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奧匈帝國歷史上煊赫,而如今存在感極低?

前些天作死統計了一下手裡所有歷史教材及歷史教輔,目前只找到三處提到奧匈帝國(課本上兩處分別是八國聯軍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習題上是八國聯軍)
和同學侃歷史聊到奧匈帝國,居然有人問我那是不是在大洋洲(本人在文科班)
和歷史同好交流,幾乎沒人注意過奧匈帝國
單純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在《維特根斯坦的維也納》這本書里,作者阿蘭-雅尼克也提到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當他動筆寫這本書的時候,奧匈帝國滅亡還不到100年,為什麼在它曾經的領土上除了幾座孤零零的帝國時期的建築之外,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德語民族的影響和痕迹幾乎蕩然無存,這個帝國彷彿在滅亡的同時被連根剷除了。但原因何在呢?

其實即使到今天奧匈帝國滅亡依然不到一百年,1917年的今天奧匈帝國依然是一個國家雖然已經四面楚歌。我認為奧匈帝國的滅亡和它在滅亡之後迅速的被抹殺的原因其實並不是一個。

奧匈帝國的問題在於它是哈布斯堡君主國對匈牙利妥協的產物,奧匈妥協可以看作是哈布斯堡大君主國塑造一個統一的國家認同感的失敗。奧匈協約以前的哈布斯堡君主國試圖以德意志人的先進的文化來推進帝國的日耳曼化,這種推動實際上是有效果的,至少在經濟發達的地方比如波西米亞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布拉格如果你用捷克語向一個體面人問路是會讓後者不舒服的,布拉格人驕傲的提醒大家,布拉格成為主教管區的時間比維也納還要早。而在匈牙利、波蘭的貴族階級中間,這種德意志化也是有效果的,奧地利帝國宮廷里波西米亞貴族集團和波蘭貴族集團都是強有力的壓力集團,哈布斯堡通過對這些人的籠絡,以及奧地利客觀上在波蘭問題上的善意贏得了波蘭貴族的支持,但是這種德意志化的難度以及君主政體的不公平本身,決定了帝國的德意志化的緩慢,以及這種緩慢的同化中的帝國難以有效的應對19世紀的民族主義熱潮。

1867年以前的奧地利帝國其各部分的同化水平各不相同,各部分對哈布斯堡君主國的態度也各不相同,1848年革命里匈牙利貴族起來反抗帝國,波西米亞人卻鎮壓了布拉格的起義,克羅埃西亞人則因其一貫的反匈牙利態度而站在君主一邊。但是1860年代連續的兩次戰敗嚴重的刺激了帝國,於是弗朗茨約瑟夫皇帝最終向馬扎兒民族主義者妥協,《奧匈協約》意味著哈布斯堡王朝的同化政策和分而治之的政策的破產,現在統一的帝國民族理想已經被拋棄,帝國承認了帝國之內的各個民族的不可同化,同時也認為這些民族之不可靠,從而決心仰仗其中比較強大的兩個民族。日耳曼人和馬扎爾人。

這是一個倒退,更糟糕的是一個錯誤。日耳曼人和馬扎爾人實際上都是不可靠的,德意志帝國的建立讓奧匈帝國之內的德意志人陷入迷茫,「我生而為德意志人,如今卻不復為德意志人」這句帝國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的口號生動的概括了這種迷茫,所以帝國的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的極端理想其實是讓德意志帝國來統治奧地利,舍內雷爾和希特勒都是這種民族主義者的代表。而馬扎爾人則一貫對哈布斯堡王朝三心二意,他們並不把奧匈妥協視為共同國家的起點,相反他們把協約作為擺脫共同國家的起點。

更糟糕的是協約把原本不同程度的德意志化的斯拉夫民族不加選擇不加區別的拋棄給馬扎爾人,最感到被背叛的是克羅埃西亞人,協約把他們拋棄給傳統的仇敵。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帝國的滅亡實際上是哈布斯堡塑造統一國家和國家認同失敗的結果。哈布斯堡王朝試圖培養國家民族,試圖用詩歌、音樂、藝術來證明德意志人的優越性,同時讓各民族以德意志化的方式文明進步,其結果卻是在維也納的學校里誕生了第一批匈牙利民族詩歌。19世紀的各民族文學、音樂、藝術實際上哈布斯堡培養獎掖的產物。

哈布斯堡王朝塑造了帝國之內的各民族,同時又不能給各民族以公平的對待,它對其中比較有力量的民族的妥協,刺激了其他沒有起來反抗的民族,最終當帝國在世界大戰里搖搖欲墜的時候,所有各民族都拋棄了帝國,帝國從它們的搖籃變成避風港,最終變成即將沉沒的船。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帝國解體之後的各民族國家的去德意志化,比如卡夫卡在捷克的地位就很尷尬,卡夫卡是一個說德語的猶太人,他在捷克國家裡是缺乏認同感的,他的作品也是用德語寫的,新的捷克國家的人對這種語言並不熟悉。熟悉這種語言的奧地利共和國人卻並不想要回到曾經的哈布斯堡君主國。

從這一點上說奧匈帝國領土的去德意志化跟奧匈帝國的失敗是有關係的,但並不絕對。畢竟1918年卡爾皇帝退位的時候在奧匈帝國的廣闊領土上,還生活著大批德意志人和德意志化的其他民族的人。為什麼帝國在滅亡以後短短的幾十年間就被徹底抹殺了呢?

卡爾皇帝表示這真的不能怪朕,朕沒讓阿道夫希特勒去慕尼黑。是的中歐各國巴爾幹各國的去日耳曼化最決定性的一步不是他們自身政治和文化發展的結果,相反是世界大戰的結果,希特勒導出煽動德意志民族主義,並且到處利用其他國家的日耳曼少數民族,最終結果就是中歐、東歐、巴爾幹各國在世界大戰德國戰敗以後瘋狂的去日耳曼化。日耳曼少數民族遭到驅逐、迫害甚至屠殺,這一點比奧匈帝國自身的問題更有決定性。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參考相關問題的回答。

今天之所以奧匈帝國在滅亡不到一百年的情況下,已經顯得毫無影響,被徹底連根拔起,其原因有內部和外部的兩部分,內部的原因決定了帝國自身日耳曼化的失敗,而外部的德國的法西斯運動的影響,決定了它舊日領土的去日耳曼化。決定了為什麼它的印記幾乎被徹底消滅。


多虧希特勒。

首先我們知道奧匈帝國是一個超越民族意義的一個藝術國家。

一.我反駁那些說因為奧匈帝國的實力有限而對各地產生的影響不夠大。

即便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還在殖民地,究其原因,大抵上是帝國穩定的海岸僅限於達爾馬提亞(威尼西亞易手),港口也只是蒂里雅斯特。帝國是農業國也是原因。但是,沒有海外殖民地(不包括租界)的一個陸權稍弱的國家是不至於留不下印象的。

首先,1913年奧匈工業產值佔世界4.4%,另七大列強世界佔比分別為美35.8%、德15.7%、英13.6%、法6.1%、俄8.2%、意2.4%、日2.0%,奧匈帝國位居世界第六。從1870年到1913年,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這個速度也是很高的。而且帝國的機械製造以及鋼鐵工業僅次於美英德三國為第四。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千米。這體現了奧匈帝國並非某些人所說的一個農業國。

二.解體顯然也不會導致各民族國家對帝國的認同喪失


弗朗茨皇帝算不上聰明但足夠勤奮。他的失誤在某種意義上促使了帝國解體,但是帝國的解體本身不是必然的事件奧雷爾 波波維奇在1906年對斐迪南提出的Ereinigte Staaten von Gross-?sterreich是有實現可能性的。其次解體之後,卡爾皇帝甚至希望在匈牙利複位可見,各國尚存德意志民族和帝國記憶。

而且,各國在解體後的德意志人口也都不少,為什麼現在一方面德意志族減少,另一方面對奧匈認同感下降。

In Romania, census of 1930 recorded 745,421 Germans; Hungarian Census of 1933 recorded 477,153; and Yugoslavian Census of 1921, 513,472.(在羅馬尼亞,30年的人口普查統計得到745421名德意志人,在匈牙利的33年人口普查中統計得到477153名德意志人,而在南斯拉夫的1921年的人口普查中統計得到513472名德意志人。)

三.真正導致帝國印象喪失的是普通的日耳曼大眾

奧匈帝國作為古典帝國向來沒有鼓吹過泛日耳曼主義的東西(官方層面),德二作為一個古典帝國也是。相反,天主教的奧匈帝國在柏林會議後被認為是奧斯曼帝國境內基督徒的解放者。但是無論是帝國境內的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也好還是希特勒在征服巴爾幹的過程中,大肆得使用當地的德意志族勢力(德意志人在那個時候也是智障,彈劾了施特雷澤曼)也好。德意志人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之後,下等人始終希望建立的是一個民族國家而上等人始終建立的是一個封建國家。

在1945年戰爭結束後的反攻倒算和蘇聯勢力滲透的去德意志化和發明民族過程中,這種認同和記憶才被徹底消滅。但是在蘇聯解體後,這些巴爾幹國家有一些仍然會公開紀念帝國一些偉大的皇帝。

至於,奧匈帝國在中國的教科書上的存在感低,顯然和帝國本身分裂出來的民族國家們不去提及這個歷史繼承有關,尤其是巴爾幹諸國在社會主義統治時期。另一方面,奧匈帝國除了參加八國聯軍侵華,租借了天津的一塊,以及斐迪南遇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外,跟中國的近代歷史的關係確實是微乎其微的。

這種存在感低也就是自然了


根據1910年帝國最後一次人口普查(你沒看錯,就是1910),奧匈帝國講德語的日耳曼人大概1200萬左右,1000萬匈牙利人,600萬捷克人,500萬波蘭人,剩下就是其他東歐各個民族了。

帝國對匈牙利的妥協是最大的失敗,造成了波西米亞徹底的離心離德。捷克的工業化比匈牙利搞得好得多。拿破崙戰爭時期,士兵主體主要是日耳曼人,大概75%。完全應該發展出一個以日耳曼人軍隊為主體的日耳曼主體民族第一的軍國主義,其他都是二等公民。帝國一直盯著巴爾幹是最大的悲劇, 好歹非洲應該搶塊地的。

你覺得奧匈存在感低是因為它當年實在沒怎麼欺負過中國啊. 因為丫對殖民地沒興趣,眼睛就想著從土耳其手裡搶巴爾幹,還要跟沙俄對抗。


原因么

1、一戰以後分成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個國家,還有大塊地盤併入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和義大利。這塊地盤上再也沒有一個有影響力的強國了。

2、歐美列強當中唯一一個沒有海外殖民地的國家,意呆利雖然弱,但是好歹還有利比亞、厄利垂亞、南部索馬利亞三塊殖民地。所謂國際影響,在當時就是殖民地和勢力範圍。

3、奧匈帝國的民族政策,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捷克人都不滿意。沒有人會對這個逝去的帝國有懷念之情,沒有人想去繼承衣缽,借屍還魂。


煊赫個鬼,奧匈看似龐大,卻未曾煊赫過。


先被法蘭西一頓胖揍丟掉了北義大利的大片領土,撒丁尼亞藉此統一義大利。

又被普魯士一頓胖揍,失去了對德意志諸邦國的掌控,還被排除在大德意志聯邦之外。

再後來一戰爆發,又被一頓胖揍散架。

沒錯,其實奧匈和棒子很像從沒打過勝仗。(攤手)


因為奧匈成立本身就是無奈妥協的產物。


那麼我們來看看奧匈是怎麼出現的吧

起因,哈布斯堡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崙揍掉了神羅皇帝的桂冠。

失去了對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德意志邦國的掌控

於是拿破崙加冕稱帝,而哈布斯堡只得稱為奧地利帝國

由於失去了對德意志諸邦的掌控,奧地利帝國境內,主體民族數量被衰弱了

且東南部民族成分十分複雜。

(神羅雖然鬆散,但皇帝能集各邦之力對外戰爭,同時也鎮壓叛亂。)

所以,以前是整個神羅的德意志人鎮著少數民族,德意志人或者說是日耳曼人數量站絕對優勢,東南部少數民族翻不起多大浪花來。


那麼帝國被拿破崙搶走,哈布斯堡變成奧利地帝國之後呢?

之後實際形成了東南地區的日耳曼人統治著少數民族的現狀。

因此國內日耳曼民族力量的絕對優勢被大幅削弱了。

而單憑他們顯然無法鎮住少數民族的獨立運動。

日耳曼人與匈牙利人數量大概變成了1:1左右,同時還存在大量其他少數民族

所以理所應當,德意志人的統治風雨飄搖

少數民族匈牙利人,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等一大堆開始鬧事

匈牙利地區獨立呼聲日漸高漲

經過了血腥的內戰奧地利與匈牙利達成了妥協,史稱奧匈妥協


帝國承認了匈牙利的王冠,而匈牙利人同意王冠由哈布斯堡來戴。

(這其實就等同於承認匈牙利王國的法理了)


於是哈布斯堡家族戴上奧利力和匈牙利雙重王冠

成立了奧匈帝國


這樣一個短暫的奧匈帝國,連國內民族都沒消化,法里都沒洗成核心領土

散架之後的命運可想而知,

一戰後,奧地利和匈牙利雙王冠分立,其他地區獨立建國,

所以就算思念,人們也只會思念哈布斯堡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誰會思念短暫的奧匈呢?


哈布斯堡統治下的帝制
奧匈妥協形成的二元政體
少數民族占人口大多數
然而只有匈牙利人算是有權利
要多不穩有多不穩
本身就是奧地利在德意志統一戰爭被普魯士吊打後的產品。日耳曼化也不怎麼地,德意志人還是覺得德二更日耳曼,斯拉夫系少民更是,本來就是沒地位的家奴,跟你有認同感就有鬼了。沙俄和塞爾維亞一大一小斯拉夫一揮手,奧匈的子民就得有一大片叛變。

而且喵的沒海外殖民地。。。。轉移矛盾都沒地方。海軍倒是有點實力怎奈沒發揮出來。

號稱「最優秀的國家」,工業實力還可以,結果一打仗就完,因為肯給帝國賣命的就那麼點人,剩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斯拉夫波斯尼亞人就呵呵了,捷克還出了個好兵帥克(笑)

布娃娃帝國主義,只能看不能打。
散了就徹底翻車,因為車上特喵的一大半人都想趕緊下車。。。再見了您吶!


奧地利或者哈布斯堡家族歷史上的確名聲顯赫,但奧匈帝國並不顯赫。奧地利曾經作為基督教世界的鐵拳在維也納戰役,岑塔戰役等一系列會戰中把300年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土耳其穆斯林打的割地賠款,頭破血流,鬼哭狼嚎,搶回了原屬於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東正教)在巴爾幹的大片領土。代表人物就是來自薩伏伊的歐根親王,今天在維也納的美景宮依舊能看到他不朽的身軀。 但是從瑪利亞特雷西亞開始奧地利已經在走下坡路,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中,總是略輸給腓特烈大帝一籌且耗盡了國力。到了瑪利亞特雷西亞的玄孫弗朗茨約瑟夫時期又在歐洲史上最大規模的陸戰柯尼西格雷澤會戰中不敵蒸蒸日上的普魯士,不但徹底喪失了領導德意志完成民族統一的機會,更是幾乎被逐出歐洲的政治舞台,變成了普魯士德意志的附庸。當時奧地利維持自己的多民族帝國已經力不從心,不得已和匈牙利合併。

不論在大航海,販賣奴隸,拓展海外貿易,全球爭霸的年代,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奧地利由於受到亞得里亞海地理位置的局限和天主教教權與哈布斯堡皇權的羈絆,都錯過了這兩個別的國家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走進維也納的國家藝術歷史博物館,維也納戰爭博物館,坐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耳畔響起雄壯的拉德斯基元帥進行曲,仍能深深感受到這個昔日大帝國在文化藝術與軍事上建立的不朽功勛。

推薦閱讀:

席勒寫的三十年戰爭

亨利瓦洛通寫的瑪利亞特蕾西亞傳記

何蓉寫的奧匈帝國


奧匈是個不合時宜的產物,奧匈的歷史是憋屈的悲劇,它的政治影響力在一戰後被民族自決原則徹底摧毀,所以不會有多少人感興趣

那一年,奧匈帝國斐迪南王儲曾經試圖搗鼓出一個「多瑙河合眾國」,以徹底解決奧匈的民族問題

在P社的維多利亞2裡面,就是那個不SL幾乎不可能搞出來的多瑙聯邦,而1836年的開局中,奧地利是列強中最棘手的國家

而且,和遊戲不同,歷史沒有SL,半推半就地,奧匈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自己也被第一次世界大戰葬送,支離破碎,這個國家的命運一直在下臭棋和悔恨中度過

溯其根源,「奧匈」本來就是一個恥辱的名字,在普奧戰爭後,哈布斯堡家族的德意志霸權被奪走,得益於俾斯麥的剋制才沒有被進一步打翻。帝國原本主體民族,數量卻不佔優勢的南德意志人,他們在德意志的影響力是自身的地位保證。現在呢?被逐出了德意志聯邦後,奧地利不再被看做是一個德意志國家,匈牙利人趁勢逼宮,獲得了和主體民族一樣的地位,奧匈變成了一個兩大主體民族無休止扯皮的鬧劇,這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奇蹟和怪胎。

如果僅僅有兩個民族還好,但是奧匈一份帝國文書都要用七種語言書寫,捷克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伐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哈布斯堡家族統治著這麼多實力接近的民族,在封建時代這都不是事兒,但是到了民族主義的時代,每個民族都夢想著自己的獨立與支配地位,怎麼能指望他們統一在一面旗幟下?同樣是多民族國家,奧斯曼帝國為了保證少數民族不作反,屠殺了數百萬亞美尼亞人,至今仍罵聲不絕,哈布斯堡家族敢這麼做嗎?

由於,奧匈帝國在各民族的扯皮下,迎來了自己的末日,各民族把它分屍後,都為自己迎來了獨立而歡欣鼓舞,揚眉吐氣,誰會這麼傻去懷念它,了解它?


因為它是個笑話帝國。
奧匈帝國的出現源自奧地利帝國的衰落,它的建立本身就意味著這個傳統強國面臨的窘境。奧地利帝國先是被拿破崙輪了一次,又在1848大革命中遭受打擊,在之後又丟了在義大利的地盤,隨後被普魯士搞了發大的,徹底丟了德意志諸邦。國力衰退讓帝國境內的其他民族獨立勢力開始抬頭,為了安撫匈牙利人,一元制的中央集權的奧地利帝國被迫改組為二元的奧匈帝國。這一改變意味著奧匈帝國從此有了三個政府:奧地利政府、匈牙利政府、皇室中央政府。任何大事都得由幾個政府一起商討,幾個貴族議會共同通過,內部扯皮非常嚴重。這也讓奧匈帝國從建立之初就成為了一個跛子帝國。
奧匈的軍事指揮系統也是災難性的,來自不同民族的不同指揮系統下的不同軍團很難形成有效的規模戰鬥力,前線打個仗都得幾十個翻譯上陣傳達幾個指揮系統的不同命令,戰鬥力簡直感人。
另外則是糟糕的工業系統。奧匈佔據的多瑙河地區是歐洲相當重要的產糧區,介於歐陸糧價長期高懸,奧匈帝國發展工業的動力一直不足,只擁有少量工業區,工業產品缺乏競爭力,軍工發展也非常落後(一戰中甚至出現了無畏艦被義大利蛙人擊沉的大笑話)
總體來說,奧匈建立在衰落中,錯過了工業革命,甚至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世界風雲中也幾乎沒能展現足夠的影響力,除了引發一戰外並未能如英法德美日等國般攪動世界數十年局勢,其存在期間值得誇耀的少數功績也被此前的奧地利帝國的輝煌所掩蓋,因而它的存在感才會這麼低。。。


走在維也納和布拉格(布達佩斯還沒去過),就會覺得這個帝國的存在感很強!


說在大洋洲的同學指的不是奧匈,是澳宋吧...


你在文科班,說明多半還是高中生。據我了解中國大部分地方的歷史課程里,歐洲中世紀到拿破崙戰爭這段是主要講文藝復興和殖民史的,這段時間奧地利雖然很重要,但是主要是在歐陸的發展。再之後奧地利衰落才誕生出奧匈帝國這麼個產物。實力的衰弱導致奧匈在清末的中國並沒太大影響力,若不是八國聯軍有出場,薩拉熱窩打死王儲,它的存在感會更低。同樣的例子是奧斯曼,作為曾經的歐洲人的夢魘,歷史課本里最多會在提一戰的陣營分劃時提上一嘴。
當然鍋不能甩給教材編寫者,畢竟人家寫的不是世界通史。作為教授中國人的歷史書,他當然優先講授和中國歷史關係比較密切的部分。奧匈帝國雖然影響不小,歐洲的歷史課本里肯定少不了,但是與中國的交集卻不大。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可能是你的同學雖然是文科班的,但並不是歷史愛好者,他們沒有興趣去了解那些。而對於歷史愛好者,也是各有所好的,不一定人家就對19~20世紀的歐洲感興趣。


歪個樓哈,講道理,在下愛玩兒EU,還是比較習慣用奧地利的,本身實力不錯,而且又是神羅大國,皇帝經常在我家,除非擴張得太利害了,咳咳,我不是軍國主義者哈(才怪)!
遊戲裡面那啥,奧地利的崛起,必須拿下匈牙利,才有廣闊的戰略縱深,才有資本去用武力統一神羅,當然了,歷史上拿破崙大帝把神羅給拆了,沒毛病吧?
奧匈吧,也許就是生於不義,外加上哈布斯堡們的不作為以及內訌,錯過咯工業革命的黃金髮展時期,最後嘛,就這個樣子了嘛!
其實樓上那個日耳曼人內外聯繫的分析,觀點不錯,在下很是欽佩和贊同的,老哥穩!!!


首先奧匈帝國這個二元制君主國是奧地利和匈牙利的二元,那麼義大利人,波西米亞人等等民族都沒有算在內的,而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其實在奧匈帝國里佔有的比重很小,就像莫卧爾王朝統治下的印度一樣。
其次,19世紀是民族國家的世紀,而奧地利民族是從二戰後才形成的,二戰中毫不猶豫的併入德國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德意志人。這樣一個沒有獨立民族意識的民族統治的是許多有民族意識的民族,而且這些民族的獨立傾向在逐步加強,在奧地利帝國時期,統治者壓制不住這些獨立民族的獨立傾向,而不得不選擇進行二元統治。而且有證據表明弗蘭茨皇帝是想加入波西米亞國王頭銜,實行三元制統治。正是由於治下的民族太過強大,且自製性高,所以奧匈帝國的政策現在看來大多包含地方性元素,而且帝國中央通過一個方案,在各地區實行的時候,如果地區議會拒絕,這個方案在本地區是無法實行的,匈牙利議會極為具有典型性。
最後,奧匈帝國的存在是歐洲舊秩序的必要條件,而舊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霸權的擁有者,英法兩國甚至俄國是無論如何也會讓奧匈帝國存在下去的,拿破崙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哈布斯堡不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室,但仍然是奧地利帝國的統治者,但當奧匈帝國不再是舊秩序的維持者和象徵的時候,即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聯合的時候,便被舊秩序的統治者拋棄,肢解。民族國家在它的屍體上產生,自然讓舊的帝國顯得沒有存在感,如同神聖羅馬帝國一樣。


缺乏精神遺產繼承者
二戰後的奧地利持和平中立政策,自己就低調到不行,也就被人漸漸忘記了


推薦閱讀:

如果奧匈帝國依然存在,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斯拉夫民族的名字里有很多「維奇」、「斯基」、「娃」、「科」和「夫」?是翻譯問題還是多族同祖問題?
俄羅斯的簡史是怎樣的?
溫泉關戰役是真實的嗎?
如何評價俄羅斯帝國對亞洲的領土擴張?為什麼最後佔領北亞的是俄羅斯?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