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初入職場的你嗎?


居然這麼多留言,簡直嚇到我了,趕緊滾過來為大家更新,寫的不好請輕噴。

「你們居然招了一個童工!」

這是幾年前我剛工作時,單位一把手非常驚訝地對部門經理說的一句話。

那是一家有四五十年歷史的老牌央企,架子大、平台好、福利也不錯,我去的前幾年才剛停止福利分房(我沒有趕上),但條條框框多,人員關係複雜。

他們招人很少,條件很苛刻,尤其是放在總部做行政管理的。

我剛去的時候,部門裡最年輕的關係戶也要大我好幾歲,我因為人比較瘦小,可能也因為沒有完全長開,顯得很不成熟,完全不像一個已經參加工作的人,甚至都不像大學生,像個高中生。

而且毫無背景、毫無關係。

這樣的我,在這麼一個龐大的、運轉有序的大國企里,完全就是一顆小小的的螺絲釘,毫不起眼。

很難有人想的到,我會在後面的時間裡爆發出如此高的戰鬥力,完完全全顛覆了他們一開始對我的認識。

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比如不放心我的能力,工作實在忙不過來等等),我是被單位通知提前三個月開始去實習的,畢業論文和設計都是在上班間隙里抽空做的。

至今仍記得上班的頭一天,除了興奮和忐忑,剩下的只有一臉大寫的懵逼

神秘的單位大門,綿延幾百米的班車,數以萬計的員工湧入各式各樣的辦公樓、研發車間,中午食堂里人聲嘈雜,一桌人邊聊著我聽不懂的名詞邊吃飯;部門裡此起彼伏的電話,傳真,打字的聲音,一排排臨時存放涉密材料和文件的保密櫃,列印出的堆成山的文件,同事們不停進出辦公室,開會、組織會議、給領導送件……

對我一個來自小地方、還沒畢業的的貧困大學生來說,這情景別說見了,想都想像不來。

晚上下班回學校,室友們仍刷貼吧的刷貼吧,開黑的開黑,扯談的扯談,我腦子裡像放電影一樣過著白天見到的場景,感到一陣恍惚,彷彿剛穿越了另一個世界。

一連好幾天,我都不能適應我已經真正開始工作的事實,不能適應一個國企居然有這麼快的工作節奏,更不能適應那麼多我此前從未見過、從未經歷過的工作工具和內容。

實習的時間裡,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給單位的內刊,叫《我的實習從接電話開始》——一點都不矯情,因為我所在的部門是辦公室,承擔著整個單位上傳下達、聯繫左右的功能,電話非常多,而一開始,我真的連電話都不知道怎麼接。

尤其是接到那些以前只在新聞聯播里聽到過的上級主管部門XXX部、XXX委,或者一些國外合作公司、單位用各種外語打來的電話時,只能是各種花式懵逼。

不說話吧,電話都接起來了;說話吧,真不知道該如何回復,才能顯得很專業、很老練。

再後來,我畢業了,正式開始了試用期,所接觸的新事物就更多了,第一次參與給一把手起草講話稿,第一次獨立承擔給兄弟單位發函,第一次組織一次會議,第一次給各部門負責人發郵件,第一次制定工作方案……每一個第一次,我都不知道犯了多少錯誤、鬧了多少笑話。

我後來常想,很可能就是因為我一開始表現得那麼菜、那麼不知所措,降低了所有人的預期,後來工作出彩的時候,才會讓那麼多人感到欣喜,做出的成績才會得到那麼多人的認可。

我的試用期是6個月,年底,我收到了人事部門發來的轉正郵件,至今仍保存著,剛翻出來截了個圖。

這是我工作後,獲得的第一個考核優秀。

但從那以後,我所經歷的每一次考核都是優秀,直到今天。

這就是我初入職場的故事。

——————太長不看的分界線————————

我再接著跟大家叨叨初入職場那一兩年的一些心得,我後來常想,或者也就是這些習慣和曾做過事情,幫助我渡過了剛工作時那些不堪的適應期。

一.沒事多搞搞總結

做一次總結,就有一次收穫。這是當時我領導特別愛說的一句話。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能做到怎樣。尤其是,很多工作都是第一次接觸,也沒有誰來專門指導你,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去研究。

所以,我幾乎每承擔一項專項工作,或者每過一段時間都會自己做個總結,看看哪些方面做好了,哪些方面做的不好,哪些方面還有改進提升的空間,哪些方面可以技術性選擇放棄……這既可以幫助更好地掌握工作訣竅,也能讓自己更充分地認識自己到底適合什麼,能做什麼。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接電話,我除了每天觀察那些年長的同事接電話怎麼說,也記錄下我曾遇到的難題,去分析不同的應對方式。一段時間後,我寫下了那篇文章,其實寫文章的過程就是一個回溯與總結的過程。

比如,很多畢業後到管理部門工作的人,都會參與一項工作:組織會議。這時候,經常就需要做方案,然後再按照方案去具體落實,等真正會開起來了,往往就會發現大的問題很少,但細節上的不足很多。

我那時就發現,其實所謂的「會議方案」很多時候是給領導、給別人看的,什麼目的任務、提醒要求之類的虛話太多,而關於會議本身的內容又往往很簡略,很不實用。

對於會議的具體組織人員,需要更清晰、更簡明、更全面的東西來具體指導,所以我在工作初期參與了很多公司內部會議的組織協調後,就自己總結設計了針對不同會議的工作清單,叫做「會議要素表」,從多個維度,把包括會議室布置、人員安排到物品準備、文件發放等各種要素整合起來。等到再需要組織會議的時候,對著《要素表》一項項落實、一個點一點的打勾確認,基本可以保證不會落下什麼,最重要的是,因為任務清晰,所以會議的籌備、協調都能井井有條,一點不慌。

事實上,工作里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可以總結出很多經驗的,這有點像讀書的時候刷題,不做總結的人,這次做對了這道題,下一次換個樣子、改個數字,就做不來了。而那些學霸們,則一定是善於高效總結的人。

二.帶著目標做事

這是柳傳志管理日誌里的一句話。當年看到的時候,就牢牢記住了。

因為這句話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那些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如果一段時間後別人成長更快,表現更好,很有可能就是因為TA做事的目標更明確,更用心。

我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可能都只能接觸邊緣性、輔助性工作,也就是雜事,但每一個人對待雜事的不同態度,做雜事的時候不同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試用期後的工作表現,換句話說,你心裡得有一個小算盤,明白做怎樣的事情、怎樣去做事情,才能讓自己儘快擺脫菜鳥身份。

比如,一個很簡單的事:幫領導訂一張機票。一般人可能就隨便看一下機票情況,然後網路預訂,然後告知領導航班號和時間就算完了。還有一種人,會想的多一點,看下航空公司、抵達時間、費用等,綜合各種情況訂一張票,並告知領導為什麼要選擇這趟航班。但真正用心的人,會設身處地去思考,除了訂一張機票,可能還會順便了解下:1. 需不需要訂返程票,返程有哪些航班,領導一旦問起來,自己有沒有建議。2. 要不要提前去值機,領導對座位有什麼需求,能否提前印表機票送到領導手裡。3. 出發當天的天氣情況,需不需要提醒領導司機或者幫領導叫車。4. 抵達地的天氣情況,如何著裝……待全面了解情況後,簡練地給領導發一條微信,告知航班號、起飛時間、車什麼時候到哪裡去接領導、抵達目的後有沒有人接機、當地的氣候怎樣等等。

沒有目標的人,看到一項工作,想的只是儘快地完成這個任務,這是把自己當成了工具,單向的思維;而有目標的人,則想的是通過做這項工作,自己能得到什麼,考慮的維度自然會更多一些。

三.年輕別怕折騰

這裡的折騰當然是褒義,指的是不怕多做一點,不怕多想一點,更別怕多嘗試一點。

我清晰記得,我在實習的時候,那年六一,單位里搞了個集體親子活動,拍了很多照片,領導讓我用這些照片做個宣傳PPT,在單位的網上給大家放一放。

我先找了一個他們之前搞別的活動時做的PPT,發現做的就像是一個簡單的電子相冊,用到的動畫也只有OFFICE自帶的進入進齣動畫。

因為大學裡有一些底子,我很快做完了,按要求這樣就可以交出去了的,但自己想了想,覺得反正有時間,為什麼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個其他樣子的PPT?

於是在網上找了很多參考,自己研究了半天,做了一個利用很多簡單動畫效果組合成複雜效果的PPT。然後,帶著兩個PPT去給領導看,告訴TA按照之前的模板我已經做好了一個,然後自己又研究做了一個不同的樣式。雖然並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可,但第一,為領導留下了一個比較深的印象;第二,自己又學到很多新的招式。

不要小看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很可能你做了這些,領導也看不到。但你這麼去做了,一定會有收穫。

一項再難的工作,等你上手之後,很多時候就變成了熟練工。你就像是一個勤勞的建築工人,每天都在砌牆抹灰,但做的再多,也不可能讓自己成為建築師。你需要不斷去嘗試新的突破,去看看自己的潛力都有多少。其實,這也就是很多職場經驗里都曾說過的,要跳出心理舒適區。

你看很多名人的傳記會發現,成功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很多事情,你嘗試了不一定就能有所成就,但不去嘗試,則一點機會都沒有。

寫了這麼長,才發現其實關於職場的經驗,我還有太多沒有總結,因為這些年一路走過來,經歷了那麼多,有太多想說的。上面所說的,只是我回想剛工作的一兩年里,一些比較深的體會。

我會在今後的時間裡,繼續和大家分享職場經驗的。有興趣的可以戳這裡,看看我其他回答。

工作兩三年後,你悟出什麼職場道理? - 李栩然的回答

對剛入職場幾年的新人有哪些建議和忠告? - 李栩然的回答

哪種方法論讓你覺得你思考或者處理問題很牛逼? - 李栩然的回答

最後給大家灌一句雞湯,這也是我剛工作時,一個快退休的老大姐對我說的:

工作里,你不要看別人做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而是要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後,才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這句話不做解釋,供大家在工作中慢慢體味。

————廣而告之的分界線————

新書出版,歡迎大家閱讀評論

《所有的奮鬥都是一種不甘平凡(夢想有多麼珍貴,奮鬥就有多麼艱辛。知乎大神【李栩然】誠意解答人生困惑!)》(李栩然)【簡介_書評_在線閱讀】 - 噹噹圖書


怎麼不記得!!


大三實習,在一個醫院的胸腦外科。

我們胸腦外科,開處方的時候,在科室那裡要寫一個「胸」字,代表我們科。

第五天吧也就,跟老師一起值夜班。

半夜來了一個腦袋被開了瓢的年輕小伙,那血嗞的,滿身都是。

陪他來的是他的年輕貌美的小女朋友。

穿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簡單的衣服。

老師忙著帶小伙去處置,我在科室開處方,好讓那穿著非常簡單的年輕貌美的小女朋友去交錢。


當時我只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小處男啊!我們沒有現在這麼開放啊!我從來沒見過真正的胸啊!大半個都在外面露著啊!之前我只在電腦里看過日本的啊!我跟女朋友就是拉拉手啊!頂多親一下嘴啊!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啊!還是大半個啊!!!!啊!!!!!啊!!!!!

於是,我在科室那裡,華麗麗的寫了個「乳」。

華麗麗的寫了個「乳」。
華麗麗的寫了個「乳」。
華麗麗的寫了個「乳」。
華麗麗的寫了個「乳」。

-------------------------------------------------以下是更新-----------------------------------------------
我了個去,頭一次得到這麼多贊,心情棒棒噠。趕快滾上來跟各位老爺說明一下。


這事是事實,妥妥的事實。而且是真真正正發生在我身上的。

當天是我實習地方最大的KTV裡面打起來了,小伙是服務生,他女朋友是......你懂得。

具體的原因不清楚,但小伙確實是被一個大哥打了。

應該是片刀,因為傷口是一個C形口,沒有碎玻璃,翻開傷口能看見頭骨。

之後可能是因為窮吧,也沒有住院。

再過2天我就因為輪崗到大內去了,也不知道後續是什麼樣的。


以上。

再次感謝各位大神的點贊和回復,以及大家無情的嘲笑.............


有一件事情,我一般只告訴相熟的人,我是2011年西安市某區的文科狀元,雖然這件事讓我成為親戚圈學齡兒童的榜樣以及隔壁老王家熊孩兒輔導作業的最佳人選,但是為了避免所謂「傷仲永」之論,大多數時候我還是對這件事情避而不談。

不過我不會讓愛議論的七大姑八大姨失望,經過從心所欲的大學,我輕鬆地進了杭州某個還算有名的互聯網公司,職場生活過去將近一年,現在的我和當初那個文(聞)史(屎)類狀元已全然不同,是否與大學時期那個女文青不同?日復一日的旅途中是否不知不覺地成長?


1 .學歷到底重要嗎?


我們可能常常聽到這樣的話。


但是我想說,當真正踏上職場,可以肯定的說,名校學歷不重要,凹福靠斯不重要,不是老生常談的那種說著「不是萬能沒有也萬萬不能」的模稜兩可的答案,這跟智商沒關係,同時我也不想扯情商,情商沒有科學依據。

工作中,至少在我熟悉的互聯網領域,拋開技術人員不談,每個崗位需要的能力千差萬別,有的崗位需要你很會push,能主動推進艱難的事情;有的崗位需要你懂時尚且能用文字表達出來;有的崗位卻只需要你很會打遊戲就好了。

當面試官發現你某方面特長契合且綜合能力不差的時候,你多半已經贏得了他的青睞。


將近一年的職場經歷,我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同事,也在高處評價過一些實習生的表現,用學歷評價人顯然太武斷,普通學校出身的人能通過努力和專業精神征服同事,名校出身的人也會因為不誠實、好高騖遠而成為被淘汰的人。

2.興趣or money?

在我工作時間達到半年時,有一個轉崗的機會擺在我面前。

原崗位所在部門業績很好,自然在money上有些優勢,且可以相對早地下班,我所負責的工作雖然穩定,但我並不喜歡,甚至覺得無聊。

新崗位負責的業務尚處於初創階段,工作內容是我喜歡的,且負責人在該領域非常有經驗,但前景是個未知數,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時間從零做起,還有可能功虧一簣。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其實這個問題大多數三觀正的人都不會猶豫的,你們慢慢猶豫吧哈哈哈。工作已經很無聊了,幹嘛不讓自己開心點呢?


3.消費、積蓄、理財和購房

買可承受範圍內最好的

事情是這樣的,大概八個月前種草了電動牙刷,當然我沒有衝動到直接去買粉鑽,就買了一支飛利浦非常入門的電動牙刷,後來的歲月深受其害,要經常換鋰電池不說,開關按鈕還經常不靈敏,結果就是,我為這支比較便宜的電動牙刷付出了更多無謂的金錢和時間。


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人應該都明白,買可承受範圍內最好的其實是更經濟的行為。如果不是必需品,完全可以暫時遏制住慾望,等有足夠的錢了再去買那件心儀的。


存錢很痛苦,但要存

不要試圖和樊勝美比慘。

有過租房經歷的人都知道,房租都是一次性交一個季度的,那麼,有租房需求的人就至少有一個季度房租的存款,按杭州的平均標準來說,大概是6000。


喜歡買包的人也知道,一個輕奢包包大概在1000~5000,奢侈品包包則高於5000,上不封頂了,所以為了買包也要存錢吧。


哪怕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假設去亞洲其他國家,機票住宿大頭也要5000吧。


所以花光工資去滿足眼前的慾望實在不划算,最廣為人知的比例應該是至少存三分之一,更科學的方法就是三分之一日常開銷,三分之一滿足住房大件剛需,剩下三分之一放入理財池。我的良好存錢習慣還是要得益於某人的諄諄教誨。


關於理財

對於剛畢業的人來說,其實是沒有多少財好理的,但還是有幾個真理。

風險投資要慎重,不要放進去太多,特別是P2P、股票什麼的,有個同學因為炒股一年都白乾了,那位同學如果你看到了在後台招招手好嗎?讓我看到你的身影,我不是故意要黑你的。

信用卡一定要按時還,不要留下不良徵信記錄,以免在辦理按揭的時候被銀行要求購買奇怪的理財產品,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買房沒那麼可怕

香港人叫買房為上車,不上車就永遠追不上別人,在大陸,大概是買房這件事被國產劇渲染地太誇張了,又或者是高曉松宣稱自己一輩子不買房讓很多文青覺得買房很俗,很多人談房色變,有的女生甚至因為覺得男方家裡買不起房而斬斷情絲。


Take it easy!真的沒那麼可怕,拿杭州來說,現在政策是首付兩成,首套房需求假如算80方,不貪戀市中心,仍然有位置尚可的地鐵口房價在2萬左右的,那整套房只需要160萬,首付兩成即32萬,真的不多,靠自己存或者找父母資助都是非常available的,按揭的話有公積金在,每個月再付一部分就好了。在這裡還是要感謝我爸資助我,我爸最帥,給您跪下了,當然求資助的訣竅是自己要有一部分存款,顯得靠譜一點。


4.辦公室里那些小99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與人寒暄客套也讓我覺得渾身不自在,所以相比於把辦公室人際搞得風生水起,我更傾向於把工作做好,但是吃一塹長一智,做事情溝通時總會知道一些辦公室tips。

笑著撕逼

有觀點衝突和利益衝突的時候,有的人從來不會真的撕逼,他們大多先誇獎對方,再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還會順便貶低自己,口頭上吃虧又不是真的吃虧。

Team-building是不是一定要去

不一定,我剛剛入職時還會積極地應邀同事聚會,但後來發現,Team-building大多的情況是,在KTV嘈雜黑暗的環境中,一堆不怎麼熟悉的同事尷尬地坐著,聊天也要互相喊話,大概只能玩手機了,你不去也沒人會注意到。如果是吃飯還比較推薦,至少聊天無障礙,還能填飽肚子(微笑)。

以最快的速度回應

被提需求或者上司給任務,不管能不能做、想法是否成熟,大膽地、快速地回應是基本原則,這會給共事的人或者上司留下很好的印象,然後得到更多的信任。如果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決定範疇,那麼,抄給主管,畢竟公司是層層負責的,事情本身可能小,但是涉及到的責任要用全局眼光看待。


開會沒那麼簡單

周會、月會、總結會絕不止彙報、交流工作那麼簡單,每個人發言都會有自己的考量,試著看懂背後的目的。


離職原因大起底

離職在互聯網公司非常常見,我有好幾個同事都是三個月就離職跳槽的,地球人都知道離職是想跳槽尋求發展,但是對HR和主管永遠不要這麼說,「我爸媽不放心我每天加班這麼晚回去」、「老公孩子希望我回歸家庭」、「這裡的氣候讓我水土不服我想回家鄉工作」,這些柔和又冠名堂皇的原因聽起來白痴但會讓大家都很開心哦。


以上


黃偉文在《給十年後的我》里這樣寫道:

這十年來做過的事

能令你無悔驕傲嗎?

那時候你所相信的事

沒有被動搖吧

對象和緣分已出現

成就也還算不賴吧

旅途上你增添了經歷

又有讓稜角消失嗎?

軟弱嗎?

你成熟了不會失去格調吧

當初堅持還在嗎?

刀鋒不會磨鈍了吧

老練嗎?

你情願變得聰明而不衝動嗎?

但變成步步停下三思會累嗎?

快樂嗎?

這是當初我大學畢業時一直在聽的歌,現在將近一年過去了,想繼續送給九年後的自己。

此文首發於我的公眾號:大魚無缺

歡迎關注


第一天,在西門子當管理培訓生的時候,那次是我第一次拿著筆和本子去大會議室開會,跟一幫至少看起來無比商務精英的人士們,一起。

會議上聽了很多,有專業術語,也有方案和想法,覺得他們好厲害哦,心裡默默的想。

誰知這個時候,boss點了我的名字,問我的意見。我因為什麼也不懂,打著馬虎眼說,其實都挺好的,誰誰說的什麼是什麼,誰誰說的什麼是什麼。

誰知,他打斷我,又說了一遍:我問的是,你怎麼想的?你不需要重複別人的話。

其實我,腦子裡一片空白。

那天上級開會的頭,是中國區的進口家電事業部的老大。

他脫口用英文,狠狠的跟我說著,大概的意思是:我讓你來開會,是需要貢獻出你的想法和智慧的,不是讓你來感嘆別人有多厲害。你如果沒有想法,現在就出去!不要浪費我們大家的時間。

我被趕出了會議室,被叫住罰站在會議室門口,記錄會議紀要。我差點哭出來,一直紅著臉。

那是我第一次覺得,人生,沒有能力,是這麼無奈的一件事情,而且是這麼無能的一件事情。

再後來,我才發現,同一屆進去的管培生,晚上熬夜到2點,在學習工作專業上的東西,並且還在研究怎麼做動效ppt,以便第二天做presentation,而我卻像個傻逼一樣,還期望著希望別人能夠教自己什麼,自己被動著就好。

那天晚上記起這件事情,我一直像是躺在一個漩渦里,起不來,等起來的時候,滿手都是冷汗。

我太害怕那個無能、無奈、無知且自大的自己了。我太害怕我自己沒有辦法繼續再成長了。


如果說我的職場生涯是一篇待續短文,作為作者的我只能做到過目不忘。


「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能回家吃飯就回家吃」這些話曾經用在了我某個回答之中,而這些觀點都出自同一人之口,那就是我初入職場時認識的一個大姐。


她離職時間比我早,後來我做進管理層後才知道她以前是在國企做HR,從經驗上來說是個「老勞資」。我跟她接觸時間其實並不長,我分管面試,她主責人事調配,同門不同步的我們只有在咖啡時間才有機會跟彼此打打招呼。


她離職那天我出差,回來的時候本想打算去拜訪她一下,但是同事跟我說她家出事了我就沒細問,所以至今我們都是以簡訊的方式在佳節來臨之際做一個簡短的互相問候。

我知道,總有天我們會有機會坐在一起聊聊。

我還有個師傅,她比我小,還是個挺可愛的妹子。

人不高,挺有料的,我說的有料不僅是身材:這個妹子說話辦事給我一種「指哪打哪」的感覺,無論多麼複雜困難的事情她都能做的好似「水到渠成」一般完美,我跟她合作的這幾年她極少把事情辦的「不太漂亮」。為了更好的了解這個姑娘的處事之道,我費勁周折都沒有找到增進接觸的辦法,不得已,我們倆找了個射擊遊戲一起玩。

她很喜歡玩射擊類遊戲,當然玩的也是挺溜,我就不行了,學生時代外號「閃光彈」:主要作用是探路。


再後來我發現很多事情光靠簡單的觀察是沒有用的,還是要多去體會,然後多總結,再體會再總結。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也是這樣,但是我這樣做了之後會發現自己在對於一些事情的認識上確實有所提高。


這個妹子並沒有教過我用於職場或是人生上的「經典經驗」,不過有一句話倒是讓我至今受用:


「心穩,槍才能打得准。」

(人生尚未走完,本答案只能待續)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做得又少,還做不對!
不對嘴還犟,嘴犟還不反思!
不反思,還埋汰別人!
埋汰別人,還不準別人說!
別人說,我就跟老闆告狀!!!


謝邀,說真的,不記得了。。。

是第一份銷售工作嗎?當時是眾叛親離,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心態離開醫院的。所以很勤奮,很決絕。我的直線經理很溫柔很耐心的。那時候每天七八個電話的和他溝通工作,彙報工作。那時候是懵懵懂懂的,他指哪,我就打哪的感覺。很機械,但是很高效。

是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嗎?當時是學校老師推薦去的某家大醫院,而且是跨省了,所以全醫院都沒有熟人。科室裡面同齡人都是醫院附屬學校的,甚至小學幼兒園都是同學。所以,我像一異類。加上臉盲症。當時的心情並不好。誠惶誠恐,忐忑不安。其實是害怕恐懼的。

畢業之前,勤工儉學算不算?第一份勤工儉學,是高三假期,我找媽媽要一些錢作為大一學費。她拒絕了,介紹我去飯店打工。端盤子,洗菜,洗碗。同伴都是14-16歲的孩子,初中甚至小學就出來打工的。我已經算年齡大了。但是做事不利索,摔碎盤子,記錯賬,收假錢。老闆娘經常罵我「讀了這麼多年書,讀屁眼裡去了?」當時很迷茫,真的不知所措。
某天和同伴聊天。她說她的心愿是可以去隔壁一個飯店打工,因為那個飯店有空調,夏天不會這麼熱。還問我,我的志願是什麼。
我突然覺得,讀書是值得的,我不會永遠在這個飯店打工。真的就是「那不是我想要的」幾乎要從胸膛裡面吼出來,爆炸出來的感覺。


一開始,激情澎湃,雄心萬丈,熱情似火,發誓要干出一番大事業。

幾個月後,慢慢發現,大多數老同事們都是得過且過。什麼激情,什麼雄心,什麼熱情,什麼事業,全都是小孩子才玩的。

不能就這麼墮落下去啊,得上進啊。只不過,也就幾天的熱情而已。

一開始,覺得老師傅們個個慈眉善目,每天客客氣氣得給他們打招呼。

幾個月後,慢慢發現,有些老師傅自己不幹活,且不樂意別人多幹活。

我得上進啊,可是,到頭來,幹活最多的是你,不但不招一些老師傅待見,連領導也覺得你就應該多幹些活。

剛工作,就有老師傅過來給介紹對象,說對方是廠里某某領導的獨生女。

答應吧,可對方確實不是我的菜。不答應吧,師傅說,看來,沒想著在這小地方長待啊。

沒辦法,就說早就有了女朋友,在外地上班。你敢說女朋友在本地,不出兩天,那些老師傅會把你的底細全抖出來。

分公司的老闆找我聊天,想讓我去分公司。但是,各種盛氣凌人和說教,最終,我說,我三年內會辭職去別的城市。

結果,部門經理找我談話。我說,我只是隨便找個借口而已。

一開始,每月960塊錢的工資,還沒我在大學勤工儉學賺得多,但竟然也樂的屁顛屁顛。為什麼?因為開始拿工資了啊。

非典的時候,一個人待在北京辦事處,回不了老家,回不了公司。吃泡麵,吃壓縮餅乾,吃麥當勞肯德基。坐著幾乎沒什麼人的公交車去廣場瞎逛,逛書店,逛圖書批發市場,用個本子每天記北京非典人數等。

住公司兩人一間的公寓,同房間的哥們軍訓沒結束就回重慶了,說沒想到這地方這麼差。我一個人住一間房,天天晚上看《南方周末》,看《讀者》,看《銷售與市場》,看各種諸如《誰說大象不能跳舞》的暢銷書。

工作第二年的時候,有個負責軟體調試的哥們跳槽去了騰訊,據說當時每月6000多,是我們其他人收入的六倍。有人考研走了,有人跳槽了,有人已經結婚了。

有一天,想買一台傻瓜相機,卻發現得攢幾個月的錢。

又有一天,有個去了設計院的前同事說,來設計院吧,每月5000保底。於是,毫不猶豫的辭職了。

就這樣,初入職場的我的懵懂時代結束了。

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外面的世界很殘忍。


剛畢業的時候,愣頭青一個,進了一家對日外包公司。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同事和領導,見誰都叫老師,被群嘲之後,見誰都叫哥~~給旁邊的同事倒了杯水,同事受寵若驚的給我也倒了一杯,哈哈哈~


那是個有「別人總不會這麼壞吧」的想法的傻逼


1.

這年夏天,股市像是吃了搖頭丸,賣了力氣地暴漲暴跌;颱風來了三四次,颳得人仰馬翻,劈下路邊營養不良的樹苗;國家每天扯了脖子喊反腐,卻愈發覺著和我們沒半毛錢的關係。

但這些你都不在乎,因為這一年,你畢業了。

散夥飯,你吼著全班同學的名字,把他們都刻進腦子裡。你要和每個人掏掏心窩,不料想說的話到了嘴邊,卻又都釀成了烈酒,辣得喉嚨發緊,眼裡流出淚來。

那時的你並不知道,幾年之後,很多曾與你稱兄道弟的人,會忘記你的姓名、你的相貌、你的聲音,似乎你從未存在過。

背起行囊,告別女友,你踏上鳴長笛的列車,獨自走向未來的路。

你以為,自己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但它離結束,已經不遠了。

2.

剛到公司,你就像遭了一記悶棍,失望得頭痛——

半平米見方的辦公桌,只能容得下阿貓阿狗,斷不是人坐的地方;狹長的屋裡硬生生塞下20幾人,擁擠得像變質的魚罐頭;空調賣力地吆喝著,嬌喘得起勁,卻沒見半點兒涼風。

這是你入職的第一天。7月的天氣辣得人火燒似地燥熱,你卻渾身冰涼。

工作環境差些,尚能忍受。但人際關係卻如暗器,殺人於無形。你驚嘆上司罵起人來幾個小時不歇氣兒的深厚內功,又打心眼裡討厭同事們笑裡藏刀,顧左右而言他的虛偽做派。

在公司的這些日子,如履薄冰。上班才幾天,卻像過了一輩子。

你安慰自己:好好積累經驗,以後跳槽到大公司,離開這烏煙瘴氣的是非之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你是相信夢想的,至少那時真的相信。

3.

過了半年,180天,不短了。

你卻發現自己仍然舉步維艱。

上月末,你在工作總結中附了份報告,寫了對項目的誠懇建議。上司招牌式地點點頭,你卻再沒見過他提起這事兒,似乎早把它扔進了垃圾桶,蓋在吃剩的香蕉皮上。

昨天,你頂著黑著眼圈,終於完成了項目。本盼著大領導能賞識幾句,不料卻被小領導搶了功。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了,自己除去苦笑,並無半點辦法。

坐上最後一班公交車,你精疲力盡。側身望著旁邊低頭盯手機的陌生人,心裡卻又騰起一股無名之火:

我和你們不一樣!

你迷上了勵志文章,每天早上給自己定了一大堆計劃,晚上下班回來卻似被抽幹了力氣,呆坐在床邊,顧影自憐。

明天再說吧。今天已經這麼累了,何苦和自己過不去。

第二天早上,你又上了公交車,身邊同樣又擠滿了看手機的陌生人。但這次,你的火氣沒那麼大了。

4.

又過了半年。

你和女友還是異地。你想讓她過來,她不答應:「賺那麼少,夠養活誰的?」

她厭倦了你向她描述有房有車的美好未來,有意無意地說起其他同學的高薪。

你的心一跳一跳地刺痛,惡狠狠地罵她拜金,她卻只是流淚。半晌,她似自言自語地呢喃:「我真的愛你,但我真的等不起。」

你突然憶起兩年前,騎著單車載著她逛校園的清苦日子,她環住你的腰,笑得像個孩子。你知道她說的是實話。

你更加生氣了,這次卻是生自己的氣。掄起拳頭,發狠地砸在牆上,粉塵升在半空,簌簌地響。

你心情全無,便打開電腦,煩躁地打著遊戲消磨時間。突然意識到,自己同超級瑪麗一樣,本是個水管工,卻幻想著手持利刃、斬殺惡龍、救出公主。

你意識到生活也是個遊戲,只不過主角並不是自己。惡龍已死,公主不再。

5.

你心慌了,開始試著換份工作,碰碰運氣。壯著膽子,你要的薪水漲了一半。

面試官卻譏諷地笑:「兄弟,你這要的工資比我的都高。」

你不死心,又聽說金融和互聯網賺錢,心裡盤算要轉行。

"我們只招專業相關背景的人,跨專業的我們不收。"

"我可以從零開始。"你咬著牙,發狠地盯著牆面。

"應屆畢業生專業比你對口,精力比你旺盛,價錢又比你便宜,就算招人,也是招他們。"

你一時語塞,不知說些什麼,脖子粗了一圈,臉憋得紅亮。面試官卻拍拍你的肩頭:「兄弟,對不住,要是把你招進來,我也得擔著責任。」

這一拍,卻似有千斤重量,壓得你彎了腰。

6.

你徹底放棄了。

很快,你學會了忙裡偷閒,因為你明白手上的事情永遠也干不完;你開始知道和領導出去吃飯要搶著結賬,給別人倒酒時手不再抖得厲害;你也明白了在很多時候,做得好,不如說得好。

你記得之前有同事曾說過:「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放在一年前,你定會心中不屑,為之不齒,而現在卻把它奉為真理。

成長,就是眼見著自己,慢慢變成曾經討厭的人。這話真他媽對。

這天,公司來了個新入職的半大小孩兒。他踏進辦公室的那一刻,你分明瞥見他難以掩飾的失望神情,心裡被狠狠地撞了一下。

你突然明白,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而這夢想,都會在某一天被現實捏得粉碎。從那天起,你的靈魂便少了些分量,不再完整。「生活」,也就從這天開始,只有生,再無活。

那天晚上,你坐在公交車上,望著窗外。林林總總的大廈飛掠眼前,刺耳的笑聲從外面傳來,卻再也別想在你身上停留片刻。你憶起了朱自清的那句話:「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半晌,你悟出了一個難以啟齒,卻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你並非在社會的壓力下,一步一步走向平庸。

你是慢慢發現自己原本就很平庸。

這是很久之前,我以自己為原型,寫的小故事。

剛入職場時,我躊躇滿志、意氣風發。但沒過多久,現實的壓力、社會的規則便消去了我的稜角,讓我冷漠與麻木,並美其名曰「成熟」。

後來我見到了許多人,才慢慢明白,在夾縫中求生仍不失希望——這才是真正的成熟。

所以現在,我正在努力讓自己過得更好,變回剛入職場時的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

但願我能堅持下去。

=================================================

習慣性小尾巴]自己的公眾號,把生活揉碎了,給你看。

在公眾號中回復「知乎」,為你講述一個我永遠也不會在知乎上提及的故事~

微信號:mengshuhz

http://weixin.qq.com/r/KEhVTczE2ZGmrYgu9x0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十一點半
我:啥時候吃飯呀?
同事:12點

十二點
我:我們吃飯去吧!
周圍:··············
看沒動靜,我就拉著旁邊同事:咱倆先走吧?
同事假裝沒聽見:··············

十二點一刻
領導:哎呦,大家怎麼都不動啊!快去吃飯吧!一會沒菜了!
同事A:領導,去早了不還得排隊嘛!
同事B:我先去上個廁所噢。你們等等我~
同事C:走吧~走吧~
··············
··············

五點半
我:下班啦!
周圍安靜,不對,應該說就我們部門這特安靜
我:咦!怎麼都不走啊!
領導:小李,今天加班啊?今天學習的怎麼樣?
我:恩···噢···額···


公司彈性制
然後每天下午4點就跑出去玩
後來領導問我上班時間人呢,我說在外面,不是彈性制嗎?
後來發現不是這樣的
。。。


開始工作的前幾天,HR跟我說,「你現在是公司的員工了,以後你對公司的產品有什麼問題,我希望你不要發在xx網上.....」
工作的第一天,老闆跟我說,「以後你對公司的產品有什麼問題,你最好不要發在xx網上,這也是我的KPI.....」

兩個月後離職了,產品做的那麼差,憋在心裡實在難受.....

來一張工卡上的證件照....


還記得那個夏天烈日下的汗水(認真臉),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大四第一學期沒結束,我就在名義上躋身到了公辦教育第一線。接著,耍完了大四下半學期,空閑之餘,完成了畢業設計、答辯之類的事情。
畢業季的某一天,單位的一把手打來電話,讓我去跟崗實習一個月,沒有報酬…我可是金錢如糞土,一心只愛教育事業的仁啊~怎麼會拒絕呢?!(其實,主要是新鳥一個不敢拒絕,加上實在是閑著,就決定去耍一下唄)

可能由於基因問題,我的容顏和我的年齡並不同步,甚至,可以和同齡人拉開十幾歲的顏齡。
我的入職故事基本都以這一點為核心展開的。

報到那天,我穿了套運動服,背著羽毛球拍,來到了教導處。這是一所初中,有的學生個頭躥得比我高得多,真是一萬個憂傷,羨慕死我了。(別問我為什麼穿成這樣,還背著球拍,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年少無知,不羈放蕩吧)
「請問何主任在嗎?」我一副六畜無害彬彬有禮的樣子問到。
「你是哪個班的,為什麼沒穿校服?!」一位中年婦女一臉嚴肅的質問我。
「我…」還沒等我說第二個字,又來了一句「還不帶校卡!!」
咱還能不能好好聊天!!!!

幸好,朕脾氣好。
「我是來報到的新老師,我叫XXX」我一臉無辜地回了一句話。
中年婦女有點懵逼,然後過了十秒鐘才回過神來。
那位中年婦女就是我要找的何主任。交了資料,她就張羅給我找個老教師做我師父,興高采烈的把我往師父的辦公室領去。

我尾隨著何主任進了一個辦公室,只見何主任激昂的喊了一聲~「小紅~~~」,我心潮澎湃,莫非是位年輕女老思,順便解救我這條單身汪?
結果,眼前站起來一位中年婦女,對,又是一位中年婦女………
正打算讓自己黏清的心失落一下的時候,那位叫「小紅」的中年婦女就開始哭喪著扶著何主任喊了起來——「讓他去隔壁班吧,我們班已經46個學生了啊,那46個學生已經讓我很頭疼了,真的不要亂來啊。」
我瞬間,懵逼了…
何主任也懵逼了…

我想,大媽,我只是來跟崗,又不會添亂,至於這麼明顯而直接的當面拒絕嗎 ?
「上個學期來的那個學生昨天才見了家長,你讓他去隔壁班吧,全是幫我了……」
桌多媽爹~~小紅把我當插班生喇?!
我一個箭步上前,一副萌噠噠的樣子說:「我是新老師,我叫XXX」。
這下,輪到小紅懵逼了…

然後,一波未平一胸又起…
小紅是初三五班的鎮山班主任,她興高采烈地把我帶去班上和同學們見面…搞得我緊張死了……
剛進班門,小紅還沒開口,班上至少20個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喊——紅紅,你兒子嗎?兒子嗎?子嗎?嗎??

我45度側臉,看了看講台上的小紅,心裡有點掙扎,我是不是要配合一下學生,喊一聲媽呢?!
當然,飯可以亂吃,媽可不能亂認…我的理智戰勝了我的中二病。
經歷了前面的兩次誤會,我已經比較習慣了…
「這是我們的實習老師,也是我們的新副班主任,XX老師」,小紅連忙解釋,看來小紅也沒把我當兒子………
然後,學生炸開了。接著,下課之後,整個樓層的班級都炸開了,全部學生過來五班強勢圍觀,入職第一天,我就感覺自己入了動物園的猴子籠 ……

第二天早上,我到飯堂享用早餐…剛進門,我就聽到「我去,這就是新老師嗎?這長得也太小了吧」從一桌女老師的嘴裡傳過來~
我心裡是一萬隻羊駝在奔騰——我是長得年輕,不是長得小!!
信不信我掏出來證明給你看你是錯的!
怎麼能夠在大庭廣眾這樣隨便用詞,我要告你污衊!!!

原本以為,就這樣結束了,但是,沒想到這才只是個開始……………

在工作的這三四年里,我試過被無數次誤認為是學生,鬧了n多笑話。

直到現在,還經常發生,當然,校門口的保安已經不敢攔著我要我交請假條了~~


在入職後的幾個月里,我總是時不時對找工作的周折困頓心有餘悸。

也是年少輕狂,投出的簡歷不多,每一場筆試面試都是背水一戰,我時常想,要是稍微運氣差一點,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因此對第一份工作倍感珍惜。

我記性不好,又有輕微臉盲,入職前,有個微信群,我把新同事的姓名和畢業院校抄在小本子背下來,又從圖書館借了各種職場禮儀和專業技能的書籍,男盆友見了,說阿渣呀你果然是學生妹,我不理會他,還考了軟考的高級工程師和注會,他改口說阿渣呀你果然是小菜雞。

我自信已經準備充分,入職培訓還是被恨恨虐了,經歷素拓和學習,辯論和演講,晚會和才藝,周邊的新同事簡直自帶光芒,不單是能力強和綜合素質高,他們勇敢謙和,舉止得體且見識面廣。男盆友說得沒錯,我果然是小菜雞。(ó﹏ò?)

還好,培訓完回處室後就沒那麼壓抑了,慢慢適應了新環境,領導和組長都是好脾氣,同事年齡普遍不大,剛進來不知道姓名就直接叫師兄師姐。要學的東西很多,每次有培訓講座都像打了雞血,學習整理郵件和筆記,複雜的邏輯畫流程圖,重複的excel處理編寫宏程序,適應新的語言和開發環境。工作要嚴謹再嚴謹,一出錯就耽誤部門與部門的銜接,導致其他同事的進度推遲幾天,好多錯都是親身試過才記得深刻,好多問題問得真是白痴,現在想來,當新員工真好。

慢慢就能做到不忘記下班打卡,也能精確地算好出門時間,在規定上班的五分鐘之前到單位。

還是覺得人情世故最難學,有時候忍不住懊惱,男盆友安慰我不要想得太多,畢竟我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無公害吶。 ⊙▽⊙

剛入職場也是剛投入獨立的生活,喜歡下班回家研究新菜,還喜歡拍照留念,樂此不疲。儘管一大半時間都在加班,回家做飯的次數並不多。

頭兩個月的工資,給兩家的爸媽各包了紅包,自己爸媽當然包得大點。(●˙?˙●)

接下來幾個月的工資,除了置辦家中瑣碎和我倆必備的衣裳,一半都開支都在房租上面了,學生時代對房奴嗤之以鼻,工作這一年覺得租房划不來,能有一套自己的房該多好吶。

前陣子又有一波新的應屆生面試,候考區提前一天布置好,我特意去裡面坐了坐,覺得跟去年來面試的感覺和陳設不大一樣了,時間真是白駒過隙。

2016年,希望我不再是職場小白,同時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被食堂的自助亂了理智,要不這樣下去,我體型上真成大白了。ヽ(*』(OO)』)


怎麼不記得?
年少輕狂,自比風流公瑾郎,以為真的腦子這麼一轉,就是一個絕妙的idea;以為YY出一個功能,用戶都會喜歡的不要不要的。踏過多少坑,犯過多少錯,才算是初窺門徑:

產品如登山,一步一重天。


積極的工作態度是值得肯定的,關於存錢我的觀點是:錢是掙到的不是存下的。很簡單 一個月如果掙一兩萬 你就算全存了青春耗盡才能有多少?與其花點時間計劃節流,還不如想辦法開源。想要的買,想吃的吃,不被財富左右才能最終左右財富。


7月4日第一天上班,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覺得這仍然是一個暑假,我只是在暑期社會實踐,不久我就會重新回到校園裡,和室友們繼續過沒心沒肺的日子。直到有一天突然驚醒——其實我再也回不去了……


推薦閱讀:

文身後的你遇到過那些煩惱?
北上廣的公司午睡嗎?
當職業攝影師,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
在谷歌普通員工一周平均工作多少小時?
如果你被潛規則了怎麼辦?

TAG:互聯網 | 經驗 | 職場 | 運營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