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的大城市普遍比亞洲的大城市小?

紐約人口才800萬,倫敦人口也800萬左右,這在歐美已經算是巨大城市了。可是東京3000萬,上海2000萬,首爾2000萬。。感覺歐美的大城市拿到亞洲比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這是為什麼?


8月23日發布的兩個答案明顯沒有回答到點子上,不知是不是問題曾經被修改過的緣故。
考慮到目前問題和描述還可以進行公共編輯,我先把現在看到的問題和描述複製一下,再進行回復。
題主現在的問題是:

為什麼歐美的大城市普遍比亞洲的大城市小?修改
紐約人口才800萬,倫敦人口也800萬左右,這在歐美已經算是巨大城市了。可是東京3000萬,上海2000萬,首爾2000萬。。感覺歐美的大城市拿到亞洲比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這是為什麼?

這其實是題主的一種誤解,因為題主在描述不同城市人口時,採用了不同的標準。其主要原因是:
A 題主混淆了「城市」和「城市群(都會區、都市圈、集合城市)」兩個概念。在描述紐約、倫敦的城市人口時,題主使用的是「城市」概念下的人口數量;但在表述東京、首爾的人口時,使用的是「城市群」這個概念。
B 各國行政區划具體情況不同。尤其是中國,中國的「市」範圍非常大,實際上包括了西方定義下的「城市」、「城鎮」以及廣大鄉村在內一大片區域。題主在描述上海人口時,使用的是中國「市」的概念。
也就是說,
@EdwardSoong 和 @tensorspace 的答案結合起來,基本能說明情況了。不過兩人的答案還是簡略了一些,我還是想詳細說說。

1 聚落-城鎮-城市-城市群
從城市建成、發展的角度來說,可以理解為:一個人類聚落,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形成城鎮(這是自然,農業為主的話就是鄉村了)。隨著人口漸漸稠密,城鎮達到一定規模,形成了城市。政府出於地方治理的需要,賦予城市、城鎮行政管理職能,劃定管轄區域,使之成為地方行政區。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城市規模繼續擴大,甚至溢出行政邊界,以致兩個或多個城市聯為一體,就形成了城市群。
以上描述的目的,在於給知友們一個直觀的印象,並不十分嚴謹,大家可以參考維基百科對「城市」和「城市群」的定義和描述:

城市都市是人口較為稠密、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等機能分區,並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轄功能可能涉及較其本身更廣泛的區域。城市中有樓房、街道和公園等基礎建設。

一般而言城市會有較完善的公共衛生設備、公用事業、土地規劃、住宅及運輸系統。密集的開發方便人們的互動,也便於商業活動的進行。大都市一般會有對應的郊區及卧城。大都市一般也都有其市區,許多人住在郊區,每天通勤到市區上班。若一個城市已擴展到其他都市接壤,此一區域就會形成集合城市

以上引自https://zh.wikipedia.org/zh/%E5%9F%8E%E5%B8%82

城市群(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城市群都市圈)是指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向周圍輻射構成城市的集合區域。城市群的特點反映在城市之間經濟的緊密聯繫、產業的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

以上引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5%B8%82%E7%BE%A4

由此可以了解,主要西方國家的城市,由於具有行政管理職能,往往有人為規定的、明確的行政邊界。城市群則不然,往往突破行政邊界,因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而自然形成。城市群往往會有一兩個地位較高、影響較大、輻射較廣的中心城市,因此城市群也常以中心城市命名。

例如,日本的「東京」在不同語境中就有不同含義,包括:1)東京都區部;2)東京都;3)東京都市圈。其中:
(1)東京都區部(即東京23區,又稱東京特別區)是原「東京市(行政建制已撤銷)」範圍。不明白的知友,可以將其理解為東京的市區,其人口895萬(2010),是日本第一大「城市」。
(2)東京都,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都道府縣),除了上述的區部以外,它還包括八王子、武藏野等26個市、1個郡、4個支廳。面積2189平方公里,人口1346萬。
(3)東京都會區,除東京都外,還包括神奈川縣(橫濱即在此縣)、埼玉縣、千葉縣,其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3670萬。
也就是說,按「城市」來計算,日本第一大城市東京人口不到900萬,按「城市群」計算,日本第一大城市群——首都圈,人口3000多萬——即題主採用的數字。

同樣,在美國,按照「城市」和「城市群」計算,也會得到不同的人口數據和排名。如果按「城市」計算,前十位分別是:
紐約(849萬)、洛杉磯(393萬)、芝加哥(272萬)、休斯敦(224萬)、費城(156萬)、菲尼克斯(154萬)、聖安東尼奧(147萬)、聖迭戈(138萬)、達拉斯(128萬)和聖何塞(102萬,以上均為2014年數據)。
如此計算,則美國只有10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00萬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居然只有4個。和美國全球最發達國家,人口第三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而且榜單中像西海岸的西雅圖、舊金山、東海岸的首都華盛頓都沒有上榜。似乎打開的方式不對……
其實,如果按「城市群」來計算,結果會大不相同,美國十大城市群分別是:
紐約都會區(2346萬)、大洛杉磯都會區(1824萬)、芝加哥都會區(990萬)、華盛頓都會區(933萬)、大舊金山灣區(837萬)、波士頓都會區(809萬)、費城都會區(745萬)、達拉斯-沃斯堡都會區(710萬)、邁阿密都會區(638萬)、休斯敦都會區(637萬,以上均為2012年估算)。
作為城市,紐約的全部面積(可能包括水域)只有1000平方公里,人口就有849萬,密度十分可觀;而紐約都會區,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2346萬。值得注意的是,紐約都會區地跨四個州,包括紐約州的8個郡、新澤西州的14個郡、康涅狄格州3個郡和賓夕法尼亞州的1個郡。

從東京和紐約的例子中可見,世界頂級的「城市」和「城市群」的人口可能是數量上的差距。倫敦、首爾也不例外,其人口分別是:
大倫敦,面積1572平方公里,人口842萬(2013);倫敦都會區(通勤帶),面積8382平方公里,人口1361萬(2013)。
首爾特別市,面積605平方公里,人口1021萬(2009);首爾都會區,人口2286萬(2013估)。

可見,「城市」和「城市群」的人口差異十分明顯。如果「統一口徑」,在「城市」層面對比上述城市人口,則是首爾1021萬(2009)、東京895萬(2010)、紐約849萬(2014)和倫敦842萬(2013);在「城市群」層面對比,則是東京3670萬、首爾2286萬(2013估)。紐約2346萬(2012估)、倫敦1361萬(2013),雖然還是東京人口最多,但差距大大減小,絕不是數量級的差距。

先暫時寫到這裡,有時間再說說中國的情況。
(上述具體數據來自中文及英文維基百科)


亞洲王朝處大河流域,農耕文明需要集體需要立集體體力勞作,不是少數人,或者個體所能完成的,所居成聚,成邑,由此上溯至王朝的形成,中央集權是大陸文明的共同特點再加上早期原始部落群所面臨的共同的強大的外夷。從環境上決定具有更強的向心力,凝聚力。不僅只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能夠有五千年的歷史,保持著這樣的團結,也正是其原因之所在。西方世界的民主是表象,而利益是驅動社會的動力。其表現就是很分散,不集中。這是一個普適現象。就比如說紐約是西方文明的精粹,卻並不是唯一。


因為歐美對於城市範圍的定義和中國不一樣


大城市的基礎還是取決於本國的人口和區域中心對人口的吸引力。
1.中美人口的差別沒什麼可說的了吧。城市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國內人口。我天朝十四億之眾,美帝不過三億。

2.美國資源分布遠比中國平均,舉個例子,美國最大的城市洛杉磯也是巨獸型城市,和北京人口相近。但區域面積差太多了,洛杉磯是多中心城市而且面積相當於京津唐的總和,區域內各區域中心發展均衡,比如長灘、聖塔芭芭拉、聖貝納迪諾。而你聽說過環京津貧困帶嗎,北京周圍並沒有形成這種的城市群落,你要非說廊坊、唐山跟聖塔芭芭拉和長灘一樣我也沒話說。我只是說北京資源太集中了…集中到扼殺了天津、唐山、廊坊、保定的發展…再說遠的秦皇島、石家莊、太原、濟南哪個沒讓北京盤剝過,這幾個城市的優秀人才和資源都在北京,這幾個城市能有特別好的發展嗎?而加州的模式更像咱們長三角,才有了帝都毀所有,魔都富周圍么。

3.中國中西部與東部發展差異大,而在如今中國還在資本積累的階段,城市化進程為主要的發展重點。而美國七十年代就開始逆城市化,中產階級去生活成本低配套設施好的的小城市提高生活質量,而中國中產階級的比重太少就不說了,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完全可以說三線以後無中產。北京、上海的資源是不可替代的優越。

4.至於你扯出東京實在是因為日本人口密度太高了,國土面積還狹窄,正好適宜的土地就是最好的關東平原,那就不就得使勁建…也可以說,我們的適宜土地對於我國的面積而言也是狹窄的,才會有這樣的巨獸型城市。


定義不同,巴黎倫敦這些算的是建成區,但是咱們的帝都昌平區都快戳到河北了吧。


如果算都會區的話,其實紐約倫敦也是有千萬人口的大都市,不比亞洲城市小,歸根結底還是如樓上所說定義不一樣


推薦閱讀:

上海有什麼名不副實的餐廳?
上海五角場附近的路為什麼都是國字頭或政字頭?比如國定路、國順路,政通路、政本路。
為什麼有人把蛤蜊叫做花甲?
如何評價剛剛在上海舉辦的首次中國馬聚(華夏萌駒祭CNPonyCon)?
Bon Jovi 中國演唱會為啥取消?

TAG:上海 | 紐約 | 倫敦GreaterLondon | 東京 | 首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