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字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為什麼明朝以前的皇帝都沒有字輩,且大多單字名(比如漢、晉、唐、宋),少數雙字名的皇帝也沒有字輩,而從明朝開始所有的皇帝都是雙字名(包括入關後的清朝皇帝),並且名字中有字輩?
比如燕王朱棣這一隻就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一直傳到『由』字輩國滅。清朝皇帝的字輩:胤、弘、永、綿、奕、載、溥...
字輩,名字表示家族輩份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俗稱派。其意均為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
最正式的字輩應該是起源於宋朝。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為其後代規定了十三個字輩,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個字,構成一幅對聯「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這是人們見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輩。一般情況下,字輩的形式、內容、涵義等都比較單一,內容講的要麼是修身、治國、平天下,要麼就是後世子孫對祖宗前輩的尊敬、讚美與歌頌,要麼就是祖宗前輩對後世子孫的鼓勵、期望與祝福。 字輩,是宗族內規定族人取名統一使用的表明輩(代、世)次用字(偏旁)聯綴的成語、對聯或詩句。各族譜中對字輩的稱謂不統一。稱呼「字輩」的有資中《陳譜》;稱呼「字派」的有《羅譜》、《馬譜》、《王譜》、內江《鍾譜》;稱呼「班次」的有《朱譜》、《馬譜》、內江《鍾譜》、《鄧譜》、《周譜》;稱呼「班行」、「班排」的有內江《鍾譜》;稱呼「班派」的有《王譜》;稱呼「班輩」的有跳墩壩《張譜》;稱呼「班位」的有資陽《葉譜》;稱呼「輩數」的有染坊壩《張譜》;稱呼「派名」的有《周譜》、《李譜》;稱呼「派弟」的有內江《鍾譜》;稱呼「派行」的有簡陽河東《鍾譜》;稱呼「名次」的有簡陽城《鍾譜》等等。有的同譜內也稱謂不一,《馬譜》不同稱謂有三種,內江《鍾譜》不同稱謂達五種。這是無規範統一的名稱或同譜多修等原因造成的。我國按照字輩取名起源較早,稱為「排行」,即「兄弟雙名,其上一字或下一字相同」,「單名以偏旁為排行」。《左傳》中有長狄兄弟四人,名為僑如、焚如、榮如、簡如,「這是排行之始。」漢末的劉琦、劉琮兄弟,三國魏的應璩、應瑒兄弟,都是用「玉」作偏旁(《中國文化史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李譜》「派名」中說:「命名之誼詳於中(申)繻,班次則肇始羲和。成周八士,分伯、仲、叔、季,後世昆季,以一字聯綴,誼實本此。秦、漢以來,二名特少,如元方、季方,其僅見也。新莽禁二名,迄於魏、晉,此風少歇。右軍、大令父子同派,斯實紊矣。」其中關於命名問題,提及了魯桓公的嫡長子出生後,曾經問名於大夫申繻的典故(《左傳·桓公六年》),但認為「班次則肇始羲和」是不可信的,羲和是神話人物,在屈原《離騷》和《山海經·大荒南經》中有記載;同時講了先秦已經有了「以一字聯綴」昆季的命名,但在秦至魏、晉間,「二名特少」,有王莽禁止二名的原因。至於認為王羲之和王獻之因為「之」字而是同輩「實紊矣」,則是不知道晉至南朝間的人,取名喜用「之」字綴後,父子間也如此,非以字輩取名。字輩在宗族中維護宗族制度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簡陽河東《鍾譜》「命名派行」里有一段話,高度概括了字輩的作用。「世系源流,國史賴以序始終,而家乘則賴以序昭穆。乃近世之宗支混淆,昭穆亦因之失序者,果世系之不明與,亦派行之未立故耳。故茲者公同酌定……預派五十六字,……挨行命名。且命名不得犯此五十六字,混淆派行,庶幾歸於畫一。雖錯處九州,而行列相符,甫一問名,而即知尊卑,別親疏也。尚何有昭穆之失序乎?」我們從具體作用講,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字輩可以明確宗族內世系。宗族內族人通過字輩取名,確保宗族世系清楚明確,「一脈所流班次可據」。字輩未立,世系不明,宗支混淆,昭穆失序,這就關係著宗族制度的維護問題。《李譜》說:我族「子孫蕃衍,有名以辨之,派以統之,則伯霜仲雪,秩序厘然。於以永敦和睦,綿綿延延,傳之無窮,不其偉歟!」
其次,字輩可以規範宗族內族人取名。依據字輩取名,使宗族內族人名字具有統一、整齊特點,有規可尋,「歸於畫一」。同輩間字輩相同,雙名的姓名同輩就有兩個字相同,單名字輩偏旁相同;不同輩間字輩不相同。客家人,民俗風情,文化研究,民居建築,客家話,美食,山歌音樂,影視文藝。
再次,字輩在宗族內可以分辯尊卑。字輩中每字的先後順序依序反映了宗族內不同的輩次,字輩某字的前一字高一輩,依序前推高兩、三、四等輩;某字的後一字低一輩,依序後推低兩、三、四等輩。依照字輩取名,可以知道宗族內族人輩份高低。輩份高為尊,輩份低為卑。輩份低的要尊重、尊敬輩份高的,「列以尊卑,綱紀正焉」。在修譜時,字輩還可以對不詳的族人依照所屬字輩排序。《馬譜》中規定:「舊譜有序其名而不詳者,為何人之子者,仍依班次序於其後而已,何敢妄加註解。」實際也是按照字輩分辯尊卑。
第四,字輩在宗族內可以區別親疏。字輩通常是以每一個宗族為單位制訂的,同姓之間能夠區別不同的宗族。同姓同字輩就同宗族,自然就親;雖然同姓,但字輩不同,一般就不同宗族,當然就疏。《馬譜》「馬氏祠規」要求,「凡老譜所未載,來歷不清,班排不合,不敢竄入,庶非妄拜汾陽。」以避免亂攀、妄攀而亂宗族。亂攀望族是修譜歷史上的通病,雖然經過蘇洵、歐陽修等創立族譜編修新方法的衝擊,但其風未絕。因而,各族譜中對此都努力杜絕,確難以完全克服。依靠字輩尋得同宗的事在內江《鍾譜》里有記載:邑南「長峰鎮鍾氏一支,其祖正文公系逃遵義回內江者,與吾祖正良公同屬一派弟,不識為兄為弟,親疏何若耳。先是其祖常言,欲識宗親,須向破堰尋覓。乾隆年間(1736—1795),其孫成璉、成瑞來訪,見有正良公、正乾公字派,不禁躍然曰得之矣!」並於嘉慶四年(1799)合族捐資在破堰橋同修祖祠。這個字輩尋宗事中,同時還反映出一個「同屬一派弟」,「親疏何若」的問題,也就是同宗族同輩也有親疏之分。同宗同支(派、房)的相對親,同宗不同支的相對疏。還有同宗內不同支各自製訂字輩的情況,又在同宗內支與支之間通過字輩同否區別親疏。一般輩數越遠的越疏,而輩數越近的越親。這是由於封建宗法制度決定的。以自己上、下四世內計算,即從高祖至玄孫縱向為九族,九族內為親,出九族相對疏;其中祖父的兄或弟稱為從祖父,從祖父的子開始稱為族父,族父的子稱為族兄弟,而族兄弟的子就已經稱為親同姓了,這從橫向表明不同支的親疏關係。跳墩壩《張譜》有「譜之遠祖則略,近祖則詳,以先後之勢然也。本支加詳,他支從略,以親疏傳聞異也」的修譜原則,也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親疏問題。
正好這些天整理了一下關於字輩的資料,放上來供大家一起探討學習:
字輩含義及其延伸
字輩,又稱宗派、派語、派序、範字、昭穆和行輩等。一般來說,方法是用若干個被選定的漢字固定排列,作為每個族人所取派號之用。它的作用是為了確定本族人的世系輩分和血緣親疏關係。關於字輩的起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字輩起源於周代祭祀制度下的昭穆制度;並認為《禮記·王制》所載的「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這種嚴格的宗廟格局就是用來分別宗族內部的長幼和親疏的,因此,「昭穆」一詞後來就被用來泛指家族的輩分。
有人說起源於漢代,依據主要是當時的一些有權勢的大姓氏族子弟,競相以字輩命名。其命名方式,一是兄弟共用某些漢字作為名字的偏旁;二是同輩人中分別使用某些相近漢字作為輩分的標誌。比如說世家大族和門閥制度之下。然而,這隻能是萌芽,並非是真正有目的、有意識地使用共同字來區別輩分,更談不上預先選取一定數量,且有一定意義的吉字,作為一種規範性,後代子孫必須遵循的字輩。另一方面,漢魏時期以至以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時人取名多為單字,字輩的區分更難明確。至於認為王羲之和王獻之因為「之」字而是同輩更是無稽之談 ,當時的人取名喜用「之」字綴後,父子間也如此,非以字輩取名。雖然當時所用的字輩尚不嚴格,沒有章例;但是它已經初步具備了字輩譜的芻形。
也有人認為,字輩應該是起源於唐朝時期。由於隋唐時期的家譜資料基本上沒有留傳下來,因此,無法對此做出準確判斷。不過,這一時期,某些家族同輩確實在取名時,更為注重使用共同用字。如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其堂兄弟中著名者有抵抗安祿山的名將顏杲卿和顏曜卿、顏春卿等,大家都用一個「卿」字。而且顏真卿的兩個兒子顏顥、顏碩都有「頁」字偏旁,似乎也合字輩要求,但其曾孫名弘式,與顏杲卿曾孫名「從覽」之間則看不出有什麼聯繫。對於這個「卿」字,到底是如何確定下來的,確定時對於不同輩分的用字是否都已確定,同時確定了多少代,這些都無法考定。
目前普遍接受的觀點是明確確定字輩記載的是宋初時期。這個時期,經由張載等人借鑒了上古時期的宗法制度根據當時的宗族組織狀況,形成了影響至今的宗族制度。據《譜牒學研究》記載,宋太祖趙匡胤為其後代規定了十三個字輩,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個字,構成一幅對聯「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這是人們見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輩。至此,作為中國古代社會一種宗法制度的特殊「禮」制,同時也作為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一直延續到現代。
一般來說,字輩的制定和使用對修纂族譜、族人輩分定位以及族內人際關係與交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家族中同輩人為了體現宗族關係,通常在起名時需找一個共同用字,不同輩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來就形成了這個家族用以標明世系次第的字輩。字輩的形成是為了分尊卑,別長幼。此處的尊卑並不是指政治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家族內部輩分的高下。字輩的使用,對一個大家族,尤其是像孔門這樣綿延數十代,繁衍達數十萬的持久型家族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字輩的這種能夠分尊卑、別長幼的功能,也就為其他一些需要分尊卑、別長幼的群體所借鑒,如宗教教派、社會團體、武林門派等。甚至對於近現代社會以來的家族企業也有深刻的影響,比如榮氏企業。這樣一來,字輩這種原來純粹為家族內部使用的文字形態也就有了更大的適用範圍。
字輩的變遷與復興
雖然我國較為嚴格和系統的以字輩起名的習俗,或者說比較嚴禁和規範的字輩譜的形成,是在宗族制度比較盛行與發達的宋朝。但是,行輩字派在進入家譜以前就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原始社會時期,姓是部落的名稱,每個人都用同一個姓,表示每個人都是這家族裡的人。後來種族繁衍,人口擴大,家族越分越多,於是出現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漢以後,姓、氏合一,同時門閥制度又興起,社會中很講門第觀念和家族出身,這個時候,人們就考慮用名字來表示行輩了。魏晉以後,人們逐漸又把表示行輩的字從字轉向名,這就是現在的家譜中一般的行輩字派了。
字輩譜一般都是由祖宗或飽學之士撰定。有的含有忠孝傳家,寧國安幫,克勤克儉,光大家業之意,有的則賦予其頌揚祖宗功德,敦勵後昆奮進的內涵,也有的是以陰陽五行、八卦六爻來撰選的。但是,所有的字輩譜都無一例外地飽含著強烈的憧憬未來,期盼繁昌,追求高尚的民族心態,昭示著中國姓名文化的深厚底蘊。一般認為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亮、全、有、忠、誠、孝、禮、福、祿、吉、祥、賢、良等等。第二類是希望宗族延續和昌盛的,如:永、傳、昌、盛、興、延、繼、承、世、多等等。第三類是懷念先祖和歌頌皇天恩德的,如:澤、祖、顯、榮、恩、錫、啟、先等等。
在此,以孔門字輩譜為例。在明代以前,孔氏後裔沒有固定的行輩,那時人數尚少,各家取名很隨意。從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訂定行輩,但還不嚴格,同輩人多採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輩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後賜給孔氏十字作為行輩字,從五十六代起排,此後孔氏族人不準隨便取名。衍聖公府還專門頒布了《孔氏行輩告示》:「……今依所定吉字開列於後,凡我族人俱當遵照所開列行輩,取名訓字。有不欽依世次隨意妄呼者,不準入譜。」明崇禎年間,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報請皇帝,又立十字十輩。清同治年間,七十五代衍聖公孔祥珂經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輩。1919年,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由中華民國內務部備案續立二十字二十輩。以上幾次訂定的行輩字計五十字五十輩,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為:
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
興毓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 永錫世緒昌
談及孔姓,也就不得不談到孟曾顏這三個姓氏。在華夏眾多的姓氏中,唯孔孟曾顏四姓使用統一的排行字輩,且為皇帝所賜准,這在中國歷史上實為罕見。因歷代封建王朝曾規定:孔子、顏回、孟子的後裔都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專掌祀典祀產,而曾子後裔卻未享受這世襲的禮遇,故在1539年,嘉慶皇帝鑒於「四賢一體,皆有大功於吾道,而曾氏獨無世襲,非缺典歟」,便下詔尋找曾子後裔,因曾據南遷江西後山東一直無曾姓人居住,因此曾質粹奉旨東歸(從江西回遷山東),封為翰林五經博士;清康熙帝玄燁賜孔、顏、曾、孟四姓使用統一的排行字輩。由於孔子、顏回、曾子、孟子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註:孔子母親是顏徵在),以及他們之間的密切關係,所以歷代皇帝恩賜給孔子、顏回、曾子、孟子的特殊待遇和榮譽尊稱,這也是孔顏曾孟四姓使用統一排行字輩的根本原因。這也給後世關於字輩譜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料。
近代以來,特別是在新中國建立以後,由於社會思潮的興起,人們取名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一些人在起名時就不在過於注重字輩譜了。期間也由於種種原因,興起了一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的姓名。比如「計劃」、「方針」、「政策」、「建國」等名字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人們對於傳統的字輩文化的陌生。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新一輪修譜熱的興起,一些地方的姓氏族人在編修新家譜的同時大都又新撰本族的字輩譜。這些在新時代編修的字輩譜,儘管仍然沿用了傳統字輩譜的形態。但是,在內容上,則突出了時代特色,加入了「民主」、「和平」、「進步」、「發展」等新內容,充分體現了愛國、愛家、富民、強國的思想情趣,從而使字輩譜作為我國姓氏文化中的一種古老的取名方式又煥發了新的活力。
需要談及的是,當前中國重名現象非常嚴重,一直以來也成為了一個不得不說的弊病。有學者建議提出了使用格式為"籍貫+姓氏+字輩+名字"的全名來解決重名問題。這也是新時期對於字輩的一個新用法,但是只是一時的新聞。如今很多家長為了別出心裁,將英文字母或者生僻字用在小孩取名上,特別是一些地方出現了四字甚至五字的名字。確實有必要從古人的取名中汲取智慧。
P,S,由於文章簡便需要,故而省卻了參考文獻,見諒。
排輩份除少數由祖、父輩臨時決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選定的排行用字。 字輩的產生的確切時代,現在沒有定論。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一些在名字用字上反映輩分關係的萌芽。然而,這隻能是萌芽,並不普遍。它還不是真正有目的、有意識地使用共同字來區別輩分。因為在漢魏以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時人取名多為單字,很難從中明確區分字輩。還有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父子幾代名中均有「之」字,字輩完全無從談起。 到了隋唐時期,某些家族開始出現了同輩取名時使用同用字的現象,如唐代顏真卿,其堂兄弟中著名者有顏杲卿和顏曜卿、顏春卿等,同輩人都用「卿」字。但其後世又沒有嚴格遵循。 現在比較傾向的觀點認為嚴格意義上的字輩應該是起源於宋朝。例如北宋蘇軾、蘇轍兄弟字子瞻、子由;南宋趙孟頫、趙孟堅兄弟。
宋朝皇帝的名字大多單子名,絕大部分其實都是即位之後改名了,宋太宗要先從趙匡義改名趙光義 按照中國特色的「避諱」避開皇帝的名字換成諧音(重看發現此處有問題,避諱還有把皇帝名字減一筆增一筆的)。所以,如果宋朝諸位都不改名,那諸如德、昌、受、益、宗、實等等其實都是起名常用字,偶爾一兩個開國皇帝霸氣點不改也就罷了,歷史上大多數皇帝即位之後都會改名單字,不改名的寥寥可數(到了明朝這規矩被壞了,不過另一條規矩也就是盡量挑生僻字還保留著),匡胤兩字並非常用字也就罷了,要是每個皇帝都這樣,那中國起名常用字只怕所剩無幾了,所以皇帝即位改名為生僻字+單字其實算是個傳統
鏈接:為什麼宋朝皇帝的名除了趙匡胤和趙光義外都是一個字? - 王夢雨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字輩早期
字輩其實東晉開始就有了,東晉最後兩個皇帝分別叫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但是當時字輩一般都是父親或祖父一輩人臨時選擇的,並沒有體系完整的字輩譜,執行程度也不是很高。
舉例說明,唐高祖李淵共有22個兒子,除了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五子李智雲、十三子李鳳和十九子李靈夔外,其餘16個兒子名字的第二個字都是「元」,比如四子李元吉、六子李元景、七子李元昌。
李淵孫子輩裡面,李建成的6個兒子分別叫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李承明、李承義,李元吉的5個兒子李承業、李承鸞、李承獎、李承裕、李承度,很顯然這一輩都是「承」字,但是李世民這一系除了長子李承乾以外,其他兒子都沒有按照輩分起名。
宋朝字輩
宋太祖趙匡胤創立了中國歷史第一個系統的字輩譜,他為自己和兩個弟弟各取了14個字用於起名。
太祖趙匡胤一系: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
太宗趙匡義一系:德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趙匡美一系: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登。
宋太宗即位後,為以示區別,將自己兒子一輩的「德」改為「允」,在弟弟趙廷美、侄子趙德昭、趙德芳和兒子趙元佐、趙元僖去世之後,立三子趙元侃為太子,為方便避諱,改其名為「趙恆」。自此之後皇子只取相同偏旁的單名,其後代便不再按照字輩譜取名,比如
英宗趙曙一系二世孫始:孝安居多自甫;神宗二世孫:有;徽宗一系二世孫始:卿茂中孫。
明朝字輩
明太祖朱元璋則是將字輩體系發揚光大了,他規定自己兒子均為木字偏旁的單名,孫子輩開始,第二個字為自己事先擬定的字輩,第三個字為名字,偏旁則按照五行相生的規律設置,為了避免因為避諱而產生的改名問題,朱元璋也特殊規定,用於區分行輩的字不需要避諱,例如建文帝名字為「朱允炆」,日常生活中,只需要注意避諱「炆」字,「允」字可以正常使用。此外他也為侄孫朱守謙一系確立了字輩,起初也必須按照五行取名,後來不再拘於五行。
明朝宗室完整的行輩如下:
太子朱標: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秦王朱樉: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敦。
晉王朱棡: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咸景慕,述學繼前修。
燕王朱棣: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周王朱橚: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格廣登庸。
楚王朱楨: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齊王朱榑: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
潭王朱梓:福昌忻保定,嘉應必興隆,啟處詢從式,尊聞汝申貴。
魯王朱檀: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
蜀王朱椿: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
湘王朱柏:久鎮開方岳,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
代王朱桂: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彜。傳貽連秀郁,炳燿壯洪基。
肅王朱楧:贍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富運,凱諫處恆隆。
遼王朱植: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
慶王朱栴:秩邃寘台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毘。
寧王朱權: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岷王朱楩:徽音膺彥譽,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谷王朱橞: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
韓王朱松:沖范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顥慥,令緒價蕃維。
沈王朱模:佶幼詮勛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朱楹:斐序斌廷賞,凝覃浚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
唐王朱桱: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歷協銘圖。
郢王朱棟:偉聞參望奭,箴誨洎臯夔。麒麟余積兆,奎穎曄璿璣。
伊王朱?:顒勉諟訏典,褒珂采鳳琛。應疇頒胄選,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朱守謙:贊佐相規約,經邦任履亨,若依純一行,遠得襲芳名。
孔姓字輩
孔姓字輩成為通天譜開始於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孔姓「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八個字用於取名,孔希學和孔訥先後世襲衍聖公之後,再加上「希」和「言」組成了孔姓字輩譜的前10個字,用於孔姓第56~65代子孫的起名,後來65代衍聖公孔胤植和76代衍聖公孔令貽在奏請皇帝和北洋政府之後各續了20個字,目前孔姓第56-106代的排行如下:
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弘」和「胤」為了避諱改為「宏」和「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清朝字輩
清朝字輩相對於明朝要簡單很多,康熙皇帝開始使用字輩起名,兒子輩均為「胤」,偏旁都是示補旁,孫子輩均為「弘」,偏旁都是日字旁。乾隆皇帝、道光皇帝、咸豐皇帝和宣統皇帝又相繼補了幾個字。
康熙定:胤弘;
乾隆定:永綿奕載;
道光定:溥毓恆啟;
咸豐定:燾闓增祺;
宣統定: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不過,清朝並沒有解決好避諱的問題,雍正即位之後命令自己所有的兄弟都將名字中的「胤」改為「允」,嘉慶和道光即為後也為了避諱改了自己的名字,直到咸豐開始,表示行輩的字才開始不用避諱。
乾隆皇帝還命人調查了孟姓、顏姓和曾姓後人的世系情況,並規定這三個姓氏從某一代開始一律使用孔姓的字輩譜,自此孔姓「通天譜」的地位正式確立
推薦閱讀:
※姓李 你聽過什麼好聽的名字?
※我們為什麼叫外國人的姓,而不是名字?
※在人名中,「鍾」和「鍾」有什麼不同?
※“朱元璋给子孙规定名字必须用五行做偏旁”,这是真的吗?
※有哪些好聽的中藥材名字可以用作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