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保護基因隱私嗎?
最近看到一家新生的app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唾液樣本,他們來進行一些有趣的基因檢測。最近在許多高校開展。但我聽說過一些有關基因隱私竊取的事,想了解現在基因隱私保護的相關情況?有特別保護的必要嗎?
舉個栗子
這是一個基因組測序數據的質檢工具,通過你的基因測序數據,哪怕很少(1~2X 的覆蓋度,只需要知道10,000個位點或者更少),就可以在5分鐘內推測你的祖源來自哪裡,推斷是否有樣品的標記的錯誤,樣品污染等等其它這裡不詳細介紹的功能。
你可以看到,上面這個圖每一種顏色的點就是一個世界上的民族,下面有對應的三個字母的縮寫。比如CEU就是歐洲人,FIN就是芬蘭人,CHB就是中國北京漢族,JPT是日本東京,TSI是義大利托斯卡納等等。圖中的兩個藍色的點就是我當前測試的兩個樣品。除了樣品的上面提到的10000個位點信息,這個工具不知道的其它任何信息,但是最後它成功的把HG00553這個樣品放到了波多黎各的位置處。
上面這個分析的解析度受之前已有的數據點的採樣信息的詳細程度所限。以上是用的千人基因組的數據做的示例。這是基因組分析領域非常常規的分析,只不過我的方法這裡用的信息量非常少,速度快一點。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信息就在數據裡面,信息本身也是媒介和橋樑。你能怎麼搭,就有怎麼用的方法。
試想,如果我能收集到更多維度的feature, 比如身高,比如姓氏,比如緯度,比如,作息時間等等,我們就能夠提供更多信息的預測或者判斷。看這個項目https://genesforgood.sph.umich.edu/ 其中有來自各地的志願者參與的各個維度的信息收集的調查,並且是有時間維度的信息採集。 當樣本數據足夠大的時候,理論上,最後能夠找到特定樣品的信息(對特定的statistic進行deconvolution不是不可能)。不過通常大家現在主要關注的是跟疾病健康相關的問題。
現在市場上很有名的23andme,ancestry等等著名的基因檢測服務公司,實際上已經把入門價格做的很低了。他們賺的錢不一定來自於直接對客戶的服務。更重要的是,大型的製藥廠,需要這些樣品信息去進行新葯的研發。人群的基因信息,就是新時代的金礦。
那麼,對於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設想,我們說一家健康保險的公司(其實保險公司都已經在做這個信息收集了),它在拿到你的基因信息之後完全有能力對你進行未來的健康風險評估,可以調整你的保費,甚至可以拒絕承保(這裡應該有法律約束)。那麼你的信息就已經在影響你的生活了。那麼更進一步,1997年有一部科幻電影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9177/ GATTACA,就完全推廣了一種可能的社會秩序,完全取決於你的基因品質的社會秩序。
然而,不同於你的網路上的信息,或者你的犯罪記錄等等那些記錄在磁碟或者紙張等媒介的信息,基因信息的媒介就是你自己,不可銷毀。所以,現在題主覺得有必要了沒?
談到隱私,我們不妨回憶一下數年前(甚至持續至今的)關於互聯網信息安全/隱私的爭議。然而爭議歸爭議,互聯網還是不可避免地席捲了我們的生活。所以我想,互聯網在帶來隱私問題的同時也帶來了令人無法抗拒的好處。
基因信息所產生的隱私問題,與互聯網的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是無疑的,有兩點它們是完全一致的:第一,基因技術與互聯網技術一樣,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方向,避無可避。第二,基因技術與互聯網技術一樣,是善惡並存的。
所以我想,我們在暢享基因隱私泄露導致的「最壞的假設」導致的惡果時,也應當考慮這些技術帶來的福祉。這樣才能客觀地選擇和使用這個技術。好比有些媽媽聽說抗生素濫用導致細菌耐藥性的問題後,堅決拒絕讓患病孩子服用抗生素一樣,因噎廢食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後果。
基因隱私涉及多個層面的倫理問題。我們就幾位答主@三娘娘、@張帆 所提到的問題逐一解讀利弊:
1.
基因信息可以識別身份?
2.
基因信息可能暴露意外的親緣關係(非親緣關係)?
3.
基因信息可用於推測個人特徵?
4.
基因信息可能導致基因歧視?
5.
基因信息可能導致保險公司歧視性/差異性定價策略?
6.
基因信息可能被用作新型殺傷性生物武器的研製?
以及:
7.
什麼類型的基因檢測更存在這方面的隱患?
8.
我該如何注意避免泄漏基因隱私?
答:
1.
基因信息可以識別身份?
是的。每個人的基因都不盡相同,尤其是STR(短串聯重複序列)。不同到什麼程度呢?理論上,任何兩個人(除了同卵雙胞胎以外),只要檢測幾個DNA不同區域的STR,就可以進行區分。並且,這種STR也是由父母遺傳給孩子的,因此孩子的STR序列中,可以匹配到雙親的特徵。STR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可以用於身份識別和親子關係的鑒定,就好像是一份基因層面的身份證——無法偽造、無法丟棄、不會被冒領。
這個技術其實已經非常普及了,公安、司法、親子鑒定一直都在使用。儘管存在爭議,但我個人非常希望這個技術能夠進一步的普及到每一個——如果每個孩子在出生時都進行了這樣的檢測,那麼被拐賣的兒童可以很容易找回他們的父母,而拐賣兒童也將無利可圖。
2.
基因信息可能暴露意外的親緣關係(非親緣關係)?
是的。一談到這個話題就能腦補好多劇情,並且都能上晚八點檔,這裡可能有很多倫理爭議,但是問題並不出在檢測本身。
好比說孩子受傷需要輸血,父親去獻血發現血型不匹配,意外發現了孩子不是親生的。基因檢測是「更高級別」的血型檢測(可能攜帶更多信息,用於鑒定親子關係要比血型靠譜多了)。但本質上,除了親子鑒定以外,為了診斷或其他目的而進行基因檢測,結果以外發現孩子非親生,這就跟獻血發現孩子不是親生沒有什麼區別——你能因此說獻血技術本身不道德嗎?另外,如果血型一樣,只知道孩子是什麼血型的,不能判斷孩子是不是親生的,必須同時知道父雙方及孩子的才能判斷。基因檢測也是一樣,如果只對某一個人進行檢測,是不能判斷親緣關係的,必須同時檢測這個人及他的親屬(或者把這個人的基因信息拿出去跟一個很大的資料庫進行比對)。
3.
基因信息可用於推測個人特徵?
是的。但是目前不能做到準確推斷的,主要還停留在科研,刑偵方面國外有一些試探性的應用,比如通過犯罪現場留下的嫌疑犯的精斑來推測嫌疑犯的外貌特徵(頭髮顏色、眼睛顏色等等。但是準確性還不能保證,並且由於這些特徵可能會被掩蓋,因此也只是作為參考。
需要說明的是,要想推測一個人的多維度的個體特徵,需要擁有一個人非常完整的基因信息。如果只是檢測很小一部分基因片段,那麼能推測的個人信息就很少。比如上面所說到的STR檢測,由於只是定向的檢測這些特徵序列,因此只能用於身份識別,鑒定出你是你,而不能由這個結果來推測你的身高、體重、眼睛、鼻子。
4.
基因信息可能導致基因歧視?
是的。每個人的基因都不是那麼「完美」,多少攜帶有一些遺傳疾病的致病基因。存在由於攜帶了致病基因而被歧視的可能性。就如果其他答主提到的,如果兒媳攜帶某種遺傳病基因的隱私被婆婆知道了,挑三揀四的婆婆可能會嫌棄兒媳是某遺傳病的攜帶者。
但是同樣的,我們也看到,基因信息也有助於在某種程度上降低歧視。舉個例子,工作中我們遇到過一對來諮詢的男女朋友,因為女方的侄子是一個苯丙酮尿症的孩子,所以男方的家長百般阻撓兩人結婚——不得已,兩人只得通過基因檢測證明兩人並沒有同時攜帶這個基因,結婚不會影響生孩子。另一方面,由於每個人幾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地攜帶了「不好」的基因,大家也就誰也別歧視誰了吧?
5.
基因信息可能導致保險公司歧視性/差異性定價策略?
是的。這是對人們最直接的影響了。如果基因檢測技術足夠普及,可靠性足夠高,並且價格足夠低廉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可能先對你進行基因檢測,然後根據你基因檢測的結果來估算你的保費。當然,這個在美國是不被允許的,因為法律規定保險公司不得根據基因檢測結果制定差異性的保險策略。中國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法律,但是隨著基因行業的興起,相關規範也指日可待。
如果沒有法規的約束,那麼保險公司的差異性定價就一定是壞事嗎?也不見得。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的關係可以用博弈來形容。一方面保險公司勢必要從投保人身上賺錢,另一方面也必須提供有吸引力的條款來促進投保。為了吸引投保人,可能出現以下情況:原來直接拒保的或者拒絕理賠的遺傳疾病,現在可能能推出相應的保險產品了。原來一刀切的保額,現在可能能夠針對投保人不同疾病風險而進行調整了。比如:保險公司在對投保人進行癌症風險評估後,發現其乳腺癌風險較高而結腸癌風險較低,因此將原有一刀切的20w保額修改為:乳腺癌賠付30w、結腸癌賠付5w。
當然,由於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還沒有推出跟基因檢測掛鉤的保險條款,因此這些也只是猜測。(目前市面上有買一些買癌症保險送基因檢測的,這些不影響保險費,只能算是為保險促銷。)事實上,也有保險公司曾經試圖給投保人做體檢後根據他們的健康狀況來評估保費,但是投保人並沒有很買賬,這種類型的保險賣得不好。
(題外話,如果實在擔心,那就趁現在買好保險吧。)
6.
基因信息可能被用作新型殺傷性生物武器的研製?
這個是最不需要個人來擔心的。即使真的有這樣喪心病狂的研究,那也是基於人群的研製,和你個人的基因檢測結果沒啥關係——何況國外那麼多華裔,基於華裔的基因資料庫人家早就有了啦。
以及:
7.
什麼類型的基因檢測更存在這方面的隱患?
市面上的基因檢測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類,其所對應的基因隱私問題的程度並不相同:
①
單項基因檢測,如99元的酒精代謝能力檢測、199元的肥胖檢測。這類型的檢測只檢測很少的基因位點,從數據價值來看並不高(也就是說,一方面,這個檢測能夠提供的健康建議並不多,但是另一面也沒什麼基因層面的隱私可以挖掘的)。充其量,也就是像淘寶買了一次巧克力,單憑這一次的購物,商家只能知道你的:1.姓名、地址、電話;2.你是個吃貨。
②
疾病的基因檢測。一般而言是針對某一遺傳疾病,或某一類型的遺傳疾病所設計的檢測panel。檢測公司也只針對可能引起疾病的突變進行分析,考慮到大多數人進行這種類別的檢測都是有非常明確的診斷需求,對「治病救人「的渴求要多過對隱私的擔憂。
③
全外顯子、全基因組檢測,或檢測位點非常多的晶元檢測。這類型的檢測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能夠提供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大的信息。(好比像淘寶提供了你歷年來所有的購物記錄。那就有非常多的信息可以挖掘了。)一方面可以不斷挖掘出新的與健康或者基因相關的信息提供給受檢者(為什麼說不斷呢,因為我們對基因的認識是在在不斷更新的,很多我們現在還清楚是什麼意義的突變,會逐漸了解),另一方面其數據的大數據價值可能導致其挖掘出」隱私「數據。(活躍在知乎的@陳鋼、@鄭強
以999元的價格提供60w個位點的檢測,但目前能在檢測報告中檢測的只佔很小一部分,兩位可以來講一下對這個商品的基因數據和隱私是怎麼考慮的)
④
親子鑒定、司法鑒定:這些剛才說過了。
8.
我該如何注意避免泄漏基因隱私?
①
了解檢測的目的(是疾病的檢測、某一個特性的檢測、還是全部基因的檢測?),根據需求來選擇。
②
閱讀知情同意書和條款,關注以下幾點:檢測公司是否會銷毀你的剩餘DNA樣品;檢測公司是否有權向第三方提供你的檢測結果;檢測公司是否有權將你的檢測結果應用於科學研究;如果向第三方提供你的檢測結果或應用於科研,是否是以匿名的形式;除你本人之外,是否其他人有權獲取你的基因數據及查看你的檢測結果,需要提供什麼證明。
③
了解檢測所使用的技術手段,從信息量來看:二代測序>高通量晶元>低通量晶元>一代測序。檢測的價值也相應由高到低、隱私方面的隱患同樣也是由高到低。@張帆所舉例用的數據,就是信息量最大的全基因組測序(二代測序),目前大多數人還是承受不起的。
忍不住想回答。
首先說一下我們現在對數據及用戶信息的保護。
現在市面上關於個體基因組的基因檢測主要分為幾大類:一是全基因組測序,可以參考基雲惠康(或者叫一脈基因 whatever)的個人全基因組測序,能夠得到人重測序拿到的所有信息,包括SNP,Indel,CNV,SV等等;二是針對特定的性狀相關位點(snp indel等)購買成熟的晶元,或者自己定製的panel,這裡面包括用不同的技術路線做的產品,既有illumina等的晶元,也有捕獲+二代測序的panel,類似產品眾多,從用途上,有疾病易感基因檢測,個人特質基因檢測(包括天賦基因,運動,飲食等等相關的基因),遺傳病相關基因檢測等等,不同產品能拿到的基因數據不一樣,基本上能拿到幾十到幾十萬個SNP信息,比如23andme就能拿到;三是用一代測序做的針對一個位點或少數幾個位點設計的產品,比如華大的微醺,基因管家做的一些套餐,目的明確。
之所以這樣分,是因為檢測位點數不同,檢測項目不同,所包含的個人信息量是不一樣的,公司的重視程度也不一樣,採取的數據保密手段也不一樣(理論上凡是涉及到個人的基因數據的,公司都應該採取嚴格的數據保存和加密)。
比如說,用戶的個人信息(姓名、性別、年齡、地址、手機號等)是和基因數據(樣品編號、檢測報告、raw data等)是要分開保存,除了少數人外,公司內部人不能同時接觸個人信息和基因數據,許可權分開,同時個人信息和基因數據需要加密,外部人員很難接觸到,萬一(萬一的意思是退一萬步講)能接觸到,也只能接觸到個人信息或者基因數據,不能將這兩部分聯繫起來。同時,有一些做了開放平台的公司,會開飯API給第三方基於基因數據開發,這個也是不能接觸到用戶信息的。裡面的保存和加密演算法如何,不是我的專業,不太了解。
這裡面的漏洞肯定會存在,特別是對於現在很多初創的基因檢測公司、互聯網+公司,開始的時候為了工作方便,數據的保存和加密會有不足,但是隨著數據的重要性加大,數據量加大,國家對於基因數據的規定和立法趨於嚴格,我對這方面持謹慎樂觀態度。
說了這麼多基因數據的保存的現狀,從我個人角度講有沒有必要保護基因數據的隱私。我個人覺得,不同的基因數據我覺得隱私級別不一樣(像上面描述的一樣),比如個人全基因組數據,打死也不能給別人看,raw data要存硬碟裡面挖地三尺埋起來,但是對於一些只要少數幾個位點,不涉及個人健康相關的信息,我覺得沒有必要過於在意。我了解到現在甚至有公司允許和鼓勵將檢測報告在微信等社交網路上分享,以吸引用戶,這類數據一般來說隱私級別就很低。
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針對不同隱私級別的基因數據立法規定數據的接觸、保存和加密,這其實也是為了這個行業更好地發展。
另外,說了數據的安全,還有一部分就是樣品!我們都知道基因數據是從我們的DNA中測序得到的,如果公司把檢測報告給我們之後,還保存著我們的DNA樣本,這樣還是能夠再次獲得我們的基因組數據的,國內對於非臨床應用的基因檢測的樣本保存也並沒有規定,我了解到的情況是有些公司傾向於保存DNA樣本,這樣就需要對其行為作出約束,比如最簡單的服務條款和知情同意書等等需要規定非用戶要求不能對樣本進行再測序等處理,或者得到報告後一定時間內將細胞樣本和DNA樣本銷毀。現狀是這方面還不完善,但就這兩年基因測序行業的發展,我想很快就會有相關的規定出來。
利益相關:曾在基因檢測互聯網公司工作。
任何一個人的基因序列/基因檢測報告,基本上跟他的任何其它病歷/體檢報告/健康檔案這些東西是同一個隱私級別的。
同等管理和保護即可。
當然很有必要保護隱私。
以前段時間火熱的兒童基因身份證為例子,如果不做好隱私保護,這個防拐騙的好措施如果不做好隱私保護會變成什麼樣呢?
「卧槽,為什麼你生出來的這個小丑b跟我基因不符?你這個賤人,偷人還敢讓我陪你去上醫院生孩子,我們離婚!!!!」
一年後
「老婆我錯了,老婆我們和好吧。我哪知道我的xx(敏感詞)是我素未謀面的弟弟在我媽媽肚子里嵌合給我的?我不該懷疑你,我錯了。學小狗叫給你聽。汪汪汪汪汪!!!!」
「哎哎哎,你們知道嗎?隔壁床住院的小孩子基因信息跟父母的不符哎」
「來八卦八卦」
「其實他是他們收養的。我告訴你,那女的/男的眼睛那麼大一看就是打胎8次了/x功能障礙,哪裡生的出來孩子」
「私生活亂,難怪生不出來」
哎哎哎,你知道嗎,翠花的妹妹其實是翠花的兒子哎
阿!這麼勁爆,怎麼回事?
翠花年輕的時候年少無知跟人家私奔,把肚子搞大了才回來,已經引產不了了
那是怎麼搞大的?
......扒掉xxxx........推到***頂住........顫抖........,就是這樣子啦,他們大戰三回合,懷胎42月,兒子就生出來啦!!!
----------------------------------------------------------------------
你去買保險的時候,保險業務員對你說:
小姐,根據記錄,您有一個brac1的基因突變,會導致您乳腺癌的發生率高於常人,因此普通人的保險費是每月817元,您的保費是每月136817元,如果沒有異議請您簽字吧。
卧槽這麼高的保費我怎麼交得起?現在深圳的平均工資也才3000工分一個月。你們這是拒保
小姐,我們沒有拒保,只是您的患癌風險高於常人,我們必須提高您的保費,你不願意買保險可以不簽合同的
----------------------------------------------------------------------
你去見准婆婆的時候,准婆婆對你說:
姑娘,你看你為什麼不是圓臉是長臉呢?長臉不旺我兒子呀?再說了為什麼你攜帶有囊性纖維化的隱性突變呢?囊性纖維化這個名字多晦氣啊?又是囊又是纖維的,不旺我兒子呀?我不是歧視你,也不是有偏見。我很開明的,也知道人無完人。你說你一個外地姑娘,又沒房,攜帶蠶豆病多好?多麼質樸和詩意的我名字哇,旺我兒子呀!!!!
----------------------------------------------------------------------
你送兒子上培訓班的時候,培訓班老師對你說:
這位家長,根據您兒子的豪華24k金無敵尊貴宇宙尊享版天賦基因檢測結果(實測一個基因的一個位點),您兒子右腳食指患腳氣的風險比其他人高0.125%,因此根據天賦基因的檢測建議,我們認為您兒子不適合學習數學建模,應該學習汶萊語。
卧槽這是什麼鬼!!!!!!
----------------------------------------------------------------------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在這裡
金三胖對士兵說:士兵啊,查查韓國人的肌動蛋白看家基因的固有保守序列,我們整個針對韓國人特有保守區域的rna病毒,把大韓民族整個基因敲除掉。
你們說我們需不需要保護基因隱私?我可不想別人對著我的基因品頭論足!!!!!
首先要明確一件事,基因序列是比指紋還要更危險的精準確認身份的信息,這個身份的確認不止於你一個人,可以追溯到你的直系和旁系。基因和指紋一樣可以確定你是誰,ID,來自哪個家庭,你家門牌號,你的SSN號,駕照信息,在中國就是你的社保號,你的配偶,子女,親屬,所有信息都可以依據你的基因序列確認,確認了你這個人,當然就確認了你周圍所有的信息。但在指紋的功能之外,你的基因序列還可以確認你潛在的疾病風險,你的遺傳病,給各種詐騙及其他類型的犯罪提供了非常充裕的信息量,甚至還能幫你找到你一輩子都不知道存在的親生爹娘兄弟姐妹...也因此,你的基因序列還可以出售給一切願意打探你這些信息從你身上圖利的人,可怕BO?
基因保護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未經本人充分知情同意就測序人家的基因來做研究,做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充分的知情同意就是被測序人要清楚知道test的風險,個人基因序列被掌握後可能的一切風險並且簽字同意。這一步是尊重基因隱私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目前尚做不到。 後面還有嚴格監管測序單位嚴禁未經允許的出售基因信息的行為,比如某公司利用自己為客戶測序的資料庫做科研出售...這些客戶得知自己的信息被人研究了還賣了錢,不知心情如何... 第一步之後,就有很多措施亟待開展,政府和國家的監管,檢查制度和信息安全管理等。舉個簡單例子來說,如果美國人掌握了某國官員們的全序列基因信息會怎樣呢?嗯,想像空間太大了.. 編個劇本寫部電影都夠用。
其實如果想多賺幾個支持率.. 可以寫上半小時..個人基因序列被曝光後的風險,現在各國嘗試保護基因隱私的一些舉措和問題etc。 實在太忙了,建議大家搜索google, 關鍵字" genome seq" "privacy" 會有很多不錯的文章列出來。這事你得問炮姐,她深有體會。
炮姐和她的兩萬個妹妹…
基因測試帶來的社會倫理、生物倫理和信息安全問題,這是一個超出了醫學範圍的困境。
基因測試分三種用途:醫學診斷;疾病風險預測;基因特徵鑒別(如法醫、親子鑒定等)。在三者之中,只有基因測試在醫學診斷用途的顧慮最少。
最大的社會倫理問題是基因歧視。你可以想像一下場景:
醫療保險公司常常與體檢公司合作,對於高凈值群體非常熱衷於提供免費的基因測試。但是,當測試結果出來後,保險公司發現一些人有某種疾病的高風險基因,而大幅提高這些人的健康保險費用,這些被區別開來的人該怎麼辦?
如果僱主從醫療保險公司或偶然獲得了僱員的基因測試數據,發現一些僱員有某些癌症或精神疾病的攜帶基因,找個理由直接把這些人解僱了怎麼辦?
如果結婚前,夫妻去做基因測試,結果發現其中一人攜帶了某些致病基因,導致對方不願意結婚,有基因『劣勢』的那一方怎麼辦?
安吉那 朱莉可以花幾十萬美元做乳腺癌風險的基因測試並提前做了乳房切除手術,那沒有錢的窮人怎麼辦呢?
達官富人們為保證一下代優秀的基因,通過篩選有『優秀』基因的伴侶,來預測一下代基因的『優秀』程度,會導致什麼可怕的社會問題?
更怕的是,如果以上個案被一些強力集團用於集體或種族群體的基因甄別,將會產生多麼可怕的後果?希特勒當初可沒有這麼個技術。
這些都是人為的基因選擇,非自然因素加速了基因淘汰,這是擁有著倫理(平等,自由,博愛,幫助弱者等)的人類社會所難以接受的。畢竟人不是動物,也不是機器,是有情感的。
生物倫理就表現在生物多樣性可能因基因測序而遭到破壞。生物基因多樣性是群體穩定發展的根基,單一的基因種群會很快消亡。生物界的因基因單一而滅絕的動物舉不勝數,就不詳述了。
基因數據當然會涉及個人安全,基因是一個人的根本特徵。基因數據安全是需要立法嚴格保護的,涉及到個人,檢測機構,醫療機構,保險機構和相關從業人員等。
基因數據要遵循個人意願和授權的原則。基因數據應該被加密保存,保存方最好是非營利組織的第三方,且基因樣本與基因數據分開為不同的獨立組織保存。個人基因數據在存儲給第三方的時候應該把個人信息如姓名等剔除出去,只有相關編碼,而編碼的密匙應該存在個人手中。只有個人授權,其基因數據才能被調用,並有專門的機構和程序追蹤數據流向和用途。這些第三方機構就像可以被信賴的瑞士銀行保險箱。
可惜的是,我在中國還無法看到這種第三方組織存在的土壤,深表憂慮。
不保護 基因,下次還會"爆發"非典
有一部很著名的動畫片叫
《某科學的超電磁炮》
我喜歡18歲的靜靜,偷偷克隆了一個她,雖然年齡有些差距,但是我們很相愛,我如願以償的和長大後的她結婚了
但是好景不長,她從樓上落了下來,剛好18歲
於是又一個靜靜誕生了,為了讓我們年齡更接近,我備份了一堆靜靜…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見了靜靜,但顯然她不是我的靜靜…
當然有必要,現在有實驗認為基因可以決定人的情緒,或者是否具有攻擊性,那要是別人都知道你有潛在威脅,你還能被錄用嗎
有必要,可能目前還沒有 那麼 重要,但在未來,可能就需要和保護隱私一樣保護你的基因。
非專業人士,但有一部1997年的很經典的科幻電影完全就是在說這件事。
《千鈞一髮》外名Gattaca
伊桑霍克和水靈的裘德洛演的,下面貼一下豆瓣簡介。
未來的世界,科技的力量勝過一切,基因決定命運,幾乎成為金科玉律。不幸文森特(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飾)是一個基因不良的人,出生以來就決定了他近視和心臟病的缺陷,他只能活到30歲。於是父母為文森特增添了一個有著優良基因的弟弟。
文森特的夢想是漫遊太空,然而惡劣的基因令他無法圓夢,直到他遇到了太空中心的傑羅姆(裘德?洛 Jude Law 飾)。傑羅姆有優秀的基因,卻在一次意外中半身癱瘓。二人決定調換身份,文森特千方百計隱藏自己的基因信息,每天都認真清洗掉自己的皮屑毛髮,不暴露任何蛛絲馬跡。另一方面,傑羅姆幫他籌備進入太空前需要檢查的基因物品。事情進展得非常順利,然而一樁謀殺案和一根睫毛,讓事情節外生枝。
可以是隱私,但是太難保護了。因為你很難保證不留下任何的自身生物樣本。你的毛髮,體液,糞便,等等等等。三體中針對羅輯第一次冬眠結束後的謀殺很可能會變成現實。
就近期來說,最大的爭議可能還是出現在保險這種原來基於隨機人群概率統計的行業。前面有答主說了保險公司可能會根據投保人的基因型改變保費。可是難道投保人就不會根據自己的基因型選擇保險嗎?如果保費上沒有區別,那麼最終結果只能是你我大家為這位聰明的投保人買單。現在保險既然可以按照職業劃分不同的保費,那麼按照基因型劃分又有什麼不可以嗎?如果該App收集歐盟居民的樣本,需要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基因隱私。歐盟新頒發的GDPR《一般數據保護條例》明確規定了基因數據為敏感個人數據,需要有更為嚴格的保護。
看過超電磁炮的就知道基因隱私的重要性了
臉上能看出許多基因,可是臉沒有隱私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是拒絕的
但我又不得不說點什麼
說怕自己的基因被拿來做一些奇奇怪怪研究的朋友,你們多慮了
我國欣欣向榮的基因產業,你們有一半功勞(認真臉
-----
舉個栗子怕嚇到小盆友通過某個人的基因信息,製造出只能使這個人感染的高專一性的細菌或者病毒。
在未來,非常有必要。但是,很難保護自己的隱私。
先說觀點:個人感覺,有必要。
類似的問題在人教版高中生物課本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已經出現過了。課文從正反兩方面說的都挺全面,放在這裡蠻合適。下面是原課文圖片。(Tip:從基因身份證部分開始閱讀。)
------------------------------------------------------------------------------------------
--------------------------------------------------------------------------------------------------------
在什麼階層說什麼話,不然就是喬達摩悉達多和甘地那樣的聖人了。身為普通人,答主覺得基因檢測的好處固然有,但大規模的推廣需要道德倫理的制約和相關法律法規的監督,雖然即使這樣也難以保證其安全性。 所以我還是傾向於認為它是特權階層和有錢人的玩物,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他們的目的。
題主說
一家新生的app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唾液樣本,他們來進行一些有趣的基因檢測。最近在許多高校開展。
那我送你一段某個人(知乎上看到的,出處忘了,侵刪)評論朋友圈裡一些遊戲的文字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