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的本科教育相比哈佛、普林斯頓、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怎樣?
很多人如楊振寧、鄂維南等指出,中國頂尖大學相比世界名校的最主要差距在研究生階段,而本科教育則並不差。就以國內本科教育最好的北京大學來說,其本科教育相比哈佛、普林斯頓等世界名校如何?
很少有人能在不同的學校分別接受本科教育,除非你上過兩次本科。所以我們所有人的經驗都是局部的、片面的。
北大本科,目前在哈佛讀博;之前在哈佛讀碩士。同一個專業。文科。已經標出來是什麼專業了。
我沒在哈佛上過本科,我也沒在北大讀過研究生或博士。這種比較是不公平的。其次,每個人只能了解自己的專業項目,論及整體,你若拿出數據來,或許還可以(數據本身的意義,各種評比的標準和歷史背景,也是應該考慮進來的);若是純將個人經歷,其實沒什麼參考價值。
那麼我來說一些同樣沒有參考價值的個人經歷。
——————————————————————————
加一些北大本科的缺點:
1. 國外交換一年這種情況可能會造成許多在這邊不大會有的麻煩,主要體現在轉學分上。反正北大是只能轉到類似的課裡面。我不確定哈佛是否有類似政策。北大也許有改變,我不清楚。
當然,短期出國交流的機會現在在北大越來越多了。此外,碩博期間去國外呆一年簡直是國內比較好學校學生的標配了。下學期就有兩位清華(文科哦)的朋友到哈佛來交流一年。
2. 北大有些院系的圖書館只限於本院系師生使用,這是對資源極大的浪費。院系圖書館也沒有進入總圖書館系統,沒有電子索引。
——————
我並沒有說哈佛不如北大——學校的實力哈佛肯定在北大之上。我只是說從個人作為學生經歷的角度,兩者有差別,但差別不一定是差距。我見到過哈佛一些可能比較一般的本科生,但我絕對相信哈佛有厲害的本科生。我導師告訴我,他的一個本科輔導學生的室友好像總共學過(學過的定義是什麼?)25門語言。但這在哈佛也是奇珍異寶級別的,否則我導師本人作為一個不以語言見長當至少學過十幾門語言的學者也沒必要跟我提吧……畢竟我們這個專業,沒學過十門語言基本畢不了業,他也不是沒見過世面。
我在生活中跟朋友們一直很客氣。我知道現在有個傾向就是大家都喜歡覺得其實北大清華沒什麼了不起。我想美國也不是沒有類似的聲音——不一定非得上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或者說上了又怎麼樣之類——這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說法。但兩者的原因不同。在我國,有一種傾向是覺得北大清華沒什麼了不起,不是因為學生不行,而是因為北大清華在「世界上」不行。似乎有種是個美國的學校就比北大強的感覺——即便其學校美國人都沒聽過。這種說法我在生活中見得多了,一直不想駁人的面子。我只是想說:真不是那麼回事。沒那麼簡單。
——————————————————————————
一、哈佛的本科生我見過一些。一起上過課的有幾位。下學期不出意外我可能會助教(其實是自己教一門專業語言)一兩位本科生。專業一般是文科的——古典系,人類學系,羅曼語系,近東系等等。
和北大的本科生比的話,感覺沒什麼差別。如果非得說有,就是感覺平均(就那麼不到十個人的樣本,還是要小心說所謂平均)學習能力不如北大的學生,主要是備考的能力——有些小朋友,熬得要死,然後在哈佛這種給分比北大水很多(北大當初的正態分布能氣死多少人?)的學校拿個b+。我選過一門和本科一起上的課,古代猶太人歷史。去過他們的學習小組,主要是本科生跟和我當時一樣的碩士生(有些也是其他常春藤畢業的)。期末,學習小組,喝著紅牛,兩眼發紅,討論簡答題無論如何也討論不到點子上。給出的提綱沒有條理,沒有明確思路,我懷疑高中生也是這個水平。——當然,這無論如何不能代表哈佛學生的整體水平,只是我見到的幾位。
這種事我在北大也干過,和一位低我一級的學弟,兩個人一下午,井井有條二十道題,考試都是90來分——而且相信我,給分比哈佛嚴。
加一句:我覺得學生的學習和考試能力是很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你這個讀干不好,何談創造?
在北大讀本科的時候一直以為哈佛耶魯的文科本科生寫論文會更認真。去年上另一面課,課上三個博士生,包括我,四個本科生。互相改論文。我的論文是博士學長改,我改的是一位本科生,大三了。我只能說很一般——不是說水平,人家剛剛接觸這個領域,談水平不公平。而是說認真程度。我和我的同學們在北大時,寫政治課論文是不認真的,寫自然科學通選課論文也不認真。但我們寫什麼以色列概況啊之類論文的時候我們的認真程度竊以為在我看到的這位之上。別忘了,在外國研究方面,國內的圖書資源還不夠強。而你守著哈佛這種圖書館,你在幹什麼?
遲到、缺勤,和北大差不多。本科生嘛。北大一般是100人大課敢缺勤,哈佛7個人的課也有本科生經常缺勤。到最後如果不是他來考試了,我都不知道他是旁聽還是選課。
這只是我見到的。我相信,很多在哈佛讀本科的同學會站出來說自己或自己的美國或其他國家學生很牛。我相信大家。我也不打算你來我往地站出來說我認識多少清華北大的學生我覺得很牛。這都不重要。我只是隨便說說……
更新:兩年來當助教,我覺得我當初的觀察基本準確,而且還有一些太客氣了。我助教的本科生有好有差,差的能違紀交假作業被停學,好的還是不錯的。大課,缺勤的比到課的多。section必須去,但多數人看得出去之前根本沒看書也沒聽課。好好學習的十之二三。恐怕和通選課他們不感興趣有關。
能看出來許多人根本不會寫文章……缺乏基本的邏輯,我感覺多答答文綜或許有幫助。實際上我個人覺得寫作能力的訓練,托福和gre很有幫助。他們的sat應該很高,但感覺會寫正常文章的,5/25人吧。總之,我上面的觀察,沒有什麼要修正的。
補充:在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方面,北大和其他國內好大學的同學還是很出色的。比如,本科在希伯來大學交換時,希伯來語課班上最高分就是我和另一個北大學生。其他學生來自歐美日,也都是所在國不錯的學校(只記得日本那位當時是京都大學的博士生,我們是本科生);當時是第一次在英語授課(除希伯來語課外其他課上的英語授課的項目,老師都是業內不錯的老師,因為英語好或英語是母語也教海外學生)課上用英語寫課程論文(之前只寫過作文),我得分是班裡最高(全班基本都是美國猶太人,也是交換生)。不是我個人如此。就現在,北大2015級學生在那兒交換,一樣的,就一兩位選了語言之外其他課的同學,看成績單幾乎都是班裡數一數二。同樣,同學是美國(猶太人)交換生。這是據說中國人、北大學生最不擅長的外國相關文科。
所以說有時候國內家長問我從北大去哈佛會不會覺得難,跟不上,我完全不理解他們在說什麼。他們完全是用對北大清華的理解去想像哈佛,認為哈佛要在難度上再高個維度。其實,兩者文化和風格很不同。但如果單說學習能力,也就是一件事從不懂到懂了再到能說出點自己看法的能力,我感覺北大本科生要強一塊。樣本目前只涉及那種人文社科導論課和語言課。
舉個不恰當的類比,只說天際線和市中心的現代化程度,上海在國內是出類拔萃的。而過去我的刻板認識就是,假如這方面(我亂說啊)南京七分,深圳八分,上海九分,紐約東京洛杉磯就要五十分。雖然那時候我已經去過紐約了,但心裡就是那麼想的:國外嘛,哪方面都得比中國強。殊不知其實僅僅在這方面,上海在國內一流在國際上可能也是一流。只說學習能力,北大學生中國一流,在世界也是一流的,甚至於有些更閃光的地方的許多(當然不是大多數或所以)學生這方面跟北大比只是二流。當然,學習能力只是讀本科體驗中很小的一方面。哈佛招生時有其他考量,最努力最聰明最有幹勁可能都不是最重要原因。最起碼,這些方面不可能quota出來,所以肯定有其他考慮嘛,就不多說了。大家肯定有不同看法。
二、感覺美國本科生的發言能力比北大多數學生強。
但言之有物的少。哈佛很重視所謂領導力的培養吧,所以你只要說就行,只要提一句福柯德里達就行,成不成理其實也沒人管。上課嘛就是老師和學生一起表演。你說得再低端老師也會說ok, good point.
當然,北大也不乏夸夸其談的人。畢竟北大在中國也是很注重領導力培養的吧……但在課堂上一般怕丟人。哈佛學生這方面是優點,或者說美國學生總體都是這樣。
我覺得理想狀態下應該相結合。你積累到一定程度了,說出來的話也不一樣。在那之前,還是要謹言慎行吧。當然,我只是以一個讀博士想做教職的人的角度出發的。如果職業規劃不同,顯然也有區別。
三、他們的資源肯定更好,主要是說圖書館資源;理工科的實驗室資源是不是也這樣?我猜可能是,但我對這方面毫無了解。
西方人文學科研究方面,圖書館資源是北大和哈佛等學校最大的差距,其次才是師資。我在這邊的老師是很強的,但北大在這方面的老師水平也很不錯。只不過礙於圖書館限制,出成果不可能那麼多。且不提這種地區研究和西方有歷史上的淵源。
四、資源和關係網。哈佛不少學生本身就來自社會中上層,畢業後當然這些人憑藉哈佛強大的關係網和人脈網路,也是能受益終生的。
這方面北大在中國也是一樣的地位。何況北大的校友網也算是遍布世界主要國家的。很多北大學生畢業十年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的上下鋪兄弟姐妹們有的是某企業的中層,有的在國家機關,有的在國內外高校當老師,有的在國家級媒體,有的自己創業。這方面我覺得只是有積累上的差異。在北大能獲取的這方面的資源,也已經很強了。只不過哈佛這方面的積澱更厚。這跟美國的國力也相關,比如對留學生的吸引,比如那種政管專業的碩士項目,全世界的公務員願意來鍍金。中國高校也有這方面的努力,一時半會達不到哈佛的地位(其實我在好幾點裡都強調北大沒達到哈佛三百多年所積累之資本的高度),但慢慢來唄。只要往前走就沒什麼丟人的。
五、花費。北大偏低,感覺不考慮匯率也是。作為留學生有打工限制,更是在北大兼職賺錢的機會多。
六、食宿。花費的一部分。哈佛的dudley house跟北大的幾大食堂比——算了還是別比了……性、價、多樣性都沒法比。宿舍我沒住過,反正挺貴的。但是自己一個人一間的多吧,也不熄燈斷電。但北大熄燈斷電,畢業幾年回想,也不是壞事。至少沒把身體熬壞。
七、關於政治課之類的。(我發現有些人有閱讀困難症)說北大以意識形態教育為主的人,百分之九十九可能連北大教室都沒進去過。再說,真的有毫不重視意識形態的教育?很多事是潛移默化,滲透在「共識」裡面的。普世價值,政治正確,不就是美國這邊很重要的意識形態嗎?不一定有政治課,但可以滲透在課程和學生活動的方方面面。當然,如果你覺得有些意識形態是正義的,而另一些是邪惡的,那就是個人信仰問題了。
北大政治課是歷史遺留的一個現象——如果慢慢偏向國家政策的普及和國際關係的講解(國策國情國關什麼的---註:我提這些是因為發現很多人以譏諷的心態去看國內新聞和政府的言論,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多少機會),還是很有用的。其餘馬列毛鄧三思修史綱,用我現在導師的話講——沒有完全是垃圾的東西。我只是覺得有些耽誤時間,而且教材有些死板。但北大有些老師還是很不錯的。比如史綱那位老師。無論如何,課上還是有各種討論的——不乏包括我當時在內的各種中二症少年發言變著法譏諷政府什麼的。還記得老師在思修課上讓大家寫——什麼叫愛國主義。有個同學寫了一句愛國主義是流氓最後的庇護所就上台演說了。這位現在其實是個暗挺中國的人,恐怕很快要回國變成青年學者了。
我覺得這只是一定年齡背景下人精力的迸發,沒什麼值得自豪的,也絕不後悔。回想起來,老師們和其他同學們對這類言論十分容忍(如果這不是時髦的話)。慢慢的,大家讀書多了,經歷多了,那種為了出風頭而敢於直言的行為也慢慢變少了。
政治課其實是很有趣的經歷。這是明確告訴你「這是意識形態宣傳」的課程,而你作為參與者,教師作為教授者,都深知這一點。然而在這種已知的框架下,其實可以激發出很多思維的碰撞——每個人都可以尋找框架的邊際,每個人都可以在框架內部深挖。當然,大多數學生課上都沒在聽。如果偶爾聽了,發現收穫並不小——完全取決於老師的能力。而在這邊,你不知道老師的那句話包含著自己的偏見與價值觀,老師上句話在質疑政治正確,下句話可能就顯露了他眼中的政治正確。其間,沒有什麼轉換,沒有預警——或許這會讓人失去很多。當然,兩者其實都可以帶來很多樂趣。
我只是覺得,躲開了政治課,並不一定是多大的收穫,或許是個思維訓練方面的損失。
八、2007年,和同市一位也要去北大的朋友聊天,當時我們都在等著開學,等待一個全新的階段。他問我,那麼多人出國,你會後悔去北大嗎?我當時真不知道。因為我沒有準備過出國,沒想過。我問,你呢?他說,我不會。他大概說了這麼一句話,在自己的國家讀讀本科,是了解這個國家的重要的一部分。
轉眼間從北大畢業四年了,感覺這句話很對。
總之,我相信在北大在哈佛接受本科教育都是難得的經歷。我個人目前沒發現在北大接受本科教育,比之在哈佛的了解和經歷,給我帶來了任何利益和思想上的損失。
本科對人的影響很大。即便我最終在哈佛讀八年,第一位的母校也是北大,無論何時何地,心中隱隱有一種為北大做些事情我願意的感覺——這也不僅僅是我自己的感受。我有位好友是北大本清華碩,我感覺他對北大的感情更深。青春年少的日子最難忘,這一點必須承認。楊老說的很委婉。
很多人如楊振寧、鄂維南等指出,中國頂尖大學相比世界名校的最主要差距在研究生階段,而本科教育則並不差。
無論小學中學大學,任何一名老師對應幾十名學生的大課教育,本質都是「教書遇人」拼生源,老師能起的作用很重要但也相對有限。拼學生的話,以清北的生源質量自然不輸於人。
研究生階段變成一個教授幾名學生的師徒制,老師的重要性飆升,清北的教授跟英美高等學府差距明顯。國內尤其楊老下定義那會,別說諾獎得主了,有幾個有資格在藤校拿tenure的?別忘了當年能發一篇SCI是什麼咖位。。。
直到現在也許清北教授質量上來了,末流985還有很多姿勢水平跟不上時代的教授呢。
很快你就會發現,無論多好的教育資源,少男少女們總可以找到揮霍的借口,讓教授的深情與校友的回饋變成內心深處隱隱的辜負。到頭來,對於一所大學的記憶竟取決於附近火鍋店的味道,快遞的速度,夜深人靜喝酒吹牛皮的時候陪你的人和你所見的星空。
本科階段漂過北大、哈佛和新加坡國立,依然最喜歡彷彿每個日子都閃著光的高三的自己。謝邀,沒什麼資格答這個題。
只上過北大,現在讀博的學校不在題目的幾所里,不過也算美國的名校了。
僅論我的專業,論師資,論資源,雖然北大已經是國內的翹楚了,還是被吊打。
論本科生的平均水平和學術能力,以我當年被同學虐和在這裡TA的經驗,我只能說美帝的資源都喂狗了。
卸機油腰~
我來履行承諾,講這段是想說普林本科生裡面還是有大神的!這位名字叫Steve Gubser,是美國第一位IPhO金牌,還有個IChO銅牌,不知他為什麼來了普林沒去MIT--MIT不是傳說中的金牌大本營么... 這位同學在這片森林度過了幾年愉快的生活後,居然成功留在這裡做博士--美國的慣例是自己學校的研究生院盡量不接收自己學校的本科生,以保證學術多樣性,而普林為他破例了...
此後呢,這位同學沒有走金牌的標準路徑去對沖基金賺大錢(哈哈,我愛地圖炮),而是毅然繼續做學術,而且是高能物理...出去哈佛做了幾年博後,又成功拿到了普通森林學院的助理教授,那絕對是青年才俊啊。
不過人的一生怎麼可能一直那麼順利呢?在他做完助理教授之時,晴天霹靂,居然木有拿到tenure(終身教職)--對於助理教授來說,這就等於說「你被開除了,自己找工作去吧」。於是他去了加州理工...並且直接跳過助理教授拿了終身教職...
這下輪到普林校方瘋了,他們只得灰溜溜地把教授大人請回來,並給了終身教職...
哦對了,上個學期我給他當助教,這位同學對學生可好了,隨時接待小本問問題,不過他整天抱怨我批改本科生作業給分太低!那些人明明就是沒做對嘛!
上照片,版權歸Zimmer同學
----------------------------
這麼快就200贊了啊!今天開車去華府辦點事,晚上給大家講故事~
如果真能有600贊,我應該給你們講點什麼呢?
---------------------------
大家來贊下唄,贊數過200我來講個普林本科、普林博士後來還回來普林當教授的傳奇人物的故事~
---------------------------
昨天正好是我們的reunion,校友返校日,發個圖片來騙贊吧,大家看在老巫師的份上來贊下唄:)
----------原答案割割線-----------
答豬自己是北大的本科(沒畢業,汗),後來輾轉到普林斯頓讀博士,給本科生當了好幾年助教,小本們都表示很稀罕俺的...(普林管助教不叫TA,叫Assistant instructor,簡稱AI,我們不是計算機!)不敢說自己的答案有什麼權威性,算是提供一個理科生的一面之辭吧。
1. 大部分普林的理科本科生基礎知識絕對沒有北大生紮實。我教過的很多大三大四物理系學生做題主要靠的還是查書本上的公式,抄來用。有一次我出考試題,特意出了幾個其實很簡單的例子,都是書上公式不能直接用的,學生們就真的做得很差。在美國的學制和教學風格下,這個其實是必然的。這邊入校時沒有專業,學生受了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很難在需要很多知識投入和積累的理科上真的學通。很多人學了些政治學、社會學、物理、化學等等之後,發現自己文科的總能跟著扯點,理科的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然後就選了個easy route,做文科(或者經濟)去了。其實大多數理科生都經歷過一個「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階段吧,只不過當自己有個確定的系的時候,自己約的課,含著淚也得打完啊...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北大學生基礎紮實。順便說一句,不只是中國學生很早分系,其實很多歐洲國家如法德者,也是很早就有science path的,而且法德的學生理科底子真的很好的。相比起來,英美其實是特例。
2. 普林本科生的學習能力還不錯,一個完全不懂的領域,讀上幾天書,就能像模像樣地寫個essay了——雖然其實裡面錯誤還是不少,這方面北大的教育就不怎麼強調,在北大大家都是拚命刷題,力求偏難怪。所以我覺得普林學生畢業後適合去諮詢業,也就是說,什麼都懂,什麼都不是專家。而北大學生比較偏專業人才。
3. 普林學生的表達能力很好,能把一個自己似懂非懂的觀點或者知識有條有理地說給大家聽,聽起來還都挺像那回事的。這個可能和美國大學的選拔機制關係很大,都是那些會寫essay的人後來進了這些大學。中國的選拔機制比較偏重於解決問題本身,也就是要在考試中解出難題,這種傾向就直接導致大家更有「真材實料」卻也會「茶壺倒餃子」。
4. 普林的學生更看重課餘活動,在這些小本看來,"social"、 "party"可能跟開心無關,只是必須的擴大社交圈的活動。所以大家的社交焦慮也會更加嚴重一點,時常會有人在寫不完作業的情況下去參加party,結果回家後熬夜寫到早上... 中國學生這點會好很多,也許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說只有學習好重要吧...
總結:其實兩種制度的好壞真的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我會覺得美式本科教育對職業發展更好,因為它能培養很多社交、表達、抗壓和快速學習能力,而北大或者清華的教育對學術路線更好,底子要紮實很多——當然,讓我露下狐狸尾巴:如果真想做學術,本科其實可以考慮法、德、瑞士等歐陸國家,打實基礎的同時還保證了國際前沿水平。
擴展:不負責任地說,我覺得以上我列的關於北大和普林的本科教育特點,代表了兩大陣營,也就是:PKU, THU, USTC, MIT, Caltech, ENS, Ecole Polytechnique, ETH...
versus
Princeton, Harvard, Yale, Columbia, Cambridge, Oxford...
歡迎大家拍磚和續寫這個列表...
北大牛津背景談談自己感受(不想爆隱私就不講細節了,只講感受,算做一家之言吧)
學生生源:
北大學神太多,都是全國各地激烈競爭中挑選出來的。格外強調激烈二字是因為中國的高考文化導致所有學生幾乎都在這條路上比賽,一千萬考生,最終只有大約3500人被錄取,最終能夠進入北大的都是全國各地極其聰敏,或者極其勤奮的學生中,運氣還比較好的一批。牛津的本科生錄取不太了解,不好置喙。不過其高昂學費,已經讓許多貧寒家庭出身的學生,望而卻步。而且能夠申請到國外留學的學生,本身家庭條件在各個國家也都屬於至少中產,所以更大程度上感覺牛津像是一個貴族學校。從其學生的課堂表現來講,並沒有北大那麼多那種能夠讓你感覺到壓力山大的同學。私人感覺從生源學識來講,北大略勝。
教育資源投入:
牛津的tutorial系統,給予了每個本科生極大的資源投入。學生在大課堂上上完了課,還會有學院的這個專業方向的tutor幫助解答問題。而且tutor不是國內高校一般的研究生助教,而多數都是真正的教授,一對一或者一對幾的來給學生解答問題。這種tutorial系統在每個學生身上投入的教育資源,完勝其他所有其他類型學校。而北大,據我所知,也在極力引進這種導師制,不過大環境所限,已經過去了好幾年,效果並不理想。因為所需要的資源投入太大,以目前北大的能力,還做不到這一點。教育資源投入,牛津完勝。
學校人才培養方向:
北大講究通識教育,本科生除了自己專業課的學分外,還必須要修滿ABCDE(F)通選課學分後才能畢業,涉及理工、人文、藝術、法律、社會等各個方面,所以你如果認識北大本科畢業的學生的話,一大特點就是博學,各方各面都知道一點,不過遺憾的是,每個方面都不會特別精通,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識教育雖然能夠極大拓寬人的知識面,不過對於打好專業基礎並沒有大的幫助。而牛津對於專業課的要求非常嚴格,學生通常在考試前夕壓力很大,在跟tutor進行tutorial之前也需要做足充足功課。而且因為學期短,學習時間緊湊,通常壓力會很大。這樣高強度的學習對於專業課的掌握程度會更好。但是就其通識教育方向,據我所知,牛津並沒有特別要求。人才培養模式,兩校模式不一,各有特色。
思想氛圍:
北大以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為傲。校園中也確實學生思想碰撞非常激烈,持不同意見的同學老師觀點交互論戰非常常見。學生活動也多種多樣,百團大戰熱鬧非凡,BBS辯論激烈。講座中邀請的各種觀點的學者社會人士也五花八門,學生能夠比較全面的了解國內各種思想。不過注意是國內,中國現今的大環境決定了學校培養還是以為國家社會服務為主,雖然北大學生已經算是思想比較前列,不過視野還是略顯狹窄,還主要局限於國內事務,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也僅限於國境線內。而牛津的學生則會更加國際化,考慮問題會持有全球視野。而北大引以為傲的思想自由,在西方社會其實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我們自認為這麼努力的走在時代前列,卻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社會落後罷了,這確實是一件悲哀的事情。當然這與現今世界主要為英語世界所掌控有關,也不可否認牛津的國際視野對於陌生的東方文明也會有些盲點。不過總體考慮,思想自由活躍氛圍,牛津勝。(黨團系統對於思想的禁錮,這裡就更不用說了,北大也一樣)
畢業生精神面貌:
牛津學生因為接受的是在世界上更為同行的英語教育,牛津又在全世界都有良好聲譽,因而其學生相比北大學生會更有自信,溝通能力(英語)會更好。北大學生在國內完全沒問題,專業、見識、溝通能力、組織能力都很好,可是出了國門感覺就不會那麼順利,當然近年來北大在英美的地位也在逐年抬升,不過由於其國際化程度不高,還遠沒有到在國外家喻戶曉的地步。不過牛津學生在中文世界可能就沒有那麼優秀了,一個問題就是許多中國學生在牛津畢業後,很多專業辭彙中文不會講,這如果回國工作的話,確實是一個問題,還有對國內問題的不了解,其在中文環境中有可能會受挫。所以,從畢業生精神面貌來講,中文世界,北大勝。英文世界,牛津勝。
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不一定都正確全面,僅作一家之言供參考,其他有想起來的再隨時補充
我覺得哲學系有些教學方法不合理,但問題不出在老師身上,而是學校身上。
學校要求大一的學弟學妹們就要讀原著。可就我接觸的情況而言,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浪費時間而已。倒不如認真讀一些概論和通論。我參加過一個讀書小組,大家讀《懺悔錄》,但是……怎麼說呢?大一學生們也沒有相應的背景知識,教會史的知識基本為零。我在讀書小組中,甚至需要給大家從頭開始簡要地講下早期教會史。
說實話,我森森地覺得,讓博士生帶讀書小組實際上不怎麼明智(我沒去帶)。
有一點我覺得北大完爆劍橋(我不知道牛津)——食堂。作為一個在牛津大學讀博的研究生,我來講講我給本科生上課的經歷,大家就知道這裡的本科教育是什麼水平了。以下摘自我寫的《牛津筆記之tutorial學制》: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本科教育之所以與眾不同,在全球享有極高的聲譽,其秘密全在於兩校獨有的tutorial學制。以牛津大學為例,一個學年分為三個學期,每個學期有八周,講授兩門課。所謂tutorial,就是在每周例行的lecture(即大課)之外,再給每門課指派一位專屬的tutor(姑且譯為導師),由他為學生布置閱讀書目以及每周的論文題目。學生需要完成一篇2000到2500字的論文,並在這周的討論課上(通常是一對一或者一對二)與導師進行深入討論。
Tutorial學制看似學時很少,每周不過兩堂課而已,加上大課也不超過五六個小時,但實際上對學生的要求頗高,沒有一定的天賦、思想和努力是很難招架的。比如我講授的《中國的政府與政治》,僅書單就有洋洋洒洒二十多頁,總計四五百項,而且其中沒有一本是教科書,全部都是大部頭的專著或者頂尖期刊上的學術論文。為了寫好每周的論文,學生不僅需要閱讀書單中的文獻,還需要擴展發掘其他資料,從而訓練自己查找文獻、快速閱讀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由於論文沒有標準答案,必須經由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再通過嚴謹雄辯的論文表達出來,因此必須具有相當的思辨和寫作能力。此外,每周的討論課都像一場迷你的畢業答辯, 學生必須快速應對導師的各種質疑,這就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在這種學制下,偷懶的學生很難逃過導師的法眼,只需要幾個問題就會被問倒。而臨時抱佛腳或者抄一篇論文了事的做法更是完全行不通。我的一位美國學生對我說,她一學年上了40多堂討論課,閱讀了數百萬字的文獻,寫了40篇論文,總計400多頁12萬多字。可以想像,以這樣的強度訓練三年,她將有多麼大的收穫和提高,思想的深度將達到何種程度。
很遺憾,我的本科並不是在牛津劍橋讀的,而且當時學的專業是物理,雖然也有討論課,但和國內的習題課並無大異。來牛津讀政治學碩士後,終於接受了tutorial學制的魔鬼式訓練,好容易熬過來進入博士課程,有了「蹂躪」本科生的機會,在四年中為八位學生講授了《中國的政府與政治》。我在與學生的討論中收穫良多,也感謝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在他們的眼中,我這位小「導師」做得還算稱職。
以下便是我講授tutorial的一些心得。
開宗明義來說,tutorial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地思考(thinking for oneself)。換句話說,至少在政治學領域中,tutorial不是為了向學生傳達某些信息或者灌輸某種觀點,而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探索、發現、分析、批評和比較來形成自己的觀點,並通過寫作和辯論來捍衛自己的觀點。
作為導師,在開學前與學生會見面是十分重要的。我的碩士導師就不重視開學前的指導,或許他以為我們都是牛津嫡系部隊,結果是讓我走了不少彎路。其實,很有必要在學期開始前就幫助學生了解tutorial學制,特別是如何更有效地讀書、思考和寫作。其中重要的幾點是:
不破不立。政治學難免帶有意識形態色彩,因此需要破除學生可能存在的固有的偏見和意識形態式的思維。這種偏見常常是潛意識的,如果不加思考和批判,寫出來的文章很容易淪為宣傳部通稿。對東西方的學生來說都是如此。因此在開學前,就要特別提醒學生在閱讀文獻時不要被作者牽著鼻子走,落入文獻的敘述框架中。在讀到標籤類的表述時要警惕,要思考其語境和適用性。告誡學生不要根據先入為主的看法或者社會上所謂的「主流看法」妄下結論,對待每個問題都要從零開始。不要帶著答案去書里找證據,而是要從證據中得出答案。
在寫作之前,應當認真審題,花一些時間思考論文題目,確定討論的語境,定義其中的專有名詞,考慮從中引申出來的問題。社會科學中99%的問題都源於定義和表述的不清。比如「民主」一詞在不同的語境下就有不同的含義。我所出的論文題目有時會刻意埋下陷阱,所以我會告訴學生,請大膽地質疑題目本身的問題,如果題目不妥,甚至可以進行修改使之成為恰當的,可答的問題。
在思考政治學的問題時,牛津的風格和美國文理學院的風格有很大差異,最忌諱「一方面如何、另一方面又如何」或者「這也有些道理,那也有些道理」式的「和稀泥」。牛津追求的是在全面把握一個問題的同時,由一點切入,向下縱深,對一個清晰明確、哪怕有些偏頗的觀點做出雄辯式的論證,因為tutorial訓練的是思辨過程,而不是如何做和事老。這一點除了每周進行大量的閱讀和思考外,實在沒有其他捷徑可言。
論文沒有標準答案,導師也不應干涉學生的觀點。tutorial注重的是學生進行了怎樣的理論思考,又是如何組織各種相關證據來支持其觀點的。任何一種觀點,只要論證充分都可以被接受,都應該得到高分。從這一點來說,書單中的經典著作不是用來頂禮膜拜的,而是用來批判的,而且是要狠狠批判的!切勿迷信文獻。在辯論時所有人與前輩的權威、大師都是平起平坐的,不必害怕自己的觀點幼稚。
就論文寫作而言,雖然不必寫成八股文,但也需要有明確合理的結構,因為寫作反映了一個人的思維過程。學生易犯的錯誤包括(1)論點不明,寫了半篇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2)論據和論點沒有關聯,往往是由於閱讀時看到了很有趣的事例,於是都羅列上來,而不知不能支持論點的段落,再精妙也是廢話;(3)結構混亂,穿插各種莫名其妙的文字,在詞窮的情況下不斷重複觀點,卻拿不出例證。其實,要在2000字內對一個問題做出深入討論談何容易,最好是先打提綱再填充材料。不可隨寫隨想。幾乎每個學生都想不打腹稿一氣呵成,結果必定寫得一塌糊塗。四天閱讀,一天思考,組織材料,撰寫提綱,最後一天完成論文是比較合理的安排。引用注釋必須規範,以養成良好習慣。不引用不列參考書目的一律減分,抄襲者直接不及格。
在討論課中,一些導師會讓學生通讀論文,這是較為傳統的做法。我通常以對話開始,詢問學生一周來讀書寫作的心得,並給他們幾分鐘對自己的觀點做出陳述,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無論自己觀點如何都要和學生唱反調,但不是一上來就直接否定學生的觀點,而是發出一連串蘇格拉底式的提問,這一方面是要打亂學生的陣腳,看看他們能不能「臨危不亂」,那些平時偷懶的學生,此時就會敗下陣來;另一方面則是鍛煉學生自我質疑和自我批判的能力,引導學生髮現論述的漏洞以對自己的觀點加以修正和完善。不過,這可是「高風險」的做法,如果遇到有備而來的學生,就可能演變成「華山論劍」般的武林大對決。畢竟導師也不是對每個問題都有深入的研究,有時也會被學生辯得啞口無言。回想四年以來,我確實有幾次敗在學生手下,但那是何等淋漓暢快的敗北,實在希望能多敗幾次!
很難進行客觀的比較。
如果要量化【教育質量】來對比,首先要定義本科教育的目標是什麼,然後選取其所針對的數據應該是【就業率】還是【研博升學率】還是其他更加複雜的指標,這是第一個問題。要保證自變數的顯著性問題,又要考慮如何剝離【學習生活環境】、【生源質量】、【家庭條件】等等可能因素的影響,這便涉及到許多前置問題,如中國初高中教育質量與國際相比之結果,或北京這座城市的總體評級與牛津、劍橋、波士頓相比之結果等等。
楊振寧說本科教育差不多,屬情理之中。他在西南聯大學物理的時候,師資配置是絕對的國際水平。王憲鈞的老師是哥德爾,他爸楊武之在芝加哥跟著Dickson學數理,沈有鼎是哈佛出身,等等一眾人物都曾擔當本科的教育任務。回溯當年的大學史就可以發現,西南聯大本科教育的師資質量完美接軌國際最前沿的學術共同體。王浩清華畢業後,在哈佛用2年讀了博士,與張奠宙的訪談中他回憶說,蒯因在博士階段讓他讀的東西,自己本科就跟著老師念完了。
所以楊振寧那一時代的參考價值不大。
比較大的問題,是【生源質量】與【資源平台】如何取捨。如果北大的新生們在起跑線上因為應試教育和國家城市大環境的關係不比哈佛尖子生們,那接下來的關於本科教育質量的比較也很難定奪。
主觀上講,留學狗們很容易產生北大遠不比「哈耶麻普斯牛劍」的印象,因為自己競爭的對象是全世界的尖子,生活的環境又是思想火花的集中地。
入學後,左邊一個袁幼林,右邊一個張躍然,上Acemoglu課,聽索羅斯的講座,去社交能碰見扎克伯格,去圖書館能找到蔣公日記的原本,食堂吃飯結果發現對面中國女孩兒的名字和大大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環境里,糊裡糊塗就開始覺得自己牛逼了。
作為貴校校友來自黑一記。
現在北京大學工作的陸揚(@雲中上師)昨天上午的一條微博引起廣泛討論:「幾年前耶魯校長推動耶魯北大項目,讓耶魯學生在北大學習,這項目兩年前被 耶魯單 方面終止。終止原因好幾個,該項目負責老師曾告訴我一大原因是對北大對外漢語課程不滿意,耶魯學生普遍抱怨在北大上中文,回到耶魯趕不上同級的課程。」
來自澎湃新聞:爭鋒 | 在中國大學裡學漢語,沒有外國大學裡學得好?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你只有同時在北大/清華以及在哈佛/牛劍等名校各呆滿四年,並且是以本科生的身份呆滿四年不是以交換生各呆一下,或者在這些學校從事本科教育有多年經驗的老師才能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交換生很難體驗一個學校的教學理念的。
難道就我感覺我們學校的本科生質量吊打普林斯頓,普林斯頓的研究生博士吊打我們學校,原因是我們的大神轉移到了普林斯頓……
現在也許好一點,但是我們當時北大和歐美名校硬體上的差距真的有如原始社會同文明社會,而學生的家庭狀況的對比也差不多。連錢都沒有又怎麼跟人比境界呢?所以只能說我的校友們的個人精神和素質真的是世界一流的。
聲明:北大的,要說些敏感話題,匿了。
我覺得有一個很痛心的一點區別,就是:
【是否真的關注學生】
我在北大的體驗:
一些班主任最關心的,是如何巴結班裡最有背景的學生。
有的時候看那跪舔的樣,我很想說,
一些教師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能評上教授。
一些校長最關心的,是怎麼能陞官兒。
咳咳,某人貪幾個億我都不說了。本科四年,校長換了三個,真是酸爽~
--------------------------------------------------------------------------------------------------------------------------
剛入學校的時候,發現班主任W特別有意思,經常請學生吃飯。然後關心關心他們,適不適應校園生活啊?有什麼困難啊?blabla
當然了,請的人每次都是相同那幾個。
我這種平民百姓自然是輪不到的。一年跟班主任都說不上一句話。
--------------------------------------------------------------------------------------------------------------------------
畢業去領證蓋章的時候,新的班主任H會問問大家的出路。
有的人的待遇是這樣的:
【去哪兒啊?XX部委啊~以後咱們記得多多交流啊~哈哈哈~哪裡哪裡~互相關照~】
有的人的待遇是這樣的:
【去哪兒啊?哦,XX省啊(大西北),行了,去隔壁蓋章吧!】
連號稱中國最高學府的地方都這樣,誰能告訴我:
中國教育,到底還有沒有救?
論生源的智商和勤奮程度,北大清華強太多。論客觀的硬體條件,北大清華還差不少,四人宿舍怎麼和一人宿舍比呢,北大清華也沒有formal吃呀。至於課程安排和教學質量,以我給劍橋本科生課程當助教的情況看,也就那麼回事。(理工科不知道)
然後,劍橋本科生確實口才好氣場足自信幽默穿著得體視野廣闊熱愛體育,但是這是因為人家是公學畢業的,這個國家的精英教育就這樣,賴不到大學頭上,你按歐美的招生標準招生,北大清華照樣能招到這樣畫風的孩子。
不過出於私心我還是覺得這個社會越來越崇洋是好事。雖然我和我媳婦都是北大的,但我們都知道,我們孩子想上北大很複雜,想上劍橋很容易。現在清華某位領導當年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讀不下來了,於是肄業回國。
同時他發現芝加哥本科設置的core curriculum,也就是所謂的通識課程很好,於是有了現在的清華人文學院…
只能說國內起步晚,路還很長。
先說一下答主背景吧。世界排名前二十的海本,現在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學讀研究生。
因為各種自己就是清北本科或者HYP本的同學都來談了感受了。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談吧,就是我接觸到的這兩類學校的本科生。來談談他們給我這個既不是清北,也不是題干中那四所,但是還算世界名校的大學生的感受。現在在讀研究生,這兩類學校的同學都接觸到過挺多。
開篇點題:清北和世界一流名校的差距不在教育質量,而在於對學生人格和格局的塑造。
而這一點是致命的...
首先已經有那麼多答案了,我這篇可能也不會被看到。但是我還是要先聲明一下,我真的不是為了黑清北,清北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同學的。就算要黑,主要也是黑清華,因為北大的同學我整體接觸到的我覺得都比清華的同學情商高。另外,因為接觸的主要是理工科的同學,所以這裡也僅指我所見到的清北理工科的同學的情況。
先說清北吧。
從本科開始就有接觸到各種各樣清北之後出國來讀書的同學,整體的印象就是:在不熟悉的環境下的害怕和不自信,會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爆發出遠遠超過常人的自負。
很多清北的學生剛出國的時候,因為語言問題,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不適應,所以在其他本來就是海本的同學面前,普遍不是太放得開,也不太願意主動接觸外國的社會和朋友。但是他們會快速的形成自己的圈子,然後慢慢的又開始分層,因為學術的逐漸適應,讓他們開始重拾當年在清北時候的天下唯我獨尊的氣勢了。所以結果就是他們會更加願意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也就是學術,不停的學術,然後以自傲的姿態,將學術上的能力擴大到其他各個領域去鄙視其他的同學。然後一些很裝逼的言論,動輒指點江山,覺得海本的同學們都不過如此的就更是屢見不鮮了。甚至是」海本沒有什麼高智商的同學,大部分都不太行「這種話都直接當著海本同學的面講出來了。且不說是不是事實,光是這份情商就已經感天動地了。
進一步就演變為了除了拚命的學習之外,其他方面都無法幫他塑造起自己的自信。於是大部分這些清北的學生除了和中國人一起去Chinatown吃吃飯,唱唱K,生活的主旋律就是拚命的學術。學習本是沒有錯的,辛辛苦苦出國來,特別是以後想走faculty路線的同學,本來就是為了學術而來。可是將學術作為了自己生活的自信的唯一的來源,就很容易導致自己的情商和與人接觸的能力的急劇下降。如果這樣一路下去,能成為各種我們在傳記中見到的科學家們也就罷了,性格乖僻似乎是牛人的特點。可是這每年海量的清北留學生中,有多少真的最後是能夠成為這樣的人呢?因此,也有不少因此思變了,變得越來越好了。這部分的清北的同學我是很欽佩的,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很積極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可是那些沒有變的同學,反而開始愈加地在自己的世界中稱王,和人接觸的能力越來越差。就更別談男女朋友了。
這是我接觸的到現狀,從這個現狀,哪怕是那些之後變好的清北同學們,我們去反思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本科教育和環境。可以像stereotype一樣,把如此多明明各不相同的個體都打造得差不多呢?都有著同樣的問題呢?光是這個stereotype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更別談形成的還是一個這樣不算太好的stereotype。
因此我覺得清北的問題在於對學生人格和格局的培養。同學之間的競爭很多來自於學習,大家比賽刷題,比賽考試,比賽參加各種比賽。學校的整體氛圍,並沒有讓學生接觸到別的類別的同學,於是不知不覺間,大家漸漸都變成了相似的人,有了相似的價值觀。因此隨著年級的上升,到大三大四本該是百花齊放的校園其實value的東西到最後慢慢趨同了。於是有更多的人開始缺乏自我思考,他們不思考自己的人生,而是在追求著大三大四時周圍所有人都想追求的東西,IT,金融,出國讀博。一路盲目的從眾,沒有時間也從來沒有想過要自視。看看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到底該怎麼定位自己於這個社會。這種迷失是導致清北學生普遍接觸起來讓周圍人覺得不舒服的原因。很多人簡單的歸結為是清北的人大都傲氣。其實這種傲氣在國外反而有一種窩裡橫,井底之蛙的感覺了。雖然說並不能說這種情商或者格局這類softskill的重要性就一定勝過學術能力。但是歸根到底,人類還是社會性動物,能不能在社會中活得更好,或者說獲得更多的資源和認可,還是需要看這個人如何與社會接觸。說一句不好聽的話,看到某些清北的同學,就像看到清朝末年的中國,明明已經是千瘡百孔到處是問題了,可是卻還是一副我是天朝上國的樣子。傲氣本沒有錯,但是沒有底氣的傲氣就只能徒增笑耳。最後總結到本科教育上,還是缺乏對世界正確的認識,對自己清楚的認知,對未來的思考和規劃。如此多的人都有這樣同樣的問題,我只能歸結這是大學校園的culture所導致的,或者甚至上升到中國高校的校園氛圍導致的。
轉而再說一下HYP的這些同學們。
接觸到的HYP的同學大多都是兩個極端,要麼是nerd到極致的屌炸天牛人,要麼就是business到爆炸的讓人如沐春風。(因為HYP已經天然過濾掉其他啥都不行的同學了)首先說一點,他們和國內的同學相比傲氣要少了許多,這是真的,nerd不屑於在學術上去炫耀自己,其他的同學不覺得會學術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他們依然傲氣,但是他們傲氣他們能找到很好的實習,傲氣的是他們的社會活動能力,傲氣他們能進更好的學校,傲氣他們受很多人歡迎。這真的是非常的接地氣,大家都是在規劃自己的人生,在想著自己未來會怎麼活,並且從大學就開始朝著這些方向在努力。他們努力的獲得這些東西,並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是和清北的同學最大的區別,也是有獨立思考和沒有獨立思考的區別。難道清北的學生不喜歡這些東西么?他們也喜歡,他們也想要好實習,他們也想要進好學校。可是這些東西的達成對於他們來說每一步都變成了可以炫耀的資本,可以裝逼的利器。然後對於HYP的同學,他們會很開心自己獲得了這些,但並不會覺得一定要去炫耀。這就是從小接觸到的教育和環境所導致的。他們會開心到喜極而泣,會和父母家人朋友戀人分享好消息。但是不會像中國學生一樣,用非常讓人不舒服的方式不停的裝逼炫耀來獲得踩踏別人的滿足感和一點點微不足道的自信心。歸根結底,缺什麼的人才會炫耀什麼,清北那些將絕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學術上的同學,真的不懂該怎麼合理的接觸社會,該怎麼在這個社會價值下build up自己的自信。三代造一個貴族,格局的差異,可能真的不是這些清北的孩子問題。
最後聲明,我指的只是一部分我接觸到的清北的同學。並不是所有清北同學都這樣,只是因為在不少人身上發現了一些共性,進而思考到的本科教育的差異。所以並沒有針對清北地圖炮的意思,只是想客觀比較清北和HYP這些學校教育的差異。因為都是從我自己觀察得到的,所以肯定有bias,甚至可能因為我碰到的都是理工科或者金融之類的同學,所以這方面尤其差。因此僅代表個人觀察,與大家分享,並不是define清北的同學,也絕沒有詆毀清北的意思。但是至少從目前可能我確實還是更喜歡和HYP的同學接觸,接觸起來更舒服,覺得更有思想更有深度更有收穫。
上面的很多朋友已經從自身經歷的角度進行了對比和分析,很深入、也很全面。那麼我則想談談它們之間在教育體制上的差異。
在分析之前,我想先回應一下楊振寧等教授,我並不贊成「北大的本科教育不比哈佛、普林斯頓等世界名校的差」這一觀點。如果能上的了哈佛、普林斯頓,幹嘛還要考慮北大?他們之間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當然我所指的「差」並不是指學校聲望、影響力、以及師資力量上的「差」,而是指教學模式和理念上的「差」。雖然楊教授認為北大「不差」,但是楊教授可是在民國時期在國內接受的大學本科教育,那時候國內的本科教育,套用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的治學理念來說,即「兼容並包,思想自由」,我想這應該是令楊教授懷念並認為「不差」的主要原因吧!
那麼現在的北大和海外名校相比都「差」在了哪裡呢?
- 第一「差」:高考的獨木橋 Vs. 申請的常青藤
在國內,每年一次的高考,千軍萬馬齊上陣,而真正能夠進入北大等名校的學生又能有幾個?鳳毛麟角,如同闖獨木橋一般。因為既然是「考」,一切都要用分數說話,當然還有不同地域之間錄取分數線上的不公平差異,因此沒有任何靈活性可言。而這些用高人一等的成績換來北大等名校錄取通知書的學霸們,分數就是他們的一切,同時自視為全國的尖子,人中之龍鳳,由於物以稀為貴,也就形成了他們這一相對孤傲的特殊群體。
而在國外,每年一度的申請季,雖然也是千軍萬馬來申請,但是我們通常用的是「申請」二字,而不是「考」字,這從模式上就有很大差異,也就是說當一個學生的SAT/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很高時,卻並不一定會被錄取,因為還要去考察學生的軟性背景和獨特經歷,通過這些來判斷學生的個人能力、潛力、思想、自身與學校的匹配度、以及是否能夠為學校的多元化建設作出貢獻。這種模式也就使得能夠進入常青藤盟校的學生們必然不是書獃子,必然具備多樣性,必然有著強大的發展潛力,必然對自己的需求和目標有著清晰的認識和規劃,必然與錄取他們的學校非常匹配。
- 第二「差」:大模式、小資源 Vs. 小模式、大資源
從學校屬性上來看,北大屬公立大學,財政由政府調控,這就要按照體制內的章法辦事了,從而形成了一種「大模式、小資源」的狀態。而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些美國頂尖名校均屬於私立大學,自主經營,有富豪校友們資助,以此形成了一種「小而精,且由小見大」的狀態,我稱之為「小模式、大資源」。接下來我們再具體的做一下對比。
- 學生人數:北大作為國內的頂尖名校,雖然在招生上也是以精英為主,但是依舊要照顧區域生源的比例,因此每年本科的招收人數會接近4000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的人數超過萬人。而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的本科每年招收的人數不到2000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的人數也只有六七千人。懸殊之大,一目了然。
- 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差異通常是基於學生人數的多少所形成的。學生數量少的地方自然能夠實現很低的師生比例,並形成一種小班制的教學模式,單個學生所享有的資源,以及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都會更多。那麼學生數量多的地方呢?可想而知,情況自然會是相反的。
3. 資源配置:由於對實踐經驗的重視,以及充足的資金,在美國的很多學校(不僅僅是頂尖名校)都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資源。如果你是一個學習計算機的學生,也許在學完手機端的代碼開發之後,就能夠直接去蘋果總部實地調研;如果你是一個學習會計的學生,也許就有機會被安永選中來個假期實習;如果你想在四年的本科學習中換換環境,也許去牛津或劍橋讀一個學期的交換課程就等著你來選擇。試想一下,在北大可以嗎?
- 第三「差」:"中國特色" Vs. "美式經典「
什麼是「中國特色」在中國大學本科教育上的集中體現呢?專業被調劑的現象、不允許轉學及轉專業的現象。。。這些現象在北大自然也不例外,只能用「不人性、不合理」來形容。而在美國,任何一所學校,對於學生選擇轉學或轉專業都是被歡迎的,同時也歡迎國際學生轉學美國。這也正是美國本科教育的經典所在,鼓勵跨專業學習,注重專業與專業之間的彈性。
說了很多北大的「差」,雖是現實情況,但也是針對美國的頂尖教育而言的。拉回到中國,北大自然還是老大,北大的學生自然還是中國的頂尖人才,也是申請美國研究生時在中國認可度最高的學術背景之一。可讓我們試想一下,每年有多少人能夠上北大呢?答案是沒多少!既然如此,北大尚且有那麼多的「差」,那麼大量的去不了北大的學生們,在畢業後面對美國的研究生申請時,又何以是從呢?豈不更為遜色!
是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國內高中生對國內的本科教育是拒絕的,而選擇直接入讀美國的本科,同時也有很多國內的本科生選擇中斷國內的學業,轉學美國的原因,其中也不乏北大、清華、人大等國內頂尖名校的學霸們。那事實上,一個美本背景的含金量真的要優於國內的本科背景嗎?Exactly!
留學匠_阿蒙
美景留學AmazingEdu 聯合創始人,首席諮詢顧問
美景藝術AmazingArt 聯合創始人
「互聯網+留學」模式的踐行者
美國升學顧問協會(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會員
www.meijingedu.com
微信號:ameng968607
我就提一點,我在北大化院上到三年級了,實驗課,幾毛錢一副的丁腈手套學校一共給了我5副,大小還不合適。
我覺得我們需要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至少,其主要目的是什麼?
如果教育只是為了給下一代提供謀生的手段或者為國家的社會經濟提供人力資源,那自然各種各樣的專業學校和相應的實習鍛煉是非常重要的,而相應的通識教育/社會教育是應當處於次要地位。對學生而言,進入一所好的專門學校遠比進入一所好的綜合性大學要有用的多。
但如果對某些學校,比如清北來說,如果培養國家社會的未來領袖及脊樑是更重要的任務,通識教育/社會公民教育顯然是更有優先順序。
對比起來,我覺得清北這兩校在教授學生們知識方面不遺餘力,但在開拓眼界,對國家社會未來的思索,人格的養成,社會交往,組織等等方面略有不足。而後者對於塑造國家社會長期的行為而言,更為重要。
推薦閱讀:
※北大學生不清楚 C9、985、華五 這些概念,正常嗎?
※司徒雷登是個怎樣的人?
※如何看待畢志飛的博士論文?
※北大的同學凌晨四點半真的在看書嗎?
※如何看待南航,哈工大,西工大的航天航空專業沒有進一流學科,而北大復旦的卻進了?
TAG:北京大學 | 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 | 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 | 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 |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