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容易出現哪些認知偏差?

這裡的bias指的是心理學層面的知識啦,求大神不要抖機靈。
如果您能用例子解釋的話,真真是極好的~謝謝


2/16 Update

這個問題是去年十一月某天晚上閑著的時候在首頁看到正好心血來潮寫的

剛發出來的時候一下子就沉下去了 但因為本來就是寫著玩所以也沒太在意

沒想到前兩天一下子突然多了好多贊同和感謝 謝謝大家 (評論里好多謝我的 你們謝我啥呀又沒讓你們吃我家米!應該我謝謝你們對我的回答的肯定 么么噠 &<3)

答主是拖延症+懶癌晚期患者 所以一開始幾百贊的時候想著應該是上限了就把答案放著過一段時間大家就忘了我也就不用更新辣!沒想到一下子就過兩千了 感覺不上來說點什麼不太好意思so here I am :)

然後是針對評論區和私信的一些比較普遍的問題:

1. 有沒有推薦的書籍:答主看的書大多不是和心理相關的(心理課本除外) 雜七雜八的書都看 有時候一本書里會提到某種效應 我因為一直對心理感興趣所以都會留心 所以這些都是積累的 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書能推薦給大家 但是認知偏差是屬於社會心理學的範疇 大家去搜索一下這類的書應該能看到很多噢!(ps 答主是弗洛伊德腦殘粉!雖然很多心理學家都在黑他但是我不管 我就是喜歡他!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夢的解析》)

2. 能不能轉載:註明出處和作者都ok 就不用一一問我啦

3. 感情上的問題:答主自己感情都一團糟!所以並不能給大家提供什麼有用的建議 但是最近看到一個新的偏見叫immune neglect 大致上是說人們都會有一種低估自己創傷後恢復能力的傾向 (也就是說就算分手了你也不會有你想像中的難過特別久的 so實在太累了就和ta八八六吧:P) 具體後面有時間我會來更新!

4. 答主今年十八四月十九 所以就不用以「您」稱呼了 怪不好意思的 (知乎的大家都好有禮貌 一個贊)

5. 看到有一個問題 說學心理的知道別人在想什麼是不是會很孤獨啊 or 不找學心理的當女朋友啊 之類的 真的很想替所有學心理的寶寶們喊冤啊!我們倒是想知道你們在想什麼啊!要有這本事我們還讀什麼書啊!(摔!)ps 就算您女朋友不是學心理的她也是知道您在想什麼的(記得那個從衛生間的摺紙發現男朋友出軌的福爾摩斯妹子的故事嗎?)

6. 差不多就是這樣!答主要滾去複習midterm了 因為打遊戲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 再因為刷知乎不好好讀書可能下次就要去回答「沒有大學讀是什麼樣的體驗」了 =_=

-----------------------------------------一半分割線

1. Survivorship Bias (倖存者偏差)

指人們所獲得的有些信息可能會因為信息的提供方的匱乏(只有那些「倖存」下來的人會提供信息,「死人不會說話」),而使得由這些信息得出的結論缺乏普適性。但人們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忽視而把獲得的信息過度概括。

  • 彩票的中獎率十分低,然而我們經常能看到媒體大肆渲染一些中獎的人,給人一種其實中獎率很高的錯覺,那些因為沉迷於買彩票而不務正業的人,為買彩票走上歧途甚至妻離子散的人並不會被報導,也就容易被忽略
  • 再比如,我以前還小的時候曾經覺得,美國人很厲害,隨便一部電影都是大片票房過億的水平,在電影院看到的只要是美國產就放心,也不用擔心值不值回票價,這就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因為能進入國內電影市場的,爛片基本不會被播出。當然不否認美國電影業的確強大,但也不是沒有爛片,事實上美國的爛片大大超乎我原來的想像
  • 以前閨蜜給我講過一個浪漫的故事 說有個朋友在坐郵輪的時候因為機緣巧合和各種看起來似乎只存在於書中的緣分聊了起來,那個人後來和她happily ever after了,我白了她一眼說那是因為那些在坐游輪的時候被騙財騙色的、被拐賣的、被始亂終棄的都不太可能會把她們的故事分享給別人當笑話聽…(因為閨蜜一直知道我是這種欠揍的負能量超現實主義的所以就哼了一下也沒怪我毀情趣 么么噠)

2. Fundamental attributional error (基本歸因錯誤)

指人們在對於別人的行為進行解釋的時候會依靠內部歸因(即對人品性的歸因),而對自己的行為則會依賴環境歸因的一種偏見

  • 比如 同學A這次考試考得特別差 他一定是能力不夠;但我這次考試也考的差,我是因為沒發揮好、題難、老師給分太嚴、考試的時候門口有個穿高跟鞋的老師走過...等等
  • 再比如 打籃球 自己在比賽中表現不佳是因為今天手感不好、球的氣好像不夠、場地有些濕滑、穿的鞋彈跳力不強、今天的太陽不是從四十五度的地方照過來的,等等;而別人表現不好就是因為他們球打得不好
  • 還有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部電影 我女神高圓圓演的《搜索》她在被查出癌症以後因為心情不好在公交車上不讓座還羞辱了一個老爺爺,網上各種罵聲把本就有絕症的她逼入絕境,大家都說她品行有問題(內部歸因),然而沒有人想過給她環境歸因。

當然現在越來越多人有擺脫這種錯誤的趨勢,但過度地對環境歸因也會帶來一定麻煩,「聖母婊」就是用來說那些對環境過度歸因的人


3.Dunning–Kruger effect (達克效應)

指能力低的人傾向於高估自己的水平,而能力高的人則有一種低估自己水平(或者高估他人水平)的趨勢

  • 前者就不多說了 「半桶水叮噹響」說的就是這類人
  • 後者是說 有些能力高的人會默認別人和他一樣聰明 會默認他說的別人能理解 說到這裡一把辛酸淚...有些老師在講題的時候 經常直接默認一些公式定理學生知道 然後就導致不夠聰明的學生(我)聽得雲里霧裡
  • 一些領導在分配任務的時候會默認下屬的能力跟自己一眼強 給的時間遠遠少於實際需要的時間

4. Optimism bias (樂觀者偏差)

指人們的這樣一種僥倖心理:跟別人比起來自己遭遇不幸的可能性會更低一些

  • 當被告知因抽煙而得癌症的百分比數據時 很多人都會想「反正概率這麼低 那肯定不是我」

知乎上有人提過類似問題 人的僥倖心理到底有多強? - 心理學 這是鏈接 最高票有具體解釋 就不多說了


5. Hindsight bias (後視偏見)

指事情發生了以後,無論到底之前有沒有進行過預測,都會覺得自己早就知道了(I knew it)的一種偏見;有些人甚至會因此而扭曲記憶,比如認為事情發生之前他就是那麼想的;俗稱馬後炮

  • 比如某次考試有道題不確定 等答案出來了證明是對的以後 很多人就會覺得一開始就確定是那個答案了(對記憶的扭曲)
  • A男跟A女是一對情侶 B女是A女的閨蜜 然後有一天A男出軌了 B女對A女說 我早就覺得他不是什麼好東西 看他平時xxx的樣子就覺得他一定會出軌 然而B女didn』t know shit

6. Mere exposure effect (曝光效應)

指人們會對自己熟悉的事物產生偏好的傾向

  • 最經典的例子是廣告 有一個實驗 讓大學生年齡的參與者閱讀一篇文章 在讀文章的過程中會有條狀橫幅的廣告跳出來 然後之後讓參與者對一些廣告(包括曾跳出來的橫幅廣告)根據喜好進行評估,很多人對曾挑出來的廣告評價更高;這可能也是一部分原因為什麼一些商家對廣告的投入很大吧 實驗具體參照wikipedia (Mere-exposure effect)
  • 比如 人們會比較容易對跟自己認識的人長得像或者性格像的人產生親近感(比起那些相對不像的人)

這個效應有點像illusory truth effect (虛假真實效應), 這個效應是說:當一個人被告知許多次某個信息是正確可靠的時候,那麼無論這個信息是否真的可靠,那個人都會覺得這個信息是正確可靠的。(例子:三人成虎)


7. Gambler』s fallacy (賭徒謬誤)

指人們的這樣一種錯誤認知:當一件事情的實際發生頻率比它理論的頻率要高時,那他之後再發生的幾率會降低;反之亦然。

  • 跟這個認知偏差的名字直接相關的一個例子:在賭博的時候常見的心態,比如一個賭局是猜大小,如果連續好幾次結果都是大,那麼下一次小的可能性就會比大大很多,但實際如果機器是公正平均的,得到「大」「小」每一次的概率都是一樣的
  • 還有一些姑娘的邏輯:我之前碰到過的都是渣男,那我下一個男朋友總不會再是渣男了吧。姑娘啊!如果你之前碰到過的都是渣男,說明你自己就是喜歡渣男吸引渣男的體質啊!概率本身就是碰到比不碰到更高再加上這個認知偏差,你不碰到才奇怪啊!!(跑題了 這個例子其實不太相關 不能當成參考)
  • 有些農村裡的人,特別想生兒子,生了兩三個女兒以後就會有「之前都是女兒,那下一個是兒子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吧」的錯誤認知(沒有歧視農村人的意思,請勿對號入座);題外話:對於那種生不齣兒子就怪媽媽的婆婆,真的想感嘆一句沒文化真可怕

8. Confirmation bias (確認偏誤)

指人們會傾向於尋找能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對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更加關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觀點的方向解釋,而忽視否認或反對自己觀點的信息的現象

  • 常見於各種實驗研究中,操作實驗的人在對待不同組的參與者時,可能會因為這個認知偏差而無意間使實驗往能肯定自己結論的方向進行;記得以前有個實驗,是說對一個班的孩子進行IQ測試,然後把結果告訴老師(比如A孩子能力很強 B相對能力較弱),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A和B的能力其實差不多),結果一段時間後發現A的能力的確比B強了,為什麼呢?因為那個老師會為了肯定「A比B能力強」這個觀點,潛意識裡會對兩個同學的關注度會不一樣,教學方法可能也會有偏差,而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會不一樣。所以對於老師們來說,不在心裡給學生分三六九等是很重要的
  • 這裡說說戀愛里比較「作」的姑娘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男朋友一時沒有秒回,或者男朋友某天心情不好沒說對話,就下定論「他一定是不愛我,」 導致之後一直在尋找支持這個想法的蛛絲馬跡而忽視男朋友的其他的可取的地方,久而久之直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不過大部分時候姑娘們的直覺還是很準的,當你在懷疑他是不是還愛你的時候,那他很可能就是不愛了(這一點我自己親身經歷過,雖然一直是知道這個道理,但是自己身在其中的時候還是希望自己是那個exception,結果事實證明,一個結論如果許多人親身證實過,那它很有可能就是真的,千萬不要,千萬不要,千萬不要還幻想自己可能是那個例外);我也一直很想用心理學的知識解釋這個「直覺,」 但一直沒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希望知道答案的能跟我分享一下,謝謝

9. 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外群體同質偏見)

指人們會傾向於覺得外群體的人與人之間多樣性比自己群體的人與人之間的多樣性要低,通俗點來說就是,自己人可以是性格開朗的A,沉默寡言的B,喜歡社交的C,胸很大的D,喜歡讀書的E,綠茶屌F,和愛慕虛榮的G,而別的群體的人是「在某某公司工作的上班族」

  • 舉個段子當例子吧,男人不理解女人為什麼能分得清長得一模一樣的韓國歐巴歐尼,女人也不能理解為什麼男人能分得清長得一模一樣的島國動作片女優;這裡的群體:喜歡並經常看動作片的男人,和喜歡並經常追星的女人
  • 覺得黑人都長得一樣的不是我一個人對不對!(出國一年多我還是黑人臉盲...慚愧)

1.首因效應
指的是人們在對他人形成總體印象的形成過程中,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就是俗稱的第一印象。
例子嘛,猶記得當年第一眼看到他,在陽光照耀下,他穿著牛仔褲配純色短袖,我看著他他看著我,時光彷佛在那一刻凝固……

2.暈輪效應
又稱光環效應,指評價者對一個人多種特質的評價往往受其某一高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偏高。就像一個發光物體對周圍物體有照明作用一樣。
比如現在的明星可能只是長得帥,長得可愛,長得漂亮,然後你對他的性格、態度、以及能力等都會有一個較高的評價,實際都是公關打造出來的情況,生活中的人品、性格誰知道是怎麼樣的。
還比如顧城詩寫的好,你覺得他人品應該也不錯,應該還很浪漫,但是你知道他把他妻子殺了嗎?
再比如郭沫若,拋棄妻子,始亂終棄,溜須拍馬,見風使舵,毫無文人氣節和做人擔當之人竟然也能被寫進教科書!

3.與暈輪效應相對的是負暈輪效應,也叫做掃帚星效應
主要是評價者對一個人的多種特質的評價往往受某一特質低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偏低,比如牆倒眾人推
比如魯迅弟弟周作人,實際人家文章還是不錯滴,但是中國素來人品高於文品,人品不好你的文章肯定不好。

4.刻板效應
指人們對社會上某一類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種概括而籠統的看法。
這個我一定要說,憑什麼大家都對我們河南人有偏見,我吃你家你米了?喝你家水了?偷你家井蓋了?河南人有一億,出現一個人渣,是河南人的概率是十三分之一好么。那誰,騰訊和網易下次再出什麼事,別的人渣你都不說是哪兒的,一出來個河南的你就趕緊寫上河南籍誰誰誰,生怕大家不知道似的,你們這是助長大家的刻板印象你們知道嗎!

5.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就是知覺者容易把自己的特點和知覺推及到他人身上。
比如我覺得刷知乎很好玩,之前一天平均刷三個小時知乎,我覺得大家也都是這樣。

6.對比效應
指在對兩個或者以上的人進行知覺時,人們往往將他們對比從而失去了評價的客觀標準,對某個個體或群體的知覺容易受到知覺主體最近接觸的其他人或群體的影響。
比如知乎刷多了,看到了辣么多大神和學霸,現在開始鄭重思考我等渣民在這個社會上應該怎麼樣活下去!

7.行為者與觀察者分歧
當人們作為一個評價者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歸因的時候,往往傾向於穩定的內部歸因,而當人們作為自我評價者對自己歸因的行為進行歸因的時候,卻傾向於外部的歸因。
比如我覺得別人嫁不出去是因為太作,我找不到男票,是因為運氣不佳我男票在找我的路上迷路了!(?太不要臉!)

8.自利偏差
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比平均水品要高,和總體水平相比,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道德水平更高,認為自己的能力高於普通人,或比別人更優秀,或比別人更善良,或比別人更正直
知乎是有一個問題大概是「什麼時候覺得群眾是愚蠢的」然後有一堆答案,殊不知有時候我們自己就是愚蠢的大多數和不明真相的被利用的群眾。

還有一個社會心理學的想像,我一定要說----
「犯錯誤效應」
指的是人們不喜歡完美的人,而是喜歡優秀卻又缺點的人。
美國前前總統柯林頓出軌後民眾對其支持率反而上升,大概是因為他犯了一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吧
再比如雷軍印度「Are you ok」鬼畜視頻出來之後一夜之間粉絲增加了近萬,估計大家是在想看到雷總的英語和我一樣爛我就放心了。
還比如《花少2》楊洋早晨醒來放了一個屁,然後廣大少女好感度倍兒增好嗎!辣么帥的帥哥竟然還會放屁,還辣么嬌羞,不行,我要粉他!
跑男鄭愷我就不說了,人家還把「屁褲」做成了一個品牌,還成了人見人笑的屁王。

不過鄭重警告,一般這種成功的都是歪打正著的,你要特地想自己犯點錯增加點人氣,那你帥,有錢得佔一樣是不?
比如馬雲爸爸他就是犯點小錯,只要阿里巴巴不倒他都是我爸爸!

???????????????

純手工碼字,一個多小時,累死我了!

…………………我是分割線………...........

Po一篇文章讓大家練練閱讀

An article in Scientific America has pointed out that empirical research says that, actually, you think you』re more beautiful than you are. We have a deep-seated need to feel good about ourselves and we naturally employ a number of self-enhancing strategies to research into what the call the 「above average effect」, or 「illusory superiority」, and shown that, for example, 70% of us rate ourselves as above average in leadership, 93% in driving and 85% at getting on well with others—all obviously statistical impossibilities.

We rose tint our memories and put ourselves into self-affirming situations. We become defensive when criticized, and apply negative stereotypes to others to boost our own esteem, we stalk around thinking we』re hot stuff.

Psychologist and behavioral scientist Nicholas Epley oversaw a key studying into self-enhancement and attractiveness. Rather that have people simply rate their beauty compress with others, he asked them to identify an original photogragh of themselves』 from a lineup including versions that had been altered to appear more and less attractive. Visual recognition, reads the study, is 「an automatic psychological process occurring rapidly and intuitively with little or no apparent conscious deliberation」. If the subjects quickly chose a falsely flattering image- which must did- they genuinely believed it was really how they looked.

Epley found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responses. Nor was there any evidence that, those who self-enhance the must (that is, the participants who thought the most positively doctored picture were real) were doing so to make up for profound insecurities. In fact those who thought that the images higher up the attractiveness scale were real directly corresponded with those who showed other makers for having higher self-esteem. 「I don』t think the findings that we having have are any evidence of personal delusion」, says Epley. 「It』s a reflection simply of people generally thinking well of themselves』. If you are depressed, you won』t be self-enhancing.

Knowing the results of Epley 『s study,it makes sense that why people heat photographs of themselves Viscerally-on one level, they don』t even recognise the person in the picture as themselves, Facebook therefore ,is a self-enhancer』s paradise,where people can share only the most flattering photos, the cream of their wit ,style ,beauty, intellect and lifestyle it』s not that people』s profiles are dishonest,says catalina toma of Wiscon—Madison university ,」but they portray an idealized version of themselves.

大意就是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證明人眼中的自己比真實的自己更完美,人們的自我評價往往高於實際,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會感覺良好,會美化回憶,對已對人有雙重標準,但是這種現象與自尊心有關。自尊心高的人這種現象更明顯。

另外,以前看過一個短片--you are more beautiful than you think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eHmqqnkLps/
大致就是一個畫家根據自己的描述和別人的描述畫了兩幅畫,發現別人眼中的自己都比自己眼中的自己漂亮。
這兩個實驗結果完全相反,但是我認為本質上並不矛盾,我也認為適度的自利偏差並沒有什麼壞處,在我眼中我自己最美,如果我不能不愛自己了,怎麼能夠讓別人愛我!


全文一萬兩千字,共分為思考決策篇、學習記憶篇、人際交往篇三部分,收藏前請狠狠點贊:)

------------正文的分界線-----------

思考決策篇(共七條)

【1】賦予效應 endowment effect)

一旦人們得到某物品,人們對該物品賦予的價值就會顯著增長。

丹尼爾·卡尼曼的前景理論認為,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不同——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由於這種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人們對已獲得的物品會賦予更高的價值。

商家的「七天包換」策略正是利用了賦予效應——一旦消費者購買了商品,即使商品存在小瑕疵,消費者心理上也很難放棄已經購買的商品。

【2】選擇傾向性偏見(choice-supportive bias)

人們一旦做出某種選擇, 就會放大此選擇的優點,低估或無視該選擇的缺點

回想你曾經做過的兩難決定——無論是文理分科、高考志願、考研vs工作,有沒有發現一旦決定做出,似乎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了?甚至你還會有疑問,A優於B,這麼「明顯的事實」當時自己怎麼就看不到呢?

可大多數情況下,這不過是我們大腦為了解除「認知失調」而採取的小trick。「我選擇了A」vs「B也很不錯啊」,這種失調狀態是痛苦的,因此大腦會想方設法抬舉A,貶低B。結果就是,本來差不多的兩個選擇,現在在你眼中卻有了雲泥之別。

【3】誘餌效應(decoy effect)

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箇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

你在下面兩款MP3中會選擇哪一個?
(二者外觀、品牌等均相同。)

現在商家又推出了新產品C,現在依舊讓你在A、B之間進行選擇:

怎麼樣?A立刻變得比B有吸引力的多了吧——C存儲空間比A小,價格卻比A高出50刀。可是,在A、B之前進行選擇——本質是100刀與10GB的權衡——本身與C絲毫沒有關係啊!

【4】情緒溫差 hot-cold empathy gap)

人們往往高估自身的理性程度,低估情緒對具體決策的影響

我們可以把人的狀態分為冷態(cold state)和熱態(hot state),前者由理性主導,後者情緒主導。

情緒溫差指出,冷態和熱態之間存在著「同理無能」:冷態中的人很難想像,處在熱態中的自己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因此常常高估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自控力」。

這方面最典型不過的例子就是「賢者模式」了,別打我,可你在賢者模式下立下的flag真的沒多少用哦:)

【5】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

人們往往高估自身對事物發展的作用,而低估不可控制因素所扮演的角色。

這種控制錯覺尤其出現在貼有「成功者」標籤的人,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的成功是由於自身的天賦以及後天的奮鬥。Outliers 一書中卻深入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相:「幸運」在成功中所扮演的角色,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加拿大曲棍球頂級運動員都是1,2,3月份出生得多,為什麼?

原來,加拿大運動員註冊年齡以每年的1月1號開始,如果你是12月出生的孩子,就比1月份出生差不多小一年
——而這個年齡正是發育的黃金期,12個月的差距會給他們的身體素質帶來很大的影響。而在選拔機制的作用下,初始階段的這一點優勢就會被層層放大——一月份的運動員更容易被選拔進入高等聯賽,進而獲得更好的訓練指導... ...

套用知乎金句:連出生日期都控制不了,還想要控制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控制錯覺可以稱得上是positive illusion,適度的控制錯覺能夠提升人的自尊自信水平,使人更加幸福。而對於過分沉浸在控制錯覺的人,則可能需要好好做一做這道名句默寫題了: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____,但是也要考慮____。

【6】情感預測偏差(impact bias)

人們往往高估情緒的延續時間與強度。

戀愛中的人往往會高估幸福持續的時間,過早做出承諾。而痛苦中的人也會高估痛苦的持續時間,低估個體心理自愈的能力。

正如Gilbert 在TED演講中所揭示的:

事實上,不管你競選成敗與否、考試成功與否、比賽勝敗與否,這些都不會對你的快樂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最近的研究還表明,即使是發生了人生當中最重大的創傷,假如那是發生在三個月以前的,那麼那件事對於你今日的快樂感幾乎不會發生影響。

單純知道這回事就很relieving。
【7】行動者—觀察者偏見(actor-observer bias)

把他人的行為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把自己的行為歸因於環境影響

回想中學時代,我們是如何解釋一次失利的考試呢?如果是別人,我們會簡單地認為他們實力「本該如此」。 如果是自己呢?失眠、感冒、粗心大意、考場奇葩總抖腳、聽力自帶馬賽克、數學太難拉開了差距、數學太簡單沒法拉開差距... ...you name it。

再舉個例子,我們是如何解釋自己腦殘行為的呢?「那幾天來大姨媽」、「那段時間心情不好」、「當時喝了一點小酒」這些理由大家都見過吧?如果是別人做了同樣的事?——「MDZZ」

行動者-觀察者偏見本質上來看,源於人的「認知吝嗇」——想要深入分析他人「究竟為什麼」費時費力,不如乾脆一句「他就這個樣」來的痛快。

學習記憶篇(共7條)


【1】處理深度效應 (levels-of-processing effect)

記憶的深度、持久度、準確度取決於分析的強度,而非簡單的重複次數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記憶模型大多是這樣的:

(Atkinson–Shiffrin model)

在這裡,「重複」是短時記憶通往長時記憶的橋樑。然而「處理深度效應」告訴我們,與重複次數相比,記憶加工的深度更加重要。

記憶過程中,我們會對記憶客體進行分析處理,而處理有深淺之別,就單詞記憶而言:

  • 淺處理(Shallow processing):根據讀音、拼寫進行記憶。
  • 深處理(deep processing):分析語義、語境進行記憶。

大多數人記憶單詞採取的策略都是淺處理+大量重複的策略,在這種策略指引下,一次花費在單個單詞上的時間較少,常常陷入遺忘——重複——遺忘的低效循環。更為高效的方式是深處理策略——增加花費在每一個單詞上的「單位時間」(造句、聯想等),適當減少重複次數

By the way,我們常說的「通過閱讀記憶單詞」,本質上也屬於利用深處理策略記憶的方法。(閱讀過程中,需要將單詞語義與上下文語境進行關聯,從而大大增加了單詞的處理深度。)

【2】生成效應 (generation effect)

人們對於自己生成的信息的記憶效果,要好於單純閱讀取得的記憶效果。

結合「處理深度效應」,生成效應也就很好理解了——「自己生成」信息,處理深度要比單純閱讀高得多。

根據生成效應,「複述」是一個很高效的學習習慣。每隔一小時用十分鐘複述重點內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下面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現象,本質上也都是生成效應的具體應用:

  1. 一個很難記的單詞,通常用一次即可記牢。
  2. 閱讀的收穫通過寫作會得到牢牢鞏固。
  3. 英語輸出能力弱的人,即使閱讀能力強,閱讀英文資料的收穫也會大打折扣。

其中的第三點是我很久以來的困惑,明白了生成效應後才豁然開朗。(這個概念最早是從 @高太爺 的考研複習中忘性大記不住怎麼辦? - 高太爺的回答 - 知乎了解的。)

【3】伸縮效應 (
telescoping effect)

以三年為界,人們常常認為近期的時比實際久遠些,久遠的事比實際近些:

2008年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南方雪災、汶川地震、北京奧運似乎仍歷歷在目,而仔細一想,這竟已經是9年前的事情了。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這事彷彿發生在昨天」,本質上就是伸縮效應的體現。

【4】測試效應 (testing effect)

一言以蔽之——考試能夠顯著增強學習、記憶成果。

測試效應的主因正是上面談到的「處理深度效應」——考試時,我們對知識的處理要比單純對知識的重複深入得多。此外,大多數人學習常常沉浸在「我懂了」的幻覺中,而考試讓人「被迫面對」,從而走出學習的舒適區。

考研、各類考證並無高中花樣繁多的中間測試,為提升學習效果,備考中定期進行模擬測試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5】潛隱記憶( cryptomnesia)

曾經的所見、所聞從記憶中浮現,被誤認為是自己產生的新思想。

舉個親身經歷的例子:
A:我發現,如果你盯著對面來的人的眼睛,他們會條件反射似的低頭誒。
我:(一陣凌亂後)這...不是兩周前我告訴你的嗎?
A:...(??ˇ?ˇ??) ...

此外,很多寫作者也常常因此陷入「無意識剽竊」的尷尬局面,這點有輸出習慣的人都會有所體會。

【6】線索依賴性遺忘(cue-dependent forgetting)

由於缺乏恰當記憶提取線索而導致的遺忘。

電腦與人腦不同,前者依靠關鍵詞,遍歷搜索即可得到相關內容,而人的記憶提取則依賴於各種「相關記憶」。若回憶時未能找到恰當的的相關記憶(線索),即會導致「線索依賴性遺忘」,即使此時相關記憶仍儲存在大腦中。

聽一首很久沒聽過的歌,曾經聽這首歌時的記憶就會浮現。在這裡,「老歌」和「往事」之間就是一對關聯記憶,前者的激活引起了後者的提取。

此類遺忘每個人都應體驗過:感覺一個人的名字就在嘴邊,然而卻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對應一個專門的概念——Tip of the tongue phenomenon 。

【7】間隔效應 (spacing effect)

對於等量任務,「間隔學習」比「集中學習」效果更佳。

注意看「集中學習」的學習曲線,是不是很熟悉?沒錯,考前突擊就是最典型不過的集中學習。應付考試,這種方式當然exciting,不過若是從總體學習效果來考慮,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要可取得多。

人際交往篇(共七點)

【1】拉拉隊效應(cheerleader effect)

人們在人群中會比獨處時顯得更有魅力

(滴,學生卡)
拉拉隊效應的解釋也很有趣: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將看到的人臉平均化,而研究證實,平均臉是最符合人類審美的:

左一到左四的四張照片平均程度依次遞增,在你看來,這四張臉的顏值是不是也依次遞增?看來長了一張「大眾臉」並不算是一件壞事。

下次自拍時記得拉上閨蜜一起(⊙o⊙)。

【2】虛假一致性偏差(false consensus effect)

人們常高估自己信念、行為、偏好的普遍性

如果你喜歡玩網遊,就容易高估男生中玩網遊的人數;
如果你是程序員,就容易高估單身汪在人群中所佔的比例;
如果你整天泡知乎,就容易以為211也配叫學校?;
... ...

由於這種虛假一致性偏差,我們常常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他人,這方面典型的例子:

【3】公平世界假說just-world hypothesis

相信世界是公平的,發生在身上的都是應得的,把難以解釋的不公平歸責於受害者的報應。

真實的世界往往混亂、不可控,而人腦在本質上卻很難理解隨機,總是一廂情願把世界理解成受控、有序。無論古今中外,這種公平世界假說都深入人心,從諺語中可見一斑: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蒼蠅不叮無縫蛋」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You got what was coming to you",
  •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 "chickens come home to roost"
  • "You reap what you sow".

公平世界假說最大的危害是「受害者責難」,受害者受到不公vs世界是公平的,二者構成認知失調(思考決策篇——選擇傾向性偏見中提到過),於是我們的大腦想方設法責難受害者以justify他們受到不公這個事實。常見的邏輯如:被強姦了怪誰,誰讓他穿那麼少?


【4】
外群體同質性偏差(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

認為自己所在群體的成員比較多樣化,而外部群體的成員則單一化的。

我們談論自己身邊的人常常會這麼描述:

  1. 李四總是開不合時宜的玩笑
  2. 張三這個人啊啊,一言不和就開車
  3. 王二麻子是個悶葫蘆,八竿子打不出來一個屁

而對待群體外的人呢?常常以「二班的」、「隔壁大學的」、「鵝廠的」這種標籤一言蔽之。我們在討論問題時常常忽略外部群體的這種多元化,這個現象在知乎上香港、台灣話題下的討論十分普遍。(並不是所有台灣人都以為大陸吃不起茶葉蛋,然而由於外群體同質性偏差,一小撮人的意見被當成主流。)

【5】首因效應、近因效應(primacy effect、recency effect )

序列末尾的東西最容易回憶,其次是序列開頭的,序列中間的訊息最不易記住。

「近因效應」的例子很常見——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常常是臨別時的情景。而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法則則屬於利用「首因效應」進行印象管理。

高中語文老師常說的,一篇作文,寫好開頭和結尾,50+美滋滋。這在本質上也是利用了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6】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

人們常高估自身言行舉止受他人關注的程度。

我們總是高估自己受重視的程度——雖然你毫無疑問是自己世界的主宰,卻註定不是他人世界的中心。

「大家有自己的事情做,根本沒時間搭理你。」

【7】
知識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一旦我們懂得了某知識,就很難想像沒有掌握該知識的場景

記得初次接觸到「質量」概念時,大多數同學一頭霧水,好奇這個描述物品好壞的概念,怎麼就和「重量」沾邊了呢?而有趣的是,物理老師對於這個反直覺的概念卻沒有特別講解——對他來說,這個概念太習以為常了。

void foo(char* bar) {
printf("%s", bar);
}

再比如,學習編程時,有些書會逐條解釋代碼。它們會告訴你void、printf的含義,會告訴你為什麼「%s」是一個好習慣,然而這些書的作者卻無論如何想不到,很多人真正看不懂的是:foo、bar——這兩個單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對他們而言,用這兩個詞作為無關痛癢的變數名再正常不過了,忘記了自己初次見到它們時存在的困惑。(What is the origin of foo and bar? )

美劇《生活大爆炸》里也有個很經典的案例:

Sheldon: I need your help in a matter of semiotics.
Penny: What?
Sheldon: Semiotics, the study of signs and symbols as a branch of the philosophy related to linguistics.
Penny: Okay, honey, I know you think you are explaining yourself, but you"re really not

彩蛋篇——偏見盲點(bias blind spot)

人們能夠看到他人的認知偏見,卻無視自身存在的偏見。

(正文完)

註:嚴謹性和通俗性的權衡是個困難的問題,本文的目的在於對一些實用或有趣的認知偏差做入門性的介紹,這種對通俗化的偏向必然以犧牲部分嚴謹性為代價。更進一步的學習你或許還需要:

書籍:根據less-is-better原則,只推薦三本

  • Thinking, Fast and Slow (在閱讀維基百科頁面時,該書作Daniel.Kahneman 的名字在不同條目下出現了不下10次。 )
  •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很多認知偏差的本質,就是此書提到的認知失調理論。)
  • 《暗時間》 (最後推薦一本中文書,這本書我上個月剛剛閱讀過第四遍,也曾多次主動推薦給身邊的朋友。BTW,作者 @劉未鵬 也在知乎。)

維基:List of cognitive biases


-----------自我檢驗,你還記得多少?-----------

思考決策篇

  1. 賦予效應
  2. 選擇傾向性偏見
  3. 誘餌效應
  4. 情緒溫差
  5. 控制錯覺
  6. 情感預測偏差
  7. 行動者-觀察者偏見

學習記憶篇

  1. 潛隱記憶
  2. 線索依賴性遺忘
  3. 處理深度效應
  4. 間隔效應
  5. 生成效應
  6. 伸縮效應
  7. 測試效應


人際交往篇

  1. 拉拉隊效應
  2. 虛假一致性偏差
  3. 首因效應、近因效應
  4. 聚光燈效應
  5. 外群體同質性偏差
  6. 公平世界假說
  7. 知識詛咒

感謝閱讀&> &<


正好最近在知乎上做了一個實驗,與直覺認知偏差有關,就拿來分享一下


為什麼最近一段時間中國一線城市房價又開始大幅上漲?目前只有房地產一個投資渠道嗎? - 馬永諳的回答 - 知乎


在上面這個案例中答主 @馬永諳 通過大量統計數據說明長期來看基金的收益率比北京投資房產要高。


當然本文並不是要證明上面這個結論的對錯,而是試圖通過把這個議題中大家的討論內容作為案例,說明通過直覺獲得的觀點往往與現實存在偏差。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因提出了行為金融學裡面最著名的「前景理論」)KahnemanTversky認為 :人們在不確定條件下做判斷時並非遵循概率論原理和貝葉斯準則,而是依賴於有限的直覺啟發原則,依靠直覺或以往的經驗制定決策。這可能會提高決策效果,但更容易引起認知偏差。


兩人的研究認為,人一般在問題解決策略上存在演算法(algorithm)啟發法(heuristics)兩種模式:


演算法(algorithm)是解決問題的一套規則,它精確地指明解題步驟。如果一個問題存在演算法,那麼只要按照起規則操作,就能獲得問題的答案,當然演算法一般緩慢費力。

啟發法(heuristics)是憑藉經驗的解題方法,是一種思考上的捷徑,是解決問題的簡單、通常是籠統的規律或策略,也稱之為經驗法則,缺點是可能導致嚴重的系統偏差。


演算法啟發法是兩類性質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在以下情況下,最有可能導致人們使用啟發法,而不是理性思考 :

(1)當我們沒有時間認真思考某個問題時

(2)負載的信息過多,以至無法充分對其進行加工時

(3)手中的問題並不十分重要,以至於不必太過思慮時

(4)缺乏做出決策所需的可靠的知識或信息時


那麼人們一般容易陷入到哪些有問題的啟發法模式呢:


1、代表性啟發法representative heuristic


指人們在不確定性的情形下,會抓住問題的某個特徵直接推斷結果,而不考慮這種特徵出現的真實概率以及與特徵有關的其他原因。


比如我們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人鬼鬼祟祟(特徵),在人們的印象中小偷往往是鬼鬼祟祟,則人們會認為他就是一個小偷(結果),並提高警惕性,而此時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偷竊行為發生。有時相似性確實和可能性有關,因此這種判斷是正確的,但有時則可能會因此忽略其它相關信息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在上面說的案例中,為了證明公募基金收益不如房產收益,有人提出一個論據,認為2007年發行的公募基金,到現在沒有回本的:

2007年是上證指數的最高點,2007年10月16日盤中達到6124.04,直到昨天(2016年11月22日)上證指數收盤為3248.35,相比當年最高點跌了近一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股票基金走勢與股指高度相關,兩件事情經常同時發生,會增強人們對兩件事的相互關聯程度的認識,那麼在這些人看來2007年公募基金到現在沒回本也很正常。


但是實際數據卻與很多人的直覺完全相反,筆者將07年發行的股票基金進行了統計:

2007年共發行了55支股票型公募基金,按復權凈值計算46支基金已經回本,回本率83.6%


而且不僅僅是2007年發行的公募基金,從整體公募基金來看也早已回到了2007年最高點之上:

2、便利性啟發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


指人們傾向於根據一個客體或事件在知覺或記憶中可得的便利性來評估其相對頻率。

對於房產價格漲幅來說,人們最容易獲得的便是自己家個體房產的相關數據,上面這位就是這樣,自己家在2004年北京通州單價4000元購房,目前單價40000元,漲幅10倍。然後推斷出北京東城、海淀、門頭溝、丰台、朝陽價格漲幅與自己家相近。


筆者不怕麻煩按照他的要求,「隨便試試」查了幾個朝陽區東三環地區2004年開售小區的鏈家數據後,發現情況並非像他說的那樣:


1、和喬麗致,2004年開盤價14000元,到2016年10月鏈家成交均價68628元,漲4.9倍。


和喬麗致鏈家成交價:和喬麗致公寓|二手房_(北京鏈家網)


2、建外soho,2004年開盤價15000元,到2016年10月鏈家成交均價49423元,漲3.3倍。


建外soho鏈家成交價:建外SOHO|二手房_(北京鏈家網)


3、鳳凰城二期,2004年開盤價10500,到2016年10月鏈家成交均價78743,漲7.5倍。


鳳凰城二期鏈家成交價:鳳凰城二期|二手房_(北京鏈家網)


以上三個樓盤均處於北京核心地區的朝陽區東三環,並非遠在五環、六環之外,漲幅均不到上面這位所說的10倍。


3、錨定啟發法anchoring heuristic


指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人們通常利用某個參照點來作為初始值,再以這個初始值為開端進行估計或調整,從而推測出最後的結論。

在本案例中,也有人認為一線房價的收益和風險依然會錨定過去十年的歷史,未來仍值得堅定持有,當然筆者並不是上帝,現在無法判斷這個觀點是對是錯,但舉個錨定啟發法預測未來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請根據華誼兄弟(300027)在2012年的股價表現,估計其在2013年的股價區間。2012年:最高價8.73元,最低價6.00元。

事實:華誼兄弟的股價在2013年最高漲到40.90元,全年漲幅76%,最高漲幅107%。

股價指數在最接近達到頂峰和最接近低谷的水平,都可能對投資者產生錨定作用。這也是很多人投資股票或基金高買低賣賠錢的最主要原因,房產投資也不例外。

上面說完啟發法既然大概率存在偏差,為什麼那麼多人決策時不都使用演算法?那是因為Kahneman和Tversky這二人的理論提出時間是70年代,那時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慧還沒有大量應用的時代,靠演算法解決問題的時間太緩慢,成本太高。


但在計算成本越來越低的今天,靠演算法快速解決問題已經不在話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擇做智能投顧,因為智能投顧依靠的演算法比人更判斷更快速更準確。


如果您想了解智能投顧可以點擊:理財魔方 - 您的智能投資顧問


微信號:licaimf


基本以人類的大腦水平,任何你純熟的專業之外的領域都可能有嚴重認知偏差——人類最大的認知偏差就是以為自己的認知偏差是偶發和少數情況——而實際上對這個世界絕大多數領域的絕大多數知識,我們都是一無所知的小白,我們連這些領域和知識的存在都意識不到。


如果善於用經濟學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就會發現偏差無處不在。偏差1.壟斷是壞事。全世界都在反壟斷,但壟斷真有這麼糟糕嗎?我們常常以為壟斷會使消費者失去競價權,任人宰割。實際上,壟斷企業為了防止潛在競爭,會不斷討好消費者,降低成本,以提升競爭准入門檻,把潛在對手擋在門外。。。。偏差2.抵制日貨。中國人不買日貨了,市場缺口就得靠其他地方進口來彌補,花費更多代價才能取得現在水平的物資商品。自傷元氣抵垮了日本,留下的國際市場份額其實會被老美這些瓜分,完全費力不討好。而且進口日貨,其實是讓人民幣佔領日本外匯儲備份額的好方法。。。偏差3.中國老百姓太窮是錢被富人賺了。要知道,一個市場健康的國家的整體消費水平,有一大頭是富人拉動的,這些富人只是攫取了他們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很少一部分。而市場沒有了富人推動消費,窮人更賺不了錢。。。偏差4.能源會耗盡。資源是相對知識技術來說的,當人們只會利用煤炭時,有人擔憂世界末日會來,結果發現了石油。當石油緊張時,人們發現了天然氣,然後是頁岩氣,然後是核能,氫能。能源理枯竭,還早的很吶。。。偏差5.水力發電最環保。水力發電可以說是最嚴重的生態污染。蓄水壩造成大量淡水被白白蒸發掉,這個量會是總量的20%以上,減緩的水流微生物滋生,產生大量溫室氣體,污染比燃煤,核能嚴重得多。


大神們都發的差不多了,我再補充兩個吧
confirmation bias。指的是在認識一個人或一件事情後,產生一種對於這件事情或者個人的一種偏見。然後,在接下來和這個人相處的過程中,你會尤其注意的去收集能夠證明你推斷的線索和信息,而容易忽略掉其他的。
self-serving bias. 指的是我們比較偏向於在一起成功的事件中承認自己的參與,而不願在一起失敗的事件中承認自己的參與責任
Hindsight bias. 這種就是典型的放馬後炮,事情完了告訴你我早就知道會這樣。
ingroup bias. 社會是由一個個小團體組成的,比如,學校里,你和同班同學就是一個團體,你們是ingroup,學校里其他人都是outgroup member。或者說,你們一個學校是一個團體,其他學校的學生是outgroup。我們更容易去相信並且高估ingroup member的能力,而忽略或低估outgroup的
anchoring effect. 我們喜歡在只有不多的選項里比來比去。例子就是,如果我們出去購物,同類型的商品並不多,那我們一般會選擇哪個中間價位的
嗯,就能想起這麼多


1 證實偏見

人們會注意和目標一致的信息。

比如你覺得這個人很好,你就會注意這個人好的一些信息。你認為他很糟,也會如此。

說曹操,曹操到就是這一原因。

2事後偏見
也就是事後諸葛亮,一件事發生之後,我們有時會傾向於代入事後知道的最佳信息看待整件事。比如,當初我要是。。。就怎麼怎麼樣。
由於事前我們不知道各種信息的權重,事後很容易了解,所以事後偏見很容易發生。

評論員經常會有時候偏見,因為他們是在事發之後點評事情。

3錨定性偏差
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
比如五秒鐘內讓你估算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這兩組數字大致乘積多少
一般人故算前者時結果會小很多 因為看到的數字小。


4代表性偏差
人們喜歡把事物分為典型的幾個類別,然後,在對事件進行概率估計時,過分強調這種典型類別的重要性,而不顧有關其他潛在可能性的證據。


5可得性偏差
人們由於受記憶力或知識的局限,現在進行預測和決策時大多利用自己熟悉的或能夠憑想像構造而得到的信息,導致賦予那些易見的,容易記起的信息以過大的比重。

比如讓你比較首字母為r和第三位為r的單詞,看看哪個多,一般人都認為是首字母為r的多,根本原因是首字母為r更容易回憶。

6行動觀察者偏差。


7框架效應。


太困了,回來更新。


說明:1很多是從百度百科粘的,因為方便
2社會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對這些都有很多說明。

3推薦一本書 思考,快與慢。基本都是認知偏差


補充幾個一下視覺上的認知偏差吧。

這張圖中的A和B兩個方塊,實際上是一樣的顏色。。

單把AB取出來看的話:

Reference:
Checkershadow Description

哪條黃線更長?

你確定嗎?。。

Reference:
Ponzo Illusion

哪個橘黃色的圓比較大呢?

嗯,是的,他們其實一樣大....

Reference:
Ebbinghaus illusion


認為完美優秀的自己才會被人喜歡!!!


謝邀!

推薦閱讀《怪誕心理學》

1、 光環效應

網上流傳過這麼一個段子《這雞蛋真難吃》,節選一句。

A:這雞蛋真難吃。
B:下蛋的是一隻勤勞勇敢善良正直的雞。

暗含的邏輯是,這是一隻勤勞勇敢善良正直的雞,下的雞蛋怎麼可能會難 吃?

這類認知偏差的特點是,如果某人具有某一優良品質,那 TA 必然在其它方面也表現出色(相反也成 立)。
將極端的例子列出來,我們可以輕易看到其中的謬誤。但事實上,我們無時不受著這類思維的影響,並且嫻熟地運用它詆毀他人。

2、 類比性偏差

「我不支持電影看完以後覺得不好可以退票,這個不可行。就像小姐嫖過以後不能因為不 爽而拒付一樣,這需要你在前期選小姐的時候就有獨到的眼光。」

這句話出自韓寒的近期博客。多麼精彩的句子啊,我看了要連連喝彩。只可惜,這
種類比幾乎不包含任何邏輯,因而也不具有任何說服力。不信,我把這句話改一下:

「我不支持衣服買回家之後可以退貨,就這個不可行。就像小 姐 嫖過以後不能因為不爽而拒付一樣,這需要你在前期選小姐的時候就有獨到的眼光。」

句式幾乎一樣地精彩,一樣地具有煽動性和幽默感,只是 結論
卻完全不成立了。用類比來代替證明幾乎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錯誤。看完此文的各位讀者可跳出此列了!

信文 同學在 《語言層面的邏輯》一文對
此有精彩 闡述,我就偷懶直接引用了。

這類認知偏差的特點是,當某樣事物與其它一樣事物在某方面有相似之處時,便斷定它們在其它方面
也相似
。這是國人最擅長的思維謬誤,畢竟是老祖宗留下的優良傳統。

3、代表性偏差 / 易得性直覺

假 設你對數碼產品了解不多,但聽說昨天開始發售的 iPad 很酷,於是猶豫是否應該購入一台。這時,某個權威網站(比如 ifanr)調查了 10000 名
iPad 用戶,調查結果顯示有 85.73% 的用戶表示,「iPad 很贊,體驗非常棒」。你會如何決策呢,買還是不買?

然後, 某位你很熟悉的人剛好也買了 iPad,比如我。而且我還寫了一篇體驗文章《iPad Sucks》,不支持多任務,不支持
Flash,第三方應用昂貴,容易誤操作,還經常死機,表示非常後悔買了 iPad。此時,你又會如何決策呢?

多 數人在第一次決策時都會選擇購買 iPad,然後在第二次決策時動搖甚至放棄這一打算。

但這卻是不理智的。我的體驗顯然不如前面的調查客 觀、公正、權威;就算假定我很客觀地在評價 iPad,我也只是眾多樣本中的一個,根本無法改變「85.73%
的用戶對 iPad 很滿意」這一事實。

這 類偏差的特點是,生動、具體的描述能給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

這 三類認知偏差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 暈輪效應:我討厭辯證地看待事物,我喜歡把人簡單地分為好人 和壞人兩類。
  • 類 比性偏差:我討厭思考事物之間的深層聯繫,如果它們具有某種相似性,那麼它們就是一 樣的。
  • 代表性偏差/易得性偏差: 數字什麼的最討厭了,真難記;還是具體的事例能留下深刻印象,所以 它一定是對的。

順便再說兩類有趣的認知偏差:

  • 首應效應:先出現的信息會比後出現的信息影響更大。
  • 近因效應:後出現的信息會比先出現的信息影響更大。

矛盾了嗎?其實不矛盾,這兩類認知偏差並不會同時出現。首應效應與思考過程有關,近因效應與記憶過程有關。在《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入門》一文中,我提到過: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如果一味依賴于海綿式思維,將是一件可怕的事——你將始終相信最後接受的信息,淪為別人思想的木偶。

這便是近因 效應佔了上風,究其原因,便是只記憶不思考

=========================

可以看到,在上述幾種認知偏差中,我們都不約而同地拒絕深入思考,走了思維的捷徑。

我們的思維中充滿了這樣的捷徑,它們可能是直覺,可能是常識,
也可能是其它東西。同時,我們天生都是認知吝嗇者,總會儘力保存自己的認知能量。既然有捷徑,為何不走?因此,我們在決策時,或者忽略掉一些信息,或者過
分利用一些信息(以便不再尋找更多信息),以減輕認知負擔。

這些思維捷徑,在多數情況下都是有利的——有助於迅速做出接近最優的決策。 但若是一味依賴於此,便會造成不可忽視的思維謬誤。


我們生活在21世紀,但我們的部分思維仍停留在遠古時代。我們崇尚理性,因為理性在感性為主的夾縫中求生存。弗洛伊德將「我」分為三個部分:超我、自我、本我,超我意味著道德,本我意味著慾望,自我即為超我與本我的結合體。在道德與慾望的交戰中,普通人的道德往往會敗給慾望。在理性與感性的交戰中,理性也同樣容易敗給感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面臨誘惑、權威、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放下手中理性這把武器,憑著感性做出事後後悔的抉擇。
在本文中,我將列舉一些常見的思維陷阱,就像傳銷一樣,我們將其識別出來,就不會輕易掉落其中。

一、確認偏誤
定義:選擇性的回憶有利細節、搜集有利資料,迴避、忽略對我們不利或者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想法的片面詮釋。
舉例:

  • 陷入傳銷的人只認同對其有益的資訊,對自己不利的資訊選擇性忽視或者將其合理化
  • 辯論會成員正方和反方搜集資料大都是有利於自己一方,不利已自己一方的資訊將其合理化
  • 我們做出的選擇,會自我暗示其為正確的,不希望獲得不利於自己的意見、言論
  • 敵對媒體效應:和自己立場不同的媒體總覺得它們有偏見、不客觀
  • 鴕鳥效應:忽略明顯的負面情況

規避:客觀地了解事實,承認事情都是兩面性的,不能只了解有利於自己一面的消息,不利於自己的也需「開張聖聽」

二、後視偏見
定義:在事情發生後,以為自己事先可以預料到事情的結果,但事實並非如此。
舉例:

  • 「我早就知道***」「我早告訴你***,就是不聽」
  • 「事後諸葛亮」「馬後炮「

規避:

  • 建立過程監督機制(公司)
  • 事先將自己對事情發展的預測及理由寫下來(個人)

三、錨定效應
定義:在決策時,我們會過度偏重最早取得的第一筆資訊(錨點),即使這個資訊與此項決定無關。
舉例:

  • 」幼鵝效應「剛出生的鵝會認定看到的第一個動物為自己的母親
  • 住慣了上海7W一平的房子,來到蘇州買下4W一平的房子,覺得很便宜
  • 買東西的時候,我們會參照第一次出價的意願
  • 無人問津的黑珍珠放在高價白珍珠旁邊進行展覽,成為稀世珍寶

規避:

  • 蘇格拉底:」不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一過「
  • 首次決定至關重要,必須給予足夠重視

四、損失規避
定義:相同的東西,人們丟失它所經歷的痛苦大於得到它所帶來的快樂
舉例:

  • 丟100元的痛苦大於得到100元的高興
  • 商家的」7天無理由退貨「
  • 人們喜歡得到,很厭惡失去
  • 對於一般消費品,人們需要得到2倍於原先的價格才肯放棄已經擁有的商品
  • 人們對」沉沒成本「的珍惜 PS:沉沒成本:在一件事情上投入的不可收回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規避:使用」換位法「正反兩面思考,來平衡」損失規避「對心理的影響

五、適應性偏見
定義:我們常常低估自己的適應能力,從而高估一些事情在一段時間後對自己的影響
舉例:

  • 升職、加薪、換大房子、買豪車的快感比預期消逝地快
  • 結婚後幸福感下降地比預期快
  • 我們對物質方面的東西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但對精神方面的東西不太容易適應

規避:

  • 三類東西不太容易適應:(1)、極端的東西:100平的房子換成20平的房子,越住越不適應

(2)、人際比較:喜歡和別人相比就會產生不適應感
(3)、變化:恆定的雜訊可以忍受,但變化不斷的雜訊很難忍受

  • 物質的東西不必看得過重,多花一些錢和時間在精神上
  • 決策的時候需要考慮到人固有的很強的自適應能力

六、忽視客觀概率
6.1、賭徒謬誤
定義:認為某事發生了很多次,因此接下不太可能發生;某件事情很久沒有發生,因此接下來可能會發生。
舉例:

  • 人們認為好運氣和壞運氣是交替產生的
  • 輸了的賭徒總認為自己下一次就會贏回來,沒想越輸越多,傾家蕩產

規避:了解基本的概率統計,尤其是隨機遊戲里涉及到的隨機概型

6.2、忽視中值回歸
定義:極端的東西往往會往中間回歸
舉例:

  • 考試成績的波動;銷售業績、能力考核的上下波動
  • 第一名的價值普遍被高估
  • 」第一名「沒有期待的那麼能力強大,對其失望

規避:不忘中值回歸這一普遍存在的自然規律對事物發展趨勢的影響,不必要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七、權威崇拜
定義:人們面對權威往往會信賴權威,任由權威做主;只要權威說了話,很多本應考慮的事情就變得不相關了。
舉例:

  • 頭銜身份很容易讓我們對其產生信服感和依賴感
  • 福建」莆田事件「里人們對假醫生、假醫院的信賴
  • 1987年9月1日美國威爾遜卧軌抵制向尼加拉瓜的軍事裝備運輸,列車員順從上層旨意讓列車撞向威爾遜

規避:提高對權威的警惕,審核權威人士的資格、評估權威人士指令的可信度

PS:認知偏差列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E5%81%8F%E8%AA%A4%E5%88%97%E8%A1%A8


@陳紹智
開始我是不信的…
直到美圖秀秀了後…

服氣!


前段時間恰好整理了很多,因為自己對這方面也比較感興趣——學了幾年心理學,感覺最吸引我的還是「自我防禦機制」、「認知偏見」等心理和認知的「缺陷」讓我更加著迷;

認知偏差是個比較熱門的研究領域,卡尼曼也是因為研究這個拿了諾貝爾獎;認為認知偏差影響到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處理信息、形成觀點、行為決策等,小到在超市貨架前買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大到買房的時候可以接受的價位,都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

目前人類對自己認知的局限知道的還不多,認知偏差背後的原因也沒有大家都信服的定論,估計按照經典的心理學研究範式也很難有突破性的進展吧,認知神經科學又暫時沒有辦法再深入一層,以下的這些,很多都是對於現象的總結、人類行為偏向的抽象,並沒有完整的理論去解釋他們因何而生、為何如此、如何避免——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話來說,這是大腦在思考大腦本身存在的思維問題,何其難也。

雖然理論不夠完善,但是大家知道之後也有很多好處,一者可以發出「原來不是我一人如此」的感嘆,再者未來能夠有意識的進行部分的「中和」,而不是毫不知情地被非理性的偏見所左右;

綜上,建議各位如果能夠看到這個回答,即使你對心理學一點興趣也沒有,也能夠抽出一些時間仔細看看,這對你的生活至關重要。


以下內容大多來自wikipedia,我只是整理後的搬運工:【想要看到更加詳細、加工過的內容,就來點贊吧】

####
內容實在太多,一個個寫恐怕會長到沒人看,如果想了解哪一條更多內容,就在點贊後指出來吧。
####

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es

  •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在解釋他人行為是過度強調內部原因,解釋自己的行為是過度強調外部原因——別人考砸了是因為笨,我考砸了是因為天氣太熱;
  • 證實偏見,confirmation bias,對自己已有認知和判斷的證實傾向——只聽取能夠正式自己觀點的聲音;
  • 自利偏見,self-serving bias,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自身能力,將失敗歸結於外部原因——考好了因為我聰明,考砸了因為天氣太熱;
  •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最初接觸到的信息影響後續的決策和判斷——提價然後打折,好像撿了便宜;
  • 事後偏見,hindsight bias,「我早就知道了」錯覺,也就是「事後諸葛亮」;
  • 易得性偏見,availability heuristic,根據認知上的易得性來判斷事件的可能性;
  • backfire effect,遇見與自己的信念不同的證據時,反而更加強化自己的信念——多見於宗教和迷信;
  • belief bias,對證據的判斷受到結論可信度的影響;
  • bias blind spot,認為自己會更少受到偏見的影響——也算是自利偏見的一種吧;
  • cheerleader effect,在群體中比單獨呈現時顯得更好看——為啥少女組合看起來都很養眼,單獨看卻不是那麼美;
  • choice-supportive bias,高估自己的選擇;
  • clustering illusion,聚類錯覺,高估樣本中的特例、小群體的重要性,即錯誤的歸結出不存在的pattern——胡亂歸類、總結;
  • curse of knowledge,某方面知識多的人無法像知識少的人一樣思考——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無法模擬用戶的思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用戶研究;
  • decoy effect,Preferences for either option A or B changes in favor of option B when option C is presented, which is similar to option B but in no way better.——解釋起來有點麻煩,自己悟吧;
  • endowment effect,The tendency for people to demand much more to give up an object than they would be willing to pay to acquire it.——卡尼曼前景理論的一部分;
  • framing effect,同樣的信息,呈現方式不同,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 frequency illusion,剛知道的名詞、名字等,很快就會多次出現;——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The frequency illusion (also known as the Baader-Meinhof phenomenon) is the phenomenon in which people who just learn or notice something start seeing it everywhere. For instance, a person who just saw a movie about sharks might start seeing the word "shark" everywhere.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because the person really has come across more instances of the word "shark"; rather, before seeing the movie, they usually simply passed the word over and quickly forgot it, while later, after having seen the movie, the word started sticking in their memory.)
  • gambler』s fallacy,認為未來事件的概率會受到過去事件的影響,即使是獨立事件——連著四次開大,下次應該開小了吧?;
  • hot-hand fallacy,認為成功的人在未來有更高的成功幾率;——打球手熱了,打牌手氣好;
  • illusory correlation,相關性錯覺,錯誤地認為兩個不相關事件中存在關聯——這個也非常常見,瞎聯想;
  • impact bias,高估未來情感的影響長度和深度——認為自己失戀就會死去活來,其實事到臨頭也不過這麼回事;
  • 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熟悉導致好感——要想獲得好感,多出現多冒泡多在TA身邊轉;
  • 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The tendency to respond more strongly to a single identified person at risk than to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at risk;對於單個可以確定的人的悲劇產生的反應,大於一群人的——看電影和紀錄片講述某個受害者會哭,看到教科書上的傷亡數字沒有感覺。
  • 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錯誤高估自己對於外部事物的影響能力;
  • illusory correlation, 錯誤認為兩個不相關的事件之間存在關係;
  • information bias,即使對行動無用,還是要搜集信息;
  • negativity effect,將自己不喜歡的人的好行為歸因於環境,壞行為歸因於秉性;——其實也算證實偏見的一種吧,我認為;
  • negativity bias,對不好的事情的記憶比快樂的記憶更加清晰,更經常回憶;
  • observer expectancy effect,研究者期待某一結果,而無意識的操縱實驗、錯誤解讀數據,以支持自己期待的結果——太常見了;
  • omission bias,比起危害性的行為,會造成相同結果的疏漏和不作為更加可以原諒——主動縱火罪不可赦,見火不救尚可原諒;
  • optimism bias,過於樂觀、高估好結局的可能性——很人都這樣,我不是針對誰,在座的各位都是平庸的普通人;
  • overconfidence effect,對於自己給出的答案過於自信;
  • planning fallacy,低估完成任務的時間;
  • 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購買之後說服自己物有所值;
  • pseudo-certainty effect,面對收益逃避風險,面對損失喜好風險;(即股票稍漲就賣,跌了卻不賣)
  • restraint bias,高估自己面對誘惑時的自控能力——賢者時間痛下決心再也不被誘惑,沒有卵用;
  • risk compensation,當安全感上升時,會傾向於冒更大風險;
  • selective perception,選擇性注意——期待影響注意,只注意自己想要注意的事情、支持自己觀點的事情;
  • status quo bias,喜歡事情保持現狀;
  • stereotyping,刻板印象,認為個體會有其所屬群體的各種特徵——真正和中文的「偏見」意思一致,對某個群體的看法固定,認為IT男就是木訥等;
  • survivorship bias,倖存者偏見——這個其他答案已經解釋了,也是很常見的,我們能夠關注到的群體往往是經過某種抽樣得到的群體,已經不能代表整體了;
  • forer effect,aka Barnum effect,認為模糊、泛化的描述是明確針對自己的、並且非常準確——例如星座、算命,一些情感專家的段子,大家都覺得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一樣;
  • illusion of asymmetric insight,認為自己對於身邊人的認識多於身邊人對於自己的認識;
  •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高估自己對他人的了解,高估他人對自己的了解;
  • illusory superiority,高估自己的優良品質,低估自己的不良品質——自利偏見的一種吧;
  • naive realism,The belief that we see reality as it really is – objectively and without bias; that the facts are plain for all to see; that rational people will agree with us; and that those who don"t are either uninformed, lazy, irrational, or biased.。
  • 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認為自己群體中的成員的差異性高於其他群體——更寬泛些來說,對於自己熟悉的領域、事物,往往能夠看到更多的差異性,例如我們看很多韓國團體都是一個樣子,腦殘粉絲們卻分的非常清楚,女生們認為變形金剛、高達都差不多,宅男們很不同意;
  • projection bias,傾向於認為他人(或未來的自己)會與現在的自己有同樣的心情、思想;
  • shared information bias,群體成員花費大量時間討論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較少討論只有少數人知道的事情;
  • system justification,the tendency to defend and bolster the status quo——傾向於維護現狀,不情願進行改變。
  • trait ascription bias,認為自己的行為、性格、心情更加多變,而他人的更容易預測——部分原因,同樣也是對自己熟悉的事情更加容易感覺到差異性;
  • illusion of truth effect,認為熟悉的說法可信度更高,之前聽說過的比沒有聽說過的更加可信;
  • peak-end rule,峰-終定律,人對事物的體驗評價決定於體驗的峰值和結尾;
  • 首因效應、近因效應,開始和結尾更容易記住;
  • Spotlight effect,聚光燈效應,高估他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的注意;
  • stereotypical bias,記憶向著刻板印象的方向扭曲;
  • telescoping effect,高估近期發生事件距今的時間,低估早期發生事件距今的時間;

造成認知偏見的原因:

  • 有限的認知資源;
  • 使用啟發式進行快速的決策
    • 易得性
    • 代表性,相似性
    • 情感影響
  • 待續,看心情;

我不醜


社會知覺偏差,Psychology里很玄的名詞啊…


1.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在人們交往時所發生的先入為主的作用。
實例有常言中的「一見鍾情」,往往人們會根據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產生對以後對對方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舉個簡單的例子,記得我們領導每次開會都刻意擺出一副兇巴巴的樣子,一開始我們和他都很少有私底下的交流,大家都覺得他這個人不好相處。但之後我因為工作經常和他交流溝通,私底下也經常出去吃飯,發現他並不是我所預想的那樣刻板嚴肅,反而非常詼諧幽默。但其他的一小部分人,因為或多或少的缺乏這些過程,各自對他的性格評價也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說第一印象是認知偏差我是十分贊同的。)

2. 暈輪效應:「光環效應」,又名「成見效應」,人們依據已知的或某一局部的特徵推及認識對象未知的其它特徵,從而形成一個完整印象。
常表現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的或壞的「成見」。

3. 刻板印象:人們對某一事物,特別對某一類人所形成比較固定籠統的看法。
這種認知偏差會忽略個體差異性,往往把某個具體的人或事看作是某類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或事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或事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比如某些人口中的「城管」、「警察」、「民工」、「模特」等等特定人群。

4. 投射效應:把自己的某些特徵加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
他們喜歡拿自己的心思來衡量或揣度別人,即所謂的以己度人。會因為自己的領導才華不如自己而心生怨念,卻不知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區別。他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所以中國的隊伍輸了就是浪費自己時間,殊不知寄希望在別人身上本身就是錯誤,還記得那一句 「畢竟3:0,我上我也行」嗎?

5. 角色固著:過分拘泥於特定角色的心理傾向,表現為對自己理解過分簡單化。
這一類個體過於認同自己的某一角色,那麼此角色在其內心的地位日益膨脹,最後取代其他角色。(有一個案例,一女總認為自己是小孩兒,婚後半夜做夢搶不到糖葫蘆,哭醒叫起老公逼著他去買糖葫蘆…),或者個體把自己的中心角色,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主要角色絕對化、唯一化。(比如有的政府官員在親友圈裡,為人處事也會顯得特別的嚴肅甚至苛刻。)當某一角色能夠帶給個體某一方面極大的自我滿足時,個體會對這一角色「情有獨鍾」,表現出過度的熱衷和渴望。(男子網購警官證,酒吧執法被拘留)

6. 信息干擾:你對交往對象的認識和判斷受他人信息的影響和干擾,出現偏差。
這個么~可以說路過的朋友中絕對有人被他人阻止過戀情,並且最終自己聽取了他人的信息做出的決定。(看我多麼典型的投射效應…)


當你的認知中出現「我認為xxx」的時候,90%的情況都是認知偏差。


謝邀。

總覺得還有很多時間。


一、認知偏差:

(一)光環作用
如相信一個外表迷人的人會更聰明。把各種相互獨立、沒有必然聯繫的特性予以疊加,統統賦予認知對象。

(二)相似假定作用
人們有一種傾向,假定他人與自己有相同之點。初次接觸一個陌生人,當我們了解對方的年齡、民族、職業等等與自己相同時,最易做出這種假定。背景相同的人並不一定有相似的個性和行為反應特徵,但人們往往根據外部的社會特徵判斷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相似程度。若沒有新的資料,人們就可能用這種假定的結論來代替實際的認知結果。比如校園「老鄉會」里,只是經過簡單的自我介紹而沒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只因經歷相似就會輕易覺得「對方和自己很像」。

(三)類化原則
我們總按一定的標準將他人分類,把他人歸屬於一些預設好的範疇之中。在認知具體個人時,一旦發現對方所屬的群體類別,就會將群體的特徵加諸對方身上。例如我們認為日本人勤儉、聰明、注重禮儀,當我們見到一位日本人時,就會將這些特性賦予他,以為他一定是一個勤儉、講禮儀的人。在我們接觸對方機會不多、認知不深入的時候更有可能影響我們的認知。

(四)積極偏見
認知者表達積極肯定的估價往往多於消極否定的估價。無論對方是 否熟悉,肯定評價多於否定。有人解釋為,肯定評價就像「獎金」一樣,用於別人身上就可以指望獲得報償。每個人都期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和接受,因而會經常設身處地地考慮他人的意願,放寬對待人的尺度。尤其在「熟人社會」里,見面沒說幾句話先互捧一番並不少見。

(五)隱含人格理論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發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論,一套關乎個人各種特徵是怎樣相互適應的、未言明的假定。每個人都依照自己有關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種特性組織起來,成為一種總體印象。比如,那些被形容為很聰明的人,同時還可能被形容為友好的,但很少被形容成自我中心的。在這裡,隱含人格理論起了作用: 聰明和友好應當並列,而聰明和自我中心則無法構成一個整體印象。

(六)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變,甚至會左右對後來獲得的新信息的解釋,這就是首因效應。而最近的信息左右了對對方的印象,被稱為近因效應。

二、歸因偏差:

(一)過高估計內在因素(基本歸因錯誤)
觀察者傾向於把行為者本身看做是其行為的起因,而忽視了外在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比如某人犯罪了,觀察者傾向於認為「他犯罪完全因為他品行惡劣」,而忽略了他食不果腹、犯罪集團誘導他等外在因素的影響。

(二)行為者和觀察者的歸因分歧
與觀察者相反,行為者很容易過高估計外在因素對於自己行為的作用。

(三)自我防禦性歸因
我們往往把成功的原因歸於自己的內在因素,如能力、努力工作或好品格等。與此相反,對於自己的敗績往往從外在環境中尋找原因為自己開脫。比如考試考得好,會認為自己能力強;沒考好,會認為題目不適合自己、監考老師太嚴等。

三、印象形成的「一致性」傾向

在判斷一個人的時候,傾向於把他人作為協調一致的對象來觀 察,即非好即壞。一個人不會被看成既是好的又是壞的,既是誠實的又是虛偽的,既是熱情的又是冷酷的。甚至當關於某人的信息資料自相矛盾時,人們也極力減少或消除這種衝突,把對方看成多種特性一致的人。

四、偏見可以習得、是他人製造的:

許多偏見在最初之所以發生,主要是由於那些有權有勢的社會集團為了使自己對無權無勢的社會集團的剝削統治合理化而製造出來的。如在歐洲工業革命後,統治階級與資本家大肆散布工人是一群缺乏獨立人格的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其主要的要求和慾望是維持可以養家糊口的物質生活,對這些人必須要加以嚴格的管制監督。

這種偏見一旦形成並傳播開來之後,便融入了文化傳統,並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偏見的氛圍。在偏見的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兒童對於帶有偏見的規範是服從的。首先是形式上的服從,後來就內化於心。兒童的社會化過程融於其父母的偏見文化之中,即他們面臨許多壓力,使他們相符於父母和其他指導者的思想和行為。


五、人際吸引中有「犯錯誤效應」,優秀而犯小錯誤的人才是最受歡迎的。

阿倫森等人做過一個實驗,結果發現: ①能力出眾但有錯誤的人被評價為最有吸引力;②才能平庸而犯同樣錯誤的人被認為最缺乏吸引力;③才能出眾而沒有出錯的完美者吸引力在第二位;④平庸而沒有犯錯誤的人吸引力居第三位。可見,犯錯誤導致了人們對有能力的人的更加喜歡。

原因: 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有能力、聰明的人。但是,當一個人的能力與我們差距很大,讓我們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的時候,差距會變成一種壓力,使我們敬而遠之。因為與這些人的交往襯托出自己的無能和低劣。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一個群體中,最有才華、最有創造性的成員往往不是最受歡迎的人。

六、人際吸引中的「得失原則」,你最討厭的不是自始至終討厭你的人,而是開始喜歡你,後來討厭你的人。

還是阿倫森等人,他們做過另一個實驗,讓被試可以很自然的被合作夥伴反覆評價,同時讓被試每次都可以聽到這些評價。評價的形式有四種: ①肯定。被試始終得到好的評價;②否定。評價始終是否定的。③提高。前幾次評價是否定的,後幾次則由否定逐漸轉向肯定,並最終達到第一種情況的肯定水平。④降低。前幾次評價是肯定的,後幾次則從肯定水平逐漸下降,最後降到第二種情況的否定水平。

結果表明,人們對於原來否定自己而最終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喜歡程度最高,明顯高於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而對於從肯定到否定變化的交往對象喜歡程度最低,大大低於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對象。這一結果說明,我們最喜歡的是對我們的喜歡水平不斷增加的人,而最厭惡的是喜歡我們的水平不斷減少的人。

這被稱為「對婚姻不忠的定律」,意指從陌生人處所獲得的讚許往往比配偶的讚許更有吸引力。因為後者對自己的喜歡日久天長其水平在減少,而前者由淡漠突然轉向讚許其水平在提高。

七、致命吸引力——他人最初吸引你的特質也會導致你們的分離。

最初吸引我們的某個人身上的個人品質有時卻可能成為兩人關係中最致命的缺陷。如一個男生最初受前女友的吸引是因為她的聰明自信,但是後來卻不喜歡女友過強的自我。當個體為另一個人所具有的獨特的、極端的或和自己很不相同的特點吸引時,更容易出現「致命吸引力」。年輕時的我們很容易因為對方獨特的特質而喜歡上對方,後來也恰恰因為這些特質而分手。


1、框架效應:對同一個概念的不同答覆,取決於選項的框架,問題的框架能夠影響你的決定。聰明的廣告業主和決策者會以不同的方式構建問題,並突出不同的重點,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你會在兩條漢堡廣告中選擇哪個?一條是「該食品80%沒有脂肪」一條是「該食品20%有脂肪」,很顯然選前者。
再舉例,這個手術有95%的成功率vs.做過這個手術的100個人中,有5個死掉了。哪種表達方式更容易讓你安心呢?

2、稟賦效應:舉個例子,你看起來很餓,我手裡有一塊巧克力,問你,你會出多少錢買我的巧克力?平均下來,很多人會出兩塊錢買。換一種情況,我先把同樣的巧克力送給你,然後問你,你會以多少錢的價格賣出你的巧克力?平均下來,很多人的價格上升了,變成了兩塊五。事實上,當你擁有了一件東西後,它的價值就上漲了。這讓我想起了股票,多少人因為沒有及時止損,高估了自己手中股票的價值,導致了巨虧。這種效應還是挺可怕的,它迷惑了你的判斷。那塊巧克力甚至就直接放在桌子上不動,只要提問者換一個問法,它的價值就平白無故上升了五毛錢。這和第一點框架效應也有相應的聯繫:提問者把問題「框架」過之後,就輕易的改變了你的回答。
如果問你願意以什麼價格購買它時,你把它視作為一種獲得(願意花多大代價來得到某物);
如果問你願意以什麼價格賣掉它時,你把它視作為一種損失,當它變成一種損失時,它就更有價值了。

3、基礎概率:現在有30個工程師和70個律師,從中隨機抽取一個人,名字叫約翰,以下為對約翰的描述:四十歲,已婚,有三個孩子,保守,謹慎,對政治不感興趣,不善於社交,業餘愛好包括木匠,航海,解數學題等。現在問你,你覺得約翰是工程師還是律師?
結果為,大多數人認為他是個工程師。那麼我把條件變換一下,現在有30個律師,70個工程師。你的答案會改變嗎?
其實我們並不管先前的什麼「70、30」的數字,這根本改變不了你對約翰的印象。人們會視約翰為一個個體,忽略他來自何方的背景情況和基礎比率。即使你猜他為工程師,有70%的概率會猜錯。我們的大腦不是進化做基礎比率的運算用的。

4、確認偏誤:如果你是一起監護權案件的法官,你必須把孩子判給父親或母親。以下為兩個人的情況:
A:一方收入一般,健康狀況良好,正常的工作時間,和孩子的關係說得過去,並且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社交生活。
B:另一方收入較高,健康上有點小問題,公差較多,和孩子關係親密,社交活動非常豐富。
問題是:你想把孩子判給上面哪個人?結果為:大多數人傾向於判給B。
換一種問法:你不想把監護權判給誰?結果為:大多數人傾向於不判給B。
這除了第一點提到的「框架效應」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確認偏誤在搞鬼。當你思考把監護權判給誰的時候,你會問自己,什麼是一個好的父母的表現?B好的父母的標誌就會跳出來。當你思考不想把監護權判給誰時,你會問自己,什麼是一個壞的父母的表現?B不好的父母的標誌就會跳出來。
當我們確認某個假設時,會使一些生活中邏輯上很簡單的事情變得十分困難。

5、焦點效應(spotlight effect) ,也叫做社會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焦點效應意味著人類往往會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焦點效應其實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體驗,這種心理狀態讓我們過度關注自我,過分在意聚會或者工作集會時周圍人們對我們的關注程度。正是因為每個人的焦點效應,在銷售上也常常成為業務員的公關手段。你以為別人都在關注你自己,自己今天穿得有多帥,打扮得有多漂亮,其實他們正在關注著他們自己。
穿印有可笑人物照片的T恤衫的人猜測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他的T恤衫的人物是誰的人數比實際上注意到的人數要高得多。人們都以為別人會注意我們。

6、透明度效應:人們通常高估別人看穿自己謊話的程度。或者說,高估別人「懂你」的程度。處在一段關係中的朋友,都希望對方能和自己有默契,以心傳心。然而,別人對你的了解並不如你想像的那麼多,有時候你不明確的說出來,對方又怎麼能知道你是如何想的呢?有句話說,「愛怕沉默的。太多的人,以為愛到深處是無言。其實,愛更需要詳盡的表達和傳遞。」推而廣之,在任何一段關係的特定階段,都需要良好的表達,才能讓對方更加了解你。不經過這一階段,是很難建立默契的 。

7、沃博艮湖效應,積極幻覺:就是自我感覺良好,人們都戲劇性的認為自己的表現高於平均水平。這有可能是因為你表現好的時候,大家都誇獎你,你表現不好的時候,大家默不作聲。由於得不到正確的負面反饋,人們的心理趨於這種自我膨脹的評價了。另外一個解釋是,好的標準不一樣。你認為的平均水準,在他眼裡可能就是高標準了。或者說,你對某件事的評價標準,是以你自己為參照物的,你本身在這些標準中就做得比一般人要強,所以在評價時也會傾向側重這些標準,這就好像說「連我都在這種評價標準中做不好,那又有什麼資格評價別人呢?」
上述5、6、7三點,都是社會心理學的重要觀點。我們會過高的估計別人對自己的注意,我們會高估自己的透明度,或者說高估他人對自己的了解程度。你認為自己很重要,所以產生了焦點效應,你認為自己心思很容易被人看透,所以產生了透明度效應,正常健康的人對會認為自己很棒,所以產生了沃博艮湖效應。上面有回答說「長相中上」就是沃博艮湖效應直觀體現。

8、認知失調理論:自認為自己做的事都是合理的。證實偏見(Confirmation Bias)說,當我們在主觀上支持某種觀點的時候,我們往往傾向於尋找那些能夠支持我們原來的觀點的信息,而對於那些可能推翻我們原來的觀點的信息往往忽視掉。人們普遍偏好能夠驗證假設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設的信息。一旦你相信某樣事物,其他與相信這樣事物相關的信息就會被編碼來支持你所相信的事物的。你會偏向注重那些能夠證明你理論的案例和證據上,而忽略那些相反的案例或者證據。
證實偏見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我們討厭某個國家(包括我們自己的國家),那麼,我們就會下意識的關注這個國家的負面消息,用以證明這個國家確實不招人喜歡,而且越來越討厭;在工作中,如果我們贊同某個方案(特別是那些自己提出的方案),也會舉出眾多理由,數據的、圖片的、事實的、分析的,來不斷支持該方案,使其越來越正確。對某個人,對某部電影,對某個產品,甚至對某個種族,我們都容易陷入證實偏見的思維。當然,「證實」並不是錯誤的,或者不必要的。關鍵是,證實只是事物面貌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證實,就難以存在全面的思考,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而如果從「證偽」的角度看現象,從反面去思考,去質疑,結論會更加可靠,也會更接近真實。除了發現「確實如此」,也別忘了問問「否則怎樣」。通常,當人們在某件事上花費了很多時間、金錢和代價時,他們就更不願意證明自己所做之事是錯的。美國電影里經常有新人加入兄弟會被欺負的情節,也是說明了這個問題,因為這樣更能讓新人愛上這個團隊(潛台詞:我受了這麼多苦才加入兄弟會,兄弟會一定很棒啊)。我們總是對信念和行為的不一致性進行合理化解釋,比如今天我想偷別人一個糖果,我會這麼去想:偷盜是不對的,但是他這麼富有,偷他一個糖果應該沒啥大不了。以下又有幾個子效應供參考:
1)理由不足效應:我會為了20美元報酬撒謊,但是我為了一美元撒謊嗎?這報酬也太低了吧?這理由不充分,那我一定不是在撒謊,而是我說的就是真的。謊言是一種認知不協調,我為了消除這種不協調,就會儘力給自己洗腦。
2)自由選擇範式:選擇了,我就會認為它更有價值,而拒絕的東西,當我在重新審視的時候,我就會認為它更沒有價值。這樣才能調和我的認知和現實的差距。在事後改變我們對事物的感覺,讓它符合已經發生的事件。A和B,是水平差不多的,你選擇了A而拒絕了B,你的選擇就會影響你對A、B的態度,你會更喜歡A而討厭B。 比如一個姑娘有兩個追求者,一個長得帥一個有錢,當她嫁給那個有錢人時,再回來看那個帥的,有可能就沒當初那麼帥了。明明帥哥還是那個帥哥,但是心態不一樣,造成了姑娘的認知不一樣了。
3)努力等於喜歡研究:我付出了越多的努力(得到某種事物),就越會認知失調地認為我非常喜歡這個事物。
4)逆態度短文研究:不寫短文,態度沒變化;被強迫寫與自己立場對立的短文,態度稍許變化;認為自己是自由選擇寫與自己立場對立的短文,態度有很大改觀。

9、個體偏向/基本歸因錯誤:我們傾向於將別人的行為歸因於他們的性格特點和長期穩定的特質。換言之,在評價他人時,人們對個人特質的權重過高,而對情境因素的權重過低。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複雜的環境和個人特徵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出現了問題,我們會歸罪於環境,當事情順利時,處於自我服務的歸因傾向,我們會歸功於自己。而我們不會這麼看待他人。我們對他人不會這麼寬容——你做了蠢事,你就是笨蛋;我做了蠢事,因為我沒在狀態。比如你在演講,投影儀壞了,你的演講無法進行下去。事後人們會說,你是個糟糕的演講者,而不會說是投影儀壞掉導致的演講終止。現在「聖母」現象,好像是基本歸因錯誤的一個反面,他們過於強調情境因素對人的影響,而企圖給兇手洗白。而每一個「聖母式」的洗白,底下的評論都或多或少的罵「聖母婊」的人存在。在我看來,這兩類人都是在走極端。
自我服務偏差:當我們談到自己行為的結果時,我們傾向於為好的結果承擔責任,推卸壞結果的責任。
不過這個偏差好像沒有確切實驗數據支持。因為人和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持有這種認知偏差的人把人的因素和環境因素人為地割裂開了。

10、可獲得性偏差:如果你想知道某件事發生的概率的話,你有多大的概率想到它是一個很好的提示?還是說它僅僅是一個誤導?在信息爆炸的社會,很多信息的「可獲得性」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信息的傳播和獲得不需要成本,我們就在這些「低傳播成本、低獲得成本」的信息中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精神。
考慮以下問題:
有多少英語單詞是以"ng"結尾的?
有多少英語單詞是以"ing"結尾的?
理性的來講,以"ing"結尾的單詞就已經以"ng"結尾了。這兩個數字誰大誰小顯而易見。但是得到結果出乎意料,ing比ng大得多。僅僅是因為人們更加容易想到ing,ing的數字就被無端的放大了。這裡,ing的可獲得性更高。
現實生活中,活躍在微信里的謠言——這個不能吃,那個有危險,都大大提高了人們對於風險的態度。許多奇聞異事都會口口相傳。人們這些事情在廣為流傳的過程中,就會高估該件事情發生的概率,在經濟學中,有可能就會導致一定的錯誤的決策,例如,高估了風險或收益————「哎呀我聽說隔壁老王用這個方法一個月賺了十萬,我也去試試」「哎呀,我聽說有個人老吃那個東西死掉了,我以後再也不吃那個東西了」「哎呀2015年飛機失事那麼多我以後再也不坐飛機了」。
然而你需要問自己一句,如果這件事不是發生的概率特別小,那麼它憑什麼廣為流傳呢?
觸目驚心的事件更容易被我們記住,而更容易被記住的事件,我們更傾向於再次發生。那些記憶中更加可得更加接近或者更加生動的認知被估計的發生的更加頻繁,如果這件事更加容易被想起來,我用它來估計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頻率也會偏高。這有點像倖存者偏差,那些容易被我們想起來的事情就像一個一個的倖存者在我們的腦海里生動的存在著,那麼到底這些倖存者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概率有多大呢?會不會被我們高估呢?如果我們比較兩件事發生概率的大小,一件事特別生動,以至於你曾經就經歷過,另一件事不是那麼生動,那麼你肯定會高估生動的事情發生的概率,儘管生動的事情不是那麼常見。
很多懷疑小孩不是親生的父親去做親子鑒定,發現有30%的孩子是隔壁老王家的,你能不能說,當今社會婚姻出軌的概率已經達到30%了?不可以。因為本身去做親子鑒定的這一類人群,就是夫妻感情不和,是出軌的高發生家庭。否則誰會隨隨便便懷疑自己妻子?

11、
安慰劑效應:給你一個糖丸,跟你說是治頭痛的葯,你也會感覺到頭痛有所減輕。


我們是邏輯思考者,依據邏輯、公理、理智進行思考,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會用簡單快速的直接推斷法,這種簡單快速的方法在進化史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也會誤導我們。所以,人有的時候是非理性的,我們需要學一些心理學知識來糾正我們愚蠢的大腦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捏造「哈佛圖書館訓誡」/歷史人物事迹/名人名言的現象?
如何看待腐女仇視異性戀的言論?這種言論出自什麼心理?
面對生活的壓力,怎樣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成為一個開朗,積極向上的人?
如何從外表判斷一個人的內涵、人品、社會地位?
應屆考博失敗後?

TAG:心理學 | 友情 | 社會心理 | 認知心理學 | 認知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