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產品周期極速縮短的今天,經典閱讀量落後於以往的我們如何超越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學術大師?
撇開教育不談。上述問題其實有兩個:1、為何科技發展讓我們更方便閱讀,卻沒有完整地讀過幾本經典?2、若是沒有辯證地通過大量經典閱讀來吸取前人的智慧與人類的結晶,如何超越? 一個是為什麼,一個是如何。前者反思,後者救市。請不要執著於今天的學者看書也不少的方面,這是問題,不是質疑,希望大家理解我的問題。
我覺得……
在信息獲取如此方便的今天,在學術交流如此便利的現代,在就算足不出戶就能獲取非常大量需要的信息的科技背景下,閱讀量卻減少了,那隻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我不知道什麼叫沒讀過幾本經典,每個學科入門的時候,總會有一個標準書單,請問你想做學術,這個書單讀全了嗎?那書單可真沒幾本書啊,我們專業大概也就20多本吧。讀了這個書單,基本上的系統就建立起來了。
然後是細分方向,在學科分工如此細緻的今天,一個人在自己學科中做到全通都很難實現,那你對自己學科的細分方向了解過么?自己真正想做的方向想過么,這個方向前人的整個研究脈絡了解過么?脈絡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書都看過么,能口述一份發展史出來么?
何必要吸取前人的智慧和人類的結晶,隨便一個小的領域都有看不完的書研究不完的東西,想要讀多少經典才行?本領域的經典都讀過么?
最後的問題就是了,什麼是學術?什麼叫做「超越以往的大師」?怎麼才算超越大師,如果你了解你領域的學術史,對你所在領域非常熟悉,那麼你就知道,你每做的一項研究,一個課題,都是超越大師,你是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去研究他們沒有研究過的課題,去解決他們沒有解決的問題,去找到他們沒有回答的答案,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如果你研究的東西在學術史上已經出現過,而你不能提出新觀點,解決新問題,那就不叫學術。但是同時,話又說回來,做學術,就要放棄超越大師這個念頭,大師自然是大師,但其研究已經歸於學術史,學術史是你研究的基礎,你如果糾結於學術史中的某個人和他的觀點,那研究還有什麼好進行了。
學術其實是目的性很強的行為,研究新對象、使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超越大師不在學術的目的之中。我不覺得現在我們的文字攝入量低於過去,只能說現在我們攝入的更多的是碎片的信息,缺乏系統化。
而且我認為現在的超越過去的人或許更有機會超越前人,信息傳播的速度以及信息的獲取更加容易。而一天還是24小時。當然我針對的是那些潛心搞學術的人。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交通的發達。以前因為交通的不便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限,更多的是閉門造車,現在各種訪問各種交流,包括實地考察這種的。
【知識分子最大的娛樂大概唯有看書,學術成就之豐碩實在無可厚非】
你是有多超強的智商,才敢把前輩學者的成績和娛樂聯繫在一起的?拿做學問當娛樂?
難道王國維這樣告訴你:我寫完人間詞的時候感覺就像用AK射爆殭屍腦袋的感覺一樣耶!
做學問的成績和鑽研的時間一定是正相關的嗎?牛頓笑了,愛因斯坦笑瘋了,霍金笑死了。
負責任地說,你把別人看A片的時間拿來踏踏實實地搞你的那個小課題。搞上幾年,你不比別人強?
這問題真他媽的噁心。
實在不敢看你的問題,存在幾點毛病:用詞不當、調理不當、邏輯不當。一個不會問問題的人,不要冤枉了各位大師。恕我說話刻薄。
1、不知道問題說的過去是什麼時候,民國嗎?但不管是什麼時候,過去沒你想得那麼乏味,過去的娛樂也很多,沒有娛樂也有其他事情做,而且科技低下的不便也很多,例如文獻的整理和分享。
2、電子科技的發展並沒有降低閱讀率,還有所提高了,只是閱讀的方式不同。詳見網易做的新聞話題:少讀幾本書,孩子不會成愚蠢一代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book0507.html。既然基礎的民眾的閱讀都沒落下,憑什麼認為電子科技會造成文化的衰落呢?
3、有聰穎並且熱愛某樣事物的人在,那麼對其的研究就會不息的。除非這個民族真的廢了,或者該事物不可遏止地沒落了。這也不是電子科技帶來的命運了,怪不得它。
4、按問題描述的話,西方世界也面臨如此的問題,還要比中國更嚴重。但是西方的藝術就一直在發展,不時就冒出個新的流派給人驚喜,生命力旺盛。
5、當代中國出不了大師,這是真的,但主要是體制的問題,不要怪到無辜的電子科技頭上來。
————————————問題修改後補充答案的分割線——————————————
改為「著作閱讀量」亦無證據證明著作閱讀量是電子科技的發展造成的。甚至糾纏於「著作閱讀量」根本就無補於事,「著作」這種東西是隨著時代更新和增多的,從內容看,宋代看不到《金瓶梅》,明代看不到《紅樓夢》,清代才編《全唐詩》;從研究觀點看,胡適考證「孔雀東南飛」是「白鵠」訛成「孔雀」,後來的王運熙考是從布疋的花紋而來;從研究方法看,清代無法用榮格心理和尼采分析《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學術研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進步是必然的。以前中國所謂的大師,其實都是那麼回事。。另外中國人對大師的概念存在著嚴重的「侮辱」:閱讀量大的在中國叫大師,是因為中國人總是把顯擺和炫耀,功利性作為讀書的第一目的。 外國的大師標準不這麼看,那些具有創新性,超越性的理論提出者才叫大師。尼采,卡夫卡等等,也許閱讀量還不如你。經濟學家如科斯,經濟學論文就幾頁長,也不引經據典,但照樣可獲得nobel獎。
1.有數據支持你的結論嗎?文字攝入量遠遠落後於以往
我甚至猜測在這樣信息爆炸,且信息傳播速度極高的時代,人們比過去其他任何時候都擁有更多的知識、信息、觀點的交流和攝入量。當然,我說了這是我的猜測。
2.電紙書,樓主知道么?。。。還有 電子書。。。。 海量的。。。。網上有。。。。
大師的存在是因為儒學在過去很重要,而在現在並不重要。即使現在有人國學能力超過過去的大師,他也不會成為大師。
第二,過去大師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思想中心。但是今天大家重視的是實事。你要一個有的大師的落後國家(比如印度某些邦,比如西藏),還是希望一個沒有大師的富裕國家(比如夏威夷,香港)
有句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所以,首先獲取知識讀書並非唯一有效手段。
其次,現代人閱讀就一定小么?我倒覺得現在20多歲的年紀比小時候在學校閱讀更多,只是不再局限於書本上的閱讀,擴展到更廣泛的閱讀。
現在由於網路的原因,閱讀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以便會有諸如:我是來看評論的云云。評論可能正是大家閱讀後一些精華,網路上的交流不知比以前方便快捷了多少。讀書便要理解,網路讓你找到這些東西更快一些。多人碰撞,獲取的反而更多。
閱讀量沒有減少,但是閱讀的內容質量降低了。
過去必須是高級知識分子才能寫書,所以中國的古書質量很高。真能看明白,那就能學到很多知識。現在,什麼人都能寫點東西放在網上,低級文學泛濫。中國人的典型思維,有飯吃就行,有書讀就好。所以傾向於去讀簡單的低級文學。閱讀的內容低級,人的自信心膨脹,就造成了「有知識沒文化」,鳳姐就是個典型。
如今,人們自己給自己施加了重重的危機感,起因是這個信息爆炸時代的來臨。
以前走進書店,書架上放的是紅樓夢、三國志、金瓶梅……圖書館裡,大學生讀的是尼采、普希金、歌德……現在走進書店,醒目的位置放的是成功學、職場心理、如何做個領導者……之類的書。
小時候,我們急於補課,上奧數班,學鋼琴課,生怕自己落在了後面,課餘沒有時間看更多的書,沒有時間欣賞經典的電影。長大後,在社會上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去心理論壇,成功人士職場指南講座中尋求答案,然而大部分論壇變成了講師推銷自己作品的營銷行為。
其實,我們想要知道的答案都在那些經典的閱讀刊物里。
知識商業化和電子化是相輔相成的。目前,我們每個人接受者大量的信息,然而從這些信息中篩選出有用的東西卻微乎其微。
面對商業化信息的海洋,我們的思維無法定格在那些永恆的經典上,關注了美國總統大選後,又把中心轉移到好萊塢的動作片;試圖嘗試如何在三周內減掉肚子上的贅肉,下一秒鐘一條彈出的信息框把我們拉近了某網路紅人的直播空間……
信息變得如此複雜,電子設備為我們提供了瘋狂的關聯,造就了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般的人性化體驗,我們的大腦在互聯的狀態下,變得越來越找不著北,片刻都無法安寧,以至於家庭聚餐、旅遊踏青、中秋團圓之時,無法割捨下手中的PAD,恐慌地看一眼屏幕生怕自己在「刷屏競賽」中被他人趕超。
從工業化到電氣化,從互聯網1.0到互聯網100.0……歷史的趨勢我們無法擺脫。我們在感恩這個信息爆炸時代帶來的福利,卻在科技革命的時代浪潮中成為了電子產品的附庸。
不得不承認,經典閱讀量落後於以往,在電子、互聯網信息下的族群,孕育出兩種極端的人,一種是跟不上時代步伐的人,一種是完全擯棄傳統生活的人。前一類人可能很焦慮,但也可能在這個社會中保持著清閑和幽靜。後一種人可能是尋求出路的迷茫者,也可能是一個憑藉一己之力成功掌控互聯網並隨之為自身服務的電子化領軍人。
這裡我想說一說這些領軍者們。他們或許放棄了部分時間去閱讀經典,但卻有很強的篩選信息的能力。這是新時代的大師,應該和曾經那些擁有經典閱讀量的社會金字塔頂端的大師們相提並論了。新興電子產品,互聯網不完全是年輕人的專屬。目前能夠玩轉他們的是那些有著一定的社會閱歷,文化底蘊,又與互聯網結合的很完美的人,他們其中有上了年紀的60、70後,也有敢打敢拼、30歲出頭的行業王。
很多人抱怨在工作上無所事事,沒有成就感,工資低,試圖想換工作,卻又不知道立即找到生財之道的方式。電子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一部分人看到了機會。這年頭,網紅越來越多,直播間里一個妹子一天能賺到天價;一個大學教授上一堂網路直播課就有上萬元收入;一個資深媒體記者寫一篇評論感悟就獲取甚多賞資;說的再LOW一點,即便開家淘寶店也能成為讓你從無聊的工作之餘獲取財富的良機……我所指的是那些真正有才華和資本的人,當然也願意為此承擔代價的人。即使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成功的,就如同曾經的大師,受盡了心智的折磨,嘗盡了人間的冷暖,勝利的希望才剛剛露出了一小撮光芒。
我不是想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功敗垂成,我只是認為電子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能找到機會。通過微信、微博、電子商務找到「滋生」價值的大有人在,他們只是用好了一種以電叫做媒體的東西。或許並非每個領軍者都有大量的經典閱讀量,但是能駕馭電子產品、驅使信息化新媒體的他們,難道不能算是精英嗎?
不管是研究經典傳統,還是開拓未來世界,機會總是屬於那些潛心踏實的寂寞大神。有著緊迫危機感的人恰恰是肚子里沒有半瓶墨水,卻總有些騷動害怕晃不出來的「偽離人」。信息化時代想要一步登天或成為學術大師不是白日夢,只是被慾望佔據的靈魂才是我們最大的天敵。朝朝暮暮,時光飛逝,機會又是稍縱即逝,要洞察一切,但沒有一顆平復的內心,恐怕再多的掙扎也是無能為力的吧。
我猜想題主說的經典偏重於指漢語和歷史哲學方面。
以前可以買到的書,現在依舊可以買到。古籍也有掃描版的。我們和前人擁有的書籍資源並沒有減少。
在今天出版繁榮網路普及的年代,我們獲取這些書籍資源並不困難,反而比古人容易。
那麼為什麼讀得少?
一,環境不同,白話普及,想要讀懂古文都要多少經過系統的學習。21世紀的我們失去了從前的古文的語境。
二,應試教育對文史要求沒有那麼高。
古漢語只是考試的一小部分,歷史只有立志讀文科的同學才會真正重視。
而且古文和歷史如同藝術哲學一樣,不讀它們沒有近期明顯可見的損失,但是不讀數學升學考試受影響……所以即使有想多了解這方面知識的人也會因為它們不是那麼重要而一再推後。
如果是以此為專業的人不讀,一方面是因為閱讀能力受限。大學以此為專業已經落後前人十幾年了,初高中培養的那些閱讀能力顯然不能和前人比。因為常讀不下去,更不想讀。或者因為自身自控能力差不想讀。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對於讀這些書的意義的認同。沒有興趣,沒有動力,自然不會主動去閱讀,理智勸說也不能持久。
解決辦法就是,誠意,正心,然後,讀。大師的東西都是源自生活,與閱讀量並沒有必然聯繫,何況還不能保證閱讀的多吸收的也多。
可以沒有閱讀,但不能沒有思考。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前人的東西給我們打下紮實的基礎,但在變化萬千的時代,總會有新的東西出現而沒有被前人寫到的東西。不斷出現的新辭彙就是一點,不斷出現的新科技產物也是。
電子時代加速信息的流動,現代人比前人更加容易獲得各種或對或錯的信息。信息的碎片化不是現在才有的,只是在微博出現的時代體現的更加明顯罷了。
也可這麼想,以前之所以產生那麼多經典,有一個原因就是以前知識傳播效率低下,廣泛傳播的也就那麼幾本書,看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經典。
另外現在完整閱讀經典的人也不在少數啊,並且可以說從絕對數量上遠遠超過以往,逼近現在的識字率是以往不可企及的。
不能期望時代遷就你,只能你去努力跟上時代。
現在我們可以輕易的獲取大師們所有研究成果的詳細資料,包括許多世界各地同樣研究者的心得交流,有了這麼多獲取知識的渠道我們也無需成天泡在圖書館了。這個時代就是充滿了各種碎片化各種快餐娛樂,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鑽研某個學科到極致是當代大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什麼叫做「超越以往的學術大師」?
推薦閱讀:
※文革的歷史意義能和世界歷史上哪些事件相提並論?
※為什麼世俗穆斯林國家的軍方經常是世俗化的堅定捍衛者?
※從零起步在腦中建立一套完善的世界歷史時間線,應該如何入手?
※朝鮮為什麼特別重視食用菌生產?
※(古)馬其頓和希臘是什麼關係?
TAG:閱讀 | 學習 | 書籍 | 閱讀的未來 | 社會學 | 閱讀習慣 | 美術 | 歷史觀 | 社會心理學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