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獨立的第三方二手車評估公司前景怎麼樣,應如何做突破?尤其是在對私方面。
在二手車市場比較混亂的情況下,不懂如何看車況的消費者很多放棄了購置二手車的計劃,轉而投向新車。如果有一個權威公正的第三方二手車檢測評估機構,會不會有前途?此類機構應該如何發展、突破?重點是在針對普通消費者這塊。
瀉藥。
如果有人問我在未來10年里,互聯網中的那個細分行業會有井噴式的發展。那我會告訴你,互聯網細分下二手車行業;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時候爆發,我只能坦率的告訴你,這條路看機緣,但方向一定沒錯。
最優的互聯網服務對行業市場結構的衝擊優勢在於:1,最大限度跨越時間空間實現渠道扁平化,優化資源配置;2,最大限度的滿足信息對稱需求,實現精準營銷;3,自由公平的競爭環境,在行業價值鏈的決策端實現邊際利益最大化。於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衝擊是一場革命。
但是。
對於少數幾個行業,互聯網仍沒有去實現滲入。壟斷行業;金融;能源;機械製造等。
轉入正題,汽車行業,尤其是二手車行業,必須依賴線下體驗。同時,更需要互聯網行業上述的優勢。汽車行業如今在中國仍為奢侈品,並非淘寶買件衣服,有質量問題就可以不要。所以二手車行業發展更加需要線下體驗,那就是作為第三方為交易雙方負責。所以必要性不必探討,下來我們關注原因以及突破口。
沒錯,就是o2o模式。
目前中國二手車行業有三類主體,B(商業商戶),C(個人需求方),O(線上、線下服務平台);其中的商業模式很簡單,B賺C的錢,B依託O搭建平台,O賺B的錢。我們可以看到C是出錢的主體,B和O都是收錢的主體,利益區分很明顯,O必須滿足B的相關需求和利益。這中間可能就會問,為什麼不向C收錢呢?了解互聯網行業都知道C在沒形成固定的行為模式之前,一分錢都不可能支付。這時,滴滴打車等就狂砸10個億來培養用戶習慣,其中這個風險也是巨大的。
那麼怎麼去實現二手車行業的O2O呢?
之前在中國也有官方和非官方的機構去創造第三方檢測機構,目前的結果是,你現在聽到哪一家還存活?
所以接下來的觀點,很重要。
任何一個成熟的行業都有成熟的行業規則,也必須有一群在這個行業混跡多年的既得利益者,於是你想做行業的規則制定者,想為C出頭,切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你憑什麼?你憑什麼檢測?你檢測了我少收錢,你讓我沒飯吃,我會弄死你。
所以你需要說,我來,我為你們大家都提供服務,收取公開的費用,咱們一起玩。
所以你提供的不是一個單一的檢測服務,而是,一套閉環的O2O服務。簡單的說,你找准行業決策者的需求,摸清行業結構,做一套滿足行業結構各端點的服務體系。
參考對象,車易拍和優信拍。首先他們搭建平台實現C2B,B2B,B2C或C2C的服務(滿足你各端在這裡利益的決策點,那就是交易);其次,我提供第三方的檢測標準;再次交易不交易,你們說了算(賺錢多少,看你們自己本事)。簡單的說,就是搭建平台實現交易為核心產品,評估作為立命之本。未來這種模式,前途不可限量。
目前的規模和走勢,如果想滲入,應該就只有收購了。
那麼你硬要創業去做。那我只能割血告訴你我腦殘的想法。
評估師作為中國二手車行業一個尷尬的職業,一生為B賣命,承擔收購、評估、銷售的重任。評估師如果能為C端服務,那麼o2o的服務就能實現。這裡注意一點,我所說的和車易拍優信拍的服務不同。走的是另一條路,一條更接近C端的路。
車,對於人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第二個家。車生活,是將車和人的情感因素融入到一起。那麼,整合評估師團隊,建立第三方線下服務,為賣車者,有車者和想要買車的人提供他們的需求服務,是另一條區別車易拍和優信拍更加貼近C端的服務鏈。比如,我不懂車,我想買車,你為我提供一個專業的評估師,作為導購,負責細分我的需求根據財力和喜好選定車型,找到B端查看車況,並且談價錢,最終實現交易。買車類似這種流程,只是添加了,評估現有車輛並繼續購買新車或置換等服務的鏈接。而有車者提供車後市場保險、金融、維修、保養等服務。以上說的全都依賴於線上渠道搭建,線下實現的模式,將人的溝通情感因素和實際體驗結合。這裡有一個問題,開始這種模式會有很多投訴,會有很多糾紛,解決方法就是建立評價體系(這點有點像京東和淘寶對於商戶的評價體系),通過市場和用戶無形的手去規範你的服務。盈利模式可以針對C收取傭金,另外針對B收取營銷返利,業務有了,盈利模式可以在進行探討,我更建議針對C收取傭金,這樣對C負責。這中間是一套很大的體系,標準化的管理,就不細說。
如果你是一個小白,不管買賣新車還是舊車,有一個懂車的朋友陪你去幫你確保你不被騙,挑到最喜歡的車;或者你有車,有朋友提醒你怎麼維修保養,你踏實不?我所說的服務,就是那個朋友。滿意了,不用請吃飯了,把你吃飯的千八百塊錢甩給我就好。以後你車的任何問題,我還會出來幫你,我就是你的私人定製。
今晚寫的東西很裝逼,請海涵。
純屬原創,請勿借用。說兩句,
因為以前也是做二手車販子的,個人的感覺就是互聯網行業的變革一定會對傳統二手車行業造成巨大的衝擊的,二手車販子實力小的以後是沒有辦法生存的,有實力的也要去做改變。因為二手車賺的是汽車地方差價,在互聯網讓信息高度透明化的今天,這種錢是越來越不好賺了。以後得互聯網會有很大的發展的。像車易拍,優信拍這類的第三方也會有。但以後也許會有更好的商業模式。中國的二手車變數還是很多的。
期待以後。隨便說說。說的不好請指正。多謝。
這個問題有朋友私信問過我,我也很認真的幫他分析了。
首先,這筆賬很難算過來。光靠一台車微薄的收入,難以覆蓋檢測師一個月的工資。
其次,如果不做交易業務,財務流水也是沒有的。
如果介入交易,那就有很多的難點要去克服,成交人員、售後人員、呼叫中心。成本更高了……
兩頭都是C收哪頭的錢都是肉疼……
今天比較忙,我搬磚去了。。。。
完了發現這是2年前的問題了。可想而知,2年來不斷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但並沒有這個模式的公司跳出來,答案已經很清晰了。
比較看好手中握有資源、網點、會修車的企業 -- 檢測是順手的,關鍵人家出問題了能修 -- 你說好,不如我說你壞了我幫你免費修好更實在。
謝邀。
題主構想的模式中我認為最難解決的是盈利。
舉例:你在網上看中一輛二手車,但憂慮這車有內在問題,如燒機油。你和原車主(或二手車商)約定找第三方檢測。你們有兩種選擇,一是去4S店,二是去某個權威公正第三方機構。無論是哪一家,檢測手段無非是查詢保養出險記錄、目視檢查、診斷電腦查詢故障代碼、很簡單的拆解和路試。前者4S店對這款車可能更了解,而且這類檢測收費不高(2個工時到頂了)甚至可以免費進行。後者就算收費相同都未必競爭過4S店。
在利潤難以保障的情況下,風險就變得很重要了。檢測二手車就像醫生做體檢,醫生尚且常常受到病人猜疑,倒霉的還血灑病房。檢測二手車同理。
其次,絕大多數的4S店二手車和較大規模的二手車商,目前都能提供6-12月的質量擔保。留給第三方的市場空間已越來越小。其實服務提供者有,缺乏的是規範化和服務精神。
二手車行業,還是一個蠻荒的行業,改變,不容易。
現在那些吸引了幾千萬幾億風投的開荒人,日子其實都不好過。
另外,看美國看日本看台灣,似乎沒有一個做二手車鑒定和標準的公司上市的。二手車實際是很簡單啊,人的問題,你給你的評估師多少工資?厲害的工資少了人家不如去當車商,工資高了你養不起。混日子的不跳槽,但檢測水平不行傷你口碑。機靈的配合車商糊弄消費者賺外快,老實的得客戶沒的交易你賺不到服務費。說到底,你如何管人,在這個魚龍混雜的行業,我見過太多純潔有報復的年輕人,最後變成了一個功利又社會痞氣一身的人。
不請自來答。
首先關於題主說的如果有一個權威公正的第三方二手車檢測評估機構,會不會有前途?此類機構應該如何發展、突破?
題主不知道的是,第三方二手車檢測評估機構已經有了,而且並不止一家。
1.第三方二手車檢測機構的發展得益於二手車市場的繁榮。
首先要有二手車檢,去年雖然二手車電商廣告打得響,但國家限遷和減排的大環境下,去年二手車全年的交易量並沒有如預期一樣過千萬。不過由於前兩年大量的資金注入二手車電商投資,也讓這個行業有了新的活力。至少很多消費者心中有了這個意識。這對於第三方二手車檢測其實是非常有利的。
2.第三方二手車的檢測規範、標準有待完善。
二手車市場和汽車新車是緊密相關的,我國的新車市場發展也不過短短几十年,相應的二手車市場更是顯得年輕稚嫩。國外二手車市場發展已臻成熟,針對二手車交易、二手車檢測等方面的標準其實已經比較完善了,比如德國47年歷史的TUV NORD,行業內領先的Dekra等。但國內目前的相關標準只有GB/T 30323——2013《二手車評估標準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範》前面的30323是標準號,後面的2013是標準制定年份,2013年才制定,實行也不過短短2年時間。目前達到國家標準的也就好車伯樂這一家。
國家沒有強制規定,行業內也沒有相關的強制約束,所以要想讓消費者充分信任這些第三方二手車檢測機構,還需要相關的規範,標準更加完善,需要更加有公信力的行業進行約束。
3.利潤保證
任何機構都需要充足的流動資金才能蓬勃發展,鑒於現在的二手車檢測機構都是在創業階段,很多都是依靠融資來進行公司的具體運營。到底這些第三方二手車檢測能不能獨立壯大運營,我們還有待市場和時間對其進行檢驗。
4.To C的難度
第一個,是消費者的觀念問題,怎樣引導消費者在買賣二手車的過程中,把第三方二手車檢測作為一個必要的項目。假如每交易一輛二手車,第三方二手車檢測機構都能接到相應的檢測任務,那時第三方二手車檢測的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第二個,客流量化零為整。也就是說第三方二手車檢測機構不但要把自己檢測的點和面鋪得特別開,讓想要檢測的客戶很方便容易地找到這樣一個機構;如果可以的話,把所有需要這個第三方檢測的人集中到一起,信息,設備,服務一條龍,也給予消費者更快速的服務。
第三個,第三方二手車檢測機構的"第三方」是不是一個必須謹守的根本立場。假如企業擴張,讓這個機構不再僅僅滿足於做檢測,那時如何去維護第三方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這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以上,一家之言。
收到回答邀請, 甚是激動, 希望我的一些經歷能夠對你有幫助.
- 先說二手車市場:2016年上半年,
乘用車市場銷量1065.4萬輛,
同比增長了11.5%;現在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7億輛,
而二手車市場相對於美國等發達國家成熟的市場,
國內二手車市場交易量明顯處於起步階段,
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新車和二手車交易量的比例在中國目前大概是5:1,
而美國則是1:3,
可見中國二手車市場還不成氣候,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
目前國內二手車市場在各路資本介入的情況下,
慢慢有形成風口的趨勢,
而且消費者對二手車的接受度逐步提高,
圍繞二手車形成了金融,
維修,保養,檢測,淘車,裝飾等各種活躍的市場領域.
據推測,
中國的二手車交易量三五年後會達到1000萬輛,
到2020年會達到2000萬輛的規模,
涉及到的資金規模會突破萬億. - 相關政策:國家層面大的政策也對二手車市場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國務院鼓勵大範圍的取消限遷政策,
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
現在很多地方政策已經取消了限遷,
這對二手車的流通意義非凡,
相當於以前是跑的雙向2車道,
現在一下加寬到雙向八車道,
意義不言而喻. - 市場現狀:縱觀目前國內二手車市場,
借著互聯網+,
各地紛紛湧現出一批資金雄厚的平台,
他們一方面獲得交易量,一方面不斷教育著用戶,
使得二手車在國內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而獨立第三方性質的二手車檢測評估機構則伴隨著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應運而生.
可以說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出現一方面是國內市場的」信任」缺失為這類機構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去過二手車市場的都知道,
很多不良車商以次充好,
隱瞞真是車況等),
另一方面是目前二手車行業發展迅猛,
但是車況檢測還沒有全國認可的統一標準,
而且目前這塊是藍海,
誰走在隊伍的前列,到最後誰就是事實上的標準.
對私方面(C端用戶),
肯定還是以客戶體驗取勝,
C端客戶買二手車追求的性價比,
比較在意的是車況.
其實對於二手車,
你說一輛車貴了2千,
另一輛車便宜1千,
在C端客戶那邊(目前我們接觸到的大量客戶)他們其實對這個價格差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客戶比較認可的一個觀點是:如果這輛車的車況比另一輛要好,
那麼這輛車貴點(只要不是太離譜)也是能接受的.
從這個層面上講,
客戶最在意的其實是車況.
結論:聊到這裡,
答案就比較清晰了,
獨立第三方二手車檢測評估的市場前景是廣闊的,
突破點就是客戶體驗.
檢車無憂在這方面是走在了行業前頭的,
從一開始檢車無憂打算做二手車檢測,就認準了客戶體驗一定要好.
這裡的客戶體驗不是僅僅指表面的禮儀,
更多的是給客戶提供專業可信賴的車況檢測服務.
比如我們的設備都是各領域最先進的(漆面儀是德國進口的,
故障碼檢測電腦是國內最先進的),
檢測師都是工作四五年的相關工作經驗的,
為了做到百分百杜絕問題車,
我們每輛車都要檢測底盤(都要使用舉升機將車輛抬起來檢測,
而其他有些機構為了自己省事只是簡單的使用手電筒照照),
並且我們為了打消客戶的疑慮,
還會提供質保和回購承諾,
這些在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里我們是做的最好的.
為了不降低服務質量,
我們不考慮加盟(你懂的,
加盟的很多都會為了短暫的利益而不重視質量),
現在所有的檢測服務全部都是我們自己做,目前我們已經開通全國三四十個城市的服務,
都是我們直營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一點幫助^_^
缺乏說得過去的盈利模式,中國每年700萬二手車交易,有多少車會在交易前進行第三方評估機構檢測,這個比例太小。我表弟不懂車,但一年間換過7台二手車,每次換車有賠有賺。沒有一次請我這個二手車評估師把關。這七次購二手車經歷真的讓他比我的很多同事都更懂車了。敢不敢買二手車跟個人性格有直接關係跟懂不懂車沒直接關係。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看車打眼的都是二手車評估師。想買二手車又怕挨蒙其實是個偽命題。所謂想買二手車又怕挨蒙的人其實是不夠想買二手車的。很多人買衣服前把面料搓來搓去,最後說怕起球,放棄購買,真實原因是他兜比臉都乾淨。想買敢買不懂車的人不是你的用戶。想買不敢買不懂車的人更不是你的用戶。你的用戶根本就不存在。記住了敢買二手車的人他們只相信自己,評估師靠邊站吧。我請問各位評估師,誰一年內換過7台車以上的舉手我看看。
支持樓上,和手機不一樣,車的部件太多,互聯網上人力評測這東西只能評測同一類或統一水平,甚至是同一型號的東西,二手車雖然名字都叫二手車,但是二手的水平千差萬別…你怎麼評測,如過是給個人評估價值的的第三方,成本絕對不划算,盈利模式也很難,為什麼?你做不到一對多註定要玩完…
如鍋題主開發一個自動評測機器人或系統(製造成本不高),我倒覺得你能做到獨立公正第三方,而且由於不需要增加人,我倒覺得大有前途!
前幾天去舊車市場看車,挑選半天終於相中一輛,為了放心起見找了一個叫檢車家的檢測機構,一開始心裡也是打鼓的,但是看那個小夥子很認真的檢測,我心也就放到肚子里了,總之這次檢測體驗不錯,後來我上網也查了下相關問題,目前國內確實有很多第三方檢測機構,如果都能做到像檢車家一樣的服務水平,我覺得這個行業還是有希望的,像支付寶一樣,建立起誠信體系,讓生活更美好。。。是不是跑題了?
我想問你個問題,如果汽車巨頭例如太平洋汽車/汽車之家也介入了你有什麼應對方法?
關鍵還是評估標準的建立和用戶認可吧
個人覺得這種方案用在一手車上更為穩妥!構建平台,提供汽車導購服務,專業汽車管家!實現汽車銷售顧問線上線下一體化。。。收取B.C傭金,讓互聯網成為最大的汽車超市!
論王自如對中國評測行業的影響。
首先說結論:沒戲。
做評估公司首先要解決信任問題,連流通協會這種類官方的組織搞得行認證都得不到認可,別說一般的公司搞檢測了。
其次是檢測認證的性價比,二手車都是一車一況,一況一價。所以註定第三方檢測評估只能給出車況報告,並不能給出具體價格,再車況鑒定的公信力不足的時候,可以說這項服務也就基本沒有了任何意義。
第三是客觀性,這種公司前期開展業務一般情況應該是在經過產品包裝後向二手車商家出具檢測報告提升商品溢價,從而得到大量檢測車輛需求訂單。而不是通過個人委託對二手車進行檢測,這個時候因為與二手車商交往過多必然客觀性大打折扣,歸根結底還是公信力的問題。
其實目前的一些評估公司都是與市面上風起雲湧的押車貸款公司合作,評估公司出具一個看似客觀的第三方評估報告從而壓低車輛評估價,讓貸款公司能夠以更低的金額放貸來扣押車輛,至於這種貸款公司的盈利點在哪裡就需要另開貼再說了。
其實我覺得目前二手車市場急需改變的是形象問題,傳統二手車市場在老百姓眼中形象太差了,讓大部分人都認為二手車市場水太深。解決形象問題讓人都能在有買車換車需求時想到二手車選擇二手車才是目前行業發展的重要目標。評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交易,從消費者心理也是希望過戶後,短期內(半年-1年)使用的時候不出問題。過了這個心理過渡期,後續出現任何問題,都說不清楚了,大家都心理明白。
所以
沒有任何第三方評估比車商或者4S店或者二手車平台的一句「我們提供1年2萬公里質保」來的更有吸引力。
所以
第三方評估機構只能成為車商或者平台後台隱形的外包商,因為你沒辦法建立交易閉環,因為你不直接交易,因為你沒有銷售顧問。
至少現在中國的二手車環境,成為車商或者平台的路很窄了,只有合作並成為附庸。
希望跳脫出來成為C端的顧問,成為C端購車衛士,,,只是妄想,,,再專業,車商說,我不認;認也可以,我不提供質保。
市場沒有絕對的專業和精確價值,二手車沒有絕對的買貴了或者佔便宜了。
看交易的環節誰在和客戶溝通,誰跟客戶交易。
未來幾年二手車會迎來一個井噴期,其實還是很有市場的。不管是個人還是二手經銷商,最為關心的無疑是二手車的價格。價格才是二手車交易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而二手車評估正是告訴用戶車輛的價格。因而,隨著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二手車評估必不可少,二手車評估市場可見一斑。其實現在就有做的還不錯的評估平台了,像是車e估啊什麼的。
可以關注驗車幫 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中國未來5-10年的二手車將會呈井噴式上漲,而二手車的價格很明顯是用戶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可以預見 二手車評估市場大有可為
用戶是需要這方面的業務,只有站在第三方才能做出客觀的評估
推薦閱讀:
※二手車改裝過程中有哪些東西不能涉及?為什麼?
※2萬預算入手夏利n5或者n7二手車哪個好?
※買車預算25萬左右,是買途觀或漢蘭達新車好還是買奧迪Q5二手車好呢?
※有二手奧拓車嗎?
※什麼樣的人會買二手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