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讀本科,會失去什麼樣的體驗和機會?
在港內地生這個群體好像有時候會想很多。那麼放棄在大陸讀本科,而到香港讀本科,到底會失去什麼樣的體驗和機會?
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此處側重談失去了什麼。
騎著自行車載著女朋友在校園裡轉……
失去的東西可多了,有時候跟朋友調侃早知道當初去清北了。
舒適度。地方小,五個人租了五六十平的房子到目前來看算豪宅,馬上要換租更小的了。到處的感覺就是,逼仄和狹小。當然我是在港島,這種體驗更明顯。騎著自行車載著妹子什麼的,就更不用想了。無數新生曾問我一個問題,香港自行車貴不貴啊,從xx宿舍騎車到學校多久啊。然後他們第一次到了香港看到了學校,就開始嘲笑曾經問出這個問題的自己了。
流暢的交流。不得不說,在香港的交流成本比其他內地或者國外的大學高,無論是用英文,用普通話,還是嘗試用蹩腳的粵語。總有一方不是native speaker,除非只混大陸生圈。比如做一份group project,當組裡只有你一個大陸生的時候,就會變得十分尷尬,其他本地生之間的交流用粵語,和你的交流用英語or普通話。你就體驗到被特殊對待了。
朋友。朋友只限於大陸生圈,每屆大陸生三百人稍多,就算四屆合起來也沒多少人。跟本地生做朋友,也只能說是做朋友而已,做好朋友也真真是少數人的特長了。生活習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背景不同,語言不通等問題,都會增加本地人做朋友的成本。當然某些本地學生,人前和你好言好語,轉頭就fb上罵大陸學生是蝗蟲的也不在少數。同一個專業基本也就十個左右大陸生經常在一起。
理想和個性。可能大學都會使人失去理想,但來香港尤甚。也許是大學本身就鑲嵌在城市裡吧,價值觀的滲透無處不在。不同的人,隨後可能都變成一個模板,一切改變從入學的那次ocamp就開始了。每個我曾經認識的人都被大學的生活改變了,當然堅持理想的人依然熠熠發光。大多數的人,還是被深深地打上了「香港」的印記,也許幾年之內難以擺脫。
其他。一談失去果然滔滔不絕,比如飲食,快餐化的食堂模式,終究有一日會厭倦。少了大陸垃圾食品的投喂,我這種習慣了各種辣食的,也就只能用老乾媽來調劑生活。香港的美食確實不少,但美食畢竟美食,一日三餐都吃的是土豪,大部分人平常還是吃30~40hkd的快餐。。。
其實到香港上學,談差的體驗,每一個在港內地生都有一堆話要講。不過你要問後悔么?總體來說其實是不後悔的。畢竟香港是一個豐富的城市,值得人細細品味;畢竟港大除了size太小之外,看起來還是有點美;畢竟國際化,有無數的機會接觸到奇奇怪怪的東西;也畢竟是「坑U」,明知道是個坑,最後還是義無反顧往裡跳了。。。最近恰逢申請季接近尾聲。單就理工科專業,個人感覺香港學校的名氣其實在外面並不是很響。由於之前香港本地生畢業後選擇出國深造的人數相對少,所以在一些專業的graduate school里,港校名氣是比不過清北乃至復交的。近年的錄取結果聽說越來越好,雖然還是比不上清北那一飛機一飛機往外送的水平。
那些說沒有軍訓的,你們聽說過Ocamp嗎?(似乎暴露了。。。)會失去,
和宿舍四五個(或更多)哥們一起擼串上網喝酒吹水的機會;
在校園甚至周邊騎車胡轉,甚至有可能載著你的女神一起的機會;
學習馬哲毛概,軍事理論,和參加軍訓的機會;
考四六級,和相關準備複習的機會;
學校在各方面都管很多,選擇小但相對沒有憂慮的機會;
巴士每站都停不用擔心的機會;
吃或好吃或難吃但起碼很便宜的學校食堂的機會;
相應的,低消費的機會幾乎都是沒有了;
失去的還有,
以普通話走遍天下,想廣交朋友輕鬆無比的機會;
作為主流群體可以肆意妄為(相對的)的機會。
當然了,最痛心的還是
幾乎失去了用淘寶的機會
本人港科學生。
1.孤獨症?
在今年之前,我是不會享受這種孤獨的。如果你熱愛玩電腦遊戲,可能還好過一點。像我這種大學至今玩過五天遊戲的(五天估計都湊不齊),而且不愛攝影,不愛聽音樂,不愛出去喝酒,不愛出去逛,自帶宅屬性的人,日子會很難過。剛開始去的時候,還有些新鮮感,不過我一個月就消磨盡了,之後就是天天早上看風景,天天晚上看風景,刷刷電影的日子,相信我,我看的電影不下1000部了,歐美為主,聽力和口語倒是大幅度提升。
如果你是在大陸上本科,宿舍里的舍友或者是班級里的同學可是會有不少鐵哥們,擼個串,喝個酒,打個遊戲,復個習,一句話,幾個哥們就會行動。這種大家庭兄弟一樣的生活可能就會沒有體會過,大陸過來的PHD student 常常會吐槽這一點。
科大是沒有班級這個東西的,一個系大概100人左右,不大不小,如果沒有什麼好基友好閨蜜男女朋友之類的,孤獨症是會發作的。像我這種眾人面前玩得不錯,而且還比較開朗的人,一個人過得亂糟糟的,卻又喜歡一個人待著,自帶宅屬性的,不擅長自嗨的人,就會手足無措,而且會抑鬱。。。好吧,開學的那個心理測試,我被直接打了電話,要求去面談。。。。。。。當然我沒去!這麼影響心情的事,我怎麼會去!(其實現在如果他們再給我打電話,我是一定會去的。但是回到過去,我還是不會去。)
當你看夠1000部電影時,你就有一套自己看電影的方式;當你孤獨1000天時,你就會有一套孤獨的方式。關鍵是,你得有一個大心臟,容忍得了這樣的日子。
說得可怕一點,就是,香港是一個相對公平的陌生人社會,彬彬有禮,又是冰冰冷冷。推薦看《浮城大亨》,很香港。個人評分很高,因為它很現代,很香港。但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又是:當你想說的東西太多的時候,你就會思路混亂,結結巴巴,最後發現它沒說出去多少。
大學熱熱鬧鬧也罷,冷冷清清也罷,我和一些外國來的PHD student 談天發現,他們有些人也是這樣過來的,尤其是歐洲過來的。人的孤獨性和人的自覺性一同搗亂時,就會偏執而荒謬,會很有阿甘的味道。(現在已經不是如此了。)
2.不健康?
在香港,你能看到很多和大陸不一樣的人的風景。比如說,你經常可以看到殘疾人出沒,一起結伴去郊野公園出遊。剛開始傻乎乎的我還以為是大陸的殘疾人比例遠遠低於香港。。。。香港人原來活得這麼不健康!吃的最多的是各種肉,燒味,扒,漢堡,蔬菜少到作為點綴。即便專門點一盤蔬菜,也是菜比肉貴,做出來的味道也不敢恭維。公共醫療資源極其緊張,公立醫院排隊預約要好幾天,到了醫生那裡,也就看了五分鐘;如果不是不醒人事,叫999也會把你拉到一旁稍後處理。同學裡也會出現一些「怪人」,比如說,我有門課旁邊的小哥有些強迫症,上課會把老師所有的話都重複一遍,簡直就是復讀機。
後來,家裡經歷過一些變故,生病的老人不敢多出門,害怕給子女帶來不少麻煩。我才知道,是香港對於他人的包容和服務便利都做到了世界頂級的水平,所以才能常常就看到兩個開電動輪椅的老人一起結伴去買菜,地鐵里的座位很少,空間很大,對於他們出行也提供了不少便利,地鐵閘門有特寬型,出口緩坡也做得很長很便利。對於不便者,香港政府在入學方面也開了不少『後門』,拉一拉助學還有社區服務的政府支出項目,真是五花八門,有些簡直細緻到了讓人無語的地步。
後來我上那門課時,倒是專門坐到那個小哥的旁邊,這樣至少上課就不會睡著,看人家這麼努力,我也就不好意思做其他事了。
的確,感覺香港吃的非常不健康,但是很多人都有很強的健身意識,爬山,游泳,跑步,到處都可以看到。周末會有很多家庭一起帶著小孩走教育徑(香港一大特色,有不少專門開闢的易走山路,加上不少介紹板塊,用來給小朋友普及自然科學知識),一路還有不少童子軍出來『行軍『,有種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的感覺。
3.落後的我
科大和坑口被鷓鴣山隔開,工作日的下午5到7點,就成了小巴站排隊的高峰期。這對於曾今用15分鐘從hall 6 沿山路跑到LSK 的我來說,簡直是難熬至極。這讓我想到了 《How I Met Your Mother》中, 有一段叫Marshall beats the machine, 他們幾個人打賭怎樣到達目的地最快,結果Marshall 一路狂奔而去,企圖打敗地鐵,出租和巴士。那天腦門一熱,就打算來一段Z beats the mini bus. 於是就衝出長隊,從小巴北站行至南邊的加油站,沿著山路開始向下行。悲劇就由此逐漸展開。第一難就是走錯了岔路,下山時跳了一條右行的岔路,走了幾分鐘,發現都是上坡路,不妙,回撤!緊接著,就是下起了小雨,這倒是難不住我,自有帶傘的好習慣, 不過一路沾花惹草,自然是白色衣服上到處都是水。待我走到馬路邊,卻發現,沒有過馬路的口。。。就要繞行長長的一段。。總共用時33分鐘,和老老實實排隊差不多
之後再寫寫其他的(主要為了提升我可憐的拼音打字速度)。
你要這樣想的話,失去的可多了。
從感覺上來說是這幾點:
首先失去的就是習以為常的『舒適區』。特別是對於母語環境非粵語的高中畢業生,剛滿成年來到香港,心中對新生活的憧憬很快就被與環境格格不入的不安給取代。不是說香港不友好,只是香港節奏太快,沒有人有時間顧忌你的心情。每晚在房間里看窗外燈火輝煌,流光溢彩,但這美景對港漂來說卻是別樣的孤獨。
其次失去的就是『對真實自我的認知』。很多看起來很善於social的港漂說『我其實是個內向的人』為什麼?因為港漂們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啊。很多本身性格安靜不喜交流的港漂們,初來香港的時候為了融入環境什麼違心的事兒都逼著自己做過……沒辦法,特立獨行的代價太高。當然,若能享受社交自然是好事,但是,他們真的喜歡自己這樣嗎?
再失去的可能就是『自身的稜角』,因為犯錯的成本太高,老老實實做個高冷的精英人士。當然,懂規矩固然是好事。為了把自己融入這個龐大機器里,港漂們,你們還有多少人保留著自己的稜角呢?
但相應的我也收穫到很多東西。
我高考失利,差一本分數線6分,與目標學校失之交臂。原本申請香港的學校只是做第二手打算以防萬一,結果變成了最後的希望。我希望把這個平台當作自己的跳板,我希望能追上曾經小夥伴的腳步。正因為是在香港念書,給了我第二次機會證明自己。
再者,就是香港這個平台。學校就像是跳板,她讓你接觸更高遠的世界。聽講座,做義工,社區服務實習,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我覺得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其實,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在家,生活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你永遠不知道哪裡還藏著風浪。不過,世界是溫柔的。可能她曾經傷害過你,不要怕,也許生活只是想教會你什麼。
要不我煮碗面給你吃?出校門的各種小吃美食,無數次的高中、初中、小學同學聚會,一個班級的歸屬感和一群同班同學,以及其他答案說的,軍訓、毛概思修課。當然還有黨員證。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中國近代史綱要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要
形勢與政策
軍事理論基礎
失去了宿舍開黑dota的機會
國內大學學的不少,難度也更大,不過相對來說考試沒那麼嚴,很多你大學學了這輩子再也用不到了(我是數學系的,順便吐個槽)
如果在大陸是個牛逼的大學,清北、華五等等,那其實去HK讀本科意義不大,因為本科畢業,你照樣能申到名校。如果是普通院校(雙非),HK那幾個大學隨便申到一所,你未來申master都值了。
HK跟英國教育一脈相承,趨勢上是寬進嚴出(我知道英國有的學校也很水,但還是不少學校很多專業每年都會有人fail,勿噴)國內掛科然後畢不了業那是鳳毛麟角。
總的來說,視野會更開闊,可以換個角度看看我大天朝是什麼面貌,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對自己世界觀的形成還是比在大陸要更有利吧
失去了你在乎的……
推薦閱讀:
※香港和東京哪個在金融領域的地位更高?
※無印良品(MUJI)在香港和中國大陸價格相差多少?
※如何評價如今的香港樂壇?
※香港人死後埋在哪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