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間隔年(Gap Year)的人,你們覺得是值得還是後悔?

本人現在在美國一所大學,想有一個間隔年去外面走一走,見一見更廣闊的世界,可是得到了來自家裡的反對,而且反對的很激烈。他們覺得現在是學生時代,要好好念書,一切的念頭等大學畢業再說。可是我覺得我是對的,想停下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可是又無法忽視家人的感受。想問問那些經歷過間隔年的人,你們覺得間隔年有意義嗎?take了間隔年的人,你們覺得是值得還是後悔呢?你們是如何說服你們的家人的呢?

另外,其實我的經濟是獨立的。間隔年的一切花銷也是我之前打工賺來的。這也是我最痛苦的根源吧。父母是比較干涉,強勢的那種,什麼也不讓做,然
後說我什麼也做不了。我都22了= =他他們一直認為我還小,總覺得我像12歲什麼自己也不能做=
=既然間隔年不會後悔,那麼能否教教我如何和父母溝通?謝謝


兩歷 Gap Year 的主要收穫是:
1、平常沒毅力做的事情,別指望休息時會做。
2、旅行的收穫其實是沒用的。


在30歲踏上未知旅程,究竟是浪費人生,還是精彩剛好開始?

如果「說走就走」是改變枯燥生活的一劑妙藥,能讓你徹底離開一年遠走南半球的打工度假意味著什麼?

可能是朋友圈的無限風光,也可能是打工累到鼻血不止的無言辛酸。是順境和磕絆中,一點點戒掉糾結症,一點點學會換個角度重新領悟人生哲學,一點點,離想要的人生,越來越近

順境和磕絆中,我在澳大利亞的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之旅,悄然度過了1/4。

庸碌繁重的工作之外,當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可以有勇氣和魄力去實踐「說走就走」的夢想,好像它變成了逃避枯燥的一個出口、一劑妙藥時,最誘人的選擇之一無疑是打工度假。

一旦獲得這個寶貴機會,你將擁有一整年的時間,可以深入到另一個文化中感受不同,還能在碧海藍天的南半球每日暢享絕佳的陽光沙灘美景,隨便一條朋友圈,下面的回復都是「好羨慕」、「好漂亮」、「拉仇恨」......加上名額極其有限,每年有幸得到打工度假簽證的那幾千個人,很難不成為眾人的羨慕對象。

不過,打工度假是否真的如社交網路上所見那般酷炫,讓人不得不把它列進人生必做清單里?

「不正經」的工作成為生存必需品

打工度假簽證的特殊性在於它可以允許簽證持有者通過打工的方式獲得旅行費用補貼,由於這些工作是暫時的,所以你大可不必像在國內那樣,需要考慮和權衡各方面的因素,甚至可以大膽去嘗試那些在長輩看起來算不上什麼「正經工作」的事情。

在這裡,你的尷尬,你的羞於開口,都變成了體驗的一部分。

我曾經串過一陣子水晶珠,聽起來挺像鄉鎮婦女經常接到的臨時工活兒。工作內容也很簡單,用一條鋼絲把大小不同的水晶珠按一定的順序和鬆緊度排列,串到一定的長度就算完工,全然不需要用到腦力的流水線工作。我從一開始快一小時一串,到後面一小時能串4-5串,收入相當於澳洲白工的薪酬價位。

再後來,我去了一家韓國餐廳當幫廚。試工的晚上,一個人清理了十個灶台,加上兩桶的烤肉鐵板,上面厚厚的油垢結實到快要把清理它們的鐵鏟折斷。此外,我還需要清理不停送來的無數鍋碗瓢盆,外場忙不過來的時候,還得幫忙收拾餐具,清理桌面衛生。

或許一開始,你會對這種工作嗤之以鼻,但隨著財力儲備的流逝,你開始漸漸學會妥協和接受。畢竟,比挑三揀四更現實的,是生存。

只是,當我在廚房被熏到滿身油煙的時候,當我累到回家後鼻血不止、只想睡覺的時候,我也時常忍不住懷疑自己為什麼來到這裡。

有人打黑工被壓榨,有人換宿被勸離,有人遇到過騙子,有人甚至被搶劫。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把幾十分之一浪費在這類事情上,何必呢?

可畢竟生活里,好壞總是參半。在打工度假的一年裡,我們早已不是在旅行,而是在生活。生活需要的永遠是繼續,所以我更樂於去看到辛苦付出之後,我所得到了哪些。

比如,果敢。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早上穿什麼衣服出門,每天三餐吃什麼,下班後到底是回家宅著還是逛街看電影......日常里,太多瑣碎的事情浪費了我們太多的精力,很多機遇就這樣在糾結中無聲流失。

而我的重度糾結症是在打工度假中意外治癒的。

像往常一樣,當朋友第一次發起大洋路之行的邀約時,我開始糾結於「路費好像有點貴」、「還沒找到工作是不是不太好」,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當他們出發後,我又開始因為照片里的風光而懊悔得不行。

於是,我不得不開始大費周章拚命湊團。同樣在打工度假的司機老王正準備換地方,我誤打誤撞遇上了他最後一次帶大洋路一日行。

如果那天開車的不是老王,或者我遇到的不是那天一起出行的那些人,也許之後的際遇又會因此變得不太一樣。這就像水波一樣,或者說是蝴蝶效應,一開始的差異或許只有一點,但隨著時間漸行漸遠,一環接著一環,這個一念之差,甚至有可能會影響你的整個人生。

在此之後,當朋友約我去跳傘,我開始選擇爽快答應,哪怕它可能是澳洲境內最費錢的項目。只因為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我可能再也不會去做這件可怕卻又值得嘗試的事情。

而打工度假更是每個人一生只能申請一次的、容不得糾結和猶豫的寶貴機會。也正因此,當我在這期間遇上了不愉快的事情,我都會學著去告訴自己,猶豫或者放棄,這輩子就不會再有完成它的機會。一旦這樣想,勇往直前便是唯一的方向。

學會 「大驚小怪」的人生哲學

在澳大利亞,你常常會聽到很多用「南半球最大」這類字眼形容的地方、東西或者是活動,而當你真正身臨其境時很容易發現,這些「最大」不過如此,和國內一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但慢慢地,在當地人的這些「大驚小怪」里,我開始發現,如果可以每時每刻都在自造愉快,人生想要擁有快樂其實並不難。

在這裡,可能是街邊動感的音樂,亦或是出太陽的晴天,都能讓他們輕易嗨翻天。

他們總是把「great」、「wonderful」、「out of the world 」掛在嘴邊,似乎每個東西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新鮮而特別的。在那些街頭藝人表演的時候,你總是可以看到隨著音樂起舞的路人,他們看起來自信又快樂。而我,受到他們的感染,也漸漸地開始學會這種生活哲學。

最特別的一次體驗應該是在音樂節,因為朋友送了我一張票,所以去湊了熱鬧。當四周的人都在隨著音樂舉起雙手舞動時,我也不得不舉起雙手,跟著音樂扭動著我不協調的四肢。

那一刻,我像是突然尋找到了相見恨晚的一個出口,整個情緒開始變得不一樣。既然只要舉起雙手就可以獲得快樂,為什麼不呢?

想要實現目標,這是我的最佳方式

在打工度假這個圈子裡,所有人初次見面必聊的一個問題便是你為什麼會做出這個選擇。

有的人想來賺錢,有的人只是為了出來見見世面,而有的人則希望可以找機會留下來。也有很多人在被問到時,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

於我而言,曾經辭職後只敢在國內旅行的我希望可以突破語言帶來的心理障礙,不再懼怕去更遠的遠方。這是我做出打工度假選擇的原因,也是我付出之後的收穫。

在打工度假的這段時間裡,我開始不得不硬著頭皮面對那些需要集中使用英語的語境,可能是因為隔壁房間搬來了新室友,可能是因為旅行路上和德國女生同住在一家airbnb,也可能是在偶爾打Uber時和司機交流。

那些場面通常是尷尬的。為了不讓氣氛變冷,我不得不在明知有很多語法錯誤的情況下,硬撐住不停地搜尋話題竭力交流。漸漸地,我看見了自己身上的進步,從最開始對他們口音的完全不適應,到後來能聽懂的部分越來越多,信心就這樣在一來一去的交流中慢慢樹立了起來。

在我剛到澳大利亞、住青旅的頭幾天里,我認識了一對年近60的老夫婦。他們不會英文,拿著谷歌翻譯相伴週遊世界,心態年輕又健康。還有一位68歲的老大爺,不會英文沒有手機,已經獨自去了10個國家。

當他們輕描淡寫地說起「其實語言在旅行途中並不是最重要的」時,曾經的我無法理解這句話背後的深意。而現在,與其說打工度假提升了我的語言能力,倒不如說是讓我徹底從深處改變和突破了對語言的恐懼。

因為,即使說得磕磕絆絆,當對方報以微笑認真聆聽,當我一點點無限接近我為打工度假所立下的目標時,這樣的經歷讓人無限充滿前行的動力。

無法用時間長短來衡量的旅行價值

花費上一年的時間來旅行,真的值得嗎?

打工度假的朋友里,有人在經過幾個月後已找不到繼續下去的理由只想回家,有人因為失望而離開,有人達成了目標提前離場,也有人想要獲得更長的時間去完成自我實現。

為了學習,為了逃離,為了回歸。當我們帶著目標選擇出發,當我們在這過程中實現了初衷,這場出走便是成功的。至於它是什麼方式,用了多長的時間,不過都是些附屬產物。

流浪不是選擇,我們只是被命運推到了路上。在打工度假這個人生的小插曲里,我們會完成許下的挑戰,會遇見不期而至的驚喜,會有社交網路上的光鮮生活,也會有暗藏於心不為人知的委屈和心酸。

至於它是否真的「值得」,當我們走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某一天,某一個時刻,我們總歸會為自己找出那個躲在內心某處的答案。

TIPS

打工度假簽證:這是一種旅行許可,它允許旅行者在途中用工作的方式獲得費用,支持後續的旅行。申請人的年齡必須在18-30周歲之間。

發放國家:目前只有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對中國內地開放打工度假簽證。紐西蘭每年有1000個名額,一般在5月發放,而澳大利亞每財年有5000個名額,一般分3-4批陸續發放。具體發放時間可以關注紐西蘭和澳洲的大使館官方宣傳通道。

申請過程:因為供不應求,每次申請時官網都會呈現崩潰狀態,只有小部分人可以順利打開頁面,填完申請信息,拿到遞交材料的名額。這其中,運氣的成分佔了多數,而在你拿到遞交材料的名額之後,基本離簽證也就不遠了。


-END-

撰文、攝影/杜殺 編輯/邵沙拉

最世界獨家約稿

最世界

新銳旅行品牌,為會玩的重度旅行者提供優質原創遊記和不一樣的玩法,旗下擁有公眾號、同名旅行系列書及獨家線路,微信公眾號關注exploremyworld,第一時間看到最精彩的世界!

版權聲明

本文章內所有原創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視頻,均為最世界版權所有,受法律保護。未經最世界允許,嚴禁任何組織及個人轉載、抄襲、二次加工及盜用。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經濟賠償和其他侵權法律責任。如需轉載及合作,請私信留言與我們聯繫。


寫在前面

所有人的間隔年都是不可複製的!該問題下面所有人的間隔年都是不一樣的,開始的原因也不一樣,所以如果你要進行一個間隔年,務必自己獨立考慮清楚

有人表示申請研究生的時候學術能力是最重要的,這點我完全贊同,但當學術能力相同的情況下,你的社會實踐活動、校內活動、生活體驗比別人豐富,就自然【可能】會比別人優先錄取啦~


[2016年8月30日吐血更新】

以下是我在天涯上發的間隔年帖子,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去看。
22歲。獨自踏上間隔年,走過5國,畢業後繼續出發~!

進入正題~

我大三結束後進行了間隔年,一個人去了泰國當了的高中老師,去了印度當了大學老師,也去加爾各答的特蕾莎修女之家做了義工,去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擺攤交換故事。這個間隔年,我晒黑了,也懂得了更多。

間隔年裡,我遇到過差點喪命的事情,也與死神擦肩而過。我遇到過愛情,遇到過痛苦,遇到過飛機遭遇氣流遇到地震遇到大遊行遇到一切我覺得奇妙的事情。

我在巴厘島的海灘邊寫歌寫文章,也在烏布市集上擺了個攤子,與外國人交換故事。回國後在天涯上寫了一個分享,還很幸運的上了首頁。

重點:我的所有錢都是自己賺的。

不要說間隔年是有錢人的活動。
間隔年,只是一個普通的項目而已。我想要去做,於是我就去做。
間隔年帶給我更多的機遇,更多的職業道路,更多的成長。

簡單的說一下我去的地方、次數、時間長度以及職位
泰國:6次,共8個月,高中英語教師
印度:1次,共1個月,大學對外漢語教師
馬來西亞:1次,共2周,旅舍打工
印度尼西亞:1次,共1個月,烏布市集擺攤
越南:1次,共1周,度假
埃及:1次,共2個月,電影製作教師

1、廉價航空網站 可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除了亞航外,哪裡可以買到廉價機票?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3711199/answer/117991011

香港快運:香港出發到以下幾個國家 越南、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一般是往返800港幣含稅含行李
亞航:這個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如果有big 積分會便宜超級多,亞航的泰國航線經常打折,澳大利亞航線也很划算
虎航:新加坡虎航,從新加坡飛香港很便宜
鳥航:泰國國內航空,兩百人民幣從清邁飛普吉島
春秋航空:國內線路很多打折的,還有9元機票
last minute:機票比價網站,不知道上哪個網去買,不知道哪裡最便宜,就上這個網站比一下價格然後再買

2、如何申請到國外工作
(以下沒有任何打廣告嫌疑,純粹進行分享)

AIESEC:只針對在校學生,擁有幾千個海內外志願者和實習項目,親歷兩次,體驗不錯
Hive:最近比較火的遊學app,我報名去泰國普吉島學過泰拳,15天馬甲線初具規模(依個人情況而定)
特蕾莎修女之家:我去過印度加爾各答的那個,帶著護照就行,早上過去註冊,可以申請一日義工,如果你在那裡時間長,可以申請長期義工,只有長期義工可以進入垂死之家進行幫扶工作,嚴禁拍照攝影
馬來西亞有機農場:其實現在有很多有機農場了,上網搜索關鍵詞「農場義工」
helpexchange:國外有名的網站,有許多有趣的項目
格林衛:提供許多國際遊學義工項目

附上鏈接(以下鏈接來源於網路)
國內教育類義工匯總:國內兒童教育義工類資訊匯總
泰國義工項目匯總:泰國義工(不收取項目費,部分提供免費食宿)項目收集匯總
馬來西亞農場義工:馬來西亞包食宿的農場義工DIY

3、如何應對一年獨自在國外的生活
我在東南亞的時候真的經常被認為是當地人因為我真的,特別,黑!
3.1 入鄉隨俗是一定的!
我在印度和埃及都裹頭巾,尤其是埃及對頭髮有種宗教信仰,被看見頭髮等於被看見裸體。
在泰國的時候不可以隨意觸碰小孩子的頭,佛教里這樣是不禮貌的行為。
等等這種習俗請一定了解清楚!

3.2 學幾句外語
我之前還把學到的埃及話編成了兒歌哈哈哈
「sa lam wa li kun(你好),wa li kun sa lam(你也好)
an na an na an na (來呀來呀來呀),habibi(親愛的)」
哈哈哈哈哈我在朋友的尼羅河生日party上唱了這首歌,笑翻了一群人~

3.3 帶好該帶的定西
轉換插頭不要我說了吧,睡袋不要我說了吧!
我在印度的時候住在 park circus,知道的人可以去查一下,那已經是加爾各答很偏僻的地方了,幾近貧民區。
我第一個晚上去那裡的時候完全沒有蓋的東西,沒有睡袋,印度蚊子一晚上叮了我二十個包。
當時我才剛滿二十歲,一個人在印度無依無靠的,第一個晚上就被嚇哭了。
因為我不是住在定好的旅社裡,我租的一個月的房子,和六個不會說英語的印度女生住在一起。
真的,出門在外,睡個好覺很重要。對心情也有很大影響!

4、間隔年初衷

間隔年不是濟世良藥,只是一片阿斯匹林。它不能給你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非你想好一切。
我大三結束後休學開始間隔年,因為我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麼,還沒想清楚。於是我先休學間隔年,在這一年裡我想好了一切,並且獲得了很多實習經驗,回國後三個月內考了雅思,成功申請到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生。
我的本科是編劇,對,寫劇本的。
喜歡聽一切故事,喜歡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關於人的故事。於是我開始尋找這些故事。
間隔年一年中,我覺得最有意義的莫過於我想清楚了自己的未來。

5、泰國(圖文版本)

6、印度


可參考我的回答:印度真的有新聞上說的那麼差嘛?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8989667/answer/105431866

我在印度加爾各答停留了一個月。通過一個NGO去印度教大學生中文。項目本來應該持續6周,因為我自己的關係提前回來了,只留了一個月。

期間也去過特蕾莎修女之家做過義工。就在泰國駐加爾各答大使館邊上。

我當時住在park circus,一個馬戲團邊上。屬於加爾各答外國人很少的地方,我住了一個月,沒看見除我以外的亞洲人。

2013年12月20號凌晨,飛機到達加爾各答,我的身上只有200泰銖,一張銀聯卡,沒有一分錢的印度盧比,機場很小,我拖著25公斤的行李箱坐在出口等接機的朋友。

印度第四大城市,位於恆河三角洲,北緯22度33分,這是人們給加爾各答的定義。而在這些數據下面,是一個真實的,神奇的印度。就像印度旅遊官網上說的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議的印度。不過,在我體會這句話的時候,未必都是歡笑,也有淚水,挫折。

凌晨1點的時候,遲到了足足半小時的om終於出現在機場,在時間觀念上,印度倒是和埃及挺像,遲到是必須的,所以之後如果我和他們約好出門,我總會晚一會兒,這樣就不用等太久。Om帶我去了一個公寓,讓我暫時住在那裡,並在途中告訴我,keep a open mind,當午夜的風穿過計程車的玻璃縫吹亂了頭髮的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印度。

Om把我暫時安放在new town,就如同城市新的開發區一樣,離市中心很遠,但也在慢慢發展中,可正是這樣的地方,才能看到最真實的印度。一街之隔,這邊是荒蕪的草坪,光著腳的男孩在放牛,蒼蠅蚊子繞著他亂轉;那邊確是高檔住宅區,穿著筆挺的兩個保安永遠光鮮亮麗的站在門口迎接頻繁出入的各種私家車和人們。雖然沒有真正的到達貧民窟,但是在印度的一個月,也接觸到了不同階層的人。

印度是一個濃烈的國家,是的,我只能用這個辭彙來形容它。從masala到印度香料,從鼻尖到味蕾,只要你來到印度,就會感受到這種濃烈。Masala是一種調味料,裡面有茴香,可以驅寒,但是味道很怪異,印度菜里,多數都有masala,吃了以後會讓全身暖暖的,但味道有點重,會沖鼻。

印度菜里,我最愛的就是各類咖喱了,咖喱雞飯,咖喱卷餅。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去到印度的第一天就出門尋摸食物,當地人告訴我,加爾各答最好吃的食物都是street food(街頭小吃),我在印度的時間不長,但我已經學會了如何吃手抓飯,如何用印度語點菜,雖然我連印度的「你好」也沒學會……

英語在印度年輕人中的普及率很高,在年輕人中,說英語已經成了全新時尚,我們做項目的時候,不和我說話時,剩下的印度人交流也多是用英文。但眾所周知的印度式英語比較難懂,我也是用了好幾天才適應他們獨特的發音,把所有的「t」都發成「d」,從印度回來以後,我也能惟妙惟肖的模仿一小下「阿三國英語」。

加爾各答的烏鴉很多,我住在park circus,一個馬戲團邊上,每天早上下樓跑步的時候,都能看見很多人在草坪上有人在運動,街邊有一群不著寸縷的男人在洗澡,成群的烏鴉從樹枝邊飛過,就像在加爾各答沒有別的鳥類一樣。

加爾各答是一個冰與火交加的城市,這是一個被當地人定義成「crazy」的城市,是一個貧富衝擊力很大的城市,是一個我花了很久去適應的城市,是一個在一開始讓我恨,最後卻真真切切的愛上的城市。記得我去辦簽證的時候,有一個在澳大利亞上學的印度哥哥和我聊天,他說,你大可以去孟買,新德里這樣的地方,那裡的人更友好,不像加爾各答一樣瘋狂,過馬路的時候隨時都會被車子撞飛,紅綠燈都是擺設,還有永遠在多收費的突突車司機和計程車司機……

但不論如何,這裡都是印度,這些都是印度。每個來這裡的人都會覺得又愛又恨,這是一個不會讓人輕易遺忘的國度,不會讓人輕易遺忘的城市,這裡從頭到腳,都是濃烈的。

--------加爾各答特蕾莎修女之家義工感想--------

在沒有工作的某一個日子裡,我抽時間去了一趟特雷莎修女之家。我申請的是一日義工,因為別的時間都要工作,也就想來略盡綿力。聽說七點修女就開始工作了,於是我六點半就到了,還進去蹭了早飯,也有別的十幾個外國人在房間里,修女來了以後我就拿著護照去申請一日義工,簡單面試以後就發放註冊卡。

我本來想去垂死之家,可是垂死之家不允許做一日義工,在做完禱告以後,我被分配到兒童之家,只有女生可以去。兒童之家離申請地點很近,也就五分鐘,工作時間是上午八點到十一點半,下午三點到五點半。十點的時候會有休息的時間。兒童之家有兩個區塊,樓上是殘障的小朋友,樓下是孤兒院,收容了幾十位年幼的小朋友。

我一向是喜愛小孩的,捲起袖子盤起頭髮就走過去。我們沒辦法用語言交流,但是我有個終極法寶——笑!對著小朋友不停的笑就可以了,他們光著腳坐在我腿上,不停伸手想抓我的眼鏡,我就不停的躲來躲去,一時也歡聲笑語。吃飯的時候,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還不怎麼會用勺子,我們就抱著喂飯,有的時候他們把衣服弄髒,我們就要起身去找抹布,小孩子就以為我們要走了,死死抓住我們的褲腿不讓我們走,印度的孩子眼睛都超大,可憐巴巴的仰頭看著我們,看的我們心都要融化掉了,於是我和另一個哥倫比亞女孩就抱著兩個孩子到處找抹布,小孩子在我們懷裡眼睛滴溜溜的轉,嘴角上還沾著飯粒,小臟手在我們頭髮上衣服上亂蹭,但當時一點也不覺得臟,就覺得這是應該要做的事情。既來之,則安之。由於以前也在中國的啟智中心做過義工,對付小朋友也不能說全部束手無策,所以這一天過的還是很開心,做了很多沒有做過的事情,比如給小朋友洗澡。兒童之家已經很舊了,但是很整潔,我們過去的時候,已經有孩子扒著門在等我們了。

真正讓我震撼的是那天結束的時候,我們回到修女之家,有一個從垂死之家做義工出來的女孩眼睛是紅腫的,她說她照料的一個老人去世了,她傷心的坐在地上大哭,最後還是邊上的另一個老婆婆安慰她。她也是和我一樣gapyear,來到這裡已經兩個月了,她申請的是長期義工,一直都在垂死之家義務工作,雖然語言不通,但已經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站成一圈,聽她分享自己的悲傷,最後我們只能上去擁抱她,因為我們也都眼眶紅紅,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我突然覺得很懊惱。這個世界上,我們為別人的離去而傷心流淚,我們以為自己做了高尚的事,卻發現我們根本沒幫上什麼忙。那個時候我才發覺,我一直在躲避著人類的真正窮困和不幸,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愛過。

特雷莎修女之家是不允許拍照片的,所以我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不過這些回憶留在心裡就已經足夠震撼,雖然我作為編劇,很想拍攝出來,很想把這些讓人震撼的場景放在大屏幕上,但將他人的痛苦分享出來是不負責任的,這也是特雷莎修女之家不准許拍攝的另一個原因。

特雷莎修女說:「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要用盡全力,把你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分割線-----------

we have so much fun just because u!

這是我在印度的學生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我圓臉本來就不會讓人很討厭,又話很多,很愛大笑,所以也一直受到很多幫助,畢竟隻身一人在國外,還是需要一些幫助的,他們也都很好的幫助我,而且我申請過來的NGO也幫助了我很多。

慢慢適應這個烏鴉之城,加爾各答。

記得剛下飛機的時候我身上沒錢,還是人家帶我一起去取的。

我不認識網吧,也是別人一路指給我的。

我回泰國的簽證,也是別人一路幫忙。那天我要辦泰國簽證,但是又不知道去哪裡弄,而且當時又有點想家,就有點思鄉嘛,有點想哭。走了好久,在大家的幫助下找到一個網吧,當時就哭了。那個網吧老闆以為人家欺負我還是怎麼了,就一直安慰我,還把手機借我打跨國電話,讓我免費上網。他聽說我要辦簽證,就答應我第二天早上帶我去辦簽證。第二天,他騎著摩托車載我去辦簽證,真的很感謝他,如果沒有他我都不知道怎麼辦。

在簽證中心,也遇到很多溫暖的事情。我是九點到的,排隊的人已經很多了,本來應該排不到我的,後來有個澳大利亞留學回來的印度哥哥把我放到他後面,瞬間就從幾十名變成第五名。

我去的時候機票什麼都還沒辦,我很緊張其實,後來簽證官問我,你為什麼不買機票,我就露出小狗眼,然後說:我在等廉價機票。於是她就說,好的明天你來拿簽證吧。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好人一生平安哈哈哈哈哈)


之前和一位老師聊了一下 gap year的理念,她的理解讓我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有些學生為了gap year努力準備了好幾年;有些學生卻以為gap year能彌補他們過去浪費的好幾年」。

因此,事實其實很簡單:

對於那些為了gap year努力準備了的學生,這一年註定會讓他們受益匪淺。

對於那些以為gap year能彌補自己之前「gap」的學生,這一年很可能不會讓他們有任何改變。

更進一步,gap year的概念,其實和西方教育的暗藏的一個核心理念一脈相傳,那就是:

讓精英變得更加精英,讓loser以為自己是精英。


可能有些遲了,但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更多的父母對間隔年say yes。(英文原文曾被China Daily轉載:Gap year: A way to discover clues about your future - Chinadaily.com.cn)

2010年,我在哥大讀大三,在猶豫了幾個月後,決定在大四前休學一年,去做一些不計後果的、跟畢業找工作無關的事情。和絕大多數想要休學的中國學生一樣,休學想法受到了母親大人的強烈阻攔,原因和所有截止目前我所聽說休學最大阻攔原因一樣,那就是:

「學生就應該先完成學業,有什麼想法等畢業再說」

這zh限制當代年輕人自由發展的傳統思想,日後有機會慢慢解剖放倒。

於是我只好告訴我媽(不算是欺騙因為其中也有部分事實),為了能去投行,就得修一年學,多獲得些實習機會,再重新申請。就這樣,我媽才勉強同意了。

在休學的之前和之後,左看右看都是typical banker的人生道路,但是那段休學對我未來的決策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篇文章記錄下整個休學期間做的事情,除了那些看得到說得出的事情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在真實社會當中感受到、領悟到、思考了很多很多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那些不想冒過多風險 ,卻又很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快使用分割線,哼哼哈兮&>----------------------------------

「情感篇」

「The Sentimental Part」


關上門之前,我最後看了一眼陪伴我過去一年的每一件東西:書桌、檯燈、地板、床。兩件行李、一個公文包、一張北京飛往香港的單程票。


準備好了嗎?


我關上了門。


一年前,我決定嘗試人生第一次所謂的冒險,暫時告別學習生涯一年,嘗嘗自幼兒園以來第一次不做學生的感覺。


身邊的人對於我休學一年的決定有著很多不同的看法。起初我也很在意。父母一開始堅決反對,大學同學們更是覺得我腦子被驢踢了,這些都無可厚非。我也很自然地在離開校園的這一年當中和最好的大學同學們逐漸疏遠,這亦是大學校園的通病——親密的友誼永遠是建立在一起玩耍的時間基礎上。但休學的決定並非沒有支持者,回顧當時左右不定的時刻,還真得感謝那些支持我走出這一步的朋友們。


休學一年之後,每當提起這段時間,還是會受到各種質問:


「你為什麼要休學?」

因為任性。


「休學一年都做什麼了?」

各種。


「那你都學到了些什麼?」

很多。


我很希望有一個簡單直接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用文字。但文字頂多能把過去一年做過的事情羅列出來,卻無法涵蓋我在休學一年中獲得的self-actualization(自我實現)。如果過去一年是一本書,文字可能只是書皮,充其量能算上目錄。


決定休學一年的目的是為了體驗校園外的生活,將自己從溫室里拿出來暴晒在烈日、雨水和風沙里,遠離那些保護自己的生態環境。休學是為了證明自己對世界的判斷,讓它們被證實、被顛覆,然後提煉出更加清晰的三觀,成為更加難以被外界言論輕易左右的思維體。


你是否經常對自己說,「我不是那樣的人」、「我不喜歡這樣做事」或「這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是,恭喜你,你應該是一個非常了解自己的人。而對我而言,這些話在我大學三年以來出現的次數少的可憐。也許是在學校參加了太多活動讓我迷茫,也許是我嘗試的還不夠多,但校園裡的一切早已無法滿足我想要make impact的強烈慾望。


一年前,我曾在創業和白領兩條道路上猶豫不決(儘管當時根本沒有任何成熟的創業想法);我曾想不透社交圈應該是更仰仗數量還是質量;我曾懷疑是否現在不回國就會錯失中國發展最快的良機,還是應該在美國多鍛煉幾年積累經驗再做打算。我曾多次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我不夠相信自己。我有著一顆迫切回國尋找屬於自己機會的心,卻苦苦看不到清晰的道路。


我曾有太多需要解決的疑問和困,而我深知答案一定不在Morningside Heights的校園裡。


在休學的一年裡,我重新思考了以上的每一個問題,有些得到了滿意的答案,有些則依然尚未清晰。


一年後,在同一面鏡子里,我看到了一個我更加了解的人。我也深刻意識到,人的一生面對時間最長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多花一些時間增加對於自己的了解,遠比嘗試了解其他人要有用得多。

「簡歷篇」

「The Resume Version」


這個部分就是簡單的把休學一年所經歷過的事情大致羅列出來,也許有限,但依然可以看到,休學讓我做了許多在不休學的情況下無法完成的事情。


時間回到在2010年秋季,我搬去了北京,在嘗試了一些耗時又低效的實習、課堂之後,我決定將所有精力投入到我共同創立了兩個組織當中- 一個叫做GCC的學生非營利組織(Global China Connection),和一個叫做心連心的學生慈善機構(Heart2Heart Canadian Youth Society)。接下來的日子裡,奔波於這兩個學生組織之間便成為了我最重要的課堂。


創立GCC的故事很有意思。從2009年的夏季開始,創始GCC的一幫大學生們一同來到了北京,在五道口的華清嘉園的一個兩室一廳里,找到了人生第一次追夢的感覺。那時我們非常young,非常na?ve,更是非常aggressive。我們曾經在未收到任何邀請的情況下crash各種公司年會、商學院校友會,4-5個人各自為戰將全場幾百多個嘉賓聊個遍,然後會合比交誰手中的名片更多更牛逼。在短短几個月當中,我參加了數十次活動,收集了幾百張名片,發出了幾千封郵件邀請這些嘉賓參加GCC的活動。作為一個從未參加過如此多個社會活動的大學生,我們就以這種非主流的方式上了一堂人生中最重要的課程-networking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認識北京:五道口、中關村、金融街、三里屯、國貿——莫大的北京城在一群饑渴的大學生眼裡就像一份新鮮出爐的麻辣香鍋,恨不得將它所有能給予的機會一口吃掉。而這種生活方式也在之後的每一年持續,直到我們全數本科畢業。


GCC的第三屆全球會議

我們的根據地一直是五道口的一家24/7咖啡廳,當我們發完郵件沒事做時,便會起身走到一個陌生人面前的位置坐下,然後打招呼、自我介紹,跟那個陌生人從他的校園生活聊到他的生辰八字。是,這就是傳說中的搭訕,用於提升社交所需要的一項根本要素-自信。沒有人喜歡和一個沒有自信的陌生人說話。


也是從那時起,我的內心世界徹底告別了學生時代。


帶領GCC和長江學員們一同拜訪了百度等14家公司

瘋狂的networking讓我們獲得了各式各樣的機會,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2011年4月,我聯繫上了長江商學院的MBA學生會,發起了一個為期兩周的企業訪談項目,參觀了百度、聯想、創新工廠、 土豆網等等當時最火的互聯網公司。由於GCC是一個頗具規模的國際學生組織,我們也在機緣巧合下有機會見到了馬雲、徐小平這樣的名人、導師,雖然最後並未能夠有幸和他們有任何合作機會,但可以想像這些經歷在一個10歲出國的半ABC眼裡是一些多麼炫酷到爆的事情。(我在另一篇年輕人如何積累人脈? - 朱英楠David 的回答當中提到過這時建立的所謂人脈對日後的事業、生活、學習都是然並卵,間隔年學會了許多社交技巧,但並沒有建立什麼有用的人脈)


與徐小平老師在創立真格基金期間見面

在休學的期間,我也終於有機會再次參與到一個高中時期創立的慈善機構里。時間倒退到2006年11月,那時高三,提前入取哥大,當上了全年級第一個拿到入取通知書的人。因為心裡暗暗發誓不做一名標準的掛課高三男,所以用高三的下半學期和幾個好友創立了一個慈善組織,呼籲學生們發動家長捐錢到貴州山區蓋希望小學。時隔四年,沒想到畢業後,學弟學妹們把這個組織傳承了下來,並且一年做的比一年好。於是在休學期間,我們再次前往2007年第一次捐獻的目的地,貴州苗隴鄉小高山村,拜訪了四年前第一次捐獻的希望小學,考察了下一年捐獻的標的,並拍攝了一部催人淚下的紀錄短片用於慈善晚宴上的演說。(紀錄片視頻:《重返·心連心的旅程》)


自2006年後第四次前往貴州的山村

「我的建議」

「My Advice」


我對過去休學一年的經歷做了一些簡短的總結,衷心地希望任何在考慮休學的人可以有所借鑒,或者可以直接列印出來送給質疑你們決定的父母參考。


布局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誰說學生就不能布局?當你知道有一些事情你一輩子都會感到passionate的時候,創立一個組織,組建一個團隊。你永遠不會知道一個小的idea能夠走多遠。一生中最有閑暇和激情的時間莫過於高三考入大學之後以及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之前。好好利用這些時間,如果和99%人一樣以掛課和翹課為生的話,你的未來和他們也不會相差太遠。(作為一個反雞湯者忍不住說一句,以上這段話對於不做的人它就是雞湯,對於做了的人卻可以是點燃人生可能性的一把火)


現實生活-現實生活和校園的一大區別在於:在現實生活中,即使你做得很好可能也不會有人來頒獎給你、鼓勵你,更不會有多少人可以毫無目的性的和你做朋友。無用的關係只能夠維持一杯咖啡的時間,而有用的關係在數十個月之後還能復燃,無論你是職場小白還是金融大鱷皆是如此(當然,在金融大鱷的面前你可能連一口咖啡的時間都沒有)。


休學期間,我選擇的目的地是北京。這座充滿了慾望和夢想的城市讓我看到了我在校園裡永遠看不到的東西。低調、謙虛的無用;高調、忽悠的陷阱;標籤、光環的便利;社會、國情的無奈。休學的一年就像是把人生按下快進,在一年的時間當中得到了數年人生經驗值的積累。


年齡/如何淡定-你的實際年齡、心理年齡、在別人眼中的年齡、你希望在別人眼中的年齡,可能都不是同一個數字。在西方,年輕是一件好事,象徵著能量、機會、可能性。而在中國,年輕是不成熟、沒經驗、不靠譜。如何擺脫自己身上年齡未到的氣質,是所有不想一輩子打工的人的必經之路。


在西方,人們經常談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但年齡何嘗不是一種歧視,尤其在一個喜歡用年齡來衡量一個人的社會裡。不要讓你的生理年齡限制了自己,但同時也不要高估了自己的心理年齡。當一個人真正心智成熟的時候,年輕可以變成一種優勢;反言之,如果心理年齡不夠成熟但生理年齡已經到了,則會陷入一個比較尷尬的狀態。


目標/人生真諦-很可惜,儘管我已進行過各種嘗試,但在休學這一年中並未能找到所謂的Meaning of Life。都知道尋找人生目標沒那麼簡單,但還是應該不斷嘗試,並在過程當中不斷地提醒自己:學生時代過後的最大危機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作為一隻青蛙在畢業、工作、戀愛以及生兒育女的過程中滿滿地被溫水煮死。


所以對於所有找我諮詢是應該遵循父母意願還是應該追尋自己夢想的同學們,我的回答永遠都是一樣的: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你需要花時間去好好了解自己;如果你確定自己想要什麼,就儘早開始準備,然後義無反顧地去追尋你的夢想。但無論你決定去做什麼,一定要為了一個高尚的目標或夢想而做,不要為了追逐名利而淪為又一個機會主義者,因為世界上的機會主義者已經有太多,不缺你一個。

作者微信公眾號:zyndavid
在行頁面:朱英楠David
海外博客:Wordpress


本科畢業考研失敗,然後gap工作了,期間花了四個月把雅思考了出來申了HK的學校。我想我的經歷應該也蠻大眾化的吧…本科在上海一個211普通學校,大學那股迷茫勁大家都懂吧,有時候覺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時候又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還真不如藍翔新東方。大四考研失敗,女朋友出國分手後,那個時候覺得那年是最tough的一年。家裡其實條件一般,但覺得我這智商內地是玩不轉了,然後考慮到英國和香港就一年的master就果斷考雅思。


我家在西北一個三線小首府城市,那會還挺心疼這錢的…但是老媽問我:就這20W,想買車還是想上學?作為天平座的我一點都沒猶豫地說:上學!

真的是人不逼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哪,這個時候的我變的一點也不迷茫了,其實心底里一方面也想證明給EX看你丫瞎了…於是就鐵了心去上學,可是這個時候申請已經晚了,所以我就是被迫gap而不是主動蓋普,這點看起來其實我也很慫的。

先去機場接個人,我一肚子話一定要說出來!這一年太重要了!
--------------------------------不好意思 我來續了!-----------------------------------------

不好意思啊,上次去機場接完人,又是DDL又是犯懶,又在準備競賽就給忘卻了。既然有人關注小的,那我就負責人的把我的故事講完。

考完研的那年冬天,成績還沒出來,和從高中就在一起的女朋友很著急的在等我的成績。她其實真的很希望我考上,因為彼此的爸媽都不喜歡對方,她爸媽覺得我調皮搗蛋,做事衝動(他們老覺得我以後成家了屬於會打老婆的那種人...咳咳這點讓我也比較匪夷所思),以後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出息,而他們的女兒呢,從小就很厲害總之一路學霸加日系小美女的那種范兒,性格也很好。總之就覺得我怎麼都配不上她吧,這次如果可以考上(我考的是同濟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大家可以查一下基本每年跟土木差不多難考 ),至少在她爸媽眼裡還算個上進的孩子。

事與願違,承認確實自己能力有限。自然而然地,她去美國了,也就分開了,也是因為未來的遙遙無期吧。考研失敗,女朋友也沒有了,對未來沒有想法。也許最好的就哪裡來哪裡去。寒假在家跟爸媽說,打算再考一年,一定可以考上!爸媽在那個時候一直不發表意見。

後來才知道,他們計劃要送我出去。以來再考一年等畢業了,可能年齡就太大了,而來他們其實對我也不是很有信心啦哈哈哈。打聽了英國和香港都是一年的學制就準備考雅思。後來,在確定去英國還是香港的時候,我權衡了一下,為了給家裡省錢也為了以後發展吧就來了香港。決定考雅思的時候是4月份左右,那年6月份畢業。畢業後,我立馬趕回了家。因為,在老家爸媽已經給找好了公司要趕回去報到上班。從7月份正式入職,到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8月離職赴港,基本上就是一邊準備雅思一邊上班一邊準備材料。


理工科生喜歡分類描述事情,哈哈,別笑話我啊,只是這樣覺得說的清楚點:
我打算分兩塊講:一塊是本科畢業後的那一年工作情況,另一塊是所經歷這一切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工作:
這段時間的生活重點是雅思,但其實佔領了最大時間的是工作。其實部門領導對我是很想好好栽培的,主要原因是。。。一屋子大媽小媳婦,除了倉庫管理員,就我和部門主任倆男的!公司是省內最大一家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聽了點EMBA的課,有點上頭,想搞信息化建設,他腦海里的辦公就應該是,他和幾個副董事躺在沙灘的躺椅上,海風迎面拂來,一伸手的地方有一瓶養樂多,然後突然手機響了,打開APP查看下文件、合同,電子簽章,直接給秘書發回去,公務就處理完了。項目周期為期一年,我就跟著第三方技術支持方一起干。負責溝通、需求分析、UI設計、項目安排。

其實是挺鍛煉人的,從一個稚嫩的學生,轉變為一個社會人,這裡小小的說說我工作一年的經驗和感觸。
(1)保持謙遜,注意不是謙卑、也不是謙虛,正常的公司文化都不提倡卑和虛,自己不會就問,但是問題得有水平,這裡的有水平就是你問的問題讓懂行的人一聽就明白你是有細細捉摸過的而不是沒經大腦的傻問。噢,對了,我很不喜歡裝孫子這個詞。對於管這種情況叫裝孫子的人,我只能說,沒人想當你爺爺,是你自己把自己踩下去的。
(2)尊重。尊重領導很容易吧,難的是尊重你的同儕和位置比你低的。剛入職,我老覺得自己是211的學生你們都是大專生或者普通本科生,有種噁心的自豪感。可當我看見,董事長以及別的領導很自然的和公司保潔人員一起打掃,有說有笑的時候,我明白了,自己就是個傻逼。
(3)別想當然。大學理論學多了,對很多事就會想當然。領導出於尊重詢問我們這種新人,其實也是為了融入新鮮的血液,當然我們也不用假裝說不懂或者阿諛地問領導您的高見呢?我們其實可以大膽的說出我們的想法,只是做好說10錯9的準備和別把自己的結論說的太滿。甚於總結錯誤,看看自己哪裡沒有考慮到。
(4)干工作,因為我們是在最基層,所以更要一杆子插到底,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一定要滾瓜爛熟。報告什麼時候交?過幾天。上次交代你的事怎麼樣了?差不多了。這樣的話要不得。老闆之所以提升你就是發現現在給你的那一攤,你已經幹得很好有餘力去做更多的事,自然而然就升職了呀。
(5)領導帶你出去吃飯,如果是你們這方請客,記得帶上足夠的現金或卡。這個是可以報的,所以盡量你來結賬,老闆在客戶面前有面子,客戶也覺得你這個年輕人有眼色。別問我怎麼知道的,第一次遇到的時候尷尬死了,主任去一個農家樂和客戶吃飯,叫我去了,結果傻傻的真的以為是吃飯。就帶了來回的打車錢,飯吃的差不多了,領導讓我去結賬一下給愣住了。。。秋風瑟瑟,和幾個跟我差不多年齡的同事(我打電話叫他們下來結果都沒帶錢,帶卡的附近還沒ATM)蹲在農家樂門口5塊,10塊的湊,一共湊了385塊,飯錢是3600,幾個人在角落裡狠狠的抽煙。。。還好最後發現農家樂廚子是我爸一朋友。。。

總的心得:
1.其實我說我一肚子想說還是想反思下那段感情。說真的,我一點都不恨她爸媽,自始至終,一點都不恨,只是不停的在怨自己為什麼做不好,為什麼不能讓人家滿意。我也能理解她的選擇,畢竟是個傳統家庭的女孩子,不能以男生的角度去評價。她教會給我了很多,讓我懂得什麼是責任什麼對女生來講是真正的依靠是真正的未來。

只是那個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要讓她後悔,做什麼都有點急功近利,為了讀研而讀研,歸根到底還是不自信,怕她看不起我。因為,高中的時候我曾給她說過:我長這麼大,沒幹過什麼驕傲的事,但和你在一起是我乾的最漂亮的一件事。曾經,我以為這是最好聽的情話,而現在有人跟我將同樣的話,我會覺得有壓力。不過也確實,那會學習馬馬虎虎,長的馬馬虎虎,學什麼都是三天興趣,打籃球也是馬馬虎虎。

可是現在,我覺得自己已經不需要另一伴作為裝飾品來裝扮自己了,我一個人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有能力達到我想到的地方,有了另一半是因為她是原原本本喜歡的那個樣子。說實話,現在生活已經很充實,根本沒空想以前的那些苦難和挫折,那些沒有殺死你的終將會讓你更強不是嗎?

2.跑題了。說說這一年為什麼重要吧。我覺得重要是因為我在走出本科校門的時候你問想要做什麼,我除了能想到高工資之外沒別的想法。更不知道怎麼到達那裡。上了一年班後,明白了自己強在哪裡弱在哪裡,未來想幹什麼,行業的前景是什麼樣的。對我這一年的master幫助真的很大。很多應屆直接讀master的孩子掛在嘴上最多的就是迷茫,跟一年前一樣,沒任何改變,他們會選最簡單最好過的課,而我會選我最需要,未來發展最好的課。看到區別了嗎?我已經為我未來的職業路線畫好了清晰的藍圖依靠著現實基礎,而一直在學校里的孩子還只是憑藉想像。如果你問我,gap好不好,我說:好!且應該的!我們在學校里呆了太久,你該嘗嘗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覺了!那一年是我成長最快的一年,不管是體重還是經歷。


現在是2016年8月,是我Gap Year 結束後整一年,也就是距離開始整整兩年了。
本來打算不再更新這個答案,但是時不時跳出點贊或感謝的提醒,讓我決定還是將這個答案寫完。

之前的答案只寫了Gap Year的前半年,先說說後來的事吧:

15年3月,結束「寒假」回到了青島
度過了兩個月較為輕鬆的日子後,帶上我的吉他以及前半年攢下的一萬一千塊錢
4月28日開始了我的旅途。

開始旅行的時候我並沒有想過具體的行程,只是大體按照從祖國的最東邊,
到祖國最西邊這樣來進行的。
所以第一站我來到了上海
同時,因為預算有限,我想盡量走更多的地方,玩更長的時間,所以我在住宿和路費上做了最大的節省,一路上我住的都是青年旅社,坐的全是火車硬座,平均住宿費在一天45元左右,最後到拉薩之前我總共有4個晚上(不是連續)是在火車硬座上度過的。

右上角就是我在上海的青旅和一群陌生人一塊兒彈琴唱歌到天亮。
隨後去了東極島,還在船頭裝了一個逼哈哈~在東極島的東福山島環島走路一圈,晚上在青旅和大家一塊兒喝酒,因為島上是自己發電,所以有那麼一分鐘是整個島停電的(好像要換什麼東西)那一分鐘我們都跑到院子里看星空,很少有機會置身於那樣漆黑的環境下看星星。
離開東極島後,到了杭州,剛好那天是阿里日,而我一個學長在阿里巴巴工作,我就去園區玩,還看到了馬爸爸哈哈哈哈~
隨後去了廬山,上圖右下角是廬琴湖。

廬山之後到了武漢,找武大的朋友逛了逛武漢大學,吃了熱乾麵,在黃鶴樓下抽了根黃鶴樓。
緊接著就去了長沙,吃了正宗的臭豆腐(味道還行,能接受),正好是周六,就去橘子洲頭看了煙火表演~!(上圖右上角)接著去永州蹭吃蹭喝了一個星期。
下一站,重慶。在重慶非常落寞的吃了一個人的火鍋,不過好在之後在洪崖洞散步的時候看到了賣唱樂隊FREEBAND,他們還很熱情的開車送我回旅社,上圖左下角是他們那天晚上的收入(800+?)哈哈哈哈~
重慶之後是成都,成都的樂浮是我這一路住得最開心的青旅,環境不錯,人也好玩,和大家一塊去了大熊貓基地還有蘭桂坊,大家告別的時候還有點不捨得。

接著來到了蘭州,終於吃到夢寐以求的蘭州牛肉麵!好吃到哭 T T ,還有雞蛋牛奶醪糟,等等~
到了西寧以後包了車去青海湖看了日出,強烈推薦茶卡鹽湖,真的特別美,姑娘記得穿紅色的裙子哈~上圖是我抓拍的一個陌生女孩。

經過了青藏鐵路,終於到終點拉薩了~
最後一個在火車上的夜晚格外難熬,大概是因為海拔高的原因吧(有960km海拔都在4000+)
也不知道一路到底做了多長的火車,不過火車票倒是都留著了
我把它排成了「21」,代表了我的21歲。

上圖為納木錯。

在拉薩的日子,白天睡到自然醒,在城內閑逛~八角街,大昭寺晒晒太陽
晚上在酒吧當義工,唱唱歌,吹吹牛逼,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
期間還認識了一個姑娘,嗯,短暫卻美好的回憶吧
最後還在拉薩紋了我的第一個紋身,上帝公式麥克斯韋方程組哈哈哈(一個理科僧的情懷)

隨後,我就坐火車回蘭州,又乘飛機回到了福州~
此時是6月28日。
至此我的Gap Year 全部結束~

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大概能打85分吧哈哈哈


我想繼續講講接下來這一年的事情(15年9月——16年8月)
因為我感覺這一年的間隔年對我接下來的生活軌跡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暑假之後,我回到了學校,重新上大三。
在回到校園之後,我發現自己追求的東西不再是過去那樣:畢業進入世界500強,然後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透過這一年的「歌手」生涯,我覺得自己還是挺喜歡音樂的~
所以就繼續去賣唱,在酒吧駐唱。
我的頭髮也越來越長哈哈哈,在11月的時候決定減去我的長髮,而且是剃光

其實剛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很迷茫,我不是科班出生,家裡也沒有人做音樂....

今年6月的時候,學校正值跳蚤市場期間,來往的學生很多。
我就突發奇想,來學校賣唱,結果效果出奇的好,不大馬路圍滿了人,連樓上的同學也從窗戶探出腦袋來聽我們唱歌。

所以我就和我的搭檔決定試試看,能不能在音樂這條路上走得通。
之後我們成立了DUO樂隊,每次出去賣唱就會弄一個LED燈,讓大家關注我們的微博。
發一發翻唱的視頻,並且努力的嘗試寫歌。

以上便是我的Gap Year 以及之後的全部故事啦~
當然,這個故事還在繼續,希望我可以成為一個厲害的歌手、音樂人。

-----------------------------------------------------------------------------------------
以下是原答案,寫於15年2月,也就是Gap Year 的前半年。
先說結論:值。


去年7月念完大二萌生出了GAP YEAR 的想法,然後就和母親大人商量了一下,
她很爽快的就答應了。溝通過程沒什麼波瀾起伏的,我在最後補充下吧。

隨後我就開始了我的GAP YEAR,大致是9月從福建(家鄉)到青島(大學),
把休學手續辦了以後,搬出了學校找房子,然後開始打工以及一些七七八八的事務,
現在趁著放假回家過年。年後回去繼續工作到5月然後開始我的旅程。

我主要是想講一講我休學的理由和這半年的經歷,收穫以及感想
希望可以對題主有一些啟發,儘管美國和中國的國情區別很大。

理由:
1.我現在讀的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我對這個專業沒太大興趣,但是我又不知道我以後要幹什麼。所以我選擇提前到社會上去實踐一下,並且去各地走一走,找到自己以後的方向,然後回到校園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能讓我更好的利用寶貴的、僅剩兩年的大學時光
2.我心裡始終有一個「情結」,那就是我認為:只有當一個人經濟相對獨立了之後,他才能夠擁有獨立的人格。我總認為,當我能夠負責自己的開銷,能夠養活自己之後,我與家庭的關係會發生一些變化,我能夠用不一樣的視角去思考、處理一些問題。
3.我覺得這一系列的事情還是挺酷的,畢竟我是個喜歡裝逼的人。

經歷:
8月底回到學校先是利用之前的一些「業務」賺到了一些錢,這讓我可以不用太著急去考慮生存的問題,並且在機緣巧合之下和兩位學長決定一起合租房子,經過半個月的尋找之後,找到了一個離校公交車1個小時的地方,好在他們兩個人大四了不需要經常回學校。
10月初住下了之後我就想著不如順便把車學了,因為之前就報名了,而那個駕校又在學校一帶。所以我就現在學校找了一份送外賣的工作,正好經歷了幾家公司瘋狂的外賣營銷。
和我合租的學長也很有意思,一個學畫畫的,一個學動畫的。並且這個學動畫剛好又想當歌手,而我也喜歡唱歌還會一點吉他。所以我們就去網上買了一個音箱在晚上賣唱。於是整個11月我們遊盪在青島的各大商圈門口,期間還躲避了城管、保安、以及酒鬼的追捕和攻擊。
因為我喜歡在朋友圈分(zhuang)享(bi),所以有一次一個酒吧老闆就在我的朋友圈留言邀請我們去他的酒吧試唱一次,就這樣,在11月底——即將進入冬天——的時候,我們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賣唱生涯,開始了酒吧駐唱之旅。
同時,因為駕照也基本考完了,所以我在開始尋找一個白天的工作。因為光靠晚上駐唱的收入攢不了我下半年旅行的錢,同時我也希望讓我的GAP YAER 至少看起來更「勵志」一點。於是我在家附近的地方找了一個送生日蛋糕的工作,這件工作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我每天見到的人都是壽星!
就這樣,我每天白天9點到下午6點送蛋糕,然後周三四五六的晚上去酒吧駐唱,從20點唱到0點30分,過上了「穩定」的生活,直到1月底回到胡建胡州。

收穫:
1.交完到4月底的房租之後,我還攢了8000塊錢;
2.我的收入達到了6000+塊錢,是我母親大人的近兩倍(她是高中老師);
3.我確實學到了比在學校多得多的東西,這個真的要慢慢說:

  • 打破了之前很多的幻想,比如開咖啡廳、比如自由工作者、流浪歌手等等, 它對我的意義在於,至少我知道了畢業以後,我不會,先,去做什麼
  • 無論如何,要拿到學位證和畢業證
  • 生活上的經驗技能,比如如何租房、繳納電費、基本的維修技能等等
  • 有一項一技之「長」,哪怕真的不怎麼樣,也會給你很大幫助
  • 自由來源於自律
  • 世上的許多東西,尤其是你在學校見到的,都是經過包裝的
  • 打工就是提供價值,獲取回報,當你提供了必要甚至多余價值之後,回報是可以商量的
  • 想到再補充.....

感想:
其實離開學校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擺脫物質的束縛,但是後來卻發現反而更依賴物質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哪裡離得開物質呢?需要改變的其實是對於物質的看法,這個問題太過複雜,我也仍然在摸索。同時也讓我理解到:儘管自由來源於自律,但是自由之代價卻使得自由更加珍貴。我想單單這兩條,就足以對得起我的Gap Year 了,這可是切切實實的體會呀。

關於Gap Year 以及溝通的建議:

關於Gap Year ,有一個特別慘痛的教訓 T T ,具體不多說。
就是如果你在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個願景或者目標的話,務必考慮清楚其中可能會遇到的阻礙,或者做成這件事情所必備的條件,然後去調查清楚再開始你的計劃。不然等你一切都順利的進行卻突然發現少了關鍵的無法挽回的一步的時候會非常難過的......

溝通上的話,我覺得你得明確一點就是: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是有權利和責任去過你想要的生活的,所以在你和父母溝通的時候,務必拿出底氣和自信,把你想要這麼做的原因告訴他們,讓他們相信你已經長大了,同時做出經濟獨立的承諾。我想他們會理解的。

最後,祝你我都有一個難忘的Gap Year !


hi題主,我都24了哎,本科畢業後工作了一年辭職,然後不顧升職加薪的誘惑,親朋好友的力勸,捨棄了雖然前路漫漫但註定光輝燦爛的未來,選擇成為首批去澳洲打工旅行的whver,享受我的間隔年。
如果從辭職的那天算起,我已間隔3月,即便從到澳洲算起,也間隔了1月。
一、關於是否後悔
不後悔,怎麼可能?
當我離職後,銀行卡不會在每月十號固定地收到工資;看到親友同事們依舊在努力奮鬥,而我卻選擇了逃離;每當變換一個新角色,去到一個新地方,由於未知而在心中產生的恐慌……凡此種種,都曾有那麼一瞬間,或好一陣子,如來了大姨夫般,感到後悔。
二、關於是否值得
不值得,我幹嘛還堅持?
選擇間隔,真的需要勇氣,而當我逐漸適應這種生活後,覺得現在的自己,無比堅強無比幸福,發朋友圈都底氣十足各種秀。
2.1自省力
是啊,我確實放棄很多,失去更多。但我在來到這個世界24年後,第一次跳出自己的生活。這驚險的一跳,讓我了解自己在親朋好友心中是怎樣一種存在,並看清自己的職位究竟是多麼「至關重要」。因此,我獲得了這種稱為"自省力"的東西。說來有趣,平時的自己雖總記日記,但多是「朕吃了」和"朕不開心"之類的日常瑣碎,後來翻閱起來頗為無聊,著實覺得浪費了好多筆墨紙硯。現在的我,改日記為周記,有感則述,無感則省,且因實在閑又跳出得通透,所以可以不斷反省自己的行為,反思過往的自己,並越發清晰自己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然後就越來越喜歡自己了。
2.2開放心態
到現在為止,我已認識但不限於大陸台灣香港泰國尼泊爾巴勒斯坦馬來德國澳洲人,但我並不是來炫朋友的(至少不主要是),我將自己全部清空(原本也沒庫存),然後用心聆聽他們的故事,並從他們的身上,汲取可貴的品質:大陸的L職業生涯到了瓶頸,所以乾脆快刀斬亂麻到澳洲開疆拓土;尼泊爾的P在澳奮鬥五年,並最終獲得澳洲國籍;台灣的J是富二代,即便明日沒地方住仍能泰然自若,且下決心不用家裡錢在外闖蕩……如果只是旅遊,難免會陷入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怪圈,但當你背起背包旅行,你就會在看山看水的同時,與有趣的靈魂不期而遇,並給自己的靈魂增加重量。

無論到哪裡,做怎樣的選擇,我們都還是自己,不會有質的飛躍。而且還可能因脫離舒適區,而變得恐慌低沉憂鬱失落,也會喪失繼續堅持而獲得的累加收益。但或長或短,我們總會再次適應,再次構建舒適區。這時生活又會變得無聊,要麼離開,要麼繼續,嗯,又回到了最初的選擇。這就是人生。
在這一年中,我選擇不斷變換與放棄,但也就是在不斷變換、不斷放棄,不斷脫離舒適區、構建舒適區的過程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更加重要了。
我意識到所有身外物都是暫時的,所有情誼都是珍貴的,所有人生都是有意義而值得尊重的。無論未來我選擇怎樣的路,我都不會因誘惑而蒙蔽雙眼,因困苦而喪失初衷。畢竟,我可以回憶起現在的我,那個一無所有又窮困潦倒,但依舊熱淚盈眶+熱愛生命的熱血老青年。


93年出生,重慶妹子,現居成都。2017年6月1日之前,我的生活很順利,也可說是按部就班,小學保送初中,初中報送高中,高考609分進入四川大學。大四上學期/2014年9月份我拿到了阿里巴巴的offer,並於同年10月進入支付寶實習。2015年6月從川大畢業後轉正。2016年4月升職,拿著高於同齡人的薪水,也拿著公司給的期權。
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順利到無法擺脫。我是生活的乖乖女。
2017年5月,我辭職了。是的,我希望給自己一個間隔年。這一年我沒有很遠大的規劃,想安靜地學習手工木作,研究美食,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我會去旅行。
這大概是最樸實的間隔年吧,用通俗的話來講,大概是死宅在家。

說說這幾天間隔年的感受。
1、生活一下子安靜下來,時間確實一大把,但是很容易被懶覺耽誤了。
2、偶爾也會喪失方向感,心態一定要放鬆。
3、從升學,高考,畢業,工作,戀愛,結婚一個接著一個站台的班車上下車,離開了這輛車,你奔跑的速度慢了,沿途的風景需要自己邊走邊看。如果你真的想好了,那麼恭喜你,可以下車了,沿途錯過了很多車輛,不變的是行走的心。

會開始慢慢用手賬記錄生活 如果你也喜歡 可以關注我的微博:努力養胖一隻貓。(哈哈 不是廣告,只是沒有經常玩知乎,有趣的靈魂太少,希望讓你認識我。)

最近的生活記錄:

一起相約,好好享受這一年。


【 生命是不會被浪費的 】

有不少人說 gap year 錯過了很多機會 ,
並不看好gap year …
我2016.07.01 碩士研究生畢業,
直接選擇了gap year ,時間過去了近3個多月。
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拓展了生命的緯度 。

gap year 意味著將會有很多時間屬於自己,
建議可以和我一樣,列出自己的願望清單。
然後按照清單一項項的去實現。
比如 :
學摩托車、看五月天的演唱會、去秦皇島的孤獨圖書館、學習潛水,去鬼笑石看北京的夜景,打臍釘等等 …

這3個多月 我去了一些地方。
學會習了幾項新的技能。
完成了願望清單上的若干心愿。

我現在還在菲律賓 薄荷島 ,剛剛學習完潛水。

在北京時,畢業前我增駕駛了摩托車D本,
畢業後買了摩托車。
從8月3日第一次獨自騎摩托車上路,
到現在可以獨自一天騎行500公里 ,
摩旅去秦皇島看海,摩旅去內蒙古看大草原。
? 麻煩那些說 學摩托車不算成長的 ~
?「 烏雲烏雲快走開 別找我麻煩 」
至於為什麼~
在摩托照片結束後 我曬出來為神馬!!!

騎摩托去 內蒙古 烏蘭布統、多倫

去秦皇島看海 去昌黎看孤獨圖書館 √

我來說下為什麼 「摩托車讓我成長」

【 摩 旅 】
2016.08.03 第一次獨自騎摩托上路
2016.10.02 北京 → 內蒙古 多倫縣
這是一個 有關於我與摩托車的故事
從最開始:每天摔車 摔破流血 滿腿淤青
到這一刻:跑山壓彎 高速摩旅 極速斷油
從我開始騎摩托車 到今天正好二個月
北京 → 內蒙古多倫 一天騎行500公里
別人說什麼 不重要
多不看好你 不重要
多辛苦傷痛 不重要
重要的是 不為自己找託辭和借口
堅持和努力付出 比說有意義太多
記於 :2016.10.03 凌晨

「 這個世界走太多的人對你的生活給以他們自己為的評價 ,到沒有人能感同身受,若有人能以同理心相待,就該感恩戴德了。」

關於摩托別這段文字和圖片,
是用來回復給評論區的開口自以為的知友們。

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觀的,
只能努力學習和使用我們的同理心,
儘可能的理解他人。
既然明白都是主觀,也就釋然了。
我在意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也在意我對於我自己的認知。
至於他人怎麼看待我怎麼評價我,
我不怎麼在意。
因為人們給了我諸多的評價和建議,
最終卻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替我生活。

因為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住過yha最便宜的床位20人民紙一晚 ,
翻身床板都會葛疼醒。
我曾經也因為參加比賽,
住過2000多一晚的上海外灘洲際酒店。
因為我的努力和選擇 ,
我成長為現在的自己,
過著現在的生活。

增長技能:
攀岩、空中瑜伽、劍道、蹦床、等等
【 攀岩 】

【射箭】

【 空中瑜伽 】

【 劍道 】

而且為了更好的分享我的見聞和體驗,
我連視頻剪輯都學了,
現在可以自己剪輯下簡單的視頻素材。

還學會了使用無人機拍攝視頻,

貴州
赤水、貴陽、黃果樹、荔波、西江千戶苗寨~
7月02-23 貴州省 旅行
「 赤水 」

「 貴陽 」

「 黔東南 西江千戶苗寨 」

「 荔波 小七孔 」

【 願望清單 】
已完成 の 項目
「 打臍釘 」

「 鬼笑石 看北京夜景 」

「 聽一場 五月天演唱會 」

【 一個正確的決定和方向,遠比朝著錯誤的方向努力重要的多。】
如果一個不夠喜歡熱愛的工作,
努力努力努力遠走遠走。
真的不如原地踏步
「讀讀書,健健身,多吃點肉,
多笑笑,積攢體力能量,弄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再出發來的很有意義。

努力奔跑 華麗摔倒
站起來 拍拍土 接著跑

http://weixin.qq.com/r/fDhsdO-E-bKCrasX921u (二維碼自動識別)


Ps:如需轉載 請聯繫 本人授權


大學畢業工作一年後,我便辭職開始了自己為期一年的Gap Year,因為,抑鬱症犯了,日漸糟糕的精神狀態使我不得不按下生活的暫停鍵。

由於是自己獨身在外工作,家裡人並不知道我的狀況,我也沒打算向他們提及,因為不知道該怎樣解釋。

我不再需要固定的時間去做固定的事情。

我試過翻開積了塵的書,一天不吃東西全心地看書。

也試過拿起畫筆,到戶外寫生。

生活拮据時,我去做各種兼職,送外賣、家教、翻譯。

過去半年後,我存了部分錢,於是去了趟歐洲,安安靜靜、無風無浪地邊做散工邊到處逛地生活了半年……

說起gap year,對我來說,是那時候的一種需要,所以我不後悔。

Gap year期間我能交到平時交不到的朋友,做平時沒時間做的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但說實話,這些經歷對我以後還要繼續的忙忙碌碌的生活用處不大。

我在歐洲認識到一個退休教師叔叔。Gap year之後我還經常用189郵箱登錄Gmail跟他通郵交流。上面我所寫下來東西,基本上我都跟他交流過。 他說:「Gap year的回憶,大概童年的回憶一樣,不會很直接作用於你忙碌的生活之中。它的最大價值,或許就是在你空閑時,讓你的精神分身有一個好去處。」


我的Gap Year其實是很無奈,一開始被迫Gap, 非常低落,但經歷了這一年,我也很感謝這段Gap經歷,對我來說是特別值得!


先來說說為什麼我會被迫Gap吧。


2001年震驚世界的「9·11」事件不僅對美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給許多夢想著去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年 輕人帶來了簽證的困擾,而我就不幸地成為了其中之一。因為馬來西亞是一個穆斯林國家,在那個敏感的時期,美國簽證官一看到穆斯林就成了驚弓之鳥。在這種情況下,我的簽證成了實現耶魯夢的最大障礙。隨著開學日期一天天的臨近,卻還不見到我簽證通過消息的蹤影,我變得越來越忐忑不安。

我當時心情非常的低落,巨大的落差讓我一度很低迷。那段日子,我在家人和朋友的安慰和鼓勵下走了過來, 我也漸漸地想通,在馬來西亞再停留一年或許並不是一件徹頭徹尾的壞事。Gap year在發達國家非常流行,雖然我這次的gap year不是自己的選擇,但我可以依靠自己把這一年變得更有意義。


我在Gap Year期間做了哪些事情:

  1. 創辦教育雜誌

振作起來之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與我同樣遭遇的、一位在同年被哈佛錄取的馬來西亞同學,我和他決定一起創辦一個教育雜誌,希望拓寬馬來西亞年輕人的視野。正兒八經地創辦一份雜 志並不容易,就好像創辦一家公司,需要執照、詳細的規劃。以 前身為雜誌的讀者,我是無法想像每一期的刊物背後隱藏著編輯部多少的汗水和付出的。直到我創辦了自己的雜誌,凡事都要親力親為,才明白薄薄的一本雜誌居然 承載著這麼多的心血。為了方便雜誌選文,我創建了一個article bank,把比較不錯的文章都集中在這個bank里,這樣一來,雜誌的編輯就能更為靈活。而身為雜誌的負責人,我也學會了和各種職業、各色性格的人打交道。譬如幫助雜誌設計封面、構思排版的設計師,他們往往帶著藝術青年的隨意與不羈,相應地,我會為他們安排靈活度較高的時間表。比較而言,碼字的撰稿人又是另一番景象,他們不管市場的需求,只是根據自己的心聲來寫作,所以我就要針對他們筆下的內容來調整。辦一本雜誌絕不是易事,因為成本實在太高,而我又無處去尋找資金來源,最後雜誌還是沒能夠存活下去。


2. 回歸古典鋼琴


在我gap的這一年,我不經意間閱讀了一本名為「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lassical Music」的書。我一邊掃過字裡行間,一邊聆聽著貝多芬的音樂,任悠揚的旋律流淌在我的耳邊,忽然間,我對古典音樂的感覺似乎又回到了那種初戀時的那種興奮與逸致。當時我已經拿到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ABRSM)古典鋼琴Grade 8證書,也就是最高級,所以我決定向更高深的演奏水平進發,Trinity College of Music (London)的表演文憑—ATCL performance diploma。做了決定之後,我當機立斷,打電話給我的鋼琴老師,詢問關於考試的事宜。老師告訴我,幸好ATCL考試是在四月,我還有五個月左右的時間來練習。在這之後,我每天的生活就是與Bach、Beethoven、Benjamin Britten、Haydn之類的名家朝夕相對,早晨練習三小時,晚上練習三小時。因為這些樂曲都有很多樂章,所以彈奏起來耗時較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辛勤聯繫,最後我成功獲得了ATCL的證書。


3. 與他人分享,學習新才藝


在我gap這一年中,我給社區里的中年大媽們上過文學課,同學們對我這個小老師講授的諸如 Arthur Miller(美國著名劇作家)之類的作家作品積極性頗高,讓我很有成就感。另外,我參加了一周一次的art history課程,以了解更多希臘和羅馬的藝術,充實自己。

除了文學和音樂,我也將我的視角轉向了繪畫方面。在這一年中,我和我的媽媽還有妹妹一起參加了一個油畫學習班。我對於音樂的遊刃有餘到了這裡就完全派不上用場。和媽媽、妹妹那些栩栩如生的畫作比起來,我畫的東西永遠是難以辨認的,因此我也只能自我安慰,把自己看作一個抽象派畫家了。


4. 公司實習


在創辦教育雜誌遭遇失敗後,我來到了一家公司實習。我所實習的這家軟體公司,主要就是為了這些企業的呼叫中心設計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的軟體。在這些企業的呼出服務中他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有時候接線員撥號之後很久,對方卻仍屬於無人應答狀態,或者是好不容易接通之後卻被轉入了語音信箱。這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業務的進展。而我們公司當時針對 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個軟體,即可以同時撥出多個號碼,然後將那些成功接通的電話轉接給接線員。為了討論這個軟體的具體問題,我與我的同事開始了我們的印度之旅。在印度,我們前往當地兩個如同矽谷一般的科技基地:海德拉巴(Hyderabad)和班加羅爾(Bangalore),進行客戶拜訪,也遇到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這段實習不僅讓我在gap year里學到了許多可能在課堂上無法得到的人生經驗,還把我與經濟全球化的距離拉近了一大步,同時讓我對經濟全球化的興趣更加強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之後在耶魯的學習生活。


雖然gap year是環境所逼下無奈的選擇,但我並沒有荒廢這一年,仰取俯拾,收穫頗豐。Gap year好似一場小風暴,中斷了我之前順風順水的人生,也讓我意識到,人生不可能總是理想中的美滿和順利,當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仍能保持樂觀的心境,在逆境中好好生活,這才是強者的生存之道。


旅行是沒有意義的:)

不過~~~~~~

本人寫日記20年,580天Gap Year里,日記本疊加起來的厚度是平時相同時間裡的3倍

人生,要勇於嘗試


概括來說:a. 一些媒體不負責任大肆渲染間隔年
b. 請做好職業規劃再去間隔年

我曾經有過間隔年的經歷,在保留學籍的前提下(這點很重要,過後我會說為什麼),在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人,自己把自己定義為「行者」,但是在我看來這些人不過是在逃避,我也和他們中的幾個人交流過,多數是逃避就業壓力或者學業,亦或者愛情。於是開始背上行囊,希冀著在旅途上發現自己。媒體也是這麼渲染的,路上風景多麼的好,視野得到了開闊,如何如何。我想說倆字,呵呵。這些不道德的媒體過度渲染了美好的一面,讓許多人放棄學業或工作去追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親愛的少年們,你們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另一面么,暫且不論旅途中的危險,單說職業規劃這一點來講,去應聘的時候,在有的行業,有的單位會對你為什麼要休學一年去旅行,為什麼畢業後用一年時間去旅行挑剔責難於你,他們會認為你沒有責任心/不穩重等等,去看看那些hr關於間隔年經歷的態度便可知一二。當然,也有的行業會非常欣賞有間隔年的經歷。

在路上的感覺的確還不錯,當然除了舟車勞頓。單從欣賞風景,和不同人交流的角度而言,還是很值得回憶的。但是我見了太多的人為了旅行而旅行,很多人都贊同一句話,旅行是會上癮的。其實這句話背後最為實際的情況是,很多人在旅行歸來後,都會覺得難以適應,為什麼會難以適應?請想想出發時的目的,為了想清楚某件事/為了逃避,旅途多麼讓人陶醉,回到家中後,發現一切都回歸到原點,這種落差會讓很多人覺得無所適從,於是一場旅行又在醞釀之中了。包括我自己,也經歷過很多次返家後無法適應的問題,我無法專註於學業,甚至錯過了寶貴的秋季招聘。

所以我想說的是,間隔年這種事,有利有弊,一定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去衡量,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間隔年,也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間隔年的條件。
另外還有就是,這是我個人的經驗教訓,不要懷疑我的能力,我已經可以靠賣自己的旅行經歷來賺錢了。


記得有句話大意是說,行萬里路,不思考也僅僅是個郵差。

如果間隔年僅僅是一個各地旅遊的計劃,並沒有促進心智成長,促進人思考,那麼這樣的間隔年似乎如高票答主所言,沒有意義。同時,如果間隔年沒有適當的計劃,或者有了不錯的計劃無法執行,那也不是一個好主意。

在我眼中,有一類間隔年是非常值得嘗試的:明確自己間隔年的目的,在一個與自己成長環境、受教育環境不同的地方長期生活,做一個項目。如果思維開闊,樂於學習,能夠獲得一定的心智成長,那麼對於人生而言是個不錯的體驗。

我有兩段間隔年的體驗,符合我自己定的標準:明確目的+不同的成長環境+一個項目+思考+開放的心態=一定的心智成長

第一段間隔年:我本科畢業後在西藏支教了一年,這一年的時間敲碎了我的玻璃心,使我看到了世界的另外一個角落,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從未後悔過這段間隔年的經歷,甚至常常感嘆,因為基層的生活、西藏不同的文化背景、這段旅途中經歷的人和事情,我離自己是誰的答案越來越近了。

第二段算是間隔半年吧:在研究生二年級,我參加了學校的陳氏獎學金項目,在美國伯克利大學參加社會服務的學習,同時在公益機構中實習。這段經歷使我見識到了美國公益組織的強大,美國人的生活態度,美國精英大學學生以及主流人群對待中國的看法……見到了更美好的世界,我更加熱愛生活了。這兩段經歷是我的兩個重要標籤,塑造了現在的這個我。

根據我的經歷,我想,如果參與間隔年並且不後悔,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明確間隔年的目的,這會使你的時間利用更加高效。於我而言,間隔年是增長見識獲得心智成長,更好認識自己的良好途徑。我的朋友中也有利用間隔年參與創業項目、休整身心的,目的不一而足。

第二,間隔年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或項目。這一年之後,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呢,這一年要完成什麼樣的成果呢?間隔年是為了更好地迎接之後的人生,間隔年之後還需要繼續生活,把間隔年中的行動想清楚,包括你的資金來源,衣食住行,以及間隔年結束之後的生活想清楚,不至於在間隔年結束之後無所適從。如果是自制力不夠好,最好是參與一個成熟的計劃,有一群小夥伴做同樣的事情。我的兩段間隔年中需要交付的成果都十分明確,這也是我並沒有荒廢時間的一個原因。

第三,在一個不同的環境長期生活並積極思考。在文化環境不同的地方長期生活見到不同的人與事情,遇見文化衝擊,不同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在項目中可能的利益衝突……都能夠極好地進自我思考。當然,我也見過並沒有開放心態而去留學的孩子,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與成長。

「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沒有自省的人生不值得過的。」

做事情、反思,無論有沒有間隔年,都在成長,已經很美好了:)


有錢有能力的Gap 回來留學 上班 沒錢的Gap 回來丟失應屆身份 迷茫 無助


忘了哪個回答看到的,侵權即刪


————2.23更新————

原作者為@林小凝


【10/20下午選修課摸魚第一次更新直升飛機的故事】
【10/27下午選修課摸魚第二次更新車禍撞駝鹿elk的故事】
我高中階段休學了一年。考了一個組織的全獎去美帝東海岸一所老牌男校念了一年書,某種意義上也算gap year吧,畢竟我現在在國內念醫學院,這一年對學業等來說沒啥直接受益。
我覺得值。
第一個是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我看到了世界頂尖私校高中和上海頂尖高中的區別。別的不說,美國歷史,少數族裔文學,微積分入門幾門課教的真的很好。對我分析問題,撰寫論文,據理力爭都有很大幫助。
第二個是交到了很有勁的朋友。男校里一堆富豪、政客子弟,了解到了一些美帝上流社會教育的概貌吧。高盛執行董事的兒子,三菱集團創始人之一的孫子,敘利亞駐中國大使的兒子,州參議員的兒子,奧巴馬重要幕僚的侄子等等。不得不說教育的的確很好。
第三個是感受了各式各樣的文化。一個賽季比了六七場五公里定向越野,在第一場摔跤比賽中肋骨受傷;在馬里蘭州的Billy Goat Trail扭傷腳踝看到直升機來定位,七個大漢把我扛下山;在亞利桑那的夜晚租的敞篷車撞了三頭駝鹿,十米外西部大漢掏槍終結動物生命減輕其痛苦。真的是這些妖怪故事來了才知道真的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現在雖然讀的八年制,本來就長的學制還比別人老一年,但我覺得我的間隔年很值。
現在要去上課,手機打字不便。點贊數上十的話就詳細講講直升飛機那個故事;上三十就把車撞駝鹿的故事好好講講。

-------------------第二個撞駝鹿的故事--------------

又是選修課摸魚時間。看到有人想看,那就講下去西部玩的時候,坐的敞篷車和三頭駝鹿(Elk,沒考就翻譯,貌似是這個動物)同歸於盡的故事吧。沒帶電腦,手機將就一下吧。野菊標粗加下劃線啥的了。
先扯點別的。春假我是去我美國一個親戚家過的(因為住家有去滑雪的計劃,我知道我的腳踝肯定不能這麼折騰,萬一在山上扭了腳,讓人家也玩的不開心,所以沒和他們去玩)。剛到他們家的時候當地學校還沒放春假,於是閑著沒事就和表妹去上了兩天課。和私校最大的區別是課堂大了很多,基本上一堂課要40+個人,老師上課無法兼顧所有學生,因此有些學生就是混了。別的區別的話,除了些硬體和師資的,就是同學活躍度不算太高。我表妹算是典型亞洲學生,三年上了11門AP課,考試除了比較文學都是滿分,天天早上六點去學校練游泳,放學後接著練,屬於課內課外都很不錯的學生(那年被萊思,華盛頓路易斯分校,杜克,約翰霍普金斯都錄了)。所以有機會上學校最受歡迎的一門課。這門課很不錯,一直有請人來講座,我去的兩天有一個去馬紹群島做了兩年志願者的女士來介紹她的經歷。即使上這門課的學生都是學校最不錯的學生,但是講座氣氛感覺不是特別活躍。問題基本都是兩個老師在提問,學生聽得很認真,但是沒有互動的意識。每次我在DC的學校有各種講座,不管講座多麼無聊,總是會有源源不斷的人在問問題。這個我覺得算是環境的關係吧。像在那所男校上課,同學們雖然扯淡內容很多,但是有時候真的是會談些很嚴肅的話題。歷史課經常就是被學生討論和爭論打斷的,同學們都有把事情了解全,並和他人爭論的意識。Senior(相當於我們高三)在申請大學的時候,基本不會考慮學費的問題。但是這裡這所高中有被卡內基梅隆這種大學錄得聰明人,就是因為不想給家裡添太多負擔(美國大學FA,財政補助申請好像是越來越難了),選擇州立大學的。
當然我也只上了兩天課,不能以偏概全。全美第一個公立高中TJ(托馬斯傑斐遜高中)據說非常強。我表妹這所高中貌似是公立排名400多,應該也算不錯,不過也不能代表最好的和最不好的。
回歸正題(我是有扯了多久的題外話),說回到帳篷車和三頭駝鹿同歸於盡的故事。春假最後一個禮拜,我是和親戚去了西部玩。主要是租輛車子看看荒漠,看看峽谷什麼的。因為時間短,行程比較趕,有天從亞利桑那往猶他趕是在夜裡。距離賓館還有大概不到十分鐘車程的時候,大家都有點放鬆警惕了,路上突然衝出來一群駝鹿(至少15頭),速度很快。當時駕駛員已經全力打方向和剎車了,但是實在是沒辦法,先被一頭從側面撞,然後車子從側面撞上了另一頭,隨後一頭駝鹿停在路上(估計是嚇得),車子結結實實撞了上去,引擎馬上冒煙了,安全氣囊也打開來了。我們租的敞篷車是Blue Mustang,可以上網查查有多小。駝鹿(Elk)聽後來警察說這個季節正在發情期,應該算是最強壯的時候,也可以上網搜一下有多大。當時人就蒙了,還好表妹反應比較快,馬上打開車門出去打911。想想真的是不幸中有幸運,車子被這麼折騰,前面一半基本被撞爛了,引擎蓋基本就掉下來了,居然擋風玻璃沒破,下來檢查了下車也沒有燒起來的危險,大家都沒大傷。聽兵哥哥說,和Elk相撞後最大的危險是他們的角或蹄子衝破擋風玻璃,然後他們掙扎的時候,可以嚴重傷害前座的人。後來911讓我們原地等待當地警察的幫忙。(我糾正一下,一開始以為是軍隊,是因為來的人叫Highway Trooper,我只知道Trooper有騎兵的意思,所以以為是軍人。)在等待的時候,路上經過了一輛皮卡,下來一個猶他大漢願意幫忙。我們說已經叫了911了,他說Elk躺在路上半死不活很危險,說幫我們解決。於是從腰間掏出一把槍,先朝被撞得三頭駝鹿開了四槍,後來等了一會兒又往最壯的那頭那兒補了三槍。(願這些駝鹿安息。)這是我第一次現場看人打槍。真的挺可怕的,這麼小的一把東西,這麼快就能把這麼大的傢伙解決了。這是我大學軍訓前離槍支最近的一次。
後來警察來了就是做點基本調查,叫來輛拖車把車拖走,順便把我們帶去一個最近的Motel。最後租車公司還要我們把這輛破車給弄回去。這樣一下就是1200多刀,真黑。。。(四百是給夜裡那個拖車的,八百多是給拖回租出點的那個司機的。)
我覺得我和美帝八字挺不合的。。。

-------------------第一個直升飛機的故事-----------------

【寫在前面。這不是我現在寫的,我想起三年多前我在AcFun上連載過我在美帝讀男校的故事,於是就摘取了相關部分寫在這裡,稍作些修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AcFun上搜索王胖子,裡面十來篇交流感想,GapYear更具體的細節都在那裡啦。我電腦報廢過一次,照片大多都丟失了,所以很難有直接證據,當初AcFun也不太會用圖床所以沒留下照片。但我以四十歲後的頭髮發誓所有說的都是真的。我也犯不著為了編故事專門三年前就開始在AcFun上做準備。】

這個發生在up主【當初在AcFun上習慣自稱up主】身上的故事說的是我感恩節最後一天見識了直升機,衝鋒舟後,被七個壯漢從山間小道抬出來的故事。

我不是標題黨。

一直在想為什麼up主我的生活為什麼一點都不扯的時候,在黑色星期五(感恩節後的周五)發生的事情讓我再也不去想有什麼刺激的體驗了。安安全全,認真學習挺好的。

感恩節假期up主是和住家住在一起的。節日當天up主一下午都在住家爺爺奶奶家裡,七大姑八大姨,一共三個家庭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熱熱鬧鬧感覺和中秋節有點像。

閑話不扯,這是背景。

第二天,來的某一親戚家決定在假期去附近某山間小道(Billy Goat Trail,一下簡稱比♂利道)爬山(hike)玩,要拉我住家一起去。

我本來就容易受傷,初中就有斷腿小王子的名號。在魔都高中兩年居然沒有受傷一次,讓我有錯覺我可以擺脫斷腿小王子的陰影了。結果在這裡三個月,已經腳扭傷三次了(一次是跑cross country山道上滾下來,一次是火警演戲撤離時一腳踏空,一次是摔跤被對手干翻,被控制的時候不死心掙扎受傷,是的,up主冬季選的運動是摔♂跤,有空下次可以講一下)。第三次受傷是一個多禮拜前。

剛恢復沒多久,本來不想冒險爬山的。後來想想還是多出去參與家庭活動比較好,於是就一起去了。

走到了山道我就後悔了啊。。。這真的是爬山啊!!!爬啊!!!Trail應該是小道的意思吧,你道上全是石頭叫個毛道啊!!!全是那種大塊的,面目猙獰的石頭啊!!!【我的回憶沒有騙我,Billy Goat Trail 這是比利道的維基百科,大家可以自己評判下我是不是在瞎話。】

一腳沒踩牢,滑倒在地,當即扭傷。這幾次傷都是傷在同一個腳踝,所以真的很難過的。住家爸爸和弟弟,一開始還想抬我往回走,結果受傷的腳一點沒法用力,蹦躂幾下差點把另個腳踝也扭了。於是那個親戚就開始準備打911了。是的,住家和我說這邊一有什麼解決不了的情況,就會打911。【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美帝很了不起的一點。】住家媽媽還是比較冷靜的,說我們可以打給小道管理方,讓他們稍微送兩個人過來幫一下忙就好了。

於是上網谷歌到電話後,向管理方說明情況。留下住家媽媽和弟弟陪我,剩下的人繼續爬山去。過了大概五分鐘,看見一架直升機飛過來,住家媽媽還開玩笑說這不會是來救你的吧。下一秒電話打過來,還真是。。。

不過並不是讓直升機吊個梯子接走我,主要是因為這邊沒有路,不知道我現在的具體方位(住家媽媽大概描述了我們從哪個地方走入,方向,走了多少時間),於是派了架直升機來看看,住家媽媽描述了一下我衣服的顏色和自己還有弟弟的衣服顏色。(我也不知道這有沒有用,飛機雖然飛的不是很高,但是距離地面還有點距離的,下面也有樹木阻擋視線也不知道他們怎麼看到的。)總之過了一會兒,有兩個人到了,先看了下傷勢,確認實在是走不了之後,用對講機叫了另一撥人來。我想弄個拐棍應該就可以了吧。結果聽到他們對話嚇尿了。

比♂利道旁邊就是一條河,他們在那裡討論可不可以用東西把我吊下去,放到下面的衝鋒舟上面。我走道的時候大概瞄過,這裡垂直落差,基本上20米要有的(目測不一定準)。住家媽媽還是比較冷靜的,堅決不同意這樣的方案。於是又對講機叫來一堆人,拿來一個擔架。準備把我抬出去。

以前都不知道擔架是怎麼工作的,現在這次總算看懂了。擔架上在胸口,腰上,膝蓋,腳踝處四個搭扣。把你捆好之後,七個大漢就開始抬我走了。

不得不說這裡的救援人員(是當地county的警察局下屬的)還是挺敬業的。我本來就重,路況也絕對很坑爹。一堆壯漢忙了半個小時,才把我抬出去。我被捆好,只能看到頭頂青天和周圍兩個兄貴。有人手上被荊條割破了,也沒有包紮,繼續走。我真的很難想像他們有多累。人一直在換,一般是六個人抬,過會兒換一個。真的是汗如雨下。【這段真的很讓我感動】

今天的經歷讓我對於美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管各種坑爹情況,還是挺看得出他們挺把人當回事的。我就是一個普通中國胖子,我關他們鳥事,完全可以扔給我拐棍就走人。而且學校的措施也很好,住家媽媽和學校打了個電話,就從學校trainer room拿了兩根拐杖。學校trainer對於受傷的處理也蠻專業的。有兩個專業的老師,每天處理各種受傷。有各種亂七八糟的器具治療(我看到的新東西至少不下十種),雖然運動的確很容易讓人受傷,但是有這樣的設施,還是讓人稍微寬慰一點的。

要不是我想好回國學醫了,今天的經歷真的很容易讓我動搖的。

希望以後我有能力讓中國也能更加好,一點點也好。


【沒想到我那時候就這麼熱血哈,現在居然真的放棄了繼續去美帝讀書的機會,直巴巴地來二醬讀醫。】


------【第一段故事結束】------


等到三十贊再說車禍撞駝鹿地故事吧。


以前忙得吐血感覺快死,人人都說:忙點兒是好事,時間長了不上班,你才不習慣。 如今掐指一算,也有快四個月沒上班啦。然而,好習慣,超開心。晚上看閑書看到天見白,本來就宅,完了更不想出門,啥都不想干。
還好也只是想休息下,沒有自我增值打算,不然時光就這麼去了, 生物鐘、紀律性估計得重頭再來,得如何哭喊。

不上班,真的太美好了,尤其是不上班你還餓不死的時候。不要扯什麼自我實現職場滿足,懶,那是人類大魔王,大把時間拿在手裡,大把人就真的會無所事事。喏,我就是個例子。
那麼,剛畢業就去享受這份美好,你確定自己真能回得來么?

學業生涯往往是自我規律的,而職場首先提供的就是一套完整紀律。
從那個紀律里,你去理解職業體系與人際關係,你去形成自己的職場風格,你去明白為什麼工作上「不能有借口」、為什麼萬般委屈也不能「對工作發脾氣」。
紀律是你從孩子到成人路上一次不太愉快的自我管理。也是你告別空想,告別對過去二十幾年人生價值猜疑,與現實社會短兵相接的重要經歷。
不少答案強調個人簡歷里gap year所製造難以解釋的空白,其實,這是可能通過合理安排去彌補的。但你從一個無規律環境里,直接進去一個更廣大的無規律里,該如何擁有自己的紀律?這才是最致命的。在廣大的自由里迷失了進取,在無邊的舒適與職業空想中喪失了直面現實的勇氣,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先學會為三餐低頭,再從卑微里探尋你的自由。這時,你對一個行業一個社會的理解很可能更深刻,再去判斷自己是否要休息一下,或者是更好選擇。
話說,年後又得上班了,想到就心酸。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我的間隔年頹廢得差不多就是一條鹹魚。


距離現在一年零九個月又三十五天,我帶有一點逃避性質地開始了自己的間隔年。


那一年,我逃到了首爾。


看過[請回答1988]嗎,我逃到了成德善家。那種極小的半地下室,就是我頹廢的間隔年開始的地方。


雖然一切都來得那麼不波瀾壯闊,但卻也並不出人意表。


每天我所做的事情就是去周邊的一家study cafe坐著。看一些想看的學術期刊,幫朋友寫寫畢業論文,然後隨便碼碼字,期間再發發獃,白天一天就算過去了。然後到了晚飯時間,無非就是去樂天超市或者傳統市場買菜自己做來餵飽自己。但偶爾也會叫上以前上學或者旅遊時認識的親故,散步到拐角的烤肉店,一坐就是一晚上。


可以這樣說,這個間隔年對我日後成功的人生起不到任何直接的推動作用。但如果你要問我後不後悔,我一點都不後悔。


後悔是一種人們基於過往的個人行為的一種消極的情感和意識反應。當我們希望某個事情不因我們某個決定而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後悔了我們當初的決定。更進一步來說,我們不僅後悔於我們所做過的事情,我們也會後悔於我們沒有去做的事情。


當我們認為過去的另一個更正確的選擇能幫助我們獲得當下更好的局面的時候,我們心裡的後悔就會被增強。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當初什麼什麼就好了。


所以我為什麼不後悔,因為我並不認為我曾面臨的那兩個選擇,[去間隔年]和[直接學習和工作],有明顯的正誤關係。當然我肯定會認同,如果我一年零九個月又三十五天前選擇的是後者,我會有一個和現在不一樣的生活狀態,但我並不認為選擇後者會比前者能給我帶來更好的結果。


它們只是不同,很中性的不同。


其實我在這裡想要傳達的一個更有意義也更正能量的信息:可能在我們審度和謹慎於避免去做一個錯誤的決定的時候,我們早就已經錯了。


用這個事情來做一個栗子,選擇[間隔年]或者是[不間隔年],你可能都會後悔。


你失敗有你失敗的理由,你的失敗並不是建立在某一個單一的決定上的。可能早在你年少輕狂的時候,你就是一個弔兒郎當的人。那麼你的一事無成自也然就不能歸納於[媽的ZZ,早知道我當時就直接去工作了]。事出必然有因,但這個因不是一個單一的因。


我們人生中要做很多的選擇,大到我們是不是要參與間隔年,小到下一分鐘我們要去做吃飯還是拉屎,其實我們的未來生活早已零零散散地展示在我們的過去和現在里。


所以不論你是決定繼續進修或是工作或是間隔年,不管這條路有多大的可能會通向成功,生活都會在這條路上給我們挖一個巨大的坑。


站在這個大坑的邊緣,我們也許會開始想另一條路上會不會沒有這樣一個坑。


在這樣的情況下,後悔這種情緒未免顯得有些太蒼白,因為如果你不能因為曾經的決定有所改變和進步,無論你選哪一條路,你都會死在坑裡。


祝好。


題主在美國上學其實這個事情很好辦呀
去歐洲/美洲/澳洲/非洲study abroad一學期或一年,外面的課業一般不重,放鬆的讀讀書寫寫作業,閑暇時間一大把,可以背包旅行,體驗local生活,學分到手不耽誤學業又增加了經歷見識,相當於Gap了。我去的倫敦交換一學期,由於不給我申根只好在當地玩耍,眼睜睜看著身邊的米國小夥伴今天希臘明天法國游遍了歐洲…而且有事情做不易荒廢時間,純Gap太容易執行力不足…
同樣的項目暑期也有很多,國家城市以及課程任你挑任你選,我上個暑假就去了義大利小鎮佩魯賈待了一個半月學達芬奇生平和畫壁畫,然後利用周末背包游遍義大利。暑期的課程就更加以興趣為主,功課不重,大家都是每周末出去旅行…
再或者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提前畢業,自動Gap了~
Ps 如果是單純的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不用gap也能實現嘛,美國大學秋假春假感恩節聖誕節外加三個半月大暑假全可以用來出去走走呀~
答主經濟獨立的話更加說走就走的嘛,來來來,趕快把春假機票訂訂好!


推薦閱讀:

睡前一小時適合做什麼有益身心的事?
全世界都安靜了以後發生了什麼?
我為什麼會對「親密關係」有所排斥?
如何用簡單的方式清洗家電?
怎麼有人黑心成這樣,在充電寶電芯里裝沙!!?

TAG:生活 | 大學生活 | 間隔年GapYear | 選擇 |