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怎樣才算匹配?

是這樣的。諮詢師不是要不斷建立來訪者的人格嗎?當來訪者的優點和長處發揮1%時,諮詢師不是就要鼓勵和肯定來訪者,讓來訪者發揮更多嗎?我本來就是個很自卑的人,現在治療了一兩年,自卑沒好,搞出躁鬱來了。我那諮詢師根本沒對我有啥建立,反而一直挖我潛意識所謂的黑暗,甚至很多還是他扣帽子扣上去的(當時不覺得)。我的缺陷被誇大,還安了很多不是我的缺陷的缺陷上去。我到網上問人,大體上是說我和諮詢師不匹配。可是怎樣才算匹配?我一個來訪者怎麼知道諮詢師匹不匹配我?我現在就覺得我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我冷靜想了想,我覺得這諮詢師會不會是故意讓我問題更嚴重然後好賺錢啊?你生病去看醫生,還講究什麼匹配不匹配?有能力的醫生自然醫好你,沒能力的醫生不就拿不匹配當借口嘛。聽網上的人說知乎高手多,所以來請教請教。

看了樓下的諸多回復,尤其是小不點兒的真(shen)情(jing)回復,我不再多說了,我自認倒霉,花了那麼多錢和那麼久,反正一切都是我的問題,我以後再也不敢找諮詢師了,諮詢師不過就是邪教教主的化身嘛。明者自明,愚者依舊愚。


看著順眼,談得下去。
不至於一想起諮詢師的形象就抗拒去會談,也不至於諮詢師一句話就把自己要說的都懟了下去。


我在尋求個人體驗時也與聯繫過兩個心理師進行初談,都是找老師推薦的。第一位絕對專業過硬(因為等待時我一不小心遇見師丈出來),可以因故請假不收費,也願意給我一個不大但至少有的學生折扣。但我還是請老師推薦了另外一個心理師,並且在初談時當場敲定了之後的會談,儘管她這裡請假照收費,並且也沒有學生折扣。
無他,我就是不喜歡第一個心理師的撲克臉。短短二三十分鐘的初談,她的撲克臉都讓我感覺我需要聲嘶力竭地演出,把心剖開來讓她看最底層的陰影,只為乞求她嘴角一微關心的表情。不舒服,很不舒服。
而第二個心理師,初談過程讓我覺得很舒服,很安全。我覺得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基調訴說。她微笑的臉讓我覺得很親切,而且微笑時,顏值也比第一個高……
其實做出選擇的當下,我也不確定我的選擇對不對,畢竟我放棄的第一個心理師看上去好像很厲害的樣子。直到過年休假,我回大陸,正好遇見一些事情。我腦子裡第一反應是周四我可以和我的心理師討論,有了依靠;第二反應是不對現在是休假,悵然若失;第三反應是開始想像我會怎麼跟她說這件事,她會給我哪些回應,我又會在這些回應下如何重新看待這件事。這時,我才確定,我的確選擇到了一個匹配的心理師。

這並不是說撲克臉的心理師不好,微笑的心理師好。而是我更偏向微笑的心理師,我與微笑溫暖的心理師更容易建立關係。我也有朋友是喜歡犀利型的心理師。太溫柔的心理師他覺得沒什麼用不夠勁…
這是一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選擇。

我個人認為匹配就是雙方能建立咨訪關係。再個人一點,我認為最直接判斷匹配的方式就是喜歡這個諮詢師,至少不討厭。看見他會有訴說欲、會有安全感。畢竟,心理諮詢在重建人格等終極目標之前,首先應該是一種自我照顧。何必找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諮詢師自我折磨呢?心理諮詢又不便宜…_(:3」∠)_
而且,如果是長程的心理諮詢,遲早會涉及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最不堪、最陰影的部分。這一段,不會太好受。如果不找一個喜歡的心理師,也太難堅持下去了。


在拿不準的情況下,找心理師還是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比較容易匹配。
沒錯,和找對象一樣。


這個問題我之前也遇到過,所以來說幾句。

首先——

諮詢師不是要不斷建立來訪者的人格嗎?當來訪者的優點和長處發揮1%時,諮詢師不是就要鼓勵和肯定來訪者,讓來訪者發揮更多嗎?

不完全是
諮詢師應該和為來訪者提供充分的安全感,建立起平等且符合行業倫理的親密關係。
在諮詢關係中,諮詢師應該做到:不評判來訪者,完全接納,但這不意味著不深入挖掘來訪者的早年經歷與人格特點;不包辦代替(不替來訪者拿主意),給來訪者充分的自由成長的空間,所以「建立來訪者的人格」這個說法略有不妥。

我本來就是個很自卑的人,現在治療了一兩年,自卑沒好,搞出躁鬱來了。我那諮詢師根本沒對我有啥建立,反而一直挖我潛意識所謂的黑暗,甚至很多還是他扣帽子扣上去的(當時不覺得)。我的缺陷被誇大,還安了很多不是我的缺陷的缺陷上去。

你的這些感受,你對諮詢的認知,是否和諮詢師正面溝通過?諮詢師是怎樣回答你的?是否給出了誠實的反饋並做出相應的調整?

我到網上問人,大體上是說我和諮詢師不匹配。可是怎樣才算匹配?我一個來訪者怎麼知道諮詢師匹不匹配我?

我第一次走進心理諮詢室是在八年前,但是沒有計劃和周期,比較零散。
近兩年半內接受過三十多次心理諮詢,都是在學校的心理諮詢室,流程正規,記錄詳細,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受到倫理的約束與保護。在這個階段,我經歷了對諮詢師的懷疑和選擇

  • A心理諮詢師是被我否定掉的。她在初次見面時就對我做出了某些「好評」——很聰明blabla…當時沒太感覺到,但是現在回頭想,覺得這個做法其實並不妥當。而我決定換個心理諮詢師,是因為某次結束時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的話題,然後沒說完時間就到了,之後一次諮詢,我接著之前的話題說,她完全沒搭上話…這讓我非常不滿意,所以六次諮詢之後就換人了。
  • B心理諮詢師是我現在的諮詢師。截至目前,我作為她的來訪者,很信任她,很喜歡她,也很感謝她。
    ——這並不是說諮詢是愉快且順利的,相反,近三十次諮詢,歷時兩年多,我幾乎每次見她都會哭,甚至哭得全身發抖上氣不接下氣,我也遇到過阻抗,也會有從諮詢室出來感覺到整個人都近乎於虛脫的時候……我保證,這非常艱難,非常需要勇氣,非常考驗動機。而現在我很確定,這是一個很好,至少是很適合我的諮詢師。因為她和我一起發現我的問題,我的創傷,從防禦到面對,從狼狽到從容,從掙扎到接納……問題不斷湧現,我不斷地質疑自己,而諮詢師會和我一起尋找答案。
    當她在諮詢中提及半年前甚至一年前我們曾討論過的話題、曾用過的比喻時,我認為我們有機會迎接新的局面;當我對近兩年前她曾提過的問題忽然又有新的答案的時候,我相信這就是我所迎來的新的局面——改變很清晰,過程很艱難,心理諮詢對我來說很重要。

    ——怎樣才算匹配?
    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對成長的渴望,或者是成長的進展。
    ——來訪者怎麼知道諮詢師匹不匹配自己?
    問問你心底深處最最誠實的感受,就會有答案的。

心理諮詢是很辛苦的,需要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面對挑戰,有時候回憶那些陳年往事可真是疼,真的就像是往傷口上撒鹽一樣的疼,可是不認真消毒的話傷口怎麼好的了呢?我一個非常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她也做過心理諮詢,她體驗到了「把問題追根究底,就好像一層一層往下掉,越掉越深」的感覺——我覺得這個描述非常形象,這感覺很奇妙,有時候也很疼
補充這一段,是想說——諮詢過程中的創傷感和懷疑感未必就是諮詢師和來訪者不匹配的證據

我現在就覺得我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我冷靜想了想,我覺得這諮詢師會不會是故意讓我問題更嚴重然後好賺錢啊?

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是這種做法嚴重有悖於職業倫理
來訪者(其實也是消費者)有權力主動結束諮詢關係。
如果有確鑿證據證明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做出了有違倫理道德的事情(比如和未成年的來訪者發生性關係),請務必尋找相關倫理委員會進行舉報和投訴。

你生病去看醫生,還講究什麼匹配不匹配?有能力的醫生自然醫好你,沒能力的醫生不就拿不匹配當借口嘛。

你讓內科醫生開刀動手術,讓中醫弄注射器打點滴,讓牙醫解決內分泌問題,你真的合適嗎?
不同的諮詢師也有其特點和風格。當諮詢師察覺到諮詢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與困難時,或者說當諮詢師意識到諮詢關係存在難以調整的問題或心理諮詢可能會對來訪者造成傷害時,是可以嘗試尋求轉介的。而如果來訪者隱瞞自身感受,其實會增加諮詢師評估諮詢關係的難度,不利於諮詢的順利進行。
另外,最重要的是,心理諮詢的進展主要靠來訪者對自身的察覺與成長的動機,諮詢師主要負責提供安全的環境與其他輔助作用。心理諮詢和上手術台可不一樣!如果來訪者被動地坐等醫生開刀喂葯,這樣的諮詢絕對!絕對!絕對!不!會!成!功!

聽網上的人說知乎高手多,所以來請教請教。

知乎上確實有很多接受過正規訓練而且樂於並善於表達交流的心理諮詢師,但是你的問題描述確實有一點點氣人啊……另外,目前我對心理諮詢只有基本了解,基本上沒有受到過成為正規諮詢師的嚴格訓練,今後估計也不太會成為心理諮詢師。同為來訪者,分享一下經歷和感受。

願你一切安好^_^

————————————————————————————————

update:
@左飛在評論里對題主說:

你無非就是在知乎上等著別人告訴你你要換一個心理諮詢師,這個心理諮詢師不好。

我個人完全同意。

再次強調——諮詢關係的建立是雙向選擇,來訪者可以主動拒絕諮詢師,諮詢師同樣也可以主動拒絕來訪者。這意味著,開始或者結束諮詢關係,需要雙方做出自主的決定——恭喜題主走出了這一步,雖然你的攻擊讓我覺得莫名其妙,我個人還是傾向於認為敢做出結束諮詢關係的決定對你來說不是壞事兒。要不要信任心理諮詢,要不要向心理諮詢求助也是你自己的事情,誰也管不著。

但是——

諮詢師不過就是邪教教主的化身嘛。

在諮詢室里諮詢師要對來訪者「無條件積極關注」。但是在諮詢關係之外,沒人必須忍受你的精神人身攻擊!能不能建立信任某種程度上就是取決於我們不能主觀控制的因素,俗稱「看緣分」,但是沒有建立起良好的諮詢關係就說諮詢師是邪教教主,一棒子打死這個行業,這是你的問題——甚至可以做一個合理的推測——如果你和同事、和異性發生了矛盾衝突,就認為對方都是壞人而不去坦誠解決問題(至少你在題目描述里沒提到過你向諮詢師提出意見),這樣的關係模式,會對你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也不足為奇——諮詢師在諮詢室里不能對來訪者這麼刻薄直白,但是知乎上我有權力敢說我的想法!

————————————

以及, @Coke說

每次我看見諮詢師在知乎上吵架的時候,我第一印象就是如果我想求助於任何諮詢師,我不會考慮他了。

我以來訪者的身份說一下我的想法,個人表態無意冒犯——
我絲毫不介意我的諮詢師在大馬路上和人吵鬧干架,但是對於諮詢師在諮詢關係里的表現可能會更加敏銳苛刻一些。對我來說,諮詢師會在網上和人吵架,就如同,大廚也可以周末給自己泡速食麵啊——這只是他們職業之外的事情,我尊重他們的個人自由,不過如果廚師膽敢糊弄我的菜,那我要投訴他!而且,我也傾向於相信,周末給自己泡速食麵的廚師可能是很好的廚師,在網上街上和人吵架的心理諮詢師也很可能是我需要的心理諮詢師
當然,這只是我目前的態度,以後也可能會發生變化。我們的一個精神分析學派的老師在課上提到過,諮詢關係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來訪者的潛意識,所以,相信自己最真實的感覺,去信任或者不信任諮詢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則和選擇。


這個行業里的確也是有些亂,審慎選擇也是應該的。可參見:如何選擇靠譜諮詢師 。另,既使是靠譜、匹配的諮詢師,在諮詢的過程中也常有折磨人的困難期。這是因為,我們在生活、工作情景中,與重要他人間的矛盾衝突的關係模式,遲早會以某種方式呈現在咨訪關係中。此時,既是困難期,也可是轉變期,因為我們有一個機會可以近距離審察、討論、理解,在我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從而獲得不一樣的體驗,打開那個結。而這些,需要我們冒險去更坦白地講出對諮詢師及諮詢本身的不滿、失望、質疑、……等各種情緒、感受、想法,而不簡單地帶著情緒轉身離開。


謝 @劉柯邀。。

這個題目我想了一下,最好還是忽視一些題主這裡的問題描述,不然的話必然走到類似第一個答案里那樣逐句逐句的進行分析的過程。所以這個答案我打算僅僅回答題目本身。

諮詢師和來訪者怎樣是匹配的?

個人覺得相當程度上來說,心理諮詢和戀愛是類似的。我是一個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師,所以我很看重移情在心理治療中的作用。對我來說,移情和戀愛在感受上真的區別不大。所以這裡戀愛當中的有一些經驗是可以沿用的。對於一個諮詢師和一個來訪者來說,假如想要他們天然的就是如此相配,我覺得跟在戀愛中強調一見鍾情的感覺沒什麼區別,雖然說有,但是是一種非常少見的狀態,大多數的長程性的心理治療,大部分都不是一見鍾情的感覺,而是一種相互磨合最後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成長的過程。

但是這個磨合的過程,並不總是沒有波折的。對於來訪者來說,在進行到一定深度之後,來訪者經常會產生一種「啊,我的治療師怎麼這麼差,他還比不上我」,或者是「怎麼覺得他並不像開始的時候那麼理解我了」等等類似的想法,這個時候想要去找一個更加理想的諮詢師也是正常的想法。但是事實上是,往往這種時候才是治療進行下去的關口。

心理諮詢並不像戀愛一樣,在某種程度上有一些道德成分在,而是一種純正的你交錢我幫你解決問題的模式,這裡面的情感,相較於戀愛更加能反映出來訪者和諮詢師的關係的質量。這種退縮假如治療師沒有覺察到,那麼只能說這個治療師確實缺少能帶著人走的更深的能力。

但是相反,有些時候來訪者的退縮也是因為厭煩了這個治療師不斷的面質和澄清的過程,有的時候感覺起來就好像是治療師在給來訪者不斷的貼上標籤的過程。這個過程我也有,因為這個是治療取向的核心方式,不斷的建立假設,驗證假設,假如不對再推翻它,最後找到那樣的一個點,可以認為是非常核心的問題,之後再從這個點入手,例如假如來訪者缺乏被信任感,這個時候治療師就會提供很多的信任等等。這個是意識層面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樣的方式直接,但是相較來說由於這個過程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對於來訪者和治療師的耐心都是一個考驗。

上面一段有點扯遠了,回到這個問題本身,對於一個來訪者來說,他的治療師可能不必要完美,也不必要一見鍾情,重要的是兩點,第一個是這個治療師第一眼看上去是不是來訪者需要的,這樣一個直觀的感受;第二個是這個治療師是不是一個可以溝通願意溝通的人,這樣一個直觀的感受。假如這兩點有任意一點不滿足,來訪者可以選擇其他的人。

對於一個治療師來說,一個合適的來訪者的特點有3個,第一個是這個來訪者是主動的(當然這一點在不同的群體上是不一定的);第二個是這個來訪者是自己可以治療的(在法律的框架之內);第三個是這個來訪者的問題是自己可以忍耐的,特別是第一印象,這個非常非常關鍵。

除了這些之外,我其實覺得治療師和來訪者的匹配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在於來訪者和諮詢師的治療關係本身。題主在描述裡面的問題,其實我個人感覺是雙方的諮詢關係並不真誠導致的,諮詢師盲目的尋找來訪者的問題而忽視了共情與移情的作用,題主本身也對這個治療的過程一無所知,甚至這段治療關係本身就缺乏了信任。

以上。。


不用說的太複雜,就一句話:他有沒有讓你放心,覺得有信任感。

作為心理諮詢師,這幾年我接觸了不少求助者,有主動找我的,也有推薦的,這裡面也有很多的脫離率。不是說我不認真,也不是說求助者沒有真心求助,在氣質和性格上,仍然會存在一些「契合度不是很好」的例子。

我的性格屬於「華誕不羈」,任何事情看得很開,不是那種小心眼的這種,表達方式比較直接。當然也不是那種無腦說別人壞話的這種。

我不只一次說過,了解一個人,絕不能通過發表的言論、文章以及演講時所講的話,來判斷這個人是否「優秀」,要用心去感受對方,去察覺背後那些看不到的東西。哪怕是知乎大V,現實中也不過是個普通人,跟知乎大V交流,就是一種建立關係的渠道而已。

這個方法同樣適合心理諮詢。

而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如何才算匹配?這個關係的建立要說複雜也複雜,要簡單也簡單,通俗來說,就是沒有防禦心理,你能夠跟諮詢師開誠布公說很多事,而諮詢師也能跟求助者達成默契合作的諮詢關係。

我了解過很多求助者,國內很多求助者對於「精神分析」的這種療法並不是很贊同,有點複雜和「不近人情」,這是精神分析諮詢的性質決定的;而在認知療法、人本主義的療法過程中,相對來說還能接受一些。

有些諮詢師過多強調諮詢技術,一進入諮詢狀態,就頻繁地、迫不及待地使用各種技術,來顯示自己的專業性,做各種測驗,實際上一開始最好的方式就是「慢熱」,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再進行下一步的諮詢階段,這是最好的。

我相信做過諮詢的心理諮詢師都能明白,建立諮詢是做好諮詢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核心,遠比技術重要的多,尊重、熱情、真誠、共情這些東西,才是諮詢的靈魂。


心理諮詢,是一種社會心理學學者幫助個例來訪者的一個主要方式和方法。首先你要知道,心理諮詢沒那麼神奇,不是所有心理疾病都能一定治癒。它只是:用科學的方法,幫助來訪者自立自強的一個過程。就像前面幾個大牛說的一樣,心理諮詢師也是凡人,職業道德不允許他們幫來訪者出主意,更不能幫來訪者去解決他們的生活難題。


從你的訴說我隱約能看出,其實你已經跟你的心理諮詢師形成了心理阻抗,你已經不信任他了。心理諮詢成功的基礎就是相互的信任和約束。沒了信任,那麼訪談就是失敗的。所以如果你現在覺得自己的狀況更早了,可以試著換個人聊一聊,想想自己那些方面可以更優化,怎樣去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更有色彩。


另一方面,我覺得題主雖然心裡可能會有很多困擾,但是建議不要太關注自己的內心糾葛。誰都會有一些煩惱和抑鬱,我天天壓力也超大,回家就爆表跟媳婦吵架。但是不代表我的心態就不夠好,不夠強大。有點抑鬱反倒能讓自己更強大。


所以我建議題主可以別太在意自己的內心,而是將眼光放在外面的多彩世界,不要看自身和社會的黑暗面,而是試著每天去發現一點社會的光明點和希望,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趣。


最後分享一點我對心理諮詢的看法,引用古希臘以為哲學家的話:「人的大腦不是等待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炬。」我們需要激勵我自己,而不是等著別人將別人所謂成功的東西灌輸到我們自己的腦袋裡。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作為諮詢師不好給評價或建議。因為心理諮詢流派、方法很多,作為其他諮詢師無法斷言你的諮詢師的方法有誤或不好。

我想說的是,心理諮詢的成果建立在諮詢師與個案雙方的合作與配合上,能夠完全對諮詢師敞開與配合,諮詢師才能更好地幫助到你。

所以建議可以把你所有的想法,擔心或者顧慮表達出來,或許會有所幫助。

祝福。


把你的顧慮和你的諮詢師說出來,看他有什麼反應?一個匹配和合格的諮詢師,應該能夠承載你的不滿、憤怒,化解你的阻抗。如果他不能夠化解,確實不是和你。如果他能夠化解,你們的關係會更進一步,你的諮詢會迎來一個新的局面。
你已經連續諮詢了一兩年,我只想說,中途換人太可惜了。把你的不滿大膽的說出來,告訴他!


其實每個人都有比較擅長的問題,但這基本是從諮詢師這個角度審視的,問題或者求助者是否自己能有所幫助,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去解決阻抗的出現和治療的瓶頸,如果不行承認並轉診,才是對求助者的負責。對於求助者來說,太複雜,而且鑒於現在心理諮詢的普及度,選擇解決自己問題較多或者口碑好的做參考就行。匹配與否可以用最基本的信任去衡量,信任不了很多問題都無從談及。


聽說能確診的疾病只有三分之一不到,醫生看病大多數時候要靠猜。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
反觀心理諮詢方面,雖有無數理論,但是真的實實在在解釋清楚的心理問題能有幾分之幾呢。每個人問題背後,是他之前的一生。諮詢很難的,所以我覺得心理諮詢師的能力也像醫術一樣有高低之別。
如果題主覺得不合適就換人,有個答主說根據直覺選諮詢師,還是挺有道理的。
甚至我有時候懷疑,心理上的事能治好自己的人只是自己。就像有人問我,他的宿友太邋遢,他也幫忙收拾過委婉提醒過,可還是很邋遢,他如果正式的和舍友去談這件事,又怕舍友覺得他對自己有意見。我就說一句,抱著善意去談是你的事,他怎麼聽是他的事。後面我還想長篇大論呢,人家說我明白了,然後說了很多感悟…
哈哈這種小事還是不能和其他嚴重的問題去比較的,但是嚴重的心理問題又能有多嚴重呢?這麼多年我就見過兩個情況,性和存在。還有其他嗎?人類,就這麼點事吧?
肯不肯變化,全在自己。


匹配度是怎樣的呢?是感到被傾聽,被理解,以及被尊重。「諮詢的體驗並不總是有趣和享受的,」Bufka說。「但是在那個環境下,你應該感受到安全,被接受,被傾聽,以及偶爾受到挑戰。」


http://mp.weixin.qq.com/s/ew2xgdNuWj7V7PJ3xvt76Q


BuzzFeed Health(機構)與三位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家(Stephanie Smith, Ph.D.,科羅拉多州的臨床心理學家; Ryan Howes, Ph.D., 臨床心理學家以及富勒心理學研究所教授; Lynn Bufka, Ph.D., 美國心理學會實踐研究和政策助理執行理事),就「關於心理諮詢,諮詢師希望人們了解什麼」這個話題進行了對談。

國外心理諮詢過百年,大師很多,對如何碰到匹配心理諮詢師之類有研究,大致好像是找到合格理想心理諮詢師平均時間七年,還是多少。
其中包括很認真回答小不點的回答。一個是之前有體驗,一個是自我意識辨別和選擇等。
題主這些不滿就是移情,和之前去心理諮詢的原因和諮詢目標肯定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感覺能和心理諮詢師直接溝通處理,就能算修通不少了。


還有一個特點是抑鬱方面的來訪者攻擊向內,能攻擊向外對著心理諮詢師懷疑抱怨等其實是好轉表現。


因為是國家三級,不能進駐正規心理機構。做了4年的民間赤腳諮詢師,接接私活,怒答一波。

1,大多數正規機構諮詢師因為太過正規,過去諮詢其實更耗精力,光一項測試就要很久,其實有經驗了完全可以簡化各種測試。

2,沒必要說太專業的術語,像朋友一樣聊天就好。一開始可能會讓人懷疑:哎你好像不專業。但是過一會對方基本都會抱有敬意。

3,喜歡男性來訪者,並不是我也是男性的原因,是因為像女性一樣的同理心太複雜,模仿起來我自己都要錯亂,而且女性容易牛角尖。

4,聊HIGH了,如果對方只是學生,可能都不收費。有些人尾款不打,我也沒辦法。

5,做一陣子活就得休息一下,一般是1個月,用來旅遊玩樂。不然每天每天的負能量會讓我這個小火雞人格分裂……


我想你的感受諮詢師是可以覺察到的,而覺察這種感受也是處理反移情的過程。能夠堅持如此長時間的諮詢,應該證明初期的信任關係建立的是還不錯的,也就是匹配度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在諮詢這麼長時間後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要做到反移情的覺察和處理可能會成為接下來的諮詢方向。諮詢是諮詢師和來訪者兩個人努力的過程,在諮詢過程之中是會有來訪者狀態反覆的可能的(就像你開始覺得諮詢不錯,堅持下來,但後來又會覺得自己問題加重、減輕這樣反覆)。如果你的諮詢師和你的關係建立足夠良好,你應該是可以和他直接討論你的不舒適感的。兩個人都應該為這場諮詢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作為來訪者的你要相信那個坐在駕駛座位上的人是你,諮詢師是那個陪伴在副駕駛座位上的人,方向由你主導


心理諮詢師的流派很多,我的兩個比較要好的老師一個是孩子王主要接少年心理諮詢的案子,一個是催眠比較厲害每次都要用,你說的這個相性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沒那麼誇張,最基礎的應該問題都不大,有可能是你這個諮詢師本身的問題,建立諮詢關係是很重要的,看得出你並沒有信任他,可以考慮和他交流一下說一下自己的顧慮或者換一個,這種上來就貼標籤的諮詢師說實話還真不少,就那些花樣,誰來了都那麼說,他說爽了你的問題沒解決他感覺還不錯,可以多去論壇里找一找,祝早日康復,而且看你的描述最多也就是一般心理問題,應該好調整,最怕就是你自己先給自己貼個標籤,覺得沒有個病不fashion,哈哈,隨便說說,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算是心理陰暗?
我想問對有一部分人性心理測試類問題意義何在?將帶給測試與被測試雙方什麼後果?
在親戚家長大的小孩,性格多是怎麼樣的,心理會有問題嗎?相比跟爸媽在一起有什麼區別?
在心理諮詢行業中有「天賦」一說嗎,具體通常是哪些特質呢?
怎麼使一個人變的開朗陽光?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