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不是確實和懿文秦晉都是馬皇后所生的皇子?
因為從得到的待遇來看,秦晉燕周四王的待遇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要高於其他諸王。
秦晉燕王不用說,朱元璋把北方邊境都交給了他們,權力最大。
周王,得到的封地是開封,雖然沒有軍事大權,但是宋朝首都,明初的「北京」,政治地位特殊。
等於實際上朝廷把半壁江山的北方四省都交給了四王。
而第六子楚王得到的封地是與朝廷同處於南方的湖廣省會武昌,政治地位已經無法與秦晉燕周相比。
而第七子齊王,第八子潭王,得到的封地更只是青州和長沙,連省會都不是。
此外還有一件事,就是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只把秦晉燕周四王的世子叫到南京來專門培訓,也說明此四王似乎在諸王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這些事實,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秦晉燕周四王,和懿文太子一樣,都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
另外,周王朱橚這個人也很值得一說。
朱橚排行不上不下,也沒什麼大本事(建文時候居然被李景隆秒了),但偏偏很得老朱的喜愛。
一開始得到的封號是吳王,要知道,老朱稱帝之前就是叫吳王啊。
得到的封地是杭州,人間天堂啊,藩王們人人都想去的地方,後來寧王朱權跟著朱棣打天下都要不來啊。
後來改的封號周王,也似乎比秦晉燕齊楚這些諸侯的封號似乎要高貴。
封地開封,那是宋朝的故都,明朝曾經的「北京」啊,竟然被封給了一個藩王。
朱橚這個沒什麼特殊本事的王爺,可以坐享藩王中最優厚的待遇,還不用想哥哥們一樣天天守在邊疆站崗喝西北風。
這些事情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周王朱橚有著特殊的身份,他確實是朱元璋和馬皇后所生的小兒子,所以朱元璋才會像普通人家寵愛小兒子那樣,把苦累活都交給哥哥干,而小兒子只用坐享其成。
明成祖絕對是馬皇后嫡出,無可爭議。
野史傳說所言(石貢)妃說、蒙古翁氏說還有蒙古高麗妃說都是胡說八道。
首先,《南京太常寺志》已經失傳,現存的是聲稱引用了《南京太常寺志》的《三垣筆記》和《國史考異》。
《三垣筆記》聲稱引用了《南京太常寺志》,稱朱棣生母是朝鮮的碽妃,同時還稱李淑妃生了懿文太子朱標。孝陵神位的擺布為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標、秦王、晉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朱棣。並聲稱錢謙益曾於1645年元旦拜謁明孝陵,發現孝陵神位的擺布正如《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記載,碽妃的靈位在右第一位。
拿「聽說」來作為證據的問題我就不吐糟了。我們直接來分析事實:
先看一下這些人的出生時間:
朱元璋長子,懿文太子朱標,生於1355年10月10日。
朱元璋次子,朱樉,生於1356年12月3日。
朱元璋第三子,朱棡,生於1358年12月18日。
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生於1360年5月2日。他被懷上是1359年7月。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生於1361年8月9日。
1359年的時候朱元璋在幹什麼?
朱元璋不是天生的皇帝!他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爬上去的!1359年的時候朱元璋還是小明王的大元帥,活動範圍始終在黃河以南,而中原大地上還有張士誠、徐壽輝、陳友諒等好幾支農民軍打得一團亂,他倒是去哪裡納朝鮮女子、蒙古女子或者順帝遺妃為妾啊?!
而1355年的時候李淑妃又在幹什麼?
不知道!
李淑妃她爹李傑1356年才投奔的朱元璋,時年26歲!
然後我們再看一系列時間表:
馬皇后1352年嫁給朱元璋。
朱元璋次女,馬皇后所出長女,寧國公主,出生於1364年,1378年結婚。
朱元璋第四女,馬皇后所出次女,安慶公主,生年不詳,1381年下嫁,以婚齡來算,出生時間應該不晚於1367年。
已知馬皇后和朱元璋感情非常好。
請問,1352年到1363年,11年的時間裡,馬皇后有可能一個孩子也沒有生嗎?
皇后沒有嫡子,同時代竟沒有其他文獻提及嗎?
再看朱元璋給朱標的待遇:
朱標1355年出生,朱元璋當時就跑到山上題字:【到此山者,不患無嗣】——如果朱標是庶子,如何配得上「嗣」字?結婚才三年,朱元璋就已經篤定嫡妻不能生育了嗎?
馬皇后1364年剛生了一個女兒,同年朱元璋就立了朱標為吳王世子。如果朱標是庶子,此舉置愛妻何地?
馬皇后1367年左右又生了一個女兒,1368年,朱元璋在開國的同時(正月哦)就急不可耐地冊立了朱標當皇太子。如果朱標是庶子,四十歲的朱元璋已經自覺命不久矣了嗎?十三歲的朱標已經戰功赫赫、黨羽眾多、根深蒂固以至於根本無法壓制了嗎?
再說《三垣筆記》所引用的論證,「錢謙益聲稱」!
錢謙益是什麼人?他以誠實忠心著稱嗎?
錢謙益可是入了《貳臣傳》的人啊!
錢謙益諂事閹黨在前,水太涼在後,更曾在天啟、崇禎兩朝兩次捲入科考弊案。 有明一朝多少禮部尚書侍郎,就他錢謙益一個人拜會過孝陵嗎?
1645年錢謙益拜謁孝陵,然後說出的牌位序列,焉知不是為了阿諛新朝而詆毀明代全部皇帝的政權合法性?
再說,錢謙益是東林黨領袖,東林君子們在帝系血統鑒定這一行當上干過的另一件事情,因為發生在南明,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南明弘光帝,是福王府出身,第一代福王朱常洵是萬曆的鄭貴妃所出,萬曆欲廢長立幼,立朱常洵為太子,為東林黨所阻——這本來是正確的。但是到崇禎身死,當時的福世子朱由崧成了無可爭議的崇禎第一近親之後,東林黨為了阻止福藩上位,欲擁立潞王,結果迫使皇帝不得不依靠武將擁立上位——這是導致南明後來一敗塗地的第一誘因。
再後來為了詆毀這位福藩出身的皇帝,東林黨大肆宣揚大悲案、假太子案和童妃案,明明這些自稱宗室的騙子對皇家的認識都是「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的水平,東林黨就是視而不見,認定這些人是真的,皇帝是個自稱朱由崧的冒牌貨。為此甚至對弘光的嫡母、皇太后鄒氏造謠生非,一邊說鄒太后和皇帝相處如夫妻,一邊說鄒太后是馬士英的母親冒充——馬士英本人當時都54歲了,他媽不得70歲,造謠也要講基本法的好不好?東林黨為了黨爭把這些謠言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嚴重破壞了弘光朝廷的法理基礎,直接導致了弘光的覆亡。
當然朱由崧本人的確荒淫昏庸,且馬士英和史可法聯虜平寇的政策才是弘光覆亡的最大原因,不細表。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東林黨諸人在帝系血統上的言論,嚴重缺乏可信度。
最後,退一萬步,假設《三垣筆記》所述為真。
則朱標是庶長子,朱棣是庶四子,而在明太祖駕崩前夕,因為朱標、朱樉、朱棡均已陸續辭世,朱棣已經是事實上的長子了。
大家都是庶子,朱允炆更是庶子的庶子(他生母呂氏是後來扶正的),朱元璋放著戰功赫赫、年富力強的皇長子不立,要立年輕的皇長孫,他是嫌自己江山太穩,奔著主少國疑去的吧?
庶子出身的皇叔要廢一個庶子出身的侄子皇帝,何苦費勁巴拉地改實錄?直接給生母追尊皇后就好了呀!
孝陵直到永樂三年才修建完成,朱棣要是連實錄都改了,為什麼要在孝陵里留下這麼大一個bug?他傻的呀?
就算朱棣是個傻子,朱允炆都已經廢掉了,朱標不過是懿文太子,他「親媽」碽妃可是生了皇帝的,明代以左為尊,李淑妃憑什麼居於碽妃上位?碽妃的靈位應該在昭位第一(左一)才對。
就算明成祖腦袋進了屎,就算永樂朝的官員們體諒皇帝身世不多嘴,後世兒孫就沒人想要替祖宗擦擦屁股順便給自己正名嗎?再反過來說,明朝的文官們要是那麼體貼,哪裡搞得出來嘉靖朝的大禮儀事件?
神位這種東西,不是擺在墓室封存起來的,是要讓人時常拜一拜的。孝陵在明朝,就像毛主席紀念堂在我朝一樣,是個人只要登記身份證就能進去拜,而且有官方機構孝陵衛負責日常守衛維護。成祖在位廿二年,這個牌位擺放序列就起碼得存在十九年,眾目睽睽,這要天下大嘩的好不好?
回頭再說另一本聲稱引用了《南京太常寺志》的書,是潘檉章所著《國史考異》。
不懂歷史的人才會覺得潘檉章是心懷大明的遺民。而事實上,潘檉章是和錢謙益一類人。
潘檉章在1648年就開始編纂他自己的《明史》,並在書中稱呼順治為「當今」,稱呼永曆為「明主」。
1648年是什麼情況?1648年正是南明朝廷的高潮期,控制著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還有北方山西、陝西、甘肅三省的部分領土,尚可期望二分天下、南北對峙。
這個時候潘檉章急著編纂《明史》,就好比在1946-1947年就火急火燎地編纂《民國史》的人一樣,還稱呼毛為「毛主席」,稱呼蔣為「國民黨反動派頭目」,這樣的人算哪門子的忠臣孝子?
潘檉章之所以被凌遲,才不是因為心懷大明咧,是標準的自干五試圖搶奪話語權結果被打成了現行反革命。
另,現存《國史考異》,乃是《四庫全書》藏本。《四庫全書》的刪減增改情況,知者自知之。
綜上所述,
明成祖絕對是馬皇后嫡出,無可爭議。
朱棣顯然不是馬皇后生的。南京太常寺有明確記載,母碽妃
推薦閱讀:
※戰國的時候人們吃什麼?怎麼吃?
※如何對比評價《黑塔利亞》和《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兩部國家比擬動漫作品?
※如果你是東歐劇變中的普通公民,要怎麼樣讓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甚至獲利?
※那些翻柏林牆的東德人為什麼不出國然後繞道去西德?
※誰懷疑過商朝的存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