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話劇時,如何使自己的形體台詞節奏保持一致,在舞台上生活不僵硬?

在排練時,被老師說台詞情緒不準確,動作太過程式化不夠放鬆生活,在走調度時,身體節奏和語言節奏不貼合。台詞尾字都往下掉。很希望改善一下,但又不知具體如何改善。


謝邀。本來覺得西門同學的答案可能指導性更強,不想答了。可是發生了今天早上的事…突然覺得應該盡我所能說說非技術性的意見。

先說台詞。


是這樣,今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聽到有個表演系的男孩子在校園裡大聲念一段新聞稿。內容大概是奧運會上中國代表隊如何如何。他努力按照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要求來念。但是我覺得念的不好,甚至那種聲調中有一種虛假的,僵化的,讓人覺得可笑的東西。他偽造了一種歡欣鼓舞,下一秒鐘就要偽高潮的語氣,只是簡單粗暴地展示他在台詞課上的學習成果。

另一件事是有一天夜裡跑步回宿舍,聽到幾個孩子在對台詞:女人啊………小心那把匕首。問題跟題主說的差不多,但是我覺得問題不僅在尾音:女字彎拐得誇張,人字尾音微妙地拖長,哪音調很低,裡面有一種故作語重心長的味道。後面半句問題也類似,小字作為上聲字彎拐的過分,最重音落在第二個字,心上面,到那把逐漸降落,匕首幾乎聽不到了。他們怎麼判斷邏輯重音的呢?還是僅僅用一種臆想中的抑揚頓挫和話劇演員應該有的語調讀了這句話?

所以我想建議題主,先不要對自己的問題進行中國教師式的判斷,或者說進行簡化…比如你的老師說了,於是你認為你台詞的問題在於尾音下落。其實這可能是好多孩子都有的問題,我就覺得中戲的孩子在說每句話之前都吸足了氣,所以頭幾個字響得嚇人,然而這口氣在說了三四個字之後就瀉光了。作為老師,他只是習慣性的指出來而已。鋼琴老師就經常說注意保持手型,你的問題是小指頭趴在琴鍵上…同理~你真正的問題不可能是這種細枝末節的技術問題。而自己的問題終歸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來解決。他那頭可以簡化,但是到你這裡必須複雜全面地解決它。

比如我覺得問題可能恰恰出於每句的開頭和你沒有下落的字詞上面。另外,是什麼驅使你將台詞的結構分為句首,句中和句尾呢?並非咬文嚼字,你帶著這種認知,會對台詞有一種僵化的錯誤判斷。中文沒有形式重音,重音跟語義以及語詞單元聯繫緊密。語義就是在一句話中你想強調的意思和對應這個意思的語詞單元。是狀語,賓語…好吧,是時間還是對象。根據這個重新決定一下你想怎麼念台詞。另外,要對語音小單位進行判斷,確定哪個字和哪個字在語音上構成一個單元。比如女人,小心,就是兩個詞語,做重音應該是兩個字一同處理,第一個字拐彎,第二字重音就強行拆開了這個單元,那做出來的重音就毫無意義,因為通過你的語調,什麼意思都沒有表達。

尾音下落,一個是氣息的問題,在此呼籲學習下戲曲的表現原理。知道你們上戲曲課…是強調思考地去學原理。戲曲的念白和身段就有一種圓潤連貫的質感,動作有始有終,但是並不是提上一股勁來完成一個動作,唱一句,而是勁一直均勻地拿著,因而看不到突然使勁和力氣瀉盡的過程。受此啟發,你可以試試呼吸和台詞的各種搭配。比如腹式呼吸的時候不要在腹部隆起到最高時候說話,而是先均勻穩定地呼吸,然後把呼吸忘掉,隨時說出台詞。你開始說話時正肚子癟了要換氣也不要緊。這樣就避免了呼吸到頂點開始說第一句台詞,導致的每一句話都像生平最後一句的問題…

另一個就是那個生活的問題。多讀點書…你們都不到20,自己的直接經驗有限,間接經驗也同樣重要。而且情緒記憶和你觀察生活記錄的反應是要經過整合和提煉的。不可能看到,經歷過就用上。把它們轉化成規律,才能指導你未曾見過和未曾體驗的生活。把經歷和觀察變成經驗,再把經驗變成規律,再用規律指導你每一次細節的表演,並用獨立完善的審美來監察你自己的表演是否美好,自然。讀書是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不要聽別人說…你來知乎問其實不如自己真正去讀一讀斯坦尼…

呃…年齡大了就喜歡說廢話…正片:試著把順序調整一下,不要通過台詞到達你要表達的意思,而是通過你要表達的意思到達台詞。這也是生活中你尋找語言的方式。先有說話的明確目的和表達對象,再選擇說什麼話。對,怎麼說出來這個問題不是在這裡首先考慮的。當你知道你想表達什麼,再想想你面對的對象,你希望用你的台詞和潛台詞怎樣影響對方,結合你對人物的理解,那麼怎麼說這句話的方式是唯一的,非此不可的。而且你和你的閨蜜,基友,在說同一句台詞的時候找到的唯一方式必須是不一致的…這就是演員的創造和魅力。

你說台詞時候存在的問題,不是語調問題,而是心理技術問題。真正想要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不會出現這種僵化的千篇一律的集體性毛病的…

寫累了…形體部分以後再答吧…


謝邀!同學你好!目測應該是大一的學妹~

這個問題在不同的表演學習階段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我就針對題主現階段的狀態淺顯的談一下(要是猜錯了那可能就是命吧(????)),能力有限不能深入,希望後續的答主可以宏觀的談一下。

言歸正傳。表演,不管是舞台劇也好還是影視劇還是平時的遊戲,歸根到底演的是人,而人是社會性生物,人的一切都是離不開生活的,大一表演學習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觀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情。觀察生活的目的就是,第一是把形形色色的人的特點記在腦子裡,以便於在舞台上的時候可以運用(比如特定職業會有什麼慣用的思維方式習慣動作,某一類型的人群有什麼思維方式習慣動作);第二記住某一件事情發生之後我自己對於這個事件的感受(比如今天我自行車丟了,發現的時候我非常的慌張,這個慌張就可以作為很好的情緒記憶,在某個需要表現慌張的劇情的時候可以借鑒)。

那麼在這個階段,形體和台詞只要求學生做到和平時生活中一樣就行了,你生活中是什麼樣子,在舞台上就不要刻意的去放大它,很多同學初學表演以為舞台劇都是特別誇張的喜怒哀樂特別浮誇的表演方式,這是非常錯誤的。根據題主的描述,我估計題主可能是陷在這樣的誤區中了,建議就是在舞台上不要去想「我說這個台詞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重音我那樣的語調是不是不夠高」,或者「我說這句台詞的時候手勢應該怎麼樣那句台詞的時候手應該抬到多高」這樣類似的問題。記住一點就是——在這個階段,自己習慣怎麼來就怎麼來,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自己平時在生活中是什麼樣就怎麼來。在舞台上的時候不要覺得這是在演戲,就把它當做生活中真正發生的事情自己去解決。能做到這一點,在這一個階段就可以很自如的解決題主的問題了。

不過台詞尾音往下掉可能是語言習慣的原因,我所接觸到的很多東北人有這個習慣,不知道題主是不是東北人有沒有這個方面的困擾。(這句話沒有任何地域或者方言歧視的成分,玻璃心請噴子護花護草讓個道謝謝!)這個方面給出的建議就是——好好出早功!!!所有的台詞因為語言面貌不足造成的問題都只有一個辦法解決!!!自己下功夫練!!!


如果談到「運用語言和形體塑造角色」的問題那就是大學二年級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大一的學習沒有很完善的基礎上,談論這個問題可能會造成題主在舞台上更多的不必要的困擾和多餘的擔憂。請題主記住,表演專業是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理解、體會、表現的,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一個階段做一個階段的事情,步步走穩才是對的,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圖捷徑。千萬!

由於生活是千變萬化的,所以在表演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千變萬化的,如果沒有達到點子上還請見諒!各位還有具體問題可以私聊。╰( ̄▽ ̄)╭


「台詞情緒不準確」——這句話節奏是一種構成人物行動的各種環節的對比關係廢話。請問是演員理解到的情緒不準確,還是演員表達出來的情緒不準確。如果是演員理解到的情緒有問題,那這個責任是表演老師/導演的。如果是演員表達出來的情緒有問題,分析如下。
「動作太過程式化不夠生活」。不夠生活也是句廢話,請問題主老師是如何界定舞台上所呈現出的生活的?是風格化的還是偏向自然主義的?動作太過程式化的分析如下。
「走調度時,台詞節奏與形體節奏不貼合」從題主的用詞來看,題主的理念不對。調度是演員走出來的,不是演員去執行的。台詞節奏與形體節奏不貼合,我基本上理解為題主是刻意去走調度而產生的問題。走調度,一般是沒有把演員在舞台上發生的位置變化當做是演員創作的手段而產生的一種略帶輕蔑的說法。
「台詞尾字都往下掉」,我覺得可能是指台詞的最後一個字不能圓滿表達出來的現象。這也應該是理念的問題。台詞沒有廢話,作為演員的答主應該樹立這樣的觀念。答主要把台詞中的每一個語義群的意義都表達出來。台詞的尾字還會涉及到同台演員接台詞時舒服與否和全劇的節奏走向。
從問題描述來看,題主老師應該給了題主不少差評。然而這是排練,要是排練時零差評還要老師幹嘛。而且題主知道自己要解決這個問題,可喜可賀。
不談太深奧的問題。用所謂戲劇界的術語來說,題主還沒進到人物里。進到人物里去,也就是把舞台當做是人物行動的唯一場所。進到人物里的標誌之一是演員產生執行人物行動的心理動機。也就是產生「我想……」這樣的話,走調度的問題就不會出現。調度就從一種位置變化,變成了一種舞台動作。
節奏是隨著行動自然而然產生的。節奏是一種構成人物行動的各種環節的對比關係。如果行動不是有機的,談節奏毫無意義。行動不有機,動作自然程式化...
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我以為是題主先要找到一種以人物名義的「我要做什麼什麼」,繼而生髮出「我要怎麼怎麼做」。
(上面說的是廢話是指題主老師說的是廢話…)


謝邀。

Don"t underline your text.

前些天,我的老師和我說,表演的時候,行動不是拿來強調台詞的。行動本身應該為台詞添加了另一個維度。

想像一個演員A正在表演一個怒不可遏的男人。「我很生氣!」,A大聲說道。話音未落,他用力拍了拍桌子。

再想像另一個演員B表演同一個角色,「我很生氣!」B大聲說道。說完,B笑了起來。

A和B的表演,哪一個更加有張力呢?

在生活中,我們的語言和行為往往並不是一致的。因為人是複雜的動物,有複雜的情緒。生氣並不一定要拍桌子,開心也不一定會開懷大笑。

講完這個,老師又舉了一個例子。

舞台上的一個人物,不停地說:我要走了,我要走了。然後說完就開始收拾東西。他收拾了很久。每次收拾前,他都會說,我要走了。然後繼續收拾。

他是想走還是不想走呢?

一個行動與語言一致的角色,是平面的,是程式化的。你作為演員,也是創作者。在劇本給你了以台詞為主的第一維度以後,你應當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表演創造出更多的維度。所謂角色飽滿立體,說的就是這個。

做一個能創作的演員,你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我的老師說,演員這個工作,實際上就是用自身的想像力,推開觀眾的想像之門。

真聽,真看,真感受。

世界是複雜的,人物是複雜的,人物的台詞和動作不是預定的程式,而是當下最自然、真實的反應。你需要真的聽見對手說的話,你需要真的看見面前的狼藉,你需要真的感受到外界信息所給你帶來的衝動。讓你的身體帶動你的台詞。時候到了,感覺來了,就把台詞說出來,而不是念出來。在說這一句話前,你的身體狀態是怎樣的?呼吸節奏是怎樣的?精神狀態是怎樣的?四肢是僵硬的還是放鬆的?利用身體的狀態,讓台詞自然地流淌出來。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說話,不也正是這樣嗎?


我認為你可能是因為只是在演,而沒有真的在生活。動作和語言不統一就是因為沒有真的去融入人物,沒有真聽真看真感受,沒有去思考,而心裡想的卻是我下一句台詞是什麼,應該往哪裡走。
學表演思考很重要,每次課後思考一下自己錯在哪裡,應該怎麼去改變。
排練!需要和對手磨合,需要多排練,可以自己拍的時候用手機錄下來,然後再看視頻,你就會發現很多問題。

字尾往下掉只能多練習,把每個音發完整。一聲二聲三聲四聲也要發到位,自己在練習的時候有意識去控制。


記一次與台灣某導演的合作經歷。
只記得他對演員們(也是他的學生)說:請說話,不要念台詞,說話會讓你放鬆,會讓你的一切都變得自然。


內心沒戲,才會找出一些程序化的動作豐富人物,避免尷尬。先從體驗任務開始吧


先深入的了解角色,與角色的內心世界。

開始研究他應該是個怎樣的人。

然後開始,模擬人格。

他的思維模式,他的記憶,等等等等

你,就是她,

你應該有什麼樣的表情,遇見事情時應該是怎樣的反應,說話時語氣,會是什麼樣的語氣。

神態,姿態,等等等等。

這件事情,比背台詞

還要先一步。


先佔坑 睡醒一一解答
最後一個問題好解決 調值不夠 用力不均勻
發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因為懶

這個問題過了有一年了吧
你解決了么 節奏問題排除身體原因的話
十有八九應該是內心動機不準確 自己多多默戲或者找老師講戲 知乎只能理論上提示
對實踐其幫助還是要看你的演 幫你排


表演中的話劇台詞怎麼說


我想了想還是不要回答了


推薦閱讀:

一部百老匯音樂劇的周期是多少? 一般巡迴幾年就再也不會演了?有沒有那種會一直演下去的情況?
你曾被哪個戲劇場景瞬間擊中?
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需要哪些先決條件?

TAG:話劇 | 台詞 | 舞台 | 表演 | 形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