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比起日韓學生有哪些不足之處?

不和西方教育做比較,日本、韓國一樣的應試教育,並且他們數學成績反而不如我們。日韓學生在哪些方面優於中國學生,或者說中國學生應該學習對方什麼?


說實話,出國幾年之後看著身邊各個國家的同學才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這麼多年一直覺得中國所謂的應試教育是錯的,但中國真正錯的地方是本來應該在獲得高層次教育的大學期間讓人泄氣了。應試教育雖然可能不好,但是絕對沒有錯,錯的是你填了十年的鴨子沒有刷油上醬就那麼傻看著它放了四年再上架去烤,能好吃嗎?

我見過很多日本人和韓國人,都是接受了類似咱們國家一樣地獄的K12教育後又接受了一個煉獄程度的大學教育,整個四年過的如苦行僧一般,出來各種能力紮實的不得了。再看國內多數大學畢業生,有幾個還能去回頭看自己高中學過的內容?

最奇葩的是包括動手能力、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這些也沒有在大學裡面培養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除了一段(或幾段)愛情以外是徹底浪費掉的四年。


已有的答案大多是在將學生作為個體進行比較,1)忽略了「集體性」。而這種被忽略的「集體性」正是我們缺乏的。我們贏下了每一個個體項目,卻輸掉所有的集體項目,這樣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一個優秀的集體可以遠強於一群優秀的個體。
日本的學生在作為一個集體時可以發揮出極大的能量。
【你們有看過甲子園上的日本青少年嗎】
2)忽略了「差異性」,對不同level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level的人享受著不同的社會資源,也肩負著不同的社會責任。拿中國A-level的學生和日本B/C-level的比就太欺負別人了。

下面的答案有兩個關鍵詞:1)集體 2)SABC-level模型
稍微解釋一下:
1)一個個體創造的價值由個體和集體共同決定。
2)把學生按未來職業生涯分為S/A/B/C四個level。下文將中日學生在四個level上做比較。

為了後面論述流暢,再寫兩個假設吧。
假設1)理想社會中,某個人合法所得的收入和創造的社會價值相等。
假設2)中日兩國都接近假設1)中的「理想社會」。
所以日本人均GPD4萬+美元,中國人均GDP7000美元左右,說明日本是一個更有效率,個體產出價值更多的社會。考慮到基尼係數,日本也是一個更公平的社會。

下面可以開始正文了,我們有哪些不足呢。
(下面通篇只談中國、日本,忽略韓國。所有的學生都會變成上班族,所有的上班族都是從學生來的。討論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我們必須考慮到那個學生的職業生涯。)

先談C-level。低收入、低社會地位群體。日本大概是年薪3.5萬美元以下的群體,主要從事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工作。中國大概是年薪6000美元以下的群體,也是從事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工作。(3.5萬/6000美元大概是日中兩國應屆大學生的起薪。)大多數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學生未來都會扮演C-level的角色。中國C-level學生最大的不足之處的是素質。文化素質雙方差別很小,但是道德素質差別太大。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遵守公共規則等等嚴重影響了社會風貌。身體素質上,中國學生也比日本學生差一點。日本學校的體育社團辦得非常出色。

@曾毅森 先生答案中說的就是中國C-level學生最該學習的東西。

日本學生更遵守基本的社會契約。比如說,講禮貌、遵守紀律、愛護公共衛生、愛護公物。我在日本讀的高中相對而言算是成績非常不理想的學校(偏差值40左右,在全縣88所高中當中排名69位),大學入學率都只有一半左右,所以我的日本同學都差不多算是日本底層的人,也就是我們國內所謂的「三流高中的差生們」。即便如此,也沒見到誰隨處亂扔垃圾的,在廁所亂寫亂畫的,毀壞學校公物的;也都很講禮貌,落落大方。我們有些時候去市立體育館打球或者去外面野餐什麼的,也都是很自覺的把垃圾收拾好,帶走。

B-level。中產階級,穩定社會的中堅力量。在日本大概是3.5-10萬美元年薪的群體,在社會方方面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日本絕大多數學生都會成為B-level的人。中國的就不好說了。(大概是6000-4萬美元(不同城市東西部地區差太多了)?比例大概也沒有日本那麼大,中國C-level比例會比日本稍大些,B-level相對就較少了。)這是赴日留學生接觸最多的學生群體,他們嚴謹認真,同時也刻板遲鈍。大多數知友大概都不會覺得他們有多那麼優秀。但是B-level學生是日本高勞動效率的基礎。
看過半澤直樹的人都對那顆螺絲釘印象深刻。半澤直樹的父親說,日本的繁榮就是被這樣一顆顆螺絲釘支撐起來的(大意如此)。曾經的B-level學生已經支撐起了現在的日本,現在的B-level學生則是支撐起日本未來的「螺絲釘」。日本人那種嚴謹的印象大多是描述這部分人的。他們辛勤工作,嚴謹盡責,專業素質優秀,大多受過不錯的教育。日本大多數工程師、職人都處於B-level,他們可以說是這顆星球上最高質量的中產階級。一個團隊里只要有1%的A/S-level的人帶領99%的B-level,他們就可以高效地產出價值。這些B-level也只能在日本這個集體中才能創造如此高的GDP。在我心中,他們為日本的富裕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
中國B-level和日本B-level差別主要在:1)專業素質。2)對專業/工作的那份執著匠心。但其實我也沒有感覺到日本學生有學習得比中國學生認真,反而感覺到得日本大學的學業壓力很小。他們花在社團里的精力都是比我們多不少的。由於就職時對專業能力的考察很少,日本學生的專業能力很難說多好。他們培養的最多的是綜合素質和自己的愛好。專業素質、工作熱情的差別更多的由在企業培養中形成的。
中日B-level作為個體的差距真的不大,畢竟B-level的大多數都是有著普通天賦普通努力的普通人,但是當作為一個集體時,日本A/S-level的精英們可以通過他們設計的渠道找到/培養這些優秀高效的B-level勞動力來共同創造價值。但是中國作為一個集體,還沒有比較良好的渠道。大多數中國B-level學生都可以在日本找到比國內收入高得多的工作,說明中國B-level學生作為個體的競爭力與日本B-level的差別不大。 這裡主要是集體的差距,而非個體的差距。主要責任不在B-level群體上,更在A/S-level這樣的精英群體上。

A-level。精英階級。日本的A-level主要有:醫生、律師、教授三大先(sen)生(sei)收入和社會地位都很高的職業,一些金融從業者、高級工程師、企業中高管理層都處於這個精英level,年薪10萬美元以上。中國的A-level收入差距與日本的A-level進一步縮小,才能上差別也很小。中國A-level的學生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不錯的競爭力。如果真要說缺點什麼的話,那大概是感恩之心/憐憫之心/關愛之心吧。
從知乎的主流價值觀就能看出來很多。知乎用戶大多數還是B-level,但是A-level的人還是挺多的,C-level/S-level都很少見。知乎的主流價值觀是什麼? 叢林法則。我強所以我擁有,你弱所以你活該。強者繼續掠奪,繼續嘲諷。弱者呢?想辦法變強加入我們就可以一起掠奪,一起嘲諷。——這是知乎高贊答案釋放出的主流價值觀。
知乎上許多精英都忽略了,中國還遠遠不是一個公平的「理想社會」。許多人B/C-level的人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卻沒有獲得應有的生活保障。去要求更多的人加入A-level或S-level沒問題,但是絕對沒有理由將B/C-level群體遭遇到的困難稍微理所應當的。無論多發達的社會,C-level總是存在的,B-level總是社會的中堅力量,A-level總是少數。中國作為一個集體的進步繼續犧牲B/C-level的話,我們永遠沒法邁入發達國家行列。
一般來說,資源稀缺的國家更注重公平(日本),資源豐富的國家更注重效率(美國)。比如風調雨順時,大家都不會關心你每天喝多少水。但是假如遇到嚴重旱災,一缸水就必須家家戶戶都分得差不多才能保證不會有人被渴死。以中國的人均GDP來看,比起美日,我們明顯更接近旱災的狀態,但是已經開始嚴重忽略公平了,這毫無疑問正在「渴死」弱勢群體。

S-level。具備影響力的行業領袖,名企高管/CXO們等。
日本A-level群體大多都是精英少年們沿著「名校-名企-認真干幾年升職A-level」這條路。在日本成為A-level要相對容易一些,即使對我這樣的外國人來講,我也覺得畢業之後幾年時間裡應該可以辦到。
但是就S-level來說,極少有外國留學生能在日本做到S-level,即使是日本人也往往是熬到白髮生才能站在日本社會的頂端。相比而言,中國出現少年英雄的機會更多。S-level學生們是中國佔優,他們有更多機會,他們優秀到可以面對這個世界最激烈的競爭。而他們的能力和責任則應該遠遠超過個人榮辱。他們需要向日本過去的S-level學生們學習的是,該怎麼讓中國成為一個更公平有效的集體,像日本的行業領袖們曾經做到的那樣。

現在的支柱是曾經的學生,現在的學生是未來的支柱。
中國的學生們,無論哪個level,大家一起加油啊~

歡迎糾錯。


首先,我覺得日本學生(高中生,大學生,初中生)的總體素質總體來講是要比大陸學生高的。因為在日本讀過高中,就單談我在日本讀高中時觀察到的情況。

日本學生更遵守基本的社會契約。比如說,講禮貌、遵守紀律、愛護公共衛生、愛護公物。我在日本讀的高中相對而言算是成績非常不理想的學校(偏差值40左右,在全縣88所高中當中排名69位),大學入學率都只有一半左右,所以我的日本同學都差不多算是日本底層的人,也就是我們國內所謂的「三流高中的差生們」。即便如此,也沒見到誰隨處亂扔垃圾的,在廁所亂寫亂畫的,毀壞學校公物的;也都很講禮貌,落落大方。我們有些時候去市立體育館打球或者去外面野餐什麼的,也都是很自覺的把垃圾收拾好,帶走。

日本學生身體素質更好。高中每周三節體育課。體育課上,即便是女生也大都會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老師不會放開讓學生玩,而是每次有針對性的讓學生進行某種運動。所以他們光是體育課,就能體驗得到籃球、排球、羽毛球、壘球、棒球短跑等多種運動。
他們每天下午3點半左右放學,開始部活動(club activities) ,大部分人都會參加這類活動,這類活動大致分為體育系和文化系的,假如是體育系的的話,他們高中的頭兩年都會每天持續進行2h-5h不等的團隊練習,有些類似於棒球隊、排球隊、劍道隊等要出成績的隊,訓練的嚴格程度堪比專業運動隊。(這個在所有學校都一樣,每個學校都會有相當的運動隊這樣要求嚴格,對於日本的高中而言,體育隊的成績是和升學率同樣重要的東西)很多周六周日都要訓練。
學校也對體育很重視。我們學校的運動校服和公用羽毛球拍(對,公用的那種)都是尤尼克斯的。學校雖然總共只有240多名學生(對,每個年級2、3個班),但是有一個體育館,有一個小型健身房,有一個棒球場和一個壘球場。有些時候場地不夠,籃球隊和乒乓球隊的還是去租的市立體育館的場地。

日本學生動手能力強。我們高中有家庭課(做飯、做手工等等),也會有interact 部 (致力於國際交流和做志願者的部)。我在那兒 1年,通過各種方式參加了學校起碼20次做飯的活動。

日本學生獨立能力強,因為我那個高中因為相當部分的人都加入了運動部,所以打工的人的比例還算比較少。打工的人都很獨立,一般不找爸爸媽媽要錢,都是通過自己在便利店做收銀or去飯店端盤子掙得零花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也存在援助交際現象)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高一的暑假就去披薩店烤了兩個月披薩,掙了差不多40w日元,他買了電腦、遊戲機,剩下的錢也基本夠他一年的零用開銷。

日本學生更善於人際交往。首先在普通的人際交往當中,他們都普遍相較國內的學生更有禮貌也大氣。平時和同學發生矛盾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好。很少會用吵架或者靠暴力來解決問題。大都是冷處理。(有欺凌現象,但沒日劇那麼誇張)其次在情侶交往當中,他們因為普遍都從小開始耍朋友,所以都能夠較好的處理戀愛上的種種事情。比如都清楚安全措施的重要性,比如不會對愛情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日本普通高中生不"愛國",也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在這點上上和美國和中國的很不一樣。

再說一個小細節。過年的時候我去老師家寄宿。親戚來訪的時候,親戚的叔叔問他們家小孩兒的第一句話不是「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而是「最近棒球打得怎麼樣」。沒人提成績。我覺得這對我觸動挺大的。

恩,總的來講綜合素質方面日本學生總體素質比中國學生的總體素質高。

但要是單獨比較兩國的精英階層學生,我覺得國內的頂尖學生要比日本頂尖學生綜合素質要強一些。主要還是環境的影響吧。無論是高中生還是大學生,感覺大陸的精英學生視野和遠見都要比日本精英學生高遠一些。國內成外、南外、杭外、育才、人大附中等等等等等等超級中學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不得不說素質真的都很高,和日韓的香港的歐美的年輕人相比,國際競爭力一點也不差。

下面是我們學校的HP截圖

來張去寺廟做完志願者時拍的照片,放在國內,都是些所謂的「差生」。


別的專業不談,只談我自己的學科,即法國文學。

我的感受是,中國學生往往過於講究實用性、前沿性,有種「五年超英十年趕美」的感覺。如果是理工學科,我比較理解,但人文學科真沒必要這麼做。人文學科的知識沒有替代性,不是說今天出了個大文學家,就可以拋棄千年之前的李白杜甫蘇東坡。眼光不能只放在當下最紅最熱。

舉個例子,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法國的Le Clézio,於是一窩蜂上馬相關書籍的翻譯研究。2014年諾獎得主是Mondiano,這又一轉身全都上馬這個作家相關翻譯研究。

然而,來聽與18世紀相關的博士課的中國學生,我幾乎沒見到,真是屈指可數。最多就是第一節課來試聽一下,再也沒影了……這個領域的相關學者,也是較少的。

別的領域不熟,至少18世紀法國思想研究,日本還挺不錯。學者有好幾個。我搜著作或是論文,時不時就能搜到日本學生的論文。來聽18世紀研討會的日本學生,總有幾個的,再考慮到人口基數,這個比率是相當高的。

個人認為,這是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問題吧。畢竟日本富得更早,有條件去做一些「不實用」的研究。國內顯然還沒到這個階段,有功夫「務虛」的人文學者終歸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要先考慮吃飯穿衣的,不實用不行。

非常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國學生來挖掘歷史上不為人知的寶藏。


不清楚日本的,但韓國大學以下的應試教育跟中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高考的時候家人苦行僧一樣的廟裡祈福參拜,孩子的用功程度不比中國孩子少,但是高考並不是完全取決於筆試分數,雖然這個佔大頭。還有一部分面試的分數。見到過有妹紙高中畢業出國遊學一年回來高考筆試沒問題,面試遭淘汰的。
韓國大學生和中國大學生整體面貌都有差別。中國大學四年,過的好的同學感覺在大學裡除了專業之外沒學別的,混日子的專業都學不好的大有人在,也有學霸學的很好繼續考研當學霸的,學霸畢業還是學霸的(指沒有什麼社會實踐經歷),當然人際關係和學業,以及思考動手實踐能力都優秀的也有。

只是平均來講,韓國大學生更能吃苦(不光學習);學得的知識技能更多(專業和專業以外的)。平時玩的開,(韓國人很喜歡聚餐喝酒外出露營),期末一兩個月每天學習到凌晨的拼勁嚇壞我等小朋友了(喝咖啡跟喝水一樣),以筆試和發表作為考試方式,發表主要是PPT,有專門的seminar,課堂注重小組討論和課後合作。多數韓國大學生在外兼職,便利店,烤肉店等等。

說一下英語,韓國人英語不好很重要的原因是發音里沒有對應的發音字母,比如發不出f這個讀音,國民普遍很在意別人的看法(這個就英語而言其他不論,自己也知道自己說英文奇怪不好意思開口),但是書寫,閱讀,聽力能力優於國內平均水平,因為都是英譯,所以很多外來語,英語普及度要遠高於中國。英譯也有好處,比如我爸知道電腦但不知道英語computer,韓國人很多單詞直接外來語代替,儘管發音奇怪一點但是不影響交流和使用。

韓國大學生跨專業修課更加容易,涉獵範圍更廣,不說能不能學到啥,好歹接觸過撒。有談資~

韓國學生到我們學校交流學習,老是問我為啥放假的時候教學樓關門,還有部分多媒體教室從來不對外開放TT
總而言之,實踐,吃苦,專業以外的學習平均來講更好點吧

還有中國大學多,韓國國小大學也是數的出來的,如果單以國內一流大學和韓國好大學相比的話,對外交流這方面還是做的不夠,學校不夠,學生本身也不夠。


我說,這種問題

不應該先問是不是,再問有哪些嗎?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樹個靶子打,假的也成真的了。

學生沒有地域,人種的差別,只有優秀、努力和平庸,頹喪地區別。

就醬


說在前面,我們中國學生不差,真的,尤其是英語,在我看到我的日本同學做英文ppt的時候分不清foot feet food這三個英語單詞的時候,我當時簡直是無語問蒼天,我們沒考英語(估計是因為我們留學生自帶一門外語),你們還是考了英語的!考過了才能入學的人怎麼連這個都不懂,後來一想,和日本人比英語,我也是有點欺負人……

真說不足的話,就是課餘生活不夠豐富吧,我學妹高中是輕音部的,我學弟高中就在跳舞,大學變成了舞蹈社團的leader,我另一個學妹玩兒了7年band,認識的日本同學基本都在高中時代加入過各種社團,體育的,音樂的,美術的,表演的,我那50+的教授在我們研的homepage上自我介紹說自己高中是吹單簧管的,我個子比較高,他們經常會問我高中加入過什麼社團,我當時內心簡直海帶淚,我就忙著學習補課來著……

中國學生常被詬病的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團隊合作不好,我研究生的課很多group discussion和team work,研究室也是經常有發表會,沒覺得自己的presentation&discussion能力很差,就算因為語言非母語的原因詞不達意但是想法還是有好好地傳達出去的!我從小到大讀的都是普通學校,家裡也沒有把我送去特別貴的學校去培養我的創造力什麼的,我也能做得很好,身邊的中國小夥伴們也都做得不錯,有極個別的不擅長與人溝通純屬性格問題。team work是大家做好自己的任務然後碰頭討論最後做出點東西,沒覺得自己的team因為有我這個外國人存在所以不協調。team work偶爾也能碰到豬隊友,必須要說豬隊友真的是不分國籍的,日本人也並不都是靠譜的,碰到豬隊友我和team其他人也只能在百忙之中去幫他……特么說多了都是淚……


只能說題主見得太少了。


韓國不了解
中日高中生最大的不同個人認為是課餘活動的質和量,從而產生的對夢想的渴望和構築,覺得是影響社會的重要因素。書本裡面學到的是知識和技能,如果無法學以致用就相當於白學了,所以很難轉化為動力,更別說夢想了
不過也許國內現在有所好轉吧,並不了解。


韓國不知道。
在日本當這麼多年學生,體會只有一點:
中國學生除了基本道德素質,其他一點兒都不輸給日本學生。
基本道德素質是指,上課保持安靜,遵守時間,按時回復mail,公共場合不抽煙,不隨地吐痰,不抄襲論文等等。說實話這方面中國學生真的很讓人失望。而且一旦被教育的話一定會有反駁的理由,有時候會謾罵,草泥馬老子要你管!之類的。
其他方面,比如學習成績,體格,交際能力,個人責任感,工作效率,英文能力,生活能力等等,中國學生雖然確實有部分不上進的孩子存在,但只要一心向學,絕對比日本學生做得好。連遊戲都比日本學生打得好。

補充一點,
有人說中國學生生活細節,比如居住環境的潔凈程度,穿衣打扮的sense不如日本學生(特別是女生)。我想說中國學生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富有,請不要做想當然的批評。再說了,比起那些只懂得穿優衣庫的御宅族們(日本學生御宅族太多了),中國學生真的都還很會搭配的。


我以前游泳的時候認識幾個韓國人,與他們聊過天,我知道一個非常具體的事實就是「身體素質」差距太大太大太大了。這麼多年,我們依然是東亞病夫。。。這個差距是全方位的,首先不只是本身的身體素質差,最主要的是沒有健身的意識和對待生命認真的態度,試想,等我們這代人長大了,即使我們的基因不差,但我們的孩子們依然拼不過他們的孩子,因為家庭教育中缺少了很重要的體育教育。

如果正面回答樓主:
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需要艱苦奮鬥!最後還是落到一個「窮」上。世界上沒有幾個窮國的教育辦的好的。


在學校超市看見兩個日本妹子蹲著認包裝袋上的中文,有說有笑,十分可愛。

而我在印度那會兒,一心想怎麼才能裝作經常來超市的樣子,別說認字了,價錢都不願多看兩眼。


同樣認識日本人和韓國人,你說我國學生不如日本學生,按照以往經驗,的確有很多不足,例如大膽創新,和人文素質,的確相較於日本差一些。但是你要說中國學生不如韓國學生,你確定你不是在侮辱人?


中國的教育經濟都差日本30年,不要要拿現在的自己跟30年後的自己比,耐心點,發展總是個過程。


老圖

從校服上來看只能說,北京太冷,東京太熱╮(╯▽╰)╭


我覺得不見得是弱,但是同樣優秀或者說更加優秀的中國學生絕對比韓國日本學生累。以付出和回報的對比來說,中國學生要用力太多。
某個寒假去韓國延世大學參加了一周的活動,參加的活動多為韓國中國學生,也有不少日本學生。那是一周對我的衝擊很大。室友是一個韓國女生,爸媽都是有名高校的老師,她自己在加拿大讀了初中和高中。聊起天來也覺得很有見識的樣子。按我的推斷,如果是同樣的家庭放在中國,必然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孩子,但是她已經決定在一個高中當一個英語老師,不知道這是不是「成鳳」的標準。
每天每個小組都要為第二天的presentation準備到很晚,我個人來說,討論三四個小時的問題已經瀕臨腦死,韓國學生開心的手拉手去pub玩耍了。學術討論對於他們來說似乎不是很大的壓力,但對於畢業論文大部分靠谷哥的我來說,確實感到驚訝。
會玩會學,有娛樂精神,沒有什麼壓力的樣子是我們,起碼是我個人感覺到弱的部分。


主要弱在提問的能力。

什麼是素質?怎麼量化?沒有明確的證據,沒有真正去住幾年,為什麼做否定自己的負面假設?

都是東亞人種,智商運動能力也沒什麼區別,無論是我在國內學校接受教育的朋友,還是他們在日本學校接受教育的孩子,稍微努力些 - 無論是學業還是教養 - 都簡簡單單超越日本人的平均水準。

那區別恐怕在於:日本學生不會問這種沒有根據還缺乏自信的 sb 問題。

自信也是一種素質啊。而且是相當基本的素質。


日本的學生普遍懂得自娛自樂,每天能在公園、電車站附看到三五成群唱歌跳舞的女生,單獨或組團彈唱的男生,笑容自信,水平極高。

中國的學生還沒有光明正大地擁有自己獨特愛好的權利。

這就是落後之所在。


08年上海馬拉松的時候跑了個4公里的健康跑,被身邊各種戴棒球帽穿棒球服的日本小孩輕鬆超越 (請別鄙視我&>.&<)。
近來各種大中小學生跑步猝死的新聞。中日青少年體質報告:面子上的贏家
素質是全方面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很重要。
以上


其實現在區別不大了,日本教授來我們所里訪問的時候,說起日本的學生,一樣的上課一言不發,問啥沒人答,一副木然沒思考的樣子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土耳其和韓國的歷史?
首爾大學和東京大學,讀本科哪個更好?
不用韓國貨就是愛國嗎?
網傳的中國民眾在比賽前晚上一直在韓國隊酒店外放鞭炮是真是假?應如何看待該問題?
韓國人經過一輩又一輩的整容,將來他們的後代會進化的更漂亮嗎?

TAG:學習 | 日本 | 日本文化 | 教育 | 韓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