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東如今的局面到底是哪些因素所導致的?


感謝 @冷哲很久之前就發出的邀請,之前一直在忙PhD Comps,現在終於有時間來把這個坑給填了。

說到中東如今的亂象,一言以蔽之,就是奧斯曼帝國崩潰之後,一直無法在政治上找到一種新的動態平衡:一方面本來有可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新勢力彼此爭鬥相繼瓦解,另一方面落後反動的舊傳統雖然屢遭衝擊卻能不斷地死灰復燃。英法美蘇中的外部干預,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的內部攪局,再加上阿拉伯世界自身的撕逼不斷,讓這個歷史上本身就裂縫叢生的地區一次又一次地碎片化,直到今日徹底破裂——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毫無修補成功的可能。

——————————————————————————————————————

(1) 首先,肯定跳不過去的是一戰以來英法的作用——這和民族主義在中東的興起是密不可分的。

二十世紀初,被列強虎視眈眈的奧斯曼帝國是可憐的。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帝國更大的問題在於內部政治專制且腐化。青年土耳其黨人試圖改變這一切,但是儘管推翻了在位的蘇丹,隨之而來的寡頭統治卻帶來了新的麻煩——開始對外奉行親德政策,對內推行進一步的「土耳其化」措施,嚴格壓制包括人口占帝國大多數的阿拉伯人在內其他各個民族要求發聲的機會。

一戰的爆發順理成章地讓奧斯曼帝國與德國站在了統一戰線上。不過讓人咂舌的是,英聯邦軍隊針對土耳其的第一波直接攻擊竟然以慘敗收場,昔日的「西亞病夫」居然在加里波利的海灘上迴光返照了-_- 最悲劇的莫過於英聯邦軍隊中的澳新軍團,他們繞了半個地球才趕過來結果一登陸就被凱末爾(沒錯,就是那位後來強力推行全盤西化的土耳其國父)指揮的炮火壓制在了聊勝於無的臨時掩體中,幾天過後屍橫遍野慘不能睹。。。這下你就不能怪英國佬開始放大招了,須知他們橫行天下數百年除了靠陸軍和皇家海軍,最厲害的武器還是外交上的合縱連橫。英國人同時聯絡了法國人、俄國人、義大利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分頭接觸分頭許諾——雖然許諾的條件明顯是彼此衝突的,但並不妨礙英國人在這五場戲中使用基本一樣的台詞——只要你能幫我搞垮土耳其人,以後中東就是你我二人的天下。什麼,你還遲疑?我大英帝國靠信譽走天下,每次都是天下人負我,何時見過我負天下人?嗯?

後來的故事——包括被描繪得神乎其神的「阿拉伯的勞倫斯」在內——大家都知道了,總之就是土耳其人隨著漢斯們一起完蛋了,數個阿拉伯君主國建立了起來,而猶太復國主義者也在巴勒斯坦這塊地方開始站穩了腳跟。這時的英國,儼然是以阿拉伯民族主義和猶太民族主義的保護者自居的——嗯時代不同了,我們再也不是三百年前跑去美洲擴張自身版圖的舊帝國了,英國現在是為受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進步勢力了。

可是好景不長,在英國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一個致命的問題出現了:如果這些被壓迫民族的民族主義解放運動彼此矛盾互相衝突,那該如何是好?——

如果阿拉伯的民族主義者不希望看到巴勒斯坦地區出現一個猶太國,英國你該怎麼辦?
如果受你保護的各個新生阿拉伯國家之間有矛盾,英國你該怎麼辦?
而如果一群泛阿拉伯主義者反對各地獨立建國,認為所有阿拉伯人應該同屬於一個祖國,英國你又該怎麼辦?

。。。。。。

是的,所有這些如果,在一戰之後都成為了現實。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從一戰往後的英國對中東政策,一直在搖擺(倫敦:連貫性是什麼東西?可以吃嗎?):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先是發表對猶太人有利的《貝爾福宣言》,二十年後又發表壓制猶太人的《白皮書》;先是支持伊拉克獨立自強,後來又拼死拼活強行把科威特從與伊拉克合併的軌道中生拉硬拽了出來;先是願意與納賽爾為首的泛阿拉伯主義者保持合作,隨後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中和埃及大打出手。。。「為弱小民族出聲」的自我陶醉不過就是一個幻影,英國人自己也越來越意識到,他們在不停地拆東牆補西牆。英國與中東各方共存共榮的可能已成泡影,現在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隨機應變來勉強維護自身的眼前利益了。

法國人的局面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阿爾及利亞這個法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就不提了。在大敘利亞地區,法國人也遇到了層出不窮的麻煩,於是乾脆把這個地方分成了六個「國家」分頭管制。除了後來併入土耳其的哈塔伊和獨立建國的黎巴嫩對法國人的印象還沒有那麼糟糕以外,剩下的四個「國家」——大馬士革國、阿勒頗國、阿拉維國和德魯茲國彼此之間的爭鬥就沒有停止過。而且大家也已經忘記了奧斯曼土耳其的壓迫,只是覺得,奧斯曼時期至少大家還能表面上互相尊敬,現在的所有問題似乎都是法國人來了之後才有的。後來剩下的這四國勉強合併成了敘利亞共和國,終於在1947年擺脫了法國人的統治。

(法國人在敘利亞的委任統治圖,其中Sanjak of Alexandretta就是後來併入土耳其的Hatay。。。從這幅圖中你就可以看見今天敘利亞內戰屢拖不決的端倪了)

除此以外,各個地區後來打起的旗號還有庫爾徳民族主義,亞述民族主義,腓尼基民族主義,法老民族主義(對你沒看錯。。。這是埃及的一種民族主義——認為埃及人都是法老的傳人,和阿拉伯人不應該有半毛錢關係)。。。簡而言之,從一戰結束之日開始,英法都逐漸意識到,在中東這個地區,民族主義的「革命浪潮」因自己的支持而興起,但是隨後演化出來的各式變種,已經越來越不是自己的雙手所能控制的了。

——————————————————————————————————————

(2)要講下冷戰時期美蘇(中)的爭奪——意識形態與國家利益對中東的影響

待到二戰結束,英法都因為戰爭內傷流血不止而開始了全球範圍的大撤退。我們一般都想當然地以為美蘇兩個新興大國都忙不迭地希望兩個老傢伙趕快走人好趕快填補他們留下的空白,但是事實是美蘇兩家都被英法跑路的速度驚呆了而都沒有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美國人本希望這兩位北約的小夥伴在幾個關鍵地域能撐得的久一點,結果英國人轉進速度實在太驚人直接把巴勒斯坦問題拋給聯合國,導致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一看局勢要變立馬開掄,一仗下來雙方結怨更深,埋下了後來幾十年戰爭衝突不斷的惡果(下面會詳細講)。

本來跑就跑吧,可是跑到一半英法兩個老傢伙覺得自己緩過勁來了就開始各種反攻倒算,這下美蘇都不樂意了,說好的本來讓我們當接盤俠的呢你們殺回來是幾個意思?所以在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的時候,美蘇兩邊施壓成功地把英法攆了出去,然後開始了互相博弈。

一開始雙方都認為自己是為了一個更美好的明天而戰(這種熱血漫的違和感是怎麼出來的。。。),各自認為自己所代表的意識形態(蘇聯=共產主義+光環加成:Empire of Justice vs.美國=自由主義+光環加成:Empire of Liberty)是未來人類社會最光明的道路。在具體操作上,雙方都表示支持民族解放,所以像猶太復國主義者和以納賽爾為首的泛阿拉伯主義者都可能在某個時間段獲得雙方的共同支持。但是後來事態升級,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中東各方都必須要進行二選一的操作。蘇聯罵美國是帝國主義的變體,所有美國支持的都是殖民封建的殘渣;美國罵蘇聯是專制主義的升級,只要蘇聯支持的都是殘暴不仁的餘孽。中國從50年代中後期開始也跳進來坑裡來,開始罵美國後來罵蘇聯,只要你打著毛派的旗幟就是我的好兄弟,金錢武器教官管夠。

但是到了60年代中期往後,意識形態的區分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光靠喊口號來找朋友多麻煩啊,現在只要能符合國家利益最大化並且幫助我整死對面那個超級大國就行了。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君主國堅定反蘇又產油,當然可以做美國的盟友,你要說沙特有一丁點自由主義的傾向我就呵呵了;敘利亞離蘇聯近可做跳板而又堅決反美,所以即使復興黨在各地屠殺共產黨人,莫斯科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繼續支持大馬士革;

中國在70年代初開始的轉變也大同小異,只要能賺小錢錢,誰管你家殺得兄弟反目婆媳不和——我一直在想兩伊戰爭中雙方士兵會不會經常懷疑為什麼從對面繳獲的海陸空軍各種(低配)裝備的出廠編號都和自己用的TM這麼雷同——他們當然不知道在遙遠的內蒙古草原上,本來因為「軍隊要忍耐」而窮得揭不開鍋只能靠臨時生產電冰箱維持運轉的中國北方坦克製造廠,現在經常要發愁如何在一天之內接待伊朗和伊拉克兩撥採購人員還必須得讓他們見不到對方——最常用的解決方案是上午A組看草原騎馬吃全羊,B組談判賣坦克,下午AB兩組對調。。。

美蘇兩個老流氓當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不管你的主張是什麼,只要你在中東堅定反美/反蘇,收益肯定不會太小;當然如果你搖擺或者兩頭不親,極有可能發現同時湧來大量美金盧布,或者同時飛來大批手雷飛彈。冷戰綿延幾十年,極大地惡化了地區局勢,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都沒能在這裡紮下跟來,反而還加速了後來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抬頭,各種本來要被掃進歷史垃圾堆中的殘渣餘孽才是真正地死灰復燃了。

——————————————————————————————————————

(3) 阿以衝突、「阿拉伯冷戰」與教派之爭

中東內部的衝突對今天的影響本來是分三個部分談的,現在覺得可能合在一起能講得更方便一些,因為三者實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撕逼直到海枯石爛。。。阿以衝突的起因最直白了說就是,猶太人說這地方以前是我的而且我現在也沒地方可以去了所以我要回來啦,阿拉伯人說你都幾千年不回來了而且當年趕你們走的也不是我們你說要回來就回來啊那我們怎麼辦你趕快愛滾哪滾哪去——於是就是掄起來了。。。

而在所有不滿意以色列建國的阿拉伯人中,最不爽的當然是納賽爾主義的支持者和伊拉克/敘利亞兩國的復興黨人,因為說白了納賽爾主義和復興黨的價值核心都是泛阿拉伯主義,從伊拉克到摩洛哥都應該是屬於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的,你一個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國插在我命門這兒是幾個意思啊?而其他的阿拉伯國家,尤其是以維繫各自王權為第一要務的阿拉伯君主國們,比如約旦、沙特、卡達等,反而覺得以色列乃疥蘚之疾並不是那麼討厭,相比之下納賽爾他們才是心腹之患。

這就是所謂的「阿拉伯冷戰」的發端——一個說革命棒啊所有阿拉伯人團結起來打碎枷鎖!一個說傳統好啊大家還是老老實實採油種田過日子要緊!——雙方表面上都喊著打倒以色列,但其實互掄起來那才叫一個全心全意。埃及和沙特一方支持所謂「革命黨」,一方支持「保皇黨」,兩邊在北葉門多次大打出手,打到後來連毒氣彈都放了(這一點史學家們還在吵了當然。。。)。我們今天看到葉門的局勢亂成這樣,總統被打跑了去找沙特求援,簡直就是當年王室跑去沙特求援的翻版。

「阿拉伯冷戰」雖然套用了「冷戰」的名字,但實際上熱斗不斷,而且基本上都是比較原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活兒,對於現代戰爭所需要的真正戰力的提升一點幫助都沒有。當以色列因為納賽爾的戰爭恐嚇感覺自己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於是決定孤注一擲在1967年先發制人襲擊埃及的時候,才驚訝地發現對面的埃及還把一大批主力放在了遙遠的葉門而不是臨近以色列的西奈半島,而且就算駐守西奈的埃軍也還以為自己面對的是葉門那群也坦克都不會用的保皇黨「叛軍」。。。以色列一直以來誠惶誠恐整軍備戰都是以為自己要面對的是像蘇軍一樣恐怖的武裝,沒想到現在面對的是這樣的豬對手,六日戰爭中阿拉伯聯軍被吊打出翔也就不難理解了。

等到了70年代末,本身比較世俗的各種泛阿拉伯主義,因為被以色列終日吊打而已經名聲掃地。辛辛苦苦熬了幾十年,許多阿拉伯人突然發現自己的國家依然是對內壓迫對外征戰,而且一如既往地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除了少數權貴新貴,絕大多數人民的生活依然沒有改觀,曾經一腔熱血支持的美好願景不過是一場幻夢。於是,宗教因素自然而然地開始了復興,重新開始在中東各國的政治生活中奪取話語權。歷史上本來就一直流血的教派問題這時又愈發凸顯了,而且這次連不是阿拉伯國家的伊朗也攪合進了包括阿以衝突在內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隨著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巴列維王朝一朝傾覆,霍梅尼王者歸來,什葉派為主的伊朗開始輸出革命,整個遜尼派世界(尤其是幾個遜尼派佔據上層但是什葉派人口占多數的海灣國家和伊拉克)瞬間暴走。為了打壓伊朗,各國出錢出力,兩伊戰爭殺得血流成河,伊朗卻依然不倒。在療傷了十多年之後,趁著美國打垮薩達姆的機會重新擴張自己的影響力。遜尼派世界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所以在今日的敘利亞和葉門,我們都能看見對什葉派政權的各種強力反制。

(2015年3月沙特空襲了什葉派為主的胡塞武裝控制下的葉門首都薩那,結果導彈落入難民營殺死40多人,現場一片殘垣敗瓦)

——————————————————————————————————————

在最近半個世紀,所有中東國家都面臨著巨大的麻煩,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除了以上說的那些「大國」博弈,各個國家和組織之間因為這麼多年的動亂已經形成了錯綜複雜的網路,就比如在小國黎巴嫩,以色列支持馬龍派基督徒;哈馬斯、伊朗和當地的什葉派支持真主黨;海灣各國、曾經在敘利亞隻手遮天的阿薩德家族和巴解又支持過各式各樣的遜尼派組織。。。如果沒有外力強勢介入,中東許多國家的內亂/再次內亂都只能說是遲早的事。

所以,想用一個因素就概括中東現今亂象的成因是不現實,也是不負責任的。內部的國家、民族和教派紛爭本已不堪,英法美蘇中等大國的外部干預又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輻射。今天的中東,在上述五個因素的基礎上,正在不斷演化出讓人更加瞠目結舌的新變種——沒錯我說的就是ISIS。

——————————————————————————————————————

只能說

中東本來就是一顆裂紋叢生的玻璃球,

在最近的一個世紀,我們大家一人一份力,把它徹底給玩碎了

而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被那滿地的玻璃碎渣割傷腳底

So Sad


推薦這個答案,我見過的對中東問題分析得最全面的文章:
ISIS 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它的資金是哪來的? - 羅曉川的回答


非洲的現實告訴我們,無利可圖而且又落後的地方,你就是亂上天,爸爸叔叔也懶得理,死光了更好。所以中東的問題其實不是亂,而是他的亂總能變成新聞讓全世界關注,這樣算的話,石油還真是主要的原因。

其實中東那地方從來就是這麼亂,即使在奧斯曼時代也從來沒有太平過,而且比現在更殘忍,更瘋狂,所謂美國人英國人猶太人給中東帶去矛盾,完全是一種西方中心主義的謬論。

二戰後,由於石油替代煤成為工業的血液,所以產油地的控制變得格外重要。美國雖然到80年代石油都能自給,但北約卻做不到這點,因此保障歐洲的石油供應就是美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東國家在60年代現代化失敗後紛紛反思現代文明(他們不是反對西方文明,而是反對現代化本身,這與中國和二戰日本有根本的區別,倒是有點像清朝),泛伊斯
蘭運動興起。類似的思潮其實在世界各地都發生過,唯一的區別是中東國家控制了資源。60年代一桶原油才只有2,3美元,到第一次石油危機時漲到13美元,
至於現在那更別說了。歐佩克的限產策略使得中東人第一次翻身做主,過去中東有矛盾基本都是自己消化,現在的情況就變成了:如果以色列惹到你,限產!如果美
國批判伊斯蘭的人權,限產!如果中國又迫害穆斯林了,限產!限產!限產!限產!

有錢後不光外斗積極,內鬥水平也上升了。沙隆巴斯的軍火庫就不說了,幾次中東戰爭打出二戰後最高水平的裝甲戰也不說了,兩伊戰爭時明明雙方都不是工業國,武器水平卻遠超鄧時代的中國。都說是美蘇在背後使壞,其實源頭還是穆聖和他愉快的夥伴們。


果光看戰爭規模和死亡人數,中東的事情遠遠不該這樣吸引眼球,反而是非洲的戰爭可以刷榜,很多在人類戰爭史上排得上號的大戰甚至到10年前才結束,但是大
家提到非洲時根本想不起這些,彷彿當地人民都過著美好的田園生活。非洲死傷數萬人的戰爭,報道力度遠遠不如以色列空襲加沙死傷幾十個人。同是穆斯林,待遇差別這麼大真是瘋了。

中東落下一個炸彈,油價就要顛簸,觀海和大帝就要失眠,非洲死100萬人,對普通人的觸動還不如自己家後院死
100萬隻螞蟻來得強烈。所以結論就只有一個,都是錢鬧的。


錢和石油的作用是一方面,宗教的衝突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宗教方面並不僅僅是以色列的猶太人VS中東伊斯蘭國家,還有伊斯蘭各國各教派之間的壓迫與壓迫。
一味強調錢和石油的影響,而相對忽視宗教的影響是不太科學的:以色列橫在中東阿拉伯國家面前,還打了6+次中東戰爭,猶太教跟伊斯蘭教已經是永世不得安寧的節奏;遜尼派穆斯林和什葉派穆斯林互相傾軋的情況也是伊斯蘭內戰的一大促因。

至於美蘇英法等國或明或暗的引導,蠻大的一部分原因還是得歸在石油的問題上,當然還有上世紀冷戰的考慮和本世紀國際形勢強調反恐的新變化。


石油只是一個原因。
更為根本的是世界霸主地位的爭奪是一種「勢」的爭奪。根據世界島理論,誰控制歐亞大陸,誰就是世界霸主。
世界未來的五個極點分別是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美帝。其中任何三個聯手足以掌握世界霸權,尤其是最具優勢的中美兩國的其中一方的加入更具籌碼。回頭再看中東的位置,是為世界島上四極的交叉點。無論印度的北上,歐洲的東進,俄羅斯的南下,中國的西進都要進入這個區域。歷史上強悍的歐洲的東進尤為明顯,各種帝國,十字軍東征;現在的中國的兩條絲綢之路也是劍指中亞中東,是為中華民族的西進之路的大戰略,也是大帝的中國夢的前奏。從這點看,經營非洲意義非凡,巴基斯坦的出海口也別有深意;毛熊自古以中亞為禁臠,現在弱勢被美帝插了一刀,只好收縮勢力,可還是有一定影響力,敘利亞不安定因素就有美俄兩國的干涉而更加繁雜;美帝世界地位縮減,可仍然是無可爭議的霸主,趁著還有錢有槍,在中亞先鞏固自己實力,阿富汗被干,中東各種扶植政權,還是要建立美國主導的中東局勢,藉以牽制周圍各大國的核心利益;印度以後的北上或於俄羅斯或歐洲聯手必也爭奪此地的霸主權。
所以,對中東的爭奪正是世界強者的強權之爭,中東四戰之地,為歐亞非三大洲交界處,自古就是各種強權膨脹的槍口!參見統一前的德國為歐洲的十字路口,四戰之地;王朝更迭時期的河南。同時該地也周圍幾乎沒有任何天險來屏障自己,紅海和伊朗高原皆不足以保障自己。這樣就可以解釋石油成為工業血液之前的中東亂勢,也正是苦難多發民族複雜,世界性的幾大宗教皆發於此。以上,可得結論宗教只是內部問題,也被人利用了;石油是重要原因卻不是根本原因。
地理位置和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法則才是根本!


阿拉伯人建立帝國後,在基層上並沒有實現集權,麥加穆聖后裔阿拉伯人每征服一處都不是直接分封給自己人而是指定上層總督像古典波斯帝國一樣,維持原來土著生活繳納賦稅,後來歷經伊斯蘭王朝更替,和阿拉伯突厥蒙古移民,這種擊敗或者收買原有上層統治者接管統治而不深入集權的模式依然存在。中東最基層沙漠部落自7世紀伊斯蘭崛起千多年到近代和伊斯蘭崛起的時候啥區別都沒有。

現在的沙烏地阿拉伯祖先,按照什葉派伊朗教士說法,沙特部落就是一隻在英國人資助搞分裂活動前還處於沙漠游牧狀態的原始部落,後來英國人出槍出炮打進麥加燒了不少東西包括穆聖門徒墓。

而到了近代,伊斯蘭三大帝國在西方殖民主義衝擊下開始解體,伊斯蘭世界地方原來總督被西方殖民者或收買或威脅,都紛紛自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埃及阿里,建立阿里王朝北抽奧斯曼南打沙特部剛剛想和歐洲人對抗下英法俄幾個大耳光就敲趴下,而阿里王朝比較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收拾部落酋長,實現君主集權,相比原來奧斯曼那種軍事采邑的集權邁出了一大步。

而相繼著,波斯也走了這一步搞了集權,奧斯曼也跟隨,而原來敘利亞地區,兩河地區,奧斯曼和波斯退出,埃及也拿不下,還有地中海南岸這些手實在伸不過去控制的地區,都在殖民統治下,而殖民統治沒有要收拾這些部落酋長的需求,也就沒收拾。

到後來民族解放潮,敘利亞和兩河地區的復興黨通過和這些部落酋長合作,奪取政權穩定政局,同樣利比亞,突尼西亞,還有約旦,黎巴嫩,都是這個模式。當地獨裁者的統治是建立在和地方部族酋長聯合合作上,而土耳其,埃及,伊朗卻不需要,這些酋長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民族解放潮前被清理了差不多了,於是可以看到土耳其的現代化改革地方落後勢力根本扭不了一股繩來對抗凱末爾,埃及同理,穆斯林兄弟會被納賽爾殺的雞飛狗跳,伊朗更別說了,巴列維王朝的秘密警察也不是吃素的,而後來就算教士集團得權,推行計劃經濟也沒任何阻礙。

那麼那些沒有消滅這些酋長的地區呢?伊拉克ISIS得到大量遜尼派部族支援逼近巴格達的新聞最近才發生的,而敘利亞政府軍中因為不同部族策反政府軍的事也不遠。而卡大佐一死,利比亞各個部族亂戰還在進行中。一場本來該在19世紀就該完成的部族向城市發展的集權和對部族各種落後生產關係的解放,在大量因素干擾下延遲了,結果就是讓這種中世紀的部族在如今各種戰爭培育下得到大量武器彈藥開始走向軍閥化。

ps 還有特殊情況的耶路撒冷地區,這個大家都懂為啥,還有就是說到薩達姆等獨裁者,實際上他們的獨裁就是依靠部族酋長的獨裁建立起來,20世紀90年代薩達姆還去討好一些部族酋長大搞宗教,可見他們這種獨裁和歐洲路易十四等專制君主比起來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


下面這段是前段時間開模聯會寫的背景文件,因為這一部分比較切題所以直接複製粘貼一下;主要原因 @工具書閱覽室前輩講的都非常簡明易懂了,我就當翔實一下論據、補充一下背景材料ORZ。


BG寫得不好都是我的錯,版權及解釋權歸上海平和模聯會議所有,發布前已徵得授權,禁止轉載。


中東地區概況
中東這一名稱在世界上所指的地區包括現在的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伊拉克、巴勒斯坦、葉門、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阿曼、土耳其、伊朗、塞普勒斯和阿富汗等18個國家,廣義的中東還包括非洲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摩洛哥、毛里塔利亞和蘇丹等政治國家。

中東的地緣政治意義
中東地區在地緣政治上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因該地區位於亞、非、歐三大洲交界之地,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裏海之間,故又稱「三洲五海之地」。馬漢海權理論認為,要想控制世界,必須控制世界那些重要的海域與航道,而中東地區被多片重要海域包圍,並且擁有許多重要的航道。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評價稱,「單從地理的角度講,世界上沒有比中東戰略地位更重要的地區。」

中東的石油能源意義
隨著資源政治與地緣政治學說的逐漸融合,能源亦成為重要的地緣政治因素,而中東正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產量最高、出口量最大的地區,被稱作「石油寶庫」。

石油是工業生產中最不可或缺的能源,而絕大多數國家石油能源不能自給。美國的石油自給率剛剛過半,而日本石油完全依賴進口。第四次中東戰爭時,正因為阿拉伯國家對於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造成了美、英諸國極大的經濟損失,以及連帶的一系列經濟危機,甚至迫使部分國家在許多問題上進行讓步。從冷戰期間的爭奪不休,到九十年代以來的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許多國家為了爭取石油資源,在中東不惜燃起戰火。

中東地區的民族、宗教衝突

此外,中東更是宗教紛爭與民族衝突的多發地。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豐沛的自然資源,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兩希」文明之一(希伯來文明)都發源於此。如今,這片土地上還生活著阿拉伯、波斯、突厥、猶太、庫爾德五大民族。伊斯蘭教什葉派與遜尼派的仇恨持續千年,念念不忘復國的猶太教教徒與穆斯林之間亦是齪齬不斷。可以說,這裡始終是世界政治最複雜的地區,許多問題和矛盾歷經多年積澱早已難以化解,為民族仇恨和宗教廝殺埋下了隱患 。

巴以衝突及其民族、歷史、宗教淵源

巴以衝突的緣由上可追溯至公元前12世紀,居住在尼羅河畔的游牧民族希伯來人侵入巴勒斯坦,在此建國,稱作希伯來。11世紀希伯來王國分裂,北部稱以色列王國,南部稱猶太王國,因此希伯來人又被稱為猶太人或以色列人。經亞述王國、波斯帝國、馬其頓王國的多次征服,原本興盛的猶太民族風流雲散,不少猶太人遷居至南歐、地中海諸島、北非與中亞地區。公元前115年,猶太人迎來短暫的曙光,由馬卡比領導建立了猶太人的「馬卡比王國」,然而不到百年又被羅馬帝國大將龐培滅國。自此,獨立的猶太國家再不復存,猶太民族在巴勒斯坦立國的歷史也宣告結束。

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由於基督教成為國教,因此針對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實行了歧視政策,頒布著名的歧視猶太人政策。在此期間,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人口銳減,約150萬人死亡,其餘倖存者大多逃亡異地,流亡到歐、亞、非等地,並逐漸在那裡安居樂業。

17世紀,猶太復國主義思想開始萌芽。英國人亨利?芬斯在《猶太人的號召》一書中號召猶太人「收復巴勒斯坦」,並預言這一天「即將來臨。到19世紀,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開始昌盛,1896年《猶太國》在奧地利出版,作者西奧多?赫茲爾稱應由英國人幫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或阿根廷進行殖民,並進一步建立一個猶太國;1897年,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大會在巴塞爾召開。赫茲爾試圖說服土耳其政府為猶太人建國給予方便,但未能奏功。

一戰後,猶太復國主義者抓住機會,再次遊說英國政府幫助猶太人建國,並取得了成功。1917年著名的貝爾福宣言由英國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貝爾福發布,稱「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使這個目標實現。」1967年,英國記者邁克爾?亞當斯評論稱,「中東局勢的複雜性很大程度上都是貝爾福宣言造成的」。

然而,在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就已經開始移入巴勒斯坦。在長期的同化過程中,當地許多居民逐漸改信伊斯蘭教,巴勒斯坦亦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公元11、12世紀,歐洲十字軍東征一度控制巴勒斯坦;16世紀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巴勒斯坦地區,直至1917年。然而,無論是十字軍東征還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都沒有改變巴勒斯坦已經成為阿拉伯國家的事實,它的習俗、語言、居民都已經阿拉伯化,就連少數仍留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後裔也是一樣。

一戰後,英國取代土耳其,對巴勒斯坦進行委任統治。由於先前《貝爾福宣言》許下的承諾,英國忽略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強烈抗議,向猶太人敞開了移民的大門。二戰期間,由於納粹的迫害,大批猶太移民湧入巴勒斯坦,到1938年甚至已經佔據當地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引起當地阿拉伯人的強烈不滿,暴亂時有發生。

1947年4月,英國政府將巴勒斯坦委任統治問題提交聯合國,最終由11國組成的巴勒斯坦特別委員會進行調查後提交方案,即結束委任統治、分治巴勒斯坦、成立一個猶太國與一個阿拉伯國並將耶路撒冷交由聯合國直接管理,並在11月29日在美蘇兩國的支持下,由33票贊成,10票(包括英國)棄權的情況下通過該方案,即《巴勒斯坦將來治理(分治計劃)的決議》。由於分治決議基本滿足了猶太人的願望而無視了阿拉伯人的訴求,阿以之間的衝突幾乎在聯合國表決的第二天就開始打響。

1948年5月14日,英國高級專員最後撤離巴勒斯坦,結束委任統治;同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此後數十年內,阿以之間爆發六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而小規模的衝突則從未停止。2014年春,哈馬斯和以色列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互相交火。

在巴以衝突中,在當今可以被定性為恐怖主義的舉措一直綿延不絕。幾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軍事情報機構對阿拉伯國家內的以色列人和境內的阿拉伯人進行過多次恐怖行動,以達到特定目的。相對應的,謝赫?艾哈邁德?亞辛領導的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馬斯——通過有組織的針對以色列平民的自殺性炸彈襲擊,試圖將猶太復國主義者驅逐出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中東地區伊斯蘭教教派衝突歷史淵源

公元632年,創立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逝世,繼承權觸發分歧。由於當時伊斯蘭教與拜占庭帝國的開展需要,與先知穆罕默德沒有血親關係的阿布?伯克爾被先知密友歐麥爾?本?赫塔卜推舉為哈里發,之後歐麥爾、奧斯曼?本?阿凡與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分別即位,稱作四大哈里發時代。在這一時期,伊斯蘭教的控制範圍由原本的阿拉伯半島擴張到原波斯人和拜占庭人的地區。

在四大哈里發中,唯一與先知穆罕默德有血親關係的阿里,他是先知的血親堂弟及女婿。一部分遵奉世襲原則的穆斯林認為,阿里是先知的唯一正統繼承人,奉最高領袖為伊瑪目,從第一代到第十二代伊瑪目均是阿里的嫡傳子孫,目前佔總穆斯林人數的10%,即現今的什葉派,主要分布在伊朗和伊拉克(敘利亞雖由什葉派掌權,然其實際占人口比例僅17%,是少數派)。

然而,由於阿拉伯部落的傳統為根據資歷、名望推舉領袖,並且已有四大哈里發的例子在前,其餘占人口多數的穆斯林認為哈里發繼承人應當根據資歷、威望選舉產生,並且認為此前的四大哈里發均為合法繼承人,而這部分穆斯林即後來所稱的「遜尼派」,又自稱「正統派」,估計約佔穆斯林總人數的85%到90%,廣泛分布在西亞、北非的大多數阿拉伯國家。

什葉派和遜尼派為了爭奪統治權,在歷史上產生過多次衝突,在中世紀,伊拉克曾交替經歷遜尼派和什葉派王朝的統治。如什葉派的白益王朝、伊爾汗國、黑羊王朝,遜尼派的塞爾柱王朝、白羊王朝、薩法維王朝等,其間多次發生過兩大教派的流血衝突。在972年的大規模衝突中,造成1.7萬人死亡,300座商店和22座清真寺被付之一炬。

什葉派和遜尼派在當代的衝突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彼時的什葉派掌權的伊朗在霍梅尼主義的主導下表現出強烈的進攻性,引發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遜尼派國家的提防。因此,伊拉克的遜尼派薩達姆政權被扶持起來與伊朗對抗(而後爆發兩伊戰爭),並且六個海灣君主制國家聯合起來成立海灣合作委員會,共同應對伊朗。

什葉派與遜尼派矛盾的再次激化,由伊拉克戰爭和伊朗核計劃引發。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不僅改變了伊拉克本國的政治生態,強人統治不再、國力削弱,伊朗更是藉機崛起,導致海灣乃至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發生變化,原有的均勢被打破。伊朗客觀上成為美國反恐戰爭的最大受益者:在東部,阿富汗塔利班(遜尼派)政權倒台,伊朗消除了一個敵對政權;在西部,伊拉克薩達姆(遜尼派)政權被推翻,伊朗最強勁的對手不復存在;伊拉克戰後,什葉派在伊拉克執政,同屬什葉派的伊朗獲得對伊拉克內政的空前影響力。伊朗利用有利的地緣政治環境,謀求在中東,特別是在海灣稱霸。伊朗對阿拉伯世界的滲透主要通過什葉派擴張,以及「伊朗—真主黨—哈馬斯」三角關係和伊朗與敘利亞聯盟實現。

從國內層面看,中東國家民族構建水平低,國民對教派、民族、部落的認同超過對國家的認同,為教派矛盾埋下了禍根。中東多個國家存在教派和權力的錯位,形成了蘊含高度風險的畸形政治結構。在巴林和伊拉克,占人口多數的什葉派長期被遜尼派統治。敘利亞的情況則正好相反,屬什葉派的阿拉維派統治著占人口多數的遜尼派。此外,海灣國家還普遍存在對宗教少數派的壓制。伊朗境內的遜尼派阿拉伯人長期受到歧視,沙特什葉派穆斯林占人口總數的16%,聚居在盛產石油的東部省,但他們的政治、經濟狀況遠不如遜尼派,造成極大的不滿 。

參考資料:1、 王雷,《「伊斯蘭國」極端組織興起與中東政治變遷》,2014.
2、 丁隆,《什葉派VS遜尼派:舊恨新仇》,2012.04
3、 翟鐵,《中東「阿拉伯之春」的地緣政治透視》,2012.04
4、 王鳴鳴,《中東亂局下的仇恨與殺戮——「伊斯蘭國」突起的原因及挑戰》,2014


中東的既得利益者

其實穆斯林一點都不弱勢,從吊打伊比利亞主義的西班牙帝國,到兩次打敗中國在中亞的擴張。穆斯林在最輝煌的時候,其文明程度要比當時文藝復興的歐洲和中國的永樂大典高出很多、很多。在中國人一味排外,歐洲人只關心上帝的時候,穆斯林關心的卻是全世界。這是什麼?這是蘇修、美帝百年後才有的國際主義精神啊!穆斯林甚至有專門的研究機構研究中國的佛教、道教、儒家、兵家、法家。


當然假如說穆斯林有敵人的話,那敵人就是穆斯林本身。奧斯曼土耳其在兵鋒直指維也納城下的時候,盛極一時,但同樣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了給軍人搞福利,漲工資的時候還捎帶手的搞了一個軍隊世襲制。你說說,軍人就是國家的小狼狗,你把他餵飽,他還會去咬人?你還叫他近親繁殖,最後的結果就是土耳其被英法這種小雜碎追著打。是不是英法太強大?答案不是。僅僅是因為奧斯曼土耳其的軍人怕死了。首先,從內部軍人那種熱血的意志就被消磨殆盡。有病我們就治病,但社會就是那樣,腳痛堵嘴。治病的方式不是治軍人的特權,因為軍人已經尾大不掉。只能從宗教下手,這就是穆斯林的新文化運動。他們認為穆斯林的衰落不是因為社會出了問題,而是因為老教出了問題,所及教派衝突嚴重。結果呢?自招其禍。在穆斯林世界既得利益者主導的改革下,改革的方向就是錯的,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啟發民智,而是為了鞏固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這就偏差的太多了,日本明治維新是往好改,穆斯林世界是逐步滑向極端思潮。這個世界沒有誰去迫害穆斯林,因為那樣此成本太高,唯一迫害穆斯林的只有穆斯林自己而已。


在穆斯林世界不乏思考者和改革者,但他們上台以後做了什麼呢?他們的思維很像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革命者和蘇聯時期的革命者,他們不是按理想主義的軌跡改造社會,哪管他們屁事,他們要做的就是鞏固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權利和利益。所以不惜殺人,虐待他人,啟用集中營、勞改營。你問他們的初衷就是這樣?他們早已背叛了當初的理想主義。在中東最富革命精神的兩個國家,一個是沙特,沙特的新教(耶和忍者)如今是什麼樣子?維基解密現實美國外交部電郵顯示:沙特王室聚眾淫亂,宗教警察負責維持治安。另外一個是伊朗。伊朗居然沒有封臉書,你說說伊朗這是多大的心啊?可事實卻是伊朗之所以沒有封臉書,是為了高效排查反政府勢力的人脈網路,可以更高效的逮捕這些人。那伊朗的周奎(既得利益者)會不會推進伊朗的文藝復興運動呢?答案是否定的,伊朗不推新文化運動,誰都推翻不了他,假如要推就會給反對派以推翻自己的機會。一個沙特再開歷史的倒車,一個伊朗在固步自封,而在中東最可憐的就是知識分子,他們已經被宗教學校系統的改造。

最後講中東的西學吧。萬物非主,唯有地理。村長認為:地理決定了人的行為和思考方式。理論上中東是舊大陸(亞非歐)的中心,但事實上他不是。我們群一直提倡伊比利亞主義、神學、文藝復興、哲學、科學,但事實卻是主張這些的民族主義者根本打不敗主張民粹主義的民族主義者。道理其實很簡單,人民大眾認為地球就是方的,養生就是真理,老祖宗說的不能變。你給他講道理,他就大嘴巴子抽你,因為成年人都是有價值觀的,哪怕是錯誤的。你看毛澤東用農民的口糧發展中國的工業化,但中國農民卻把毛澤東當神一樣供著,沒辦法這就是社會本來的面目。所以我首先給你講的不是哲學的存在與認知,不是科學的可驗證,而是社會的倫理學。你可以耍流氓搞詭辯,你也可以研究偽科學,但不要站在社會的對立面。東亞就像中東的映射,大家都知道中東之所以打仗就是因為美國調控石油價格的手段,但中東就是願意被美國人利用啊。在東亞,日本人都知道美國人是利用它,但日本人就是願意給美國人當狗,向中國的戰鬥機發射干擾彈,你要是把日本飛機擊落,安倍不知道要有多高興。拿破崙說過:在任何時候,不要做你敵人期望你做的。中國的民族主義者還是不懂,不要被美國人利用的道理,我們的敵人不是日本,不是韓國,不是東南亞和南亞,甚至不是德國、俄羅斯、美利堅,我們目標是全世界的霸權。道理就是這樣,假如俄羅斯控制了全世界仍然會叫遜尼派打擊什葉派,去叫新教去滅老教,這叫以夷制夷。政治研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誰是最後的受益者。穆斯林從以前到現在都不是積貧積弱的民族或宗教,只不過他總是犯低級失誤,讓主動權易手,讓凌厲攻勢失手。無他,人性而已,這就是既得利益者的好處,他們不謀求世界霸權,他們之謀求在穆斯林內部的霸權,這就沒辦法了。知識分子會被改造或者暗殺,太著名的就關起來。這個時候穆斯林社會只能從外部解決內部問題,比如說開飛機撞世貿大廈。而作為應激性創傷的患者美國並不傻,他開始著手解決穆斯林內部的既得利益者問題,比如說穆巴拉克、薩達姆和卡扎菲。


美國也是地球村的既得利益者,他也有自身利益,於是歪嘴和尚念錯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誰都不傻,誰都在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政治選擇,這就是政治,這就是人性,這就是村長分析股市熔斷的套路。


城市套路深,趕快回農村。你關閉了全員禁言。


我總結一下,這兩天看的中東局勢,有幾個突出主要矛盾:
1.美在中東還沒搞定產油的伊朗(因其扶持的伊朗前世俗國王巴列維被什葉派推翻,加上伊核借口),故伊朗親俄,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親伊親俄(當年以俄現海外唯一軍港塔爾圖斯港換取蘇聯扶持阿薩德政權,且與伊朗同為什葉派),故美歐親敘反政府,俄美歐在中東的勢力有政治矛盾(中東是亞非歐中間三洲五海四戰之地,各方向勢力擴張必經之路,歷史上從沒太平過,中國一帶一路也必經)
2.統一過中東數百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戰後崩潰逐漸分裂成40多個國家,二戰英法殖民也撤離後,冷戰後蘇聯撤退,權力真空後各新派勢力尚未達成平衡,美撤軍後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也同理各派尚未平衡成恐怖溫床
3.中東石油儲量佔世界大半,左右油價,中東產油國如歐派克組織的限產提價策略與世界各大國對石油需求有供求矛盾,俄則希望中東提價以保持自身石油不貶值,若50年後可控核聚變普及此局勢可能大幅改變
4.原住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及阿拉伯世界和二戰後千年流浪回歸在亞非連續的阿拉伯世界正中間(和三教聖地)強行建國的以色列猶太人有領土矛盾,美因曾幫助建國、平衡中東、國內猶太財團、現代開化等原因與以接近
5.中東除了與文明掛鉤的同源的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之爭,伊教內部還有沙特(阿拉伯人)為主的遜尼派和伊朗(波斯人)為主的什葉派的宗教矛盾,根源是歷史上被阿拉伯人統治的文明程度更高的波斯人被迫信伊斯蘭教時為保民族文化獨立找借口在宗教上分山頭,繼續細分目前伊斯蘭教派至少有70多個,教派鬥爭也是政權利用來標榜自身的,涉及教派鬥爭的還有敘利亞、伊拉克、葉門、阿富汗等
6.想獨立建國又受壓制對待的中東第四大民族庫爾德人分布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和當地主要民族及政府有民族/民主矛盾,中東民族眾多,其他同類訴求還有亞述、腓尼基、亞美尼亞、法老等民族主義,IS現主攻庫爾德正因各方欲削弱庫而不管
7.衝突混亂加貧困落後(尤其美撤軍地區)加排他宗教漏洞加一定民意和外部滋養,滋生極端恐怖主義(類似髒亂加虛弱加基因漏洞加內外養份滋生癌症),ISIS和所有人有矛盾(癌擴散),尤其是武力矛盾,事逼,其他從事過恐怖活動的組織包括各地基地組織、加沙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埃及聖戰組織等
8.各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現代化民主化風潮加上西方煽動與中東國家尚未完全走出封建的假民主/僵化獨裁/君主制/部落制等有體制矛盾,如阿拉伯之春,其中伊斯蘭教在鞏固統治中的作用類似封建時期的儒家思想(也類似於部分人看到改開腐敗後呼籲回歸毛時代),同時各政府與各類民眾還可能有民族、教派、經濟、人權等矛盾
9.歐美的基督世俗文化+民主政治+全球化價值觀+後殖民主義與伊斯蘭文化+政教合一+宗教/人口擴張+封建排他主義,有文明/時代矛盾,包括歐洲內部穆斯林與環境不適應的矛盾
10.要把從伊拉克到摩洛哥的阿拉伯世界都統一的埃及為代表的泛阿拉伯主義和各地本土化統治者的矛盾,類似的有土耳其代表的泛突厥主義、各種泛伊斯蘭主義(IS也算其一)
11.敘利亞難民對歐洲生活的影響
12.然後敵人的敵人可能是朋友,敵人的朋友可能是敵人,朋友的敵人可能是敵人,朋友的朋友可能是朋友,這四條還能相互消長疊加
13.加上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啟圖或擔憂
14.加上控制、扶植、利用、背叛和陽奉陰違
15.加上近慮與遠憂的舉棋不定
12-15衍生出無數次級矛盾、盟友和敵友疊加態
以上每一條都可以大書特書,而又都只是問題的一個側面,就不展開了
中東問題就是以上這些矛盾相互震蕩疊加的複雜現象
若還有沒提到的重要矛盾,請在評論區留言


耶路撒冷
一個城市,同時是兩個國家實體的首都,以及三個龐大宗教的聖地。。
然後它位於中東的中心。。。

所以, @孟德爾說的石油原因自然對。。。但我更傾向於認為,那是個火上澆油的原因。。

根源還應該是宗教衝突。。。

畢竟那是一場從聖經年代持續到現在的爭鬥。。。


12月5日,埃及、西班牙、紐西蘭提出的關於阿勒頗挺火的決議因為中國和俄羅斯的反對未獲通過。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講了一段話(下圖轉自網路):

在討論中東問題的原因時,令我最驚訝的是,很多人,甚至是我國際關係專業的同學,會認為這種亂是因為伊斯蘭教本身就危險,容易滋生極端——不然為什麼只有這裡這麼亂?全世界不就是這裡的穆斯林最集中嗎?

「這裡的穆斯林最集中」——「全世界只有這裡戰亂不斷」可以推斷出穆斯林導致戰亂嗎?

「三里屯的酒吧是北京最集中」——「全北京只有三里屯發生了試衣間不雅事件」,可以推斷是酒吧導致了該事件的發生嗎?

顯然不可以。

如果教義本身就很危險,為什麼寧夏、北京牛街的回民們還是跟其他老百姓一樣呢?

馬來西亞的國教是伊斯蘭教,為什麼沒有那麼多極端分子?


社會科學會用定量、定性的方式來分析因果關係,但是在這個案例中,因為不可剔除某些因素、不能假設某些因素不存在,不能重複性試驗,因此無法定量,也無法通過定性的相同因素法和差異因素法來分析,只能進行過程追蹤法,捋清楚事實。

首先我們搞搞概念:
中東指的是哪裡?
中東戰亂都是哪些戰和亂?
伊斯蘭教

這三個概念每個都可以寫篇論文甚至寫本書,在此簡單說一下:

中東的範圍其實沒有定論,有的明確給出17個國家的範圍,有的說指的是阿拉伯國家聯盟的22個國家,有的則是模糊的「西亞北非」概念,不過這不影響我們話題討論,反正大部分討論集中在幾個出鏡率最高的國家上:敘利亞、埃及、沙特、伊拉克、伊朗、以色列、巴勒斯坦、利比亞、約旦、科威特。另外中東四大民族: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庫爾德人。(下圖來自網路)

中東戰亂:我們耳熟能詳或者模糊知道的主要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不斷的衝突、海灣戰爭、兩伊戰爭、敘利亞內戰、阿拉伯之春……還有距離我們90後非常遙遠的五次中東戰爭….以上全部發生在上個世紀40年代以後。

再往前倒(第二聲),一戰之前,中東還是一大片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沒有敘利亞,沒有約旦,沒有伊拉克,沒有土耳其~當然,也沒有什麼領土糾紛,巴以問題,西方干涉。奧斯曼帝國就跟當時的大清朝一樣,衰弱,蒼老。

但是伊斯蘭教在7世紀初就成立了,伊斯蘭教曆始於公元622年,那年唐朝剛剛建立,李淵稱帝,李世民、李元吉還在討伐征戰。

後來,中東地區歷經四大哈里發時期、穆阿維葉王朝、阿拔斯王朝、奧斯曼帝國,直到一戰後,分裂為眾多國家。

伊斯蘭教主要的兩個派別——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雖然一直有衝突,但是因為什葉派實力弱,而且主要生活在伊朗伊拉克一帶,因此衝突沒有威脅到大範圍的穩定。

也就是說,伊斯蘭教和穆斯林在西亞北非地區的集中是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常量。這期間雖然也有權力爭奪、教派紛爭、改朝換代,但是基本跟唐宋元明清經歷的戰亂頻率差不多,大體上還是穩定的。

那麼一戰後到底有什麼變數,導致中東的戰亂?

一戰時,奧斯曼帝國站錯了隊,支持德國,戰敗後被英法俄希臘干預,帝國內的阿拉伯民族也趁亂「反奧復阿」,再加上帝國自身積弱,迅速分裂。

有部電影叫《阿拉伯的勞倫斯》,講的是一戰時英國為了對抗奧斯曼帝國,幫助阿拉伯半島的費薩爾王子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會阿語的勞倫斯被派去當聯絡員,最終和阿拉伯兄弟贏得了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

然後他發現英法並不打算給阿拉伯兄弟們獨立,而是要瓜分整個奧斯曼帝國。勞倫斯黯然神傷,離開了軍隊。

然後英法分贓起了衝突,談判之後,埃及和西奈半島、現在的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一帶歸英國的勢力範圍,現在的敘利亞、黎巴嫩給了法國,阿拉伯半島的漢志獨立,另外分出約旦和伊拉克給漢志兩個王子統治。

後來因為當地人民的抗爭,英法的存在難以為繼,敘利亞、黎巴嫩也相繼獨立。

約旦保留了君主制。

敘利亞、伊拉克都相繼由君主制轉變為總統制。強人總統上台,探索使用現代政體的同時,又希望延長自己的統治時間。
敘利亞的遜尼派是多數,但是掌權的是什葉派,伊拉克是什葉派為主,掌權的是遜尼派。掌權的為了增強控制力,開始扶持人口少數的本派別進入權力部門,導致多數派不滿。

黎巴嫩本來面積更小一點,基督教占多數,法國為了平衡教派勢力,從敘利亞搞了一塊伊斯蘭教為主的地區進來,但是局勢並沒有變得平和。

另外,猶太人要回家。19世紀末期在歐洲瀰漫著反猶主義(這股思潮由來已久,動不動就出現,具體原因在此不表),1917年一戰末期,英國表示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

猶太人回來得越來越多,占的地方越來越多,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受不了了。儘管聯合國調停劃定雙方邊界,戰爭還是爆發了。第一次戰爭結束之後,阿拉伯戰敗,猶太人得到了更多土地。於是,阿拉伯反攻——猶太人反攻——阿拉伯反攻……阿以衝突就這樣一次接一次。

歷次戰爭如下(紅色為獲勝方,沒有紅色就代表兩敗俱傷。圓圈大小沒有特別意義,純屬手抖):

第一次中東戰爭(又稱以色列獨立戰爭,巴勒斯坦戰爭,1948年阿以戰爭)

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年10月29日

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六五戰爭)1967年6月5日

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十月戰爭)1973年10月6日

第五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黎巴嫩戰爭)1982年6月6日

戰爭中雙方領土變化(本圖片來自網路)

還有區域外大國作為主要參與方的戰爭:
70年代,蘇聯要把阿富汗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阿富汗的親蘇和反蘇政權經過鬥爭,反蘇政權上台,蘇聯出兵入侵阿富汗

戰爭持續了十年,蘇軍儘管裝備先進,還是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再加上國際上的譴責,1989年蘇聯撤軍。

兩伊戰爭:1980年,伊拉克因為邊境糾紛和長期的教派矛盾,入侵伊朗,西方因為跟伊朗交惡,大力援助伊拉克。戰爭打了8年,兩敗俱傷。

海灣戰爭: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經過聯合國授權之後,聯軍攻打伊拉克。伊拉克戰敗。

反恐戰爭:美國經歷911之後的報復行動。試圖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基地組織和塔利班依然活躍,美國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阿富汗和伊拉克一片廢墟。


在國內的派系鬥爭和阿以衝突中,政府和民間都在探索該如何帶領阿拉伯走出戰亂。有的認為應該建立現代的民主制度,發展經濟;有的認為應該按照伊斯蘭教的教義進行統治,聯合阿拉伯人,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在這種探索中,出現了幾個比較重要的非政府勢力:

穆斯林兄弟會: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的埃及,起初比較弱,後得到沙特支持,在戰亂中迅速擴張,在多個國家有分會。

哈馬斯:即伊斯蘭抵抗運動,以巴勒斯坦為根據地打擊以色列。

真主黨:第五次中東戰爭之後成立,主要是黎巴嫩什葉派,反抗以色列,建立之初得到伊朗(什葉派)支持

基地組織:成立於1980s,沒有固定根據地,最早是反抗蘇聯入侵阿富汗,後來反抗西方干涉。

塔利班:成立於1990s,阿富汗遜尼派,主要針對國內各種派別,反對外國干涉,曾支持基地組織的活動,曾經短暫控制過國家政權。

ISIS:產生於基地組織,近幾年獨立,主要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活動,主張建立聯合的阿拉伯國家,廢除現在的中東邊界。因其屬於敘利亞反對派,因此也曾得到過反阿薩德政權的資助。

這些組織里,有的一開始持溫和的改革態度,後面越來越極端、暴力,有的是為了反抗侵略,後面對平民也進行襲擊,有的能夠包容異教,有的「逆我者亡」。各派勢力混戰,中東愈加失控。

總結來看,各種因素讓中東越來越亂,亂局又放大這些因素。

幾十年的國內衝突、國際衝突、教派鬥爭,已經讓幾代阿拉伯人失去了接受教育、安居樂業的機會。放下書的人越多,拿起槍的人也越多。

幾十年的戰亂,不管發生在哪裡,人性之光都會越來越弱吧。

如果你已經看到這裡,歡迎關注姐的公眾號「阿拉伯的哈拉」,關於中東局勢,關於學習阿拉伯語,會不定期更新分享哦


1)地緣位置。中東位於歐亞大陸核心,東臨中國,北接俄羅斯,西聯歐洲,東靠印度。這四個大佬在今天的國際事務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儘管你可能認為三哥名不副實)。任何一個和中間位置的靠近,都會給其他三方帶來威脅感,何況還有老美在旁攪局。

2)石油美元。是一個統一的中東對資源控制能力強還是一個分裂的中東利於控制?不言而喻。

3)宗教鬥爭。宗教的博物館,當今幾大宗教的源頭。好像金庸小說里的拜火教也是起源於波斯。多也就罷了,偏偏還經常為一些無厘頭的教義不能和睦相處。只能說是no zuo no die了~


阿拉伯民族的特性導致了中東局面。
我是語言專業出身,所以接觸了一些關於中東的局面。特別是老師會講一些東西。我覺得用一本書說明伊斯蘭民族特性《戰鬥的伊斯蘭》。很多人懷著不同的目的會說伊斯蘭是愛和平的民族(誰信啊)我們老師穆斯林,就說伊斯蘭本本身就是愛好戰爭的民族,包括古蘭經裡面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比如有一段大意你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不喜歡的不一定是壞的,比如人們不喜歡戰爭,確實必須的,即仗劍傳教。不過老師給的是正戰一詞。
我覺得由於中東局勢的複雜是因為地緣政治與不安分的穆斯林。


簡單說,就是戰略價值。這裡包括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不過我在這裡想更加廣泛的探討這個問題。
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機械讓這個世界變小了。隨著資本社會的逐漸形成,很多人意識到國家的界線,限制了社會的發展。為什麼這麼講呢?大家要知道,資本是逐利的,看看當今,我們經常會聽到熱錢這個詞,雖然我們採取各種措施,但熱錢依舊難以控制。其次人才也是無國界的。然而各個國家的自我保護政策或多或少的阻礙了資本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於是產生了我們熟悉的戰爭(一戰、二戰、越戰、朝戰等等)。在經過多年戰爭後,世界趨於一個相互制衡的狀態,人們發現單靠武力難以達到目的,至少現在還不能做到。於是人們探索通過利益互換,來保證社會發展的需求。
美國在二戰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受益者,資本的快速積累已經超越了本國市場的存量,於是美國破天荒的開始布局他的全球資本鏈條,很多工廠逐漸在全球設立分點,資源不在全部運回美國,而是分配到全球各地,而美國的本土只保留研發和滿足本土市場需求的生產水平,這樣一來美國雖然沒佔領全球,但他的資本卻在全球毫無阻力的運轉。全球是美國加工廠也同時成為美國銷售市場。但同時由於全球資本鏈條過於龐大和複雜,美國在每年上面也付出巨大的代價。
現在再調頭來談談中東的問題,正想大家所講的,中東存在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各種宗教之間的矛盾,宗教內部各種利益團體之間的矛盾,各種利益之間的矛盾等等,但最重要的是美國不需要一個沒有矛盾的中東。大家都聽過狐狸分餅子的故事吧,狐狸通過給兩個小孩分餅子,獲取自己的利益,美國也是這樣。美國不需要一個強大統一的中東,放眼全球,美國同樣不需要一個強大統一的對手。這樣他的全球資本鏈就會永久的安全的運轉下去。


因為他們沒有共產主義


中東本是個物產富饒的地區,早在巴比倫時代,兩河流域造就了燦爛的人類文明。

波斯(也就是現今伊朗地區)興起後,在不同時期建立過多個帝國,主要有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第一帝國)、安息帝國、薩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國)、薩法維帝國。說明該地區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過較長時間的合併統一。

但在統一時間以外,我們看到的是多頻次、多角度的外部民族入侵,可以說,正是一次又一次外部民族的入侵,才造就了中東地區今天異常複雜的地區矛盾和宗教矛盾:

  1. 早期(公元前330年-公元226年安息帝國覆滅)最著名的應該是希臘後期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的入侵,直接打到了印度境內。造成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覆亡。這場戰爭可以說是打通了東西方的任督二脈,才有了後來的絲綢之路。也使得佛教開始從印度傳向中東,最遠到了埃及,並與瑣羅亞斯德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拜火教)、以及猶太教相互影響。
  2. 中期(226年薩珊王朝建立-750年阿巴斯王朝建立)最主要的是阿拉伯帝國的興起及伊斯蘭化,這一時期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了拜火教。但不久伊斯蘭教內部又分化為「遜尼派」和「什葉派」,雙方矛盾不斷,與政權爭鬥緊密關聯,宗教成為武裝鬥爭的後盾和有力武器。
  3. 中後期(750年-1588年)主要與中亞地區地區的爭鬥,最著名的是蒙古軍隊的入侵。這段時期也是分分合合,好不熱鬧。但可以看到,這個時期的中東及中亞地區由於多方力量、多個族群的混戰,宗教信仰的衝突、民族利益的碰撞,已經開始散成一團了。
  4. 近現代(1588-至今)外部各方勢力的入侵,石油資源的爭鬥。首先是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的蠶食,一戰後對石油資源的瓜分,5次中東戰爭(西方支持的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地區爭鬥)

首先我認同地理位置及區域資源優勢(早期物產資源、後期的石油資源),對造成中東目前局勢的決定性作用。
從地理位置來講,中東地區缺乏天然的屏障,同時又是海路陸路交通的咽喉地,自然而然魚龍混雜,容易形成地區衝突。
從區域資源來講,從亞歷山大開始,西方人就被東方的(中東)的豐富物產所吸引,懂得要想發展就要去征服東方,後期的石油資源更是惹人喜愛。所以外部的侵略不斷。


同時,我覺得,上述兩項因素必須綜合起來考慮,地理位置造成內憂(宗教/民族衝突)、區域資源造成外患,內憂外患才是中東區域混亂不斷的必然結局。


中東在可遇見的將來,還是不會安寧的,我哥哥去了中東三年,

他給我講了幾個矛盾:1.什葉派與遜尼派的,

2.主張世俗與主張復古的

3,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之間的民族矛盾簡直無解!

4,民主與王權之間的矛盾,海合會國家有錢還是王權社會,

我哥說在沙特是不能隨便討論關於國王的事情的,會被報警,會被抓的,他有個同事只是開了一個玩笑就差點被抓了,不要討論關於宗教的任何問題,你就是開個宗教玩笑,都有可能被報警,沙特的警察權力是挺大的,沙特窮人也不少,雖然是穆斯林,喝酒吸毒的也不少~


根本原因

能源

預測,商業可控核聚變正式上線的第二天,中東就將永遠恢復和平。


宗教 是中東最大的障礙。宗教鬥爭使各國領導人,領導階級無法用世界級的眼光去看事情,總為了當下的利益爭執,宗教禁錮婦女,又使男性勞動力效率減弱。總的而言,他們選擇了一種並不適用於現在社會的生活方式,所以坐吃空山的資源型國家也就難免了。改變宗教,改變社會勞動方式,這是解決的辦法。


自古如此
作為人類最早的文明孵化地(都被滅了),三大宗教產生地(都被綠教趕走了,直到以色列回去),各大民族交匯地,中東歷史可比歐洲血腥多了。這種環境活下來的民族和宗教,自然帶有極強的攻擊性和擴張性。
現代中東各主要伊斯蘭國要麼軍政府,要麼獨裁,處於不穩定狀態。也許真的需要伊斯蘭國做大並穩定安逸後,才能形成均勢,形成世俗趨勢,迎來和平;但更大的可能是:周邊國家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等及更遠的歐洲美國俄羅斯不斷施加各種影響,中東一直處於各種代理人戰爭及聖戰狀態。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推薦閱讀:

伊朗的巴列維王朝為什麼被推翻?
去中東旅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美國對伊拉克的民主化改造?為什麼伊拉克民主化後反而更加混亂?
為何中東地區常年戰爭不斷?
當年沙特為什麼願意花35億美元買東風3?

TAG: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