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人物的死法很具藝術性/戲劇性/儀式性?
比如海子卧軌 三毛上吊 張國榮跳樓,抱歉我沒有過多的例子,也謝謝各位的問題的指出,事實上我想問的文藝意思貼近為哪些人的死法很具「藝術化」「戲劇性」「儀式性」?
翻了一圈回答發現沒有人說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Marie Stuart,1542.12.8—1587.2.8)
她的一生像煙花,璀璨無比,又很快化為灰燼。出生六天繼位為蘇格蘭女王,4歲成為法國王太子弗朗索瓦的未婚妻,6歲來到法國,在瀰漫著文藝復興氣息的法國宮廷里度過少女時代,貌美、多才、身份高貴、前程似錦。
15歲結婚,17歲繼位為法國王后,18歲丈夫去世,成為法國太后。
19歲返回蘇格蘭,經歷了兩次失敗婚姻,走上過謀殺的歧途。
25歲被廢黜,流亡英格蘭,被表姑伊麗莎白一世囚禁,44歲捲入一場陰謀,以叛國罪被斬首。
茨威格在《斷頭女王》里這樣描述她的死亡:
- 瑪麗?斯圖亞特已經設計好最為莊嚴的死亡儀式,細心考慮了每一個細節,要為這前所未有的場面挑選一件最得體的衣裝。作為一個女人,她很可能在虛榮心的最後一次衝動中,想為後世樹立一個榜樣,叫後人看清一位帝王是怎樣流血的——她既然無法再活下去,就要在死亡上做文章。
- 」她要讓世人看清楚,一位帝王是怎樣心懷天主教的信仰,為天主教而殉難的。人們會忘記她那狂熱的青春曾犯下過多少不能饒恕的錯誤,忘記她是作為篡位者和蓄意謀殺的同謀犯而走上斷頭台的——她是被異教徒殺害的羔羊,是殉道的聖女,是一位會被繪入玫瑰窗的烈士。
- 「『我至死忠於我的宗教,是真正的天主教徒,蘇格蘭真正的女王和法國王后。』」
- 「再也沒有事情要做了。現在她只需要把頭俯到斷頭砧上,雙手抱住砧板,彷彿抱住深情的愛人。直到斧頭砍下的最後一刻,瑪麗?斯圖亞特始終保持著帝王的尊嚴。沒有一個動作,一個詞語流露出她的恐懼,斯圖亞特、都鐸和吉斯家族的女兒準備莊嚴地死去。
她的死亡罪名是企圖謀殺伊麗莎白而篡奪王位,但在踏上斷頭台的時刻,她將自己打扮成一位為天主教而殉道的聖女。因為瑪麗在法國長大,信仰天主教;而英格蘭的伊麗莎白是新教徒。瑪麗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宗教鬥爭。
1587年2月8日,瑪麗?斯圖亞特受刑。她手握基督像,戴著十字架和念珠,腰佩一柄長劍,一襲寡婦的白紗從頭披到腳,在黑天鵝絨的外衣下是一條火紅的襯裙,為了不讓鮮血濺到裙子上太過顯眼。而當她踏上斷頭台的時候「像一團火焰燃燒」。
拿來蒙眼睛的手帕是她親手繡的,邊緣上有一句金線綉成的話:「My end is my beginning.」
如題主所要求的,藝術性和儀式性都有了。
戲劇性體現在死後。
劊子手一斧下來,首先砍到了她的後腦勺。她嘴裡流著血、嗚咽著說:「請你做完你的事兒。」
第二斧劈中了脖頸,但沒有砍斷,第三斧才把她的頭砍了下來。
當劊子手拎著她的頭示眾時,她的頭忽然落了下來——劊子手只抓住了假髮套。
文天祥被俘後,元軍主帥張弘范將他押解至崖山戰場,令他寫信勸降宋軍主帥張世傑,文天祥冷言:「我不能救父母於水火已是死罪,又怎會勸人背叛父母?」
崖山之戰,文天祥在元軍戰艦上親身經歷宋朝覆滅全過程。在押解回北京的路途上,揚州、釣魚城先後陷落的戰報一個個傳來。文天祥傾盡生命想保全的東西,已在他耳聞目睹下灰飛煙滅。不難想像這對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摧殘和蹂躪。事已至此,擺在文天祥面前的只有兩種歸宿,投降或毀滅。
第一個來勸他的人是他的老同事、已經降元的南宋狀元宰相留夢炎,文天祥指著他的鼻子痛罵:你好歹是大宋狀元宰相,有何面目去見江東父老?
第二個來勸降的是已經投降成為元朝瀛國公的宋恭帝,望著眼前這個少年,文天祥肝腸寸斷,行臣子禮時涕零連稱「陛下請回」。
前朝的人既勸不動,那就本朝的上吧,第一個是元朝重臣阿合馬,劈面喝問文天祥:「見了宰相為何不跪?」文天祥說:「南朝宰相見北朝宰相,為什麼要跪?」阿合馬見文天祥威武不屈,便譏諷地說:「那你怎麼會來到這裡呢?」文天祥正言厲色答說:「南朝如果早用我做宰相,北人就到不了南方,南人也不會來北方」,阿合馬無言答對。
一個月後,文天祥被帶到樞密院,見元丞相孛羅。文天祥泰然自若站定,立刻有官員喝令:「跪下!」文天祥拒不跪下,孛羅令走卒拳腳相加摁倒在地,一番言語譏諷和口舌論道後同樣無言以對。
文天祥!高官厚祿你不要,兒女親情你總該要吧?
在獄中的文天祥收到了女兒的信,得知妻兒老小已經都被元人軟禁,這明顯是問他,骨肉血脈與忠義氣節你到底選哪個?
我不能去揣測文天祥在潮濕陰冷的牢房裡借昏黃的燭光看後是什麼心情,只知他在回信的最後一句寫到:爹爹管不得,哽咽!哽咽!
沒辦法了,優待,懷柔,勸說,利誘,威逼全用過了,要想抽掉這根宋人的精神脊骨,只能忽必烈親自出場。1282年12月8日,忽必烈在大殿召見文天祥,且沒有強迫他下跪,只是說:「你如能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對朕,那朕可以在中書省給你一個位置。」
文天祥知道,終於等到最後的時刻了,他挺起羸弱削骨的身子,正色道:「我受宋恩為相,國家已滅,只求速死,不當久生!」
決裂如此,再無退路。1283年1月9日,忽必烈下令公開處斬文天祥,此時仍猶自嘆息:「好男子,惜不為我所用!」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場。他身著宋朝衣冠,想起了押解過程中寫下的《指南錄》,想起了「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誓言,然而多日牢獄讓他六感褪化,不辨方向。於是他向圍觀百姓相問何為南方?接著,他在人生最後一刻最後一次正了正衣冠,向故國山河,向他一生都在堅持的信念行跪拜大禮。事畢,他對行刑者說:「吾事畢矣」,於是引頸就刑,從容就義,時年47歲。
文天祥死後,有人在他衣袖裡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的忠實粉,明朝重臣于謙這樣評價他的偶像:
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亡身,捨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谷變遷,世殊事異。坐卧小閣,困於羈繫。正色直詞,久而愈厲。難欺者心,可畏者天。寧正而斃,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節,萬古攸傳。載瞻遺像,清風凜然。
藝術性、戲劇性、儀式性,三個條件都要滿足,我第一個想到行為藝術家王莽:
漢書·王莽傳
十月戊申朔,兵從宣平城門入……火及掖廷承明,黃皇室主所居也。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輒隨之。宮人婦女啼呼曰:「當奈何!」時莽紺袀服,帶璽韍,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桉栻於前,日時加某,莽旋席隨斗柄而坐,曰:「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
十月初一,軍隊從宣平城門入城……火燒到了掖庭的承明殿,即黃皇室主所住的地方。王莽躲避著火,轉到宣室前殿,火總是跟著他。宮人和婦女哭喊道「:應當怎麼辦哪!」這時,王莽穿著天青色套服,帶著璽綬,手持虞帝匕首。天文郎在前面按著木式,隨時撥動指針,王莽轉動坐席,隨斗柄的方向坐著,說:「上天賦予我統治權,漢兵能把我怎麼樣!」
——這身裝束算不算儀式性?
三日庚戌,晨旦明,群臣扶掖莽,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白虎門,和新公王揖奉車待門外,莽就車,之漸台,欲阻池水,猶抱持符命、威斗,公、卿、大夫、侍中、黃門郎從官尚千餘人隨之。王邑晝夜戰,罷極,士死傷略盡,馳入宮,間關至漸台,見其子侍中睦解衣冠欲逃,邑叱之令還,父子共守莽。
……商人杜吳殺莽,取其綬。校尉東海公賓就,故大行治禮,見吳問:「綬主所在?」曰:「室中西北陬間。」就識,斬莽首。軍人分裂莽身,支節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十人。
……六日癸丑,李松、鄧曄入長安,將軍趙萌、申屠建亦至,以王憲得璽綬不輒上、多挾宮女、建天子鼓旗,收斬之。傳莽首詣更始,懸宛市,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三日庚戌,天亮了,臣子們攙扶著王莽,從前殿向南走下宮中大道,向西走出白虎門,和新公王揖安排車子在門外等待。王莽登上車,前往漸台,想依靠池水作為防禦,還是抱著符命和威斗(北斗形狀的禮器),公卿大夫、侍中、黃門郎等隨從官吏還有一千多人跟著他。王邑白天黑夜都在戰鬥,疲倦極了,士兵死傷快完了,他飛馬進入宮中,經過輾轉周折來到漸台,看見他的兒子侍中王睦脫下衣帽想要逃去,王邑喝住了讓他返回,父子倆共同守衛著王莽。
……商人杜吳殺死了王莽,取下了他的系印紐帶。校尉東海郡人公賓就,是原大行主治禮郎,看見杜吳就問這條紐帶的主人在哪裹。杜吳回答說:「在室內西北角的屋子裹。」公賓就認識,就割下了王莽的腦袋。軍人們分裂了王莽的身軀,四肢關節、肌肉、骨骼被切割成許多塊,爭著去砍殺的有幾十人。
……六日癸丑,李松和鄧曄進入長安,將軍趙萌和申屠建也來到,因為王憲繳獲了御璽沒有上交,私藏了很多宮女,使用了天子的儀仗,把他捉來殺掉了。傳送王莽的腦袋前往更始帝那裹,掛在宛城的街道上,百姓都去擲擊它,有人切下他的舌頭來吃了。
——這個死法算不算戲劇性?臨死還有1000多人跟隨,父子共赴難,足夠有藝術性吧。
莽揚州牧李聖、司命孔仁兵敗山東,聖格死,仁將其眾降,已而嘆曰:「吾聞食人食者死其事。」拔劍自刺死。及曹部監杜普、陳定大尹沈意、九江連率賈萌皆守郡不降,為漢兵所誅。
——為王莽而戰死的不止是京城親兵
前面提到那個」威斗「:
是歲八月,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既成,令司命負之,莽出在前,入在御旁。鑄斗日,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
至於王莽死前幾個月的舉動,更是藝術性/戲劇性/儀式性兼備:
莽愈憂,不知所出。崔發言:「《周禮》及《春秋左氏》,國有大災,則哭以厭之。故《易》稱『先號啕而後笑』。宜呼嗟告天以求救。
」莽自知敗,乃率群臣至南郊,陳其符命本末,仰天曰:「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滅眾賊?即令臣莽非是,願下雷霆誅臣莽!」因搏心大哭,氣盡,伏而叩頭。又作告天策,自陳功勞,千餘言。諸生小民會旦夕哭,為設飧粥,甚悲哀及能誦策文者除以為郎,至五千餘人 。
王莽更加憂慮,不知道如何應付。崔發說:「《周禮》和《春秋左氏傳》說,國家有了大災難,就哭著去厭勝它。所以《易經》說『首先放聲大哭,後來才笑』。我們可以長吁短嘆禱告上天祈求救助。
」王莽自己知道失敗了,便率領大批臣子到南郊,陳述他承受符命的首尾經過,仰天說道: 「上天既然降命把國家政權交給我王莽,為什麼不消滅那些盜賊?假使我王莽不對,希望您降下霹雷打死我王莽!」於是捶胸大哭,哭不出聲來了,伏地叩頭。又寫了一篇告天的策書,陳述自己的功勞,有一千多字。眾儒生和老百姓每天早晚會集起來哭,給他們準備了稀飯,哭得非常悲哀和能夠背誦策文的,任命他們作郎官,達到五千多人。
莽軍師外破,大臣內畔,左右亡所信……莽憂懣不能食,亶飲酒,啖鰒魚。讀軍書倦,因憑几寐,不復就枕矣。性好時日小數,及事迫急,亶為厭勝。遣使壞渭陵、延陵園門罘罳,曰:「毋使民復思也。」又以墨洿色其周垣。號將至曰「歲宿」,申水為「助將軍」,右庚「刻木校尉」,前丙「耀金都尉鸀,又曰「執大斧,伐枯木;流大水,滅發火。」如此屬不可勝記。
王莽的軍隊在外面吃了敗仗,大臣們在內部進行顛覆,身邊沒有人可資信任了……王莽憂悶得吃不下飯,只喝酒,吃鮑魚。閱讀軍書疲倦了,便靠著几案打盹兒,不再上床睡覺。喜歡搞趨吉避凶的小名堂,臨到事態緊急,還一味在企圖厭勝敵人。派遣使者去拆毀渭陵和延陵墓門的屏綱,說道: 「不要讓人民再想起漢朝了。」又用墨汁塗黑它們的圍牆。稱將軍為「歲宿」,申水為「助將軍」,還有右庚「刻木校尉」、前丙「耀金都尉」,又說:「拿著大斧,砍伐枯木;流出大水,淹沒殘火。」像這一類把戲,多得無法記載……
說起行為藝術,王莽的敵人也不差。王莽的頭不是砍下來展覽了就算,還被裝到東漢武庫里當國寶,幾百年後傳到晉朝才毀壞:
《晉書》:卷三十六
武庫火,華懼因此變作,列兵固守,然後救之,故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屐等盡焚焉。時華見劍穿屋而飛,莫知所向。
最後陪著漢朝開國神器一起消亡,也算不冤枉了。
記住了,是「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不是花生豆乾!
(金聖嘆)棄市之日作家信,托獄卒寄妻子,獄卒以信呈官。官疑其必有謗語,啟緘視之,上書曰:字付大兒看,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我無遺憾矣。官大笑曰:「金先生死且侮人」。
臨刑大呼曰:「殺頭至痛也,滅族至慘也,聖嘆無意得此。嗚呼哀哉,然而快哉!」遂引頸受戮。
—— 金清美《豁意軒錄聞》
(語序略有調動)
…………
事實和流傳的版本相差還是挺大的。金先生給「大兒」寫了封信,比流傳版本還有戲劇性。金聖嘆死也不忘調戲別人,真是娛樂至死。
胡桃就是核桃,所以核桃味是沒錯的。至於「蓮子梨兒」「好疼」目前沒有找到相關資料,暫時疑為後人杜撰。
哪位知道金清美是誰啊?維基百科都沒有。
評論區還有知友 @燁子 指出,花生在當時還是奢侈品,不大可能作為牢飯。網上查了一下,花生大約是在15世紀晚期或16世紀早期傳入中國,金聖嘆死於1631年,幾十年的歷史確實很可能沒普及開。但又有說花生在中國已有四千餘年栽種歷史,還有實物佐證。品種不同乎?
…………
主要參考了 @賣地兒 的回答,非常感謝。
金聖嘆說「豆腐乾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 賣地兒的回答 - 知乎
《清史稗鈔》的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沒有。
其作者徐珂是清朝遺老,與金聖嘆相差兩百餘年,所以金聖嘆的話不可能是實錄,意思不差而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7%A8%97%E9%A1%9E%E9%88%94?wprov=sfla1
以下兩個真實性存疑,當做段子看吧。
刑場上,金聖嘆的兩個兒子梨兒、蓮子(小名)望著父親,淚如泉湧。金聖嘆泰然自若地道:「哭有何用,來,我出個對聯你來對,」於是吟出了上聯「蓮子心中苦」。兒子跪在地上哭得肝膽欲裂,哪有心思對對聯。他稍思索說:「起來吧,別哭了,我替你對下聯。」接著念出了下聯「梨(離)兒腹內酸」。
刀起頭落,從金聖嘆耳朵里滾出兩個紙團,劊子手疑惑地打開一看:一個是「好」字,另一個是「疼」字。傅雷,朱梅馥夫婦。
他們走得很從容,傅雷先生從容地寫下遺書,先朱梅馥兩個小時而去。朱梅馥則把平靜地在她的遺書里交代了房租的支付、保姆生活費的供給、親戚寄在家的東西被抄走應付的賠償。並把53.5元裝進信封,作為夫婦二人的火葬費用。她甚至在地上鋪好床單,防止他們身體落下的聲音會驚動樓下的鄰居。辦妥了一切,她也自縊而去。他們走的很安靜,也很乾凈。這也是一種無聲的抗爭,對愚昧大眾和反動當權者的嘲諷。從先秦到宋元明清,再到近現當代,從比干,到方孝孺,再到傅雷夫婦,中國的知識分子從來是有骨氣的。毫不誇張地說,傅雷,朱梅馥,他們就是中華民族的脊樑。無論傅雷的殉道,還是郭沫若之流走狗文人的苟且,歷史會給予他們公正的評價。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憑弔傅雷夫婦。
馬拉之死
數學家伽羅華啊!
組合數學可以吹半輩子的群論啊!
死於決鬥啊!決鬥啊!
年僅二十一啊!
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
哪怕這個女人遭人非議!
可是他沉迷愛情不能自拔啊!
那可是所有公式都無法推導的愛情啊!
一個數學家啊!跑去單挑了一個軍官啊!
明知毫無勝算為愛奮不顧身啊!
死於決鬥啊!
為了愛情而死啊!
多浪漫!多熱血!多江湖!多戲劇!
這個數學天才的離世方式,本科離散數學老師講過一次,然後研究生階段組合數學老師又講了一次,記憶猶新。
當然這位天才在世時,他的學說並未被採納,論文多次被拒,研究成果被傅立葉,柯西等著名數學家忽視,也蠻可憐的。
不禁會想如果上天再多給這樣一個年輕的數學天才幾個五年的時間,會有怎樣的建樹。
這個故事教育我們,為了現代理論科學的發展,我們應該拒絕異性戀。
————————————知乎第一次過百贊留念
知識就是力量啊!
感恩馬昱春老師!
————————這點贊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我可以順便安利一把馬昱春老師的組合數學課程嗎……
超好玩的,有慕課課程~
————————————————————
平安夜裡這麼多人給我點贊,坐在屋頂吹風的我好激動~
感激涕零。
作為一個西加加程序媛,我無法回報大家什麼。
要不我幫大家new一個對象吧~
*************
完全不敢相信我能夠這樣渡過一個不斷有消息推送的平安夜,基本上每分鐘都有消息,天吶這感覺太幸福,一瞬間有自己其實是個大V的錯覺!
這樣的時刻我怎麼可以獨自吃著外賣摳著腳刷著腦殘手游看著局座的鬼畜視頻!
不行我一定要裝逼!我要讓人知道這一刻的輝煌!
就這樣想著,我情不自禁喚醒了siri……
答主根本買不起蘋果設備。
答主喚醒的是cortana。
在社會上充斥著利己主義者乃至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今天,我來講個精緻的利他主義者的死吧。
戎夷違齊如魯,天大寒而後門,與弟子一人宿於郭外。寒愈甚,謂其弟子曰:「子與我衣,我活也;我與子衣,子活也。我,國士也,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子與我子之衣。」弟子曰: 「夫不肖人也,又惡能與國士之衣哉?」戎夷大息嘆曰:「嗟乎!道其不濟夫!」 解衣與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謂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則未之識。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達乎分,仁愛之心識也,故能以必死見其義。
——《呂氏春秋·長利》
說到藝術性,戲劇性和儀式性,我自然而然想到了這個人。喜歡文學的人可能知道他,三島由紀夫。對他,我本人感情複雜,一方面欣賞其才華,另一方面卻難以理解他那令我的取向糾結不已的美學情懷。
他是怎麼死的呢?
答曰,切腹。(切腹很奇怪嗎,日本人不動不動就喜歡切腹么?)
切腹不算完,而且是在1970年這個非常現代的時間點切腹。
時間特殊不算完,其切腹還是在進行了政變演說失敗之後自己執行的。
鼓吹政變不算完,他在此之前還闖入防衛省本部劫持了東部方面隊總監與外界對峙。
劫持人質不算完,這個文壇巨匠還籌建了自己的武裝組織楯會,其成員在1970年11月25日的劫持事件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以上這些看似日本大正時代末期的政壇紙牌屋一般的戲劇元素,全部疊加在一個20世紀末期的日本文學家身上已經處處格格不入令人咋舌。不過若是品味一下三島自殺的過程和原因,那這些也就不算什麼。
他的切腹是自己完成的,介錯是由其楯會成員幫助執行,因為好幾次都沒能幹凈利落的砍下頭顱而不得不中途更換介錯人。其痛苦不可謂不巨大,死相不可謂不壯烈。官方詞條上對三島自殺情形的描述如下:
三島隨後從陽台退入室內,按照日本傳統儀式切腹自殺。三島由紀夫在額際繫上了寫著「七生報國」字樣的頭巾,用白色的布將預備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緊緊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個很大的傷口,腸子從傷口流出來。隨他同來的兩位盾會成員之一的森田必勝用名刀「關孫六」為三島進行介錯,但連砍數次都未能斬首下他的頭顱,三島由紀夫難忍痛楚,試圖咬舌自盡,還沉吼低呼著:「再砍!再砍!使力!」,第四次介錯改由學習過居合道的盾會成員古賀浩靖執行,終於成功。之後森田必勝也切腹自殺(亦是由古賀浩靖進行介錯)。其它三名成員依「委託殺人罪」各判處四年的有期徒刑。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時,不少作家趕到現場,只有川端康成獲准進入,但沒見到屍體。這個事件讓川端很受刺激,他對學生表示:「被砍下腦袋的應該是我」。三島自殺之後17個月,他也選擇打開煤氣開關自殺,未留下隻字遺書。兩人相繼自殺留給了後人無數的疑問。
這個人非常複雜。首先,他是戰後日本文壇的巨匠,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榮譽等身。其次,他是十足的一個交際草,三教九流人士無不結交。最後,他還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其所作所為,讓現在互聯網生態上的民族主義者望塵莫及。可以講,當今絕大多數所謂極端民族主義者在三島由紀夫面前都是小巫見大巫。
一方面,三島由紀夫家中高朋滿座,其在歐美文化圈裡也享有盛名,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是一個非常喜歡及親西方的現代日本人。相反,在他內心裡一直藏著一種對於傳統武士道的推崇和天皇親政的期望,並對戰後日本受制於美國的種種約束及文化層面的深度西化心生不滿。另一方面,三島是個有著極度表演型人格的人,他在事發前多年就已經通過自己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憂國》里暗示了自己的死亡, 影片中一位忠於天皇的日軍大尉在1936年的政變失敗後切腹自殺。 跟三島在1970年年底發表政變演說卻被人嘲笑和無視,進而令其走上了「自殺諫世」的道路如出一轍。可以說,三島從生到死,本身就是一齣戲。
三島在總監部陽台向800多名自衛官發表演說,呼籲「放棄物質文明的墮落,找回古人純樸堅忍的美德與精神,成為真的武士」隨他發動兵變,推翻否定擁有軍隊的日本憲法,使自衛隊成為真的軍隊以保衛天皇和日本的傳統,但是沒有人響應,甚至大聲嘲笑三島是瘋子。
三島並不長久的一生里,留下了大量的攝影作品,這在70年代的文學家裡也是不多見的。日常生活中的三島,即使以今天的審美標準,也是十足俊朗的青年形象,幹練的短髮,健美的肌肉,很難跟切腹這一扭曲和極端的死法聯繫在一起。
然而,一旦三島的政治熱情爆發出來,其整個人的氣質就會完全被顛覆。觀察其在自衛隊駐地發表政變演說的照片,就能清晰的看出這一反差,扭曲的表情和僵直的動作,難以名狀的肢體語言透露出的詭異情感,以至於很難區分這是三島的本色使然還是重重精神壓力下的偶然之舉。
然而,三島顯然不是個出色的演說家,他的演說並沒有得到當時樓下一眾自衛隊員的半點附和,甚至換來的全是嘲笑。而一向作為文人重視氣節的三島,面對如此壓力和心理落差,也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了作為一個文人本能想要隱藏起來的無奈和卑微的姿態。他當時面對樓下的震天響的嘲笑,這樣說的:
你們好好聽一聽。靜一靜。請安靜。請聽我講。一個男人正在賭上生命和你們講話,好嗎。這個、現在、各位日本人、如果在這裡不站起來的話、自衛隊如果不再這裡站起來的話、憲法是不可能改變的。各位只會永遠的、成為區區美國的軍隊而已啊...我已經等了四年了。(等著)自衛隊站起來的日子。……已經等了四年了、……我再等……最後的30分鐘。各位是武士吧。如果是武士的話為何要保護將自己否定的憲法呢。為何要為了將各位否定的憲法,向著將各位否定的憲法低頭呢。只要這(憲法)還在,各位是永遠無法得到救贖的啊。
——三島由紀夫,於總監部陽台(譯)
且不論這種輕小說一般的調調會不會讓處於今天這個後現代語境下的我們感到齣戲,這一段懇求之語反正我是聽得尷尬不已。把姿態放的如此之低,已經出乎一般文學家的常態,而聯想起三島那精神潔癖一般的生活作風,這裡的所言就更加令人不可思議。可見其當時承受了多大的精神壓力。
早在一個月前的十月,三島在美國紐約舉辦個人照攝影展,標題「薔薇刑」,紐約大學教授好友參展並作評,在三島自盡後這位美籍好友教授分析三島動機:他認為三島心中過於的愛國主義意識形成「救國妄念」遺害三島,他認為攝影展里三島照片,大量模仿中世紀歐洲基督教徒被迫害刑求模樣,就已經透露他想為武士道殉道的企圖。但是,三島由紀夫曾寫過《武士道と軍國主義》一文對軍國主義加以批判,認為那與近代化、工業化同樣都是由西洋傳來,並非日本原有的東西。他所追求的是「自己尊敬、自己犠牲、自己責任」的武士道精神,而對軍國主義加以反對。
至於這個薔薇刑是一套怎樣的攝影作品,我稍微附一些圖片吧。
作品中充斥了對肌肉美的表達和對受虐的反常迷戀,被學界很多人解讀為三島對自己死亡的預演。也有人稱,三島死前的最後一部文學作品豐饒之海,已經明顯的表達出了三島的自殺傾向。
據三島自己坦言,年輕時的自己嚮往戰爭和武士道。這一切跟其出身於沒落武士貴族的祖母的影響關係頗大,受祖母的耳濡目染,三島自幼就嚮往高貴又榮耀的武士文化,太平洋戰爭末期三島還是高中生。 「甚至連戰爭,我都覺得像孩子般的高興。……連預想自己的死,也使我由於未知的喜悅而顫抖不已。」 三島這樣說。
可以講,日本投降在三島年輕的心裡已經埋下了矛盾和憂鬱的種子,這一點也並非三島的專利。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文學作品,帶有此類色彩的作品並不少見。儘管偶有抗爭之舉,但是作為一個整體,日本民族還是坦然接受了戰敗的結果。不過,接受並不代表完全屈服,更多時候是日本人骨子裡的集體意識在發揮著作用,這一骨子裡的基因讓日本人能看似坦然的接受戰敗投降,也能謙和平靜的與歐美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和生意往來。然而很多日本人骨子裡到底還是存在著固執而又決絕的一面,這裡面,有對逝去的傳統的惋惜,也有對佔領軍的潛在憤慨。受傳統武士文化浸潤的三島縱然周遊列國,受歐美文化影響也頗深,依然沒能走出這一怪圈。連他美國大學裡的朋友,也想不到他竟然會走上這樣一條道路。
總之,三島是哪個特定年代的特定產物,其個人經歷反映了戰後日本經濟快速發展背後的文化和國族認同矛盾,這一問題從45年之後一直持續不斷到今天。只是相比在憲法下平穩運行了七十年的當代日本,三島時代的日本,美國為其量身定做的憲法對國民性格的改造尚未完全發揮作用,整個社會中也自然存在著一股更大的抗爭力量。
初次接觸三島由紀夫的作品,還是初三的時候,當時讀到了《潮騷》,感覺這個作者有點意思。高二又讀了《金閣寺》,覺得這個作者真是有病。好幾年過去了,大學生活已度過了一半,稍微也積累了一些微不足道的閱歷和人際經驗,漸漸有點理解了《金閣寺》里的主人公的想法。三島幾乎用整個的生命,來演繹了他筆下的世界。從第一次翻開《潮騷》,到我過完一半的大學生活,幾乎從未寫過任何文學性的文字。似乎逢動筆必要扯上鋼鐵一般沉重的國關和戰爭,今天算是個例外,我居然能坐下來,好好說說一個人的死了。只是恐怕看慣了我文字的朋友會對這種無病呻吟般的調調嗤之以鼻吧。真是不好意思。
評論區的朋友精妙的概括了三島的人生:「 平庸之人因其漠然而熱鬧的活著,敏感之人因其洞悉時代之痛而陷入無窮的精神折磨。選擇慘烈的死亡方式也許還是因為心有不甘,卻無能為力。」
恩,這種彆扭到極點又令人無法忽視的生存哲學,很泥轟。
○奧古斯都的臨終
這位著名的古羅馬皇帝在自覺燈燭將盡的時候,招來了他的朋友們,當場就念了兩句詩
如果我的演出讓你有了片刻的歡愉,
那麼請讓你的熱情伴我離開這舞台。
《基督山伯爵》里有句話,我至今還有印象,大意是,如果命運不要我們演了,那我們就優雅地鞠躬謝幕。
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拉伯雷臨終也說過差不多的話:
放下帷幕吧,這喜劇演完了。
○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臨終時可能已經精神錯亂了,他大喊:
快去把皮安訓醫生找來!
這位皮安訓醫生是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在《高老頭》中出現時,是一個年輕的醫科學生。在《人間喜劇》的其他作品中都有他的身影,是一個靠自己勤奮刻苦而成為名醫的人。在巴爾扎克筆下,他是一個了不起的神醫。
○李太白李白是在采石磯,「乘酒捉(水中)月(《唐才子傳》)」,不慎落入水中淹死的。但民間演繹非常有趣:
是夜月明如晝。李白在江頭暢飲,忽聞天際樂聲嘹亮,漸近舟次。舟人都不聞,只有李白聽得。忽然江中風浪大作,有鯨魚數丈,奮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節,到李白面前,口稱:「上帝奉迎星主還位。」舟人都驚倒,須臾蘇醒。只見李學士坐於鯨背,音樂前導,騰空而去。
——《今古奇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星是太白星,傳說李白之母夢見長庚星入懷,遂得此兒。
○一生唯美的基佬著名的唯美主義基佬王爾德臨終時很潦倒,他的朋友們陪著他待在巴黎的一個小旅館的房間里,這個房間里的壁紙極其醜陋,王爾德說:
我和壁紙,必須走一個!
○蛇蠍美人
埃及豔后克婁奧佩特拉在最終的掙扎失敗之後,選擇了自殺,她讓毒蛇咬了自己的胸。
記得曾經有個女演員,被毒蛇咬胸,結果蛇中了隆胸材料的毒,被毒死了。夏娃得一分!
著名的俄羅斯妖僧,傳說他陽具碩大。那日一幫皇族子弟去刺殺他,對他使用了毒藥、多次槍擊、鈍器猛擊、推入河中等手段
黨人們給拉斯普廷吃了八塊摻有氰化鉀的蛋糕,喝了一瓶摻有氰化鉀的馬德拉葡萄酒,想把他毒死,這些毒物足以毒死五個人,但拉斯普廷毫無反應。於是尤蘇波夫心焦難耐,向拉斯普廷開了一槍,打穿了他的肺葉,碰傷心臟後留在肝臟里,眾人以為他已經死掉,正要處理屍體時,拉斯普廷突然蘇醒過來,扼住尤蘇波夫的喉嚨,說「費利克斯,費利克斯!我明日就把你絞死!」,隨後掙脫了眾人的制服,跑到庭院。普利希克維奇追出屋外,向拉斯普廷開了三槍,最後一槍正中其頭部。黨人們將他拖進屋內,拉斯普廷再度蘇醒過來,尤蘇波夫用啞鈴猛擊其太陽穴,將其打得頭破血流,但拉斯普廷仍未死去,只是被再度擊昏。拉斯普廷最後被扔入莫伊卡河的一個冰洞中,屍體於次日被發現。法醫驗屍結果表明他是溺水而死的,拉斯普廷在冰面下的冰水中存活了8分鐘之久。
█ @夜翼面紗44313 推薦:網易雲音樂 Rasputin - by Boney M.
▲費利克斯·尤蘇波夫。這場艱難的刺殺就是由他主持,並在他家施行的。○武乙
商朝國君,對上天很不敬,扎個稻草人說是上天,對著稻草人亂來:
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史記·殷本紀》
結果被雷劈死了:
武乙獵於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
——《史記·殷本紀》
大概是史上第一位被雷劈死的帝王。
○晉景公上廁所掉進糞坑淹死
○古龍一生風流,臨終還在問:
怎麼我的女朋友都沒有來看我?
○子路
孔子年齡最大的學生,最耿直,最可靠。衛國發生戰亂,子路前去,孔子知道後,連聲嘆:「哎呀!他這是要死了呀!」聖人大概也覺得這個學生那麼耿直,此去凶多吉少。子路在衛國的戰鬥非常勇猛,但是被人圍擊,獨木難支,臨終帽纓斷了,他說:
君子死,冠不免。
自己接好帽纓,端端正正地死掉了。
○成本華▲照片中的女英雄叫成本華,照片攝於她就義之前,她
毫不畏懼地輕輕活動一下麻木的雙臂,理了理凌亂的頭髮,然後面朝太陽,雙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輕蔑地微笑著,從容面對死亡,並讓記者給她又拍了一張照片。
她身後的四個日寇,在拍完照片後,就用刺刀殘忍地將她殺害了。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說兩個音樂家:
Anton von Webern(1883-1945),著名的勛伯格學生,加上Alban Berg三人並稱維也納新三傑,第二現在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所在地址就叫Anton von Webern Platz。並且,他也是著名的反納粹主義者。
1945年9月15日,二戰已經結束了,大師在鄉間別墅度假看女兒,晚上忘記了宵禁時間,在自己家門廊抽煙,結果香煙的亮光被美國士兵發現,開槍誤殺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反納粹主義者。。。
Charles-Valentin Alkan(1813-1888),當年頂級的鋼琴家,作曲家,和Alkan比起來,李斯特根本不算炫技,李斯特也公開承認Alkan琴技在自己之上。Alkan一生中兩次隱退,每次都長達十年,加上作品大多都過於長,過於難,並且沒什麼內涵,所以現在的知名度和肖邦李斯特舒曼沒法比,其實當年都是一個圈子裡的。個人認為過了一百多年,也沒人在鋼琴炫技方面超過Alkan。現在可以說是技術最強的大師Hamelin在推廣Alkan,並且參與編輯樂譜,很多人說Hamelin寫的曲子很有自己的風格,但其實那是Alkan的風格。
作為作曲家,Alkan的作品以鋼琴為主,並且他的鋼琴曲大多都取名為「練習曲」,但很多練習曲的篇幅遠超我們的認知。其中練習曲在所有小調Op. 39里甚至寫了4首《鋼琴獨奏交響曲》和3首《鋼琴獨奏協奏曲》!每首單獨拿出來都要十幾二十分鐘!並且都是單獨一首大作品,而不是組曲或者多樂章的作品。
Op. 39 No. 10也是人類歷史上用奏鳴曲式寫的最長的作品,沒有之一,只有一個樂章,還是快板,幾乎沒有慢版段落,鋼琴譜三十多頁,演奏下來要三十多分鐘,比肖邦奏鳴曲四個樂章加起來還長。第二長的是馬勒第三交響曲第一樂章,但是,馬勒三十是慢版,還有引子,有插段,並且交響樂隊可以一個音符保持很長。這首作品到現在看來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有興趣可以去imslp搜一下。
然後這個炫技王是怎麼死的呢。。。74歲(還沒過生日)高壽的老人家在家踩梯子夠一本書,結果巨大的書架翻倒,把老人家砸死了。。。就和前一陣宜家事件差不多。。。
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
艾倫·圖靈作為人工智慧的先驅者以及天才的計算機科學家,在1954年的一天,於家中食用了沾有氰化鉀的蘋果終結了自己的生命,時年41歲。
死前圖靈曾經因為被發現是同性戀者,被當局實施了雌激素注射療法(化學閹割),並被學術界排斥不能夠再進行科學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圖靈選擇了終結自己年輕的生命。
圖靈的死亡就好像白雪公主一般,輕輕的,蘋果上的咬痕,成為擁抱死神的吻。
這大概是最浪漫的死法了。
拿破崙
在拿破崙彌留的時候,人們聽到拿破崙在夢中呼喚著自己元帥們的名字,征戰一生的拿破崙又回到了戰場上,和他忠誠的軍隊在一起。最後,拿破崙喊到:法蘭西軍隊!衝鋒!衝鋒!
也許在夢裡,這位皇帝終於戰勝了他的敵人。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於頤和園昆明湖自沉。事後人們得其遺書,上寫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先感謝我歷史系寧boss。
孔子弟子子路,仕衛。衛國內亂,別人勸他出奔。子路不聽,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難。」
與亂黨戰,帽帶被割斷。
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
即後世所稱之「子路結纓」
想想一個登場時「性鄙,好勇力,志伉直」身著奇裝異服要「陵暴孔子」的古惑仔式人物最終結纓而死,唏噓不已。
若說最具藝術性,立刻會想到1935年3月8日凌晨,阮玲玉的自殺。
那天凌晨,阿阮和母親要了一碗面,上樓走到現任的情人唐季珊身旁。她打開抽屜,拿了三瓶安眠藥,每瓶十顆,三瓶都倒進麵條。她一口一口地吃完了埋著安眠藥麵條,又起身拿來紙筆,寫了兩份遺書。寫完撂筆,她推醒熟睡中的唐季珊,輕輕地想和他再說一些話,卻已然撐不住,永遠地沉睡過去了。
關錦鵬導演的電影《阮玲玉》中,張曼玉、秦漢還原了這一幕:(因演繹效果,麵條用粥代替)
真正的阿阮是這麼美的:
「我很快樂。
——玲玉絕筆」
-
《阮玲玉》(1991導演剪輯版)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208800
英國最有名的天才作曲家普塞爾(Henry Purcell)喜歡出去喝酒,總是喝得醉醺醺回家,老婆對他意見很大。一天深夜他又大醉而歸,老婆盛怒之下不給他開門,把他鎖在門外過了一夜,想讓他好好反省。結果普塞爾因此得了重風寒,卒,時年36歲。。。
南霽雲威武不能屈
(唐)韓愈
南霽雲之乞救於賀蘭也,賀蘭嫉巡、遠③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雲之勇且壯,不聽其語,疆留之。具食與樂,延霽雲坐。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雲泣下。
雲知賀蘭終無為雲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出,即牽頭,將斬去,將斬之;又降霽雲,雲未應。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 耳,不可為不義屈!」雲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雲敢不死!」即不屈。
來個民國版的「死神來了」:
一、吃餃子硌牙死的吳佩孚
1926年主力被北伐軍殲滅後,吳佩孚從此一蹶不振,在往來奔波努力了幾年後,吳佩孚終於心灰意冷,從1932年起開始隱居北平。
隱居北平期間,正是日本開始大規模侵華前期,各路日本說客絡繹不絕想要勸吳佩孚出山做日本的代言人,均被吳佩孚嚴詞拒絕。
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動「華北自治」,想要請吳佩孚出山做「華北王「,吳佩孚憤然曰:「自治者,自亂也。」理直氣壯地加以拒絕。
I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北平,要吳佩孚出任北平維持會會長,他依舊凜然拒之。
1938年日本侵略者決定把華北偽政府和偽南京政府合併為一個漢奸政權,日本著名的「中國通」土肥原賢二又拉吳佩孚做「中國王」,吳佩孚說:「叫我出來也行,你們日本兵必須全部撤出中國去。
在這樣屢次嚴詞拒絕日本侵略者的大背景下,1939年底,吳佩孚在家吃餃子時突然被餃子餡里的硬物硌了一下牙,當時也沒多想,以為就是肉餡里的骨頭渣子。
結果當天吳佩孚被硌過的那顆牙就開始疼痛難忍,半邊臉都腫了起來,甚至於一度昏迷。在日本醫生上門治療後,吳佩孚的病痛不但沒有緩解,反而猝然死亡。
因為吳佩孚死的倉促而蹊蹺,一時民間紛紛傳言說日本人把毒藥做成了骨頭渣滓裝混進了餃子餡里。或傳言說日本人在給吳佩孚治療時借口拔牙直接用手術刀割斷了吳佩孚的喉管。
真相如何,現在已經無法去徹底查明。但吳佩孚出殯當天,北平萬餘群眾冒著嚴寒主動在路邊為他送行,這件事本身已經說明了一切。
二、被自己的佩槍打死的井岳秀
民國前期陝北軍閥井岳秀,在1916-1936年間以陝北鎮守使、國民革命軍86師師長的名義鎮守榆林,事實上割據陝北二十年,是個不折不扣的陝北「土皇帝」。
井岳秀政治上始終堅持反共立場,鎮壓了清澗起義,圍剿過紅二十四軍,從謝子長、劉志丹等領導的陝北紅軍到長徵到達陝北的中央紅軍,都對這個土皇帝深感頭疼。
但在1936年2月1日,農曆大年初八,這位玩了一輩子槍的老牌軍閥卻莫名其妙的被自己的配槍打死了。
井岳秀的配槍據說是一把「馬牌擼子」(勃朗寧1903),平時就形影不離的佩在身上。結果當天夜裡在熱炕上抽大煙的時候,大煙的煙釺子掉在了地上,井岳秀彎腰去撿時,他肥胖的大肚子一下撐開了皮帶,配槍掉了了地上,在堅硬的青石板上碰撞了兩下,突然開火,子彈準確打中了井岳秀的胸部,人幾分鐘後就不行了。
從事後分析,要完成這一離奇的「自殺」,至少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是井岳秀肥胖的身體。長達20年陝北王養尊處優的生活,讓井岳秀變成了一個體重在250斤左右的大胖子,尤其是肚子尤其肥大,這才能出現一彎腰直接把槍帶崩斷的情況。
第二,則在於槍掉後在地板上的兩次碰撞。「馬牌擼子」是有槍機保險的,而且他的副官們也都回憶說井岳秀平時佩槍肯定是關著保險的,那可能就只有一種「手槍落地後第一次碰撞直接撞開了保險,第二次碰撞則擊發出了子彈……
第三,則在於井岳秀遲緩的動作。在槍擊發的一瞬間,井岳秀依然是在彎腰做撿拾東西狀的,因此整個胸口都暴露在了槍口下,導致一擊致命,終年58歲。
井岳秀一死,中央紅軍在陝北立足的壓力頓減。
所以有的時候,你根本無法解釋這神來一槍到底對中國日後的局勢有多大影響。
三、死於一個玩笑的呂赤
開國上將陳伯鈞也搞過手槍走火出人命的事情,不過死於槍下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戰友呂赤。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的陳伯鈞一出校門即參加了平定夏斗寅叛亂的戰鬥,因作戰勇敢在咸寧前線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9 月,陳伯鈞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紅軍到井岡山後,陳伯鈞任工農革命軍教導隊副隊長兼黨支部書記。
1928年春,毛澤東率領的紅一團攻克湖南酃縣。陳伯鈞搞到了一支很精緻的手槍。不過讓他遺憾的是,這支手槍因為長時間缺乏保養,已經全身銹跡斑斑,根本不能使用了,甚至連扳機都根本扣不動。不過陳伯鈞依然愛不釋手,沒事就坐在地上反覆擦拭手槍。
當時和他同住一屋的教導隊長呂赤看見他擦槍就跟陳伯鈞開玩笑說:「什麼破槍!這就是個「半斤鐵」!扔了算了!」
不過陳伯鈞捨不得,他反覆的將彈簧、撞針等主要零部件拆卸下來,找來煤油仔細擦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覆擦洗,這支精緻的小手槍終於變得嶄新的一樣,唯一遺憾的是依然扣不動扳機。
但是陳伯鈞依然想找呂赤顯擺顯擺,中午等呂赤進院子時,陳伯鈞就笑著迎上去持槍比劃說:我這槍可不是『半斤鐵』了。隨即扣動了扳機。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扳機居然擊發了,只見「砰」的一聲,呂赤應聲倒地。
陳伯鈞闖下大禍後,心情極為沮喪,迅即被關了禁閉,等候上級處理。多虧毛澤東認為:如今已死了一個黃埔生,要再殺一個黃埔生,就失去了兩個軍事指揮員。陳伯鈞不是故意傷人,我看還是不殺為好。最終力保下了陳伯鈞戴罪立功,紅軍長征時陳伯鈞在紅五軍團擔任後衛,一路掩護紅軍主力撤退,打出了「鐵屁股」的名頭,最終被授予上將軍銜。
只是可憐呂赤,如果能活到建國,也是一名妥妥的將軍。
四、百分百空中遇險的葉揚眉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的葉挺戎馬一生,帶出了北伐時期赫赫有名的葉挺獨立團,在廣州起義、南昌起義中均擔任軍事負責人。抗日戰爭期間更是成為了中國共產黨掌握的兩支武裝力量之一——新四軍的軍長。
在新四軍期間,因為與項英的矛盾,葉挺鬱郁不得志。但當「皖南事變」之時,能夠獨身下山與敵軍談判,還是彰顯了大將風度。
就這樣一位軍事奇才,在經過中國共產黨全力斡旋,終於重獲自由的時刻,卻在1946年4月8日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的途中,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附近失事,遇難身亡。同機遇難的還有王若飛、博古、鄧發等中共重要領導人以及葉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兒葉揚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
葉挺的突然離世,讓人扼腕嘆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授銜時陳毅還感慨的指著葉劍英說:要是葉挺還在,咱們就有兩個葉帥了。
這次飛機失事,有一種說法說是國民黨特務故意破壞所致,但因為一直沒有直接的證據,只能作為一種說法。
但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人就是同機遇難的葉挺五女兒葉揚眉。
葉揚眉在乘機從延安飛往重慶的途中其實也遭遇了險情, 當時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遇到一股強烈的寒流,機翼和螺旋槳上都結了冰,高度不斷下降,飛行員只能命令所有人員都帶好傘包準備跳傘。而當時同機的周恩來主動將自己的傘包送給了葉揚眉。
只不過那一次,因為飛機很快穿過了雲層,最終化險為夷。而和葉挺同機自重慶返回延安的這一次,葉揚眉終於沒能躲過死亡的魔爪。
往返程都買的死亡航班,葉揚眉也是讓是讓人印象深刻。而同機一起遇難的這些大人物們如果能夠活到建國,1949年10月1日那天應該都是在天安門上有位置的。
五、看場電影也能要人命的馮玉祥
在風雲激蕩的民國風雲中,馮玉祥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他一生反清、反袁、反皖、反張勳、反直、反奉、反共、反蔣、反日;
他自己又是清朝官員、北洋軍官、國民黨員和共產主義支持者;
他信奉佛教、儒教、基督教、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主張聯蘇又反蘇,主張聯美又反美;
他把清朝最後一位皇帝趕出了紫禁城,讓清王朝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他在直奉大戰的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徹底斷送了吳佩孚曹錕想要混一中國的夢想;
他在國共十年內戰期間是最堅定的反日者,在抗日戰爭期間卻戰功寥寥;
最得意時他麾下數十萬大軍,是中國最強悍的一隻武裝力量統帥,失意時卻只能躲在泰山上讀書,靠小兄弟們的接濟度日。
就連死亡,這位傳奇人物都是那樣的具有傳奇性。
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馮玉祥在坐船回國時,自己在船艙內看電影,結果膠片起火把自己燒死在了船艙里……
電影《建國大業》里也沿用了這個說法,周恩來還在憤怒的訓話:馮將軍是一個大活人,發現起火,不會跑么!
這也代表了大多數人對馮玉祥死因的疑惑。
關於馮玉祥死因的這一說法,最早來自1948年9月5日蘇聯《紅星報》引自塔斯社的一條快訊。快訊標題為《勝利號輪船發生不幸》,內容為:八月初,,勝利"號輪船從紐約啟航,駛往傲德薩……因為處置不慎,致使電影膠片著火,船在途中發生火災。有人員傷亡,死者中有馮玉祥元帥和他的女兒。該船已被拖至傲德薩,調杏目前仍在進行中。
這篇報道還詳細報道了馮玉祥的遺體已經空運到莫斯科,按照元帥遺孀的願意,,遺體已被火化。死者的幾名家眷、蘇軍軍官和當地社會代表參加了葬禮,死者享受到陣亡軍人的待遇。
而這一篇報道,也成為了國內介紹馮玉祥死因最主流的說法。
但深入研究之後,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通訊上說的那麼輕描淡寫:
勝利號滿載排水量有14000多噸,全長153米,高18米,寬18.6米,吃水7.49米,航速15.5節,可以載客340人的同時裝載4000噸貨物,在那個年代,它算得上是一艘相當大型的客貨兩用船了。
就是這麼大的一艘輪船,在9月1日中午1點,船上的無線電通訊中斷後,經沒有引起蘇聯方面的任何警覺。而9月2日早晨勝利號再次被發現時,整艘輪船已經幾乎被燒焦,船上的全部活人已經棄船搭上了救生艇。事後統計,包括馮玉祥父女在內,全船有40名乘客在火災中喪生。
誠然,在當時那個年代,世界電影業普遍使用的是硝化纖維素膠片,它除了柔軟、可塑、圖像清晰之外,還有一個要命的缺陷就是易燃。因為這種膠片的化學成分與火藥十分接近,當把膠片加熱到40度時,它就會像火藥一樣猛烈燃燒。但是,得多少膠片才能把一艘這麼大的輪船全部燒毀?
另外值得懷疑的還有勝利號從紐約出發前,紐約當局做了個奇怪的決定,要求對勝利號進行全船消毒。儘管船長提出了強烈抗議,全部船員還是被迫在旅館裡住了兩天,而在這兩天里,在勝利號上進行消毒作業的美國人實際上是處於無人監督的狀態。
而最為蹊蹺的是,在勝利號實際發生火災的9月2日夜之前,美國的廣播電台就已經提前播報了火災的消息。
而根據馮玉祥小兒子洪達的回憶,起火的地點也根本不是在馮玉祥的船艙。馮玉祥等人都是聞到外面刺鼻的煙火味後才發現失火的。而當他們打開艙門的時候,馮玉祥艙門前的過道已經是濃煙滾滾,空氣中充滿了一氧化碳的味道……
總之,在這樣的重重疑點中,最終回到祖國的,只有馮玉祥的一捧骨灰。
PS:不要擔心,我還活著,我不用三星也沒被查水表。爭取更到二三十個吧。
不過完全看心情,不信請看我一年來在知乎挖的月球表面一樣的各種坑……
居然沒人碩李贄和徐渭兩個人!表示驚訝!
這兩個人極富個性,活著時候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死的時候,也是會玩。
李贄,李卓吾同志活著的時候,他就離經叛道,反對假道學,文學上提出「童心說」。作品更是起名字《藏書》《焚書》,信佛吧,也和別人不一樣,信的是狂禪。出家以後和女子交流佛法(雖然動機挺單純的,但是你聽著總覺得怪怪的)
這樣的人出事很正常。在通州呆著的李贄就被萬曆派人關進監獄了,進監獄不等於終身監禁,終身監禁不等於死刑。估計他在監獄裡還是能出來的,當時最有可能的處罰實際上就是假釋,犯人應當終身受到地方官的監視。
李卓吾大哥活膩了,看透了社會的黑暗腐敗,洞察一切虛偽。話說那天,李贄要求侍者幫他剃髮,在一個時間間隙,說時遲那時快,用剃刀給自己「割喉」,李贄同志已經無法說話了,但還用手寫下了幾句話在侍者手裡。下面內容節選自《萬曆十五年》:當時李蟄已不能出聲,他用手指在侍者掌心中寫字作了回答: 問:「和尚痛否?」
答:『不痛。」
問:「和尚何自割?」
答:「七十老翁何所葯」!
據說,袁中道的記載,在自刎兩天以後,李蟄才脫離苦海。然而東廠錦衣衛寫給皇帝的報告,則稱李蟄「不食而死」。
總覺得李贄不是因為下監獄而死,而是早就看透了一切,藉此機會玩一把自殺。
接下來是徐渭,他也是他,是不一樣的煙火。活著璀璨,死時候不同凡響。徐渭這個人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被人稱作明代三大才子之一。
也許是天妒英才,也許是社會人才選拔機制出現了問題,也許是他徐渭自我認同預期太高……不管怎麼樣,他或者時候仕途長期不順遂,於是給自己寫了《自為墓志銘》,後來,一個跟徐渭關係不差的張家也出來了一個才子,他也寫了一篇《自為墓志銘》(這是後話,不表。)徐渭寫《自為墓志銘》多半是自嘲吧!但,人家晚年真是一心求死。
下面是他求死的方式:《明史·文苑傳》記載,他曾九次自殺:一次先以利斧擊自己頭部,「血流被面,頭骨皆折」,幸而不死;又一次似鬼神附體,他以三寸長的柱釘刺入左耳數寸,然後用頭撞地,把鐵釘撞入耳內,絲毫不覺得痛苦,又不死;後又用椎子擊碎自己的腎囊,仍不死。
怎麼死也死不了,活下來精神失常,把老婆殺了。看著徐渭特別像西方的尼采,兩個人是哲學,藝術特別有造詣的人,才華橫溢的兩個人都有精神疾病,死以後才真正出名。
徐渭在獄中苟活了7年,出獄以後過著窮困潦倒,終於在73歲那年,身纏疾病的他離開了他早想離開的世界。
徐渭想死好幾次,他都死不了,最後居然活到了73歲。死的很不藝術,但是,他想用殘忍的方法自殺,最後竟然是這種方式死去。不能不說,上天在和他開玩笑。這齣戲戲劇性足夠了,當然,我們這些看歷史的觀眾用淚去看這齣戲劇化的故事。
補充一個死法比較普通又特別的——韓愈。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學家,大儒。他一輩子為了維護儒學正統,反對佛教,因為《諫迎佛骨表》,夕貶潮州路八千。到了潮州,發現能夠跟他交流的只有一個老和尚。他反對「吸毒」,結果自己晚年天天親近女子,然後為了壯陽,也想嗑藥,嗑藥不行啊!他怎麼玩?給雞喂硫磺,然後吃雞。雖然韓愈是病死的,但總感覺他是嗑藥而死。
推薦閱讀:
※舞蹈兩頭起總是控不好,背肌和腰肌要什麼提高的方法嘛?
※如何評價竇唯在2015東海音樂節上的表演?
※篆刻中陽文和陰文的區別?
※怎麼評價梅艷芳91-92年告別演唱會?
※版畫進行創作應該注意什麼?一副好的版畫創作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