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拖雷(蒙古國監國,成吉思汗幼子)?
其實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很簡陋的一個朝代,沒有穩定的賦稅制度和選官制度。例如別的朝代都是量入為出,根據當年財政收入規劃財政支出;而元朝卻是量出為入,根據今年要花多少錢來決定征多少稅。把儒家當成一個宗教,科舉除了儒試之外尚有回回試,番僧試,靠科舉出仕的儒生不到官員總數的百分之五。各地的達魯花赤等蒙古官員大多不通漢語,沒有民政能力,只能依賴番僧充當通譯,而由色目人管理財政,而被其所操縱架空。在很多地區,政府的控制只能達到大的城鎮,鄉村地區只能通過那些漢人世侯間接控制。
但最離譜的則是蒙古人始終沒有確立穩定的皇位繼承製度。其實我覺得鐵木真和努爾哈赤一樣壓根就沒想明白國和家的關係。所以努爾哈赤能想出那奇葩的八王議政,鐵木真更糊塗,他將汗位傳給了窩闊台,卻又按照幼子守爐灶的舊俗,將其12萬大軍中的10萬以及蒙古本部分給了幼子拖雷,而只給了繼承汗位的窩闊台四千騎兵,然後告訴拖雷:你要聽你三哥的話啊!感覺中國歷代皇帝的遺囑都沒有如此扯淡的,窩闊台要不殺死拖雷就是傻子。
而且還沒有將皇帝指定接班人的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形式上仍要靠忽里勒台大會推薦。可是諸王如何推薦,是按支持誰的王爺人頭多,還是看誰手裡的兵多?也無一定規矩。結果導致每一次汗位繼承都變成一次小型內戰。
元朝皇帝為了讓長子在忽里勒台大會上佔據優勢,往往讓其留守兵馬最為強盛的蒙古本部,但也造成了皇帝去世時太子往往遠在千里之外的局面,而使留在大都的幼子能夠近水樓台,佔得先機。而長子長期留居漠北,身邊自然會有一幫自個的親信,而留在大都的官員們為了不被別人所取代,也熱衷於擁立原本沒有繼承希望的幼子登基,以向新皇邀寵。這就是造成元朝幾乎每代都因爭奪帝位而兄弟相殘的根源。
而手握兵權的權臣們利用皇位爭奪而上下其手,也造成權臣勢力膨脹,從伯顏到燕帖木兒,幾乎每一代元朝皇帝都被權臣所控制掌握。
托雷的自我犧牲,避免了蒙古帝國的過早分裂。他是能夠保命的,有實力跟窩闊台扛。幼子守灶是蒙古傳統,他繼承汗位也是符合慣例的。他的自我犧牲,成就了他兒子一系的汗位,也值了。
他的幼子阿不里哥就沒有他的覺悟了,給忽必烈添亂。
謝邀。托雷(鏡子的意思)有遠見有智慧有擔當,但是蒙古當時那樣的政治性質往往會導致幼子雖然「守灶」,但是疲於各種勢力之間的角力,或者說有能力的他,沒有繼承汗位或者說繼承了汗位,都會成為分裂的誘因。舉個例子吧,將軍和哥哥們打仗,你當弟弟的和在外打仗的將軍們搞好關係未必簡單啊。
謝邀,覺得沒什麼可評價的,早逝的蒙古版李建成?
帥才,有個好安答叫郭靖…
個人認為托雷就是個名義上的監國,因為成吉思汗在位時就封三公主阿剌海別吉做監國公主
成吉思汗出征西域,令三女兒阿剌海別吉留在今日的包頭地域為監國公主,帝國內的一般事情由木華黎具體負責,凡遇到大的事情都得向阿剌海別吉「請示,然後才能辦理」。
《元史》說她「明睿有智略「,「師出無內顧之憂,公主之力居多「。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阿剌海別吉仍然履行監國公主的職權。公元1228年,中都一帶,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帶,有信安等結夥劫掠,王楫等仍奉監國公主命令率兵前去剿滅。
可以統帥軍隊,缺乏統治力,能生孩子,酒量好
托雷應該是「兔子」的意思。
他生了忽必烈→_→
娶了一個好老婆,生了幾個好兒子
推薦閱讀:
※中國人口問題是不是比想像中嚴重?
※漢族人看蒙古人征服世界的歷史,自己是否會認為這是自己的歷史並且有自豪感?
※如何評價「經略幽燕我童貫」在接連被人指出歷史水平問題後的反應?
※中國古代有哪些處罰方式特別殘忍的酷刑?
※假如藍玉沒死,靖難會失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