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海的消亡對農業的打擊,由此帶來的人口的變化會對中亞的政治格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鹹海的逐漸枯萎與中亞「錫爾河水資源」息息相關,下面我首先要說兩個我自己的小典故:
一、這與我之前在哈薩克的工作經歷有些許聯繫,從2009年9月到2014年2月,我曾經在哈薩克西南部油田城市——克孜勒奧爾達工作過4年半的時間。中亞的母親河是錫爾河和阿姆河,其中的錫爾河就途徑克孜勒奧爾達向西北方向流淌,最終從北部注入鹹海。而從克孜勒奧爾達向西北方向行駛230公里,為前蘇聯時期著名的「航天城-火箭發射基地」拜科努爾,蘇聯解體後,包括航天發射基地的整座城市被俄羅斯租賃下來,繼續使用。從拜科努爾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駛200多公里,即為鹹海北部區域。在前蘇聯乃至蘇聯解體後的相當一段時期,對生活在哈薩克西南部的居民來說,鹹海北部區域是良好的休閑度假選擇地,蘇聯時代在這裡也曾經修建了大量的度假配套設施,人們趨之若鶩,曾幾何時,鹹海對於哈薩克西南部人們的吸引力,就好比吉爾吉斯斯坦的伊賽克湖對於吉國北部人們的吸引力。還記得在克孜勒奧爾達工作時,時不時會有當地員工詢問我:「是否去過我們的鹹海?如果沒去過趕緊去看看吧,再不去就沒有了,都快被蒸發沒了!」當時的我不以為然,也沒把這當回事。
二、2014年7月,我從大慶油田到中亞公司總部報到後,在國內等待簽證期間,中吉項目領導安排在國內上班的技術部同事給我們做了關於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的路線講解及整體規劃。其中有一點讓我尤其印象深刻,因為D線建設的管線鋪設第一次要途徑吉爾吉斯坦這個國家,吉國政府藉此向我們提出設置下氣出口的訴求。而烏茲別克方面則反對我們為吉國設置下氣出口。為何烏國政府強烈反對,應該是在某方面兩個國家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不希望對方藉此機會增加任何的政治談判砝碼,至於具體什麼原因,當時的我也不得而知。
時至今日,再回過頭來看上述這兩個問題,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存在關聯性的,首先,請看下面有關鹹海的相關資料:
鹹海位於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的交界處,50年以前,鹹海的面積尚有6.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湖,但如今它的面積已經萎縮了74%,而其水量減少了85%。在萎縮的開始階段,鹹海變成了南北分隔的兩個區域,被稱為北鹹海和南鹹海。後來南鹹海很快又乾涸成東西兩個湖。目前,面積最大的東鹹海湖已經沒了。
乾涸的鹹海在沙漠和荒原之中製造了一個新的沙漠。人們稱它為「鹹海沙漠」。這個「人工沙漠」聚集了大量礦物鹽、含農藥成分的無機鹽和腐蝕性很強的硫酸鹽。據統計,鹹海乾枯一平方公里,每年就要多產生8000噸鹽塵。每年以千萬噸計的鹽塵隨強風颳起,撒到中亞有限的淡水、草場和農田裡。中亞30%-60%的灌溉耕地被嚴重污染,其中烏茲別克重度鹽鹼化的土地佔農業用地的60%,其中鹽塵暴是罪魁禍首。鹽塵暴還意味著未來烏茲別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巨大。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發電機組、電力電網、油氣管道都可能被迅速腐蝕,對於烏茲別克來說,這是名副其實的生態災難,並且隨著鹹海的進一步乾涸還在不斷加劇中。
為什麼鹹海的蒸發速度會這麼快,前蘇聯時期國家發展的利益驅使導致的人為干預是其最主要的因素。
蘇聯成立後,烏茲別克共和國被賦予了生產棉花這種重要經濟作物的重任,棉花的最優種植地被選在了費爾干納盆地(目前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的領土在此處交匯)錫爾河左岸平原處,為獲得高產量、價值高的棉花,沒有充足的水資源保障是不可能的。為此,1939年,蘇聯政府撥款2000萬盧布及大量機器用來修建費爾干納大運河,它的水源就來自錫爾河。借錫爾河之水,它保證了50多萬公頃水澆地、6萬公頃新墾耕地的用水,運河沿途流經2000個集體農莊的土地,為共和國5座城市及植棉區和塔吉克4個地區供水。後來,運河又延長了350公里。並進行了全面的擴建和改造,解決了費爾干納地區農業和居民用水問題。1956年開始,蘇聯在此地正式開荒破土種植棉田,此處逐漸成了烏茲別克最大的產棉區。而烏茲別克共和國的棉產量佔到了全蘇的70%!
正因為如此,從上世紀60年代起,兩條河流注入鹹海的水量就開始直線下降。到20世紀90年代,中亞地區近90%的水都用在了棉花生產上,其中70%是由阿姆河和錫爾河提供的,而鹹海的兩大主要水源就來自阿姆河和錫爾河——阿姆斯由南部注入鹹海,而錫爾河由北部注入鹹海。
根據資料顯示,今天的烏茲別克依然深重地依賴棉花這種作物。獨立後,烏茲別克棉田面積大幅萎縮,現在大約有135萬公頃。烏茲別克已經在有意減少棉花種植,但是沒法擺脫它,現有的基礎設施、工廠等等都是過去依照棉產業的需要定製的。這些蘇聯時代完成的水渠技術沒有經過硬化處理,50%的水在奔流的過程中滲透蒸發走了。烏茲別克政府正在著手進行硬化改造,但是整個工程據說要到2035年才能完工。
也就是說,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烏茲別克仍然要繼續大量消耗來自上游吉爾吉斯斯坦的錫爾河水源,來滋養自己的棉田產業。拋去兩國之間在費爾干納地區的邊境爭端外,這裡還存在一個問題,也是兩國直接的矛盾所在,那就是雖然吉爾吉斯斯坦富含豐富水資源,但並不想將寶貴的水資源拱手相讓給烏茲別克。
由於擁有大量天山山脈的高寒山區,吉爾吉斯斯坦的水資源在獨聯體國家中位居第三,排於俄羅斯及塔吉克之後,並且吉爾吉斯斯坦是錫爾河的發源地及上游國家,控制著中亞最長河流錫爾河的絕對流量。如果只是用本國的水資源,烏茲別克只能保證本國14%的水資源需求,而烏茲別克的外部水資源來源,基本上全靠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錫爾河來保障。
過去,整個中亞的水資源利用是一盤棋。根據蘇聯的規劃,夏季上游國家的水利設施開閘放水,保證下游國家的農業灌溉用水。作為回報,在冬季,下游國家為上游國家提供天然氣和煤炭資源以滿足其能源需要。
蘇聯解體後,上述方案已無從執行,國家與國家間由之前的加盟共和國關係直接變為競爭對手,截至目前,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這兩個上游國家的經濟仍十分落後。就拿吉爾吉斯斯坦來說,該國近年來每年的用電增長大概為4%,90%的電力供應都依靠托克托古爾水庫下游蘇聯人曾經修建的大壩和水電站。近20年來,由於氣候變暖,冰川融化迅速,水庫的儲水量吃緊,水平線不斷下降。
我記得2014年剛到達項目時,行政部為每人住宿的房間都配備了蠟燭,時不時突然斷電限電的情況仍然不時出現,與行政部的本地員工聊天時也就此事進行了探討,他們說前幾年比什凱克一進入冬季後就會出現電力嚴重供應不足的情況,大概是2010年到2011年有段時間,每天甚至要限電12小時,現在已經好多了。比什凱克作為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尚且如此,那麼國家其它的周邊地區是怎樣一種現狀就可想而知了。也是在2014年,吉爾吉斯斯坦水庫的水位達到了近些年來的最低水平,政府宣布他們不得不向塔吉克購電。
為了保證冬季的供電需求,這些年吉爾吉斯斯坦開始在夏季和春季蓄水,以提高冬季的發電能力,保障本國的電力供應。但這樣一來,烏茲別克和哈薩克就會在春夏季得不到足夠的水量供應,影響農業生產,尤其是烏茲別克依賴的尤其嚴重。當吉爾吉斯斯坦在冬季大量放水發電時,下游國家農業生產停頓無法消化過多的水量,又會造成冬季洪水泛濫。
為了根除本國電力短缺的問題,吉爾吉斯斯坦早已有新的水利建設計劃,希望在現有的大壩以下繼續修建水電站。在2012年9月吉國政府與與俄羅斯政府簽署了坎巴拉塔水電站及納倫河上游的梯級水電站建設協議,根據協議,俄企必須投資逾7億美元。但2016年3月,吉總統阿坦巴耶夫稱,吉方開始另尋投資者,因為俄當局沒有履行義務。
吉國新聞報道稱,俄拒絕參與項目的主要理由是,倘若開建水電站,中亞局勢可能激化甚至爆發軍事行動。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已多次發出警告,他認為,如果俄羅斯的水電巨頭挺進中亞,將會使處在上游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吃進甜頭,這種不公平的水源分配將刺激中亞各國間的衝突,鹹海將因大型水電站的出現而徹底乾涸。
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由俄羅斯主導,是俄在獨聯體安全領域發揮作用的主要抓手。成員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6個成員國,此外,吉爾吉斯斯坦又於2015年年中加入歐亞經濟聯盟,歐亞經濟聯盟是俄羅斯在獨聯體經濟領域的主要抓手,可以說吉爾吉斯斯坦作為一個中亞小國,在國家的安全保障及經濟發展上應該說全面倒向了俄羅斯的懷抱,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依然違反協議拒絕了水電站的建設。固然,這幾年國際油價不景氣導致俄羅斯囊中羞澀、投資更趨謹慎,但來自中亞兩個大國,哈薩克及烏茲別克的強烈抗議仍然是俄羅斯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自從俄羅斯拒絕參與吉國水利發電站的項目後,根據吉國新聞媒體2016年4月18日的報道,吉方已開始和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洽談興建水利發電站的事宜。該報道指出,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提出,如能取得來自吉國的興建水利發電站的項目,將投資12億美元,建成總規模為950兆瓦的水利發電站,吉方表示很感興趣,願意進一步就細節進行磋商。
但是可以預見到的是,無論是哪方來吉國洽談修建水電站,一旦進入實質階段,都將遭到烏茲別克及哈薩克方面的強烈抗議,錫爾河水資源爭奪方面的政治角力還將繼續。
趙矛的回答已經很詳細了,不過對塔吉克和土庫曼幾乎沒有提到。
所以綜合補充一下中亞五國水資源、能源利用現狀:
塔吉克,窮(蘇聯解體後發生過內戰),未開發水電水能資源最豐富的,但是沒錢開發,羅貢壩(蘇聯時期世界在建最高壩,當時填築至60米,內戰期間毀於洪水)在建項目水毀以後一直爭取國外項目,但是被反覆跳票,與此同時烏茲別克對羅貢壩項目持反對意見。目前建成項目庫容最大的是105億庫容的努列克水庫。塔吉克境內還有一座在20世紀初由於地震造成的薩雷茲堰塞湖(堰塞體高達560多米,蓄水約120億,如再發生強震可能潰壩),可能對烏茲別克造成嚴重威脅。與吉爾吉斯斯坦在伊斯法林斯克-巴特肯地區的邊境水資源分配上有嚴重衝突。由於人口增長可能會擴大阿姆河上游支流水資源使用,與烏茲別克有潛在衝突。
吉爾吉斯坦,窮,已建成的 托克托古爾水庫有195億的總庫容,中亞已建成水庫庫容最大的。灌溉用水量不是很大,但是能源供應依賴水電,造成下游烏茲別克、哈薩克灌溉需求的季節性矛盾。與塔吉克一樣在新建設項目上被俄羅斯企業跳票。政治上由於阿富汗戰爭與美國曾經走得比較近。
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是中亞水塔,實際上兩河水資源的主要調節水庫和主要水能資源均在這兩國。吉爾吉斯斯坦同時還是新疆阿克蘇河水資源的來源,塔吉克也是喀什喀爾河水資源的來源,兩國也算我國南疆水資源的半個水塔。
烏茲別克,經濟一般,增長較快,經濟支柱為棉花、黃金(有世界第二大金礦穆龍套金礦)、石油天然氣。但油氣資源不是很充足。使用了錫尓河水資源的一半和阿姆河水資源的四成,為保證糧食供應,蘇聯解體後的棉花種植面積有所下降,但總灌溉面積上升。目前是吉爾吉斯坦進口油氣、煤炭的主要來源之一(另一個是哈薩克),同時是中亞聯合電網中主要火電發電設備所在,但是比較老舊。
土庫曼,得益於天然氣資源,經濟在中亞五國中比較好,是阿姆河水資源用水另一個大戶,卡拉庫姆運河是其生命線,由於是阿姆河最下游,其水資源利用收到上游烏茲別克制約,在阿姆河水資源分配上與烏茲別克有衝突。由於和烏茲別克的矛盾,土庫曼目前已經不再接入中亞聯合電網。由於不缺錢,仍在積極推進卡拉庫姆運河的後繼工程。
由於錫尓河供應費爾干納地區的農業生產,在1974年以後就沒有常年徑流流入鹹海,利用相當部分阿姆河水量的卡拉庫姆運河的建成(導致80年以後阿姆河也沒有常年徑流流入了)被視為80年代以後在鹹海墳墓上填上的最後一鏟土。
哈薩克,與烏茲別克一樣是鹹海周邊國家,由於風向原因,南哈薩克地區受鹽塵威脅最大。哈薩克不是中亞兩河的主要水源來源,但在費爾干納的複雜國境線上也有一份地皮,也使用錫尓河水進行灌溉,故而與吉爾吉斯斯坦在托克托古爾水庫冬季發電上有矛盾。由於豐富的裏海油氣資源,是中亞五國中的主要能源出口國。在楚河和塔拉斯河水資源(均為巴爾喀什湖的支流)分配上與吉爾吉斯斯坦曾經存在衝突。與中國在額爾齊斯河、伊犁河水資源利用上有協議。
阿富汗,對阿姆河上游水資源利用有話語權(源頭之一),中亞電力輸出的接受方,有可能參與鹹海水資源大博弈。
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大北京。關於其中生死之謎以及給中亞地區帶來的系列問題,可參考我局前幾天寫過相關的專欄50年消失60000平方公里,鹹海是怎麼被榨乾的?
更多信息,關注我局(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id:diqiuzhishiju)
50年消失60000平方公里,鹹海是怎麼被榨乾的?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地球知識局—消失中的鹹海
本文為我局第337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鹹海的故事
作者:小白鯨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大綠
人類想要永久改變自然環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無論技術手段有多高明,自然最終總是會反敗為勝,頑強地回到自己原來的形態。
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和技術的進步,自然環境被暫時修改的故事也並不少見,位於中亞的鹹海就是受害者之一。
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大北京。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一起來看看這座巨大鹹水湖的生死之謎。
美麗鹹海的青蔥歲月
鹹海,位於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的交界處,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有研究顯示,鹹海誕生於「上新世」時期,距今已有500多萬年的歷史。中亞地區的兩條著名河流錫爾河和阿姆河注入鹹海,維持了鹹海水量的穩定。
受益於亞州中部眾多高大山脈與高原
眾多大河向四周奔騰流淌
其中著名的中亞兩河:阿姆河、錫爾河
流向鹹海
由於地理環境及注入河水的影響,鹹海的水呈層狀分布,水流循環呈順時針方向,表層海水鹽分不高,到底層則鹽分上升。鹹海水質很好,水的透明度很高,深藍色的海水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由於湖中有約1500座島嶼,鹹海也被稱為「島嶼之海」,總面積曾高達到66000多平方公里。
1985年八月的鹹海
這裡在蘇聯時期是戰略大後方,相對遠東和西部發達地區比較安全。出於這一層考慮,蘇聯曾將自己的生化武器研究基地設在被湖水環抱的沃茲羅日傑尼耶島(又稱「復興島」)上,代號「Aralsk-7」或「第三實驗室」。遊戲「使命召喚」里也曾以此為背景。
鹹海中的沃茲羅日傑尼耶島
而這個島嶼在2001年中旬
由於鹹海的日漸枯竭
與陸地相連成為一個半島...
生化武器研究基地
由於這裡的風向不定,島上特地修築了米字形機場,以保證軍機隨時降落。但蘇聯解體後,這座神秘的基地最終還是被廢棄,成為了無人區。
米字形機場上線
俄航的戰力果然不一般
如今
由於鹽分合適、水質良好,昔日鹹海的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湖中盛產鯉魚、鹹海鯛、暗斑梭鱸、比目魚、鹹海赤梢魚、黑鯽等魚類。
在1960年前,這裡的商業捕魚量每年超過43,000噸,佔全蘇聯捕撈總量的六分之一,是蘇聯的漁業生產基地。1921年,這裡的漁民還向莫斯科輸送了14車廂的魚來緩解那裡的饑荒。為此列寧專門寫信表示感謝。
1848年,
第一艘停泊在鹹海的俄羅斯小船,
由塔拉斯·舍甫琴科繪製
俄羅斯停泊在鹹海的海軍
但是好景不長,鹹海的美好時光在人類的活動下逐漸變成了一個難以再現的往日舊夢。美麗而豐饒的鹹海,開始逐漸枯萎了。
日漸消失的鹹海
社會主義建設成果
蘇聯成立後,政府希望通過修建水利設施,將錫爾河與阿姆河的河水分流到周邊的沙漠和荒地中,從而將該地區改造成棉糧生產基地。最終的目的,當然是用來支援社會主義建設。
鹹海的大量水源
被用在阿姆河下游的農業開發上
為此,斯大林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提出了「自然改造計劃」。計劃的具體內容,就是在該地區建設防風固沙林、導入牧草輪作,並在半乾旱氣候地區修建灌溉水利工程。水利設施的建設滋養了作物,卻分走了一部分河水,水域的進出平衡開始被打破。鹹海的水域開始衰減。
從那時開始
不過由於抽河水時日不多,自然改造計劃在運行早期,尚且沒有引發嚴重的危機。
到了五十年代,蘇聯政府將蘇聯全境劃分為1 8個基本經濟區來進行針對性發展。其中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土庫曼成為中亞經濟區,同臨近的哈薩克經濟區共同發展以棉花、穀物為主的種植業。
哈薩克與其餘四斯坦
一起剝削鹹海
這一規劃促使蘇聯政府在該地區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設施,以卡拉庫姆運河和阿姆布哈爾引水渠、塔什薩卡引水渠為代表的引水工程紛紛在中亞大地上出現。這些巨大的水利設施,將烏茲別克的「渴望草原」以及卡拉庫姆沙漠從不毛之地,改造成了面積達30餘萬公頃的棉糧生產基地。
錫爾河上游的托克托古爾大壩,除了分配水資源以外,更為吉爾吉斯斯坦全境提供了一半以上的電力。這裡也因此成為被當時蘇聯官媒大書特書的社會主義建設成果。
托克托古爾大壩長這樣
僅僅從對經濟的短期刺激和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力度來看,蘇聯政府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1980年,蘇聯棉花年產量達99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 20%,其中 95%產於錫爾河及阿姆河流域地區。蘇聯境內約40%的稻穀,25%的蔬菜、瓜果,32%的葡萄也產於該地區。
穿行在沙漠中的阿姆河兩岸良田
農業生產的豐收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發展,而此地區的人口也由上個世紀二十年代700餘萬人猛增至3600多萬。從來不宜農耕的荒原,變成了農業之星。
但是和所有大幹快進的經濟發展一樣,鹹海周邊的環境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蘇聯人的粗放發展模式使得該地區水資源浪費嚴重,很多水資源在傳送過程中蒸發、滲漏,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各地負責人為了拼政績大肆開荒,致使開荒土地面積遠大於該地區水資源的承受能力,河水注入鹹海的水量越來越少,海岸線也不斷後撤。曾經的港口變成了內陸城市,鹹海的水運經濟幾乎崩潰。
鹹海附近廢棄的船隻
這裡的氣候也隨著湖水的消退變得更極端更乾旱,致使周邊地區的農作物產量下降。水量的減少使得鹹海水域鹽分濃度急劇上升,造成本地魚類及水生物大量滅絕。
20世紀60年代,鹹海尚有各種魚類600多種,到 1991年只剩下了70餘種。商業捕魚量僅為六十年代鼎盛時期的十分之一。
1987年,鹹海第一次被分成南北兩部分,中間高聳的海床成為了陸地。乾涸的湖底沉積了大量的鹽分,每當大風刮過就會形成可怕的「鹽沙暴」。這些含有大量鹽分的沙土隨風飄散,沉積到周邊的田地里,造成土地鹽鹼化、沙漠化,使該地區作物產量急劇下降。蘇聯人開墾出的良田又變回了荒漠。周邊的河水及地下水的水質也因為失去滲水的補充,而變得越來越差。
橫跨整個區域的巨大沙塵暴
糟糕的飲用水條件和缺乏糧食的困境,讓該地區的慢性病發病率急劇上升。曾經歡慶勝利的人類,開始感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曾經的湖岸和船
在扯皮中病入膏肓
其實鹹海的乾涸早在蘇聯人預料之中。蘇聯工程師原計劃通過讓鹹海有計劃地乾涸,以便將其改造成良田。但他們嚴重低估了這一行為帶來的副作用,乾涸的速度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而且引發了深重的環境災難。
沒想到會幹涸得如此快
圖為鹹海乾涸.gif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形勢,蘇聯政府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進行緩解,甚至計劃從其它河流引水來保護鹹海。但這些計劃最終因耗資巨大而無法付諸實現,鹹海終於還是走上了不歸路。
蘇聯解體後,由於對水資源失去了統一的調度,地區形勢變得更加複雜。
蘇聯解體後
烏茲別克和土庫曼
分享了阿姆河下游和三角洲
意味著,你不抽水我抽水?
以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托古爾大壩為例,它既掌控著下游灌溉所需的水資源,也是上游吉爾吉斯斯坦的主要發電來源。兼具這兩個功能的大壩,在不同國家的操作方式也不一樣。按理說,吉爾吉斯斯坦需在冬天放水,以便提供電力;而烏茲別克和哈薩克則需要大壩在夏天放水,以便灌溉。
因鹹海乾涸而被遺棄的船隻
而水資源卻是有限的,不可能兩頭放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蘇聯政府牽頭規定,吉爾吉斯斯坦在夏天放水,藉此從烏茲別克和哈薩克換取油氣。
但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由於各自利益所需,這個協定並未得到很好的執行。為了爭奪水資源,三國都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肆意分流河水。凡此種種之事,致使流入鹹海的水量越來越少。滔滔阿姆河甚至一度出現斷流,更加劇了鹹海的消退。
中亞的諸多大河
不光要穿過廣闊的沙漠
還要穿過眾多的人類聚居區
最終止步於鹹海的跟前
消失在沙漠之中
2003年,剛剛分離出來的南鹹海又分成了東西兩部分。
2009年,東部消失,而西部由於幾乎無水補充,消失也只是時間問題。
2003年人工堤壩將鹹海分為東西兩部分
2009年,東部消失(右)
截止到2014年,鹹海的面積較鼎盛時期萎縮了74%,其水量減少近85%,昔日興旺的捕漁業已幾乎消失殆盡。由於農業大發展時代而出生的大量人口,也選擇背井離鄉,到別處尋找生存的機會。
1989年和2014年的鹹海
為了保護鹹海,中亞各國成立了委員會,對各國的利益訴求進行協調。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也成立了基金會,展開專項行動來保護鹹海,並為周邊地區居民打深水井以解決飲水問題。相對富裕的哈薩克還特地撥款修建水壩保護北鹹海。
2000年與2011年北鹹海變化.gif
雖然這些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各國在河流上游取水的行為始終沒有得到控制,鹹海的衰減趨勢根本無法遏制。不少專家悲觀地表示,鹹海將在2020前後完全消失,變成一片只存在於過時地圖裡的大海。
鹹海只是人類對環境破壞的一個縮影。在鹹海背後,有更多自然地形和動植物在不斷惡化的環境中苦苦掙扎。如果人類不多加協調,不想更好的辦法為資源的安全調度做出更多努力,等到自然反撲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更多信息,關注我局(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id:diqiuzhishiju)
END
http://weixin.qq.com/r/0zmOluPEU74sraf192zB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題問得十分專,要答得做巨量的工作。目前大家都沒真答出答主要的內容,我也答不出。等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開知乎號的過程中,我們看點片。
半島電視台的關於恢復鹹海工程的節目。
另一個相關短片。
只是補充一點在地理課本印發之後,鹹海水域發生的事情。
十多年前初中地理上就講了,只是現在是越演越烈,其實湖水沒了不是最大的問題,由於鹹海是鹹水湖,底部沉澱大量的礦物質,湖水幹了之後形成的鹽塵才是最可怕的,對附近的生態環境是毀滅性的打擊。
大陸性氣候,降雨較少。加上周圍幾個國家無節制的灌溉,消耗了阿姆河和 錫爾河的水量,使得水源補充不足。所以,逐漸就消亡了……
漁業已經消亡,接下來大概是棉花種植業
威海如果消失,那麼煙台的港口地位將更加突出
完全是蘇聯的鍋。如果斯大林時代就把反覆醞釀的西伯利亞鄂畢河北水南調工程建好,鹹海災難不就不會發生了嗎。空前浩劫,貽害無窮啊鄙人位於西安的某211985大學常年有一批中亞留學生,我的班上有幸分到一位,中文聽不明白更不會講,英語還不如我們河南省同學,只會說俄語和踢的一腳好球。如果他不是吉爾吉斯斯坦水利部部長的兒子,放在哪個國家肯定都沒有大學念。
他還說歡迎我們自費買機票去吉爾吉斯斯坦玩,當地吃住游他家全包。
可以參考看看南疆
還好 裏海夠大夠深蓄水量夠足...
推薦閱讀:
※今天的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這些國家,他們會感激當年沙俄的吞併以及同中國簽訂的關於西北領土的條約嗎?
※如何看待阿拉木圖申辦 2022 冬奧會失敗?阿拉木圖輸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