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學習成績很差,但是工作能力卻很強??
有個同學,上學的時候真的很差,基本屬於倒數的那種,但是畢業了出來工作了,反而是成了同學之中的佼佼者,工作能力真的很強,混的也特別好。
謝邀!
是不是知道我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不好特意邀請我噠??
來來來,我們正經的看一看,想一想。
這個問題,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在幾十年前就給出了明確回答。
1983年,加德納出版了一部經典著作《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他駁斥了傳統的智力觀點,首次提出智力是多元的,他也因此成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他總結了8種智力結構:
1、言語——語言智力;
2、邏輯——數理智力;
3、視覺——空間智力;
4、音樂——節奏智力;
5、身體——動覺智力;
6、交往——交流智力;
7、自知——自省智力;
8、自然——觀察智力。
言語智力和邏輯智力,這是學校最重視的智力,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老師說培養大家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不對?這兩方面智力佔優勢,自然在學習上非常有競爭優勢,另外,現在流行的智力測試,也主要是測試這兩方面的能力,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假象:智力=言語智力+邏輯智力。
真實情況完全不是這樣,所以導致很多人有了題主的疑問:為什麼有些人學習成績很差,但是工作能力卻很強?
就拿工作能力來說吧,除了科研、金融等特別需要邏輯推斷的領域,絕大多數行業最需要的是言語智力、交往智力和自知智力(通過反省思考不斷成長),學習成績和工作能力需要的智力是不同的。
學校、政府、企事業單位在招人時,還是將學習成績與工作能力掛鉤,你是不是985啊?211啊?但開放的市場經濟對學歷越來越理性,市場逐漸意識到,學習能力與工作能力並不完全掛鉤,這就是市場對智力的理性回歸。
解答完題主問題,我想繼續吐槽幾句,不想聽吐糟的就不用看了。
*************************************************************8
心理學有一個高效能理論,啥意思呢?意思是說,越是擅長的事情,我們越會投入時間,越是投入時間,我們就越擅長,這是一個很好的效應,但在應試教育下,它是一個災難:
學霸們越是運用言語和邏輯智能,就越擅長這兩項能力,然後就會沉浸在這兩個能力上,從而忽視了其他智能的發展,這導致,一些學霸們在學校里沒有偏科,但是在智力發展上嚴重偏科了,這也是很多學霸只能生活在校園,而無法適應社會的根本原因。你們身邊有沒有過高中學習很好的夥伴,但是人際關係並不好,在學校的時候也和大家玩不到一起去,工作的時候也不招同事待見。
說到這裡,心疼一下我繼幾,我小時候學民族舞,比其他小朋友學得晚,但短短3個月就被老師選為領舞,演出的時候我媽媽都特別驕傲。但後來上小學四年級後,因為學習壓力就放棄了,一直到大學,體育課的選修課有體育舞蹈課,出於興趣我就選擇了,兩次課後,我又被老師選為她的助教,幫她指導大家的動作。當時授課老師說,小時候怎麼不學舞蹈啊,可惜了一個好苗子! 我的「身體—動覺智力」啊!
從小到大,我最痛苦的就是數學,高考也是因為數學和物理拉了分數,尤其是數學才60分,筒子們,我同桌說閉眼睛都能80分,我還不如自戳雙目。而語文、英語都是135 分以上的。這個「邏輯—數理智力」讓我吃夠了苦頭,雖然言語智力可以,但高考畢竟不能偏科的。你們能理解,無論怎麼用功,但數學成績就是不行的心酸嗎,一度因為數學而自卑、抑鬱。
到了大學,又被線性代數和高數折磨了兩年年,因為這兩門,我沒能夠保研,又因為有這兩座大山,也無法考研,只能提前就業。
在整個學生時代,雖然我不是學渣,當時有顆相當學霸的心。但在工作中,我發現了我的優勢。2014年剛畢業時,工資才三千多,在廣州只能租一個500元的單間,住在城中村。但在工作中,慢慢我發現,我的交往智商和自知智商還不錯,很快就嶄露頭角,和客戶的談判能力很突出。業績越來越好,兩年的時間就月入過萬了,今年年初,搬到了小區。現在的工作也是越來越好。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已經被證實認可,因為對多元智能的深刻認識,他一直倡導素質教育,鼓勵多元發展。
作為一個有學習短板,被學習短板打擊了16年的資深受害者,我非常同意他的倡議,也希望成績不好的學渣們不要灰心,你只是在某個方面有短板而已,只要你用心體驗,你會找到自己的優勢,然後善加利用,
雖然你無法稱霸校園,但你仍會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我是個常年考試倒數第一的學渣!但同事們都覺得我學習能力非常強,甚至很多人說,一看你就是那種全班第一的人…
學生時代,我對任何有標準答案都沒有興趣,覺得學習無用,閱讀理解奇差,我父母非常在意我的成績,後來上了高中成績也不見轉好,也自我安慰認為我智商可能不太夠…
直到!
來上海經歷社會以後,社交能力開始發揮巨大作用,我一周可以認識不同行業近20多個創業者,向他們穿插學習各種知識,並且還自學了UI設計和產品交互,做了大量營銷實戰,慢慢在學習之外小有成績,但是這段時期學霸們都在啃論文,而我的成績依舊倒數第一,所以我做了一個很理智的決定:輟學…
輟學之後實在沒事幹,但是能力和人脈還湊合,所以就開始找各種開發者在網上聊聊聊,正巧認識了Srulos包和Happy劉,都是ACM編程比賽冠軍,他們的實踐經歷和我很像,但是他們技術天賦非常強,所以我們就開始合作做一個產品,叫新媒體管家,巧的是,IDG資本當時開始轉變觀念投資90後,我朋友劉靖康(現insta360的CEO)當時正巧被IDG投資,順勢就把我們的項目介紹給了IDG(這裡十分感謝!)
當時見了投資經理常亮,後面再見了章蘇陽和李曉軍,就挺順利的拿到了IDG的投資,包和劉也成為了我現在的合伙人(這裡簡化了,實際過程無比艱辛和複雜)
我覺得學習成績好和能力強弱其實關係不大,關鍵是一個人的好奇心和刨根究底的精神,我是蠻喜歡去解 無正解 的問題的人,創業恰巧符合,所以就迎難而上了
比如,初中的時候我嫌一個MP4的播放器太丑,自學反編譯了這個MP4的固件,學了一些代碼層面的東西,然後設計了一整套iPod的界面,把元素替換進去,我就寫了一個帖子發到論壇裡面分享這個小玩意,在當時那個時候,有10多萬的閱讀量,間接提升了整個MP4的銷量。這種死磕自己的勁,和論壇給我的正向反饋可能是促成我後面喜歡迎難而上性格形成的原因,畢竟當時啥都不是,一個初中生而已...
還有很多故事就先不說了
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本質和性格有關,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環境甚至原生家庭也有關,就看你在 有正解 和 無正解 當中怎麼權衡了。
有很多原因吧.. 比如缺少他人指點,開竅晚;比如除了學業以外,其他方面能力很強;比如中途換行;比如讀書的時候遇到什麼打擊,或者小時候家境不好,但本身資質不錯.. 還有比如上學的時候不上心,突然被女朋友拋棄了,於是瞬間發奮學習(以富家子弟居多)... 很多很多因素,在下都見過的。
相比從小都很優秀的人而言,這些後進人士後勁和潛力一般比較大,可塑性很強。用行話來說,如果說一直很優秀的人是一種線性增長因素的話,那麼這些知恥後勇的人往往可以產生很多非線性的效應,尤其對於初創團隊,這種非線性效應有時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但有一點我需要指明:學業是一個人發展事業的根本和基礎,代表的是智慧和看問題的長遠、角度等因素。而很多人提到的工作能力,比如社交,只是一種聚集資源的手段。無論哪一方面有短板,事業發展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都會遇到瓶頸。
但是我也可以告訴你一點,社交這些本質上是你自身價值的反映,歸根結底還是你的智慧水平。
特別地,我提醒那些一天到晚吹噓學業不好但工作能力強的人,不要誤導後輩。沒有知識和智慧的人很容易被人利用。不管你今天學歷如何,不管你在工作還是在上學,都要堅持學習,堅持了解和自己業務有關的知識,多看書。
有一句話叫做倖存者偏差;敢問工作能力強的人在學習成績很差的人中佔多大比例?
竟然被邀請了,簡直難以置信。雖然是知乎新手,但好歹也是20年的中國教育的接收者了。
個人認為,學校里的成績只能體現一個人某一部分的特徵,比如好學,認真,當然也不乏聰明。但是知識也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社會上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僅僅只是知識。窮酸秀才和無腦土豪多的是。他混的好,說明他在某一方面非常出眾,而且他也很好的利用了他的優勢,至於學習成績,只是因為這是中國教育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不代表社會衡量人也只有這唯一標準。
不知道是否答的合適,個人愚見。
讀書一個人就可以搞定,但工作不行。我認為這就是核心原因。
讀書的時候,我們可以花大量的時間打好基礎,考試時所有的知識點都超不出所學的東西。
but,工作是不一樣的。剛入職時,你對崗位的很多東西缺乏了解,這時你需要快速地學習那些最能快速體現你是適合這份工作的技能,你若是穩紮穩打,根基倒是穩了,機會也就錯失了。
還有很多時候,你所做的事你可能沒接觸過,你也是第一次做,可能也沒人指導,你只能憑藉自身的經驗和推測去做,但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錯,出錯了怎麼辦?領導要追究責任怎麼辦?就算這次你躲過了,下次你又是否還有勇氣敢去做?這對很多人都是到坎。
最基本的就是比較好的人際關係吧,現實中很多時候都是幫親不幫理的。
舉個小例子。我在實習的時候,還有另一個和我一起進去的。我學歷比他高些,但是他社交能力比我強很多。同樣的問題去問師傅,師傅回答的詳細程度是不一樣的。而這些我不知道的細節,我自己可能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弄懂。還有,若是能和同事打成一夥,你上班的心情大概也會好很多,工作效率自然也高些。像我就不太喜歡上班,因為總覺得融不進同事的圈子裡。
那也得分「為什麼學習成績差」和「為什麼工作能力強」以及「差在哪兒」和「強在哪兒」。
學習成績好的原因,包括但不限於:
1、記憶力,知識點記不住,什麼都是扯淡
2、分析與理解能力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把知識點轉化為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拆解、吸收
3、應用能力,什麼知識點可以應用於什麼情況,同時也是歸納整理的過程
4、專註力,細分為努力程度和細心程度
工作能力強的原因,包括但不限於:
1、記憶力,同上,工作中的基本規則、制度、操作原理、流程等等,記不住都是扯淡
2、分析與理解能力,主要是對於複雜技術問題的處理能力
3、溝通能力,走進社會,時時刻刻都是人與人交流的過程
4、實踐能力,你說的我都懂,那你倒是把產品做出來啊?
5、態度,這是個比較綜合性的指標,既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也反過來影響其他的因素
可以看出,學習與工作其實在很多地方是有共同點的,也就是你在這個方面能學得好,那麼干工作也不會差到哪兒去。所謂的學習差,能力強,大抵都是差在與工作能力無關的方面,比如抽象思維的理解能力,這並不影響一個同傳翻譯的工作能力
竟然被邀請了
學習成績差,工作能力強的原因,簡而言之是由於影響「學習成績」的個人因素與「工作能力」的影響因素不完全相同,第二次答題,工作時間不長,但談一談我的理解:
學習成績,最直接的就是做題,考題的答案基本都是固定正解,並且根據所學的公式或者概念,可以得出答案,而工作中的事,沒有絕對的對錯和標準答案,也沒有唯一的處理方式,目的達到即可,這是最大的差別。
學習成績跟記憶力,對知識的關聯,反應能力,細心程度以及對學習上投入的時間有關係
我剛工作的一段時間,也處處感覺使不上勁,努力了卻沒什麼成果,還會被認為工作能力差,於是不斷的琢磨,慢慢有一點理解:所謂的「工作能力」,包含的概念就很多了,而且不同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所要求的工作能力也是有差別的,例如:做技術的需要紮實的知識和認真耐心務實,不一定需要巧舌如簧,而做市場銷售則需要能說會道與客戶打成一片,認真細心反而會因為太板把該拿到的單子丟掉。
目前我理解廣義上的工作能力包括:執行力,有任務就完成,不能搞不明白拖拖拉拉不了了之;溝通能力:在工作崗位上與學校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不斷溝通,與不同的人溝通,而在學校,可以不需要主動溝通,按照老師的指引去做事,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這是與工作最大的差別。考試時,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而工作中,本來就是一個人與人的環境,你的目標也是別人(領導或者人力)設置的,你的好與差也是人說了算的,沒有絕對的對錯,有經驗的領導也不會像老師一樣事無巨細的安排,所以需要去溝通去想,這份工作目前需要我做出什麼成果,領導期望的是什麼,為了去實現這個目標,我應該去做什麼,在目標的分析和計劃制定過程中,溝通是必不可少的,養成這樣的做事習慣,才是一個合格職場人;還有學習能力,目前的學校教育,都不是根據特定崗位的職業需求去設置的,所以離開校園去工作,必然有很多是需要學習的,學習能力強,學的快,自然所謂的工作能力就強。另外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中的問題,不是解題,不是都有公式可循,沒有標準答案,考量的標準就是目標有沒有實現,所以面對層出不窮的各種狀況,需要自己去分析,想到怎麼去做,並且實現~
我感覺題主說的混的好的同學,應該是比較活泛,善於溝通的,在人與人的社會,與他人比較熟,做的事情也會經常得到指點和糾正,成果上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在職場中自然會感覺得心應手
FYI,歡迎指正討論~謝邀!
現在是一個學渣和學霸共贏的時代,即「360行,行行出狀元「。建議題主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擅長,並有朝一日藉助這個,成為某個行業的領軍者。你所謂的工作能力~~
可能是對技術含量沒多高的吧!!
你一定要拿一個研究量子力學的博士和一個銷售總監比營銷手段!
我也沒轍了…………什麼是學習成績?就是你的試卷分數!學習成績代表的是你解題能力,題目往往只有一個答案,只要答對就可以有分。可是工作中並不是所有問題都有且只有一個答案。比如,你的領導分給你一個case,要求你第二天完成。那麼好了,完成是指完成到什麼程度?按部就班地做好領導安排的?還是超出他預期地將細節優化好?或者是揣摩出領導的心思,知道他需要的結果是什麼?
工作中,能給你打分的只有你的領導,你的領導的好惡決定了你在他面前的分數。同樣一件事,如果是我看的順眼的下屬,我可能會給他多點資源,並且多方提點他。而不怎麼順眼的,我可能只是安排個任務給他,到時間直接找他要結果,搞不好還會對他的工作提點意見,故意刁難下他……至於你說怎麼讓領導看你順眼,這又是一部巨大的學問了。總體來說,就是努力接近你的領導,把自己變得跟他相似,誰都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當然,一個公司也不會只留沒什麼用的人,你把領導的心思揣摩得再好,你不會做事領導也不會留你。畢竟他做到這個位置,得拿的出業績才行。
因為睡飽了。
有的人認為學習成績沒有太大意義,考了滿分也不代表學到了東西,所以就不學啊!!!上課睡覺啊!!!回家睡覺啊!!!周末出去跟朋友玩累了回家繼續睡啊!!!因為上課也沒聽,作業也寫不完,考試成績當然差啊!!!(例如從初中到高中的我。)
等到工作了,發現終於可以創造價值了,可以干點實事不用跟紙上那個紅色數字較勁了,突然一下子幹勁十足了,鑽研也是有目標有方向的了,加之從前覺睡得很足大腦發育很良好,於是工作之時就元氣滿滿,工作能力漸漸就鍛煉強咯~
不過這只是我等學渣的進擊,更牛的還是學習成績很好,工作能力也超強的學霸們。請好好學習。
謝邀(第一次答題,扔個磚吧) 個人覺得,在社會上工作十分出色要依靠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說社交能力,管理能力之類的(都是工作能力的一部分),並非只依靠學習能力 。 但是考試在很大程度上是體現不了這些能力的。成績好可能說明某某某學習能力強(學習方法得當,學習態度認真……)但是不能說明他具備前面說的一些能力。學習好所以社交能力強,在哪蹲坑都有人給送紙是不一定的。 那麼回到問題,學習很差不代表他在其他能力上有缺陷,可能他善於交際,可能他有很強的領導力,所以他表現出來的工作能力也很強。
我的理解是,除了天分的原因,大多數人學習和工作的效果強弱取決於是否有主動性。要有主動性,就要有動力源,然而功利性的動力源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學生的動力源往往太過遙遠且觸不可及,當然這也和學校和家長的錯誤引導有直接關係,他們往往被告知,學習就要為升學,升學就要為找到一份好工作,好工作意味著更富足的生活質量,但是對於一個十幾二十歲的心智尚未發育完全的青少年,他們能意識到,但是未必能堅持下來,甚至會有一部分學生會忽然察覺到,這種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有問題的,是有悖於他們在書本中所認知到的價值取向的,所以結果不想而知。
工作的動力源是階段性的眼前利益,對從業者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刺激和鼓舞,能者多勞,雖勞多者未必得多,但不勞一定不得。所以才會想著法的去優化工作過程,提高工作效率,適當地創造工作機會,為以賺更多的票子。
說到底,一個是長期投資,一個是短期回報,並且受眾的心態還完全不同。
工作有業績,能賺到錢,主要靠的是客戶的認可,這不僅僅需要他的業務水平,知識水平,還需要人脈,口碑以及自我推銷的能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千里馬也需要有伯樂的賞識,個人能力強,更需要在市場上把自己推廣出去,贏得更多的潛在客戶。
人是社會動物,不可能離群而居,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
單純文憑和書本並不能為你買單,讀書是被動接收知識,而只有主動輸出技能,產品,服務,滿足市場需求,客戶才能為你買單。
而據我所知,中國教育體制下的學霸們,往往比較缺乏社交這方面能力,換句話說,就是理論脫離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同學們。
在現有的環境下,這很正常。
我比較想反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有好多人成績巨好,但是工作能力特別差?
突然很想答這個問題,感覺自己是這類人的典型代表。
我上大學以前成績挺好的,經常考第一名。上大學之後因為對學的專業不感興趣,所以經常翹課不寫作業,大學裡的成績很差,班裡倒數。
大學因為興趣自學了編程,現在搞IT,平常的工作很亂很雜,但是我還算處理的得心應手,領導很看好我,覺得我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
我覺得我是一個選擇性努力的人,對於自己感興趣或者自己責任範圍內的事情,都可以處理的很好。大學成績不好可能真的是因為那時候的我對本專業學習不感興趣吧。何為差,何為強?一切都是相對的。大多數人精力有限,能力有限,一方面強了,另一方面自然弱一些。像那些智商情商都高的人,對於全中國接近14億的人口來說,還是少了點。
學校這種按部就班的地方培養的是白領,藍領
不是培養人才的,節奏錯了
另外工作能力除了智商外,還有社會資源等因素
學習成績不等於能力,更不等於工作成果,不然不就可以按學習成績分配財富了
讀書差不一定智商低,情商高會做人自然混的好。
社會又是一個大染缸,他就是吃這口飯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