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八旗之間是什麼關係?

八旗共主


這是個有點複雜的問題,因為清初八旗的架構發生過幾次改變。我會按照時間順序,先講述清初八旗的形成和形成,以回答題主的問題,然後再補充一些關於八旗的基本常識。

回答問題之前先向「已經對知乎用戶在清史方面認識和鑒賞能力絕望的並且在知乎上最主要任務是吐槽他sefu的 」@橘玄雅 童鞋致以崇高的敬意——以下內容整理自其關於八旗制度的講稿

如果你百度或google八旗制度,基本上你會被告知「太祖在萬曆二十九年建立四旗,萬曆四十三年由四旗分為八旗」 這樣一個概括,然後八旗制度的形成,在清初其實是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的。正如 @薛立偉所說,原本人數少的時候沒有神馬八旗,參加的人多了才逐漸變成了八旗……

下面我就整理一下橘子同學關於清初八旗旗主變制的講述——

一、太祖朝二旗時期

最早的八旗制度,實際上是牛錄(niru---佐領)制。在那時,並沒有「旗(gūsa)---參領(jalan)---佐領(niru)」的結構,只有「旗主(gūsa)---牛錄(niru)」的單純構架。根據滿文檔案,牛錄製始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也就是說,俗說中的「四旗建立」,實際上是牛錄製建立的時候。


在這一時期一共只有兩個旗主,即太祖努爾哈赤(Nurhaci),和太祖的同母弟舒爾哈齊(?urgaci)。當時朝鮮人的史料中,稱呼他們為「二酋」。而《滿文老檔》也說,太祖和舒爾哈齊的屬人、阿哈,都是一樣多的。這兩個旗,旗色沒有準確的記載,按照推斷,太祖的旗,旗色為黃旗。而舒爾哈齊的旗,旗色為黑色(後為藍色)。


這個黑旗是個很夢幻的東東,因為記錄非常少……據記載,黑旗就是藍旗最早的旗色,後來由於黑旗在夜間不便區分,就改作藍旗了,而具體什麼時期黑旗變為藍旗,也有待考證。

二、太祖朝三固山時期


所謂「固山」,就是滿文gūsa(旗)的音譯。此「旗」並非電線杆上飄揚的小旗,而是一種軍制的名稱——這一點先放在這裡,後面科普八旗常識的時候再詳述——所以「三固山」意思就是「三旗」,這一時期形成了三旗。

1601年,太祖征服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達部(另外三部為葉赫、烏拉、輝發)。把哈達部的人丁編為一個旗,讓自己的長子褚英,和哈達部的首領吳爾古代(哈達納拉氏)共同管理。這個哈達部的旗,旗色為白色。不久,褚英廢除了吳爾古代的首領地位,自己獨自成為了旗主。同時,舒爾哈齊的藍旗得到了進一步擴充,這些藍旗新歸附的人丁,被封給了太祖的次子代善。所以在「三固山時期」,代善是藍旗里擁有一定人丁的「小旗主」。


配上橘子做的渣圖:

三、四旗形成時期


萬曆三十七年(1609),太祖的同母弟、藍旗旗主舒爾哈齊被太祖幽禁。藍旗的格式就發生了變化。


藍旗中原屬於舒爾哈齊的佐領,一半多均由舒爾哈齊的次子阿敏繼承,旗色保持藍色。而剩下的佐領,歸屬在原本就在藍旗擁有一定人丁的太祖次子代善的名下。代善的舊有人丁,加上新得到的人丁,均脫離藍旗,獨立為一個新的固山,即紅旗。這樣,四旗的雛形就出現了。


萬曆四十二年(1611),太祖的長子、白旗的旗主褚英,也被太祖幽禁,所以白旗也發生了變化。白旗大部分佐領,被封給了太祖的第八子,也就是後來的太宗皇太極。而留下了一部分佐領,讓褚英的長子杜度繼承,杜度就成為了白旗的「小旗主」

四、八旗時期


萬曆四十三年(1615),太祖下令將四旗分為八旗。太祖自己的黃旗,分為正黃、鑲黃兩旗,均由太祖親自統領。代善的紅旗,分成正紅、鑲紅兩旗,由代善和代善的兒子們統領(代善的兒子岳托和碩托均是鑲紅旗的小旗主)。原藍旗的旗主阿敏,成為鑲藍旗旗主,屬人沒有變化;正藍旗的旗主是太祖的第五子莽古爾泰,領有一個小旗主德格類(莽古爾泰同母弟)。而原白旗,太宗所領的部分,獨立為正白旗;杜度所領的原白旗旗分,加上新封的太祖第七子阿巴泰,共同組成了鑲白旗(阿巴泰為小旗主)。

PS: 太祖時期八旗的旗色,與後來我們所熟知的不同。根據朝鮮當時的記載,當時滿洲的旗色,是「純色旗和龍旗」。也就是說,最早的正旗,是純顏色的一面旗子,旗上沒有圖案。而最早的鑲旗,也不是五邊形,而是跟正旗底色一樣的畫著龍的旗子。我們今天看到的這種八旗旗色,是天命七年(1622)之後的模式了。

五、太祖時期八旗旗主(小旗主)的分封和變動


天命八年(1623),按照當時「嫡長子繼位,嫡幼子繼產」的傳統,太祖開始安排自己的三個嫡幼子,即阿濟格(18歲)、多爾袞(11歲)、多鐸(9歲)——即把自己親領的兩黃旗進行拆分,分別封給他們,使他們成為小旗主。


當時,太祖的兩黃旗,各有30個佐領,合計60佐領。太祖將正黃旗的15個佐領封給阿濟格,另外15個佐領封給多爾袞。而鑲黃旗,分出15個佐領封給幼子多鐸,剩下的15個鑲黃旗佐領,依舊由太祖親自統領按照太祖的本意,在太祖去世之後,太祖自己的15個鑲黃旗佐領,也應該由多鐸繼承,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幼子繼承製」,這點太宗也承認,說「太祖雖無遺命,理應分與幼子。」(《太宗文皇帝實錄》)


這次分封后,鑲黃旗成了太祖唯一親領的旗,鑲黃旗也因此被稱為「頭旗」(fere gūsa)。有些人說皇帝是鑲黃旗的,也是由此而來——儘管皇帝其實並不屬於八旗中任何一個。由於當時三位幼子年紀還很小,所以這一次分封只是名義上,實際上兩黃旗還是由太祖控制。


天命末年還有一些旗主的變動,出於篇幅考慮,不在此贅述,僅貼一個天命末年八旗旗主圖標示:

六、天命以後的「四次換旗」


在太宗繼位後到世祖朝時期,還經歷了四次換旗事件。

第一次換旗,是太宗剛剛繼位,對兩黃旗和兩白旗旗色的互換

太宗本人在太祖末年統領正白旗,而太宗的長子豪格,則統領鑲白旗,兩黃旗則由太祖的三個幼子繼承。但是在當時,由於太祖是統領黃旗的旗主,故而後金國人皆認為黃旗是「國主之色」,這是後金當時的禮制影響。所以,繼承了汗位的太宗,自然要將自己的旗改為黃色,以示「正統性」。這次換旗的方法十分簡單,即太祖時期的鑲黃旗,改為正白旗;而太祖時期的正黃旗,改為鑲白旗;太祖時期的正白旗,改為正黃旗;太祖時期的鑲白旗,改為鑲黃旗。而各旗旗主之下的屬人,沒有進行變動,也就是說,第一次換旗的「黃白對調」,僅僅是旗色的對換而已。


第二次換旗,是兩黃旗和正藍旗的混編

太宗天聰六年(1632),正藍旗的旗主莽古爾泰病逝,正藍旗的旗主由原先正藍旗小旗主莽古爾泰的同母弟德格類繼承,而莽古爾泰的佐領,也由莽古爾泰的兒子繼承,成為小旗主。天聰九年(1635),正藍旗的旗主德格類病死,同年,有人告發莽古爾泰、德格類一門謀反,太宗趁此機會,將莽古爾泰、德格類一門剝奪旗權,將正藍旗沒收,於是對於手中的正黃旗(旗主為太宗)、鑲黃旗(旗主為豪格,小旗主為阿巴泰),正藍旗(無旗主)進行處理。

太宗的處理方式,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將原正藍旗的佐領,拿出八個,加封給鑲黃旗旗主豪格,又拿出三個,加封給鑲黃旗小旗主阿巴泰。加強了原鑲黃旗的實力。

第二步,將原正黃旗的一半與原正藍旗的一半,組成新的正黃旗。將原正黃旗剩下的一本與原正藍旗剩下的一半,組成新的鑲黃旗,皆有太宗親自統領。

第三步,將原先旗主為豪格的鑲黃旗,旗色改為正藍旗,成為新的正藍旗,原鑲黃旗的小旗主阿巴泰,也同樣成為了新正藍旗的小旗主。

第三次換旗,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所屬兩白旗的互換

對於這次換旗,學術界以前沒有嚴格的論斷,隨著近幾年滿文資料的出現,才漸漸有了比較貼切的結論。這次換旗,大約在崇德八年(1643)八月,太宗去世之後的一兩個月之間。原本,多鐸得到了太祖時期鑲黃旗,也就是後來正白旗的30佐領的遺產;而阿濟格、多爾袞兩人各有鑲白旗的15個佐領,相比之下,多爾袞的實力並不強。太宗去世之後,多爾袞得到了實權,這時多鐸犯了一個小罪,多爾袞便趁機沒收了多鐸正白旗的15個佐領。於是,多爾袞本人,就具有了一個整旗的實力。之後多爾袞的做法是,將自己所領鑲白旗的旗色,與多鐸的正白旗旗色相對調,自己成為正白旗旗主,而原屬正白旗的多鐸,則換色為鑲白。本身就在原鑲白旗擁有佐領的阿濟格,並沒有參與此次換旗,還保持著鑲白旗小旗主的地位。

第四次換旗,是兩白旗和正藍旗的混編

順治五年(1648),多爾袞將豪格下獄,沒收了作為正藍旗旗主的豪格屬下的佐領。豪格的正藍旗被沒收,卻沒有隸屬順治帝,而是被多爾袞以「俟歸政,然後隸於上」的名義佔據了。第二年,鑲白旗旗主多鐸病逝,多爾袞便將兩白旗和正藍旗一起混編。原本屬於豪格的正藍旗佐領,和原本屬於多鐸、阿濟格的鑲白旗佐領對換,這樣,鑲白旗就成了「無主之旗」,多爾袞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兩白旗的旗主。而正藍旗,則由阿濟格、多尼(多鐸次子)、博洛(阿巴泰第三子)、岳樂(阿巴泰第四子)四個小旗主共同管理。


一番折騰後的旗主們:

七、小結:清早期八旗之間的關係


其實僅從正身旗人的角度來看,整個清代八旗之間的關係都是平等的。但是就旗權而言就是另一回事了。從上述八旗形成的歷程來看,太祖朝時期,甚至一直到世祖朝時期,旗主的權利都是極大的,可以和大汗分庭抗爭。直到世祖時期,尚有一整個旗只有一個旗主的情況出現——所謂旗人即是軍人,所以說相當一一整個旗的佐領旗丁都在旗主的控制下。


清初時,旗主的親屬關係,對旗之間的關係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太宗剛剛即位之時,同旗色的正、鑲旗旗主都有親屬關係。如正紅旗旗主代善的兒子岳托、碩托成為了鑲紅旗旗主,但是他們作為代善的兒子,也毫不避諱的,稱為「我兩紅旗」,也就是視兩紅旗為一家。在一些問題上,他們也附和正紅旗的行動。


所以自太宗開始,清代皇帝們歷經n代都在分化旗主們的旗權。在太宗第二次換旗時,就把豪格分配到了正藍旗,自己掌握了兩黃旗,加上兒子控制一部分正藍旗。太宗亦曾使用複雜的手段分化每個旗中旗主的旗權。比如將固山額真(gūsa i ejen——旗主的滿文說法)與旗主的定義分開,給gūsa i ejen起了個叫「都統」的名字,然後讓非宗室的人擔任。


之後世祖朝時期在多爾袞去世後追罪多爾袞,將多爾袞的兩白旗沒收。正白旗整旗被皇室收走,成為「上三旗」之一,而鑲白旗,原是正藍旗豪格的佐領。世祖作為豪格的弟弟,給自己的兄長平反,將鑲白旗交還給自己兄長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富綬。而多爾袞無後,承繼子是多鐸的兒子多爾博,多爾博被斥回本家,所以多爾袞的後人,最終在多鐸的正藍旗。阿濟格後來獲罪奪爵,所屬的佐領又分別撥入正白、鑲白、正藍三旗——

自此劃定了「上三旗、下五旗」的說法——然而這一條僅僅是說上三旗(正黃、鑲黃、正白)由皇帝親領(旗主為皇帝),待遇上八旗中正身旗人沒什麼差別(包衣待遇上確實有差距)。


自聖祖開始,皇子分封只送入下五旗,去下五旗做小旗主——這便是進一步分化下五旗王公的旗權了——上三旗則全部由皇帝統領。到了世宗朝變成「佔領式」分封(意思就是直接佔了下五旗的旗分,而不像聖祖朝是帶著人進去),一直到了宣宗朝(開始削弱軍功王公),才算是把八旗完全控制在了皇帝的手中。


所以清初整體而言,八旗旗主們的權利還是非常大的,有佐領,又可議政,考慮的多是本旗的利益。同色兩旗通常有直系親屬關係,共同進退。這時八旗的旗主均為宗室王公,多數旗由單個王公控制,旗權較大

八、八旗的一些基本常識

  1. 正旗和鑲旗
    正X旗,滿文說Gulu xx gūsa.如正黃旗:Gulu Suwayan Gūsa。所謂gulu,意思是「純、無雜色」。清文鑒對gulu一詞解釋為「Yaya fiyan akū ilha akūngge be gulu sembi.」意思就是說沒有顏色沒有花的稱為gulu。

    鑲X旗,滿文則說Kubuhe xx gūsa.如鑲黃旗:Kubuhe Suwayan Gūsa。Kubuhe這個詞來源於動詞kubumbi,是它的過去式。kubumbi意思是「鑲邊了的」,所以Kubuhe Suwayan Gūsa直譯就是「鑲了邊的黃旗」——本質上還是黃旗。

    所以鑲X旗們基本上都是正X旗們的底色鑲個紅邊——除了鑲紅旗,由於底色就是紅的,它鑲的是白邊。又改了旗的形狀以作區分。

  2. 什麼是「旗」(gūsa、固山)
    很多人以為八旗的旗,滿文的gūsa一詞,就是指旗子……其實八旗當中gūsa這個詞指的是旗分,是一種軍制。清文鑒是這麼說的:jalan nirui ?o?ohon i gebu. emu gūsa de manju monggo ujen cooha ilan gūsa bi.意思就是「甲喇、牛錄的匯總。一個旗分中有滿洲、蒙古、漢軍三個旗」。

    因此「旗人」本質上是軍人的意思,所謂旗人也就是入了軍籍。當然後來人多了以後很多人就是打醬油了,雖然純打醬油是沒有多少錢的……

  3. 固山、甲喇、牛錄
    所以說到這你們就明白了,甲喇(jalan、參領)是固山(gūsa、旗)的下屬機構,制度穩定後,滿洲旗、漢軍旗,一旗之下均有五個參領,而蒙古八旗,每旗之下,只有兩個參領。牛錄(niru、佐領)是甲喇的下屬機構,也是傳統的組織。組成一個牛錄的人丁數一直在變化,多少牛錄組成一個甲喇也各不相同。
  4. 補充:上三旗和下五旗
    所謂上三旗和下五旗最主要的區別,就是上三旗旗主是皇帝,下五旗旗主(名義上)是王公。八旗中的正身旗人在待遇上沒有任何差別,在補旗缺、科舉、仕途、法律、糧餉、旗地、撫恤種種方面,待遇是完全相同的。亦絕對沒有上三旗旗人比下五旗旗人高貴等說法。細節上有些差別,因為下五旗旗人隸屬旗主王公+皇帝,王公家以及皇帝家有紅白喜事什麼要盡到自己的責任。上三旗則只需為皇帝盡責。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些高級別的后妃要「抬旗」進入上三旗,為了避免還要給本旗王公服喪,有傷國體。

    但是上三旗包衣(內務府)和下五旗包衣的待遇差別就比較大了。因為內府包衣直接服侍皇帝,並且也屬於國家機構,所以內府包衣是可以做正式官職的。而且很多人由於與皇帝有私交,混的比正身旗人還好……但是下五旗包衣就不同了,由於隸屬王公,只能做王府的府員。女性則成為婢女。這些人領王府俸祿,不是吃皇糧的……待遇差距很大。

暫時先寫到這裡,還有什麼需要看著補充。

最後,再次對本文絕大多數知識原始來源的提供者、傲嬌愛吐槽我的八旗小能手 @橘玄雅同學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sinde ambula wesihuleme kudulehei! erei gese golmin fiyelen labdu sarsu be si seibeni adarame arame wajihabi...


大致是這樣的,當年努爾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遺甲起兵,並沒有什麼八旗,後來力量壯大了,就設了正黃,正紅,正藍,正白四旗,旗下面還有軍事單位的就不啰嗦了。後來軍事力量又壯大了,原來的四旗不夠了,又增加了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旗。這就是清初的八旗。後來由於統攝了蒙古,又仿造了滿八旗設立了蒙八旗,統攝了漢人,又設立了漢八旗。一共擁有二十四旗。
旗不僅是軍事單位。連同軍人帶軍屬,一個旗往往有幾十萬人。清初旗主又往往是王爺,開國大臣擔任。他們有聲望也有實力,所以在順治和康熙前期,滿八旗之間利益衝突不斷,對皇權甚至藐視,如多爾袞兄弟統攝三旗,外加自己是親王和攝政王,入關打下天下的功臣,把小皇帝拿在手裡捏著玩,有傳言他甚至逼太后下嫁。而後的鰲拜有鑲黃旗,正黃旗兩旗。也是把持小皇帝。如果他們沒有八旗力量的支撐,他們不敢這樣。也正是由於八旗力量的互相牽制,他們才沒有篡位成功。
就這樣吧!希望有大拿能詳細的敘述這個歷程。


努爾哈赤的部隊為明朝的建州3衛,明朝1個衛一般是5600兵,1個所1120兵,1個牛錄224兵,分為四個50人隊(達旦或明朝總旗),則建州部原本大概是一萬六千兵。《明史兵制》記載明朝在東北各部族設有180個衛所,1衛5所,則其中估計有30個衛。東北各部生產力低下,一旦人口超負荷就彼此攻殺,所以人口增長緩慢。海西四部總實力大概八個衛,每部各是一兩衛,最多的到三衛一萬六千兵,甚至四衛。努爾哈赤統一哈達後,只有三旗不到兩萬兵,被毀滅的部落的人口大量逃向其他部落,但是之後實力進一步增強後,人口歸附,統一三部就剩葉赫的話,也就五萬不到的兵力,加上東海女真的歸附,再考慮統一戰爭的戰損,大概是六萬。但是能及時趕來參與薩爾滸之戰的估計只有五萬。

將前些年剿滅王杲時在該部收繳的三十道敕書送給努爾哈赤,還送與其三十匹馬和都督敕書。 萬曆二十九年,吾兒忽答也在葉赫的進攻下無路可逃,率部投奔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奪其敕書363道,哈達部徹底敗亡。

1道敕書就是1個50人隊,男女老少大概200多口。30道敕書就是1500兵,男女老少大概7千多口,363道敕書就是18150兵,男女老少大概9萬多口,考慮到哈達曾經是最強盛的,雖然人口可能已經剩的不多,但是敕書應該是有超過三個衛的才對。另外,據我考證,之所以1道敕書居然給1個50人隊,是因為50壯丁就是一個酋長,遼金夏元都有這個制度,而且是黃帝時代的一個男爵。

到了萬曆十七年,隨著五大臣率部來投奔,努爾哈赤已有17個牛錄,理論上有兵丁五千多人。

建州三衛每個都有五千兵力,努爾哈赤此時只有五千,考慮到損耗,最多也就統一了一衛。

萬曆二十年,除了珠舍哩、訥殷兩部外,努爾哈赤已統一了建州本部。

建州三衛理論上有一萬六千兵,建州的崩潰導致人口大量流散到別的部落,再加上努爾哈赤的統一戰爭的損耗(其實死傷不算大,畢竟是奴隸制,以掠奪人口為主),還剩7千兵,勉強也就算兩衛。

萬曆二十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屬國危急,努爾哈赤就主動請纓。其自稱「有馬兵三四萬,步兵四五萬」

除以10就是馬兵三四千,步兵四五千,一共7千多。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努爾哈赤一萬擊敗九部聯軍三萬(以葉赫、烏拉為主,其他七部只是象徵性出兵),擊斃4000,獲馬3000,甲1000多,可見敵軍也是符合金國軍制的。此戰努爾哈赤應該也有損失,除去殘疾者,只剩七千多,但是甲除去殘破損失的卻達到三千。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努爾哈赤送回布占泰,支持布占泰為烏拉首領,又娶其妹為妻。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又與葉赫首領布楊古、錦台失聯姻,椎牛刑馬為盟,逐步孤立了哈達部和輝發部。

海西女真的削弱,使努爾哈赤得以全力進攻東海部。從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至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爾哈赤連續進兵東海,相繼征服渥集部的瑚葉路、那木都魯、綏芬、寧古塔、尼馬察、雅蘭、烏爾古宸、木倫、西林等路,攻佔渥集部東額赫庫倫城。東海庫爾喀部亦紛紛歸附。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準備把日本徹底趕跑的時候,《李朝實錄》副總(李如梅)曰: "老羅赤(努爾哈赤)近無作賊聲息耶? 彼雖爲亂, 麻提督回軍時, 與廣寧提督及貴國之兵,

腹背挾擊, 則蔑不勝矣。" 上曰: "在數年之前, 有作梗聲息,

數年之後, 頓無形影。 未知此賊終當梗化作亂者耶? 敢問形勢與強弱。" 副總曰: "此賊精兵七千, 而帶甲者三千。 此賊七千, 足當倭奴十萬。 厥父爲俺爺所殺, 其時衆不過三十。 今則身自嘯聚者, 至於七千。 雖以十人, 來犯境土, 卽報遼東而求救。 西北雖有?子, 皆不如此賊, 須勿忽。"7500/50*20=3000。150個50隊,也就是25個300人隊,也就是一個旗,所以八旗規則不是努爾哈赤發明的,很可能是祖制。滿族的立族神話也與殷商人、秦人的玄鳥生商非常接近,也與女真完顏部的建立神話非常接近。

契丹和蒙古的十進位軍制,是源自黃帝時期的最最原始的軍制。契丹一個千戶部落設20個祥穩,一戶二丁,祥穩就是百夫長的意思,契丹還有十將(五十夫長),還有大祥穩(千夫長),都統(萬夫長)

金的300戶1謀克,10謀克1猛安,3000戶,2猛安1軍帥,7000戶,2軍帥1萬戶,13000戶,2萬戶也就是8猛安80謀克1都統,是商朝初期的軍制(商是9謀克1猛安),也是蚩尤的軍制(150戶1謀克,9猛安1蚩尤,也就是81謀克制),先商源自東北的偏堡子和夏家店文化

後金的300戶1牛錄,5牛錄1甲喇,5甲喇1固山2固山1色,8固山1首領,是商朝晚期的軍制,商紂王和周武王都是這種軍制,由箕子帶回東北

萬曆十二年,努爾哈赤又佔領渾河部兆嘉城。到了六月時,努爾哈赤已經能夠出兵四百、戰車三輛。

周武王伐紂,300車45000兵,正好是1車150兵,楚國也是1車150兵。努爾哈赤3車就是450兵。具體見我知乎文章《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

整個東部亞洲受炎帝敵國影響,都在用五行色旗,並從藍色分出綠色(青出於藍),從而形成少數民族的多色雜處狀態

根據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原始部落都是由兩個長期聯姻的民族共同組成。比如契丹王族就是白衣黑衣,金王族是紅衣黃衣,蒙古部王族乞顏氏族是黑衣紅衣,所以蒙韃又叫黑韃,而蒙古部是白衣藍衣,青花瓷就這麼盛行的

努爾哈赤家族的部落姓金子,那麼就是黃衣,圖倫原本也是用黃衣,親家王日木是白衣,新加入的一些小部族如薩爾滸多是用藍衣黑衣。征服的海西四部,哈達白衣藍衣,輝發黃衣紅衣,東海庫爾喀白衣黑衣,烏拉黑衣紅衣,葉赫姓太陽紅衣綠衣,於是就演變為了八旗

唐朝到明朝官服用紅藍綠,而清朝用藍黑的黑而沒有紅以紅為頂,就是因為八旗下層很多是藍衣黑衣民族,也是早期藍旗多次換旗的部分因素

《三朝北盟會編》其官名則以九曜二十八宿為號,曰安班貝勒【大官人】、貝勒【官
人】。其職曰圖們【萬戶】、明安【千戶】、穆昆【百人長】、富埒琿【牌子頭】。貝勒者,統官也,猶中國言總管雲。自五十戶貝勒推而上之,至萬戶貝勒,皆自統兵,緩則出獵,急則出戰。其宗室皆謂之郎君,無大小,必以郎君總之,雖卿相盡拜於馬前,郎君不為禮役,使如奴。又有號阿喇勒伊拉齊貝勒,尼堪為元帥後,雖貴,亦襲父官而不改其號。其法吏治則無文字,刻木為契謂之刻字,賦斂調度皆刻箭為號,事急者三刻之。殺人剽刼者,掊其腦而死之,其家人為奴婢,親戚欲得者,以牛馬財物贖之,其賍以十分為率,六分歸主而四分沒官。罪輕者,決柳條或以物貸命,則割耳鼻以志之。其獄掘地數丈置囚於其中,其稅賦無常,遇用多寡而斂之。法令嚴,殺人取民錢,重者死,其他罪無輕重悉決柳條。笞背不杖臀,恐妨騎馬,罪極重者,鞭以沙袋。守一州,則一州之官許專決,守一縣,則一縣之官許專決。凡有官者,將決杖之廊廡賜以酒肉。官尊者決於堂上,已杖視事如故。其用兵,則以戈為前,行人號曰硬軍,人馬皆全甲,刀棓自副,弓矢在後,設而不發,非五十步不射,弓力不過七斗,箭鏃至六七寸,形如鑿,入輙不可出,人攜不滿百。隊伍之法,什伍百皆有長,伍長擊柝,什長執旗,伯長挾鼓,千長則旗幟金鼓悉備。伍長戰死,四人皆斬,什長戰死,伍長皆斬,百長戰死,什長皆斬。負鬭戰之屍以歸者,則得其家貲之半。凡為將皆自執旗,人視其所向而趨。自主帥至步卒皆自控馭無從者。國有大事,適野環坐,畫灰而議,自卑者始,議畢即漫滅之,人不聞聲,其宻如此。將行軍,大防而飲,使人獻策,主帥聽而擇焉,其合者即為特將任其事,師還又大防問有功高下,賞之以金帛,若干舉以示眾,或以為薄,復增之。初起之時率皆騎兵,旗幟之外各有字記,小大牌子系馬上為號。每五十人分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後三十人輕甲操弓矢。每遇敵必有一二人躍馬而出,先觀陣之虛實,或向其左右前後結隊而馳撃之,百步之內弓矢齊發,中者常多,勝則整隊而緩追,其分合出入,應變若神,人自為戰,戰則必勝。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努爾哈赤以背盟為由,滅掉哈達部,擒殺猛格孛羅。同年,努爾哈赤採用了蒙古文字而為滿語配上了字母。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去北京向明朝朝貢。李成梁的歸隱和親眼目睹明朝的腐朽,讓他萌生了更大的志向。回來後,就開始整編部下,以古制300戶為1牛錄,5牛錄1500戶為1甲喇,5甲喇7500戶為1固山,設立了3固山,理論上75牛錄約22500戶,實際上因為反對者逃入別的部落,只有40牛錄。俗說中的「四旗建立」,實際上是牛錄製建立,當時只有三旗,且是一大旗一中旗一小旗的關係。老乙可赤萬餘,小乙可赤五千餘。

清初八旗之間是什麼關係?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遷都到赫圖阿拉。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東海女真瓦爾喀部蜚悠城主策穆特黑前來拜見努爾哈赤,述說其部在投奔烏拉後,屢次遭到布占泰的羞辱,希望可以歸附建州。於是,努爾哈赤命令舒爾哈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以及費英東、扈爾漢、揚古利三員大將率三千兵馬即刻趕至蜚悠城收服部眾。這裡六人應該都是甲喇額真,其中舒爾哈齊和褚英還是固山額真,但是因為臨近春季接羔月,所以實行的是進攻騷擾戰的三丁抽一制度,1個牛錄只抽100人,1個甲喇就是500人。每個固山也只徵發了2個甲喇。

布占泰聞訊後,派其叔博克多率軍一萬餘兵馬前往截擊。舒爾哈齊(500人)因與布占泰之姻親關係,同部將常書、納齊布止步于山上,按兵觀望。當時大雪紛飛,扈爾漢(500人)、揚古利(500人)分兵保護投奔之部民後,率二百兵與烏拉軍先鋒在烏碣岩展開激戰。隨後褚英(500人)、代善(500人)各率兵五百從兩翼夾擊,烏拉軍大敗,代善陣斬烏拉主將博克多父子,副將常柱父子和胡裡布兵敗被俘。此役,建州軍斬殺烏拉軍三千餘眾,得馬匹五千餘、甲三千餘,獲得大勝。烏碣岩之戰進一步地削弱了烏拉的實力,而且也打通了建州通往烏蘇里江流域以及黑龍江中下游之路,對後來招撫野人女真起到了作用。 不久,褚英、代善等率五千兵再克烏拉之宜罕山城。這應該是徵發的三固山另外三個甲喇每牛錄抽100人的兵馬讓他們雨露均沾。

同年,努爾哈赤滅掉輝發部。輝發殘部投靠烏拉。但是此時蒙古科爾沁部等勢力扛不住努爾哈赤的日漸強大,轉變了態度,與他結盟,導致很多人口開始歸附努爾哈赤,讓其實力大增。

萬曆三十七年(1609),努爾哈赤的同母弟、藍旗固山額真舒爾哈齊因為親近烏拉部,被努爾哈赤幽禁,由其子阿敏代替。以繳獲的輝發和烏拉的紅色衣甲和人馬,給了屢立戰功的代善,分出來,建立了紅旗固山。4個固山就是3萬戶。

萬曆四十年(1612年)九月,布占泰聯合蒙古科爾沁部率兵攻打建州所屬的虎爾哈路。同年十二月,努爾哈赤率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親征烏拉,建州兵沿烏拉河南下,連克河西六城後,兵臨烏拉城下。努爾哈赤命令建州軍攻烏拉城北門,焚其糧,毀其城門。布占泰見勢不妙,再度乞和。他乘獨木舟至烏拉河中游向努爾哈赤叩首請罪、請求寬恕。努爾哈赤在痛斥布占泰的種種罪狀後撤軍返回建州。努爾哈赤返回後,布占泰將怒火轉移到了其兩位妻子,努爾哈赤之女穆庫什和努爾哈赤侄女額實泰等身上。布占泰曾以箭射向穆庫什,隨後又將她們囚禁。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爾哈赤以背盟、囚妻、送人質於葉赫等理由,率代善、侄阿敏、大將費英東、額亦都、安費揚古、何和禮、扈爾漢等三萬大軍再征烏拉。這應該就是4個固山除了老弱全部出動。

建州軍勢如破竹,連下三城。對布占泰不滿的貴族、烏拉孤立無援之部民均望風而降。

但是反對努爾哈赤的人也漸漸聚集到布占泰身邊,形成了一群烏合之眾。

布占泰率軍三萬(包括哈達、輝發殘部以及葉赫援軍)駐守伏爾哈城,決定與努爾哈赤決戰。雙方廝殺,烏拉大敗,兵馬十損六七。建州軍一鼓作氣直奔烏拉城,布占泰令次子達拉穆率兵防守。這時安費揚古一面用雲梯攻城、一面命士兵拿出準備好的土包拋向烏拉城下,不久即與城牆高度 平齊,建州軍登城而入。努爾哈赤坐在西門城樓上,兩旁豎起建州旗幟。布占泰大勢已去,麾下之兵已不滿百,見到建州旗幟奪路而逃。途中又被代善截擊,布占泰僅以身免,單騎投葉赫而去。建州攻佔烏拉城,烏拉滅亡。努爾哈赤在烏拉停留十天,將包括布占泰諸子在內的眾烏拉降民編成萬戶一同帶回建州。

《八旗通志》等記載,此時八旗牛錄共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總計400牛錄,理論上兵丁12萬。

實際上蒙古和漢軍牛錄是與滿洲牛錄重複計算了,而總共308個牛錄其實又是按皇太極時期200兵一牛錄計算而不是努爾哈赤時期300兵一牛錄計算,308牛錄*200兵=205牛錄*300兵,這裡其實是史官玩了數字遊戲,八旗標準就是200牛錄,不然怎麼會設立八旗呢?所以實際兵力是滿洲牛錄205(308)個,其中滿軍牛錄145(216)個,蒙軍牛錄50(76)個,漢軍牛錄10(16)個,理論上61500兵,實際上估計只有5萬兵。1615年正式設立八旗,人數約5萬。一牛錄滿員300兵,其中鐵甲120副,實際有些只有50副也就是只有200多兵,也可能是為了防禦力一個人披雙層甲,50甲也就是100甲,實際兵力是250人,這樣折算八旗200牛錄理論是6萬,實際兵力是5萬人。薩爾滸明朝聯軍10萬人面對的是五萬後金軍,其中甲有2萬,披甲兵一萬五,其中五千是雙層甲。

基本可以把八旗制度的一個旗等同明朝的一個衛,建州三衛加海西四衛加東海一個衛,而蒙古扎薩克旗則相當於後金的甲喇,內外蒙古有兩百多個扎薩克旗就是20多萬兵,其中科爾沁部有10扎薩克旗也就是大概兩個固山,內外蒙古有24個這樣的部。

懷劍聽雨:滿族的旗是如何定的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84600/answer/149480160

契丹和蒙古的十進位軍制,是源自黃帝時期的最最原始的軍制。契丹一個千戶部落設20個祥穩,一戶二丁,祥穩就是百夫長的意思,契丹還有十將(五十夫長),還有大祥穩(千夫長),都統(萬夫長)

金的300戶1謀克,10謀克1猛安,3000戶,2猛安1軍帥,7000戶,2軍帥1萬戶,13000戶,2萬戶也就是8猛安80謀克1都統,是商朝初期的軍制(商是9謀克1猛安),也是蚩尤的軍制(150戶1謀克,9猛安1蚩尤,也就是81謀克制),先商源自東北的偏堡子和夏家店文化

後金的300戶1牛錄,5牛錄1甲喇,5甲喇1固山2固山1色,8固山1首領,是商朝晚期的軍制,商紂王和周武王都是這種軍制,由箕子帶回東北

具體見我知乎文章《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

整個東部亞洲受炎帝敵國影響,都在用五行色旗,並從藍色分出綠色(青出於藍),從而形成少數民族的多色雜處狀態

根據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原始部落都是由兩個長期聯姻的民族共同組成。比如契丹王族就是白衣黑衣,金王族是紅衣黃衣,蒙古部王族乞顏氏族是黑衣紅衣,所以蒙韃又叫黑韃,而蒙古部是白衣藍衣,青花瓷就這麼盛行的

努爾哈赤家族的部落姓金子,那麼就是黃衣,圖倫原本也是用黃衣,親家王日木是白衣,新加入的一些小部族如薩爾滸多是用藍衣黑衣。征服的海西四部,哈達白衣藍衣,輝發黃衣紅衣,東海庫爾喀白衣黑衣,烏拉黑衣紅衣,葉赫姓太陽紅衣綠衣,於是就演變為了八旗

唐朝到明朝官服用紅藍綠,而清朝用藍黑的黑而沒有紅以紅為頂,就是因為八旗下層很多是藍衣黑衣民族,也是早期藍旗多次換旗的部分因素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努爾哈赤送回布占泰,支持布占泰為烏拉首領,又娶其妹為妻。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又與葉赫首領布楊古、錦台失聯姻,椎牛刑馬為盟,逐步孤立了哈達部和輝發部。

海西女真的削弱,使努爾哈赤得以全力進攻東海部。從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至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爾哈赤連續進兵東海,相繼征服渥集部的瑚葉路、那木都魯、綏芬、寧古塔、尼馬察、雅蘭、烏爾古宸、木倫、西林等路,攻佔渥集部東額赫庫倫城。東海庫爾喀部亦紛紛歸附。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準備把日本徹底趕跑的時候,《李朝實錄》副總(李如梅)曰: "老羅赤(努爾哈赤)近無作賊聲息耶? 彼雖爲亂, 麻提督回軍時, 與廣寧提督及貴國之兵, 腹背挾擊, 則蔑不勝矣。" 上曰: "在數年之前, 有作梗聲息, 數年之後, 頓無形影。 未知此賊終當梗化作亂者耶? 敢問形勢與強弱。" 副總曰: "此賊精兵七千, 而帶甲者三千。 此賊七千, 足當倭奴十萬。 厥父爲俺爺所殺, 其時衆不過三十。 今則身自嘯聚者, 至於七千。 雖以十人, 來犯境土, 卽報遼東而求救。 西北雖有?子, 皆不如此賊, 須勿忽。"7500/50*20=3000。150個50隊,也就是25個300人隊,也就是一個旗,所以八旗規則不是努爾哈赤發明的,很可能是祖制。滿族的立族神話也與殷商人、秦人的玄鳥生商非常接近,也與女真完顏部的建立神話非常接近。

建州三衛理論上有一萬六千兵,建州的崩潰導致人口流散,再加上努爾哈赤的統一戰爭的損耗,還剩一萬兵。

之前五年的1593年,努爾哈赤一萬擊敗九部聯軍三萬(以葉赫、烏拉為主,其他七部只是象徵性出兵),擊斃4000,獲馬3000,甲1000多,可見敵軍也是符合金國軍制的。此戰努爾哈赤損失應該也很嚴重,除去殘疾者,只剩七千多,但是甲除去殘破損失的卻達到三千。

《三朝北盟會編》其官名則以九曜二十八宿為號,曰安班貝勒【大官人】、貝勒【官 人】。其職曰圖們【萬戶】、明安【千戶】、穆昆【百人長】、富埒琿【牌子頭】。貝勒者,統官也,猶中國言總管雲。自五十戶貝勒推而上之,至萬戶貝勒,皆自統兵,緩則出獵,急則出戰。其宗室皆謂之郎君,無大小,必以郎君總之,雖卿相盡拜於馬前,郎君不為禮役,使如奴。又有號阿喇勒伊拉齊貝勒,尼堪為元帥後,雖貴,亦襲父官而不改其號。其法吏治則無文字,刻木為契謂之刻字,賦斂調度皆刻箭為號,事急者三刻之。殺人剽刼者,掊其腦而死之,其家人為奴婢,親戚欲得者,以牛馬財物贖之,其賍以十分為率,六分歸主而四分沒官。罪輕者,決柳條或以物貸命,則割耳鼻以志之。其獄掘地數丈置囚於其中,其稅賦無常,遇用多寡而斂之。法令嚴,殺人取民錢,重者死,其他罪無輕重悉決柳條。笞背不杖臀,恐妨騎馬,罪極重者,鞭以沙袋。守一州,則一州之官許專決,守一縣,則一縣之官許專決。凡有官者,將決杖之廊廡賜以酒肉。官尊者決於堂上,已杖視事如故。其用兵,則以戈為前,行人號曰硬軍,人馬皆全甲,刀棓自副,弓矢在後,設而不發,非五十步不射,弓力不過七斗,箭鏃至六七寸,形如鑿,入輙不可出,人攜不滿百。隊伍之法,什伍百皆有長,伍長擊柝,什長執旗,伯長挾鼓,千長則旗幟金鼓悉備。伍長戰死,四人皆斬,什長戰死,伍長皆斬,百長戰死,什長皆斬。負鬭戰之屍以歸者,則得其家貲之半。凡為將皆自執旗,人視其所向而趨。自主帥至步卒皆自控馭無從者。國有大事,適野環坐,畫灰而議,自卑者始,議畢即漫滅之,人不聞聲,其宻如此。將行軍,大防而飲,使人獻策,主帥聽而擇焉,其合者即為特將任其事,師還又大防問有功高下,賞之以金帛,若干舉以示眾,或以為薄,復增之。初起之時率皆騎兵,旗幟之外各有字記,小大牌子系馬上為號。每五十人分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後三十人輕甲操弓矢。每遇敵必有一二人躍馬而出,先觀陣之虛實,或向其左右前後結隊而馳撃之,百步之內弓矢齊發,中者常多,勝則整隊而緩追,其分合出入,應變若神,人自為戰,戰則必勝。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努爾哈赤以背盟為由,滅掉哈達部,擒殺猛格孛羅。同年,努爾哈赤採用了蒙古文字而為滿語配上了字母。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去北京向明朝朝貢。李成梁的歸隱和親眼目睹明朝的腐朽,讓他萌生了更大的志向。回來後,就開始整編部下,以古制300戶為1牛錄,5牛錄1500戶為1甲喇,5甲喇7500戶為1固山,設立了3固山約22500戶

努爾哈赤的部隊為明朝的建州3衛,明朝1個衛一般是5600兵,1個所1120兵,1個牛錄224兵,分為四個50人隊(達旦或明朝總旗),則建州部原本大概是一萬六千兵。《明史兵制》記載明朝在女真各族設有180個衛所,1衛5所,則其中估計有30個衛,也就是10個部左右。東北各部生產力低下,一旦人口超負荷就彼此攻殺,所以人口增長緩慢。海西四部實力大概也是一萬六千兵。努爾哈赤統一哈達後,只有三旗兩萬多兵,統一建州三衛和滅哈達的戰損大概三分之一,統一三部就剩葉赫的話,也就五萬不到的兵力,加上東海女真的歸附,再考慮統一戰爭的戰損,大概是六萬。但是能參與薩爾滸之戰的估計只有五萬。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遷都到赫圖阿拉。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東海女真瓦爾喀部蜚悠城主策穆特黑前來拜見努爾哈赤,述說其部在投奔烏拉後,屢次遭到布占泰的羞辱,希望可以歸附建州。於是,努爾哈赤命令舒爾哈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以及費英東、扈爾漢、揚古利三員大將率三千兵馬即刻趕至蜚悠城收服部眾。這裡六人應該都是甲喇額真,其中舒爾哈齊和褚英還是固山額真,但是因為臨近春季接羔月,所以實行的是進攻騷擾戰的三丁抽一制度,1個牛錄只抽100人,1個甲喇就是500人。每個固山也只徵發了2個甲喇。

布占泰聞訊後,派其叔博克多率軍一萬餘兵馬前往截擊。舒爾哈齊(500人)因與布占泰之姻親關係,同部將常書、納齊布止步于山上,按兵觀望。當時大雪紛飛,扈爾漢(500人)、揚古利(500人)分兵保護投奔之部民後,率二百兵與烏拉軍先鋒在烏碣岩展開激戰。隨後褚英(500人)、代善(500人)各率兵五百從兩翼夾擊,烏拉軍大敗,代善陣斬烏拉主將博克多父子,副將常柱父子和胡裡布兵敗被俘。此役,建州軍斬殺烏拉軍三千餘眾,得馬匹五千餘、甲三千餘,獲得大勝。烏碣岩之戰進一步地削弱了烏拉的實力,而且也打通了建州通往烏蘇里江流域以及黑龍江中下游之路,對後來招撫野人女真起到了作用。 不久,褚英、代善等率五千兵再克烏拉之宜罕山城。這應該是徵發的三固山另外三個甲喇每牛錄抽100人的兵馬讓他們雨露均沾。

同年,努爾哈赤滅掉輝發部。輝發殘部投靠烏拉。

萬曆三十七年(1609),努爾哈赤的同母弟、藍旗固山額真舒爾哈齊因為親近烏拉部,被努爾哈赤幽禁,由其子阿敏代替。以繳獲的輝發和烏拉的紅色衣甲和人馬,給了屢立戰功的代善,分出來,建立了紅旗固山。4個固山就是3戶萬

萬曆四十年(1612年)九月,布占泰聯合蒙古科爾沁部率兵攻打建州所屬的虎爾哈路。同年十二月,努爾哈赤率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親征烏拉,建州兵沿烏拉河南下,連克河西六城後,兵臨烏拉城下。努爾哈赤命令建州軍攻烏拉城北門,焚其糧,毀其城門。布占泰見勢不妙,再度乞和。他乘獨木舟至烏拉河中游向努爾哈赤叩首請罪、請求寬恕。努爾哈赤在痛斥布占泰的種種罪狀後撤軍返回建州。努爾哈赤返回後,布占泰將怒火轉移到了其兩位妻子,努爾哈赤之女穆庫什和努爾哈赤侄女額實泰等身上。布占泰曾以箭射向穆庫什,隨後又將她們囚禁。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爾哈赤以背盟、囚妻、送人質於葉赫等理由,率代善、侄阿敏、大將費英東、額亦都、安費揚古、何和禮、扈爾漢等三萬大軍再征烏拉。這應該就是4個固山除了老弱全部出動。

建州軍勢如破竹,連下三城。對布占泰不滿的貴族、烏拉孤立無援之部民均望風而降。

但是反對努爾哈赤的人也漸漸聚集到布占泰身邊,形成了一群烏合之眾。

布占泰率軍三萬(包括哈達、輝發殘部以及葉赫援軍)駐守伏爾哈城,決定與努爾哈赤決戰。雙方廝殺,烏拉大敗,兵馬十損六七。建州軍一鼓作氣直奔烏拉城,布占泰令次子達拉穆率兵防守。這時安費揚古一面用雲梯攻城、一面命士兵拿出準備好的土包拋向烏拉城下,不久即與城牆高度 平齊,建州軍登城而入。努爾哈赤坐在西門城樓上,兩旁豎起建州旗幟。布占泰大勢已去,麾下之兵已不滿百,見到建州旗幟奪路而逃。途中又被代善截擊,布占泰僅以身免,單騎投葉赫而去。建州攻佔烏拉城,烏拉滅亡。努爾哈赤在烏拉停留十天,將包括布占泰諸子在內的眾烏拉降民編成萬戶一同帶回建州。

1615年正式設立八旗,人數約5萬。一牛錄滿員300兵,其中鐵甲120副,實際有些只有50副也就是只有200多兵,也可能是為了防禦力一個人披雙層甲,50甲也就是100甲。

薩爾滸明朝聯軍10萬人面對的是五萬後金軍,其中甲有一萬多,披甲兵近萬,其中五千是雙層甲

基本可以把八旗制度的一個旗等同明朝的一個衛,建州三衛加海西四衛加東海一個衛,而蒙古扎薩克旗則相當於後金的甲喇,內外蒙古有兩百多個扎薩克旗就是20多萬兵,其中科爾沁部有10扎薩克旗也就是大概兩個固山,內外蒙古有24個這樣的部。


可能與題目無關,我就上點圖片。

黃 白 紅 藍 (正黃旗是最牛逼的,也有說鑲黃旗最牛逼,也不清楚。)

這是早期八旗旗主的表。
早期的時候,兩黃旗的旗主是皇帝兼任。其餘都是親王,貝勒,如多鐸,莽古而泰。
到後期的時候,兩黃旗主由皇子或者自己親兄弟擔任,其他旗主是親王貝勒。

還有,鑲黃旗鑲的不是黃邊,是紅邊,
鑲紅旗鑲的不是紅邊,是白邊
鑲白旗鑲的不是白邊,是紅邊
鑲藍旗鑲的也是紅邊


初置黃藍白紅四旗,後改為正四旗,增設鑲四旗。入關前鑲黃屬皇帝,余歸宗室。入關後始有上下之分,兩黃正藍為上三旗,其餘為下五旗。後多爾袞將鑲白代替正藍提為上三旗。上三旗為皇帝親軍,下五旗由諸王貝勒貝子統領。


萬曆三十七年是1609年,萬曆四十二年是1611年,這通嗎?萬曆四十三年是1615年。???


推薦閱讀:

為什麼偽滿洲國要用五色旗當國旗?
所謂清前期的「金錢鼠尾」髮式是真的嗎?
做個假設,如果1812年夏天,清軍配合拿破崙法軍北上進攻俄國,之後會發生什麼?
清代有哪些充滿個性的皇帝硃批?
大清國有什麼鎮國神器嗎?

TAG:歷史 | 政治 | 社會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