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心花路放》?
截止到10月23日,這部可圈可點的公路喜劇片已達10.9億票房,成為今年最熱門的國產電影之一。
作為一部成功的本土商業類型片,大賣自不必說,已奔著華語票房前三而去。在這票房大熱的盛景之下,大多數觀眾嚼完爆米花再唏噓一番也就完了,但其實影片傳遞的一些價值觀還是值得深入探討一下的。比如——《心花怒放》的愛情觀是什麼?
NO.1
在慢慢冷卻掉的旅遊熱貓力紅之後,在「文藝青年」開始逐漸淪為貶義詞的今天,「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成為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態度,影片中的女主康小雨也因這場「尋愛」之旅而飽受詬病,有人甚至打出「文藝婊不如一夜情」的標語,但這樣的說法是不夠精確的。康小雨尋找愛情的方式的確不對,但到底是哪裡不對呢?我們可以來仔細挖掘一下。
首先,一個人在追求愛情之前,應當正視和尊重自己的慾望。在閨蜜新婚燕爾的映襯之下,明明心情低落灰暗,卻非要死撐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這是康小雨犯的第一個錯誤。
現實中這樣的單身姑娘挺多的,人也不醜,積極善良單純,彷彿渾身都是正能量,但一說到戀愛結婚,就馬上以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示人,處處標榜自己「女漢子」「雌雄同體」,結果向外界傳達出的訊息與自己內心的真正訴求嚴重不符。
事實上適婚年齡的姑娘又有多少是真正「完全」不在意愛情和婚姻的呢,逃避不能解決問題(當然,真正熱愛並享受著單身的女孩不在討論範圍內)。既然在意,那麼就要認真對待,不要讓那種虛假的「不在意」逐漸把自己和「真實世界中的愛情」隔離開來,最後只剩下一個想像中的空泛的愛情輪廓。幾年前麗江鼓浪嶼火到升天的時候,多少人一提到愛情,就是「一次說走就走的XX」「一場奮不顧身的XX」,結果是——催生了無數文藝biao和騙炮俠,最後被大家寫成段子流芳百世。
正視自己的慾望,意味著首先放下身段,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你要找的也是一個普通人,別去想白馬王子手捧金杯砸你頭上。回到電影,女主愛上唱片里的耿浩,把仰慕當感情,把邂逅當真愛——這康小雨犯下的第二個錯誤。
因為想遇到愛情,所以去遇到一個人,那麼她和這個人之間所謂的「愛情」註定只是她對愛情的想像罷了,正如電影里所看到的,她愛的是歌手耿浩,而不是二手音像店老闆耿浩。這種經不起推敲的感情註定無法抵禦兩人可能會遭遇到的風險和危機,所以那個曾經高傲冷淡堅守原則絕不屈從世俗眼光的文藝青年康小雨最終卻義無反顧地奔向了高富帥李晨的懷抱——成為眾人眼中的bitch。
當兩條時間線匯合,觀眾們被「文藝妹秒變拜金女」驚掉下巴,並發出一片噓聲紛紛指責她表裡不一,而實際上,這個結果從康小雨踏上大理之行的第一步就已經註定了。帶著理想而去,抱著現實而歸,最終以拋棄結束,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始亂終棄」。
NO.2
說完了反面教材,再說說影片中傳遞的愛情正能量——尊重荷爾蒙,同時也尊重自己的心。
沒錯,影片中的正面教材就是徐崢和陶慧。什麼,在ONS中竟然找到了愛情?觀眾們再一次發出噓聲,你TMD在逗我?別急,我們繼續看。
實際上這種思路是對的,雖然寧浩的處理方式簡單粗暴了一點,但不妨礙他講了一個正確的道理。
在康小雨的例子里已經說過,在尋找愛情之前首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慾望,而這裡的慾望不一定是性,還可以是其他東西,但在影片里被簡單處理成了性。
從徐崢和陶慧的第一次車震應該就能看出兩人的契合度是不錯的。而普通人則可替換成你與對方的第一次接觸、聊天、遊玩、共事等。也許彼時你們還不是戀人,沒關係,至少你們的相處過程是愉快的。有了第一步的基礎,才有後面的第二步第三步。
影片中的陶慧,被郝義百般嫌棄甚至惡意拋棄,依然無怨無悔地追到他面前,即使目睹其置身酒池肉林之中,還為保護他而與陪酒女大打出手,這說明什麼?說明陶慧愛上的是一個真實的郝義。「你浪蕩,你嫖娼,你騙炮,但我就是愛你」。對比康小雨,失去了歌手光環的耿浩在她眼中一文不值,踹之而後快,他們之間並沒有愛情,或者說康小雨對耿浩沒有愛情。至於陶慧為什麼愛上郝義,除了sex應該還有其他因素,但影片中沒有詳細交代,個人認為還可再填充一些細節,不過其實也用不著,因為觀眾只需要明白陶慧對郝義是真愛就夠了。
再說回現實世界,如果兩人能長時間的和諧相處,說明你們至少在很多方面都能滿足對方(或符合對方的期望值),這個滿足可以是sex,也可以是安全感、信任度、價值觀等。當與對方相處的每一步中,愉快的感覺在不斷累加,最終才有可能升華成為愛情。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避免自己愛上的只是對方的形象大使。一個人想要展現給他人的樣子和他真實的樣子還是差距不小的,如果都不去了解,只把心動認作愛情,對雙方來說都是極不負責的。
NO.3
隨著GDP大國的迅猛發展,在目前的社會形態中,都市生活的壓力節奏在逐年增加和變快。在互聯網佔領世界,信息以爆炸式呈現的今天,愛情的獲得(或理想的實現)變得更容易,卻也更難——簡言之是變得更複雜。網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們的選擇更多更廣,卻也更容易被各種各樣的誘惑擾亂心智,變得浮躁和膚淺,難以分辨什麼是虛假,什麼是真實。所以倍感焦慮的壓力群體急需找到一個關於愛情或理想的突破口,而《心花怒放》則巧妙地抓住了這種心理訴求,為大眾提供了一種可以參考的方法論,這也是本片大獲成功的一個關鍵。
-END-
誰能理解我莫名其妙的和基友去看這片。卻意外的遇到前妻和她現老公,結果同場觀看的。出來的時候還在電梯口遇到!
今晚和朋友剛看完回來,覺得完全值回票價,關於電影的細節我覺得前面很多回答都說得很好了,就簡單談一下主線好了。
-----------以下私貨加劇透----------------
一
最近TL上一個問題挺有意思,說的是怎麼判斷男人對女人是真心還是用計,答案里各種男默女淚。私以為,這部電影應該是個不錯的回答。
看片子的時候,第一層,挺清晰的,大家都看得很開心。無非老婆跟別人跑了,基友帶著上路約炮,一路槽點妹子不斷,阿凡達殺馬特大媽小混混輪番登場,最後觀眾滿心期待黃渤和袁泉修成正果的時候,發現來了個時間錯位,第一層故事一下子躍然紙上——
歌手耿浩在大理唱歌,被文藝女青年康小雨在網上聽到,一路尋找而來。在大理一點點磨滅康小雨的希望之時,因為小果汁他們相遇了。一切都是那麼恰到好處,儼然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就連一個橘子,都是你愛吃皮我吃瓣,加上最後黃渤在酒吧的釋放和爆發,可謂張力十足,全無尿點。
到這裡,片子就是一部不錯的商業片了,似乎在「耿浩祝福康小雨」的地方結束,也挺圓滿的。
所以在看到婚禮和導演的自嘲時,我的第一反應也是覺得這是為了商業化而妥協的大團圓結局,按照知乎的習慣,凡是這樣的ED,一律都是要給電影扣分的。
二
可是等到袁泉那句「過日子,也不僅僅是過日子啊」一出來,電影的第二層味道就出來了。
康小雨為什麼要離開耿浩?沒有這句話,那些文藝婊負心人的judge就都是說得過去的了,因為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看到的都是通過耿浩嘴裡說出來的原因——有錢就可以拐走別人老婆嗎?
所以康小雨的形象塑造得越是獨立越是文藝越是追逐理想,就越惹人討厭(雖然袁泉好漂亮根本討厭不起來啊摔),因為我們代入的是耿浩的視角,他痛苦,與其說是覺得小三靠錢挖走了他的康小雨,倒不如說是他想不明白,他心中那個聖潔美麗的康小雨,究竟為什麼會離開他。
是啊,為什麼呢?想不通啊,我不如的人家的,也只有錢了吧。
這句話一出,電影的第二層故事才有了依據:
歌手和文藝女青年的愛情修成了正果,二人在北京打拚,迫於生計耿浩放下了唱歌的夢想,開始倒賣二手音響。兩人漸漸失去了相愛時的激情,最終康小雨另覓新歡,耿浩落魄外逃。
故事到這裡,似乎還是意猶未盡,康小雨僅僅是因為耿浩不唱歌了才離開他的嗎?為什麼不能同甘共苦呢?
三
很多人看完都覺得最後耿浩幫小北拎道具並肩離開的橋段很作,太生硬了。畢竟坐了一個多小時,膀胱微脹,該笑的地方也笑完了,最後的大團圓么隨便看看好了。
悄悄地覺得這裡埋了個小伏筆,按理說耿浩把牆上的字改成祝福康小雨是酒吧打架之後(上面有人分析過),但為什麼非要到郝義結婚了他才重新開始新的感情?
因為導演在讓耿浩等康小雨說,「過日子,也不僅僅是過日子」。
沒有這句話,耿浩做不到真正放下,一直到酒吧摔iPad前,他都還覺得這是人生中的陰影,他沒有走出來,他只是接受了它。
可是,作為當事人的他,聽到這句話,應該什麼都明白了——送走康小雨的,就是他自己。不是背叛,不是金錢,而是「過日子」帶給他的戾氣,把他最愛的女人,送到了另一個男人那裡。
這才是電影藏起來的第三層故事,也是黃渤影帝演技得以舒展的空間所在。
片頭,律師來找耿浩簽字,發現他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被鋸成了兩半,耿囂張地發問:「有錢就可以拐走別人的老婆嗎?」
戾氣之重,連律師都受不了,何況康小雨。
同樣是開頭,耿浩拎著榔頭去找「小三」算賬,「小三」回頭找他借火。一邊是自信大方的笑容,一邊是落魄憤懣的不甘,那一瞬間的對比,不僅僅是「失敗者」與「成功者」的地位之差,更是充斥戾氣和樂觀積極的心態之差。
往後的勾搭阿凡達也好,與殺馬特男友叫打也好,機場痛哭也好,酒店甩錢也好,井邊唱歌也好,黃渤都把這種戾氣完美地呈現了出來,這是他的本性所在,眉間自有一點陰狠,可謂演得入木三分。這種戾氣源自迫於生計的奔波,充滿著對自己是失敗者的不自信和懷疑,所以他簡單地把康小雨離開他歸結於錢。
可是在時間線交匯的時候,你完全感受不到黃渤身上是帶著戾氣的,他把橘子瓣放入酒杯時那個爽朗而略帶痞氣的笑,深深地征服了我。我也相信,是這樣的耿浩,在那一瞬間征服了康小雨。
也唯有當耿浩放下了這股戾氣,他才學會了什麼是愛,慢慢從陰影走向光明。
四
可能有人會覺得,他的戾氣是離婚之後的失落和憤怒,根本不需要理解得那麼複雜。
而實際上,劇情里有兩個點暗示得很好:一是愛得夠深,二是第一歸因。
康小雨和耿浩的愛情太完美了,完美到他愛她愛得著迷,愛得入魔。開篇我就提到知乎最近的那個問題,題主說,為什麼感覺男人越真心地愛一個女人,就越難得到她的愛。
太著迷,大概就會愛得笨拙。愛得笨拙,不過是打著愛的名義,做著不愛的事情。他一心覺得更好的生活才是他們需要的,殊不知她之所以會喜歡他,只是因為從他身上看到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感激和愛罷了。當這些美好的東西被「過日子」消磨掉的時候,距離她的離開也不遠了。
而關於第一歸因,前面已經提到了,就是在律師找耿浩簽字的時候,連康小雨給耿浩打的電話他都沒有接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小雨跟有錢人跑了。
其實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看別人也是什麼樣的。
雖然我很不願意做這樣那樣的價值判斷,但與其說心花路放是諷刺文藝婊,倒不如說是諷刺失敗者心態來得更準確一些。當我們哭訴著自己愛得多用力,女神卻跟著有錢人跑了的時候,其實恰恰是在諷刺我們自己,把愛當做對生活的戾氣的借口罷了。
耿浩們,生活已經如此的艱難,為什麼不好好愛康小雨呢?《心花路放》並非只是通過無傷大雅的俗段子堆砌起一連串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實際上,它還傳達了一種態度,一種關於如何面對生活、面對現實、面對愛情的態度:正面去面對一切已然發生的阻礙,並以足夠豁達的方式去坦然放手已然失去的東西。就好比耿浩一開始放手丟棄的那條內褲,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穿或不穿之間,橫亘的頂多是自我舒適度的問題,對於生活本身,並不會形成多麼不可抗拒的阻礙。生活是這樣,愛情更是這樣。
我們所熟知的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曾說過一段自己創作喜劇的核心要義,他說:「我不需要讀書就知道,生命的重大命題是奮鬥和痛苦。出於本能,我所有的滑稽元素都基於這兩個主題。我構思喜劇的方法很簡單:讓人物陷入種種麻煩,然後讓他們走出來。」
很顯然,我們無法得知寧浩是否有看過這段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心花路放》里所表現出來的,恰恰是非常熟練且精妙的運用了查理·卓別林的這個創作要義。看過電影的人想必早已看到了黃渤飾演的耿浩在影片里是多麼時運不濟,他的生活看起來簡直就是一個阻礙吸收包,婚姻破裂、愛情不再、事業不順,由表及裡,都透著一股濃烈的loser味道。即便是在一路向西的旅途上,也依舊阻礙不斷,泡妞未遂反被噴、求愛不成反遇gay;想在九零後面前硬氣一下,反被激出滿腔鬱悶;想用鈔票發泄一下,反引來一波「大哥」......幾乎所有表情都充滿衰樣,幾乎所有身影都寫滿落寞,一連串的阻礙讓他的生活看起來布滿麻煩,糟糕不已。然而,正是這些阻礙,這些麻煩,製造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輔之以無傷大雅的俗段子,影片的喜劇濃度純而高。人們顯然非常樂於看別人陷入麻煩的熱鬧,寧浩準確的抓住了這一點,用一波又一波的麻煩製造著歡笑的高潮。
如果只是純粹的靠這樣或那樣的麻煩來製造笑料,那《心花路放》躋身一笑而過的爛俗碟片的前景必然一片光明。在《黃金大劫案》之後,寧浩便極力避免自己的作品再去競爭爛片排行榜的排名。於是,《心花路放》沒有停留在卓別林先生那套理論的上半截,而是通過恰到好處的處理,讓主人公耿浩最終從loser陰影中走了出來,在路過顫抖的婚車後,步向燦爛陽光照耀下的新生活。儘管這個過程顯得有些狗血,卻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影片的格調。要知道,大多數觀眾進影院可不僅僅是享受幾個段子的歡笑高潮,還要有歡笑過後的一些會心的溫暖思考。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心花路放》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傳達了一種態度。或許各人會有各人的思考與感受,但大體上,影片要引發的思考和感受主要還是集中於如何去面對阻礙以及如何解決它們,用樂觀與豁達,用坦然與從容,不僅可以消除阻礙帶來的多數痛苦,還極有希望收穫嶄新的人生。
其實是一個老掉牙的道理:適當放下,學會放手,有舍才有得。你放下一樣東西的時候,或許正是你嶄新的開始。
影片在創作上令人眼前一亮之處或許與兩個鋪墊有關,一個是故事線的巧妙鋪墊,一個則是細節的精心鋪墊。看似同一時間線下的蒙太奇交叉的卻是愛情的之前與之後,耿浩的再次大理之旅並非回溯愛情的開始,而是划上愛情的句號給自己一個完全的新的開始。這種令觀眾產生錯覺的敘事線條,的確收穫了不少嘆服,雖然並非新鮮,卻也足夠令人眼前一亮。而在細節方面的鋪墊則主要體現在一些話語和道具上面。幾乎每一個道具都有其獨到的用處,即便是一顆價值不菲看起來毫無意義的石頭,也在片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防狼噴霧劑、果汁、道具槍、錄的視頻,這些一開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東西,到後來都被派上了用場,並十足地,恰到好處地給電影注射了一劑又一劑的催化劑,讓影片高潮迭起,笑點頻出。而阿凡達女那股執著的細節,成就了本片最為令人觸動的心疼點。其實從《瘋狂的石頭》開始,寧浩就已經對細節的鋪墊諳熟於心,讓巧合不斷飛舞,令笑料不斷蹦出,拽。
但影片的虎頭蛇尾還是不能被完全忽視,過於輕飄的收尾實實在在的給了人一種盪鞦韆盪到半空一下子就停下來的尷尬體驗。不過,相比於對「殺馬特」的描繪而言,這一點不足倒還可以接受。坦白講,我和一同觀影的女神都對「殺馬特」那一段有些接受不適。該怎麼說呢,我們當然理解寧浩在這一段想要表現的是什麼,無論諷刺也好,純粹滑稽也罷,但對於這一存在於眼下社會的標籤式現象的過分著力,難免有失體面。給人的感覺好像就是在引導觀眾一起去嘲弄所謂的殺馬特甚至九零後,這樣的方式並不得體。要知道,諷刺過分了便是侮辱,而任何存在即是合理。倘若為了製造俗氣的笑點而去帶有歧視性質的過分嘲諷,並不能顯得自身有多麼的有品和高尚,倒是在某些程度上,暴露了一絲可笑的優越感。
唯一無可挑剔的應該就是黃渤與徐崢兩位的精彩表演了,尤其是黃渤,他幾乎撐起了整部影片的一大半,叫人不得不嘆服。機場電話那段表演,直接虐到內心深處,倘若表演有」真的演技「之說,那這就是真的演技。這也再次有力的說明了一個道理:好的演員,永遠都是好在用心,而非粉黛之下的好顏。往俗點講,就像內褲一樣,它的核心價值永遠都不會在於是否好看,不是么?
PS:答案源於《心花路放》:一條你不穿的內褲,正是你嶄新的開始 - 木易聊影 - 知乎專欄,歡迎拍磚。
說下康小雨吧,說之前,先講段往事
高中的時候,暗戀一個女孩,畢業前表白,得到好人卡一張。於是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想不通一個問題:我對你那麼好,你咋就不喜歡我呢~~~你好狠的心啊~
多年以後,在外面散步的時候,忽然想起蔡志忠漫畫《禪說》里的一個故事,說有個大鳥,長得很像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甘泉不飲,非松子不食。後來這個大鳥飛到一個國家,國王很喜歡它,於是給它獻上最好的酒菜,演奏最美的音樂,希望它能喜歡。幾天之後,大鳥不吃不喝,最後餓死了。於是國王抱著它的屍體痛哭:我把最好的都給了你,你怎麼卻死了呢?
所以從那以後,我沒有再糾結過類似的問題,答案很簡單,因為你給的,並不是別人想要的。
至於耿浩,他說他是愛康小雨的,只是他是否知道,康小雨想要什麼?在她在最脆弱的時候,別人要她怒吼出自己的慾望,她沒有說自己想要一個有錢的老公,或是一個體貼的老公,她說她只是想一個人,誰都不要來煩她。其實,她想表達的,是她一定要等到那個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如果這個人不來,她寧肯一輩子單身。
她沒有機會告訴大家,她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樣的人。但我想,她喜歡的那個人,一定是愛音樂的。她可以為了一首歌從北京跑到大理去看洱海,唯一一次向現實妥協,嘗試從婚戀網交友時找的也是一個照片中有吉他的對象(印象里是這樣,記不太清),可以為了一張CD付出N倍的代價,在音樂的世界裡她甚至難以接受一點點的不完美(只有CD沒有包裝盒都不行)。耿浩你是否知道,她愛的是那個唱洱海的你,當你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二手音響店的老闆時候,她的愛就已經失去了寄託。你哭著說你為了她歌不唱了,音樂不做了,像極了有些女孩子痛罵自己的老公「當初那麼多有錢的人我都沒看上卻跟了你,你現在卻這樣對我」的橋段。你說她愛錢,從電影里她單身時的任何一個片段中,她都從來沒有把錢當回事。所以,我寧願相信,她不是愛上了一個有錢人,只是愛上的那個人有錢而已。
我並不否認耿浩愛著康小雨,只是他不懂得怎麼去愛,他為小雨做了很多事情,卻不是小雨想要的,他為小雨拋棄了很多事情,偏偏卻是小雨愛他的基礎。我想他們之間有過溝通,但並不順利,從小雨電話里說的那句「我就怕你這個樣子」能夠體會到小雨的無奈,不管是感情的問題,還是音樂的問題,耿浩完全不想聽小雨的意見,他只是由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去說,去做。
有些人會去批評康小雨不應該在還沒有離婚的情況下愛上了別人,這點她確實做的不對。只是有些時候,那個Mr.Right的出現,並不總是恰逢其時。而這個康小雨,卻偏偏是一個為了夢想敢想敢做的人,而不是一個只能在沒有愛的婚姻里唱一句「相見恨晚,不夠勇敢」的富有犧牲精神的傳統女性罷了。
對於耿浩而言,當他重新開始做音樂的時候,他才真正找回了自己,也真正做到了放手。希望他在以後的感情里,不要再輕易放棄自己,不要再像從前那樣,用自己所謂的愛和犧牲去綁架他人。
對於小雨,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人生真的很短暫,別讓自己每一天都活在痛苦裡。昨天一個人去電影院看了這部片子,到最後哭了。
作為一個女生,這部片子展現的純男性視角和各種三俗並沒有讓我覺得討厭。很多國內影片和電視劇中男男女女們努力想呈現一種性別平等的感覺,但到最後發現其實這些男女不僅依舊不相信愛情,而且還虛偽。把美麗的女性當作一種待佔有和可佔有的資源,根本沒那麼值得抨擊。因為我更不贊成的是一邊追逐這樣的價值觀一邊假裝自己不是這樣的人。今時今日,女性難道沒有物化男性嗎,誰也不比誰高明多少。正因為如此,我才因為這部片子里男主相信真愛並選擇寬恕而感動。
這部片子里有真誠的部分。黃渤離婚之後的失魂落魄,我一開始還當作離婚丟面子丟男性自尊來理解,所以並沒有抱著很同情的態度。徐崢的角色在開頭很扁平化,也沒什麼新鮮感的樣子。預估該片會講遊戲人間的浪子帶一個失婚失意男上路,然後在路上碰到很多有趣的事,彰顯兄弟情,更圓滿點最後得到愛情。看了十多分鐘就決定向朋友推薦了,因為笑點非常自然不做作,娛樂性這麼棒的國產片當然值得安利!(後來證明我根本是一個失水準的觀眾嘛)
袁泉和黃徐兩條線在影片中不斷交錯,我一直覺得轉得很生硬。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以為,在結尾,文藝女青年康小雨和失婚中年男耿浩二人二狗,在美麗的大理相遇相愛。多俗啊,我一邊這麼想著,一邊為導演生硬的敘事手法和俗到死的構思而惋惜。
阿凡達和徐崢的線當中,黃渤最初的反應很耐人尋味。他和阿凡達在喝啤酒的時候爭執了幾句,阿凡達可能是真的討厭他,但是耿浩對這個妹子不見得完全沒感覺(對比他和周冬雨的互動,那種就是真的不想),我覺得他是屬於有點幼稚的那種心情。郝義三下五除二就搞定妹子也是讓他更加挫敗。
周冬雨的演技好厲害啊,鄉非殺馬特的氣息很濃重啊啊,就覺得她好可愛。這條線主要是為了耿浩最後被當成小三那裡和周男友的對手戲,準確點來說是黃渤的內心獨白。他一直覺得前妻的離開主要在於小三,這場戲完全展現了他對李晨的憎恨,但是他很慫,一開始不就有么,本來要砍人最後給人打火點煙(那裡真的好好笑好心酸)不愛了就是不愛了,但他一直不承認自己屬於過去時。
然後張儷很美,這個美麗的誤會很好笑,當然也很悲慘。她甩黃渤巴掌那裡,我都愛上她了,這得是一多好的女孩兒啊!連徐崢都震驚了,當然他主要是因為美貌和大長腿啊,但這一巴掌展現的真愛連他這個禽獸都很嫉妒恨啊。所以說啊,我們對比一下阿凡達,果然美人的愛更讓人震撼。美女都搞蕾絲邊啊,嗯女同胞們不用感嘆好男人都去搞基了,大家也可以關注一下最近很火的女排張曉雅,好帥的。
然後郝義和阿凡達,這個煮麵的梗很西式。同一個女人不能睡兩次,睡可以,不能煮麵,不能說愛這些,都是很典型的不想確定關係的青少年(我說的是戀愛心理上)行為。最後轉到結婚的有點生硬,而且也不知道他倆互相看上了啥,除了阿凡達來找徐的時候掏石頭那裡,又俗又殺,還是有點兒感動。
我還中二的時候很喜歡大叔配蘿莉。但現在卻強烈建議大叔不要招惹蘿莉或者任何涉世未深的女人,不僅因為很麻煩,還因為不君子。跟一個和自己生活經驗和三觀都很不相同的人相處,你不可能不用自己已知的世故老道和對方互動,不管你怎麼控制,都絕不可能像曾經十幾歲時那麼熱情真摯,單單談感情,這是一種不公平。當然,有很多狀況是雙方不是談情,那這段關係也不存在欺瞞哄騙,只是和愛情還差點兒距離。
袁泉的線一直讓我很想快進,因為我都不知道她在幹嘛,她好像因為年紀大了沒結婚在婚宴上碰到前男友有點焦慮,聽了一首歌之後跑到大理玩兒。她玩的狀態也有點兒抑鬱,似乎沒遇到有趣的事和好玩的人,哦對了,還好有可愛的果汁~~
兄弟情貫穿全片,很好。耿浩接完電話郝義在身後看他但是又不敢貿然上前的樣子讓我鼻頭一酸,後來耿浩說要試著追那個女孩兒,郝義忙不迭說好,耿浩說什麼他就趕緊應好好好、追追追、適合適合(具體我不記得),那裡我突然覺得他好真好可愛。最後頭殼撞破差點斷背之吻那裡哈哈哈,很三俗很懂得迎合觀眾心理,擱幾年前我會尖叫的,現在賣腐太多我已經不想跟大家講自己初中開始腐的黑歷史了(因為現在腐女一點兒也不酷了,而且群體中腦殘數目變多了)。
我自己腦洞了一下黃徐對阿凡達和蕾絲邊的初始印象,黃開始跟阿凡達吵架對阿凡達其實有一點好感,因為阿凡達很真,黃知道徐的伎倆,所以有點不爽;徐對蕾絲邊的一點好感呢,是因為蕾絲邊很美,然後他一看黃也沒做什麼就博得美人好感,他也不爽。從這兩個細節可以看出兩個人的求偶取向。
最後揭開康小雨和耿浩的交集其實是一段過去,他們婚姻的起點。這個安排提升了片子的藝術野心,不管大家評價其效果如何,我都很欣賞。一個願意做嘗試和用新想法的導演,無論怎樣都值得被鼓勵。我不是一個純電影的觀眾,純粹的藝術性的片子我看不下去。我喜歡商業片,當商業片也是分高下的,比如作為鄧超的路人粉,我到現在也沒看完分手大師,那種生硬的為了想讓大家笑而做的努力讓我覺得好心酸,都不好意思說對不起我不覺得好笑。後會無期也商業,密集的宣傳、原聲音樂和演員陣容,都昭示了導演對票房的期待。我不會因為它商業就說它沒格調,這個片子是有誠意的,是和小時代的誠意完全不同的、令我欣賞的誠意。所以不管他的嘗試是否成功(事實上我認為後會無期比較一般,屬於尚可水準),我都會選擇去電影院看後會無期而不是小時代。
看到康小雨和耿浩在石牆上那句話的時候,我很不爭氣地哭了。我當時就想,以後我的戀人,一定要是會因為《心花路放》而受觸動的人,不會因為曾經喜歡的姑娘沒有選擇他,或者最後沒有和他走下去就認為男人一定得有錢、一定得出人頭地。因為這不是生命的本質,也絕不是愛情的本質。我喜歡黃渤,喜歡這個在感情上不成功、但是卻絕對真摯的男主角,我希望他也能是這樣的人,我希望他知道,一顆真誠的內心、對感情拿得起放得下的態度,遠比他能賺來的錢房車要更為重要。我想選擇一個真正懂得愛、懂得生命真諦的伴侶,但是,好像很多人在受到傷害之後,都不會那麼輕易地放過曾經深愛的對方。我喜歡耿浩最後將「對不起」換成「祝福」,因為只有這種大度,才對得起曾經真實愛過的他自己。
最後,我絕不認為康小雨是一個碧池。人生彷彿河流,每個人都不會知道自己下一秒會做些什麼,會想要什麼,但這並不代表曾經的他們不是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感情會變,選擇會變,人生的道路會變,每個人要做並且能做的,無非是對得起每一天的自己,真實地去愛、去體驗、去感受。我相信康小雨在和耿浩結婚的時候,是因為真正愛他而選擇他,而不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不結婚很丟臉。只是在兩個人的關係中,康小雨是先放棄的那個,耿浩還沒有走出來。戀愛,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沒有完全同步的一對,有一方先覺得不能繼續,但也千萬別說ta沒有付出過,只是沒辦法持續那麼久的愛罷了。分手後痴怨糾纏的男男女女,一定要向對方扣很多難看難聽的屎盆子,在我看來,不僅丟了風度,同時也貶低了自己,他們居然寧願相信自己是輸給了物質,而不是感情。
祝福一切相信真愛的人
以上
我給這個電影 4.5 星。其中 0.5 顆星給黃渤,絕對的演技派,機場打電話的長鏡頭中的兩行淚水,懂的男人都懂。0.5 顆星給片尾曲《輕輕的放下》,真的很好聽,我和旁邊的哥們一直聽到了最後。
說到全篇主旨,抱歉,我實在無法苟同「文藝婊甚至不如一夜情」的表達。
在男主女主兩條線交匯之前,我們認為耿浩的前妻表現得象個「婊」。而康小雨則是一個文藝女,一個苦苦尋求愛情未果,但仍然相當有堅守的文藝女。即便面對笑面黑心老闆,也是針鋒相對,完全沒被佔到便宜。我們對康小雨的印象之好,甚至滿懷期待耿浩在遇見康小雨之後能夠開始一段新的感情。
所以在觀眾得知「真相」之後,會產生很大的心裡落差。為什麼一個正面的文藝女形象,突然成了我們想像中的那個拋棄耿浩的前妻?是康小雨一下淪為「婊子」,還是那個前妻其實並非那麼可恨?從影片的「先放出結果,再展現過程」手法來看,我認為導演是在將我們的思考方向引向後者。我們能不問前因後果,就把先離開的那個人,認定為婊子么?
電影的主題是「輕輕的放下」。而僅僅因為一個女人先離開,就把她貼上婊子的標籤,將所有責任歸在她身上,這絕對是幼稚而不是放下。
黃渤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他一貫擅長的小人物形象。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耿浩曾經有過理想,也為了過日子而低頭。面對失戀、離婚,他也和普通人一樣,會痛苦、會手足無措、會逞強,會恨小三,會把原因歸結為自己沒錢,想去錘人但最終被借了個火。我們怎麼能夠像主題曲唱的那樣「輕輕的放下」,片中的每個女人都代表了一種思考。
第一個女人是關於自省。一開始阿凡達女對耿浩彬彬有禮,後來耿浩處處出言不遜語帶諷刺,阿凡達女直接離桌而去。女人的離開,首要的原因未必是她不愛了,而是自己變得不那麼可愛了。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挫樣,如果自己是女人想必也不會多看一眼。
第二個女人是關於第三者。第三者真的可恨嗎?誤打誤撞地成了別人的小三的耿浩,大概也意識到,那個差點被自己一鎚子敲腦袋上的小三,可能也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要尋找真愛的人。而女人的邏輯就跟殺馬特女的邏輯一樣簡單直接:「誰為我打耳洞,我就跟誰好」。
第三個女人是關於愛情的唯一性。其實沒有誰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在特定的條件和場景下,誰都有可能喜歡了另一個人,康小雨是,耿浩也是。
第四個女人是關於金錢。這是非常搞笑的一幕:耿浩賭氣似(或說很有才很可愛?)的把一團又一團的錢扔在桌上,讓那個女人說「我愛你」。兩張不夠?四張夠了嗎? 老子給你一疊! 你們女人不就是看錢么!只要錢夠多,難道還買不來愛情么?! 東北女郎的本色告訴我們,錢,真的不是原因。至少純粹的錢,是買不來真心的。
那麼,到底原因在哪呢?看看在婚禮上小雨和耿浩的對話:
「聽說你又開始寫歌了?」
「是啊,又撿起來了」
「早知道要檢起來,當初又何必放棄呢」
「這不是,要過日子嘛」
「可是過日子,也不僅僅是過日子啊」
——康小雨離開耿浩的原因,是因為耿浩丟失了自己的理想。文藝女青年愛的是歌手耿浩,而不是二手音響店老闆耿浩。
如果說,理想、女人和過日子、賣二首音響是對立的,那兩者該如何選擇? 可以看到耿浩其實是非常委屈的,他陷入的是一種「我抬起磚就沒辦法抱你,放下磚就沒辦法養你」的境地。
「過日子,也不僅僅是過日子」,康小雨這句話,大概也是導演給的答案。耿浩和小雨之前的相識、郝義和東東的相戀,都是因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而開始。日子是要過,但不能過得只剩柴米油鹽。我們可以為了生活而苟且,但心中不能沒有詩歌和遠方。
道理是說到這了,可是情感上怎麼放下呢?相遇那一天,一個落魄歌手遇上知音歌迷,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開始,彷彿就在昨天。
讓我們把耿浩的那段話放開音量吧:「就像這個iPad,這一面,對著太陽,它就是陽光的,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而背面,它沒有陽光,它在陰影里,就像我失敗的婚姻,可它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我失敗的婚姻,我的前妻,都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是的,人生的一部分,就像人的影子一樣,它一直都在那裡。不是繼續深愛,也不是把曾經的愛扔到臭水溝里。而是祝福。是在需要的時候,我依然為你挺身而出。輿論宣傳這個陣地,我們不佔領,敵人就要來佔領。——摘自《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
寧浩就是寧浩,他該深刻的深刻了(《無人區》)、變臉的變臉了(《黃金大劫案》),於是在國慶佳節檔期之際,他非常應景的推出了這麼一部讓你樂一把,順帶出去再唏噓一下的爆米花電影,在國慶檔的苦情片《親愛的》和高冷文藝片《黃金時代》的較量中,死死搶住了頭籌。連續3日票房過億,趕上變4的盛景,一方面說明中國電影市場有多大的爆發力,人民群眾多麼需要打一把給個棗再么么噠,給點陽光就燦爛,用口袋裡的票子支持好吃不貴的速食麵電影。另一方面也說明,在玩轉類型片,摸准人民群眾口味,上(電影局)下(電影觀眾)兼顧方面,寧浩算是新一代導演中的翹楚。從《瘋狂的石頭》開始被市場接受,至今十年,他的4部作品除了《無人區》被上頭給弄了一下(自找的,求仁得仁,至少電影對得起觀眾),其他的片子基本戰無不勝。作為繼張馮陳三位前輩導演之後,第四位中國電影票房億元俱樂部的成員,他應該是新一代導演中最有票房號召力,均衡度把握最好的,讓投資人放心,讓觀眾舒心,也不讓領導太窩心。21世紀,我們就缺這樣的人才。
但說實話,《心花路放》雖然觀眾捧場,口碑也不錯,卻不能算寧浩拿得出手的作品,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片子類似馮小剛的《私人訂製》。馮爺用《私人訂製》給《1942》還賬,寧浩則是用《心花路放》給《無人區》還賬。本來應該是《黃金大劫案》來還,但那片子明顯另有小心思,前半截和後半截差異明顯的風格證明劇本是硬扭轉的,票房也沒有達到之前的預期。這種臨時掉頭還能有如此表現,也算是寧浩的本事。看著老友徐崢的《泰囧》竟然創了中國電影票房新紀錄,韓寒用一部生硬稚嫩的《後會無期》也能捲走近6億票房,於是他順手弄這麼一部《菠蘿特快》、《陽光小美女》類型的作品,給大家圖個樂,給投資人圖個樂,順帶教訓一下後輩公路片應該咋拍(同樣是兩個基友一條狗上路啊哈哈哈),最後皆大歡喜。只是對於寧浩來說,對於期望他能撐起中國電影未來幾十年大梁的群眾來說,這麼一部片子,除了逗樂之外,真不夠看。
廢話說了這麼多,還是說電影吧。這次寧浩回歸,小人物一番折騰再回歸的主題,中年危機,其實不容易討好觀眾,因為如今進電影院觀影的主力,還沒到中年危機。而且與兩部瘋狂系列不同,這次他並沒有從一開始就明確的玩多線敘事,用結構來體現衝突,而是一開始就貌似嚴肅的敘事。黃渤惡狠狠的把家裡的傢具都鋸成了兩半,帶出離婚這件事,末了被高冷的郭濤給晾在那。文藝范兒清新的袁泉以狼狽的大馬趴姿態出場,死要面子假裝自己快結婚,回頭苦逼的女漢子狀自己修水管子,饑渴的在網上徵婚(那個電話里的青島口音是不是黃渤配的啊),歸納在一起,就是六個字「輸不起、得不到」。我以為這兩條並行的故事線會是孤男怨女最後各種巧合碰一起的設計,沒想到,這竟是愛情的結局,兩人散夥的導火索,從開始就註定,都是一樣的心態,只是想要的東西不一樣罷了。
但我很喜歡這種設定,一面給你講結果,一面給你說原因,最後讓你自己看,你為啥輸。坦白說作為一個離過婚的人,從開頭就看的我心裡隱隱作痛,雖然依舊笑的哈哈哈,不過真是百味雜陳(尤其是黃渤在機場打電話的那一段),這是寧浩的本事,你可以說他媚俗,但讓你痛快,打到了點上,而且力度剛好。
每個男人都希望有徐崢這麼一個基友,在你喝高的時候背你去醫院,開導你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妹子),開車帶你出門散心,連家裡的狗都貼心的給你帶上了,還時刻教你把妹,甚至連已經把到的妹子都讓給你練手,處處維護你,幫你,黑幫來了一起在街頭丟人現眼,就是翻臉了也在你被群毆的時候神奇出現,背著你上醫院,還沉痛的偽裝基佬滿足你「臨終」的要求……太夠義氣了有木有?!但是,如果我尼瑪身邊有這麼一個總比我看得開,玩得轉,想得通,跑得快的哥們,我越發感覺自己是個悲劇人物了有木有?電影里黃渤也很鬱悶啊,他比徐崢認真,但認真的結果就是越想要越拿不到,好不容易拿到了還沒了,輸不起,不甘心,一口氣就一直憋到了最後,在一場鬥毆釋放了所有鬱悶,為自己心愛的女人,哪怕已經是前妻,打了一架,出了這口氣,終於和解了。哪怕一直不正經不認真的基友搞個一夜情,都修成了正果,他也不糾結了,老實去當了伴郎,試著再找一個好姑娘。
袁泉的這個人物康小雨,倒是很符合袁泉一貫的文藝青年形象定位,好面子不認單身,悶騷徵婚,去大理尋找釋放,看見狗就愛心泛濫,而且還秀了一把女漢子客串水管工的技能(雖然沒玩好),她是耿浩(黃渤)一直念念不忘,錐心的痛。但從女性角度來說,這個角色其實很不討好,因為太男性主義了,偽獨立,真綠茶,處處追尋靈魂伴侶,熱愛音樂,不勾搭男人,喝酒要CD都自己付錢,敢動手敢翻臉,末了還留給黃渤一句「生活不僅僅是過日子」。可不過日子為啥勾搭的是高富帥呢?為啥婚內出軌呢?做小三這件事,足以把她之前之後所有的姿態變成一個笑話,也讓耿浩一直的念念不忘變成一個笑話。從頭到尾她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僅僅是一個男人,也不僅僅是慾望(酒吧里的反擊),不僅僅是獨處(代表獨立),不僅僅是音樂陽光文藝范,其實她都要。要帥,要有生活,要有錢,要體貼,當然最後她得到了,這個世界看臉,或許這符合現實中的大多數,但對於女性同胞來說,不知她們看片子的時候心裡會咬牙切齒,「這個小婊砸!」
其他角色里,周冬雨和馬蘇的角色最鮮明,兩人表演的也非常到位,周冬雨那種叛逆單純加幼稚,馬蘇的火爆直爽和東北逗樂,莫名讓人想到了《喜劇之王》里的張柏芝,我到最後都認為馬蘇那個東北老妹最適合黃渤,而不是那個教音樂的老師。至於性癮患者阿凡達姑娘,還有拉拉大美女,中規中矩,除了推動劇情之外並無太出彩的表現。
整體情節來說,《心花路放》迎合了這個時代大多數人想要太多,卻得到太少帶來的焦慮心態,讓大家在電影院里嘗試了一個失意男人在路上的種種可能,以及最後夢幻般的驟然與生活和解。劇情結構設計用心,充滿正能量,適合節日檔,活完成的漂亮,是寧浩的拿手菜。如果我們不去深究那些諸如黃渤為什麼就這麼愛袁泉、李晨到底如何就上位、徐崢這個浪子和黃渤這個屌絲為啥就能好成那樣、他為啥最後就娶了阿凡達姑娘……等等這些不曾交代的細節,那麼這個看上去圓滿,實際支離破碎的電影,其實挺好看的。比如片中寧浩兩次惡趣味發作,一次模仿港片雙槍對峙(我為毛又想起了《喜劇之王》),一次模仿TVB搞臨終遺言(我當時就想到了「愛過」),雖然笑果出眾,但過於用力,有些突兀,客觀上是齣戲了。你要說他搞無厘頭,我竟也無言以對。
但國慶佳節,人民群眾不需要較真,就圖個樂,所以我說的那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實際上,人民群眾什麼時候都不較真,雖然嘴上挺較真的,但真不在乎,只要有閑什麼爛片都吃得下。與其讓其他爛片來佔領這個佳節檔期,我寧可選《心花路放》,還是那句話,我們不佔領陣地,敵人就來,難道大家還想看《富春山居圖》或者《戰國》么?
對於寧浩來說,雖然肯定這片子對得起投資人,不過這電影真的只是及格,成功遊走商業和藝術邊緣的他是未來二十年我們最期待的導演,是撐起國產類型片,抵抗韓國電影入侵的頂樑柱。如果僅僅依靠現在這種片子,那是不夠的。6個編劇、8個有名有姓的明星撐場子,最後得到現在的這個故事,如果換成別人,恐怕早被罵成狗了。他要做的事情,遠遠不止現在讓大家一樂一痛這麼簡單。
幸好,他還有時間。知乎的影評讓我們深刻的了解到,在中國拍商業片有多難,傻觀眾太多,都指著通過看電影提高自己的身心靈,指著通過看電影證明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有品位的人,以及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心花路放》是目前大陸技術上最成熟的類型片,基本上在商業公路片這一領域上,寧浩已經殺出一條血路了,從製作水準上來說,已經達到世界頂級水準了。。為什麼說他是商業片公路片的頂級水準呢?
這本電影整理吸收了20~35歲之間電影票房主力所有的熱議話題。在這一部電影里,放入了大長腿,萌寵,廣角航拍的好風景,一夜情,婚外戀,綠茶婊,酒店妹,基情,車震,文藝婊,殺馬特,廣場舞,小清新,小情懷,pua,喜羊羊,對惡俗文化的嘲笑,等等等等一切在網路上會引發熱議的話題,一切網路上常見的梗都被優化吸收進了這電影,無一遺漏,還整的有淚點有笑點,並且在敘事上做了微創新,精準的針對了票房主力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密集的信息轟炸。
這裡面的很多梗,不在這個話語圈的人是看不懂的,老一點的小一點的都看不懂,我丈母娘五十五,看不懂裡面大部分梗,不過不要緊,她本來就不是目標客戶。
討論這部電影裡面的梗優秀不優秀能不能讓人記住已經不重要了,本來就是常見的笑點的整合優化。這電影寧浩就是沖著「集大成的商業公路片」去的,可以說基本上做到了。除了敘事過於文本化,缺少了一些有意思的鏡頭語言外,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說,已經提不出什麼更高的要求了。
我更佩服的是電影里還能加入許多很好的細節來增加電影的真實感,在看電影的前幾天,我家的水龍頭剛好也壞了,我一個大男人整了半天才修好個水龍頭,看到電影用袁泉修不好水龍頭來表達單身女人的困境真是對編劇好感大增。
我非常喜歡這電影,這是一部振奮人心的電影,不是說他有多好看,而是說明中國聰明人真太多了,在技術限制下能做出非常成熟的集大成商業片,說明中國電影人智商不但完爆最近興起的韓國人,而且能挑戰美國人。未來中國商業片或許能夠制霸全世界,想想美國人近期拍的《宿醉》之類的同類商業片,從製作技術上來講,和《心花路放》是有差距的。
與此同時非常討厭知乎豆瓣以及所有網上的影評,他們非要從一本非常高明商業電影里找出中心思想,找出導演表達,找出主題風格,還要扯上政治意義,扯上審查制度,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幾十年前中國沒有能力拍類型片,只能靠個別導演獨特的藝術風格走出一片天地的時代。思維落後了現代電影該有的體系幾十年,老百姓就想看一部喜聞樂見的電影,這些偽文藝咖非要把電影拔高一個層次,指望著去電影院能受到教育,這種傻逼,這輩子就指著看電影受教育了,這樣一部優秀的,滿足主力消費群體所有低級趣味的電影,他們居然能評論出幾萬字和電影本身無關的廢話。
前幾年看到網友說韓國的類型片好看的時候,我還有種干著急的感覺---中國明明有那麼多我這樣的聰明人可以拯救大家的腦殘,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出手,深深的為自己不能殺出去拯救中國類型片而感到惆悵,全中國老百姓就指著馮小剛一個人活啊可不行啊,現在可以鬆口氣了。
硬要說遺憾的話,就是中國還缺少大量的優秀的類型片演員,徐崢不是,袁泉不是,黃渤也不是,都太有演員本身的特質了,在這部片子里,尤其是徐崢,我們現實生活中都見過這種滿嘴跑火車,會拉著朋友去一夜情的pua高手,這類人明顯不是徐崢這種氣質,但是不能怪徐崢或者寧浩,我們的類型片剛剛起步,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找其他什麼人演這個角色比徐崢更能在知名度,演出效果上達到更好的平衡,中國類型片剛起步,聰明人雖然多,但是整個體系還跟不上,不過只要聰明人在,所有的問題總歸會解決的。
在人人都在賣情懷的時候,我們就該為技術喝彩
這是我看電影最應時應景的一次。三十號快下班的時候我約剛剛經歷二次失戀的同事看電影,因為第二天就要放假了,我怕假期沒有我開導他他會太難過,呵呵。單純的因為他喜歡黃渤而選擇了這個電影。其實我看電影有個很壞的習慣,如果我不事先看劇情簡介不知道故事梗概的話我就會看的坐立不安,可這次卻是在完全不情的狀態下開始看的。
電影一開始,當黃渤以一個失意被甩男人的形象出現時,我的心裡狠狠咯噔了一下。不是怕同事會觸景生情徒增煩惱,而是我害怕這個電影會是一個執著到底最終功成圓滿的happy ending。如果那樣的話我這些天勸他的放下執念面對未來的道理就全都白搭了。電影繼續,該沉默的時候他隨著大家沉默,該大笑的他隨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我知道他一定已經把自己套到了電影里,跟著耿浩開始難過了。一直演到耿浩聽康小雨的留言,他才開始說話,他說導演真有生活,甩掉別人的這些人說的話都一模一樣。而到耿浩在機場給康小雨打電話時我的心真是提到了嗓子,康小雨說其實其實的時候,我真是緊張極了,我真的害怕她會說「其實我已經跟他分手了」或者「其實我還愛你」之類的,幸好幸好,她是要結婚了。知道她不會回頭我就放心了,我得承認我是從這會兒才開始專心看電影的,也是從這會兒才開始有心思打趣他。掛斷電話,耿浩哽咽流淚,我說:黃渤還是沒有真實感受,淚掉下來的太慢了,不像你,眼淚說來就來,嘩嘩的淌。
一星期前吧,他跟他分手一年的女朋友因為去同一個地方考試又見面了。雖然他不承認,但是我知道他是因為知道人家去那裡考試才也去考試的。考完試,他送前女友回前女友和人家現男友現在生活的城市,啊,好複雜的一個句子。人家的男朋友來接站,我想就是看到人家會合的那一刻他崩潰了吧,躲在車站的廁所里給我打電話,痛哭流涕,哭的說不出話來。已經分開一年了,再次見面,他竟然仍舊這麼痛苦,所以我說他是二次失戀。我不知道該怎麼勸他,只能一遍遍的說快回來吧,回來我陪你。回來的這幾天,他不停躲起來偷偷的哭,我是各種道理都說遍了,甚至還踢了他一腳,甚至還開玩笑說你娶了我吧。但是他只說:我至少要等到她結婚,我這個備胎是當定了,我覺得她男朋友跟她不會長久,我不能讓她被甩後感受我感受的這種痛苦,那時候我得在。聽了他這句話我就沒有再勸過他,我想起來《後會無期》里的那句我們聽過無數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聽來的道理永遠沒有辦法解救迷途的心,只有自己悟出來了才算是解脫。現在能救他的只有時間了。
耿浩再見康小雨,肯定還會有觸動,但心應該沒有那麼多起伏了吧,也不會再那麼難過了吧,畢竟過去的終將過去,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耿浩遇到小北,他可能覺得自己再也不會有面對康小雨的那種感覺,可是,每一場愛戀感覺都是不同的。時間會改變愛的定義與模樣,所以不要說我們深愛過一次就不會再愛了。深愛是一次只愛一個人,而不是一生只愛一個。愛不應該被縱向比較,每一場愛都是獨特的,深愛只是改變了方式而已。
看了對《心花路放》各種評價,由衷的覺得,不論哪一場電影,有共鳴的在看自己,沒共同經歷的在看熱鬧。而對我來說,《心花路放》里,我只看到了耿浩與小北面前的路~
看電影時有太多自己的情緒與心思,所以沒有辦法客觀的評價。而如果我的好同事看到了我的評論,我想最後再勸他一次。小伙兒,我沒辦法像郝義對耿浩一樣,陪你走三千里路,看盡繁花。但是我會一直陪你站在陰影里,直到你願意和我一起走到陽光下,而這段時間,希望我的這點螢燭之火可以溫暖你。太沉重了,OK,OK,anyway,我會一直都在!
凡人在那糾結要文藝還是要生活痛苦不堪,壕淡定地一笑:「這兩個一起打包送我家去。」
康小雨用的是iPhone 3GS,耿浩用的是三星Galaxy S5(or 4?),時間線早就暴露啦。
本文隨意分享,若複製粘貼原文請註明出處。謝謝!
看了評論後我補充幾句:
1. 這是篇全劇透。我還要寫更多影(ju)評(tou),收錄在《只是劇透怎麼夠系列》里。
2. 這篇答案來自於我的專欄只是劇透怎麼夠·心花路放 - 王先生Mr. Wang - 知乎專欄
3. 有人說我記憶力好,看一遍電影能記得這麼細。有些經歷是刻骨銘心的,跟記憶力好不好沒關係。
4. 寧浩沒有變。你覺得《心花路放》沒有之前經典是因為你看不到共鳴。寧浩其實就一屌絲,一定被甩過不止一次。他的電影一直不讓屌絲逆襲,女主基本都不愛男主。如果女主愛上男主,那麼女主一定得死!(《黃金大劫案》)
5. 忽然想跟寧浩抱頭痛哭。
6. 最後那句「耿浩祝福康小雨」是誰在什麼時候寫得?
1) 從「耿」字來看,這筆跡,一定是耿浩自己寫得。
2)只有這句話的牆面部分較白,而且有明顯被刮過的痕迹,所以一定是在耿浩刮過之後寫得。
3) 他刮的時候那麼「恨」,為什麼還要寫?他刮完後決定了斷,再也不回來了。但他路過了「夜色」,看到裡面的人「吸毒」(我知道是水煙,但對我正在戒煙,對我來說抽煙就是吸毒),然後打了一架……所以是他被開瓢之後又返回「梧桐」寫得。
7. 耿浩不恨康小雨,一點兒都不恨。因為他對康小雨是真愛。是,康小雨就是個bitch!她愛的是「歌手耿浩」不是「二手音像店老闆耿浩」!她劈腿找有錢小三她他媽的不是bitch是什麼!
但是耿浩愛她。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人,無論她做什麼都可以被原諒,即使你明知道她劈腿,她愛小三不愛你,而且再也不會愛你,但你還是那麼愛她。
………………………………………………愛是割不斷的………………………………………………
只是劇透怎麼夠
影評·心花路放
王小西
1. 寫在前面
《心花路放》對個別男人來說是一部極其虐心的喜劇,尤其是耿浩在機場打電話那段。
你可以放心觀看,在電影院里看著你無法體會的別人的心酸盡情哈哈哈。
2. 主旨
電影主旨很簡單也很雞湯。被心愛的妻子康小雨拋棄,主人公耿浩陷入自己失敗的陰影中走不出來。基友郝義帶著耿浩散心,努力讓他重新過上充滿陽光的生活。電影的最後,郝義結了婚,而耿浩還是一個人。
3. 拋棄
影片開頭,耿浩將北京家裡能切的全都切成兩半。郭濤扮演的高冷律師找到耿浩,讓他在離婚協議上簽字。耿浩故作鎮定,沒關係,財產一人一半,都分好了。律師告訴他,即將在法律上變成耿浩前妻的康小雨交代,放棄全部財產。
演到這裡,觀眾看著耿浩身後被切成兩半的各種電器,都笑了。
可誰想過這場景背後想要表達的意義?
耿浩把所有東西都切成兩半。你一半,我一半,誰也不多,誰也不少,但只有一半。
我不想離!誰他媽想離?孫子才想離!
只有跟你在一起才會完整啊笨蛋!
而康小雨放棄財產。你以為是因為她劈腿的小三是土豪,她什麼都不缺,她擁有一切。對,她是什麼都不缺,但這和耿浩有什麼關係呢?電影的主角是耿浩啊。
康小雨拒絕接受那一半,連個念想都不給耿浩留下。因為她離開得決絕,撒手得徹底。
這不是離婚,這是拋棄。
康小雨完全拋棄了耿浩。
我就像只狗,你說丟就丟。
4. 陰影與陽光
騙炮浪屌郝義見基友耿浩如此失意,只想讓他快點走出陰影。
這裡要特別說一下徐崢。
郝義這個浪屌角色是徐崢從未塑造過的。人物性格給了徐崢極大的發揮空間,表演風格上徐崢做到了極大突破。好演員就是好演員,表情、動作、對白都極其精湛。《心花路放》里,有五位演員在本平片中的演繹需要單獨大讚,徐崢是第一位。
回到電影故事中。
耿浩拒絕承認自己有陰影,因為他拒絕承認自己失敗,也就拒絕走出陰影。耿浩不願開始新的生活,只是因為他對自己一直深愛的康小雨仍然抱有幻想。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人,無論她做什麼都可以被原諒,即使你明知道她劈腿,她愛小三不愛你,而且再也不會愛你,但你還是那麼愛她。
你不回來,你不愛我,你不要我……
但只要你一個電話、一條簡訊,我還是會像狗一樣為你飛奔過去。
因為我想你,因為我想和你在一起。
耿浩的生活只有陰影,也只能是陰影。
那麼郝義的生活就是陽光嗎?一個到處騙炮的浪屌,怎麼可能有陽光的人生?
但從郝義找到耿浩的那一刻,甚至更早,郝義就已經決定要做耿浩的太陽。無論方法怎樣,我要讓我哥們兒感到溫暖,看到陽光。
電影要表達的不只有愛情,還有友情。
電影告訴你,你失去了愛情,我就給你友情。空洞是可以填補的,傷痛是可以治癒的。你沒有失去一切,這個世界依然有人想著你、關心你、愛你,你還有家人和朋友。
可這個時候的我只想要愛情啊!
所以,郝義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把耿浩從陰影里拉到陽光下。
耿浩還是拒絕了郝義的邀請,直到他第一次與康小雨通話。康小雨說了些有的沒的,耿浩對康小雨的幻想第一次出現破裂,一氣之下,耿浩決定與基友一起踏上約炮之路,同時帶上了自己的狗,果汁兒。
5. 去大理
電影的敘述方式分成了兩條主線,一條是耿浩與郝義的約炮之旅,一條是袁泉扮演的單身女青年的大理之旅。
單身女青年以蠢萌伴娘形象登場,被電影的種種設計襯托得各種苦逼。偶然在家中聽到早年在做歌手的耿浩演唱的《去大理》,女青年於是決定去大理尋找自己尚未擁有的東西。
耿浩與郝義的約炮之旅也是南下——從北京出發,三千公里的路程應該是去雲南,湖南只需不到兩千公里。所以這種「簡單而俗套」的故事設定,大多數觀眾都能猜到,康小雨不會再回來,而耿浩也會漸漸走出陰影,最後在大理與女青年相遇,完整而美好的結局……
這是一部喜劇。喜劇不都是俗套的嗎?誰都知道《分手大師》里,鄧超與楊冪最後一定會在一起。但誰在乎呢?這是一部喜劇,觀眾進電影院是看樂呵的,沒人會介意俗套的喜劇,因為喜劇本身就是俗套的,不是嗎?
但這是寧浩的喜劇……
從《瘋狂的石頭》,到《黃金大劫案》,再到《無人區》,永遠都猜不到結局。
不過沒關係,這篇文章會把結局告訴你。
6. 阿凡達
郝義載著耿浩來到第一站——可能是湖南張家界,夜市的繁華與耿浩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郝義叫耿浩泡妞,教耿浩泡妞。可耿浩心裡只有康小雨。
我心裡已經有了你,再也容不下別人。
可她心裡有你嗎?
沒有。
那又怎樣呢?
郝義教耿浩泡表演阿凡達舞蹈的女演員東東,耿浩對東東沒有一句好氣,於是兩人吵了起來,東東被氣走了。
我心裡已經有了她,再也容不下別人。你他媽叫我怎麼泡?
然後郝義給耿浩做了示範,接著東東跟郝義車震了。
這個妞是郝義的。
即使你對她沒有感覺,但耿浩,她也不是你的女人,他是郝義的。
她跟郝義車震的時候你只能看著。你會想到自己深愛的女人,還有給你戴綠帽子的小三。
7. 殺馬特
郝義帶著耿浩來到第二站,一個理髮店,找他之前在網上約的洗剪吹殺馬特小姑娘周麗娟。
為了繼續安慰耿浩,郝義高風亮節地讓耿浩扮演自己,替自己把殺馬特辦了,希望耿浩能從陰影中走出來。
其實這段故事很雞肋,不一定非要加入什麼殺馬特元素,它對故事的主線起不到多大的影響。
但這段經歷,是為了給後面情節的波瀾做鋪墊,從一路平坦到跌宕起伏。
這裡要盛讚本片第二位演員,周冬雨。
洗剪吹殺馬特小姑娘由周冬雨扮演,由於之前沒看過周冬雨拍的戲,剛開始我沒認出來演員是周冬雨。
單獨看這段故事,導演、編劇、演員,把殺馬特一族的人生觀、價值觀拿捏得十分到位!完全沒有殺馬特經歷的周冬雨卻把一個說話帶著湘普的二十歲殺馬特小姑娘演得如此真實,這就是我們眼中的殺馬特!
展開到整部電影,首先是為後面情節做了鋪墊,更重要的是,全片第一個戲劇波瀾也發生在這段故事裡。
先說鋪墊。
單純的殺馬特小姑娘周麗娟錯把耿浩當做郝義,要耿浩打耳洞,像殺馬特一樣,證明他愛自己。耿浩賭氣打了耳洞,於是周麗娟淪陷了。
耿浩的耳洞是為了在之後遇上張儷扮演的神秘女郎思晴時,讓思晴有理由把他當成同性戀,引發故事矛盾,因為後來耿浩想追思晴時卻發現,思晴竟是同性戀。這段之後細說。
再說波瀾。
耿浩打了耳洞之後,周麗娟帶著耿浩來到自己的房間,告訴耿浩自己要跟他去北京。還要把自己給了耿浩。正在周麗娟一邊脫衣服而耿浩一邊制止的時候,周麗娟的殺馬特男友找了過來。
小男友發現了耿浩之後,便和周麗娟發生了爭吵。憤怒的小男友抄起棍子要打耿浩,但是自己又慫了。耿浩看到這一場景,想起之前自己也曾憤怒地想要蹲點襲擊小三,結果自己還是慫了。越想越生氣,恨鐵不成鋼。耿浩叫嚷著讓殺馬特小男孩打自己,但小男孩太慫,因為害怕,小男孩不停地向耿浩道歉認錯。
「什麼你錯了!我是小三!是我錯了!」
你被人戴了綠帽子,你他媽不去砍了小三,反而跟小三認錯……
真他媽諷刺啊!
波瀾過後便是失落。
東東追上了郝義,要跟郝義一起走。於是又發生了一起車震。
失落的耿浩走向他們的車,想要快些逃離。而此時電影響起了背景音樂——《最炫民族風》。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伴隨著歡快的節奏,耿浩身後一群大媽跳起了廣場舞,而他們的汽車也同時上下搖晃……
這次的反差比之前更加強烈。耿浩心中的孤獨與廣場上的熱鬧、汽車裡的激情格格不入。耿浩不屬於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像張白紙一樣清新美好,而耿浩是白紙上的一個污點。
東東對郝義動了真情,郝義不想承擔任何責任,於是連夜拉著耿浩逃跑。
8. 夜色
故事的另一條主線,女青年終於來到大理。在街上碰到一隻沒人要的小白狗,女青年決定把小狗帶到自己預定的酒店,給它洗個澡。酒店的名字叫「梧桐」,是耿浩與康小雨相識的地方。正在刷牆的老闆告訴女青年,酒店禁止帶寵物。但禁令抵不過女青年的央求。
緊挨著「梧桐」旁邊,有一家酒吧,叫「夜色」。老闆是個帶著眼鏡的斯文男子。
第三位盛讚的演員,他叫沈騰,飾演「夜色」老闆。這是一個很平淡的老闆,因為他看上去挺好,而且斯文,但骨子裡儘是壞水。但就是這樣的平淡的角色才要求演員必須有多年的表演經驗——沉穩,鎮得住場子。
我想「夜色」老闆除了沈騰,還有一個人能演——我龍門鏢局大當家郭京飛。
但我們看不到郭京飛的表演,而且沈騰的表演是完美的。
沈騰有一個家喻戶曉的角色,叫「郝建」。每年春晚我都會在電視機前等著郝建,太喜歡。2012年春晚之前不知道郝建,更不知道沈騰。過去沒有錢看《開心麻花》,如今好容易有機會了,沈騰和馬麗卻都不演了。
「夜色」為了營造噱頭,會想盡辦法找各路女客錄些話,然後剪輯成開酒吧的這幫臭流氓想要呈現的樣子。
女青年終於在最後被「夜色」老闆他們耍了一次。
什麼大理、鳳凰、香格里拉、尼泊爾……再套上「古鎮」「洗滌」「尋找」「相遇」「戀人」「歸宿」……只不過是個商業旅遊景點,或者騙錢,或者騙炮。
9. 我想回家
從殺馬特那裡倉皇逃出後,郝義又開著車在路上對耿浩進行雞湯教育。
而此時的耿浩只想回北京。
因為家在北京,因為康小雨在北京。
基友間發生了爭執,一不小心,車拋錨了。
同時造成了另一輛車的交通事故。
開車的是個大美女,張儷扮演的思晴。
郝義看上了思晴,所以跟思晴說,耿浩是彎的,你看他的耳洞。
一路上思晴對耿浩都很好,可能故事到這裡終於要有新的開始了,就讓他倆成了吧,就讓我們忘了還有女青年。
但耿浩不承認喜歡思晴,因為他心裡依然想著康小雨。
為了趕走昔日基友今日「情敵」,郝義臨時買了當晚的機票,要把耿浩送走。
耿浩看著眼前的大美女,還是決定要走。
因為家在北京,因為康小雨在北京。
機場門口,耿浩與思晴和她的女性朋友簡單分別。郝義帶著耿浩換取登機牌,由於還帶著果汁兒,需要再買個狗箱。郝義去買狗箱的空檔,獨自在機場大廳里等待的耿浩撥通了康小雨的電話。
他心裡一直挂念著她。
如果我沒記錯,接下來是一個長鏡頭。任何一部電影,使用長鏡頭一定有特別的意義。
在經歷多起波瀾之後,整部影片的第一次大高潮,終於出現了。
耿浩開始撥通康小雨的電話,鏡頭也開始跟著耿浩的後腦勺,在背後移動。
通話內容都是些有的沒的,無非是告訴她,我過得挺好。
直到耿浩強裝著說,即使你們結婚了,我也不會難過……
但康小雨告訴他,她真的要和土豪小三結婚了。
你們是不是太快了?
我思路跟不上了……
她再也不可能回來了,再也不可能愛我。
不愛就是不愛,無論你怎樣極力挽留。
他對康小雨的幻想徹底破滅了。
怎麼能被康小雨虐得這麼徹底?
但事實就是如此。
除了祝福,耿浩還能說什麼呢?
我只能祝福你,雖然我不想。
但是我愛你!
耿浩轉過頭,鏡頭前他流淚了。
怎麼可能不哭!
我想,李亞鵬在用手機發送「或生死相守、或奮不顧身、或成人之美…人世間 愛的詮釋有很多種 每一種都應該得到祝福。孩兒她娘 祝福你 加油!」的那一刻,一定淚崩了吧。
我想,沒有在電話這頭哭成狗的人,也不會覺得這裡是劇情的高潮吧。
所以才是「喜劇」,所以觀眾才會哈哈哈。
接著長鏡頭向後聚焦,是提著狗箱的郝義。
耿浩極度努力地壓抑著自己說,我剛給我媽打了個電話,她說她挺好的,我想我先不回去了。
郝義立馬附和,不回去了!
耿浩說,我覺得那姑娘挺好的。
她太好了!你倆太般配了!
郝義無條件地順著耿浩。你是我哥們兒啊!你需要我!此時此刻,我只想知道,我能為你做什麼?上刀山,下油鍋,只要你開口!什麼他媽的情敵!耿浩,我只要你開心!哪怕你哭出來,我他媽抱著你!
兩人立刻向門外飛奔,奔向門外的大美女,奔向新的幸福。
可誰能想到,觸手可及的幸福,依然是自己的幻想。他們看到思晴和她女性朋友間的親密觸碰。什麼女性朋友,其實就是女友。怪不得你對耿浩好。
高潮之後緊跟著餘波,導演太壞了,虐到死還不算完,還要鞭屍。
失去理智的耿浩,決定就在今夜來一場醉生夢死……
10.醉生夢死
喝!
耿浩在夜店喝成了傻逼!
郝義找了兩個女陪,四個人到酒店接著喝。
耿浩從錢包抽出兩張,讓女陪對他說「我愛你」。
那一刻,耿浩覺得自己沒有人愛,他被全宇宙拋棄了。
但女陪沒有說。
特別盛讚的第四位演員就是女陪,馬蘇。
馬蘇好像瘦了,也可能是化妝和鏡頭的原因。角色有極大突破,總之,馬蘇演得真好!
四人扯淡之中,東東追到了酒店。她明知道之前郝義拋棄了她,但她依然對郝義抱有幻想,所以她還是找來了。
局被東東攪黃了,氣憤的郝義罵走了東東。痛苦的耿浩不知所措,只好到馬路上耍酒瘋。
女陪叫來了一幫機車黨報復郝義和耿浩,於是第五位要盛讚的演員出現了。
他是小東北,雷佳音。飾演一個跟班小混混。
雷佳音跟之前的四位演員不同,相比他之前塑造的各種角色,小混混這個人物沒有任何突破,而且也比成名作《黃金大劫案》里的小東北差遠了,但我就是喜歡雷佳音這種感覺。
一口一個「我尼瑪……」但是台詞不多。
影片演到這裡,一個被全宇宙都拋棄的人,除了「我尼瑪」,還能說什麼呢?
其實什麼也說不出來。
原來沒有人可以傾訴。
基友也吵了起來,耿浩把郝義氣走了。
11. 前妻
耿浩叫了輛車,他要去大理,他要回「梧桐」。
另一條主線中,女青年對大理充滿了失望,決定離開大理。
鏡頭在兩個空間相互切換。
但觀眾知道,兩人一定會在某處相遇。一起,美好結局。
耿浩奔回「梧桐」,要把他和康小雨的回憶划去。
可你知道,你忘不了。你對她的愛從未改變。
只是她不知道。
她也不想知道。
對於她來說,她只是你「前妻」,你倆結束了。
另一條線里,女青年把小狗丟在梧桐,獨自離開大理。
她拋棄了它。
這狗是在大理撿到的,她拋棄了大理,也拋棄了狗。
但途經撿到小狗的地方,她駐足片刻, 又返回「梧桐」。
回到「梧桐」,她看到抱著小狗的耿浩。他們終於相遇了。
而這次相遇,就是耿浩與康小雨的初次相遇。那女青年,就是年輕的康小雨。那小狗,就是小時候的果汁兒。
影片的兩條主線,也是兩條時間線,女青年那條線是過去,耿浩這條線是如今。
女青年那條線講述了相遇。
耿浩這條線在講述分離。
鏡頭回到站在梧桐酒店的耿浩……相遇,不過只是場回憶。
從「梧桐」出來,耿浩路過夜色。
慵懶的下午,老闆在和哥幾個吸毒,而電視里播放著當初被他們剪輯過的康小雨。
第二次大高潮即將在這裡發生。
耿浩走進夜色,希望他們把視頻刪掉,因為裡面播放的是自己前妻。
老闆起身,還是那麼淡定地問了一句:「哥們兒我確定一下啊,你剛才說她是你前妻?既然是前妻,那也就跟咱沒關了吧。」
是啊,都不要我了,為她出頭還有屁用?
耿浩低頭走出夜色,巷子里,午後的太陽照在矮矮的屋頂,陰影與陽光分明。
耿浩看著地上的陽光與陰影……
真的沒有關係了嗎?
耿浩轉身大步踏回夜色。他想告訴他們什麼。
「你剛才問我,前妻跟我有沒有關係。我給你們打個比方,」耿浩抄起正在播放那段視頻的iPad,「就像這個iPad,這一面,對著太陽,它就是陽光的,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而背面,它沒有陽光,它在陰影里,就像我失敗的婚姻,可它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我失敗的婚姻,我的前妻,都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怎麼他媽的沒有關係!」
怎麼他媽的沒有關係!
接著就是一場干仗。結果只能是耿浩蜷在地上被人打。
但他笑了,他摔了iPad,他為康小雨報仇了。
這時郝義帶著果汁兒趕來,還是要告訴你,愛情不在了,友情還在。
12. 結局
郝義和東東結婚了。
而耿浩還是一個人。
一個整天騙炮的浪屌意外收穫美滿的愛情,而痴心不改的耿浩卻沒有新的人生。
很不公平,是嗎?
親愛的,這是愛情,哪有什麼公不公平。
婚禮上,耿浩遇見了康小雨,當然還有那個男人。
能說什麼呢?無非還是我過得很好,祝福你。
所以耿浩走出陰影了嗎?
沒有,他依然拒絕走出陰影。
他接受了陰影。
因為那陰影也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因為那陰影里有他一直深愛著的康小雨。
一場離婚,不過是康小雨第二次拋棄了那條狗,第一次拋棄耿浩。
我再也不會打擾你,但無論你拋棄我多少次,只要你一個電話,或者一條簡訊,我依然會飛奔到你那裡。
因為我還深愛著你。
我努力假裝現在過得很好
現在的你看來已不需要我
也許在不同的時空
還牽著你的手
其實,耿浩也沒有那麼慘。即使你失去了全世界,至少,你還有個北京戶口……
可我他媽的只想要愛情!
——耿浩
完
給這篇文章配了首歌尋人啟事【男生版】
警告:前方有劇透。
我想評價一下女主。
剛開始康小雨和耿浩是兩條線並行,可能觀影不仔細,直到看到牆上名字的瞬間,才發現這個女子居然就是耿浩的ex。本來以為這條線會是老套的狗血劇情,文青女和前歌手因為一首舊歌在一起。沒想到狗血發生在以前,而實際上卻是居然是錯開時空的,不得不說導演巧妙的心思。(雖然看清這條線,還是覺得狗血)
康小雨在我看來其性格特徵是女漢子,是愛冒險的人。她有個極其嘴欠的閨蜜,在自己的婚禮上讓她好好尷尬了一番。她自己修淋浴噴頭,結果摔倒在地。刺激的她因為一首歌,踏上了大理之行。她來大理是為了什麼,在欠揍的酒吧老闆的威逼下,她站上台上說,她想要單身一輩子,不想要別人來管她。雖然,這句話被酒吧老闆說這是她理想,但是實際上,是她對這個世界愛情的絕望。耿浩的一首歌,好像把大理這個地方描述成了一個聚集愛情的地方,然而,當一個在女主眼中的愛情聖地,變成了一夜情遍地的大床,女主失望了,她發現自己想要尋覓的根本就是空中樓閣。於是,她放下了小狗,準備離開這個地方,回到另外一個傷心的地方,因為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不存在愛情的世外桃源,她終究是回歸現實。而小狗的最開始出現,也許是為了表現女主的少女心,因為這個小狗就像她一樣,大大咧咧,糊糊塗塗,卻在被現實所欺凌。
女主愛冒險,於是當遇到了耿浩,這個唱了一首歌完全沒紅過的歌手(QQ音樂那明顯的植入下,評論只有3條,點贊只有個位數)。她覺得她跟隨著一首歌而來,為的就是想遇到一個真正懂得愛情的人,於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在一起了。
然後,他們結婚,然後,他們離婚,在我看來這是她少女心退散的表現,因為她也成熟了,發現了當時他們確實有過愛情,不然她也不會一通通電話打過去,詢問這個被她傷害的男子的境況,但是生活讓這個她曾經愛過的男人失去了魅力,只是一個極其平凡的男子,她變心了,因為她是個愛冒險的女人,她想要體驗新的世界,她不能忍受一個如此平凡的生活了。
而郝義的一夜情模式,恰好與這個曾經的少女心形成鮮明的對比。
然而,郝義還是結婚了,是一個車震過兩次的女子。或許,在導演看來,無論是一夜情,還是少女心,他們總是要變化的,他們沒有絕對的穩定,這就是這個社會所反映出來的東西。
不論有人說康小雨這個角色是bitch也好,是劈腿也好。這個女人的曾經,就像現在許多文青西行尋找愛情一樣,在很多人眼裡,那麼的可笑和無知。然而,她大理之行結果的婚姻是惹人羨慕的,而未曾從生活角度出發得到的愛情卻是脆弱的。
影片的最後,當得知耿浩重新當歌手,康小雨表示不解,為何他當初要去買二手音響,而不堅持音樂,回答只有一個「為了生活」。或者說對於夢想,其最大的敵人就是生活了吧。
不論是康小雨,還是耿浩,或許都是被生活所折磨的。只是他們的順序不那麼一樣,對於康小雨是:多年老處女被生活苦苦折磨——踏上尋愛之旅,收穫了一段愛情——認清現實而離婚。對於耿浩是:追尋著自己的音樂理想或好或壞的寫著自己愛的人生——收穫了愛情,卻要為生活開始奔波,甘於平靜,甘於平凡——被愛人劈腿後的釋然再次踏上原本打算拋棄的夢。
無論導演是想表達屌絲難有逆襲日,只能給自己穿上鎧甲,做一個堅強的人;還是在告訴人們,理想和生活往往充滿著無限的矛盾,你所追求的或許並不是你想要的,你現在想要的或許不久以後你都會放棄,《心花怒放》都算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吧。
這是一部由一個水平穩定的導演拍攝的,具有完整故事線,能夠基本滿足娛樂需求的,成熟的公路片。
看完電影出來,我給哥們發微信說,「如果《後會無期》稱得上是 3.5 星,那《心花路放》絕對配給 5 顆星。」(當然,受限於題材和類型,在浩瀚電影寶庫中,《心花路放》被評為 4 星更穩妥。)
我並沒有要黑《後會無期》的意思,事實上我和哥們都覺得它作為一部處女作,能夠有頭有尾地講完故事,不偏離主題太遠,已經值得給 3.5 星的鼓勵分了。而同樣作為公路片,拿《心花路放》與《後會無期》作對比是件很有趣的事。這樣能夠看出寧浩作為一個具備成熟敘事技巧的導演,在哪些地方的處理是體現其成熟之處的。
首先是片頭的楔子。現在許多電影有個不好的習慣,片頭真特么的長。《非誠勿擾 2》、《私人訂製》(馮導我不是故意黑你),包括《後會無期》都是這樣,片頭放了五六分鐘甚至十來分鐘才真正進入故事主線,有的恨不得先講完一個沒多大關聯的小故事,才正式出現片名。這樣的玩法在前兩年固然顯得新奇有趣,但現在玩的人多了,其啰嗦且跑題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心花路放》在片頭的處理上就很是清爽,第一個場景,幾句對話就交代了男主(黃渤)和故事背景(老婆跟小三跑了要離婚);第二個場景,幾個動作和表情就交代了男主的心理狀態(窩囊、痛苦、憋屈);第三個場景,男二出場,迅速交代了他與男主的人物關係(哥們),其人物性格(浮誇、風流),以及故事主線的由頭(男二帶男主療傷)。儘管到目前為止觀眾只知道「耿浩」這一個名字(郝義這個名字直到中段才出現),卻已經能夠迅速把握整個電影的人物關係、故事背景和情感基調。這樣的講述方式,與那種片頭唱完一整首歌,配以多個空鏡頭,用一個故事整體中基本不出現的人物的口吻,說出大段旁白,老老實實讀出來男主男二和故事由頭的講述方式,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韓導我不是故意黑你的)
其次是情感基調的鋪墊和表達。公路片這東西,是有固定套路的,無非是主人公因為某種原因(大多是生活遇到了麻煩或困擾),與他的朋友、偶遇的陌生人或其他人踏上一段旅程,沿途不斷經歷各種人與事物,人物性格在遭遇中漸漸發生轉變,最終獲得某種感悟。一般而言,兩位主角必然要發生爭吵,其中一方甚至會離開,但最後必然又是回歸和好;又一般而言,主人公在片頭出現的問題,在結尾必然得到了解決。從《遺願清單》到《人在囧途》,概無例外。
《後會無期》顯然是遵循這一模式的,而韓寒作為新手導演,在按照這個套路敘述的過程中,也顯露出了其生疏之處:比如刻意的警句太多,「聽過了許多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等名言句式過於頻繁地出現,並且超出當時場景的情感強度,令人感到牽強突兀之餘,也使得最後主人公的領悟、結局的點題段落顯得平淡。而《心花路放》好就好在,真正點題破題之處(黃渤在大理審視自己影子那段),不用力、不刻意,俯拍、仰拍、臉部特寫,幾個簡易鏡頭,不帶一句台詞,就將主人公突然的領悟和內心情感的激蕩表達出來了。儘管導演不放心,在之後還安排黃渤親口把道理說了一遍,但即使是講道理,也是平常的口吻,與人物形象、場景相吻合,不顯得刻意。白描其實最有力,這就是寧浩的功力所在。(當然還有黃渤機場流淚的那一場戲,不過那場演員的作用大於導演。)
還有就是鏡頭語言的運用。我個人是長鏡頭的腦殘粉,所以玩不玩得好長鏡頭,是我心中區分導演水平的一個私人標準。《心花路放》里就有一處非常有趣的長鏡頭,是耿浩和郝義到了天門山後在夜市邊走邊對話的場景,兩人吃著東西聊著天,一會兒拐彎一會直走,還有路人在前後穿梭,以及抱著小孩的女人從鏡頭前走過被郝義調戲。這一路下來的幾十秒,觀眾們看起來如絲般潤滑,流暢自然,其實要拍到這麼一氣呵成,需要非常好的場面調度能力,和群眾演員的高度配合,是有水平的。寧浩的平行蒙太奇玩的也很好,男主女主兩條線的切換恰到好處,沒有那種卡住換碟的破壞感,切換時的台詞銜接也不時玩玩小技巧,挺逗樂的。還有一處彰顯功力的鏡頭段落前面已經說過了,黃渤的獨角戲,俯拍,一個簡單的鏡頭,陽光、影子、井蓋、人,畫面乾淨,沒有多餘的元素,光影調配得也很合理,能夠調動人的視覺重心。這樣的一個鏡頭,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很多導演拍十部電影都玩不出來。
最後我要誇的,是很多人看電影時忍不住就脫口而出卧槽的,敘事結構。雙線敘事,勾引著觀眾,讓大家一直期待著男女主人公在大理相遇。然而電影在高潮處才揭曉,一邊是順敘,一邊是倒敘,女主線到了結尾,就成了男主線真正意義上的開頭,寧浩跟大家開了個有諷刺意味的玩笑。(他的言下之意是文藝女青年不靠譜么?)這樣的技巧,我在《記憶碎片》里見到過,但不同的是那是懸疑片,這是公路片。公路片能這麼玩,還玩的不露破綻,這叫牛逼。
總之,我認為,《心花路放》作為一部商業喜劇,即使它只是用於娛樂消遣,但其背後的拍攝製作也並沒有偷懶,並且體現了非常成熟的技巧和水平。國內大部分自稱商業片,所以就腆著臉粗製濫造的渣渣電影們,你們可長點心吧!看完心花路放,走齣電影院我就在YY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徐錚和黃渤兩好兄弟像創戰記一樣跌入一個未開發完成的手游世界裡,題材是西遊記。徐錚還是春光燦爛豬八戒,黃渤還是孫悟空,反正兩人之前都演過。
兩人遇到造型性格都奇葩的唐僧,沙師弟和白龍馬,然後接到任務——要離開遊戲回到現實,必須保護唐僧一路通關去取密碼,途徑九九八十一難。
但唐僧說這個遊戲有點變態,八十一難每關都是:美人關!!!
大師兄和二師弟徹底high了,兩人帶隊正式踏上了真正的交配之旅啊。。。
———————
上面是我走出影院後,自己腦補出來的一個也可以叫《心花路放》的故事,原片里幾段不同姑娘的遭遇依然可以直接搬過來,稍加改造仍不浪費。。。
或許上面故事氣質更接近我自動腦補出來的「理想中」寧浩作品的樣子。。。張儷的腿,這腿要人命啊。
還是傳兩張圖吧,微博上的海報。
約炮俠一路向西,好基友夢斷大理。
大量毛爺爺的鏡頭讓我無法產生身份認同。
可能是《大話西遊》之後最好的國產愛情片。下面小心劇透。雖然《心花路放》已經上映快三年了,但它屬於那種極容易被劇透損害到的電影,所以沒看過的觀眾不要再往下閱讀,最好是直接關掉這整個頁面。身為觀眾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電影還沒看就想藉助網上的信息來幫助自己下決定,那樣很容易被誤傷。
當年隔壁搞的年終盤點,我因為那時還比較活躍,所以也成了終選評委之一。跟大部分網友一樣,在「年度最佳愛情片」這一項上,我也充滿惡趣味地投了《消失的愛人》一票。近大遠小,何況那部電影本來也不錯,於是它順利成章地當選了。這個結果既是人心所向,又令對愛情抱有希望的網友們哭笑不得。
幾個月後的某天清晨,我一覺醒來忽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消失的愛人》肯定是2014年度最佳電影之一,但難說是最佳愛情片,無論一個人對愛情的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的,《消失的愛人》都不該是它的完美寫照。許多人極力稱讚那部影片描繪出了愛情的殘酷一面,我一度也是那麼想的。可是那個早晨我卻琢磨明白了,愛情真正殘酷之處根本不在於血肉橫飛和機關算盡,這些激烈的手段與形式反而可能喧賓奪主,讓觀眾忽略了對愛情本身殘酷性的關注。
於是終於說到正題了。要論展示愛情的殘酷一面,同為2014年上映的《心花路放》才是絕佳範本,按照見不得人家好的扭曲心理去選擇最佳愛情片,我當初該選它才對。
這部電影利用時間線製造的巧妙反轉當然讓它瞬間就在國產喜劇片里鶴立雞群了,不過事後我再回憶起來,卻覺得最打動我的一段是開場不久耿浩在醫院裡發酒瘋,被郝義抱住時,痛哭流涕地自言自語:
「沒了……沒了……什麼都沒了……我怎麼了?我怎麼了?」
你沒怎麼了,也不需要怎麼了,愛情就是說沒就沒了。這正是它殘酷的地方。你可能做對了每一件事,但是愛情什麼時候走完全不受你掌控,沒有地方說理去。有人認為《心花路放》男女主角感情破裂是因為耿浩放棄了歌手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我倒覺得,即便耿浩真的成了歌星,也只能挽救兩人的婚姻,未必能挽救他們的愛情。
當我們身處於某種大勢之中時,都會傾向於相信這股大勢會一直延續下去,至少不會戛然而止。這股大勢可能是關於情感狀態的,比如經年累月培養起來的親密關係;也可能是關於財務狀態的,比如看著自己手上的股票一直不停升值;或者是其他什麼,比如你關於自己的家鄉或自己所處的集體會越變越好的信念,你相信電影市場會越做越大、票房可以今年450億、明年600億這樣不停增長下去。但是它的上升勢頭可能說沒就沒了,不給你任何預兆。而在這股大勢結束之前,它早已成為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已經完全左右了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所以當它結束的時候,你絕對無法接受,想盡辦法要去否定它。
但是不想接受也得接受,而且得背負著它帶來的心理打擊走下去。《心花路放》這部電影不是關於一個人受了情傷以後如何療傷的,而是告訴我們,受傷以後疼習慣了就麻木了,然後一邊疼著一邊繼續生活,別指望擺脫它。
為了讓觀眾更真切地感受到主角的疼痛與絕望,導演煞費苦心地在時間線上動了手腳。當年剛開始看時,對這電影的預期就是半部《泰囧》+半部文藝小清新,雙線交替前進,最後兩條線一併,兩個主角相遇,互相取暖,彼此的問題迎刃而解。結果像我一樣自作聰明的觀眾在那決定性的一刻都被導演狠狠的打臉了。生疼的不只是臉,還有那顆因為帶入主角耿浩而一直懸著的、本以為終於可以放下了的心。導演寧浩在這裡用時間線錯位的敘述詭計給觀眾帶來失落感,實在比《黃金大劫案》最後讓女主角罹難更加殘忍。觀眾在袁泉這個角色身上寄託了拯救耿浩的希望,結果卻發現她才是耿浩一切痛苦的根源,那個萬眾期待的邂逅最後成了不幸的序曲。康小雨這個角色前面一直是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甚至她在觀眾心目中都算不上一個角色,因此我們也就很難理解為什麼耿浩會為了這個虛無縹緲的存在而如此悲痛欲絕。直到兩條線並在一起,我們驚訝的發現原來是她啊,耿浩的深情也就不再顯得沒來由了,他的傷痛也真切地傳遞給了觀眾。
電影最後,康小雨和耿浩在郝義的婚禮上再次相遇,看似一笑泯恩仇,可以翻開新的一頁了,但是沒那麼簡單。這部電影片尾出字幕的方式很特別,主題曲歌詞佔了半張屏幕。寧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覺得小柯的歌詞就是他最想表達的內容,所以就這樣安排了。因此我強烈建議如果有人想再看一遍這部電影,一定要連同片尾曲一起完整地聽下來,那首《輕輕地放下》也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特別是最後的幾句詞,
「當我輕輕地放下你,把一切重新整理去歸零,
可以坦然走進,只有你我的電梯。
當我輕輕地放下你,原以為逃離了輪迴的足跡,
可還是問了轉世以後,你會認得我嗎?」
表面上一切都過去了,可以毫不尷尬地獨處,彼此談笑風生。但是你一直都在,至死也不能忘記,下輩子也不能忘記。
所以我堅定地認為,這首片尾曲才真正揭示了電影的結局,也就是耿浩最後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話說回來這首歌的曲風還真是跟整個電影都不太搭調。前面出現的唯一一首比較清新的歌曲《去大理》,基本上是作為被黑的對象,能看出寧浩對於那些一言不合就要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並寄希望於能在旅行中收穫愛情的文藝青年的不屑(我相信這也是這部電影在隔壁評分低至7.0的重要原因)。其他大部分時間,寧浩都毫不掩飾他對於廣場舞神曲的熱愛,從車上郝義調侃耿浩有機會成為「孔雀傳奇」,到後面乾脆直接用了鳳凰傳奇的代表作《最炫民族風》,以及天門山那首聽來與《最炫民族風》一樣帶感的《阿凡達與屌絲男》。順便說一句,後面這首歌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裡一直是我的手機鈴聲,所以重看時這段音樂響起我還是會忍不住去找手機。
最後藉機說一下我對寧浩的接下來動作的期待。他最出名的是拍喜劇,視覺效果從來都不作為賣點,但是他電影里為數不多卻恰到好處的特效總能把一些冰冷甚至土氣的物品格外華麗地凸顯出來,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心花路放》開場的「電鋸驚魂」,《瘋狂的石頭》里的弩箭發射,《瘋狂的賽車》里的煤氣爆炸,更不要提打了雞血一樣的半部動作大片《黃金大劫案》。之所以會有人把寧浩的電影跟一些摳摳哧哧的小成本喜劇片混為一談並對其特效水準視而不見,主要還是因為這些特效太過本份、太不喧賓奪主了。寧浩用特效去打磨那些不起眼的物件,才是更走心、更具有服務精神的體現,並且總能讓特效與真實無縫連接;反倒是目前國內那些主打視覺特效的所謂「大片」,特別是古裝片,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卻越看越假。聽說寧浩正在跟劉慈欣合作拍科幻片,我覺得這事靠譜。接下來的幾年中國要出像樣的科幻商業片,恐怕真的只能指望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