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記者、新聞編輯這類職業是否會消失?
(請千萬不要把記者和編輯看作真實、權威、藝術、全面、客觀的代名詞…智能工具無法達到,記者和編輯也無法達到)
問題基於個理由:
1、自媒體完全可以繞過記者、新聞編輯來實現自我傳播,這樣的傳播更真實、快速,雖然導致內容質量稍稍降低。
2、類似於「今日頭條」這樣的工具可以讓讀者無需依賴傳統報刊、網路新聞一類的載體,直接讓人們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今日頭條如果只抓去自媒體內容,那就可以繞開報刊新聞版權衝突)
3、未來,基於地理因素準確抓取、自媒體言論真實性歷史記錄抓去、數量特徵等來改進智能抓去的工具,似乎可以保證新聞的真實性。關於藝術性、趣味性,我們可以通過類似於「小冰」「Siri」這類工具手段把自媒體新聞藝術化、趣味化。未來,或許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寫的小說,偉大的人工智慧有充足理由在死後進入先賢祠…
我再多個嘴:知乎日報似乎就沒有記者,只有不太專業(玩笑~)的編輯啊…
再來一個例子啊,維基百科、百度百科不就是全民編輯的嗎?雖然有些詞條有誤差,但是整體已經滿足我們日常需求了啊…新聞也可以這樣來依靠全民啊…只是多了審核程序…
我再吐個槽:人民日報還不如自媒體+智能抓去來的更真實…哈哈哈哈…
題主實在是個很認真的人,專門私信與我討論,並希望我來回答,那麼我也來認真一下吧。
首先審題。題主顯然不是行業人士,所以表述不夠清晰。經過題主確認,我把他的問題釐清為以下兩個問題:
- 在新聞的源頭,即發現和寫作環節,是否可以不需要專業人士(記者),而由普通大眾來完成?
- 新聞寫作完成後,是否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比如題主說的人工智慧)推送到受眾這端,也不再需要專業的「把關人」(編輯)?
要回答問題1.,我覺得要想明白的一點:新聞寫作者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 我認為是在於能夠盡量客觀、減少主觀因素、儘可能地還原事實真相(Truth)。
- 明確了報道新聞的目的,才開始談手段。要想儘可能地還原事實真相,必須要能夠貼得夠近:貼得更近,能夠觀察得更清楚;在所報道的事件/行業里能更加身處中心,無限貼近甚至本人就成為insider,能夠使他在取捨材料時懂得去偽存真,去除雜訊,留下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 如何貼得更近?取決於他掌握的資源和消息來源(Source),和他對該行業/領域的專業知識。
事實上,在缺乏訓練的情況下,客觀還原複雜事實真相的能力,收集信息去除雜訊的能力,大部分普通人都比較難做到。而嚴格意義上的記者,恰恰應該是受過這方面專業訓練的,也應該是有意識、有明確目地在達成這個目標:還原事實真相。
但是世界上並不只有記者有能力還原事實真相。《赫芬頓郵報》(鏈接為主頁)在初創時邀請了一批華盛頓的政治人物(後來John Kerry也加入了)來寫專欄,像這種級別的人物,是能夠把事實講清楚的,同時他也絕對貼得更近。他們要是寫華府政治報道,一定超過絕大部分記者。
知乎上的用戶,如果擁有還原事實真相的能力,完全可以做新聞的寫作者,因為他還像John Kerry一樣,擁有記者很少擁有的資源:貼得更近。
- 編輯被稱為「把關人」,首先是幫助修正記者錯誤的,確保事實的還原能夠更貼近真相,這是兩道把關的程序設計。
- 編輯擔任為讀者選擇新聞的「篩選人」角色,一是幫助記者在出發報道前就圈定題材,二是推送新聞到讀者面前。
以上第一部分,我認為沒有什麼好討論的,「把關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餘地的是第二部分,題主認為,是否有一種人工智慧/程序演算法的可能性,使得選擇權最終下放到讀者本人,而非編輯?
- 人工智慧和程序演算法,我完全是外行,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何時能實現。不過知乎一直在實踐這一點:你關注的用戶,實際上是你獲取信息的「篩選人」,同時,你也是你受眾獲取信息的「篩選人」。成效如何,說起來太大,各位都是insider,可以另行討論。
- 頭條新聞這個APP,我用過,也了解過周圍一些非業內用戶的看法。老實說,我認為它的演算法還是粗糙,對我這種閱讀信息量大且比較平衡的人來說,就無法推送得准。另外有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是它現在的演算法,可能只是抓准了受眾的弱點,因為上至精英下至百姓,共同感興趣的信息,其實就這麼幾大類,也就是所謂的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鏈接為wiki)。
要討論UGC生產新聞的模式,無法繞開赫芬頓郵報 The Huffington Post(鏈接為wiki)。
從Huffington Post目前的運作中,可以給題主的兩個問題找出現實的參考。
Huffington Post是怎麼運作的,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How The Huffington Post Works (In Case You Were Wondering)
另外一篇是Bill Keller在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上談新聞聚合(Aggregation)與《赫芬頓郵報》的專欄,Bill Keller在2003-11年期間擔任《紐約時報》的執行主編:
All the Aggregation That』s Fit to Aggregate
- Huffington Post以「新聞博客」起家(作者為邀請而來的大批各行業精英與明星,具體可見wiki鏈接里「Contributors」一欄),但在2011年起開始僱用自己的新聞記者,進行政治與經濟的深度報道。
- Huffington Post的首頁由網站僱用的編輯「篩選」新聞。
- Huffington Post付費刊載AP和路透的新聞,也即由專業記者、編輯兩道把關之後生產的新聞。當然,如果你自己的私人博客想要使用這兩家通訊社的新聞,也可以去付費。
- Huffington Post的編輯每天收到大量郵件,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媒體的記者、編輯、發行人等業內人士:《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衛報》、《今日美國》、CNN、MSNBC、ABC News、CBS News、《滾石》……這些郵件都在詢問同一個問題:The Huffington Post會採用我寫的這篇內容嗎?
- 除了這些內容之外,大量blogger開始在Huffington Post網站上撰寫新聞,並獲得他們自己的受眾,同時進行討論和社交。
- Huffington Post自己的僱員會寫作,除此之外Huffington Post不為任何博客付費。付費員工與不付費作者之間的區別是:不付費作者享有「無工作時間」的自由。而付費員工則必須面對「工作量」、「截稿日」與「新聞競爭」的壓力。
不翻譯了,大家覺得眼熟嗎:)
最後,微博與知乎,其實是改變我本人獲取信息的方式的。微博還算是第一代產品,而知乎,對我來說則是決定性的改變,它對信息流的構建,是真正有突破的。我已經習慣粘合社交、在討論中不停滾動修正、最終變得清晰且漸近真相的信息流(最近一個例子是關於招遠事件的討論)。而更重要的是,目前,知乎上的一部分用戶,是可以具備還原事實真相的能力的。
媒體(Media),永遠只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介質,它並不等同於信息本身,雖然它的形態影響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無論何時,有能力發布信息的人,加上幫助信息更優質的流程,才是最關鍵的。希望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能夠把介質和人清晰地分辨開來,減少個人經驗的比重,我們才有進一步探討The future of Journalism(Bill Keller專欄里提及)的前提。
-本文僅限站內,禁止任何轉載。
你自我傳播也要有個水準啊。
知乎日報有很多毛病,審評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我就不說了,大多數是娛樂向不是正經向,科普作用尚可深度略差。另外每天選文章不要人來選?標題也不是作者自己起的嘛,文章圖片也是知乎團隊加的啊。
新聞我寧願去看門戶客戶端,探討深度的文章去對應的論壇、網站搜,而不是刷刷微博朋友圈這種。
另外說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
百度百科的水準之差是有目共睹的,戰略核顯卡這玩笑都能通過,可見編輯是什麼水平。
相比起百度百科,維基有一套更為嚴格的標準創作共用,而且有一定數量的成員在維護,其背後更是有資深編輯者在把控質量。
全民編輯是能起到一定的傳播作用,但大多數都是混亂不堪。
就好像每個人手中都有DV和手機,但你會跑去看他們拍的視頻而不去看變形金剛?
==============================================================
最後一句可能不恰當,可能這個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是專業和業餘之間的區別。
大導演拍過精良的DV作品(光暈:登陸 (豆瓣)),業餘導演也可能胡亂接拍某部大作(天機·富春山居圖 (豆瓣))。但事實上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電影界是不會允許太多業餘的人存在,而DV界就無所謂,反正大家都是玩票,直到某天DV界也正規化了,有了產業,DV導演也會應運而生。
我想記者、編輯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人。他們可能寫段子沒你好,但是他們能保證不出錯。任何一個成熟的行業創新不是真理,穩定才是真理。
先說結論,短時間不會消失的。
題主,你說的是倆事兒。
1.沒有人對於新聞進行採集和加工,即用技術代替。
2.沒有供職於傳統媒體的人對於新聞進行採集和加工,即網路媒體(包含自媒體)來採集和加工。
先說第一個事兒。
一般來說受眾對於新聞有倆需求:
第一是速度,第二是準確性。
由於技術發展,「人人都是記者」的時代,對於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於新聞現場的獲取甚至接近於「即時」。
這是互聯網時代的特點,人們刷微博,希望即時要,即時就得到。
但題主別忘了,不是每一個當事者都會自覺自愿地主動參與到這個事件的公共表達中:
就是說有些人經歷了一件大事兒但是他不一定會把這個相關信息po到網上。
這時候,沒有專業的采編人員,準確性沒法得到保證。
即使新聞能夠快速地準確地被呈現給受眾,但以何種方式呈現?
記者和編輯所做的工作就是把新聞素材以一種他們期待的方式呈現給讀者,對同一事件不同的裁剪和安排,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這種做法本身提供的是一種看待事件的角度,你以為你買《經濟觀察報》只是買《經觀》帶給你的信息,其實你還買了《經觀》的立場。
再說第二個事兒。
很多做的不錯的自媒體都是傳統媒體人兼職/全職在做。
微博上最火的新聞號是哪些?還是傳統媒體的微博號吧。
如果傳統媒體人都跳槽出來,來做自媒體,行嗎?
他們會面臨一個重要問題:
采編限制
非國新辦批准的網站沒有采編權。
……發布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同時宣布從即日開始實施,取代此前的《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根據這個新《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新聞單位設立的登載超出本單位已刊登播發的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第二類是非新聞單位設立的轉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第三類是新聞單位設立的登載本單位已刊登播發的新聞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所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包括通過互聯網登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和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
……
在《規定》中的第十六條規定,非新聞單位設立的轉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不得登載自行采編的新聞信息。
《規定》的出台明顯意味著,有關門戶網站新聞采編權的禁止,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和規範,對於新聞門戶網站擁有自身記者的約束明顯縮緊。
我只想吐槽一點,你低估人民日報的編輯和記者了。這些人是被牢籠束縛住的一群老虎。
專業的事,自然有專業的人來做。
如果你覺得人人都能當編輯記者,那你也太小看這個職業了。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編輯的話:
「也許將來報紙會死掉,但我們會活下來,因為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新聞」。
我深以為然不請自來= =
本人在帝都某大學新聞專業即將大三,今天斗膽答一記。
我認為,在未來,在網路自媒體發展十分迅猛的條件下,傳統媒體和記者,編輯不會消失。
1.傳統媒體的權威性不可替代。
想像一下,如果傳統媒體消失了,今天在微博上同時看見兩個自媒體發布:巴西和智利的比賽結果是3:0,巴西和智利的比賽結果是0:3,(我當然希望是前者= =),請問你會相信哪個?哪個可以讓你不假思索的相信?貌似沒有組織的新媒體的可信度還不至於這麼高。
在大部分受眾無法親臨現場去驗證事實真偽的情況下,傳統媒體的權威性是不可替代的。
現在自媒體建立在虛擬條件下,發布了不實消息頂多事後刪帖,沒有更正和勘誤。這樣……如何能保證新聞真實性啊?記得大二在學《新聞倫理與法規》的時候,貌似有這樣一條規定,就是新聞媒體如果報道了法院一審判決的結果,那麼之後再上訴如果修改了判決結果,那麼新聞媒體有義務再次報道。所以,關於硬新聞的權威性,自媒體就達不到要求。
「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報。」這是普利策的名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裡面,對於新聞事業的功能第一條也是溝通情況,提供信息。
2.傳統媒體在深入調查領域不可取代
新媒體,自媒體一般有字數限制,這也是由於屏幕載體決定的,的確長篇大論得不到很好的傳播效果。我個人對碎片化閱讀不做評論,但是這是在新技術下不得不做的妥協。
但是深入調查,專訪,深訪也是需要的,尤其是對於一些重大的複雜的,娛樂化程度弱的問題。深入調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經濟上健康、資源豐沛的媒體才有能力從事,可以說是新聞報道中的「奢侈品」。長期以來調查性報道被看做是報紙的核心報道力,其數量及質量被看做一張報紙是否承擔其應有的社會責任的重要標準。我們在大一暑假做了一個社會實踐,調查高學歷殘疾人的就業問題,仨人一組就做了將近一個月,最後出了一萬字成稿T T
個人認為,像南香紅,李海鵬等人的特稿,故事化的調查性報道只能生長在傳統媒體的土壤中。
以下是個人認為比較精彩的特稿:
曹筠武 《系統》[文]曹筠武:系統
李海鵬 《舉重冠軍之死》 舉重冠軍之死_李海鵬
李海鵬 《悲情航班》悲情航班MU5210_李海鵬(這篇特稿就是在很難採到事實確切消息時的妥協之作,但是很感人)
南方周末――助人為樂者的「瘋子」生涯[社會]
南方周末 - 小升初:誰中了「禁奧令」圈套?
林楚方 《南方周末》:20名「特別」人大常委即將產生
3.在新媒體的大浪淘沙下,能存活下來的傳統媒體基本都有明確定位,受眾人群
目前能在報刊亭上出現的,不靠著強制訂閱活下來的報紙雜誌,都得有兩把刷子吧?
以地域分類,大部分省市都會有一份黨報,一份晚報,一份都市報,定位都不一樣
即使這三份報紙你都定,也不會覺得在報道一樣的東西= =
而以領域分,時尚界,汽車界,地理界,體育界,時政界等等都有做的相當出色的報紙吧?
其實傳統媒體人責任感和榮譽感是相當強的,要不也不會在這個收入並不好的行業堅持下來。之前和一位調查性記者聊天,他說有時睜開眼都要想想自己身處何地,是越南還是香港?他說,熱愛是堅持下來的唯一理由。傳統媒體人在面臨挑戰時,大部分都會越挫越勇。
所以在人人都是記者的年代,有專業精神和專業素養的專業記者才越發珍貴
因為這個時代信息並不稀缺,稀缺的是篩選信息的能力
寫在前面的話
在知乎我總有這樣的擔憂,當我看到一個我很想回答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已經有不少人回答了,其中還有一兩個知乎名人,而我還不能完全同意他們觀點的時候,我還應不應該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我很認真的回答一個問題,到底會得到多少人的關注,因為大部分人關注的是大牛,在他們的時間線上只會顯示「XXX回答了這個問題」或「XXX贊同了這個答案」,而你的答案,抱歉,不會出現在任何人的時間線里,你就是白忙活一場。搞得不好,激怒了某些大牛的腦殘粉(是的,知乎也有),還會合力把你摺疊。
舉個例子,張公子的答案幾乎在每一個題目中都排在第一位,是因為張公子在所有這些問題中都最權威嗎?恐怕未必,那是因為張公子在知乎人氣最高。(本人對張公子無成見,舉例而已。)
但最後我還是決定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就當對自己思路的整理了,至於折不摺疊,有多少贊,管他呢,那是知乎的擁有者們該關心的問題。
你以為我跑題了?其實我還能拐回來,在這一點上,張公子在知乎已經相當於一個大報紙,無論他的專欄和回答寫得對不對,總有一批讀者買賬。
——————————————正式回答分割線——————————
題主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兩個很老的職業:一是老的總機接線員,二是景區快照師。
稍微有一定年紀的知乎er應該知道,以前還沒有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的時候,你打到一個單位,總有先打到一個總機,然後再讓他們轉接,即便你知道他的分機號也不行。
景區快照師,現在還偶爾見到,不過以前更多,我還記得我老家有個防洪紀念塔,就在江邊,小時候那是唯一的標誌性建築,巔峰時期,塔下有一排景區快照師,蔚為壯觀,我和同學的第一張合影就是出自於他們之手,現在呢?一個都沒有了。
這兩個職業不能說完全滅絕了,至少也是瀕臨滅絕。是人們不需要轉接電話了嗎?是人們不需要在景區留影了嗎?都不是。那是因為現在我們不需要接線員也能打到分機,那是因為我們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手機照相機,所以人人都能為自己留影。但你卻不能說人人都是接線員,人人都是景區攝影師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記者和編輯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大量消亡但不會徹底消亡」,當然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之後,會存在一部分記者、編輯、專欄作家以滿足高端新聞需求而不是普通新聞來源。至於會不會徹底消失,我相信那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已超出我等人類對未來預測的範疇。
估計看到這,我的傳媒界同行們必然會跳出來質問我(或者在內心質問我):「你在侮辱這個行業你造嗎?我們是時代的記錄者你造嗎?你怎麼能拿我們和上面那兩個行業相比呢?」
事實上,記者編輯的出現,本身並不是為了解決什麼新聞事實客觀性的問題,也不是還原真相的問題。
世界上最早的記者,產生於歐洲的威尼斯。十六世紀的威尼斯是歐洲的經濟中心,商業非常發達。各國鉅賈大賈、銀行家,蜂湧此地進行商業活動。他們迫切需要了解涉及自身利益的世界各地的消息。這樣,一批探報消息者應運而生。他們分別搜集政治事件、物價行情、船舶起航等方面消息,或手抄形成單篇新聞,或刊刻成報紙,然後公開出售。這些專門以搜集和出賣新聞為生的人,便成了現代「記者」的前身。初期記者和編輯、出版人之間並無明確分工,許多人往往身兼數職。隨著報業的發展和新聞界的激烈競爭分工日益明確,才有了專職的記者、編輯和出版家。
看到嗎?記者和編輯的出現,最早事實上解決的是信息源問題,或者說,信息收集的問題。是不是銀行家們、鉅賈大賈們沒能力判斷消息源對不對呢?不是!是不是他們沒能力還原真相呢?也不是!只是他們需要消息,而自己去收集卻太費勁而有可能有遺漏,於是記者應運而生。
當然,後來記者們需要還原事實真相,那是因為消息太多,自然就有假消息,所以這成了記者的操守之一。哪個行業不需要操守呢?食品廠商不需要把成分和配料表的「真相」寫在包裝上嗎?房地產商不應該把房子平米數和周邊設施的「真相」寫在廣告上嗎?這些都是真相,但報道真相卻不是記者存在的本源。再舉個例子,八卦周刊的記者也算記者吧?他們的職責是報道真相嗎?恰恰相反,有時候他們就是在胡編亂造,而看八卦周刊的人,就算明知道是胡編亂造也會看,因為他們需求的不是「真相」,而是「消息」。
回到這個問題,目前記者還沒有消失。像今日頭條或者百度新聞,的確,他可能不需要記者,但是他所發布的新聞也還是記者所寫,因此,可以說,目前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新聞都還是記者所寫,編輯所編輯。但已經出現了另外的苗頭,微博上已經有不知道多少新聞演繹了這樣一個鏈條:
網友爆料→網路媒體跟進→電視媒體跟進→傳統媒體跟進
在這個鏈條中,傳統媒體已經完全處於底端,事實上,現在的年輕人,早已經不會等著看第二天報紙寫什麼了,因為報紙無論從版面限制,速度,甚至以往的優勢深度都已經被遠遠甩開了。而電視媒體、網路媒體雖然還是重要渠道,但已經不是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當然,目前這種並非主流,因此相信媒體記者們還有幾十年日子可過,搞不好還能熬到退休。
目前記者之所以佔據優勢還是因為某些壁壘的存在,例如很多事件需要採訪證件才能深入第一線,也就是聞佳所說的:貼近。但請相信我,設備永遠會比人更貼近第一線。像之前曾經在微博上火過幾天的「藍可兒事件」,沒有任何一個記者比電梯里的攝像頭更貼近一線。在這種新聞事件中,記者和編輯已經開始體現出一定的邊緣化,最終他們無非承擔了一個警察局和民眾之間的信息通報橋樑而已,看到沒有?沒有真相,沒有客觀,只是橋樑,只是渠道,而這個渠道,現在也只剩下一層窗戶紙而已。
未來,這些壁壘都有可能被攻破,那時新聞記者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而他們人數上在人類基數上的劣勢卻無法彌補,這時候,人人都可能是記者和編輯,也就到了真正的記者和編輯們飯碗堪憂的時候了。
事實就是這樣殘酷,當然他還不會很快來臨,但我作為一個新聞行業從業者,已經感到了危機感,但我絕不會像鴕鳥一項,把頭插在土裡。直面未來,才能把握未來。頭上都頂著達劍,大家怎麼都想得這麼天真。
2017年5月2日,新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發布,看看條款後,大家都洗洗睡吧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範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說明,互聯網模式下若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則應更加註意不能碰觸「新聞信息」,否則就會受到處罰,例如今年初某視頻網站擅自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而被北京網信辦要求全面整改,這對平台商業架構影響很大。
在內容創業的風口浪尖時代,很多自媒體喜歡「追熱點」,而很多熱點事件恰恰就是傳播了「新聞信息」,這在新規實施後應當注意辨別,否則也易觸發合規風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本規定所稱新聞信息,包括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事件的報道、評論」。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五條規定「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路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範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包括互聯網新聞信息的:(1)采編髮布服務;(2)轉載服務,以及(3)傳播平台服務。
對於(1)采編髮布服務,說白了就是新聞源問題,即只能是「新聞單位(含其控股的單位)或新聞宣傳部門主管的單位」,即根據網信辦發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名單(截至2016年12月30日)》,只有在名單上的新聞信息源單位(294家單位)才能自行採集並編排新聞並發布。其它任何新聞信息主體,都不得自行采編並形成新聞,並標示新聞來源,實際上就是國家給這些新聞來源提供了「原創保護」。
對於(2)轉載服務,即原2005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所明確的「第二類新聞信息服務」——非新聞單位轉載新聞,即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的非新聞單位才有資格「轉載」新聞源信息。
對於(3)傳播平台服務,主要是指微博客、即時通信工具、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傳播平台同時提供采編髮布、轉載服務的,要按要求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髮布、轉載服務許可。但值得注意的,「轉載服務」和「傳播平台服務」兩者間如何區別,新規條款里並沒有明確,個人理解,傳播平台服務應當是包括允許自然人在平台內進行「信息分享流通」的功能,例如個人在朋友圈分享了新聞,雖不能要求個人有新聞資質,但起碼微信要有這個資質。
所以,在現有體制下,個人或自媒體怎麼可能存在自采自寫自發新聞的?
網友實名後才能看新聞?為你解讀新規《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 知乎專欄
當年我問老師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回答我
每個人都會做飯,可天下少得了廚師嗎?
仔細看了下題目,問題其實就是自媒體能否代替記者,完成新聞信息來源的功能。
自媒體分享的是網民自己的見聞,說白了就是街道大媽的網路版。其分享的信息自然是主觀的,版本各異的,而且僅僅停留在眼見耳聽的階段。事故造成的傷害你如何得知?時候的賠償糾紛怎麼解決你如何得知?當事人的心理狀態你如何得知?
許多事實,是需要實地的去跑腿的,不是僅僅的一見而知。自媒體或許可以完成信息傳播,但是不能代替信息挖掘啊。
竊以為,記者和編輯這類職業不僅不會消失,而且其地位很可能變得更加重要。
目前,記者和編輯面臨的尷尬處境是新聞傳播條件迭代過程中的過渡現象。在這一時期,信息量爆炸性增長,過去由於信息匱乏導致的不確定性大大降低,人們的第一感覺是世界已經盡在掌握,通過各式自媒體及其他現代傳播平台及技術,我們在信息需求的滿足上可以高枕無憂了。
傳播學怪傑麥克盧漢的那句名言——媒介即訊息,一語道破了當前新聞傳播環境中編輯和記者所面對的困局的天機。簡單地說就是,受眾在新聞傳播活動中最在意的並不是信息內容本身,而是其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即媒介。同樣一篇新聞報道在報紙上和在新媒體平台上很可能會收穫完全不同的傳播效果,因為後一種媒介讓受眾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有了更多的參與機會,可以評論,也可以轉發分享給他人,總之,受眾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對新聞信息掌握著絕對的生殺大權。
如果以更大的視野來觀照整個新聞傳播活動,可以發現,受眾在新聞線索的滲透力度也越來越大,甚至不少傳統媒體被受眾發起的種種話題、活動牽著鼻子走,不辨真假,不分青紅皂白,哪裡熱鬧往哪裡湊。這一點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受眾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錯誤定位。
凡此種種指向一個結論:受眾主要作用於線索的發現和渠道的選擇,而對於最主要的新聞內容的加工、整合併無建樹,因為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新聞信息是不用不負責任的,只是擁有了一個幾乎和新聞媒體相同體量的信息市場和傳聲筒而已。也就是說,受眾享受到的權利與需要承擔的義務是極其不平衡的。因此,與受眾相比,新聞媒體的記者和編輯是戴著鐐銬跳舞的,然而正是這個鐐銬保證了他們所提供的信息在真實性和有序性上遠遠優於受眾所能提供的信息。
況且,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們對虛擬社交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人們製造的無價值信息會越來越多,信息匱乏會導致不確定性,信息過多同樣讓人無所適從,我們姑且稱之為信息危機。那個時候,專業的、規模的記者和編輯就會顯得特別重要,我們需要他們對信息進行有效的遴選、甄別和整合,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在蕪雜的信息海洋中暈頭轉向。
現在正是受眾初嘗信息充裕、便捷的甜頭的時候,慢慢的,甜味會變淡,最後苦不堪言。過了眼下這個階段,一切會見分曉,我們拭目以待吧。專業的信息加工者 尤其是專業領域內的專業信息加工者仍有其意義,我的話完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老實說,看到這個問題,我吃了一驚,新聞學是我的老本行,在大學裡我們常討論「未來紙質出版物會不會消失」,得到的答案「會」與「不會」幾乎各佔一半,題主問記者、編輯未來會不會消失,可謂超前,之前我從來想到過這個問題。但是很顯然,在多數人的潛意識裡,答案是否定的。
反觀中外新聞的歷史進程,我堅定地認為在人類可以預見的未來,只要有新聞存在的一天,記者、編輯便不會消失。 先從題主的幾個問題入手,繼而詳細分析箇中原因。
1 自媒體完全可以繞過記者、新聞編輯來實現自我傳播,這樣的傳播更真實、快速,雖然導致內容質量稍稍降低。
分析:
按照通常的理解,每個社交媒體帳戶(微博、空間等)即為一個自媒體,人人都可以在自媒體上發布信息,但是自媒體與傳統媒體有著本質的區別,且不說專業素養,自媒體首先採訪這一關就過不了,你一個微博用戶去採訪行政機關試試。
出於新聞guan zhi,網路媒體並沒有採訪權。據2005年頒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都只能登載或轉載時政類新聞信息,即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事件吉安的報道、評論。換言之,網路媒體沒有新聞採訪權,不能進行直接的新聞原創。也就說網路媒體包括商業網站尚且沒有採訪權,何談自媒體?
話說回來, 2006年冬奧會在義大利都靈拉開帷幕,新浪網拿到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張奧運會採訪證,相較於有傳統新聞媒體背景的新聞網站,新浪網的影響力或許更大,新浪獲得採訪權在情理之中,同時也是大勢所趨,但這並不意味著採訪權已經「下放」給每個自媒體用戶。
自媒體傳播的信息「更真實」的說法並不成立,在有爭議的事件中,採訪尤為重要,對於還原事實真相的作用無可替代。自媒體有其天然的局限性,零碎的、片面的信息充斥其中,試想,自媒體上有一萬種聲音,你該相信誰?
如果將自媒體上的信息進行劃分,娛樂、生活、情感佔據了大半,我想這些並不是題主「真實」所指的主體,自媒體上真相常常被湮沒,能浮出水面且被大眾接受的只是少許。面對紛繁複雜的信息,還原事實不僅需要時間成本,還需要專業素養的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講,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正確地對信息進行甄別,判斷虛實。
記者在走上職業崗位之前,遠的不說,四年的專業訓練少不了,加上大大小小的實習,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媒介素養,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更強。美聯社(如果沒記錯的話)采編手冊寫到,大意是在事發現場,記者可作為第一信息源。由此不難看出,信息源的選擇與報道呈現的事實直接相關。
2 類似於「今日頭條」這樣的工具可以讓讀者無需依賴傳統報刊、網路新聞一類的載體,直接讓人們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今日頭條如果只抓去自媒體內容,那就可以繞開報刊新聞版權衝突)
分析:
題主需要理清這樣一個事實,「今日頭條」的內容來源多數為新聞網站,新聞網站的內容採集需要依靠記者、編輯。
可以說,「今日頭條」只抓取自媒體的內容,肯定沒有今日的風光。其實這個問題換種說法會更好理解,「今日頭條」抓取自媒體上的信息可以很好的發展,為什麼傳統媒體及新聞網站要花費巨大的財力建立采編團隊,直接採集自媒體上的信息不就得了,人家傻呀。
從根本上來講,這個問題還要回歸到第一個問題:自媒體上的信息真實性堪憂。
3 未來,基於地理因素準確抓取、自媒體言論真實性歷史記錄抓去(取)、數量特徵等來改進智能抓去的工具,似乎可以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分析:
工具只能起到輔助的功能,降低獲取事實的各項成本,但遺憾的是,不能取代記者、編輯在報道中的作用。
ps:給大家講個笑話。
交警:喝酒了?
駕駛員:沒!
交警:怎麼有酒味?
駕駛員:喝了杯啤酒。
交警:啤酒也是酒!
駕駛員:請問蝸牛是牛嗎?
交警:不是。
駕駛員:請問醬油是油嗎?
交警:不是。
駕駛員:新娘是娘嗎?
交警:不是。
駕駛員:啤酒是酒嗎?
交警:不是。
駕駛員:這就對了!
交警:……
那麼,知乎日報是報嗎?
ps: 「再來一個例子啊,維基百科、百度百科不就是全民編輯的嗎?雖然有些詞條有誤差,但是整體已經滿足我們日常需求了啊…新聞也可以這樣來依靠全民啊…只是多了審核程序… 」
我不敢想像會發生什麼……
ps: 「請千萬不要把記者和編輯看作真實、權威、藝術、全面、客觀的代名詞…智能工具無法達到,記者和編輯也無法達到」
新聞人的事,不叫「達到」,叫「逼近」。
ps: 「人民日報還不如自媒體+智能抓去來的更真實…哈哈哈哈…」
人民日報:「嘿嘿,你懂的!」
當然不會。因為好的內容生產者和負責任的把關人是需要很高文化素養和媒介素養的。
引用我的老師在新聞院畢業典禮上的話:「網路社會的崛起,讓新聞傳播遭遇到了一個最壞的時代,因為,數字新技術所帶來的媒介融合如一把利刃破壞了既有的組織體系、行業分工和文化形態,所有的新聞傳播業無一倖免地捲入到了不轉型就等死的單行道中。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新聞傳播也正在邁入一個最好的時代,信息豐饒環境里知情權的提升、社交媒體蓬勃下公共領域的再造、多元話語結構中表達自由的釋放,讓新聞傳播越來越有可能實現捍衛真理、揭示真相、監督預測的社會責任。於新聞傳播教育而言,我倒以為當下正是時代的饋贈,最壞的、最好的都能聚合在大學教育的爭鳴和討論里,教師和學生在一起經歷時代浪潮的洗禮,成為了智慧的共同體、命運的共同體。在這個註定更加紛繁的時代,如果有人問我,新聞傳播專業教育究竟能提供什麼?我想,應當是質疑的精神、批判的方法和建設的理性。它讓我們能夠在世界的浮華、暴力、貧困、災難面前始終保有追求公平正義的精神。」
作為一個曾經的接觸過傳媒的但並不是工作的學生。我覺得大概是這樣的:
發展迅速的媒體信息技術催生了各種各樣的新型媒體。
媒體的門檻降低,社交網路傳播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時也會充斥著真真假假的信息。
但是呢,記者這類職業不會消失,但會多元化發展。
為什麼呢?
沒有專業知識,我只能打一個比喻吧:
幾年前,有人嚷嚷著說智能手機將會取代個人電腦。
幾年後,個人電腦依然堅挺。
你,明白了嗎?
不會啊。以後都是全媒體的時代。專業記者和編輯的門檻更高。
題主你想,記者編輯是什麼人?是靠新聞吃飯的人。想靠新聞吃飯,就必須接受嚴格的訓練和實戰,成為專業人士,這都是要投入時間金錢成本的。即使傳統媒體消失了,你想看到真正準確易讀有趣的新聞,還要靠這些人提供不是?那時候他們即便不叫"記者編輯"這種名稱,實際上還是那麼回事兒。
激勵機制。
如果哪天自媒體的運營形成正確的激勵與懲罰機制了,新聞記者才會消失。
我就吐個槽,題主口口聲聲說自媒體真實快速,能保證新聞的真實性,請問,在人人都有自媒體的時代,怎樣才能相信一個自媒體發的消息是真實的?舉個例子,假設512發生在自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傳統媒體已被取代,公眾面對繁星一樣多的自媒體消息,能選擇相信多少?這些自媒體的主體,有多少人能親臨現場?有多少人能統計準確數據?有多少人能縱觀全局?有多少道聽途說以訛傳訛?肯定會有相對準確的信息,但是不準確的信息絕對佔百倍千倍,公眾肯定要傾聽權威的聲音,還是得靠千錘百鍊的傳統媒體統一調配資源,發布權威信息。
另外,在新聞被大力度監管的今天,還會有不良從業者貪圖蠅頭小利歪曲事實,那自媒體如何監管其真實性?沒有真實性、時效性,還能稱之為新聞嗎?自媒體玩好自己的專業方向就行,比如教人品個酒泡個妞,新聞這一塊就謝謝不用來添亂了
推薦閱讀:
※國外常用的論文檢索網站有哪些?
※在東京、大阪等日本大城市生活需要什麼必不可少的 App?
※你最想給知乎哪些建議?
※你厭煩豆瓣了嗎?
※為什麼迅雷的高速通道能提速如此明顯?迅雷是否限制了普通用戶的下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