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理論」可信嗎?為什麼?
一萬小時理論,即刻意練習理論,陽志平老師曾對這個理論的起源和問題做過有趣的介紹(心智工具箱(12):刻意練習)。
我們知道科學發現是時常更新的,近兩年新研究進展給的回答是:
刻意練習對天才/專家水平表現的解釋力度,遠遠比最初提出說得小。
最有力的證據來自2014年綜合88個研究,共計1萬餘名調查對象的元分析(Macnamara et al., 2014),刻意練習在5個不同領域的解釋效力如下圖(淺灰色是刻意練習的小時數所能解釋的,深灰色是刻意練習所不能解釋的):
(其中Education是看大學生的GPA或某門課成績,Professions是看電腦編程、空軍訓練、賣保險等行業。刻意練習在這兩個領域比前三個的解釋力低得多,作者認為可能在這些領域中(1)刻意練習的時間定義不夠明確(2)起點水平難測)。
此外,1萬小時這個數字,是為方便說的平均值,事實上研究數據顯示的是一組時間上較為寬廣的分布(標準差很大),且不是正態,而是有長長的尾巴偏移(遠超1萬小時的大有人在)(Simonton, 2016)。再有,天才和專家也有不同。天才的特點,往往有能遠超常人地更短時間達到專家水平,並在多個領域達到專家水平(如達芬奇、歌德)(Simonton, 2012)。所以1萬小時這個數字來描述一般「專家」而非天才更為合適。
另外,不太可能人人都成為「專家」,因為通常「專家」是以人群內部作為參照系,命名處於頂尖比例的人口,而不是有某個絕對的水平去衡量。即便假設刻意練習對表現提高的貢獻是最主要的,成為「專家」的小時數還要取決於同領域其他人有多努力。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恐怕只會讓成為「專家」的小時數越來越長。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基因、基礎能力(如智力、工作記憶)、性格、領域相關的經歷經驗等許多因素都能不通過刻意練習的時間,獨立地去解釋專家級表現的差異(Hambrick et al., 2016)。這個理論最開始提出時號稱的巨大解釋力,似乎是因為選擇性地報告那些最依賴於刻意練習的領域的研究證據,這些領域(如下棋、運動等)往往已有明確、系統的訓練體系、方法(Simonton, 2012)。而天才在專家的基礎上還具有創造力/原創力,用叔本華大叔的話說:專家/人才擊中常人難擊中的目標,天纔則擊中常人看不見的目標(Talent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hit; genius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see.)(如創造新學科、提出新方法等,並沒有明確的、系統的、可供模仿的訓練路徑)。
參考文獻:
Hambrick, D. Z., Macnamara, B. N., Campitelli, G., Ullén, F., Mosing, M. A. (2016). Beyond Born versus Made: A New Look at Expertis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64, 1-55.
Macnamara, B. N., Hambrick, D. Z., Oswald, F. L. (2014). Deliberate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 music, games, sports,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8), 1608-1618.
Simonton, D. K. (2012). The science of genius.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3(5), 34-41.
Simonton, D. K. (2016). Intelligence, inheritance, motivation, and expertise. Review of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A. Duckworth, and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A. Ericsson R. Pool.
1、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的作者是丹尼爾·科伊爾,他提到及這個理論由安德斯 埃里克森提出,並由心理學界負有盛名的高產心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赫伯特·西蒙和埃里克森共同驗證。當然,這個10000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但大體上不會差很遠。
2、 而作者所說的10000小時也不僅僅是常規的練習,而是一種設定清晰目標,確定適當難度,在自己的能力邊緣,不斷犯錯以獲得精進的一種練習。這種練習有大的框架,有對框架的細分,有反饋和自己的領會,作者稱之為是「精深練習」。同時,作者也非常重視激情亦即動力的作用。
3、 一萬小時理論的生物學依據是神經纖維的髓鞘質化,以神經學的常識來論證人人都有學會任何技能的可能性,這個證明的邏輯很清晰。某一技能的發生肯定是在大腦中形成精確的神經通路,大量正確的練習可以讓我們用更精確的神經纖維就傳導了技能所需的信息。而這一精確的實現,就是靠把神經纖維外層包裹上髓鞘。這一個外層的絕緣的髓鞘增加了信息在神經纖維中傳導的速度和精確度,而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成就高超技能的本質。
有新的研究指出,可以聯繫的本質是加強長時記憶(long-term working memory)能力,類似於把電腦的普通硬碟變成了固態硬碟,一下子工作能力就加強了。任何一個理論的成立,都是有一些限定條件的。10000小時理論,只是眾多條件中被大家斷章取義的一個。
10000小時理論,其實核心是刻意練習理論。首次提出這個概念的是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家 K·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它的核心理念是:優秀人士的水平是逐漸訓練出來的,而訓練的關鍵是找到一系列合理難度的小任務,讓受訓者依次完成。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學習者暫時不會,但可通過學習掌握的。這與單純強調1000小時是否可信有很大不同。
這個理論的限定條件有哪些呢?基本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
1. 只在「學習區」學習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三個同心的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只有在學習區中進行高度針對性的精準練習,我們才能進步。
科學家們考察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訓練發現:同樣練習時間內,普通運動員更喜歡練早已掌握的動作,而頂尖運動員則更多練習各種高難度動作; 普通球類愛好者,可能只是享受打球的過程,而職業球員則集中練習在各種極端不舒服的位置打球,難度越大越練。 而一旦已經掌握某項技能,意味著已進入「舒適區」,就應該進入下一階段,也就是再次進入「學習區」,長期如此練習必然進步。
生活中通俗的例子:比如我們唱歌、看電影通常是出於娛樂放鬆,不會考慮自己的唱功、氣息,但是專業敬業的歌手、演員看一部劇或者一首音樂作品,會更多從專業角度分析技術、演技等等方面,盡量吸收為自己的營養。在舒適區和學習區的差異,一段時間就能顯現了。
2. 大量細節化重複練習
美國加州有個專門的診所,在試驗中幫助成員克服不敢和異性說話的人的害羞心理。他們的做法是設計不同難度的場合,進行對話訓練和角色扮演,再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練習,用每個人的多次實踐逐漸克服恐懼心理; 商學院MBA課程的精髓也是對於細節大量的刻意練習,學生每周要面對20多個正式發生過的商業案例,自己研究如何決策,提出解決方案,最後再由老師根據實際情況給於評分; 正規的音樂和體育訓練中,十分強調「分塊」練習。在把整個曲目和動作過一遍後,老師和教練都會要求將某技法或動作分解,一塊一塊慢慢學習掌握,只有慢練才能感知技能內部結構,注意到技法要點。
這部分例子也很好舉。研究顯示,一個高水平的美式足球運動員,只有1%的時間用於隊內比賽,其他都是各種相關基礎訓練;任何樂器的基本功訓練要進行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練曲目時要將曲目分解成幾部分,難點甚至要逐個小節依次攻克。基礎訓練、分塊練習實際操作時非常枯燥,會耗掉很多很多人的熱情(練了十年琴,這點我是真真深有體會);很多人也是因為這一點做不到就漸漸放棄了。
3. 反饋快並及時修正
對於學習者來說,能得到老師/教練的及時反饋和糾正是最理想的狀態,這有助於練習者建立對錯誤的極其敏感,一旦發現錯誤會不舒服,一直練習到糾正為止。而獲得反饋的最高境界是給自己當教練。高手工作/學習時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每天都有十分具體的小目標,對錯誤和不足極其敏感,並能不斷尋求改進。 所以自學能力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所以我們想要進步,或者找老師指導,或者找個榜樣作為標杆,能力強可以根據教材自學,僅僅靠自己的力量無頭亂撞是遠遠不夠的。
4. 長久集中地堅持
這一條是最貼近10000小時理論的地方,實際上就是在做到前 3 條的基礎上,每天堅持,然後堅持數年。任何一位某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進行單獨甚至外人看來孤獨的練習,而通常這個強度大多數人也難以忍受。
刻意練習的概念中並沒有寓教於樂的概念。這裡的例子就更多了:莫扎特六歲第一次寫協奏曲,在這之前,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超過了6500小時;稍微了解郎朗、李雲迪成長經歷的人,就會知道他們小學時每天就起碼練5小時的琴;立志成為鋼琴家後,每天更是全天練習,全年無休;
丁俊暉八歲半開始練撞球,初一輟學後,每天平均練10小時,18歲成為英國錦標賽冠軍時,已經練習超過了1.75萬小時; 蓋茨高中時就在編程,事業成功之前早已經編寫了數十萬條程序了;巴菲特在2011年投資IBM之前,看過IBM 50年來所有的年報,而在1988年決定投資可口可樂之前,閱讀過該公司1892年之後所有的年報......
太多成功人士的例子,都能發現,他們除了運氣,更多的還是靠常年刻意的練習和堅持取得了成功。那些一味依靠運氣的人,只是一時的燦爛,最後終究還是會慢慢沒落。
而關於興趣,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不練夠一定時間,一定成不了專業人士,但問題,有時練了一萬小時也未必成功。這就是興趣的作用了。如果說有什麼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學家無法用後天訓練解釋的,就是興趣。有的人似乎天生就對某一領域有興趣,但這並不說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興趣只要願意練習,也能練成。興趣的最大作用是讓人願意在這個領域苦練。」
而關於天賦,我認為在有興趣的前提下,通過刻意練習基本可以達到一個專家或者業內人士的能力和水平,而想達到大師級水準確實需要一定的天賦。但以現實中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還拼不到天賦,因為還沒成為專家,就已經被諸多的困難嚇跑了。
所以,這4個限定條件都滿足,該理論才真正完整,這個問題才更有可討論的意義。
本文總結於 [美]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Ericsson)《刻意練習》一書中,刻意練習的特點。第一稿發布在自己的公眾號成長記錄館,本文略有改動。
微信號:jiluguan2016,專門寫寫工作、生活中的知識和成長,歡迎來看看我,大家交流共同進步~~
成為專家並不是只要重複10000小時做某件事就行了,一個人這輩子在吃飯上也能積累到10000小時,可是也沒幾個成為美食家。
所以這10000小時:
第二要有不斷的關於修正的反饋,
第三要根據反饋通過行動不斷微小改進,
第四要堅持。
每天如果在一個事情上投入5小時,大約經過7年。就會滿足1萬小時。
所以我們會把工作七八年的人認為是具有資深的經驗。
然而很多人不管工作多少年,他的能力都會停留在工作一兩年之後的狀態。
--------
說以不需要說博爾特或者達芬奇什麼的。理論上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個公司的核心骨幹,但是大多數人花掉的1萬小時並沒有帶來成長。
沒有學習方法談持續投入就是個坑。。。
我是直到今天才讀到《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我也不算天才(書里天才的概念約等於牛人)。但我這些年使用自己的學習方法論,感覺進步效率還是挺高的。今天讀了這本書,發現許多點與我的方法論一致,還有一些點給了我啟發,所以我覺得它是可信的,我也會把得到的啟發付諸實踐。
記了以下十五個點,分享一下:
一、此書說的「天才」強調的不是「天賦」這個「前提」,而是「牛人」這個「結果」。標題里的「天才」可以看做「牛人」的同義詞。
二、怎樣成為「牛人」?答:牛人 = 精深學習 * 一萬小時。
三、精深學習的一萬小時很耗精力,每天能精深學習三五小時就很難得了,注意保持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以防疲勞或厭倦。
四、什麼是精深學習呢?關鍵點:躲開舒適區,也躲開驚駭區。所謂舒適區,就是已經會的東西,原地打轉沒意思;所謂驚駭區,就是超過現有水平太多的知識,看了除了讓自己灰心害怕,沒好處。
五、保持自己處在學習區,所謂學習區,就是學習目標超出現有能力,但超出得不多,通過努力能達到,並獲得成就感的正面反饋。
六、這就需要兩點,一是正視自己,二是看清知識地圖。正視自己,就是認清自己現在的狀態;看清知識地圖,就是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標。這樣,才能在現在的狀態和想要的目標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點來努力。
七、找到這個中間點之後,向之努力的方法是什麼呢?答案是「犯錯-思考」的循環,不斷犯錯,不斷思考,直到獲得真知。
八、得到了真知之後怎麼辦呢?我的經驗是,輸出,比如寫作或者講解,這能有效地鞏固學到的東西。而且寫下來後,可以把筆記用來複習。
九、想要進行第六步提到的「正視自己」和第七步提到的「犯錯」,就要有一個平常心。不以能力不足為恥,這就不用自我欺騙;不害怕錯誤,這就不用因怕丟臉而退縮。只有認清自己,並勇於犯錯,才能進步。
十、想要進行第七步提到的「思考」和第八步提到的「輸出」,就要有專註的能力,這需要環境,我的經驗是:給自己營造安靜,孤獨,幽暗的大塊時間,用于思考、寫作效果最好。
十一、同時重視身體狀態:渴不渴,餓不餓,冷不冷,熱不熱;也重視心理狀態:該放鬆就放鬆,該休息就休息。這樣,才能保持既愉快、又興奮的狀態。
十二、每次前進一小步,而每前進一小步,就消化掉它,這樣,能持續地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不必急功近利,那樣嚇到自己,裹足不前,就不好了。
十三、《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還強調了好的老師:好的老師要具備知識矩陣、洞察力、簡明指示、氣質誠信這四大特質。但這樣的老師可遇不可求,我的經驗是靠自己,選好書,讀好書,這實際比依靠一般的老師效果好得多。
十四、《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還強調了激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大家都知道,但怎樣保持激情?書里的答案是:誇讚勤奮。
十五、但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累很苦,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感到滿足一樣。重要的是長期的、可持續的進步,而不是拚命三天之後休息二十七天。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曾經玩過6年dnf。唯一的興趣就是不斷pk,但一直是半吊子水平(戰鬥力一直在xx區間)。突然有一天開竅了,記pk經驗、筆記,分析pk中包含的規律,遵循的規律,科學分析,科學pk,那段時間戰鬥力漲的飛快。
一萬小時理論是可信的。
問題是,它有相當大的局限性,但滿口名詞的人注意不到。
一萬小時理論,說的是一個簡單重複以至於熟練的過程,所以它僅限於簡單工藝和手工藝行業,比如把撲克裝進盒子里、甩餅、炒菜、卸輪胎、在瓷瓶胎上作畫、人工點鈔……射擊、射箭、跳水……流水線點焊、紡織工人巡機、剪羊毛、不看鍵盤打字……
無他,唯手熟耳。
這樣的工種,才符合一萬小時原則。
出了這個範圍就不行了。你可以去試一下就知道是否可信了。就我個人觀察的例子,不用一萬小時,一千個小時下來就有很大的區別了。當然這得是不斷往舒適區之外突破的一千個小時,不能使樓上說的擰螺絲那種,那種估計過了一定時間就完全不需要經過大腦了。
個人更喜歡其中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這個概念,在最促進進步的,最不舒服的位置上,勤勉練習,不用數著小時,你每一小時都比前一小時更「成功」(當然「成功」這個詞含義比較寬泛),只要所堅持的是你自己喜歡的方向,多少小時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在兩個專業領域裡都有差不多一萬小時的經驗了,也沒有做到所謂的天才級別啊。而且我的經歷也不是簡單重複性的,而是那種不停的學習試驗思考總結修正這樣的過程。其中一個領域已經放棄,因為意識到不管怎麼努力,最終差距都是在天生基因或者從小培養的素質上。另一個領域沒感覺到天花板,但也越來越體會到天賦的重要性。
另外,點滑鼠和打字都有1萬小時的經驗,但是連專業水平都沒達到。看美劇和電影也有1萬個小時了,雖然隨便搭眼一看能發現字幕中的各種翻譯錯誤,但是跟天才還是沒半點關聯吧。職業運動員哪一個不是練了10年以上沒有1萬小時的?又有幾個可以被稱為天才?最終決定成績的還不是天賦。
說到這裡就想起來一句話——只有當你真正努力過,才會發現天賦的鴻溝是不可逾越的。這個理論是正確的。中國有一句話,叫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就是說你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的時候,你的認識,你的操作能力,你的思維過程,都是由量變到質變,最終會使你在全身心從事的領域裡,獲得比別人更優異的表現和更深刻的認知。
每次只要一聊到怎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或頂尖人才,總會有人和我說:「堅持練習一萬小時就可以」。去到機場和書店,你也會看到各大暢銷書在拚命宣傳這個理論,端是一副「不明覺歷」的樣子。
每次聽到或看到這個理論,我內心的OS是:「我當然知道這個理論啊,但是光知道這個,我就能成專家了么?!」
堅持練習10000小時,你也可以成為某一領域的頂尖高手。
by馬爾科姆 · 格拉德威爾《異類》
這個理論出自格拉德維爾的《異類》,傳播廣泛影響巨大。但是,這個理論是不是真的就這麼管用呢?
年齡小的時候,很自然就會認同這個觀點。但隨著年齡漸長,有了獨立思維,對這個曾經深信不疑的觀點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批判性思考。
第一條,不同的領域所需要的時間其實是不一樣的。
我們來算一筆賬,假設我們每天抽出三個小時來訓練,那要想達到一萬小時我們需要十年時間。而且,這只是一個入門級水平。
也許你想成為一名頂尖的物理學家需要10-20年的時間,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名頂尖的音樂家,時間可能會更長,而且要求極高的天賦。
第二點,時間投入當然重要,但是天賦更是不能忽視。
還是音樂家這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樂感極差的人,那麼於你而言,你其實是缺乏音樂天賦的。堅持訓練一萬個小時,你也許會成為高手但是頂尖高手,很難說。
就像愛迪生所說,一個人的成功是99%的汗水和1%的靈感,但是沒有靈感,最後也只會是零。
第三點,時間投入當然重要,但是方法更為關鍵。
不像以前大家都一味強調時間對於努力的意義,現在大家逐漸意識到沒方向沒方法的長時間努力,其實就是在浪費生命。走的對,走慢一點也無妨。怕就怕,走錯了,還拚命加速,越遠越錯。
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學習領域,我一直覺得,能否成為高手,不在於我們是不是夠刻苦,或者是我們是不是夠用心,關鍵是我們知不知道最好的訓練方法。
就好像一個業餘健身愛好者再怎麼努力訓練也趕不上一個全職的健美先生。但人們往往會覺得健美先生之所以牛逼是因為他全職去訓練,且非常刻苦,而業餘愛好者時間都不夠,所以難以比較。
但事實真相是,兩者的關鍵差異是「訓練方法」。
你看到這裡,也許會很興奮,「原來,成頂尖高手只要掌握訓練方法就行,那我還等什麼呢?」
沒錯,成為頂尖高手的關鍵是「訓練方法」。
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年只有少數人能拿到奧運金牌呢?而且你會發現經濟實力越強的國家越是能在奧運比賽上奪金多,之前奪金第一的是美國,但隨著我們經濟實力的提神,我們的奪金數年年都在上升。
原因很簡單,因為成為頂尖高手的「訓練方法」非常昂貴。
假設你想成為一名頂尖的經濟學家,你不僅需要師從一位清華或北大的經濟學泰斗,如果可以,你最好能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獲獎人的學生
同時,你還要能十幾年如一日的去鑽研著作,建立模型,這一整個過程是非常磨人的。
不過,你也別失望,即使我們成為不了世界頂級高手,我們依然可以借鑒高手的方法,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成為一個「小高手」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我們學習頂尖知識的成本不斷在下降,你可以花幾美元甚至不花錢就可以上MOOC、Coursera等平台聽哈佛、耶魯最牛的教授的課程,甚至還能拿到學位。
2006年,一本名為《劍橋專業知識和專家技能手冊》的論文集出版了,這本書詳細分析了各個領域內的專家的訓練方法,直接導致《異類》等書的出版。
其中,他們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理論,那就是所有頂尖高手,都離不開可以「刻意練習」這一步。
需要敲黑板的是,這裡的「刻意練習」強調的是一定要專註於該領域的練習,而不是報紙里常說的什麼愛因斯坦通過學習小提琴幫助了他提出相對論。
你想提出相對論,你就好好鑽研物理學好了,別扯什麼音樂分散注意力。就像萬維鋼說的:「是有一些科學家喜歡音樂,可是你有什麼統計書記能證明音樂和科學家之間的關係?」。
所有成年人,拜託了,都這麼大歲數了,能不能不要聽風就是雨,還教壞小孩子呢。我還是是那句話,不要想當然,凡事多思考,再下結論。
還是用奧運選手舉例,了解游泳的人都知道,在孫楊之前,我們國家是沒有拿過長距離游泳比賽的奧運金牌的,大多是被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選手摘取。
是因為我們天生體質低人一等嗎?那你怎麼解釋孫楊的勝利?關鍵不是體質,而是「訓練方法」。
大家也都知道孫楊訓練主要是在澳大利亞請專業的教練幫助訓練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掌握這套科學的方法或是聘請這類人才,我們國家是可以產生越來越多的「X楊」。
話都說到這,不知道你們看懂了多少?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相當大的課題,要想說明白,至少一萬字起。
我相信今天的觀點已經挑戰了你們的「舒適區」,有沒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如果有,那就對了,說明你們走上了獨立思考的康庄大道。
明天我們來聊聊「刻意練習」的具體方法,這個問題蠻複雜的,我爭取三次給講明白。必須具備其他條件,再花上一萬小時刻意練習才可以。讓郭敬明打再久籃球也成不了頂尖高手。
讓我想起去年面試網易產品經理時,面試官問我的最後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一萬小時定律?」在說出我當時的答案之前,我想先來探討下現在對於1萬小時定律的理解,不投入1萬個小時時間就不能成為一名牛逼的人了嗎?
1、
1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時間不斷練習。
比爾·蓋茨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7年後他創建微軟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的程序設計,超過了1萬小時。
音樂神童莫扎特,在6歲生日之前,他音樂家的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了3500個小時。到他21歲寫出最膾炙人口的第九號協奏曲時,可想而知他已經練習了多少小時。
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2、
將1萬小時定律映射到我們實際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舉的例子。
比如在我開發上架個人第一個Android應用之前,累計觀看了將近100個小時的教學視頻,在CSDN博客上撰寫了72篇文章,還有更多一個人解讀Android源代碼、默默碼代碼、在網上尋找bug解決方法的枯燥時光。
兩年時間平均每天2小時,1500小時,不斷的練習,讓我從入門學習,Java期末成績倒數,到能開發累計用戶達10萬餘人的應用,成為同學眼中的大神。
在投入那麼多時間之前,我也曾非常的想急於求成,一口氣吃下一個胖子。市面上買了一本從入門到精通的書籍,匆匆看完就想去開發一個APP,結果必然是痴人說夢,徒有望洋興嘆之感。
再比如我現在撰寫的每一篇文章並不是憑空杜撰而出,而是自身日常廣泛瀏覽和隨時保存素材的積累,每寫完一篇文章之後更會逼自己不停修改。
路上、睡前、吃飯的我可能都在構思想法,可能都在手機上修改文章的題目、配圖、段落、語病。在成為簡書籤約作者或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之前,無人關注無人評論無人點贊更是日常。
心甘情願花上一萬個小時來打通任督二脈的人,的確都不是尋常之輩,過程中的枯燥與寂寞需要極大的意志力才能克服。
3、
在回到產品經理的層面上討論下1萬小時定律。以常見的競品分析為例,不管是入門培養產品的感覺還是實際產品設計環節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少新人往往會苦惱無法在做分析報告時無法想出好的點子或建議,覺得非常無力。不少競品分析報告也存在著過於流於架構形式,面面俱到,每一個環節一個不少,卻欠缺深度的分析與思考。
其實以上的情況都是一個問題造成的,我們太急了。很多產品沒有15天左右的周期使用,往往無法洞察其中奧妙。
比如我們要去研究蝦米音樂的社區功能時,不是看一眼一天帖子的話題、數量就可以了的,而是起碼去記錄一周的時間裡社區不同話題下發帖用戶、新帖、回複數等情況的數據與波動方能得出一個較為靠譜的結論。
產品工作中大量的時間會花費在枯燥的數據整理和分析中,令人誇讚的功能並不只是靈光一現的想法就能引領的,需要沉下心不斷的考究各個細節,需要一顆工匠精神。
4、
回到文初的問題你怎麼看待一萬小時定律?我當時的回答總結來說就是我覺得自身的產品感覺比較好,不需要1萬個小時的磨練就可以達到。
現在靜靜想來也真是年少輕狂,太過浮躁,不沉的下心將枯燥無味的事情啃下來,打下基礎,何以能成。
當然該定律並不絕對正確,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的成功路徑與方法。我們需要注意並謹記如果不有意識地去發現自己的缺陷,不去把自己放在一個不舒服的位置上,一味的花費時間練習,1萬個小時並不會讓我們變得更牛逼。
1萬小時定律是成為不凡之人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的條件。我們不僅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去練習,也需要有效的方法與思考的深度去引領。
5、
每一個產品人肯定都羨慕那些成就非凡的弄潮兒如喬布斯、張小龍,可是沒有去想過他們其實大多數也和我們一樣是平常人。
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們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肯花一萬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訓練和學習積累,最終才水滴石穿,終成正果。
當我們撰寫競品分析報告舉步維艱的時候,當我們在寫文檔沒有思路的時候,當我們想不出問題解決方案的時候,不妨先問問自己積累的夠不夠,功夫下的夠不夠。
如果我們不甘平庸,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產品經理,不妨先問問自己有沒有一顆敢於付出1萬小時努力的決心,去不斷磨練自我。
所謂的光輝歲月,並不是後來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我們對夢想的偏執,我們是否有勇氣,對自己忠誠到底?投入1萬小時在一件事上,你敢嗎?
可信,但很容易被人所誤解。
專註於一個特定領域內可通過努力提高的,並且不是太過依賴天賦的方向:
·比如跑步,你可以努力提高耐力,但想提高速度,掌握了基本姿勢之後10萬小時你也快不了太多;
·中國大多數學生剛畢業的時候很迷茫,但他們投入的時間其實非常驚人,這就是專註於一個領域的條件沒達成;
·我現在開始學各種經典物理、量子物理,一萬小時後我能研究出自己的相對論嗎?基本上不可能。
只能說:這是一種態度!
各位仁兄, 一萬小時的practice 並不是指一萬個小時重複機械的相同動作.
再這個一萬個小時裡面, 你的練習方法的提高, 對技能目標的重新認識和思考, 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天才:指擁有一定的天賦(即天份:不是可以學到的東西),包括: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天然的資質的人(如:體質;嗓音等)。一萬小時訓練出來的是人才。
可信
因為所有理論,都是從實際生活中發現的!一萬個小時關注一件事情,能摸清這件事情裡邊很多的門道。
推薦閱讀:
※艾滋病毒感染者遭到就業歧視!你怎麼看?
※你所見過的最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是怎樣的?
※不想工作是一種什麼心態?
※大家是怎樣看待單休的?
※職場新人受委屈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