尿也排精,也觀察到女性的尿道和陰道相鄰, 很自然地聯想泌尿系統的功能和生殖系統的功能可能是由同一個「臟」所主的,這個「臟」理所當然地非腎臟莫屬,也就是說腎臟具生殖功能。於是,就從「腎主水」,自然而然地推論出「腎主生殖」。

1.3.2.3 在治療腰椎增生、椎突症和腰肌勞損等引起的骨傷科方面的腰痛,補腎葯有較好療效,使中醫更相信「腰為腎之府」這個論斷的正確性。

現代醫學的腎臟病會引起腰痛,但腰痛不一定就是腎臟病。骨傷科方面的腰椎增生、椎突症和腰肌勞損等引起的骨傷科方面的腰痛,但習慣和擅長從外揣內、從方測證的古代中醫是無法知道二者的區別的。

但巧合的是,補腎葯雖然在治療腎臟病會引起腰痛療效並不一定很好(這一方面,我們將在另文《此腎屬「膀胱」--論中醫「膀胱」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應是整個泌尿系統》中討論),但在治療骨傷科方面的腰痛卻有較好療效。因為腎主骨,補腎葯有促進骨質修復的作用;而且補腎葯多有補益氣血、滋養肌肉的作用,對勞損的腰肌有促進修復的作用,所以對腰椎增生、椎突症和腰肌勞損等引起的骨傷科方面的腰痛有治療作用(當然,如果能再配合上活血葯療效將更佳)。但中醫雖然治療好了上述骨傷科方面的腰痛,卻認為此腰痛是由解剖學上的腎臟的疾病引起的,從而認為補腎葯治療好了腎臟病。

如《靈樞·本藏》說:「腎小則藏安難傷; 腎大則善病腰痛, 不可以俯仰, 易傷以邪。腎高則苦背膂痛, 不可以俯仰; 腎下則腰沉痛, 不可以俯仰, 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背痛; 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 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

根據臨床經驗,我們知道,現代醫學的腎臟病引起腰痛,因為痛的位置在腎,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使腰部的運動受限,不可能有象上述條文所說的「不可以俯仰」。所以可以這樣認為,古人(至少是《內經》)把骨傷科方面的腰痛,和現代醫學的腎臟病引起腰痛,混為一談了。

1.3.3內經是始作俑者。

《內經》的很多條文論述了腎的最主要功能是「藏精,主生殖」(見本文1.1)。卻在另外的條文中表明, 這個中醫之「腎」,就是位於腰部的解剖學上的腎臟。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素問·痿論》:「腎氣熱則腰脊不舉, 骨枯而髓減, 發為骨痿。」《靈樞·本藏》:「腎小則藏安難傷; 腎大則善病腰痛……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

《內經》把「腎主水」和「腎主生殖」 的功能都歸於腎臟,原因已如前述。由於中醫學術界從古以來就有的對古代中醫經典盲目崇拜,和中醫理論的本身的固步自封的特性,導致了無人敢於打破傳統之錯誤理論。久而久之,導致中醫的藏象理論一直停滯不前。

1.4 腎主水

1.4.1腎主水與腎主陰精

腎主水,在古醫籍中多數是指廣義的水,包括精、陰血、津液,由於腎藏先後天之精,主元陰,故統率一身之陰精。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類經附翼》:「然經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液皆歸於精,而五精皆統於腎。」《丹溪心法、附余》:「左腎以藏真水。」清·李延《脈決匯辨》:「腎屬下焦,統攝陰液。」清·何夢瑤《醫碥》:「精髓血乳汗液津淚溺皆水也,並屬於腎。」《嵩崖遵生全書》:「真陰乃命門無形之水,謂之原精,似與血無異,不知血即水也,人身中涕唾津液津痰汗便溺皆水也。」以上「腎主水」實質上即腎主元陰的另一種表述。

1.4.2腎主水與腎主津液

在水液代謝過程中,有清有濁;清中有濁,濁中有清;清者上升,濁者下降;胃、小腸、脾、肺、三焦、腎和膀胱都有參與。正如《素問·經脈別論》所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其中任何一臟腑功能失調,都有可能使水液代謝發生障礙,而導致水液停蓄的病變。所以中醫臨床上治水並非徒治腎,有開鬼門、潔凈府、溫脾行水、行氣利水、活血行水等治法。《濟生方》:「腎能攝水,脾能舍水。」《諸病源候論》:「水病,由脾腎俱虛所致。腎虛不能宣通水氣,脾虛又不能制水,故水氣淫溢,滲透皮膚,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腫也。」因此,主水液(津液)並非是腎的獨有的功能。

1.5 小結

綜上所述,腎主水的意思,並非腎主水液。中醫理論認為,水液代謝與多臟相關,而最重要的是膀胱(我們將在另文《此腎屬「膀胱」--論中醫「膀胱」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應是整個泌尿系統》中討論),而「主水液」既非腎的主要功能,也不是腎獨有的功能。「藏精,主生殖」才是中醫之「腎」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在宏觀上看,中醫之「腎」對應的解剖學器官應該是男女的生殖腺,而非腎臟。

2 中醫「腎」在微觀上應該是細胞的染色體(廣義上包括核染色體和線粒體DNA)。

國外一位資深的生物學家說過這麼一句話:人是什麼?如果去除了細胞間的各種黏附基質,人就是一堆由各種各樣細胞組成的細胞流。的確,所有的多細胞生物,包括人,都是由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而整個生命體的生命活動就是在每個細胞的分工和協作的外在表現。所以,細胞是生命組成的基本結構單位,是人體等多細胞生物的全息的一種縮影,這就是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能深刻提示生命本質規律的原因。

我們綜合中醫藏象的現代研究的成果和相關細胞生物學的新近進展,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認為中醫藏象的微觀實質在於細胞和亞細胞結構。「五藏」其實是細胞的「五臟」,細胞的「五臟」是細胞的五個不同功能系統,可以落實為不同的亞細胞結構。即染色體——中醫之「腎」
線粒體
——中醫之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中醫之「肝」細胞膜——中醫之「肺」離子通道——中醫之「心」

[4-7]

中醫「腎」在微觀上應該是細胞的染色體(廣義上包括核染色體和線粒體染色體)。其理由簡述如下(具體內容見相關論文

[6]

):

中醫認為,「先天之精」首先是指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構成胚胎髮育的原始物質,在胚胎成形後藏之於腎,並在脾胃運化生成的水谷精氣和各臟腑化生的精氣等組成的「後天之精」的不斷充養和資助下,化生一身之元氣(元陰、元陽),發揮其生理效應,調控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生殖的物質基礎(「生殖之精」)——精子與卵子,其中最主要的細胞結構就是染色體DNA,而生殖的最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把遺傳物質——染色體DNA傳給下一代。在出生後,藏之於體細胞細胞核染色體DNA內(中醫之「腎」)的遺傳信息,通過複製、轉錄和表達,控制著每個細胞的生長、增殖、凋亡以及各項生命活動。細胞核核仁還是組裝核糖核蛋白體亞單位的中心,而核糖核蛋白體是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細胞通過「DNA→RNA→蛋白質」的信息流,把遺傳信息翻譯成具有各種生命功能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元氣」和「元陰」、「元陽」)推動和執行著人體幾乎所有的生命活動。從宏觀和整體的角度看,眾多細胞的生長、增殖、凋亡和時刻進行的生命活動就構成了機體的生長、發育、生殖和衰老,
而DNA中遺傳信息的正常與否,必然決定機體健康與否。

腎所主的器官組織,包括骨、髓、腦、性腺、齒、發等器官,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其該器官組織中起著關鍵作用的細胞,其染色體DNA都時刻在高度複製和或轉錄表達,所以這些細胞的結構都有明顯的特點--細胞核較大(高複製、高轉錄)和或核糖體數目眾多(高表達)。

所有抑制DNA正常功能的藥物,如許多用於化療和免疫抑制的細胞毒藥物,都有損傷「腎」的副作用;所有補「腎」中藥都有保護和增進DNA正常功能的功用。

3.總結

中醫在新時代要發展,並融入現代科學體系,最首要的任務是要把中醫的許多模糊不清、甚至互相矛盾的基本概念予以重新釐清和界定,這是使中醫成為現代科學的前提,也是中醫與時俱進的最基本要求。

中醫「腎」 宏觀上應該是指現代醫學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而非腎臟;在細胞的微觀結構上應該是細胞的染色體。

【參考文獻】:

[1]張光霽,李如輝.腎為先天之本的發生學考察[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1,7(12):1-2.

Zhang Guang-Ji,Li Ru-hui. the Occurrence Study of Kidney Being Congenital
Origin,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1,7(12):1-2. (自譯)

[2]鄭敏麟.糾正千古謬誤:中醫「脾」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非脾非胰而是肝! [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2):72-75.

ZHENG Min-1in.Correcting An Error Through the
Ages:Not Spleen Not Pancreas but Liver Which is the
Anatomical Organ Corresponding to「Spleeinn」TCM,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2010,12(12):72-75.

[3]毛良.古人稱性器官為「陰」、「腎」 [J].中醫藥文化,2007,(5):32-34.

MAO Liang.The ancients said that the sexual organs as " Yin ",
"kidney,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7,(5):32-34.(自譯)

[4]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 [J].中醫藥學刊,2004,22(6):1068-1070.

ZHENG Min-1in.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4,22(6):1068-1070.

[5]
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下) [J].中醫藥學刊,2004,22(7):1235-1236,1291.

ZHENG Min-1in.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Ⅱ),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4,22(7):1235-1236,1291.

[6]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二——「腎」與染色質[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3,9(11):60-12.

ZHENG Min-1in,RUAN Shi-wei.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II)-「Kidney」and Chromosome,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3,9(11):60-12.

[7]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一——「脾」與線粒體[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2,8(5):10-12.

ZHENG Min-1in,RUAN Shi-wei.Hypothesis of the
Essence of Five Zang in TCM(I)-「Spleen」and Mitochondrio,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2,8(5):10-12.

作者簡歷】:

1.鄭敏麟,男,1971年9月6生,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師從阮詩瑋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副教授、主治醫師;主持、參與並完成福建省衛生廳、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省自然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在醫學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獲得「優秀論文一等獎」;此外還獲得福建醫學科技獎二等獎、「優秀青年教師」等獎項。

2.
阮詩瑋,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福建省中醫藥學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主持中標科研課題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編著《上卿濟生錄》《寒濕論治》等,曾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3項和地市科技進步獎1項。擅長中西醫結合

△福建省衛生廳中醫處項目 (No:wzy0902)


*通信作者:福建省福州市閩侯上街華佗路1號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350122;

電話:18959123552 ,0591-22861151; 809220140@qq.com

論中醫「肝」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

鄭敏麟*(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

【作者簡歷】:鄭敏麟 (身份證號碼350126197109060332),男,1971年9月生,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副教授、主治醫師;主持、參與並完成福建省衛生廳、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省自然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在醫學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獲得「優秀論文一等獎」;此外還獲得福建醫學科技獎二等獎、「優秀青年教師」等獎項。

聯繫電話:18959123552 ,0591-22861151(單位),電子郵箱: 809220140@qq.com

【摘要】:本文通過對解剖學、細胞生物學和現代中醫藏象實質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橫向比較後認為,解剖學意義上的肝臟是宏觀上的中醫之「脾」,而不是中醫「肝」藏象的一個組成部份;中醫「肝」實質在宏觀上是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最密切相關。中醫「肝」的實質在宏觀層面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在細胞的微觀層面就是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

【關鍵詞】:中醫藏象學說,肝,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識碼】:A

Discussing on
the Micro and Macro Substance of 『Liver』 In TCM

Science Fu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Fuji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ZHENG
Min-1i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aculty of Fujian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This article, in
transverse comparison with anatomy, cell biology and the latest study progress
of the substance of Five-Zang in TCM, indicated that
the liver anatomical is the macro substance of 『spleen』 in TCM, rather than
that of 『liver』, and that the
substance of 『liver』
in TCM, nervous system
and endocrine system in that of macro, ligand-receptor-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in that of micro.

Key Words:
Fivezang in TCM; Liver;Ligand-receptor-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Nervous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在細胞和亞細胞層次,可能存在有一種現代醫學尚未明確揭示的生理和病理上的橫向聯繫,這可能就是中醫理論所闡述的「藏象系統」,其物質基礎可能就是細胞器等亞細胞結構。

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亞細胞結構分化類型的細胞,雖然散布在全身各處不同器官中,但它們卻作為一個整體對相同的體內外環境的應激作出相同的生理和病理反應。這可能就是中醫內聯五臟六腑、外絡五竅四肢百骸的「藏象系統」的物質基礎。

筆者前文已經討論了,中醫之「脾」的實質在細胞的微觀層面可能是線粒體

[1]

,在解剖學的宏觀層面是肝臟

[2]

;中醫之「腎」在細胞的微觀層面可能是染色體

[3]

,在解剖學的宏觀層面是性腺

[4]

。而本文要闡述的是,中醫之「肝」在宏觀上可能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在細胞和亞細胞層次可能就是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筆者將結合有關中醫藏象的現代成果和細胞生物學的有關知識,對二者的相似性做逐一對比。

1 中醫「肝」的實質,在宏觀上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最密切相關,而與解剖學的肝臟無關

1.1中醫「肝」實質在宏觀上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最密切相關

雖然在臨床上還有一些人把中醫「肝」藏象與西醫的肝臟相混淆,但「肝」藏象實質的現代研究認為

[5]

,中醫「肝」的實質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最密切相關。這與我們臨床上所見基本一致,如神經系統疾病如神經官能症多表現為肝鬱或肝火之證,癲癇、中風、帕金森病多表現為肝風內動證。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甲亢多表現為肝火證,女性月經不調和更年期綜合征多表現為肝鬱或肝藏象的其他病證。

胡隨瑜

[6]

等的研究認為,中醫肝病患者普通存在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其中肝實證以交感神經偏亢為主,其病理生理改變包括能量消耗增加、心血管活動亢進、血液循環加強、腎上腺分泌增加,這與肝實證臨床特徵以煩躁易怒、頭脹痛、面紅目赤、口乾、眩暈欲倒、脈弦數等密切相關;肝虛證以副交感神經偏亢為主,病理生理改變包括能量消耗減少、血壓下降、心跳減慢、應激反應降低等,這與肝虛證所見的神疲乏力、頭暈、膽怯、脈虛無力等一致。

大樣本、多中心的人群調研結果顯示

[7]

:肝主疏泄調暢情志與外周血中兒茶酚胺(CA)、去甲腎上腺素(NA)、5一羥色胺(5一HT)、甲狀腺素(T3)
和雌二醇(E2)等單胺類神經遞質和激素水平變化密切相關。

1.2 消化系統、運動系統的中醫「肝」病癥狀,並非是「肝」藏象實質的直接表現,而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改變的外在間接反映

有人研究還認為

[5]

,中醫「肝」的實質除了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還與消化系統、肌肉運動系統有關。而筆者認為,與中醫「肝」病真正有直接相關的,其實只有神經和內分泌兩個系統;而中醫「肝」
病中有關消化系統、肌肉運動系統的癥狀,其實都是神經和內分泌兩個系統的改變所致的間接反映,理由陳述如下:

根據中醫藏象理論,中醫「肝」對消化系統的作用,其實就是「肝」肝主疏泄的功能。「肝主疏泄」實質上是從屬於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雙重作用。西醫認為,消化系統除了受植物神經釋放的遞質調節外,還受激素的調節。正如陳元方

[8]

等指出,「無論通過什麼機制,實際上胃腸道的每一功能似乎均受到各種肽類激素的調節。肽類激素的變化在很多胃腸疾病的發病中均有意義。」此外,如果撇開西醫、純粹從中醫理論來講,這種情況下所表現出來的胃腸道癥狀,也不是「肝」的本證,而是肝氣橫逆(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失調)犯「土」(消化系統)後表現出來的脾胃的病證。

此外,「肝」病所表現出來的肌肉運動系統的異常,實質上是神經系統的外在異常表現;如高熱痙厥、癲癇、中風、帕金森病所表現的骨骼肌的抽搐、震顫,實質上都是腦的病變的外在反映。 

1.3 解剖學意義上的肝臟,是宏觀上的中醫之「脾」,而不是中醫「肝」藏象的一個組成部份

[2]

肝臟是人體的物質代謝樞紐。各種經胃腸道消化分解後的物質,先通過胃腸道粘膜被吸收到胃腸道管壁內的毛細血管,再匯入胃腸道的靜脈(腸系膜上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胃左靜脈——這些靜脈主要收集腹腔內食管末段、胃、小腸、大腸等的靜脈血),最後匯總到門靜脈。每分鐘由門靜脈入肝的血液1000-1200ml,其作用就是輸送從胃腸道中消化吸收的各種營養物質。這些胃腸道中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只有經肝再加工和進一步代謝、轉化後,才能組裝成為人體所需的物質,再經血液運送到全身以供各器官組織利用。

所以,解剖學上的肝臟,是中醫之「脾」,它的功能是「運化」中醫之「胃」(西醫的消化道)消化吸收來的「水谷精微」。肝(中醫之「脾」)與消化道(中醫之「胃」)的生理功能完全地符合中醫理論關於脾胃之間功能(「胃主受納,脾主升清」)的闡述。

2. 我們如果承認中醫「肝」實質在宏觀上是與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中醫「肝」在細胞的微觀層面就是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

2.1 神經末梢釋放的遞質和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從根本上說都是一種細胞信號(配體),在整個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中,居於中心和主導地位

[9]

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正是細胞受體-信號轉導系統的主導。神經末梢釋放的遞質和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從根本上說都屬於細胞信號(配體),它作用於靶細胞膜或胞內的受體,激活細胞內的第二信號系統,從而產生細胞內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而使分布於全身各處的靶細胞表現出短暫或持久的特異性生理應激改變,而眾多細胞的集體應激改變就形成了宏觀的生理進程,諸如乙醯膽鹼(配體)作用下一塊骨骼肌的收縮,或整個機體在激素(配體)作用下的青春期萌動,均是如此。

在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中,配體居於主導地位,而配體必須通過與靶細胞的受體結合,激活細胞內的第二信號系統,才能激發靶細胞產生特定的生理活動。

2.2 從「肝」藏象的生理和病理特性看,中醫「肝」與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中醫認為,肝主升發陽氣,具有啟迪諸臟,調暢氣機的作用,喜條達,惡抑鬱,體陰而用陽。這與在細胞間起信息傳遞作用的物質(激素、神經遞質)的作用特點很相似,激素和神經遞質起著激發和調節靶器官細胞生理功能的作用(升發陽氣,啟迪諸臟,調暢氣機)。激素、神經遞質發揮生理作用後就必須馬上被滅活,如果瀦留在體內,則導致調節功能的紊亂(喜條達,惡抑鬱)。激素與血液內的白蛋白結合,緩慢地釋放出來發揮生理效應(體陰而用陽),如果血液白蛋白太低而使遊離激素濃度過高,則使靶細胞反應過亢而出現「陰虛陽亢」的癥狀。

我們熟知的有機磷中毒,其機理就是有機磷抑制了膽鹼酯酶的活性,使乙醯膽鹼無法及時迅速地滅活,蓄積在靶器官處引起一系列的癥狀。乙醯膽鹼蓄積在神經肌肉接頭處,則出現面、眼瞼、舌、四肢和全身橫紋肌發生肌纖維顫動,甚至全身肌肉強直性痙攣等「肝風內動」的癥狀。乙醯膽鹼蓄積在副交感神經與胃腸道的突觸間隙,則出現腹痛嘔瀉等「木侮土」的癥狀

[10]

2.3 肝藏魂(「肝為謀略之官」)

如果承認「肝」是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那麼它在大腦細胞的精神活動中的重要性則不言自明。大腦中存在有上百種神經遞質,大腦的每個神經元時刻都在接受和釋放遞質。每時每刻,大腦神經元都在接受其他神經元釋放的遞質,進行計算和整合信息,然後作出判斷,最後再釋放遞質,影響其他神經元。可以這麼說,外界信息的海洋在大腦里內化為遞質的海洋,而眾多的大腦神經元則游弋其間,樂此不彼。

此外,腦內各種激素的水平也影響著大腦的功能狀態。

2.4 用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理論解釋 「肝」與它髒的關係,以及肝藏象的中藥學理論

[11-12]

筆者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認為中醫藏象的實質在於細胞和亞細胞結構。「五藏」其實是細胞的「五臟」,細胞的「五臟」是細胞的五個不同功能系統,可以落實為不同的亞細胞結構,即線粒體--中醫之「脾」,染色體--中醫之「腎」,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中醫之「肝」,細胞膜--中醫之「肺」,離子通道--中醫之「心」。而我們可以用該假說成功解釋五臟之間的生理病理聯繫。

「肝腎同源」,「腎主閉藏,肝主疏泄」:「腎」(染色體DNA)是先天的遺傳信息,「肝」主後天的細胞信號傳遞,二者都與信息的保持和交流有關,故「肝腎同源」。「腎」(染色體DNA)主要的功能特點是本身結構的完整性和穩定性,並把遺傳信息一代代地往下傳遞;而「肝」--細胞信號傳遞的結果是促使細胞和染色體作出應激反應,轉錄某部份遺傳信息,表達為功能蛋白,以適應機體和環境的需要,故「腎主閉藏,肝主疏泄」。

肝主升肺主降」:細胞間的第一信號(配體),如神經末梢釋放的遞質和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作用於靶細胞的受體後,激活細胞內的第二信號系統,從而產生細胞內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其結果必然導致細胞內必需物質的消耗和細胞內成份的改變和失衡,這些都有要靠細胞膜(「肺」)通過與細胞外環境(即組織液)的物質交換來重新獲得平衡,這即是肝主升,肺主降」。

「介類潛陽」:鈣離子是細胞內信號轉導的重要物質,而中醫認為所有貝殼類都有平肝潛陽的作用(「介類潛陽」),
眾所周知,貝殼類中藥最主要的成份就是鈣鹽。

3.小結

綜上所述,中醫之「肝」與解剖學意義上的肝臟完全無關。中醫之「肝」,在宏觀層面包括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在細胞的微觀層面就是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

有人主張,中、西醫是完全不同的醫學理論體系,不可互通,也不應該互通;為避免因五臟六腑的概念與現代醫學解剖學相抵觸、從而讓人認為中醫不科學,中醫應該利用「陰陽五行四時和癥狀表象」,並根據現代的「黑箱和巨系統理論」來構建一套「純粹功能、完全脫離人體解剖實質」
的現代中醫藏象理論。

筆者認為,這完全是一種掩耳盜鈴的自欺欺人做法,根本無法被明眼人所接受,更可能讓中醫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絕境。「完全脫離人體解剖實質」的中醫理論,就象牆頭蘆葦,無法根深葉茂;就象無源之水,無法源遠流長。

筆者認為,中、西醫理論,也並不象有人所主張的那樣「是完全不同的醫學理論體系,不可互通」。中、西醫理論所要闡述的都是有關人體生理和病理規律的真理,而真理只能有一個;所以,如果中、西醫理論都是有關人體規律的真理,二者之間就應該有一個共同的真理內核,這個真理內核就可以成為它們互通的融合點。

現代中醫藏象實質和細胞、分子生物學的最新的研究進展,已經為我們提供了這個可能。筆者從2002年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並多年來一直堅持對中醫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進行系列研究和探討,都是試圖為中西醫結合探索一條新路的初步嘗試,希望能在此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魯迅先生說過,「這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於是便成了路」,在此用這句話與志同道合的同行共勉。在不久的將來,中醫將在你我堅持和努力的道路上再次實現歷史性的、質的飛躍。而那時,世界的眼光將再次矚目中醫的閃耀的光芒。

【參考文獻】:

[1]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一——「脾」與線粒體[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2,8(5):1O-12

[2]鄭敏麟.糾正千古謬誤:中醫「脾」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非脾非胰而是肝![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2):72-75

[3]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二——「腎」與染色質[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3,9(11):60-63

[4]鄭敏麟.阮詩瑋.論中醫「腎」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J].中華中醫藥雜誌,2012,27(10):2560-2564

[5]王琦.中醫藏象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396-420

[6]金益強.中醫肝藏象現代研究和臨床[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98-254

[7]喬明琦.肝藏象現代研究總體思路、基本目標及主要進展[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9(2):91-94

[8]陳敏章,陳元方.胃腸肽類激素基礎與臨床[M].第1版.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88.8-19

[9]盧建,余應年,徐仁寶.受體、信號轉導系統與疾病[M].第1版,山東: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481

[10]陳灝珠,李宗明.內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852-854

[11]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 [J].中醫藥學刊,2004,22(6):1068

[12]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下) [J].中醫藥學刊,2004,22(7):1235

△福建省衛生廳中醫處項目 (No:wzy0902)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上街華佗路1號 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350122;

電話:18959123552 ,0591-22861151(單位); E-mail: 809220140@qq.com

論中醫「胃」相當於解剖學的整個消化道

鄭敏麟[1]

阮詩瑋

2

林海鳴

1

謝永財

1

李長征

1

(1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福州350122;2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州350004)

摘要:通過中醫古文獻 「胃主受納」、「胃主降濁」、「五臟以胃氣為本」,以及「脾主運化」、小腸「分清泌濁」等概念的原始含意的分析,認為中醫「胃」的實質是整個消化道,其功能不僅包含了容納、飲食物的作用(解剖學的胃的功能),還包含了對飲食物的分解消化為營養成份並吸收入的功能(解剖學的小腸的功能),以及降濁、排泄糟粕的功能(解剖學的大腸的功能)。中醫「胃」、「脾」、「小腸」三者的司職分工協作如下:「胃」的功能是容納、消化飲食物和吸收營養成份(「水谷精微」);「脾」的功能是,把「胃」消化和吸收後轉輸而來的水谷精微轉化為機體可以直接利用的人體成分(氣血津液);「小腸」
的功能是,把「胃」通過「降濁」功能傳導給小腸的食物殘渣(「糟粕」)分為尿液(「清」)和糞便(「濁」)

關鍵詞:六腑,胃,消化道,實質, 解剖學

基金資助:福建省衛生系統中青年骨幹人才培養項目資助計劃重點項目(No.2013-ZQN-ZD-26) ,福建省衛生廳中醫處資助項目(No.WZY0902)

Discussing That 「Stomach」 In TCM Is Corresponding
To Alimentary Canal In Anatomy

ZHENG Min-1in

1

,
RUAN Shi-wei

2

, LIN Hai-ming

1

, XIE Yong-cai

1

, LI
Chang-zheng

1

(1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aculty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China; 2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CM,
Fuzhou 350004, China )

AbstractBy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oncepts in ancient TCM literatures, that 「Stomach governs
intake」, 「Stomach governs descending of the turbid」, 「Stomach qi is the root of
Five-Zang」, 「Spleen governs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mall Intestine
separates the clear and turbid」,etc, we will discuss that 「Stomach」 in TCM is corresponding
to whole alimentary canal In anatomy, because that its function includes not
only the stomach』s in anatomy, but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e』s, which including
digestion, assimilation and excretion. The function of "Stomach",
"Spleen" and "Small Intestine" in TCM is as follows: That
of "Stomach" is holding, digesting food and absorbing nutrition. That
of "Spleen" is transferring the nutrition from "Stomach"
into the body』s composition (Qi-Blood-Body fluid) , which the body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That of " Small Intestine " is Dividing the food
residue from "Stomach" into urine and feces.

Key
words:
Six FU in TCM; Stomach; Alimentary Canal; Substance;
Anatomy

Fund assistance:Science
Fund of Key Projects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Backbone Personnel Training Project
of the Health System in Fujian Province (No.2013-ZQN-ZD-26) ; Science Fund of TCM of Health
Bureau of Fujian Province (No.WZY0902)

我們在前文

[1-4]

中提出了「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認為在細胞的微觀層面,中醫藏象的實質是五個亞細胞結構,即線粒體——「脾」,染色體——「腎」,配體-受體-信號轉導系統——「肝」,細胞膜——「肺」,離子通道——「心」。並指出,在整個人體的宏觀層面,中醫之「肝」是神經、內分泌系統,而非肝臟

[5]

;中醫「腎」應該是指現代醫學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而非腎臟

[6]

,中醫「膀胱」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應是整個泌尿系統

[7]

。本文在繼前文

[8]

論述「中醫之『脾』對應的解剖學臟器非脾非胰,而是肝臟」後,本文繼續闡述,從中醫典籍對胃的功能學描述看,中醫的「胃」不僅僅只是指解剖學的胃,而是囊括了整個消化道(如食道、胃、小腸、大腸)的功能。

1 中醫的「胃」包含了解剖學的整個消化道

1.1 「胃主受納」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胃主受納」。「受」容受,即被動地容受、暫存飲食物的作用;「納」即主動地消化飲食物和吸納(吸收)消化後的營養成份的功能;因此「胃主受納」
是說,中醫「胃」的功能不僅包含了容納、暫存飲食物的過程,更包含了對飲食物的分解消化為營養成份並吸收的過程。

《內經》認為,飲食的消化和吸收是屬於中醫「胃」的功能。在《靈樞》的多篇章節都提到,是「胃」(而不是脾或小腸)把飲食物消化吸收轉化為水谷精微後,再傳送給脾、肺和他臟。如《靈樞·動輸》:「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靈樞·營氣》:「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於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遂,常營無己,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靈樞·五味》:「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別出兩行,營衛之道。」《靈樞·營衛生會》:「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因此,《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總結《內經》理論說:「飲食精氣從賁門上輸於脾肺,宣播於諸脈」。 李東垣《脾胃論》指出:「胃為水谷之海,飲食入胃,而氣先輸脾歸肺……以滋養周身。」

從上述文獻可見,中醫的理論認為,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都是歸屬於「胃」 的受納功能。

1.2 「胃中有燥屎」 、「胃主降濁」

1.2.1 《傷寒論》「胃中有燥屎」

[9]

「胃」在《傷寒論》中出現於33處條文,大多數條文的「胃」涵蓋了大腸的概念。

《傷寒論》中多次提到胃中有燥屎,如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220條)、「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宜大承氣湯」(222條)、「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215條)、「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217條)、「胃中有燥屎者可攻」(238條)。胃中怎麼會有燥屎呢?這裡的「胃」當然不僅僅只是指解剖學上的胃,而包含了大腸的整個消化道。

余如「…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203條)、「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213條)和「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179條),對以上條文稍加分析,可知其病機都是由於燥熱傷津、腸腑失濡,傳導失常而致糟粕內結所致,病位都在大腸。

1.2.2 其他中醫典籍中也可見到,「胃」涵蓋了大腸的證據

如《潔古家珍·雜方》: 「胃實而秘者, 能飲食,小便赤,當以麻仁丸、七宣丸主之。」「胃虛而秘者,不能飲食,小便清利。」以上兩證,病位均在大腸。

1.2.3 「胃主降濁」

「胃主降濁」,指胃氣以下降為順,即把飲食從消化道的始端(口腔、咽、食道)持續推向終端(大腸)下行的過程。如胃氣不降,在上就會出現噯氣、嘔吐,在中就會出現脘悶腹脹、納呆,在下就會出現便秘、大便不爽或無力等證。因此,「胃主降濁」,其所描述的病位不僅是解剖學的胃,而是包括了口腔、咽、食管、小腸、大腸的整個消化道。

2 「脾主運化」 、「脾主升清」 、小腸「分清泌濁」

不知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當代有些中醫學者試圖通過曲解中醫傳統理論,來迎合現代醫學和現代人的認同。如把中醫「胃」的功能僅僅定義為暫時貯存和腐熟食物,從而剝奪了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的「胃」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方面的功能;同時把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或歸於「脾主運化」、「脾主升清」,或歸於小腸的「分清泌濁」。筆者認為,這些一廂情願的做法將導致對中醫的經典理論產生錯誤的理解,並最終使中醫的發展走向錯誤的方向,從而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只要我們重溫中醫經典,不難發現中醫有關「脾主運化」
、「脾主升清」 、小腸「分清泌濁」的理論的真實含義。

2.1 「脾主運化」 、「脾主升清」

2.1 .1 「脾主運化」

中醫的理論認為,脾所運化的是胃消化吸收飲食後形成的水谷精氣,而不是飲食。《素問·經脈別論》明確描述了飲食消化過程:「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此處明確指出飲食入胃後化為精氣,其後才「上輸於脾」,此時脾所運化的是胃轉輸而來的水谷精氣,而非飲食。再綜合筆者在本文中對「胃主受納」論述中相關《內經》條文的引述,不難得出以下結論:飲食物是在胃中完成消化和吸收的。飲食物經「胃」消化和吸收後成為「水谷精氣」,「水谷精氣」必須先「上輸於脾」,通過「脾氣散精」的過程才能「宣播於諸脈」和「以溉五藏」。

由此可知,中醫的「胃」的功能不僅僅只有解剖學的胃暫時貯存飲食物的功能,還包含了解剖學的小腸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2.1 .2 「脾主升清」

脾主運化的功能,在中醫理論中又被稱為「脾主升清」。「清」
與濁相對,即「清氣」, 「脾主升清」,也就是「脾」把「胃」消化吸收來的營養成份(「水谷精微」)進一步加工,轉化為人體五臟六腑可以直接利用的「清氣」,然後再上輸頭目五官、百脈和諸臟。筆者認為

[8]

,解剖學的肝臟就是中醫之「脾」。肝臟是人體的物質代謝樞紐,消化道(中醫之「胃」)消化吸收的所有營養物質(「水谷精微」),都要經肝(中醫之「脾」)處理和再加工轉化(「脾主升清」)後組裝成為人體所需的物質(「清氣」),再經血液運送到全身以供各器官組織細胞利用。

2.2 小腸「分清泌濁」

與現代醫學並不相同,古代中醫並不認為小腸是消化吸收飲食物的主要場所,而認為小腸只是個把食物殘渣(「糟粕」)分為尿液(「清」)和糞便(「濁」)的器官。這就是所謂的小腸「分清泌濁」,是明代張景岳對《內經》所論述的小腸功能的高度概括。

《素問·靈蘭秘典論》:「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王冰註:「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復化,傳入大腸,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從王冰的註解可以得出古代中醫的以下觀點:①飲食物在胃中被消化為水谷精微、並且水谷精微在胃中被吸收;
②小腸所受盛的,既不是未被消化的飲食物,也不是消化後的水谷精微,而是被胃消化吸收了水谷精微後剩下的糟粕;③小腸的功能只是,把胃消化吸收後剩下的糟粕,稍作加工後傳給大腸。

明代張景岳認為,小腸是個「分清泌濁」的器官。該觀點同樣是源於對《素問·靈蘭秘典論》這句話的理解和推演。張在《類經》中註解這句話說:「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張景岳的解釋從表面是看貌似與王冰大相徑庭,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二者觀點並無本質區別。這裡的「濁」是指傳導入大腸的糞便;這裡的「清」,並不是指與「糟粕」相對就的水谷精微,而是指(與向後傳導入大腸的糞便相對的)向前滲入膀胱的尿液。由此可見,張景岳所謂小腸受盛胃中「水谷」其實並不是飲食物或水谷精微,而是大、小便未分前的混合物,也就是王冰所謂的「糟粕」,可見二人見解並無不同。

張景岳所謂的小腸「分清泌濁」, 是對王冰注釋「受盛糟粕,受已復化」的具體化,即小腸只是個把食物殘渣(「糟粕」)分為尿液(「清」)和糞便(「濁」)的器官。而現代一些中醫家,在結合了現代醫學關於小腸是消化吸收飲食物的主要場所在的觀點後,認為小腸「分清泌濁」,就是把消化後的飲食物分為水谷精微和糟粕。這是歪曲原義並把今人的觀點強加給古人的做法,是錯誤的,不利於現代人對古醫籍的理解與繼承。

《靈樞·營衛生會》:「水谷者常並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於膀胱焉。」這段話應該有錯漏簡,原文表達的應該就是張景岳以上所述的意思。張景岳是研究《內經》的大家,註解整理《內經》而著述了《類經》,他提出「小腸分清泌濁」應該就是結合了本條內容以更進一步解釋王冰的注釋「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復化」。

2.3 中醫「胃」、「脾」、「小腸」的司職

綜上所述,中醫對此二臟一腑的功能歸述如下:「胃」的功能是容納、消化飲食物和吸收營養成份(「水谷精微」);「脾」的功能是,把「胃」消化和吸收後轉輸而來的「水谷精微轉化為機體可以直接利用的人體成分(氣血津液);「小腸」 的功能是,把「胃」通過「降濁」功能傳導給小腸的食物殘渣(「糟粕」)分為尿液(「清」)和糞便(「濁」)

3 中醫重視「胃」與「胃氣」的原因

[10-11]

中醫理論中「胃」與「胃氣」的重要性,集中體現在「營養的消化和吸收」對機體的重要性上。中醫認為,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的強弱,直接與身體的強弱和疾病的預後和轉歸的好壞密切相關。而中醫又把飲食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都歸功於「胃」,這也就是在治療中特別注重「胃」與「胃氣」的根本原因。

《素問·玉機真臟論》:「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靈樞·五味》:「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人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五臟不足,求於胃。五臟以胃氣為本,而胃氣以水谷為本。是無水谷者無胃氣,無胃氣者為真臟脈見也。」 (《黃帝內經素同證發微·卷二》)上述兩條文指出了胃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提示胃參與了營衛氣血的化生,故有「陽明常多氣多血」之謂。也因此,《素問·熱論》提出:「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
《中藏經》亦認為:「胃氣壯,五臟六腑皆壯也」。胃功能正常則氣血生化有常,氣血旺盛則臟腑經絡功能正常,反之則衰微。吳澄《不居集》:「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主,胃氣旺則五臟受蔭,水精四布,機運流通,飲食漸增,津液漸旺,以至充向生精,而復其真陰之不足」。李東垣在治病中尤其注重「胃氣」,特撰《脾胃論》。張介賓在《景岳全書》中更是對胃氣的重要性、後天之本的深刻含義予以系統闡釋。
「蓋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養。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故人自有生以後,無非後天為之用,而形色動定,一無胃氣之不可…正以人之胃氣,即土氣。萬物無土皆不可,故土居五行之中,而旺於四季,即此義也。由此推之,則凡胃氣之關於人者,無所不至,即臟腑、聲色、脈候、形體,無不皆有胃。人胃氣若失,便是凶候。」「是可知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衰;有胃者生,無胃者死」。

中醫重視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對機體的重要性,非常注重「胃」與「胃氣」的調理,而隻字不提「小腸」和「小腸氣」,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中醫傳統臟腑理論把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歸於「胃」
,而不是現代醫學認為的小腸。

4 小結

以五臟六腑為中心的整體觀,是中醫的理論核心。這種整體觀使中醫在宏觀辨證和機體的整體調節方面,至今還在許多領域領先於現代醫學。在科技落後、微觀無法深入的古代,建立在整體論和系統論基礎上高度發展起來的中醫理論和實踐,向我們展示了古人的巨大智慧,留給了我們寶貴的財富。

但機體的微觀和局部方面,尤其在人體器官功能的局部精確定位上,古代中醫在這方面並不擅長、甚至有些錯誤也是在所難免的和可以理解的了。

但,這並不影響中醫整體理論的正確性;相反,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讓中醫把人體的機能歸納為五個不同的功能系統,其中把對機體對營養物的攝取、消化、吸收(原本屬於整個消化道的功能)完整歸於「胃」(而不是割裂為食管、胃、小腸、大腸等等各個局部),把吸收後的營養成份的轉化利用(原本屬於解剖學的肝的功能)歸於「脾」,也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只有這樣,中醫才有可能從外知內地進行整體辨證、整體施治。故《內經》對大、小腸功能的論述只聊聊數語,而對胃卻不吝篇幅。

這,就是在中醫理論中「胃」囊括了整個消化道的功能的原因。

《靈樞·本輸》言:「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此語一言道破天機。

【參考文獻】:

[1]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 [J].中醫藥學刊,2004,22(6):1068

[2]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下) [J].中醫藥學刊,2004,22(7):1235

[3]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一——「脾」與線粒體[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2,8(5):1O

[4]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二——「腎」與染色質[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3,9(11):6O-63

[5]鄭敏麟.論中醫「肝」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 [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6(5):305-307,

[6]鄭敏麟,阮詩瑋.論中醫「腎」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J] .中華中醫藥雜誌, 2012,27(10):2560-2564

[7]鄭敏麟,阮詩瑋.論中醫「膀胱」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應是整個泌尿系統 [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3(2):100-102

[8]鄭敏麟.糾正千古謬誤:中醫「脾」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非脾非胰而是肝! [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2):72-75

[9]關新.軍胃家實辨析[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19(1): 8-10

[10]陸明,吾買爾江.胃氣理論的源流[J].新疆中醫藥,2010,28(4):1-3

[11]宋雅琴.
淺談胃為五臟之本[J].國醫論壇,2008,23(2):11-12

△通訊作者:鄭敏麟,福建省福州市閩侯上街華佗路1號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郵編:350122,電話:0591-22861151,E-mail:809220140@qq.com

論中醫「膀胱」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是整個泌尿系統

鄭敏麟1*,阮詩瑋2,謝永財1,林海鳴1

1.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2.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摘要】:本文通過中、西醫對比,論證西醫排泄多餘的水鹽和代謝廢物的的「腎」,如按中醫臟腑理論的標準應該是個「受五藏濁氣」的腑,而不是「藏精氣」的臟。中醫「腎」應該是指現代醫學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而非腎臟;而中醫「膀胱」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應是整個泌尿系統。

【關鍵詞】:中醫藏象,膀胱,腎,泌尿系統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識碼】:A

Discussing That The entire Urinary System is The Anatomical Organ Corresponding to「Bladder」 In TCM

Science Fu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Fuji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ZHENG Min-1in

1

;RUAN Shi-wei

2

; XIE Yong-cai

1

;
LIN Hai-ming

1

(1.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aculty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contrasting TCM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conclusion is draw that
according to definition of Zang and Fu in TCM,
"kidney" of western medicine, which excretes excess water and salt
and metabolic waste, should be a Fu which taking in flatus discharged from FiveZang,
rather than a Zang which storing the essence. "Kidney" in TCM is
refers to gonads (testes and ovaries ) in the modern medicine, rather than the
kidney. Chinese medicine "bladder" in the corresponding anatomical
organs should be the entire urinary system.

Key
Words:
Five zang in TCM; Bladder; Kidney; Urinary System

中醫臟腑與同名的解剖學器官並不能相等同,這已為中醫學界所公認。但這一現象的存在,仍影響著初學者對中醫的理解,甚至一些臨床工作者也經常產生混淆,已經構成影響中醫發展的制約因素,導致中醫在形態學方面不能健康發展,其直接後果是以形態學為依據的現代科學理化檢查診療手段無法採用

[1]

筆者在前文中提出了中醫藏象細胞生物學假說

[2-3]

,對中醫臟腑的形態學基礎進行了系列研究後認為:中醫之「脾」的實質在細胞的微觀層面可能是線粒體

[4]

,在解剖學的宏觀層面是肝臟

[5]

;中醫之「肝」 在細胞的微觀層面可能就是配體-受體-細胞信號轉導系統,在宏觀上層面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6]

;中醫之「腎」在細胞的微觀層面可能是染色體

[7]

,在解剖學的宏觀層面是性腺

[8]

;中醫之「心包」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是血腦屏障

[9]

既然中醫之「腎」在宏觀層面是解剖學的性腺,那解剖學的腎臟也是中醫之「腎」或者是它的組成部分嗎?這個問題就是本文要回答的。本文要論證的是,解剖學上排泄多餘的水鹽和代謝廢物的的「腎」,如按中醫臟腑理論的標準應該是個中醫「受五藏濁氣」的腑,而不是「藏精氣」的臟。其實,解剖學上的整個泌尿系統,對應的是中醫六腑之一的「膀胱」,它與中醫之「腎」相為表裡。

1中醫「膀胱」 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貯尿液的器官,按中醫藏腑理論對它的闡述,它囊括了整個西醫泌尿系統的功能。

1.1中醫「膀胱」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貯尿液的器官,而是水液代謝的中的一個中心環節,是「津液之府」。

將膀胱限定為一個貯尿和排尿的器官,是當今中醫界較為普遍的觀點。這些觀點認為,來源於各臟腑組織器官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濁液,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而注腎,經腎氣的氣化,清者回被重吸收,濁者下注膀胱而生成尿液。實際上,這是引入了西醫關於膀胱的知識而產生的觀點,而中醫傳統臟腑理論對膀胱的認識卻並非如此

[10]

《內經》認為,膀胱所藏是津液,而不是尿液。《靈樞·本輸》明確指出:「膀胱者,津液之府也。」《素問·靈蘭秘典論》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內經》還認為,膀胱不只是一個被動的貯尿的器官,而是水液代謝的中心。《靈樞·本神》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張志聰云:「太陽之氣,生於膀胱,而主於肌表
」(《侶山堂類辯》) 。唐容川也說:「膀胱之氣,載津液上行外達 ,則有雲行雨施之象,故膀胱稱為太陽,謂陰中之陽,達於外以為衛氣。」(《血證論》)《傷寒論》五苓散證(或稱太陽腑證、膀胱蓄水證)條文中表明,若太陽經證不解,循經入腑,膀胱氣化受阻,津液不化而水蓄膀胱,則無汗、口乾、消渴、小便不利,甚或癃閉。用五苓散化膀胱之氣而行水利尿,汗得泄,尿得下,諸症悉解。以上都是膀胱藏津液和代謝津液功能的明證。

1.2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膀胱」對津液的氣化作用,含有西醫腎臟形成尿液的兩個階段,即原尿在腎小球的濾過生成的階段和原尿在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並形成終尿的階段。

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津液入於胃,經過中焦脾胃的吸收,由脾升清上注於肺,經肺氣的化合作用,其清中之清,通過肺宣發到皮表,代謝後化為汗排出體外;其清中之濁,下輸於膀胱,這一部分即成為膀胱中的「津液」,此時的「津液」並非全是尿液,這一部分要再經過膀胱的氣化作用。其中有營養的那一部分 (所謂「濁中之清」者) 經過膀胱的氣化蒸騰於上,代謝後仍然化為汗。而真正的水液廢料 (即「濁中之濁」者) ,代謝後化為尿,由膀胱排出體外。所以,膀胱的氣化功能有汗、尿兩個作用途徑,膀胱所藏水液也並非全是尿液,而是包括有人體可再利用的津液

[10]

西醫認為,人的雙腎每天從腎小球濾過生成的原尿達150L, 而最終生成的終尿僅為1.5L,這表明從腎小球濾過生成的原尿中約99%的水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只有約1%被排出體外。不僅如此,原尿中的葡萄糖100%被腎小管重吸收回血; 鈉、尿素等也不同程度地重吸收。在這裡,筆者如果把中醫的「膀胱」當作西醫的整個泌尿系統
,把「清中之濁」當作在腎小球濾過的原尿,「濁中之清」當作在腎小管從原尿中重吸收回的成份,把「濁中之濁」當作終尿,就會發現中西醫對尿液的生成過程的闡述沒有本質區別。

動物實驗表明

[11]

,對膀胱有化氣行水作用的五苓散,其藥效是通過對腎臟的利尿作用實現的,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西醫之腎是中醫「膀胱」的一個組成部分。

1.3 中醫「膀胱」的功能與整個泌尿系統相當。

綜上所述,在中醫理論中,「膀胱」不僅有貯尿和排尿(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膀胱和尿道)功能;它還有對津液的氣化作用,相當於西醫腎臟形成尿液的兩個階段,即原尿在腎小球的濾過生成的階段和原尿在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並形成終尿的階段。因此,中醫「膀胱」的功能與整個泌尿系統相當。

2西醫的腎,按中醫臟腑理論的標準看,是「受五藏濁氣」的腑,而不是「藏精氣」的臟。

《素問·五藏別論》說:「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耽……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上麵條文說明,中醫理論認為,在津液排泄過程中,體內代謝所產生的廢物經六腑而排出體外。

而解剖學的腎,實際上就是一個排泄多餘的水鹽和代謝廢物的器官,用中醫的話說是「受五藏之濁氣」。

中醫「腎」為五臟之一,主藏精,並為先天之本,不可能接受和處理人體各臟腑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濁液;中醫之「腎」應是指男女生殖腺

[8]

。所以按中醫臟腑理論的標準,西醫上的腎只能屬於腑,而不是一個臟。而這個腑,就是中醫的「膀胱」;
中醫的「膀胱」不僅僅只是西醫上的腎,整個泌尿系統相當於中醫的「膀胱」。

3 釐清西醫的腎臟,究竟是中醫的「腎」還是「膀胱」,不僅在對中醫理論上有重要意義,在臨床上更是意義重大。

古人雖然在認識腎和膀胱的概念的名與實上有點模糊不清,但因為古人能嚴格遵守辨證論治的原則,所以在治療西醫的腎病時,尚能根據證候從膀胱、三焦、肺、脾、腎來辨證施治,因此在臨床療效方面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今人因受到西醫理論的影響,把西醫的腎病等同於中醫「腎」的病來治療,而又因中醫理論認為,「腎無實證」,所以現在許多中醫師,一見西醫的腎病,就用補腎的方葯,而越補腎,濕熱就越重,腎病也就越加重。

正如趙紹琴老教授指出

[12]

,「慢性腎病即是腎虛,這是長期形成的一種傳統(這裡的「傳統」應該是指民國初年西醫學傳入我國後形成的傳統——筆者注)的觀點,受這種觀點的支配,治療慢性腎病大多以補腎為主,六味、八味是常用之方。間有以本虛標實立論者,扶正固本仍是其主要治法。這種以慢性腎病為腎虛的觀點顯然是受了古代醫家『腎主虛』的影響,把中醫理論的腎同現代醫學的腎臟等同起來了。古人所謂『腎主虛』是限定於腎主生殖發育而言,現代醫學的腎臟則是人體的泌尿器官。二者不可混為一談。慢性腎病不是生殖方面的疾病,而是泌尿系統疾病,其病位在解剖上的腎臟實質。因此,不能套用古代中醫腎主虛的理論指導探討慢性腎病的病。」

筆者在研究中也發現

[13]

,IgA腎病中,濕熱影響IgA腎病的病理過程,加重腎臟的損害,進而影響預後及轉歸,在臨床治療中筆者辨證為膀胱濕熱的居多,予以清利膀胱濕熱,療效明顯。

在治療慢腎衰(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時,雖然久病及腎,久病必虛,但也不宜一味補腎。CRF患者多有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脾虛癥狀,補腎葯多滋膩,使食慾更差,造成藥物和營養吸收率更低,進一步加重了病情。筆者(阮詩瑋)根據中醫「脾制水」和「後天養先天」的理論,創立了益腎降濁沖劑;通過重用生芪、太子參、白朮、茯苓健脾為君葯,稍佐少量桑寄生、桑椹補而不膩的補腎葯為臣,達到以「健脾益氣,培土製水,補脾益腎」的功效,臨床治療CRF有很好的療效, 不僅能明顯延緩CRF進展,還能很好地改善CRF的尿毒症毒素引起的臨床癥狀

[14-15]

綜上所述,筆者與趙老的意見相同,認為不管腎病的早期還是末期,都切忌一味「補腎」。見到腎病就「補腎」的人,是混淆了中醫「腎」和西醫腎臟的概念,是對中醫的「腎」和「膀胱」兩個概念的名與實模糊不清造成的。這必將大大地影響了中醫臨床治療腎病的療效。

4 小結

中醫臟腑名實分離的現象本身,已經構成影響中醫學發展的制約因素。釐清西醫的腎臟,究竟是中醫的「腎」還是「膀胱」,是提高中醫治療腎病的臨床療效的根本所在。

筆者認為,西醫的腎,實際上就是一個排泄多餘的水鹽和代謝廢物的器官,用中醫臟腑理論的標準來看,是「受五藏濁氣」的腑,而不是臟。中醫「腎」應該是現代醫學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而非腎臟。中醫「膀胱」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應是整個泌尿系統。釐清這些概念,不僅在對中醫理論上有重要意義,在臨床治療腎病上更是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周銘心,凌澤奎.理清對中醫內臟名實問題的認識是繼承發揚中醫理論的關鍵[J].新疆中醫藥,2003,21(6):1-4.

[2] 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 [J].中醫藥學刊,2004,22(6):1068-1070.

[3] 鄭敏麟.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下) [J].中醫藥學刊,2004,22(7):1235-1236,1291.

[4] 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一——「脾」與線粒體[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2,8(5):1O

[5] 鄭敏麟.糾正千古謬誤:中醫「脾」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非脾非胰而是肝![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2):72-75

[6] 鄭敏麟.論中醫「肝」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6 ( 5 ):307-310

[7] 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二——「腎」與染色質[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3,9(11):60-63

[8] 鄭敏麟,阮詩瑋.論中醫「腎」藏象的宏觀和微觀實質[J].中華中醫藥雜誌,2012,27(10):2560-2564

[9] 林海鳴,鄭敏麟.論心包的解剖實質是血腦屏障[J].福建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2(5):58-61

[10] 袁璽.再議膀胱藏津液[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8(6):26.

[11] 郭東亮,郭東方.五苓散的處方解析[J].內蒙古中醫藥,2007,26(6):32.

[12]趙文遠,方萬紅.趙紹琴教授倡導慢性腎病新論指導臨床探要[J].中醫藥學刊,2004,22(7):1168-1171.

[13] 阮詩瑋,鄭敏麟.IgA腎病濕熱證與腎穿刺活檢病理組織關係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2004,4(10):583-584.

[14] 阮詩瑋,鄭敏麟,等.益腎降濁沖劑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2003,4(9):506-509.

[15] 阮詩瑋,鄭敏麟,陳建.益腎降濁沖劑對慢性腎功能衰竭大鼠血漿自由基和心、小超微結構的影響研究.中醫藥學刊.2003,21(10):1657-1659.

【通訊作者簡歷】:

鄭敏麟,男,1971年9月6生,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師從阮詩瑋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副教授、主治醫師、福建省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委員兼秘書;主持、參與並完成福建省衛生廳、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省自然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在醫學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提出「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獲得「優秀論文一等獎」;此外還獲得福建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和「優秀青年教師」等獎項。

△福建省衛生廳中醫處項目 (No:wzy0902)


*通信作者:福建省福州市閩侯上街華佗路1號
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350122;

電話:18959123552 ,0591-22861151; E-mail: 809220140@qq.com

論「神明之心」的心包的解剖學實質是血腦屏障Δ

林海鳴[1],鄭敏麟

2

(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福建 福州350122)

中醫臟腑概念的形成有其解剖學屬性,然而與現代解剖學所述的相應同名臟器又有諸多差異,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指代。在繼承中醫理論的同時,我們嘗試對中醫藏象理論的科學內涵進一步加以闡釋,以共同推動中醫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前文已經討論了幾個臟腑所對應的解剖學臟器,如中醫之「脾」可能是肝臟

[1]

;中醫之「腎」可能是性腺

[2]

。本篇擬對心包的解剖實質進行探討。

1 中醫對心的認識

古人認為,心包在心的外層,對心有保護作用。所以,要探討心包的解剖實質,首先要對中醫心實質的認識進行探討。中醫對心的認識經歷了兩個不同的階段的演變。

1.1 第一階段:《內經》、《難經》對心的認識

《內經》認為心有「主血脈」和「主神志」兩種功能。《靈樞·脹論》云:「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

[3]

。《難經·四十二難》說:「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4]

。以上均是對心的位置和形態解剖學描述。《素問·痿論》曰:「心主身之血脈」。《素問·五藏生成篇》曰:「諸血者,皆屬於心」。則論述了心「主血脈」的功能。《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5]

。《靈樞·邪客》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3]

。論述了心「主神志」的功能。但古代中醫並未將「血脈之心」和「神明之心」二者區別對待,而認為它們均是胸中之心所主。

1.2 第二階段:近代中醫對心的認識的發展和演變

1.2.1近代西方醫學對心的認識

隨著近代西方醫學的發展,對心臟的功能、以及腦與神志關係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深入。西醫學認為心臟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在血液循環中起到「泵」的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動力器官,據古籍文獻考證祖國醫學很早就認識到心是推動血液循行的動力。而近代西方醫學認為神志是指精神、意識、思維等高級中樞神經活動,是意識對外界的客觀事物的反映,是屬於大腦的機能。

1.2.2近代中醫對心的認識的發展和演變

明清時期,在西學東漸的過程,受到西方醫學的影響,有少數醫家提出了「腦主神明」的理論,如明·李時珍

[6]

《本草綱目》云:「腦為元神之府」。清·汪昂

[7]

《本草備要》云:「人之記性,皆在腦中」。清·王清任在前人的基礎上,對腦的功能作出了較詳細的論述,把記憶、視、聽、嗅、言等功能皆歸於腦。

但主流的中醫仍主張把「主神志」歸為心的功能;但同時承認,心有「血脈之心」和「神明之心」。並且雖然承認「神明之心」其實就是指腦,但因為「心主神明」的理論,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傳統特色的五臟理論體系,仍對臨床又重要指導作用,所以不應該輕易改變。如明·李梴

[8]

在《醫學入門》中說:「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氣血所化之本也,萬物由之盛長,不著色象,謂有何有,謂無復存,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者是也」。

而現代的中醫的主流,主要是傳承了心有「血脈之心」與「神明之心」這一說法。

2 既然中醫之心有「血脈之心」與「神明之心」之分,中醫之心包,究竟是指「血脈之心」的心包,還是「神明之心」的心包?抑或兩者兼而有之?

2.1 關於「血脈之心」的心包,僅有形態學上的描述,但無臨床運用的記載

2.1.1現代解剖學的心包

現代解剖學認為,心包是心臟外面的薄膜,可分為漿膜心包和纖維心包。漿膜心包可分為臟層和壁層,兩層互相移形,之間形成的腔稱為心包腔,內含有少量漿液,起潤滑作用,可減少心在搏動時的摩擦。因此心包正常時能防止心的過度擴大,對心具有保護作用。

2.1.2有關「血脈之心」的心包的論述,僅為解剖學的內容,但沒有任何臨床運用及病理描述

楊上善

[9]

在《黃帝內經太素·卷八·經脈之一》曰:「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這其實就是「血脈之心」心包的最明確的解剖學描述。但有關「血脈之心」的心包的臨床運用及病理描述卻無人提及。

2.2 而關於「神明之心」的心包,有大量的臨床運用及病理描述,溫病的「邪入心包」當為「神明之心」的心包

清代醫家葉天士首先指出,熱病中神昏譫語一症主要原因是「邪入心包」,並提出了溫病傳變中「逆傳心包」的理論,對溫病臨床診治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縱觀以葉天士為代表的溫病學家對心包病症的論述,發現其均與「神明之心」的心包相關,患者出現的主要癥狀均為不同程度的神誌異常。

2.2.1溫病學家對心包的認識均為「神明之心」的心包

自葉天士提出「逆傳心包」理論後,揭示了神昏譫語的病位主要在心包。吳鞠通在葉天士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闡釋了溫病過程中出現神志改變的各種病證及原因。這在《溫熱論》、《溫病條辨》及《吳鞠通醫案》及更早的古籍里均有記載。

葉天士在《溫熱論》開篇指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此十二字被後世稱為「溫病十二字提綱」。葉天士

[10]

在《臨證指南醫案》溫熱篇王案曰:「吸入溫邪,鼻通肺絡,逆傳心包絡中,震動君主,神明欲迷。」吳鞠通

[11]

在《溫病條辨》上焦篇提到:「心瘧者,心不受邪,受邪則死。瘧邪始受在肺,逆傳心包絡,其受之淺者,出現煩渴;其受之重者,邪閉心包之竅,多昏狂譫語之症,有內閉外脫之危」。以葉天士為首的溫病學家提出的「逆傳心包」和「邪入心包」最後都是病邪侵犯「心包」,無論是順傳還是逆傳,最後都可致神昏的癥狀,這些病邪侵犯心包引起的神志改變在溫病學家的著作中有諸多記載。從古籍文獻可見,溫邪侵犯「心包」,可出現煩熱、神昏譫語、痙厥等神志癥狀的改變,這裡病邪所犯的心包,即為「神明之心」的心包。

2.2.2對「邪入心包」的臨床癥狀的分析結果表明

邪犯心包出現的神昏譫語、神志昏蒙、昏憒不語、痙厥、發熱等癥狀與現代傳染病學中昏迷、譫妄、驚厥、發熱等較常見的癥狀組合對應,從臨床表現看兩者是一致的

[12]

,而發熱、昏迷、譫妄、驚厥綜合症,在現代感染病學中最主要的原因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因此,從溫病「病邪侵犯心包」的病因病機及臨床癥狀的分析,可以認為病邪侵犯心包是由於細菌、病毒和真菌等致病因素侵及腦的被膜、甚至侵及腦實質,而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包括病毒性腦炎、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及真菌性腦膜炎等)續而出現抽搐及昏迷等意識障礙的表現。

2.3 中醫之心包,究竟是指「血脈之心」的心包,還是「神明之心」的心包?

綜上所述,中醫有關心包的臨床運用及病理描述,均為「神明之心」的心包。「血脈之心」的心包,在臨床實踐上無任何運用的記載。我們可以這樣推測,「血脈之心」的心包,在中醫上可能無任何臨床價值。

3 「神明之心」的心包可能是血腦屏障

3.1 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BBB由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基底膜以及膠質細胞終足構成,血管基底膜與間質內的細胞外基質是維持BBB完整的重要結構基礎。在生理狀態下,BBB嚴格控制水溶性物質如小分子的電解質進入腦組織,僅有脂溶性的物質才能通過BBB彌散入腦組織。BBB能夠控制血循環中的某些物質向中樞神經組織轉運,從而保證中樞神經組織內環境的穩定

[13]

3.2 血腦屏障與中醫的「心包」功能一致,均對「腦」(「神明之心」)起保護作用

前述「邪入心包」或「逆傳心包」可致神昏譫語、甚至昏迷不醒等神志的改變,在中醫上屬「神明之心」受邪、功能異常的表現,但為何溫病諸家卻將其病位定於「心包」呢,因據中醫理論「心為君主之官,不宜受邪」,如《靈樞·邪客》

[3]

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因此心包代心用事,即代心受邪,對心起到保護作用。此處實指中醫「心包」對「主神明」之腦起保護作用。

BBB是腦的重要保護裝置,實驗和臨床研究發現,BBB的損傷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14]

。研究表明,通過對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患者測定血清和腦脊液的白蛋白(Alb)、IgG、IgA、IgM的含量,實驗表明出現鞘內異常Ig的合成,提示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等疾病對BBB的完整性有明顯的破壞

[15]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時,細菌或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使腦組織和血管壁本身發生炎症反應,毛細血管內皮損傷使其通透性增加,BBB受損開放,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源性腦水腫,繼而導致腦組織損傷及神經元破壞。BBB對維持腦組織內環境穩定起到重要作用,從功能上看,其對腦組織的保護作用與中醫「心包」對「主神明」之腦的保護作用是一致的。

3.3 治療「邪入心包」的中成藥和單味中藥的藥理機制與血腦屏障的關係

3.3.1治療「邪入心包」的常用中成藥均以開竅醒神法為法;所謂「開竊」,即開血腦屏障之「竅」,所謂「醒神」即醒腦之「神」。

溫病學家對「邪入心包」而致神昏之證的治療常用開竅法,包括芳香開竅和清心開竅。

芳香開竅代表方劑,即「涼開三寶」(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以及在此基礎上研製出的其它劑型,如在安宮牛黃丸的基礎上研製的「清開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等,這些藥物對神誌異常的邪入心包之證的治療均有良好療效。而藥理實驗表明

[6-14]

,以上諸葯的藥理成分對BBB(「神明之心」的心包)都具有特殊的作用。

3.3.2治療「邪入心包」的常用中成藥的藥理機制與血腦屏障的關係

治療「邪入心包」的常用中成藥,都是通過對BBB(即「神明之心」的心包)的作用,來達到對腦(即「神明之心」)的治療作用。研究表明

[16]

,安宮牛黃丸對實驗性腦水腫動物腦組織形態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

[17]

可能是通過保護BBB,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提高腦組織對細菌毒素及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從而起到保護腦組織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

[18]

,醒腦靜注射液能夠透過BBB,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有效降低BBB通透性,起到調節中樞神經、保護大腦、減輕腦水腫和改善微循環等作用。

3.3.3治療「邪入心包」的常用單味中藥的藥理機制與血腦屏障的關係

對開竅藥單味中藥的研究較多的是麝香和冰片,這兩種中藥也都是通過對BBB(即「神明之心」的心包)的作用,來達到對腦(即「神明之心」)的治療作用的。

對涼開三寶中的單味葯中冰片的多項實驗表明

[19-21]

,冰片能顯著增加BBB的通透性,有效的促進藥物透過BBB。體外BBB模型研究顯示

[19]

,冰片能明顯使BBB細胞間緊密連接鬆散,使物質經細胞間通道轉運速,冰片能明顯使BBB細胞吞飲小泡數量增多、體增大,從而使經細胞吞飲的物質轉運加速。對家兔靜脈滴注丙戊酸鈉達穩態之後,予冰片灌胃給葯,結果顯示冰片可提高BBB對丙戊酸鈉的通透性

[20]

。冰片不僅能提高BBB的通透性,同時也能降低病理性開放的BBB通透性,減少BBB損傷,儘可能維持、穩定、修復損傷的BBB,保持內環境的穩定,進而減少腦組織的損傷

[21]

。可見冰片對BBB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

對麝香的實驗表明

[22]

,麝香酮可通過正常大鼠的BBB分布於腦組織內,且很快達到高峰,而代謝較其他臟器緩慢。此外,麝香酮能夠減輕腦缺血、缺氧造成的BBB通透性改變,減少蛋白漏出,從根本上降低腦細胞的水腫程度,遏止腦缺血病程發展,從而發揮對腦缺血保護作用

[23]

。麝香配伍冰片可有效降低腦缺血再灌注後腦含水量及BBB的通透性,對BBB結構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4]

3.3.4開竅醒神葯的葯代動力學特點與血腦屏障

研究表明

[25]

,開竅葯葯代動力學特點是:吸收快、分布快而廣泛、消除迅速,在腦內有較高濃度的分布且停留時間長,該類葯的有效成分主要為脂溶性強、分子量極小的揮發性成分,易透過BBB進入腦組織,並具有雙向調節BBB通透性的作用;其除了本身能進入腦組織發揮作用之外,還可促進其他藥物透過BBB,更快更好地發揮藥效。

開竅醒神葯的所謂「開竊」,即通過雙向調節BBB通透性的作用,來達到開之「神明之心」的心包之「竅」;所謂「醒神」即BBB通透性提高後,開竅醒神葯本身和其他對腦的疾病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得以透過BBB,對腦組織的炎症損傷起到治療作用,從而達到醒腦(「神明之心」)之「神」的功用。

4 總結

中醫之心有「血脈之心」與「神明之心」之分。古人認為心包代心受邪,對心起到保護作用。「血脈之心」的心包,在古醫籍中僅有形態學上的描述,臨床運用及病理描述卻無人提及。在對有關心包病理和臨床上的認識,均來自於清代溫病學家對心包的闡述,其實質均為「神明之心」的心包。「神明之心」的心包的解剖學實質可能是血腦屏障,而非現代解剖學的心包。釐清這些概念,對「邪入心包」的臨床實踐和理論探討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鄭敏麟.糾正千古謬誤:中醫「脾」在解剖學上對應的臟器非脾非胰而是肝[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2):72-75.

[2] 鄭敏麟,阮詩瑋.中醫藏象實質細胞生物學假說之二——「腎」與染色質[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3,9(11):60-63.

[3] 張志聰.黃帝內經靈樞集注[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305-616.

[4] 秦越人.難經集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45-62.

[5] 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210-863.

[6] 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260.

[7] 汪昂.本草備要[M].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83.

[8] 李梃.醫學入門[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57-69.

[9] 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5:95-120.

[10]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300-421.

[11] 吳鞠通.溫病條辨集注與新論[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111-183.

[12] 李成福,李同憲,李月彩.中醫外感熱病學中的神誌異常與現代感染病學中意識障礙的融合[J].陝西中醫,2002,23(6):524-527.

[13] Lindquist L,Linne T,Hansson LO,et
al.Valu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nalysi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eningitis: a study in 71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1988,7:374-380.

[14] Yushchenko M,Weber F,Mader M,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 inhuma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elevated levels are primarily related to CSF cell count.[J] Neroimmunol, 2000
Oct2,110(1-2):244-251.

[15] 朱偉,趙合慶,程慶璋,等.血腦屏障完整性及鞘內免疫球蛋白合成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意義[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0,17(4):220-224.

[16] 鄧文龍.中醫方劑的藥理與臨床[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第1版:3.

[17] 黃玉芳.安宮牛黃九對腦水腫家免腦內酶的影響[J].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1,7(2):94-96.

[18] 徐元虎.醒腦靜注射液的藥理藥效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現狀[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0,19(4):507-509.

[19] 陳艷明,王寧生.冰片對血腦屏障體外模型細胞間緊密連接和細胞吞飲囊泡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4,24(7):632-634.

[20] 陳瑞玲,趙志剛,張星虎,等.冰片對丙戊酸鈉透過血腦屏障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4(2):151-153.

[21] 趙保勝,徐勤,宓穗卿.冰片促血腦屏障開放與病理性開放的比較[J].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2002,13(5):287-288.

[22] 陳文塏,黃玉芳,王海東.麝香「歸經入腦」的實驗研究[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7,(4):288-291.

[23] 呂麗莉,張作平,黃偉等.麝香酮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模型的保護作用及對BBB轉運功能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9,25(2):31-35.

[24] 劉亞敏,夏鑫華,趙光鋒,等.麝香配伍冰片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含水量及血腦屏障通透性的影響[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4(6):498-501.

[25] 方永奇,李翎.醒腦開竅中藥治療腦病的共性作用概況[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5(5):470-473.

Δ基金項目:福建省衛生廳中醫處項目 (No:wzy0902)


1作者簡介:林海鳴(1975—),男,講師,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

2

通訊作者:鄭敏麟(1971—),男,副教授,福建省福州市閩侯上街華佗路1號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350122;E-mail: 809220140@qq.com


中醫的肝是腎上腺

請看:

劉琰, 嚴燦, 吳麗麗. (2009). 「肝腎同源」與情志調控機制的理論探討.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 43-45.

柯文波, 鄭啟昌. (2006). 應激狀態對肝臟代謝的影響. 實用肝臟病雜誌, 9(2), 107-110.

金光亮, 南睿, 郭霞珍. (2003). 慢性應激肝鬱證大鼠模型的建立.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6(2), 18-21.

李艷彥, 謝鳴, 陳禹, 王洪海. (2006). 肝鬱脾虛證模型大鼠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的變化.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6(4), 10-12.

丁傑, 陳家旭, 梁媛, 饒紅梅, 岳廣欣, 張巧麗等. (2009). 逍遙散對肝鬱脾虛證模型大鼠外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酮的調節作用. 中華中醫藥雜誌(11), 1436-1439.

徐文聃, 王欣, 王琛, 楊元宵, 李守業, 李昌煜. (2014). 從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探討附子肉桂在腎氣丸中補腎陽的作用.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7), 831-836.

以上文獻中頻繁出現應激、肝、逍遙散、腎上腺皮質

我們知道,腎上腺分泌的激素有: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性激素。

慢性應激(stress),對中醫來說是肝系列的問題;更嚴重的,就變成中醫的腎問題。肝腎本來就是同源,但是中醫人為的用了兩個名字,以至於不得不使用「肝腎同源」、「子母關係」等各種複雜的理論來解釋。中醫根據癥候,把慢性的稱為肝鬱,把急性的稱為腎虛

這是我的看法。


上學期學中醫這門課,就記得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六腑是小腸大腸胃膽膀胱和三焦?好像還有一個奇恆之腑是骨髓腦膽女子胞和一個什麼給忘了。。感覺中醫特別神奇!


推薦閱讀:

左眼的右視野和右眼的左視野有多少重疊的部分?視野是橢圓還是矩形?
長時間挺直腰板坐著對健康有什麼影響?為什麼走路的時候挺直腰板就沒事?
為什麼女生的肘關節容易超伸,有什麼改善的方法沒?
在沒有解剖學的情況下,針灸學是如何定位的呢?
醫學生第一次上人體解剖課的感受是怎樣的?

TAG:中醫 | 中西醫結合 | 解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