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中東國家的歷史是怎樣的?


每次談到這個問題,大家都喜歡從舊約時代說起,恨不得讓已經不存在的古埃及人都跑來分一杯羮,我覺得這無助於把事情說清。包括以色列在內的中東國家,其存在的依據最早也不會超過一戰,所有試圖到奧斯曼土耳其時代之前去找根源的想法都是脫離現實的。

而歷次中東戰爭,其實都起源於二戰後的去殖民化運動和美蘇冷戰。

以色列出現的最早跡象是英國在19世紀末安排的定居點計劃,當時有幾個選項,包括英屬東非也就是現在的烏干達地區,巴勒斯坦和阿根廷。猶太復國團體自己還是希望一步到位直接回耶路撒冷,當時沒想到後來會那麼麻煩,而且當時這三個地區基本都和無人區差不多。這塊土地無論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而以色列人當時搞定了蘇丹本人,於是買地然後建國的方案也就出現了。如果要糾結法理依據,猶太人的所有權偏偏還在巴勒斯坦人之上,但是違背了美國人推崇的民族自決原則。

一戰後情況發生變化,由於奧斯曼帝國站錯隊,因此遭到肢解,從埃及到敘利亞整個中東都落入英國人的手中。由於當時中東國家都已經開始民族覺醒,猶太人也加緊了移民佔地的速度,爭取趕上中東的獨立大潮。

二戰後,聯合國決議讓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起建國,畢竟從理論上之前這裡根本沒有國家,不存在什麼巴勒斯坦人比猶太人更合法的問題。而最反對這個安排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英國。英國在戰後託管時期就已經與猶太人爆發了大量衝突,現代中東的恐怖活動也都起源於猶太游擊隊。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後第二提案,阿拉伯國家聯軍對以色列發起進攻,力圖在事實上消滅以色列。阿聯的背後老闆正是英國,負責提供武器和軍事顧問,一如蘇聯在朝鮮和中國在越南。

力挺以色列的當然就是東西方兩位新霸主。蘇聯和美國在以色列連連敗退即將亡國的前夕,壓著英國撤出軍事顧問,並通過強制停火決議,給猶太人爭取到了2星期的喘息時間。以色列利用這段時間將購買的武器運回國內,準備反攻。

而阿拉伯聯盟這邊,主導的軍事力量是外約旦和埃及。約旦國王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一舉消滅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將土地併入約旦王國——所謂解放巴勒斯坦都是後來才冒出的說法,第一次中東戰爭根本和巴勒斯坦人一點關係沒有。而這與埃及的領土野心發生了衝突,還沒等以色列反擊,埃及和約旦已經大打出手,於是第一次中東戰爭以以色列的全面勝利告終。

1952年,埃及發生革命,新領袖納賽爾站到了蘇聯一邊,要求回收蘇伊士運河主權(其實按照原來的合約也是該收回了),這時英國終於反應過來了,阿拉伯人獨立後第一個要反對的就是殖民帝國,以色列才是英國的朋友。1956年,在距離第一次中東戰爭還不到10年的時候,英國完成華麗轉身,與法國聯手支持以色列入侵埃及,英法則以維和為借口派兵佔領蘇伊士。雖然以軍在戰場上勝利,但是在國際壓力下英法最後不得不撤軍,以色列也把佔領的領土退還埃及,而且由於替帝國主義做事,以色列在國際上的聲望一落千丈。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

60年代,第三世界獨立運動掀起高潮,阿拉伯國家想要模仿斯拉夫人建立一個泛阿拉伯的共和國聯盟,埃及以其實力當之無愧的成為阿聯的主導。而阿聯建立的基礎就是拔出以色列這個釘子,完成領土的統一。此時美蘇冷戰也進入了高潮,蘇聯顧問遍及全世界,支持新獨立的國家反對西方。由於獲得蘇聯的全面援助,阿聯在軍事實力方面遠遠超過以色列,此次戰爭志在必得。而以色列為了逆轉劣勢,將先發制人的打擊作為國家戰略,依靠偷襲消滅了阿聯空軍,先攻埃及後打敘利亞將阿聯打得落花流水,搶佔了埃及敘利亞大片土地,還侵佔了巴勒斯坦國的剩餘領土。戰爭失敗導致埃及和約旦徹底鬧翻,約旦再不介入巴勒斯坦事務,敘利亞則成為埃及的夥伴。這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

第四次中東戰爭表面上是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延續,實質是越戰的延續。此時蘇聯在東亞和中東都恢復進攻姿態,阿聯經過蘇聯的多年經營恢復了實力,有信心報仇。贖罪日戰爭中,埃軍勢如破竹,很快進攻到以色列本國,而敘利亞防線也情況危急。美國看到越南的悲劇即將重演,終於拋棄原來的中立政策,全力援助以色列,美軍飛機塗上IDF標誌後由美軍飛行員直接開往以色列,北約從對蘇前線上撤下最先進的坦克送給以色列。由於美國的空運能力遠遠強過蘇聯,阿聯在消耗完原有物資後無以為繼,以色列在物質上佔了上風,終於逆轉。

第四次中東戰爭給以色列帶來了大好局面,敘利亞和約旦再不想參與戰爭,而埃及也失去信心,如果這時將領土還給阿拉伯人,很可能換來阿拉伯世界對以色列的承認。但以色列經過四次戰爭,信心爆棚,拒絕和平。這也是以色列的國際形象從被害者向欺壓者轉變的關鍵,各國左翼紛紛宣布支持巴勒斯坦人,日本紅軍等勢力的恐怖活動也發生在這個時期。

薩達特經過深思熟慮,讓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定,換回土地,此舉激怒阿拉伯世界,埃及被開除出阿拉伯聯盟,阿聯在事實上解體了。對阿聯失望已極的巴勒斯坦人只好依靠自己。由於巴解組織在約旦發動反對國王的政變,被驅逐出境,只好將基地搬到了黎巴嫩。黎巴嫩基督徒和穆斯林各佔一半,原本比較和平,在巴勒斯坦人介入後均衡打破,陷入內戰。以色列為了消滅巴解游擊隊入侵黎巴嫩,與同樣入侵黎巴嫩的敘利亞軍大打出手,扶持基督教政府軍與穆斯林進行內戰。後來基督教政府軍還製造了貝魯特大屠殺,以色列的國際聲望降到最低點。

經過黎巴嫩內戰的巴解元氣大傷,無力對抗以色列。此時站到反以前線的不再是阿拉伯人,而是波斯人。伊朗雖然也是伊斯蘭國家,但宗教信仰卻與阿拉伯人不同,民族也不同,過去戰爭中伊朗一直站在以色列一邊打擊阿拉伯人。但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霍梅尼提出了泛伊斯蘭世界的提法,只要是信仰真主的都是同胞,相對的猶太人美國人蘇聯人中國人都屬於要消滅的蛆蟲。伊朗與以色列並不接壤,但敘利亞統治者阿薩德與伊朗同屬什葉派,很容易借道敘利亞,伊朗支持下的什葉派游擊隊,也就是真主黨,在黎巴嫩與以色列進行游擊戰。此後中東戰爭已經不是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的戰爭,而是伊斯蘭世界與基督教世界的戰爭,以色列面臨的主要戰爭形態也從正規戰轉變到反游擊戰爭。以色列佔領黎巴嫩多年,最終頂不住國際壓力於2000年開始撤軍,結果黎巴嫩全境都被真主黨控制,徹底淪為真主黨襲擊以色列的基地。

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1990年自封為阿盟新領袖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徹底摧毀了阿聯的存在基礎,阿拉伯國家包括穆巴拉克的埃及和沙特家的沙特在內紛紛倒向美國,美國也開始重新武裝阿拉伯國家。此時已非冷戰時代,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成為中東的唯一幕後黑手,無論以色列還是阿拉伯離開美國人都活不下去,相對來說擁有核武器和國產坦克的以色列自主性還更高一點。而對美國來說,以色列是中東安全的基石,無論是制度還是文化上都遠比阿拉伯人要親近。過去歐洲不願援助以色列是因為在石油供應上仰賴中東,而美國自己的石油消費對中東依賴極小(美國的石油政策都是為了保護北約盟國,並非自己用),所以美國可以放手建立自己需要的中東和平。

巴勒斯坦此時已陷入空前絕境。由於薩達姆在海灣戰爭中許諾讓巴勒斯坦建國,巴解一時糊塗站錯隊,支持伊拉克,徹底得罪了阿拉伯兄弟。此後阿拉伯和以色列都已經成為巴勒斯坦人的敵人,巴勒斯坦除了祈求美國人幫他們出頭外再無任何選擇。在美國主導下,巴以簽署了原則協議,巴勒斯坦承認以色列存在和領土的合法性,這個協議對巴勒斯坦非常不利,巴勒斯坦放棄了過去的原則,而以色列並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承諾。此舉造成了巴勒斯坦的分裂,屬於泛伊斯蘭運動的哈馬斯挑戰屬於泛阿拉伯運動的巴解的權威,巴勒斯坦內戰爆發,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巴以衝突。

911後,美國在中東強行推廣民主造成了權力真空,過去的阿拉伯3大強國埃及、敘利亞、伊拉克都陷入混亂,沙特王室面對民主風暴惶惶不可終日,甚至連當年曾經協助入侵以色列的利比亞和蘇丹都分裂了,現在的中東局勢與1948年時已經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當年民族主義的泛阿拉伯運動被超國家的泛伊斯蘭運動所代替,完全擺脫了國家概念。中東各國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不僅沒有實
現阿拉伯世界的強盛,反而淪為美蘇的工具,這導致了中東各國人民的絕望,於是霍梅尼的「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唯有伊斯蘭」的口號深得人心。可由波斯人領導的伊斯蘭革命畢竟脫離了中東的現實,於是以基地組織為代表的遜尼派原教旨主義崛起,不僅與西方世界敵對,還與自己以外的一切勢力敵對,整個伊斯蘭世界都陷入內戰。

面對如此劇烈的變化,以色列迷茫了,從軍事上說,以色列從未像今天這樣安全,但戰爭卻沒有結束。以色列在中東甚至都找不到一個可以用來打擊的正規政權,只能在針對無名恐怖組織的反游擊戰中疲於奔命。

猶太人現在應該有點明白了,白宮和克里姆林宮的一個政策變化就可以顛覆以色列幾十年的戰略規劃,舊約中的上帝喜怒無常,而現在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就是中東實實在在的上帝。


印象里:
猶太人被滅國後在歐洲流散了大幾百年,期間各種寄人籬下之苦,各種想回家——人家互勉的話都是「來年相會在耶路撒冷」。

19世紀中葉,回家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先期回去的人發現老宅已經有人,不過空屋頗多,慢慢紮下根來。得益於地廣人稀,最初新老主客相安無事,隨著復國主義者不斷湧入,雙方矛盾日漸加劇。

47年聯大第181號決議把老宅一分為二建巴、以兩國,期間各種勢力明爭暗鬥,巴勒斯坦國至今未成。

P.S.根據我陸續接觸的資料看,巴勒斯坦沒有建國還真不賴以色列。首先,那旮旯最初是無主地(沒有主權國);其次,前期返回的猶太人都定居在無人或人煙稀少的地方,後續擴張是通過購買土地的方式;最後,因為對猶太人的迫害在二戰時達到定點,所以其建國願望非常迫切,從接待調查團到推進建國諸事都超出阿拉伯人太多。

如果樓主是對所謂耍賴搶土地這段感興趣,推薦翻三聯的《猶太復國主義史》
P.P.S.雖然我答了,還是要說一句:樓主你提的不是問題,是課題。


##### 正在寫以色列行記,那麼我就把第二章貼出來吧:

二、以色列怎麼老打仗?

每當我跟朋友說我寒假要去以色列的時候,得到的回應基本都是:


「去那兒幹嘛?多亂啊?」(額。。美國也挺亂的啊?)


「那兒不是還在打仗么?」(現在不是不打了嗎?)

「小心手雷!」(。。。)


「你先買單程機票吧,萬一回不來呢?」(您能盼我點兒好兒嗎?)


這也不奇怪,如果常看新聞的話,總感覺以色列老在打仗。每次打的國家還都不一樣,一會兒埃及,一會兒約旦,一會兒伊拉克,一會兒黎巴嫩。戰略進攻,停戰撤退,甲方乙方,沒完沒了。


可是如果你去過以色列的話,你會發現這個地方其實並不亂,大家該種地種地,該做生意做生意。沒有著火的房子,沒有滿街的裝甲車,沒有流離失所的難民。大城市比如特拉維夫、耶路撒冷、和海法的治安都不錯。雖然和美國一樣,槍支是合法化的。但極少有搶劫殺人什麼的暴力犯罪事件發生。阿拉伯人雖然嘴上和以色列人血海深仇,但大家在生活上大多還是各干各的,相安無事。

(本人攝,2014年12月21日,特拉維夫,雅法古城)


一般喜好戰爭的國家是處處洋溢著戰爭氛圍的,比如二戰之前希特勒控制的德國,全國對英法的國家仇恨很強,報紙上宣揚著挺著胸膛的德國青年,街上都是號召團結愛黨的海報,黃油換大炮,明兒就上戰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之前,薩達姆在電視上拿著AK47講話,表示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1938年之前的日本,民用船按著軍用船的標準造,各個城市裡從軍工廠到小作坊,哪裡都在造武器。戰爭前夕,往往也會有一些對戰爭的預測,比如畢加索的名畫「對西班牙內戰的預感」,高爾基借海燕之口高唱:「暴風雨就要來了。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而以色列現在處處到都在宣揚和平。特拉維夫雅法古城牆上用各國語言貼著「和平」的標語,如果和耶路撒冷的小商販聊天,無論是猶太人還是穆斯林,都比較討厭戰爭。畢竟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發展才是硬道理嘛!


那為什麼以色列還老是打仗呢?

這就得捋一下歷史了:

先上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漫畫:

(http://www.funnyjunk.com/funny_pictures/1195681/Israel/)


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年,當時中國在打解放戰爭):在以色列叫做「獨立戰爭」,在阿拉伯世界叫做「大毀滅」。上一篇提到,英國人退出殖民地之前,把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國和阿拉伯國,阿拉伯國家們不承認,五個鄰國(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加上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對以色列發動戰爭,勢如破竹,六千多以色列軍傷亡。聯合國強制雙方停火,並表示有什麼事好好商量,幹嘛打來打去的。阿拉伯人這邊比較老實,那是真停火了。可以色列人停火的時候沒閑著,趁這個空當兒偷偷向外國人買武器(其實是違反了停戰協定的)。停火結束後,以色列拿著精良的裝備成功反攻,形成了大概今天的以色列國境線。


簡單來說:阿訇打拉比,居委會勸架,拉比買把刀,打跑了阿訇。

(Wikipedia, Military situation in
Israel / Palestine as of 1st June 1948)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當時中國開始社會主義大生產):在以色列叫做「卡代什行動」,國際上也稱為「蘇伊士運河危機」。埃及的納賽爾推翻親西方的法魯克政權,並把埃及境內的蘇伊士運河國有化。所謂國有化,就是過河的船給埃及交稅,而不是給英國和法國交稅。英法表示不爽,但是又不敢明著不爽,畢竟人家這是維護主權嘛。於是英法偷偷跟有著精良裝備的以色列商量:你看這樣行不行,你去打埃及,我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打到蘇伊士運河的時候,我們再出來勸架。最後我們照常在蘇伊士運河收稅,你們呢,也能多一塊領土(西奈半島)。雙贏的生意,幹嘛不做呢?於是事情就按照計划進行,以色列軍隊攻佔西奈半島,英法「及時」地出來和稀泥,大家剛要彈冠相慶呢,結果直接接到了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電話:「趕緊撤回去,不然揍你!」畢竟美國還是不想在這時候任由英法胡來。殖民時代過去了,現在我才是老大。蘇聯這時候也施壓:埃及是我小弟,動他也要看我臉色吧?於是這個陰謀才沒有實現,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島。


簡單來說:英法使詭計,拉比奪運河,美蘇不高興,拉比回家去。

(BBC News, The Suez Crisis: Key
maps, Israeli forces began arriving in Egypt on 29 October 1956 at the start of
"Operation Musketeer", a combined mission with the British and
French, aimed at regaining control of the Suez Canal.)

(Mondoweiss, 『NYT』 perpetuates myth Israel was 『fighting for
its very survival』 during 1967 war, "NYT" article perpetuates myth Israel was "fighting for its very survival" during 1967 war)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年,當時中國文化大革命剛剛開始):以色列和埃及約旦關係日漸緊張,6月5日以色列空軍突然發起進攻,一天之內把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三國空軍完全打垮,陸軍三路進攻,攻克西奈、約旦河西岸、戈蘭高地北部,6月10日以色列停火,阿拉伯國家死亡約兩萬人,三個失地的居民淪為難民。當是時,以色列控制巴勒斯坦全境、加沙和西奈半島,是建國以後最大的勝利。這一場仗也是現代戰爭的經典案例,因為這是一場快速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從開始轟炸到戰爭結束,以色列軍只用了六天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在以色列,這場戰爭被稱為六日戰爭。

上面這張圖是第三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士兵開心地進入耶路撒冷城。走在最前面的那個歡快的獨眼龍,叫做摩西·達揚,他是當時的以色列國防部長。


簡單來說:拉比搞偷襲,阿訇倒在地,拉比喜歸家,阿訇空垂淚。

(BBC News, How 1967 defined the Middle
East, Land Taken By Israel During The War)

好了,現在的局勢基本可以用下圖表示,高傲的以色列和看起來老老實實的埃及,隔著蘇伊士運河說:「你好呀!」:

(Prisrael and The Yom Kippur War : polandball)

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年,當時中國繼續文革,但領導者已經由林彪變成四人幫,中美也建交了):以色列方面稱之為「贖罪日戰爭」。埃及與敘利亞兩線同時偷襲以色列,奪回西奈半島、加沙、戈蘭高地。以色列軍節節敗退,眼看首都特拉維夫就要失陷。此時阿拉伯軍也吃了一驚:打的這麼順利,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於是埃及停止進軍,開始思考人生。此時美國暗中援助以色列軍,以色列也開始在全國發布緊急徵兵令。經過血戰之後以色列成功反攻,包圍了埃及的第三軍團。此時聯合國迫使雙方停火,並在三年之後,雙方簽訂戴維營合約,至此阿拉伯國家承認以色列合法性。


簡單來說:阿訇襲仇敵,拉比匆迎戰。阿訇不進軍,拉比得喘息。

(La Salle University, Map: Six-Day and
Yom Kippur Wars)

除了這四次戰爭以外還有:兩次黎巴嫩戰爭(第二次黎巴嫩戰爭也叫第五次中東戰爭),還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小規模軍事衝突(比如1981年針對伊拉克的「巴比倫行動」,2014年的加沙衝突)。

需要注意的是:第N次中東戰爭的稱法是中國才有的。以色列和美國方面認為,大型戰爭只有:獨立戰爭(第一次),六日戰爭(第三次),贖罪日戰爭(第四次)。


挺亂的吧?中東地區不服以色列的,基本都跟它干過幾架。槍炮聲中一歲除,導彈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防空洞,舊怨未去換新仇。


那為什麼會這麼亂呢?下一回咱們就說說,戰爭背後是什麼。


####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烈火薄冰集「

http://zhuanlan.zhihu.com/liehuobobingji


以前的略去。

話說以色列人創造了猶太教、以色列人創造了基督教、以色列人發現了相對論、。。。。。。

以色列有些逗比,想復國,可誰會去趟這個渾水,富人不願意去,窮人也不願意去。富人面對猶太復國主義就像打發乞丐。

以色列當時信奉返回錫安山,信仰和利益比起來算個屁。

希特勒對猶太人這裡不累述。

斯大林對猶太人也不再累述。

這個時候美國的猶太人開始反思,為什麼沒人收留猶太人?為什麼猶太人會遭受系統的屠殺?

資本才是以色列的立國之本,而美國猶太人有錢,非常有錢。

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要取代英國,而美國殖民地非常、非常的少,所以美國要煽動民族主義獨立運動,拆英國、法國的台。而以色列就是那個楔子,訂入中東以後,美國就有了一支不掏錢的僱傭軍,美國不想出面,就叫以色列出面解決問題。

蘇聯也想整垮日不落帝國英聯邦,這樣作為老三的蘇聯能上一個台階成為老二,這樣才有機會和美國叫板,爭奪世界第一。在國內斯大林最大的政敵托洛茨基就是猶太人,斯大林對待少數民族一向以野蠻著稱,何況是這樣政治取向有問題的少數民族。在中東如何才能找到一個戰略支點呢?對。還是以色列人,於是蘇聯開始有計劃的把以色列人送往巴勒斯坦,希望以色列能把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帶到中東,從而為自己中長期控制、影響中東鋪出一條路。

於是以色列國誕生了。

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勝。

第二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勝。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勝。

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勝。

下一場中東戰爭呢?

沙特已經推翻了埃及軍政府,又立刻推翻了穆兄會,就是因為沙特認為他的盟友對待伊朗的態度不夠堅決。沙特還希望ISIS能控制敘利亞、伊拉克北部的遜尼派穆斯林,假如能佔領伊拉克全境,那就最好不過。

伊朗敏銳的發現,美國從最主要的敵人,變成了次要敵人,沙特布局戰爭的速度明顯快於伊朗的預估,於是一直在伊核問題上不鬆口的伊朗,鬆口了,目標直指沙特。

而中東的戰爭才剛剛開始,沙特和伊朗只是陳勝、吳廣之流,不過是會衝鋒的炮灰。

中東的水還很深,一眼根本看不到底。


歐洲史觀

含閃人與印歐人自古就是死敵;迦太基人(與猶太人、阿拉伯人同族)差點滅了羅馬;
羅馬人征服中東後,將迦太基種族滅絕,將猶太人屠殺、驅趕...

後來,含閃人在穆罕默德領導下復興,打到了法國、義大利,並統治西班牙幾百年...

歐洲印歐人又復興,多次組織十字軍征含閃人的地方....

近古代,歐洲各國無不以反猶為樂,二戰以前、戰中,很多國家反猶比納粹不差,當時
西方各國從沒有報道過二戰時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事件...

二戰以後,西方被迫同意猶太人建國,但宗旨還是不能讓含閃人安寧,必須讓他們自相
殘殺 ;先是英國同時向阿拉伯、以色列提供武器、指揮官,眼看阿拉伯軍隊就要攻下耶路撒
冷了 ,英國指揮管下令停止進攻.....,後來美國、蘇聯人接替英國,各支持一方讓他們殘殺
...

宗旨---不能讓一方勝利,必須永遠打下去。

蘇聯先與美國一起,努力幫助猶太人建國;以色列國成立後,蘇聯來個180度的大轉彎,
支持阿拉伯與以色列打仗;然後蘇聯一邊支持阿拉伯人,一邊又向以色列輸送猶太人,美
、蘇聯的陰謀最後被被阿拉伯、以色列人看穿。

薩達特、拉賓終於認識到上了西方人的當,要和談,但被美國情報局策劃刺殺而亡...

含閃族和平不可阻擋,阿、以終於和平...

於是,美國就再挑動阿拉伯內部殘殺,鼓動伊拉克進攻科威特,反過來西方又以伊拉克
侵略為由打伊拉克人...最後乾脆美國自己出兵佔領...

歐洲白人自古宗旨:以滅含閃白種人為目的(因為此族對歐洲威脅很大..)。


迦南,一聖殿被搞,埃及,回建二聖殿,二聖殿被搞。以色列。

麥加,搞定倭馬亞,折拜占庭波斯,被倭馬亞反搞,哈里發,滅於突厥。阿拉拍。

以撒和以實瑪利,相煎何急。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覓羅寶 分析師 趙詩洋;歡迎個人轉發,媒體、網站和其他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上一期,我帶大家了解了神秘的南亞國家印度,今天我們將目光投向戰火紛飛的中東地區。聊聊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發源地——以色列。

以色列,全稱以色列國,實行議會制,議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擁有立法權,負責制定和修改國家法律,對政治問題表決,批准內閣成員的任命並監督政府工作,以及選舉總統和議長。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自由民主制國家。以色列工業化程度較高,總體經濟實力較強,是中東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商業自由程度、新聞自由程度和整體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

政區劃分包括:耶路撒冷區、北部區、海法區、中央區、特拉維夫區、南部區。

其中特拉維夫(實際首都)是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創新中心,耶路撒冷則為其法定首都(暫未受聯合國承認)各政府機構所在地(國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

以色列位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在地中海的東南方向。屬於亞洲,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地緣關係複雜,北靠黎巴嫩(81公里)、東瀕敘利亞(83公里)和約旦(307公里)、西南邊則是埃及(220公里)。以色列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330公里)、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

全國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僅440平方公里(水域率2.1%),內蓋夫地區佔一半以上面積,達到1.2萬平方公里以上。

全國約2/3的面積為沙漠地區,農業用地佔23%(其中耕地13.7%、永久作物3.8%、牧場6.3%)。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以色列的農業發展。以色列是中東首先實現科學灌溉的國家。因其地處沙漠地帶邊緣,水資源匱乏。嚴重缺水使以色列在農業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節水技術,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將大片沙漠變成了綠洲。用不足總人口5%的農民不僅養活了國民,還大量出口優質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通過科學的農業改造,以色列人已經在沼澤,荒蕪的土地上發展漁業,貧瘠不堪的丘陵已被改造成整齊平坦的糧田和果園。以色列已成為了世界上農業最富繞的地區之一。

依據CIA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7月,以色列擁有830萬人口,全球排名第97。人口密度395人/平方公里。其中猶太人74.8%,非猶太人25.2%(主要是阿拉伯人)。

城市人口:總人口的92.1%(2015年)(上一期的印度為32.7%)

城市化率:年增長率1.37%(2010-15年度)

飲用水源以及衛生設施改造達到100%

出生預期壽命達到82.4歲,排全球第十一位。

人口集中在特拉維夫及其附近,以及加利利海附近; 除了亞喀巴灣岸外,南部人口稀少。

作為全球宗教的發源地之一,基本所有國民都是宗教信徒,其中猶太教74.8%,穆斯林17.6%,基督徒2%,德魯茲1.6%,其他4%(2015年)

平均文化程度(15歲以上可以讀寫),97.8%。

人們常說:「猶太人在家裡打個噴嚏,世界上多數銀行都將感冒。五個猶太人湊在一起,便能應付國際股票市場。以色列是在納斯達克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國家。反觀鄰國埃及,號稱文明古國,卻有50%的文盲。

24%的以色列勞動人口擁有大學學歷,這使以色列成為工業國家裡學歷程度第三高的國家,僅次於美國和荷蘭。12%的人口擁有大學以上的學歷。以色列通過優質大學教育,培養了很多高素質的人才,從而推動了全國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其在電子、通訊、計算機軟體、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工程、農業以及航空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優勢。

以色列擁有技術先進的自由市場經濟。煉油、半導體製造產業。切割鑽石,高科技設備和藥品是其主要出口之一。其主要進口包括原油,穀物,原材料和軍事設備。

以色列通常會出現相當大的貿易赤字,這些赤字被旅遊業和其他服務出口所抵消,以及大量的外國投資流入。依據世界銀行的資料,以色列有著中東地區管理最良善、對財產權利保護最佳的經濟體制。

大約有一半的以色列政府外部借債是由美國所有,通常是來自經濟和軍事的支援。另外還有一大部分是由個別的投資者所擁有,通常是經由以色列公債計劃。美國購買的債款加上個別投資者購買的公債,使以色列政府獲得借款,有時候還能獲得低於市場利率的利息。

由於以色列不確定的安全形勢,國內和國際需求的減少以及投資減少,在2014 - 16年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平均降低約2.6%。

以色列的收入差距和貧困率是經合發組織國家中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在公眾中也有一個廣泛的看法:少數「大亨」對經濟主要部分有卡特爾式的抓地力。

在以色列,電氣化已經得到完全普及,CIA2016年統計,以色列的用電人口已經達到100%。使用網路人數達到約652萬人,世界排名第58。

根據以色列《兵役法》規定,所有公民,除健康、宗教和生育等原因外,凡年滿18—29周歲的男性公民、18—24周歲的女性公民,無特殊情況,都要應徵服現役。其中男子的服役期為3年,女子的服役期為2年。服役期滿後,除少數特殊需要繼續服現役外,其他人員一律轉為預備役。目前,全世界對女性實行普遍兵役制的僅以色列一家。除了些許特殊照顧,女性在軍中同男性享有幾乎完全相同的「待遇」。以色列《兵役法》規定,女性應徵入伍可以自由選擇加入包括一線作戰部隊在內的幾乎所有軍兵種。以軍的《管理條例》《訓練條例》還強調,女軍人的訓練科目、考核標準、薪酬待遇等應與男軍人一樣。

以色列還是除了美國,英國,俄羅斯,中國,法國五大國之外少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64%(2016年)全球排名第五位。

5.6% (2015年)

5.86%(2014年)

5.75%(2013年)

5.72%(2012年)

看了這麼多數據,小編深深感覺到,以色列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國家,不但能文能武,而且在經濟發展,醫藥領域,高科技行業在全球都排得上名次。但是問題也就來了,為什麼這麼厲害的國家,卻在這麼小,這麼貧瘠的地方生活呢?這得從它古老的文明說起。

說起以色列的歷史,很多人都會覺得頭大,幾千年來,這片經歷了太多分合變遷的土地已經孕育出無數故事,絕不是一兩句能夠說清楚的(只是耶路撒冷這座三教聖城,就前後易主38次...)。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整理出了簡版以色列歷史,幫助大家快速了解。

根據《聖經》記載,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有個叫亞伯蘭(後改名「亞伯拉罕」是亞伯拉罕諸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的先知,在宗教中具有重要位置)的人,聽從耶和華的旨意,帶領族人離開哈蘭前往「迦南全地」。

「迦南全地」即是今天以色列的所在地區(以色列不同歷史時期的邊境線並不相同,今天的以色列國土範圍在當時「迦南全地」的範圍內),這塊地也被稱作「流奶與蜜之地」、「應許之地」,也就是今天在國際社會上備受爭議的「巴勒斯坦」地區。四千多年前,有迦南人、亞摩利人、赫人、非利士人等在這塊地上居住。

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被神改名為「以色列」,他生了十二個兒子,後來成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其中一個兒子叫猶大(不是出賣耶穌的「猶大」),而猶大支派是代表君王的支派。

以色列的兒子約瑟在埃及當了宰相,所以後來當迦南發生饑荒時,以色列便帶著全家從迦南遷到了古埃及,受到優待。但四百年後,埃及王朝更替,以色列的子孫淪為奴隸。

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甚苦,於是他們呼求耶和華。因著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神興起一個人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這人就是摩西。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出埃及記」,今天已經被拍成了電影。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線路是過紅海,並繞過以東地(今天的佩特拉屬於當年的以東),其間經過以拉他(今天的埃拉特),在約旦河東由南往北,過約旦河進入迦南,此線路也是今天埃及以色列約旦三國旅遊的常規行程。

離開埃及後,以色列人本該前往迦南,但此時的迦南,已經被迦南人佔領。迦南人人高馬大,以色列人不敢上前去攻打,因此至死也沒有進入迦南,只能回到曠野生活。以色列人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這期間神通摩西在曠野中對以色列民說話,頒布誡命、典章、律法。摩西去世後,他們的下一代長大成人,進入迦南地。

以色列各部落經過了長久的戰鬥,終於征服了以色列故土,並定居下來。那時,他們還沒有像其它民族那樣有國王來管理他們,上帝親自作他們的王。他們只是在受到外來威脅時,才在被稱為「士師」的領袖的統領下聯合起來。

但以色列人希望有一個國王。公元前1028年,掃羅建立了君主國;他的繼承者大衛於公元前1000年統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強大的以色列國,定都耶路撒冷。

大衛作王后搶了手下人的老婆,並與之生下人類歷史上最有智慧的國王——所羅門王。所羅門繼位後大興土木,歷時十年,建造了氣勢恢宏的「所羅門聖殿」或稱「第一聖殿」。

所羅門去逝後,皇二代繼位。皇二代只知斂財,所羅門的僕人耶羅波安不滿新王的賦稅,帶領北方十個支派揭竿而起,建國「以色列」與之抗衡,因在北方,也稱「北國」,定都撒馬利亞;剩下南部的兩個支派(猶大、便雅憫)稱為「猶大」或「南國」,定都耶路撒冷。以色列從此一分為二,兩個王國並存兩個世紀之久,由猶太諸王統治,並由先知告誡人們主持社會正義和遵守律法。

由於北國一直與異族通婚,受外族影響,信奉上帝以外的神,很快便於公元前722 年被亞述所滅,亡國的以色列人逐漸被外邦人同化,最終大部分北方人失去了以色列人的身份(史稱「失掉的十個部落」)。

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南國)被巴比倫人征服,入侵者搗毀了耶路撒冷的聖殿,並將大部分猶太人放逐到巴比倫(巴比倫之囚)。

由此,自公元前586 年到公元70 年之間,除了出現過短暫的80年獨立時期外,其他時間以色列被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羅馬相繼統治。

從公元前60年起,國家因內亂而削弱,日益為羅馬所控制。猶大國被羅馬殖民後,就從猶大國變成羅馬的猶大省。猶大人不斷興起反抗羅馬的復國運動,最終在公元135年,羅馬帝國忍無可忍,鎮壓了猶大人最後的起義,下令將所有猶大人驅逐出境,為了讓猶太人忘記故鄉,猶大省改名「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也改名埃利亞·卡皮托利納(太陽神之城),甚至禁止猶大人進入這座城市。至此,猶大人失去了自己的祖國,變成亡國奴,流散到世界各地。

而羅馬帝國在東西分裂後逐步走向衰敗,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消滅了羅馬帝國,巴勒斯坦成了它的省份。此後的一千多年裡,當地居民逐步阿拉伯化,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就一直在這裡繁衍生息。公元705年,阿克撒清真寺在猶太人原來的聖殿位置建立起來。公元一世紀,相信耶穌就是救世主的猶太人創立了基督教,隨著耶路撒冷被佔領,教會的中心逐漸轉向帝國的首都羅馬,故稱「羅馬公教」或天主教。中世紀天主教獨步歐洲,教皇為了奪回聖地,發動了十四次大大小小的十字軍東征。阿拉伯人浴血奮戰,與十字軍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鬥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約六百萬猶太人被德國納粹黨人殺害,這也是二戰中最被人所熟知的暴行之一。

散落在歐洲各國的猶太人,兩千年來受盡凌辱,加上六百萬猶太人被德國納粹屠殺,因此一部分猶太人主張:只有回到祖先生活過的地方,重建猶太國,才能改變猶太人的命運,這便是猶太復國主義的起源。

但是此時的巴勒斯坦並不是一塊空地兒,等著猶太人回去,那裡還住著生活了1200多年的阿拉伯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瓦解,英國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為了維護英國在中東的殖民統治,英國決定利用猶太人來壓制阿拉伯的民族解放運動,他們發表了著名的《貝爾福宣言》,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園,因此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

二戰結束以後,英國力量衰弱,逐步從各地撤退,就給那裡留下了至今難以解決的巴勒斯坦問題。1947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和國決議巴以分治(聯大181號決議),明確劃分了兩國邊界:僅佔1/3的猶太人得到了57%的沿海土地,土地肥沃,淡水資源充足;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的阿拉伯人卻只得到43%的土地,大部分是丘陵和貧瘠地區;聖城耶路撒冷算是獨立主體,由聯合國管理。六個阿拉伯聯盟的代表集體退場,表示抗議,並拒絕承認巴勒斯坦分割案。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遭到阿拉伯各國的一致反對。阿拉伯國家主張用聖戰來保衛阿拉伯領土和伊斯蘭教第三聖城耶路撒冷。由此引發了前後五次中東戰爭,兩次巴勒斯坦武裝起義,以及無數次爆力恐怖襲擊事件。

至於猶太復國這件事本身,很難說對錯了,角度不同看到的肯定不一樣,阿拉伯人覺得自己住的好好的被邪惡勢力來搶自己的土地,猶太人還覺得你們的祖先當初搶了我們的土地我們君子報仇千年不晚呢。最後決定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一次次中東戰爭打下來的結果,阿拉伯人打不過,慢慢也就認了,就跟猶太人祖先打不過阿拉伯人的祖先一樣。

說起來中以關係,有很多人會想到中國如何幫助猶太人逃避追殺(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的何鳳山,被稱為中國辛德勒)。以及猶太人如何幫助我國(不可考,小編翻閱資料,絕大部分人都否認了這一點,不知道以色列人怎麼說)。兩國關係應該還不錯,然而事實情況看起來並非如此,中以兩國關係很平淡,更像是生意關係。

中東北非一直是英法、美俄的舞台,中國只是個外圍角色。而政治上,支持巴勒斯坦是國際版本政治正確(這點新聞聯播就可以印證,以前阿拉法特還在世的時候,新聞聯播基本上每天都要播報關於巴勒斯坦的新聞。新聞給人的感覺就是以色列天天欺負巴勒斯坦)。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支持以色列,那就是美國,剩下所有的國家都是支持巴勒斯坦的。

這其中的原因十分複雜,以下簡單列出幾條,

還有很多很多原因,直到今天依舊有無數問題無法解決。這其中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博弈,爾虞我詐,明爭暗鬥。

但是business is business,在保持政治正確的同時,好像我們也沒有給巴勒斯坦什麼實質性援助。以色列這邊基本選擇無視,畢竟所有人都說他不好(而且通過戰爭得到的利益真是不少了),也就索性不聽了。但兩國的生意往來著實不少。

數據顯示,中國是以色列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國。雙方在包括高科技軍事產業在內的多個領域有密切合作。

近兩三年,中國科技企業和投資者掀起了一股去以色列「海淘」初創企業的熱潮。目前,光明,復興,百度,小米,奇虎360等中國公司都已在以色列收購或投資公司。

一、光明收購以色列食品公司特努瓦 - Tnuva

2015年3月31日,以色列食品行業歷史上最大一宗收購案——光明食品集團併購以色列Tnuva食品公司在特拉維夫完成。交易價格超過100億人民幣,光明獲得76.7%的股權。

二、巨人網路收購以色列遊戲公司 - Playtika

2016年10月20日,巨人網路發布公告,宣布將以美股39.34元向財團發行新股,總價約305億人民幣(4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休閑社交棋牌類網路遊戲公司Playtika。

三、復星集團收購以色列護膚品牌 - Ahava

2016年4月10日,中國復星集團和以色列著名死海礦物護膚品牌Ahava在耶路撒冷簽訂協議並共同宣布,不行將以約4.96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Ahava。

四、復星集團收購以色列飛頓醫療激光公司 - Alma

2013年上半年中國上海復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斥資2.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阿爾瑪激光有限公司95.6%的股權,以色列媒體稱這是該公司公開募股以來第一庄國際併購。

2017年9月12日訊,Sisram Medical Ltd成功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能量源醫療美容器械供應商,具有自主設計、研發及生產能力,並且通常採用自有的創新及專利技術。旗下的「Alma」品牌「Soprano」、 「Harmony」、 「Accent」及「FemiLift」等多個產品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廣獲醫療美容機構及終端用戶認可。

五、信威集團收購以色列衛星運營商 - Spacecom

中國衛星通信領域上市公司信威集團,2016年8月24日發表公告稱,集團將收購以色列Spacecom-Communication Ltd(簡稱SCC)100%股份,成為中國第一個以海外併購方式獲得衛星軌位稀缺資源的中國民營企業。

六、廣州金鵬收購以色列養老服務公司 - Natali

廣州金鵬是三胞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據悉此次收購金額接近1億人民幣。整個併購過程可謂一場「閃電戰」,從接觸到項目信息再到拍板決策,僅用了短短數周時間。

七、中國化工集團收購以色列農藥生產和分銷商馬克西姆阿甘 - Adama

2011年10月,中國化工集團完成了對以色列馬克西姆-阿甘公司的收購,共出資24億美元,在當年創下了中以兩國投資合作項目的歷史記錄。2016年,中國化工以4億美元購買剩餘40%股權。至此,中國化工全資控股該公司。

八、中國遠大集團收購以色列智能農業技術公司 - AutoAgronom

2014年9月,中國瀋陽遠大集團收購初創公司AutoAgronom。當時,AutoAgronom已經奪得多項創業比賽、環境科技競賽獎項。通過這次交易,更是將智能農業技術帶到了中國。估計收購價格在2000萬美元左右。

九、香港XIO集團收購以色列醫療企業 - Lumenis

以色列醫療器械企業Lumenis於2016年9月先不已簽訂協議,香港XIO集團將以美股14美元的價格對其進行收購,收購總額達5.1億美元。Lumenis公司致力於開發外科、眼科和美容方面的設備。

十、中國陽光控股收購以色列鳳凰保險公司 - Phoenix Holdings Ltd

以色列德雷克集團(Delek Group)發文宣佈於2016年8月21日簽訂協議出售其所持的鳳凰控股有限公司(Phoenix Holdings Ltd)52.3^%的股份,收購方為中國陽光控股有限公司。

十一、中資財團收購以色列通訊創業公司 - Blindspot

以色列創業公司Blindspot以3200萬美元的總價,將其音樂應用和備受爭議的匿名通訊應用賣給了中國財團。此次交易中,Blindspot應用的收購價格為2800萬美元,中文音樂電台應用Mr.C的收購價則為400萬。

十二、上海九川投資集團收購以色列遠程醫療公司 - SHL

以色列遠程醫療公司SHL和上海九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發公告稱,九川集團將通過反三角合併收購SHL全部股份,交易和SHL成為九川投資的全資子公司,收購總金額月為1.25億美元。

哲學家馬克思(猶太人...)說過「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果然不假。

猶太人這個堅強的民族受過了太多的苦難,雖然現在並沒有迎來一個和平安寧的世界,但是憑著他們對於教育的重視,對於真理的執著。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他們也能夠迎來平靜的生活,在祖先的故土上繁衍生息。

下集,小編將帶大家深度分析巴勒斯坦,來了解下這個神奇的國度為什麼會被以色列一直壓著打。

覓羅寶

一個簡化跨境投資的新事物

公司電話:371 55562197

客服郵箱:service@milobal.com


中東國家的主權在法理上最多可以追溯到一戰,因為在那之前中東都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說到兩千年前或者三千年前去根本沒必要,因為它們的主權不是一直傳承下來的。


感覺歷史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衝突的的核心是聖城耶路撒冷,之前這片土地是天主教和伊斯蘭教衝突的前線,十字軍第一次東征建立耶路撒冷王國,88年之後伊斯蘭教的薩拉丁攻佔耶路撒冷,猶太人雖然信仰猶太教而不是天主教,但建國後和周圍伊斯蘭的衝突肯定有歷史上和宗教上這層原因,這可能也是主要原因
耶路撒冷,耶穌基督誕生的地方,穆罕默德神遊的地方,猶太人和上帝訂立契約得到的流淌著奶與蜜的富庶的迦南。三教聖城,貌似也是歷史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分界線?2000多年前大衛王的猶太國,羅馬帝國治下的巴勒斯坦行省,之後輾轉於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控制。我是工科生,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國家存在的依據不會早於一戰,我覺得談以色列國歷史的時候至少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猶太王國吧?


巴以問題是以色列跟中東問題的具體反映。

巴以問題是一出羅生門,是非恩怨,糾纏不清。

如果非要給這個羅生門縷出一些頭緒,需要藉助線性代數的橫縱坐標來理解。

橫坐標為歷史,可能要從很遠的耶穌受難開始,中間經歷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創立,古羅馬人攻陷耶路撒冷,猶太聖殿被毀,摩西帶領古老的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一戰,奧斯曼土耳其解體,二戰,德國屠殺猶太人,以色列人返回巴勒斯坦建國,第一至五次中東戰爭,阿拉法特死亡,阿拉法特被開棺驗屍等虛幻與現實的歷史事件。

縱坐標為每一個歷史時點上國際經濟、政治、軍事和宗教的力量對比。

猶太人的命運就像一個二元函數一樣被各個係數所左右,風雨飄搖。

而阿拉伯人的命運基本上與猶太人的命運互為反函數,此消彼長,你大我小,你哭我笑,你生我死。

所以除了數學理論基礎外,需要有足夠長的歷史觀,足夠寬的國際視野才能看清楚。

巴以或者說阿以真是問題總比辦法多的一個實例,也許上帝對它一手製造的混亂也沒有辦法。

但是,一般人看本書也不會那麼追求完美。

這本書就是以色列的紅色經典,打個比喻就是集國內的建國大業、建黨大業、三大戰役、地道戰、地雷戰、劉胡蘭、小兵張嘎等多種藝術表達形式於一身。

按作者話說,本書講述的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個最偉大的奇蹟,一個人類歷史上無可比擬的事件,一個兩千年前消失的國家的新生。

如果你有興趣了解猶太人的歷史,有興趣追求以色列國誕生的陣痛,有興趣探討中東紛爭的根源,請你拿起這本書,當你放下時,你就進入了羅生門。

二戰以後,日不落帝國衰落,冉冉升起的是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超級大國美國。以色列固然很牛,很像個爺們兒,敢把自己當釘子一樣插在阿拉伯世界的心臟。但是他背後有人撐腰,在美國那裡以色列真就是個釘子,巴勒斯坦是阿拉伯的心臟,但也算是英國的前列腺。

當時,雖然英國還控制著中東,但力度以大不如前,阿拉伯還是英國的堅定盟友。1947年聯合國表決對巴勒斯坦分治,英國在這個問題上相當尷尬,一方面以色列人回家心切,攔也攔不住,還有美國在背後串掇;另一方面阿拉伯對大哥的能力產生懷疑,沒搞定聯大,讓以色列人回來。英國人是兜著墊著一陣,力不從心,最後放手了,失去了很重要的器官。中東混亂了,美國人進來了,死撐著以色列,又利用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孫子兵法全用上,最後掌握了盤面。

不是我看不上阿拉伯國家,但是說他們真是爛泥扶不上牆。要不就是沙特、阿聯酋那樣,跟個大奶牛似的,只要好吃好住好玩,奶隨便你擠。要不就是伊朗、前伊拉克、前利比亞那樣的,天天嗚嗷吧吵,像會點功夫似的,怕別人打不到他頭上。

兩種獨裁,兩個極端。

男人身上的毛病在阿拉伯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怪他們他不爭氣,比如說以色列宣布建國的同時,早氣紅了眼阿拉伯國家立馬聯合起來,群起而攻之。居然沒打過。當時以色列人與阿拉伯軍人比例1:50,人口比例1:100,武器裝備比例1:1000。就算猴子下山的戰鬥力也不會低過阿拉伯人了。

同時也怪美國太陰險,比如說為了制衡伊朗,美國給薩達姆出錢出武器,打了第一次海灣戰爭,伊朗實力大為削弱,而且更加孤立。回頭美國發現薩達姆想自己玩,隨即給他滅掉。阿拉伯世界的實力又被削弱了,美國的控制更加穩固了。

說到猶太人受到的屈辱,從他們2000年的歷史來看,上帝也真是有點過分了。經歷了這麼多的苦難給予了他們什麼呢,除了哭牆就是大屠殺紀念館。也許上帝的歷史觀有點宏大,需要下個2000年來給予回報。

當然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一點就不展開說了。

縱觀歐亞大陸,在歷史上沒有給猶太人帶來痛苦的國家恐怕難找了。猶太人到哪個國家都不招人待見,德國,法國,波蘭,俄國,土耳其等等。能給過猶太人恩惠的歐洲國家恐怕只能算上人煙稀少,與世無爭的北歐三國了。

近日巴以在停火3年後再爆衝突,以色列轟炸哈馬斯在加沙的存在數日,今晨宣布停火進入談判階段。另一邊以色列與伊朗仍然針鋒相對,伊朗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美國也一直按著以色列,才勉強控制住小兄弟沒動手。

歷史還在繼續,以色列這顆釘子周圍無數把鉗子要把他除掉,美國一隻大手還能按住多久。

舊仇未報,又添新恨。羅生門又套羅生門。

若想在紛繁的世界中主導沉浮,除了綜合國力外,還是需要一些大智慧。

論智慧,西方國家也就算個三毛野獸。

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近年來,世界重大事件的背後隱約出現了中國的身影。

伴隨著隆隆的腳步聲,山河震顫,沉默許久的東方大國又要閃亮登場了。


中東的特點是敵人的敵人通常也是敵人 而不是朋友


以色列:穆斯林人口 19%並且他們都是帶選票的 並且還很能生 也許兩代人後能選出穆斯林總理(如果那時候猶太人還服從法律的話)


推薦閱讀:

中東如今的局面到底是哪些因素所導致的?
伊朗的巴列維王朝為什麼被推翻?
去中東旅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美國對伊拉克的民主化改造?為什麼伊拉克民主化後反而更加混亂?
為何中東地區常年戰爭不斷?

TAG:戰爭 | 以色列 | 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