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紀錄片創作模式的發展演變對中國紀錄片創作的影響有哪些?

請舉例說明


謝謝大腰子,這個我也不太了解,我只能給你一些參考,世界紀錄片的發展我沒有研究,不過有幾篇文章可以了解下中國紀錄片尤其是獨立紀錄片現狀以及發展,在這裡我給你貼出來看看。

內陸飛魚的一篇日誌《我們需要職業獨立紀錄片導演嗎?》
「年初,張獻民老師來雲南,說到2012年各大影展的紀錄片數量正在減少,包括即將進行的「雲之南」的選片很多老面孔都沒有新作品,或有轉型趨勢。另一個現象是很多人正在忙於劇情片,做著其他準備。這無疑又暗合了2011年雲之南影展時,張老師的預言:一部分導演將大步奔向劇情片的天地,而且很多獨立導演將會披上「龍標」,尋求主流、商業、成名的新路徑。」
全文如下鏈接我們需要職業獨立紀錄片導演嗎?

同時王遲的一篇文章《從敞開到遮蔽——中國新紀錄片在1990年代初的選擇》
「 美國電影理論家比爾·尼克爾斯(Bill Nichols)在他的《紀錄片導論》(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一書的開篇,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論斷:「每部電影都是一部紀錄片。即使是最荒誕怪異的故事片也帶有孕育其文化的痕迹,並再現了在其中進行表演的那些人的特徵。」[ 比爾·尼克爾斯,《紀錄片導論》,陳犀禾,劉宇清,鄭潔譯,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年,第9頁。] 這種說法雖然看起來有些偏激,但也能自圓其說。舉例來說,當我們觀看1930年代的電影《神女》的時候,我們可以一睹「一代藝人」的阮玲玉的精湛演技和絕世芳華,也可以重新體會當年上海的繁榮光景和世道人情。從這個角度說,雖然《神女》是部劇情片,它依然不乏紀錄片的價值。但是並不意味著可以將《神女》貼上紀錄片的標籤。」
全文鏈接如下INDICINE 影弟

以及我上次在紀錄片推薦當中貼過的一篇王小魯的文章《主體漸顯——20年中國獨立紀錄片的觀察》
「要方便地理解這個時代的脈絡,可以對它做一下分期:1990年到1999年左右是第一期,1999年左右到現在是第二期。基本上是以DV作品的出現和普及為界限。對於DV的文化內涵,在新千年之初有過熱烈的討論,當時提出了豐富的議題,現在則少有提及。這不證明它不再重要,而是說人們已掠過了本體論探討階段,進入了一個深度實踐期。這十年間,紀錄片豐收局面的生成,正是因為秉持著DV的便利——DV改變並拯救了中國獨立紀錄片。    為了方便言說,我們把從第一期開始工作的稱為第一代獨立紀錄片人,後者則是第二代。但是兩代之間,不存在巨大的溝壑。中國電影的代群文化發達,代際更替頻繁,文革後十餘年間,就出現了全新的三代影人,這種現象的根源,與政治的頻繁動蕩有關。而在第六代之後,遲遲分不出個第七代來,這是因為政治變化相對平緩,社會相對穩定了。而一定程度的經濟自由也帶來了私人資本的發展,私人資本發展後才有人身的相對自由,這是獨立製作的首要社會條件。 」
全文鏈接如下INDICINE 影弟

最後還有王小魯的另外一篇有關紀錄片的文章《中國獨立紀錄片的契約精神》
「本文即將涉及的,是中國獨立紀錄片目前正在遭遇的幾個問題。它包括創作倫理、真實是否該被紀錄片超越或者如何超越??這其中還將涉及中國獨立紀錄片業已形成的傳統,對這個傳統的超越是當下創作者的群體性意志,人們要進入一個「後直接電影時代」,他們認為二十年來,直接電影美學統治了獨立紀錄片的創作。當此傷感和激進的時刻,筆者認為對於那個電影傳統,需要獲得更多的文化自覺,而非一種簡單的告別。」
全文鏈接如下中國獨立紀錄片的契約精神


不好意思!這個問題太大,我一時沒有總結好。


謝邀。實在抱歉,我沒有對紀錄片發展史有系統的研究,所以問題回答不上來。


推薦閱讀:

請推薦一些有關薩滿的紀錄片?
大家可否推薦幾部像《海洋》、《喜馬拉雅》、《遷徙的鳥》這樣的紀錄片電影?
獨立紀錄片製作者們的工作狀態都是什麼樣的?
如何系統地學習紀錄片專業?
《舌尖上的中國》是如何拍攝的?

TAG:紀錄片 | 紀錄片推薦 | BBC紀錄片 | 紀錄片導演 | 紀錄片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