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吉祥寺商業街有沒有一個僅出售羊羹的小竹點心店?

摘:日本就這麼一家只有一坪(約3.3平方米)的點心店,年銷售額居然高達3億日元(約2387萬元人民幣)。

這家名叫小竹的點心店位於東京吉祥寺商業街,只出售羊羹和最中兩種點心。

小店的羊羹每天限量150個,每人限購5個,為了買到這種夢幻羊羹,許多人早上四五點就來排隊,要是趕上節假日,甚至有人半夜1點就來排隊,這種排隊的情況居然持續了40多年。

小店的羊羹每天限量150個,每人限購5個,為了買到這種夢幻羊羹,許多人早上四五點就來排隊,要是趕上節假日,甚至有人半夜1點就來排隊,這種排隊的情況居然持續了40多年。

羊羹隨禪宗傳至日本,由於僧人不吃肉,就用紅豆與麵粉或葛粉混合後蒸制,製作方法很簡單,把紅小豆煮熟、碾碎,再和砂糖和瓊脂混合熬煮,然後冷卻成型即可。

這家店從來沒做過廣告,也沒接受過採訪,店面小而樸素,門前也沒有停車場,但店門前排了四十年的隊,年銷售額3億日元,實在讓人驚嘆。

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店家把製作羊羹這樣的事當作畢生的事業,用心去體會,嚴格要求每一個環節,做到極致,幾近於道。

日本是一個崇尚道的國家,各行各業做到極致都可入道,比如花道,香道,茶道,道就是把事情做到極致的精神。

這家點心店的店主稻垣女士跟隨父親學習羊羹的製作,她有五個兄弟姐妹,別人都受不了她力求完美的父親在製作羊羹中的苛刻。

學習的過程中,不知做了多少羊羹,但每次父親品嘗後都說不行,直接丟進垃圾箱。

然後她再不斷學習和改進,慢慢就能吃出為什麼每一天有細微的差異,有時候是因為火候,有時是因為清洗小豆的方法,這樣經過不斷的學習和嘗試,才最終做出完美的羊羹。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稻垣女士培養三個外甥做羊羹時,年青人經常說,這次和以前的溫度不一樣了。

稻垣女士說,因為四季氣候有微妙的變化,煮紅小豆的溫度就是隨當天氣溫而變化的,味道會因溫度和濕度的微妙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必須用身體感受溫度的細微變化。

這也就不難理解3平米的小店為什麼能年銷售3億日元,為什麼店門口每天四點就有人排隊,持續了40多年。

為什麼限量150個羊羹呢,這也是有原因的,並不是飢餓營銷,而是對品質的追求。

稻垣女士這樣解釋,一鍋3公斤的紅小豆,做50個羊羹,紅小豆超過3公斤,就做不出那麼好的味道了,每天做三鍋要花十個半小時,已經是極限了,所以一天只能賣150個羊羹。

客人們希望能保證口味,因此能理解他們一天限量150個的原因,出於對小竹點心店的喜愛,許多客人自發成立了「小竹會」,相約一起排隊,並提出一些建議。

比如每人每天限購5個的建議就是由顧客們提出的,如果不限制,一個人一下全部買走了,後面的人就買不到了。

請問在東京真的有這個點心店嗎?


查了一下,事情是真的,但是總結是偏的
實際上這個店還有官方網站而且接受網路預定(只有最中)
小ざさ

羊羹的價格是一份580日元,每天150個,全年無休大概三千萬日元的銷售額,只佔全年銷售額的10%。剩下的銷售額都是文中沒有介紹的和果子「最中」的銷售額,羊羹只是最中銷售額的零頭。

最中售價一個60日元左右,但是每天銷量超過一萬個,年末甚至一天可以達到4萬。30名僱員不停工作12小時製作,也需要平均30秒一個的製作效率,不說還需要製作羊羹。那麼如此高效率的原理很簡單了,最中實際上是將紅豆餡加入預製餅皮內的一種簡單的和果子,而餅皮是有專門的工廠集中生產的,和果子店只是買來現成的餅皮然後加入製作好的紅豆餡就行了。

說白了最後創造銷售額奇蹟的根本就不是體現匠人極致的限定羊羹,而是充分運用工業化生產、甚至搭上了網上銷售路子的最中。

至於沒有做過廣告,實際上店主剛剛出了一本「一坪三億的奇蹟」的書,所以才被國內報道的吧……

當然,店的口碑跟40年高品質的積累肯定是分不開的,但不管怎麼說,僅僅是追求品質是不可能獲得商業上的成功的,效率同樣很重要。


23,870,000÷365÷150=435.9817351598
好羨慕有錢吃435一個點心的人。


小ざさ (武蔵野市) の口コミ?寫真?地図

TripAdvisor上照片和價格都有,至於美得不要不要的羊羹,跟這種講流水一天150個的完全是兩碼事,新聞里的羊羹圖隨手搜一下就知道了。其實感覺這裡賣一條700多日元的羊羹還挺大挺實在的,一頓飯吃一條就飽了,放兩張圖感受一下。

=======================================
關於朋友圈那些美得不要不要的圖,隨便搜了兩張,反正跟那種景區走遊客量的比還是貴一些。

=======================================

只能說整個店的營銷做的很不錯,如此流行起來,可以上升為一個新的「油紙包」或是「水知道答案」之類的營銷案例了。


尼妹的,3.3平米站30個人,難道日本人比較短小?


文章以偏概全,誤導的成分太大,稍微動動腦筋就應該算得出來,即不盡其實,又誇張過度,要是店主出書也跟這篇文章的風格一致,那這家店不去也罷,肯定是說的比做得好了。


有些東西只需要常識就能判斷,比如文章說的「 稻垣女士說,因為四季氣候有微妙的變化,煮紅小豆的溫度就是隨當天氣溫而變化的,味道會因溫度和濕度的微妙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必須用身體感受溫度的細微變化。 」,動用溫度計難道不更好嗎?難道不比身體感受溫度變化更準確嗎?

現在流行編造故事來吹捧日本的工匠精神,這又是中國人瞎編出來忽悠中國人的一個案例,這跪舔的勁頭,估計日本的店主自己看了都會不好意思吧?!


推薦閱讀:

一個無肉不歡的人,如何慢慢改為吃素?
用什麼類型的醬油拌飯好吃?
有哪些吃起來讓人感覺到驚艷的零食?
食用醉蝦蟹有什麼潛在風險及注意事項?
油條為什麼是兩條?為什麼一條炸不起來?

TAG:市場營銷 | 商業 | 東京 | 吃貨 | 日本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