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劇團在中國演出時,技術上和文化上都有哪些差異體現?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劇場內外,歡迎關注討論。
自己跑過來答題。先請各位看官感受下,不同文化語境下面,劇團工作時的面貌。
1.北京某大型劇院工作人員認為:《XXXX》在我們這演的時候,前兩季,特別牛X。有好多外國人,到了之後,刷刷刷,什麼都弄好了,特別快。人家外國那人來了之後,見著我們都是,sir,怎麼怎麼著,唄兒客氣。後來外國人都走了,之後這戲在我們這兒接著演的時候,都換成中國人了,比較來看,差得多了。
2. 美國某演出團體在確定要在中國某劇院演出之後,提前兩個月來勘察場地,只為了一個升降台。
3.韓國知名導演在看完院方按照團方的要求搭建出的舞台之後,說,不行,重新弄,又給出了新指令。之後就會朋友去了。
4.某印度話劇團體在確定要來中國演出之後,經常玩失蹤,聯繫不上,跨國電話都打不通,對主辦方的主要要求有,要去北京玩、劇場中要多提供一些餐點。
5.某荷蘭演出團體,在演出前,發來了一封算是苛責的要求,但是後來證明,人家這樣做是有理由的。該團體成員:我們在紐約演了一部劇,是把莎士比亞的幾部歷史劇連起來演,要演很長時間,同時觀眾可以在劇場里吃飯,當時我們不僅要製作演出,還要提供幾千人的飯。(大意)我們的人聽完之後覺得,製作一個時長几小時的演出就已經是個挑戰了,還要提供幾千人的餐食,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該團體成員認為,雖然是個挑戰,但是我們最終完成了。
6. 國內大部分的音樂劇演出,台灣人民都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從製作到創作,台灣同胞無時無刻的不在實踐中培育著大陸音樂劇人才。
下面開始回答問題,我準備用講一個故事的方式,用我很差的文筆描寫它。
故事開始先簡單交代下,故事內容是,我在卸貨口圍觀荷蘭劇團的工作人員將物品裝車。所花費的時間總共7小時。故事背景是,一個從荷蘭來中國演出的團體,根據合同,團方要自帶布景、道具等來中國。在拆台的過程中,遇到了狀況。根據團方的要求,他們需要一個集裝箱,來裝走這些布景和道具。但這時候,這個集裝箱沒能按照時間出現在卸貨口。
敘述開始。
保險起見,劇院方提出一種解決辦法:所有東西我們幫你們裝進集裝箱中。這樣的話,你們的行程安排不會被耽誤。團方成員說,不行。因為我們的裝箱方法,你們不會。經過了一段努力之後。院方又提出一種解決辦法:另一種型號的集裝箱可以來的快一點,能不能換成這個?團方說,不行,就要我們所要求型號的箱子,別的箱子我們沒有把握。幾個小時後,符合團方要求的集裝箱,出現在了劇院的卸貨口外。在等待的時間裡,所有的道具、布景已經由團方人打包好。只需要走裝箱這一流程,事情就可以結束了。在走這個流程時,團方留下了3個人負責這一環節。一個人在檢查劇院里所打包好的東西,一個人負責從劇場到卸貨口之間的路程和卸貨口中物品的擺放,一個人指揮集裝箱內物品的擺放。
諸位不難猜到,我眼前出現了一個按照原有計劃,錯落有致擺放物品的場面。但請各位考慮下,如果面對的是鏡子、電風扇、木頭框子、布這樣的東西,那麼這個過程,還是很有挑戰的吧。最近我自己在監督裝貨和卸貨時,發現搬家公司的車裡邊都會自帶一些棉被、毛毯什麼的,所起到的用途,不外乎是填充空間,防止磕碰。在劇團的計劃中,集裝箱內是不會有這些東西出現的。因為這些填充物即容易帶進灰塵,同時還說明,我們就是不會利用空間。荷蘭人對空間的利用,我總結下來,有這麼幾點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一是這些東西在打包時,都符合一個標準——每一個物品在重新包裝後,都和它被拆開前的樣子是一致的。在這個要求下,破壞式拆包裝的行為就不可能被允許,還需要分門別類的保存包裝物。雖然,那些充滿了發泄意味的暴力拆解,不僅能使裝台者感受到」破壞「所帶來的快感,還可以減少裝台的時間,但這種行為本身又提高了拆台時包裝物品的難度(尋找新的合乎規範的包裝物),還拖延了時間。
二,這三位,每人都有讀出包裝下物品的能力。當然,我相信他們肯定會依靠編號進行記憶,但我們都知道用心找到自己的記憶方法,也是驅動他們了解這些東西的原因之一。
最後,是對裝車方法的執著。在現場實施之前,方法就已經被制訂出來了。在實施過程中,負責集裝箱內物品擺放的人,只允許東西一件一件,有先後順序的放進集裝箱,工人們按位置擺好後,精確位置由他自己來調整。這種方式讓那些農民伯伯看著很頭大,在擺放某些大型物品時,所消耗的時間,夠那些農民伯伯抽好幾根煙,串不少閑話了。工人們挨著工錢的面子,也不好說什麼,所以卸貨口,隨處可見各種走柳兒的農民伯伯。這種方法當然會有弊端,但是如果換到團方的思維模式,這個方法就是最有道理的。這些布景和道具是需要被反覆使用的,假設在某一次裝箱的過程中,有某一物品產生了損壞。維修時所需的時間和精力,會大大多於裝箱時那些「被浪費了的時間」。方法的意義就在於能夠滿足自身的要求,那麼使用這個方法就是有意義的。同時,對協助方(也就是院方)的要求也會是看似苛刻,但對雙方都有好處的。
最終,集裝箱上的鉛印被打好了。三人中的一位,目送著這個集裝箱離開,他臉上的神情,和我剛手擦完我家地板,在屋子裡看見反光時的神態一樣,至少說那種滿足感,一樣。
在經歷了這件事之後,勵志做一個劇場工作者的我,對戲劇有了新的認識。如果說某些人眼裡的戲劇,就是一個人站在舞台上,底下黑壓壓的眼鏡在注視他時,那些激昂慷慨的表演。那我眼中的戲劇就是,一個願意付出的人,付出自己的時間、汗水、熱情、細緻、百折不撓、絕不善罷甘休,不相信最好只相信更好的種種態度和精神,運用我們曾經在課堂上學習過的一些知識,完成他。
事情結束了,那一天我本是準備暫停吸煙了,目睹全程後,我最終找出來了一根愛喜來平復我的心情。我這個藝術生想說,這個世界上,是有人認為藝術創作是一門科學,並且運用科學手段來對待創作的。
再講一件小事。某天,一個韓國劇團正在裝燈,韓方燈光組長看到自己辦公用的桌子雜亂後,馬上清理,最終桌子上留下了一個鉛筆盒,一個本子,和燈光圖紙。那些雜物也在一旁被放好。在他旁邊,劇院請來的台灣技術人員,從自己的鉛筆盒中拿出一支鉛筆和一個畫圖板開始畫圖紙,這個畫圖板上的圖形,是各種各樣舞檯燈的形狀。我站在他們旁邊,心裡想,能和他們一起工作,是我的幸運。
太祖說:事物都是多面的,沒有必要妄自尊大,也沒有必要妄自菲薄。俄國人學西方戲劇學了三百年。怕什麼?
作為帶過80+外國人的演出團體的過來人,說起這個問題簡直淚流滿面。先說說技術專業水平上的差距。
技術水平上,最明顯的應該是音響師調音勤快程度。
看過太多國內原創的音樂劇,音響師基本上是不怎麼調整音控台的。音樂劇追求的麥克風效果應該是說話是說話,唱歌是唱歌。唱歌的balance是要根據演員的臨場情況現場進行修正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比如根據演員每天的健康狀況、現場表現進行跟蹤調整,觀眾才會聽得非常舒服。這個情況在國內音響師手上基本就是一個balance用到底,所以常常能發現一些演員因為唱歌聲音比較小所以麥調的比較大,說台詞的時候就特別吵。各個角色之間的聲音比也不舒服。還有的演員已經下場換衣服了,麥克風居然不及時mute掉,各種雜音穿插其中也是常會碰到的。這些種種都是調音師的手不夠勤快造成的低級錯誤。
然後是全體人馬的專業水準
有一次碰到過外國音樂劇團隊在某城市演出集體水土不服,20個技術組人員6個上吐下瀉不能工作。省下的14個人互相cover彼此的崗位也順利的完成了演出,記得當時的重災區音響組只剩一個人帶病堅持在調音台負責PA,臨時調了一位服裝助理去完成了monitor的工作。連服裝助理都有音響組工作經驗也真是讓人佩服。
有一次拆台,外方技術人員帶領中方安排的工人搬運一個很重的布景,搬完發現外方舞台組長腰扭傷了,問他,說「工人們都比我們矮太多了,東西一舉起來他們就夠不著了,基本都是我們幾個(外國技術人員)在搬……」
外國人對版權保護的意識真的不是一般的強
有一次看完一部戲跟他們的技術組人員聊天,問起劇中的一個技術問題能否透露一下(涉及該劇技術設計的核心),外方技術人員特別高興的回答了一句「It』s theatre magic!(這是劇場魔法)」;過了一會兒又問了一個該組內的中方技術人員,特別高興的把小秘密說出來了。
還有一次做一個宣傳活動,現場主持人忽然不按照之前對好的流程,在表演完一個片段後起鬨架秧子硬要外方再表演一段,底下媒體觀眾當然也是跟著鼓掌。外方雖然很不高興但也不想在台上就直接翻臉,於是很禮貌但是很嚴肅的說,因為版權的關係我們只能表演這些,但既然你們那麼熱情邀請了那我們就把剛才那段再來一遍吧。
最後說一下外方團隊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
每到一站劇場,要先檢查所有的安全通道,和消防設備。不僅是後台,所有觀眾席通道的安全出口和設備也都要檢查,還需要詳細的人員疏散方案和緊急事故方案。詳細的了解觀眾進場的步驟,安檢的內容,如果發生緊急情況疏散的方案和速度。真正執行「安全第一」且不僅僅是劇團自身。
以上說白了就是國內的行業水平還遠沒跟上國際水平。
再說一個關於後台道具擺放的
外國劇組後台的道具區域都有嚴格的擺放位置設計,第一次去媽媽咪呀的後台時,看到道具桌上有一個用膠帶貼出來的電鑽的形狀,後來發現拿著道具電鑽的演員下場的時候就順手把電鑽往那個位置里一放。這樣做是為了確保演員上場時拿道具或下場時放道具都能很明確的將道具放到固定的位置,這樣甚至還能固定道具擺放的方向,保證每次拿取的時候都是從同一個位置和方向可以拿到;同理,服裝鞋子等也有嚴格的位置和方向,甚至演員在後台區域的走動路線也是詳細規划過的。這樣大大提高了換場間的效率。
好在這點國內的劇團現在也有很多已經跟上了。
再說說外國團在中國巡演的一些日常
一,首先必須是吃吃吃啊!
外國人到武漢:
外國人:武漢啥好吃?
我:鴨脖子 …
外國人:真的好吃嗎!
我:好吃啊!
外國人:棒棒噠!但是我才不要吃。。。
然後去吃了披薩……
外國人中午想點外賣吃中餐:
我:中午吃點啥?
外國人:中國菜!大米飯!
我:有啥不吃的不?
外國人:我好養,啥都吃.
我:你確定。。?
外國人:其實吧內臟不吃奇怪的不吃這個不吃那個不吃。。。。.
然後吃了吉野家牛肉飯表示贊!……
以上這種對話和情景簡直是每天都在發生。當然也不是所有外國人都不吃他們所謂「奇怪的東西」,但是相對還是普遍現象。天天吃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賽百味等在我們看來就是每頓都是垃圾食品啊,在老外看來就是正常飲食結構啊。
「搞不懂你們為什麼要點一個菜一個肉一碗飯,一個漢堡套餐里不是啥都有了嗎?」就是這種邏輯。
二,交通情況分分鐘嚇傻
尤其對於第一次到中國的老外,有時候連過馬路都是困擾。
「為什麼我這裡是綠燈但是這右拐的車不停呢?!」
「啊左邊有車,小心!」(至少20米開外)
按他們的習慣,一個小時大概都過不去。
在上海和北京的高峰交通車流里各種震驚。
坐動車的時候看到車速達到了300KM/hr,紛紛開始拍照。
坐磁懸浮大概是要和車速自拍了。
三,買買買
去長城,Amazing!
去故宮,Amazing!
去外灘,Amazing!
去解放碑,Amazing!
但是最最最Amazing的,是去秀水街、中關村、華強北、董家渡輕紡市場。。。我覺得我帶的是旅遊團,劇團經理簡直等於導遊,導……游……
先佔坑,剛剛以副導演/翻譯/音響助理的身份跑完一部新歌劇在邯鄲大劇院和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演出,有不少關於此話題的內容可以分享。我也模仿一下 @魏嘉毅 ,歡迎提前點贊。
謝邀!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最根本是理念的差異:國外的演出團體,尤其是歐美日韓等職業化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國家來的,對演出質量和觀眾反響的關注,至少是百分百的認真,有時候是百分之二百的認真。比如說英文版Mamma Mia!在上海演出期間,總共四周32場演出,劇團經理對觀眾的現場反應觀察細緻入微,還通過劇院方和負責字幕翻譯及操作的我們溝通,問某些地方國外觀眾都會有較強反應,為什麼上海的觀眾就沒有等問題。「精益求精」四個字在這些團隊身上是毫不為過的。
相比之下,國內的演出團隊,哪怕是那些名導名家帶的,做演出就和打麻將沒區別了。作為一個觀眾,我來回答兩點。第一點也是Rita玢說的針對安全問題 去年年初專程去上海看的《歌劇魅影》,因為舞台限制,把大吊燈墜落的部分改到了前半場的末尾,到後半場再重新升起來。在中間休息的時候,我看到會有工作人員到那個大吊燈旁邊仔細的挨個部分檢查,確定每個部分不會脫落了,然後再慢慢升起來。畢竟吊燈下面是觀眾的腦袋……第二點…也是我最後悔一直後悔到現在的一點…就是謝幕的時候,全體演出人員會進行三次集體謝幕…台下都在鼓掌但是沒有一個觀眾站起來…沒有一個…我坐在那裡四周望在想要不要站起來鼓掌致敬,畢竟太喜歡,但是因為沒有看到一個人站起來…當時打怵了…後來後悔了………
首先籠統得區分為國內團體與國外團體並不妥當
(畢竟國外團體也來自不同國家啦)
實際上每個演出團體都會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小習慣」
在開演之前
有些如臨大敵,禁止一切非舞台必要工作人員出入,不是場上道具堅決不能出現
有的還會彈彈琴唱唱歌,在道具里夾帶一些個人愛好相關(演出無關)的照片、小飾品,還會在演出場地內「蹦迪」放鬆一下
拿今年上演的「馬拉松式」戲劇《2666》為例
光是有名有姓有人設的就有上百角色
純演出時間9個小時
(含中場休息達12小時)
其舞台調度不可謂不精緻
一個有趣的細節
《2666》的主舞台由三間「房子」構成
這些法國人在後台操控台上手工做了三個小房子
隨著舞台的變化
將後面小房子也會擺成一樣布局
做到心中有數
別的不說……這手工可做精緻得很啊!
舞台監視器中的實景與微縮模型的對比
上個月去看上海的一個交響音樂劇,紅樓夢。雖然音樂什麼的很不錯,觀眾素質很不錯,場地質量很不錯。但是女高音唱歌的時候爆麥是個什麼情況?我自己在家裡簡易錄音都不會允許爆麥的情況,一場號稱要演出30幾個國家的音樂劇爆麥……我只能解釋是劇場的音響師不專業了。
推薦閱讀:
※單從劇情上來看 《真三國無雙》系列所表現出的對三國歷史的理解有沒有可取之處?為什麼?
※時至今日,林書豪在NBA的地位如何?
※為什麼越窮的人越喜歡生孩子,連自己都養不活還要養這麼多,這是地域、風俗、時代還是別的什麼影響?
※「內地生赴港要求普通話授課引發罵戰」實情如何?怎樣看待這件事?我們能做什麼可幫助解決類似的矛盾?
※為什麼美國的超級英雄在青少年甚至全民中人氣很高而中國的武俠英雄卻沒有這種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